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小学生的朗读指导与评价
浅谈小学生的朗读指导与评价
向能春(湖南永州市零陵区教师进修学校)
摘要:朗读的要求就是要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的形式是多样的,这里说到的四种形式,即集体朗读、分组朗读、分角色朗读和朗读比赛。学生朗读的好与差、正确与否,通过评价使学生最终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这个总的要求。评价的方式可采取来时评、学生评、老师和学生互评。在评价的全过程中,老师自始至终听取学生评价情况,并在评价的过程中加以指导,使学生的评价思维更开阔,评价的语言更丰富,评价更富有灵性。
关键词:朗读 指导 评价
小学语文课朗读总的要求是正确、流利、有感情。语文教育专家汪广仁说:“文章乃是有情物,朗读吟诵方知宗。”不管是课程改革前,还是课程改革后的今天,对小学生的朗读仍然有这个要求,否则就会失去语文教学的最基本意义。
一、朗读
一篇课文让学生第一次接触、第一次朗读,首先应该读正确,这是初读课文时最起码要求的。其次,在读的过程中,尽量做到不读错字、不添字、不丢字、句子不重复。通过初读感知文章,了解主要内容。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将脑、心、眼、口统一,注意力集中,让学生在读每一篇课文时能字字圆滑、句句明亮、前后连贯。有了这个基础,再要求学生细读,在细读的过程中加强训练,就能把课文读得顺口流利。通过细读,学生品析文章的句段,感知课文内容,体味节奏韵味。理解了文章的思想内涵,自然而然地就能以恰当的语调、语气、感情再现文章的内容。
二、朗读的形式
指导学生朗读,形式较多,但最主要的我认为有以下几种:
一是集体朗读。这种调动全员的朗读形式,能让每位学生参与进去,做到人人都张口泛读。在读的过程中学生能音调一致、读得上口、书声朗朗,但要防止随心所欲混着读过去的现象出现。
二是分组朗读。分组朗读,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小组里参加朗读,培养集体合作精神,培养集体荣誉感。
三是分角色朗读。这种朗读形式最能激发孩子们的兴趣,能把孩子那种童心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使课堂更加活跃、更有生气。同时,使孩子能得到较好的语感锻炼,让孩子在这种场合提高朗读能力,尽情表现自我。
四是朗读比赛。朗读比赛对孩子的激励大、影响力强,孩子能把最佳状态包括心态、形台表现出来,以最好的语调、语气、感情朗读。孩子在此时的表现是十分努力、十分积极向上的,大有非我莫属之势。
三、朗读评价
《语文课标》指出:“评价学生的时候,可以从语言、语调和感情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还应该注意考察对内容的理解和文体的把握”。也就是说,课堂上的朗读,要评价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过程中,语音是否正确、语调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是否处理得当,能否控制好速度和节奏,做到感觉良好的状态。依这些评价内容评价学生的朗读情况,最终使学生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这个总的要求。
评价的方式,可采取老师评、学生评、老师和学生互评。
老师评。在一堂课中,老师评贯穿朗读过程的始终。但最主要的评价表现在老师的评价语言要有表扬和鼓励学生的功能,给学生一个提醒、督促,使学生树立信心,大胆开口朗读,不受拘束。例如。学生朗读《要下雨了》一课时,老师评价说:“这位小朋友读得很好,没丢字,没添字,也没有读错字,而且声音比较洪亮,读得真好,真棒!”又如,教师要求分角色朗读,学生将“小白兔大声喊:‘燕子、燕子,你为什么飞得这么低呀’”的“低”字读成 “di”第四声,老师评价说:“他在读‘燕子、燕子’时读得清晰带有很深厚的感情色彩,表象了他对燕子的十分喜爱,但是有一点应注意的,飞得那么低的‘低’字不能读成‘di’,以后要注意,总的还是读得好,比以前大有进步,大家鼓掌!”
学生评。学生的评价要作为朗读评价的主体。例如,一个学生朗读了《小壁虎借尾巴》一课后,教师组织学生评价。有的学生评价:“他读得清楚,读得洪亮。”也有的学生评价:“把小壁虎借尾巴的信心读出来了。”还有的学生评价:“‘爬呀爬’这个词读得很慢,说明小壁虎爬了很远,没有力气了。”更有学生提出自己的意见:“读小鱼姐姐的话和燕子阿姨的话是一样的,阿姨比姐姐大,不应该这样。”这些评价太富有灵气,充满了内心感受,表现了童心的天真活泼,积极向上的评价语言,真令人兴奋。
师生互评。即师生一起参与评价的方式。它与师评、生评的方式是紧密相关的,也是有差别的,是一种师生共同参与评价朗读情况、师生交替互动、情感交融的讨论评价。师生互评,这种评价方式是在学生评的基础上,师生互动进行的评价。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在小组内针对本文进行朗读,其他成员进行评价。教师可以巡回指导,也可以作为倾听参与学生活动,做好组织调控工作。要注意对学习小组传递过来的信息进行整理,最后做出小结。这种评价方式,不仅可以提高朗读水平和评价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及其能力。
课堂教学中要注意营造朗读环境,要充分发挥评价作用,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会朗读、有所收获,能通过评价能进一步增强对语音、语调、语气、感情的把握和对课文的理解,用声形并茂的语言再现课文的形式美、音韵美、形象美、意境美。
总之,朗读是一种最常见的学习活动。指导上好一节朗读课,教师要多一些思考、精心设计,使朗读这种形式成为学生培养语感、学习语言、陶冶情操的艺术创造、艺术享受。通过评价,使学生对语文课的学习更充满信心、充满激情。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认真地去学好语文,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激发想象,升华作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J].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高万同.“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探微[J].小学语文教师,2002,(05).[2]张晓红.让课堂充满朗朗读书声——关于朗读的思考与实践.济源教研室.(作者电话:0746-6236390、***)(来源:《中国教育科学》2011年6期,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二篇:小学生朗读指导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随着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学“以读为本”的观念深入人心,课堂上学生把书读起来了,琅琅书声已回响在美丽的校园。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指导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重结果呈现,轻过程指导;重技能训练,轻情感体验;重整齐划一,轻独特体验„„影响了读书活动的实效性。阅读课上应该重视朗读,真正把“读”贯穿教学的始终,但是在朗读指导的要求、过程、形式和功效诸方面尚需作进一步的研究和落实,以提高朗读指导的实效性。
指导“有感情的朗读”应重在整体感知课文,悉心体察作者情感脉搏的跳动,在具体的语境中“导”:“导”对语言文字的感悟,情感的熏陶;“导”想象力的发挥,预感能力的培养;“导”心灵的沟通,喜怒哀乐情弦的共振。
在指导学生朗读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只有善于引导和点拨,才能使学生朗读入情入境,真正达到读中感悟、以悟促读、读中生情、以情育人的目的
二、研究内容:
1.朗读主题式教材编写原则、方法、内容的研究。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中各学段关于积累的相关要求,确定主题式教材的编写原则、方法及内容。2.朗读诵读积累目标定位的研究。
参考相关文献,并借鉴其他研究基地的成功经验,召开专题研讨会,确立低、中、高各学段诵读积累的具体目标。3.诵读积累方法指导的研究。4.诵读积累的策略研究。5.诵读积累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充分发挥师生在教学过程的主体作用,在探索出诵读策略的基础上,建构出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创新之处:
1.主题式诵读的构想。本课题继承和发扬国学经典教育的优良传统,主题式地整合国学经典教学资源,吸纳国学经典的精髓,开发切合学校实际并相机融入学校阅读特色文化的校本课程,打破了原先以知识逻辑体系框限人和知识单元“见学不见人”的弊端。
2.尊重学生主体。本课题的名称与研究内容鲜明地立足在学生诵读方法的习得和国学积淀上,指向明确,会有力地促进学生国学经典知识的积累,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3.系统性、操作性强。课改以来,本课题是由主题目标、内容、教材、学习、教学、学习者、教学者、媒体等要素构成的一个的组织系统,各要素彼此相互联系。同时本课题观点新颖,表述简约,目标简明,操作简易。
三、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手段及途径
(一)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
本课题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通过对相关理论进行课堂实践,通过反思、验证、探索出更有效的成果,加以推广。在实验中还要用到的辅助研究方法有:
1、调查法。在研究前、中、后期采用问卷、谈话、比赛等方法进行调查,为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2、文献资料法。广泛搜集和查阅文献资料,吸收全国其它学校在文化经典诵读方面的宝贵经验和研究成果。通过整理、筛选,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论证资料和研究方法,对新教材有关体现古诗文文化的内容进行挖掘、分析和归类,为我所用,使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有更高的起点。
3、行动研究法。针对课题研究不断提出改革意见或方案,并付之于行动,在教学实践基础上验证、修正教学行为充实或修正方案,提出新的具体目标,以提高研究的价值。通过一系列课内外语文的实践活动,寻求新语文与弘扬古诗文文化之间联系的桥梁,研究一条适合新形势下语文教学的途径。
4、经验总结法。对在实践中搜集的材料全面完整地进行归纳、提炼,进行分析,得出能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确定具有普遍意义和推广价值的方法。
5.案例研究法。通过实践探索与研究,不断总结学生在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中道德素质提高的典型案例,进行不断的反思、验证,形成新的道德建设措施,以利于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二)、课题研究的手段及途径
1、营造诵读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诵读活动
(1)提高认识,重视并扎实地开展诵读活动。要求全体教师和学生都参与诵读活动,经常、深入、有效地开展诵读活动,不断改革诵读活动的形式。学期初各班对诵读要求有计划,采取学生集体背与单独背、必背篇目与自选篇目背诵相结合,可以举行“班级诵读比赛”、“古诗文知识竞答”、“诗词配画”、“诗词配文 “师生对诗”等等小型而多样的活动以此来激发学生诵读积极性
(2)每节语文课预备铃响教师准时进入教室组织学生开始课前两分钟的诵读。
(3)每次语文早读安排十分钟诵读时间,教师组织学生诵读,并做到全程参与,学生全员参与。加强诵读指导,开展活泼的诵读活动。让每天清晨的校园内充满朗朗诵读声
2、加强研究过程的管理
(1)加强教师业务培训。提高教师对经典美文的鉴赏和理解能力并做好读书笔记。
(2)为了确保诵读活动正常开展并取得实效。实验组长充分发挥组织领导和检查督促作用,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组织检查了解诵读情况,发现情况及时处理。实验组成员充分发挥团结协作精神,相互支持、相互监督,共同进步
3、开展“亲近古诗文”活动,增加传统文化的积淀,吸收经典营养
我们通过“民族文化知多少”的问卷调查,就学生的阅读时间、阅读范围、阅读内容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学生对经典文化的接触和吸收相当薄弱。于是,“不要拒绝对经典文化的吸收”成了我们对语文教学的定位,亲近古诗文,增加学生在传统经典文化方面的积累和精神积淀就成为我们课题研究的突破口之一。
我们根据各年级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开列书目,使学生有的放矢,自觉运作。并尝试采用以下对策:
①天天背一首古诗:要求学生每天利用课余时间诵读一首古典诗文;②每周抄一首古诗文;写一段阅读心得体会。每月下旬同年级举行一次古诗文竞赛活动可通过“千古美文”朗读比赛、古诗文名句填空比赛、诗词短剧表演赛古诗文知识比赛等形式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学期末进行总展示。并为设计一张评价一张表,记载学生背诵默写成绩、参加活动次数和成绩(态度)等。记载、评估的工作主要由学习小组成员共同完成,组长负责,教师监督、指导,并按期向家长通报。以次增加学生在传统经典文化方面的积累和精神积淀,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明于睿思,笃于务实,志于成人”。
4、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领略民族文化风采,接受人文熏陶
语文本来就是“文化”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载体,历来是一个人文化水准的最外在、最鲜明的标识。因此,它本来就该满贮着文化的精华来到课堂。我们要努力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力求语文课多一点文化气息,让学生在课堂上领略到“文化”应有的甜味与魅力。
(1)创设文化课堂教学情景
①空间情景: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古代名人的画像和书法家撰写的名言警句,在黑板报上专门开辟“民族文化快餐”一角,每天为学生提供一首或一段古诗文,以此来营造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②导语情景:引用与课文相关的典故诗文,铺垫蓄势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兴趣。
(2)探索出有效的诵读教学模式
通过与教材相关的名言警句、诗词赋文、传说故事、名人轶事等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以课文为基点,进一步向这个作家的其他作品扩展;以节选的文章为基点,向整篇(部)著作拓展;以课文为基点,向同类题材的作品扩展等。我们只要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教材,灵活运用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挖掘、体验课文中具有文化气息的内容,就能让祖国5000年丰富多彩、波澜壮阔的文化画轴,透过一堂堂洋溢着文化精神气息的语文课展现出来,使学生大开眼界、大饱耳福。
5、创建“语文与文化”研究性学习的平台,加厚文化底蕴,提升文化素养
问卷调查表明:大多数学生都有想读文化典籍的愿望,却没时间和针对性阅读材料。为了解决这个弊端,依据新语文课程理念,我们拟定通过开发《走进古诗文》校本课程、增加阅读量,激发阅读兴趣,从而加厚学生的文化底蕴,拓展文化熏陶的新时空。语文历来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是语文的灵魂,学习语文就是学习文化。本课程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为根本目的,立足于学生的文学积累、情感熏陶、明理启智,提高他们的文化品味和境界。我们要建立起开放式的语文教学理念,努力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把书本学习同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成为不仅是文化知识的消费者,而且是文化知识的发现者,从而使学生在经历语文实践过程中逐步掌握语文规律,发展语文素质。这种多渠道的教育形式,可以将人类的优秀文化成果内化为学生的人格、气质、素质。使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感情充盈胸中,良好的人文素质也在祖国文化熏陶下形成。
四、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
课题组首先组织该组成员积极搜集相关资料,认证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和具体的实验计划,然后通过调研、交流访谈、互动研讨、积极实验等活动,不断深入实践、反思、总结,不断完善实验方案,提高实验效果,从而探索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指导朗读的方法,激起学生朗读兴趣,促进学生朗读能力的不断提高。
五、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
1.第一阶段:实验准备阶段(2014年3月—2014年6月)成立课题组,做好实验准备工作,进一步调查分析学生朗读能力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形成前测调查报告;组织课题组教师学习现代教学理论,参阅相关教学网络资源与教学报刊杂志,研究与课题相关的材料,制定研究方案与阶段研究实施计划。
2.第二阶段:实验操作阶段(2014年7月—2015年7月)根据研究方案和研究计划,进行课内外的探索与实践,探求提高小学生朗读能力的方法,激起学生朗读兴趣;组织形式多样的朗读拓展活动,通过开展朗读拓展活动促进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
3.第三阶段:提高发展阶段(2015年8月──2015年12月)在前阶段的基础上,整理研究思路,完善研究方案,撰写中期研究报告,阶段性研究论文,收集编辑优秀教案、论文、教学反思等。
4.第四阶段:总结验证阶段(2016年1月──2016年6月)进行调查测试,收集与课题有关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形成课题报告,举办研究成果展览,邀请专家进行课题鉴定,对课题研究进行评审验收。
第三篇:如何指导小学生有效朗读
如何有效指导小学生朗读
作者姓名:栗亚莉
工作单位:昆明市西山区棕树营小学 联系电话:*** 【文章摘要】朗读是语文学科最重要的特性,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是进行语文训练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内容的感知和理解,情感的感悟和表达,意蕴的品位和赏析,语言的运用和积累,都是以读为重要手段。要保证语言文字训练到位,务必以读为本,充分发挥读的多重功能。本文结合相关理论和教学实践主要阐述了语文课堂教学中小学生朗读存在的弊端和原因分析以及如何有效指导小学生朗读的问题。
【关键词】 小学生 朗读 有效 指导
朗读是语文学科最重要的特性,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是进行语文训练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内容的感知和理解,情感的感悟和表达,意蕴的品位和赏析,语言的运用和积累,都是以读为重要手段。要保证语言文字训练到位,务必以读为本,充分发挥读的多重功能。《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各年段朗读的要求都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因此,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一.反思小学生朗读存在的弊端和原因
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和听课时我发现小学生在朗读时存在着一 些弊病,比较常见的有:朗读时“多字、漏字”;朗读时“唱读”;读破句; “一字一顿”,速度过慢;速度过快,无法品味;轻重不分,过于平淡„„针对朗读时存在的种种弊病,我试图进行了反思,发现我们老师指导学生朗读时存在一些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重讲轻读,重问轻读
多年来,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在课堂上讲的太多,问的太多,课堂上唯恐学生不懂。拿到一篇课文,教师就用提问的方式进行逐字逐句地理解和分析,提问的目的无非是为了满足疏通课文情节的需要。课文分析完了课也上完了。由于问题过于琐碎,就导致了无意义的满堂问,满堂灌。这样,学生课堂上就没有时间去读书,对于教材中优美的语言文字,教材包蕴的丰富知识和情感,就无法亲自去品味感受,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因此,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2.目的不明,要求不清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很多老师已经开始重视朗读训练,但有的由于对朗读教学的目的不明,对各年级朗读教学的要求不清,所以课堂上设计的一些朗读只是随意性的“滥读”。例如我看过这样一个案例:
一位教师在上《望月》(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一文中“我”与小外甥“对诗”时的片段,师:自古以来月亮一直是人们吟诵的对象,古往今来,许多诗人 留下了不少佳作,“我”和小外甥对诗了呢,请大家自己练习,把这部分内容读好。
(生自由练读)
师:读好了吗?同桌练习对一对诗。(同桌练习)
师:哪一桌愿意试一试?
(一桌学生读,做到正确、流利,但是对诗的感觉没有读出来,“我” 与小外甥的性格特点也没有表现出来)
师:读的不错,还有哪一桌也来试一试?(又一桌读)
师:还有想读的举手!(学生很踊跃)男生扮演“我”,女生扮演小外甥,我们都来对一对诗。
(看起来,男生女生读的整齐划一,铿锵有力,但是既没有读出诗句的韵味,更没有读出人物的特点。)
师:读的真好,一二两组扮演“我”,三四两组扮演小外甥,再对一次!
(全班被分成两大组,再次对诗)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看起来在指导学生朗读,但缺少的恰恰是指导,教师仅仅是在布置任务,至于怎样读,读到什么程度,没有明确的要求,没有合理的建议,没有巧妙的点拨,没有必要的示范,有的只是反复地读,机械地重复。在我听到的一些课中,有的老师仅仅把朗读当成装饰品点缀一下,或为了老师的提问而读,仿佛不读一下,提问就不能体现启发性;或是预定的教学内容已讲完,可还没有下课,为了凑时间而毫无目的地读„„同时,有不少教师对各年级朗读教学的要求不清,教学中往往要求偏高或偏低的现象,很难收到良好的训练效果。
3.评价欠妥,导向不当。
在上述的案例中,教师对学生的朗读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指导,也没有组织学生就朗读情况进行自评或是互评,教师自己也只做了两次评价:“读得不错!”“读得很好!”“不错”、“很好”这样笼统模糊的评价,给了学生错误的导向:声音大了就是好,朗读整齐就不错,才有了后来读得“整齐划一,铿锵有力”。可是,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不仅要给予真实、具体的评价,让学生真正指导好在何处,不好在哪里;而且要通过提示性的评价,把学生引入情境之中,激发学生与文本中的人物实现心灵和情感共鸣。
4.指导无方,效率不高。
朗读的方式和方法,是与语言的情境和情感密切相关的,不管是什么样的课文,朗读指导中都要考虑语言所描述的情景,所表达的情感。仍然是上面的案例,执教着似乎就没有考虑语言情境,也没有考虑语言情感。《望月》中的“我”是一位中年人,而小外甥还是个活泼可爱、富于幻想的孩子,念诗的语气语调当然不会相同,二人在对诗过程中的表现也不会相同,要如何表现呢,这些内容本身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根本不适合许多人一起读。而老师却一次安排男女生对诗,一次将全班分成两个大组对诗,结果虽然读得“整齐划
一、铿锵有力”,但却失去了诗歌的韵味。
二.有效指导小学生朗读的几点方法
既然小学生的朗读指导存在这些问题,教师就应该结合朗读训练的基本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从而促进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使朗读在学生的语文学习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真正提高朗读指导的有效性。如何有效指导小学生朗读呢?我觉得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努力:
(一)引发学生朗读的兴趣,营造良好的朗读氛围
1.创设一个自由、轻松、能够展现自我、能够与同伴们交流的空间。
进入课改后,我深深地体会到,让孩子们有兴趣地去学习,要比他们被动地接受知识重要得多。朗读也是这样,在本学期,我充分利用课后的五篇文章,抓住点滴的时间让学生自由地大声地读,读完了再找自己的好朋友去读。刚开始,孩子们有点不知所措,但渐渐地,他们都能很主动地去找学习伙伴读书了,有的读着读着,还会不知不觉地摇头晃脑!这时候,我就积极地鼓励他们,告诉他们读书真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孩子们的兴趣也浓厚起来,读书时都想把故事读得更生动些。
2.把握利用教材,在朗读中感受语言的音乐美。
低年级语文教材中,诗歌、童话等体裁的课文有着准确的用词、生动的造句、回环的音韵、错落的节奏,它们都是培养儿童语感的极好材料。教师不仅要留意发现其中的音乐性,而且还要善于引导学生 通过朗读来感受、欣赏、认识语言的音乐美。如《雨点》《鲜花和星星》《大海睡了》等短韵文,写得优美动听、富有情趣。在教学中,都可以创设情境,朗读时,配上轻柔的音乐,指导孩子们反复吟诵,陶醉于诗的优美旋律和美妙的情境中。久而久之,不但锻炼了学生的朗读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对语言的敏锐感受。
(二)恰当发挥范读的作用
叶圣陶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淑湘先生也认为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也就是说,学习语言的方法不是靠理性分析,而是靠对语言直接感受积累。朗读就是对语言的直接感受,读的多了,文章的语言、节奏、句式、格调等自然而然地浸润到学生的内心深处,不知不觉中就提高了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转化成了自己的语言,古人所言:“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就是这个道理。然而,作为小学生,他们不会创造性的读,但他们的模仿力很强,他们的朗读大部分都是模仿老师的,因此,教师的范读对于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十分有效。范读时机的选择也要恰当,不是学生初次接触文本就范读,我们要充分相信学生对文本的感知能力,在什么时候范读依具体情况而定,可在学生遇到困难不能解决时范读,在学生要求范读时再范读,教师要做到语言准确,富有激情,表情到位,感情到位,真正为学生起到示范作用。范读的内容:依具体情况而定,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文章内容可范读全文,为解决难点可范读一些重点句段,范读那些与中心思想关系密切、语言鲜明生动的段落。范读时可以由教师范读,也可以找领悟快、朗读能力 强的学生范读。
(三)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多读
为了让学生把课文读熟读透,达到朗读要求和“以读代讲、以读促解”的目的,在指导朗读的时候,就要让学生多读课文,但不能很枯燥地让学生一遍一遍地读,可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语文课上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的朗读形式很多,例如:
(1)齐读。这是一种全员参与的朗读形式,要防止有的学生“充数”,次数不能过多,过多会降低学生的朗读兴趣。
(2)分小组读。小组全体成员参与,可分段接读,也可小组内自行组织朗读,教师做好“服务性”指导调控工作。
(3)引读。教师引导学生一起读,有的地方可以用提问的方式引读,有的地方可以让学生接上老师读的内容,突出重点词句„„(4)分角色读文。在孩子的眼中,一切都是有生命的,他们特别愿意走进文中的童话世界,让孩子扮演文中的角色读文是他们很喜欢的一种朗读形式,课前可布置学生制作一些简单的头饰,激发学生兴趣。
(5)表演朗读。即让学生在分角色朗读的基础上,加上自编动作,把课文“演读”成小小课本剧,也可以让学生边读边演,这种朗读形式学生很喜欢,几遍“演读”,学生几乎可以背诵文章的某些段落。
(6)比赛朗读。采取打擂台的形式,让学生分组进行比赛,轮流上台赛读,赛读之前可由小组长组织小组内全体同学给予指导,达到 全员参与的目的,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7)配乐朗读。教师根据课文内容选取恰当的音乐给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受到感染,在情境中朗读。
(8)想象朗读。让学生闭上眼睛,对已熟读的文章内容边想象边听课文,既可丰富学生想象力,又可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9)展示朗读。借助“展示台”,让学生展示自己喜欢读的段篇,组织其他学生评价,教师注意要引导学生进行鼓励式评价。
一般来说,初读或者较难理解的课文及经典的句段,宜采用教师范读,学生仿读、自由读的方式;人物对话多的课文,宜采用分角色朗读;情感丰富的课文,宜采用引读法,以情传情„„此外,还可采用分组读、师生配读、组合读及默读、散读等;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还可以借助表演,电教手段创设情景交融的氛围等,这都是“激趣”的一种重要手段。
当然,朗读的方法灵活多样,教学时要根据课文的题材和体裁,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选择恰当的方法,有效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学会学习,真正做到“以读为本”。
(四)注重朗读评议,以评促读
朗读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技巧,要是朗读水平不断提高,还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教师利用巧妙地点评来指导朗读。在朗读过程中,也要适时的对学生进行朗读评议,组织学生之间互评,哪儿读得好,哪儿读得差,应该怎么读。评读不仅能提高朗读的质量,也为以后的朗读提供了规律性的朗读方法和技巧。对于那些学生体会得好、读得好、有独到见解的地方,不要吝啬赞扬。巧妙的运用“赞扬”的话语就是一种朗读的指导,是一种更为自然、更为巧妙的引导,让学生在无意中接受学习,效果更佳。例如当学生朗读《狼和小羊》狼的话时——狼很想吃小羊,就故意找碴儿,说:“你把我喝的水弄脏了,你安的什么心?”在学生朗读后,我第一次点评:“这只狼比较温柔啊!”第二次点评:“你是一只善良的狼,虽然找碴了,却底气不足啊!”第三次点评:“你的表演能力真强,同学们,看,凶恶的狼来了。”这样使学生的“学”变得主动而有探索性。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能够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强烈愿望。我相信所有的学生都喜欢听到老师的表扬,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如果老师能在学生的朗读上进行恰当的点评,可以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朗读效果。
于永正老师说:“语文教学的所谓‘亮点’,首先应该在朗读上。” 语文教学的最基础任务就是培养学生读的能力,通过读文本理解所包含的内涵,这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必经之路。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因文而异,采取不同朗读方式,不同的方法,有效指导学生朗读,不断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主要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叶圣陶 《素质教育与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 3.凤凰语文网 www.xiexiebang.com
(论文字数:4322)
第四篇:如何指导小学生朗读
如何指导小学生朗读
上传: 黄金香
更新时间:2012-5-6 17:07:07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现在很多老师已经认识到朗读的重要性,以读为本,以读代讲,以读促讲,读中感悟,已经成为阅读教学的主流。
《语文课程标准》还规定了朗读的总目标:“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朗读,顾名思义就是运用响亮的声音把语言文字念出来。一篇课文,要通过朗读,体会作者的神思妙笔。有感情的朗读,往往能使一首优美的诗歌、一篇抒情的散文更富有魅力。那么如何指导学生朗读呢?下面推荐几点做法供大家参考。
一、教师范读,有法可依
要想尽快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好的范读,对于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心灵的启迪,美的熏陶,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师要做的就是提高自身的素质,理解作者的情感。教师必须深入到教材中,要把文章的道理弄清,自己先从中受到启发教育,反过来才能指导学生,感染学生。教师声情并茂地范读,最能把课文所表现的强烈爱憎情感直接传递给学生,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更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朗读水平,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想指导好学生朗读,自己首先要爱朗读,并且在平时的课堂上要经常在学生面前范读课文(哪怕是一篇长文章)也要选取一个片段来读。
二、技巧指导,掌握方法
朗读必须根据课文的不同文体进行朗读指导。但不管是何种文体,教师都要遵循一点:根据学生的差异,要循序渐进地培养其诵读技巧。首先做到正确:即读音正确、停顿适当、不错不漏。这是朗读的最基本的要求。其次做到流畅,即正确地把握语调(抑、扬、顿、挫)、语气(轻、重、缓、急),连贯地读下来,这是朗读的进一步要求。最后要做到传神、有感情:即能熟练地运用读音和表情,表达出文章的风格神采。这是高标准的要求。
就文体来说,课文中有诗歌、散文、小说、童话、寓言、说明文等。教师就要根据不同的文体来进行朗读指导。如朗读感情浓郁、语言优美、笔调活泼的现代文,就必须采取鲜明的节奏,抑扬的语调,一气呵成的语气来朗读。要朗读说明文,那就截然不同了,不同体裁的文章有不同的朗读要求和技巧。
三、多种练习,读有提高
朗读技巧的自觉掌握和运用不能一蹴而就,要在反复的、多种形式的朗读中进行训练。保证每节课每个学生都有朗读的机会,设计朗读的形式也要为全体学生服务。可采用齐读、个别读、小组读、分角色读、教师引读、个人自读、同桌互相检查读、四人小组评议读、开火车轮读等形式,为学生提供朗读的机会。同时,课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朗读活动,为学生创造广阔的朗读环境。如举行朗诵比赛,让学生自己选择文质兼优的课文片断或诗歌进行配乐朗诵表演,当场评分、奖励。注重朗读形式的多样化,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读准读好文章,还能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促进学生兴趣的提高。在课堂教学法中,我们应采用不同的朗读方式,去吸引学生,促使学生兴奋起来,达到乐读的功效。
四、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课文字里行间都蕴藏着作者的情感,学生通过想象、联想、能够充分感受形象,揣摩作者真挚的情感,因此,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要为学生创设课文内容所需要的情境引导学生入境,入情、调动起他的想象、联想、借助他们已有的生活经历、经验感受来理解体会课文的内容,也可以用教师的描绘情境,用图画展示情境,这样学生入情入境,甚至进入角色,便容易“情动辞发”而读出情感。如:在朗读《静夜诗》这首古诗时,先引导学生读古诗(边读边听凄凉的古筝音乐),了解诗人李白被流放到外地,时值中秋佳节之际,天上月圆,人间团聚。而诗人孤身一人在外地,他看到天上的明月,忍不住低下头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这种思乡情,经过课文对照,学生们加深了对古诗的理解,通过对当时情境的渲染,学生心中就会激起感情的波澜,有了这样的感觉,再进一步的指导,就能通过学生的朗读把课文的意境展现出来,从而读得入情入境。
五、读后评议,促进发展
在多种读的形式中,评读是不可缺少的。评议时,教师应特别注意评价的理念和方法,充分地尊重学生,使每一个学生在评价过程中领略成功的喜悦。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经验世界,加上阅读材料本身内涵的开放性,不同的学生对文本会作出不同的“解读”。所以,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逐步养成欣赏学生看问题的不同立场、方式、方法的习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只要是学生读出真情实感的,能准确理解和表达朗读内容的,都应该给予充分地肯定。刚才和大家一起学习了朗读教学的五点做法,一、教师范读,有法可依
二、技巧指导,掌握方法
三、多种练习,读有提高
四、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五、读后评议,促进发展,希望能给老师们一点启发。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作为一个母语的传授者,必须不断提高朗读水平,用富有情感的朗读提升教学魅力。接下来我们就结合几篇具体的课文谈谈如何朗读。关于古诗的朗读,每册语文书都有几首古诗,如何读好古诗呢?我们来看三年级的《山行》
1.读准音。斜,行,径,停,枫,都是我们淮安人不容易读准的音,要注意。
2.读出节奏,要有抑扬顿挫,一般七言绝句都是二二三,字音要适当延长,略带吟诵的味道,读出诗的音韵美和节奏感。
3.确定基调,读出情感。这首诗描写的是深秋山林的美景,诗人被傍晚枫林的美景迷住了,停下车观赏,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热爱。朗读时要把这种情感表达出来。
山 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再来看一首《春晓》,朗诵这首诗时,应该注意每个字都要吐音清晰,读准鸟,风,声,读出诗的节奏。每行诗句都可处理为三处停顿: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念到“晓、鸟、少”可适当拖长。诗的前两句是写诗人早上醒来后看到的景物,朗诵时要用柔和、舒缓的语调,音量不要过大。“鸟”字的尾音可稍向上扬,表现出诗人见到的是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明朗景象。后两句写诗人想起昨天夜里又刮风又下雨,不知园子里的花被打落了多少。在读“花落知多少”时,要想象出落花满园的景象。可重读“落”字,再逐渐减轻“知多少”三个字的音量,表现出诗人对落花的惋惜心情。关于现代诗的朗读。许多年级的第一课就是现代诗。以二年级的《一株紫丁香》为例。
1.读准字音。注意读准踮,您、浓是鼻音,听,星,梦是后鼻音,栽是平舌音。2.节奏感比读一般的文章更强烈些。
3.诗歌朗读要善于抒情,这首诗要读出对老师的感激之情。一株紫丁香 踮起脚尖儿,走进安静的小院,我们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师窗前。
老师,老师,就让它绿色的枝叶,伸进您的窗口,夜夜和您做伴。
老师——
绿叶在风里沙沙,那是我们给您唱歌,帮您消除一天的疲倦。
老师——
满树盛开的花儿,那是我们的笑脸,感谢您时时把我们挂牵。
夜深了,星星困得眨眼,老师,休息吧,让花香飘进您的梦里,那梦啊,准是又香又甜。
关于散文的朗读。散文抒情性强,朗读要亲切、自然、朴实。
如三年级的《西湖》,以第二段为例。1.读准字音,轻拂,层层叠叠,后鼻音。2.注意语速,不宜太慢,有的学生读书拖腔严重,“的”要读得轻、快、短。也不宜太快,这样就没有美感,读不出味道了。
3.指导突出关键词,读出景物的特点以及西湖的秀美。如柳枝轻拂,层层叠叠,连绵起伏,硕大,掠过,一闪一闪,好看极了,这些词可以重读。一山绿,一山请,一山浓,一山淡四个词要读出变化。
站在柳丝轻拂的西湖边放眼远眺,只见湖的南北西三面是层层叠叠、连绵起伏的山峦,一山绿,一山青,一山浓,一山淡,真像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一群群白鸥掠过湖面,在阳光下一闪一闪的,好看极了。关于故事的朗读,如一年级的《北风和小鱼》是篇童话故事,这类课文朗读时,要像讲故事一样绘声绘色。故事中会有不同的角色,要通过语调,音色,神态的变化区分这些角色。《北风和小鱼》
北风呼呼地吹着。它向草地吹一吹,青草变了颜色。它向梧桐树吹一吹,梧桐树落了叶。
它向鸟儿吹一吹,鸟儿躲进了窝。北风得意地说:“哈哈,大家都怕我。”
小鱼听了浮出水面,鼓起圆圆的眼睛说:“我们就不怕。”北风气极了,猛吹一口气,鹅毛大雪飘落在河面上,河水结冰了。北风看不见小鱼了,非常得意,它哪里知道,小鱼正在水底捉迷藏呢。关于说明文的朗读,要全面认识和理解所说明事物的本质特征,准确无误,质朴自然地表达出来,总体基调平实,不需要抒情。如五年级的《奇妙的国际互联网》
国际互联网上的内容非常丰富,各种知识、各类信息无所不有。人们可以在网上读新闻、听音乐、看电影;可以和天南海北的朋友聊天、游戏;可以在家里听老师上课,或者在网上查阅资料,并向国内外专家请教;还可以在家里上班、开会;甚至可以足不出户逛“网上商场”,用“电子钱包”付款,让商店把东西送到家中„„
刚才朗读了几篇不同体裁的文章,其实不论读哪篇课文,“字正腔圆”是朗诵最基本的要求,“理解作品”是朗诵最重要的环节,要认真分析朗读材料的情感基调,悉心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才能真正把课文读好。
老师们,只要我们能够正确认识朗读教学,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精心地指导学生朗读,科学地进行朗读教学,我们学生的朗读水平一定会提高。
第五篇:朗读指导
于永正老师课堂教学艺术研究--朗读指导的艺术
朗读是引导学生还原语言形象,感受语言情境,体味语言情感,理解语言蕴含的重要方法,是培养学生语言的感受力、领悟力、品评力的有效手段。综观阅读教学现状,诸多老师只注重朗读技巧的指导,结果事倍功半。在于永正老师的阅读教学中,朗读指导始终是重点戏,但他把朗读指导与语言的感知、理解、运用、积累有机融为一体,达到了令人信服的艺术境地。
一、层递推进法。
朗读是情感体会的重要方法,凭借语言文字还原成语言形象,理解语言内涵,理解语言情感,是复杂的心理过程。因此,对一些情感丰富的内容的朗读指导试图一蹴而就,是不可能的。须带学生走近作者,进入课文,全身心地感受,以准确体会、表达情感。于老师善于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感情逐步感受、逐步把握、逐步理解,以一步步缩小他们与作者、与文中人物的情感差距,使朗读达到“言自口出”“情自心达”的效果。如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于老师把“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就要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儿一滴一滴地掉下来”作为感情朗读的聚焦点,引导分步朗读,逐步体会,在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后,他出示上述片断,要学生感情朗读。虽然学生相当卖力,但感情体会不深,只是达到了初步感受的目的。在阅读“淡水湖’,理解鲁迅先生“关心后代”的特点后,再次朗读。此时,学生面对的不是普通的伯父,而是对自己关心爱抚的伯父,朗读时感情明显进了一步;在阅读“谈碰壁”一段,理解鲁迅先生对旧社会的憎恨的基础上,再次让学生朗读。此时,学生面对的已经不仅仅是关心自己的伯父,而是胸怀全国憎恨敌人的伯父,感情理解前进了一步,朗读体会也深入了一步。在阅读“救助车夫”“关心女佣”后,再次朗读。此时,学生已从整体上理解了伯父的特点,知道他是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感情体会深了,朗读中的感情表达就达到了理想的境地。
二、情境创设法。
引导学生凭借想像、联想以还原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形象,并进入其中,深入其里,去感受语言情境,体会语言情感,领悟语言情境,理解语言技巧,这是阅读教学中对学生加强语言综合训练的重要方法,而朗读则是达到上述目标的有效手段。在阅读教学中,于老师善于运用情境创设法,将学生引入情境,借助朗读,去想像,去体会,去理解,去表达,使朗读达到了语言与语境的融合,情感与情理的结合,体会与表达的结合,情思与情趣的一体。请看《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朗读指导片断——师:读得不错。请大家再练习读一下对话,体会人物的感情和语气。读完后,我请一位同学和老师一起分角色朗读。(生兴致勃勃地练习读。)师:我要求上来的同学不能看书,而是和我一起表演对话。谁来?没有把握用就再练习练习。师:在座的各位都是在鲁迅家吃晚饭的客人,我们对话后你们要——(生:要笑。)对,要哈哈大笑。(师生分角色读课文中的对话,读得很精彩,台下哈哈大笑。)师:这段话写得很精彩,请再读读,注意提示语,注意标点的用法。读好了,记住了,今后写对话就感到容易了。(生再读。)为引导学生朗读好、体会好、理解好人物的对话内容,理解对话的表达形式,于老师通过“激发朗读,角色朗读→要求朗读,自读记忆→指名演讲,合理配合→各自再读,联系理解”的分层练读,使课文情境活现于课堂,使课文人物活现在眼前,使人物语言活现在耳边,从而使学生在朗读中达到了情境想像还原的真实,语言理解体会的准确,感情体会表达的得体,达到了以境促朗读,促理解,促感悟的多重目标。
三、气氛渲染法。
由于阅历、认识理解能力的欠缺,有时学生即使能够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但朗读中难以真切地把这种情感表达出来。对此,于永正老师往往不作过多讲述,不作过多指点,而是通过情境创设,气氛渲染,使学生产生如临其境、似见其景的心理图像,再让学生设身处地,朗读表达,其效果颇好。如:《月光曲》
8、9节于老师是这样指导朗读的——师:同学们,8、9两节写得最美、最动人。贝多芬的美妙琴声仿佛把兄妹二人带到了月光下的大海。下面请听一听贝多芬的《月光曲》,我想大家一定也会有和兄妹俩同样美妙的感受。听过之后,一定会把课文读得更有感情。(师放《月光曲》片断。生静静地听着。)师:多优美的曲子!大家听过之后,一定会把8、9两节读得声情并茂。(生练读,指名读,读得很有感情。)师:这位同学读得真好,感情很投入。大家都被她有声有色的朗读陶醉了,忘记了下课。(笑声。)这节课拖了近5分钟,现在休息10分钟。试想,对由《月光曲》产生的美妙想像仅靠语言的点拨,学生朗读是难以到位的,而以美妙的音乐渲染气氛,听其乐,见其景,生其情,学生朗读课文就达到了“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境界。
四、设身处地法。
在朗读教学中,教者最感困难的是,虽然三番五次、竭尽全力去进行情感的启发,可学生还是无动于衷。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他们认识理解能力的欠缺,生活阅历的不足是主要原因。对此,于老师注意让学生充当角色,以缩小学生与文中人物的差距,从而设身处地理解内容,感受情境,体会情感。如教学《再见了,亲人》,在指导朗读与大娘告别一段时,于老师在引导把握大娘为志愿军战士所做的三件事,理解大娘对志愿军的深情厚谊的基础上这样引导——师:(该生读完“抢救伤员”这件事时插话)这件事最感人,感情不容易表达,听于老师读一下。(师范读。)师:大家注意了没有?”当您回去抢救小孙孙的时候,房子已经炸平了”这句话中间是个逗号,可是老师为什么停了较长时间?生:房子炸平了,小孙孙炸死了,心里很悲伤,所以……师:志愿军说到这里的时候心里很难过。说——生:说不下去了,所以说到这里停了较长的时间。师:对了,理解了,感情体会出来了,才能读好。——请大家把“抢救志愿军伤员”这件事读一读。(生自由读。)在这里,于老师先以假设让学生充当志愿军,面对大娘话别抒情,读中又突出你就是志愿军,让学生直接充当人物,体会情感,其效果之好是可想而知的。
五、情感体会法。
感情朗读,只有体会感情,才能充分地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也只有充分地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才说明已充分地体会作者的感情,这就是感情朗读中的“感情体会”和“感情朗读”的双重功能。因此,感情朗读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去体会蕴含其中的丰富情感,也只有这样,才能在朗读中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在这方面,于老师是颇有心计的,请看《再见了,亲人》中朗读指导的片断——师:在送别队伍的人群中,有一位和我们同学年龄相仿的小金花。她和志愿军难舍难分,难过得哭了,志愿军对她说了一段话。大家看一看,怎样读才能让小金花止住眼泪呢?每个人都练一遍试试。(生自由练习读第二段。)师:这一段里有一个词——噩耗,读懂了没有?(板书:噩耗。)生:就是小金花的妈妈牺牲的消息。师:是的。亲人去世的消息叫噩耗。生:还包括好朋友和尊敬的人。师:说得对。刚才大家读得很认真,谁站起来读?读得能让小金花止住眼泪?(生纷纷举手,老师指名读。)师:你们从“你把脚一跺,嘴角抽动两下”一句中看出了什么人?(板书:跺,抽动。)生:小金花很刚强。师:对。但只是刚强吗?琢磨琢磨。生:从“跺”看出了她对敌人的恨。师:对了,体会得深一层了。——还看出了什么?生:她下决心要报仇。跺脚就是表示决心。师:表示报仇决心大。——大家体会得又深了一层了。生:“嘴角抽动了两下”,说明她很难过,但是,但是……生:但是她忍住了,没有哭。师:是这样。她忍住了悲痛。从这儿看出她很刚强。这一点刚才那位同学说了。同学们,这里有恨也有爱,对敌人的恨和对亲人的爱交织在一起。谁再把这句话读一下?(指名读,齐读。)由于学生深切体会到了小金花的刚强,体会到了小金花对敌人的刻骨仇恨,体会到了小金花誓为妈妈报仇的复杂情感,因此,他们朗读时就能把这种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六、自我领悟法。
在一般情况下,汉语言丰富的内涵和情感都是可以跄并用语言表述的,而由于汉语言具有模糊性特点,有些语句由于生活阅历的不同,理解水平的不同,认识能力的不同,因而对语义的理解和情感的体会也存在差异。如果我们时时处处都以成人的眼光看孩子,把他们的情感纳入作者或教者的情感渠道,这不仅会限制学生思维的发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在于老师和课堂教学中,经常可以听到他这样指导朗读:这一句话该怎么读呢?你认为该怎么读就怎么读,要把你所想的通过朗读表达出来。然后在学生自我朗读的基础上指名朗读,并让学生说说自己为什么这么读,只要言之有理,一概予以肯定。有时班上竟然出现语言、语调、语速、语音表达方面的“针锋相对”,但于老师并不强求统一,而是尊重学生的理解。这样能充分发挥学生在朗读中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我获取知识、自我把握学法的能力。
一、做好榜样示范
要想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因为课文中有些地方需要以读代讲,有些地方不读好就不能理解好课文内容。同时,朗读还可以营造气氛,让课堂气氛达到最高点。在教学中,我们提倡学生“多读”,但并非放任自流地“多读”。作为教师,必须在朗读技巧上作必要的示范指导,如:教学生如何处理重音、停顿,如何恰当运用的语气、节奏等。在示范朗读时,教师要注意些什么呢?
首先,找准示范朗读的时机。无论采用放录音的方式还是教师亲自范读,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根据课文的特点找准示范指导的时机。对一些比较难读懂的文章或古诗,为了降低难度、放缓坡度,可以一开始就示范引路。至于一些重点句段的示范朗读,一般是和提问连在一起,随时示范。如:听老师读这段课文,看老师强调了哪几个词语?听老师读这几句话,几种读法中,你最喜欢哪几种?„„这样的提问必然引起学生的注意,引发他们的思考,并从中学到具体的朗读知识和技巧。此外,在一般情况下,教师的全文范读最好放在总结课文之前进行。
其次,要高质量的示范朗读。对此,老师要做到两点:一要声情并茂的朗读。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了许多感情色彩很浓厚的课文,比如《十里长街送总理》、《再见了,亲人!》,对于这类文章的教学,就特别需要通过朗读来体会语言文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如果教师的朗读水平不高,示范朗读时读得平平淡淡,甚至结结巴巴,那就无法表达出全国人民在十里长街送别周总理的悲痛心情和人民对总理的无限深情,也就更难体会到中朝两国军民的依依惜别之情和中朝两国人民之间用生命和鲜血凝成的深情厚意。二要用儿童化的语言示范朗读。在课标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语言生动的美文,如,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文《触摸春天》,小学三年级语文课文《秋天的雨》,这些文章它将本来用手摸不到的事物写得触手可及,将没有生命活力的东西写得活力十足。在示范朗读时,如果教师缺乏儿童化的语言,用比较干涩的生硬的语言去示范,学生不但不能理解文字,甚至会觉得文章中的语言文字“怪怪的”,这样,学生就体会不到春天的魅力,也就感知不到秋雨的迷人了。
因此,老师自身要好好研究朗读,好好练习朗读,不断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感染学生,才能真正的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
二、结合学情、教材据指导朗读
朗读作为一项阅读的基本功,就必须结合学生实际,依据教材,根据不同文体的课文进行朗读指导。
(一)根据学情(不同的学段)指导朗读
对于小学低年级来说,要以形式多样的活动调动学生朗读兴趣。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
[3]点和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学习方式。他们的注意力最多能集中十五分钟,他们活泼好动。因此,在指导朗读时,教师要尽可能地组织一些竞赛活动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如,小组比赛读,“开火车”读,同桌间比赛读,师生比赛读等方式。如在教学《风娃娃》一文时,我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然他们分别朗读风娃娃来到不同地方的情景。结果,学生兴趣高涨,他们用儿童化的口吻将这篇富有童趣的文章读得很有感情。再如,在教学《荷叶圆圆》时,我让一个小组的学生采用开火车的方式分段比赛读课文,结果,他们个个读得津津有味,一个比一个认真。这些方法可以会让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得到调动,他们也会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来,同时,他们还可以在朗读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对于小学中年级的学生来说,指导朗读要“扶放结合”。小学中年级学生大多能一句一句的读书,而且在低年级的学习中也积累了一定的朗读经验,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朗读能力。因此,在指导他们朗读时,教师要该放手就放手,该搀扶就搀扶。对于那些不好读的、不好理解的以及非常重要的语段,教师则要进行示范、指导;对于那些学生学生熟知的、以前学过的语句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朗读。如,《花钟》一文的第一自然段描写了各种花不同的开放时间,其间运用了许多学生以前没有学过的非常华丽的词语。为了让学生能够把这个自然段读好,我先把其中的新词挑选出来指导学生朗读,接着我让学生把其间描写的平常生活中很少见到的花的句子找出来(学生大多找出的是描写昙花的语句),然后通过讲解让学生理解了句子的意思。最后我就放手让自己去朗读这一段。结果在指名进行朗读展示时,不仅仅是老师指导过的句子读得非常好,其它的描写牵牛花、菊花等的语句也读得很不错。对于小学高年级来说,要充分让学生自由朗读。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要求学生能了解[4]课文的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形成独特的阅读体验。事实证明,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具有比较强烈的独立意识,他们对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见解。因此,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遵循这以规律,多让学生自由朗读,以形成独特的阅读体验。如,《第一场雪》这篇课文的第六自然段,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雪后迷人的景象,突出了雪景的绚丽多姿。在指导朗读时,我先让学生自由的反复朗读,最后指了几名学生进行朗读展示。有的读的轻而缓,理由是“雪后景色很迷人,很宁静,不能打破这种安静之美”;有的读得节奏鲜明,一气呵成,理由是“雪后景色美,作者喜悦之心难以言表,要读出喜悦的、畅快淋漓的感觉”;有的认为读“荷,好大的雪啊!”这句应该读得轻,因为这是作者打开窗户看到雪景后从心里发出的声音;有的则认为这句应该读重,因为作者推开窗户会感到惊讶。在这里,我们无法判定谁对谁错,只是深感:“一千个读者就是一千个哈姆雷特”。
(二)根据不同的文体进行朗读指导
被选入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课文,文体不一,有诗歌、散文、小说、童话、寓言、说明文等。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在指导朗读时,就要根据不同的文体来进行朗读指导。如朗读感情浓郁,语言优美,笔调活泼的《桂林山水》,就必顺采取鲜明的节奏,抑扬的语调,一气呵成的语势来朗读,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体会出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美好的情感。再如,要朗读《鲸》这样的文章,那就截然不同了。如果我们还要求学生用鲜明的节奏,抑扬的语调,一气呵成的语势来读就欠妥了。因为《鲸》这篇文章是说明文,它是用具体数据以及例子来说明鲸的特点与生活习性的。这种文体的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层次清楚,从读中理解课文内容,从读中发展思维和语言,就达到目的了。当然,对于其它文体,在朗读指导时都得有区别,如朗读童话故事时,就要要求学生用童话性的语言边读边入情境,朗读小说时要在头脑中再现故事情节,在心理分析任务的性格等。
三、结合语境进行朗读训练
朗读离不开具体的语言环境,只有在语言环境中,才能把握住每个词、每句话的感情色彩。因此,在进行“读”的训练时,一定要让学生结合语言环境,进行一番体会与揣摩。比如,在《十里长街送总理》这篇文章中有这样一个句子:“路是那样长,人是那样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这个句子乍一读觉得很是平谈,可是把它放在课文具体的语境下,感觉就不一样了。这个句子描写路长人多,主要是为了表现人们悲痛欲绝、望眼欲穿的心情。所以,把这句话放在文中再细细的读几次,学生就会意识到前半句适宜用低沉的语调、缓慢的速度读,后半句中的“望”字在朗读时要延长声音,这样才能读出感情。再如,在《小音乐家扬科》这篇文章中有这样一个句子:“扬科真愿意用自己的一切去交换,只要让他摸一摸,哪怕是只摸一下,他就够满足的了。”在指导朗读是,可以让学生与扬科角色互换,把自己想成是扬科,想象看到自己最心爱的东西又不能得到时的心情,然后细细品读句子,学生就会知道要用低缓的语调、乞求的语气去读句子,而且能意识到在读“摸”字时要用特别轻的语调。
结合语言环境进行朗读训练是阅读最常用的训练。坚持下去,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对课文的把握能力会得到提高。
四、创设情境进行朗读训练
当人们看到装阔的大海,定会心胸开阔,看到一望无际的绿色大草原,定会心旷神怡。而我们在进行阅读教学时,也要想方设法透过语言文字让学生感受到海的广阔和草原的美丽。怎样做呢?这就需要我们去创设情境。所谓创设情境,就是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媒体演示、实验、欣赏自然、表演、游戏、音乐等各种手段,创设相应的情境,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并得其熏陶与感染。如,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时,先让学生一边听老师范读课文,一边想象小兴安岭的美丽,使小兴安岭在他们心目中有个朦胧的整体的印象。再让学生观察画面,体会小兴安岭的美。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看看作者是怎样描绘这些景物的,抓住“抽”、“嫩绿”、“融化”、“汇成”、“淙淙”、“散步”、“俯下”等词语,想像树木的长势、颜色以及小溪悦耳的声响,小鹿顽皮的动作、神态等,理解作者用词的精当,体会人们的喜悦之情。最后,让学生有表情地朗读,品味小兴安岭的美丽、迷人,学生读得有声有色,就好像步入了小兴安岭美丽的画卷之中。再如,教学《草原》一文时,为了让学生了解草原之景美,我先让播放了第一段的示范朗读,让学生边听边想象,接着我创设了情景:“假如你现在就是作者,你来到了美丽的大草原上,你眼前是一幅怎样的画面?”这时学生将自己想象的画面用语言表达出来。最后,我又用提问的方式创设情境:“加入你陪同作者老舍来到了草原,老舍先生即兴创作了这段作品,你会夸赞他的那几句写得好呢?”接下来,学生就会找出段中的优美句子进行朗读。
五、以理解为基础进行朗读训练
虽然有“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古训,但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在瞎弄里摸索,自悟自得的毕竟很少”。所以朗读要以理解为基础,通过朗读又可促进对文章的感悟品味,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如,我在教学《鸟的天堂》时,请学生试读“这是一棵大树。”结果,有[5]的把重音落在“这是”上,有的一见“大”字,就把重音落在“大”上,此时,我意识到:学生对上下文的理解还没到位。于是,我引导学生再自己细读上下文有关句子,弄清楚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结果学生才恍然大悟,他们明白了应重读“一棵”这个词,从而强调文中说的“许多棵”、“二棵”都是错误的。朗读到位了,对榕树之“大”体会也更深了。当然,在我们实际工作中也不难发现把朗读与理解截然割裂的现象:有的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朗读的方法是:分析课文前读一遍,讲解完后再朗读一遍;有的教师在仅仅理清了文章脉络后时,就要求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学生不知所措,不知道应该以怎样的感情来读,也不知道为什么要用那样的感情去读,当然,朗读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六、运用对比法进行朗读训练
在阅读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感受课文,分析作者用词之准确,体会语言文字之优美,我们可以采用就同一朗读内容向学生提供几种不同的读法,让学生比较这些读法,指出哪种最合适,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对比法。在运用对比法进行朗读指导时,我经常采用以下方法:
一是通过删减词语,进行比较朗读。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去探究课文的内涵,体会句子意思的不同,可以在不影响句子通顺的情况下,删减一些准确、传神、关键的词语,然后将原句和删减词语后的句子对比起来朗读。比如,在《我不是最弱小的》这篇文章中有这样的一个句子:萨莎今年才七岁。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小主人公萨莎的年龄之小,我将原句中的“才”字删去,让学生将原句和删词后的句子对比起来读,结果学生意识到原句中的“才”字能强调萨莎的年龄小,而删去之后就没有这种感觉了。
二是通过调整词语,进行比较朗读。在朗读教学时,为了深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可采用调换近义词的方法让学生进行朗读比较,从而体会出作者选词用词的准确性和生动性。比如在教学古诗《泊船瓜洲》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其间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的传神性,我就让学生把“绿”字换成“到、过、满”这些作者曾用过的字,然后比较起来反复朗读。最后,学生在对比朗读中体会到“绿”字表现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三是通过改变句型,进行比较朗读。在阅读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读好原文中的句子,促使他们领悟情感,作者产生共鸣,可以根据句子的特点相应作出些句型变换,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朗读。如,在教学《白杨》时,我把句子“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改为:“爸爸不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然后让学生对比起来朗读,学生就体会到原文中句子强调的是:爸爸最想给孩子们介绍的并不是白杨树。再如在教《海上日出》这篇课文时,为了使学生体会海上日出时景色的雄奇壮丽,我把课文最后一句话: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改成:这是伟大的奇观。然后让学生分别读这两句话,体会表达的效果有什么不同,结果,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到原文中的句子更加能表达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朗读非常重要,不但能使学生从正确的朗读中去理解课文,感受课文的思想感情,而且能唤起学生的读书热情,调节课堂气氛。让学生的感情和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曾见一篇文章中写道:“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给伤口以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更能使人感受。”故此,教师要指导学生用心灵去读,要求学生反复地读,用心地去体会,用情去感悟,要读出作者的言外之意,并学会倾诉自己的心声,凭借文本在学生与作者之间架起一座心灵的桥梁,让学生最终能体会到语文的美。
一、教师范读,感染学生
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因为课文中有些地方需要以读代讲,有些地方不读好就不能理解好课文内容。有时朗读还可以营造气氛,让课堂气氛达到最点。这就需要教师本身研究朗读,朗读好课文,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师生才能情不自禁地共同进入角色。当然,教师范读时要让学生边听边想,边看边画,正确听出节奏,停顿和速度,轻后果缓急,让学生进入意境。
时下,大家对阅读教学中的读也相当重视,特别是在一些展示课上,读的分量很重,很足,读的形式也多样化,可谓“读”领风骚。然而实践中的朗读却存在着很多问题。甲生读了乙生读,男同学读了女同学读,看似热热闹闹,其实读前没有要求,读中没有指导,读后也没有及时评价反馈,学生只是被教师驱赶着为读而读,朗读目标不明确,没有用心、用情去读,而是有口无心地“念着经”。有的教师即使有指导却不得要领,只重声音形式,不重内心体验;只重表层的技巧,不重语言的内蕴。这样的朗读事倍功半,而且容易导致学生做事心不在焉、缺乏目的性。
因此,注重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是语文教学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作为课程改革的践行者——教师,需要对学生的朗读加强操作层面的贴心指导,把读贯穿整个阅读教学的始终,使学生饶有趣味、有滋有味地朗读,加强朗读的实效性。怎样指导学生有效朗读呢?我认为大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在情境创设中入情入境地读
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愿意读,喜欢读,对朗读产生浓厚的兴趣,是朗读教学的第一要务。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小学生好动、好胜、好奇心强等心理特点,巧妙地创设各种情境,从而提高朗读教学的效率与质量。方法很多,在教学实践中感觉效果较好的有以下几种:
1、音乐配读,让读入境
音乐能使人在浓郁的气氛中得到感情的熏陶和哲理的领悟。针对小学语文不同类型的课文,我常常选择与课文内容的感情基调相宜的音乐进行伴读,使学生的情感引起强烈的共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指导朗读《月光曲》时,边读课文,边播放《月光曲》,音乐一起就使人置身于当时的情境中,学生的情感随着课文内容与音乐节奏互动,如同沉浸在一种如诗如画的境界中,个个读得兴致盎然,声中融景,景随声出,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的朗读水平,诱发了灵感,而且陶冶了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角色体验,让读入情
小学语文课文中有许许多多不同的角色,特别是一些文艺性较强的童话,文中角色感人的语言,只能通过朗读,才能把深刻含义和丰富感情传达出来。在教学中我努力启发学生具有角色意识,启发学生去揣摩体悟角色的思想感情,甚至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朗读,既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又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学生在具有角色意味的绘声绘色的朗读中心领神会,从而取得教师条分缕析细致讲解也难以收到的效果。请看《棉花姑娘》的教学片段:
师:(看图)棉花姑娘怎么了? 生1:棉花姑娘好像很不开心。
生2:棉花姑娘没有精神,可能生病了。生3:棉花姑娘愁眉苦脸。
师:观察得真仔细。课文是怎么写的哪?来读读这个句子(出示:棉花姑娘生病了,叶子上有许多可恶的蚜虫。)
师:棉花姑娘,怎么会生病了? 生:是蚜虫。师:是的,小朋友,你们见过蚜虫吗?我们一起来看看蚜虫吧。(图片出示)你们觉得蚜虫怎么样?
生1:我觉得蚜虫很可恶。生2:我觉得蚜虫很可怕。生3:我觉得蚜虫很讨厌。
师:如果你是棉花姑娘,你们全身上下爬满了那么多可恶的蚜虫,你会有什么感觉? 生1:我心里很担心,担心会被蚜虫咬死。师:好担心呀,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好吗? 生读句子。
生2:我觉得身上真痛,很难过。师:你难过地读读。生读句子。
师:呀,眉头都皱起来了。这位棉花姑娘你觉得怎么样? ……
在教学中让学生看棉花姑娘生病的图,问“棉花姑娘怎么了?”一下子引起学生注意,再读文中句子。这样引导学生的注意与兴趣,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同情心为起点,以孩子们的生活经验为中介,让学生进行想象和角色转换,“如果你是棉花姑娘,哎呀,你们全身上下爬满了那么多可恶的蚜虫,你会有什么感觉?”在角色转换中进行移情体验,感受到棉花姑娘生病了的难受之极、对蚜虫的可恶之恨,体验到棉花姑娘“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啊”的盼望之切,教材的情感被点化出来,学生的情感被充分地调动起来,有了良好的情感铺设,学生就更能入情入境地读文。
3、想象品句,让读入味
教学中多年的尝试使我发现,要想进行有效的读的训练,就必须同思维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特别是同想象紧密地结合起来,更能诱发学生的语感。因此,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我总是想方设法帮助学生凭借想象走进作品所描述的那个看得见、摸得着,能闻其味、听其音、辨其色的活生生的具体形象的世界中。如《林海》一课,有一句:“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的确是林海。群岭起伏是林海的波浪。”此句的精妙之处就在于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林”比成了“海”。可是“林”为什么像“海”呢?学生心中不免会有此问,于是,我让学生充分想象,想象林的种种绿色,就似那海水深浅不一的颜色;再想象这连绵起伏的群岭是什么样子的,就像大海翻腾不息的波浪,“闪着银裙的白桦”就像海上朵朵白色的浪花……这样一来,学生的眼前仿佛真的看到了大海,看到了群岭起伏的“大兴安岭”,朗读时的气势和力量也显示出了大海的广阔,林海的无穷魅力。读中想象更能让学生体会到文章语言的艺术之美,内容的意境之美。
二、在咬文嚼字中有滋有味地读
语文是唯一以言语方式为教学内容的特殊学科,它主要不是学习文本的内容,而是学习文本本身所具有的言语形式。词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句是语言表达的基本形式,词和句组成了一篇篇的课文,因此,抓好词句教学是小学阅读教学最基本的特征。语文课要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入手,披文入情,抓住那些能表情达意的重点词句细细品味,咬文嚼字,做到“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悟出美妙之处,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品词析句,使学生在语言文字上得到欣赏,认识事物上得到启迪,思想感情上得到陶冶。只有通过品词品句体悟了词语内涵,才能更好地读出句子的意境和情味;当学生由衷地动情品读时,又能更进一步地理解和感悟词句的意蕴和运用的精妙。这样,学生才能有滋有味地读。
在课文中,往往会遇到这样的词语,它们运用的准确生动使全文生辉。重点品味这些词语,揣摩它们在文章中的含义、用意,对学生理解全文,把握中心,体会情感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理解和揣摩这些词语的过程,也是学生进行情感体验的过程。教师应运用比较、替代、调换顺序等方法,使学生理解意思,体会作者的情感,从而读出感情。如《荷花》中一句“白荷花在那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在理解“冒”一词时,一位教师让学生给“冒”字换词,学生换成了“钻”“长”“冲”等字,教师马上让学生进行比较朗读,学生在一换一读中,很快理解了“冒”所体现的急迫、旺盛、内含的情味,并且读得兴趣盎然。在植根于文本、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又不局限于文本,让学生想象:白荷花这么急不可待地冒出来,想干些什么?让学生拓展想象。最后孩子们带着白荷花的心、白荷花的情、白荷花的愿再与文本交融,朗读深化,不仅体会到作者遣词的精炼,更重要的是品出了“冒”里“冒”外的韵味,培养了语感,提高了对语言的领悟能力。
三、在个性解读中有创意地读
教育家洛克说过:“每一个人的心灵都像他们的脸一样各不相同。正是他们无时无刻地表现自己的个性,才使得今天这个世界如此多彩。”学生都是个性鲜明的个体,他们的理解能力、朗读水平、感悟能力、感悟角度等也各不相同,有着自己的知识经验。在朗读实践中,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读自悟,从而产生有个性、有价值、多元并存的感悟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用心体验作品情境,珍视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情感体验,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地朗读,读出自己对文本的感受。曾看到这样一则案例——《赤壁之战》中的一个教学片段,与大家共享:
(课件出示:“火光照得满天通红,浓烟封住了江面,分不清哪里是水,哪里是岸。哭声喊声混成一片,曹操的人马烧死的,淹死的,不计其数。”)
师: 这就是描写周瑜黄盖火烧赤壁的精彩片断,学到这里,你有什么要说?你觉得这一段该怎么读?为什么?
生:我感受到曹操的人马被烧死的,淹死的,个个死得很惨。
生:我觉得打仗很不好,那战死的场面真是惨不忍睹,打来打去最后受害的都是老百姓。师:那你觉得该怎么读?
生:我觉得应该读得慢一点,伤心点。师:那好,你就带着这种感情读——
师:刚才我们从曹军的角度带着悲伤来品读,有没有从别的角度体会到不同的情感? 生:我觉得应该读得高兴点,因为周瑜他们赢了。师:哦,从东吴的角度来体会,还有补充吗?
生:周瑜要读得自豪,周瑜的兵士和他们的家人要读得骄傲、兴奋。
师:哦,你们俩现在已经从东吴的角度感受到他们的兴奋、喜悦和自豪了。那好,你们就带着这样的感觉来读——
师:除了从曹操和周瑜方面来体会,还有没有其他的感受?
生:我想到那些被火烧死、烧伤的曹兵,他们肯定很恨,恨敌人,恨打仗,恨这场战火!生:我觉得那些兵士真可怜,他们的父母还在等他们大胜而归,有的还是独子,父母还指望他们养老送终呢,可没想到却战死火海。
生:兵士的死,对亲人是一种打击,应读得像流泪的样子。
师:是啊,可怜天下父母心!没想到儿子们上了战场后竟会落得个这样悲惨的下场。来,体会到这点的学生一起来读出曹兵父母们的心情,读—— ……
不一样的理解感悟,不一样的朗读表达,多样化的启迪才能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这个案例很好地实践了这一理念。尊重学生自读自悟,尊重学生的多元化理解,倡导个性化朗读,其实可以这么简单,就是尽可能多地问问孩子“你觉得该怎么读,为什么?”多听听孩子的体会与想法,激发他们顿悟辞发、自读自评。这样,我们才会发现孩子智慧的火花,才能静静地听到各种花儿开放的声音,才能悄悄地欣赏到各种花儿盛开的美姿!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怎样解放孩子,让“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呢”?《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我们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提倡鼓励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我们要引导学生张扬生命的风帆,个性化地读,创意地读,朗读园地才会百花齐放,精彩纷呈。
四、在范读引读中声情并茂地读
我们提倡“多读”,并非放任自流地读。教师可以在朗读技巧上作必要的示范指导,无论放录音还是教师范读,都要根据课文的特点来确定示范的时机,教会学生处理重音、停顿,恰当运用的语气、节奏、音色等,对一些比较难读懂的文章或古诗,可以一开始就以示范引路,这样可以降低难度,放缓坡度。教师范读是形象化的教学手段。鉴于小学生善于模仿的天性,范读在指导学生朗读上是很有作用的。一般来说,当学生无法达到朗读要求或者是学生的朗读出现偏差时,教师可以范读,如:你们听听老师这么读,想想为什么要这样读?听老师用不同的方法朗读课文,几种读法中,你们最喜欢哪几种?为什么?……这样的提问必然引起学生的注意,引起他们的思考,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能在教师的范读中学到具体可感的朗读知识和技巧。教师范读时应声情并茂,和谐婉转,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自然的、娓娓动听的声音,直观地再现作品的神韵意境,给学生带来强烈的美感,激发学生对朗读的兴趣,为学生学习朗读提供良好的条件。
范读是指导学生读好课文,理解内容,提高朗读能力的有效方法。同样,引读也起到示范引路的作用,老师用自己的情感与语言渲染带路,学生边听边感悟,思绪与情感随教师的语调、语气、语态的变化而变化,融入当时的情境,使自己的体悟与文本产生共鸣,朗读时就会以声解义,读出文章的精妙之处。引读,作为有效朗读的教学形式之一,极具鼓动性和感染性,引读能够渲染烘托课堂气氛,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内核,但必须找准引读的切入口。相信很多老师都听过王自文老师执教的《古诗二首》,王老师的课堂中就多次采用了引读。在体会“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这句诗时,王老师是这样引导的:
师:宋朝政府如此的昏庸,而老百姓却对他们盼啊盼啊!(读——南望王师又一年)
师:同学们,你们可知道,这“又一年”是多少年吗?诗人陆游写这首诗时,中原已经沦陷整整65年了。65年啊,780个月啊,23739个日日夜夜啊!师:一年过去了,读!
生:“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师:五年过去了——
生:“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师:十年过去了——
生:“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师:六十五年过去了——
生:“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师:可他们哪里知道,自己早已被抛弃了,被那些终日沉醉在湖光山色、莺歌燕舞中的游人们抛弃了。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是全诗的“魂”,遗民的苦苦挣扎和对王师的殷殷期盼,作者对遗民的同情和对朝廷的不满尽在其中,王老师以此为切入口,巧妙地“切割”时间,在老师低沉而激越的引读中,学生入情入境地跟读。六十五年漫长的苦难历史,犹如一幅连绵的画卷在学生的脑海中徐徐展开,这样的诵读声声血,字字泪。遗民们欲哭无泪,权贵们花天酒地的景象如在眼前,凄凉、无奈、悲愤之情深深地刺激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这个诗句也因此被学生用心灵的声音读出来了。
在指导感情朗读教学中,教师灵活运用范读引读技能,能把学生引入到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之中,让他们真切地体会课文的情感,缩短学生和作者之间的距离,产生情感共鸣,从而达到“有感情朗读课文”的目的。
五、在感性评价中准确灵动地读
有效的朗读评价是促进朗读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可在听课中,当教师对学生进行朗读评价时,我们听到的常常是这样的评价语言:“你朗读的声音很响亮”;“你朗读得很流利”;“你朗读得很有感情”;“你朗读得还可以”;“你朗读得不错”……这样的评价语言让听者真有隔靴搔痒之感。“读得还可以”“读得不错”这一类的评价,令我们只见其表,不见其里,而至于“为什么不错”“哪里不错”学生是没有办法得知的。这种简单而笼统的评价模式,对于每一次接下来的朗读者来说是模棱两可的概念,学生无从“发力”,自然也只是一遍一遍地重复着前一个同学的朗读语调、语气、节奏、感情。这样无效的“朗读推进”式的目标追求是对课堂时间的白白耗费。
教师的评价对于激励学生的朗读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那如何作好评价呢?鉴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我认为对于朗读的评价要在精准并具有一定指导性的基础上回归感性。通过感性的语言渗透抽象的指导和评点。
如我在教《绿》一课时,指导学生朗读“峰下蜿蜒的小路,布满了青苔,直绿到了石头缝里。”一句,我请了三个学生来读,作了三次评价。第一次评价:你让老师看到了布满青苔的小路。第二次评价:我好像就走在这条布满青苔的小路上了。第三次评价:这回,我连石头缝里的青苔也看到了。
“你让老师看到了布满青苔的小路。”“我连石头缝里的青苔也看到了。”这样感性而富有趣味的评价,也包含了“不错““还可以”等鼓励性评价的意思,其潜台词是:“你用这样的语调、语气、节奏、感情来读课文,能使人如临其境,但是要想让人有更切身的感受,你得把几个重点词读好。”“你与前几个同学相比,把大家带入了一个更美妙的境地,似乎能让大家看到更多的景物,你读得很成功。”这样的朗读评价语,是教师深入地解读文本,感悟文本的精神,置身于文本的多种情境中的结果。教师积极寻求评价内容与知识点的融合,拭去刻意评价的痕迹,使之少了理性与机械,多了感性与灵动;少了程序与呆板,多了想象和意境。
金克木先生说:“不会读,书如干草。会读,书如甘草。”通过朗读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让学生在朗读中“得他滋味”,将静态的语言变成动态的语言,将课本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帮助学生在阅读中形成个性体验和多元解读的能力,进而促使学生在读中寻求一种解读之法,释放个体的创造力,获得一种终生的启示。我们在朗读教学这片园地上不懈地探索着,实践着。当孩子们喜欢上朗读,学会了朗读时,课堂上便会不时地奏起一曲曲悦耳动听的歌。那时,语文课将成为孩子们的向往,成为师生共同奏响音乐、施展才华的舞台。由此,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更多行之有效的朗读指导方法,我相信经过我们每一位重视语文教学的教师的潜力努力,充满“情感”的课堂朗读定能在学生、教师和作者三者之间架起一道缤纷的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