课程名称德语文学导论 (上)(共五则范文)

时间:2019-05-12 06:37: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课程名称德语文学导论 (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课程名称德语文学导论 (上)》。

第一篇:课程名称德语文学导论 (上)

课程名称:德语文学导论(上)课内学时:40 学分:2 开课时间:秋季 授课时间:周一8:00 – 10:00 授课地点: 校本部逸夫馆II-302 教学对象:德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

教学目的:通过对各类文学文本的阅读与分析,使学生掌握不同文类的主要特征及其对之进行分析的方法,同时让学生掌握文艺学的基本术语与概念,为进一步的研究打下基础。

教学方法: 课前学生预习与教学相关的内容,堂上由老师讲解,课后学生做习题,以强化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并在接下来的课上共同讨论对答案。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什么是文学? 第二节、什么是文艺学?

第三节、文艺学发展沿革

第二章:文学叙事

第一节、叙事文本分析。第二节、叙事理论概要

第三章:诗歌

第一节、诗歌文本分析 第二节、诗歌的形式要素

第四章:戏剧(第一节、戏剧文本分析 第二节、戏剧发展概要

第五章:德语文艺学学科发展沿革

第一节、学科的分化

第二节、德语语文学学科的确立

第三节、作为人文科学研究方法的阐释学之发展沿革

教材及参考文献: 中文

1. 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 刘安海/孙文宪(主编):文学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 胡经之/王岳川(主编):文艺学美学方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德文

1. Eicher/Wiemann: Arbeitsbuch:Literaturwissenschaft, 2.Auflage 1997, UTB 2. Baasner/Zens: Methoden und Modelle der Literaturwissenschaft, eine Einführung, 2.überarbeitete und erweiterte Auflage 2001, ESV, Berlin

3. Dieter Gutzen/Norbert Oellers/Jürgen H.Petersen: Einführung in die neuere deutsche Literaturwissenschaft, 6.Neufegaßte Auflage 1989, ESV, Berlin 4. H.L.Arnold/ H.Detering(Hrsg.): Grundzüge der Literaturwissenschaft, dtv.1996 5. Rene Wellek/ Austin Warren: Theorie der Literatur.Mit einer Einführung von Heinz Ickstadt, Neuauflage 1995, Beltz Athenäum, Königstein/ Taunus 6. Hans-Albrecht Koch: Neuere Deutsche Literaturwissenschaft.Eine praxis-rientierte Einführung für Anfänger.Wissenschaftliche Buchgesellschaft, Darmstadt, 1997 主讲教师:陈良梅

课程名称:篇章语言学 Textlinguistik 教学对象:德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 课时及学分:

1个学期,共2个学分

课程简介:

篇章语言学是继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转换生成语言学之后新兴起的一个重要的语言学分支。它与其他种种语言理论之根本不同之处在于它超越了孤立的单句框架,将视野扩大到实际交际活动中连贯的话语中去,从而为语言学开拓出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本课程在简单引入篇章语言学的产生、发展、主要研究领域、描写模式、研究方法后,重点讲解篇章形式接应、语义连贯和篇章主题发展、篇章功能以及实际语篇的分析方法。教学内容:

教学时间为一个学期,分为六个章节,内容为:

Kapitel 1: Entwicklungsgeschichte, Forschungsgegenstand, Ziele und Aufgaben Kapitel 2: Analyse der Textstruktur: Grammatische Bedingungen der Textkohärenz;Thematische Bedingungen der Textkohärenz;Grundformen der thematischen Entfaltung Kapitel 3: Analyse der Textfunktion: Sprachhandlungskonzept;Textuelle Funktionen Kapitel 4: Analyse von Textsorten Kapitel 5: Anwendung mit exemplarischer Analyse Kapitel 6: Zusammenfassung

外语要求:

德语语言基本功好,能基本读懂德文原文,德语口头表达流利,能够用德语参加课堂讨论,用德语撰写论文。

教学要求:

本课程采用课堂精讲和集体讨论等授课形式,鼓励学生全程介入;原版教材及参考数目必须课前阅读,课堂参与,课后研究,论文必须独立完成,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教材:

Klaus Brinker: Linguistische Textanalyse.Eine Einführung in die Grundbegriffe und Methoden.Berlin 1997 Wolfgang Heinemann/Dieter Viehweger: Textlinguistik.Eine Einführung.Tübingen 1991 参考书:

de Beaugrande/Dressler: Einführung in die Textlinguistik Tübingen 1972 Heinz Vater: Einführung in die Textlinguistik.München 1991 钱敏汝:篇章语用学概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1994)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要,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1988)何自然:语用学概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何兆熊:语用学概要,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授课手段:

课堂讲解、讨论、教学要求:

课前预习,课堂积极参与,课后保质保量完成写作任务,对完成并批阅后的作文按照要求进行修改加工。

考核方式:

学期论文以及平时成绩

学期论文60%

出勤率10%

课堂发言讨论30%

主讲教师:孔德明

课程名称:

篇章语体分析Textlinguistik und Stilistik 教学对象: 德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 课时及学分:1个学期,共2个学分 授课时间: 周二8:00 – 10:00 授课地点:

校本部逸夫馆II-315 课程简介:

本课程介绍以篇章为研究对象的篇章语言学和语体学的基本内容, 重点学习了解篇章分析方法和语体分析方法相结合的分析模式,对各类口语语篇和笔语语篇从结构、功能、语用、语体、语言交际规范、互文性等方面进行探讨。教学内容:

Einheit 1: Vorläufer der Textlinguistik: Stilistik und Rhetorik

Einheit 2: Strukturalistische Linguistik und Textanalyse Einheit 3: Theoretische Grundlage(Textauffassung, Textualität und Textualitätskriterien, Textmodell, Wissensmodell, Themenentafaltung)Einheit 4: Methodische Grundlage der Text-und Stilanalyse(textanalytische Strategien – Stilelemente – Stilzüge – Stilganzes –Stilfiguren – Gestaltungsmittel-Erzählsituation)Einheit 5: Analysenansätze: funktionalstilistisch, pragmastilistisch, strukturalistisch, intertextuell, textsortenbezogen, Textualitätskritierien Einheit 6: sprachliche und kommunikative Normen 教材:

Ulle Fix/Hannelore Poethe/Gbriele Yos: Textlinguistik und Stilistik.Ein Lehr-und Arbeitsbuch.Peter Lang 2003 参考书:

de Beaugrande/Dressler: Einführung in die Textlinguistik Tübingen 1972

Klaus Brinker: Linguistische Textanalyse.Eine Einführung in die Grundbegriffe und Methoden.Berlin 1997 Wolfgang Heinemann/Dieter Viehweger: Textlinguistik.Eine Einführung.Tübingen 1991 Heinz Vater: Einführung in die Textlinguistik.München 1991 钱敏汝:篇章语用学概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教学要求: 本课程采用课堂精讲和集体讨论等授课形式,鼓励学生全程介入;原版教材及参考数目必须课前阅读,课堂参与,课后研究,论文必须独立完成,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授课手段:

课堂讲解、讨论、考核方式: 学期论文以及平时成绩 主讲教师: 孔德明

课程名称:德语句法学 Deutsche Syntax 教学对象:德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 课时及学分:1个学期,共2个学分 授课时间:周二14:00 – 16:00 授课地点: 校本部逸夫馆II-302 Der Unterricht „Deutsche Syntax“ führt in die Grundbegriffe und syntaktische Mittel der Analyse des Deutschen ein.Darunter werden syntaktische Kategorien und Funktionen , Argumentstruktur und Klammerstruktur behandelt und schließlich auch auf die wichtigsten Konzepte der generativen Syntax eingegangen.Die Anforderung an Magisterstudenten, ein Referat vorzutragen, soll zum Selbststudium anregen.Progammvorschlag:

1.2.3.4.5.6.7.8.9.10.11.12.13.14.15.16.Anforderungen: 1.Regelmäßige und aktive Teilnahme.2.Lösung von Hausaufgaben 13.09 20.09 27.09 04.10 11.10 18.10 25.10 01.11 08.11 15.11 22.11 29.11 13.12 20.12 27.12 Syntax, Linguistik und Grammatik Syntaktische Kategorie(Wortarten)Syntaktische Funktion, Syntaktische Mittel Topologische Markierung(Reihenfolgemarkierung)a)Stellungsfeldermodell Nationalfeiertag Klammerstrukturen Übungen zu Klammerstrukturen und Stellungsfelder Syntaktische Testverfahren Valenz, Argumentstruktur(Syntaktische Strukturen)Passiv komplexe Sätze Infinite Strukturen Die Pronomen es und sich Die Government-Binding-Theorie move α und X-bar Komplement, Spezifzierer und Adjunkt, Die Agreement-Analyse 06.12 Die konzeptuellen Grundlagen der Generativen Syntax 3.ein Referat vortragen und schließlich eine Seminararbeit schreiben 主讲教师:常玲玲

课程名称:德语修辞学 Stilistik der deutschen Sprache 教学对象:德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 授课时间:周五8:00 – 10:00 授课地点: 校本部逸夫馆II-303 课时及学分:1个学期,共2个学分

课程简介: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什么是修辞,为什么要学习修辞,修辞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掌握基本的修辞方法,从而增强语言表达效果,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第一讲:概述(4学时)

1、什么是修辞?

2、为什么要学习修辞?

3、修辞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4、修辞领域里的主要流派

第二讲:词汇范围内的修辞手段(8学时)

1、选词。

2、同义词

3、词的色彩

4、外来语

第三讲:修辞手段“形象” 的使用(14学时)

1、明喻

2、暗喻

3、拟人

4、讽喻

5、借代

6、夸张

7、委婉语

第四讲:词语的组合(4学时)

1、对偶

2、悖理

3、文字游戏

教学方法: 贯彻精讲多练的原则。以理论讲解为辅,实践练习为主。堂上老师对修辞理论只作一般性探讨,对各种流派只做简略介绍。重点放在对常用修辞手段配以大量实例,以答题的形式让学生联系,提高学生语言实践的水平。

教材及参考文献:

中文

1.陈晓春:德语修辞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德文

1.Zhenghuahan: Lehr-und Übungsbuch zur deutschen Stilistik, Verlag für touristische Erziehung, 1995 2.Barbara Sandig: Stilistik der deutschen Sprache, Walter de Gruyter, 1986 主讲教师:王民

课程名称: 作家作品选读I/II

课内学时:

学分:

开课时间:秋季/春季

适用专业: 德语文学、德语语言、文化与翻译方向研究生

教学目的: 本课程试图以“作家作品选读”这个名称涵盖较为宽泛和开放的教学内容:读什么-在德语文学和文学评析作品的大框架下-且不限定,而“怎么读”则是参与课程的师生所要共同探讨的问题。目的在于提高德语阅读与理解能力,了解德语文本的处理方式,即德语文学批评的基本手段及流行方法,认识其与本土养育的阅读方式之间的差异。与此同时,通过选读一些中文评析和中国艺术论述,对中德文化、包括思维习惯和科学规范等进行比较,获得一种较为超越局限的眼光。

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讨论课形式,即德国大学文科最常见的Seminar。学生分别对所选读的作品作重点准备、课堂报告,师生一起讨论、解释疑难。

大纲内容: 本课程分I/II两部分,为两学期的内容,一般在研究生第一学年修完。

教师每学期选材不定,目前基本为现当代德语名家的诗歌、中短篇、剧本和对各类作品的分析批评文章。

第一学期学习德语诗歌小说剧本分析阐释的基础知识,即基本手段。文本除了选自下列参考书、特别是其中1、2两本/套书以外,也包括文学新人如J.Hermann的短篇,著名并在中国有影响的德语作家比如Rilke的诗歌,Thomas Mann的中篇,Frisch的剧作等等。具体分三步走:第一步为细读原文,尝试自己的解析;第二步研读德语批评范本,归纳德语文本分析入手的层面,操作的程序及步骤;第三比较中德不同的阅读习惯和方式,探讨文化、社会等与阅读的关系,这里会接触到阐释学、接受美学、心理学等重要的传统分析方法。

第二学期分四个单元,主要读下列书目之3中的 “Hermeneutik“, „Strukturalismus“, „Gender Studies“ 和 „Intertextualitaet“ 等方法解读卡夫卡《判决》范式论文,籍此了解西方当前文学批评理论的趋势,体会其背后以开创和交融为特征的思想方式,学习其于文本分析的运用实践。

教材及参考书目:

1.Hans-Dieter Gelfert: Wie interpetiert man ein Gedicht/eine Novelle und eine Kurzgeschichte/ein Drama/einen Roman.Reclam,Stuttgart, 2005 2.O.Jahraus/S.Neuhaus(Hrg.): Kafkas Urteil und die Literaturtheorie.Zehn Modellanalysen.Reclam, Stuttgart, 2005 3.D.Kimmich/R.G.Renner/B.Stiegler(Hrg.): Texte zur Literaturtheorie der Gegenwart.Reclam, Stuttgart, 2004

4.M.Martinez/M.Scheffel:Einfuehrung in die Erzaehltheorie.6.Auflage.C.H.Beck, Muenchen, 2005 5.Annemarie und Wolfgang van Rinsum: Interpretationen.Bayerischer Schulbuch-Verlag, Muenchen, 1982 6.Arbeitstexte fuer den Unterricht.Methoden der Interpretation.Reclam, Stuttgart, 1986 7.吴晓东:从卡夫卡到昆德拉 三联书店,北京,2004 丹尼·卡瓦拉罗:文化理论关键词 江苏人民出版社,南京,2006 8.朱刚编著:二十世纪西方文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9.朱良志:中国艺术论十讲 曲院风荷 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主讲教师:印芝虹

课程名称:

认知隐喻研究 英文名称:

Conzeptual metapher 课内学时: 每周2课时/1个学期

学分: 2

开课时间: 博士生一年级春季

课程简介:

本课程以认知语言学和隐喻研究内容为主,讨论词汇和篇章中的概念隐喻和与概念隐喻密切相关的认知语言学, 通过阅读一定量的经典专著重点了解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内容和基本研究方法,认知隐喻或概念隐喻的产生、发展以及研究范围等。教学内容: 教材及参考书:

1.Baldauf, Christa: Metapher und Kognition.Grundlagen einer neuen Theorie der Alltags-metapher.Frankfuert a.M.: Peter Lang 1997 2.Liebert, Wolf-Andreas: Metapherbereiche der deutschen Gegenwartssprache.Kognitive Linguistik und die Perspektiven einer Kognitiven Lexikographie.Frankfurt a.M.: Peter Lang 1992 3.Pilenz, Michael: Argumentation und Metapher.Tübingen: Gunter Narr Verlag 1993 4.Schwarz, Monika: Kognitive Linguistik 5.赵艳芳:认知的发展与隐喻,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10 6.蓝纯: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外研社2005年。7.束定芳:隐喻学研究

8.胡壮麟:认知隐喻学

9.冯小虎:隐喻-思维的基础和篇章的框架

教学要求:

本课程采用个人课前研读后课堂讨论,课堂参与,课后研究,论文必须独立完成,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授课手段:

课堂讨论

考核方式:

课堂讨论和学期论文

主讲教师:

孔德明

第二篇:德语文学

德语作家:库尔特〃图霍夫斯基

库尔特〃图霍夫斯基(Kurt Tucholsky,1890年1月9日-1935年12月21日),生于德国柏林,逝于瑞典哥德堡。他是德国记者、作家,曾用笔名有碧玉房子(Kaspar Hauser)、彼得〃潘特(Peter Panter)、提奥巴尔特〃老虎(Theobald Tiger)和伊格纳斯〃和若贝尔(Ignaz Wrobel)。

图霍夫斯基是魏玛共和国时期最重要的评论家。他致力于时政评论,曾参与出版周报《世界舞台》(Die Weltbühne),以亨利希〃海涅的传统自命,抨击社会现状。其作品多为讽刺小品、小剧场剧本、歌词和诗。自我定位为左派民主人士、反战与和平主义者、对当时泛滥于政界、军界和法律界的反民主潮流甚为不满,一再呼吁警惕国家社会主义(即纳粹主义)的危害。

早在中学时期,图霍夫斯基已经开始尝试新闻写作。自1913年始,图霍夫斯基全心投入到他为之奉献终身的事业中。1913年1月9日,他在戏剧杂志《戏院》(Die Schaubühne)发表第一份剧作。

图霍夫斯基长住国外,只偶尔回德国。他也借此得以审视德国和德国人。通过《世界舞台》,他继续为政治理念而战。他也效法海涅,研究德国人与法国人的行为区别。

1935年12月20日夜间,图霍夫斯基在居所吞服过量安眠药自杀。次日被送往哥德堡的医院,12月21日夜,库尔特〃图霍夫斯基在医院逝世。

1936年夏,图霍夫斯基的骨灰落葬于瑞典玛丽菲尔德,格里普斯科尔摩城堡附近的橡树下。二战结束后,人们为他竖了墓碑,墓志铭取歌德《浮士德》的结尾:

“一切无常事物,无非譬喻一场。”(Alles Vergängliche ist Nur Ein Gleichnis,本句参照《浮士德》董问樵先生译本。)

作品阅读:

http://gutenberg.spiegel.de/autor/598 资料来源:维基百科:库尔特〃图霍夫斯基

歌德:无休止的爱《Rastlose Liebe》

Rastlose Liebe

Dem Schnee, dem Regen, Dem Wind entgegen, Im Dampf der Klüfte, Durch Nebeldüfte, Immer zu!Immer zu!Ohne Rast und Ruh!

Lieber durch Leiden Möcht’ ich mich schlagen,Als so viel Freuden Des Lebens ertragen.Alle das Neigen Von Herzen zu Herzen,Ach wie so eigen Schaffet das Schmerzen!

Wie soll ich fliehen? Wälderwärts ziehen? Alles vergebens!Krone des Lebens, Glück ohne Ruh, Liebe, bist du!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不顾雨和雪,不顾风凛冽,穿过峡谷里,蒸腾的雾气,向前走!向前走!无止又无休!

我情愿熬过,烦恼的生涯,抛弃那许多,欢乐的年华。吐尽了心心,相印的情愫,为何会产生奇妙的痛苦!

我应当逃避?逃往森林里? 一切都是徒然!

生命的冠冕,幸福无休止,爱啊,就是你!钱春绮 译

注:

1、译诗来自于《歌德名诗精选》,钱春绮译,1997年太白文艺出版社。

2、歌德,德国诗人,剧作家,小说家。一生创作活动达60年之久,作品非常丰富,其主要作品有《浮士德》、《少年维特之烦恼》、《葛兹〃封〃伯里欣根》、《威廉〃迈斯特》等。反封建、反暴政、讴歌爱国主义和民族统一、向往自山平等,是其创作的总倾向,市侩思想和对革命的不彻底性足其创作的主要局限。恩格斯曾说他“有时候是非常伟大的,有时候足渺小的;有时候是反抗的、嘲笑的、蔑视世界的天才,有时候是谨小慎微的、事事知足的、胸襟狭隘的小市民。”他的作品形式完整,形象深刻,表现出现实主义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特点,影响深远,是欧洲近代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

资料来源:http://www.xiexiebang.com/wiki/Christa_Wolf http://www.xiexiebang.com/ 奈丽·萨克斯 NellySachs(1891-1970)

1966 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原因:她的抒情诗和戏剧以感人的力量描写了以色列的命运。她生于柏林,1940 年逃至瑞典,入瑞典国籍。她用无韵脚抒情诗忧郁、伤感

而形象生动地描述了犹太人民的痛苦。作品有:《在死亡的房间中》(In den Wohnungen des Todes)(1947 年)、《星光黯淡》(Sternverdunkelung)(1949 年)、《逃亡与转变》(Flucht und Verwandlung)(1959 年)、《驶进无尘世界》(Fahrt ins Staublose)(1961 年)《炽热的谜》(Glühende Rätsel)(1964年)、《夜将你分开》(Teile dich Nacht)(1971 年)、《寻找生者》(Suche nach Leben den)(1971 年)。

海因里希·伯尔 Heinrich Böll(1917 — 1985 年)

1972 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原因:其作品通过把富有时代感的远见卓识和亲切的表现力结合起来,从而使德国文学重新活跃起来。

伯尔出生于科隆。他最初写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描写战争期间和战后的困境,作品有《列车正点到达》(Der Zug war pünktlich.)(1949 年)、《亚当,你在哪里?》(Wo warst du, Adam?)(1951 年)。后来,伯尔又批评西德社会的弊端,抨击福利社会的意识形态和顺应潮流思想的统治。他还批判天主教会:《小丑之见》

(Ansichten eines Clowns)(1963 年)。他在作品中正面描写普通人、局外人。其视角更宽阔的、对时代进行描述的作品有:《九点半台球戏》(Billiard um halb zehn)(1959 年)、《女士众生相》(Gruppenbild mit Damen)(1971 年)。伯尔的许多作品都具有讽刺风格,其作品背景大多是莱茵河两岸的城市。其他作品有:长篇小说《缄默不语》(Und sagte kein einziges Wort)(195 3 年)、《没有看护人的房子》(Haus ohn e Hüter)(1954 年)、《关心的簇拥》(Fürsorgliche Belagerung)(1979年)、短篇小说《不仅在圣诞节时》(Nicht nur zur Weihnachtszeit)(195 2 年)、《早年的面包》(Das Brot der frühen Jahre)(1955 年)、《爱尔兰日记》(Irisches Tagebuch)(1957 年)、《穆尔克斯博士累计的沉默》(Doktor Murkes gesammeltes Schweigen(1 9 5 8 年)、《撤离的部队》

(Entfernung von der Truppe)(1964 年)、《出差结束》(Ende einer Dienstfahrt)(1966 年)、《丧失名誉的卡塔琳娜 ? 布鲁姆》(Die verlorene Ehre der Katharina Blum)(1974 年)、《河流风景前的女人们》(Frauen vor Flu?landschaft)(1985 年)、《文章、批评与演讲》(Aufsätze, Kritiken und Reden)(1967 年)、《新政治与文学文论》(Neue politische und literarische Schriften)(1973 年)、《欢迎干涉》(Einmischung erwünscht)(1977年)、《布雷封锁的地带》

(Vermintes Gel?n d e)(1 98 2 年)。此外他的作品还有诗歌、戏剧、广播剧等。艾里亚斯·卡耐基 Elias Canetti(1905-1994)

1981 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原因:其作品具有远见卓识、思想蕴涵丰富、具有艺术感染力。他1938 年开始定居伦敦,用德语进行创作。其长篇小说《迷茫》(Die Blendung)(1935 年)作为荒诞作品表现了精神与现实之间的冲突。在戏剧中,例如《婚礼》(Die Hochzeit),他以象征的夸张手法对社会进行讽刺性地批判。主要的理

论作品《大众与权力》(Masse und Macht)(1960 年)借助民族深层心理分析,批判性地分析了人与社会。他创作的其他戏剧有:《虚荣的喜剧》(Komödie der Eitelkeit)(1934 年)、《有期限者》(Die Befristeten)(1956 年);散文《1942- 1948 年记录》(Aufzeichnungen 1942-48)(1965 年)、《所有浪费的荣誉》

(Alle vergeudete Verehrung)(1970 年)、《人的领域》(Die Provinz des Menschen(1973 年)、《耳朵证人》(Der Ohrenzeuge)(1974 年)、《话语的良心》(Das Gewissen der Worte)(19 75 年);自传《被挽救的舌头》(Die

gerettete Zunge)(197 7 年)、自传《耳朵中的火炬》(Die Fackel in Ohr)(1980 年)。

君特·格拉斯(Günter Grass)

1999 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原因:其按比例均衡发展的思想对人类十分有益。他已经指明:只要文学使人们回忆起他们很快就忘掉的事情,文学就依然是一股巨大的力量。

他出生于旦泽,在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学习雕塑,自1953 年以来大多生活在柏林。1959 年发表的长篇小说《铁皮鼓》(Die Blechtrommel)为他带来文学声誉。在这部作品和《狗年月》(Hundejahre)(1963 年)以及其他叙事作品中,具有丰富细节描写的现实主义、荒诞离奇的想象和尖锐的时代讽刺结合在一起。这些作品中的故事大多发生在旦泽周边地区。格拉斯还创作诗(其中一部分是自画像)。其早期戏剧属于“荒诞剧”。戏剧《平民试验起义》(Die Plebejer proben den Aufstand)(1966 年)与布莱希特辩论。长篇小说《比目鱼》(Der Butt)(1977 年)以铺得很开的想象,从厨房的视角描写了世界编年史,特别是探讨了女性角色问题。相隔多年后他创作了以核危机和环境污染给人类造成灾难为主题的长篇小说《母鼠》(DieRättin)(1986 年)。从 1969 年起他为社会民主党(SPD)竞选奔走。

格拉斯的其他作品有:长篇小说《局部麻木》(Örtlichbetäubt)(1969 年);中篇小说《猫与鼠》(Katz und Maus)(1961 年)、《台尔格特聚会》(Das Treffen in Telgte)(1979 年);其他散文《蜗牛日记》(Aus dem Tagebuch einer Schnecke)(197 2 年)、《德国人正在灭绝》(Kopfgeburten od.Die Deustchen sterben aus)(1980 年)、《诗歌集》(1974 年);剧本《叔叔,叔叔》(Onkel, Onkel)(1957年),《恶毒的厨师》(Die bösen Köche)(1957 年)、《还有十分钟到布法罗》(Noch zehn Minuten bis Buffalo)(1959年)、《洪水》(Hochwas ser)(1 9 6 7 年)、《剧本》(Theaterspiele)(197 0 年);随笔《论不言而喻》(über das Selbstverständliche)(1968 年)、《公民及其声音》(Der Bürger und seine Stimme)(1974 年)、《关于文学的文章》(Aufsätze zur Literatur)(1980 年)。

赫塔-缪勒 Herta Müller

200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会称其“以诗歌的凝练和散文的率直,描写了失业人群的生活”。

赫塔-缪勒1953年出生在罗马尼亚一个讲德语的少数民族家庭,1987年她与丈夫迁居德国。

1982年,穆勒发表了其“处女作”——一本名为《低地》的短篇小说集。缪勒是历史上第12位女性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进入21世纪后的第3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在2004年和2007年,奥地利女作家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和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分别获奖。

缪勒将获得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40万美元)的奖金。

颁奖词节选:

“赫塔-缪勒1953年8月17日出生在罗马尼亚巴纳特一个德语小镇。她的父母是罗马尼亚境内讲德语的少数民族。她的父亲在二战期间为德国党卫军效力。1945年大量罗马尼亚人被流放到苏联,缪勒的妈妈就在其中,她在当今的乌克兰境内某个劳动营工作了5年。多年之后,缪勒在其作品《呼吸摆动》(2009年)中描写了流放到苏联的罗马尼亚人的生活。1973年到1976年缪勒在罗马尼亚蒂米什瓦拉一所大学学习罗马尼亚和德国文学。在大学学习期间,她加入了巴纳特行动小组。巴纳特行动小组是一个讲德语青年作家组织,反对当时罗马尼亚领导人奇奥塞斯库的统治,寻求言论自由。完成大学学业后,1977年到1979年缪勒在一家机器工厂当翻译。由于拒绝充当秘密警察的线人,缪勒被工厂解雇。被解雇之后,她受到了秘密部门的骚扰。”

Herta Müller 个人简历

德国女作家赫塔〃缪勒,她以写作罗马尼亚裔的德国人在苏俄时代的遭遇著称,从记忆、梦与内心出发。

代表作品:《我所拥有的我都带着》、《光年之外》、《行走界线》与《河水奔流》

第三篇:《文学通论导论》目录

书籍目录:

前言

一、《文学通论》编写的缘由及思路

二、《文学通论》内容、体例的设计

三、《文学通论》的撰写分工 第一章 文学的特征

一、文学表现的对象和内容

(一)文学的表现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生活

(二)文学表现的内容

二、文学存在的形态——文学的形象性

(一)对文学形象含义的理解

(二)文学形象的二重性

(三)文学形象的特征

三、文学形象的个别性与公共性

(一)文学形象的个别性

(二)文学形象的公共性

四、文学是主要以语言来塑造形象的艺术

(一)文学主要以语言为媒介来塑造形象

(二)语言艺术的特点 第二章 文学与生活

一、社会生活是文学的唯一源泉

二、文学是作者对社会生活的主动的反映

(一)作家反映社会生活的主动性

(二)文学作品中作者思想感情表现的普遍性 第三章 文学创作的主体与客体

一、主体、客体的特殊含义

(一)创作主体与创作个性

(二)创作客体

二、主体与客体的特殊关系 第四章 创作方法与艺术手法

一、创作方法

(一)文学创作方法的基本含义

(二)创作方法的构成

(三)创作方法的运用及其实质

二、艺术手法

第五章 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

一、现实主义

(一)现实主义的提出及其精神实质

(二)现实主义文学的产生和发展概况

(三)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

二、浪漫主义

(一)浪漫主义的提出及其精神实质

(二)浪漫主义文学的产生和发展概况

(三)浪漫主义的基本特征

(四)浪漫主义的类型

(五)浪漫主义运动与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区别

三、自然主义

(一)自然主义的产生

(二)自然主义的基本特征

四、现代主义

(一)现代主义概述

(二)现代主义的发展及其原因

(三)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 第六章 古典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

一、古典主义

(一)古典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概况

(二)古典主义的基本特征

二、批判现实主义

(一)批判现实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概况

(二)批判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 第七章 文学的风格与流派

一、文学风格

(一)风格的含义

(二)风格的形成和发展

(三)风格的创造和表现

(四)风格的多样性

二、文学流派

(一)流派的含义

(二)流派的形成

(三)风格、流派和创作方法的关系 第八章 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

一、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及二者的辩证关系

(一)文学作品内容和形式的一般含义

(二)文学作品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二、题材与主题

(一)题材

(二)主题

三、情节

(一)情节的含义

(二)情节与人物性格

(三)情节的提炼和典型化

(四)情节的构成

四、结构

五、语言和体裁

(一)什么是文学语言和文学作品语言

(二)文学作品语言的特点

(三)人物语言和叙述人语言

(四)丰富文学作品语言的途径

(五)什么是文学作品的体裁 第九章 诗歌

一、诗歌的基本特征

(一)强烈的主观抒情性

(二)反映生活的高度集中性

(三)新颖深邃的意境

(四)语言凝练而富有音乐性

二、抒情诗和叙事诗

三、主要的诗歌样式

(一)风谣、骚赋

(二)乐府诗、古体诗、近体诗

(三)词、散曲、自由诗、十四行诗 第十章 散文

一、散文的特征及种类

二、散文诗抒情散文

三、小品文文艺杂文

四、报告文学

(一)报告文学的新闻性特点

(二)报告文学的文学性特点 第十一章 小说

一、小说文体概述

二、小说的基本特征

(一)细致而多方面地刻画人物性格

(二)具体而多层次地描写人物活动的环境

(三)生动而完整地叙述故事情节

三、长篇小说、中篇小说和短篇小说

(一)长篇小说

(二)中篇小说

(三)短篇小说

(四)微型小说

四、小说的其他类型

(一)笔记小说

(二)传奇小说

(三)话本小说

(四)章 回小说 第十二章 戏剧文学

一、戏剧文学的基本特征

(一)尖锐、集中的戏剧冲突

(二)人物、场面、时间要高度集中

(三)人物语言具有突出重要的意义

二、杂剧、诗剧、歌剧、话剧

(一)杂剧

(二)诗剧、歌剧、话剧

三、悲剧、喜剧、正剧

(一)悲剧

(二)喜剧

(三)正剧 第十三章 影视文学

一、影视艺术的特征

二、影视文学的特征

(一)必须鲜明地体现视觉形象

(二)必须用“蒙太奇”手法来结构

三、影视文学的比较

(一)影视文学的题材有所不同

(二)影视文学的场面结构方式有所不同

(三)影视文学的篇幅长度有所不同

(四)语言的表现方式有所不同 第十四章 文学的起源和发展

一、文学的起源

(一)关于文学艺术起源问题的几种说法

(二)文学艺术起源于劳动实践

二、文学的发展

(一)文学随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展

(二)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对文学发展的影响

(三)经济对文学发展的最后决定作用 第十五章 批判地继承民族文学遗产

一、文学发展中的历史继承性

二、继承民族文学遗产的意义

三、有分析有批判地继承民族文学遗产

四、批判继承与革新创造相统一 第十六章 文学欣赏

一、文学欣赏的涵义

二、文学欣赏的特征

三、文学欣赏的意义

四、文学欣赏中的主体与客体

五、文学欣赏的心理活动

(一)审美感知和情感体验

(二)审美认识和审美判断

(三)想象与形象再创造 第十七章 文学评论

一、文学评论的涵义

二、文学评论的作用

三、文学评论的方法

四、文学评论的标准

(一)真实性和倾向性标准

(二)形象性和典型性标准

(三)民族性和独创性标准

第四篇:五年级上学期德语总结

五年级德育工作总结

五三班 王能琴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管理者和引导者,是学校与学生、家长之间联系的纽带和桥梁。本学期我担任五年级的教育教学工作。在这个学期里,为了搞好本班的班风、学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多方面的素质,做了下面几点工作:

一、全面发展,德育为首。

学校固然是培养人才的地方,但一个人是否成人更为重要。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几个大人宠爱一个孩子的现实,德育更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班会课是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如结合学校为帮助灾区而开展的献爱心捐款活动,我组织学生在班会课上谈感受,让同学们知道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道理。同学们纷纷献出了自己的一份爱心,特别是一向调皮捣蛋,又比较自私的黄兹力同学一下子把一星期的零用钱都捐了出来,同学们被他的行为感动了。事实证明,班队活动是对孩子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最佳途径。平时我更是利用一切机会渗透德育教育,使许多同学改掉了自私的缺点,形成了团结互助的班风。

二、安全教育,常抓不懈。

安全是保证教学工作稳步进行的前提。为保证学生的安全,我时时注意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除利用班会课、语文课,放学排队进行讲解、学习外,还采取了许多安全措施:我每天到校后都要对教室进行检查,提前排除安全隐患。对学生的行为给予一定的约束,针对上下楼梯易出现事故这一情况,我每天派学生值勤,监督、提醒违纪学生,禁止追逐打闹,教育学生上、放学路上注意交通安全。时刻注意学生的言行,把不安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中,保证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加强管理,促进学习。

学生以学为主,学生只有学好知识,长大才能报效祖国,纪律是学习的保证。有了良好的纪律,才能使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因此从开学之初,我就狠抓班风班纪,对违纪学生给予严肃的批评。每周利用一定的时间,学习《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行为规范》,让学生时时注意自己的行为。同时我还利用一切身边的事例教育学生奋发向上,四、搞好卫生,关心健康。

优美的环境使人心情舒畅。搞好班级卫生,可以使学生有良好的学习环境,从小养成讲究卫生的习惯,还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少生疾病。对于班级卫生,我专门安排学生监督,做到卫生工作经常化,不留死角。为预防学生生病,我就像关心自己的孩子一样,时刻提醒他们吃好、睡好、穿好,对生病的学生给予特殊照顾。

总之,这学期,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学生的各个方面有了可喜的进步。也形成了一个团结互助、积极向上的班风,在学校的各项活动中亦有出色的表现。今后的工作,我将更加努力,再创佳绩。

第五篇:关于文学阅读与欣赏”课程名称、课程考核及学分变更的说明

关于“文学阅读与欣赏”课程名称、课程考核及学分变更的说明

一、课程名称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计划原设置“文学阅读与欣赏”课程,该课程名称从06年改为“文学英语赏析”。

二、课程学分

1. “文学阅读与欣赏”课程学分为4.5;“文学英语赏析”课程为3学分。

2.05级以前(含05级)注册的学生,可执行《文学英语赏析》新教学大纲,启用新教材,计4.5学分。3.06级以后(含06级)注册的学生须执行新教学大纲,计3学分。

三、课程考试

1.05级以前(含05级)注册的学生,可用《文学英语赏析》课程取得的合格成绩计为《文学阅读与欣赏》课程的成绩。

2.06秋开始与《文学阅读与欣赏》教材配套的期末终结考试将不再提供。

四、教材

“文学英语赏析”课程使用中央电大出版社出版的《文学英语赏析》。06年秋季学期所有英语专业本科的在校生开始启用新教材。

下载课程名称德语文学导论 (上)(共五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课程名称德语文学导论 (上)(共五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上外2012德语考研真题[精选合集]

    考研结束已经过了接近两个月了。自考完以后就像写个回忆录,把考过的题都记录下来,直到今天才正式动笔。刻意要留在脑海的东西只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变得越来越清晰。让心平静下来......

    八上文学常识

    八上文学常识 1《新闻两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选自《人民日报》,《中原我军解放南阳》选自《东北日报》)。作者毛泽东,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书法家......

    现当代文学(上)重点

    1、 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中莎菲对男性的方式反映了什么? 对于苇弟,莎菲只有同情和可怜,而对凌吉士,莎菲只有肉欲的冲突和内心的鄙视。当莎菲发现自己陷入对凌吉士的身体的迷......

    八年上文学常识归纳

    八年上文学常识归纳 1、《巴东三峡》选自《中国百年游记精华》。作者刘大杰,现代学者、作家、翻译家。本文的体裁是游记。读游记,要弄清作者的行踪,抓住景物的特征,体会作者渗透......

    七上文学常识

    七上文学常识。 1.《在山的那边》选自《长江文艺》,作者王家新。 2.《走一步,再走一步》选自《当代少年》。作者莫顿,亨特,美国作家。 3.《蝉》选自《承教小记》,作者小思,本名卢玮銮......

    中国现当代文学(上)

    1. 2. 3. 4. 五四文学倡导个人的旗帜、胡适宣传“易卜生个性主义”,周作人提出“人的文学”。 “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等变革观念都是由梁启超倡导的。 五......

    《动物庄园》读后感--英美文学导论(共5篇)

    《动物庄园》读后感《动物庄园》是我看过的为数不多的外国文学作品,里面各种动物的言行举止非常好玩,觉得动物拥有人的行为就格外有趣,有时候读着读着都分不清这到底是人还是动......

    八上文学常识及习题

    华大新目标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系统复习资料 --文学常识篇 tel:888939532010-1-11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系统复习资料 --文学常识篇1《新闻两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