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普仁医院 副高申报评审通知

时间:2019-05-12 07:33: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武汉市普仁医院 副高申报评审通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武汉市普仁医院 副高申报评审通知》。

第一篇:武汉市普仁医院 副高申报评审通知

武汉市普仁医院 副高申报评审通知

关于2011年度卫生系列副高级职称申报评审材料报送要求的通知

时间:2011-8-3 8:15:39 浏览:

发布人:admin

各科室:

根据省职改办《关于开展2011年度全省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鄂职改办〔2011〕8号)文件精神,为做好我院2011年度参加武汉市卫生系列副高级职称任职资格评审工作,现就本次职称评审材料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审范围和对象

2010年度或2011年度在岗且符合申报条件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二、申报副高级任职资格条件

1、申报副主任医师任职资格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博士研究生毕业后,从事医师执业活动一年以上,取得主治医师任职资格,并从事主治医师工作二年以上;

(2)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从事医师执业活动七年以上,取得主治医师任职资格,并从事主治医师工作五年以上;

(3)大学本科毕业后,从事医师执业活动九年以上,取得主治医师任职资格,并从事主治医师工作五年以上;

(4)参加工作后取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上述相同学历,从事医师执业活动达到上述规定的相应年限,取得主治医师任职资格,并在职后取得达标学历后从事主治医师工作五年以上;

(5)从事本专业工作十六年以上,医学大学专科毕业后,在预防医学专业岗位上,从事主管医(药、护、技)师工作七年以上;或在县及以下基层医疗机构临床医疗岗位上,从事主治医师工作七年以上。

2、申报副主任药(护、技)师任职资格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博士研究生毕业后,从事药(护、技)师任职资格二年以上;

(2)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从事药(护、技)专业技术工作八年以上,取得主管药(护、技)师任职资格五年以上;

(3)大学本科毕业后,从事药(护、技)专业技术工作十年以上,取得主管药(护、技)师任职资格五年以上;

(4)参加工作后取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上述相同学历,从事护理专业技术工作达到上述规定的相应年限,取得主管药(护、技)师任职资格,并在职后取得上述学历后从事主管药(护、技)师工作五年以上;

(5)从事本专业工作十六年以上,医学及医学相关专业大学专科毕业后,在药学、护理、医学技术等专业岗位上,从事主管药(护、技)师工作七年以上;(6)护理专业人员,大专毕业后二十年,中专毕业后二十五年,取得主管护师任职资格五年以上的按破格申报,按正常评审。

3、未达到上述学历和资历的,按破格申报及评审。

4、从事医师执业活动时间是指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后,经注册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的时间。

三、凡在五年内有以下情况之一者,不得参加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

1、工作严重失职,造成恶劣影响的;

2、考核不称职或连续二年考核基本称职的;

3、伪造学历、资历,或申报业绩弄虚作假,剽窃他人成果的。

四、申报材料报送要求:

1、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须贴照片)(2份/人)

2、专业技术人员近五年考核登记表(各1份);

3、学历证书(含专业进修证书)(各1份)

4、身份证(正反)、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医师资格证、执业证和聘书等复印件(各1份)

5、外语考试合格证(或考试成绩单)复印件(1份)

6、计算机考试合格证(或考试成绩单)复印件(1份)

7、继续教育证书(1份)

8、个人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表(1份)

9、能反映本人任现职以来专业和学识水平的学术论文、著作(译文、译著)复印件(各1份),要求第一作者,须复印封面、目录、内容、封底,著作还需复印编委名单。

10、有关获奖及成果证书复印件(各1份)

11、破格人员破格评议推荐表(3份)

12、综合考评一览表(20份)

13、本人登记照片(红底小二寸彩照)(1张)

14、其他(其他证复印件等)(各1份)

15、申报副主任医师者必须提供由单位出具的在农村、社区工作一年以上的证明。申报材料及有关表格要求用蓝黑或碳素墨水填写,字迹工整。所交复印件的用纸要求使用70g以上A4纸,每份申报材料都必须认真整理,凡过时及凌乱无序的评审材料提交时不予受理。

五、时间安排:

1、报名时间:8月2日---4日请带原件到人力资源部进行报名登记,并领取相关表格。

2、上交材料时间:8月5日---10日。

附表1:个人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表

附表 2: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申报人员综合材料一览表(填写样表

第二篇:武汉市十二五课题申报通知

市教育局批转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做好

“十二五”课题申报等有关文件的通知

各区教育局,市属大中专院校,直属中小学、幼儿园:

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拟定的《武汉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武汉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武汉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指南》、《武汉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已经市教育局同意,现批转给你们,请认真执行。

附件:

一、武汉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

二、武汉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

三、武汉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指南

四、武汉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

二○一一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附件一:

武汉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

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

各区教科所(室、中心),市属高校科研(教务)处,直属中小学、幼儿园:

经武汉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按照武汉市教育科学规划管理的有关规定,决定自2012年3月5日起组织2012课题申报工作。现将《武汉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指南》(以下简称《课题指南》)印发给你们,并将申报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条件

根据《武汉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规定,申报武汉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负责人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在职在岗,小学、幼儿园需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其他需具有中学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是教育行政及科研部门业务科室负责人。不具有中学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须有两名中学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同行专家书面推荐。重大课题申报者必须具有中学高级及以上职称,且承担过市级及以上重点课题。课题负责人必须是课题的实际组织者和指导者,并在课题研究中担任实质性工作。

(二)武汉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为国家财政支持的社会公益项目,资助在公共部门服务的教育科学工作者。在研的武汉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负责人不得再申报新课题。凡已在国家和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立项的课题,不再参加本市“十二五”规划项目的申报,但各单位须将申报材料及立项证明交本区教育科研机构审核后报市规划办备案。

(三)重点及专项课题的申请人须承担并完成过市级及以上研究课题,或多次承担并高质量完成了市级及以上课题研究工作。

二、课题申报

(一)2012 年为“十二五”规划课题第一次申报,立项规模和数目为200项左右,共分五类:重大课题、重点课题、专项课题、一般课题和教师个人课题。其中重大招标课题、重点课题、专项课题均有不同额度的经费资助。申请人要根据研究工作的实际需要,参考资助标准,提出拟申2

请的资助额度(具体标准另行通知)。申报重大课题和其他规划课题互不交叉,申请人只能从中选一。

(二)申请人根据《课题指南》所列示的研究领域进行选题论证。重大课题名称即为研究题目,申请人不得自行命题、随意扩大和缩小研究范围,否则不予受理。其他规划课题申请人可参照《课题指南》所提出的研究领域,自拟课题名称,鼓励切实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反映武汉市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创新性课题,在涉及农村教育问题研究时,优先考虑新城区的课题申请人。

(三)从本起武汉市教育科学规划申报课题全部采取网上申报,网上评审,市规划办只受理区教科规划办、市属高等学校、局属中小学(幼儿园)有关单位上报的信息,个人及其他单位上报的信息为无效信息。下载、申报系统为“武汉教育科研信息化平台”(网址:htt://jyky.whjy.net)。系统开放时间:2012年3月5日至2012年6月5日。登录用户名为各区各单位中文全称,统一初始密码为98765(登陆后请及时修改密码以确保信息安全)。

(四)凡申报课题的市规划办专家组成员须回避课题评审工作。课题评审坚持质量第一,宁缺毋滥。专家评审结果报武汉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审定后公示,无异议后下达课题通知并拨付课题经费。申报自筹经费课题,须由所在单位填写经费保障意见。

(五)课题申报单位、各区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或相应的教育科研主管机构)、市属高等学校和直属中小学(幼儿园)要加强对本课题申报工作的宣传、组织、管理和指导,既要积极鼓励,又要严格把关,应依据《课题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和本通知的要求对申请人进行资格审查,认真审核申请人的资质和信誉、前期研究基础、课题组研究实力和支撑条件,签署明确意见,保证申请人所填写内容的真实性,确保课题申报工作的质量,并认真履行课题立项后的日常管理,帮助课题负责人按期高质量完成研究任务,努力推动全市教育科研工作大发展。

联系人:张惠诚 电话:85689523 李 燕 电话:85326800

二○一一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附件二:

武汉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

(2011年12月)

为更好地发挥教育科学引领作用,积极推动武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加快实现武汉教育现代化,根据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武汉市教育发展“十二五”规划》等有关文件精神,特制订本规划。

一、“十一五”武汉教育科学规划工作回顾

(一)主要成绩

在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为科学决策服务、为广大师生和基层学校服务、为社会服务”宗旨,围绕市委教育工委和市教育局中心工作、社会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履行研究、指导、管理和服务职能;遵循教育科学规律,积极探索教育科学研究及规划管理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机制,全市科研课题层级和研究水平显著提高,规划管理工作获得长足进步,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课题数量稳步增长,立项层次不断提升,科研参与面进一步扩大 “十一五”期间,我市开展了三批课题立项,确定了410项规划课题,较“十五”增长近20%。增设了专项课题类别。课题立项第一次实现了从幼儿园、中小学到职校、社区学院、高校各级各类教育研究全覆盖。承担了2项全国规划课题研究,较“十五”增长了100%。获得了2项省教育厅重大项目,实现历史性突破。省教科“十一五”规划的105项基础教育重点课题,我市有33项,占31.3%;省教科“十一五”规划701项基础教育一般课题,我市有192项,占27.4%。都远高于其他地市。同“十五”相比,我市获得的省教科规划重点课题增长了约200%,省教科规划一般课题翻了两番。

2.创新了管理机制,增强了服务意识,效能显著提高 “十一五”期间,市规划办首创“服务型教育科研”管理,形成了“全员、全程、全因素”的“三全管理”工作模式,确定目标,跟踪服务,持续改进。进一步明确和规范了基层教科规划办的七大基本职能:科研规划、4

课题管理、学术指导、队伍建设、咨询服务、项目研究和科研情报检索。结合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和教改、课改对科研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市教科规划办实施了“八大行动”:创新立项,开放开题,改革中期检查,改革经费资助,改革管理机制,创新结题鉴定,创新科研培训模式和创建了“同类课题互动研讨交流平台”。我市教育科研管理实现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激发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科研热情,增强了课题研究的主动性、创新性,受到基层学校、各区科研部门的普遍称赞,同时得到中央教科所、省教科所等上级部门的高度认可,也得到重庆、沈阳、成都、广州等市同行的高度认同。

3.成果丰硕实效显著,科研发挥了先导作用,影响日益扩大

“十一五”期间,我市教育科研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服务科学决策,创新办学理念,建设现代学校,改革教育教学,分析学情教情校情,指导问题学生,运用教育新理论和新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培养名师名校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工作效率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成果。

教育热点、重难点问题在课题研究中得以解决。“武汉市科学课程教学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等多项课题成果被市政府、市教育局采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探索,转变了学校教育观念,加强融合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成了学校自觉行动;“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提升了教师的反思意识和专业素养;“轻负高质课堂教学”研究,使学生的家庭作业少了,课外活动多了,教学质量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学困生”研究、问题学生的研究,促进了办学软环境的改善,学生厌学情绪、自卑心理大为改善,学业水平逐步提高。教育科研对教育创新力、服务力、学习力的提升充分彰显。在课题研究中大批干部、教师得到培养和发展,多名教科室主任走上校长岗位,很多课题成员成为了名、特教师。

“十一五”期间,通过课题研究,我市科研人员、教师公开发表论文超过500篇,在《教育研究》等SSCI索引来源期刊上发表了10篇,在《人民教育》等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了300多篇。5所学校的研究成果在《中国教育报》专版报道,10家单位的研究成果被湖北电视台、湖北广播电台专题播报,30多所学校的课题成果被湖北日报社等多家媒体报道,20部课题成果(专著)被华中师大出版社、山东科技出版社等免费出版。一

项课题成果获教育部二等奖,三项课题成果被评为省技术进步三等奖,200多篇论文、研究报告获中国教育学会、中国职教学会一等奖,400多篇获省一等奖。(以上统计仅限于已结题的部分课题成果。)

(二)主要问题

“十一五”期间,我市教育科研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部分区、学校教育科研组织机构不健全,分管领导不明确,科研工作缺专职人员和经费保障。二是科研意识淡薄,科研参与面不大。对教改课改中存在的某些实际问题,不能自觉运用科学手段研究解决。三是科研管理与指导有待进一步加强。有些课题选题脱离教育教学实际,存在低水平重复性研究,缺少过程资料,缺乏理性思考和量化分析,研究结论可靠性不强。四是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需要加强,在全省、全国有影响的科研品牌急待培育。

二、“十二五”武汉教育科学规划面临的形势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人才竞争日趋激烈,教育已成为造福人民和保证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教育以其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的社会功能,已成为重大民生问题。作为中部龙头城市和全国重要中心城市的武汉正步入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科教兴市”战略,“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建设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打造全国先进制造业中心和现代服务业中心,以及建设“幸福武汉”系列工程,给武汉教育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十二五”时期,武汉城乡教育面临新挑战。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面临教育体制变革等难题,教改、课改深入推进面临传统教育观念、评价方式的束缚,教育现代化进程面临武汉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及教育国际化的挑战,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足与人民群众强烈期盼“上好学”、提高教育质量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各类教育大发展之后各学段适龄人口变化趋势复杂化(学龄前儿童小幅攀升、小学学龄人口先小升后大增、初中生先快速减少后趋缓、高中段及高教适龄人口快速递减、老龄人口持续增长,人口流动进一步加剧带来了农村学龄儿童减少,城市流动儿童的教育需求持续增长、流动性增强)等,给全市教育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

《武汉市教育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把武汉教育打造成为“民生建设的重要品牌、城市品位提升的重要依托、引领文化发展的重要阵地和促进经济转型的重要支撑”的战略目标。各类教育从突出重点学段重点学6

校到全面统筹协调发展,基础教育从同质化办学向“特色+特长”发展转变,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进入优质均衡发展,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由扩大规模数量走向突出内涵优质发展,职业教育从封闭的学校教育转向“紧贴市场、对接产业”而开放教育。

这一切,均要求教育科研作出科学而富有前瞻性的回应。“十二五”时期,我市教育科学要继续坚持“三个服务”理念,以城市发展需要和人民群众关注的教育热点、重难点领域和关键问题为重点,形成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成为实现教育现代化,推动各项教育改革,促进师生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和学校管理效能的助推器。

三、“十二五”武汉教育科学规划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科学研究和规划管理的全局,结合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课题研究与实际工作结合的原则,基础研究重在创新,决策研究基于实证,实践研究突出应用,为武汉教育改革发展和实现教育现代化服务。

(二)主要任务

引领和团结全市教科研人员和各级各类学校干部教师,积极开展教育创新,努力推动武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促进教育大市向教育强市转变。

1.加强教育宏观决策和政策研究。围绕全市教育改革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组织开展系统性的专题研究,为宏观决策提供理论支撑和咨询服务。

2.大力推动群众性科研工作。引导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围绕教育教学中的具体问题,积极开展教师个人课题研究;充分调动各级各类学校教师教育科研的积极性;

3.建立和健全“以校为本”的教育科研制度。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在促进教改课改、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全面提高我市教育管理、教育决策、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专业化水平。

4.全面开展教育科研培训,提升教育工作者的科研素养。将教师科研培训纳入教师继续教育范畴。积极组织多种形式的课题培训、互动研讨与

交流合作等科研活动,深化“做中学”的科研队伍培养模式,努力培植和壮大科研队伍,让教育科研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使更多的科研骨干成为名校长、名教师。

5.促进教研与科研的常态结合。不断提高各类教育教学研究人员和广大教师的科研规范、科研素养和科研能力。

6.进一步完善科研管理机制。加强过程管理,优化分级管理,健全指导和督促检查机制,不断提高科研管理效能和信息化水平。继续加强各级教育科研机构建设,突出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发挥教育科研的辐射、引领和先导作用,总结推广我市有影响的素质教育经验和成果。

7.推动武汉教育科研工作改革创新。积极开展与科研先进地区和发达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努力实现武汉教育科研高层次、高水平、高质量发展。突出重点和关键问题,注重教育科研与实际工作结合,科学规划研究项目(课题)类别、数量。

8.积极组织申报各级政府有关教育研究的重大项目。做好教育部、全国规划办和省教育厅、省教科规划课题的申报指导工作。

(三)具体指标 1.“十二五”时期,我市课题拟分五大类:重大、专项、重点、一般和“个人课题”,前四项分别为10、30、150、200项。

2.“十二五”时期,我市承担的教育部及全国规划办的项目达到5-10项,承担省级重点课题超过120项,省级一般规划课题超过200项。

3.在SSCI索引来源期刊上发表论文20篇以上,在中文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600篇以上,公开发表论文不少于1000篇,在国家权威出版社和全国优秀出版社免费出版的著作3-5部,省级以上出版社出版专著不少于20部。

4.积极打造科研品牌学校,力争3—5所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及成果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

5.积极开展教育科研普及教育,分级培训科研骨干2000人;转化成果100项,促进学校特色彰显。

四、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的重点领域和主要方向

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的重点领域和主要方向的确立,遵循教育科学规律,坚持教育理论研究、政策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教育宏观研究、8

中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衔接。具体领域和方向如下。

(一)教育理论研究

教育理论研究致力于解决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与路径选择、城市教育中的公平与效率关系、新时期城市教育发展方式转变、学习型城市建设中教育服务和“两型”社会建设的教育问题,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和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主要有:教育现代化、素质教育、教育质量、教育公平、教育规律,“高效课堂”与“有效德育”理论建构等研究。

(二)教育发展战略研究

教育发展战略的研究具有整体性、宏观性和长远性,是教育决策的重要支柱。通过对武汉及中东部城市教育发展比较,科学规划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结合教育现代化在教育观念、内容、队伍、装备和管理诸方面的研讨,明确区域教育现代化的政策、途径;探索集约化、专业化教育组团发展与管理,推进武汉城市圈“教育一体化”。主要有:区域教育发展、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教育体制机制创新、教育集约化组团发展等研究。

(三)教育人才资源研究

教育人才资源是教育发展和质量提高的根基,包括教师队伍、干部队伍、教育行政管理者和教育教学研究者,以及教育服务工作者,突出提高校长、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专业化发展水平,探索教科研人员的评价机制和专业发展。主要有:教育人才资源开发、优化配臵与培养激励机制,干部、教师轮校问题,校长职业化、教师专业化和科教研人员专业发展,教育家培养及名校长、名教师成长机制,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继续教育和身心健康问题等研究。

(四)学前教育研究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起点,在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中最薄弱,已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武汉市教育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做大学前教育”“实现全覆盖”和“全市新建改扩建一批公办园,使公办园比例占总数60%以上”等重大举措,武汉学前教育格局将会大突破,要高度重视学前教育规模扩张和内涵发展并重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主要有:农村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布局、新建住宅小区学前教育资源开发与配臵,幼儿教师准入、聘用及保障机制,幼儿教育之教与学的方式、内容、保教质量评估等研究。

(五)义务教育与高中教育研究

义务教育与高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凸显“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致力于学生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个性特长的培养。武汉义务教育已跨过了基本均衡阶段,正全力迈向优质均衡发展;高中教育正在由数量规模扩张走向深化内涵,实现优质和特色发展。主要有: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普通高中结构布局调整,高中教育特色多样化发展,课程与教学,学习方式变革,素质与能力培养,流动人口子女及留守儿童教育问题,“高效课堂”与“有效德育”区域推进策略等研究。

(六)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研究 发展职业教育在促进就业、改善民生和推动经济发展,为武汉产业升级、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输送知识型、技能型人才,在建设新农村、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武汉职教须按照“就业优先”原则,紧贴市场、对接产业、提高质量、打造精品、彰显特色。主要有:职教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特色品牌专业培育,农村职业教育,职教园区、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各种学习型组织创建,社区教育等研究。

(七)高等教育研究

市属高校着力于自主能力提高以增强其核心竞争力,积极推动在汉高校与地方合作互利多赢,形成产学研结合的新体制。一方面,高校要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增强科研能力,转化科研成果,实现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地方产业发展需借力高校学术与科研优势解决难题,打通瓶颈,顺利完成经济社会转型。主要有:市属高校科学发展与特色发展,高校联合办学、核心竞争力、品牌专业建设、实训基地创建,部市教育合作机制,大学生创业意识及能力培养等研究。

(八)艺术、体育、卫生、保健、心理健康和科技教育研究

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是教育的根本要求,艺术、体育、卫生、保健、心理健康和科技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教育科研要重视学生的体魄、心理、审美等基本素质的培养和发展。主要有:课程教学、资源开发,质量监测体系,积极心理学、心理危机“三预”,运动及艺术潜能开发、学生视力保护等研究。

(九)教育信息化与国际化研究

武汉作为中部特大城市和着力创建的国家中心城市,必须大力提升教育信息化和国际化水平。主要有:现代教育技术,数字化校园,城域网建设,区域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教育云服务体系的数字技术教育,教育现代化现状、对策,信息化与教学、教研及管理方式方法创新,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各类教育中外合作办学,中小学生出国留学问题,学生国际理解教育,跨境教育服务贸易问题等研究。

(十)其他研究

涵盖美育、特殊教育、民办教育、家庭教育,“两困生”、问题儿童、超常儿童成长,留守、流动儿童教育等研究。

五、措施与保障

“十二五”武汉教育科学研究与规划管理的基本思路:保持总量,提高品质,突出重点,创优品牌。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武汉教育科学规划管理,努力提高课题研究水平和效益,积极促进教育科学事业繁荣、快速发展。

(一)切实加强领导,完善组织机构,落实保障措施

为确保我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的落实,促进课题层次和研究水平不断提升,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切实加强教育科学的组织领导。各学校、各区、市教育行政管理及科研部门要切实解决好教育科学研究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健全机构,充实力量,加大投入,落实指导。支持和奖励有重大突破的科研课题,表彰先进,推广典型,使全市教育科学在“十二五”取得更大成绩。

(二)切实提高信息化水平,强化过程管理,健全教育科研的体制机制

研制“武汉教育科研信息化平台”,逐步实现网上科研培训、资源共享、互动研讨、文献查阅、咨询服务和科研情报分析及报送数据报表,积极推行课题网上立项、检查和鉴定,努力降低过程成本,提高管理信息化水平。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市、区、校三级教科研网络,建立科学、高效的市、区、校教育科研分工协作机制,增强科研服务意识,提高管理效率。进一步落实“三全”管理,完善服务型教育科研机制。

进一步完善教育科学研究、指导、管理和服务体系,建立“重点课题研究情况年报制”、“课题指导专家联系制度”、“课题类别转化制度”,修

改完善科研管理制度、立项结题标准等文件,促进教育科研的学术性、规范化。建立考评机制,市、区教育局和学校要将考评结果纳入工作目标考核体系,市、区规划办和学校教科室要按职能分工和职责要求建立和完善科研工作考评办法。

进一步完善课题资助制度,继续坚持课题所需经费“分级投入、按比例划配”原则,建立健全区级科研经费投入机制,确保科研项目顺利完成。“十二五”时期,重大项目给予大额度资助,一般课题和教师个人课题实行“以奖代资”。

(三)合理设臵课题类别,实行分级管理和分类指导,切实提高科研实效

调整规划课题结构,增加类别。增设重大课题,突出区域内全局性、战略性教育问题的研究;创设“教师个人课题”,满足广大教师的科研需求。鼓励跨学科、跨学校、跨区域合作研究。鼓励以重大项目为龙头实施系列课题研究的联合攻关机制。

重大课题指涉及区域教育发展全局、能产生广泛影响的项目,以市教育局及市教科院职能部门、区教育局、市属高校和在汉高校有一定研究实力的教育科研部门为申报主体。重点和专项课题是指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难点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的研究,以校长、名师、骨干教师、教科研人员为申报主体,其中专项课题有名校长专项、名师专项和青年专项(40岁以下)。重点和专项课题由市教科规划办与课题承担单位共同管理,区规划办协助;一般规划课题采取委托管理;教师个人课题以区、校管理为主;重大课题以招标为主,重点、专项和一般课题采取匿名评审方式,教师个人课题采取成果认定方式。

“十二五”规划课题立项仍然实行“五年规划,三次评审”(比例为5:3:2)。继续向薄弱地区和偏远学校倾斜,向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倾斜,积极扶持新校、新人。

(四)加强科研培训指导,切实提高基层学校干部教师的科研素养和研究能力

各级教育科研机构要针对基层学校教师教育教学实践经验丰富但教育理论、研究方法不足的特点,积极组织科研理论、方法的学习研讨,针对科研过程、重要环节和关键问题进行培训,切实增强科研培训的实效。

要加强课题选题指导,结合基础教育实际,突出行动研究,加强实证研究,提高研究的科学性;要充分发挥课题研究的带动作用,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科研活动,让广大教师在科研中得到锻炼。

要继续加强课题中期指导、管理和服务,使中期检查指导成为课题质量和研究能力提升的重要环节;继续开展同类课题横向互动研讨,支持跨学科、跨学校、跨地区的科研协作、研讨团队培育,打破壁垒,避免低水平重复,全面提高课题研究水平和成果质量。

(五)强化成果应用,发挥科研成果在教育改革中的引领作用 课题组及所在单位要当好科研成果宣传、推广和转化的“第一责任人”,采取积极措施,充分发挥研究成果在教育管理、学校发展、课程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和科研机构要成为科研成果宣传、推广和转化的“第一平台”,充分利用报刊、影视、网络等途径积极宣传报道我市的教育科研工作,支持优秀成果的发表、出版。

1.逐步设立“教育科研奖励基金”,市、区教育局要加大对教育科研先进单位、个人和优秀成果的评比、表彰,积极支持教育科研创新,推动教育科研的普及工作。

2.逐步设立“成果转化应用促进基金”,市、区规划办要积极推动切实解决实际问题、确有重要价值的成果的转化工作,及时摘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召开研究成果报告会、交流活动,发布研究信息,组织形式多样的专题报告或学术研讨,积极促进教科研成果的应用推广。

3.实施“科研品牌建设战略”,评选一批科研积极性高、基础厚实、研究能力强、成果成效显著的学校,建立“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基地校(园)”,充分发挥其示范和辐射作用。选取典型学校给予专项资助和系列指导,通过长期培育,打造出在全省、全国有很大影响的科研品牌学校。同时,继续支持既有科研品牌的深化发展、特色发展研究。

二○一一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附件三:

武汉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指南

(2011~2015年)

选题说明:课题指南旨在引领广大教育科学工作者,围绕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研究贯彻落实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回应全市教育改革发展和人民群众关切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重视以创新为导向的基础研究,加强基于实证的决策研究,强化以标准和模式为主导的实践研究,体现教育科学研究的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提高选题的针对性、实效性,形成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经验、制度、模式、标准,促进研究成果转化,使教育科研切实助推教育科学发展。

一、重大课题(10项)

1.武汉市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标准及实现途径研究 2.武汉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标准及推进对策研究 3.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4.“有效德育”的目标、内容与路径体系等研究 5.“武汉教育家”型校长、教师的成长机制研究 6.武汉市中小学素质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研究 7.武汉市基础教育特色校(园)形成途径研究 8.武汉市普通高中办学体制研究 9.武汉市职业教育园区的管理体制研究 10.武汉市市属高校学科建设研究 二、一般课题(181项)

(一)教育理论研究

1.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城市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研究 2.现代化城市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3.基于城乡二元结构的教育均衡发展研究 4.城市教育公平性、均衡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5.基于“两型社会”建设的教育理论研究

(二)教育发展战略研究

6.基础教育内涵与特色发展的战略研究 7.武汉城市圈“教育一体化”发展战略研究 8.武汉及中东部城市教育发展比较研究

9.教育行政管理职能转变及公共服务水平提升策略研究 10.教育督导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研究 11.现代学校管理制度(体制机制)研究 12.武汉市初中“后标准化”发展研究 13.武汉市区域教育现代化的政策、途径研究

14.现代化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装备、师资队伍、教育管理研究 15.武汉市各类学校教育现代化策略研究 16.城市教育资助体系现状与对策研究 17.优质教育品牌发展战略研究 18.武汉市十二年义务教育发展战略研究 19.国家中心城市办学体制多元化研究 20.武汉市民办中小学办学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21.区域教育科研创新与服务水平提升研究 22.国家中心城市教育科研、教研机构建设研究

(三)教育人才资源研究

23.新时期中小学、幼儿园、中职学校、高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研究

24.新时期教师编制管理与效能提升研究 25.义务教育教师及干部轮校实践研究

26.国家中心城市教育人才资源开发、优化配臵管理机制研究 27.学区内教师队伍专业协同发展和教研、科研协作机制研究 27.新时期教师岗位管理、聘任制度改革研究 29.中小学教师绩效评价与管理策略研究 30.促进不同年龄教师专业持续发展的策略研究

31.教育家型教师教育教学艺术风格形成与示范效应研究 32.教育家型校长办学思想提升与办学实践创新研究 33.校长职级制度设计与实施策略研究

34.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校长(幼儿园园长)领导力提升研究 35.新时期智慧型教师培养研究

36.新时期教师专业水平提高与执教能力评价研究 37.职业教育文化复合型、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研究 38.名师、名校长成长研究 39.教师身心健康维护研究

40.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保健教师培训培养研究 41.中小学教师培训与继续教育资源平台建设研究 42.外籍教师与本市教师的教学交流互动研究 43.教研、科研人员专业发展与评价机制研究

(四)学前教育研究 44.幼儿亲子教育研究 45.0-3岁幼儿教育研究 46.托幼一体化教育研究 47.学前保教结合研究

48.幼儿游戏活动和课程建设研究 49.学前教育中教与学方式方法研究 50.学前教育质量评估研究 51.幼儿身心发展的指标体系研究 52.城乡幼儿园协作机制研究 53.农村普及学前三年教育研究 54.学前教育资源开发与有效配臵研究 55.幼儿园建设布局与发展研究

56.幼儿教育机构、办园体制和师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57.幼儿教育从业人员职业准入标准、资格认证、聘任及保障机制研究 58.家庭、社区、幼儿园互动合作共育研究

第三篇:佑和医院医保等级评审申报

通辽佑和医院医保等级评审申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

我院工作完全按照通辽市医疗保险局的要求实施,现将评审工作情况进行汇报,不尽之处望相关领导提出意见,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介绍

我院是一家具有规模性的综合医院,医师力量雄厚,汇聚通辽个学科专家数名,通辽首家以治疗心脑血管为主的一级医院,为通辽民众提供专业的健康诊疗服务。

我院现有职工40人,其中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6名、主治医师6名、医师2名、主管护师2名、护师9名、中级职称医技人员9名、主管药师2名、医保负责3名等。

二、基本要求

我院业务用房1500平方米,床位48张,患者食堂1间。在必备设备方面:我院配备有200mAX光机、彩超、心电诊断仪、心电监护仪、脑彩超诊断仪、生化分析仪、血凝仪、血糖检测仪、尿十项检查仪、血流变分析仪等先进设备。辅助设备:救护车一辆,冰箱2台

科室设备有文档柜,及科室相关设备、病例存放室。

三、诊疗科室

现有开展科室:内科主要以心脑血管为主、胃肠科、气管炎科、妇科、中医科、皮肤科、泌尿科、牛皮癣科、医疗影像科等。

四、住院部

住院部由安广林院子带领,由多名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组成的团队。护士站内急救药械齐备,病房配置有呼叫器、呼吸器、心电图机、多参数监护仪、空调、电视等设施。

在护理工作方面,病房护士技术精炼、态度和蔼、病房床单做到一日一换的良好习惯,另有专人打扫病房卫生。

五、药房

药房药品齐全:中成药类包括水丸、蜜丸、胶囊、膏剂、散剂;西药类包括生物制剂、片剂、针剂、胶囊等;中药房中药品种齐全。药房药品种类达到1000余种。药品全部实行明码标价,价格按照《内蒙古自治区集中招标采购中标药品目录》零售。

六、医疗保险管理

严格执行医保基本用药目录、实行住院医药费透明化、严禁开大处方等不合理的医疗措施,对住院患者要求严格,做到住院期间不离院。

图检查

七、保障措施

医院的各项工作严格按照行政管理制度、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制度、医疗保险制度、业务管理工作制度、财务工作制度、药品使用管理制度来执行。

在严格执行各项工作制度的基础上,明确各自岗位职责,责任到人,在医保管理、药品管理、安全管理及医德医风的建立健

全等方面力争达到等级评审标准的要求。

第四篇:二甲医院评审相关材料准备通知

各科室:

为了更好地做好二甲中医院复评活动工作,依据《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3年版)》,结合我院实际,现将6月份工作安排如下:

一、各科室必须尽快成立二甲中医院复评活动工作小组,科室主任为第一责任人,仔细学习和领悟评审标准,为评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准备二甲评审材料在创建二甲中显得尤为重要,要求必须反复深入学习《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3年版)》,领会有关评审文件精神,查阅网上相关的资料。

三、评审办将不定期进行抽查各科室工作进展情况,并记入科室综合考核中。

四、各科室要将2010年至今的院内所有文件全部找出,并对照文件目录,将缺失文件日期和文号上报评审办,以便统一补充。

五、各科室将2010年以来的科务会记录,健康教育,学习培训等原始记录归纳整理,没有的必须补全。

六、6月25日前,各科室对照评审标准进行自查,形成详实材料,以电子版和书面材料上报评审办。

七、为方便各科室与评审办及时有效的联系交流,科室选派一名工作认真负责、责任心强、文字组织能力好,熟悉各种联系方式,如收发邮件,QQ等的联络员,并于6月7日前将科主任、护士长及联络员的姓名、手机号、邮箱QQ号等相关信息上报评审办。

八、为迎接医院等级评审工作,评审办设专门联系电话xxxxxxx,并建立QQ群xxxxxxxxx和邮箱xxxxxxxxxx,方便大家交流学习。科主任、护士长及联络员必须实名申请加入QQ群xxxxxxxxx。今后评审工作相关材料和工作安排将使用该群发布。

迎二甲评审办公室

第五篇:关于申报2017武汉市知识产权奖励补贴的通知(模版)

关于申报2017武汉市知识产权奖励补贴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2017武汉市知识产权奖励补贴申报工作已经启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奖励补贴内容和标准

(一)发明专利申请补贴

对2017申请发明专利达到50件、100件、500件及以上的企业,分别一次性给予10万元、20万元、100万元补贴(含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所需资金市区各半。

对于发明专利申请达到1000件的企业,一次性给予200万元补贴。所需资金由市级承担150万元、区级承担50万元。

1、申报条件

(1)申报主体为在武汉地区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

(2)发明专利申请经代理机构代理、且缴纳了实审费。(3)发明专利申请公布的地址在本市行政区域范围内。

2、申报材料

(1)《武汉市发明专利申请补贴申报表》(2)营业执照

(3)发明专利申请公布说明书扉页、实审缴费收据

(二)发明专利授权补贴

1、对 2017中国发明专利授权(含香港、澳门、台湾地区)达到10件及以上(以第一专利权人为准)的企事业单位,每件给予1万元补贴。所需资金市区各半。

申报条件

(1)申报主体为在武汉地区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

(2)发明专利申请公布的地址在本市行政区域范围内。申报材料

(1)《武汉市发明专利授权补贴申报表》(2)营业执照或组织机构代码(3)发明专利授权公告说明书扉页

2、对企业外国发明专利授权为北美、欧盟发达国家和日本的,每件补贴10万元;获得上述国家以外其他国家发明专利权的,达到4件及以上,每件补贴3万元;同一件专利申请获得多个国家授权的,视为一件专利授权,按单一国家最高额度补贴。所需资金市区各半。

申报条件

(1)申报主体为在武汉地区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

(2)外国发明专利第一专利权人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或外国专利局提交专利申请文件时所留通信地址在本市行政区域范围内。(3)外国发明专利第一专利权人需同时是第一申请人。(4)外国发明专利申请资助的专利已请求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进行保密审查,或者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交专利国际申请。

申报材料

(1)《武汉市外国发明专利授权补贴申报表》(2)营业执照

(3)外国专利证书和申请受理通知书、中国专利证书或有关保密审查的证明

3、对代理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且在2017年被授予专利权达到300件、600件、1000件及以上的专利服务机构,分别一次性给予15万元、30万元、50万元补贴。所需资金市区各半。

申报条件

(1)申报主体为在武汉地区工商注册登记的专利代理机构。

(2)专利代理机构在本市行政区域范围内开展执业。申报材料

(1)《武汉市专利代理机构补贴申报表》(2)营业执照或组织机构代码(3)发明专利授权公告说明书扉页

(三)专利权质押贷款贴息 对2017已还清本息的专利权质押贷款,按照银行贷款一年期基准利率的50%给予贴息,单个企业年贴息总额下限为5万元,最高不超过100万元。已获得市级财政贴息的,不再支持贴息。

1、申报条件

(1)申报主体为在武汉地区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

(2)企业通过发明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权质押获得贷款。

2、申报材料

(1)《武汉市专利权质押贷款贴息申报表》(2)营业执照

(3)企业与银行签订的贷款合同、银行进帐凭证、还款凭证及利息支付清单

(4)专利权质押登记通知书

(四)中国专利奖奖励

对获得2017中国专利金奖、中国专利优秀奖项目分别给予50万元、10万元奖励,获得外观设计专利优秀奖项目给予5万元奖励。

1、申报条件

(1)申报主体为在武汉地区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2)申报主体为获奖专利第一专利权人。

2、申报材料

(1)《中国专利奖奖励申报表》(2)获奖证书或文件。

(五)企业知识产权培育补贴

对2017通过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认定的企业,给予20万元补贴。所需资金市区各半。

1、申报条件

申报主体为在武汉地区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

2、申报材料

(1)《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补贴申报表》(2)获奖证书或文件。

(六)企业知识产权贯标认证补贴

对2017通过知识产权贯标认证企业,给予20万元补贴。所需资金市区各半。

1、申报条件

(1)申报主体为在武汉地区内注册的高新技术企业、市级以上知识产权示范企业、优势企业、示范建设企业,或获得国家、湖北省专利奖的企业。

(2)2016或2017年当年发明专利申请量达到5件并提交了实质审查请求,或2012年—2016年累计发明专利授权量达到5件以上。

2、申报材料

(1)《企业知识产权贯标补贴申请表》

(2)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高新技术企业证书、专利奖证书或知识产权示范企业认定文件,发明专利请求书及实质审查请求书或发明专利授权公告说明书扉页。

(七)企业海外专利维权胜诉案件补贴

对企业海外知识产权(专利)维权胜诉案件,每一案件最高一次性给予80万元补贴。所需资金市区各半。

1、申报条件

(1)申报主体为在武汉地区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

(2)企业为专利侵权纠纷诉讼案件的原告或申请人。(3)企业为涉案专利的专利权人或共同权利人、专利独占或排他实施被许可人。

(4)专利权在海外被侵权后启动维权程序并胜诉,且判决生效时间在2017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

(5)同一诉讼不得重复申请补贴。

2、申报材料

(1)《武汉市企业海外知识产权(专利)维权胜诉案件补贴申请表》

(2)营业执照(3)附件 ㈠专利权证明材料:

①涉案的专利证书、缴费证明、著录项目页等有助于说明专利权情况的材料及中文译文;

②专利独占或排他实施许可合同。

㈡法院立案证明:据实提供,同时提供中文译文。㈢依法公证、认证的胜诉生效法律文书及中文译本: ①经我国驻地使(领)馆或驻地联络部门或对口工作部门认证的法院判决书或裁定书以及经公证的法院判决书或裁定书首页文字及其判决或裁定结果的中文译文。

②经公证认证的判决生效证明材料及中文译文或生效判决法院印签说明、律师事务所中文版《法律意见书》说明。

㈣维权相关费用支出证明:包括案件诉讼费、调查取证费、公证费、鉴定费等票据证明,律师代理合同及支付凭证等有助于说明维权支出情况的材料,支出证明为外文则需同时附上中文译文,此项材料将作为确定补贴金额的依据。必要时,提供境外票据公证认证证明。

㈤其他辅助证明材料及管理机关认为需要提交的材料。

二、申报事宜

(一)网上申报

1.登陆系统。登录武汉市科技局门户网站(http://kjj.wuhan.gov.cn),点击“项目申报与管理→在线申报”,以项目申报人账户登录,进入“网上办事大厅”,进行网上申报。

2.在线填写项目信息。在“网上办事大厅→项目申报及管理(后补助)”板块选择需要申报的计划项目类别,在线填写项目信息。

3.上传附件。填写拟申报计划类别的申报表,并按要求签字盖章后,制成PDF文件作为附件上传;其它附件也以PDF文件上传,单个附件容量不超过10M。

4.提交项目。点击“提交”,完成网上申报。

(二)申报时间

2018年2月27日至3月26日

(三)纸质材料报送

纸质材料1份(含附件),于2018年3月30日前报送武汉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地址:武汉市发展大道科技大厦1231室)。

(四)申报咨询

1、专利申请、授权补贴联系人:

曹豫湘65692001 刘莹佳65692113 其他项目类别补贴联系人:

孙晶65692359

岳茜65692350

容伯轩65692001

2、网络申报系统技术咨询,联系电话:85870766

武汉市科学技术局 2018年2月24日

附件下载:

1、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奖励申报表.docx

2、企业知识产权贯标奖励申请表.docx3、武汉市发明专利申请资助申报表.docx4、武汉市发明专利授权申报表.docx5、武汉市企业海外知识产权(专利)维权胜诉案件补贴申请表.docx

6、武汉市外国发明专利授权资助申报表.docx

7、武汉市专利代理机构资助申报表.docx8、武汉市专利奖资助申报表.doc9、专利权质押贷款贴息申请表.docx

下载武汉市普仁医院 副高申报评审通知word格式文档
下载武汉市普仁医院 副高申报评审通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院中级职称申报评审条件通知

    重电人„2011‟17号 关于印发《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暂行办法》的通知 院属各部门: 为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根......

    关于申报中级职称评审材料的通知(精选五篇)

    关于组织许昌市非公有制企业工程系列 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的通知许职改办〔2012〕2号 各县(市、区)职改办,市直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人才强市......

    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申报工作通知

    云南滇东矿业分公司 关于开展2009、2010年度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申报工作的预通知 各部门、所属单位: 根据股份公司《关于开展职称评审工作的预通知》安排,集团公司拟于下月开......

    专业技术资格申报评审工作的通知范文大全

    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关于开展2010年专业技术资格申报评审工作的通知 发表人:dzb 发布时间:2010-09-25 10:13:24 院内各部门: 接工商大学通知,根据《重庆市职称改革办公室关于印......

    2013年专项奖学金、特别奖学金申报评审通知

    关于2012-2013学年研究生专项奖学金、特别奖学金申报评审的通知各学院:优秀研究生专项奖学金、特别奖学金评审工作是研究生年度评优评奖工作的一部分,也是加强学风建设、激励......

    武汉市普爱医院冬季安全生产检查报告(最终五篇)

    武汉市普爱医院冬季安全生产检查报告 (2016年12月) 为全面认真贯彻落实《武汉市卫生计生委关于切实做好第十三次党代会和三节二会期间及冬季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武卫生计生通......

    关于申报评审二级甲等综合医院的请示

    关于申报评审二级甲等综合医院的请示 〃〃〃县卫生局: 我院经过多年的发展,现有职工471人,其中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医师23人,中级职称72人,硕士研究生19人,大专以上学历408人;编制床......

    关于成立二级医院评审领导小组的通知

    关于成立二级中医院评审迎评领导小组的通知根据《中医医院评审暂行办法》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开展二级中医院评审工作的通知》(国中医药办医政函〔2013〕7号),《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