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本工作总结
生本教育个人工作总结(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
忙忙又一学期,平心静气坐下来反思一学期的教学情况,有苦、有甜,而更多的是思考!不过在与学生们一起相处、教学相长的过程中,也有不少的收获。为使下一阶段的工作更顺利地开展,现对本学期的工作情况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经验教训,促进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本学年我担任一年级3班和一年级4班的数学老师,采用的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理念教学,我从初识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到现在,已经有近半年的时间了。在这半年的时间里,我们经历了从学习生本到在实际教学中运用,不断的用生本教育的理论指导我的教学工作。在许多“过来人”的记忆中,读书是以知识为中心,以教师讲授为主,老师“满堂灌”,千方百计使出浑身解数暗示、诱导学生往他设计的路上走,课堂基本波澜不惊。学生没有任何兴趣和激情,只能被动地接受,严重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张扬,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当我运用生本课堂后,我发现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体,在课堂上表现的非常活跃,自信,大方的回答让我看到了生本带给同学们的快乐与成长。在本学年的学习、实践中,使我在教学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同时也认识到了很多不足之处。现总结如下:
一、合理设计前置性作业,为课堂教学服务。在备课和平时的教学中,有时候虽体现了前置作业,但是作业设计不是很合理,有的与新授内容有一定的联系,但是不能很好的为新授内容做铺垫,因此,导致学生在课前的学习不够透彻,从而不能够很好的为新授内容服务,课堂效率不是很高。有些前置作业设计师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问题太难,家长在辅导的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或是有些家长也无从下手的情况,通过与家长的沟通和向老教师的请教,在后来的前置性作业设计时我本着简单,开放的目标去设计,不能让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感到困难而厌学。同时,数学前置作业的内容设计也要丰富多样,它可以是图象,可以是声音,可以是文字,可以是习题等等,只要能为我们的新授内容服务,能为我们的新授做铺垫,都可以,只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能够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分析和应用,就能起到非常好的效果。在低年级数学的前置学习主要是根据下节课的内容找身边的、生活中相关的数学例子,带例子,是一种既有一定范围、又可以发挥学生自主性的活动,带来的例子,可以用书面或口头交流。或者是让学生自学内容,谈谈”我明白了什么?“不明白什么?”“我有什么问题?”“我的看法是什么”只要学生接触过思考过就可以。但是也应注意到,不应过分夸大前置性作业的功能。前置性作业不是课堂教学的全部。我们可以把最具有价值的问题或话题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研究、去探索,但课堂的学习还是应该按照一定规划的程序,大致预设的路径展开,需要的时候自然地把前置性学习的内容引入课内,充分交流,并提升新的认识。这样做,使得课内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得到进一步拓展,同时也使得例如数学学习的学习需要、数学思想、逻辑化问题等都能得到有效解决。
二、坚守课堂阵地,开展生本实验。
刚开始用生本课堂教学时,学生都不是很习惯,也不知道该怎么去交流,听课效果也不是很好,经常出现上面的同学在汇报,下面的同学自己干自己的事情,全班交流时也不知道该如何进行补充与评价。
针对这些现象,我在上课过程中,走下讲台,参与到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在参与中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合作,教会学生探究,教会学生展示的方法。慢慢的学生们会交流了,会补充提问了,这让我感到很开心。小组合作的学习有效地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培养团队协作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发现、解决问题能力。通过投影展示,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把操作和思维结合起来,手脑并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真正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我感觉到要实施高效课堂必须进一步做好三个解放:1 解放学生的手,让学生充分动起来;2 解放学生的嘴,让学生充分说起来;3 解放学生的脑,让学生充分想起来。必须进一步做到三个还给:
1、还给学生时间。
2、还给学生权利。
3、还给学生为主。课后我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生本教育实验展示课活动,认真研讨,认真总结,取长补短。
三、驾御课堂的能力还要努力提高
现在实行生本教育,对老师的要求更高了,感觉有时候自己的能力不够,对课堂上一些偶发的事件还不能够很好的应对,这也是制约我课堂效率不高的因素之一。在数学课堂上,有时候学生会想出很多连老师都想不到的解题方法,这时候我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及时对学生的想法给予指导和评价。所以,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作为年轻教师,更应该认真学习,多向老教师请教,多思考,多探讨,更好的将生本做好。
四、小组合作评价机制应更加全面
在一年的生本实验教学过程中,我感觉小组合作评价机制应更加全面,老师在布置完作业后要尊重学生的劳动,在课堂上尽可能提供机会让学生呈现作业成果,让他们的劳动有所做也要有所用,这样的话,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致才能得以保持,学生才乐于去做,才能在学习中取得更大的学习自信,学生会更有成就感,更加乐学。在班级的教学中,小组合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的小组学习很积极,上课发言也很积极,平时的学习中,学得比较好的学生可以带动不太好的学生,但有的小组相对做的不是很好,学习能力不强,合作意识也不是很强,对小组的评价只是发言积极有奖励,而忽视了合作学习,评价机制不够全面,应多其他老师合作,讨论合理可行的评价机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一年级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会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我们在课堂中要经常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投其所好,让学生在玩中学习数学。在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我有意识的交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如何对问题质疑;如何对重点句质疑;如何对关键词质疑等。比如像解决问题中,我要求学生在做题之前先读题,找相关数学信息,问题中的关键字等等,像求和问题中的“一共”,求差问题中的“还剩”等,老师先不讲,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自我解答,效果很好。每当看到学生的前置性作业提出的问题,我都特别惊喜,学生不仅提的准,而且正是本节课难理解的地方。学生的思维远比我来得深远,来得活跃。然而更让我惊诧的是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小组一商量,同学一补充,问题迎刃而解了。学生的“活”,同时带给了我很大的挑战,如果我的课准备的不充分,知识容量不够丰富,文化底蕴不够深厚,我自然就被挂在了讲台前,可见这项质疑的实验之路是很艰辛的。
本学期的生本教育实验工作将要结束了,回顾这一学期的工作,自身还存在很多不足,我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多在前置作业和小组合作方面多下工夫,要多学习有关生本教育和数学教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应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多参与数学组和其他教研组的听、评课,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多听取领导和同事们对自己的教学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认真、踏实的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备课、上课上多下功夫,多钻研教材,努力提高数学课堂的效率,让数学课真正成为学生实用和喜欢的课。以上所述是我在本学期的一点摸索与钻研,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一定会更加努力的钻研!坚定不移的将生本之路走下去。
第二篇:生本教学工作总结
生本教学工作总结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中,日子一天天过去了,一学期又要结束了。我担任五(2)语文今年已是第五个年头了。这五年来我充分利用生本理念,教学中虽说没什么经验,但我还是有自己的心得。生本教育以“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创造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资源。生本带着创新而来,载着和谐而归,让我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分享着课堂教学的简单,品味着师生和谐相长的成功与喜悦。
几年的生本教育,让我深有感触。生本理念下的语文自然真实,轻松和谐,就像常挂在嘴边的话语:简简单单教语文,踏踏实实学做人。
一、“有困难找学生”——全面依靠学生
无论对于执教者还是学习者,这种温暖来自“一切依靠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相信学生”的生本理念。生本的民主与平等,便备课变得那么简单。记得当时学生用了一节课时间,把初读感知的课文内容概括得有条有理,并提出了许多值得深思探究的话题,孩子们的质疑和思考,足可以成为他们课外阅读和主题研讨的依据。
有困难找学生,以学定教,不教而教,就这么简单!它尊重了学生实际理解的水平,也见证着学生是丰富的教育资源。这种教学双边的雪中送炭,本身就是一种和谐,一种默契,更是一种教学的充实!
二、学生自定步调——高度尊重学生
可谓“四两拨千斤”,生本的课堂学习过程线索清晰,学生上课得心应手。曾经有人取笑说:生本的课堂从来就是三步走:“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你怎么知道的?”“学完课文,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也许我们真是这样走过来的,学生们也都约定俗成:学一篇课文,首先得整体感知,了解内容,查阅相关资料;接着是重点口味,体会思想;然后是阅读拓展的交流、运用与延伸。教师抓住主线适时加以点拨,可以让课堂学习牵一发而动全身,教与学产生共鸣,游刃有余、挥洒自如。
三、教师“不现自我”——充分展示学生。
郭思乐教授认为,相对于学生生命体,教师应该是一个“牧者”。教师的意义仅仅是激发和引导,教师的作用就像是在点燃火把,而不是过去所认为的“灌满一壶水”。我们的课堂不再是教师的满堂灌,而是教师点燃激情,让课堂成为学生燃烧学习热情的舞台。
1.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讨论是生本教育常规的课堂教学方法。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同学们尽展学习的风采,他们引经据典,旁征博引,从别人讲到自己,从远古谈到今天,从过去说到现场,从怪诞悲观论述到积极乐观。他们上下互动,取长补短,相互纠正,相互完善,和谐有序,时不时来一阵热烈的讨论,时不时又是一番掷地有声的论说。作为教师,我此时只是个专注的旁观者,充当及时点拨、组织、参与、配合的角色,促使课堂学习各层面实现超越与突破。我个人认为,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不需要太多的求全求美。只要把握好学生学习热情的导火索,就能引起教学的共鸣。
2.以读引读、读说结合,读写相辅是生本语文的重要策略。生本教育的独特魅力就在于,以学定教,不教而教,引领学生自觉热情地投入学习,学会阅读,学会感悟,学会品味,获得道德品质与学习能力的相应提高。因此,教师无需预设太多,只需要以学生的知识储存和认知水平为起点,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进行恰如其分地诱导。学生在真实反馈自身阅读感悟的同时,自然会理解、内化、迁移,无声地积淀人文品质。
五年级,更多的是读有所悟、读写相辅,力求全面的提升。从小广泛地读书,是儿童丰富思想的重要保证。思想丰富了,发表见解时就呼之欲出、滔滔不绝了。这是生本语文教学倡导从独立自主地大量识字到积极主动地广泛阅读。再到轻松自如地发表见解。最后情不自禁地执笔写作的美好境界,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例如,《兵马俑的个性》让学生深深感受中华民族悠悠几千年的历史„„凝聚的思想,让学生下笔成文,同学们争着诉说阅读感悟的收获,他们的习作流泻着学习生活的情趣,记载着童年纯真的印记。
四、静待花开——教学评价和谐简单。
所谓评研,就是评价、研讨,由学生自行发现学习上的问题,通过小组内自主合作的交流、研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每个单元的课文学习后,学生都要针对自己的学习弱项,自行出题,与同学交换做题,相互评改,自行建构知识体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乐此不疲地充当老师与学生的双重角色。他们既是接受考评的学生。又是考评别人的老师,这种角色的并存,让应试教育“谈考色变”的紧张焦虑转化为生本评研的乐此不疲。“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种对学习评价的喜好就是学生发展的源头活水!
作为教师,再也不用挖空心思去出题考倒学生,更不用在题海中带领学生艰苦跋涉,只要做个旁观者,关注学生的评研过程,学生就能自觉地在评议中识别学习的优劣,在研究中学会取长补短。评价走向生本,和谐又简单。我们不求高分,但求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所以,我们需要更多的等待。
每一种花,遗传基因的不同,决定她是国色天香的牡丹,还是清香怡人的茉莉;是常开不败的三角梅,还是转瞬即逝的昙花。每一朵花,承受的阳光雨露不同,决定她的花期或长或短;或盛开于春夏,或怒放于秋冬。
是花,总有盛开的时候。即使花季已过。也会在合适的时机绽放一生最明艳的美丽。同样的道理,只要是正常人,总有开窍的一天。因此。不要急于拔苗助长,只需提供足够养分。然后静静等待,就像守候一朵花悄然开放„„耐心地静候花开,更能体验到教与学共同成长的真正和谐。也更能真实地感受生本理念下简单的“牧者”的幸福。
第三篇:生本工作总结
生本教育个人工作总结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
忙忙又一学期,平心静气坐下来反思一学期的教学情况,有苦、有甜,而更多的是思考!不过在与学生们一起相处、教学相长的过程中,也有不少的收获。为使下一阶段的工作更顺利地开展,现对本学期的工作情况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经验教训,促进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本学年我担任一年级3班和一年级4班的数学老师,采用的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理念教学,我从初识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到现在,已经有近半年的时间了。在这半年的时间里,我们经历了从学习生本到在实际教学中运用,不断的用生本教育的理论指导我的教学工作。在许多“过来人”的记忆中,读书是以知识为中心,以教师讲授为主,老师“满堂灌”,千方百计使出浑身解数暗示、诱导学生往他设计的路上走,课堂基本波澜不惊。学生没有任何兴趣和激情,只能被动地接受,严重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张扬,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当我运用生本课堂后,我发现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体,在课堂上表现的非常活跃,自信,大方的回答让我看到了生本带给同学们的快乐与成长。在本学年的学习、实践中,使我在教学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同时也认识到了很多不足之处。现总结如下:
一、合理设计前置性作业,为课堂教学服务。
在备课和平时的教学中,有时候虽体现了前置作业,但是作业设计不是很合理,有的与新授内容有一定的联系,但是不能很好的为新授内容做铺垫,因此,导致学生在课前的学习不够透彻,从而不能够很好的为新授内容服务,课堂效率不是很高。有些前置作业设计师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问题太难,家长在辅导的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或是有些家长也无从下手的情况,通过与家长的沟通和向老教师的请教,在后来的前置性作业设计时我本着简单,开放的目标去设计,不能让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感到困难而厌学。同时,数学前置作业的内容设计也要丰富多样,它可以是图象,可以是声音,可以是文字,可以是习题等等,只要能为我们的新授内容服务,能为我们的新授做铺垫,都可以,只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能够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分析和应用,就能起到非常好的效果。在低年级数学的前置学习主要是根据下节课的内容找身边的、生活中相关的数学例子,带例子,是一种既有一定范围、又可以发挥学生自主性的活动,带来的例子,可以用书面或口头交流。或者是让学生自学内容,谈谈”我明白了什么?“不明白什么?”“我有什么问题?”“我的看法是什么”只要学生接触过思考过就可以。但是也应注意到,不应过分夸大前置性作业的功能。前置性作业不是课堂教学的全部。我们可以把最具有价值的问题或话题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研究、去探索,但课堂的学习还是应该按照一定规划的程序,大致预设的路径展开,需要的时候自然地把前置性学习的内容引入课内,充分交流,并提升新的认识。这样做,使得课内
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得到进一步拓展,同时也使得例如数学学习的学习需要、数学思想、逻辑化问题等都能得到有效解决。
二、坚守课堂阵地,开展生本实验。
刚开始用生本课堂教学时,学生都不是很习惯,也不知道该怎么去交流,听课效果也不是很好,经常出现上面的同学在汇报,下面的同学自己干自己的事情,全班交流时也不知道该如何进行补充与评价。针对这些现象,我在上课过程中,走下讲台,参与到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在参与中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合作,教会学生探究,教会学生展示的方法。慢慢的学生们会交流了,会补充提问了,这让我感到很开心。小组合作的学习有效地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培养团队协作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发现、解决问题能力。通过投影展示,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把操作和思维结合起来,手脑并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真正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我感觉到要实施高效课堂必须进一步做好三个解放:1 解放学生的手,让学生充分动起来;2 解放学生的嘴,让学生充分说起来;3 解放学生的脑,让学生充分想起来。必须进一步做到三个还给:
1、还给学生时间。
2、还给学生权利。
3、还给学生为主。课后我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生本教育实验展示课活动,认真研讨,认真总结,取长补短。
三、驾御课堂的能力还要努力提高
现在实行生本教育,对老师的要求更高了,感觉有时候自己的能力不够,对课堂上一些偶发的事件还不能够很好的应对,这也是制约
我课堂效率不高的因素之一。在数学课堂上,有时候学生会想出很多连老师都想不到的解题方法,这时候我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及时对学生的想法给予指导和评价。所以,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作为年轻教师,更应该认真学习,多向老教师请教,多思考,多探讨,更好的将生本做好。
四、小组合作评价机制应更加全面
在一年的生本实验教学过程中,我感觉小组合作评价机制应更加全面,老师在布置完作业后要尊重学生的劳动,在课堂上尽可能提供机会让学生呈现作业成果,让他们的劳动有所做也要有所用,这样的话,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致才能得以保持,学生才乐于去做,才能在学习中取得更大的学习自信,学生会更有成就感,更加乐学。在班级的教学中,小组合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的小组学习很积极,上课发言也很积极,平时的学习中,学得比较好的学生可以带动不太好的学生,但有的小组相对做的不是很好,学习能力不强,合作意识也不是很强,对小组的评价只是发言积极有奖励,而忽视了合作学习,评价机制不够全面,应多其他老师合作,讨论合理可行的评价机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一年级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会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我们在课堂中要经常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投其所好,让学生在玩中学习数学。在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我有意识的交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如何对问题质疑;如何对重点句质疑;如何对关键词质疑等。比如像解决问题中,我要求学生在做题之前先读题,找相关数学信息,问题中的关键字等等,像求和问题中的“一共”,求差问题中的“还剩”等,老师先不讲,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自我解答,效果很好。每当看到学生的前置性作业提出的问题,我都特别惊喜,学生不仅提的准,而且正是本节课难理解的地方。学生的思维远比我来得深远,来得活跃。然而更让我惊诧的是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小组一商量,同学一补充,问题迎刃而解了。学生的“活”,同时带给了我很大的挑战,如果我的课准备的不充分,知识容量不够丰富,文化底蕴不够深厚,我自然就被挂在了讲台前,可见这项质疑的实验之路是很艰辛的。本学期的生本教育实验工作将要结束了,回顾这一学期的工作,自身还存在很多不足,我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多在前置作业和小组合作方面多下工夫,要多学习有关生本教育和数学教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应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多参与数学组和其他教研组的听、评课,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多听取领导和同事们对自己的教学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认真、踏实的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备课、上课上多下功夫,多钻研教材,努力提高数学课堂的效率,让数学课真正成为学生实用和喜欢的课。以上所述是我在本学期的一点摸索与钻研,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一定会更加努力的钻研!坚定不移的将生本之路走下去。
第四篇:生本教育工作总结
一、点评情况:
第一节:胡艳的《简单机械》
优点:教师对知识的把握系统、到位;学生的表现比较积极,学生提问、质疑活动展现了学生良好的求知欲;在学生的活动中教师及时“插话”,说明学生讨论存在的问题,起到很好点拨效果;课堂的民主意识较强,学生的平等意识强。
优化之处:1.理科科目要找“根”,从体验中寻求美;文科要大量阅读,从阅读中推动美;2.物理学科逻辑性强,实验的目的是找证据,去验证自己的理论是否正确。实验就是“寻根”,就是追溯其源。我们的前置作业要低入,但一定要高出(教师的作用:就是让学生在高处行走!);3.新授课是寻根,复习课是望根,滑轮》的根是二力平衡,所以教师在备课中一定抓住“根”,以根来设计前置作业,把新的不会的东西转化为旧的会的知识或方法,那么学生在负担就不会过重,学生的兴趣就会提高,就会喜欢这门课;4.复习课要找出各知识点的内在联系,而不是简单的罗列知识点,用知识树的形成很好,它把零散的知识打包;4.小组的激励互动:鼓掌等。5.把教学时间用在刀刃上,用在学生有疑难、学科的重点问题上(招标)。
第二节:王秀婷的《大气压强》
优点:演示、分组实验设计较好,板书工整、结构清晰。
优化之处:1.要整体去感受教材,要站在学生的位置上设计思路;2.激活学生思维,灵活处理,结论要严谨;3.思维要在高处,境界要高;3.导学案:前置作业找形象的例子(溶液的溶解度中把例子设计为让学生自己去配比溶液,观察现象,引出认知冲突),引入物理学史,找源头,做原生态,任务要触及核心,要简单、一体化。让学生找不同的器材做不同的实验,验证相同的结论。
二、总体感受:
教师要深挖教材,要精析本节课知识在本章、本年级、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位置,要清楚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认知冲突之处,清楚对应本节课知识学生已建立了什么样的知识储备,把学生新的不会的知识用合理的方式(如例子、实验、活动等)转化为学生已有的认知体系上去,一步一步地把学生引入新知,从而真正做到前置作业要求的低入、高出,才能让学生站在高处行走。
教师要广泛涉猎学科知识,甚至是相关领域知识,多学习,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旁征博引;要有良好的教育机智力,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清晰问题的症结之处;要多思考、多反思,要把学生的问题作为自己教学任务去突破,去研究;研究学生的心理,清楚学生对学习的态度、认知水平,才能对症下药。
第五篇:生本实验工作总结
生本实验工作总结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要打造“将课堂还给学生”生本课堂。半年的生本课堂教学实践,学生出现了许多可喜的转变。
首先是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以前稍显沉闷的课堂变作小组学生争前恐后要交流的课堂,小组内的交流探索热烈;以小组为单位的全班汇报学生也是热情高涨争前恐后,以前不爱回答问题的同学,在组员的该鼓动带领下也积极参与康学习和讨论。对于小学生,学习兴趣和信心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首先要让学生喜欢学习、喜欢上课,所“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在这种学习氛围下,不愁有厌学、学不好的学生。
其次教师的教学思路也与以前大不相同,以前教师的绝对主导地位要求教师站在自己的立场来设计教学,如今需要教师思考如何为学生更加自主的学习而设计教学过程,要求教师更加关注学生学习状态,研究学法指导,总结有效经验,探寻科学的学习方法及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指导学生课内外主动学习、自主探索、大胆创新。在备课上,教师需要重整教学资源,总体设计教学内容,充分预设好四个方面:学生会做的、不会做的、学生可能提的问题、学生想提却提不出的问题。真正把握不同层次学生的原有状况,做到学生会的不教;学生有困难的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不会的才教。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生本课堂实践过程中有可喜转变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困难。
对于教材解析的不够透彻,故而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切入点找的不准确,有时候学习内容过于简单,小组合作成为可有可无;有时候学习内容不是本课的重点,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过于低下。解读教材对于一名新教师来讲是至关重要的,这时上好一堂课的基础。真正上好生本课老师要付出的比以前更多的精力和心思,形成熟练的生本课堂的思路和模式。
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的同时,存在着自主学习的无序和无法。要把课堂变学堂并非形式上的转变,而应是小组合作的默契和扎实、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否则,被新的教学调动起来的积极性,要么走向无序混乱的无效学习,要么走向积极性被磨平毫无收获可言的另一种沉闷的应付的课堂。
要解决生本课堂的无序和无法问题,这对于老师提出了很高要求。这真正要求教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小组合作的方法。这就需要教师真正科学有效的课堂管理,要解决一系列的新问题:学习小组的组建(小组学习能力不均衡)、学生讨论的组织、课堂展示的指导、听课学生的管理(容易出现无序、注意力涣散情况)、师生互动的情境等。对老师的高要求就要求教师不断地学习和反思,探索突破难题的切实有效的办法。
另一方面对于生本课堂的评价措施也较为生疏。生本课堂,以学生的自学、讨论、交流为主,现在很需要探索、改革学生评价标准和方式,用多元的、发展的、过程性评价评价学生的思想、学习、精神状态、合作探究意识等,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并维持较高的热情。这是需要解决的又一个现实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