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大讲量子力学的烂人》谈起(共5篇)

时间:2019-05-12 06:12: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从《北大讲量子力学的烂人》谈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从《北大讲量子力学的烂人》谈起》。

第一篇:从《北大讲量子力学的烂人》谈起

(一)题记关于批评的语气

这题目如果叫做“从„„谈起”,除非偶尔碰上大牛,能把一团文章作得密不透风,否则十有八九是作者在为日后的语无伦次和离题万里播种伏笔。高中时候读华罗庚先生的《从杨辉三角谈起》和《从孙子的“神机妙算”谈起》,觉得丝丝入扣,那是大手笔。另有一本《从单位圆谈起》,虽然我从来没有冲出过前三页,但单从目录看,估计也一定是海阔天空而经脉不散的。这种牛书,总是无一例外地能给读者带来身心的巨大愉悦。

大牛不是天天都能碰上的,所以,我的读者恐怕没有我当初那么幸运。

事情的起因是meteorface同学发了一篇批评曾谨言老师的文章,从而引出了我的一些想法。这些想法,我很早就有,meteorface不过起一个诱导的作用。在我下面将要发表的观点中,有一部分针对那篇文章,但大多数不是,尚请meteorface见谅。

meteorface在他的文章中,用了一种我不喜欢的批评语气,有点像人身攻击——比如题目里的“烂人”。再比如,文中称曾老师为“这东东”。就我所知,除了法律系的孙东东老师外,别人套用这个称呼似乎都有欠准确。时下常有人觉得,看见谁不顺眼,大声骂出来才好,才是真性情,客客气气跟人说要么是虚伪,要么是损人不带脏字,总之尤为恶毒。我却一向以为,客气的批评一来是对对手的尊重,二来是为自己的批评增加力度,必要的时候宁可虚伪一点,也不能被对手揪住小辫,所以在这里向大家倾力推荐。

顺便说一下,就我所知,“高等量子力学”的反面乃是“初等量子力学”,而非“低等量子力学”。小时候我初闻何祚庥先生是“高能”物理学家,佩服得不得了,以为比“学部委员”还高。后来听说还有一个“低能物理研究所”,于是大惑不解。可见祖宗文化博大精深,一词多义,比起GRE类比,那是更加地害人不浅。一种有名的数学竞赛杂志,叫做《初等数学》,若是改成《低等数学》,只怕从此销路受阻,一举倒闭。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的董乐山先生在为《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四版所作的前言中说,“最后要提一下的是:它(指该词典)的汉语名称中‘高级’一词改为‘高阶’,仅此一端,可以看出主其事者确是高手,因为原来的名称不免有misnomer之疵。”我这里想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生活中说话一向极损,不信大家可以找PlateauWolf确认。这不是好习惯,我也一直在试图改正。不过有一点我敢说的是,我从不搞人身攻击。以前我也曾在物理版发过批评陆果老师的文章,措辞比较激烈,但是里面没有人身攻击的成分。我想这大概可以算作批评的规矩。就好像辩论手即使心里老大不愿,为着裁判的高分,也得咬着牙恭恭敬敬地称自己对面那帮鬼子为“对方辩友”一样,说到底,是会对自己有益的。附:meteorface原文的reprint---------------------------发信人:meteorface(babyface),信区 hysics 标题:北大讲量子力学的烂人

发信站:北大未名站(2000年12月05日23:40:19星期二),站内信件

这人我不说大家可能也知道的,他不是写了几本破书吗。然后就平装本,精装本的一通乱出,赚可怜学生的MONEY,当然最可气的是其傲慢,就好象我们大家都不是东西似的。这东东上来就说我们不刻苦,FAINT,老子当时正考G,能不刻苦吗。然后就说我们不如80年代的学生,而80年代又不如50年代的学生。你干脆就说我们不如你不就行了。不过也不知我们底下坐着位初二学高等数学,高中学数理方法,电动力学的老哥是不是也不如他?可恨的是他还以为自己牛X 的不得了,给我们来讲讲低等量子力学就跟委屈了他似的。

麦克风也不愿带,然后自己说话又含含糊糊。按他的说法,上他的课就得打破脑袋的占座,这样才是爱学习,他只给在前面的人讲,后面听不见,活该了。还有最没人性的是我们刚献完血回来就要期中考试,还不告诉你范围什么的。别人都在准备校庆,我们在...哎,中国就这种老师,能有人爱学物理吗。

(二)关于对待批评的态度

我们中华第一系的老师学生,一贯胸襟宽广,肚能乘船。记得上电动力学课的时候,有同学问了丁浩刚老师一道题,他一时想不出,就老老实实地回答不知道。课后大家在学三吃中饭,恰好又被他撞见,他便捉住那个同学,原原本本把刚想出的解答讲过一遍,确信无误,才去吃饭。我上热统的时候,曾问过林宗涵老师一个佯谬,他也一时回答不出,说回去想想,下次再告我答案。第二次课前我去问他,不想他因为事务繁忙,忘了我的问题,只好非常不好意思地跟我说对不起,让我再等半周。第三次课前,我一进教室他便找我,把他想出的答案讲给我听,直到弱智的我开始点头,方才罢休。舒幼生老师教力学的时候,偶然在黑板上犯错,被听众点出,就会认真道歉,有时还附上一番自责,态度特别诚恳。此类事情,在我系那是司空见惯,数不胜数,从而使我系无愧于中华第一系的美名。

但是不久前数学系的dini在我们版发出文章,指出甘子钊老师在《北京大学物理丛书》前言中所犯的一个文法上的错误,竟招致一些同学的猛烈抨击,实在大大出乎我意料之外。说实话,我觉得甘主任那篇文章是难得的佳作,dini未免有点小题大做,但是既然人家规规矩矩地指出来了,我们也应该规规矩矩地反驳。凭人海战术,既算不得本事,又太不明智。数学学院人数是我们一倍半,拼到最后,他们稳赚。我看到dini的文章的时候,讨论高峰已过,不然我一定要临阵投敌,过一把倒戈的瘾。

我时常跟自己说,一个人倘若只有百分之一的优点,那么我也要看出这百分之一,然后把剩下的百分之九十九取非。话说得漂亮,做起来总是刚好颠倒,在这里写出来,算是与大家共勉。你看dini一个数学系的同学,认认真真地来看我们物理系丛书的前言,这本身就值得大家学习。数学系的好教材出得也不少了,它们的前言后记咱系哥们看过多少?张筑生老师的《数学分析新讲》,内容精彩不说,一节后记写得极其中肯,跟俞允强的《电动》前言有一拼,建议大家抽空看看。若是能挑出个把语病,不妨也发到数学版去恶心恶心他们。到时候别忘了叫上我,我一定躲在最后给大家摇旗呐喊。

meteorface发的批评曾老师的文章,我多半不同意,但是我想曾老师还是有他自己的问题的。有同学一上来就要把meteorface一棒来打扁,恐怕也有点过头。有话好好说,这样我们“中华第一系”的老字号招牌,才能保得长久些。

p.s.关于dini一事,我早想说话。当时inking出面将此事了断,我不敢目无斑竹,因此忍住,决定等事态平息,再发意见。我和PlateauWolf都觉得,把dini逼得道歉,非但完全没有道理,而且简直有损我系颜面。此处翻出多年陈账,实在骨鲠在喉,不吐不快。望各位海涵。

(三)曾谨言老师

我上课,如果第一排有空,就坐第一排,否则坐最后一排。因为没有早起占坐的习惯,所以一般我总是随身携带望远镜,以备不时之需。量子力学是一门很奇怪的课,我和flying无论去得多晚,总能坐在最前。估计大家都觉得离老师太近没有安全感,所以才把首排空出。殊不知老年教师大都老花眼,看远处的同学比近处的其实还要清楚些。

曾老师说话声音不大,系里给他配了话筒音箱。每次课前,由96级的班干部柏树丰同学负责把音箱线路接好,音量调得适中,话筒备在讲台上。在我的印象里,曾老师习惯用话筒的,效果也还可以。只是那音箱隔三差五会发出一些吱里哇啦的怪声,有几次把他惹恼了,就把话筒丢在讲台上,说“我年轻时不用这玩艺”,然后对着大家直接讲。我不知道教室后面的同学能不能听清楚,不过好像谁也没有往前移动的意思。

曾老师对学生的态度,我并不觉得很傲慢。他常说的一句话是:“年轻人不要妄自尊大,也不要妄自菲薄。”他回答学生的问题,也是比较认真的。

关于曾老师的一些事迹,可以参见拙作《中华第一系物理讲义页边集

(二)》,这里不再赘述。下面我想讲述去年十月份我请他写推荐信时遇上的两件事。

第一件事是某天早上九点多钟,我去他办公室请他签推荐信。我到的时候他房间里只有两个研究生,告诉我他在隔壁讨论问题。果然我到旁边门口从缝里一看,有个研究生模样的人在一块黑板前嚓嚓嚓地写公式,边写边讲,他和另外一个学生坐在下面听。他听着听着,不时地插两句话,声音很小,然后黑板前的那个学生就会悲愤地靠音量维护自己的观点。我见他们争斗正酣,想等一个话眼,就在外面徘徊。谁知过了二十多分钟,他们丝毫没有停止的趋势。我于是回到他办公室问先前那两个研究生,他们几时才能结束。其中一人说,一般都得到中午12点,若找他有事,最好中途打断。我无法可想,只好回去硬闯。恰好这时一个电话把他叫出来,我赶紧抓住机会把信送上。

就我所知,曾老师七十多岁高龄,每天早上去办公室和学生讨论问题,已成习惯。除上课开会,从不间断。

第二件事是一次电话里他请我帮他打听物理所蒲父恪先生的地址。曾老师知道我母亲是物理所的,蒲老院士又有名,以为很容易就能查到。我回家一问,才知道蒲先生年初就已南下,行踪飘忽,无人知晓。我于是打电话问曾老师,是不是特别着急。他说不着急,当初蒲老先生托他打听一个人,现在这个人他打听到了,蒲老先生却不知去向了。他还说,估计蒲老先生自己都忘了这档子事了,不过既然答应了人家,就要帮人把事办完。后来过了些天,我母亲辗转寻到蒲先生的 email,由我转告。我以为事情就此办完,不料不久他又来问,是不是肯定蒲父恪的“恪”字在email中的英文拼写是“qo”,因为无论按照英文还是拼音,“qo”都是不合法的。我帮他确认过,他才放心,给蒲先生发信去了。

(四)人无完人

我最敬仰的物理学家,依序为Pauli、Landau、Feynman。

这三人的学术自不必说,泰山北斗,武林至尊。人品也是极佳的。Pauli人称“上帝的鞭子”,等他真去见上帝了,整个物理学界都开始想入非非:“假若 Pauli尚在,他对XX理论又会有什么高见?”大一时欣赏一篇文章,叫《北大是泉水,清华是岩浆》的,里面说北大有一种人看书的同时就时刻准备着拍案而起,我感觉自己就有此倾向,故尊Pauli为第一。Landau六十年代出车祸人事不省,到医院报名志愿看床守夜的青年物理学家名单足足超出150人,可惜半年后Landau虽然救活,却从此再也不懂物理,残活六年,郁郁而终。Feynman过世,加州理工学生自发在图书馆屋顶拉出大横幅,上书“We love you Dick!”其自传《Surely You Are Joking》更是几度脱销。

但我这里着重要说的,却是他们的缺点,而且是性格上的缺点。

Pauli为人刻薄,妇孺皆知。一次Pauli外出,事先向一个同事探路。第二天那同事问他路途是否顺利,他答,嗯,在不讨论物理的时候,你的脑子是清楚的。Pauli一个朋友在论文中犯了一个错误,白纸黑字欲改不能,于是痛不欲生。Pauli前去安慰,说没关系,不可能每个人都像我一样,写论文滴水不漏。

Landau自负。在李政道和杨振宁之前,曾有一位苏联年青物理学家提出宇称不守恒。论文送到Landau那里,他翻了几页,也不细看便嗤之以鼻,随手丢进回收站。像Landau那样一人主管百十号人的研究所的,时间一长,多少会染上些学霸气。

Feynman算是人格上最完美的一个,单纯天真,心无杂念。但是连这样的人,也难免会有点小虚荣心。Feynman曾经跟他的一个哥们抱怨,大家之所以喜欢他,只是因为他得过Nobel奖。那哥们不以为然,说你看那么多Nobel奖,别人就没有你那么受欢迎。Feynman说,反正他就不喜欢别人知道他是Nobel奖。那哥们于是牢记在心,每次跟Feynman一起赴宴,总是小心翼翼,生怕走漏风声。结果一次宴会上,他出去十分钟,回来发现全屋的人都已听说Feynman得过Nobel奖,是Feynman自己说的,于是他很生气,觉得Feynman虚伪。这个故事载自www.xiexiebang.com,一个绝好的Feynman站点。Feynman当年那个哥们在上面贴了十几则Feynman轶事,就这一条说他坏话。我很感激这位先生,只因他向大家刻画了一个真实的Feynman。

这三人,一个刻薄,一个自负,一个虚荣,并称为我最崇敬的三位物理学前辈大师,只因人无完人。

此三人之外,另有中华第一系曾谨言,上课说话含糊,举止时显傲慢,考试不画重点,在我最尊敬的师长之中,位列前三。

(五)关于物理书

量子力学教科书的扛鼎之作一向首推Dirac的《Principles of Quantum Mechanics》。历史上共计四版,其中最后一版有陈咸亨先生的中译本。北大图书馆竟然一本未收,实在说不过去。该书逻辑严密,说理清晰,层次分明,问世以来一直被尊为“Voice of the King”。不仅物理内容,连语言也是极漂亮纯正的英国英语。它的英文版我只见过第三版,憾甚。

量子力学方面另一本圣经级著作则无疑是Landau&Lifshitz的《Non-relativistic Quantum Mechanics》。Landau在世时出过两版,死后又由Lifshitz修订过一版。和Landau系列的其它教材一样,该书内容庞杂,非相对论量子力学中除路径积分外的各种分支,几乎都有所涵盖。它对很多问题,比如基本原理、准经典近似、散射等等,都有独到的讲解;而且特别注重应用,有些章节,比如原子、双原子分子,已经明显偏向了量子化学。缺点是符号比较陈旧,大量出现的是带角标的矩阵元形式,而非Dirac括号。

中国在这方面的教材,和国外的比起来,实在少得可怜。六十年代周世勋先生出过一本,现在看显得过时。改革开放以后,有名的就是曾谨言两卷本《量子力学》了。曾先生的书去年刚出了第三版,因为是科学出版社,所以价钱偏贵。内容可谓相当全面,叙述方式也适合中国国情,一看就知道作者没有四处抄袭,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写的。缺点是缺乏一些特色,只有氢原子的动力学对称性等少数片断在其它书中极少涉及,而且装订比较差,印刷也不够体贴用户。总的来说我认为这是一本不错的书,中国的物理学生都不妨买两本来翻翻。此外,喀兴林先生的《高等量子力学》也是一本好书。喀先生学风朴实,不打马虎眼,乃我辈之楷模。无论是 Dirac方程,还是角动量、二次量子化,都写得很用功。二次量子化一章,更是指出了Landau、Davydoff等几本国外名著上关于升降算符对波函数作用的错误叙述。美中不足的是散射一章写得不够清楚,从Green函数开始就不行,到做近似的时候就更加不行了。杨泽森先生的《高等量子力学》,写得如同天书,符号繁杂无比,字母下角标的上角标居然还有下角标,把LaTex的功能发挥到了极致。散射的形式理论一章,除了形式还是形式,篇幅不大,但就我所知历史上还没有人读懂过。据杨先生自己说,他的书写于六十年代,主要参照的Dirac和Landau。(顺便说一下,散射这一部分确实难写,很多很好的书都栽在这上面。这方面最好的一本应该是Taylor的1972年专著。这本书我虽然有,但是没有读过,无法评价。读过的人反响都很好。图书馆只有一本,本来就破,被我复印过以后更加不堪,大家借的时候小心点。)近两年复旦的苏汝铿先生、倪光炯先生也分别出过量子力学的教材,都收录了当前比较前沿的课题,比如Schrodinger猫态什么的。这些专题现在还不够成熟,收进教材的效果到底好不好,还需时间检验。

学了三年多物理,我对中文物理教材的总体感觉相当不满意。拿四大力学来说,我个人认为除了俞允强先生的《电动力学简明教程》,其它书都和国外教科书存在档次上的差距。最为严重的是热统。六十年代王竹溪先生写过《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导论》,此外再没有像样的教材。王先生的书八十年代由高教重印过一次,现在用作课本太陈旧了。中国现在用的比较多的是汪志诚先生的《热力学统计物理》,说话错误很多,而且条理不够清晰。研究生教材《量子统计物理学》,由北大物理系包科达、林宗涵等几位老师执笔,明显地可以看出Landau和黄克孙的痕迹,比如量子气体一段学黄克孙,量子流体一段学Landau&Lifshitz统计第二卷,而Landau书中关于正常Fermi液体的精辟概述,却又没有收进。听说不久该书要出第二版,但愿能有进步。我父亲研究统计十几年,认为中国在此领域与国外的差距,标志性地反映为没有一本像样的教科书。

美国人的物理书,总体风格生动活泼,注重物理本质和实验现象,不喜欢繁难的数学推演,代表作首推《Feynman Lecture's on Physics》。苏联人的物理书,总体风格严谨扎实,注重理论体系,数学功底深厚,代表作Landau&Lifshitz的十卷巨著《理论物理教程》。

中国人的书,则大体来讲,既缺乏物理直观,又缺乏数学功力,代表作北大物理系的《固体物理讲义》。我现在很少看中文书,就是因为这个现状。看那些英文名著固然赏心悦目,但那毕竟是别人的,多少会有些不爽。曾谨言先生等人,虽然暂时写不过人家,总归是在做着有益的尝试,对此我是尊敬的。就好像我虽然不喜欢喝非常可乐,对它的广告词中透出的骨气,却是十分地欣赏。

(六)关于物理系的学生

大一整天上自习的。第一个学期跟outfox练季米多维奇,第二个学期跟flying编Goldstein理力的习题攻略。outfox不说了,体力狂,高三起一年半之内愣把季米多打穿。flying做的是数学系方企勤那本集子,解答也堆了好几大本。flying这人很怪,高三在清华考数学第一,报志愿的时候却又放不下物理,于是为公平起见,干脆选无线电。古时候有个笑话说父子俩只有一头驴,不知道该谁骑,结果俩人扛着驴走,我看他的思维方式就差不多。他上了无线电还不老实,到数学系听数学,到物理系听物理。pin早就看出像他这么玩命迟早有一天要出事,总不忘提醒他注意保重身体,他只当耳边风。我记得学理力那阵他每天披星戴月去图书馆上自习,睡觉本来就少,吃饭还特别省。学转动惯量的时候他跟我说,他晚上睡觉一闭眼就是那个惯量椭球。我试着用手指在空中弯出一个椭圆,果然他见了就要吐出来。

我安慰他说没关系,我当年整天玩俄罗斯方块,也曾经一闭眼就出现很多不规则的方块,旋转着向下掉落,到底层还能自动消行,奇妙无比。期末考完,他发誓为健康起见至少一个月要远离椭球,结果仍不免神经衰弱。我一直想不通他这么谨慎为什么还不能幸免,最后把罪魁归为他早餐鸡蛋的倒霉形状。

flying的高中同学,我系的pin,也是一大奇人,实验天才。他做实验时手脚并用,呼呼有声。相传pin高二暑假把四大力学往书包里一装,然后轻描淡写地说回去复习一下。Aprilfool考G那会和pin住在外面,赶热统作业总不忘参考pin高中时的解答。meteorface在文章中提到一个初二学高等数学,高中学数理方法、电动力学的老哥,我也没觉得有什么了不起。这样的人我高中同学里就有不少。didibaba高一自学完普物,国际竞赛题轻车熟路。JH初中念过一遍高等数学,现在在计算机系学得很滋润。我们的大哥大冉鹰,同时修数理化三系课程,考试从不下90,全面打通自然科学。他们都很厉害,但没有一个恃才傲物,对老师也一向尊敬有加。推荐didibaba的《再见,大话!》,里面有一句“我一直爱我们的系,无论是当我坐在教室里听着我所尊敬的先生讲课时,还是我旷了课在宿舍里上大话时,我时时刻刻的记住,我是物理系的!”可谓掷地有声。meteorface在他文末感叹,“哎,中国就这种老师,能有人爱学物理吗?”对此我的回答是:

中国就是这种老师。我是北大物理系的。我爱物理。

没错,我每天晚上自习到三教熄灯翻窗户出楼的时候,心里是自豪的。走在28楼前的马路上,见头顶星斗棋布如Thomson电子模型,一方夜幕上分明写满了北大精神。曾谨言老师说九十年代的学生不如八十年代刻苦,难道不是么?看看教室里随处可见的红包书、GRE,这就是我们的追求么?longtime曾经拍着我的肩膀说:“物理系的同学多少都有点理想主义。如果在八十年代,我们这样的人都会有女朋友的,不为别的,就因为那是诗歌的年代。” 也许我们是落伍了。也许社会不再需要我们这样的不切实际了。当我在周围红宝书的海洋中奋力独举一本Feynman物理讲义的时候,失落是空前的。而当终于有一天轮到我亲手把俞敏洪同Landau一起放进书包的时候,那就是一种亵渎大师的罪恶了。若不是还有物理系这座小小的避风港,周围还有这些执著的同学和仁厚的先生,我真会觉得自己像一个可怜的幽灵,夜深人静之时,为着前世的梦想,孤独地飘浮在古老、静谧的三教。

第二篇:从我的理想谈起

从“我的理想”作文教学谈起

这次“教海探航”活动中安排了一个命题作文教学的同课异构活动,分别有三位教师就“我的理想”命题作文进行作文指导教学,在听课过程中就时不时地产生一些回应性想法,现在把这些想法做一些回忆和补充。

作文教学和所有教学都有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那就是“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作文教学,就是“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既然命题作文是“我的理想”,不管出自是什么样的考虑,至少必须让学生明白自己写什么样的理想和怎么样去写自己的理想,如果在教学设计时充分考虑到两者之间的关系,就能够合理安排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即时完成教学任务。

三位教师分别展示了各自的教学风采,由于属于精心准备的课堂,所以,基本没有什么原则性的教学问题,而且在各自的教学之中不乏精彩的细节。虽然是异构课堂,但是一些基本的教学目标是一致的,比如引导学生要写出自己真实和具体的想法,注意培育学生的理想情操等;但是,毕竟是属于反映教师个体对作文教学的理解和执教风格,所以设计教学时的侧重点也不一样,第一堂课相对注重学生的真情实感,第二堂课比较强调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第三课堂则突出了审题切入和仿写修改。

第三课堂是一位著名特级教师的示范教学,教学过程的第一环节充分引导学生把握“什么是理想”,从听唱三毛的歌曲《橄榄树》开始,接着介绍三毛其人,再看三毛《拾荒记》中如何写自己的理想,教师终于引导学生明白理想不是大家想象的那么伟大那么神圣,而是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和一种渴望。教师似乎还不满足这样的引导,紧接着又让学生竞猜教师小时候的理想,还煞有介事地悄悄告诉其中的一位学生让他来对学生的竞猜进行是否式定评,然后再让这位学生说出教师的小时候的理想是什么,再一次强调理想是一种真诚的想法,只要真诚就是可贵的道理。到这个时候,可见教师设计的用意在于帮助学生认识“我的理想”是怎么一回事,也就是解决“写什么”的问题,教学的两个引例得到了充分的阐释,在审题这一块上比前两位教师更具独到性。只可惜的是,这样的设计思路进程中已经过去了半个小时,一堂40分钟的展示课,如果仅仅完成这样的一个教学环节显然不完整,于是,这一堂课进入到“写什么”的环节,写完之后进行了交流互评,最后还把教师著作之中的范文拿出来阅读,然后又进行细节修改并交流,因为实在没时间了就让一位学生读了自己的片段。整堂课用时超过了一个小时,几乎比另外两位教师多了大半堂课。所以很多人说,怎么特级教师就可以享有这样的特权呢,如果大家都一样在一堂课内来设计教学,那才是本事啊。作文教学的每一节课同样都有自己的教学目标,这个定位问题很重要。作文指导课涉及到如何审题和立意、构思和表达等具体问题,要是在平时的作文指导中,可以把这些问题进行分解,使得指导教学更具针对性和现实性,在系列上下功夫。现在,即使是同课异构活动,也必然需要考虑你的这一堂作文指导教学指向什么样的教学目标,即使不能面面俱到,也需要让听课者感受到你的教学设计具有相当的独到性和启发性。从课前的资料上了解到,三位教师同时关注到了引导学生真实生动具体表述自己理想和进行修改赏评的目标,这说明了这堂作文指导课的目标制定的导向基本是一致的,而且也说明了这堂作文指导课会给观摩者一个比较完整的结果。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围绕教学目标来制定教学方案,如何较好的实施教学方案,这是反映教师教学本领的具体体现,这也就决定着这一次的异构活动只能在实施上进行具体的判别了。

从课堂上的具体实施情况来看,三位教师明显有着自己的作文指导思想。第一位教师放开来充分让学生说自己的理想,大概有20几位学生都得到了交流,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基本上是追问一下学生产生理想的来历,并对一些学生进行情感上的肯定和赞许。在这个基础上,教师方才告诉学生谈理想的两个要求,一是要说出理想产生的原因,二是要有为理想付出的努力,明确要写出自己的故事,写出真情实感。如果我们不考虑时间因素,也许这样做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只是一个并不需要铺陈的教学环节,不是教学重点和难点的话,那么这样的教学白白浪费了许多时间,也是对学生的另一种不尊重。毕竟,这个阶段的教学启发并不复杂,教学指示也很简单。如果在学生说出自己理想的过程中启发学生谈一谈产生理想的背景,并追问学生得出这样的想法是不是一时冲动,有没有或者能不能为之作出努力,如果需要写出来的话要注意什么问题等,也许更能够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也能够让学生明白写自己的理想要注意什么问题,教师在这个基础上对学生表露出来的真情实感加以随机强调,这样的教学才是尊重学生和引导学生的巧妙融合。

第二位教师在学生写下自己理想之后,反来复去地让学生互读片段作文,并让学生竞猜写的是什么理想,明显把写作当做是一种游戏来教学了。我并不否认游戏教学在小学阶段有着一定的教学效果,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在这一堂作文教学指导课上,由于要让学生来说理想和写理想,如果不让学生在作文中写出自己的理想而是要让学生之间来猜猜写的是什么理想的话,这样的作文写出来又有什么意义呢。虽然这位教师在创设交际情景时花了不少的功夫,也能就学生作文之中的典型例子重点剖析,但是,由于整堂课是在一种竞猜游戏之中进行的,这样就有点玩过头了的感觉,最后还来一首周杰伦的歌,先自己唱,再听周杰伦唱,我忘了叫什么歌名,可能与理想有关吧,可是,放进来又能起什么写作指导作用呢。

教学过程必须紧紧扣住教学目标,更重要的问题是,教师有没有清楚明白的指导分析,在尊重学生意见的前提下即时地加以引导点拨,拨乱反正,指点迷津。在这一点上三位教师都有不同的表现,也都在试图做得更好,其中也有许多的亮点。相对来说,做得比较成功的还是第三位特级教师,特别是在学生写作过程中能够做到把全班学生的作文浏览一篇,将当时写得比较好的打上五角星。先让这些有五角星的交流,接着让没打五角星的认为同样写的好自告奋勇地交流,因为自己没有发现而道歉并补打五角星,对学生来说是一种亲近和鼓励。教师点评时还说,“作文想打动读者,必须把自己的一颗心捧给读者”,精辟的语言很有震撼力。但是,不得不说,这一次的听课经历中,我最感到遗憾的事情是,几位教师在作文指导过程中对学生如何表达自己的理想的语言指导普遍不到位,缺少对学生“怎么写”的具体的成功的个性的指导。比如,第一位教师在面对学生关于环保问题对比描述于不顾,只是建议学生可以去做环保志愿者将来考大学的环保专业,而恰恰是因为学生对环境的细致观察和对环境的真实描绘才让学生的理想一方面变得十分清晰和主动,一方面变得相当生动和形象,这才是我们语文教师需要关注的问题。作文能力,更多的是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是需要在作文指导上因势利导和重锤敲打的地方。

第三位特级教师在帮助学生阅读三毛和教师自己的作文范例时,只是让学生停留在写的什么理想上,而没有关注到是如何写出各自的理想的语言上,那些跳动的文字和活跃的内心世界又是如何融化在一起的,学生只是从教师那里获得了对于理想的一些态度问题,甚至对理想的切入角度也没有加以引导。当四位学生分别说出自己做一名为民服务的教师、让所有人爱护环境、做一个股票专家和当一名志愿者的理想之后,教师并没有就这些理想指出四位学生的理想有的从自己切身感受谈起,有的从家庭故事谈起,有的从学校和社会现象谈起,有的是观察之后产生的理想,有的是体验之后产生的理想,有的是联想之后产生的理想,然后帮助学生明白审题切入的角度问题,强调写作的生活性、真实性、生动性问题,这样才能对学生的写作起到实在的效果。当有一位学生在阅读了自己的想当股票专家的理想之后,教师有意表扬了他写出来的真诚与真切,但是,她没有注意到这位学生在写作这个理想的过程中有许多的幽默风趣的生活化语言,如果叫这位同学再来读读说说,大家一起谈谈议议,这样的启发意义就不一样了。

这次的作文指导教学是命题作文,是“我的理想”,课堂上于是出现了一个可怕的倾向,就是在理想教育上兜圈子出不来。因为学生的理想五花八门,有的是远大抱负,有的是微小心愿,有的高不可攀,有的俯首可拾,所有的理想一旦呈现出来,就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难度,能不能灵活应对,这是对教师教学机智的考验。

虽然我们都知道只要是一种心愿,一种向往,一种渴望,都可以视作是一种前进的方向,一种奋斗的目标,是理想不可分割的内涵;但是,正因为理想的复杂性和层次性,就有了一个针对性和启发性的教学问题。比如,学生有一个希望自己长高的愿望,是否可以作为一种理想来认识,教师除了肯定学生的理想来自于真实心愿之后,能不能稍加提醒,人的生理成长是有一定的规律的,即使是依赖科学长高也是有难度的,而且身高因素并不影响每一个人的才能发展和发挥,并不决定一个人将来对社会的贡献大小甚至不影响可以成长为一位伟大的人物。这样可以暗示学生这样的理想并不现实,也不主动,如果仅仅是从反映内心世界上加以肯定而且还让其他学生提什么建议的话,这样的作文指导就既不能在情操上有长进,也不能在写作上有进步。再比如,当学生说想当音乐家想当科学家想当宇航员的理想之后,教师虽然不能反对这些学生产生这些理想的动机是否成立,但是至少可以告诉他们,这些理想很远大,因为远大所以就更要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勤奋和刻苦,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朝着这个理想一步步地前进,如果感觉到这样的理想是一个动力的话,你不妨再把这样的理想分解一下,想一想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现在应该确立怎样的小理想,然后看有没有为之奋斗的可能,鼓励是需要的,指导更需要。

我还不得不说的另外一个问题是,我们教师提供的理想范例存在着一个致命的负效应。不说第二堂课上来自于《家有儿女》里的影视片断中小男孩的几乎是无聊的调侃的志愿,说说第三堂课提供的两个理想范例吧。一个是三毛小时候想做一个捡破烂的人和做一个夏天卖冰棍冬天烤红薯的街头小贩,一个是教师自己小时候想做一个小卖部的售货员,两个人的小时候的理想都很现实,也很渺小,教师用他们来做例子的目的是说明理想来自于对生活美好的向往,是一个个小小的美好的心愿而已,就是为了避免学生说起理想来就假大空。事实上这一点教师的指导是很成功的,但是,我却发现了一个不小的漏洞,无论三毛还是教师自己,后来都没有把这个理想放在心上,后来都已经偏离了这个理想,(如果以后学生长大之后了解到三毛死于自杀,那就无论如何与当初的认识大相径庭了,那个追求自由快乐的三毛怎么自杀了呢,她的理想哪里去了呢)那么和小学生们来大谈这样的理想小时候要确立理想到底有什么意义呢。是不是在告诉学生们,其实这一堂作文课和大家来谈理想,纯粹是为了写作教学的需要而来的,本来谈理想也是一种形式主义。如果我们告诉学生,理想可以随着年龄学识的增长而改变,会随着生活社会的发展而改变,那么,学生至少可以感悟到,小时候的理想更要讲究现实需要和现实心愿,要近一点,要能够自己掌握主动权,长大之后,也许理想会有大变化大发展,但是无论什么样的理想,都必须是人生经历之中可以让人生活的更精彩的方向和希望,要有为之而付出一切努力的(献身)精神。

三堂作文教学课,第一堂开放大度却收放无致,第二堂亲切互动却游离主题,第三堂精心导引却无端延时,感觉在听课过程中同样是在经历着一种作文教学的艰难跋涉。作文教学,有作文指导和作文评讲的区别和联系,三堂课都在寻找指导与评讲的融合方法,难度也就特别之大。所以,看人挑担不吃力,我的一些想法也只能是一种旁观者指手画脚而已。

学生的作文水平非一朝一夕的事情,是一个长期循序渐进的过程。如何设计作文教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许多教师自由自己的教学经验。“写什么”与“怎么写”是一个共性话题,肯定有许许多多不同个性的实施方案。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寻找更为有效的教学途径和策略,在阅读与写作、生活与积累、观察与思考、表达与情感、谋篇与细节等方面形成丰富的作文教学财富,为实现语文素养的整体提升而不懈努力。

附:《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第三篇:从新加坡禁止开车用手机谈起(共)

从新加坡禁止"开车用手机"谈起

新加坡内政部4日向国会提交修订法案,禁止司机驾车时手持及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任何电子产品。法律修改后,如开车时违反,将面临最高12个月监禁及2000新加坡元(约9800元人民币)的罚款。(8月6日中新网)

美剧《纸牌屋》中,因为一个开车发短信而意外丧命的女学生,阴险狡诈的政客弗兰克遭遇了一场政治危机。但在现实生活中,西方社会很难对这种“不作死就不会死”的行为给予同情。无论是欧美还是亚太,不少国家都推出了针对开车用手机的特别法规。

新加坡虽然以法律严苛、采取体罚和不让嚼口香糖闻名,但在这件事上,做得并不出格。在英国,开车打手机者可能面临“危险驾驶”的起诉,最高可判入狱两年。美国有40个州禁止此类行为,尤其针对青少年。日本则无论是否接听,只要司机手握手机就以犯罪论处。经过10余年的实践,国际社会逐渐形成对这一陋习的共识。

自2003年起,在政府引导和支持下,欧美若干学术机构就开车用手机的风险性进行了系统评估。研究表明,用手机的司机追尾几率增加1倍、应急反应慢于酒驾、注意力下降37%、刹车反应慢19%、变更车道的能力下降20%。这些经过高度量化、考虑到各种实际情况的科研成果不仅让政府可衡量此类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也给政府推动相关立法提供了充分的证据。

其次,交通安全对现代社会意义重大,任何细节不能马虎。汽车推动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也是社会的主要风险。在美国,每年死于交通意外的人曾一度超过5万,在死因中长期居于前五。车祸往往意味着一个青壮年过早离世,不仅给其家庭带来巨大伤痛,也给国家造成人力损失。有研究称,9·11事件后,由于美国机场加强安检,大量旅客出于省时选择开车远行。这导致其后每年因车祸去世的增加了3000多人,堪比这次惊天恐袭造成的人员伤亡。由此可见,如果有任何手段能降低1%的车祸发生概率,对全社会都是莫大贡献。

再次,让大众改变这一陋习需要长期教育和警示,应从严处理。即便施以重罚,多数人在大难临头前仍不会对此加以重视。因此不仅相关教育要常念常新,法律措施也要起到类似于“大难”效果。

最后,相关法律确实有效,将逐渐得到公众认可。民众一开始必然对新增加的安全规定有所抵触,但只要此类措施合理有效,最终仍会赢得民心。近40年来,美国采取安全带、安全气囊、货车防追尾、严查超速酒驾后,车祸死亡率已下降近40%。掐指一算,已救回了上百万条人命。日本在严打开车用手机后一年,此类情况的车祸发生率就下降了一半。真要作死的我们没有办法,但更可悲的是那些不知道自己正在作死的人。

第四篇:著名国学应用大师翟鸿燊北大讲国学之大智

著名国学应用大师翟鸿燊北大讲国学之大智 之观看笔记

第一部分 修养篇:道不远人

各位领导人、各位企业家、各位硕士: 大家下午好!

因为今天是讲沟通的课,讲别的课我就不用你们讲话了,跟我说一句话:人际沟通最忌讳的就是一脸死相。大家来学习有两个目的:第一个目的是要学到知识、顿悟智慧,回去以道御术干事业;第二个目的是交到朋友、整合资源,祖国处处有亲人啊!

我感觉今年我讲的最过瘾的一次课是在清华大学讲一个总裁班的课。第一天是在松阳书院讲儒家文化,第二天到少林寺讲禅宗,参观周文王观景台,少林寺最大的价值不是拳,而是禅,是周文王用一块石头,找到了天地的中心,有了那块石头,才有了中州,有了中州才有了中原,有了中原才有了中国。达摩的师傅告诉达摩,哪儿也不要去了,赶快到中土去,到中原去,到中国去,那里的人,那里的文化,有大成气象。所以各位应知道一个事实:佛教诞生于印度,最后昌盛于华夏,扬名于四海。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明德就是你自己要自悟自觉,亲民就是不但要自觉还要觉他,止于至善就是领着团队、领着人去追求真理,这就是《大学》里面的“三纲”。第三天到安阳尤漓城,周文王演绎八卦那个地方,我们讲《易经》,第四天到河南的云梦山,讲鬼谷子,这个人也是讲沟通讲说服的一个高手,他是中国第一所古军校的校长,鬼谷子有几个学生很有名:孙膑、庞涓、苏秦、张仪,鬼谷子放出来几个学生天下就弄得差不多了。鬼谷子教学生:捭阖第一,捭者开也言也阳也,阖者闭也默也阴也,捭阖之道,以阴阳视之,关之以出入,治之以捭阖,以此说之,无所不出,无所不入,无所不有,可以说人说家说国说天下。一个人一旦把沟通能力练好了,这个人就能纵横捭阖,合纵连横,无中生有,就能化腐朽为神奇,化干戈为玉帛,化不可能为可能,谈笑间强弩灰飞烟灭,大方无欲,大道无形,行者无疆,较长河为疏落,变大地为黄金。

说这么长时间话,你们也不鼓掌?(鼓掌)这个鼓掌你不要以为你是给我鼓的,你是用掌声告诉这个丑男人,你想有收获,这就叫沟通;问一声好,你回答一声,你不仅仅是在回答我,你是用那声好,告诉别人你的状态,你的胸怀,你的素质,告诉别人你挺好,你还健在,这就叫沟通。我听说比尔.盖茨有一句格言“一个人鼓掌的速度会影响他赚钱的速度”。因为一个人掌声跟他的胸怀有关系,跟他的状态有关系,跟他的态度有关系,而这些又跟他的财富未来有关系。

其实道不远人,平常日用不离道,沟通决不仅仅是教点技巧方法就会了,一个心胸狭隘的人,讲不出来大格局的话,一个没有使命感的人,讲不出来有责任的话。知识很容易就学来,尤其今天互联网时代,很多知识根本不需要储备,只需要检索就可以了,但是人的能力是练出来的,人的胸怀、人的境界、人的德性是修出来的。沟通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是一种能力(现场培训主持人的例子)。沟通最忌讳的是一脸死相。另外鬼谷子在讲人际沟通、讲话的时候,说了一句很究竟的话:一个人相随心生,口乃心之门户(夫妻沟通的例子,企业用快乐因素留住员工的例子,北京邻居间不打招呼不和谐的例子,连续三年销售冠军的副总裁用笑声讨价还价、征服客户的例子)。人的格局、人的胸怀、人的境界,是不可替代的,如果你从心门上、格局上、境界上提升了,高品质的沟通自然就开始了,所以要用心理解这句话:口乃心之门户。

《易经》里面有这样一卦叫涣卦:风水为涣。今天我不是专门讲《易经》,但是在沟通上我给你个建议,用《易经》里的话说:涣然冰释。永远不要做气氛和情绪的污染者,永远不要做破场的事(能够活跃气氛的老总的例子、违反培训课堂纪律的例子)。沟通要控制三个要素:第一个是场景,第二个是气氛,第三个是情绪。风水为涣,可能因为你这张脸,你家庭风水不好,就因为你的气氛和情绪,你的单位风水不好。涣然冰释,一个好的领导人,往哪一走,像春风解冻一样,坚冰消融。在《道德经》里面也专门有一章讲这些事,说体道人、有道人的几种人格状态,其中一句话叫“涣然若冰之将释”。所以有人问孔子什么叫孝顺,孔子说很多人认为能养老就叫孝顺,但是他说这远远不够,他说“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有别乎?”所以有没有发现其实孝不孝敬主要体现在态度上。还有一次人家问孔子什么叫孝?孔子说了俩字“色难”。你改变不了你的面色,是你内在的黑暗,有的人到哪一脸阶级斗争,你怎么会有沟通呢?所以鬼谷子说:口乃心之门户,相随心生。一个人讲话,包括你的面相,完全是由于你的内在造成的。色难,难也得改变。

中国人的沟通训练是从家里开始的: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以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中外对“与母亲吃饭AA制”的反应不同的例子,与父母沟通、孝敬父母的例子)。子欲孝,亲不待;树欲静,风不止。小孝治家、中孝治企、大孝治国。所以说:孝悌之道,人之本欤,君子务本,本立道生。

一个人的心智模式要是不好的话,知识越多可能越反动;一个人要是心态不好的话,聪明反被聪明误;一个心态不好的团队,个人智商很高,组织智商不一定高。因为都是负牵引,都是负思考,都是负见解,都是消极的注意力(年轻人坚持不学游泳的例子)。成功的秘诀是两个字——变态。要想更加成功,心态要变得更好一点,状态要调整得更好一点,你们的态度要改变得更好一点,简称两个字“变态”。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是改变的力量。《易经》主要讲简易、变易和不易,唯一不变的是“变”。只有大道是永恒的,无古今,无生死,太极之先,六极之下。所以我们来学习的目的不是记笔记,而是来改变的,就是决定从现在开始彻底“变态”。

其实沟通的课、思考力的课,包括思考力,都是从心开始的,中国就是心国,我们的老祖宗早就告诉你,你我的良心就是上帝,你我的灵魂、心灵一旦觉悟了,就是宇宙的主宰。所以说从心开始,作为一个好的领导人,要建立起高品质的沟通,需要建立哪些心态?第一个是喜悦心。真正的财富不是有钱就快乐,而是快乐的去工作才有钱。喜悦心,不是学习没有用,而是因为我没用,因为我没用,所以我没用。最会学习的是毛泽东,他说了一句很经典的话:精通的目的在于应用。不是知识就是力量,使用知识才是力量(北大毕业生写《北大毕业等于零》的例子)。喜悦心,人际沟通最忌讳的就是一脸死相。不要让我这张脸,破坏了家庭的风水,团队的气氛,企业的氛围,永远不要做气氛和情绪的污染者,相随心生,口乃心之门户。

建立喜悦心有以下好处:第一个会改变你不良的注意力,建立正见;第二个会改变不良的思考方式,建立正思维;第三个会改变不良的表达方式,建立正语;第四个会改变不良的行为方式,建立正精进(有一本书《活法》,是日本京瓷老总稻盛和夫写的,里面讲了他人生的六大精进);第五个会改变不良的信念,建立正念(学生只挑错别字而不专于读书的例子)。那些能成大事的人,都是机会到来的时候,他抓住机会解决问题,达成目标。有的人看着挺聪明,为什么一辈子一事无成,就是因为在机会到来时,他要不视而不见,就算看到是个机会,他也是抓住问题,放弃机会,最后丧失目标。所以说人的注意力就是事实啊(赛车手注意力的例子)!

好人,就是没时间干坏事的人。多花时间成长自己,少花时间去苛责别人、去嫉妒别人;多花时间去爱,少花时间去恨。其实人生有多大出息,取决于你的时间管理。自古英雄出身低,英雄不问出处。一个人有正思维、正见、正语很重要(“矛与盾”故事中那个最后问话人的例子)。当一个人法喜充满、学乐融融的时候,才是你成长的开始。当一个人有爱心的时候,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才有婉容。一个有法喜心、有学乐精神的民族,它的团队才有正见,它才有正思维,才是和谐的、进步的、向上的、精进的(韩国总统带领民众学习微笑的例子)。

亚心为“恶”,所以说当你的心态稍微不好,你就可能恶语伤人,你就可能有恶的念头产生,那怎么有高品质的沟通呢(离婚夫妻回顾第一次吵架的例子)?那怎样让一个人每天经常有正见、正思维、正语、正精进、正念呢?第一个是学乐(用古代学习苦累的故事恐吓孩子的例子,学海无涯苦作舟的例子)。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三人行必有吾师,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见贤思齐,见不贤自省也(新加坡教授调整学生心态的例子)。你带着这样的心态,你时时刻刻都在成长。我的爷爷给我一个概念:学习是快乐的,让我未识字就先读书,在没上学之前就应该满腹经纶:《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大学》、《中庸》、《论语》、《易经》、《道德经》、《心经》、《金刚经》、《孙子兵法》,把经文装到你脑子里,那叫给你自己开光了,把这些著作背下来,这些著作的作者精神就跟你一辈子。

孔子这句话说得多究竟:朝闻道夕死可矣,君子上达,小人下达,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矣。“面南”在中国文化就当修身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叫内圣;修身这是根本,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叫外王。人类已经具足了消灭自己的智慧,再不用中国的天人合一的文化拥抱先进的科学技术,这个人类很快就要结束了。所以老子说:虽有甲兵,无所陈之,虽有舟舆,无所乘之。所以人一定要天人合一,与时偕行,与时俱进。我倒觉得你没有把死而不亡的文化搞懂,你不知道什么叫长生久治,你永远做不到基业常青,其实中国文化最厉害的一点,是关心人的终极关怀,那叫朝闻道夕死可矣。日本人写了一本书叫《论语与算盘》,把中国的儒家文化、义利合一的文化诠释的淋漓尽致,建议回去读一读。我们要把古代文化现代化,西方智慧中国化,中西合璧全球化,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学习。

翟鸿燊北大讲国学之《大智慧》经典语录一 A:修养篇

道不远人 1.人际沟通最忌讳的是一脸死相

2.高品质的沟通。如何建立稳进和谐的团队,如何使你的前途基业长青,站在圣人的肩膀上体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3.管理科学、决策科学、人才培养、市场营销、企业团队 4.企业只有营销才能实现利润,其它都是成本 5.TAT-思考力、行动力、表达力

6.学习的目的:第一学到知识,顿悟智慧,回去以道御术,干事业;第二交到朋友,整合资源,祖国处处有亲人 7.沟通是情绪的转移、信息的传递、感觉的互动 8.少林寺最大的价值不是拳,而是禅

9.沟通能力练好了的效果:这个人就能纵横捭阖,合纵连横,无中生有。你就能化腐朽为神奇,化干戈为玉帛,化不可能为可能。谈笑间强弩灰飞烟灭,大方无欲,大道无形,行者无疆,较长河为酥酪,变大地为黄金 10.“一个人鼓掌的速度会影响他挣钱的速度”-比尔.盖茨 11.道不远人,平常日用不离道

12.一个心胸狭隘的人,讲不出大格局的话;一个没有使命感的人,讲不出来有责任的话 13.互联网时代,很多知识根本不需要去储备,只需要检索就可以了,但是人的能力是练出来的 14.知识是学来的,人的能力是练出来的,但人的胸怀、人的境界、人的格局、人的德行是个修出来的 15.“相随心生,口乃心之门户-《易经》 16.永远不要做气氛和情绪的污染者 17.沟通要控制三个要素:场景、气氛、情绪 18.涣:风水为涣。“涣然若冰之将释”-《道德经》 19.“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 20.“色难”-孔子

21.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22.子欲孝,亲不待;树欲静,风不止 23.小孝可以治家,中孝可以治企,大孝可以治国 24.孝悌之道,人之本欤,君子务本,本立道生 25.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是改变的力量 26.“简易,变易和不易”-《易经》

27.做一个领导应具备的心态:喜悦心、同理心、赞美心 28.“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毛泽东 29.不是知识就是力量,使用知识才是力量

30.人际沟通最忌讳的是一脸死相,不要让我这张脸,破坏了家庭的风水,团队的气氛,企业的氛围。永远不要做气氛和情绪的污染者,相随心生,口乃心之门户

31.有喜悦心可以改变不良的注意力,建立正见;改变不良的思考方式,建立正思维;改变不良的表达方式,建立正语;改变不良的行为方式,建立正精进;改变不良的信念,建立正念。正所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精进

32.好人就是没时间干坏事的人

33.多花时间成长自己,少花时间云苛责别人,去嫉妒别人。多花时间去爱,少花时间去恨 34.自古英雄出身低。英雄不问出处

35.盖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36.“虽有甲兵无所陈之;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老子 37.与时偕行,与时俱进

38.古代智慧现代化,西方智慧中国化,中西智慧全球化 39.领导者的价值是把追随者培养成领导者 40.把注意力放在结果上而不是情绪上

翟鸿燊北大讲国学之《大智慧》经典语录

(二)(2008-09-09 15:02:43)标签:教育 分类:领悟人生

B:心态篇 喜悦心

1.“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老子《道德经》 2.杀生也是为了放生。杀日本鬼子就是给中国人放生,有时吃点肉,就是给植物放生 3.觉者、智者,通俗点说就是觉悟了的人就是佛 4.信佛的目的是为了解脱,入党只有一个目的是追求解放 5.角色就是人格

6.与时消息、与时偕行、与时俱进--《易经》 7.放下才能承担

8.不贰过,不迁怒--孔子学生颜回

9.许多事情不是行动前没有计划,而是缺少计划前的行动

10.企业发展最大的局限,就是企业领导人思考方式的刻板化、局限化、模式化。打破了才能进步,才能成长,才能突破,才能腾飞

11.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思想有多远我们才能走多远 12.因为优秀难以卓越

13.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寂兮寥兮,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为之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近,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 14.小而无内,又大而无外 15.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16.不聋不瞎,不配当家--乾隆 17.有人所长,必容人所短

18.有人所长,天下无不用之人;用人所短,天下无可用之人 19.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 20.修之以身,其德乃真--《道德经》 21.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22.言之不文,行之不远 23.得其时,当其位

24.道由心学,心假香传;香热铜炉,心存帝前。真灵下盼,仙佩临轩;令臣公告,迳达九天。

25.美国富豪巴菲特挣钱秘诀:第一个秘诀,赔本的买卖不能干;第二个秘诀,一定要干挣钱的买卖;第三个秘诀,一定要记住前两个秘诀

26.没有目标的人,在为有目标的人实现目标 27.群体是不做决策的,民主很重要,但一定要集中 28.领导就是领袖的导师 29.领导力就是获得追随者的能力 30.为善不近名,为恶不近利--《庄子》

翟鸿燊北大讲国学之《大智慧》经典语录

(三)(2008-09-10 10:29:46)标签:教育 分类:领悟人生

C:孝道篇 小孝治家,中孝治企,大孝治国

1.“世界上最不能等的莫过于孝敬父母”--比尔.盖茨

2.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之道,人之本欤 3.百善孝为先

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5.一个有爱心的人,必生和气,有和气的人必生愉色,有愉色的人必生婉容 6.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 7.用心做事,用情做人 8.利者义之合也--《易经》 9.君子各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0.玩索而有得--《孔子》 11.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12.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 13.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清华大学校训

14.谋之于阴,故曰神;成之于阳,故曰明--鬼谷子 15.阴谋不可外泄,阳谋不可内藏 16.好德如好色

17.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孔子 18.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心经》 19.一德二命三风水,四积阴功五读书 20.德高鬼神敬

21.德之不修,吾之忧也--孔子

22.求功要求百世功,求利要求千秋利,求名要求万代名

23.格物,致和,诚意,正心,这叫内圣。修身是本,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叫外王。24.修之以身,其德乃真

25.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红莲白藕青荷叶,三教本来是一家 26.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道德经》 27.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28.道通天地有形外,石蕴阴阳无影中

29.挣钱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花。钱少是自家的,钱多是大家的,再多了一定是国家的,再多了就是人民的,所以叫人民币

30.最傻的人就是把钱存银行的人。银行就是把不爱花钱的人,钱拿来,给爱花钱的人去花

31.花钱三不眨眼:第一不眨眼,在父母身上花钱,边眼睛都不要眨;第二不眨眼,在铁哥们儿身上花钱,连眼睛都不要眨;第三不眨眼,在学习成长上投资,连眼睛都不要眨。32.最好的投资地方是脖子以上 33.生活本身就是财富 34.知止而不怠,知足者富

翟鸿燊北大讲国学之《大智慧》经典语录

(四)(2008-09-17 17:00:33)标签:教育 分类:领悟人生

D:交友篇 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

1.沟通需要控制的三要素:场景 气氛 情绪

沟通的三个特征:行为的主动性,过程的互动性,对象的多样性

沟通的三种形式:自我沟通,与他人沟通,公众沟通

2.一个好的领导人:生命取向要高,生命体验要深,生命能量要强

3.天有三宝,三光为宝,日月星;地有三宝,三柔为宝,水火风;人有三宝,三品为宝,精气神 4.上要三品,神、精、气也 5.一个好的领导要精满气足神旺

6.演讲导语一例:历史像车轮在飞转,时光像江河在流淌,我们的**已经走过了整整二十年的艰苦历程,这二十年是多么的不寻常,二十年春夏秋冬;二十度雨雪风霜;二十年开山劈岭;二十年起伏延宕......7.别人身上的不足,可能就是你存在的价值

8.在人际沟通上少用,慎用,“我觉得”,“我认为”这样的字眼儿,多使用“您”,多使用“你们”,多使用“我们”这样的字眼儿

9.表达不同意见时,请你保留对方的立场 10.多说“同时”,少说“但是”

11.人才不一定有口才,有口才的人一定是个人才 12.认同别人,更容易肯定自己

13.赞美是人际沟通的润滑剂。赞美会让对方把正确的事情再做下去 14.文字语言传达信息,有声语言传达感觉,肢体语言传达态度

翟鸿燊北大讲国学之《大智慧》经典语录

(五)(2008-09-22 10:08:21)标签:教育 分类:领悟人生

E:管理篇 得其时 当其位

1.学乐精神,是建设学习型组织的关键 2.“日事日毕,日清日高”---海尔集团 3.万仗红尘三杯酒,千秋大业一壶茶 4.领导力是获得追随者的能力

5.一个境界低的人讲不出高远的话,一个没有使命感的人讲不出来有责任的话,一个格局小的人讲不出来大气的话

6.你不是最好的,但你可以做进步最快的 7.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8.“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毛泽东 9.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10.不怕念起,就怕觉迟

11.知识是学来的,能力是练出来的,人的德行,人的福报是修出来的 12.境由心造

13.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拢人 14.将源兵魂

1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16.别人身上的不足,可能就是你存在的价值 17.随喜心

18.同流才能交流,交流才能交心,交心自然就有交易 19.人脉等于钱脉,关系就是实力

20.企业只有营销才能实现利润,其他都是成本。企业最大的成本就是那些不会做营销的员工 21.一个人担心命不好最好的办法就是找命好的人,跟他交朋友

22.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外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23.最大的自私就是无私 24.一个好的领导要有利他心

25.人,一辈子总要忠诚一次,你才能干大事,成大事 26.“何以守位,曰人,何以聚人,曰财”---《易经》 27.“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大学》

28.失道而后有德,失德而后有仁;失仁而后有义,失义而后有礼 29.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30.想挣钱,财不施;当领导,要法布施;想成佛,要有无畏布施、要舍 31.心天之心,乐民之乐,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 32.商道、人道、天道 33“虚极静笃”--《道德经》

第五篇:李开复给中国学生的第一封信-从诚信谈起

今年5月23日,比尔·盖茨先生在《华尔街日报》上撰文,支持和敦促美国政府给予中国永久性正常贸易国待遇。文中,他特别谈到了在清华大学与中国大学生那次对话的愉快经历以及因此而留下的深刻印象。这篇文章令我不禁想到,在中国的这两年来,我工作中最大的享受也是到国内各高校与学生们进行交流。这些访问和交流使得我有机会与成千上万的青

年学生就他们所关心的事业、前途等问题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中国学生的聪明、好学和上进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在与这些青年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我发现有一些问题是大家都十分关心的。那些已经获得国外大学奖学金的学生,大都希望我谈一谈应该如何度过自己在美国的学习生涯;那些决定留在国内发展的学生,非常关心如何确定一个正确的方向,并以最快的速度在科研和学业方面取得成功;还有那些刚刚踏进大学校门的学生,则希望我能讲给他们一些学习、做人的经验之谈。最近,更有一些学生关心网络信息产业的发展,希望了解美国的大学生是如何创业和致富的。

看到这么多双渴求知识、充满希望的眼睛,我突然产生了一种冲动,那就是给中国的学生们写一封信,将我与同学们在交流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想法以及我要对中国学生的一些忠告写出来,帮助他们在未来的留学、工作或者创业的过程中能够人格更完美、生活更顺利,事业更成功。

坚守诚信、正直的原则

我在苹果公司工作时,曾有一位刚被我提拔的经理,由于受到下属的批评,非常沮丧地要我再找一个人来接替他。我问他:“你认为你的长处是什么?”他说,“我自信自己是一个非常正直的人。”我告诉他:“当初我提拔你做经理,就是因为你是一个公正无私的人。管理经验和沟通能力是可以在日后工作中学习的,但一颗正直的心是无价的。”我支持他继续干下去,并在管理和沟通技巧方面给予他很多指点和帮助。最终,他不负众望,成为一个出色的管理人才。现在,他已经是一个颇为成功的公司的首席技术官。

与之相反,我曾面试过一位求职者。他在技术、管理方面都相当的出色。但是,在谈论之余,他表示,如果我录取他,他甚至可以把在原来公司工作时的一项发明带过来。随后他似乎觉察到这样说有些不妥,特作声明:那些工作是他在下班之后做的,他的老板并不知道。这一番谈话之后,对于我而言,不论他的能力和工作水平怎样,我都肯定不会录用他。原因是他缺乏最基本的处世准则和最起码的职业道德“诚实”和“讲信用”。如果雇用这样的人,谁能保证他不会在这里工作一段时间后,把在这里的成果也当作所谓“业余之作”而变成向其它公司讨好的“贡品”呢?这说明:一个人品不完善的人是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有所作为的人的。

在美国,中国学生的勤奋和优秀是出了名的,曾经一度是美国各名校最欢迎的留学生群体。而最近,却有一些学校和教授声称,他们再也不想招收中国学生了。理由很简单,某些中国学生拿着读博士的奖学金到了美国,可是,一旦找到工作机会,他们就会马上申请离开学校,将自己曾经承诺要完成的学位和研究抛在一边。这种言行不一的做法已经使得美国相当一部分教授对中国学生的诚信产生了怀疑。应该指出,有这种行为的中国学生是少数,然而就是这样的“少数”,已经让中国学生的名誉受到了极大的损害。另外,目前美国有很多教授不理会大多数中国学生的推荐信,因为他们知道这些推荐信根本就出自学生自己之手,已无参考性可言。这也是诚信受到损害以后的必然结果。

我在微软研究院也曾碰到过类似的问题。一位来这里实习的学生,有一次出乎意料地报告了一个非常好的研究结果。但是,他做的研究结果别人却无法重复。后来,他的老板才发现,这个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挑选,只留下了那些合乎最佳结果的数据,而舍弃了那些“不太好”的数据。我认为,这个学生永远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的学术突破,也不可能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研究人员。

最后想提的是一些喜欢贪小便宜的人。他们用学校或公司的电话打私人长途、多报销出租车票。也许有人认为,学生以成绩、事业为重,其它细节只是一些小事,随心所欲地做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然而,就是那些身边的所谓“小事”,往往成为一个人塑造人格和积累诚信的关键。一些贪小便宜、耍小聪明的行为只会把自己定性为一个贪图小利、没有出息的人的形象,最终因小失大。对于这些行为,一言以敝之,就是“勿以恶小而为之”。

 生活在群体之中

与大多数美国学生比较而言,中国学生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要相对欠缺一些。这也许是由于文化背景和教育体制的不同而造成的。今天,当我们面对一个正在走向高度全球化的社会时,生活在群体之中,做出更好的表现,得到更多的和收获,是尤为重要的。

表达和沟通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不论你做出了怎样优秀的工作,不会表达,无法让更多的人去理解和分享,那就几乎等于白做。所

下载从《北大讲量子力学的烂人》谈起(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北大讲量子力学的烂人》谈起(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