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要点与规范

时间:2019-05-12 07:29: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班主任工作要点与规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班主任工作要点与规范》。

第一篇:班主任工作要点与规范

北流九中班主任工作要求与规范

一、开学初期班主任工作要点

1.报名注册,要求学生填写好父母的电话号码、家庭固定号码(如父母无电话,也无家庭电话,则需填写邻居的电话号码),最好给每位学生家长打一次电话,确保号码填写无误。2.收回假期作业(含德育作业),进行检查验收,交任课老师和德育处。3.检查学生仪容仪表。

4.组织卫生大扫除。全校大扫除一般分为两大组,要求分工细致具体,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5.布置教室。要求布置好班务栏、名言警句、学习园地等。教室前后门外粘贴好班级座位表和班级课程表(包括班团干部的名单、科任教师名单及联系电话)6.检查教室、宿舍的安全隐患,发现问题及时报告。7.开好第一次主题班会,点燃开学班级工作的激情。

8.及时成立班委会及团支部、小组长、课代表,编排班干部值日轮流表,适当调整座位(每个学期至少2次)9.召开班干部会议。

10.对学生提出本学期班级要达到的目标要求,并根据本班具体情况制订班级计划,督促学生制订本学期个人计划。

11.对新插入的学生进行规章制度的教育。

12.编排宿舍值日生轮流表,宿舍门外粘贴床位表和值日轮值表,床架上张贴好床位卡。13.制订或完善班级规章制度。14.召开一次班组老师会议。15.缴交学费。

二、学期中班主任工作要点

1. 对学生进行复习方法、考试技巧等指导工作,组织期中考试。2. 对期中考试成绩进行统计、汇总、分析。

3.召开班组老师会议,对上半学期班级情况和期中考试情况进行分析,商讨下半学期的班级工作。

4.对问题学生和成绩波动较大的学生进行一次家访。(电话)

5.对班级工作计划进行阶段性对照检查,对班级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反思。6.召开一次班干部会议。7.召开一次期中家长会。8.对班干部进行期中民主测评。

三、期末班主任工作要点

1.召开一次期末班干部会议,做好评优工作,要求以电子版的形式上传到政教处邮箱。2.对全班学生进行一次期末明确纪律教育。

3.召开期末复习迎考动员会,对本班学生明确期末目标要求。

4.对本学期受处分学生谈话一次,对表现良好、符合撤销条件的学生,告知学生提出撤销处分申请。

5.对开学初班级计划进行回头看,没有完成的抓紧完成。6.写好评语,要求对学生评价要中肯,多提优点。

7.配合总务处及时清查班级课桌凳,对损坏的公物及时赔偿。

8.对学生进行考前指导,明确考试的时间、科目、座位,以及考试期间的作息时间要求、纪律要求和要注意的一些事项。9.对学生进行考风考纪教育。

11.组织学生参加期末考试。关注本班学生考试情况(学生座位、提前交卷、班级和场地卫生、考试前后纪律、班干部值日)。12.做好各科成绩的统计、汇总、上报工作。13.做好本学期班级工作总结,及时上交有关表格。14.做好先进个人评比工作。

15.进行班级总结和假期生活指导,发放假期作业以及德育处下发的《给家长的一封信》、《给学生的一封信》,告知学生借阅假期图书,告知学生下学期开学时间,组织卫生大扫除,并到住校生宿舍走访一次。

16.做好一个学期班主任工作的反思,提出合理化建议,对典型教育个案进行收集整理。17.上交《班主任工作记录本》、《班团干会议记录本》、班主任工作总结。

四、班主任常规工作:

1.一日常规:

(1)早操必到(考勤、督促检查)。班主任先到宿舍督促学生起床,并检查宿舍卫生:内 务是否整理,饭盆是否及时归还等;同时对学生出操情况进行掌握,对不良现象进行处理、纠正;早餐后检查清洁区是否打扫。(要求宿舍卫生应该在午晚睡前完成,清洁区和教室工作在早读前完成)

(2)早读必到(考勤及晨读内容、氛围);

(3)做好课间管理,不定时深入教室,了解学生情况,包括教室保洁、学生精神状态、学生课间活动内容、方式等,并对不良现象进行教育、引导;(4)午晚查房必到(就寝人数、卫生、纪律);

(5)处理学生请假及其他突发事件。班主任应多在办公室办公,以便于学生有急事能找到班主任解决;请假要求:如学生要请假回家,需要告知家长;晚上6点30分后请假则需要家长亲自过来接。

(6)每日利用签到或课间及时了解中厅公布值日简报及学生会公布早晚读、清洁卫生评比结果。对学生中的违纪应及时教育、处理,从而更好地建设班风、优化学风;

2.一周常规:

(1)班会课必到位、必组织、必督促、必指导、必开好。安全教育必先讲然后再作班级工作小结。

(2)大扫除必到督促检查、指导,班主任要认真组织、督促学生参加大扫除,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创设文明、整洁、优美的室内学习环境。

(3)升旗必到,班主任要认真组织、参与好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对学生参加升旗仪式的着装、纪律、礼仪等进行检查督促。

(4)每次节假日六点半依时到班检查人数,报家长,到德育办报数。如有学生未到,应第一时间与家长沟通联系,最好以短信形式联系;八点半后学生仍未到,也未能联系上,最好能与班干部一起到街上、网吧等寻找。

第二篇:班主任工作要点

初中分校德育会议要点

一、总校所要材料

1、注册表上报,要求:按现所在班级实用生数,项目齐全(班级、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家庭住址、父母姓名、联系电话、备注:住校、半走读、全走读)。完成时间:周六上午(23号)。

2、年级部、班主任、备课组工作计划上交。时间:22号上午。以上材料先报年级部。

二、初中德育处工作安排

1、校服检查(本周六),所有学生必须要有校服。

2、仪容仪表检查(本周六)

3、就餐路队、浪费现象和饭后餐桌卫生检查(本周六)

4、教室卫生、桌登摆放情况检查(本周六)

三、其它

1、教室卫生:扫、拖干净,无污迹、无废纸、门窗擦干净、无蜘蛛网、桌凳和洒扫工具摆放有序。

2、宿舍:地面无污迹、被褥叠放整齐、鞋、盆、毛巾等摆放有条理,阳台上无垃圾。严禁在宿舍乱抛乱扔,各班级要配垃圾袋。(列入检查)。白天无特殊情况,学生不得到宿舍。

3、午自习静校期间严格控制自由进出。

第三篇:班主任工作规范

班主任工作基本规范

专题概要:班主任工作基本规范就是班主任工作基本职责及要求。做一个好的班主任、建设一个好的班集体,应当是每一个班主任的梦想和工作动力。但是,时代不同,对班级工作的要求也不尽相同,衡量好班主任和好班级的标准也是不一样的。当今时代,是创新的时代、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时代、是实施创新教育的时代。创新时代赋予班主任角色新内涵,尤其在新课程背景下,重新对班主任的职责及要求进行定位,进一步明确班主任工作基本规范,将有助于指导我们的工作实践。

一、新时期班级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一)当代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

1、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知识经济是相对于人类曾经经历过的农业经济、工业经济而言的,是人类生产方式的又一次重大变革。人们把21世纪称为“知识经济”时代。在知识经济时代,劳动者的素质和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知识劳动者将取代传统的产业工人。所谓知识劳动者,主要是指从事知识和信息收集、处理、加工及传递工作的劳动者。此外,“文盲”一词将不再单纯是指没有文化知识的人,而是指不能继续学习,不能更新自己的知识、技能的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人也把知识经济称为“学习经济”。

2、国际竞争空前激烈:“冷战”结束后,国与国之间、民族

与民族之间,以及宗教团体之间长期潜在的矛盾、冲突日益突显出来,国际间的竞争空前激烈。

3、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困境:这种困境主要是指人类目

前面临的诸如生态环境的恶化、自然资源的短缺、人口迅速膨胀等威胁着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另外,还表现为人的精神力量、道德力量的削弱或丧失,而这恰恰是任何现代科学技术或物质力量都无能为力的事情。

上述三个主要特征的阐述可以看到: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对于21世纪人类发展具有越来越关键的意义。所谓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掌握基本的学习工具,即阅读、书写、口头表达、计算和问题解决;二是要具备基本的知识、技能,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只有这样,他才能具有能够生存下去、有尊严地生活和工作、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和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才能积极参与社会的发展,并能终身学习。

二、当代社会发展对班级工作提出的新挑战

1、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挑战:科学技术极大地提高了人

类控制自然和人自身的能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发展,但科学技术在应用于社会时所遇到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如:工业发展带来的水体和空气的污染、大规模的开垦和过度的放牧、信息科学和生命科学的发展、信息网络时代,计算机犯罪等等。现代科技的发展必然出现从体能、技能到智能的转变,容易产生追逐物质利益,弱化、淡化人格精神需要的倾向。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引起新的伦理道德问题。

2、市场经济提出的新挑战:当前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分配的多样化,归根到底是利益的多样化。利益的原则有正面影响,但也有很多消极负面的东西。这给班级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这些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的主导价值观受到挑战: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经济成分多样化,人的价值取向多元化,使许多青少年产生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观念,丧失正确的思想、前途信念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等思想。(2)班级工作受到社会环境的挑战:当前,不良的社会环境对班级工作的负面影响最为严重,个体书摊、个体影视点仍在出售或放映黄色、淫秽、凶杀暴力的刊物和影视;营业性台球场、电子游戏厅、网吧、按摩房、夜总会等吸引、诱惑着青少年学生,导致许多学生产生厌学、贪玩、丧志、早恋、违法、追求时髦和享乐等不良思想。(3)班级工作受到家庭教育的挑战:家长的配合、家庭的教育。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实生活中,不少家长的家庭教育存在误区:把分数作为衡量孩子好坏的标准,对孩子的品德塑造关心甚少;一些家长忙于工作、赚钱,疏于对子女的管教,全依赖于学校;有的家长热衷于玩乐、享受、赌博,不回避子女,还教孩子玩,认为这是“潇洒”;有的家长常给孩子零花钱;有的家长溺爱孩子;更有甚者,有的家长在人格道德方面存在缺陷,严重影响孩子。并且家庭人口结构发生变化,单亲、离异、困难及流动家庭出现,这同样给班级工作带来了新的考验。

3、网络提出的新挑战:互联网的普及使青少年儿童成为“网上的一代”。首先网上信息复杂,一些黄色垃圾迷惑了孩子纯真的双眼,其次,网络冲击着人们的责任感。在网络上的身份、年龄、性别等都可以是虚拟的。这些都极大地冲击了人们的责任感。

二、班级工作的种种不适应表现

新的时代,新的挑战。很多班主任表现出不适应,这里只概括班主任在班级工作中几中主要的新的不适应表现:

(一)不是我不明白,是这世界变得太快——对新时期学生的变化不适应:

1、学生行为习惯有违社会社会道德规范,冲击班级常规教育。

2、心理疾患或显或隐,挑战班主任的专业素质

3、学生喜好大胆怪异,挑战班主任的价值观。

(二)我拿什么来拯救你,我的学生——对班主任新角色的不适应:这是典型的对班主任的新角色不适应的表现。新课程要求班主任与学生是平等的关系,班主任不是拯救者,学生也不是被拯救者。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班主任定位为:班级的管理者,活动的组织者,学校规章制度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各科教师在本班教学活动的协调者。新课程要求班主任成为学生学习的全能型引导者,成为外部信息的获取、整理者,成为班级学生关系的协调者和平衡者,成为班级文化的设计者,成为学生的人生引导者。班主任的主要角色从管理者转移到了引导者。班主任工作是以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为基本任务的。作为班主任要善于把问题摆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出主意,想办法,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达到了理解、执行班主任意图的目的。

(三)“药”到“病”不除——班主任工作的方式方法不适应:新课程要求班主任工作的方式方法突出“引导”和“协调”,弘扬主体,尊重个性,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与新时期学生的特点是相适应的。不少班主任沿袭过去传统的对学生的管制办法,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明显地反映出工作上方式方法的不适应。主要表现在:

1、重教学交往,轻情感交流。

2、告状式家访。

3、忽视指导学生的人际交往。

4、单向式的师生关系。

5、忽视与科任教师的协调和与上级领导的沟通。

6、太少赞赏或滥用赞赏。

7、无规矩或规矩过多。

8、重常规,轻思想。

9、重德育轻智育,或重智轻德。

10、重学习,轻文体。

11、重结果,轻过程。

12、管理缺乏系统,拆东墙堵西墙。

13、强调师生平等,缺乏距离,没有威严和美感。

14、交往出现明显的亲疏。

15、重优轻差,或重差轻优。

(四)我拿什么来奉献给你——班主任自身素质对班级工作的不适应:时代发展到今天,我们教师仅仅做春蚕、做蜡烛、做火炬是不够的,适应不了新课程背景下班级工作的要求。时代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地发展自己,新课程要求班主任在工作中自我发展,自我提高,自我完善,从而与学生同成长,共进步。

三、班主任的角色转换

(一)新课程新理念促使班主任不断审视并转换自身角色:

1、班主任角色由单一型向多元型转换。传统观念下,班主任的角色只是学科教师的一种自然延伸,似乎任何教师只要在自身专业方面有所长,都可担任。新理念下的班主任,其角色内涵是丰富的:他不仅是“学科专家”,而且是“人生导师”、“班级文化设计师”、“模范公民”、“父母代理人”、“学生的朋友与知己”、“学生人际交往的指导者”、“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咨询者”等等,而所有这些内涵对新的时期班主任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2、班主任角色由权威型向对话型转换。权威型班主任培养出来的学生固然守纪、顺从,但他们亦步亦趋,依赖性强,独立性差,缺乏主动性、创造性,更谈不上具备时代所要求的创新精神。新型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要求班主任抛弃原来绝对权威的角色形象,代之以“对话者”、“引导者”的角色,提高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自主性与参与程度,树立起新时代“生活导师”的形象。

3、班主任角色由限制型向发展型转换。传统教育意义上的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往往用规章制度去限制学生。新理念下的班主任不应把学生的失误看得太重,而是与学生一起商讨如何改进与发展,进而去创造;他们对学生不是简单地训斥与限制,而应是鼓励其发展与创造。

4、班主任角色由高耗型向高效型转换。传统教育意义上的班主任信奉的是“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把班主任本来极富创造性的工作简经为简单的重复劳动,结果适得其反,导致学生逆反心理,消费了很多时间与精力,但收效甚微。而新理念下的班主任则不同,他充分认识到班主任工作的创造性与复杂性,把工作重心放在了解研究学生,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灵活多变,富有创造 的德育方法上,用最少的时间、精力去获得最佳的教育教学效果,实现德育过程的最优化。

5、班主任角色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换。现代班主任工作是一种艺术性与科学性高度统一的复合体,是教育机智与教育原理的高度统一。在现实条件下,我们强调的是掌握教育科学、管理科学,在了解学生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去教育学生,运用科学的管理理论与现代的教育思想创造性地指导班级工作,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科研型”的班主任。

6、班主任角色由被动适应型向主动创造型转换。新课程理念下的班主任,应是积极能动的富有创造性的主体。同时班主任的创造性工作观念与工作方法又必然对学生的创造性人格的形成潜移默化地起着巨大的作用。

7、班主任角色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换。新课程理念下的班主任是班级各种教育力量的协调者,是连结任课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家庭的一个重要纽带。他主动联合任课老师、学生家长共同商讨班级管理的教育对策,以便形成教育合力,最大限度地发展教育系统的整体功效。把学校教育扩展到全社会,争取更广泛的教育力量的支持。

(二)班主任的角色定位:

1、班主任应是“学科专家”和“人生导师”。作为班主任,无论是在知识技能上,还是在行为品质上,都必须具备以身垂范的能力,既要当“经师”,又要做“人师”。经师——“学科专家”,人师——

2、班主任应是学生的“知心朋友”和“阳光使者”。

3、班主任应该是“班级文化的设计师”。

4、班主任应该是“家校沟通的桥梁”:(1)配合家长学校,统一教育观念。(2)开好家长会,取得家长支持。(3)开展亲子活动,家校和谐统一。(4)做好“家访”,全面了解学生。

四、班主任工作的对策调整。

1、牢固树立“人人皆可成材,生生都有作为”的全面人才观念。

2、加强学习与研究,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

3、加强反思与总结,全力提升自己的教育智慧。优秀教师应是反思型教师,反思行为表现在:(1)对教育理念实施的反思。(2)对教学目的的反思。(3)对教学方法的反思。(4)对学生评价的反思。(5)班主任反思的最好形式就是写教育日记。

五、班主任工作基本规范。

(一)班主任工作职责常规

1、按照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要求,开展班级工作。开学初制定好班级工作计划:明确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要求,工作重点及主要活动安排,采取的主要措施等。期末有班主任工作总结。

2、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保护学生身心健康。教育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逐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的志向,培养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和良好的心理品质,遵守《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班级的规章制度。

3、教育学生努力完成学习任务。

4、教育指导学生参加学校规定的各种劳动,协助贯彻实施《体育卫生工作条例》,教育学生坚持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

5、关心学生课外生活,指导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有益身心健康的科技、文娱和社会活动,鼓励学生发展正常的兴趣和特长。

6、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搞好教室的环境布置。进行班级的日常管理,建立班级常规,指导班委会和本班的团队工作。培养学生干部,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把班级建设成为奋发向上,团结友爱的班集体。坚持目标管理,组织学生开展创“文明班级”、“先进班级”活动。

7、协调科任老师,及时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思想、学习情况,协调各科活动和课业负担。

8、做好家、校联系工作,争取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配合,共同做好各类学生的教育工作。

9、积极参加班主任学习培训和德育科研工作。

10、严格执行学生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配合政治处作好学生的学籍管理工作,做好本班学生思想品德评定和有关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奖惩的工作。

(二)新课程改革对班主任工作的新要求。随着新课程实施的不断深入,班主任的最主要工作从内容到形式都会有重大调整和变化。这种变化应与课程改革总体目标一致。

1、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新课程强调三个维度在学生个体身上的有机统一,即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和方法,知识和技能。在这三个维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是过去重视不够的。它直接影响着培养目标,即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是班主任管理内容的实质。因此,班主任要时刻牢记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灵魂、有头脑、有专长的人,有胆有识的人,有情有义、有趣有味的人,珍爱生命、敬畏生命的人,富有理想、朝气蓬勃的人。要引导学生学会生活、做人、做事和学习,特别是倡导学生走出纯技术主义意识误区,培养自己有相对成熟的思想所构成的博雅气质。

2、学生成长烦恼的消解:成长的烦恼是生命本真的体现,也是学生的“生长痛”。班主任要通过耐心“倾听”,准确预测,及时解除,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3、班级文化的重构:建立有明确主题的班级文化是班主任不可懈怠的首要任务。班主任必须提出具体建设目标,建立相关制度,加强督导与评估,使学生在一定的主体精神熏陶和感染下,形成积极向上的道德人格品位和风貌。

班主任工作基本常识

一、班主任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班主任的基本任务是按照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开展班级工作,全面教育、管理、指导学生,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体魄健康的公民。

具体说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对学生进行政治和思想品德教育。

2、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3、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和技能。

4、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

5、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

6、促进学生个性充分发展。

7、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二、班主任有哪些职责?

1、按照《中小学德育整体化工作纲要》、《中小学德育规程》,联系本班实际,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存、学会健体,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2、经常与科任老师取得联系,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掌握学生的课业负担量。

3、关心学生的身体健康。教育学生坚持体育锻炼,注意保护视力,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4、指导班委会、少先队工作。培养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集体。做好个别生的转化工作。

5、指导学生参加劳动实践。关心学生的课外生活,支持并组织学生开展有益的课外活动。

6、搞好班级管理工作,对学生进行常规训练,搞好小学生质量综合评价。

7、经常与家长保持联系,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指导家长正确教育子女,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

三、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1、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了解和研究学生个人。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环境。了解和研究班集体。

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3、做好学生的个别教育工作。

4、协调与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力量。

5、进行日常管理。

四、班主任工作的原则和方法是什么?

1、面向全体学生,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健康、劳动和生活,对学生全面负责。

2、正面教育,启发诱导。对学生要采取说服教育的方法,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力戒简单粗暴。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3、热爱、尊重学生,严格要求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要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教育,把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认识同行为训练结合起来。对有缺点错误的学生,要满腔热情地耐心帮助。

4、从实际出发,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思想实际、个性差异以及社会、家庭的影响,提出不同的教育要求,有的放矢地施行教育。

5、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严格要求自己,增强道德修养,起表率作用。

6、集体教育同个别教育相结合。要通过开展集体活动,建立正确的集体舆论,培养集体荣誉感、自豪感,形成良好的班风,充分发挥集体教育的作用,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品质。

五、法律、法规部分

(一)宪法与我们学生有什么关系?宪法中有哪些规定是学生有关的?

宪法第46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宪法第42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宪法第43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都有休息的权利。

宪法第49条:儿童受国家的保护。父母有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义务。禁止虐待儿童。

宪法第53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二)什么是未成年人?

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三)未成年人不得有哪些不良行为?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为:

(一)旷课、夜不归宿;

(二)携带管制刀具;

(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四)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五)偷窃、故意毁坏财物;

(六)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

(七)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

(八)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

(九)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四)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有哪二十字?

爱国守法 明礼诚信

团结友善 勤俭自强

敬业奉献

(五)对未成年人提供上网服务的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国家有什么规定?

《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条例》明确要求“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不得接纳未成年人进入营业场所,”依照《未成年保护法》第二条的规定,“未成年人是指未满18周岁的公民”。要按照《条例》的规定严厉查处接纳未成年人上网的“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对接纳未成年人上网造成恶劣影响的或者连续三次接纳未成年人上网对接,责令停业整顿,直至吊销《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班主任工作基本知识问答

调查访问法包括访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典型调查法、()。〃查阅资料法〃

2、班主任与家长联系的主要方式有()、请家长来校、书信、电话联系、召开家长会、组建家长委员会。“家庭访问”

3、班集体形成的标志:全班同学具有共同的奋斗目标;有一个团结一致的坚强的集体领导核心;具有正确的();全班有为实现共同目标而进行富有意义的共同活动。“集体舆论”

4、中小学班级文化的主要内容包括三方面:一是班级物质文化建设,二是班级制度文化建设,三是班级()建设。“精神文化”

5、主题班会的作用有利于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的培养。“参与意识和自信心”

6、班主任的基本功应具有以下几种能力。即:了解学生的能力,以言动心的说服力,形成班集体的组织能力,指导()的能力,对学生进行个别教育的能力,协调班级任课教师的能力,与学生家长沟通的能力,处理班级偶发事件的能力。“班级活动”

7、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内容主要包括:正常的智力、积极的()、良好的心境、和谐的人际关系、较强的意志品质、完整的人格。“自我意识

8、素质教育的宗旨是提高()。”国民素质“

9、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形成、维护、促进受教育者的()。”心理健康“

10、素质教育的三要素是:全面性、()、主动性。”全体性“

11、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教育。”心理品质“

12、中学生品德评定的理论依据是()。”《中师学生守则》、《中师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13、班主任与科任教师在班级管理中是()关系。”平等互助“

14、《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第四条内容()。”热爱学生“

15、班主任要在工作实践中教育学生处理好()的关系,以不断地完善其品格,促进他们更上一层楼。”个人与集体、工作与学习“

16、品德评定的主要方式有()。”肯定性评价方式和否定性评价方式“

17、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集体主义“

18、了解学生是教育学生、塑造学生灵魂的()。”前提“

19、现代教育的人才观是()。”人人都有才,人人能成才“ 20、班会的主要方式有()。”班级例会和主题班会“

21、班主任撰写操行评语的原则是()。”公正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全面性原则、教育性原则“

22、班主任处理偶发事件时,应该()。”调查研究,掌握全过程,分析原因,弄清实质“

23、偶发事件的特点是()。”偶然性、突发性“

24、运用情感陶冶法必须具备的条件()。”教育者的感化行为和教育情境“

25、心理咨询法是指教育者通过心理()与控制,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悦纳自己,发展自己,使其在学习生活等方面取得良好适应的方法。”指导“

26、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训练是()的重要任务之一。”班主任“

27、《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四条规定: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未成年学生。”开除“

28、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的()为最大耻辱。”这是对我国现阶段爱国主义特征最精辟的概括。《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利益、尊严和荣誉“

29、德育的五要素是()、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教育“ 30、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的方法是正面教育、典型培养、严格要求、()。”为人师表“

31、《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明礼诚信“

32、我国加入WTO对教育服务承诺在项目上不包括()和特殊教育。”义务教育“

33、六个“学会”是指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34、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受教育者的心理健康。”形成、维护、促进“

3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我国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36、中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公民“

37、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开展班级工作,培养良好的班集体,全面关心、教育和管理学生“

38、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39、养成教育是以()为依据。”《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40、、班主任在学校与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中,起着()的作用。”纽带与桥梁“

41、《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五条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人格尊严“

42、《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第七条内容()。”廉洁从教“

43、班级工作的最高境界是()。”学生的自主管理和自我管理“

44、课堂教学既要传授知识,又要培养能力,还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 45、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面向(),使受教育者坚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46、江泽民主席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最重要“

47、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对象、教育活动变得日益复杂,班主任不仅能依靠()从事教育工作,还必须掌握丰富的教育科学理论知识。”直接的经验“

48、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的()。”组织形式“

49、班主任具体工作由()来负责领导。”校长“ 50、尊重家长,友好合作属于班主任素质方面的()。”道德素质“

51、德育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作用。”导向、动力、保证“

52、良好的性格属于班主任素质方面的()。”心理素质“

53、《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第一条内容()。”依法执教“

54、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

55、班风是中小学班级文化建设()。”核心“

56、表扬是对学生思想和行为的()。”认可、鼓励和支持“

57、《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三条规定:学校应当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对未成年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社会生活指导和青春期教育“

58、班主任是《中师德育大纲》的()。”直接实施者“

59、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60、搞好班级的经常性管理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职责“ 61、班主任与科任教师在班级管理中是()关系。”分工与合作“ 62、《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第八条内容()。”为人师表"

班级活动设计与组织

一、班级活动的概述

(一)班级活动的主要含义。班级活动是在班主任的指导下,根据国家课程目标和学校培养目标,有目的、有计划地为实现班级教育目标而举行的各种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开展班级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发展个性特长,锻炼意志品质,行为习惯得到培养。它与学科教学的主要区别在于:虽然班级活动与学科教学的总目标一致,但是,学科教学侧重于使学生获得大量的间接经验,提高学科基础理论知识水平和应用能力,形成学科素养;班级活动侧重于使学生通过亲身的实践和体验,获得大量的直接经验,掌握学习方法,形成世界观和人生观,不断完善个性、健全人格。

(二)班主任在班级活动中的作用。班主任在班级活动中起主导作用,且贯穿活动的全过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设计。开展什么样的活动,怎样开展活动,达到怎样的目标,通常由班主任计划。

2、组织。组织班级活动一定要明确这几个问题:(1)活动目的与要求;(2)时间、地点、内容、形式、办法等;(3)评价方法与表彰办法。

3、引导:包含引领和指导两个方面。引领体现在:引领每个学生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能有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同时,还要注意诱导、培养学生对活动兴趣的稳定性,使之始终保持饱满的热情,达到既定的活动目标。指导表现在:学生在班级活动中遇到一些困难或问题,除了有些可以通过同伴互助来解决,但更多的还要依靠班主任的帮助。同时,班主任更要积极消除学生对老师的依赖心理。

4、评价。班级活动结束后应该对其进行评价,班主任要根据活动主题、内容、形式,以及学生参与程度、活动效果等要素,和学生一起确定比较科学的评价标准,进而对班级活动进行评价,肯定成绩,找出差距。

(三)班级活动的内容。班级活动的基本形式按发生的场所分:课内班级活动、校内课外活动、校外活动。按活动内容分:学习活动、科学技术活动、文娱体育及文化艺术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社区服务活动、班队会活动等,具体内容是:

1、学习活动。为了促进学生学习而开展的一些扩大知识视野、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和提高学习能力的活动。主要形式有:学习方法讲座、优秀作业展览、学习经验交流会、知识竞赛、智力竞赛、课外阅读活动等。

2、科学技术活动。这类活动旨在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学生对科技的兴趣和爱好,以适应科技发展的形势,主要有四种方式:科技班会、科技参观、科技兴趣小组及科技小发明、小制作等各种实践性的科技作业活动。

3、文娱体育及文化艺术活动。文娱体育活动旨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创建校园文化氛围,活跃学生身心,增强学生体质。如校园歌曲大赛、球类比赛、游艺活动、文艺晚会等。

4、社会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亲自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与实际操作能力。包括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宣传以及游览活动等。

5、社区服务活动。掌握基本的服务社区的本领,形成建立良好生活环境的情感和态度;使学生在服务过程中学会交往、合作,懂得理解和尊重,形成团结意识和归属感,增强服务意识和责任感,掌握志愿服务的有关知识和技能,对他人富有爱心。

6、班队会活动。班队会是班主任管理班级、进行班集体建设、对学生实施德育的主阵地。班会的主要形式有:(1)班级例会,它是比较固定的班级活动,主要有周会和晨会;(2)主题班队会。

二、班级活动的设计。

班级活动设计的基本理念。开展班级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丰富的直接生活经验和真切体验,使学生不断学会认知,将活动目标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班级活动开发者应具备下列基本理念:

1、以学生发展为本。

2、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

3、坚持学生亲历活动过程。

4、关注新课程背景下班级活动的新特点。班级活动在班级建设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课程背景下的班级活动有了很大的改变:(1)班级活动的形态由散珠式变为课程式。以前班级活动随意性较大,很多时候用来处理班级临时性“事务”,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现在班级活动“预设”的特性比较明显,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学生在分析当前学生教育需要的基础上,对各学年或者各年段的班级活动时行规划,包括目标、内容、方式、评价手段等要素,构成课程。(2)班级活动的内容由空泛化变为生活化。本着“儿童中心,生活中心”的开发原则,班级活动的主题就是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发现问题;或者是学生终身发展必需的,班主任将其提炼成问题,通过学生个体和班级集体活动进行探究,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3)班级活动的方式由表演型变为体验感悟型。设计学生喜爱的体验型的班会活动形式,寓教于乐,寓教于动,寓教于生活,通过学生亲身体验,感同身受,从而达到自悟、自我教育、同伴相互激发感情的教育目的,实现促进学生成长的价值。

(二)班级活动设计的基本策略。

1、以学生的困惑为载体。

2、以学生关心的热点、焦点为载体。

3、以学科课程学习延伸为载体

4、以本地资源为载体。

5、以传统节日为载体。对于班级活动设计,班主任要审时度势,敏锐地发现活动资源,捕捉教育契机,迅速聚焦问题,形成科学可行的活动方案。

(三)班级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在开展班级活动时,要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1、目的的教育性。

2、内容的生活性。

3、形式的有趣性。

4、实施的操作性。

三、班级活动的组织。

(一)实施班级活动的基本环节。班级活动一般由以下四个基本环节组成:

1、计划。它是教育活动过程的起始环节,包含班级的学年活动、学期活动计划,以及每次活动的实施细则。计划的具体内容有:活动名称、目的要求、形式、步骤、时间、地点、活动器材、各项具体活动的负责人,活动评价,活动管理等项目。

2、实施。它是教育活动过程的中心环节,是达到活动目的、完成活动要求的基本手段,是活动全过程的关键。班级活动要按照活动计划去展开,允许在实施过程中对原计划作修改。

3、检查。它是教育活动进行过程的中继环节。计划实施一段时间之后,就要将计划和实施情况与计划相比较,看实施情况是否符合计划的预设要求,了解实际效果。

4、总结。它是教育活动进行过程的终结环节。要用科学的方法、对已经做过的工作进行评价、肯定成绩、总结经验、指出缺点,进而明确下一个活动应努力的方向。

(二)组织班级活动的基本方法。

1、组织班级活动的艺术。组织班级活动的成败,与是否能选择最佳活动项目主持人、最佳活动形式、最有效的管理方式、创设良好的活动情境等,紧密相关。

(1)班级活动项目主持人的选择。主持人的基本素质:①仪表端庄,举止大方,有主持好班级活动的热情与信心;②有一定的口头表达能力,且语言幽默、诙谐;③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④有一定的处事不惊的应变能力。班级活动的主持人,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有数个。

(2)班级活动形式的选择。班级活动形式要注意考虑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要与活动内容相适应。另一方面考虑活动形式的吸引力和为学生提供的积极参与面。

(3)班级活动管理方法的选择。班主任对班级活动的管理,通常有以下几种方式:参与型。班主任自始至终以主体的身份参与整个活动,有利于师生情感的沟通和组织管理的协调,亦有利于学生积极性的提高。遥控型。班主任因为担心学生的自律、自控能力,怀疑班干部的组织管理能力,所以,虽不参与却必到现场。放任型。班主任不到活动现场,放手让班干部组织管理。但这种管理方式,容易脱离学生。班主任要善于通过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探索出更为完善、更为科学的管理办法,以提高课外活动的管理水平。班主任要“适时适度”发挥引导作用,可以抓好“四个点”:①选好接触点,即学生与时代脉搏的接触点;②诱导兴奋点,把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议论的热点,引导到关心国家大事、关心自己健康成长上来;③点拨关节点,加强班级活动的思想观念、设计思路和实施方法的指导;④升华感受点,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个别到一般又到个别,从抽象到具体的飞跃升华,在知、情、行、意的统一上争取实效。

(4)班级活动情境的创设。班级活动情境的创设,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利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如游览名山大川,参观历史博物馆,祭扫革命烈士墓等;二是创造环境,如搞模似法庭、晚会现场布置等。

2、组织班级活动的基本原则。①坚持方向性原则。②坚持“自主性”原则。③坚持创造性原则。④坚持整体性原则。

具体到组织每种类型活动应该注意的事项:(1)组织学习活动,班主任要注意学习目的与态度以及学习纪律的教育,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2)组织文体活动,要有充分准备,节目应事先安排,会场应预先布置,班主任要及时检查把关,注意各个环节的安排。(3)组织科技活动班主任要取得任课教师或科技辅导教师的配合,以科技实践或介绍科技新成就为主。(4)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要注意:确定社会实践的目标,对每项社会实践,班主任要使每个学生明确具体的要求,了解活动的意义和达到的目的;在活动中要教育学生听从指挥、严守纪律、虚心学习、会合作、会交流;活动以后要认真总结反思,组织交流。(5)组织班会活动,班会的形式有班级例会和主题班会。班级例会又包括周会和晨会两种。周会一般都列入学校的课程表,一周一次或两周一次,周会一般由班主任、班委或值周生主持,内容包括小结班级情况、布置工作,或者讨论班级计划,评估班级集体建设进展。注意总结要客观,评点要恰当。晨会每日都有15-20分钟,主要内容有:安排当日活动、值日生讲评、通报重要信息等。可以将晨会内容分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固定性项目,另一个方面是临时根据需要增加内容。主题班会一般是全体参加,一个时期搞一次。要做到:①目标适宜,即一次活动要达到什么目的不要定得太多,1-2个即可。②主题集中,即一次确定一个主题,力图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③过程简洁,即班会的程序要清楚、明了,场面不宜过大,容量以一课时为宜。

班主任培训材料 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是每位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探讨这篇文章,正如“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每位班主任、每位教育工作者对班主任工作可能有独到的见解。我们希望大家结合自己的实际,各抒己见,共同推动班主任工作向着科学化、人本化的方向发展。

很多人认为,班主任工作的重头戏是班级的纪律、卫生、考勤等反映班风建设情况的工作。但仅仅做到这些就是一个好班主任了吗?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优秀的班主任有能力、有水平、又敬业,对班风建设的确很有一套,转变落后的班风、班纪立竿见影,然而学生的学习成绩在整体上的定位还不够准确。班级管理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如果班主任在工作中能把学风建设放在更重要的位置,就会对全面提升学生素质特别是学习方面的素质帮助更大,而且,以良好的学风带动良好班风的形成不仅有可能,还是十分重要的途径。

班主任抓班风建设不能满足于抓纪律,应从为学生学习服务的角度出发,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学风建设: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的好习惯尤以培养学习习惯为重,因为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可以保障学生取得好成绩,而且有助于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为数不少的学生是因为学习习惯不好才影响了学习成绩,对此班主任要有清楚的认识,加大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工作力度,和学生一起研究不良学习习惯的表现形式和矫正办法,这是一项让学生受益终生的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一靠管理,二监督,三靠引导。良好习惯的养成首先要从管理上入手,班主任态度要严肃,管理要严格,监督要得力,引导要得法。一件事做一次很容易,难的是天天这样做。学习习惯的养成也是这样,不是一日之功,持之以恒非常重要。

二、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长期以来,“学不得法”成为制约学生学习成绩的“瓶颈”,但很多班主任并没有真正重视过这个问题,很少给学生以切实可行的帮助,这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盲区。学习方法包括对新知识的学习方法,也包括复习方法和考试方法。班主任在帮助学生制定有针对性的学习计划上,因为没有个性的计划是行不通的,必须通过研究和不断的调整制定适合学生个人的细节目标即每天要达到的要求,让教师的授课、复习进度和学生个人的学习进度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要鼓励和指导学生摸索更适合自己的学习、复习和考试方法。在这方面,班主任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三、为学生树立学习上榜样

不少学生不愿进行同学间的横向比较,是因为怕“伤自尊”,这一现象提醒班主任要在班级管理中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良性的竞争心态,对学习习惯好、学习踏实的同学进行经常性的表扬,让他们在班里有足够的影响力,把学生们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方面的“比、学、赶、帮”上。

四、让学生在成功的体验中树立学习信心

班主任要努力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成功,让每一个学生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树立学习的信心。比如在命题方向上,班主任要考虑到大多数学生希望高分的心理需求,注意发挥考试的激励作用,让学生因成功而喜欢考试,从而提高学习兴趣。班主任还要善于找出学生身上的亮点,学生哪方面好就表扬哪方面,不论结果如何,只要努力了,就要表扬。如果一个不爱交作业的学生经过教育,开始按时交作业了,那就是进步,就要及时表扬。

五、指导学生科学高效地利用时间

虽然学习时间与学习成绩不一定成正比,但时间投入不够的学习肯定会影响到成绩。作为班主任,能否指导学生有效、合理地安排好各项活动、保证足够的学习时间就显得非常重要。班主任不妨教给学生统筹安排的方法,指导他们科学地制定学习和活动计划,尽可能利用每一点时间。

六、为科任老师创设良好的教育氛围

班主任必须协调好与课任老师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了解老师、喜爱老师、关心老师,多看老师的长处和优点,让学生和老师在感情上融洽起来。这样一来,科任老师会感到自己在学生中有威信,也会真心喜欢这样的学生,教与学的关系就理顺了。

七、调整心态愉快工作

班主任的工作很繁杂,每天都要面对几十个学生,忙和累是不可避免的,但再忙再累,也不要忘了先师孔子的教诲:“吾日三省吾身”。

班主任不妨时常从以下几个方面反思自己的工作、调适自己的心态:l、换位思考。学生也是独立的人,要站在他的角度上去看问题才能理解他。

2、言而有信。能做到的事可以承诺,做不到的就不要说,但说过的一定要落实。

3、不求回报。不能认为我教了学生,学生就应该理解我、报答我,须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班主任把这几个问题想通了,工作起来心情会愉快得多。

老师们,班主任工作不仅仅是抓纪律、管卫生、查考勤、搞活动,如果真正解决了班级学风问题,班主任工作就算是抓到了点子上了,相信你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请思考:关于班风与学风的关系问题.您是如何认识的?)

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同样的教材、同样的老师授课的情况下,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智商,二是习惯。智商的高低,先天的禀赋是关键;而良好的学习习惯,却完全取决于后天的培养。对于一个学校的几个平行班来说,学生在天赋方面总体的平均水平是基本一致的,那么,决定这个班级学生学习成绩的关键因素,就只有学习习惯了。那些学习成绩突出的班集体,学生普遍具有主动预习、认真听讲、勤于思考、敢于质疑、按时完成作业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作为班主任,要想从整体上提高班级的学习成绩,在创建良好班风的同时,一定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研究那些著名的优秀班主任老师的经验,我们发现,他们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经验值得学习:

一、制定可行的学习纪律,并严格执行。

任何一个班级都有学习方面的纪律,不同的是,有的班级严格执行了,而有的班级却仅仅写在了制度里。之所以不执行,多数情况是这些规定不具有可行性。在制定学习纪律时,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以可操作为原则,灵活处理,该简单的简单,该复杂的复杂。

比如,就“完成作业”这一条纪律,如果仅仅简单要求“按时完成作业”是不具有可行性的。因为。班级中学生的学习水平有很大的差别,老师针对大多数同学布置的作业,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会“吃不饱”,而对于基础较差的同学却是“吃不了”。有经验的班主任老师在制定这条制度的同时,一方面协调课任老师在作业的量和难度上有个梯次,尽量能够照顾到不同程度的学生;另一方面,允许学生在作业的量上和难变上自主选择。此外,还可通过各种激励机制,鼓励同学们向量大、难度大的作业挑战。这样,大多数学生都能选择到适合于自己的作业,做作业的积极性自然会提高。

再比如,对于自习课的纪律。很多老师认为,在自习课上,学生可以自由讨论问题,没必要制定太严格的纪律。但是,在魏书生、孙维刚老师的班里却不是这样。魏老师组织学生讨论了“自习课上讨论问题的利弊”之后,规定上自习不可自由讨论问题;孙老师则提出“神圣的教室永远宁静”,要求学生只要走进教室,哪怕是在课间,也不可闲谈。这样的纪律看起来简单,但对于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自主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教给学生培养学习习惯的方法

习惯的养成是一个过程,既需要一定的时间,也需要一定的方法。一般情况之下,我们习惯于告诉学生最终的目标,而忽略了告诉学生用什么样的方法达到这样的目标。比如,我们平时一定也要求过学生学习时要讲效率,但怎样做才能有效率呢?学生并不清楚。这方面,魏书生老师做得最好。他在不断给学生灌输“效率”观念的同时,教给了学生很多讲效率的方法:要求学生定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自习计划;要求学生每次学习前有明确的具体目标,如记住什么,做完几道题等,以避免在“学哪一科”“做哪几道题”等问题上犹豫不决,浪费时间;他还教给学生如何使用“时间的边角料”,利用上学、放学路上的时间,甚至利用一分钟的时间进行学习的方法;他还帮学生找到了影响学习效率的“三闲”(闲话、闲思、闲事)。并教给学生与“三闲”做斗争的方法。有了方法,观念上的东西才能落到实际行动中。

三、持之以恒地训练

好习惯都是训练出来的,不是说教出来的。因此,在学习习惯的培养上,只有坚持不懈地进行训练,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比如,魏书生老师为了培养学生“表达”的习惯,他坚持每天上课前让全体学生站起来自由地、大声地说一分钟话,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经过长期的训练。学生不仅不害怕在课堂上“说”,而且还学会了怎么“说”。更重要的是,由于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这种“说”促进学生养成了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和敢于提问的习惯。此外,魏老师还通过“七个一分钟”,训练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以及学习时的精神状态。只要坚持长期训练,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成为学生的学习品质,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发挥作用。

班主任应有的学生观

所谓学生观,就是对学生的基本认识,每一位班主任都是有学生观的,只不过有的人意识到了,而有的人却没有意识到而已,但不管怎样,它总是体现在班主任的每一项工作中,不知不觉地左右着班主任对待学生的态度、思考问题的角度和对教育方法的选择。可以说,班主任有什么样的学生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因此,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是每一位班主任老师必须首先解决的观念问题。概括起来,现代教育要求班主任应有如下学生观:

第一,学生是有尊严的人

学生尽管在思想觉悟、道德水平、知识基础、思维方式等各个方面与老师有一定的差距,但是他们在人格上和老师是平等的,我们不能因为是老师,就可以在人格方面凌驾于学生之上。

过去,专制式的教育只强调老师的尊严,无视学生的尊严,甚至践踏学生尊严,体罚、强迫、侮辱等等方法就是这种学生观最明显的体现。其结果是,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无端的压制和扼杀,师生关系紧张、对立。由于“忽视学生尊严”的观念已存在了上千年,有着巨大的历史惯性,因此,需要我们用高度的自觉性去克服,否则,不知不觉中,伤害学生自尊心的情形就会出现在我们的教育行为中。

当前,教育中的“以人为本”,关键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分析和研究那些优秀班主任的教育思想,我们总是感到,他们都有着强烈的“学生尊严”意识,他们在思考教育问题、探寻教育学生方法的时候,总是首先用“是否伤害学生的人格尊严”这把尺子进行考量。正是在这样观念之下,教育的民主才在他们那里真正落到了实处,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才在他们那里扎下了根,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才在他们那里成了顺理成章的事儿。

第二,学生个个都是“才”

学生是不是“才”,关键要看我们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衡量。要是光用学习成绩这把尺子去量,一个班里能算得上“才”的学生是很有限的。但是,如果我们多一些衡量的尺子,就会发现,班里的学生个个都是“才”。

建立学生个个都是“才”的学生观,其实质就是要求我们面向全体学生,挖掘他们的潜能。为他们各个方面的提高和发展创造机会。

坚信每个学生都是才”的班主任.他会公平地对待所有的学生,而不会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厚此薄彼;他会让自己生出一双发现的慧眼,找到潜藏在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他会设计出一项又一项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为每一个孩子展示自我创造机会、搭建舞台;他会引导每一位学生在班级里找到自己的角色,并帮助他建立起不可动摇的角色地位;他会让每一个孩子在体验被关注、被重视的过程中,获得十足的自信,建立起强烈的班级主人翁意识。

当每一个学生感受到他在班集体建设中不可代替的独特作用时,班集体就会形成强大的凝聚力。

第三,学生都是会犯错误的

学生都是成长中的人,犯这样那样的错误是非常正常的。不犯错误的学生是没有的,老师期望学生不犯错误的想法是不现实的。

有了这样的观念,我们就不会因为害怕学生犯错误而把他们的手脚“捆绑”起来,这也不让动,那也不让做,而是给他们创造一切机会,放手让也他们探索和尝试,使他们在不断的错误和失败中接受教训,自我成长起来。

有了这样的观念,当我们面对学生所犯的错误时,批评教育中就会多一些理智、冷静、宽容和耐心,少一些冲动、鲁莽、苛责和粗暴。

第四,学生总是发展变化的

“从小看大,七岁至老”的说法对于人的生物属性而言,或许有一定的科学性,因为,人在生物性方面,遗传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这样的说法对于人的社会属性而言,就完全是错误的,因为,人的社会属性主要是后天习得的,会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特别是处于成长中的学生,他们的发展变化显得格外活跃。因此,作为班主任,一定要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学生,在动态中把握学生。

有了这样观念的班主任,他既不会因为某位学生目前表现欠佳而轻易放弃他,也不会因为某位学生目前表现优秀而忽视他存在的缺点。转化学生的过程中,面对学生出现的反复,他不会失去信心;批评学生时,他不会翻学生旧账,更不会说出“朽木不可雕”“不可救药”“屡教不改”的话语。他总是对学生充满期待和希望,宽容和耐心。

班主任工作方法

一、掌握正确的爱的方法

教师应该给学生正确的、成功的爱,因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一句我们每一个教师都耳熟能详的教育名言,但为什么有时我们的工作结果却常常背离了我们的初衷,没有朝着我们预期的方向发展呢?这往往是因为我们没有掌握正确的爱的方法。爱的方法究竟有哪些呢?

1、了解是爱的根基

教师的爱不应是盲目的、随意的,它应该建立在我们对每一个学生全面、深入、客观的了解的基础之上。当我们接手了一个新的班级,要尽快着手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性格爱好、脾气秉性、兴趣特长、家庭情况、学习状况、学习特点等,熟记于心,这将为我们有的放矢的开展工作创造前提,为我们选准教育的最佳突破口创造条件。

2、尊重是爱的前提

以尊重为前提的爱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给学生发言的机会、倾听他们的意见与呼声、给予他们适度的宽容与谅解、体谅理解他们的难处与苦衷、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不说任何伤害他们自尊的话语等等这些都是尊重学生的表现。我们要像保护珍贵瓷器一样保护学生的自尊,不要在那上面留下难以愈合的伤痕。我们应该明白:一个没有自尊的学生是燃不起奋进的雄心的。

3、尊重学生的关键是尊重学生的差异与潜能

爱护和尊重好孩子很容易,难就难在,我们要尊重全部的孩子,尤其是那些学困生和我们眼中那些所谓的问题学生。我们应该认识到学生是有差异的,差异来源于遗传与环境的共同作用,每个学生都拥有一个五彩缤纷的经验世界。差异是对我们工作的挑战,同时也是一种宝贵的教育资源。我们在班级工作中最易犯的毛病,大多与忽视这种差异有关,其实我们不可能打造出一个模式的学生。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差异,从学生的差异出发,因势利导,采取有针对性的做法,帮助学生健康成长、不断发展,引导他们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尊重差异就是对学生潜能的尊重,我们不应用静止的眼光去看待有这样那样问题的学生,而应让每个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闪光点,看到自身的价值,鼓起他们自信的风帆,让每个学生都可能达到成功的彼岸。

4、鼓励、赞扬与热情的期待是一串金钥匙

教师不要吝惜对学生的表扬与赞美,其实它是促使学生进步的助燃剂。在学生遇到困难与挫折时给予帮助和鼓励,在他们获得成功或获取点滴进步时给予由衷的赞美,让他们时刻感受到你对他热情的期待,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激励作用。

教育心理学上有一个颇值得玩味的名词叫“皮克马利翁效应”,他的意思是说:老师预言某些学生将会出现特殊的好的行为时,这些学生真的展露出老师所预言的才华;反之,老师如果预言学生是难雕的朽木,学生的表现必将腐朽不堪。由此可见教师的期待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班主任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时时关心学生,多给学生一些情感上的理解,多给学生情感上的期待。当你信其可行,他便可行;当你信其不可行,他将万劫不复,难道我们真的希望我们的学生毫无所成吗?我们何不多给学生一些肯定呢?

5、教师的爱应是朋友之爱

师爱的最高境界不是母爱,也不是父爱,而是朋友之爱。其原因就是朋友之爱才是平等的,像朋友一样谈时事,谈学习,谈未来,谈做人。在他们的成长历程中,师生的心灵琴弦一定会鸣奏出一曲曲动人而和谐的乐章。

陶行知有这样一句话: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把陶行知的话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

二、掌握一些班级管理的方法

班集体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一个人的言谈举止,往往带有当年班集体的某些特殊的印记:严谨的、朴实的、活泼的、宽容的、谦恭的,或者是放任的、散漫的、敷衍的、浮躁的、保守的。建设良好的班集体是班主任的重要工作。

1、国有国法,班有班规

一个新的班级组建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达成这样一个共识:珍惜友谊、互敬互爱,共建班集体这个大家共有的家园,形成一种人人参与的小主人意识。班规的制定不应班主任一人说了算,应由学生集思广益,共同参与制定,共同研究为什么要这样制定,进而在全班学生中形成共识。试想像学生对某项要求如果不理解其重要性,或对某项要求不能内化为自己的需要时,又如何去遵照执行呢?

2、班规落实要持之以恒

班规的制定并不难,难就难在持之以恒。持之以恒的关键是建立健全班级内部的以学生为主体的管理机制,使常规训练落到实处,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让他们通过竞选争取班内的职务,赋予他们不同的职责权限,鼓励他们来协助老师工作。此外,还可以在班内开展轮流班长负责制,使每一项制度都能得到落实。评比结果由专人及时通知家长,并与评选挂钩,提高学生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3、充分发挥集体的舆论功能

当班内出现一些不好的现象时,可以随时召开班队会,引导全班学生共同讨论分析不良行为的后果,使班内形成良好的舆论导向,使犯错误的同学认识危害,自觉改正。把不良行为的苗头即使扼制住。在班内设置意见建议箱及时了解学生的呼声。

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的参与精神,增强班级的凝聚力。班主任要充分利用学校和班级开展的活动,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扎扎实实地开展好每一个活动。如主题班队会,班主任可以提前告诉学生主题,让学生利用星期天搜集资料,高年级还可以让学生自己主持,自行组织,这样既锻炼了学生,又解放了教师,何乐而不为呢?

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道德实践活动 实践证明,要取得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良好效果,教育方法必须得当。加强道德实践活动本身就是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注重未成年人主动参与亲身经历和真实感受,提高实践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三贴近中进行。

(一)思想道德是生活本身

“德育”这两个字一向给人的感觉是板起的面孔,正襟的危坐,让学生敬而远之。其主要原因是德育教育停留在抽象的政治说教方面比较多,脱离社会,脱离实践“空洞化,形式化,口号化。”出现道德教育脱离青少年主体,把青少年作为塑造的客体,造成与目前青少年主体的核心价值相背离,不能适应社会的变迁。其次道德教育形成脱离社会及未成年人的现实。在社会层面的道德教育过程中存在着青少年低参与,甚至不参与的现象。实际,德育是来源于我们生活本身,从古到今,每个人的日常乃至整个社会的运作秩序都与道德水平息息相关。

今天在新形势下,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首先应该转变视角,从关注人的现实生命的需要出发,采用适合现代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的教育方式,进行有地放失的教育。当前除坚持正面教育手段对青少年进行传统美德、革命传统教育基础上,坚持实践育人的手段。通过组织青少年志愿者活动,参观、访问、社会实践等,让未成年人通过生活的体验引导学生认知社会、了解社会、进而融入社会,来理解社会的道德要求和人生价值。让全社会的人理解现代德育理念和教育方式。

中国教育报2004年7月30日报导:《小记者走访老英雄》。来自北京的130多名小记者来到铁道游击队的故乡——山东枣庄市。他们聆听了当年游击队员讲述在铁道线上抗日的故事,参观了铁道游击队纪念馆,在《游击队之歌》的歌声中畅游了微山湖畔„„亲身的感受使学生感到游击队英雄们的可敬。使他们认识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通过实践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开启学生智慧,使学生感受到使命感、责任感、从而在社会实践中锻炼意志、陶冶情操,培养真正的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

(二)德育教育不是“一杯白开水”

《意见》中指出:“要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区分不同层次未成年人的特点,进行道德教育。”

空洞,苍白的说教,就像一杯白开水,喝起来无味,看上去无色。道德,反映一个时代人们的精神价值取向,这一取向反映的是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对社会现实会产生微妙影响,因此,崇德修为成为人们的主观追求,是有滋有味的社会生活大套餐。从古到今虽然道德的标准,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变易,但不能否认,一些流传至今的道德观念有着某种恒定性的同时,不同时代不同年龄层次的人有着不同的特点。当今未成年人的自身特点是:敏感、率真,喜欢新鲜、有趣、直观。表现在生活中当前有一些青少年在基本道德上缺失修养,令人担忧。例如,不懂礼节,对传统美德嗤之以鼻,有一位,初中一年级学生王××,因不满老师在月考时给他数学卷少判3分,出口不逊,在大家的劝阻下暂时停止。放学后,从家中拿一把菜刀返回学校去砍老师,由于老师不在把教室桌凳等砸了一通才罢休„„。

类似的例子不在少数,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教育的悲哀!该现象的形成,主要原因是道德教育与实践的脱节。

实践证明,要取得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良好效果必须方法得当,目前,我们虽然总结和引进了不少新的教育方法,但由于传统教育,在相当一部分地区仍然沿袭着旧的表面形式,脱离未成年人的特点的教育。目前我国未成年人的思想状况:是不同层次,不同年龄段的表现不同。

高中学生的思想现状是,(1)在思想上,处于亚健康边缘。既处于健康状况与非健康状况之间,表面看身体无大恙实际上,生理和心理都出现某些不健康的表现。如,离异家庭子女、特困家庭子女、独生子女中有些学生由于家庭的变化或者过于溺爱造成有些学生心理缺陷突出。同时部分学生受到社会不良思潮影响等原因使一些学生缺乏辨别能力,对人生目标产生迷惑、彷徨、思想误入歧途,盲目追求和崇拜,追求,歌星、明星、偶像。(2)从价值观看,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价值观趋向务实化、功利化、多元化。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向钱看,以个人利益为中心,淡化国家利益,集体观念和社会责任感。(3)在生活上,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由于家长过分溺爱,缺乏受挫折的心理准备和承受能力。孩子不自觉地养成无穷的贪婪和占有欲,阻碍孩子精神和心理的健康发展,他们虽然追求新知识、渴望成才,但遇到困难和挫折很容易消沉,个别的孩子还会走向极端。(4)在人际关系上,缺乏沟通与关怀。独生子女的身份使他们“小太阳”感较强。“以我为核心”驱使下,人际交往困难,出现,抑郁性症状增多,心境低落,自我封闭,对日常活动及周围的人群和事件逐渐丧失兴趣。

初中生特点:(1)生理特点可以概括为:身体形态的剧变;体内机能的增强;性的萌发与成熟。他们正处在人的第二生长高峰期。(2)心理特点可以概括为:产生明显成人感;独立意识增强;产生一定闭锁心理倾向;有了比较明显的批判思维。(3)行为特点可以概括为:体力充沛,精力旺盛,好奇好动,耳聪目明;追求尊重、平等的权利;力图表现行为上的独立自主;爱美;主动探寻性的奥秘;热心于同性同伴交往和异性同伴产生的体验。

根据当前未成年人的思想状况特点,我们的思想道德教育,应从受教育者自身的特点,注重未成年人主动参与,亲身经历和真实感受,寓教于乐,满足兴趣爱好,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使未成年人在自觉参与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三)德育起源于生活实践

德育教育原本就是起源于生活实践,人们在社会劳动中结成友谊,建立互助团结协作的品德,如传说中的火地岛的猿始人,他们在饥饿到临近死亡时发现搁浅的鲸鱼,还要等部落首领来分割。。。道德存在于现实生活中,没有脱离生活的纯道德活动。未成年人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与感悟。只有源于社会实践的生活道德,才能引发内心的道德需要,获得道德体验,提升道德认识,建构道德品质。

如果,教育却远离实践单一地通过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让学生获得苍白无力的间接经验,把活生生的现实,变成摸不着,看不见的高深未测的说教。使学生整个德育教育过程是口号的“记忆——复现”使学生变成了“空喊口号的巨人,听话的机器”,远离实践,远离生活。只有实践才是未成年人认识德育教育重要性的基本途径和方法,我们的德育教育脱离了实践,学生的学习空间就会狭隘,其发展将是偏缺的。只有让未成年人在实践中,从整体的、开放的教育活动中,获取知识和能力,在实践中体验情感,发展个性品质,引导未成年人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性格、锻炼自己的意志,砥砺自己的人格。只有这样才能使未成年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成为自尊、自强、理性、有责任感的接班人。

美国著名的道德哲学家弗兰克钠(William K.Frankena)曾指出:从道德上讲,任何道德原则都要求社会本身尊重个人的自律和自由,一般地说,道德要求社会公正地对待个人;并且不要忘记,道德的产生是有助于个人的好的生活,而不是对个人进行不必要的干预。道德是为了人而产生,但不能说人是为了体现道德而生存。我们认为,道德教育应当为教会未成年人“学会生活”,引导他们树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养成高尚的品质。

(四).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道德实践活动

“意见”指出:广泛深入开展未成年人道德实践活动。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道德实践活动。各种道德实践活动都要突出思想内涵,强化道德要求,并与丰富多彩的兴趣活动和文化活动结合起来,注意寓教于乐,满足兴趣爱好,使未成年人在自觉参与中思想情感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实践活动要根据未成年人的个人特长,紧密结合社会发展实际需要,具有时代特色。本着以人为本,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注意未成年人从主动参与,亲身经历和真实感受着眼,通过精心设计载体,丰富内容,拓宽渠道,增强活动吸引力和感染力来提高实践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例如:湖北省鄂州市新民街小学,设计的《创建弗兰克钠》的实践活动为例。他们第一步,从提出主题的开始。即环境保护与人类的发展息息相关,提出问题,经过全体学生的共同讨论确定主题。第二步,制定活动目标;第三步,研究活动过程;第一阶段准备;第二阶段实施。第三阶段成果展示;第四步,学生的收获。;第五步,自我评析;第六步,总结评价。

整个活动作到了贴近学生的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了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并由学生主动实践和探索,形式多样,收获丰富,效果明显。

还有我把女儿送下乡江苏省仪征中学,刘祥同志说:“每年的暑假,都是女儿最开日子。因为她又可以做两个月的“野丫头”了。从小学到初中,我几乎没在女儿的学习上下太大功夫。我的观点是,低年级还是重在良好习惯的养成和各方面非课本知识的积累。每到假期,我总要把女儿送到乡村去。女儿在乡村里,能够很好地和别的孩子融合在一起。她最喜欢做的是钓龙虾。常常是大中午顶着烈日在小水沟边忙活„„农村里有着无限的乐趣。女儿不再被局限在狭小的天地中,而是激发出全部的热情。她敢把蚯蚓抓在手中玩,敢骑到牛背上看书。玩耍时也不再注意衣服是否漂亮,皮肤是否晒黑。她还学会了带比她小的孩子,知道买了东西要分给别人一份。在大人们特别忙的时候,女儿甚至还帮奶奶烧火做饭,偶尔还能洗洗自己的衣服。女儿的这些成长,是乡村生活赐予她的财富,是书本上无法学到的。

还有,大手牵小手搞好“五有教育活动”沈阳市大东区阎中所论:搞好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必须建设好一支专兼职结合的品德高尚、业务精湛、心理健康、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它包括家长、督学教师队伍,工、青、妇群团组织专兼职干部队伍,各种爱国主义文化市场管理员、辅导员队伍,老干部、老党员、老专家、老教师队伍,做到身正为范,为人师表,搞好“大手牵小手”的“五有”教育活动。教育活动中做到“有意、有机、有序、有情、有效”。

“有意”就是教育者要有强烈的教育意识,做到找准提出教育要求的结合点。

“有机”就是要使教育有机地和交往、活动、实践三个教育相结合,做到虚功实做。教育活动有声有色、寓教于乐、实实在在。

“有序”就是要把教育在内容上、层次上、紧紧围绕《若干意见》搞教育系列,不搞支离破碎、随意性教育。

“有情”就是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要倾注自己的感情,既要“教书育人”,又要做到“以情感人”。

“有效”就是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要讲究实效,不搞花架子,不搞形式主义,使教育过程收到预期的整体实效。

要想使教育达到“五有”,教育者必须提高自身素质的提高,学习新理念、学习新知识、学习和创建新的教育方法。改变以往的理念陈旧、知识短缺、方法简单的局面。以渊博的学识、高尚的品行和人格魅力以身示范影响和教育未成年人。

深入开展各类道德实践活动。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通过“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集中宣传教育活动”。要以培养诚信为目标,开展“从知诚信,从讲诚信”,以“迈好成人第一步”开展主题会活动,广泛开展中学生成人仪式宣言活动。青年志愿者服务,小主人等活动,对未成年人进行民族精神,革命传统和现代化建设成就教育。

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要因地制宜,组织未成年人积极开展富有趣味的课外文化体育活动、怡情益智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力所能及的公益性劳动,培养劳动观念和创新意识,丰富课外生活。要精心组织夏令营、冬令营、革命圣地游、红色旅游、绿色旅游以及参观、瞻仰、考察等活动,把深刻的教育内容融入到生动有趣的课外活动之中。各中小学校要利用综合实践课时和机动课时,适时组织学生观看电影、观摩艺术表演、参观教育场馆、参加社会实践公益活动,使未成年人在实践活动中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增长见识,快乐成长。

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发挥团队组织优势,坚持实践育人,创新工作方式。在道德教育中吸取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丰富营养。

第四篇:班主任工作规范

班主任工作规范

1、开学时,认真报名注册,并详细填写注册簿,特别是学生家庭详细住址,家长或其他监护人的联系方式。要详细询问学生及家庭有关情况和住校走读情况。

2、开学两周内要建立健全班级组织。制定出班级管理制度,使班级管理迅速步入正轨。

3、加强班级环境管理。保持地面、墙壁整洁;卫生工具、学习用品、报刊杂志、学桌凳、教学用具等要按学校统一规定摆放有序;环境布置要科学合理,要体现育人的文化氛围;班级表簿张贴有序整齐规范;黑板报经常更新。

4、积极完成学校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及时上报学校要求上报的有关资料。

5、全面贯彻落实《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学校的有关规章制度。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卫生等方面的行为习惯。

6、以活动为载体,利用班会、主题班会、黑板报等形式,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品质教育,不断提升学生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教育学生诚实 守信。

7、教育并督促学生爱护公物,制订并落实公物保管责任制。

8、对学生进行卫生健康方面的教育管理。督促学生执行学校的卫生管理制度,组织安排学生及时打扫教室和卫生区;进行疾病预防方面的卫生知识教育,积极组织学生对流行病,传染病的防治。

9、经常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与管理,杜绝重大的安全事故。对学生要加强安全知识的教育,要求学生掌握必备的自我保护的技能。督促学生严格遵守学校有关安全方面的规章制度。

10、禁止学生进入网吧、游戏厅、台球室、营业性舞厅等末成年人不宜涉足的场所。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健康高雅的生活情趣。

11、督促学生遵守学校的常规秩序和各项纪律制度。督促学生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旷课;督促学生遵守课堂纪律,课间活动秩序;督促学生遵守食堂、宿舍的管理制度。

12、积极做好学科之间的协调工作。经常与本班课任老师联系,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教育学生不偏科废科。积极协助本班课任教师处理有关矛盾。

13、督促学生认真学习,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刻苦勤奋,努力提高学习成绩。特别要督促学生不抄袭作业,考试不作弊。形成良好学风。

14、从思想、学生、生活等方面全面关怀学生,帮助学生排忧解难。要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处理学生做到宽严相济。特别要关注家庭、性格特殊的学生,防止意外事故发生。严格控制学生流失。

15、经常和家长及其他监护人保持联系,取得他们配合学校教育学生。定期家访,召开家长会,遇有特殊情况要及时弄清情况,走访家庭,注重心理辅导。每次家访都要做好记录。

16、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开展的各项竞赛活动,努力提高竞赛水平。

17、对班级出现的矛盾和问题要积极主动处理,对矛盾和问题不回避、不遮掩、一般矛盾不上交。

18、严禁班主任利用职务之便向学生推销教辅资料及商品;严禁乱收费。

第五篇:班主任工作规范(精选)

班主任工作基本规范

专题概要:班主任工作基本规范就是班主任工作基本职责及要求。做一个好的班主任、建设一个好的班集体,应当是每一个班主任的梦想和工作动力。但是,时代不同,对班级工作的要求也不尽相同,衡量好班主任和好班级的标准也是不一样的。当今时代,是创新的时代、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时代、是实施创新教育的时代。创新时代赋予班主任角色新内涵,尤其在新课程背景下,重新对班主任的职责及要求进行定位,进一步明确班主任工作基本规范,将有助于指导我们的工作实践。

一、新时期班级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当代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

1、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知识经济是相对于人类曾经经历过的农业经济、工业经济而言的,是人类生产方式的又一次重大变革。人们把21世纪称为“知识经济”时代。在知识经济时代,劳动者的素质和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知识劳动者将取代传统的产业工人。所谓知识劳动者,主要是指从事知识和信息收集、处理、加工及传递工作的劳动者。此外,“文盲”一词将不再单纯是指没有文化知识的人,而是指不能继续学习,不能更新自己的知识、技能的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人也把知识经济称为“学习经济”。

2、国际竞争空前激烈:“冷战”结束后,国与国之间、民族

与民族之间,以及宗教团体之间长期潜在的矛盾、冲突日益突显出来,国际间的竞争空前激烈。

3、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困境:这种困境主要是指人类目前面临的诸如生态环境的恶化、自然资源的短缺、人口迅速膨胀等威胁着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另外,还表现为人的精神力量、道德力量的削弱或丧失,而这恰恰是任何现代科学技术或物质力量都无能为力的事情。

上述三个主要特征的阐述可以看到: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对于21世纪人类发展具有越来越关键的意义。所谓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掌握基本的学习工具,即阅读、书写、口头表达、计算和问题解决;二是要具备基本的知识、技能,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只有这样,他才能具有能够生存下去、有尊严地生活和工作、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和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才能积极参与社会的发展,并能终身学习。

二、当代社会发展对班级工作提出的新挑战

1、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挑战:科学技术极大地提高了人类控制自然和人自身的能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发展,但科学技术在应用于社会时所遇到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如:工业发展带来的水体和空气的污染、大规模的开垦和过度的放牧、信息科学和生命科学的发展、信息网络时代,计算机犯罪等等。现代科技的发展必然出现从体能、技能到智能的转变,容易产生追逐物质利益,弱化、淡化人格精神需要的倾向。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引起新的伦理道德问题。

2、市场经济提出的新挑战:当前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分配的多样化,归根到底是利益的多样化。利益的原则有正面影响,但也有很多消极负面的东西。这给班级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这些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的主导价值观受到挑战: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经济成分多样化,人的价值取向多元化,使许多青少年产生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观念,丧失正确的思想、前途信念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等思想。

(2)班级工作受到社会环境的挑战:当前,不良的社会环境对班级工作的负面影响最为严重,导致许多学生产生厌学、贪玩、丧志、早恋、违法、追求时髦和享乐等不良思想。

(3)班级工作受到家庭教育的挑战:家长的配合、家庭的教育。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实生活中,不少家长的家庭教育存在误区:把分数作为衡量孩子好坏的标准,对孩子的品德塑造关心甚少;一些家长忙于工作、赚钱,疏于对子女的管教,全依赖于学校;有的家长热衷于玩乐、享受、赌博,不回避子女,还教孩子玩,认为这是“潇洒”;有的家长常给孩子零花钱;有的家长溺爱孩子;更有甚者,有的家长在人格道德方面存在缺陷,严重影响孩子。并且家庭人口结构发生变化,单亲、离异、困难及流动家庭出现,这同样给班级工作带来了新的考验。

3、网络提出的新挑战:互联网的普及使青少年儿童成为“网上的一代”。首先网上信息复杂,一些垃圾迷惑了孩子纯真的双眼,其次,网络冲击着人们的责任感。在网络上的身份、年龄、性别等都可以是虚拟的。这些都极大地冲击了人们的责任感。

三、班级工作的种种不适应表现

新的时代,新的挑战。很多班主任表现出不适应,这里只概括班主任在班级工作中几中主要的新的不适应表现:

(一)不是我不明白,是这世界变得太快——对新时期学生的变化不适应:

1、学生行为习惯有违社会道德规范,冲击班级常规教育。

2、心理疾患或显或隐,挑战班主任的专业素质。

3、学生喜好大胆怪异,挑战班主任的价值观。

(二)我拿什么来拯救你,我的学生——对班主任新角色的不适应:这是典型的对班主任的新角色不适应的表现。新课程要求班主任与学生是平等的关系,班主任不是拯救者,学生也不是被拯救者。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班主任定位为:班级的管理者,活动的组织者,学校规章制度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各科教师在本班教学活动的协调者。新课程要求班主任成为学生学习的全能型引导者,成为外部信息的获取、整理者,成为班级学生关系的协调者和平衡者,成为班级文化的设计者,成为学生的人生引导者。班主任的主要角色从管理者转移到了引导者。班主任工作是以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为基本任务的。作为班主任要善于把问题摆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出主意,想办法,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达到了理解、执行班主任意图的目的。

(三)“药”到“病”不除——班主任工作的方式方法不适应:新课程要求班主任工作的方式方法突出“引导”和“协调”,弘扬主体,尊重个性,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与新时期学生的特点是相适应的。不少班主任沿袭过去传统的对学生的管制办法,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明显地反映出工作上方式方法的不适应。主要表现在:

1、重教学交往,轻情感交流。

2、告状式家访。

3、忽视指导学生的人际交往。

4、单向式的师生关系。

5、忽视与科任教师的协调和与上级领导的沟通。

6、太少赞赏或滥用赞赏。

7、无规矩或规矩过多。

8、重常规,轻思想。

9、重德育轻智育,或重智轻德。

10、重学习,轻文体。

11、重结果,轻过程。

12、管理缺乏系统,拆东墙堵西墙。

13、强调师生平等,缺乏距离,没有威严和美感。

14、交往出现明显的亲疏。

15、重优轻差,或重差轻优。(案例一)

(四)我拿什么来奉献给你——班主任自身素质对班级工作的不适应:时代发展到今天,我们教师仅仅做春蚕、做蜡烛、做火炬是不够的,适应不了新课程背景下班级工作的要求。时代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地发展自己,新课程要求班主任在工作中自我发展,自我提高,自我完善,从而与学生同成长,共进步。

四、班主任的角色转换

(一)新课程新理念促使班主任不断审视并转换自身角色:

1、班主任角色由单一型向多元型转换。传统观念下,班主任的角色只是学科教师的一种自然延伸,似乎任何教师只要在自身专业方面有所长,都可担任。新理念下的班主任,其角色内涵是丰富的:他不仅是“学科专家”,而且是“人生导师”、“班级文化设计师”、“模范公民”、“父母代理人”、“学生的朋友与知己”、“学生人际交往的指导者”、“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咨询者”等等,而所有这些内涵对新的时期班主任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2、班主任角色由权威型向对话型转换。权威型班主任培养出来的学生固然守纪、顺从,但他们亦步亦趋,依赖性强,独立性差,缺乏主动性、创造性,更谈不上具备时代所要求的创新精神。新型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要求班主任抛弃原来绝对权威的角色形象,代之以“对话者”、“引导者”的角色,提高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自主性与参与程度,树立起新时代“生活导师”的形象。

3、班主任角色由限制型向发展型转换。传统教育意义上的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往往用规章制度去限制学生。新理念下的班主任不应把学生的失误看得太重,而是与学生一起商讨如何改进与发展,进而去创造;他们对学生不是简单地训斥与限制,而应是鼓励其发展与创造。

4、班主任角色由高耗型向高效型转换。传统教育意义上的班主任信奉的是“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把班主任本来极富创造性的工作理解为简单的重复劳动,结果适得其反,导致学生逆反心理,消费了很多时间与精力,但收效甚微。而新理念下的班主任则不同,他充分认识到班主任工作的创造性与复杂性,把工作重心放在了解研究学生,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灵活多变,富有创造 的德育方法上,用最少的时间、精力去获得最佳的教育教学效果,实现德育过程的最优化。

5、班主任角色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换。现代班主任工作是一种艺术性与科学性高度统一的复合体,是教育机智与教育原理的高度统一。在现实条件下,我们强调的是掌握教育科学、管理科学,在了解学生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去教育学生,运用科学的管理理论与现代的教育思想创造性地指导班级工作,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科研型”的班主任。

6、班主任角色由被动适应型向主动创造型转换。新课程理念下的班主任,应是积极能动的富有创造性的主体。同时班主任的创造性工作观念与工作方法又必然对学生的创造性人格的形成潜移默化地起着巨大的作用。

7、班主任角色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换。新课程理念下的班主任是班级各种教育力量的协调者,是连结任课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家庭的一个重要纽带。他主动联合任课老师、学生家长共同商讨班级管理的教育对策,以便形成教育合力,最大限度地发展教育系统的整体功效。把学校教育扩展到全社会,争取更广泛的教育力量的支持。

(二)班主任的角色定位:

1、班主任应是“学科专家”和“人生导师”。作为班主任,无论是在知识技能上,还是在行为品质上,都必须具备以身垂范的能力,既要当“经师”,又要做“人师”。

2、班主任应是学生的“知心朋友”和“阳光使者”。

3、班主任应该是“班级文化的设计师”。

4、班主任应该是“家校沟通的桥梁”:(1)配合家长学校,统一教育观念。(2)开好家长会,取得家长支持。(3)开展亲子活动,家校和谐统一。(4)做好“家访”,全面了解学生。

五、班主任工作的对策调整

1、牢固树立“人人皆可成材,生生都有作为”的全面人才观念。

2、加强学习与研究,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

3、加强反思与总结,全力提升自己的教育智慧。优秀教师应是反思型教师,反思行为表现在:(1)对教育理念实施的反思。(2)对教学目的的反思。(3)对教学方法的反思。(4)对学生评价的反思。(5)班主任反思的最好形式就是写教育日记。

六、班主任工作基本规范

(一)班主任工作职责常规(摘自《中国教育论坛》)

1、按照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要求,开展班级工作。开学初制定好班级工作计划:明确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要求,工作重点及主要活动安排,采取的主要措施等。期末有班主任工作总结。

2、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保护学生身心健康。教育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逐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的志向,培养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和良好的心理品质,遵守《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班级的规章制度。

3、教育学生努力完成学习任务。

4、教育指导学生参加学校规定的各种劳动,协助贯彻实施《体育卫生工作条例》,教育学生坚持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

5、关心学生课外生活,指导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有益身心健康的科技、文娱和社会活动,鼓励学生发展正常的兴趣和特长。

6、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搞好教室的环境布置。进行班级的日常管理,建立班级常规,指导班委会和本班的团队工作。培养学生干部,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把班级建设成为奋发向上,团结友爱的班集体。坚持目标管理,组织学生开展创“文明班级”、“先进班级”活动。

7、协调科任老师,及时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思想、学习情况,协调各科活动和课业负担。

8、做好家、校联系工作,争取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配合,共同做好各类学生的教育工作。

9、积极参加班主任学习培训和德育科研工作。

10、严格执行学生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配合政治处作好学生的学籍管理工作,做好本班学生思想品德评定和有关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奖惩的工作。

(二)新课程改革对班主任工作的新要求

随着新课程实施的不断深入,班主任的最主要工作从内容到形式都会有重大调整和变化。这种变化应与课程改革总体目标一致。

1、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新课程强调三个维度在学生个体身上的有机统一,即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和方法,知识和技能。在这三个维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是过去重视不够的。它直接影响着培养目标,即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是班主任管理内容的实质。因此,班主任要时刻牢记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灵魂、有头脑、有专长的人,有胆有识的人,有情有义、有趣有味的人,珍爱生命、敬畏生命的人,富有理想、朝气蓬勃的人。要引导学生学会生活、做人、做事和学习,特别是倡导学生走出纯技术主义意识误区,培养自己有相对成熟的思想所构成的博雅气质。

2、学生成长烦恼的消解:成长的烦恼是生命本真的体现,也是学生的“生长痛”。班主任要通过耐心“倾听”,准确预测,及时解除,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3、班级文化的重构:建立有明确主题的班级文化是班主任不可懈怠的首要任务。班主任必须提出具体建设目标,建立相关制度,加强督导与评估,使学生在一定的主体精神熏陶和感染下,形成积极向上的道德人格品位和风貌。

七、班主任的基本规范应该遵循这样一些原则:

1、树立坚定的教育信念

2、培养道德情感

3、增强自律精神

(1)树立坚定的教育信念——坚信我们的学生都是可教、可育的 教育信念是班主任从事班级教育工作的心理基础,对班主任的教育态度和教育行为有显著的影响。

有一种教育说法叫“预期自动实现”:

一个孩子一旦被教师或家长贴上“坏”、“笨”、“差”之类的特征标签,那么人人都几乎这样认为,结果让孩子趋向“预期自动实现”,朝着“标签”所指示的方向发展。事实也基本如此。

英国哲人查尔斯.里德: 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 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 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

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案例二:班主任工作似春雨潜无声)聪明的教师从不轻言“差生”,在他的眼里有的只是学生之间的差异,他会让学生认为自己只有一点不足,然后帮助学生一点一点的提高。

(2)培养道德情感

班主任的道德情感主要包括:对教育的热爱、对学生的关爱、对同志的友爱。其核心是对教育的热爱,其外显是对学生的关爱。

教师对孩子的爱,要不怀成见。心理学家罗素: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案例三:让爱如春风拂面)

教师对孩子的爱,要有耐心,要耐得住“寂寞”,并且积极寻求有效的教育方法。

《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一位大师历经几十年练就一身“移山大法”。一次他带领几位徒弟参禅悟道,徒弟说:“师父,您的‘移山大法’能不能让我们见识见识。”师父说:“好,我就把对面那座山移过来吧。”说着,师父开始打坐。数个时辰过去了,山仍在对面。徒弟们说:“师父,山怎么不过来呢?”师父不慌不忙的站起来,走到对面的山上说:“既然山不过来,那么我就过去,现在山不是在我面前吗?”其实,世上本无移山之术,唯一能移动山的方法就是:山不过来,我就过去。——《古兰经》

启示:如果无法说服学生,是否因为自己还不具备足够的说服能力呢?如果无法让学生喜欢自己,是否因为自己还不够让学生喜欢呢?如果无法成功的教育学生,是否因为自己还暂时没有找到成功教育学生的方法呢?

面对学生的失误,要学会保持沉默,先了解情况,再采取含蓄而艺术的教育方法。

《孔子传》

孔子游学期间,粮绝,好不容易得粮,颜回做饭,不小心饭内落灰,颜回拾灰饭而食,恰子路看见,以为颜回偷食,对此很有非议,告孔子,孔子随疑惑,但孔子不怀疑、不生气。找机会当子路面问清,颜回免遭非议,子路明理。

启示:教育学生,不能不问青红皂白就把学生训斥一通。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的背后,也许有鲜为人知的原因。教师千万不可对所有的学生用一把尺子,动辄一番教训,而要耐下心来,先了解情况,再采取含蓄而艺术的教育方法

引言:骏马能历险,耕田不如牛:坚车可载重,渡河不如舟。教师给学生的爱,要真诚。教师所面对的学生是敏感的,他们对成人的一举一动都有自己的独特理解和感受。教师细微的偏见、不公平都会在学生的心中掀起阵阵的涟漪。因为:教师的内心无法隐藏。

(3)增强自律意识

作为班主任在学生习惯的养成方面应该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班主任要注意廉洁自律。

下载班主任工作要点与规范word格式文档
下载班主任工作要点与规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班主任工作规范

    班主任工作规范 为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根据班主任工作的特点,针对中小学校教育工作的实际,依据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规范。 一、班主任......

    班主任工作规范

    班主任工作规范 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是学校领导者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得力助手。 班主任在学生全面健康的成......

    班主任工作规范

    拟制:学生科编号: QC-751a-01 审核:版次:A/0 批准:生效日期: 作业指导书 班主任工作规范 为了切实做好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维护校园平安稳定,根据《职业教育法》、《教师法》和《广......

    班主任工作规范

    班主任工作规范 班主任是学生思想教育教学的直接引导者,示范着身传言教的工作要求,班主任只有具有 较高的政治理论素养,才能有效快速解决学生管理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成为学生工作......

    发展党员工作材料规范要点

    羊角塘镇发展党员工作材料规范要点 结合工作实际,总结如下要点,仅供参考。 一、基本要求:实事求是、前后连贯、字迹清楚、工整规范 二、具体要求: 1.《入党申请书》。必须由本人......

    班主任管理与工作规范(试行)[范文]

    班主任管理与工作规范(试行) 班级是学校的基础组织形式,是学生教育的基本实施载体,而班主任则是班级最直接、最具体、最全面、最关键的组织者和引领者。班主任的责任意识、师德......

    班主任工作规范与班级管理模式

    班主任工作规范与班级管理模式 一、班主任工作规范(一)班主任工作要求1、育好已 (1)班主任成功的根本是自身修养。 班主任要育好人,首先要育好已,以身作则。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

    班主任工作的几个要点

    班主任工作中的几个要点 班级管理是一项艰巨繁杂的工作。具体而言,班主任要制定班级工作目标,把班级工作的整体思路,培养一支强而得力的小干部队伍,并加以指导监督;做好个别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