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措施
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措施
数学具有严谨的逻辑性和高度的抽象性及应用的广泛性。小学数学教学侧重于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判断、推理能力;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总结规律;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学习习惯。在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相当一部分“学困生”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一、数学科学困生产生的根本原因。
医生给病人治疗先要找出病因,才能对症下药。同样道理,作为教师,首先也要弄清学困生哪方面落后,受什么主客观条件的影响。学困生成绩不好的原因可能是本身智力水平低、努力程度差、心理压力大,也可能是学校教师、家庭环境因素的影响,只有找到差的根源,才能有的放矢,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措施。
1、教法不当。有些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不顾学生基础知识、思维能力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搞一刀切,统一进度,统一要求上课,致使学生跟不上。例如:
一、两步应用题还没弄清,三步甚至四步的应用题就来了;长方形的体积计算还未掌握,容积的计算又出现了。教师的步伐越来越快,学困生落下的距离就越来越远,总是赶不上教师的进度,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是知难而退,于是教师就责骂学困生掉队,部分顽固的学生还会用调皮的方式对付教师,整个课堂教学结构就被破坏了。为了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教师必须适当调整要求,使教法妥当,以退为进,让学困生也能听懂。小学数学教学必须正确处理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的关系,通过因材施教去实现全体学生最大可能的发展,切实转化学困生。因材施教的关键问题是解决好学困生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我主采取一些切实有效的措施帮助学困生,转化学困生。首先,要关心并鼓励学困生,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使他们建立起能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其次,采取一些切实有效的措施辅导学困生,帮助他们尽快弥补知识掌握上的某些缺漏。辅导学困生既要注意给他们弥补知识的不足,更要注意给他们弥补学习知识的方法,让他们逐步学会学习。另外,还可以采取暂时降低某些较高要求来转化学困生,先只要求他们完成大纲所规定的最基本的学习任务,使他们能亲自感受到成功的愉悦,树立坚强的自信心,然后再逐步提高要求,从而使他们不断进步,最终跟上全体同学的学习步伐。例如:在接到一个新班时,我利用第一节课就跟学生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做好摸底测试,了解清楚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掌握不好的知识点先用本子做好记录,在以后的教学中,遇到相关联的知识,就先帮助学生复习旧知识,再上新课。比如教五年级的“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一课时,我就先帮助学生复习“商不变的性质”,学生掌握了这个知识点,对分数的基本性质就容易掌握,学起新知识就轻松多了。这样看来新课的进度是慢了,但学生容易学懂,教学效果较好,学困生会慢慢减少,越往后教,学生就越有兴趣,学教的进度自然会加快,教学效果也会提高。
2、学法不佳。学困生往往差在既不会想,又不会做;既不会吸收,又不会消化;既不能向前探新,又不能回头抚旧。面对问题不会分析,勉强解完一道题,解后不反思,不深究,学习方法呆板,思维机制僵化肤浅。我班的一个学生,课堂40分钟都能聚精会神地听课,课余时间自觉地做数学题,学习用功,吃苦耐劳,但效果不佳,数学成绩总上不去,徘徊在60分左右,使他自己非常苦恼。于是我和他一起查找根源。当我详细听了他的学习过程后,发现问题在于他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上,所以,我给他讲了一些怎样预习、怎样听讲才能抓住学习的重点;课后怎样回顾小结,怎样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怎样分析解题思路,解后如何反思,才能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等。经过我的分析指导,这个学生及时纠正了学习方法,从此成绩有了较大的提高。可见,采用最佳的学习方法能够事半功倍。反之,学法不佳也是学困生产生的一个直接原因。
3、兴趣不浓。在语文课堂上,可以知道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在音乐课堂上,可以听到一首首旋律优美的歌曲;在美术课堂上,可以欣赏到一幅幅色彩斑斓的图画。而相比之下,数学内容显得更加枯燥无味了。较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使学困生在学习过程中毫无兴趣,甚至最终失去学习积极性而放弃对数学的学习。学困生在学习上经常会遇到困难或障碍,而本身又无法克服,所以数学学习中的学困生几乎普遍形成不良的自我意识,表现出对学好数学没有信心,感到压抑、自卑、畏缩不前,认为自己缺乏学好数学的能力,甚至怀疑自身的价值。当他们学习遭到挫折时,常常解释为自己不是学习的好料子,为放弃学习数学找理由:“努力也学不会”“学不会才不学”„„。
诸如此类的种种原因,无时无刻地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这就迫使每位数学教师,反审以往的做法,积极做好数学科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二、数学科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做好转化工作的关键。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作为以学校为主要活动场所而负有一定社会义务和责任的人,其主要活动对象是学生,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又主要通过对学生施加某些教育影响而产生。数学活动是师生双方情感和思维的交流,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鼓起学习的勇气。在在教学中教师应激发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困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通常,学困生的自尊心比较脆弱,不能受刺激,希望得到老师的关爱,更渴望教师对自己“以诚相待”。因为学困生有一个怕遭受冷落的共同心理,所以更需要得到老师的尊重。因此,教师要对学困生都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例如:在上课时一位学困生举手发言,但回答错误,教师就应该及时说:“这位同学发言很积极,希望其他同学都能向他学习,对于回答的内容有其他答案吗。”这样一来既保护了学困生脆弱的心灵,又能激发其他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学能更好的继续下去。著名的教育 家陶行知 先生曾说过一句名言:“从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能把学困生看死了,随着年龄的增长,环境的变化,他们也会发展变化,即使不成为瓦特、牛顿、爱迪生,也要把他们塑造成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2、课外的辅导是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的重点。
课外辅导是课堂教学的辅助形式,是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重要措施。根据数学教材系统性强的特点,学困生有了知识缺陷,就必须及时查漏补缺。课外辅导可以解决课堂教学没有或不能解决的问题,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因此,课外辅导也是学困生转化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课外辅导的形式多种多样,应根据学困生的不同情况来确定。有针对普遍性问题的集体辅导,有针对部分学困生小组辅导,有针对个别学困生个别辅导。辅导内容包括给学困生解答疑难,指导他们完成课外作业,每次辅导要有针对性,以解决一两个问题为主,防止随意性。比如我班学生黄紫艺,今年正上小学五年级。该生智力不是太弱,基础知识很差,上课听不懂教师所讲内容。据调查该生智力偏下,她在低年级的知识缺漏多,做作业时,不会做的只能抄优生的,针对这种情况,我采取以下方法对类似黄紫艺同学的一些学困生进行教学:
(1)上课提问多采取层次化。如简单口算,多给机会板演等;
(2)在作业布置上也采取层次化。给他们布置一些和优生不一样的简单的、基本的练习题。(3)课下多辅导,以优带困。内容主要以口算,简单笔算和概念性为主。主要加强这部分学困生的基础知识的训练。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班的学困生的成绩都不同程度的提高。
3、充分发挥学生集体的力量对转化学困生工作起到推动作用。
我们常说“团结就是力量”。适当组织优秀学生对学困生进行帮助,形成融洽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困生的转化。如:开展“手拉手”、“好带差”活动,整合成为一种和谐、协调的整体合力,让学困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从而树立为集体争荣誉努力学习的信心。我们班就组织开展了“一帮一”的活动。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每天都提醒学困生做哪些作业、早晨回校第一时间检查学困生的作业是否完成。这样一来既督促了学困生完成了学习任务,又不会给学困生有机会说忘记做作业的借口。每次布置要背的概念和公式,我都要求优等生和学困生互相背诵,这样就体现了平等的原则,促进了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每天的作业批改后,我都会让优等生督促学困生改正,并要学困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在遇到困难时优等生就会及时帮忙,使学困生能顺利地改正好作业。保持了学困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作,不同于做一般的学生工作,每个学困生产生的根源不同,甚至有的学困生用一般的教学方法难以见效。所以说转化好一个学困生比培养好一个优秀生更重要、更光荣。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断探索转变学困生的方法。只要我们每个老师都有决心,有信心,细致地去查找学困生产生的原因,耐心地去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就一定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第二篇:数学学困生的转化成因及措施
数学学困生的转化成因及措施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逐渐显现出来,教学也要面向全体学生,但数学学困生仍然存在,也是我们所有数学教师值得关注的问题,数学学困生如何转化也一直困扰着广大的数学教师。“他就是不学,我也没办法了”,“你怎么就是学不会啊!”这样的话我们也经常听到,那是不是我们就束手无策了呢?下面我就从我的经验和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谈谈我的看法:
一、什么样的学生,可以界定为学困生
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生源以农村家庭的孩子和打工子女居多,造成了一些学生在识、技能、能力、态度、品质、方法与体质等要素及要素的融合方面存在偏离常规的结构性缺陷,智力没有得到正常开发,不能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基本要求,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措施或给予补偿和矫正的学生。学困生具有相对性,短时或长时,可转化等特性。如果不及时关注,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
二、数学学困生产生的原因
数学学困生的成因有社会,家庭,学校,智力,体质等。我校数学学困生大部分属于后天因素。
1、社会因素
网络游戏因其刺激性、连续性,自然也成了很大一部分学生的最爱,有的学生渐渐陷入其中不能自拔。网上聊天,黄色网站也腐蚀着青少年,有的学生会为了一个素不相识的网友而离家出走。许多学生就因沉迷于其中而逐渐成为学困生。本人所教班级的几个学生,就是因为沉迷上网,游戏,聊天而荒废了学业。后经过老师,家长的劝说才认识到自己沉迷网络的危害。
2、家庭因素
在农村中学,由于各种原因现在初中生的家长大部分是初中文凭,有的只是小学文化。他们的素质不是很高,管理子女的学习状况只是问有无作业,主动来校了解子女读书情况的不多;有的家长来校只是问孩子生活上的情况,很少主动向老师了解子女的学习情况,更不要说检查子女的家庭作业完成的如何,也谈不上辅导子女的作业;还有的重男轻女的思想特别厉害;甚至极个别的家长反对子女上学,认为打工挣钱才有用;更有甚者对子女根本不关心,任由学校管理,有时子女做错事还要到校找学校的麻烦等等。这些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子女的情绪,读书无动力、无压力、无监督,再加上学生的惰性、好玩的特点,学习更得不到巩固,这些学生的数学成绩明显直线下降。
3、教师因素
当前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受到以升学为中心的“应试教育”的困扰,升学考试竞争激烈,知识本位、智力第一的教育思想支配着数学教学,教学观念陈旧,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法指导。特别是初中二年级是数学学习分化最明显的阶段,并且学生正处于由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的关键时期,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抽象思维方式,有的教师没有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与教材的要求认真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导致学生学习困难,教学方法单一,对学困生缺
乏爱心,乃至挫伤他们的自尊心,致使他们的成绩越来越差。
4、学生自身因素
学生的学习方法不正确,学习习惯不好,自主学习能力差是数学学困生产生的最主要原因。
(1)数学基础差,到初中既不适应
一些学生小学不认真学习,造成了基础薄弱,进入初中尽管有着好好学习的愿望,但由于自身的因素有的时候学的很吃力,又不习惯或不好意思问同学,问老师解决,逐渐就丧失了学习数学的信心,成为了学困生的一员。(2)学习习惯不好
一些学生没有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仍满足于“喂一口吃一口”的学习方法。知识掌握只重视结论,生搬硬套,定势强,有疑问也不及时弄清楚,学习时也抓不住重点,成绩自然低。
三、数学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针对以上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可采取以下的转化策略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所谓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贯的行为方式或作风,是一种自动的经常化的行为。初中阶段是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起着促进作用。不良习惯一旦形成,将造成长期的学困。因此,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注重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对某些优异的表现要及时给予表扬,并创造条件,促使其重复出现,直至形成习惯;对某些不良的表现要及时给予否定,减少其出现机会,直至杜绝为止。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分析、自我评价,通过学生的内部强化,增强行为的自觉性和能动性,促进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
2、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查漏补缺
学困生因基础知识不扎实,对新知识接受能力不强,久而久之就成了课堂上的“陪客”。教育家布卢姆把学生比作医院里的病人时指出:一个医生的责任不是在作出有利还是无利的诊断后就结束下来,还应当自问自己还能为病人的现状做些什么。教师看待自己的学困生,也应该如此,教师应当把学困生在作业、试卷中基础知识的错误,整理出来,从错误中发现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查漏补缺。
3、用爱去关心,关爱学困生
学困生由于成绩的原因或多或少在课堂上有自卑的心理,教师应该格外关注他们,可以选取些简单的问题让学困生做,使学生能感觉到老师并没有放弃他们,课后及时的进行辅导,并在平时注意培养学困生学习的信心和兴趣,达到转化的目的
以上只是我的一些经验,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学习和研究,早日形成一套行之可行的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方案。
数学学困生的转化成因及措施
牡丹江市第八中学
韩强
第三篇:小学数学学困生成因及措施
浅议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措施
三江县香园小学:杨影
2008年12月
数学具有严谨的逻辑性和高度的抽象性及应用的广泛性。小学数学教学侧重于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判断、推理能力;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总结规律;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学习习惯。在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相当一部分“学困生”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一、数学学困生产生的根本原因。
医生给病人治疗先要找出病因,才能对症下药。同样道理,作为教师,首先也要弄清学困生哪方面落后,受什么主客观条件的影响。学困生成绩不好的原因可能是本身智力水平低、努力程度差、心理压力大,也可能是学校教师、家庭环境因素的影响,只有找到差的根源,才能有的放矢,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措施。
1、教法不当。有些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不顾学生基础知识、思维能力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搞一刀切,统一进度,统一要求上课,致使学生跟不上。例如:
一、两步应用题还没弄清,三步甚至四步的应用题就来了;长方形的体积计算还未掌握,容积的计算又出现了。教师的步伐越快,学困生落下的距离就越远,总是赶不上教师的进度,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就知难而退,于是教师就责怪学困生掉队,部分顽固的学生还会用调皮的方式对付教师,整个课堂教学结构就被破坏了。为了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教师必须适当调整要求,使教法得当,以退为进,让学困生能听懂。小学数学教学必须正确处理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的关系,通过因材施教去实现全体学生最大可能的发展,切实转化学困生。因材施教的关键问题是解决好学困生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我主采取一些切实有效的措施,帮助转化学困生。首先,要关心鼓励学困生,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使他们建立起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其次,采取一些切实有效的措施辅导学困生,帮助他们尽快弥补知识掌握某些缺漏。辅导学困生既要注意给他们弥补知识的不足,也要注重给他们弥补学习知识的方法,让他们逐步学会学习。另外,还可以采取暂时降低某些要求来转化学困生,先只要求他们完成大纲所规定的最基本的学习任务,使他们能亲自感受到成功的愉悦,树立坚强的自信心,然后再逐步提高要求,从而使他们不断进步,最终跟上全体同学的学习步伐。例如:在接到一个新班时,我利用第一节课就跟学生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做好摸底测试,了解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掌握不好的知识点先用本子做好记录,在以后的教学中,遇到相关的知识,就先帮助
学生复习旧知识,再上新课。比如教五年级的“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一课时,我就先帮助学生复习“商不变的性质”,学生掌握了这个知识点,对分数的基本性质就容易掌握,学起新知识就轻松多了。这样看来新课的进度是慢了,但学生容易学懂,教学效果较好,学困生会慢慢减少,越往后教,学生就越有兴趣,学教的进度自然会加快,教学效果也会提高。
2、学法不佳。学困生往往差在既不会想,又不会做;既不会吸收,又不会消化;既不能向前探新,又不能回头抚旧。面对问题不会分析,勉强解完一道题,解后不反思,不深究,学习方法呆板,思维机制僵化肤浅。我班的一个学生,课堂40分钟都能聚精会神地听课,课余时间自觉地做数学题,学习用功,吃苦耐劳,但效果不佳,数学成绩总上不去,徘徊在60分左右,使他自己非常苦恼。于是我和他一起查找根源。当我详细听了他的学习过程后,发现问题在于他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上,所以,我给他讲了一些怎样预习、怎样听讲才能抓住学习的重点;课后怎样回顾小结,怎样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怎样分析解题思路,解后如何反思,才能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等。经过我的分析指导,这个学生及时纠正了学习方法,从此成绩有了较大的提高。可见,采用最佳的学习方法能够事半功倍。反之,学法不佳也是学困生产生的一个直接原因。
3、兴趣不浓。数学内容显得更加枯燥无味了。较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使学困生在学习过程中毫无兴趣,甚至最终失去学习积极性而放弃对数学的学习。学困生在学习上经常会遇到困难或障碍,而本身又无法克服,所以数学学习中的学困生几乎普遍形成不良的自我意识,表现出对学好数学没有信心,感到压抑、自卑、畏缩不前,认为自己缺乏学好数学的能力,甚至怀疑自身的价值。当他们学习遭到挫折时,常常解释为自己不是学习的好料子,为放弃学习数学找理由:“努力也学不会”“学不会才不学”„„。
诸如此类的种种原因,无时无刻地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这就迫使每位数学教师,反审以往的做法,积极做好数学科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二、数学科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做好转化工作的关键。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作为以学校为主要活动场所而负有一定社会义务和责任的人,其主要活动对象是学生,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又主要通过对学生施加某些教育影响而产生。数学活动是师生双方情感和思维的交流,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鼓起学习的勇气。在在教学中教师应激发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困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通常,学困生的自尊心比较
脆弱,不能受刺激,希望得到老师的关爱,更渴望教师对自己“以诚相待”。因为学困生有一个怕遭受冷落的共同心理,所以更需要得到老师的尊重。因此,教师要对学困生都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例如:在上课时一位学困生举手发言,但回答错误,教师就应该及时说:“这位同学发言很积极,希望其他同学都能向他学习,对于回答的内容有其他答案吗。”这样一来既保护了学困生脆弱的心灵,又能激发其他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学能更好的继续下去。著名的教育 家陶行知 先生曾说过一句名言:“从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能把学困生看死了,随着年龄的增长,环境的变化,他们也会发展变化,即使不成为什么科学家,也要把他们塑造成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2、课外的辅导是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的重点。
课外辅导是课堂教学的辅助形式,是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重要措施。根据数学教材系统性强的特点,学困生有了知识缺陷,就必须及时补缺补差。课外辅导可以解决课堂教学没有或不能解决的问题,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因此,课外辅导也是学困生转化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课外辅导的形式多种多样,应根据学困生的不同情况来确定。有针对普遍性问题的集体辅导,有针对部分学困生小组辅导,有针对个别学困生个别辅导。针对这种情况,我采取以下方法对类似黄紫艺同学的一些学困生进行教学:
(1)上课提问多采取层次化。如简单口算,多给机会板演等;
(2)在作业布置上也采取层次化。给他们布置一些和优生不一样的简单的、基本的练习题。
(3)课下多辅导,以优带困。内容主要以口算,简单笔算和概念性为主。主要加强这部分学困生的基础知识的训练。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班的学困生的成绩都不同程度的提高。
3、充分发挥学生集体的力量对转化学困生工作起到推动作用。
我们常说“团结就是力量”。适当组织优秀学生对学困生进行帮助,形成融洽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困生的转化。如:开展“手拉手”、“好带差”活动,成为一种和谐、协调的整体合力,让学困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从而树立为集体争荣誉努力学习的信心。
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作,不同于做一般的学生工作,每个学困生产生的根源不同,甚至有的学困生用一般的教学方法难以见效。所以说转化好一个学困生比培养好一个优秀生更重要、更光荣。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断探索转变学困生的方法。只要我们每个老师都有决心,有信心,细致地去查找学困生产生的原因,耐心地去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就一定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第四篇:浅谈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措施
浅谈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措施
西屯中心小学
姚红娟
说起学困生,着实令每位老师头疼,也是很多老师常挂在嘴边的话题。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社会、家庭、学校影响的不尽相同以及学生原有基础的差异,势必会出现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
如何正确看待“学困生”,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困难,树立起学习信心,完成学习任务是我们每位老师工作的重要任务。现就对“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措施两个方面谈几点个人粗浅的看法。
一、“学困生”的成因分析
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比较复杂,通过自己的观察分析,主要有下面两大类:
一类是由学生内部因素造成的。首先表现在兴趣匮乏、情绪急躁等。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自制力,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作业拖拉。缺乏克服学习困难的顽强意志和坚韧毅力,遇困难易退缩、易消沉。其次表现在认识问题的能力和方式方法上有偏差,思路不对,基本功不扎实,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另一类是由外部环境因素造成的。在出现暂时的学习困难时,由于老师、家长的教育方法上的过失,给学生造成一种不应有的压力,如强制、挖苦、讽刺等,都会使这些学生“雪上加霜”。
二、“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为了使学困生能早日脱贫,跟上班级前进的步伐,除了要认真贯彻课堂常规外,根据学困生的年龄特征和实际情况,采取了以下几条措施:
(一)树立正确的学困生观:
首先我们教师要正确看待学困生,学困生不是什么都很差,也不是无可救药的学生,学困生也有他们一片施展才华的天空,为此不要岐视差生,与学困生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正确评价差生,公平对等差生,要把机会留给差生,让他们感到老师正期盼他的进步。
(二)用爱心温暖差生
爱,可以产生巨大的教育力量,“爱的效应”在学困生身上尤为明显。经常与差生谈心,用心灵的温暖去医治他们心灵的创伤,用精神的甘露去洗涤他们精神的污染,使他们感到老师时时刻刻关心着他,从而使他们克服自卑感,树立自信心,勇于与困难挑战,对学习充满着热情。
(三)深入了解,对症下药
要转化学困生,需要对他们进行深入了解,针对不同学困生的情况,尽量用他们喜欢的方式来帮他们耐心辅导,一步一个脚印,逐步提高他们的成绩。
(四)捕捉亮点,正面教育
要用发展的眼光认识学困生,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创设情境,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并合理利用“闪光点”,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多表扬,少批评做好教育转化工作。要善于克服以点代面,正确评价,消除偏见。
(五)抓准时机,因材施教
1、对待学困生循循善诱,因势利导,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提高自我认识,促使自我反省,实行自我控制,使其内心深处认错,做到心悦诚服,乐意改正。
2、给学困生提出适当的目标,结合其实际情况,根据可接受性和发展性原则,由易到难,由小到大,由少到多,使之做到“跳一跳,够得着”。发现进步及时表扬,使其享受成功感,促使他们积极向上。
(六)加强家访,促使转化
学困生的转化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必须同家长密切配合,及时了解学困生学习情况,以便与家长共同商议教育方法,教育好学生。
(七)持之以恒,勤抓不懈
转化学困生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必须遵循“反复抓,抓反复”的教育规律,因势利导,使其始终维持不断前进的势头。
总之,学困生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不可回避的问题。尽管他们的人数不是很多,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体教学效果的提高,让这部分学生能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学有所成,对学校、家庭、社会,特别是学生本人无疑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唯有在情感上、方法上、教育上多给予学困生帮助,才能使学困生重拾信心,取得进步。
第五篇:学困生成因及转化
一、学困生的心理特征
(一)自卑心理强;
(二)戒备心理强;
(三)逆反心理强
二、学困生的类型
(一)逆反心理型;
(二)自卑感心理型;
(三)自由散漫型;
(四)孤僻冷漠型;
(五)意志薄弱型
三、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一)社会环境的影响;
(二)家庭的影响;
(三)学校的影响;
(四)自身的原因
四、学困生转化的误区
(一)严而不爱;
(二)罚而不教;
(三)抑而不扬;
(四)堵而不疏
五、学困生的转化方法及策略
(一)以“识”为前提,全面了解,对症下药。
(二)以“情”为基础,主动接近,宽容接纳。
(三)以“理”为要求,晓以利害,导之以行。
(四)以“法”为讲究,灵活多样,提高效率。
(五)以“联”为手段,形成合力,共同教育。
(六)以“恒”为追求,反复教育,巩固习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