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师资情况说明
中国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师资情况说明
下面我介绍一下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台上几位嘉宾,他们是教育部师范教育司许涛司长,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王登峰司长,人事司廖舒力副司长,还有一位是高教司的刘贵芹副司长。首先我们有请许涛司长介绍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主要进展情况。
第一,教师资源整体配置得到优化
根据我们的统计,截止到
2010年底,全国幼儿园、普通中小学专任教师1180.3万人。在这当中,幼儿园教师114.4万人,小学教师561.7万人,初中教师352.4万人,高中教师151.8万人。如果我换一个统计口径,城市教师是268.3万人,县镇教师是427.7万人,农村教师484.3万人。县镇及以下的,包括县镇和县镇以下的幼儿园、中小学教师总数占到77.3%。应该说这些数字反映了几个变化: 第一个是教师队伍的总量增加,配置状态总体得到的改善。幼儿园、初中、高中教师分别比上年增加了15.8万人、1万人和2.5万人。全国幼儿园的师生比、生师比是26:
1、普通小学的生师比是17.7:
1、初中生师比15:
1、高中生师比16:1,分别比上年下降1、0.2、0.5和0.3。第二个变化,教师年龄结构不断优化,中青年教师成为中小学教师的主体。4
5岁以下的小学、初中、高中教师分别占到了69.9%、84%、87.3%。其中,农村小学、初中、高中的教师分别占到了63.2%、83.9%、89.7%。第三个变化,教师职务结构总体上不断改善,农村具有中高级职务的教师比例进一步提高。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具有中高级职务的教师分别为13.2%、53.1%、54.8%、59.4%,小学、初中、高中教师分别比上年提高了1、1.7、1.4个百分点。农村的这四类教育具有中高级职务的教师分别为8.2%、50.2%、48.9%、52.3%。农村小学、初中、高中教师分别比上年提高了1、1.7、1.8个百分点。以上是我介绍的第一个方面。
第二个方面,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从教师队伍的学历合格率来看,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的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了96.5%、99.5%、98.7%、94.8%。其中,农村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的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了92.5%、99.3%、98%、91.5%。从高学历教师比例来看,专科以上幼儿教师、专科以上小学教师、本科以上初中教研究生学历高中教师分别占60.3%、78.3%、64.1%、3.6%,分别比上年提高0.7、3.5、4.6、0.8师、个百分点。在农村学校当中,专科以上幼儿教师、专科以上的小学教师、本科以上初中教师、研究生学历高中教师分别达到41.8%、71.2%、54.8%、2.1%,分别比上年提高2.9、3.9、5.4、0.7个百分点。在新增教师中,具有大学专科、本科学历的教师已经成为主体。
第三个方面,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大家知道,在四年前,国务院决定了在教育部六所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在四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关注下,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编部、财政部及教育部四个部委的联合行动,还有各地的教育部门、六所部属师范大学的共同努力下,今年首届免费师范毕业生,总共有10597名,这些毕业生都全部到了中小学任教,其中90%以上到了中西部的中小学任教,有39%到了县镇及以下的中小学任教。今年,六所部属师范大学又招收了免费师范生9226人,今年的生源质量又比往年有明显的提高,高于省重点线48分,比上年提高了6分。今年的录取水平比去年有了明显的提高。这四年的实践,吸引了大批优秀高中毕业生攻读师范专业,促进了教师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取得了新的突破,这个项目也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我们经过了解,现在全国有16个省区市也开展了师范生的免费教育,比如说新疆、西藏,已经在全区范围内实行了师范生的免费教育,上海、云南、江苏、河北、湖北等地在部分师范院校开展了师范生免费教育的试点,湖南等省开展了免费定向培养农村教师的工作,广东和甘肃省实行了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从教上岗退费的政策,海南省与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合作免费培养中职学校教师。
第四个方面,教师教育改革不断深化
我们进行了统计,截止到2010年底,我国共有师范院校143所,举办教师教育的本专科非师范院校352所,开展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师院校83所,其中师范院校44所,开展教育博士专业学位试点工作的高校15所。这一年来,举办教师教育的院校以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为契机,围绕高素质教师培养目标,大力推进教师教育改革创新。比如说一些学校主动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建设了一大批师范类特色专业。一些学校组织实施质量工程,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一些学校改革教学科研的组织方式,成立教育学部,比如说北京师范大学就成立了“教育学部”,整合优化资源,集中了最好的教师教育资源培养免费师范生。一些学校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建立一大批稳定的师范生教育实习基地。大家知道师范生的培养有一个政策,他们在校学习期间应该有一个学期的教学实习,我们这些师范院校在建立教学实习的基地方面也作出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一些学校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选拔优秀教师和名师授课,聘请优秀中小学教师担任兼职导师,提高了教师培养质量。第五个方面,农村师资力量得到加强
一是“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成效显著。2006年以来,我们招聘了24万名中央特岗教师,赴22个省区、1000多个县、近3万所农村学校任教。今年“特岗计划”又招聘了5万多名中央特岗教师,秋季开学时走上讲台。在三年服务期满特岗教师连续两年留任农村的比例达到了87%,这个数据是令我们非常欣喜的。对“特岗计划”我们也进行了前期调研,各地都普遍反映,“特岗计划”有力调动了地方补充教师的积极性,探索形成了引导大学生到中西部农村艰苦边远地区长期任教的新机制,为农村学校补充了大量高水平骨干教师。中央“特岗计划”发挥了示范作用,河北、吉林等13个省积极推进地方“特岗计划”共招聘了近6万名教师到省贫县农村学校任教。二是“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扩大规模。七年来,我们采取免试方式招收了近7000名教育硕士,为农村学校培养补充高素质骨干教师。从去年开始,“硕师计划”规模进一步扩大,和“特岗计划”结合实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应该说在农村教师的补充机制方面,这两项政策是非常有效的。三是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形成制度。2006年以来,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已在全国普遍开展,大中城市教师到农村支教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县域内城镇教师定期到农村任教的做法形成了制度,支教规模不断扩大。我们做了一个统计,近年来,城镇教师支教规模超过5000人次的有北京、广东等18个省份,超过1.5万人次的有云南、广西等4个省份。辽宁、浙江等省采取城镇学校与农村学校结对帮扶、特级教师巡回讲学等方法,实现区域之间、校际之间优质教师资源共享。四是师范生实习支教全面展开。各地师范院校因地制宜,组织高年级师范生到农村学校进行不少于一学期的教育实习,并对置换出农村骨干教师进行脱产培训。如,河北师大2006年以来先后组织1.2万多名师范生到全省近80个县市800多基层学校实习支教,并对7万多名农村教师、校长进行培训。忻州师院从1997年开始,每年组织约3500名学生到所辖15个县市农村学校实习支教,受到了农村学校的广泛欢迎。
第六个方面,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开展了新的局面
大家知道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对所有中小学教师实行每五年一个周期的全员培训,而目的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在纲要颁布之后,中央财政安排了专项资金5.5亿元,实施“国培计划”(中小学教师国家培训计划)。这个计划的实施,我们坚持12个字的原则“示范引领、雪中送炭、促进改革”,在项目的设计上5000万为示范项目,有5个亿是中西部农村教师的项目。这一年,我们培训的中小学教师是115万人,其中农村教师占95.6%。也就是说,绝大多数的资金都流向了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在今年第一期结束的时候,我们进行了一次网络匿名评审,参训教师总体满意率达到了85%,这个结果我们还是比较满意的。“国培计划”的实施,也是教育规划纲要颁布之后教育部的一个重大举措,应该说这个计划培养了一大批农村的“种子”教师,有力推动了师范院校教师培养和培训一体化,带动了各地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培训的全面开展。今年年初,我们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工作,教育部也下发了《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对各地有计划地对全体中小学教师分类、分层、分岗培训,建立完善五年一周期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进行全面的规划,我们也相信在下一步的工作当中,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的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工作一定会迎来这项工作的春天,一定会很蓬勃的开展。最近,我们师范司到六个省份的农村中小学去调研,在“国培计划”的引领下,各个省开展了省培计划,农村教师都非常欢迎,他们也获取了非常优质的培训资源,我们通过了远程的方式,他们在农村就能够接收到非常优质的培训资源,他们非常欢迎。今年年初,我们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工作,教育部也下发了《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对各地有计划地对全体中小学教师分类、分层、分岗培训,建立完善五年一周期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进行全面的规划,我们也相信在下一步的工作当中,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的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工作一定会迎来这项工作的春天,一定会很蓬勃的开展。
第七个方面,师德建设进一步加强
长期以来,应该说我们这些教师教书育人、敬业奉献,为教育事业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最近我们到湖北也见到了在抗洪救灾的过程中,涌现出非常优秀的教师群体,还有我们非常感人的教师,为了我们的学生舍己救人的感人事迹,我们这些教师充分展示了新时期伟大的师魂,赢得了全社会的赞誉和敬意。
去年以来,教育部组织开展了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推选与学习宣传等一系列师德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各地认真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这个规范颁布之后,我们也看到各地在加强师德建设方面,特别是从制度建设层面也开展了一些工作。比如说福建省出台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评办法》,明确提出了师德考核“一票否决”的20种情形。江西省颁布了《江西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八不准”》,在中小学(含幼儿园)开展“师德师风示范学校”创评工作。
下一步我们总的工作思路以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教育人才规划纲要为主线,以农村和幼儿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以提高师德水平和教师的业务素质为核心,以实施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为抓手,以应用信息技术为突破口,总结推广各地的典型经验和创新做法,着力破解难点、热点和重点问题,突出更多的改革创新,狠抓落实,培养造就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为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主要想做七项工作:一是重点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我们想在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打“组合拳”,有五个措施:一是完善和推进师范生的免费教育,进一步明确政策导向,为农村学校培养大批的骨干教师;二是“国培计划”的经费主要用到农村教师的培训上,在五年当中,对全国中西部地区的550万名农村教师开展国家级的轮训;三是研究扩大特岗计划的实施范围,我刚才也介绍了,这个项目效果非常好,下一步工作要扩大实施范围,让它成为中西部地区中小学教师补充的主渠道,同时也提高特岗教师的补助经费标准,建立动态的调整机制;四是扩大并且完善“农村学校教育硕士的师资培养计划”;五是探索建立农村教师定期轮岗交流制度。通过这五个措施进一步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
二是着力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幼儿教师的整体素质。大家也知道前一段时间,国务院颁布了“国十条”,对幼儿园的学前教育提出了非常重要的指导意见。从师范教育司角度来说,我们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我们准备采取三个措施:一是推进地方办好中等幼儿师范学校和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支持地方建设幼儿师范专科学校,扩大部署免费师范生学前教育专业的招生规模;二是从今年开始启动实施在“国培计划”的大框架下,实施农村幼儿教师的培训计划,推动各地开展幼儿教师的全员培训。我们做了一个初步的测算,这次大力加强学前教育,可能新增的幼儿园教师会达到39.9万人,我们要对他们进行全员的培训,中央的财政也会投入大笔的资金,重点支持学前和幼儿园教师的培训。三是颁布幼儿教师的专业标准。
三是组织实施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注册试点,建立“国标、省考、县聘、校用”的教师准入和管理制度。这项制度是教育规划纲要里面,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提出了非常重要的举措,也就是说要严把教师的入口关。经过前期的调研和试测,准备在今年的9、10月份开始启动这个试点。根据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的改革试点指导意见和定期注册的办法,我们准备在两个省份先期开展这个试点,同时也探索建立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注册制度,这个制度非常重要,就像其他行业的考试,比如说定期资格考试,这个政策的实施,是非常重要,同时我们感觉这项改革也非常敏感,我们会逐步往前推动,非常平稳地操作。
四是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提升教师的教育质量。刚才我也谈到,现在我们的师范院校和非师范院校都在举办教师教育的专业,应该说对教师教育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但我们同时也看到,在举办教师教育的院校当中,办学的规范性,课程的设置,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在全面提高高等教学质量的大背景下,从师范教育司也有一个相关文件即将出台,即《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的课程标准》。
五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手段,提高教师培训的质量和效益,我们始终认为在中小学教师的培训,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培训方面,利用信息手段,通过信息化的方式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好的一个载体。在下一步的工作当中,这会是师范教育司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创建示范性网络研究社区,组建多类型的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开展网上、网下结合,真实、虚拟结合的区域教师的研修活动。
六是切实加强中小学名师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优秀教师。在教师队伍建设问题上抓两头,一个是农村教师队伍建设,还有就是名师队伍的培养,这也是师范教育司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我们准备从今年开始启动中小学教师的名师培养计划,通过境内的研修、境外的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的方式,培养一批教学名师。我们今年也准备再次修订特级教师的评选规定。
最后一个方面所开展的工作是进一步加强改进师德建设,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一方面要深入贯彻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把师德教育提前到职前培养、教师准入和职后培训的全过程,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认定和定期注册、绩效考核、职务聘任、评优奖励的首要内容,建立健全师德建设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比如说刚才我谈到的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注册制度,把师德作为首位的必要条件,实行一票否决,如果不符合师德的要求,教师资格的准入是不可能实现的。我介绍的情况就是这些,最后再次感谢大家对教师教育,特别是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关心和支持,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谢谢大家!
第二篇:浅析中小学师资培训的现状
浅析中小学师资培训的现状
教师是立教之基、兴教之本、强教之源。加强在职教师培训,加快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和执教能力,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的迫切需要,是建设教育强校、教育强省的迫切需要,更是每一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每个教育者的共识。全国各地对教师的培训也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了。我所在的县是西南边陲瑞丽市,对中小学师资培训工作也是十分重视的,尤其是近十年在师资培训方面政府、教育局采取了一系列的方法和措施。由此,师资执教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大幅度提升,跟师资培训是分不开的。
一、注重学历优先与教师评聘、岗位调动挂钩,给教师学习的动力。
我们市的教师队伍大部分是当地少数民族,他们中多数人学历低,理论水平不高,有一部份甚至是小学学历经过多次培训出来的教师。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队伍的素质直接决定教改的成效。教育局把学历优先与教师评聘、岗位调动挂钩后你,就我校(瑞丽市姐岗小学)来说,99年有38个教师,初高中学历占27.4%,中专学历占68.1%,大专学历占0.8%;2009年110个教师,中专学历占30.3%,大专学历占58.7%,本科学历占11%。这种把教师的评聘、学习奖励及管理有机结合起来,既是一种管理手段,更主要的是一种激励措施。其着眼点在于理论与实践上解决教师接受和参加培训,给教师自主学习的动力,从而提高了教师的文化素养。
二、注重建立团队学习及组织学习,强调终身学习,全员培训,共同进步。
随着教育形势的改变,要求全体教师打破常规,转变思路,着眼全局。建立团队学习机制,使其制度化、规范化。我县市以《云南省新一轮民族贫困地区中小学综合素质培训实施方案》的培训为契机,先后学习培训了《课程的反思和重建》、《心里健康教育与教师心理素质》、《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四门课程,教育局要求全员培训,成立专家小组指导学习;建立学习模式:以读书笔记、小组讨论、章节反思、反思、分析专题、讨论案例、写小结和总结;建立评审制度:每科学完学校初评,教研室终评;最后教育局给优秀学员进行表彰,给学习合格的记学分作为职称晋升的依据。这样的全员培训,能让教师围绕当前教育教学的发展,取到集思广益,群智反偿的作用,大幅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注重坚持校本互动培训,创立以自我教育,自主学习,自主反思,互动、共享为核心的培训模式。
市教研室对各校校本培训的指导思想:以人为本、以校为本、开展自我教研、发表自己的见解、解决自己的问题、改进自己的教学、把自己最好的展现出来给各校相互学习,
第三篇:教育部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师资培训项目一览表.
教育部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上海二工大)2017年1月—6月师资培训项目一览表
2017年1月—6月师资培训项目一览表
序号 培训项目名称
培训时间(第1天为报到日期)
2017.1.17-1.20
面向对象
主管学生工作的书记、学生处、思政课教学骨干、辅导员等相关人员
主管学生工作的书记、学生处、思政课教学骨干、辅导员等相关人员。
分管科研的副校长、科研处负责人、院系负责人、专业教师等
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教务处负责人、院系负责人、专业教师等
分管科研的副校长、科研处负责人、院系负责人、专业教师等
分管教学的副校长、院系负责人、专业教师等
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教务处负责人、院系负责人、专业教师等 第10期职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1
创新教学研修班
首期德育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修2 班
2017.1.17-1.20
第2期高职教师教育科研实证研3
究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
2017.1.13-1.17
第2期高职院校互联网+时代教4
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研修班
2017.1.13-1.17
第7、8期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5
提升研修班 第6、7期高职院校教师课题研究6
方法和论文写作研修班 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修7 班
2017.1.20-1.23 2017.4.30-5.3 2017.1.20-1.23 2017.4.30-5.3
2017.1.23-1.26
第1、2、3期高职院校体育教师2016.12.31-2017.1.3 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体育部负8
专业发展及教学能力提升研修班 责人、专业教师等 2017.1.23-1.26
2017.3.17-3.20 10 11 12 13 职业院校教师微课能力提升研修分管教学的相关领导、专业教
2016.12.30-2017.1.3
班 师、微课平台技术人员等 第30期职业院校英语课程教学能力提升研修班
高职高专体育教师科研能力提升研修班
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生命与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研修班 创业教育实训环节指导能力提升研修班
2017.3.17-3.20
外语系主任、教研室主任、专业骨干教师
高校体育学科专业教师等 高职院校体育专业教师等 职业院校承担创业创新教育的教师、辅导员及相关领导
2017.1.15--1.19 2017.4.30-5.4
滚动开班
报名注意事项(仅对1至10项)
一、报名时间:
即日起可Email报名,开班前一周截止报名。
二、报名方式:
将报名回执发送至电子信箱(gzsspu@126.com)并注意回复确认。
三、报到时间:
请查看具体通知。培训时间段的第一天全天报到(9:00—19:30),不能按时报到者请务必预先告知。
四、培训费用:
(2200~2500)元/人(含资料费等);
五、缴费方法:
1、报到时刷银行卡或公务卡;
2、报到时现金缴纳;
3、银行转账:工行上海市南京西路支行,户名: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账号:***3769(报到时带好转账单复印件)。培训期间食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约220元/人/天,可刷卡)。
六、证书颁发:
对符合条件的研修教师颁发“全国高职高专师资培训结业证书(双师素质证)”
七、注意事项:
请在“全国高职高专教育教师培训联盟”(www.xiexiebang.com)的“联盟培训”栏及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www.xiexiebang.com)的“师资培训”栏查找本通知。下载并填写“高职高专师资培训推荐表”,并由学校加盖公章,报到时交培训机构,作为申请证书的材料。另请带二寸证件照二张,用于办理证书。对报名人数少的班将延期举办。
教育部高职高专师资培训上海第二业大学基地
第四篇:中国法学院校师资
有道是“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五霸七雄闹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撒种后人收,无非是龙争虎斗”,开书!
话说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之下的高等教育,早已告别了此前时代中那种各大高校之间相安无事、礼敬有加,学校、学人面对世事流俗心无所动、意有所安、仙游世外、随性发展的理想状态,而不论你情愿与否,都被或迟、或早、或情愿、或被迫地卷入到那种百舸争流、千帆竞渡、弱肉强食、此兴彼亡,大规则套小规则,明规则隐暗规则的激烈竞争的现实之下。具体到国内的各大法学院、校,要么在无视这种形势之下被别人裂土分疆、瓜分豆剖而渐渐地由强变弱,要么向别人攻城略地、尽下城池而慢慢地自弱转强!欲知一所院校莫测命运的翻转浮沉、经营光景的兴衰荣辱、办学实力的强弱利钝,莫如观其在校教师的行止去留、嬉笑怒骂,毕竟一校名声显达、实力强劲其根本在大师而非大楼,何为一流名校,盖因有一流名师存焉,是以教师实力实为一校强弱之晴雨表。
在这场波及全国、于今未止、攸关校运、惠泽学生的惨烈战争中,几多名校因为处措失当而纷纷损兵折将、大败而归,而又有几多名校征战功成、凯歌得奏。限于本文所谈学科门类,此处仅以人文学科,且主要是法学人才争夺战为主,来讲述相关高校间在“大师”方面的博弈情况。
若要想真切、中肯地评价法大在这场人才鏊战中的成败得失,就必须先看一下其他昔日法学强势院校在这场征战中的诸种表现:
北大作为与清华并肩的学界泰山北斗,上得国家政策、资财倾侧,下得社会大众仰慕、资助,加之百年字号、金字招牌,营谋日久、经验丰富,本可据此雄资裕如而战,不说其可以从容招贤纳士、广揽庞收,总可保疆卫土、片瓦不丢吧!然而倘若我们细细分析这个“学界双峰有其一”的顶级学府在此次战役中的表现,却只能说它屡屡遭袭、苦苦迎战,最终成果不过差强人意罢了!何出此言,有例为证:一是可称之为学界大牌、院之柱石的贺卫方先生两次险些为人挖走。
第一次“老鹤”欲离北大之事发生在1998年,当时与北大比邻而居的清华大学法学院正值初建,为了尽快完成其开疆拓土、搭台建殿的前期准备工作,不惜动用权位、金钱、名望等等各种因素,针对国内各大法学院校栋梁之才频频偷袭且屡屡得手,到了后来其“贼胆”越来越大,竟然不顾“兔子不吃窝边草”的先贤古训,而将手脚伸向了邻家的府库欲得其宝,好在北大学子发现及时、封堵得力,一封令人动容的挽留信使得贺卫方续留北大,而使清华法学院此次偷袭未成,大败而归;
第二次卫方出走事件发生在据此“清华挖墙行动”十年之后的2008年,这次是拿到了台商1亿元人民币,号称要实行“教授治校”、重建“东吴法学”的浙江大学对北大发起的新一次进攻。此次的进攻令北大更显其窘,一是此次成功偷袭的对手已非与它并肩而立的清华,而是实力远比其弱并且地处京外的浙大;二是作为事件主角的贺卫方任谁挽留、任何说辞,就是铁心要走、坚决不留,为表其诚,还特意在2008年北大法学院学生毕业典礼仪式的送别讲话中,并同国内知名媒体《南方周末》上连连表明心迹,以示去意已坚,而令北大这个向来“店大欺客”的“百年老字号”生生地、深深地、真真地尴了一回尬!虽然事后因为种种众所周知的原因,贺卫方最终又回到了北大,但是其走完了全部辞职程序确是不假。二是北大法学院人才屡屡为人成功挖走,而其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些人才远走高飞、欣然他顾而奈何不得,因此使其在这场人才争夺战中失分不少。
此处稍举三例,以示其真:第一例是作为北京大学人民代表大会与议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的著名宪法学教授蔡定剑被法大成功引进,这次成功引进蔡教授使得法大好好地回敬了一下当年北大从法大挖走贺卫方一事;第二例是与强世功、郑戈并称“北大法理三剑客”之一的赵晓力被清华大学偷袭得手,此次偷袭成功使得清华大学终于在对贺卫方挖墙不成后的第六年通过此事找回了昔日所失之颜面;第三例是作为民法学界后起之秀,并为北大大力培养以期日后挑起北大民法大梁的张谷被浙大收入麾下,以使其因为慑于政治压力而痛失贺卫方,进而失信于法学士林之后,终于在院校博弈间扳回了一局。三是诸如张千帆这样可称为北大宪法、行政法学代表人物的名家,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200万重金的诱惑之下,已然明里暗里脚踩两只船而随时都有出走的可能。所以说,虽然北大此前分别从法大、人大、南大、西政引进过贺卫方、陈兴良、张千帆、尹田等教授,但是鉴于其在国内人文社科领域强大无匹的综合实力和诸种其他学校无法比拟的优裕条件,其在这场人才之战中呈现出如今这种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局面,实在有些说不过去。
二、中国人民大学
人大的法学号称全国第一,在2009年的最新一次教育部法学评估排名中,其仍以高于法大6分的优势而居于排行榜的榜首。人大素有“第二党校”的“美称”,其与中央各大政治权要部门以及各大实权人物,有着种种可以拿到台面和种种不可以拿到台面上来的“关系”,这种“关系”在法学领域的表现就是其既可以轻松通过在人大常委会中的人事安排,而影响到《民法典》、《刑法典》这种关系到国民生计和人身自由的基本法的立法方向,又可以对法大直言“对于中欧法学院的争夺,你们不要再枉费心机而可早日退出以便节省点资源,因为我们已经得到了某位中央领导人支持我们中标的批条了”,还可以通过高铭暄这样德高望重的学界泰斗在教育部国重基地的评定工作中轻轻一句“我认为在当今社会,国际法门类还不宜归入重点基地的建设行列”而使得自己扬长避短轻松拿到了民法、刑法的国重基地建设权,同时又让以国际法类学科名世的武汉大学有苦难言、自存自灭,可见其“强”也!然而,即便作为如此强势之学校,即便不论此前其法学名将方流芳转投法大、陈兴良入会北大等小事,单论2005年被全国媒体热度报道的“人大法学家集体跳槽”这一单独事件,也足可已让这所具有着各种莫测“关系”的社科强校颜面无光了。
2005年8月26日,《检察日报》以“人大部分法学家集体跳槽考量高校教学科研体制”为题对此事予以报道,报道中称“5月12日下午,人大法学院新一届行政领导班子产生,原院长曾宪义卸任,王利明出任新院长;副院长为赵秉志、韩大元、叶秋华(兼)、龙翼飞、郑定。在当天的会议上,王利明代表新一届领导班子讲话,表示要为实现‘中国第一、世界一流’的奋斗目标‘迈出决定性的步伐’。有此强大的阵容,人大法学院完全有资格踌躇满志地向世人宣称‘向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法学院的目标胜利前进’。仅仅三个月之后,法学院即出现以赵秉志教授为首的‘集体跳槽’。在不谙法律界内情的人看来,这条消息再普通不过了,但无论是当时在场还是事后得知消息的法学界人士,无不感到震惊,并在私下里或者网络上议论纷纷,有人甚至将其形容为‘中国法学界的大地震’。
该消息最敏感之处在于,赵秉志教授此前的身份是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国家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而该研究中心是1999年11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的首批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之一。中心以国家级重点学科刑法学为龙头,涵盖了刑事实体法、刑事程序法与证据法、刑事侦查与刑事物证技术、刑事法律史等刑事法律学科群中的主要领域,由赵秉志教授担任主任,高铭暄教授担任专职顾问,卢建平教授担任执行主任,并且聚集了何家弘、黄京平、郑定、冯军、刘志伟、王秀梅、阴建峰等一批刑法学界的老将新锐。而此次,与赵秉志一起从人大法学院‘出走’加盟北师大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的还有卢建平、阴建峰、刘志伟等4名业务骨干(也即中心的11名学者中,这次走了5个,规模不可谓不大)”。正因为如此,更加之赵秉志在整个“出走”事件中的种种表现,才引得人大掌门人纪宝成校长大为光火,以至于在赵走后的下一期人大品牌法学刊物《法学家》杂志中,就不见了与赵有关的一切学术挂名,甚至坊间还传出在赵回人大取资料时,因为学校保安的阻拦一度惊动了110的事情。这个一贯强势的学校终于在人才大战中被北京师范大学狠狠地阴了一下,从而着着实实的“弱”了一回。
三、吉大、武大、山大.此三者作为国内的老牌著名大学,要么学校规模最大、要么校园面积最大、要么校园景色最美、要么招生人数最多,这三所大学不仅仅在其各自所在省内首屈一指,而且在其各自所在地区也是如果属“二”就没有学校敢称为“一”的超有实力的大学。同时,这三所京外名校的法学院多年来在法学界圈内也是大大的有名,各学院培养出的众多高徒皆能纵横学界、独步法坛,往昔实力不可谓不强也!然而,在这场法学人才的争夺战中,上述几所名校只能说是江河日下、眼见其衰。
倘若列为看官不信的话,我们不妨从头一一数来:先说吉大法学院,这个当年培养出“法理三剑客”(徐显明、张文显、郑成良)的东北法学重镇,在国内其他院校,尤其是后起之理工院校法学院的轮番攻击之下,早已败下阵来,网上曾有人对吉大法学院人才流失具体情况做过统计“法学理论:郑成良教授去上海交通大学;民商法:崔建远教授去清华大学;石少侠教授(商法学会副会长)去国家检察官学院;申卫星教授去清华大学;申政武教授去中国海洋大学;国际经济法:车丕照教授去清华大学;刘世元教授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刑法则后继乏人。后果分析:民商法、国际法、刑法专业,从此一蹶不振!”。这份名单还只是当年情形的略览,后来吉大为振兴自身法学(主要是理论法学),还曾大力引入了起初为学界所重、后来褒贬不一,一度还与桃色、绯闻有染的邓正来,以期能使吉大的法理学起死回生,然而随着张文显成为吉林省高院院长,邓正来为复旦大学招安之后,可以说吉大在法学界的分量愈显其弱,能拿得出手的学者也是日见其少了;
再说武大法学院,“珞珈法科”时至今日已有80余年的历史,1946年蒋介石选定派往东京参加国际审判的法官、检察官和顾问的3个人中就有两人与武大法学有关(法官梅汝璈曾经担任过武大法律系的教授,顾问吴学义当时正是武大法律系教授),而王铁崖、李浩培曾在这一时期的武大法律系任教,端木正、王名扬、陈安明等曾在这里读书„„所以说,武大法学历史可谓久矣。然而,近些年武大法学院的建设情况却是难以让人认可,除了“著名”的“周叶中剽窃事件”以外,武大法学院人才流失也很严重,武大校友这样叹息“据说刑法专业就剩马先生(作者注:此为与人大高铭暄并称刑法学“北高南马”的马克昌先生)和莫洪宪老师两位博导了,林亚刚老师去了西北政法,刘艳红老师和行政法周佑勇老师两口子好像是去了东南大学,李希慧老师老早就离开到中南大学了,刘名祥老师被人大挖走,康均心老师也离开了我们的法学院,国经那边左海聪老师也跳槽了,余劲松去了人大,就连我们的院长曾令良教授也弃法学院于不顾去澳门大学当院长。不到一年的时间,真真正正落了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我听到风烛残年的法学院,像一个被抛弃的老人,守着冷落的门庭哭了。树未倒,猢狲散”,真可谓悲矣;
最后说一下山大法学院,山大法学院是上个世纪80年代国家重点建设的法学院,由于乔伟教授、徐显明教授等前任的大力建设,使其法学本科教育一度被国内权威评价机构认定为最高等级的A++,而与北京大学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并列。然而,自徐显明教授走后,虽有梁慧星这样具有真才实学的名教授出任院长,但由于人权、财权为他人牢牢把持,而使得梁老先生回天乏力,致使山大法学院一天不如一天。以至于后来某位心爱母校的山大学子终于忍无可忍,不顾“家丑外扬”而写出了令人动容的系列文章“山大法学院之伤——十问山大法学院”,以求引起山大有关部门、有关人士的警醒。而其中第五篇文章“山东大学法学院近年来人才流失一览”也使人看到了山大法学院的伤重几何,其文曰“孙新强,山东大学法学院院长助理、国际法研究所所长、山东大学法学院教授,去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刘宝玉,山东大学法学院教授、副院长、民商法学科博士生导师,去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范进学,山东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学理论学科博士生导师,去向:首都师范大学;刘远,山东大学法学院教授、刑法研究所主任,去向:南京师范大学;齐延平,山东大学法学院教授,山东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人权研究中心主任,去向:中国政法大学;刘士国,山东大学法学院教授,原山东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去向:复旦大学;徐祥民,去向:中国海洋大学;徐显明,原山东大学法学院院长,去向:中国政法大学;郭庆存,去向:青岛海信集团副总裁;谢望原,教授,去向中国人民大学”上引乃是当年的资料,现在徐显明教授已然回任山大校长,而齐延平教授虽在法大人权中心挂职,但也被迎回山大做了法学院的院长,其余除范进学教授好像最终没走以外,别人都已成功外逃,说其“外逃”却无调侃之意,不信诸君可以再看一下上述人员简历,光副院长(国内通常将院长助理视为副院长)就跑了四个,还不论各具有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等学术官职或头衔的教授,足见当年山大法学院乱象之深!而且,虽有徐显明、齐延平两员大将回护山大、双双救市,但是山大法理学术名家谢晖教授仍然在2009年毅然决然地离开山大而转投北理,要知道他可是当年与另一法理名家陈金钊先生一同被徐显明教授礼聘而来的人才,是否这些年其在山大法学院的遭遇带给他的伤害太深,那就不是我们这些外人所能真正知晓的啦!
四、西南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
上面说完了综合性大学中的法学院,下面着重说一下以法学名世的各大法科学校,这里主要说的是昔日法学名校西南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当年之所以称为“法学界的黄埔军校”,一是因为其地处西南“僻壤”,而使学校大量优秀师资未有遭逢政治中心人士所受身心之痛苦,进而得以较好保存,二是因为它在1978年先于国内大部分法学院校招生,而且其法科招生人数全国居冠,要知道那可是全中国积压了十年的宝贵人才!此后这种“名师得英才而教之”的教育界最为理想的模式,终于打造出了让西政人至今仍然引以为傲的“78级”法律神话。
可是,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这种最为理想的模式正在该校一天天的消失,一方面西政既有名师纷纷跳槽,外校名师过门不入、绕道而行,使其出现了一种只出不进的师资困顿局面;另一方面成为省属院校的西政生源地方化倾向越来越重,再也难现当年五湖四海的优秀生源济济一堂的骄人盛景,加之地理位置不佳、政策支持不足、教育经费有限、校政迟滞怠惰等诸多不利因素,其衰落也正日甚一日的明显起来,当年繁华恐怕是只能存于美好的回忆之中,而再也难以重复了。
以下着重点明其教师“雪崩”的情况,西政已流失的教授从九十年代初的王卫国到后来九十年代末的张卫平、朱福惠、尹田,连同于本世纪的王人博、程燎原、吴晓秋、卓泽渊、邱兴隆、谢佑平、龙宗智、胡光志、张绍言、许明月、汪太贤、陈刚、吴越、赵明、曹明德、陈忠林等二十多人,遍布法理、宪法、民法、刑法、民诉、刑诉、经济法、知识产权法、环境保护法等各大重点学科,而且最近“西政教授徐昕上书陈彬校长”一事,使得在校教师齿冷者更增,有些老师已在同学生的对话中,明言下学期即走,而在学生间又一次引发了人才流失的猜测和恐惧,毕竟大部分学生辛辛苦苦考入这所昔日法学名校,不是看中这个学校近年来新建的众多“大楼”,而是看中了其在招生宣传中屡屡提及的“大师”。所以有人说“‘法学名校’四个字是凭借一个又一个在全国有着影响力的老师作为纽带和‘西政’这两个字联系在一起的,西政是否称得上是法学名校那完全取决于粘合着二者的教师的数量,当这个总量越大我们越不可辩驳、名副其实的占据着带头大哥的地位,当这个总量越来越小时不论我们如何拒绝承认现状,我们都不再拥有曾经的辉煌。司法部下面的五大高校,法大基于各种原因,我们必须承认其龙头老大的地位,可现在连中南都在公共论坛上叫嚣着已赶超了我们,我们天天希望211能够临幸我们而重振辉煌,但看看现在这情势,随着又一位具有着全国‘十大青年法学家’称号的曹明德教授出走中国政法大学和具有着全国影响力的赵明教授的出走北航,我们的实力进一步看衰,在全国的排名又一次下降。有了他们我们当之无愧法学界的航母,可没了他们,而只有新校园的空壳和对以往的回忆,那么我们什么都不是。现在我校除正在准备随时弃舟登岸的赵万一外,只有孙长永、李祖军、徐昕、刘想树、文正邦等不足十位人才可挖,而除文校长等不可能离开的官员和李昌麒等已上年纪的教授外,即便加上李龙、孙鹏等已没十个可以被人看上眼的老师了。只要北大、清华、人大、法大、北师大、北航、浙大、上交大、厦大这几个学校同时用力,只一轮,我们必将歇菜。有上述各位教授在的西政确称得上是法学黄埔军校,可是没有他们呢?如果把这几个人再悉数挖走,那西政和法学名校之间将再无什么媒介相连。那时,西政是西政,法学名校是法学名校,二者再无任何关系,而现在‘法学名校’正在与西政渐行渐远”。
西政人才“雪崩”的情形,经当年《南方周末》那篇“西南政法大学:风雨五十年”的文章而大白于天下后,其境况并未得到有效改观。按照那篇文章所言,新任校长龙宗智出台政策最高拿出50万元引进高层次人才,以便“重建西政曾有的对中国法学界、法学教育界的重要影响”。可事实是,按照西政人自己的后续报道文章《西南政法大学:黄叶翻飞的的秋天》(作者:菊东篱)所言“近期,西南政法大学发生了大规模人事变动。现任校长龙宗智教授即将离任。胡光志教授已经于2006年6月调任重庆大学教授;现任民商法学院院长赵万一教授已经担任上海大学法学院院长;高一飞教授已经调任湘潭大学教授;公司法及欧盟法研究中心主任吴越教授将担任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院长;赵明教授即将调任上海三联书店。此前,同样是在龙宗智主政期间,先后有谢佑平教授调任复旦大学教授;张绍彦教授调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以上教授在调走前同时都为西南政法大学博士生导师,年龄均在45岁以下,是西政急需的骨干学者”。而对于校长龙宗智最高拿出50万元引进高层次人才一事,其如此评论“首先,以50万元这么一个极小的数字‘引进高层次人才’本身说明引进人才的力度不大,有作秀之嫌。
另外,我们来看看到底引进了一些什么样的人才:龙宗智主政后引进的第一位人才,也是他经常在大会上说引进的一位‘具有实践经验的人才’吴,实际上是一位引进时只发表过一篇学术论文(论回扣、手续费、折扣、佣金的概念与法律性质,现代法学1994年第6期。参见中国期刊网),只有学士学位、50多岁的中级法院女法官,此人是龙宗智大学同学,如果继续在法院工作,即将面临退休,这样的引进是不符合大学引进高层次人才的要求的,在有众多硕士博士希望进高校当教师的前提下,引进此人完全是给关系人找一个养老的地方。另一位是被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留动站因违纪行为没有出站的江博士。当然,也引进了如徐昕博士这样的优秀人才。但是,在引进政策上不经学术组织严格考察,专断轻率,是对高校资源的严重浪费”。更让人觉得多少有点讽刺意味的是,这位主持人才引进工作的龙宗智校长在2006年届满卸任后,竟然被川大成功引进而成为了该校的在职教师,其在西政仅只学术挂名而已。
至于说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南政法学院,在九十年代就先后走了张明楷(去清华)、徐国栋(去厦大)、郑永流(去法大)、江山(去清华)等学界大牌人物,此后的2006年又走了徐涤宇(去湖南大学)、易军(去法大)、张泽涛(去厦大)、李扬(去华中科技大学)等学校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新秀,以使其元气再次大伤;西北政法大学的几位名教授,如葛洪义出任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院长,刘作翔到社科院任博导,来小鹏转会于中国政法大学出任知识产权法研究所所长一职,使得其校内本就不多的人才储备更显凄惶。
值得一说的是,这些被各大高校挣来抢去的人才,就是各个学校学术水准和学界地位的代表和标志,或者说是各自能够得以称霸学林的“法宝”,有了这些才俊充实的高校在任一学术场合,皆可理直气壮、说一不
二、轻松地陈言、获利,而没了这些贤达的学府,在一些学术会议上连最起码的话语权都被剥夺,只能跟在他人之后唯唯诺诺、点头称是,至于要为自己的学校争取什么资源、荣誉,就凭那几个派出代表的能为、资历,还是趁早想都别想的好,这就是古往今来人力比拼过程中最最基本的现实,任谁都是无法抗拒,这也正是各大高校全力拼抢人才的关核所在!您 所查看 的帖 子 来 源 于
k
a o
ya
n.c o m 考
研 论 坛
第五篇:教育部中小学财务管理制度
关于印发《中小学校财务制度》的通知 财教[2012]48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教育厅(教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教育局,国务院有关部委、有关直属机构:
为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校的财务行为,加强财务管理和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中小学校事业健康发展,根据《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财政部令第68号)和国家有关法律制度,财政部会同教育部对《中小学校财务制度》进行了修订。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1] 附件:中小学校财务制度 颁发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教育部 2012年12月21日
2规章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校的财务行为,加强财务管理和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根据《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和国家有关法律制度,结合中小学校特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和接受国家经常性资助的社会力量举办的普通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工读教育学校、成人中学和成人初等学校。
其他社会力量举办的上述学校可以参照本制度执行。
第三条 中小学校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是: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坚持勤俭办学的方针;正确处理事业发展需要和资金供给的关系,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国家、学校和个人三者利益的关系。
第四条 中小学校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合理编制学校预算,严格预算执行,完整、准确编制学校决算,真实反映学校财务状况;依法筹集教育经费,努力节约支出;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加强经济核算,实施绩效评价,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资产管理,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资产,防止资产流失;加强对学校经济活动的财务控制和监督,防范财务风险。[1] 第二章 财务
第五条 中小学校财务管理实行校长负责制。学校的财务活动在校长的领导下,由学校财务部门统一管理。
第六条 中小学校以校为单位进行会计核算。
实行“集中记账,分校核算”的,不改变学校财务管理权。即在一定区域内,由县级财政和教育部门确定的会计核算机构统一办理区域内中小学校的会计核算,学校设置报账员,在校长领导下,管理学校的财务活动,统一在会计核算机构报账。具体采取何种方式,由地方财政和教育部门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
第七条 中小学校财会人员的任职条件、工作职责、工作权限、专业技术职务、任免奖罚,应当严格按照国家会计法律制度执行。
第八条 非独立核算的勤工俭学、社会服务和经营等项目的财务活动,由学校财务部门统一管理。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不得从事经营活动。
第九条 中小学校食堂应当坚持公益性和非营利性原则,在学校财务部门统一管理下,实行单独核算,定期公开账务。[1] 第三章 预算
第十条 中小学校预算是指中小学校根据教育事业发展目标和计划编制的财务收支计划。
中小学校预算由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组成。
第十一条 国家对中小学校实行核定收支、定额或者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转和结余按照规定使用的预算管理办法。
定额或者定项补助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和财力可能,结合中小学校特点、事业发展目标和计划、学校收支及资产状况等确定。国家将义务教育经费全面纳入财政预算,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依法予以保障。
第十二条 中小学校预算以校为基本编制单位,教学点纳入其所隶属学校统一编制。预算编制应当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统筹兼顾、保证重点的原则。中小学校不得编制赤字预算。
第十三条 收入预算,应当考虑学校维持正常运转和发展的基本需要,参考以前的预算执行情况和预算的收入增减因素,积极稳妥地逐项测算编制。支出预算,应当根据学校开展教育教学等活动需要和财力可能,分轻重缓急,按照政府支出分类科目分项测算编制。
第十四条 中小学校预算由学校根据事业发展目标和计划以及预算编制的规定,提出预算建议数,经主管部门审核汇总后报财政部门。中小学校根据财政部门下达的预算控制数编制预算,由主管部门审核汇总报财政部门,经法定程序审核批复后执行。
第十五条 中小学校应当严格执行批准的预算,规范办理收支事项,加强预算执行管理。
第十六条 预算执行中,财政补助收入和财政专户管理资金的预算一般不予调整。如果国家有关政策或者事业计划有较大调整,对预算执行影响较大,确需调整的,中小学校应当报主管部门审核后报财政部门调整预算。财政补助收入和财政专户管理资金以外部分的预算需要调增或者调减的,由学校自行调整并报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备案。
收入预算调整后,相应调增或者调减支出预算。
第十七条 中小学校决算是指中小学校根据预算执行结果编制的报告。第十八条 中小学校应当按照规定编制决算,由主管部门审核汇总后报财政部门审批。
第十九条 中小学校应当加强决算审核和分析,保证决算数据的真实、准确,规范决算管理工作。[1] 第四章 收入
第二十条 收入是指中小学校为开展教育教学及其他活动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
第二十一条 中小学校收入包括:
(一)财政补助收入,即中小学校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财政拨款。
(二)事业收入,即中小学校开展教育教学及其辅助活动依法取得的收入。其中:按照国家规定应当上缴国库或者财政专户的资金,不计入事业收入;从财政专户核拨给学校的资金和经核准不上缴国库或者财政专户的资金,计入事业收入。
(三)上级补助收入,即中小学校从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取得的非财政补助收入。
(四)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即中小学校附属的独立核算单位按照规定上缴学校的收入。
(五)经营收入,即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教育教学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
(六)其他收入,即本条上述规定范围以外的各项收入,包括投资收益、利息收入、捐赠收入等。
第二十二条 中小学校应当将各项收入全部纳入学校预算,统一核算,统一管理。中小学校严禁设立“小金库”,严禁账外设账,严禁公款私存。
第二十三条 中小学校组织收入应当合法合规;各项收费应当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收费范围、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使用符合国家规定的合法票据。对按照规定上缴国库或者财政专户的资金,中小学校应当按照国库集中收缴的有关规定及时足额上缴,不得隐瞒、滞留、截留、挪用和坐支。[1] 第五章 支出
第二十四条 支出是指中小学校为开展教育教学及其他活动发生的各项资金耗费和损失。
第二十五条 中小学校支出包括:
(一)事业支出,即中小学校开展教育教学及其辅助活动发生的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基本支出是指中小学校为了保障其正常运转、完成教育教学和其他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项目支出是指中小学校为了完成特定工作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在基本支出之外所发生的支出。
(二)经营支出,即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教育教学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发生的支出。
(三)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即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用财政补助收入之外的收入对附属单位补助发生的支出。
(四)上缴上级支出,即中小学校按照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的规定上缴上级单位的支出。
(五)其他支出,即本条上述规定范围以外的各项支出,包括利息支出、捐赠支出等。
中小学校可以结合实际,在上述支出分类的基础上,进一步按照教育教学功能细化支出分类。
第二十六条 中小学校应当将各项支出全部纳入学校预算,建立健全支出管理制度。第二十七条 中小学校的支出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财务规章制度规定的开支范围及开支标准;国家有关财务规章制度没有统一规定的,由学校结合本校情况规定,报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备案。学校规定违反法律制度和国家政策的,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应当责令改正。
中小学校应当加强支出管理,基本支出、项目支出不得混用。公用支出不得用于教职工福利等人员支出。项目支出应当按照规定专款专用,不得挤占和挪用。第二十八条 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应当以不影响正常教育教学活动为前提。在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中,应当加强经济核算,正确归集实际发生的各项费用;不能直接归集的,应当按照规定的比例合理分摊。经营支出应当与经营收入配比。
第二十九条 中小学校从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取得的有指定项目和用途的专项资金,应当专款专用、单独核算,并按照规定向财政部门或者主管部门报送资金使用情况;项目完成后,应当报送专项资金支出决算和使用效果的书面报告,并接受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的检查、验收。
第三十条 中小学校各项支出应当按照实际发生数列支,不得虚列虚报,不得以计划数和预算数代替。
第三十一条 中小学校应当严格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政府采购制度等有关规定。
第三十二条 中小学校应当加强支出的绩效管理,提高资金使用的有效性。第三十三条 中小学校应当依法加强各类票据管理,确保票据来源合法、内容真实、使用正确,不得使用虚假票据。[1] 第六章 结算
第三十四条 结转和结余是指中小学校收入与支出相抵后的余额。结转资金是指当年预算已执行但未完成,或者因故未执行,下一需要按照原用途继续使用的资金。结余资金是指当年预算工作目标已完成,或者因故终止,当年剩余的资金。
经营收支结转和结余应当单独反映。
第三十五条 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的管理,应当按照同级财政部门的规定执行。第三十六条 非财政拨款结转按照规定结转下一继续使用。非财政拨款结余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职工福利基金,剩余部分作为事业基金用于弥补以后学校收支差额;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十七条 中小学校应当加强事业基金的管理,遵循收支平衡的原则,统筹安排、合理使用,支出不得超过基金规模。[1] 第七章 基金
第三十八条 专用基金是指中小学校按照规定提取或者设置的有专门用途的资金。
专用基金管理应当遵循先提后用、收支平衡、专款专用的原则,支出不得超出基金规模。
第三十九条 专用基金包括:
(一)修购基金,即按照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并按照规定在相应的购置和修缮科目中列支(各列50%),以及按照其他规定转入,用于学校固定资产维修和购置的资金。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提取修购基金。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较少的其他中小学校,可以不提取修购基金。
(二)职工福利基金,即按照非财政拨款结余的一定比例提取以及按照其他规定提取转入,用于职工集体福利设施、集体福利待遇等的资金。
(三)奖助学基金,即接受社会捐赠和按照规定从事业收入中提取转入,用于奖励、资助学生的资金。
(四)其他基金,即按照其他有关规定,根据事业发展需要提取或者设置的专用资金。
第四十条 各项基金的提取比例和管理办法,国家有统一规定的,按照统一规定
[1]执行;没有统一规定的,由主管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确定。第八章 资产
第四十一条 资产是指中小学校占有或者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
第四十二条 中小学校的资产包括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和对外投资等。
第四十三条 中小学校应当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加强和规范资产配置、使用和处置管理,维护资产安全完整,保障事业健康发展。
第四十四条 中小学校应当按照科学规范、从严控制、保障学校正常运转和事业发展需要的原则合理配置资产。
第四十五条 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以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包括现金、各种存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等。
应收及预付款项是指中小学校在开展教育教学和其他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各项债权,包括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和其他应收款等。
存货是指中小学校在开展教育教学及其他活动中为耗用而储存的资产,包括各类材料、燃料、消耗物资和低值易耗品等。
第四十六条 中小学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现金及各种存款的内部管理制度,加强资金监督管理,对应收及预付款项应当及时清理结算,不得长期挂账。对存货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清查盘点,保证账实相符。对存货的盘盈、盘亏应当及时处理。
第四十七条 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一年,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上(其中: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1500元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是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作为固定资产管理。
中小学校的固定资产一般分为六类:房屋及构筑物;专用设备;通用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档案;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
中小学校的固定资产明细目录由教育部制定,报财政部备案。
第四十八条 中小学校应当设置固定资产总账、明细账及固定资产卡片,详细记载固定资产的编码、名称、类别、规格、型号、原值、购置日期、使用部门等信息,完整反映固定资产情况。中小学校应当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清查盘点。终了前应当进行一次全面清查盘点,做到账、卡、物相符。对盘盈、盘亏的固定资产,应当及时查明原因,按照规定处理。
第四十九条 在建工程是指已经发生必要支出,但尚未达到交付使用状态的建设工程。
在建工程达到交付使用状态时,应当按照规定办理工程竣工财务决算和资产交付使用手续。
第五十条 在建工程应当进行单独核算,反映在建工程的实际支出。
第五十一条 无形资产是指不具有实物形态而能为使用者提供某种权利的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商誉以及其他财产权利。
中小学校转让无形资产,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资产评估,取得的收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中小学校取得无形资产发生的支出,应当计入事业支出。第五十二条 对外投资是指中小学校依法利用货币资金、实物、无形资产等方式向其他单位的投资。
中小学校应当严格控制对外投资。在保证学校正常运转和事业发展的前提下,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对外投资的,应当履行相关审批程序。中小学校不得使用财政拨款及其结余进行对外投资,不得从事股票、期货、基金、企业债券等投资,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中小学校以实物、无形资产等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资产评估,合理确定资产价值。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得对外投资。
第五十三条 中小学校出租、出借资产,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
第五十四条 中小学校资产处置是指中小学校对其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进行产权转让或者注销产权的行为,包括无偿调拨(划转)、对外捐赠、出售、出让、转让、置换、报废、报损、货币性资产损失核销等。
中小学校资产处置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竞争、择优的原则,严格履行相关审批程序。
第五十五条 中小学校资产处置收入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第五十六条 中小学校应当提高资产使用效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行资产共享、共用。[1] 第九章 负债
第五十七条 负债是指中小学校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要以资产或者劳务偿还的债务。
第五十八条 中小学校的负债包括借入款项、应付及预收款项、应缴款项、代管款项等。
借入款项是指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经批准从银行等金融机构借入的短期或者长期借款。
应付及预收款项包括中小学校应付票据、应付账款以及其他应付款和预收账款等。应缴款项包括中小学校收取的应当上缴国库或者财政专户的资金、应缴税费,以及其他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应当上缴的款项。
代管款项是指中小学校接受委托代为管理的各类款项。中小学校应当加强代管款项管理,分项核算,按时结清。
第五十九条 中小学校应当对不同性质的负债分类管理,及时清理并按照规定办理结算,保证各项负债在规定期限内归还。
第六十条 中小学校应当建立健全财务风险控制机制,规范和加强借入款项管理,严格执行审批程序。
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举借债务,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得违反规定举借债务。
[1]中小学校不得提供担保。第十章 财务
第六十一条 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中小学校发生划转、撤销、合并、分立时,应当进行财务清算。
第六十二条 中小学校财务清算,应当在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的监督指导下,对学校的财产、债权、债务等进行全面清理,编制财产目录和债权、债务清单,提出财产作价依据和债权、债务处理办法,做好资产的移交、接收、划转和管理工作,并妥善处理各项遗留问题。
第六十三条 中小学校财务清算结束后,经主管部门审核并报财政部门批准,其资产分别按照下列办法处理:
(一)因隶属关系改变,成建制划转的中小学校,全部资产无偿移交,并相应划转经费指标。
(二)撤销的中小学校,全部资产由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核准处理。
(三)合并的中小学校,全部资产移交接收单位或者新组建单位,合并后多余的资产由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核准处理。
(四)分立的中小学校,资产按照有关规定移交分立后的中小学校,并相应划转经费指标。
第十一章 财务报告和财务分析
第六十四条 财务报告是反映中小学校一定时期财务状况和事业发展成果的总结性书面文件。
中小学校应当定期向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以及其他有关的报表使用者提供财务报告。
第六十五条 中小学校报送的财务报告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财政拨款收入支出表、固定资产投资决算报表等主表,有关附表及财务情况说明书等。第六十六条 财务情况说明书,主要说明中小学校收入及其支出、结转、结余及其分配、资产负债变动、对外投资、资产出租出借、资产处置、固定资产投资、财务分析指标、绩效等情况,对本期或者下期财务状况发生重大影响的事项,以及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
第六十七条 中小学校的财务分析是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校应当按照主管部门的规定和要求,根据学校财务管理的需要,进行财务分析,定期编制财务分析报告。
财务分析内容包括中小学校事业发展和预算编制与执行、资产使用、收入支出状况、专用基金变动以及财务管理情况、存在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等。财务分析指标包括预算收入和支出完成率、人员支出与公用支出分别占事业支出的比率、生均事业支出、生均公用支出以及资产负债率等。主管部门和中小学校可以根据学校特点增加财务分析指标。[1] 第十二章 财监
第六十八条 中小学校财务监督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预、决算编制的科学性、真实性、完整性和预算执行的时效性、均衡性;
(二)各项收入、支出的合法性、合规性;
(三)结转和结余资金以及专用基金管理的合规性;
(四)资产管理的安全性、合规性、有效性;
(五)负债的合规性和风险性;
(六)学生人数、教职工人数等基础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第六十九条 中小学校财务监督应当实行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相结合,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相结合。
第七十条 中小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经济责任制度、财务信息披露制度等监督制度,依法公开财务信息。
第七十一条 中小学校应当依法接受主管部门和财政、审计等部门的监督。[1] 第十三章 附 则
第七十二条 中小学校基本建设投资的财务管理,应当执行本制度,但国家基本建设投资财务管理制度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七十三条 纳入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中小学校,以及独立核算的中小学校校办企业,执行企业财务制度,不执行本制度。
第七十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和接受国家经常性资助的社会力量举办的幼儿园依照本制度执行;其他社会力量举办的幼儿园可以参照本制度执行。
第七十五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教育部门可以根据本制度,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具体财务管理办法或者补充规定。
第七十六条 中小学校应当根据本制度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内部财务管理办法,报主管部门备案。
第七十七条 本制度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附件:中小学校财务分析指标[1]
3附件
中小学校财务分析指标
1.预算收入和支出完成率,衡量中小学校预算收入和支出总预算及分项预算完成的程度。计算公式为:
收入预算完成率=年终收入执行数÷(年初收入预算数±年中收入预算调整数)×100%
年终收入执行数不含上年结转和结余收入数。
支出预算完成率=年终支出执行数÷(年初支出预算数±年中支出预算调整数)×100% 年终支出执行数不含上年结转和结余支出数。
2.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占事业支出的比率,衡量中小学校事业支出结构。计算公式为:
人员支出比率=人员支出÷事业支出×100% 公用支出比率=公用支出÷事业支出×100% 3.生均事业支出、生均公用支出,衡量中小学校按照实际在校生人数平均的事业支出、公用支出水平。计算公式为:
生均事业支出=事业支出÷实际在校生人数 生均公用支出=公用支出÷实际在校生人数 4.资产负债率,衡量中小学校利用债权人提供资金开展业务活动的能力,以及反映债权人提供资金的安全保障程度。计算公式为: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