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行知国学幼儿园大班家长会流程
行知国学幼儿园大班家长会流程
一、准备工作。
1、家长会所需资料物品整理好
2、班级整理好
3、副班带领幼儿在户外等候
4、接待人员到位(家长来园指引到班级就座,勿找幼儿交谈,以免影响幼儿情绪。)
5、家长班级签到
二、家长会流程
13:30~14:00接待家长入园
14:00~14:10教师发言(告诉家长活动流程和注意事项)、(此时副班带领幼儿入厕)14:10~14:40课间操展示 14:40~14:50幼儿入厕 14:50~15:20教学活动 15:20~15:30幼儿入厕 15:30~15:50幼儿展示活动
15:50~16:00离园活动(发书包、奖状、大红花、试卷)
三、教师小结,家长带幼儿离园
第二篇:《国学知与行》判断题
2011年《国学知与行》考试及答案
判断题
1.“六经”指六部儒家经典,即在“五经”之外,再加《乐经》。(√)2.《大学》是由孔子的学生曾参整理的孔子关于“初学入德之门”的讲解。(X)3.孟子以“人性恶”为其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石。(X)
4.《论语》是孔子门人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集子,首创语录体。(√)
5.孟子的性善论是其仁政学说的基础,而仁政学说是其政治思想的核心。(√)
6.老子指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对立统一规律,而且揭示了对立双方相互转化的规律。(√)7.韩非思想的逻辑起点是:人性好利而恶害。(√)
8.《孙子兵法》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9.孔子被尊为“至圣”,孟子被尊为“亚圣”,他们合称孔孟。(√)
10.荀子否定道德先验论,肯定人之善是后天环境与教育的产物,论述了环境对人成长的作用,强调人的主观努力,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因素。(√)
11.孟子告诫学生:“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 这说明有为者必须坚持到底,不能半途而废。(√)
12.荀子把教学或学习过程具体化为闻、见、知、行四个环节。(√)
13.“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这说明了知识和道德是一个不断积累和提高的过程。(√)
14.二十八星宿指东方苍龙七宿、北方玄武七宿、西方白虎七宿和南方朱雀七宿(X)
15.《孟子》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是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
16.道家学说是道教创立和传承的,道家和道教是一回事。(X)
17.《尔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成体系的词典。(√)
18.古时,不同的朋友关系,有不同的称谓: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叫“忘年交”;不拘于身份、形迹的朋友叫“忘形交”;不因贵贱的变化而改变深厚友情的朋友叫“车笠交”;在道义上彼此支持的朋友叫“君子交”;心意相投、相知很深的朋友叫“神交”。(√)
19.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20.春秋时期是思想家百家争鸣的时期,荀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X)21.我国第一部专门讨论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大学》(X)
22.《论语》反映了儒家学派创始人——孟子的政治思想、学术思想和教育思想,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X)
23.科举中“连中三元”指乡试中解元、会试中会元、殿试中状元。(√)24.《康熙字典》是我国字书史上第一次正式使用“字典”为书名的著述。(√)25.“教学相长”,“循序渐进”等教学原则最早出自《论语》。(X)26.《四库全书》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
27.“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说明荀子认为学生获得知识技能,不取决于愚与敏,如果能不懈努力,就一定能学有所成。(√)28.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学记》。(√)
1.孔子和孟子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2.韩非子是法家思想的创始人。(×)
3.我国第一部专门讨论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大学》。(×)
4.《四库全书》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
5.孟子的性善论是其仁政学说的基础,而仁政学说是其政治思想的核心。6.道家学说是道教创立和传承的,道家和道教是一回事。(×)7.《大学》是由孔子的学生曾参整理的孔子关于“初学入德之门”的讲解。8.荀子把教学或学习过程具体化为闻、见、知、行四个环节。(√)9.韩非思想的逻辑起点是:人性好利而恶害。(√)
10.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学记》。(√)判断题
1、儒家被列为九流十家之首。(1)
2、孔子的思想以“和”为核心。(X)
3、孔子的思想在政治上继承东周以来的敬德保民思想。(X)
4、儒学不仅是封建时代的产物,更是华夏民族的文化精髓。(1)
5、孔子主张学习内容要博、广,不能偏颇、单一。(1)
6、范蠡是越王勾践时的大将军。(1)
7、吕端是南宋时的贤臣。(X)
8、伯夷与叔齐是殷朝末年人。(1)
9、伯夷与叔齐是亲密朋友关系。(X)
10、蒋琬是三国时期蜀国的名臣。(1)
11、“仰之弥高,钻之弥深”是对老师学问的赞美与推崇。(1)
12、《论语·乡党》中言“唯酒无量”是指孔子酒量惊人。(X)
13、《论语》中认为,学诗可以培养集体观念。(1)
14、“过犹不及”出自《道德经》。(X)
15、“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出自《孟子》。(X)
16、“吾日三省吾身”出自颜回之口。(X)
17、“执中无权,犹执一也”语出《孟子》。(1)
18、“逝者如斯夫”中逝者是指死去的先烈。(X)
19、“过犹不及”是指事情做过了头就不好了。(1)20、“脍不厌细”是指鱼肉不嫌切得细。(1)
21、“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出自《论语·乡党》。(X)
22、“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出自《论语·子罕》。(1)
23、孔子是在楚国闻《韶》乐。(X)
24、孔子认为,无论什么原因,只要“父母在”,都应“不远游”。(X)
2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中,后半句是指小人总是忧愁不安。(1)
26、《论语·子罕》中提到,孔子有固执己见的毛病。(X)
27、佾是指古代的舞蹈,每行八人为一佾。(1)
28、“君子周而不比”是指君子不喜欢与人比较。(X)
(×)(√)
29、“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语出子路。(X)30、“礼之用,和为贵”出自《论语·学而》(1)
31、春秋时期是思想家百家争鸣的时期,荀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X)
32、“教学相长”,“循序渐进”等教学原则最早出自《论语》。(X)
33、孔子是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X)34国学是指过去的学问。(X)
35数千年来,中国人做学问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理论和方法。(1)
36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其中以经部、史部为主。(X)37简而言之,国学就是中国人之所以成为中国人的学问。(1)38国学一词是我国文化发展史上一直存在着的学术名词。(X)39训诂学是中国人做学问的一种理论和方法。(X)40国学是中国人的性命之学。(1)
41诸子百家思想贯穿并主导中国思想史。(X)42国学主要是文献之学。(X)
43国学中的每一种学问都有不完美之处。(1)44道家与道教本质上是一回事。(X)
45不了解儒家就不能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生命与精神源泉。(1)46现如今,我们可以将国学精神搬来作为时代精神。(1)47近代陈独秀曾提出“整理国故”以“再造文明”。(X)58国学是中华民族的知识共同体。(1)49文学性较强是《孟子》的一大特色。(1)50《孟子》仍是语录体著作。(1)51孟子认为“人皆可以尧舜”。(1)52“仁者无敌”一词出自《论语》。(X)53孟子认为人的毛病在于喜欢当别人的老师。(1)
54孟子的性善论是其仁政学说的基础,而仁政学说是其政治思想的核心。(1)
55孟子告诫学生:“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 这说明有为者必须坚持到底,不能半途而废。(1)
56《孟子》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是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1)
57孟子以“人性恶”为其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石。(X)58庄子为春秋时宋国蒙城人。(X)
59庄子所持宇宙与人的关系是“天人合一”。(1)60庄子具有通达的生死观。(1)
61庄子主张在精神上逍遥自在,但在形体上需要有所约束。(X)62庄子认为世界万事万物都是平等的。(1)63司马相如是今天湖北人。(X)
64一个人的成就是可以由他的生活态度来决定的。(1)65庄子认为不应该勉强别人去成功。(1)
66道家主张削弱人的个性,以求得人的共性上的和谐。(X)67儒家强调“我为人人,人人为我”。(X)68庄子从不借鉴儒家的观点来阐明自己的主张。(1)69道家学说是道教创立和传承的,道家和道教是一回事。(X)70韩非子是春秋时期韩国人。(X)71.“六经”指六部儒家经典,即在“五经”之外,再加《乐经》。(1)72.《大学》是由孔子的学生曾参整理的孔子关于“初学入德之门”的讲解。(X)73.孟子以“人性恶”为其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石。(X)74.《论语》是孔子门人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集子,首创语录体。(1)
75.孟子的性善论是其仁政学说的基础,而仁政学说是其政治思想的核心。(1)
76.老子指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对立统一规律,而且揭示了对立双方相互转化的规律。(1)77.韩非思想的逻辑起点是:人性好利而恶害。(1)78.《孙子兵法》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1)79.孔子被尊为“至圣”,孟子被尊为“亚圣”,他们合称孔孟。(1)
80.荀子否定道德先验论,肯定人之善是后天环境与教育的产物,论述了环境对人成长的作用,强调人的主观努力,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因素。(X)
81.孟子告诫学生:“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 这说明有为者必须坚持到底,不能半途而废。(1)
82.荀子把教学或学习过程具体化为闻、见、知、行四个环节。(1)
83.“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这说明了知识和道德是一个不断积累和提高的过程。(1)
84.二十八星宿指东方苍龙七宿、北方玄武七宿、西方白虎七宿和南方朱雀七宿(X)
85.《孟子》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是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1)
86.道家学说是道教创立和传承的,道家和道教是一回事。(X)87.《尔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成体系的词典。(1)
88.古时,不同的朋友关系,有不同的称谓: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叫“忘年交”;不拘于身份、形迹的朋友叫“忘形交”;不因贵贱的变化而改变深厚友情的朋友叫“车笠交”;在道义上彼此支持的朋友叫“君子交”;心意相投、相知很深的朋友叫“神交”。(1)89.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1)
90.春秋时期是思想家百家争鸣的时期,荀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X)91.我国第一部专门讨论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大学》(X)
92.《论语》反映了儒家学派创始人——孟子的政治思想、学术思想和教育思想,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X)
93.科举中“连中三元”指乡试中解元、会试中会元、殿试中状元。(1)94.《康熙字典》是我国字书史上第一次正式使用“字典”为书名的著述。(1)95.“教学相长”,“循序渐进”等教学原则最早出自《论语》。(X)96.《四库全书》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1)
97.“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说明荀子认为学生获得知识技能,不取决于愚与敏,如果能不懈努力,就一定能学有所成。(1)98.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学记》。(1)
一、判断题(共20道,每题2分,共40分)
1、孟子认为有无先天善良本性是人和禽兽相区别的重要标志。()正确
2、强调师生相处应当自然和谐,要求学生不要对教师心存畏惧,并要求教师能带头“责善”的教育家是孔子。()
错误
3、颜之推提倡“博学求之,无不利于事也”是指人要博览群书,不要接触世务,籍以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
错误
4、孔子认为学习*多闻多见,去伪存真。()正确
5、黄宗羲的教育思想主要见于《学校》、《取士上》和《取士下》三篇中。(正确
6、王夫之认为所谓后天之性就是指人的自然之质。(错误
7、黄宗羲和王夫之开创了清初经世致用的学风。()正确
8、《对贤良策》提出独尊儒术;设立太学;量才而授官,录德而定位。其教育作用是:生之自然之资谓之性。性待教而后善。()错误
9、梁启超把教育看作是振兴民族精神的最重要的途径。()正确
10、一个人的聪明与坚强是在顽强的学习中培养出来的。()正确
11、朱熹认为,为学应当从博学开始,进而使博学与专精结合起来。()正确
12、中学语文教材选有梁启超的作品《少年中国说》。()正确
13、教育对于人民来说就像寒暑,不及时对人民教育就会有伤世风。()正确
14、将天下正大底道理去处置事,便公;以自家私意去处之,便私。对“公”和“私”的正确说法是:用天下光明正大的道理去处理事物,便是为公;用利于自己的心意去处理事情,便是为私。()正确
15、荀子提出“性善论”,充分肯定和强调了教育的作用。()
错误
16、荀子否定道德先验论,肯定人之善是后天环境与教育的产物,论述了环境对人成长的作用,强调人的主观努力,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因素。()正确
17、《大学》着重阐述了个人道德修养与社会治乱的关系,以“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为修养的目标。()正确
18、孔子是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
错误
19、颜之推主张父母在子女面前要严肃庄重,树立一定的威信,不主张父母对子女的慈爱。()错误 20、《中庸》就是以“中立”的哲学理念为指导,以自然和社会的需求与人的自身发展需求相和谐为宗旨。错误
一、判断题(共20道,每题2分,共40分)
1、中学语文教材选有梁启超的作品《少年中国说》。()正确
2、音乐的道理与政治是相通的。()正确
3、将天下正大底道理去处置事,便公;以自家私意去处之,便私。对“公”和“私”的正确说法是:用天下光明正大的道理去处理事物,便是为公;用利于自己的心意去处理事情,便是为私。(错误
4、“因材施教、教亦多术”反映了孟子的教育思想。()错误
5、颜之推认为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教育中庸之人,使之完善德性,增长知识。()正确
6、“行可兼知,而知亦可兼行”是王夫之的知行理论。()错误
7、“习与性成者,习成而性与成也”语出黄宗羲的《习性诸论》。()错误
8、我国第一部专门讨论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大学》()错误
9、孟子认为有无先天善良本性是人和禽兽相区别的重要标志。()正确
10、君子是因为从乐中得到了道而感到欢乐。()正确
11、“道无定体,学贵实用”意思是修道不讲固定的形式,学习贵在适用。正确
12、乐可以使人心向善。()正确
13、颜之推是宋朝文学家、教育家。传世著作有《颜氏家训》《还冤志》等错误
14、“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这句话告诉我们:要通过勤学好问,使自己的知识达到广大而深入精微的境地,以提高自身修养。()错误
15、王夫之主张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与思结合。()正确
16、颜之推提倡“博学求之,无不利于事也”是指人要博览群书,不要接触世务,籍以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错误
17、孔子认为学习*多闻多见,去伪存真。()正确
18、颜之推认为培养出来的人才必须“德艺同厚”。()正确
19、大乐必繁,大礼必复。()
错误
20、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学记》。()正确
五、判断题
1.“因材施教、教亦多术”反映了孟子的教育思想。(√)2.《论语》是“四书”之一。(√)3.荀子提出“性善论”,充分肯定和强调了教育的作用。(X)4.至圣是孔子,亚圣是孟子,他们合称孔孟。(√)
5.“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说明荀子认为学生获得知识技能,不取决于愚与敏,如果能不懈努力,就一定能学有所成。(√)6.《论语》是一部对话体散文。(X)
7.孟子以“人性恶”为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来阐述了教育的内容、目标、作用以及任务。(X)8.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学记》。(√)9.春秋时期是思想家百家争鸣的时期,荀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X)10.因材施教是孔子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11.我国第一部专门讨论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大学》(X)
12.荀子否定道德先验论,肯定人之善是后天环境与教育的产物,论述了环境对人成长的作用,强调人的主观努力,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因素。(√)
13.《论语》反映了儒家学派创始人——孟子的政治思想、学术思想和教育思想,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X)
14.孔子教学的基本方法是启发诱导。(√)15.孟子告诫学生:“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 这说明有为者必须坚持到底,不能半途而废。(√)16.“教学相长”,“循序渐进”等教学原则最早出自《论语》。(X)17.荀子把教学或学习过程具体化为闻、见、知、行四个环节。(√)18.孔子是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X)
19.“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这说明了知识和道德是一个不断积累和提高的过程。(√)
20.《孟子》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是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
一、判断题
1、乐从内心发出,礼在外貌上表现。(√)
2、《论语》是“四书”之一。(√)
3、黄宗羲是明末清初伟大的启蒙主义思想家。(√)
4、强调师生相处应当自然和谐,要求学生不要对教师心存畏惧,并要求教师能带头“责善”的教育家是孔子。(×)
5、“因材施教、教亦多术”反映了孟子的教育思想。(√)
6、大乐必繁,大礼必复。(×)
7、“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比喻修养品德必须培养好心性。(√)
8、《名夷待访录》是顾炎武的代表作(×)
第三篇:《 国学知与行》心得体会
《 国学知与行》心得体会
上花小学 周文玮
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我深深地感受到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绵延五千年而没有中断的国家,是因为国学文化一直贯穿于每一个中国人的成长历程。
我学习《论语》的收获是很大的。在论语中,孔子表达的“学”,不仅仅是读书学知识,而是泛指学习做人处事的道理。孔子一生热爱学习,而且乐此不疲,一直到了晚年还刻苦钻研非常深奥难懂的《周易》,故有“韦编三绝”的美传。
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即真正爱好它的人,为它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其次,学习要“默而识之,学而不厌”。即学习要有踏踏实实的精神,默默地记住学到的知识,努力学习而不满足。第三,是要专心致志,知难而进。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意思是读书的人要立志于追求道义、真理,要专心致志,不要为世俗所累。第四,要虚心求教,不耻下问。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说明学无常师,作为人应随时随地注意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在教学中,我们更要鼓励学生树立远大志向,但学生树立志向后,又为这个志向做出了什么呢?我们是否只是鼓励学生凭空说出的一种空想呢?这个恐怕有人很少考虑。远大的志向谁都能说出很多,也能说得很大、很远,但关键是要看看是否能付诸实际行动!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却对“远大”的理想大加赞扬,对现实的理想“哂之”又“哂之”,认为这是学生胸无大志的表现,没有出息的表现。好像他做的都是小事,没有什么舍己为人的大理想。但是他的内心是充盈的,他的理想是现实的,可行的,不是空洞的,不着边际的。比如:我们教育学生爱国,怎样做才是爱国?什么样的行为是不爱国?学生心目中有没有一个完整的定位?有的教育专家提出:学生能主动捡起一片纸,这就是爱国!所以我们教育学生励志,不妨把眼光收回来,放在眼下能付诸行动的,哪怕为了理想只迈出一小步。“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年代已经过去,励志要切合我们的实际,不能盲目地做“假大空”的文章。
学习《国学》有以下感悟:
一、学习国学可以提高自己的素养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获得完善的知识,只有用知识武装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谈家国天下。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远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在没有实现之前一定要先把眼前的做好。知识能够让你更懂得怎么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去完善。比如;在工作中,我们要做的不是发怒不是指责,要从自身找不足,或是制定一个短期和长期目标,放在一个最显眼的位置,能够时时的看到,这样你就能比较容易的实现目标。
二、《国学》让我学会感恩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孔子说:“学生,在家里孝顺父母,在外要敬爱兄长,做事谨慎而诚实,博爱众人,而亲近仁德的人,躬行实践之后有剩余的力量,再去学习《诗》《书》等经典。”通过学习《国学》,我明白了许多人生道理,如对自己的父母应该以感恩的心去对待;对有困难的人应该从乐于助人的心去对待;对犯错的人应该以宽容的心去对待„„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孩子从小就被教育要讲礼貌,尊敬长辈等。它在教我们如何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做一个有礼貌的人。可以说,国学知识里面对人生道理仿佛是指明人生方向的一个指南针,在你看不清前方时,为你拨开眼前的迷雾,为你指出正确的方向。
《国学》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国粹,它承载着中华五千多年的文化内涵。今后, 我要多加学习,让“国学经典”中的智慧之光,引悟自己走出迷茫,使自己的人生轻松而洒脱。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以此为傲,也希望大家能继承并发扬中国传统国学文化,使其在历史的舞台上熠熠生辉、永不衰竭!
第四篇:幼儿园大班家长会流程
《大班家长会流程》是一篇幼儿园家长会寄语,适合幼儿园教师使用。
大班家长会流程。
第一类情况:
一、人员变动情况介绍。
二、课堂情况介绍。
介绍了午睡房间的波动情况。
2.研究领域:
一、介绍结构化课程。
二、需要学习的内容任务。
三、课堂讲义。
四是兴趣小组活动情况。
3.幼儿绘画:
一、个人展览的申请。
北京小龙人杯画画比赛。
三、更换班级画作。
4.安全问题:
一是运输问题。
二、儿童问题。
介绍我对教育的看法。
给家长们的建议:
一、欣赏儿童。
坚持到底,不要管孩子。
关注家庭共育,携手共进。
第七,其他
本学期所开展的活动。
二、家长应配合的地方。
三、幼儿坐、立、行姿势的巩固。(注重握笔)
八鼓传花
你是怎样陪伴孩子们进行自主学习的?
你认为孩子上了大班以后该学些什么?
第五篇:国学知与行读后感
《国学知与行》读后感
碱滩镇二坝小学陈香女
两千多年来,中国的文化教育一直都是以圣贤的经典为基准,就是在元朝与清朝的外族入主中原时,这种教育方法也不曾被改变。这种以国学为基础的教育,为中国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化巨人与治国能臣。
我在国学经典的丛林中漫步,可以在经典国学的长河里凌波;可以在国学经典的宝库里采撷如花的词语,构筑我心中最美好的教育诗篇;可以用心中的最美的画笔描绘一幅幅山青水绿欢声笑语的画卷;可以用凝重的深情,唱出我心中最优美的教育赞歌—— “善政得民心,善教得生心”!
互联网,手机,汽车等现代工具让我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功利。现代化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节奏,但并没有从根本上带给人们快乐,反而带给人们更大的压力。是高科技的错吗?我想不是,人类要进步,社会要发展,必定要进入现代化。当人们的心灵面对这烦躁的社会,不知道如何生活了,心中少了那份宁静与自在。当大家只是以物质为基础,而精神上却一片荒芜时,这是很危险的事情。是我们该静下心来,研读一下我们圣贤的教诲时候了。
读读这些经典的语句就知道,“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关于学习,事业,人生的简单而深刻的道理我们祖先早就归纳在国学中了,而且到现代也一样的适用,不仅现在而且在以后绵长的岁月里也一样适用。如果我们不好好珍惜自己的文化,让这些指导我们人生的哲理从我们身边白白溜走,然后还抱怨生活的不如意,还真是怪不了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