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飞机润滑系之工作总结
第六章 润滑系
一、概述
1.功用
润滑作用:润滑运动零件表面,减小摩擦阻力和磨损,减小发动机的功率消耗; 清洗作用:机油在润滑系内不断循环,清洗摩擦表面,带走磨屑和其它异物; 冷却作用:机油在润滑系内循环还可带走摩擦产生的热量,起冷却作用;
密封作用:在运动零件之间形成油膜,提高它们的密封性,有利于防止漏气或漏油; 防锈蚀作用:在零件表面形成油膜,对零件表面起保护作用,防止腐蚀生锈; 液压作用:润滑油还可用作液压油,如液压挺柱,起液压作用;
减震缓冲作用:在运动零件表面形成油膜,吸收冲击并减小振动,起减震缓冲作用。2.润滑方式(图6-2)
由于发动机各运动零件的工作条件不同,对润滑强度的要求也就不同,因而要相应地采取不同的润滑方式。
压力润滑:利用机油泵,将具有一定压力的润滑油源源不断地送往摩擦表面。例如,曲轴主轴承、连杆轴承及凸轮轴轴承等处承受的载荷及相对运动速度较大,需要以一定压力将机油输送到摩擦面的间隙中,方能形成油膜以保证润滑。这种润滑方式称为压力润滑。
飞溅润滑:利用发动机工作时运动零件飞溅起来的油滴或油雾来润滑摩擦表面的润滑方式称为飞溅润滑。这种润滑方式可使裸露在外面承受载荷较轻的气缸壁,相对滑动速度较小的活塞销,以及配气机构的凸轮表面、挺柱等得到润滑。
定期润滑:发动机辅助系统中有些零件则只需定期加注润滑脂(黄油)进行润滑,例如水泵及发电机轴承就是采用这种方式定期润滑。近年来在发动机上采用含有耐磨润滑材料(如尼龙、二硫化钼等)的轴承来代替加注润滑脂的轴承。
3.润滑油
发动机的润滑剂有润滑油和润滑脂。
润滑油习惯上称为机油,品种很多。汽油机和柴油机使用的润滑油不同,汽油机润滑系使用的润滑油俗称汽油机机油,柴油机润滑系使用的润滑油俗称柴油机机油。
机油的粘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温度高则粘度小,温度低则粘度大,因此,要根据季节选用不同牌号的润滑油。
4.组成(图6-3)
润滑系一般由机油泵,油底壳,机油滤清器,机油散热器,各种阀,传感器和机油压力表、温度表等组成。现代汽车发动机润滑系的组成及油路布置方案大致相似,只是由于润滑系的工作条件和具体结构的不同而稍有差别。
5.发动机润滑部位(图6-4)
发动机的润滑部位主要有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以及正室齿轮室。
二、润滑系的主要另部件
润滑系的主要部件有机油泵、机油滤清器,各种阀,机油散热器以及检视设备。1.机油泵
功用:提高机油压力,保证机油在润滑系统内不断循环,目前发动机润滑系中广泛采用的是外啮合齿轮式机油泵和内啮合转子式机油泵两种。
(1)齿轮式机械泵(图6-5)
齿轮式机油泵由主动轴、主动齿轮、从动轴、从动齿轮、壳体等组成,两个齿数相同的齿轮相互啮合,装在壳体内,齿轮与壳体的径向和端面间隙很小。主动轴与主动齿轮键连接,从动齿轮空套在从动轴上。
工作时,主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反向旋转。两齿轮旋转时,充满在齿轮齿槽间的机油沿油泵壳壁由进油腔带到出油腔,在进油腔一侧由于齿轮脱开啮合以及机油被不断带出而产生真空,使油底壳内的机油在大气压力作用下经集滤器进入进油腔,而在出油腔一侧由于齿轮进入啮合和机油被不断带入而产生挤压作用,机油以一定压力被泵出。
齿轮式机油泵结构简单,机械加工方便,工作可靠,使用寿命长,应用较广泛。(3)转子式机油泵(图6-6)
转子式机油泵由壳体、内转子、外转子和泵盖等组成。内转子用键或销子固定在转子轴上,由曲轴齿轮直接或间接驱动,内转子和外转子中心的偏心距为e,内转子带动外转子一起沿同一方向转动。内转子有4个凸齿,外转子有5个凹齿,这样内、外转子同向不同步的旋转。转子齿形齿廓设计得使转子转到任何角度时,内、外转子每个齿的齿形廓线上总能互相成点接触。这样内、外转子间形成4个工作腔,随着转子的转动,这4个工作腔的容积是不断变化的。在进油道的一侧空腔,由于转子脱开啮合,容积逐渐增大,产生真空,机油被吸入,转子继续旋转,机油被带到出油道的一侧,这时,转子正好进入啮合,使这一空腔容积减小,油压升高,机油从齿间挤出并经出油道压送出去。这样,随着转子的不断旋转,机油就不断地被吸入和压出。
转子式机油泵结构紧凑,外形尺寸小,重量轻,吸油真空度较大,泵油量大,供油均匀度好,成本低,在中、小型发动机上应用广泛。
2.机油滤清器
发动机工作时,金属磨屑和大气中的尘埃以及燃料燃烧不完全所产生的炭粒会渗入机油中,机油本身也因受热氧化而产生胶状沉淀物,机油中含有这些杂质。如果把这样的脏机油直接送到运动零件表面,机油中的机械杂质就会成为磨料,加速零件的磨损,并且引起油道堵塞及活塞环、气门等零件胶结。因此必须在润滑系中设有机油滤清器,使循环流动的机油在送往运动零件表面之前得到净化处理。保证摩擦表面的良好润滑,延长其使用寿命。
一般润滑系中装有几个不同滤清能力的滤清器,集滤器、粗滤器和细滤器,分别串联和并联在主油道中。与主油道串联的滤清器称为全流式滤清器,一般为粗滤器;与主油道并联的滤清器称为分流式滤清器,一般为细滤器,过油量约为10~30%。
(1)集滤器(图6-7)
集滤器是具有金属网的滤清器,安装于机油泵进油管上,其作用是防止较大的机械杂质进入机油泵。
浮式集滤器飘浮于机油表面吸油,能吸入油面上较清洁的机油,但油面上的泡沫易被吸入,使机油压力降低,润滑欠可靠,目前应用不多。固定式集滤器淹没在油面之下,吸 2 入的机油清洁度较差,但可防止泡沫吸入,润滑可靠,结构简单,逐步取代浮式集滤器。
(2)粗滤器
粗滤器用于滤去机油中粒度较大的杂质,机油流动阻力小,它通常串联在机油泵与主油道之间,属于全流式滤清器。粗滤器是过滤式滤清器,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机油通过细小的孔眼或缝隙时,将大于孔眼或缝隙的杂质留在滤芯的外部。根据滤芯的不同,有各种不同的结构形式。传统的粗滤器多采用金属片缝隙式和绕线式,现多采用纸质式和锯末式。
a.金属片缝隙式粗滤器(图6-8)
这种粗滤器的滤芯是由薄钢片制成的滤清片
3、隔片2和刮片1等组成。它们彼此相同地套在滤芯轴13上,用上、下盖板及螺母压紧。由于滤清片之间有隔片,形成了一定的间隙,机油可通过此间隙流入滤芯,再经上盖出油道流向主油道,机油流动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在上盖设有旁通阀,当滤芯堵塞时,旁通阀被机油压力顶开,润滑油不经滤芯而直接流入主油道,保证供油不会中断。
b.纸质滤芯式机油粗清器(图6-9)
金属片式粗滤器是一种永久性滤清器。由于它质量大、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等缺点,已基本被淘汰。纸质滤清器的滤芯是用微孔滤纸制成的,为了增大过滤面积,微孔滤纸一般都折叠成扇形和波纹形(图6-10)。微孔滤纸经过酚醛树脂处理,具有较高的强度,抗腐蚀能力和抗水湿性能,具有质量小、体积小、结构简单、滤清效果好、过滤阻力小、成本低和保养方便等优点。得到了广泛地应用。
c.锯末滤芯式机油粗滤清器
锯末滤芯式粗滤器滤芯为酚醛树脂粘结的锯末滤芯,它阻力小,滤清效果好,使用寿命长。
(3)细滤器
机油细滤器用以清除细小的杂质,这种滤清器对机油的流动阻力较大,故多做成分流式,它与主油道并联,只有少量的机油通过它滤清后又回到油底壳。细滤器有过滤式和离心式两种,过滤式机油细滤器存在着滤清能力与通过能力的矛盾。为此多数发动机采用离心式细滤器。
3.机油散热器、冷却器
发动机运转时,由于机油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稀,降低了润滑能力。因此,有些发动机装用了机油散热器或机油冷却器。其作用是降低机油温度,保持润滑油一定的粘度。
(1)机油散热器(图6-11)
机油散热器由散热管、限压阀、开关、进出水管等组成。其结构与冷却水散热器相似。机油散热器一般安装在冷却水散热器的前面,与主油道并联。机油泵工作时,一方面将机油供给主油道,另一方面经限压阀、机油散热器开关,进油管进入机油散热器内,冷却后从出油管流回机油盘,如此循环流动。
(2)机油冷却器(图6-12)
将机油冷却器置于冷却水路中,利用冷却水的温度来控制润滑油的温度。当润滑油温度高时,靠冷却水降温,发动机起动时,则从冷却水吸收热量使润滑油迅速提高温度。机油冷却器由铝合金铸成的壳体、前盖、后盖和铜芯管组成,如图
所示。为了加强冷却,3 管外又套装了散热片。冷却水在管外流动,润滑油在管内流动,两者进行热量交换。也有使油在管外流动,而水在管内流动的结构。
4.阀门(图6-13)
在润滑系中都设有几个限压阀和旁通阀,以确保润滑系正常工作。(1)限压阀
限压阀用以限制润滑系中机油的最高压力。发动机工作时,机油泵的泵油压力是随发动机转速增加而增高的,并且当润滑系中油路淤塞、轴承间隙过小或使用的机油粘度过大时,也将使供油压力增高。因此,在润滑系机油泵和主油道中设有限压阀,限制机油最高压力,以确保安全。
当机油泵和主油道上机油压力超过预定的压力时,克服限压阀弹簧作用力,顶开阀门,一部分机油从侧面通道流入油底壳内,使油道内的油压下降至设定的正常值后,阀门关闭。
(2)旁通阀
旁通阀用以保证润滑系内油路畅通,当机油滤清器堵塞时,机油通过并联在其上的旁通阀直接进入润滑系的主油道,防止主油道断油。旁通阀与限压阀的结构基本相同,只是其安装位置、控制压力,溢流方向不同,通常旁通阀弹簧刚度要比限压阀弹簧刚度小得多。
5.油尺、机油压力表(图6-14)
油尺是用来检查油底壳内油量和油面高低的。它是一片金属杆,下端制成扁平,并有刻线。机油油面必须处于油尺上下刻线之间。
机油压力表用以指示发动机工作时润滑系中机油压力的大小,一般都采用电热式机油压力表,它由油压表和传感器组成,中间用导线连接。传感器装在粗滤器或主油道上,它把感受到的机油压力传给油压表。油压表装在驾驶室内仪表板上,显示机油压力的大小值。
四、曲轴箱通风装置
发动机工作时,一部分可燃混合气和废气经活塞环泄漏到曲轴箱内。泄漏到曲轴箱内的汽油蒸汽凝结后,将使润滑油变稀。同时,废气的高温和废气中的酸性物质及水蒸汽将侵蚀零件,并使润滑油性能变坏。另外,由于混合气和废气进入曲轴箱,使曲轴箱内的压力增大,温度升高,易使机油从油封、衬垫等处向外渗漏。为此,一般汽车发动机都有曲轴箱通风装置,以便及时将进入曲轴箱内的混合气和废气抽出,使新鲜气体进入曲轴箱,形成不断地对流。曲轴箱通风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自然通风,另一种是强制通风。
1.自然通风(图6-15)
从曲轴箱抽出的气体直接导入大气中的通风方式称为自然通风。柴油机多采用这种曲轴箱自然通风方式。在曲轴箱连通的气门室盖或润滑油加注口接出一根下垂的出气管,管口处切成斜口,切口的方向与汽车行驶的方向相反。利用汽车行驶和冷却风扇的气流,在出气口处形成一定真空度,将气体从曲轴箱抽出。
2.强制通风(图6-16)
从曲轴箱抽出的气体导入发动机的进气管,吸入气缸再燃烧。这种通风方式称为强制通风,汽油机一般都采用这种曲轴箱强制通风方式,这样,可以将窜入曲轴箱内的混合气回收使用,有利于提高发动机的经济性。
复习思考题:
1.润滑系的功用是什么?由哪些机件组成?
2.试述齿轮式机油泵和转子式机油泵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3.发动机通常采用哪几种机油滤清器?它们应该串联?还是并联?为什么? 4.润滑油路中如果不装限压阀将引起什么后果?
5.曲轴箱通风的作用是什么?通风方式有几种?汽油机常采用哪种通风方式?为什么?
第二篇:汽车--润滑系之工作总结
第六章 润滑系
一、概述
1.功用
润滑作用:润滑运动零件表面,减小摩擦阻力和磨损,减小发动机的功率消耗; 清洗作用:机油在润滑系内不断循环,清洗摩擦表面,带走磨屑和其它异物; 冷却作用:机油在润滑系内循环还可带走摩擦产生的热量,起冷却作用;
密封作用:在运动零件之间形成油膜,提高它们的密封性,有利于防止漏气或漏油; 防锈蚀作用:在零件表面形成油膜,对零件表面起保护作用,防止腐蚀生锈; 液压作用:润滑油还可用作液压油,如液压挺柱,起液压作用;
减震缓冲作用:在运动零件表面形成油膜,吸收冲击并减小振动,起减震缓冲作用。3.润滑油
发动机的润滑剂有润滑油和润滑脂。
润滑油习惯上称为机油,品种很多。汽油机和柴油机使用的润滑油不同,汽油机润滑系使用的润滑油俗称汽油机机油,柴油机润滑系使用的润滑油俗称柴油机机油。
机油的粘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温度高则粘度小,温度低则粘度大,因此,要根据季节选用不同牌号的润滑油。
4.组成(图6-3)
润滑系一般由机油泵,油底壳,机油滤清器,机油散热器,各种阀,传感器和机油压力表、温度表等组成。现代汽车发动机润滑系的组成及油路布置方案大致相似,只是由于润滑系的工作条件和具体结构的不同而稍有差别。
5.发动机润滑部位(图6-4)
发动机的润滑部位主要有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以及正室齿轮室。
二、润滑系的主要另部件
润滑系的主要部件有机油泵、机油滤清器,各种阀,机油散热器以及检视设备。1.机油泵
功用:提高机油压力,保证机油在润滑系统内不断循环,目前发动机润滑系中广泛采用的是外啮合齿轮式机油泵和内啮合转子式机油泵两种。
(1)齿轮式机械泵(图6-5)
齿轮式机油泵由主动轴、主动齿轮、从动轴、从动齿轮、壳体等组成,两个齿数相同的齿轮相互啮合,装在壳体内,齿轮与壳体的径向和端面间隙很小。主动轴与主动齿轮键连接,从动齿轮空套在从动轴上。
工作时,主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反向旋转。两齿轮旋转时,充满在齿轮齿槽间的机油沿油泵壳壁由进油腔带到出油腔,在进油腔一侧由于齿轮脱开啮合以及机油被不断带出而产生真空,使油底壳内的机油在大气压力作用下经集滤器进入进油腔,而在出油腔一侧由于齿轮进入啮合和机油被不断带入而产生挤压作用,机油以一定压力被泵出。
齿轮式机油泵结构简单,机械加工方便,工作可靠,使用寿命长,应用较广泛。(3)转子式机油泵(图6-6)
转子式机油泵由壳体、内转子、外转子和泵盖等组成。内转子用键或销子固定在转子轴上,由曲轴齿轮直接或间接驱动,内转子和外转子中心的偏心距为e,内转子带动外转子一起沿同一方向转动。内转子有4个凸齿,外转子有5个凹齿,这样内、外转子同向不同步的旋转。转子齿形齿廓设计得使转子转到任何角度时,内、外转子每个齿的齿形廓线上总能互相成点接触。这样内、外转子间形成4个工作腔,随着转子的转动,这4个工作腔的容积是不断变化的。在进油道的一侧空腔,由于转子脱开啮合,容积逐渐增大,产生真空,机油被吸入,转子继续旋转,机油被带到出油道的一侧,这时,转子正好进入啮合,使这一空腔容积减小,油压升高,机油从齿间挤出并经出油道压送出去。这样,随着转子的不断旋转,机油就不断地被吸入和压出。
转子式机油泵结构紧凑,外形尺寸小,重量轻,吸油真空度较大,泵油量大,供油均匀度好,成本低,在中、小型发动机上应用广泛。
2.机油滤清器
发动机工作时,金属磨屑和大气中的尘埃以及燃料燃烧不完全所产生的炭粒会渗入机油中,机油本身也因受热氧化而产生胶状沉淀物,机油中含有这些杂质。如果把这样的脏机油直接送到运动零件表面,机油中的机械杂质就会成为磨料,加速零件的磨损,并且引起油道堵塞及活塞环、气门等零件胶结。因此必须在润滑系中设有机油滤清器,使循环流动的机油在送往运动零件表面之前得到净化处理。保证摩擦表面的良好润滑,延长其使用寿命。
一般润滑系中装有几个不同滤清能力的滤清器,集滤器、粗滤器和细滤器,分别串联和并联在主油道中。与主油道串联的滤清器称为全流式滤清器,一般为粗滤器;与主油道并联的滤清器称为分流式滤清器,一般为细滤器,过油量约为10~30%。
(1)集滤器(图6-7)
集滤器是具有金属网的滤清器,安装于机油泵进油管上,其作用是防止较大的机械杂质进入机油泵。
浮式集滤器飘浮于机油表面吸油,能吸入油面上较清洁的机油,但油面上的泡沫易被吸入,使机油压力降低,润滑欠可靠,目前应用不多。固定式集滤器淹没在油面之下,吸入的机油清洁度较差,但可防止泡沫吸入,润滑可靠,结构简单,逐步取代浮式集滤器。
(2)粗滤器
粗滤器用于滤去机油中粒度较大的杂质,机油流动阻力小,它通常串联在机油泵与主油道之间,属于全流式滤清器。粗滤器是过滤式滤清器,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机油通过细小的孔眼或缝隙时,将大于孔眼或缝隙的杂质留在滤芯的外部。根据滤芯的不同,有各种不同的结构形式。传统的粗滤器多采用金属片缝隙式和绕线式,现多采用纸质式和锯末式。
a.金属片缝隙式粗滤器(图6-8)
这种粗滤器的滤芯是由薄钢片制成的滤清片
3、隔片2和刮片1等组成。它们彼此相同地套在滤芯轴13上,用上、下盖板及螺母压紧。由于滤清片之间有隔片,形成了一定的间隙,机油可通过此间隙流入滤芯,再经上盖出油道流向主油道,机油流动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在上盖设有旁通阀,当滤芯堵塞时,旁通阀被机油压力顶开,润滑油不经滤芯而直接流入主油道,保证供油不会中断。
b.纸质滤芯式机油粗清器(图6-9)
金属片式粗滤器是一种永久性滤清器。由于它质量大、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等缺点,已基本被淘汰。纸质滤清器的滤芯是用微孔滤纸制成的,为了增大过滤面积,微孔滤纸一般都折叠成扇形和波纹形(图6-10)。微孔滤纸经过酚醛树脂处理,具有较高的强度,抗腐蚀能力和抗水湿性能,具有质量小、体积小、结构简单、滤清效果好、过滤阻力小、成本低和保养方便等优点。得到了广泛地应用。
c.锯末滤芯式机油粗滤清器
锯末滤芯式粗滤器滤芯为酚醛树脂粘结的锯末滤芯,它阻力小,滤清效果好,使用寿命长。
(3)细滤器
机油细滤器用以清除细小的杂质,这种滤清器对机油的流动阻力较大,故多做成分流式,它与主油道并联,只有少量的机油通过它滤清后又回到油底壳。细滤器有过滤式和离心式两种,过滤式机油细滤器存在着滤清能力与通过能力的矛盾。为此多数发动机采用离心式细滤器。
3.机油散热器、冷却器
发动机运转时,由于机油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稀,降低了润滑能力。因此,有些发动机装用了机油散热器或机油冷却器。其作用是降低机油温度,保持润滑油一定的粘度。
(1)机油散热器(图6-11)
机油散热器由散热管、限压阀、开关、进出水管等组成。其结构与冷却水散热器相似。机油散热器一般安装在冷却水散热器的前面,与主油道并联。机油泵工作时,一方面将机油供给主油道,另一方面经限压阀、机油散热器开关,进油管进入机油散热器内,冷却后从出油管流回机油盘,如此循环流动。
(2)机油冷却器(图6-12)
将机油冷却器置于冷却水路中,利用冷却水的温度来控制润滑油的温度。当润滑油温度高时,靠冷却水降温,发动机起动时,则从冷却水吸收热量使润滑油迅速提高温度。机油冷却器由铝合金铸成的壳体、前盖、后盖和铜芯管组成,如图
所示。为了加强冷却,管外又套装了散热片。冷却水在管外流动,润滑油在管内流动,两者进行热量交换。也有使油在管外流动,而水在管内流动的结构。
4.阀门(图6-13)
在润滑系中都设有几个限压阀和旁通阀,以确保润滑系正常工作。(1)限压阀
限压阀用以限制润滑系中机油的最高压力。发动机工作时,机油泵的泵油压力是随发动机转速增加而增高的,并且当润滑系中油路淤塞、轴承间隙过小或使用的机油粘度过大时,也将使供油压力增高。因此,在润滑系机油泵和主油道中设有限压阀,限制机油最高压力,以确保安全。
当机油泵和主油道上机油压力超过预定的压力时,克服限压阀弹簧作用力,顶开阀门,一部分机油从侧面通道流入油底壳内,使油道内的油压下降至设定的正常值后,阀门关闭。
(2)旁通阀
旁通阀用以保证润滑系内油路畅通,当机油滤清器堵塞时,机油通过并联在其上的旁通阀直接进入润滑系的主油道,防止主油道断油。旁通阀与限压阀的结构基本相同,只是其安装位置、控制压力,溢流方向不同,通常旁通阀弹簧刚度要比限压阀弹簧刚度小得多。
5.油尺、机油压力表(图6-14)
油尺是用来检查油底壳内油量和油面高低的。它是一片金属杆,下端制成扁平,并有刻线。机油油面必须处于油尺上下刻线之间。
机油压力表用以指示发动机工作时润滑系中机油压力的大小,一般都采用电热式机油压力表,它由油压表和传感器组成,中间用导线连接。传感器装在粗滤器或主油道上,它把感受到的机油压力传给油压表。油压表装在驾驶室内仪表板上,显示机油压力的大小值。
四、曲轴箱通风装置
发动机工作时,一部分可燃混合气和废气经活塞环泄漏到曲轴箱内。泄漏到曲轴箱内的汽油蒸汽凝结后,将使润滑油变稀。同时,废气的高温和废气中的酸性物质及水蒸汽将侵蚀零件,并使润滑油性能变坏。另外,由于混合气和废气进入曲轴箱,使曲轴箱内的压力增大,温度升高,易使机油从油封、衬垫等处向外渗漏。为此,一般汽车发动机都有曲轴箱通风装置,以便及时将进入曲轴箱内的混合气和废气抽出,使新鲜气体进入曲轴箱,形成不断地对流。曲轴箱通风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自然通风,另一种是强制通风。
1.自然通风(图6-15)
从曲轴箱抽出的气体直接导入大气中的通风方式称为自然通风。柴油机多采用这种曲轴箱自然通风方式。在曲轴箱连通的气门室盖或润滑油加注口接出一根下垂的出气管,管口处切成斜口,切口的方向与汽车行驶的方向相反。利用汽车行驶和冷却风扇的气流,在出气口处形成一定真空度,将气体从曲轴箱抽出。
2.强制通风(图6-16)
从曲轴箱抽出的气体导入发动机的进气管,吸入气缸再燃烧。这种通风方式称为强制通风,汽油机一般都采用这种曲轴箱强制通风方式,这样,可以将窜入曲轴箱内的混合气回收使用,有利于提高发动机的经济性。
复习思考题:
1.润滑系的功用是什么?由哪些机件组成?
2.试述齿轮式机油泵和转子式机油泵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3.发动机通常采用哪几种机油滤清器?它们应该串联?还是并联?为什么? 4.润滑油路中如果不装限压阀将引起什么后果?
5.曲轴箱通风的作用是什么?通风方式有几种?汽油机常采用哪种通风方式?为什么?
第三篇:汽车发动机--润滑系之工作总结
第六章 润滑系
一、概述
1.功用
润滑作用:润滑运动零件表面,减小摩擦阻力和磨损,减小发动机的功率消耗; 清洗作用:机油在润滑系内不断循环,清洗摩擦表面,带走磨屑和其它异物; 冷却作用:机油在润滑系内循环还可带走摩擦产生的热量,起冷却作用;
密封作用:在运动零件之间形成油膜,提高它们的密封性,有利于防止漏气或漏油; 防锈蚀作用:在零件表面形成油膜,对零件表面起保护作用,防止腐蚀生锈; 液压作用:润滑油还可用作液压油,如液压挺柱,起液压作用;
减震缓冲作用:在运动零件表面形成油膜,吸收冲击并减小振动,起减震缓冲作用。3.润滑油
发动机的润滑剂有润滑油和润滑脂。
润滑油习惯上称为机油,品种很多。汽油机和柴油机使用的润滑油不同,汽油机润滑系使用的润滑油俗称汽油机机油,柴油机润滑系使用的润滑油俗称柴油机机油。
机油的粘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温度高则粘度小,温度低则粘度大,因此,要根据季节选用不同牌号的润滑油。
4.组成(图6-3)
润滑系一般由机油泵,油底壳,机油滤清器,机油散热器,各种阀,传感器和机油压力表、温度表等组成。现代汽车发动机润滑系的组成及油路布置方案大致相似,只是由于润滑系的工作条件和具体结构的不同而稍有差别。
5.发动机润滑部位(图6-4)
发动机的润滑部位主要有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以及正室齿轮室。
齿轮式机油泵由主动轴、主动齿轮、从动轴、从动齿轮、壳体等组成,两个齿数相同的齿轮相互啮合,装在壳体内,齿轮与壳体的径向和端面间隙很小。主动轴与主动齿轮键连接,从动齿轮空套在从动轴上。
工作时,主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反向旋转。两齿轮旋转时,充满在齿轮齿槽间的机油沿油泵壳壁由进油腔带到出油腔,在进油腔一侧由于齿轮脱开啮合以及机油被不断带出而产生真空,使油底壳内的机油在大气压力作用下经集滤器进入进油腔,而在出油腔一侧由于齿轮进入啮合和机油被不断带入而产生挤压作用,机油以一定压力被泵出。
齿轮式机油泵结构简单,机械加工方便,工作可靠,使用寿命长,应用较广泛。(3)转子式机油泵(图6-6)
转子式机油泵由壳体、内转子、外转子和泵盖等组成。内转子用键或销子固定在转子轴上,由曲轴齿轮直接或间接驱动,内转子和外转子中心的偏心距为e,内转子带动外转子一起沿同一方向转动。内转子有4个凸齿,外转子有5个凹齿,这样内、外转子同向不同步的旋转。转子齿形齿廓设计得使转子转到任何角度时,内、外转子每个齿的齿形廓线上总能互相成点接触。这样内、外转子间形成4个工作腔,随着转子的转动,这4个工作腔的容积是不断变化的。在进油道的一侧空腔,由于转子脱开啮合,容积逐渐增大,产生真空,机油被 1 吸入,转子继续旋转,机油被带到出油道的一侧,这时,转子正好进入啮合,使这一空腔容积减小,油压升高,机油从齿间挤出并经出油道压送出去。这样,随着转子的不断旋转,机油就不断地被吸入和压出。
转子式机油泵结构紧凑,外形尺寸小,重量轻,吸油真空度较大,泵油量大,供油均匀度好,成本低,在中、小型发动机上应用广泛。
2.机油滤清器
发动机工作时,金属磨屑和大气中的尘埃以及燃料燃烧不完全所产生的炭粒会渗入机油中,机油本身也因受热氧化而产生胶状沉淀物,机油中含有这些杂质。如果把这样的脏机油直接送到运动零件表面,机油中的机械杂质就会成为磨料,加速零件的磨损,并且引起油道堵塞及活塞环、气门等零件胶结。因此必须在润滑系中设有机油滤清器,使循环流动的机油在送往运动零件表面之前得到净化处理。保证摩擦表面的良好润滑,延长其使用寿命。
一般润滑系中装有几个不同滤清能力的滤清器,集滤器、粗滤器和细滤器,分别串联和并联在主油道中。与主油道串联的滤清器称为全流式滤清器,一般为粗滤器;与主油道并联的滤清器称为分流式滤清器,一般为细滤器,过油量约为10~30%。
(1)集滤器(图6-7)
集滤器是具有金属网的滤清器,安装于机油泵进油管上,其作用是防止较大的机械杂质进入机油泵。
浮式集滤器飘浮于机油表面吸油,能吸入油面上较清洁的机油,但油面上的泡沫易被吸入,使机油压力降低,润滑欠可靠,目前应用不多。固定式集滤器淹没在油面之下,吸入的机油清洁度较差,但可防止泡沫吸入,润滑可靠,结构简单,逐步取代浮式集滤器。
(2)粗滤器
粗滤器用于滤去机油中粒度较大的杂质,机油流动阻力小,它通常串联在机油泵与主油道之间,属于全流式滤清器。粗滤器是过滤式滤清器,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机油通过细小的孔眼或缝隙时,将大于孔眼或缝隙的杂质留在滤芯的外部。根据滤芯的不同,有各种不同的结构形式。传统的粗滤器多采用金属片缝隙式和绕线式,现多采用纸质式和锯末式。
a.金属片缝隙式粗滤器(图6-8)
这种粗滤器的滤芯是由薄钢片制成的滤清片
3、隔片2和刮片1等组成。它们彼此相同地套在滤芯轴13上,用上、下盖板及螺母压紧。由于滤清片之间有隔片,形成了一定的间隙,机油可通过此间隙流入滤芯,再经上盖出油道流向主油道,机油流动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在上盖设有旁通阀,当滤芯堵塞时,旁通阀被机油压力顶开,润滑油不经滤芯而直接流入主油道,保证供油不会中断。
b.纸质滤芯式机油粗清器(图6-9)
金属片式粗滤器是一种永久性滤清器。由于它质量大、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等缺点,已基本被淘汰。纸质滤清器的滤芯是用微孔滤纸制成的,为了增大过滤面积,微孔滤纸一般都折叠成扇形和波纹形(图6-10)。微孔滤纸经过酚醛树脂处理,具有较高的强度,抗腐蚀能力和抗水湿性能,具有质量小、体积小、结构简单、滤清效果好、过滤阻力小、成本低和保养方便等优点。得到了广泛地应用。
c.锯末滤芯式机油粗滤清器
锯末滤芯式粗滤器滤芯为酚醛树脂粘结的锯末滤芯,它阻力小,滤清效果好,使用寿命长。
(3)细滤器
机油细滤器用以清除细小的杂质,这种滤清器对机油的流动阻力较大,故多做成分流式,它与主油道并联,只有少量的机油通过它滤清后又回到油底壳。细滤器有过滤式和离心式两种,过滤式机油细滤器存在着滤清能力与通过能力的矛盾。为此多数发动机采用离心式细滤器。
3.机油散热器、冷却器
发动机运转时,由于机油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稀,降低了润滑能力。因此,有些发动机装用了机油散热器或机油冷却器。其作用是降低机油温度,保持润滑油一定的粘度。
(1)机油散热器(图6-11)
机油散热器由散热管、限压阀、开关、进出水管等组成。其结构与冷却水散热器相似。机油散热器一般安装在冷却水散热器的前面,与主油道并联。机油泵工作时,一方面将机油供给主油道,另一方面经限压阀、机油散热器开关,进油管进入机油散热器内,冷却后从出油管流回机油盘,如此循环流动。
(2)机油冷却器(图6-12)
将机油冷却器置于冷却水路中,利用冷却水的温度来控制润滑油的温度。当润滑油温度高时,靠冷却水降温,发动机起动时,则从冷却水吸收热量使润滑油迅速提高温度。机油冷却器由铝合金铸成的壳体、前盖、后盖和铜芯管组成,如图
所示。为了加强冷却,管外又套装了散热片。冷却水在管外流动,润滑油在管内流动,两者进行热量交换。也有使油在管外流动,而水在管内流动的结构。
4.阀门(图6-13)
在润滑系中都设有几个限压阀和旁通阀,以确保润滑系正常工作。(1)限压阀
限压阀用以限制润滑系中机油的最高压力。发动机工作时,机油泵的泵油压力是随发动机转速增加而增高的,并且当润滑系中油路淤塞、轴承间隙过小或使用的机油粘度过大时,也将使供油压力增高。因此,在润滑系机油泵和主油道中设有限压阀,限制机油最高压力,以确保安全。
当机油泵和主油道上机油压力超过预定的压力时,克服限压阀弹簧作用力,顶开阀门,一部分机油从侧面通道流入油底壳内,使油道内的油压下降至设定的正常值后,阀门关闭。
(2)旁通阀
旁通阀用以保证润滑系内油路畅通,当机油滤清器堵塞时,机油通过并联在其上的旁通阀直接进入润滑系的主油道,防止主油道断油。旁通阀与限压阀的结构基本相同,只是其安装位置、控制压力,溢流方向不同,通常旁通阀弹簧刚度要比限压阀弹簧刚度小得多。
5.油尺、机油压力表(图6-14)
油尺是用来检查油底壳内油量和油面高低的。它是一片金属杆,下端制成扁平,并有刻线。机油油面必须处于油尺上下刻线之间。
机油压力表用以指示发动机工作时润滑系中机油压力的大小,一般都采用电热式机油压 3 力表,它由油压表和传感器组成,中间用导线连接。传感器装在粗滤器或主油道上,它把感受到的机油压力传给油压表。油压表装在驾驶室内仪表板上,显示机油压力的大小值。
四、曲轴箱通风装置
发动机工作时,一部分可燃混合气和废气经活塞环泄漏到曲轴箱内。泄漏到曲轴箱内的汽油蒸汽凝结后,将使润滑油变稀。同时,废气的高温和废气中的酸性物质及水蒸汽将侵蚀零件,并使润滑油性能变坏。另外,由于混合气和废气进入曲轴箱,使曲轴箱内的压力增大,温度升高,易使机油从油封、衬垫等处向外渗漏。为此,一般汽车发动机都有曲轴箱通风装置,以便及时将进入曲轴箱内的混合气和废气抽出,使新鲜气体进入曲轴箱,形成不断地对流。曲轴箱通风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自然通风,另一种是强制通风。
1.自然通风(图6-15)
从曲轴箱抽出的气体直接导入大气中的通风方式称为自然通风。柴油机多采用这种曲轴箱自然通风方式。在曲轴箱连通的气门室盖或润滑油加注口接出一根下垂的出气管,管口处切成斜口,切口的方向与汽车行驶的方向相反。利用汽车行驶和冷却风扇的气流,在出气口处形成一定真空度,将气体从曲轴箱抽出。
2.强制通风(图6-16)
从曲轴箱抽出的气体导入发动机的进气管,吸入气缸再燃烧。这种通风方式称为强制通风,汽油机一般都采用这种曲轴箱强制通风方式,这样,可以将窜入曲轴箱内的混合气回收使用,有利于提高发动机的经济性。
复习思考题:
1.润滑系的功用是什么?由哪些机件组成?
2.试述齿轮式机油泵和转子式机油泵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3.发动机通常采用哪几种机油滤清器?它们应该串联?还是并联?为什么? 4.润滑油路中如果不装限压阀将引起什么后果?
5.曲轴箱通风的作用是什么?通风方式有几种?汽油机常采用哪种通风方式?为什么?
第四篇:润滑管理制度
设备润滑管理制度
润滑是设备正常运行和保养的重要内容,正确地进行设备的润滑是设备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之一。为了落实设备管理的制度,搞好生产区设备的润滑管理工作,减缓磨损,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动力消耗,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确保电机的长周期、正常的运行,保障设备安全运行和正常的生产,特制定本制度。1 职责
1.1车间全面负责现场电气设备的管理工作,负责检查监督电气运行检修人员对电机设备的巡检、维护及检修工作,监督搞好电机润滑工作及备品材料的管理。
1.2 作业区岗位人员负责设备的润滑工作。
按设备润滑规定做到“五定”“三滤”,具体内容如下。“五定”:
(1)定点:按日常的润滑部位注油,不得遗漏。
(2)定人:设备的日常加油部位,由操作工负责;定期加油部位,由保养工负责。
(3)定质:按设备要求选定润滑油(脂)品种,油(脂)质量合格,润滑油必须经过“三级 过滤”,清洁无杂物,方可加入润滑部位。禁止乱用油(脂)或用不干净的油(脂)。
(4)定时:对设备的加油部位,按照规定的间隔时间,进行加油、清洗或更换新油。
(5)定量:按设备标定的油位和数量,加足所选定的润滑油(脂)。“三滤”: 凡属机械油润滑的油料必须严格执行“三过滤”才能使用。即:领用时过滤、转换油桶或容器时也要过滤、向设备加油时必须再过滤,以确保油质纯洁。
1.3电气运行检修人员负责电机设备的巡检、维护、检修工作,岗位人员负责电机的加补润滑脂的工作,并搞好润滑脂的备品申报与管理。
1.4 电机润滑管理中出现的问题由车间统一协调与管理,润滑油的型号更换及相关标准由各作业区负责审批确定。2 日常工作及管理要求
2.1电气运行检修人员每周对生产区电机全面、认真的巡检七次,并作好巡检记录。发现电机轴承温度超标、异响或缺油运行,应根据需要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及时按规定、要求及标准加补润滑脂,对不能及时加补润滑脂或客观条件不允许的必须向管理人员汇报情况待做检修计划,同时汇报其管理人员现场确认,并作好记录。
2.2 生产人员在巡检时检查发现电机轴承温度超标、异响或缺油等异常情况,应通知电气运行人员立即时去现场查明故障情况,同时通知电气检修人员现场检查确认,根据检查情况进行加补油或检修,作好记录,并应由相关管理人员确认润滑油脂的情况。
2.3 电气运行检修人员应根据电机运行记录时数、运行状况或装置检修停运等情况定期编制电机检修及加补油脂的计划,报车间确认备案;车间根据生产情况提出电机检修及加补油脂的计划或要求,电气作业区应及时安排检修。2.4 电机加补油后电气运行检修人员应认真检查该电机的运行情况,确认电机运行正常。
2.5车间作好电机检修及加补油脂记录档案,并及时补充完善。2.6电气设备管理人员每个月底前检查电修电机加补油脂的计划实施情况,按时按计划对电机进行良好的润滑,确保电机的正常运行。3 电机润滑加脂(油)标准
3.1 电机润滑加脂(油)周期、每次加脂(油)量等原则上应根据电机厂家规定及要求进行。
3.2 对于电机厂家没有规定或查无实据的电机,一般可根据电机功率、转速、轴承型号规格等情况进行加补油脂,油脂添加量要适宜,同一轴承不得加入不同的油脂。加脂标准可按下列要求进行。3.3电机加脂(油)周期:
a 中小型电机所用的滚动轴承一般在运转5000h后,要更换或补充新的润滑脂;
b 电机大修时必须检查加注或更换润滑脂; c 日常运行中发现电机轴承缺油脂必须添加润滑脂。4 油品、油具的管理 4.1 油品的贮存与要求
a 润滑油脂库房要防雨、防晒、防尘、防冻、干燥清洁,通风良好,并有完善的消防设施,库房一般贮存3--6个月的用油量。b 存放的油脂应分类放置,并有明显标签,注明油脂品名称、牌号、入库时间及质量鉴定时间,不允许混杂堆放。c 新购的油脂必须有合格证,不合格油脂品应及时进行处理。a 应配备合适的润滑油具,并按添加油脂需要成套配齐,基本用具有:油桶、油铲、油板、油枪等;
b 各润滑用具应标记清晰,定期清洗,各用具使用和清洗后,按指定地方放置整齐,以免丢失或损坏;
c 各种油具应清洁干燥完好无损、零附件齐全,加油枪应擦拭干净存放,确保枪内不进灰尘与污物。5 检查与考核
5.1车间对各设备员、运行人员的电机润滑监督管理工作进行检查考核。
5.2 考核按部及车间经济责任制考核细则执行。
第五篇:润滑管理
全面润滑管理
1、设备润滑管理的定义
设备润滑管理是指企业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合理选择和使用润滑剂,采用正确的给油方式以保持机械摩擦副良好的润滑状态等一系列管理技术措施。
2、设备润滑管理的目的
防止机械设备的摩擦副异常磨损,防止润滑油泄漏,防止杂质和异物进入磨擦副表面之间,从而预防机械设备工作可靠性下降和润滑故障的发生,提高设备生产率,降低设备运转费用和维修费用。
3、设备润滑管理的内容
1)润滑物质管理:包括润滑剂的正确采购、科学验收、正确保管与发放、废油回收和再生处理等内容。
A.润滑剂的选用方法:
(1)根据设备摩擦副的工作条件选择合适的润滑油品,具体内容可在相关工程手册中方便地查出;
(2)可按设备生产厂家推荐的油品,根据设备使用说明书选择;
(3)选用的润滑油品名称与其使用的机械设备相一致。
B.润滑剂的正确采购:应通过正当渠道,到正规的油品生产厂家或销售公司购买,以防伪劣假冒产品混入。
C.润滑剂的科学验收:对购入的润滑剂油品要进行检测验收,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入。
D.润滑剂的正确保管与发放:润滑剂应分类存放,避免潮湿环境,以防水分或灰尘进入,影响油品使用性能或导致油品变质。
E.废油回收与再生:废油是指由于老化劣化或污染变质等原因不能继续使用的润滑剂产品。废油回收是将废油重新收集起来,既避免环境污染,若加以应用,还可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废油再生是指利用一定的装置和技术将废油处理为能够继续使用、合格的润滑剂的过程。
废油再生装置有:酸-白土装置、蒸馏-白土装置、蒸馏-加氢再生装置等。
废油再生工艺流程分为三类:
(1)再净化,包括沉降、离心、过滤、凝絮等处理步骤;
(2)再精制,即在再净化的基础上增加化学精制或吸附精制等步骤;
(3)再炼制,是包括蒸馏在内的再生工艺流程,生产的再生油质量与从天然原油中生产的油品相近。F 润滑技术管理:
(1)基础技术管理工作:
编制设备润滑卡片;
建立润滑技术档案;
(2)润滑技术管理工作:
a)编制设备清洗换油计划和油量需求计划;
b)制定油料消耗定额;
c)对在用油状态进行监测,分析设备润滑故障的表现形式和原因,对设备润滑故障从摩擦副材质、润滑油品的质量分析、润滑方法和装置、润滑系统等多方面综合采取对策;
d)防止润滑剂泄漏;
e)加强技术人员与操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
润滑技术管理的重点是对设备的润滑故障采取早期预防和对已发生的润滑故障采取科学的处置对策。
4、设备润滑管理的实施
1)建立健全润滑管理的组织机构;
2)制定并实施设备润滑管理的规章制度;
3)执行润滑管理的日常业务工作;
4)进行润滑故障的处理工作;
5)进行废油回收;
6)开展润滑管理的基本活动,防止设备润滑油品的泄漏活动,油液净化活动。
5、设备润滑管理的效益
实行设备的全面润滑管理,节省润滑剂、节能作用尚在其次,其主要效益更是体现在由于减少故障而节省的维修直接损失、由于减少设备意外停机而节省的间接损失、由于延长设备使用寿命而带来的直接效益。据美国有关部门估计,美国每年投入加强润滑管理的费用约为2300万美元,却能节省资金达160亿美元,是管理投入的696倍。实施润滑管理的效益由此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