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质博物馆 参观总结

时间:2019-05-12 08:31: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北京地质博物馆 参观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北京地质博物馆 参观总结》。

第一篇:北京地质博物馆 参观总结

地质博物馆参观总结

说来也真是感到十分惭愧,在四九城里生活了近二十年的我竟是第一次参观近在北京西四的地质博物馆。同样也很荣幸在学了一个学期的地质学课程后参观博物馆,算是给地质学实验的一个总结、复习、升华。

先说说让我印象十分深刻的几个矿物岩石吧,没别的就觉得它们长得特漂亮,平时在实验室没见过这么大这么有特点的矿物。首先就是那个放在地质博物馆外面的中国水晶王,石英我们都见多了啊,随便一块岩石里大部分都会有那么一点石英颗粒,但这么大这么完整的石英我还是第一次见到,据我估测它高约1.7米,宽达1米,柱面有横纹,算得上是中国地质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了。

下一个我想说的就是辰砂,平时感觉课本里很不起眼的一个矿物,之前对它的印象只有红色的,但这次我清晰观察到了它呈菱面体或短柱形,具平行柱面的完全解理,并了解到它是典型的低温热液矿物,成因上与近代火山作用有关。还特意照了不同的辰砂,虽然差异很大,但根据颜色以及解理情况还是可以清晰辨认出这些都是辰砂的。

(辰砂与方解石、水晶共生)

接下来美美的矿物当然是躲不开萤石啦,多向不完全解理但是就是那么透明、颜色多种多样,摩氏硬度表里面为标准硬度4,没别的就是很喜欢萤石,可能跟它有缘吧,岩石考试也抽到了萤石,让我加深了对它的印象。在博物馆里见到的萤石首先都很大只,颜色也更多,透明度更高。在这里我也见识到了紫外线下它能发出荧光的特点,印证了它的名字。之后记录一下在博物馆看到的两张十分有用的图表,尤其是那个光泽表。平时在课上讲油脂光泽、土状光泽、蜡状光泽、丝绢光泽等等的时候我真的纯粹凭借几十年来的生活经验想象出来的,没见过实物也不知道到底那个才是所谓的正确光泽,然而在博物馆每种光泽都有相对应的矿物举例,让我可以清楚地看到其中区别,之后再描述矿物的时候也算是有了依据。

之后我们也参观了古生物馆和宝石馆,之后一张用美美的水晶球结束这个参观小结,此生与各类岩石相识相知,定是一大幸事。希望今后不管还有没有地质学相关的课程,我仍然可以保持对岩石的热爱,在旅途中发现任何有特色的岩石都不会放过,拓宽视野,竭尽所能的学到更多知识。

第二篇:参观地质博物馆

参观地质博物馆

星期四下午,老师带我们去郑东新区——地质博物馆参观。

刚进大门,我们就看见两只用石头做成的恐龙,这两支恐龙可真大呀!老师说:“这两支恐龙是母子俩。”我惊呆了。

进入馆内,我们首先看了一块晶莹剔透的白色方解石,像一朵大大的牡丹花。我们参观了另外几个展厅,了解到了恐龙其实没灭绝,现在都变成鸟类„„

随后我们上了三楼,来到了宝石厅。我一进宝石厅,一块儿巨大的玉石就映入了我的眼帘,我想:好大好白的玉石啊!它是经过人工雕琢的呢?还是天然形成的呢?接下来我又看到的是一个巨大的宝石洞,里面全部是红色、蓝色、紫色的宝石,我还看到了一块儿巨大的紫荆宝石,而且它比我的头还大,我们班里的人都不约而同的惊叹:“这块儿宝石真大啊!”那里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这些宝石都是自然形成的颜色,并且这可都是真正的宝石哦。”我惊讶的张大了嘴巴。

我们接着又进入了矿产资源区。我首先看到的就是一大瓶金子颗粒,还有放在金子旁边一些小矿石,经过仔细观察,我发现每一块石头上面都闪着金色的光芒,原来它们就是黄金矿石。我们又看到了放大镜,我趴在上面观察了一下,发现它下面又有一块儿非常小的石头,石头上面有一些花色的小不点儿,讲解员告诉我:这些小不点儿是矿石,它们的用处可大了,它们能告诉我们很久、很久以前发生的事情。”我想,我们可不能小看这些小不点儿哦!

最后我们来到了古象厅,看到了巨大的猛犸象、长毛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今天去了地质博物馆,我的收获可真大啊,我永远都不会忘记这次参观的。

第三篇:省地质博物馆参观总结

参观省地质博物馆

活动总结

地质学社

二O一一年十一月十三日

活动总结

为了增强社团凝聚力,加强社员间联系,提高社员专业知识。在上周周六我地质学社组织11级社员进行省地质博物馆参观学习活动。现将本次活动总结如下:

一、活动目的 丰富社团文化生活,培养11级社员对专业知识的兴趣,拓展专业知识面,增进部内及部与部之间的交流,使社团更好更快的发展。

二、活动主题

我为地质的渴望

三、活动时间

2011年11月8日

四、活动地点

甘肃省地质博物馆

五、活动对象

地质学社全体社员

六、主办单位

院团委、地质工程系

承办单位

地质学社

活动流程

1、星期六早上 8:00所有参观人员在地质学社门口集合8:10准时乘校车出发2、9:00到达省地质博物馆进行参观3、13:00参观完毕,在地质博物馆门口集合留念准备返校4、14:00到达学校

七、活动小结

为了增强社团凝聚力,加强社员间联系,提高社员专业知识。在上周周六我地质学社组织11级社员进行省地质博物馆参观学习活动。现将本次活动总结如下:

地质学社

二O一一年十一月十三日

地 质 博 物 馆 留 念

第四篇:地质博物馆参观报告

地质博物馆参观报告

这次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地质博物馆,博物馆分为四部分,我们主要参观学习的是三层的史前生物厅。

史前生物厅,以生物进化过程中发生的重大事件为线索,向观众介绍生物的发展厅程和各地质时期常见的化石,展示地球上生物的发生、进化和灭亡的过程。在整个参观过程中,让我对古生物的演化过程有了基本的了解。

地球约形成于距今46亿年,从澳大利亚发现的距今35亿年的瓦拉翁纳群中的丝状细菌化石表明,生命的起源亦即化学演化过程,应发生在地球形成后约11亿年。生命的产生是地球演化史上的一次最大的飞跃,使得地球历史从化学演化阶段推向生物演化阶段。

最初的生命应是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之后出现了细胞结构的原核生物。细胞是生命的结构单元、功能单元和生殖单元,细胞的产生是生命史上的一次重大的飞跃。

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异养型原核生物细菌,经过不断地分化和发展,终于又出现了能够进行光合作用、从无机物合成有机养料的自养型原核生物蓝藻。从异养到自养是早期生物演化的另一次重大的飞跃。

从原核到真核是生物演化从简单到复杂的转折点,最早具细胞的生物是单细胞原核生物。由于细胞结构的复化,增强了变异性,使得真核生物能够向高级体制发展。现发现绿藻是最早具有真核的生物。

随着真核生物的出现,动、植物开始分化和发展。地史上最早的动物化石是距今6~7亿年澳大利亚的伊迪卡拉动物群。

早古生代在生物演化史上称为“海洋藻类时代”和“海洋无脊椎动物时代”。起始于距今6亿年,延续了约1.7亿年。

寒武纪早期,出现了地史上最早具钙质硬壳的小壳动物群,这一时期称为“非三叶虫时代”。进入三叶虫时代后,在中国云南发现了距今5.7亿年的澄江动物群,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早的软体的多门类动物群。随后,三叶虫演化迅速、生态分异明显,分布遍及全球整个海域,在动物界中占绝对优势,因而称寒武纪为“三叶虫时代”。

奥陶纪是自然环境有利于海洋无脊椎动物继续发展的时代,层孔虫、苔藓虫等先后出现,笔石、腕足类、鹦鹉螺等显著分异。到早奥陶世中期,正笔石类兴起、演化迅速,是奥陶纪的重要分带化石。之后的海洋无脊椎动物新类群的出现和多样化,加剧了浅海陆棚区的生存竞争。

志留纪延续时间较短,生物界来源于奥陶纪,但有新的发展。其中最重要的生物事件是,三叶虫显著衰退,笔石向简化方向演变,单笔石兴起并大量发展。志留纪末,由于受加里东运动的影响,海水逐渐退去。部分生物为了适应新的生活环境,由海洋向陆地生活转变。

由于志留纪末期大规模海退,陆地面积逐渐扩大,称志留纪末到中泥盆世为“裸蕨植物时代”。到石炭、二叠纪陆生植物进一步发展,这一时期被称为“蕨类植物时代”。从晚石炭世到二叠纪各类植物极度繁茂,由于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逐渐形成明显的植物地理分区。

陆生植物发展之后,与植物存在着密切关系的昆虫大量繁育,最早的昆虫类是最原始的无翅类型,最早的无翅类化石出现于泥盆纪。石炭纪出现了现知最早的有翅昆虫,当时最繁盛的昆虫是现已绝灭的古网翅类。

鱼类包括有颌类和无颌类。无颌类包括头甲鱼形类和鳍甲鱼形类。晚志留世出现了从无颌类分化出来的最早具颌的棘鱼类和盾皮鱼类。硬骨鱼类最早出现于晚志留世晚期,与棘鱼类有共同的祖先。泥盆纪时鱼类极为繁盛,故被称为“鱼类时代”。硬骨鱼类在现代鱼类中占绝对优势,被称为“水中的主人”。从侏罗纪起,软骨鱼类出现了。

总鳍鱼在晚泥盆世时登陆, 是陆生脊椎动物的最早类型。总鳍鱼已具有原始肺的构造,肉质偶鳍可以在地上爬行。石炭-二叠纪是两栖类最繁盛的时期,被称为“两栖动物时代”。

裸子植物虽在石炭-二叠纪时已开始出现,但最繁盛的时期是中生代,故中生代被称为“裸子植物时代”。从蕨类植物演化到裸子植物,标志着从孢子繁植转化为种子繁殖。裸子植物用种子繁殖适于陆上生活和传播,扩大了生存空间,形成了地球上的广大森林,为爬行动物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生活环境。

石炭-二叠纪时,爬行动物诞生了。从两栖类到爬行动物的发展,是脊椎动物演化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

陆生爬行动物中以恐龙为主要代表。恐龙最早出现于中三叠世,分蜥臀类和鸟臀类两大支系,是中生代占绝对优势的陆地脊椎动物。由于爬行动物大量繁殖,除绝大部分在陆地上生活外,有的重返水域成为水生爬行动物,有的向空中发展成为飞翔的爬行动物,叫翼龙类。由喙嘴龙分化出另一类飞翔爬行动物叫翼指龙,主要生活在晚侏罗世到白垩纪。

爬行动物是中生代地球上占绝对优势的脊椎动物,故称中生代为“爬行动物时代”或“龙的时代”。到白垩纪末期,全球出现了显著的地质事件,使地表自然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由于恐龙不能适应当时迅速变化的环境,随同整个爬行动物的大衰退,无论陆生的、水生的或飞翔的恐龙,到白垩纪末都相继绝灭了。

鸟类是从爬行动物分化出来的一个旁支。鸟类的脑和神经系统发达,心脏分隔完全,是恒温的脊椎动物。从变温的爬行动物转化为恒温的鸟类,是脊椎动物演化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

鸟类最早的化石代表是德国晚侏罗世的始祖鸟,它是由爬行动物向鸟类过渡的中间类型,是鸟类的最早代表。

最早的哺乳动物是从三叠纪的似哺乳爬行动物中分化出来的。进入新生代,脊椎动物的演化又进入了一个更高级的阶段──哺乳动物时代。从

爬行动物的变温、卵生发展为哺乳动物的恒温、胎生和哺乳,以及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是脊椎动物演化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

最原始的哺乳动物主要是食虫的。古老的有蹄动物踝节类也是从原始食虫类演化而来的,是由食虫发展到食草过程中最原始的一个分支,是后来大多数有蹄动物,包括马、貘、犀等奇蹄类和猪、牛、羊等偶蹄类的共同祖先。

象的祖先可能由早期的踝节类演化而来。最早的象是发现于北非晚始新世到早渐新世的始祖象,古乳齿象是始祖象的直接后裔,它的身体比始祖象增大了约一倍, ,第四纪开始多数绝灭,少数生活到早更新世。真象类是从乳齿象演化出来的,又分为剑齿象类和真象类。

奇蹄类中以马的演化为代表。马的最早代表是始新世早期的始,渐新世出现了中马。始马和中马都生活在森林里。中新世出现了草原古马。从草原古马开始,马类才进化到草原奔驰生活。到上新世,开始出现单趾马,命名为上新马。到第四纪出现了现代马。

人类在动物界中的近亲是类人猿(简称猿)。现代的类人猿有长臂猿、猩猩、大猩猩和黑猩猩。类人猿无论在外貌和面部表情上,还是身体内部的结构上都与人相似。类人猿中又以黑猩猩与人最接近。

根据化石资料,从猿到人经过森林古猿、腊玛古猿、南方古猿、人4个阶段。森林古猿在渐新世晚期中新世中期繁荣,是现生各种猿类的祖先。腊玛古猿大约在1500万年前由一种森林古猿演化而来,南方古猿化石最早(1924)发现于南非,南方古猿大约生存于距今300~100万年前,它的原始类型可能是从猿到人的过渡阶段晚期的代表。由南方古猿再进一步发展成现代人。

人类发展的过程一般分为 4个阶段:早期猿人阶段、晚期猿人阶段、早期智人阶段和晚期智人阶段。

早期猿人阶段。出现于更新世早期,以坦桑尼亚距今 175万年的“能人”为代表。这一阶段的人类已具人的基本特点,但还有许多原始性。能直立行走,还能制造简单的砾石工具。

晚期猿人(直立人)阶段。出现于更新世中期,以北京猿人和爪哇猿人为代表。这一时期的猿人,身体形态已有明显的进步性,身体像人,脑颅像猿,直立行走的姿势已与现代人接近。在文化上已能制造较进步的石器,并开始用天然火。比早期猿人分布范围更广泛。

早期智人(古人)阶段。古人生存于距今10~20万年至5万年前,。古人已达现代人的水平,制造石器,靠渔猎生活,能人工取火。

晚期智人(新人)阶段。出现于近5万年内,在中国有北京周口店的山顶洞人,内蒙的河套人,广西的柳江人,四川的资阳人。新人在形态上已非常像现代人,在文化上已有雕刻与绘画的艺术,并出现了装饰品。新人分布范围比古人更广泛。

从46亿年前宇宙大爆炸产生地球开始,到人类的生命起源;从亚洲体腔最大的恐龙、到世界上最小的窃蛋龙、中国唯一的结节龙、世界上最大一窝恐龙蛋化石;从世界上最早的银杏果化石,到最早的植被植物中华古果等大批植物化石标本;从河南所有种类的矿石、岩石,到来自国内外的精美绝伦的矿物晶体和观赏石标本„„。地质博物馆里的各种化石生动了向我们展现了古生物的演化过程,丰富了我的古生物的知识,也提高了我对化石的认识程度,所以,此次博物馆之行我受益匪浅。最后,我要再次感谢老师带我们来参观博物馆。

第五篇:参观湖南地质博物馆

参观湖南地质博物馆

盼盼小学三年级129班 柳欣悦 星期天,天阴沉沉的,下着蒙蒙细雨,可这丝毫也不能影响我要参加小记者活动的高兴心情,还没到下午一点,我就兴冲冲的来到了指定地点,本以为我是最早的,可是没想到有的小朋友比我还急,早早就到了,不一会儿人就到齐了,在余老师的带领下,车子载着我们出发了。

一路上欢歌笑语,很快我们就到达了此行的目的地——湖南长沙地质博物馆。一进大门,我们首先看到了一个圆圆的球在那里不停的转动,而且上面还有图片在不停的变换,就象行星在运动一样。接着我们就到了一个奇妙的世界,那里有着许多形状各异、五彩缤纷的的石头。有的是有磁性的、有的会发光、有的顔色绚丽、有的象一朵朵盛开的花朵,还有的……总之这里就是一个种类繁多看得人眼花缭乱的石头王国。出了石头王国,我们还看到了恐龙和巨齿象,不过我觉得有点遗憾,因为在这里并没有看到我想象中的那么多的恐龙,而是只有两个比我高不了多少的恐龙孤零零的站在那里。

欢乐总是短暂的,很快我们就参观完了地质博物馆,在带队老师的催促声中,我们依依不舍地踏上了回家的路。今天真是快乐的一天!小记者的活动不仅很好玩,而且还让我学到了很多的知识。

下载北京地质博物馆 参观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北京地质博物馆 参观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参观南京地质博物馆

    参观南京地质博物馆 8月19日,我和同学们来到南京地质博物馆参观。在博物馆门口,一块形似海螺的巨石映入我的眼帘。这是一块叠层石,形成于新元古代,距今已有8亿年的历史了。这真......

    宁夏地质博物馆参观报告

    《建设项目评估》课程实践作业之二宁夏地质博物馆 现场参观学习报告 班级:工程管理一班 姓名指导教师: 时间:2013年4月20日 《一》 实习时间:2013年4月20日(星期六) 《二》 实......

    参观河南省地质博物馆有感

    参观河南省地质博物馆有感 2013年11月3日,我们一行人辗转来到郑东新区,来到盼望已久的河南省地质博物馆进行参观。馆内设有地球厅、恐龙厅、生物演化厅、古象厅等多个展厅。我......

    参观地质博物馆策划书2012-11-03

    策 划 书参观合肥地质博物馆一、活动名称:参观合肥地质博物馆 二、活动时间:2012-11-03上午 三、活动地点:合肥市政务文化新区嘉和路 四、博物馆简介 安徽省地质博物馆1986年成......

    参观北京军事博物馆

    参观北京军事博物馆 今天我们参观了军事博物馆。 一进大门,我们就看到许许多多的坦克,飞机,大炮,真有一种抗日和抗美援朝战争时的气氛。 进了博物馆,映入眼帘的是毛泽东主席的雕......

    参观北京自然博物馆

    参观北京自然博物馆刚放寒假,我和爸爸一起参观了北京自然博物馆,馆里面展示了很多植物和动物的标本,了解了很多关于我们人类和动物进化的知识,今天的动物和我们人类都是由各自的......

    参观北京科技博物馆有感[推荐]

    参观北京科技博物馆有感 伴随着初冬的寒风,周末和几个同学我们来到了博物馆似的北京科技馆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新落成的中国科技馆,外形犹如一个巨型魔方,位于北京的国家奥林......

    地质博物馆活动总结(推荐5篇)

    地质博物馆活动总结 是最新发布的《地质博物馆活动总结》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觉得有用就收藏了,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地质博物馆活动总结参观省地质博物馆活动总结 为了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