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物理 掌握高考十大题源七(教师版)

时间:2019-05-12 07:06: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2高考物理 掌握高考十大题源七(教师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2高考物理 掌握高考十大题源七(教师版)》。

第一篇:2012高考物理 掌握高考十大题源七(教师版)

掌握高考十大题源,给力高考

研究近五年新课标高考试题,可以发现,物理试题逐渐朝着紧扣教材、考查能力的方向发展,而能力的考查又主要体现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通过对近五年新课标高考试题研究,可以发现,新课标高考命题的题源主要有十个。研究高考命题的十大题源,给力高考,赢得高考。

题源七。源于教材中的物理学史上重大事件和著名科学家的重大成就

【题源解读】在新课标教材中,用了较大篇幅介绍了物理学发展史,给出了大量的科学史料,介绍了一些科学发现过程中科学家的思维过程,介绍了物理知识和规律的形成过程。例如选修3-1第一章第2节介绍了库仑实验,选修3-2第四章第1节“以划时代的发现”为题介绍了“电生磁”和“磁生电”的研究过程。这些物理学史上重大事件和著名科学家的重大成就都是学生必须知道的,高考对这些也加大了考查力度。

例16.(2011海南物理)自然界的电、热和磁等现象都是相互联系的,很多物理学家为寻找它们之间的联系做出了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揭示了电现象和磁现象之间的联系 B.欧姆发现了欧姆定律,说明了热现象和电现象之间存在联系 C.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揭示了磁现象和电现象之间的联系 D.焦耳发现了电流的热效应,定量得出了电能和热能之间的转换关系

【点评与启示】教材中对物理学家为寻找电、热、磁之间的联系的叙述分布在选修3-

1、3-2的有关章节中。有关物理学史及其相关知识点是高考要求掌握和知道的,高考备考不要丢掉要求了解和知道的。注意: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揭示了磁现象和电现象之间的联系,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是纽曼、韦伯总结得出的。

例17.(2011山东理综卷)了解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学会像科学家那样观察和思考,往往比掌握知识本身更重要。以下符合事实的是 A.焦耳发现了电流热效应的规律

B.库仑总结出了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C.楞次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拉开了研究电与磁相互关系的序幕

D.牛顿将斜面实验的结论合理外推,间接证明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点评与启示】此题重点放在科学家的观察和思考上。此题涉及的知识横跨教材必修1和选修3-

1、3-2,楞次发现了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楞次定律,牛顿根据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总结出了牛顿第一定律。此题给予我们的启示是,对于物理学史上一些重要规律的形成过程要了解,这样才能得到高考的送分题。

例18.(2010新课标理综卷)在电磁学发展过程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B.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楞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C.库仑发现了点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定了元电荷的数值 D.安培发现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规律:洛仑兹发现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规律 【解析】: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选项A正确;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选项B错误;库仑发现了点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定了元电荷的数值,选项C正确;安培发现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规律,洛仑兹发现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规律,选项D错误。

【答案】:AC 【点评与启示】此题以高中物理中涉及电磁学发展过程中一些著名科学家的重要研究成果切入,内容分布在选修3-

1、3-

2、3-4等部分,综合考查学生对物理学史中电磁学上重要发现的了解情况。

例19.(2010海南物理)1873年奥地利维也纳世博会上,比利时出生的法国工程师格拉姆在布展中偶然接错了导线,把另一直流发电机发出的电接到了自己送展的直流发电机的电流输出端。由此而观察到的现象导致了他的一项重要发明,从而突破了人类在电能利用方面中的一个瓶颈.此项发明是 A.新型直流发电机

B.直流电动机

第二篇:广东高考大题

2012.

36.(18分)

图18(a)所示的装置中,小物块A、B质量均为m,水平面上PQ段长为l,与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其余段光滑。初始时,挡板上的轻质弹簧处于原长;长为r的连杆位于图中虚线位置;A紧靠滑杆(A、B间距大于2r)。随后,连杆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带动滑杆作水平运动,滑杆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18(b)所示。A在滑杆推动下运动,并在脱离滑杆后与静止的B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

(1)求A脱离滑杆时的速度uo,及A与B碰撞过程的机械能损失ΔE。(2)如果AB不能与弹簧相碰,设AB从P点到运动停止所用的时间为t1,求ω得取值范围,及t1与ω的关系式。

(3)如果AB能与弹簧相碰,但不能返回道P点左侧,设每次压缩弹簧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Ep,求ω的取值范围,及Ep与ω的关系式(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

2013.35图18,两块相同平板P1、P2至于光滑水平面上,质量均为m。P2的右端固定一轻质弹簧,左端A与弹簧的自由端B相距L。物体P置于P1的最右端,质量为2m且可以看作质点。P1与P以共同速度v0向右运动,与静止的P2发生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碰撞后P1与P2粘连在一起,P压缩弹簧后被弹回并停在A点(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P与P2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求

(1)P1、P2刚碰完时的共同速度v1和P的最终速度v2;

(2)此过程中弹簧最大压缩量x和相应的弹性势能Ep

第三篇:高考物理力学及运动大题强化

1.拧开水龙头水就会流出来,为什么连续的水流柱的直径在下流过程中会变小?设水龙头的开口直径为1cm,安装在离地面75cm高处,若水龙头开口处水的流速为1m/s,那么水流柱落到地面的直径应为多少?

2.一弹性小球自5m高处自由下落,掉在地板上,每与地面碰撞一次,速度减小到碰撞前速度的碰撞的时间,计算小球从开始下落到停止运动所经过的路程、时间、位移.(g取10m/s2)

3.小球A从地面以初速度v01 = 10m/s竖直上抛,同时小球B从一高为h = 4m的平台上以初速v02= 6m/s竖直上

抛.忽略空气阻力,两球同时到达同一高度的时间、地点和速度分别为多少?(g=10m/s2)

4.甲、乙、丙三辆车行驶在平直公路上,车速分别为6m/s、8 m/s、9 m/s.当甲、乙、丙三车依次相距5m时,乙车驾驶员发现甲车开始以1m/s2的加速度做减速运动,于是乙也立即做减速运动,丙车驾驶员也同样处理.如图2-15(原图2-23)所示.直到三车都停下来时均未发生撞车事故.求丙车减速运动的加速度至少应为多大?

5.一电梯,启动时匀加速上升,加速度为2m/s2,制动时匀减速上升,加速度为-1m/s2,楼高52m.求:

⑴ 若上升的最大速度为6m/s,电梯升到楼顶的最短时间是多少?

⑵如果电梯先加速上升,然后匀速上升,最后减速上升,全程共用时间为16s.上升的最大速度是多少?

6.子弹从枪口射出速度大小是30 m/s,某人每隔1s竖直向上开枪,假定子弹在升降过程中都不相碰,不计空气

阻力,试求:

⑴空中最多能有几颗子弹?

⑵设在t=0时,将第一颗子弹射出,在哪些时刻它和以后射出的子弹在空中相遇而过?

⑶这些子弹在距射出处多高的地方依次与第一颗子弹相遇?(g=10 m/s2)

7,不计每次9

第四篇:2016全国卷高考传记大题精选

(2)朱东润的传记文学观是如何形成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①广泛阅读古今中外的传记作品,如《史记》《汉书》《约翰逊博士传》《维多利亚女王传》等,并比较它们的异同;②深入研究传记文学理论,辨析不同概念,如阅读莫罗亚的传记文学理论,分辨史传、别传、自传、传叙文学等;③进行传记文学写作实践,如给张居正写传。(3)作为带有学术性质的自传,本文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回答。(6分)

①偏重学术经历,主要写自己的传记文学观及其形成过程;②写生平和学术二者交融,呈现学术背后的家国情怀;③行文平易自然,穿插实用口语,就像和老朋友闲谈一样。(4)朱东润认为传记文学作品应该如何刻画和评价传主?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请结合材料说明理由。(8分)

第一问①应该入情入理的细致的刻画传主的个性。如果只重比较就看不清传主的个性,而要是像《维多利亚女王传》那样就不够细致,像《约翰逊博士传》那样细致则难免琐碎。②应该信笔直书,全面评价传主的优缺点,要是项有些古代文人的作品那样只是歌颂死者就不是传记文学。

第二问观点一:①只有入情入理地刻画传主的个性,才能给人深刻的印象,却具有可读性;②人无完人,只有全面评价传主的优缺点,才能给读者留下一个完整的人物形象。观点二:①细致刻画个性需要史料支撑,如果史料不足而仍然强调这一点,就会导致不够客观,显得矫揉造作;②追求全面评价传主的优缺点,不能有效凸显传主的个性。

(2)迟子建的创作观是如何形成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①大自然的变化给了迟子建最初的人生感悟,引发她对于世界、人生以及生命的思考,这些感悟和思考激活了她的倾诉欲望,为她以后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②充满灵性的黑土地、富有灵性的动植物,刻印在她的脑海里;生活在这里的淳朴故乡人的平和超然,“几乎决定了她成年以后的人生观”,进而影响了她的创作人生。

③奇异的风景、多彩的神话、玄妙的梦境、“被神灵包围着”的充满温暖的北极村人,滋养了她的创作性灵,成为她永恒书写的对象,形成了她的给世界传递温暖、带来“春天”的创作观。(3)作为作家的一篇自传,本文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回答。(6分)

①主要通过梳理自己的创作观及其形成过程,表达为人间传递温暖的情怀。②写人生感悟与写创作观的形成相互交融,揭示其创作观形成的深层原因。③以抒发感悟为主,辅之以丰富的想象,灵动飞扬,激情充沛,可读性强。

(4)作者童年时“认定世界就北极村这么大”,成年到过许多地方后,依然认定世界“只是一个小的北极村”,这是为什么?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8分)小小北极村在情感、精神、写作几方面对迟子建有着巨大的影响。

①作者童年时,只看到北极村这么大点的地方,小小北极村给了她很大的影响,是她的全部世界。长大成年后,虽然看到的世界很大,但能被作者永留心底是小小北极村那些熟悉的人和事。②作者人生观的形成,很大程度源自小小北极村人和事物的启迪。成年后阅尽大千世界,看透世情万物后,她更加感受到来自北极村的温暖和精神鼓舞。小小北极村成为她巨大的精神家园。③北极村的人和事给了作者创作的灵感,滋养着作者的心灵及思想,使作者能够通过北极村这一窗口观察世界,书写“人性的春天”,小小北极村成了她创作上传递大爱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巨大宝库。

(2)有人说《自由报》记者宗祺仁是共产党,提醒戴安澜多加提防,他却回答“何防之有”,这是为什么?请结合材料,分析戴安澜这样回答的理由。(6分)

①国难当头,应以民族大义为重,戮力同心,共赴国难;②宗的简介卓越,报道真实感人,是少有的爱国志士;③作为莫逆之交,只应相互敬重,不能彼此防备。(3)戴安澜率第200师赴缅途中,赋《远征》二首以明志。诗中涉及哪些历史人物的事迹,又表达了什么志向?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6分)

①第一首借诸葛亮远征平定蛮夷的事迹,说明自己率领的是正义之师,威武之师,表达了荡平敌寇、解民于倒悬的信念;②第二首借秦始皇开疆拓土的事迹,表达超越秦皇、弘扬国威的壮志,抒发了澄清宇宙、安抚黎庶的气概。

(4)作为著名的抗日爱国将领,截安澜不仅深受国人爱戴,甚至连敌人也不得不佩服,其中必有内在原因。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8分)①超越党派立意,献身正义事业,血酬壮志,精忠报国;②为人平和不求功名,临危不惧,胸怀坦荡;③自关心家人,情真意切,侠骨柔肠,勇于担当;④身为军人,熟读文史,精通琴棋书画,兼具文韬武略,志军有方,视死如归。(每点都结合文章的具体实例分析)

(2)为什么爱因斯坦和玻尔的论战被称为物理学史上的“巅峰对决”?请结合材料简述原因。(6分)

①从成员上看,论战双方都是当时物理学界的代表人物;②从内容上看,辩论涉及现代物理学两大基础理论——相对论和量子力学;③从影响上看,辩论带动了整个理论物理界的学术争鸣。(3)文中说:“玻尔领导的哥本哈根学派具备了一个科学学派应有的优秀特质。”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哥本哈根学派有哪些“优秀特质”。(6分)

①拥有站在学术前沿、有独特人格魅力的核心领导人物;②有异常活跃、成就卓著、堪称骨干、充满团队精神的科学家集体;③创造了独特的富有激情与活力、不断进取学术精神。(4)玻尔“特有的人格魅力”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8分)

①在和爱因斯坦的辩论中,积极追求真理,并给予学术之争高度评价,在学术之争中胸怀坦荡,不掺杂个人恩怨;②以赤子之心帮助祖国发展物理学研究;③有革新的勇气更是慧眼识才,吸引了大批青年科学家,并为他们提供发展平台,培养了大批科学家;④充满人道主义关怀,积极想方设法营救受纳粹迫害的科学家。

⑵本篇传记为什么以“一生就做一件事”为题?请简要分析。(6分)

①“一生就做一件事”出自传主之口,用传主自己说的话做传记的标题,更为贴切。(表达上的特征)②题目新颖,能够激发读者阅读兴趣。(表达上的作用)③照应文章内容,凸显传主人格魅力④凸显传主学术魅力。(结合具体事例)(突出传主的品质的角度)⑶文章结尾两段有哪些深刻含意?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渲染气氛,表达了对朱光亚逝世的悲痛,哀伤之情;把朱光亚与钱学森并提,突出了朱光亚的贡献与成就之大,也表达了人们对他的认可。(先概括语段内容,后从内容和结构分析。)⑷朱光亚是中国核武器研究领域公认的“众帅之帅”,可是全文却没有就朱光亚在核武器领域的具体工作和成就多做介绍,请你说说作者这样选材的用意。(8分)

①选材新颖,突破传统传记从传主成就和业绩方面介绍传主的选材。②从生活方面介绍传主,使得人物形象更为生动具体,真实可感③拉进传主与读者的距离,让一带科学家走进日常生活④使读者对人物的了解更为全面丰富,其他传记可能已经介绍了成就方面,本文起到补充作用。(先答选材方面的特征,后分析作用)

(4)作者在文中引入了丹尼尔·凯维勒斯的评价“从高尔顿开始,‘优生学’成为了一个具有丑陋含意的词”。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丹尼尔·凯维勒斯的评价指出优生学的不足。优生学夸大了遗传素质在个体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忽视了后天生活环境的作用,同时它也成了禁止不同种族间通婚的法规背后的智力动因。引用这一评价的好处有:①表明作者对优生学的结论持保留态度。②使读者对高尔顿及优生学有全面客观的认识。③指出高尔顿研究的弊端,使人们在运用优生学理论时能避害趋利。(2)作者刀尔登曾指出“事不宜以是非论者,十居七八;人不可以善恶论者,十居八九。”请结合冯道的有关事迹,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2)对于事或人的评价,不能简单地以是非善恶来进行论断,因为评价的标准本来就不是单一的,而且事或人都离不开当时所处环境的影响,不能完全按照后人的观念来苛责古人。(3分)比如:①冯道虽历仕四朝十一主,看上去是不忠,但实际上,他所处的五代本就是乱世,王朝更迭频繁,从一而终本不可能。

②冯道出使契丹卑躬屈膝,有汉奸之嫌。他作为汉人却为沙陀人服务,看似不义。但其实,当时华夷之防本就不严,而且又当山河残破之时,弱国无外交,他也只能忍辱负重。

③冯道求生害仁,看似大节有亏,但其实他利用自己的身份,或劝君主体恤百姓,或赎买被俘掠的士女,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3分)

(3)作为一篇人物评传,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回答。(6分)

(3)①对传主的生平经历有所取舍。主要抓住后人争议较大的几件事进行叙述,既突显了冯道的性格特点,又为后面的评价打下基础。

②注重对传主生平事迹的评价。对冯道的评论都严格立足于当时的社会背景,并以此反驳后人那些囿于世俗成见的评论,表现出既客观又不落俗套的一面。

③适当融入了作者自身的情感,做到了记叙、议论、抒情三者相结合。尤其是对于后人永远跳不出“愚忠”怪圈一事,感到深深的愤慨与惋惜,表现出作者努力为中国文化寻找出路的历史担当。(每点2分)

(4)作者认为“凡忠必愚”的根本原因是?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结合材料说明理由。(8分(4)第一问:根本原因即在于“见王朝而不见国,见国而不见民,见民而不见人”的所谓忠奸观。这种观点完全以是否无限忠于君主作为评判人与事的唯一标准,不关心事实,不关心真相,对权力无限崇拜,对个人生命与权利则完全漠视,培养的是整个民族深深地奴性。(4分)第二问:观点一:同意。

①以“忠君”作为唯一的价值标准是一种思维的退化,导致人们对诸如“仁”“义”“廉”等其他儒家多元价值观视而不见,忠奸对立成为了人们最惯常的思维方式,也成了占领道德高地以打击异己的最佳武器。

②古人以“忠孝”文化来维系封建专制体制的运转,任何违背动摇现存体制的行为都被认为是不忠不孝的行为,使得国人永远跳不出传统的文化思维定式,也使得中国出现任何变革都难如登天,所以才看不到出路。(4分)观点二:不同意。

①对人与事的评价标准虽可多元,但并不意味着可以不论是非。古人以“忠”作为最重要的评判标准体现的是对I民族气节的重视,“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以夺志”,冯道趋炎附势,卖主求荣,毫无政治操守,视为奸臣并无不妥。

②古人讲的“忠君”其实并不单单是对君主忠诚而已,更包含“匡救”之意,即杜甫所谓“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也就是说,臣对君有进行讽谏的义务,应该主动纠正君主的失误,而不是如冯道般一旦君主有难就立即改换门庭,以保自身利禄。(4分)

(3)链接材料①这段话好在哪里?请从内容和语言表达的角度加以赏析。(6分)

(3)(6分)①表现出张爱玲早年渴望成名的天真,也体现了她的浪漫情怀;②关于“出名要趁早”“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等看法,显示出她对人生的思考,也能引发读者的共鸣或反思;③文字轻松俏皮,三个“我要”,“装出不相干的样子”问报贩的话,“呵”“呀”等语气词的运用,都使文字别具特色。

(2)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作品的“复调性特征”。(6分)(3)本文在介绍阿列克谢耶维奇的写作情况时,为什么要反复提及俄苏文学的创作传统?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4)为什么说阿列克谢耶维奇获得诺贝尔义学奖是“情理之中”?结合材料你的理解。(8分)

(2)本文第一段引用郁达夫的话有什么作用?请简要概括。(6分)

①描写了沈葆桢故居的环境(内容作用)②烘托出沈宅的富丽和文化气息(手法作用)③为后面写沈葆桢重视读书的特点和他的功绩与他有深厚的文学文化功底有关作铺垫。(结构作用)(3)作为“晚清名臣”,沈葆桢有哪些主要功绩?请简要分析。(6分)①平叛太平天国运动七战七捷;②建起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船厂;③装备起中国第一代海军舰队;④创办福建船政学堂并培养出一大批叱咤风云的人物;⑤明确提出“铁甲舰不可不造,日本不可不防”的主张;⑥建设台湾并改善了台湾的经济。

(4)成就沈葆桢“名臣”声誉的原因有很多,请就你对“出身”、“读书”、“无私”三个方 面的理解,任选一个方面,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观点一:出身有可能帮助人获得声誉。观点二:读书能帮助人获得成就和声誉。观点三:无私一定能帮助人获得美誉和成就。(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任何一种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观点明确,给2分;论述合理、理由充分,给6分)

(2)邓叔群不愿意去台湾,也不去美国,而欣然接受邀请去东北筹建农学院。他这样做,既有现实因素,又有思想基础。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6分〉

现实因素:他早年的学生沈其益受东北解放区领导委托,特地到上海邀请他。思想基础:他心中有要为民族富强而奋斗终生的志愿;他从小受到母亲关于爱国和做人的教育;他内心深处,对共产党抱有希望和向往,愿与民族同甘苦,共命运。

第五篇:三角函数 高考大题突破

三角函数 高考大题突破

一.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⑴coscoscossinsin;⑵coscoscossinsin; ⑶sinsincoscossin;⑷sinsincoscossin; ⑸tantantan (tantantan1tantan); 1tantan

tantan (tantantan1tantan). 1tantan⑹tan

二.二倍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sin22sincos.1sin2sin2cos22sincos(sincos)2 ⑵cos2cos2sin22cos2112sin2

,1cos2sin2升幂公式1cos2cos2

2cos211cos22,sin.降幂公式cos222

2tan ⑶tan2. 1tan2万能公式:αα2tan1tan2

;cosαsinα αα1tan21tan2

三.半角公式:

αcosαα1cosαcos;sin 2222

α

cosαtan21 cosα(后两个不用判断符号,更加好用)

合一变形把两个三角函数的和或差化为“一个三角函数,一个角,一次方”的 yAsin(x)B形式。sincos,其中tan

 

高考常考题型精练:

例题1.(2011年高考重庆卷文科18)(本小题满分13分,(I)小问7分,(II)小问6分)

设函数f(x)sinxcosxx)cosx(xR).(1)求f(x)的最小正周期;

(2)若函数y

f(x)的图象按b4平移后得到函数yg(x)的图象,求



yg(x)在(0,]上的最大值。

4例题2.(2010重庆文数)18)(本小题满分13分。(Ⅰ)小问5分,(Ⅱ)小问8分.)设△ABC的内角A、B、C的对边长分别为a、b、c,且3b23c23a2.(Ⅰ)求sinA的值.

2sin(A)sin(BC)的值.(Ⅱ)求1cos2A



例题3.(2009重庆文数)16.(本小题满分13分,(I)小问7分,(Ⅱ)小问6分。)设函数f(x)(sinxcosx)22cos2x(0)的最小正周期为

(I)求的值;

(Ⅱ)若函数yg(x)的图像是由yf(x)的图像向右平移2 3个单位长度得到,求

2yg(x)的单调增区间。

例题4.(2008重庆文数)(17)(本小题满13分,(Ⅰ)小问5分,(Ⅱ)小问8分.)

设△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bca,求:(Ⅰ)A的大小;

(Ⅱ)2sinBcosCsin(BC)的值.222

例题5(2011年高考山东卷文科17)(本小题满分12分)

在ABC中,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

(I)求cosA-2cosC2c-a=.cosBbsinC的值; sinA

(II)

若cosB=1,ABC的周长为5,求b的长.4例题6.(2011年高考安徽卷文科16)(本小题满分13分)

12cos(BC)0,在ABC中,a,b,c分别为内角A,B,C所对的边长,求边BC上的高.例题7(2011年高考江西卷文科17)(本小题满分12分)

在ABC中,A,B,C的对边分别是a,b,c,已知3acosAccosBbcosC.(1)求cosA的值;

(2)若a1,cosBcosC

2,求边c的值.

3例题8(2011年高考广东卷文科16)(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fx2sin

(1)求f0的值;

(2)设,0,例题9(2011年高考全国卷文科18)△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己知

(Ⅱ)若A750,b2,求a与c asinAcsinCsinCbsinB,(Ⅰ)求B;

例题10(2011年高考陕西卷文科18)(本小题满分12分)叙述并证明余弦定理。

1x,xR. 63106,f3,f32,求sin的值. 22135

下载2012高考物理 掌握高考十大题源七(教师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2高考物理 掌握高考十大题源七(教师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考政治大题(5篇材料)

    《经济生活》。1、企业(企业经营者) , 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消费是生产①主权国家的权利与义务:(权利:独立权,①党首先提出建议: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 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2013高考试题——数列大题

    2013年高考试题分类汇编——数列x2x3xn2013安徽(20)(13分)设函数fn(x)1x22...2(xR,nN),证明:23n2对每个n∈N+,存在唯一的xn[,1],满足fn(xn)0;3对于任意p∈N+,由中x......

    高考物理教师工作总结(最终五篇)

    本学期,物理备课组活动时间除学校安排的星期一早上,高三物理备课组较还灵其它一些时间。备课组成员将在教材处理、教学资料的选择、教法学法的设计、练习的安排等方面进行严格......

    高考必要掌握成语

    淡泊明志:淡泊:生活俭朴。指不追求名利才能使志趣高洁。 【用 法】偏正式;作谓语;含褒义,指不追求名利 【近义词】:平平淡淡 【反义词】:争权夺利 当仁不让: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

    高考政治大题答题模板总结(精选合集)

    知识是静态的,人有了知识,还应该明白如何正确地将所掌握的知识在实践中加以应用,没有智慧,充其量不过是一本记载着知识的书。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考政治大题答题模板,希望能......

    高考政治大题答法

    政治大题关于党: 体现出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的核心;中国共产党科......

    高考历史大题答题技巧[本站推荐]

    高考历史材料大题以其设问灵活、考查能力高、分值大等特点,在高考历史试题中占有突出地位,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考历史大题答题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考历史大题答题......

    高考化学大题解题技巧[5篇模版]

    高考化学高分秘诀高考化学高分三大技巧。学习胜在学习规律,思维模式,内在联系,解题模式整理,而不是每天报着书一页页看,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考化学大题解题技巧,希望对大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