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年丁蜀中专工作总结第三稿
文化建设引领事业发展,务实求真彰显教育实效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学校工作总结
江苏省宜兴丁蜀中等专业学校
2014年6月
2014年上半年,学校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职教办学方向,深入贯彻江苏省职业学校三项管理规范,弘扬“求真求精,至善至美”学校文化,围绕“重基础,强能力,求提高”这一工作思路,开拓精进,创新创优,取得了新的可喜成绩。
一、推进文化建设,提高办学品位
1、规划先行。2014年是宜兴市学校文化建设主题年,根据市教育局部署,学校在年初制定出台了《丁蜀中专校园文化建设主题年实施方案》,确定了学校文化主题年的主题“感悟校训,践行校训”,以“求真求精,至善至美”的校训理念统领学校年度文化建设和教育教学,为全年工作定下了文化基调和文化追求。
2、分层落实。根据《丁蜀中专校园文化建设主题年实施方案》,学校校长室牵头,分层抓好文化主题年的落实工作。学校将校园文化建设模块化,充分调动各部门各专业组和各教研组积极性,各文化功能模块建设有条不紊。环境文化模块维护得力,校园环境整洁优美;专业文化模块逐步深化,专业氛围日渐浓郁;活动文化模块点面结合,文体活动精彩纷呈;行为文化模块加强引导,四礼八仪深入人心。一系列扎实举措将“真、精、善、美”的校训理念浸润到师生学习生活中,校园文化之风吹遍每个角落,和谐文明之气洋溢校园每个场所。
二、细化德育管理,增强德育实效
1、抓好队伍。学校始终重视德育队伍建设。班主任作为德育队伍的主力,是学校德育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上半年,学校采取培训与比赛相结合的办法,双管齐下,抓好班主任队伍能力提高。一方面,坚持“送出去培训,回校来分享”的思路,选派优秀班主任参加各级各类德育培训,归来后在学校范围内开培训分享会,以此将优质培训带到学校,惠及全体。秦宓老师、王复盛老师和王波老师参加无锡市骨干班主任培训和无锡市职业院校德育骨干培训后均面向全校班主任做了分享报告,收到良好效果。另一方面,坚持“常规督促与大赛锻炼相结合”的思路,除了日常督导班主任工作外,还举办了丁蜀中专首届班主任技能大赛,其中基本技能笔试、班主任三分钟演讲、主题班会设计三个主要环节贯穿学期。全校班主任参与其中,起到了锤炼队伍,强化能力,激励士气的作用,系列报道在宜兴教育新闻网引发关注。
2、抓实常规。德育常规是学校德育的基石。上半年,学校认真贯彻《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督导评价标准》,本着“德育常规决定德育基本面”的理念,细处着手,常中坚守,主题突出。主题班会、板报评比、校园之声广播、国旗下的讲话等严格按照学期计划开展。浸润了学生的养成教育,与市检察院未检科、丁山派出所联合开展各项普法活动,编写了 1
《丁蜀中专学生法律基础知识读本》,增强了学生的法制意识。同时,学校在常规活动中追求变化,用激昂整齐的校园跑操项目取代了传统的课间广播操,无论是开学初的严寒还是时下的酷暑,坚持不辍,并评选出了“善美班”等优秀跑操班级,体育与德育相融合,效果显著,跑出了丁蜀中专的气势和特色,练就了丁蜀中专师生的意志和胆魄,3、抓活载体。社团活动是学校德育的重要载体。上半年学校本着“依托社团、分类指导”的思路,管理学校各项社团活动,大、中、小型活动百花齐放,各具风采:大型活动第十七届科艺节文艺汇演成功举行,全校社团汇聚,师生同台演出,文艺样式齐全,全面展示学校文化校园的全貌,中型活动如心理剧社组织的第六届校园心理剧比赛聚焦网络时代的学生心理问题,展现了学校心理教育的新成果,小型活动如篮球社承办的三三制篮球赛,贯穿学期,赛出了班级自身的风采和班级之间的友谊,深受学生欢迎。
4、抓出特色。特色德育活动是学校德育的一面旗帜。学校本着“重内涵延伸,强文明素养”的思路,着力开展好“小红帽自主管理实践活动”和“书香江苏”征文活动。小红帽自主管理实践活动从学校延伸到家庭,学生自我管理、自主成长的意识更清晰,行为更得体,形成的道德辐射力越来越强大,学校也以此为基础开展“八礼四仪”文明教育,效果显著。在无锡市职教学会德育工作委员会2014年年会上,学校作了题为“寓礼仪教育于实践养成,让文明之花在校园绽放”的专题报告,依托小红帽活动深化文明礼仪教育的德育方式受到与会代表的赞同。“书香江苏”活动参与面继续扩大,征文活动中学校共上报征文作品1300余篇,名列全市第一。特色活动显成效,学校获得江苏省第六届中小学网络读书活动团体奖,12工美2班评为江苏省先进班集体,三位学生被选为江苏教育新闻网小记者。三位同学被评为省级三创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
三、抓好教学管理,优化技能实训
1、突出课堂教学。学校高度重视《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作意见》的贯彻落实,结合江苏省职业学校学业水平测试的实施,完善《教学质量考核办法》,以“突出课堂教学实效”为核心,严格执行教学常规检查,以“日常教学巡视”为抓手,强化课堂教学管理,以“座谈调研和模拟测试”为手段,强化课后辅导与批改效用,以严格、科学的教学评价引导教师规范地教,精彩地教,有效地教。注重发挥第二课堂对第一课堂的促进作用,结合相关社团活动,激活各类兴趣小组,做到两个课堂相生相成,成果喜人。上半年,78人参加江苏省对口单招考试,本科过线10人,2人分别保送南京艺术学院和金陵科技学院。在宜兴市高中职校学生篮球比赛中学校篮球队荣获职校组第一名,在宜兴市第二届职业学校青春啦啦操比赛中学校获得团体三等奖。
2、推进教学改革。作为江苏省课程改革实验学校,学校继续加强对课程改革推进的统筹规划,一方面,持续发挥丁蜀中专课程与教学建设委员会在课程改革中的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说课议课、集中研讨、微型课例开发等推动学校课程改革不断前行。另一方面,进一步激发名师工作室在教学改革中的创新活力,大胆探索教学改革的新路径、新方法。本学 2
期学校以刘炜杰名师工作室为牵头聚合各教研组力量,推出了系统化的人才培养项目----卓越学院计划,以“翻转课堂”这一新教育理念为指引,致力于分层教学,着力于因材施教,学校从师资配备到场地整饰给予全方位支持,使之成为引领学校教学改革的新平台。
3、优化技能实训。学校采取多种措施不断优化技能实训安排,根据“2.5+0.5”新的教学模式,对各专业实习大纲进行了修订。严格执行学期初制定的实训计划。科学管理紫砂陶实训基地、数控实训基地和电子信息实训基地,做到了实训时间、实训工位双保障,实训项目、实训指导双优化,实训鉴定、技能大赛双突出。特别是作为无锡市艺术设计项目牵头学校,组织了无锡市艺术设计项目的集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学期,全校开展 “技能竞赛月”活动,共有12个项目,300多名学生参赛,评选出25个一等奖,33个二等奖,42个三等奖。认真组织省职业资格统一鉴定,中级考核通过率达100%。在无锡市英语口语电视大赛宜兴赛区比赛中,学校参赛队获得了3个一等奖,列宜兴市同类学校第一。在2014年全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上6人参赛获得1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在第六届省职业教育创新大赛作品展评中,学校2件作品入选,华顺方和刁亮琦老师圆满完成了展评和答辩工作。
四、教研结合师训,大力提高师能
1、课题研究接地气。课题研究是提高教师教学理论素养的重要途径。学校本着“服务于教育教学,有益于师能提高”的原则,课题研究有效开展。上半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朱振虹老师承担了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课题《职校生心理与积极职业教育范式研究》(课题批准号:BJA130094)之子课题《职校生网络心理与积极教育管理研究》,朱育琦等八位老师承担了八个宜兴市级职业教育研究课题。这些课题具有明显的问题导向明确,切口小而着眼大,从美术专业与语文教学融合到艺术专业的信息化建设路径,接上了当前职业教育的地气,课题研究的层次和质量不断提高,对教育教学的指导作用日益增强。
2、师训师赛获佳绩。学校严格落实师资培养计划,与时俱进,将教研与师训相融合,将师训与师赛相衔接,大师工作室和名师工作室共引领,大力培养教术、学术、技术兼具的师资队伍,教师教学能力不断提升。上半年,在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许琳之老师获得环境艺术设计教师组二等奖;在江苏省职业学校两课评比中,范芳芳老师的德育课被评为研究课;在无锡市职业教育专业技能竞赛中吴贤伟老师获得计算机硬件检测维修项目三等奖。在宜兴市职业学校专业课两课评比中,谢青萍老师和黄一展老师获得一等奖。
3、教学督导有合力。教学督导作为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在本学期持续发力。本着“督促引导相结合”的原则,学校整合督导力量,教科室、教务处、工会等部门联合,形成督查合力,构建督导新格局。日常推门听课、月度教学检查、期中调研座谈相结合,构筑了全流程的督导体系,有力地保障了教学实效。
五、重视毕业工作,拓展社会培训
1、毕业工作分层次推进。针对学校学历教育层次多样的特点,学校遵循“抓住共性,细分层次,分类指导,有序推进”的毕业工作思路,严格、稳妥做好本年度毕业生各项工作。常规性毕业工作由学生处和班主任统筹负责,明确进度,毕业生各项毕业材料已经按时完成归档。三年制中专毕业生的顶岗实习、推荐就业由就业处统筹安排,协议签订、岗位确定、督查分工等均已落实到位。五年制大专毕业生的毕业设计和毕业答辩,严格遵照五年制大专毕业章程进行,105名大专生顺利毕业。
2、社会培训按规划拓展。根据学校社会培训发展规划,学校培训处以创建四星级公办培训机构为目标,不断拓展事业规模,实现了数量和质量双提升。本学期,江苏省教育厅批准在丁蜀中专设立江苏大学成人本科教学点,学校成人学历教育层次跃上新台阶。目前成人大专班共计24个班级900多名学生,成人学历教育数量实现新增长。非学历培训立足地方,打造特色,依托学校陶都职业技能鉴定所,也取得新进展。茶艺师中级工培训、陶瓷手工成型高级工培训、陶瓷装饰工新技师培训等广受社会欢迎。本学期陶瓷手工成型工高级工巳考核通过161人、茶艺师中级工巳考核通过63人,陶瓷装饰工新技师巳培训39人,培训考核的一次性通过率达95%以上。
六、加强后勤保障,维护校园安全
1、数字校园发挥效用。根据年初制定的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经费投入资金及时到位,本着满足教育教学,适度超前配置的原则,校园网络布局进一步优化,网络功能日渐增强,班班通网络成为现实,课程资源共享库渐具雏形,信息化教学的步伐继续向前迈进。
2、校园安全切实维护。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落实好重大事件报告制度。在已有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多途径、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强化食堂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严格采购、索证登记制度,完善卫生设施设备,保持A级食堂品牌。定期做好各种设备,尤其是体育设施、消防器材、电气设备的安全检查,及时排除隐患,杜绝事故,确保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积极协调学校周边治安综合治理,营造安全有序、和谐文明的育人环境。
3、财务管理严格纪律。开源节流,严格执行国家财经法规,严格支出审批和物品领用登记制度,完善“统一领导、统一管理、集中核算”的财务管理体制,加强资产的日常管理,完善采购、验收、入账、保管、使用、清查等环节的管理制度,确保资产完整。
第二篇:2014年丁蜀中专工作计划
加强学校管理现代化能力全方位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2013~2014学第二学期学校工作计划
江苏省宜兴丁蜀中等专业学校
2014年2月15日
2014年,学校将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依据国家、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全面落实宜兴市教育工作会议对职业教育的要求,继续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职教办学方向,深入贯彻江苏省三项管理规范,弘扬“求真求精,至善至美”学校文化,以教育管理现代化为主线推动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推动管理水平不断增强,为将学校创建为“国家级优质特色中等职业学校”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此,2014年学校将从八个方面推进学校工作。
一、巩固稳定办学规模,拓展延伸教育层次
1、全面完成招生目标。根据我市2014届初中毕业生情况,合理制定招生目标,确定招生章程,策划好招生宣传,做好统筹安排,上下一心,五年制高职、中高职衔接试点、普通高考班等挖掘亮点,确保完成650人招生指标,为学校事业发展打下稳固的生源基础。
2、社会培训稳定规模。面向社会的培训事业稳中求进,完善规章制度,加强精细化、系统化管理,成人大专班稳定规模,做好成人本科教育筹备工作,等级工培训实现增量发展,打造社会培训知名品牌,创建市四星级社会培训机构,2014年培训经济效益力争达到120万元。
3、就业创业强化指导。就业服务和创业教育引名企入校,引优秀校友入校,建立具有创业就业元素的学校文化墙,将先进企业的文化和励志的创业故事融汇到就业创业指导中去,使学生从能就业转变为就好业,从想创业到能创业,实现高质量就业、高起点创业。2014年,充分利用数字化校园资源,建设就业信息发布平台。继续做好各级创业大赛的参与工作,务求好成绩。
二、文化浸润学生管理,德育活动洋溢人文
1、落实文化浸润原则。全面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结合宜兴市教育局2014年文化建设主题年部署,本着文化浸润心灵、德育促进成长的原则,将“求真求精、至善至美”的文化精义融入到管理和育人全过程中,党政班子和工会、团委等高扬“求真求精、至善至美”的陶文化旗帜,策划、组织丰富多彩、富有新意的文体活动,在活动中融汇正能量,激活中国梦,让美丽校园处处洋溢着文化气息。
2、建设优秀德育队伍。学生管理要形成合力,构建全时空、全方位的管理格局。2014年,要大力度建设好德育队伍,一是德育骨干队伍班主任,二是主渠道队伍全体任课教师,三是行政班子和值班值日人员,四是自主管理队伍群团组织和学生社团等,五是辅助育人队伍后勤、门卫等,六是校外德育队伍如学生家长以及四帮一活动的退休教师等。以打造优秀德育队伍为抓手,构建德育工作联抓、品德培养联动、主题活动联办、成长环境联创的德育工作新格局,营造文明和谐的善美校园。
3、常规德育抓好做实。依据江苏省职业学校学生管理规范,抓好做实常规德育。一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用好用活国旗下的讲话、清明节烈士墓祭扫等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二是关注几类重点学生:贫困生、学困生和潜力生,特别关心他们的心理状态和学习方法的调整,深入开展“四帮一”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社会的关心,增强成才的动力。三是关注心理健康教育,继续发挥心理咨询室的心理疏导作用,发挥校园心理剧对学生心理的引导、调适作用。四是加强法制教育,进一步创新法制宣传的形式,努力培养守法公民。五是关注养成教育,在《养成教育三字经》诵读、晨读美文等已有活动上继续开展类型多样的文明礼仪教育。要将各类常规德育内容融入到各级各类评比、竞赛尤其是文明风采大赛中去,以优异的成绩彰显德育的成效。
4、品牌德育活动做亮。继续深化“为您服务,小红帽在行动”品牌德育活动,充分发挥学生自主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在学习
中实践,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进一步管理好学生社团,精心组织青春歌会、职教之花艺术节文艺汇演、节日游艺宫等各种文艺活动,将校园社团做强,将校园文化品牌做亮。巩固文明风采的参与度和获奖率,打造新的宜兴市乃至无锡市优秀学生社团。
三、校企合作发展专业,做精做优充实内涵
1、深化特色品牌专业。进一步深化江苏省品牌专业-----机电技术应用、电子商务和江苏省特色专业-----工艺美术(紫砂陶艺)的专业内涵,在与艾特克控股有限公司、爱宜陶瓷有限公司和中国陶都陶瓷城的校企合作中形成实质性合作项目,以项目的推进实质性增强三个专业的专业建设水平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扩大专业影响力和社会美誉度。
2、规划建设新专业群。以组建丁蜀中专职教集团为契机,加强与行业、企业紧密合作,校企联动,着力发展好工艺美术、机电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电子商务四个无锡市重点建设专业以及机电技术、工艺美术等宜兴市重点专业,汲取无锡市重点专业群---工艺美术专业群建设的经验,筹备申报机电类无锡市重点建设专业群,以重点建设专业(群)的稳步发展推动学校整体专业建设的发展,实现良性循环。
四、实训基地严格管理,加大投入提高成效
1、实习实训强化管理。工艺美术画室和三大实训基地----紫砂陶实训基地、数控实训基地、电子商务实训基地强化管理,严格落实7S管理要求,责任到人,做到实习实训场所有序、整洁。充分发挥实训基地七合一的功能,精练精训,做到中级工考核100%过关,高级工考核过关率持续增长,江苏省技能大赛一等奖数量在稳定的基础上有突破,力求有项目进入国赛。创新大赛获奖有新突破。
2、继续加大基地投入。在2013年紫砂陶实训基地名列江苏省建设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立项名单的基础上,2014年,扎实做好该基地建设运营,争取2014年列入省级财政补助名单,稳步提升紫砂陶艺实习实训承载能力,带动学校其他实训基地更好的发展,为学
校专业技能教学和相应的社会培训提供优质保障。
五、全面深化教学改革,着力提高教学成绩
1、增强课程开发能力。目前学校已有《陶艺教程》、《数控车削技术训练》、《机械制图与CAD》、《紫砂陶装饰》、《素描》等五门无锡市精品课程和《泥塑基础》、《电子商务》、《机械基础》、《紫砂陶装饰》、《车削技术训练》、《素描》、《钳工》和《计算机辅助教学 》等六门宜兴市精品课程以及一个无锡市级精品课程资源---《紫砂陶装饰》课程资源。2014年,围绕专业培养目标,继续加大精品课程(资源)的建设力度,着力推动校本特色课程的开发,结合数字化校园建设构建网络化课程管理模式和科学的课程评价方案,使课程建设更贴近学生实际需求,更贴近企业的实际需求。
2、持续推进教学改革。结合《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作意见》的贯彻落实,严格教学常规,强化过程管理,切实执行学校《教学质量考核办法》,以严格、科学的教学评价引导教师规范地教,精彩地教。充分发挥课程与教学建设委员会的引领作用,聚焦、探索课堂教学改革,鼓励课堂教学模式百花齐放。稳定学业水平测试过关率。结合《特长生、优秀生分层培养计划》,重点抓好普通高考、对口单招和成人高考的管理,普通高考双过线人数、对口单招本科过线人数和成人高考录取率力争超过2013年水平,尤其要提升名校录取率。结合社团活动,搞好第二课堂。
3、教学科研督导并重。本着教术上探讨、学术上引导、业务上督导的原则,强化教学研究与督导。以校级课题带动校本教研,本着科研成果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理念,引导教师将课堂困惑凝练为教学反思,将教学反思转化为科研课题,科研课题反过来指导课堂教学,强化课题成果的应用性。加强教育督导,严格执行听课制度和调研制度,从实际出发,有督有导,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教育教学质量。2014年职教论坛、三创征文数量和获奖等级、数量不应低于2013年。
六、建设好数字化校园,发挥好信息化优势
1、修订完善建设方案。在已有数字化校园建设经验的基础上,集思广益,广泛调研,修订好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在经费预算和投入上确保资金及时到位,本着满足教育教学,适度超前配置的原则,进一步细化网络布局规划和端口功能设置,明确网络管理责任,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多样,管理科学的现代化校园网络系统。
2、充分发挥网络效用。学校综合管理、教育教学充分依托数字化校园的强大功能,自觉学习、开发和应用各种网络管理和教育平台,提升学校整体信息化水平。2014年,积极探索建立无纸化办公系统,各专业建立网上学科和课程资源共享库,让校园网成为学校顺利通过各类创建的保障网,成为教师网络学习与培训的资源库,成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的集成平台。
七、丰富载体多措并举,抓好队伍提升工程
1、党群工作带动整体。加强党支部建设和党政班子建设,以创先争优的党建工作带动学校整体队伍建设。开展好“党员示范岗”活动,党政干部身先士卒,进一步提高管理效能。加强工会工作,积极为教职员工排忧解难,为学校发展献计献策。团委、学生会进一步增强各种活动的规范性和贴近性,提高工作成效,举办更多富有青春性和吸引力的文体活动,丰富学校文化建设,提升学校文化品位。
2、师资培训强化考核。教科室要会同教务处加大“三项工程”建设力度,拓宽 “三术”培养路径,扩大双师型队伍,发挥名师工作室的传帮带作用,努力形成人才辈出、名师辈出的教师成长机制。继续丰富培训层级,根据教师专业发展意向,合理调配出国培训、省级培训等不同层级培训资源,利用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契机,积极开发建设校内网络培训资源库。各级培训加强考核,做到培训有成果,教学能应用,实现学生、教师、学校的共同成长。2014年在稳步实施好岗位设置和岗位聘任工作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岗位聘任的导向激励作用。在两课评比、创意论坛和信息化大赛上取得新的好
成绩。
八、立足服务做好后勤,着眼全局高效保障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坚持做好常态化校园管理维护,依四季时序特点,做好校园美化绿化,让优美的环境熏陶美好的心灵,让清新的校园伴随学生的成长。严格执行校园建设整体规划,加强基础性建设投入,完善基础设施的承载功能。2014年,拟投入95万元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投入100万元维修、改造A区、C区外墙立面,另投入30万进行其他零星维修,进一步塑造现代校园新风貌。
2、切实维护校园安全。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落实好重大事件报告制度。在已有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多途径、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强化食堂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严格采购、索证登记制度,完善卫生设施设备,保持A级食堂品牌。定期做好各种设备,尤其是体育设施、消防器材、电气设备的安全检查,及时排除隐患,杜绝事故,确保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积极协调学校周边治安综合治理,营造安全有序、和谐文明的育人环境。
3、加强学校财务管理。开源节流,严格执行国家财经法规,严格支出审批和物品领用登记制度,完善“统一领导、统一管理、集中核算”的财务管理体制,加强资产的日常管理,完善采购、验收、入账、保管、使用、清查等环节的管理制度,确保资产完整。
第三篇:2013年高技能人才培养高层论坛丁蜀中专交流材料
构建四方联动校企合作,培育创新型高技能人才
江苏省宜兴丁蜀中等专业学校
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进程中,江苏省宜兴丁蜀中等专业学校结合学校实际和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提出了政校行企四方联动的校企合作的构想,即在政府主导以及行业、企业、学校的广泛合作下,探索构筑四层次的产学合作体系,建立长效、有效的校企合作机制,并通过办学观念的转变和组织结构、保障体系的改革,保证校企合作的全面深入开展。
一、当前校企合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在学校层面上。传统的教学管理体系不能适应校企合作的需要,由于工学交替进行,教学管理体系运行中工和学之间的衔接需要重构;由于教师习惯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因此工学结合在具体落实到每一门课程时往往会遇到很多阻力;由于学生分散在不同的企业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实习成绩的考核标准很难统一,过程管理和实时监控不足,导致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很难有实效。同时,在当下的校企合作中,学校既是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的发起者,也是其策划者、组织者和主要的实施者,还是出现问题和困难时主要的协调者和解决者。这导致校企合作的关系难以持久、难以稳固。
其次,在行业、企业层面上。行业、企业对合作的认识有偏差,导致校企合作只停留在单纯的人才选择的层面,无法进行真正的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行业、企业合作动机不一,能力不匹配。另外,行业、企业对校企合作带来的一系列管理上的问题有顾虑。
再次,在政府层面上。地方政府并未从法律层面上建立起完善的校企合作保障机制,对校企合作中学校、企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缺乏必要的监督和约束。目前,各级政府尚未建立专门的协调机构负责设计、考核、监督和推进落实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造成在很多校企合作项目上难以充分协调企业主管单位、劳动部门、教育部门之间的关系,校企合作主要靠“关系和信誉”来建立和维系,缺乏合作办学机制与内在动力,难以形成长效的合作机制。
二、构建四方联动的校企合作体系 “校企合作” 是一种办学模式,“工学结合” 是一种育人模式。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四方联动的办学模式有政府、学校、行业、企业四个层次,在政府主导、协调下,建立职业学校与行业、企业一一对应的产学合作,突出职业学校的行业、产业、企业与职业要素,为实施全面、持久、有深度的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奠定良好基础。
校企合作组织保障的第一层次是政府层面。在校企合作中,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对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进行统筹协调,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的作用,全力推进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工作。我们认为比较重要的是成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指导中心,主动联系本地大中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建立职业学校共享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岗位。校企合作组织保障的第二层次是职业学校与行业层面。双方共同成立产学合作委员会,聚集知名企业家、技术专家和学者,定期举办论坛、研讨会,从行业发展的高度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提供决策依据。校企合作组织保障的第三层次是职业学校与企业层面。学校与企业建立沟通协调小组,作为企业人才和技术需求的交流沟通平台,根据企业的反馈,职业学校提供相应的优秀毕业生、高技能人才、技术服务与支持。
校企合作组织保障的第四层次是实训基地建设。校内实训基地方面,应该以创建江苏省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为抓手,建好以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综合素质为目标,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支撑,体现“实际、实用、实效”原则的校内实训基地。同时,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和产业特色,在政府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指导中心指导下,积极参与综合性公共实训基地建设。
“四层次”的校企合作组织结构所构成的校企合作体系,实现了校企合作从决策到计划、从项目到实施的系统管理,是传统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升级版。
三、推进四方联动下的校企合作机制的举措
我们认为,职业学校顺利推进四方联动的校企合作机制,职业学校学校必须采取以下得力举措。
第一,重新构建相适应的教学运行和管理机制,为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提供保障。为配合政校行企四方联动的校企合作机制运行,职业学校应建立校企合作办学委员会,企业高管、知名企业家、技术专家和学院的主管领导、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人力资源专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根据行业企业需求进行专业调整、课程开发,共同制订专业发展规划、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根据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要求,双方共同制订有关教学运行与管理、课程开发与特色教材编写等一系列制度和办法,进行教学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的创新,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做出科学、规范性规定,使“工”与“学”的过程有机衔接,为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提供保障,让课程与产品连线,让课堂与车间联通,最终使学生能够胜任一个职位,适应一群岗位。
第二,职业学校需要融入企业开展服务,发挥专业优势,实现从与少数企业合作到与企业群合作的转变。学校要主动到合作企业了解生产、经营、管理和企业文化等各方面的情况与特点,主动了解企业在产品开发、技术创新、品牌建设、企业文化建设、人力资源建设等方面的需求。在此基础上,为企业多方面的需求提供服务,做出贡献,创造价值。这样就会促使企业乐于与学校合作,成为学校的校外实习实训和就业基地。
第三,学校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扎实推进教师下企业实践。根据行业、企业相关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教师要为增强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甚至自主创业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前提是自己要首先成为应用型人才。教师下企业实践可以使专业教师成为通过在企业锻炼获得真正指导实践教学的工程师,这样双师型教师会变成 “三师”型教师,即教师、技师、就业指导师。
第四,职业学校要加强与企业文化的沟通、融合。情感的交流和文化的融合是保证校企合作持续、稳定发展的润滑剂,应加强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促进彼此间的理解和沟通,形成共同发展愿景。学校文化对企业优秀文化的吸收、建设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进行:一是物质文化,这是校企文化互动与融合的切入点;二是制度文化,这是校企文化互动与融合的落脚点;三是精神文化,这是校企文化互动与融合的着力点。要宣传企业的竞争文化、质量文化、诚实守信文化、安全意识文化,在“订单班”或“冠名班”中,布置企业的精髓文化,宣传企业的创业史、企业的竞争优势等。通过三方面文化的吸收,最终形成职业学校特有的文化气质----理实结合。总之,在职业教育办学过程中,坚持构建、推进政校行企四方联动的校企合作机制,加强职业教育与企业的对接合作,构建和谐的校企合作战略伙伴关系,加强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改革,推行职业发展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确保职业教育贴近市场、贴近社会需求、满足受教育者需要以及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
第四篇:民族文化类专业-丁蜀中专工美专业调研报告定稿
民族文化文化类专业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工艺美术(紫砂陶艺方向)专业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江苏省宜兴丁蜀中等专业学校
2013年10月27日
一、基本情况
宜兴,以陶闻名。宜兴的陶瓷生产,主要集中在丁蜀镇。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紫砂陶产业凤凰涅槃,产业群(链)规模空前庞大。作为地处陶瓷生产地的职业学校,我校肩负着继承传统技艺、弘扬地方文化、创新培养模式的重托,1988年起,在与紫砂二厂联办紫砂班的基础上建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工艺美术专业。工艺美术(紫砂陶艺方向)专业年招生300人左右,在校学生925人,专任专业教师28人,其中具有工艺美术师序列职称的教师11人,具有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21人。
为了更好地服务产业蓬勃发展的需求,满足人们学习紫砂陶艺的强烈诉求,我校进一步依托地方人文资源,推进课程建设、基地建设、队伍建设和教学改革,以陶载文,以技传人,实现了专业的创新发展,该专业先后成为江苏省优秀示范专业、省职教课改实验点、省首批特色专业,首批100个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紫砂陶实训基地被列为中央财政支持项目、江苏省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2012年经上级批准,学校加挂宜兴紫砂艺术学校的校牌。
二、主要做法
1、瞄准需求开发课程
为了更好地培养专门化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学校邀请相应职业岗位的行业专家,与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组成的专业建设工作团队,进行了工艺美术(紫砂陶艺方向)专业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课程分析,制定了工艺美术(紫砂陶艺方向)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设置了以紫砂陶成型、紫砂陶装饰为二个专门化方向,并根据国家和省相关要求,合理确定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学时比例。
由于工艺美术(紫砂陶方向艺)专业具有独特的地域性,缺乏专门化的教材,由金火明工作室承担研发的中等职业教育以紫砂陶艺为内容的《陶艺教程》填补了空白。教材图文并茂,受到了师生的欢迎。专业建设工作团队围绕《陶艺教程》进行课程建设,取得良好的成效。2007年,《陶艺教程》在无锡市43门中职课程中脱颖而出,成为宜兴、江阴地区中职类唯一的精品课程。
随着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专业课程的系统开发已迫在眉睫,专业建设工作团队在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重点资助课题《中职工艺美术专业项目课程开发研究》引领下,在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方向性专业课程的开发。课程开发的分项任务由各名师工作室承接。目前已制订了《紫砂茗壶设计与制作》、《紫砂陶装饰》等8门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并选择紫砂陶生产中典型产品为原型设计学习项目,取得初步的成效。2011年,《紫砂陶装饰》被评为无锡市精品课程。
2、构建平台优化团队
学校成立了宜兴陶瓷行业协会会长史俊棠担任理事长、行业大师汪寅仙、徐安碧以及其他不同类型代表组成理事会。在宜兴陶瓷行业协会、学校理事会的支持下,学校选聘优秀行业专家担任工艺美术专业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汪寅仙、徐安碧、邱玉林、李守才等行业内的大师、名家更在学校建立大师工作室。行业专家莅校,不仅参与课程开发、教学计划的审定、教学督导,在学校的“陶都职教论坛”中开设的“名家讲座”,更为专业教师的拜师学习紫砂陶制作技艺提供了平台。
在 “青蓝工程”和“双师型工程”的基础上,学校更对工艺美术(紫砂陶艺方向)专业的青年教师提出了“拜一个行业名师为师,学精一门全手工紫砂陶制作技艺,做好一件作品,带好一批学生”的“四个一”要求。这“四个一”要求有效地促进了工艺美术(紫砂陶艺方向)专业青年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近年来,7位青年教师先后获得助理工艺美术师、工艺美术师等非教师系列的专业技术职称,14位工艺美术(紫砂陶艺方向)专业的青年教师取得陶瓷成型工、陶瓷装饰工的高级工、技师职业资格。
学校选聘中学高级教师、工艺美术师、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合格传承人邵立平老师担任专业负责人,学校推进专业负责人梯队建设,选聘一级教师、工艺美术师汤泓老师担任专业负责人第二负责人。学校通过名师工作室、创新工作室建设推进“名师工程”。工艺美术(紫砂陶艺方向)专业建立了分别由邵立平、孙伯春、金火明、汤泓等老师领衔的名师工作室、创新工作室。学校制订《名师工作室、创新工作室建设条件与管理办法》,将工作室建设和基地建设、课程建设、带培青年教师以及领衔人自身发展结合起来,促进了教师团队的共同成长:1位教师评为省工艺美术名人、陶瓷艺术名人,1位教师评为宜兴紫砂陶全手工技艺传承人,3位教师评为无锡市、宜兴市两级学科带人、教学能手,多位教师在优质课评比、技能大赛以及行业评比中获奖。
3、立足课堂改革教学
为了更好地服务民生,工艺美术(紫砂陶艺方向)专业尽可能满足学生(学员)的求学愿望,但随之而来的是学生的学习诉求和学习基础差异极大,教学的难度增大。为此学校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改革教学方法,专业技能课程随着学习项目的开发,逐步推进单元制的项目教学;改革评价方式,在项目课程结束后组织成果展出,向收藏作品颁发证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
现在紫砂陶生产已不再是昔日制式化产品的规模生产,而是基于不同需求下的多元化产品的个性创作,这要求学习者不仅具有精湛的手工技艺,更需要具有“精神、自由、主观性、想象力”等非理性的个人超验,为此,专业教师引导学生在完成项目中实现做中学,通过亲身体验获得非理性的个人超验,通过作品赏析,与大师对话、相互交流评价,形成动态经验,发充分挥学生自身的主动性、创造性,激活个人超验。
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少学生在技能大赛中脱颖而出,张亚君、薛一豪等5位学生更是先后在2010年、2011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作品展洽会上表演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得到了国务委员刘延东、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等上级领导的一致好评,并均获得银奖。这既展现了宜兴丁蜀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风采,也展现工艺美术(紫砂陶艺方向)专业教学改革的成效。
4、校企合作建设基地
随着工艺美术(紫砂陶艺方向)专业项目课程开发的深入,学校积极推进配套的课程资源建设,紫砂陶实训基地也由起初单一的制壶实训功能扩充到装饰实训、雕塑实训、烧成处理、模拟绘图等功能,实现了与生产过程的对接,具备了实践教学、职业技能鉴定、技能竞赛、社会服务等功能,为项目课程的开设奠定了物质基础。作为中央财政扶持的国家级紫砂陶实训基地,仍继续按照规划推进建设。
紫砂陶实训基地校中生企,依托基地创办了宜兴市丁职陶瓷有限公司,积极推进实训基地的“七合一”功能,为师生作品走向市场构建了平台。丁职陶瓷公司利用学校资源组织技术开发,由机电专业、工艺美术专业师生协作开发的新瓦斯窑、新电窑等一系列陶瓷行业专用设备,已形成一定规模的生产,为全省乃至全国中小学开设陶艺课程提供设备,实现了产学研一体化。丁职陶瓷公司依托紫砂陶实训基地成立江苏省中小学教师陶艺培训中心,为全省、全市中小学培训陶艺教师。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从学校到工作的过渡,学校加强了与企业的紧密联系,积极开辟校外实习基地。目前工艺美术(紫砂陶艺方向)专业在丁蜀镇范围内建有7个专业对口的校外实习基地。通过学校专人管理,企业安排师傅进行指导,确保了学生顶岗实习的有序进行,实现学生实训和企业生产的有机结合。也有部分学生由于父母或亲戚建有工作室,则在父母或亲戚的指导下进行顶岗实习。
5、以陶载文弘扬文化
学校积极推进专业文化建设:建立了 “五朵金花”陈列馆,宜兴紫砂、均陶、美彩陶、精陶、青瓷作品精彩纷呈,彰显着宜兴独特的陶瓷文化和鲜明的专业特色;建立了孙伯春老师作品陈列室;建立了吴开诚艺术馆,收藏了南京艺术学院吴开诚教授捐赠的80余幅素描作品,以及历届工艺美术专业师生的国画、油画、书法等作品;从最早的老教学楼,到新建的综合楼,墙面上陈列着宜兴紫砂的名家名作及其历史沧桑,工艺美术专业师生的作品等,激发学生学好专业、练好技艺。
为延伸专业文化,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学校先选派专业教师赴杭州学习茶艺,后引进云南大益公司,校企合作建设茶艺专用室,由开设茶艺兴趣小组延伸到开设茶艺选修课程,2012起进一步建立制茶专用室,开设制茶兴趣小组,为今后专业链的延伸奠定基础。自编自导自演的大型舞蹈《陶工古韵》成为校园文化的新亮点,无锡市群文汇演创作金奖,表演金奖,更是成为宜兴紫砂陶艺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大文化载体到南京演出,其录像成为申遗的资料送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近年来,学校高举陶文化大旗,在物质性文化建设的同时,挖掘陶文化内涵,推进非物质性文化建设。通过校内多次研讨和组织专家来校参与研讨,凝炼了“求真求精,至善至美” 的陶文化核心理念,并以艺术之美引领学生感悟陶文化核心理念,在课程教学、学生管理、社团活动中渗透陶文化核心理念,在加强知识、技能培养的同时,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形成“陶都职教之花” “以陶载文,以技传人”的鲜明特色。
6、构建立交集群发展
为了服务人民群众多方面发展需求,以及陶瓷产业对从业者的审美力、创新力、想象力等非技能要素的需求,我校一方面进行课程与教学改革,引入这些要素进行培养,另一方面开通多层次教育,构建学生持续发展的立交桥:第一、组织学生参加江苏省普通高校单独招生考试,让学生进入高校进一步学习;第二、通过与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联办成人大专教育,在中职课程完成之后接通成人大专课程,让学生在工作的同时学习提升;第三、在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的支持下,开设五年制高职教育专业——雕塑艺术设计(紫砂陶艺方向)专业;第四、自2012年起,与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联合,承接“3+3”现代职教体系建设
试点项目,工艺美术(紫砂陶艺方向)专业实现中高职衔接。
为了服务地方产业群(链)发展需求,我校一方面在工艺美术(紫砂陶艺方向)专业中开设多个发展方向,开设紫砂茗壶设计与制作、泥塑设计与制作、紫砂陶装饰、包装设计与制作、紫砂陶作品营销等课程,另一方面以工艺美术(紫砂陶艺方向)专业为核心,利用其专业建设的优势资源,积极开设五年制高职教育专业——雕塑艺术设计(紫砂陶艺方向)专业、装潢艺术设计专业等,建设工艺美术类专业的集群优势与专业特色。
三、存在不足
1、环境文化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第一,学校整体环境不足以彰显宜兴紫砂陶文化。学校是从一所农村初中转型升级而来,自1988年起,学校环境建设在原先的初级中学的基础上逐段渐进,因此,学校环境建设缺乏整体规划,更未能在环境建设中凸显宜兴紫砂陶文化;第二,尽管学校已经建有功能较为齐备的紫砂陶实训基地,但紫砂陶实训基地是在原初级中学的教学楼、图书楼的基础上改建而成,宜兴紫砂陶文化韵味不足。
2、专任专业教师数量与水平有待提升
现有专任专业教师28人,却承担工艺美术类专业群的专业课程教学。目前,仅工艺美术(紫砂陶艺方向)专业的在校学生就有925人,而整个工艺美术类专业群的学生数已逾1500人,专任专业教师数量明显不足。尽管有行业专家担任专业指导,但不能承接过多的教学任务,限于目前的待遇,又难以聘请到高质量的兼职教师。
3、专业课程与教学改革有待进一步推进
尽管已经制定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的课程标准也已经成型,但学习项目系统性、典型性、渐进性有待进一步验证,课程的教学设计、学习项目设计、课程与教学资源有待进一步优化、完善和丰富,专业课程与教学改革有待进一步推进。
四、主要建议或思路
1、加大政策支持,特别是专兼职教师引入与聘任,需要政策的倾斜。
2、加大资金投入,学校是基于原有农村初中的基础上建设而成,教学楼、实训楼陈旧且不符合要求,需要整体规划,逐步改进。
3、根据产业发展需求和学习者发展需求,继续推进课程改革,提升专业办学水平,工艺美术(紫砂陶艺方向)专业特色的培育,专业技艺的传承、创新应该与国家级中等职业学校骨干校建设、省级高水平现代化职业学校项目建设和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相融合。
第五篇:2014年丁蜀中专第十七届文艺汇演节目主持词
2014年丁蜀中专第十七届文艺汇演节目主持词
2014年5月
(垫场音乐,主持人甲、乙上台)
甲:各位领导
乙:各位老师
甲:各位同学
甲:所有光临我们现场的观众
合:大家下午好!
甲:相约五月,相约文艺汇演的盛大舞台
乙:相约五月,相约丁蜀中专的青春精彩
甲:你和我,一起来到这里
乙:你和我,一起激情澎湃!
甲:2014年丁蜀中专第十七届文艺汇演即将开始
乙:首先让我们用热烈掌声欢迎陆黎明副校长致开幕词
(陆校长致开幕词,并宣布文艺汇演开幕)
甲:华丽的青春,奔腾的年代,我们毫不掩饰自己的精彩,来一场炫舞,是对青春最坦率的告白!请欣赏校舞蹈队的舞蹈《华彩青春》
(音乐起,节目演出。)
(节目结束。)
乙:白天与夜晚的交替,光明与黑暗的对话,光阴的流转中,隐藏着情感的密码。谁能读懂它?请欣赏12职美版带来的歌曲《白天不懂夜的黑》
(演员上台,节目开始)
(歌曲节目结束)
甲:虎虎生风的年纪,不肯服输的个性,无限多样的可能。这就是我们,这就是推销员的人生。请欣赏学生带来的小品《推销》。
(主持人下,节目开始)
(节目结束)
乙:有一个成语叫放手一搏,这是一种勇往无前的敢作敢为的精神,也是一个令人热血沸腾的青春好节目。请欣赏环保社带来的搏击操《热血搏击》。(音乐起,主持人下)
(歌曲结束)
甲:总有一个人,想起他就让你的心柔软起来,总有一个人,说起他就让你的心温暖起来,总有一个人,念起他就让你的心光明起来。请欣赏13工美3带来的歌曲《至少还有你》
(主持人下,节目开始。)
(节目结束)
乙:生活中还有你,所以让我们觉得有意义,有动力。我们的文艺汇演,也是这样。这次汇演,除了本校的演艺明星,还有你,来自宜兴工艺职业技术学院的相声演员________和________。掌声有请他们上场,为我们表演精彩相声《》(主持人下,节目开始)
(节目结束)
甲:光怪陆离的世界,学会理性拒绝,是一种聪明的哲学。眼花缭乱的诱惑,勇敢说不要,又何尝不是最强大脑。请欣赏13商务班带来的舞蹈《不要不要》。(主持人下,演出开始)
(节目结束)
乙:当优美的梁祝化蝶的传说遇上醇厚的陶都宜兴红茶,当千年的传统文化遇上五月的潇洒青春。请欣赏灵溪茶艺社带来的茶艺表演《梁祝茶情》
(主持期间,音乐起,表演人员上。)
(茶艺表演结束)
甲:假如刚才舞台上是柔情似水,那么接下来,我们的舞台就要激情似火!跳起来,喊起来,嗨起来!请欣赏街舞社火爆舞蹈《假面舞会》
(主持人主持期间,演员上场造型。主持结束后,开始)
(节目结束)
乙:五月过后,六月,是一个毕业季。走出校门的青年人开始在一场场招聘会中感受到社会生活独自谋生的滋味。该如何面对?请欣赏13商务班带来的小品《招聘》。
(主持人下,节目开始)
(节目结束)
甲:一个人一把六弦琴,一首歌一段小心情。请欣赏13大专2班带来的吉他弹唱《背对背拥抱》
(主持人下,节目开始)
(节目结束)
乙:热情似火的燃烧,奔腾澎湃的跳跃,停不下来的青春,变幻不已的舞蹈。请欣赏13紫砂4、12雕塑带来的热舞串烧!
(主持人下,节目开始)
(歌曲结束)
甲:我们默默的努力,咬着牙拼搏,只为等待着梦想成真的时刻。等待,不是就此放弃,而是积少成多。请欣赏13大专班带来的小品《为梦等待》。(主持人下,节目开始)
(节目结束)
乙:五月是鲜花最美丽的季节,青春,就是我们最美丽的五月。这花一样芬芳的季节,我们该如何度过?在花香中,我们思考,在花香中,我们拼搏!请欣赏11大专4班带来的舞台剧《我们的花季》
(主持人主持期间,演员道具上场。主持人下,节目开始)
(舞台剧结束)
甲:美好的经历就是美好的回忆
乙:那精彩的演出就是我们自己
甲:让青春的激情带着我们乘风破浪
乙:让我们的未来人生更加灿烂芬芳
合:丁蜀中专第十七届科艺节文艺汇演就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