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让盲童在情境中学习数学(最终版)
视障盲童学习方式的转变 —— 让盲童在情境中学习数学 扬州市特殊教育学校
袁建芳
情境教学是具有鲜明时代性的教育,是从盲童出发,尊重盲童个性的教育,是充满审美及精神愉悦的,适宜完整和谐的人的成长的教育。在多年的盲校数学教学中,对于低年级盲童,情境的教学显的尤为为重要。情境对盲童感官或思维活动所起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下面本人谈几点认识。
一、结合生活情境,发现数学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尊循盲童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盲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盲童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数学基于生活,数学的知识本来就来源于生活。视觉缺陷给盲童的思维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失明大大影响了盲童感性认识的获得。所以我们在创设情境时,应该贴近生活,贴近盲童的实际。一方面可以迁移盲童已有的生活经验为教学所用,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体现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在盲童的学习和生活中有许多数学问题。教师要根据教材,举出生活情境,让盲童通过观察,发现数学问题,使盲童经历从生活问题到数学问题的抽象过程,感受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角度去触摸,分析,解决现实问题,从而激发盲童认真思考积极探索的精神,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例如,三年级在位置与方向的教学中,曾现活动情境,可以先让一组盲童进行演示,引导盲童发现东,西两个方向的同学背对着背,指南,北两个方向的同学背对着背,体会东西相对,南与北相对。
二、创设问题情境,体验数学是一种文化。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创设问题情境正是为了满足盲童这一需求。在教学过程中,问题情境的形成不是自发的,而是教师为把盲童引入积极的思维状态而有目的的设置的。盲童被这一有趣的情境深深的吸引,从而积极的对情境中所提供的信息进行选取。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和盲童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盲童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使盲童明确探究目标,给思维以方向;同时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给思维以动力。对于问题情境中隐含的“问题”,教师不要简单地直接给出,应该让盲童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自己去发现、去提出。盲童自己发现问题更贴近其思维实际,更能引发探究。“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发现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引入新课中创设思维情境有以下几种方法: 1.巧设悬念,诱发盲童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意向。心理学的知识告诉我们:意向是在一定恰当的问题情境中产生的。心理学家鲁宾斯坦指出:“直观要素以概括的映象表象的形态,以及仿佛显示着和预知着还没有以同的形态展开的思想系统图式的形态,参加在思维过程中。”因此在新知识教学引入时,根据教学内容,重视直观演示、实验操作,就会使盲童感兴趣,就能较好地为新知识的学习创设思维情境。
问题情境要求教学能够诱发盲童的认知冲突,唤起好奇心和求知的欲望,同时明确探究的方向和目标。针对小盲童求知欲强,好奇心强等心理特点,盲童也不例外。在新课引入时,依据教学内容创设制造悬念,来诱发盲童想揭密的问题意识。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利用游戏开场,创设这样的情境:一上课,我便对盲童说:“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数字游戏,看谁能考倒老师。你们随便说出一个数,老师不用计算立即说出它能不能被3整除,你们可以用手中的计算器去验证。”游戏开始了,盲童们争先恐后,有的想难倒老师,说的数比较大,但我却对答如流。盲童们都震惊了:“为什么老师比计算器还快呢?”惊叹之余,便产生了这样的疑问:“究竟这些数有什么特征呢?老师又有什么绝招呢?”盲童们都急于想知道老师快速判断的绝招,于是,带着追求知识的渴望和疑问在老师的引领下进入新知的探求过程。适宜的问题情境具有一定的认知间隙,探索空间处在盲童的邻近发展区从而让盲童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师要创设多维度的问题情境,除体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外,还体现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例如三年级数学中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围绕盲童感兴趣的《西游记》中的唐僧师徒展开情节,以“猪八戒吃西瓜”的故事为素材,教学“0除以任何一个不是0的数都得0”,盲童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又感受到了数学与文化的密切联系。在数学中,有“你知道吗”,介绍了除号的产生。让盲童明白任何一个数学符号都是随着生产,生活,数学本身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它能帮助盲童形成符号化的思想,同时认识今天的数学是无数先人用数学智慧创造出来的。
三、拓宽情境视野,多角度的解决数学问题。
培养盲童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最主要的目标之一,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包括会用数学解决现成问题,更重要的是能够发现或者提出问题,并能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去解决它。在数学教学中让盲童经历从现实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然后解决问题的过程,不仅是培养盲童用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而且也有利于盲童获得数学的思考方法,形成初步的应用数学的意识。为了让盲童在解决问题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教师设计盲童熟悉,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从中引出需要解决的若干问题。但是,这些素材远不能满足盲童的需要。因此,实际教学时,教师应根据盲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将数学学习与人的生活环境,健康成长,交通,体育,娱乐,饮食,科普知识等联系起来,使枯燥乏味的数学学习植根于人类的一切活动中,提高盲童学习的趣味性和探究性。数学教学中的所有活动都是为盲童获取某一知识或技能而设计的,因此,要符合儿童主动建构有关的数学知识。为盲童提供富有儿童情趣且具有挑战性的数学探索活动,设计的情境贴近盲童生活,风格符合盲童的年龄特点和自身残疾特点。小盲童学习数学既是“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又是“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必要日常生活的工具”。引导盲童把所学知识联系运用于生活实际,可以使所学知识得到继续扩展和延伸。同时,又可以促进盲童的探索意识的形成,培养盲童初步的实践能力。所以,在学习新知后,要创设一些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实践活动情境,教完“百分数”知识后,让盲童调查实际生活中有关“百分数”的实际应用等。这样,通过实践活动使盲童认识到在实际生活中处处充满者数学问题,也从中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使实践能力得到真正的培养。
四、创造实践活动情境,培养盲童数感。
所谓“数感”,就是对数学的感觉、感受乃至感情。从数学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具体地表现在对日常生活中的数和运算有敏锐的感受力,有意识地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解释和表示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数据特征和空间形式,善于捕捉一般问题中潜在的数学特征。例如教学克、千克的认识时,让盲童寻找并掂量1克与1千克的物体,寻找哪些物体分别用“克”、“千克”作单位。像一分硬币重1克,4粒黄豆大约重1克,两袋盐重1千克,一袋糖重1千克,肥皂、药片、黄金等细小物品用“克”作单位,体重、菜、水果等用“千克”作单位;在教学长度单位时,可通过让盲童到操场上跑跑、测则、量量,让盲童感受50米、100米、500米的距离,在春游、秋游中感受1千米、20千米的路程;在教学数的认识时,可让盲童说出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数字及其作用。如,你今年几岁?班级号是多少?你的鞋号是多少?火警电话号码是多少?急救中心电话号码是多少?……这些数据、单位都来自于生活实际,盲童很容易理解、接受,这种“亲数学”行为,能够使盲童在生活中体会数的含义,建立良好的数感。建立数感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的科学。失明儿童的主动注意减少,他们的注意的分散也往往不宜被人从外部观察出来,因此数学教学应紧密联系盲童的生活实际,把抽象的数学建立在盲童生动、丰富的生活背景上,鼓励盲童尝试用数字去刻画他们所熟悉的事物状态,并从中进一步认识定量刻画事物的方法,从而促进盲童主动学习,获得全面发展。如此猜数游戏,既锻炼了盲童在结合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大小的比较的本领,这样的交流活动对于培养盲童良好的数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使盲童在体会数的大小的同时,还能学到一种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强化数感盲童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和意义,继而确立应用数学的信心,是形成良好数感的重要条件。鉴于此,教学就打破从概念到概念,从课堂到课堂的数学应用僵局,引导盲童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去分析、理解、解决生活问题,通过实践活动增强盲童对数感的体验。
数感的培养落实到具体的活动中,与盲童的现实生活相联系,在一个个完整的统计过程中学习知识,一次又一次地经历或了解数据处理的全过程,使盲童深刻体会了统计思想,领悟了统计方法,也在调查实践中强化了盲童的数感
总之,数感的形成不是通过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期的教学就能完成的,它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用较长时间逐步培养。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应从盲童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与盲童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盲童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盲童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从而使生活成为学习数学,建立良好数感的突破口。让盲童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生命的绿色和大自然的美丽,激发盲童热爱学习热爱自然的动机。
五、创设操作情境,关注盲童情感,态度的健康发展 心理学家鲁宾斯坦指出:“直观要素以概括的映象表象的形态,以及仿佛显示着和预知着还没有以同的形态展开的思想系统图式的形态,参加在思维过程中。”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的总体目标之一,就是使盲童“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为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在教学中除应关注相关的概念的获得,还应同时关注盲童在获得这些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参与活动的情绪,独立思考,求真务实的态度等方面是否得到健康的发展。“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的。因为这种发现,理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而这种发现又是通过盲童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获取的。当一个儿童的视力受损以后,对外界信息的获得自然而然地要依赖其他感觉,如听觉,触觉等。有残余视力的儿童虽然视力非常有限,但在对外界的认识上,有限的视力同样可以参与其他感官的协同活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探求新知时,要为盲童提供必要的思维材料,设置“动境”,使盲童借助已有知识、技能,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新知的主动探究。视残儿童,特别是盲童,其概念的形成及精确化需要有大量重复的经验,我们应创造条件,将各种各样的事物尽可能地提供给他们,让他们直接去感知。如,在教学“梯形面积公式推导”时,而是创设了这样一个“动”境:老师利用备好的纸板剪出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
老师设问:“哪个小组能利用手中的纸板,把它们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让盲童独立摆拼(有的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有的拼成了一个长方形)。紧接着老师又问:“你所拼成的图形的底、高、面与其中一个梯形的底、高、面有什么关系?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看谁能总结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来。”盲童们通过触摸,低视生利用残余视力,借助已形成的表象,很快推导出梯形的计算公式。最后,老师又引发盲童再次探讨“为什么公式要除以2呢?”这样,盲童在操作过程中,通过 动手摆拼,动脑思维的自主探究,获取了新知识。同时,创造性思维也得到了锻炼。所以,创设操作情境对于补偿视觉缺陷和理解知识所起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例如,对于数学中的“两条直线相交成垂直”,盲童不易理解,但当数学教师指导盲童用筷子或指头做“十”字状直观后,盲童顿时就领悟了。又如给盲童几只长短不等的直钢丝,要求任意取3根搭成三角形,把三角形两边之和及差与第三边相比,何者大,何者小。通过比较,盲童就很容易理解三角形任何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何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这一定理了。
六、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情境,发展盲童创造性
现代教学论指导下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课堂上教师要努力创设师生互爱、人格平等、教学民主、生生和谐的情感交融的教学氛围。因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盲童主动学习的基础。民主和谐的课堂环境是发展盲童创造性的保障。所以,平时教学时,我关心每一位盲童,使盲童感到老师既是师表又是可以交心的朋友,让爱充满着整个课堂,盲童之间形成了和谐友好、互助、竞争的良好关系。课上,我努力为盲童创造机会,让他们通过互相讨论、互相反馈、互相倾听、互相激励、互为师生、互相合作,调动盲童学习的积极性,促进情感的交流和思维的碰撞。
实践证明,情境教学为盲童留有探索与思考的空间,使盲童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了很好的发挥,是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所以,我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只有创设新奇有趣,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激发儿童探索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的价值和神奇,让盲童在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孩子们才能走出数学苦旅的沙漠,奔向生活数学、活动数学、探索数学的绿洲。
第二篇: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学于致用是数学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例如在学习“乘法估算“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新学年中队辅导员用同学们捐的1912元钱给“希望小学“的同学们买59个书包,商店里有三种书包,它们的价格分别是:22元、31元、37元。学校要求剩余的钱要尽量少,应该买那一种书包?最多还可以剩多少钱?。“
请你帮中队辅导员设计一个买的方案。此时,学生的学习欲望大增,学习兴趣高涨。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但掌握了知识点,更重要的是通过它让学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使他们体验到学习知识的快乐,掌握了技能,激发了他们的自主创新意识。
又例如:在教学《稍复杂的求平均数应用题》,我是这样教学的:
师:谁汇报一下上几个月你们家中用电或用水的情况。(事先安排学生收集有关数据)
生1:我家八月份共用电150度,九月份共用电130度,十月份平均每天用电3度。
生2:我家七月份共用水35吨,八月份共用水38吨,九月份共用水29吨。
生3:……
生4:……
(师选择一些数据填入空表中,后形成下表)
姓名
八月(31天)
九月(30天)
十月(31天)
丁@家
共用电150度
共用电130度
平均每天用电3度
郑@家
平均每天用电4度
共用电65度
共用电50度
程@家
平均每天用电8度
共用电210度
平均每天用电6度
师:你能根据上面提供的数据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吗?
生1:三户人家八月份共用电多少度?
师:你能自己解决该问题吗?
生1:能。150+4×31+8×31=522
生2:丁@家3个月平均每天用电多少度?
生3:……
生4:三户人家八月份平均每天用电多少度?
生5:……
(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选择整理如下:)
条件:
问题:
a、丁@家
b、郑@家
三个月中平均每天用电多少度?
c、程@家
d、八月
e、九月
三户家庭平均每天用电多少度?
f、十月
师:小组合作,选择一至两个问题进行研究,列出算式,算出得数,准备汇报。(学生小组合作,利用计算器辅助计算进行探究)
生1:我们选择问题a,计算方法是(150+130+3×31)÷(31+30+31)≈4.1(度)
师:能解释一下吗?
生1:我们先求出丁@家三个月共用电多少度,再除以三个月的总天数。
生2:我们选择问题b,……
生3:我们选择问题e,……
(师逐一板书如下:)
a(150+130+3×31)÷(31+30+31)≈4.1(度)
b(4×31+65+50)÷(31+30+31)≈2.6(度)
c(8×31+210+6×31)÷(31+30+31)=7(度)
d(150+4×31+8×31)÷31≈16.8(度)
e(130+65+210)÷30=13.5(度)
f(31×3+50+6×31)÷31≈10.6(度)
师:看了a、b、c三个问题的得数,想对这三个同学说什么吗?
生1:我认为程@家应节约用电,太浪费了。
生2:……
师:比较问题d、e、f的得数,你发现了什么?
生1:平均每天用电量在逐月减少。
生2:这是因为天气逐月转凉,空调、电扇等用的少了,所以平均每天用电量也就逐月减少了。
生3:我想到了这三个月的平均每天用水量也是肯定是逐月减少。
师:对,大家想的很有道理,对自己身边的事非常关心,天气越是炎热,用水、用电量就会出现高峰,看来通过求平均数能反映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师:今天我们是怎样求平均数的呢?
生:先求出总数,再除以总的份数,就能求出平均数。
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课始就创设了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汇报自己搜集来的家中用电或用水情况,并根据这些数据自己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法来尝试解决这些问题,最后通过对得数的观察、比较联系生活实际,真切地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这样的教学过程设计,能使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第三篇:情境教学在数学中的运用
情境教学在数学中的运用
——浅谈如何构建高效数学课堂之策略 紫金县临江镇澄岭小学 江友群
摘要 数学教学是具有明确目的性的认知活动。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所有教师共同追求的目标。构建高效课堂,是当前新课改所倡导的理念,要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情境教学是有效策略之一。因此教者要善于创设情境,让情境教学为数学服务,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
关键词 操作 故事 游戏 生活
几乎所有的教学活动都要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进行,离开了教学情境,也就难以进行教学,情境教学法是有效的。其中的“情境”可以在教学活动中起到很大作用:它可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又感受到美;它架起了一座抽象到直观、理性到感性、教材到生活的桥梁;它解决的是学生认识过程中的形象与抽象、感性与理性以及旧知与新知的关系和矛盾。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该如何去创设情境呢?在多年教学实践中,我是这样尝试的:
一、创设操作情境
小学数学知识虽属数学学科体系中最基本、最简单的内容,但对于仍处在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来说,仍然是很抽象的。而动手操作恰好可以在抽象的数学知识和小学生思维形式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一些必要的操作情境,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如在教学《梯形的面积计算》一课时,我先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一些大小形状各不相同的梯形,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梯形的面积和什么有关?学生畅所欲言,当得出了种种猜想后,再让学生动手对各种梯形进行剪、拼、折等活动,通过操作使学生充分感知梯形的面积与它的上下底和高有关系,最后引导他们把梯形转化 成学生已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来计算,并推导出了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在操作过程中,学生手脑并用,实现了对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创设故事情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对于故事性和趣味性比较强的内容兴趣浓厚,如果能够把故事的创设引入到数学课堂,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者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把教材中一幅幅画面所反映的问题情境编成简短的故事,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加课堂教学的乐趣,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例如在教学《0的认识》时,我给学生讲故事:“一天,小猫和猫妈妈去河边钓鱼,猫妈妈一心一意地钓鱼,钓到了一条又一条的大鱼。而小猫三心二意,一会儿捉蜻蜓,一会儿捉蝴蝶,一条鱼也没有钓到。”猫妈妈钓到一条大鱼可以用几表示?钓到两条大鱼呢?小猫一条也没有钓到,能不能也用一个数字来表示?数的认识教学比较单调、乏味,当学生听到这个熟悉的故事后,对这种贴近生活的问题很感兴趣,就会积极地去思考、去分析。这样创设故事情境,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创设游戏情境
儿童的天性是好玩、好动、好奇、好胜,可设计一些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游戏中动手、动脑、动口,主动学习。因此,在教学中应尽量创设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课堂游戏,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在乐中学。如在教学一年级《两步应用题》时,教师可问学生:“小朋友们,你们乘过公共汽车吗?” “好,下面我们就来做„乘公共汽车‟的游戏。”就地取材,用讲台当汽车,找12名学生上来乘坐“公共汽车”,到站后下去8人,又上来5人。由于学生身临其境,有深切的体验和感受,很快就编出了两步计算应用题,并说出了解题步骤,算出了正确答案。这样在教学中创设游戏情境,把抽象的数学知识游戏化,既激发了学 2习热情,又学习了知识,训练了技能,开发了智力,培养了创新意识,可谓一举多得,使学生在游戏的活动中不知不觉地走入了数学王国,领略数学知识的乐趣。
四、创设生活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把问题情境生活化,就是把问题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置身于生活问题情境中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如在教学二年级数学《连乘应用题》时,我创设一个春游的情境,请同学们说一说我们春游应该做哪些准备工作,如租车、买门票、买吃的……我们先算一算三二班有8个小组,每组5个人,每人买2瓶水,一共需要多少瓶水?让学生试做后指名说说是怎样想的。可以先算一共有多少人,5 × 8=40(人);再算一共需要多少瓶水,2× 40=80(瓶)。还可以先算一个组需要几瓶水,2 ×5=10(瓶);再算一共需要多少瓶水,10 × 8=80(瓶)。这样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学生愿意去参与,使其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学会了知识,同时体验到了数学的价值,进一步感受到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了数学。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是一门创造性艺术。创设好的教学情境不仅给人以新颖奇异之感,而且使人深切地感受到数学的和谐美,能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还能有效地激起学生旺盛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毅力。它能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成为灵性飞扬的磁场,能使学生身心获得和谐充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2011年版)[2]《河源市优秀教学论文选萃》
(二)小学版
第四篇: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情境
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情境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促使教师角色的转化。现代教学论观点认为数学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为学生提供全面清晰的有关信息,引导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中,自己开动脑筋进行学习,掌握数学知识。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在数学教学中重视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实施新课程标准的重要措施之一。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创设一个有效的教学情境,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数学课的课堂教学要求导入一定做到自然贴切,新颖别致,紧扣主题,更重要的是导入的内容和方式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这是数学教学导入生活化的基本精神和根本要求。新课程倡导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并尽可能在有趣的情境中进行学习。激发起了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整堂课学生动手操作、讨论交流、自主探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时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课堂为学堂,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新课标》指出“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心理学研究证明儿童的思维是从动手开始的,切断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间的矛盾,就要让学生动手操作,以直观的形式展现在求知者面前,从而亲手发现新知,亲身感受学习的乐趣。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的。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而这种发现又是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获取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探求新知时,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思维材料,设置“动境”,使学生借助已有知识、技能,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新知的主动探究。像数学概念是数学学习的基石,它不容忽视,不容懈怠。但对小学生而言,概念教学的过程又显得那么枯燥乏味、古板无趣。如果在课堂中创设一些操作活动的情境,那么概念的学习就显得轻松活泼、易如反掌了。例如,在教学《相交于垂直》一课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我们已经学习了相交于垂直,现在要请同学们帮老师解决一个问题。老师想在家门口到对面的小河边修一条路,怎样修最省料、省工?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画一画,帮老师设计一条最佳路线。学生分小组动手画,画出多条路线后测量,最终发现垂直的线段最短,也是最省料、省工的路线。这样学生在刚才的操作活动中认识到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上的所有连线中,垂直的线段最短。在教学中设置“画一画”的操作情境,既能强化学生首次感知的体验,又能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旧知建构的基础上,激起学生内在的思维和探索热情。
三、创设情境,巩固知识
小学生具有好胜的心理特点,竞争对学生有强烈的刺激作用。课堂教学学中可以适当采用竞赛等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数学的计算教学中,乘、除运算,它必须反复练而反复练又显得单调枯燥,于是可在实际练习中采用“找朋友”“夺宝藏”等方法进行。通过这些游戏不仅使学生在游戏通中学到知识,巩固知识,而且使学生生竞争意识,培养学生力争上游的精神。
四、设情境,应用知识
小学生生性好奇、好动,数学科本身又是一门枯燥、抽象的课程,要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就必须符合学生自身的特点。在知识的应用上,创造实践活动情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小学生学习数学既是“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又是“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必要日常生活的工具”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联系运用于生活实际,可以使所学知识得到继续扩展和延伸。同时,又可以促进学生的探索意识的形成,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所以,在学习新知后,要创设一些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实践活动情境,让学生及时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通过学生活动操作不多仅加深了学生对平面图形的认识,还能使学生在活动中发展自己的个性。
总之,学生学习的过程是自我生课成的过程,这种生成是他人无法取代教的,是由内向外的生长,而不是由外向内的灌输,其基础是学生原有的知等识和经验。创设有效情境在其间起着桥梁作用,使学生将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整合提升,拓展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促使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杨振钟(1987.03-),男,汉族,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水寨镇,本科,二级,研究方向数学教学。
第五篇: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情境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情境
摘 要: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促使教师角色的转化。现代教学论观点认为;数学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学生设计学习情境,为学生提供全面清晰的有关信息,引导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中,自己开动脑筋进行学习,掌握数学知识。这使每一位教师都陷入了深深的思索: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情境,利用这种情境来提高学习质量,是每个教师都迫不及待要探索的问题。关键词:创设情境、有效情境、教学情境
创设情境成为我们小学数学课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了构建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数学课堂,许多老师把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成数学教学的重头戏,一些生动活泼、新颖有趣且富有思考价值、具有挑战性的教学,都离不开有效的创设情境,究竟如何来创设有效的情境呢?我结合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要有“吸引力”,从“外在化”到“内在化”。
许多老师把“创设情境”仅仅看作提高灌输教学效率的手段,而忽略了“情境”作为教学的有机组成因素,具有引导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发展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作用。为了迎合学生的喜好,通过情境设计、媒体使用、活动组织、物质刺激等外在手段达成目标。这种“外在化”有一定的效果,但会随着外在因素的消失而消失,是短暂、肤浅的。只有让学生在思维冲突中发现数学问题,引发学生对数学问题本身的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持久、深刻。随着年级的增高,年龄的增大,教师就不宜再采用直观形象外化的教学手段使学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应提升情境创设的层面,要侧重于有助于学生持续发展的如学会自主探究,学会合作交流,学会深层挖掘教材的情境创设,尽量用数学自身的魅力去征服学生,注重内心的体验和情感的满足,从内化角度触动其自身的学习动力。因此,在创设情境的角度上,应变“外在化”为“内在化”,把学生对外在学习的兴趣转移到数学问题本身上。例如,在教学人教版而年级《平移》时,某教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金鱼吃小虫子”的童话情境,巧妙地设计了“小鱼金向左平移几格才能吃到小虫子”这一挑战性的问题,很自然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对金鱼中有特征的部位,让学生在观察和交流中分析、探索、比较、体悟。尽管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有过挫折,有过怀疑,有过失误。但创设这样的情境就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研究,在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探索并发现判断图形平移距离的方法。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学习,不仅兴趣盎然,学得主动,而且对知识的理解也更为透彻。
二、要有“数学味”,从“生活化”到“数学化”。
《数学课程标准》也十分强调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孩子们有更多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他们的周围。因此,我们要善于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感悟、有趣的教学情景,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丰富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观察、操作、交流,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如我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课前安排学生收集日常生活中各种各样有角的实物,课堂中让学生展示自己收集到的实物,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些实物有什么共同点,并组织讨论、交流,抽象出角的特征,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为切入点创设开放式的活动情境,通过找一找、指一指、摸一摸、说一说的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过程,使学生对角的认识有形象感知过渡到建立表象的层面,学完这节课后,又组织学生探索生活中角的运用及好处。比如:能收缩的躺椅的椅面和椅背成大小不同的角(教师用图示展现在黑板上),你更愿意坐哪种形状的椅子呢?为什么?等等。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理解巩固学习内容,让学生从生活中提炼出数学问题,然后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问题和现象,同时也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三、要有“发展性”,从“接受化”到“创造化”。
在不同的情境之中,人的思维活跃程度大相径庭。特定的情境,能使思维更为敏捷,迸创新的火花,特别是小学生,他们的抽象思维还较差,创新思维的潜力正待发展。而学生是天生的探究者,学习本来就是一个主动探究的过程,推行探究性学习,重在教师根据需要创设探究情境,拓展探究空间。我认为不拘泥于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这样做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在教学 “9+2”时,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进位加法的起始知识。首先指导学生用凑十法,然后用语言描述使用凑十法的过程,最后同桌交流探讨“9 +2”的计算方法——凑十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8+3”、“7+4”、“6+5” 等同类题目。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充分挖掘,创新思维得到开拓。又如我在教学《复式统计表》时,我利用教学中生成的教学资源,来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收集数据后提问:“用什么方法来完成这张统计表呢?”学生提出打“√”、打“正”等,并提出用“举手”来统计更快些,后来的教学中我根据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让学生比较“表1”和“表2”的问题,从而探索出“复式统计表”.我们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根本,既要大胆改革教学,在教学中为学生创新提供有利情境;又要增强学生观念,把自主探索的权利留给学生。渗透创新方法,树立人人都有创新的潜能,正如陶行知所说:“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人人是创造之人。”
四、要有“真实性”,从“虚拟化”到“逻辑化”。
真实的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应用能力,有利于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培养真实的情感和态度。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注意创设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并解决问题。有些情境内容不符合生活实际中的基本事实,但有些教师为了创设情境而随意杜撰出来的。如教学“长方形面积计算”,教师设计一个情境:“一块长方形玻璃打碎了(如下图),要想配上新玻璃,该带哪一块去?”实际上,我们去划玻璃需要带一块大玻璃吗?当然不要。有位老师在教学“几和第几”时,创设了一个动物跑步竞赛的动画情景,结果是小鸡第一,小鸭第二,小猫第三,小狗第四,许多同学当即表示不同意,认为小狗跑的最快,应该小狗第一。虽然这是假设的情景,但“虚拟”不等于“虚假”,虚拟的情境也应该符合起码的生活逻辑。
以上是在教学中创设情境的点滴体会,“真实性”是情境创设的基本前提,“数学味”是情境创设的本质保证,“发展性”是情境创设的价值导向,而“吸引力”是保证情境创设能够发挥其重要作用的动力机制,结合四个方面要求去创设情境,才能创设出符合儿童内在发展需要的“真”情境。其实,只要是符合学生的接受水平,让学生在宽松环境中自主学习,主动想象、思考、探索的情境就是好的教学情境。总之,教师要不断积累课堂情境知识,才能创设出适宜学生领悟的、真正为数学教学服务的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