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数学教育的现状
我国数学教育的现状
1.首先从教学资源上讲,目前教学资源分布极其不均,城市与农村的教学资源差距较大,不管是在硬件设备还是在师资队伍上,农村学校都远远地落后于城市学校,数学教育质量不高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改变。根据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对农村中小学数学教学的抽样调查显示:我国现有农村数学教育的办学条件只能勉强满足学科教学的基本需要,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相距甚远。再加上农村数学教学的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偏低、数学教育资源利用不充分等因素,我国农村数学教育的质量远远低于城市的质量。2.其次从教学形式上讲,目前由于应试及升学的压力,在数学教学的课堂上多是教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说得少,表现的机会也少,久而久之,学生就形成了一种即使懂也怕发言,不敢表现自己的畏惧心理。这种心理严重地影响了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教学的积极性。并且在目前数学教学中,难题都是由教师讲解清楚后再让学生练习,因此学生碰到难题都习惯等老师讲,而不积极主动地想办法去解决,“不牵”则“不达”,畏难心理由此而产生。加之目前的数学教学忽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忽视学生求异思维的火花,所以学生存在盲目从众的心理。他们对同学的发言往往不作深层次的思考,不去寻求其他答案或解法。这种从众心理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着学生参与课堂发言的积极性。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是领导者、权威者。在学生的眼中,老师说的话、做的事都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这种崇师心理在很大程度上压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成为他们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思考的拦路虎、绊脚石。
3.最后从教学内容上讲,我国的数学教育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因此数学功底非常深厚,对于数学推理及其逻辑方面的问题,学生都能较好的解决。对于所学内容,章节前后安排得当,连贯性强,形成了一个较好的知识链,由浅入深,使学生容易接受。但对于知识的源头我们并没有太多的了解,比如对于数学史这一块的内容,高、初中必修教材中只有寥寥几处涉及数学史的概念,而这仅有的几处还往往被忽略。据相关报告显示,对于一个数学史方面的调查问卷,其中有一道选择题是:“勾股定理在外国叫什么定理?”答案可以参照初一几何教材上的一段话,可结果选对答案的学生只有一半人,问及原因,说教师在课堂上没讲解这一段,因此没有印象.对教材以外的数学史内容学生了解得就更少了。
第二篇:如何看待我国数学教育的现状
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摘抄学习稿)
现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总结如下。
一、教师的知识观、学生观、教学观发生了变化。教师对知识的理解发生了变化。教师普遍认同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即知识不是静态的结果,而是一种主动建构的过程。从教师课堂中看到,教师在教学中普遍采用探究、讨论、实验、猜测、游戏等多种活动形式,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主动认知、主动建构,获得充分发展。
教师把学生看作数学学习的主人。座谈中教师谈到:学生来到学校,坐在教室,不应是只发挥“耳朵”的作用,而应该是多种“器官”参与数学活动。也就是说学生不应该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进行知识建构。通过自主的知识建构活动,学生的创造力、潜力得以发挥,情感、态度、价值观得以陶冶,个性得以发展。
教师普遍认为:教学是对话与知识的建构活动,没有与学生沟通的教学是不可想象的。从调研的课堂中不难看到,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和谐平等的,是相互尊重的,是真诚互动的,是共同探究知识的“学习共同体”。
教师不再仅仅把教会学生知识作为唯一的教学目标,而是在教学目标中融入“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探索发现中掌握知识”、“学习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与知识同样重要”等更加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内容。
二、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了变化。
1.教师角色发生了变化。《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对照现有课堂教学现状,新课标的角色要求在我们老师课堂教学上已经得到了较好的体现。课堂上,我们的老师能组织学生发现、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能组织、营造和保持教学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能引导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激活进行探究所需的先前经验,引导学生围绕问题的核心进行深度探索、思想碰撞,等等;能充分与学生合作,让学生始终处在师生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和宽容的氛围中学习,完成学习任务。
2.注重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去观察问题、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提高能力等。
3.创设“互动生成”的教学环境这一理念在部分课堂得到体现。课堂上师生互动多,学生表述多。教师引导学生经历“做数学”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与学生平等地交流和给以恰到好处的点拨。课堂上把师生活动看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建立起真正的人与人之间的特殊交往的关系。具体的说,就是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师生为实现教学任务和目标,围绕教学内容共同参与的活动。通过对话、沟通和合作活动,产生交互影响,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的过程。“互动”不仅是教师与学生的“一对一”或者是“一对多”(全体或小组),还包括学生个体和群体,小组之间的教学活动。
三、教师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每一个学生都有丰富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积累,每一个学生都会有各自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中教师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感到自己与他人不同,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的数学需求,最大限度地开启每一学生的智慧潜能,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教师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的理念激励着学生的学习信心,也反映出教师课程理念的转变。调研中,经常看到教师在学生讨论时走下讲台,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课堂上,让学生进行开放式提问。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尽量让学生参与,“谁来回答他的问题?”“还有没有不同的解法?”“谁还有疑问?”让学生各抒己见、积极讨论,在讨论中思考,在合作中交流,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进而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四、教师在落实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促进了自身的专业化成长。
长期以来,小学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百科全书”的形象,部分有一定经验的“老教师”也往往在学生的“崇拜”声中,满足于学生眼中“博学者”的形象,不再像“年轻”时那样拚搏……但新课程的实施又重新激起了教师的活力,教师作为研究者的理念正在逐步得以实现,座谈中很多教师谈到,现在上每一节课不仅要考虑教什么和怎样教的问题,而且要考虑为什么这样教的问题。教师感到新课程的教学压力比以前大了。这种压力并不是知识本身的,是涉及到教师专业能力方面的,要求教师从观念、策略到具体方式、方法都要发生变化。现在的压力更多的是发自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的需要,更多体现在教师本人已经意识到自身并不是真正的“博学者”。也正是这种清醒使一大批课改教师在悄然中发生了变化,正在朝着课程标准要求的方向变化,成为教师中的佼佼者。
存在问题及原因:
一、农村教师队伍年龄老化、民师专正化、工作量偏大与教师转变观念、加强理论学习之间的矛盾。
目前,我国小学数学教师年龄老化现象非常突出,教师数量偏少,尤其学区(村小)的小学数学教师,教师的第一学历偏低,整体水平不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着课改工作的深入和制约着小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年龄老化、水平偏低容易造成教学观念上的僵化,一些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非常困难;教师包班上课,工作负担重,他们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研究教材和进行理论学习,对提高其教学水平和能力非常不利。
二、以书面测试为主要形式的结果评价与注重过程、多元性评价不一致的矛盾。
以书面测试为主要形式的结果评价简便易行,仍是目前很多学校评价教师和学生的主要手段,但是书面测试有很大的局限性,它考查的主要是知识与技能,有些内容和能力是考查不出来的。如果只注重书面考试,很容易把教师引到用应试的思想来执教新教材。解决不了评价问题,课改的要求就落不到实处。
三、大班额与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相矛盾。由于师资紧缺、校舍紧张等原因,大部分驻城学校出现了班额过大的现象。而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课堂教学中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大班额使小组难以划分、小组讨论难以指导、小组交流难以控制等,从而使学生感受不到合作的乐趣,无法养成合作意识,这都影响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课堂教学效果差。
四、农村小学教学现有条件和教学手段现代化要求之间的矛盾。
农村小学资金短缺、条件落后,有些学校连台投影仪都没有,很多教师上课仍是“一支粉笔,一张嘴,大黑板上过家家”的局面,教学效率低下。新课改倡导要注重揭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注重学生的感知、体验等学习目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这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所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程度也是当前课改的当务之急。
五、多数农村学校校本教研活动与缺乏同伴和专家之间的矛盾。
教师个人、教师集体、专家引领是校本教研的三个基本要素,共同构成了校本教研的三位一体关系。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是开展校本教研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三种基本力量,它们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只有整合这三种基本力量,才能有效地促进校本教研的开展和教师的专业发展。
缺乏了与同伴之间的专业切磋、协调和合作;缺乏了专业研究人员的参与、支持和引领。教师的专业水平就会有低水平重复的危险,很难实现理论的提升。
六、农村教师待遇偏低,挫伤了教学的积极性。城乡教师工资差距过大,乡镇教师工资偏低、待遇教差。农村学校所处的位置往往在村中,交通不便,生活条件一般,现实状况造成了青年教师吃住都不方便,很难安心工作。
一、加快农村教师的新陈代谢,改善农村教师队伍年龄偏大,数量偏少的现状。建议各县区每年选用一批师范类专科以上毕业生,补充“新鲜血液”;二是从城镇学校富余人员中,选派部分优秀教师下到边远穷乡支教。
二、加大教师培训力度,着力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师资,一支业务精良的小学数学教师队伍,对提高教学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要利用各种机会和途径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教师进行轮训,使教师在业务知识、教育理论、教学能力等方面都能得到提高。
同时还要加强教材培训的深度与广度。没有对教材的正确理解,优化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就无从谈起。要改变只热心于就课论课的课堂教学观摩,改变只热衷于对教学方法的研讨而忽视了对教材的研究等现象,教研工作要回归到对教材的钻研和学习上,加强对教材的辅导工作,规定任何教师在教学任何一个教学内容之前必须接受全册教材辅导和单元教材辅导,没经辅导的内容,不允许上课。通过教材通研使教师了解全册教材的体系,把握各单元的教学目标及教学的重点、难点及前后的联系,知道各部分内容的教学建议。
三、充分发挥县乡两级教研人员(包括兼职教研员)及部分骨干教师的作用,在全市范围内形成“专家”阵容。
四、要建立多元的教学评价机制,充分发挥评价的促进作用。
长期以来评价存在的一大问题是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的功能。多数学校仅以学生的书面测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的唯一标准,致使教师的一切工作围绕着考试内容转,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部分学校因命题人员对新课标、新教材研究不够,命题内容不符合新教材内容,有超知识点的现象,只重视了知识与技能的测试,不能很好地全面考查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水平。影响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误导了教师教学研究的方向。
总之,尽管课程改革已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仍任重道远。在深化课程改革的进程中,还有许多认识问题需要梳理,还有许多问题需要去探索和完善,我们将群策群力,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共同努力。
第三篇: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
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
一、政策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运用,教育信息化成为国家发展与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方向。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推进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
2010年7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是一份指导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也是新世纪继科技规划纲要、人才规划纲要之后的又一个支撑国家战略的纲领性文件。《纲要》指出,要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
2012年3月13日,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明确教育信息化的主要任务就是大力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规划》明确,到2020年,要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基本实现所有地区和各级各类学校宽带网络的全面覆盖,提高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全面深度融合。
2014年2月27日,中央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总书记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将教育信息化摆在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各省也成立了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总书记强调“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信息化已被提升至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上来,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的地位。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对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要求“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
2014年11月16日,教育部、财政部、发改委、工信部、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委印发的《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有效机制的实施方案》的通知,从国家层面上建立跨部门协调推进机制,明确各部委在新一轮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分工,各自所扮演的角色,提出“政府统筹引导,企业参与建设,学校购买服务”。《通知》提出,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必须从构建有效机制入手,要坚持应用驱动的原则,制定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通知》提出,未来五年教育信息化的总体目标为加快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与应用,实现各级各类学校宽带网络的全覆盖,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全面深度融合,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之间的差距。《通知》明确指出,到2015年,全国基本实现各级各类学校互联网全覆盖;到2017年,全国基本实现各级各类学校宽带网络接入,基本建成数字教育资源与公共服务体系,所有教师和初中以上学生基本实现“人人通”;到2020年,实现网络条件下的多媒体教学环境,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
二、当前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总体情况
近五年来,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按照“面向未来、育人为本”,“应用驱动、共建共享”,“统筹规划、分类推进”,“深度融合,引领创新”的工作方针,围绕“三通两平台”这个中心工作,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管理
部门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和落实教育信息化优先发展政策,各级电教部门做好技术服务,各级政府落实经费投入,创新企业参与机制,坚持试点先行、典型引入,各项重点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
一是“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取得重大进展。截止到2013年年底,全国80%以上的教学点已用上了设备和资源。
二是“网络带宽校校通”进展明显。实行了“政府政策支持,大企业投资建设,学校持续使用”的新机制。在电信运营商的大力配合和支持下,截止到2014年年底,全国中小学网络接入比例已达到75%,其中10M以上带宽接入的学校已达到55%。到2017年,全国基本要实现各级各类学校宽带网络接入。截止到2014年年底,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已建成多媒体教室240多万间,占教室总数的61%,未来五年将实现多媒体教室全覆盖的目标。
三是“优质教育资源班班通”取得明显成效。各地积极探索名师课题、名校网络课堂等多种形式,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普遍深入,为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址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发挥了作用。
四是“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取得一定突破。截止2014年年底,全国网络学习空间开通数量达到1100多万个,应用范围从职业教育扩展到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领域。
五是教育资源、教育管理两个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与应用稳步推进。2012年底,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上线运行,具备为1万所学校、100万名教师和1000万名学校提供服务的能力。目前,已有约三分之二的省份初步建成了省级资源平台,省级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相继开始规划建设,学籍系统已实现全国学生一生一号、终身使用。
六是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取得重要突破。设立了“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计划到2017年实现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并要求各地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教师资格认定、资格定期注册、职务(职称)聘任和考核奖励等的必备条件。
七是各地积极行动,出台有力举措。各地加强了对教育信息化的行政领导;各省份均已制定了教育信息化规划或行动计划,各省每年专门召开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部署落实教育信息化各项重点工作;各地教育信息化经费投入逐步加大。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全国各省区市本级财政累计投入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经费已达30亿元,2014年全国各省区市本级财政累计投入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经费超过50亿元。
三、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潜在市场
1、未来五年,中国教育信息化产业规模将迎来井喷式发展近五年,各级政府在中小学薄弱学校改造、学校网络基础设施(网络带宽、服务器、计算机等),教育电教装备(如电子白板、触摸一体机、多媒体教室、视频录播室、实验仪器等)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经费,乡镇以上学校教育信息化所需要的基本硬件设备已初步具备,但生均配置比例低。
但是,我国教育基础设施有待普及和提高;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有效机制尚未形成,优质教育资源尤其匮乏;教育管理信息化体系有待整合和集成,教育信息化区域、城乡、校际发展不平衡,重硬件建设轻应用的现象普遍存在。
多媒体课堂已进入校园,多媒体教学、电子白板上课取代了过去的黑
板粉笔,作为老师最需要的就是各种优质教育资源。未来五年,教育信息化应用成为关键,优质教育资源库(教师备课教学、应试备考等)、中小学教育管理与应用软件、区域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中小学智慧校园、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等方面市场空间大,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教育软件及教育服务平台未来五年将迎来井喷式发展。
2、从线下走向线上,互联网掀起教育产业革命
近年来,随着我国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呈现加速增长的态势。凤凰教育发布的《2013教育行业分析报告》显示,2004年,我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约143亿元,2013年已达到981亿元,实现21.2%的年均增长率,2014年达到1338亿,2015年将达到1745亿。
2014年6月申银万国发布的《互联网教育行业深度报告》显示,五年后中国教育培训市场规模将达7000亿元,在线教育将呈现井喷式增长,其规模接近4000亿元;在细分的K12领域,线下产业规模达2000亿元,在线教育领域则达到1500亿元,这显示出了在线教育的发展潜力,甚至在整个教育生态中的占比有望赶超传统教育。
第四篇:我国教育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也面临着新的发展阶段。一方面,在体制改革方面取得了累累硕果,人们对先进文化的需求得到了更好的满足,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教育体制问题层出不穷,严重束缚了人才自由全面的发展。教育体制问题亟待解决。
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现状
1、高等教育规模扩大
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同志恢复高考制度的带动作用下,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日趋繁荣,到现在,更是得到了规模化得发展。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的发展有目共睹。其中包含了本科院校、高职高专类院校。高等学校的本专科招生规模也日渐扩大,在校生人数增多,尤其是近几年来,研究生群体的队伍日益壮大,毛入学率也呈直线上升趋势。有资料显示,至今为止,我国高等教育总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一。
2、高等学校质量受到重视
在中共中央提高高等学校教育质量的号召下,我国各大高校深入进行了教育体制改革,日益改变以前教育落后的旧模式,与时俱进,把培养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人才作为目标。滨海学院在这方面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两年,学校深入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并且成立相关研究小组,要求教师上课时以创新为机制,充分带动学生的积极性,挖掘他们的潜能,把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学校在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成效显著,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和能力都得
以提升。由此可见,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日益得到重视。
3、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长期以来,高等学校的经费仅仅依靠政府的财政拨款。自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提出“财、税、费、产、社、基”的六字方针后,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体制改革进展非常顺利,特别是高等教育收费改革与建立对家庭贫困大学生“奖、贷、助、补、免”为主体的助学保障体系同步进行,使改革平稳推进。就我个人而言,在国家政策的惠利下,申办了生源地助学贷款,这使得我们这些家庭经济条件一般的学生也能顺利解决学费问题,进入高校接受高等教育。在学校综合成绩优异的同学,更是能受到政府下发的奖学金奖励。这一切都得益于政府在高等学校经费投入的体制改革。
4、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不断推进
随着办学体制改革的推进,现已形成了公办、民办高等学校共同发的格局。新中国建立后不久,由于当时认识水平和历史条件的限制,实际上取消了私立高等学校,形成了仅由政府举办高等学校的单一局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走上了改革开放之路。1982年中华社会大学等学校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恢复。20多年来,民办高等教育突破了在夹缝中求生存的状况,取得了很大的发展。这方面,滨海学院20年来的发展壮大又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二、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师队伍建设问题
教师的数量和质量不能满足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高等学校的师资数量逐年有所增加,但是赶不上学生的增长速度,而许多大学教师还担任成人高等教育和许多非学历教育工作,实际负担更重。新教师的学历多为“博士„‘硕士”,但缺乏培养人的理念和教学的经验。同时,每年平均要有6%的老教师“退休”。而教师的学术精神倒退、学术风气不正、学术道德失范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导致教师队伍学历职称上升、而学术和教学水平下降也是一大隐患。
2、高等教育的公平与效率问题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无论是从起点、过程之中,还是从结果上都是不公平的。如果处理不好,就可能给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带来不可预见的损失。而高等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低下,也无疑加剧了有限的高等教育的资源紧张和匮乏程度;另一方面,在公平第一还是效率第一的争论上,还没一个很好的定论,也是高等教育发展不稳的一个诱因。
3、高等教育大众化与质量监控问题
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总是伴随着高等教育发展的大众化而不断被人们关注,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一个永恒的主题。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逐渐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方向发展。同时高等教育的“扩招”所言生的高等教育的“量”的扩张与“质”的稳定和提高的问题凸显出来。如果不能把教育的“量”的扩张
与“质”的稳定和提高有机结合,必然成为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问题。如果不能处理好由于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导致的质量监控问题,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就有可能冲走别人走过的弯路。
4、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
近年来,我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已直接影响到高等学校改革与发展,影响到家庭与社会的稳定。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也亟待解决。
三、相关解决方案
1、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加大师范类高等院校的经费投入,吸引更多的有志青年投身教育事业,壮大教师队伍;增加对博硕类教师培养人的理念和教学的经验;完善教育者的文化和道德修养监督机制,强化法律意识,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优秀教师。
2、公平效率方面
追求相对公平是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本质规定和内在要求,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公平原则。首先应完善助学保障制度,建立相对合理的奖、贷、助、减制度,尽可能保证亲困学生不因经济困难而失去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其次,建立对弱势群体的“补偿利益”制度,包括对地区弱势、经济弱势、身心弱势的群体的利益补偿,及高等教育向这些弱势群体倾斜。最后,针对不同高校的发展起点的不同所衍生的二次不公平问题,可以建立对弱势高等教育机构的资助制度,鼓励如是高等教育的机构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和多渠道。
3、大众化与质量监控方面
要保证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适应性和质量的延续性,就必须建立高等教也质量的监控机制。具体地说,一是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多样化,即学术上的质量观、满足社会需求的质量观和整体性质量关;二是树立牢固的质量意识,把质量与法制观念紧密结合起来,做到依法治教,依法保质;三是建立内控质量监控机制和外控质量监控机制,即内部建立校、院、系、班四级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外部应建立政府、社会和相对独立的评价机构三方互动有互不干涉的质量监控机制。四是建立与国际接轨的高等教育质量监控的标准化和数字化,从而使中国的高等教育达到世界的教育标准。
4、解决大学生就业方面
首先,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先就业再择业,不要一味眼高手低;其次,高校可成立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积极帮助和引导学生就业,解决学生向就业者转变的一系列问题;再次,国家可以通过加大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机制,来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和岗位,也可积极支持和引导大学生创业,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五篇:我国高职教育现状分析
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部分院校是在师资力量薄弱、实训条件较差的中专学校或职工大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科技水平的迅猛提高,现有的师资队伍已很难满足形势发展需要,并逐渐成为影响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努力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精干高效、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不仅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关键,同时也是当前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中一项根本性的任务,以下讨论就是本人对双师型教师建设的一些认识。
1.“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1 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适应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需要
21世纪是世界各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竞争更加激烈的世纪,众所周知,无论是经济实力竞争还是综合国力竞争,它们的核心均是科技竞争,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便是人才的竞争、教育的竞争。面对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新知识、新理论、新学科、新课题的不断涌现,我们不仅需要一大批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规划设计的学术型人才,更需要培养一大批在生产第一线从事制造、维修、管理、营销及技术服务等工作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而培养这一层次人才的艰巨任务,就责无旁贷地落在高职院校教师的肩上。高职教师只有在结合本学科最新研究成果,传授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同时,努力培养学生的应用智力技能和动手操作技能,才能主动适应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的要求。
1.2 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完成高职培养目标的前提条件
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由自身教育类型的培养目标所决定的,高职教育既有高等教育的普遍性,又有其特殊性。这一教育类型的培养目标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了实现这一培养目标,高职教育要求以能力为中心设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要突出技能训练,一般各类实训教学环节的比重要达到40%以上,要求学生毕业后便能顶岗工作,适应期很短或不需要适应期。显然,要达到这样的培养目标,没有一支“能讲会做”的“双师型”队伍是行不通的。
1.3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改变高职师资队伍现状的需要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师资一部分是由中专学校转型升格而来,他们专业基础比较扎实,教学技能比较熟稔,但一般存在知识结构老化,教学方法陈旧,对学科前沿的新知识、新理论了解不多的问题;一部分是接纳的对口专业高校毕业生,这些青年教师计算机应用能力较强,能很快掌握适应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但教学基本功不够扎实,特别是动手能力较差。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培养人才的中心工作便是教学,所以,要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和水平,就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1.4 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内在要求
高职毕业生一般要在生产现场从事操作和管理工作,如在引进、推广先进生产技术、应用先进设备、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等过程中,都有消化、吸收、改造、创新的能力要求,这种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实践环节来实现的,这无疑对教师也提出了同样的要求,要求教师必须深入实践,不断培养和增强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途径
2.1 加强学科带头人的培养
学科带头人是指那些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深厚的学术造诣,在某一学科的前沿领域取得了创造性的、具有突出学术水平的教学和科研成果,并善于培养青年教师的高职称人员。学科带头人是“双师型”教师队伍中的骨干和核心,是学科建设的旗帜和领路人,所以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至关重要,一方面要从制度上规范他们履行学科领导职责,又要从人、财、物等方面尽可能保证他们参加各类学术活动,担当指导青年教师的重任,以此带动学科学术梯队的形成和学校整体师资水平的提高。
2.2 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
根据教育部《关于新时期加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到2005年教师队伍的结构与素质方面,教授与副教授岗位占专任教师编制数的比例,职业技术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一般为15~25%,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比例达到30%以上,目前多数高职院校离这个目标还有很大差距,这就需要我们大力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读研的老师要积极参与高校的科研课题,掌握学科的前沿动态,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分期分批地派青年教师到高校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2.3 提高教师的动手能力
高职教师不仅要能讲,更要能干,即教师-技师-体型。动手能力是高职教师必备的技能素质,关系到能否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直
接影响到培养人才的质量,为此可采取以下措施:
(1)建立校内外教师技能培训基地,按周期抽调一定比例的教师在校内外基地挂职锻炼,参加全过程(或部分)生产实践,跟踪生产一线新的实用技术,并形成周期性的轮回锻炼机制,鼓励他们参加职业资格认证考试。
(2)对于新参加教学工作的青年教师,要安排在校内实习车间和实验室进行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要求参训教师正确执行操作规程,熟练地使用实训工具和仪器设备,独立完成实验、实训任务,做到能掌握本专业操作技能的训练内容。
(3)鼓励结合教学需要,自行研制实习、实验设备,即可节省经费,又锻炼了教师的动手能力。
2.4 优化教师结构
针对有的高职院校专业师资起点较低,很难满足双师要求的现状,一方面采取各种途径对现有教师进行在职培训,又要大力引进“双师型”的专业带头人,以此带动“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在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以老带新,充分发挥老教师传帮带作用。从生产第一线吸纳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充实师资队伍,或作为兼职教师参与学校的专业建设和教学工作。
2.5 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高职院校应积极鼓励专业教师走出学校,面向企业,面向生产,主动开展科技服务,承担科研项目,通过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开发产品,转化科研成果,让他们得到进一步的锻炼和提高。
3. 采取激励措施,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3.1 “双师型”教师的确认
1“双师型”教师的确认,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办法,教育部高教司在高职高专教育教学工作合格学校评价体系中提出的“双师素质”教师标准规定如下:
2有两年以上基层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能指导本专业实践教学,具有中级(或以上)教师职称。既有讲师或以上的教师职称,又有本专业实际工作的中级或中级以上的专业职称。
3主持(或主要参加)两项(及以上)应用性项目研究,研究成果已被社会企事业单位实际应用,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各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一些内部规定和标准,应注意到不要把“双师型”标准看成简单的条文,也不要为了应付评估把“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作为权宜之计。
3.2 对“双师型”教师的激励措施
各校应结合具体情况,制订对“双师型”教师的激励措施,使“双师型”标准成为专业教师努力的方向。如规定学校认定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必须具有2年以上的企业实践经验,有一至二项科研成果,才能获得入选资格;学校对获得“双师”资格的教师给予享受学术休假、出国培训、进修和项目开发补贴等优惠待遇;被评为学校学科带头人的“双师型”教师给予专项津贴或报销一定数量的书报费。
在评定职称、任职、调薪、晋级工作中,用什么标准衡量人才的水平、素质和能力,是事关高职教育发展的大局,对高职教师的指挥棒作用很大,目前各类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审上基本参照普通高校的标准,按照专科、成人高校层次,要求有一定数量的论文,而对教师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没有考核标准,这些都不利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人事部门应参照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专业人员评定办法,着手研究、制定高职教学系列职称评定标准,从制度上保证“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