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阳合坡学校课改工作总结
阳合坡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工作阶段性总结
阳合坡学校作为课堂教学改革试点学校,我校依照《阳合坡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方案》,立足本校实际,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实验,初步形成了“2+2”的课改模式,即“导目标、导方法,练基础、练拓展”的两导两练模式。为了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更好地把课改深入下去,现将本阶段课改工作做一总结。
一、课改中开展的主要工作
1.加强校本师资培训,增强教师整体素质。
我校成立了以校长——教导处——教研组组成的课改领导小组,负责课改工作的决策、组织、保障和评价工作,教导处具体负责组织课改教师培训工作,开展了如下培训:
(1)、岗前培训:按照“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组织教师进一步学习、反思洋思和杜郎口中学等课改名校的经验,统一认识,明确任务,形成全校教师开展学习的良好风气。
(2)、校本培训:培训学习由校长统一领导,教导处负责制订了《阳合坡学校课改实施方案》和学习计划,组织开展培训、学习工作。学习分为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
(3)、利用业务时间强化《课程标准》、教材、教法和专业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每周周三进行集中培训,作到有主讲人,有培训内容,有培训笔记。我校征订了各学科2012年版《课程标准》分发给全校教师,并组织辅导学习,加深了老师对2012年版《课程标准》的认识和理解。
(4)、加强新课堂教学改革思想、理念、方法等培训。教师订出自学计划,加强自学。学习内容为《新课程标准》、洋思中学和杜郎口中学课改经验等内容。
(5)、外出取经:我校还抓住有利的时机,不断地选派骨干教师参加省、市、区的有关培训,提高实验教师的课改实效。
2、广泛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促进教师课堂教学的改革,建立教师专业发展的教研机制。
⑴、规定每周三的教研活动时间,进行课改通识培训、教材教法培训,或收看典型课例,或听专题讲座,或交流课改经验,或研读《课程标准》。
⑵、定期集体备课、互相探讨。每周由教研组长组织课改教师集体备课,教导主任专人负责,及时了解实验情况,指导、协调、解决遇到的问题。
⑶、定期进行总结,如教改经验,教学随笔、课后反思,课改教学质量分析,研讨等。
⑷、领导深入课堂听课,及时指导,研究制定新课改中考试与评价体系的改革。
⑸、学校按计划安排进行新课改教学研讨课、课改教学展示课、课改教学问题研讨。
3、开展校本教学研究,促进课改实验。
(1)、以课改实验为龙头,大力开展教学研究,认真钻研课标和教材,为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设计教学过程做好铺垫。
(2)、创新教法,将课改理念不断落实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我校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师资资源,开展“结对子 ”的培训活动,让教师在岗位上练兵。(3)、转变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合作学习意识,充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思路。
(4)、充分发挥电教手段的优化功能,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对教师进行培训,更新观念,增加知识,提高技能。依托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教师们从远程教育中快速地获取了许多优质的教育资源。为切实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4、阶段性成果
通过培训及教学实践,我校出现了以白巨芳(数学)、薛玉娟(数学)、陈英(数学)、海燕(语文)、李艳(语文)、封小桃(科学)等教师为带头人的课改积极分子,这些教师能较为熟练地应用课改模式进行教学,模式也较为成熟。英语科目正在实验中,希望能有所突破。同时,我们也发现一些薄弱科目比如:品德、科学及音体美的课改模式不成熟,效果不理想,有待于提高或突破。
二、存在的问题或困惑
在新课程改革实验中,我们取得了一定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及困惑。
1、师资配置不很均衡,老教师的教育观念改变困难,和新课改的要求还是有一定的距离。另外,我校师资紧缺,有很大一部分教师属交流或支教教师,教师流动性大,这些教师的课改模式往往刚一定型或有一定的起色,就返回了原学校,给我校的课改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2、部分教师对新课改认识还比较肤浅,理解尚不透彻,因而出现了一些形式化的东西,对课改工作的进一步认识、实践、总结、提高有待于解决。如何将课改理念转化为教师自觉的教学行为实践,如何处理好课堂的开放与课堂的有效性问题,如何继承和发扬传统教学中的精华,为新课改所用,这已经成为迫切需要探讨的重要问题。
3、新课堂教学改革提倡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交流的课堂氛围中主动探究,并要给予学生充分自学的时间和空间。对于如何恰当地把握时间和把握开放度,我们感到比较难操作,总有顾此失彼的感觉。若要让学生主动自学、探究、合作交流,并要兼顾弱势群体,时间上肯定来不及,所以一节课完不成教学任务是教学中常有的现象,而教学任务紧,如何兼顾双方。
4、课堂教学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的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而学校教师培训面比较窄,教师的教学理论、方法跟不上教学改革的节奏,在一定的程度上阻碍了教学改革纵深推进。
5、新课堂教学改革实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学习基础与个性品质。优生具备这一条件和要求,而学困生因为基础的薄弱,参与性、主动性的欠缺,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稍逊,往往总是落后优生半步,常常是问题刚想到一半,结果已被他人得出,无形中失去了思考、发言、表现的机会,类似问题如何处理,也是我们在实践中存在的一大困惑。
三、对后段工作的打算
1、要进一步加大教师培训的力度。举行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帮助教师将理论转化为教学实践,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2、积极稳妥地推进课改进程,及时总结课改经验,提高课改成效,建立一系列制度保障新课改的实施。
3、继续推进教育教学评价改革,促进课改的深入发展。在研究完善考试与师生评价体系和机制改革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学校管理的评价改革体系。
4. 收集和积累课程改革的各种资料和案例。
5.定期举办课程改革研讨会,每学期组织一次课程改革总结交流会,编印阶段性研究成果资料。
我们相信,只要循着新课改的理念作不懈的努力,我校课改实验的明天会更加灿烂!
阳合坡学校 2014年12月
第二篇:学校课改工作总结
学校课改工作总结
新一轮课程改革在我校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教师专业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学生学习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教学成果显著。现将一学期以来我校在课程改革方面所做的工作进行简单的回顾。
一、制度健全,层层落实
我校高度重视课改工作,成立了校长——教研室——教研组组成的课程改革实验领导小组,负责全校课改实验工作的领导、规划、协调和推进。并通过多种途径,向社会、家长广泛宣传,形成各级领导重视、社会各界关注、广大家长积极拥护、教师热情探索的良好课改氛围。在《课程改革创建实验方案》的基础上,先后制订了《新教师培训计划》、《优秀教研组评比细则》、《教研组长工作制度》、《教师业绩量化考核制度》、《师徒结对制度》 《常规工作检查制度》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保障了课改有效推进。
二、加强学习,不断提高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因此,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是实施课程改革的前提,也是课改工作成功的关键。而落实这一前提的基础是不断学习,在教师头脑中建立新课标的基本理念。组织辅导学习《课程标准》,加深了老师对《课程标准》的认识和理解。我校还抓住有利的时机,不断地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县、省级的有关培训,通过校内和校外的培训学习,提高和造就了我校一批教学骨干教师,扎实稳步地开创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新局面。
三、积极进行教学研究
我校教师根据新课标和新教材的特点,主要抓好两项工作:一是认真钻研课标和教材,为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设计教学过程做好铺垫;二是切实落实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思路。把大力开展教学研究,教师间加强合作,发挥各自长处,共同探究,互相交流作为课改的主要内容。大家集体研究教材,设计教学。这一年,我们像往年一样根据教师入职的时间、校本特色、学科特点等分层次进行各种教学活动:校长等校级领导亲自上教学示范课;每学期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上一节公开课,起示范引领作用;各教研组每学期举行新老教师师徒汇报课;各课题选优推派课题特色汇报课;校级行政随堂课关注教学实施情况;新调入的教师上亮相课,发现解人才;承办教研观摩课、专题研讨课、赛课等教研活动,校领导、教研、教务部门一年听课上百节,而且做到每课必评,点面结合。
四、围绕课改展开校本培训
充分利用我校教坛新秀、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师资资源,开展“结对子 ”的培训活动,让教师在岗位上练兵。每周安排2个学时为教师业务学习时间。我们先后组织教师学习了语文和数学两个学科的《课程标准》。具体做法是:组织讲座,由已参加过培训的省级骨干教师担任主讲教师,重点是解读新的《课程标准》。组织讨论,对照《课标》,结合教学实践,教师们可以提出各种问题,相互讨论,共同寻求一个满意的答案。组织辅导,由教研室安排学习内容,提供给教师们学习。新的课程标准的学习和讨论,使广大教师更新了教育思想,树立了新的教学理念,为推进课改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对教师进行培训,更新观念,增加知识,提高技能。远程教育资源,能迅速帮助教师更好地领会新课标, 依托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教师可以从远程教育中快速地获取许多优质的教育资源。我校广大老师对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有了足够的认识,充分认识到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价值所在,对运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辅助教学充满信心并热情投入。远程教育资源为我们学校的教学教研拓展了空间,为教师搭建了一个多元化的学习应用平台,为切实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光盘播放让教师观看课堂实录、优秀课例、专家点评,从光盘播放中了解新课标精神、学习先进的课改经验。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索中进步、在进步中总结,为全面应用远程教育资源做好开路先锋。活动中,我们有时先上课、听课,再组织观看光碟,把自己教师的课与名师的课进行对比分析,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远程教育资源的利用,极大地提高了校本教研的质量,对远程教育资源利用的探索,提高了我校的科研水平。
五、课改成果显著
1.全校进行“读写诵三线并进,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课改 “读·写·诵”中的 “读”指的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加大课外阅读量,让学生在读中益智,读中怡情,读中明理,读中励志,读中导行;“写”指的是写一手好字和一篇好文章。鼓励学生坚持写日记,特别是观察日记,做生活的有心人,做到我手写我心,能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所思所想;“诵”则指的是读经诵典,诵读古今中外经典名篇,增加学生的文化积淀,强化民族基础素质。
2.建高效学习小组,提高课堂效率
数学课改主要目标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兴趣为根本,淡化老师的课堂艺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而提高课堂的效率。主要操作方式是: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学习;.按照2—7—1的模式分配时间;三大模块:预习—展示—反馈。数学高效课堂的“精讲多练”,也为数学教师的备课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即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让其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佳的效果。有效的课堂练习设计是实施数学高效课堂的保证。在教学环节我们应承认学生的差异,在练习的设计上我们更应该承认学生基础的差别,因材施教地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练习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得到应有的发展,为数学高效课堂提供最好的保证。实验后学生的数学成绩有了质的飞跃,学习兴趣异常浓厚,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
六、今后工作的打算
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强宣传、学习的力度,提高全体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总结已取得的成绩,改进目前存在的问题。
1.按照新课程要求设置课程及课时计划。
2.在课改年级、学科根据新课程标准进行新教材试教,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研讨活动。
3.课程改革工作小组组织课程改革现场听课、调研、分析、诊断问题,课程改革情况进行交流。
4.总结前段工作,形成初步的成果和经验。5.收集和积累课程改革的各种资料和案例。
6.定期举办课程改革研讨会,每学期组织一次课程改革总结交流会,编印阶段性研究成果资料
第三篇:学校课改工作总结
仓房镇中心学校课改工作总结
我镇的新课程改革工作在县教体局的领导下,在县教研室指导下,得以顺利开展和扎实推进,师生精神面貌大变样,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得到了家长的认可和社会的好评。现将近年来我镇在课程改革方面所做的工作进行简单的回顾。
一、加强学习,不断提高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因此,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是实施课程改革的前提,也是课改工作成功的关键。而落实这一前提的基础是不断学习,在教师头脑中建立新课标的基本理念。组织全镇各小学各学科教师参加县研训学校组织的新课标培训。我镇还抓住有利的时机,不断地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县、市、省级的有关培训。
二、积极进行教学研究。
进行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学质量,推进课程改革的必由之路。我校教师根据新课标和新教材的特点,主要抓好两项工作:一是认真钻研课标和教材,为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设计教学过程做好铺垫;二是切实落实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思路。把大力开展教学研究,教师间加强合作,发挥各自长处,共同探究,互相交流作为课改的主要内容。大家集体研究教材,设计教学。教研室安排骨干教师上全镇教学公开课,及时展开讨论交流。授课老师进行自我评价,展示教学设计意图,反思成败得失;科任教师互评,各抒己见,发表看法,提出建设性意见。
三、围绕课改展开校本培训
(一)是建立课改监督机制。我们成立了仓房镇“导学互动”课改领导小组:李江海校长任组长,副校长凌天珍、吕忠成为副组长,中心校其它成员为成员。中心校实施了包校领导监督机制,成员的年终综合评定与分包学校和学科的课改落实情况挂钩。要求包校领导与教师一起参与教研活动和听评课活动。要不定时检查 导纲是否撰写,是否按新模式授课,督查结果以书面材料的形式交课改领导小组,对不按要求做通报。明确提出教师必须使用新模式授课,允许课讲的不成功,但不允许不课改。课改领导小组依据教案和课堂教学对每位教师的课改落实情况进行星级评定。
(二)、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对教师进行培训,更新观念,增加知识,提高技能。首先,远程教育资源,能迅速拓展农村小学教育的时空界限,迅速地了解到前沿的教育信息,理解和掌握先进的教育思想,帮助教师更好地领会新课标, 依托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教师可以从远程教育中快速地获取许多优质的教育资源。随着培训活动的开展和不断深入,教师逐渐地认识到: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能学到许多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同时,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能促进教学环境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更好地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更快地转变孩子们的学习方式,同样也使教师尽快从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学校制定了远程教育资源管理和使用的各种制度,将远程教育工作纳入教学常规管理。其次,注重培训,提高了教师运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能力。有了优质的资源,不等于就有了高质量的教学,关键还在于能够把优质的资源有效地用于课堂教学中。要想充分利用好远程教育资源,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是应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基础。在技能要求上,学校对中青年教师进行了初步的培训,部分教师掌握了接收的基本知识、技能,同时具备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基本能力。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培训和实践,我校广大老师对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有了足够的认识,充分认识到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价值所在,对运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辅助教学充满信心并热情投入。再次,强化应用,发挥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作用,远程教育资源为我们学校的教学教研拓展了空间,为教师搭建了一个多元化的学习应用平台,为切实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光盘播放让教师观看课堂实录、优秀课例、专家点评,从光盘播放中了解新课标精神、学习先进的课改经验。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索中进步、在进步中总结,为全面应用远程教育资源做好开路先锋。活动中,我们有时先上课、听课,再组织观看光碟,把自己教师的课与名师的课进行对比分析,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远程教育资源的利用,极大地提高了校本教研的质量,对远程教育资源利用的探索,提高了我校的科研水平。
(三)、给教师们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增强了备课的实效性。在整合教育教学资源的同时,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了学校科研水平。
给镇中、镇小配备了10台电脑及相关标准化设施。改变了过去教师信息闭塞的遗憾,为实施现代化教学,推进现代化教育提供了保证。教师们纷纷利用课余时间到“电子备课室”查找资料,制作课件,浏览最新信息,为课堂教学做充分的准备。为了让“电子备课室”更充分发挥教育教学方面的作用,学校特制定了“黄流镇中心学校教师电子备课室管理制度”等相关制度,明确了教师使用要求。同时,学校还专门配备了技术管理人员,一方面可以对老师进行电脑教学方面的指导,另一方面定期对电脑进行维护。
四、加强课程改革的保障
按照推进教育现代化和课程改革的需要,进一步完善办学条件,不断配齐配足必要的教育装备设施。学校增拨一定的资金,用于课程改革期间开展教师培训、科研和有关活动所需要的专项经费。同时,以李江海校长为组长,的课改领导小组,对新课程实施进行统筹规划、指挥协调,学校教研室负责实施。将课程改革工作情况列为对学校各项工作质量教育的重要指标,并在每个组织一次课程改革先进个人的评比。
五、存在问题。
在新课程改革实验中,我们取得了一定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1、优生发展与扶持学困生很难兼顾。
2、鼓励肯定、保护自信与客观求是、坚持科学难于界定。
3、教师的配套教学资料不完善。教师要用大量时间收集资料,制作教具、完成教学任务与开展课型研究的冲突。
4、学校现在的设备不能满足现代教学技术的需要。大多数教师掌握信息化技术的能力不强,有的课型仍然不自觉地出现新教材老方法的教学方法等等。
六、今后工作的打算
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强宣传、学习的力度,提高全体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总结已取得的成绩,改进目前存在的问题。1.按照新课程要求设置课程及课时计划。
2.在课改年级、学科根据新课程标准进行新教材试教,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研讨活动。
3.课程改革工作小组组织课程改革现场听课、调研、分析、诊断问题,课程改革情况进行交流。
4.总结前段工作,形成初步的成果和经验。
5.提出具有个性特色的课程改革研究项目,作为深化课程改革的主课题。
6.收集和积累课程改革的各种资料和案例。
7.定期举办课程改革研讨会,每学期组织一次课程改革总结交流会,编印阶段性研究成果资料。
仓房镇中心学校
2018年1月10日
第四篇:学校课改工作总结
学校课改工作总结15篇
学校课改工作总结1
本,学校随着全县整体进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也使新课程走进了我们的校园,更走进了我们师生的生活。在县、片区、校三级管理下,我们实实在在地开展了课程改革实验。在这一年中,学校共有一、二年级共15个班进入新课程改革,参与教师23人,学生654人。全体教师在课改方面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同时课改也给我们带来了不小的变化。回顾一年的课改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积极引导。
课改工作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领导,对于这样一次涉及教育领域深刻变革的大事,作为学校确实把它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加于重视,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有效组织,科学管理,为课程改革保驾护航
学校成立了由分管教育的副镇长任组长,学校校长为副组长,教导处、教科室及各学科骨干教师为成员的“课程改革实验领导小组”。还成立了课程改革办公室、学科指导组及专家指导组。实行“三个一、三有、三保证”的新课程管理办法。“三个一”:教师每课做一次教学反思、每学期向学校提供一个典型个案,上一节校级以上(包括校级)研讨课;“三有”:教师参加教研活动做到有教研专题、有中心发言人、有会议记录;“三保证”:即教研时间有保证、教研人员有保证、教研实效有保证。本,学校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管理制度,保障实验经费,建立激励机制,有力地推动了课改工作顺利进行。
2、转变观念,多层次、多方位地进行各种形式的培训。
课程改革势在必行,但如果教师的教育理念不转变,课程改革只能徒有其表。因此,通过多层次、多方位的师资培训来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是有效实施新课程的基础和前提。县课改办要求所有课改年级教师必须“先培训,再上岗;不培训,不上岗。”基于这一点,学校实行了集中的通识培训、有计划的校本培训、经常性的自学相结合的路子。
在暑假时,学校就早早地安排好骨干教师参加县级的通识培训和分科培训。在开学前,又进行了校本培训,先整体培训,使教师对新课程更熟悉,从思想上、观念上、情绪上对新课程产生认同感,并有信心投身于课改之中。再分组、分块进行课程标准的解读,使一些根深蒂固、陈旧的观念有效得到洗涤。而观念的更新,更注重于平时的积累。教师们平时工作挺忙的,经常要集中在一起学习的时间也是有限的,因此,学校经常翻印一些从杂志上摘录下来的文章、教案、案例等给一线教师,使他们的学习有的放矢,让他们或两三个一堆共同学习或一个人带回家自学,这样大大增加了教师的学习时间和知识层面。
3、制订课改计划。根据县课改办的方案和意见制订了切实可行的课改计划,并按照计划扎实开展课改工作。
4、关注课堂,注重实效,狠抓课改目标落实
课改的生命存在于课堂,课改的魅力呈现于课堂。学校带领老师们边实践边研究,从如下四个方面入手,努力探索课堂教学改革。一是注重师生关系的重建;二是注重教法与学法的改革;三是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四是注重评价方式的改革。
二、制订制度,教科研拉动。
教师总以为教科研是领导们和教科员们的活,和自己是无关的。其实不然,学校在教研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一是学校先后制订了《学习制度》、《研究制度》、《分析总结制度》、《考评奖励制度》等,制度中的.条条款款使教师明白了努力的方向,认准了奋斗的目标,同时也使教师“不得不”走上教科研之路;二是极力营造科研氛围,使课改实验教师全体融入科研之中;三是增加随堂听课的频率,学校的随堂听课是不打招呼的,教师一旦被随机抽查的次数多了,就会自然而然地去研究课堂、精心准备,去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转变自己的教学行为。
现在,课改年级教师都明确了这样一点:课改呼唤着科研,为科研提供了源源不绝的课题,同时课改也只有贴近科研、依靠科研才能有出路,才能有光明的未来。
三、以点带面,全面推进。
课改应该说不仅仅是实验年级应该做的,只不过是实验年级用了新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给师生留下了丰富的互动和创造的空间而已,如果不研究,也只是走老路或是走形式。因此,学校以一年级为实验点。先由点上的教师上研讨课,组织其他一年级教师来听课、评课。过一段时间后,再由其他年级教师上研讨课,大家评课,最后深入村小,这样以点带面,层层推进。要求其他年级对教材重新进行组合,使他们的课堂做到:老教材、新理念。
四、课改取得的实效
课改给学校带来了旺盛的生命力。学校初步形成了以科研促教学的课改特点,注重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教育特色,突出了办学亮点。课改赢得了广大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学校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在社会上初步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课改给学校带来了勃勃生机。教师的教育观念在变,一个“以人的发展为本”,师生共同发展的教育观念正在形成;课堂教学在变,课堂教学体现了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师生关系在变,师生之间建立起共同发展、平等的师生关系。《达州日报·校园周刊》对学校素质教育进行过宣传报道。
课改使一大批教师成长、成熟和成功。学校现涌现出县级以上优秀教师10人,镇级优秀教师15人,校学科带头人6人。教师获区级以上奖100余人次。
课改给学校带来了喜人的成绩。二年来,学校获多项集体奖,学生获区级以上各类奖项300余人次,学生作文在各级报刊发表10篇。
五、存在的问题
当然,在课改中我们遇到了重重困难,但我们坚信:只要认准目标,真抓实干,一定会迎来收获的时刻。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
(1)由于课改工作系统性和复杂性使教师的压力较大,老师们经常遇到很多的困难、疑惑和难以解决的问题。
(2)发展性教师评价成为课改工作的一个瓶颈,操作难度较大,到现在还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3)家长素质不高,学生学习水平参次不齐,班级人数较多,如何有效实施课堂教学,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成为教师面临的一大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下阶段要努力的方向:
(1)加大校本培训的力度,充分发挥学校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加强教研组之间、校际之间的专题研讨活动。
(2)继续坚持随堂听课、评课制度,抓好点和面的课改工作。
(3)切实做好校本课程的课堂教学,并进行校本课程的评价。
(4)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加强重点课题研究,确保取得成效。
学校课改工作总结2
随着《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实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早在几年前就广泛推开。
xx作为课改排头兵,几年努力,课改已经成为一大名片。在县教委的领导下,xx中学迎难而上,励精图治,强力推进课改。在几届校领导的努力下,课改工作扎实推进,在办学艰难、生源锐减、师资不衡的困难背景下,也取得了瞩目的成绩。课改推进几年来,学校的变化是巨大的,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是明显的,教师教育教学素质的提高是显著的,教育教学研究的气氛是浓烈的,课堂教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进一步提高,总之,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带给了我们新理念、新方法、新尝试、新探索。现把这两年的课改工作具体总结如下:
一、新课改,转变了教师的观念,促进了教师素质的提高。
新课程的改革不仅是一种教材的改革,更是一种文化的改革,一种观念的改革,作为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要适应新的课程改革的需要,必须更新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同新课程一起成长,以适应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为此我们做了以下工作:
1、加强培训,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以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落实文件精神,提高认识,明确新课程观念,把握新教材特点,立足课堂,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除积极参加县教委组织的各种课改培训、现场学习、学习交流外,学校自己利用网络、利用图书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使教师对新课程有足够的认识,对新课改作好充分的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在如何对待新课程上,如何对待新课改上,统一了认识,转变了观念。
2、加大对教师的培养力度,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把教科研作为一个载体,让教师在教育科研中,通过“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过程确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和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增长教育教学能力。
XX-XX学,学校主要重新修改和制定了各种新课改的教学教研制度,确定实效性课堂为课堂模式改革的重点;09-,学校主要以导学案的规范撰写和实效使用为新课改的重点;10-,我们又确定“抓好2+x拓展性课程建设,创建科技教育特色学校”为新课改的拓展和延伸目标的课改重点。为达到这些课改目标,我们不断加大对教师的培养力度,分期分批到课改实验基地如东溪中学、隆盛中学、赶水镇中等观摩学习,组织全部语文教师赴重庆听初中语文全国课堂教学大赛,组织全员教师进行了为期一个周的ntet学校自主培训,等等,让教师尽快提高自身素质,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二、新课改,使学校的教学研究气氛空前浓厚
集体备课早已成为学校的常规工作,新课改以来,学校的教学研究更加活跃,老师们在进行常规教研活动以外,又进行了更多的尝试,使学校的教学研究气氛空前浓厚,为新课程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加强集体备课,发挥群体效应,重视研究教法学法,全面挖掘教材的教育功能,尤其是新教材,鼓励创新,加强不同学科间的交流与沟通。
改革课堂教学,备课是主要环节,我们力求实现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转变,每周各组的集体备课务必达到实效,切忌形式主义。我们还将行政领导分配到各个教研组共同参与活动,以便进行管理、指导和督促。
另外,教研组长按教材内容将重点备课任务合理分解,落实到人,排出一学期的分工一览表,便于教师明确任务,提前准备,确定中心发言人。参与教师要做好记录,积极参与讨论,发表独到见解。同时,我们强调不能机械地强调绝对统一,照搬照教,要发展教师个性,创造性,使课堂充满活力,鼓励教师在课堂教学探讨中敢为先,争创先。
2、加强了教师间的教研交流和教师间的团结协作。
实施新课改,特别是推行导学案后,老师们感触最深的就是教师之间毫无保留的精诚合作。教师的备课是分工负责,所备导学案是年级公用。其他教师有义务、有责任对个人设计的导学案提出后意见进行优化,这就加强了教师间的研究讨论,教研深度和广度得以推进深入。这就充分发挥了教师们的合力,促进了大家的团结协作。
三、新课改,使学校的课堂教学焕发了新的活力
1、构建学生“实效性”课堂教学模式
我们制定的xx中学课堂教学流程:导入示标,创设情境;出示材料,交代要求;自主学习,完成自测;组内互助,展示成果;教师引导,评价矫正。
在这一模式下,我们放手让学生学,让学生获得参与和成功的快乐。也给学生以压力,我们每节课都要明确规定学生任务,估算完成时间。这样,学生有了自主学习的机会,有了自主获得知识的能力。课堂明显充满活力,“满堂灌”、“填鸭式”基本消灭。
2、导学案的使用更加规范、实效显著
推行导学案是学校课改的一个重点。导学案的撰写是实效性课堂从教师方面做的备课方面的重大改革。我们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智慧和力量,按照时效性课堂的要求规范导学案的编写步骤、字号、版面等。教师不需要凭借导学案上课、学生要按照导学案的要求完成预习、当堂练习等作业,收到“堂堂清”的效果。
四、新课改,是我们师生进步、学校提升
1、教师的教学观念得到更新,能转变课堂的角色,能尽量让学生参与学习活动。
2、学生的学习成绩大面积提升。在上学年期末统考中,各个年级均超过县教委下达的基础目标。初三年级完成分在街镇类20所学校中由基础的第15名上升到完成时的第7名。进入4000名的学生由初一时的31人上升到51人。
3、特色学校教育成果显著。学校在去年被评为重庆市科技教育先进集体。学校教师王松涛辅导的学生在重庆市第20届科技模型大赛中获得两个一等奖,为县科技教育争了光。在10级的升学考试中,学校6名学生因为科技特长被xx中学录取,占被录取总数的60%。
4、学校的教学管理形成网络,逐步完善,正在由行政管理过渡到思想管理。
五、存在问题:
1、师资配置不很均衡,老教师的教育观念改变困难,教学行为转化步履维艰。但这类教师在学校比例不小。
2、教师的教学艺术、教学水平普遍不优,专业素质有待大幅度提高。
3、均衡分班难见改革的“入学”效果,影响了学校的“升学美誉度”,导致暂时没有逆转的“升学率”评学校的社会评价机制对学校的评价不客观、不公正,以致生源流失严重,办学越发艰难。
学校课改工作总结3
20xx年,学校课程改革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学校工作要点,主要在校本课程开发、高效课堂构建和青年教师培养方面开展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20xx年主要工作及20xx年工作思路汇报如下:
一、20xx年课程改革的主要工作及取得的成绩
(一)以艺术体育课程的实施为主要实践方式,抓校本课程开发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课程管理的改变,给了学校一定的自主开发课程的空间。20xx年,我校在反思前段开展艺术体育活动的基础上,对艺术体育活动实施了课程化改造,即将学校艺术体育兴趣活动“升级”为艺术体育课程,要求有课程目标、有课程内容、有课程实施、有课程评价,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学校还进一步规范了艺术体育课程的管理,在班级管理上,要求各艺术体育课程班级有正常班级的建制,有学生花名册、有联系电话、有班干部、有值日安排。在教学上,要求艺术体育课程教师有学年教学工作计划,有学情分析、有学期教学目标、有周教学安排。
每周有教学目标、有资源准备、有积累的“课程活页”。在评价上,进一步丰富了评价的形式,除了对照教学计划看完成教学计划情况外,增加了学生对课程的满意程度的调查,评价的方式除了查看学生过程性作业、现场考核外,增加了现场问卷调查、积累“课程活页”的评价等。本学期,学校四十多个艺术体育教育活动队积累了200多份优秀的“课程活页”,涉及合唱、舞蹈、剪纸、鼓号等门类,每个“活页”包括实施的目标或意图,对学生潜能开发、优势形成的价值,程内容或活动的安排,课程实施建议和课程评价建议等。
此外,学校还对午间视听(学校小星星广播站和小星星电视台节目)进行了系统的课程设计,制定了午间视听课程的标准,由师生一起设计并经常更新播出栏目,吸引全体学生参与到不同的`栏目中来。本学期结束时,学校通过问卷了解学生对午间视听课程满意度,很多栏目深受学生喜爱,如“童星闪闪”才艺展示、“挑战电视节目主持人”等已成为学生成长的精神家园,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
目前,我校已形成了艺术体育课程、图书阅览课程、午间视听课程三大校本课程系列。
(二)以高效课堂构建研究为主线,抓课堂教学创新
20xx年来,学校根据《小学高效课堂建构研究》实验方案,以实施“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当堂训练、及时反馈”为重点内容进行了研究。学校的高效课堂建构研究以教研活动为抓手,以课例研究为主要手段展开。学校把教研活动分为学校和年级两个层次,年级教研活动由各年级教研组自主组织,围绕承担的子课题进行研究;校级教研活动由教科室统一安排,分年级承办,围绕“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当堂训练、及时反馈”展开有针对性的主题研究。不管是校级还是年级教研活动,都有课例展示、教后反思、集中研讨、中心发言、成果整理,甚至还有教学重建等。
今年,各教研组围绕研究主题共组织了30多次中心研讨活动,xx0多次分组研讨活动。在中心教研活动中,涌现了一大批有研究价值的好课,如傅丽老师执教的《自己动手写写诗》,王维老师执教的《三角形的认识》,黄卫华老师执教的《广播体操》等,学校收集整理了中心活动中近30个经典的教学课例。在课例研究中,教师的教学观念进一步转变,教学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老师们的现场学习力也得到提升,评课及中心发言的质量明显提高。
为了引导教师个体或团队研究教育教学中的问题,鼓励教师自组团队开展专题攻关,学校制订了《教育科研项目管理办法》,支持教师自主确定研究主题、自主设计研究方案、自主开展研究活动、自主整理研究资料、自主提炼研究成果进行项目研究。学校为项目研究提供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如为项目组的教师优先配备电脑,优先安排项目组教师外出学习,给项目组教师添置图书,邀请省内专家诊断项目研究,单列教育科研项目经费,每个项目启动时发给启动资金20xx元,每年教育科研项目经费预算不少于5万元等。
目前学校有6个团队申报了教育科研项目,有改革备课方式的,有开发校本课程的,有研究当堂训练设计的,有研究“目标导学高效阅读”的,还有研究学生行为习惯训导的。其中,六年级数学组申报的项目“改革备课方式建立电子教学资源库”已取得初步成果,建立了六年级下学期全册的教学资源库,并向全校教师进行了展示,在不加班加点的情况下参加全市六年级毕业检测取得了优异成绩等。
学校在整理中心教研活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炼出一些课型的教学思路。如语文阅读教学的“出示目标、自读自悟、互动交流、训练深化”;习作教学的“先说后写、先写后评”;数学概念教学的“大量感受、形成感悟、当堂训练、拓展提升”;计算教学的“唤起经验、迁移探索”等。我校黄卫伟老师、李月老师、徐婵娟老师根据这些教学思路设计、执教的阅读课《花钟》、习作指导课《写写我自己》、计算课《口算除法》等均获得荆州市一等奖的好成绩,受到了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
(三)以改革青年教师研修班学习模式为重点,抓青年教师培养
20xx年,学校在分析20xx年青年教师素质达标测评成绩的基础上,根据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状况,对青年教师的学习模式进行了改造。在学习内容上,体现层次性,把研修班学员分为三个层次,即项目攻关、理论武装和教材研读,使学习内容更符合教师发展实际;在学习方式上,更突出自主性和研讨性,学校指定了郑焱、戴方丽等老师为不同学习小组的牵头人,定期组织学员学习研讨。为确保青年教师研修班办出质量,学校制定了《青年教师研修班管理办法》,使研修班管理更加规范,有章可循。在抓好青研班的同时,学校还十分重视青年教师的全面健康成长,组织青年教师开展社会调查,开展读书演讲活动,选派青年教师外出学习,与大师对话。
这些措施,对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起到了较好作用。今年,不少青年教师成果喜人,徐婵娟老师在荆州市课堂教学竞赛中获一等奖第一名,郑慧、江黎两个青年教师在全市语文课堂教学中也表现不凡,在全省组织的“中国梦我的梦”教师征文大赛中,我校徐婵娟、郑慧两位老师荣获一等奖。占全市一等奖总数的四分之一。此外,郑焱、赵倩、李雯、匡倩、尹琼菲、刘绍群等老师在教学竞赛、论文竞赛中也取得优异的成绩。不少青年教师在迅速成长。
二、20xx年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项目攻关名不副实。不少教师有畏难情绪,以没时间、理论水平不够、不好组织等为借口,使部分项目攻关停滞不前,还仅仅停留在方案层面,没有付出真正的行动。
(二)校本课程开发不够系统。虽然积累了一些“课程活页”,但离成为课程还有一定的距离。如活动的开展对学生发展的价值,与学校核心价值的联系,课程内容的体系等。
三、20xx年课程改革的思路
20xx年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路是以项目攻关带动课程改革,让项目研究成为学校又好又快发展的助推器。学校将20xx年确定为学校项目研究攻关年,将于近期召开的教代会,将围绕项目攻关进行讨论交流,修订通过《教育科研项目管理办法》和相关的管理制度,讨论通过推动项目研究的激励措施,确定项目攻关的主要方式,增加合适的项目如校本课程开发项目组、学生学习能力评价项目组等,并将形成学校推动项目研究的纲领性文件,并指导20xx年的项目攻关研究,在项目攻关中实践课程改革的理念,全面达成课程改革的目标。
学校课改工作总结4
一年来,我校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认真学习落实上级文件精神,以重实际,抓特色,求实效为教学工作的基本原则,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认真落实课程计划,落实教学常规,落实教学改革措施,抓好教学监控,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加速了学校发展。
一、加强学习,树立新的理念
1、为了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必须彻底改变教师旧的教学观念。我校十分注重对教师的培训工作,大力组织教师认真参加各种培训、在这一学期里,我校芦小妞老师,杨翠萍老师到郑州参加了全国小学语文精英论坛观摩课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教研水平和教学能力。其次,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现代化教育手段,组织教师听专家讲座,看专家教学实录,并对自己的教育教育教学过程进行经常性的反思。通过一系列的学习,使我校教师认识到新课程改革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并将一轮课程改革视为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将理论联系到实际教学工作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能力,以全新的素质结构接受新一轮课程改革浪潮的“洗礼”。
2、通过学习新的《课程标准》,教师们逐步领会到教学的终极目标不是让受教育者适应现实,而是改造、创建新的现实,培育出有创造能力的人。从而形成了“实施新课程的成败在教师,教师的要务在于更新教学观念”的共识。确立了“一切为了人的发展”的教学理念。树立“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的思想。树立学生主体观,贯彻民主教学思想,构建一种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观点,承认学生个性差异,相信学生都存在发展潜能,积极创造和提供满足不同学生学习成长的条件。树立学生发展观,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关注学生情感的体验,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等非智力因素,重视了学生独立性,自主性的培养与发挥,使获取知识,学会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成为学生丰富情感、完善自我、学会合作、学会做人的过程。
3、加强了教育的开放性,加强了教学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现代科技的联系。教师教学中立足课堂而不受课堂局限,立足学科教材而不受其限制,善于捕捉现代社会,现代科技,其它学科的知识信息和最新成果,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使教学活动始终充满活力。同时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开展研究性学习等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营造了学习、体验的实际情境,创设动手实践、创造的现实环境,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拓展到教室外、校外,加强了学校教育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二、加强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素质
提高教师队伍的业务水平是提高师资素质和教学质量的关键。我们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加强教师集体备课与论课活动,强调合作交流等,使教师在做中学,在实践中领悟,使老师走上学习中研讨,实践中总结,总结中提高的成长历程。
在校内教研活动中,我校制订了语文教研组长李艳利老师,数学教研组长许亮老师。要求教研组长,每学期初制定好该组教研计划,写好教研活动记录,学期末做好教研工作总结。要求每位教师在一学期内都要讲一节校内公开课,教师们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本学期,我校共举行教研活动17次,取得了较好的教研效果。本期作课的教师,均在各方面展示了自己的高素质。老师始终面带微笑,教态亲切、自然、普通话标准,语言准确,富有感染力,教师的范读情景交融,把学生带入如梦如幻的美景之中。教学语言流畅,板书美观工整、新颖,教态大方,驾驭课堂能力强。部分教师设计制作的课件很好,运用自如。
另外,我校还要充分利用学校的远程教育设备,组织教师学习专家讲座,优秀示范课等,和校内听课间周进行。本学期校长听课不少于30节,主任听课不少于40节,每位教师听课不少于10节。
让老师切实有效的由新课程的旁观者,变成新课改的组织者、参与者,投身到新课程中的改革中,并在实践中找出其中最关键、最困惑、最有价值的问题,并在教师中进行交互式讨论、开放式探究,使教师提高了反思能力,自觉调合教与学的行为,提高课堂的教学效能。
三、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
1、学习方式的改革是本次课改的核心之一。不会学习的人将是21世纪的新文盲。我校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凸现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掌握方法的过程。
2、新课程向传统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挑战。教师要走下高高的神坛,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者变成学生学习的伙伴、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我们努力营造民主、平等、互动、合作的师生关系,在与学生交往互动、合作交流中与学生心灵碰撞、情感交融中健全学生人格,完善学生个性,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四、狠抓教学常规工作,重实际,重实效
1、我校建立健全了教学管理制度,加强了学校内部各项教学工作的科学管理。对学校的授课计划、备课、教学、批改、辅导、复习、考试、成绩评定等项教学规章制度,做到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同时提出具体的改革设想,以达到教学管理系统的整体优化。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是教师,每位教师必须备好每一节课,积极从教材中挖掘出启迪学生,培养学生能力的因素,建立教学上的最佳工作点,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使大部分学生在克服一定困难的前提下学到更多知识,增长能力。
2、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模式,教学中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思维。在课堂上,教师要刻意创设问题的'情景,积极引导学生对事物进行分析比较,培养概括和判断推理、综合的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师在以学生为主体,认真研究教法。根据学科的性质和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年龄特点及班级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自学能力。努力改进教法的同时,也注意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以学法的优化推动教法的优化。
3、积极参与一课多研活动。通过活动,增强教师之间的互相交流、互相了解、互相学习。
4、结合我区的教学工作计划,把如何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和开展“走近、走进文本,走出文本”的校本教研作为校本教研的重点。
5、注意总结经验。在这一学期里,我校的教师能按要求做好教学反思,能积极把理论与实践相联系,有意识的把实践上升为理论撰写成文章。
总之,新课改工作任重道远,我们将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克服困难,总结经验,树立课改必胜的信念,扎扎实实做好新课改工作。
学校课改工作总结5
按照县教育局的工作安排,我校于本学期开始实施新课程改革工作。我校课改的主要目标是改变教师的课堂教学观念,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把许市中学的教学模式与我校的实际工作相结合逐步形成适合我校的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模式,为了更好的达到目标,这学期我校把七年级143、144、145三个班定为课改班级,进行课改工作的实验与探究,具体做了如下工作:
1、做好宣传动员工作,使学校、家长、社会形成共识,课改工作得到各方面的大力支持。
2、加强领导,优化课改管理。为使我校课改工作真正做到领导有力,措施落实,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课改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的具体分工,各成员平时加强协商研究和对课改的领导和指导,及时跟踪、了解课改工作情况。为了加强管理,我校还制定了《花古中学课改实施方案》,并出台了相关制度及评价机制。
3、培训学习,更新教学理念。新课程的理念始终是进行课改实验工作的源头活水。为此学校坚持以理念为先导,组织全体老师分层次多形式参与学习与培训。我校先后组织全校课改老师专程赴岳阳许市中学和邵阳十七中观摩学习,并组织教师学习新课改的相关理论,交流心得体会,从而促使教育理念不断更新。
4、制定集体备课制度,使集体备课落到了实处。我校的主要作法是:学校成立了各学科备课组,每个学科均由组长具体负责,采取先集体研究,再由教师本人形成个性化的教案,并且集体研究的过程必有相关领导参与其中,由蹲点领导签字认可学校才予以认定其集体备课。
5、优化课堂教学。课改的主战场在课堂,学校把“抓好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作为重中之重。 在课堂上努力使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孤立、接受变为自主、合作、探究。老师们在课堂上注重创设民主平等愉悦的教学氛围,同时做好组织者、引导者、帮助者。学生自己能学懂的,放手让学生自己学;学生不能一下子理解的,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学生独立学习有困难,合作互相帮助学。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改进,完善,以尽快形成有效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
6、各班成立学习小组,学生间实行一对一的互帮制度,组与组之间,组内组员之间相互评比,建立学生评价机制。通过开展各项课外活动训练学生的各项能力,为他们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
7、落实听课制度。学校领导小组随时走进,督促课改工作在课堂上落到实处,课改老师相互听课,听课者听完课后彼此进行交流对话、点拨指导、共同探究,使老师的教学行为在思维的碰撞、交流、启迪中得到进一步转变。
8、积累总结,取得成果经验。我校要求老师即时总结,有感必发。以学科组为单位,每周总结本组课改工作,总结经验与不足。其次每位老师平时加强每节课后的回顾与思考,对自己认为感受最深的、典型的例子,及时写出来,形成个案。
9、学校积极为课改工作做好后勤保障。制作课改宣传标语,营造氛围;为课改班级配置小黑板;教师外出学习培训,学校报销所有费用。
经过近一学期的努力,我校的课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教师的教学观念有了根本的改变,教学态度也有了很大的改变,大家都意识到这是一次新的挑战,需要付出更多的勇气与激情,学校的教研氛围当然更为浓厚了。
2、建立了新的教学模式,课堂上许多学生都由被动、胆怯变得主动、大胆,由沉默寡言变得能说会道。
3、学生掌握了新的.学习模式,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很多的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积累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当然,我校的课改工作还只是刚开始,还是探索阶段,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如:
1、新课程提倡让学生在开放的课堂氛围中主动探究,并一再强调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对于如何恰当地把握时间和把握开放度,我们感到比较难操作,总有顾此失彼的感觉。一节课完不成教学任务是教学中常有的现象。
2、优生发展与扶持学困生很难兼顾。新的理念要求课堂教学是民主平等的对话过程,要求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励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要形成乐学的氛围;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局面,实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大量的课堂时间让学生质疑、讨论、交流、评价,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合作交流的互助性,探究未知的开拓性得到有效发展。实践证明,这种学习方式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学习基础与个性品质。优生具备这一条件和要求,质疑时,他们是发现者;合作讨论时,他们是组织者;发言交流时,他们是代表者,他们的潜能得到良好发挥。而学困生因为基础的薄弱,参与性、主动性的欠缺,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稍逊,往往总是落后优生半步,常常是问题刚想到一半,结果已被他人得出。学困生无形中失去了思考、发言、表达的机会。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会秉着实事求是、循序渐进的原则,进一步加大新课程改革的力度。但一学期以来,学校在课改方面投入资金6万多元,使得学校办公经费尤为紧张。课改所花费资金明细数:
1、为教室添置黑板(三块大黑板,十八块小黑板)共计7500元。
2、组织课改教师赴岳阳许市中学及邵阳十七中考察学习六天花费8000多元。
3、课改宣传资料:3000元。
4、购置课改书籍及资料近1500元。
5、购买一台电脑打印机和一台速印机用于导学案印刷36000余元。
学校课改工作总结6
一年来,我们按照新课改精神的要求,汲取传统教育教学中成功的经验,积极探索新的方式、方法,希望通过努力在课改实施中不掉队。下面谈一下我们的具体做法。
一、紧抓课改机遇,塑新型教师队伍。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给我们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我们不断思考的是:如何最大限度地让每一位教师把他的潜力变为现实,抓住这次新课改的机遇实现自身的价值。一年多来我们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突出重点,狠抓教师素质、能力的高,为每一位教师提供最大限度的学习机会、展现机会,力争使我校每一位教师都成长为在全镇乃至全县有名的名师。
1、培训先行,更新教学理念。
实现《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首先要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师只有树立了正确的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才能致力于学生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才能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培训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成了学校的首要工作。
首先,学校重视骨干教师培训。学校制定了“教师培训”方案,先后输送50余人次参加省、市、县、中心学校级培训,使这部分教师在培训中完善自我,形成先进的教学理念,成为教学研究的排头兵。培训的教师都要完成“一篇学习体会”、“一次学习报告”、“一节公开课”,切实把新思想、新精神带给每一位教师。
为增强学习实效性,学校采取“骨干带动、群体培训”的方式,通过专家讲座、骨干教师汇报、学科教师示范、交流研讨等形式,扎实有效的开展业务学习。每周根据各科教学实际情况,确定业务学习的专题,所有教师查阅大量资料,有重点准备,在研讨会上开展活而有效的交流,积极互动,更新观念。促进了教师学习的积极性。
2、科研先导,转变教学方式。教育科研,能有效地推动教育教学水平和教师素质的整体提高。教育科研工作的持续发展,是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精教学、懂科研的专家型教师队伍所必须的。
依据任课教师的教学实际,我们研讨确定研究专题,组建课题组。在课题管理中,我们突出重点抓过程性管理。课题组每月组织一次“课题研讨会”,实验教师提交实验研究资料,交流实验情况,听取专题报告,观摩实验研究课。实验进行中,教师对研究资料完善整理,如参考资料、实验课教案、课堂信息反馈、专题报告以及有价值的学生的作业、作品等。
我们十分重视平时的教研活动。为发挥群体互补优势,形成整体合力,我们采取了“集体备课”的方式,在集体研讨中丰富充实自我。各学科根据年级特点建立备课小组,定时与分散相结合,以“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为辅助,即:在利用“集体备课教学详案”进行课堂教学时,先由初讲教师进行试讲,然后与其他教师研讨教学得失与改进措施,以利于其他教师改进自己的教学。在集体备课中,我们同时强调保持每位教师的个性,避免趋同现象。
3、信息共享,拓宽教学视野。
除了让教师外出参观、学习外,我们特别重视各种报刊书籍对教师教学的影响。因此,我们订阅了十几种教育报刊,鼓励教师开展自我学习教育,了解教改前沿信息,指导教学行为。
今年,全中心学校实现了宽带上网,实现资源共享。丰富的网络资源,给师生的发展创造更优越的环境,使师生在现代科技带来的方便中更好的发展。
4、放大教师的“亮点”,让老师们有成就感。
“热爱学校、尊重学生,快乐工作,成就自我”,是作为校长寄语赠送给老师们的。在“成就学生”的同时“成就自我”,是教师们的最大愿望,没有一个老师不想干好工作,当专家的。“成就自我”,也是学校所期望的,教学质量的高低就取决于教师整体素质的高低,名校需要名师支撑。放大教师的“亮点”,就是发现教师的长处,采取鼓励、激励措施,在学校内部宣传教师们的成绩,给其他教师树标;在社会上宣传一部分骨干教师,扩大教师、学校的影响力,让教师有一定的成就感。特别是鼓励年青教师展现自己的才能,形成你追我赶、共同进步的良好局面。事实证明,营造浓厚的学习、探究氛围,给老师们提供良好的发展机会,让老师们实现自我价值,是吸引、凝聚老师,提高老师积极性的一种好方法。
二、提高“问题”意识,促进课堂教学上水平。
课堂教学是实施新课改的主阵地,随着新课改思想的逐步深入,教师理念的不断更新,教师对自我角色重新定位,课堂教学变的越来越活跃,形式、花样翻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体验。
在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师善于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
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做到一个转变从把问题抛给学生要求学生回答转向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质疑能力,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也是新课改的要求。
鼓励学生把问题带出教室,加强小组合作以及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学贵有疑”,问题意识培养的最终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更加有效的主动参与学习,形成良好的思考、学习品质。目前,我们在语文、数学、科学等学科进行着积极探索。
三、创建良好校园氛围,促进学生更好发展。
学生身处校园之中,校园内的一点一滴无不影响着学生。
1、建设人性化的学校氛围。一种自然、温馨的人性化校园文化氛围,可以使学生在情感体验中,获取潜移默化的影响。校园内,道路两旁、楼道一侧,轻轻的话语、绚丽的彩画校园的各个地方都成为了学生自我教育的舞台。我们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校园氛围的建设中,校园中亲切的标语这些都是孩子们精心创作的。这不仅仅是口号、标语,而更是孩子们内心纯洁的表白。
我们注重加强全校教室文化氛围的营造。同时,我们鼓励教师与学生合作,营造适应各自特点的班级氛围。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就是学校在校园文化氛围建设中所始终遵循的原则。
2、创建个性发展空间。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中心学校要求各小学建立“红领巾”广播站,每天,都能听到广播里清脆的声音。有趣的天文地理知识,最及时的新闻大事,以及同学们的喜怒哀乐,同学们特别关注。3、培养自主中进取的氛围。中心学校在创建良好的校园外部氛围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培养熏陶。针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们编制了学生成长手册,学生每天的表现予以关注。其中,有学生的自我评价:今天,我提问题了吗?和小伙伴一起学习,我快乐吗?等,也有教师与学生、家长与学生交流的空间,如“老师这样对我说”“我和爸妈一起来”等,让学生每天对自己的表现都能给予客观的评价,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
在每位学生的手中,都有一份“成长档案袋”,用来收集学生自己满意的作品。档案袋中的内容都由同学们自行确定,而学生作品的收集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而不是随机的。成长记录袋不是简单的文件夹,我们注重引导学生依据特定目的而收集。打开它,你会看到孩子们精心创作的手抄报、多彩的图画、优美的文章、独特的制作记录了同学们的点滴进步,树立了自信。
四、今后工作努力的方向
1、进一步加强教科研投入力度,特别是在教师评价中的力度。
2、促进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特别是非课改年级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3、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的教师、学生的评价方式。
学校课改工作总结7
在县教育局“积极、扎实、健康、科学”地推进课程改革的原则指导下,我校课改工作已经开展了两个学期。这一年来,我校认真贯彻落实教育局的指示精神,以课堂教学改革为中心,突出重点,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不断推进新课程改革工作的深入开展。摸索出了适合我校校情、师情、学情的教学模式,即“357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反思这一阶段的工作,我校以“以体验培训走进课改”;“以教研活动促进课改”;“以开放办学提升课改”。这三个方面为课改的重点工作来抓,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和工作的不足之处。
一、课改工作的具体做法及取得的成绩。
(一)课改工作的具体做法:我校的课程改革实验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1、成立课改领导小组。
2、制定方案:
3、动员培训:
①组织教师学习县课改方案,领会课程改革精神,明确自己在课改实验中的地位、任务。
②进行新课程学科教师培训。
③运用各种途径、形式对社会、家长进行课程改革实验的宣传和动员,营造全社会理解、支持课程改革实验的良好氛围。
第二阶段:具体实施阶段。
我们学校的教学改革大体分三步走,即:以体验培训走进课改、以观课议课促进课改、以开放课堂教学提升课改。
1、以体验培训走进课改。新课改工作的实施离不开培训,我校采取体验式培训的方式对教师进行课改培训,为新教学模式的实施提供有效保障。
2、以教研活动促进课改。学校通过集体备课、听评课、观议课、跨校授课、送课下校等多种活动激发教师的研究热情,保证教师的参与广度,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整体提高。
3、以开放课堂教学提升课改。既课堂全面开放,接受全校领导和老师的检验。随时检阅,使课堂真正成为民主的课堂、生命的课堂、展示学生个性的课堂。
第三阶段:总结评估阶段。
1、学校进行课程改革实验总结,在自评的基础上,迎接上级对学校课改工作的评估。
2、撰写课改总结,汇报总结课程改革经验和不足,鉴定研究成果。
(二)取得的成绩。
学生方面: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了明显提升。无比浓厚的学习兴趣,自主开放的质疑问难,互动合作的.小组学习,彰显个性的精彩发言,充满自信的交流展示……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
教师方面:通过实践,教师们体会到了课改的必要性,明确地认识到课堂不是教师的独奏,而是师生的合奏,演奏主旋律的是学生。我们应该蹲下身子,放慢脚步,与孩子们真心对话,鼓励他们的“自主合作”,欣赏他们的“自信展示”,努力创造出富有生机和活力的生本课堂!教师们不断努力地尝试着新的模式,用心智慧地演绎着有效课堂……
课堂方面: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让课堂成了学生展示的平台。过去一直提倡的合作讨论质疑等课堂活动,有了一定的内容,有了一定的时间,教师把持课堂的现象明显改变。课堂上,教师说得少了,学生说得多了,师生间的关系平等了,学生越来越自信了,生生之间学会合作了,与众不同的见解越来越多了。
二、存在的问题。
1、师资水平制约着新课改的有效推进。参加新课改的教师的自身素质和教学基本功的影响课改工作。
2、评价机制不够完善限制着课改的进度。如何将新课改下对教师的评价与学校的量化考核统一起来。
总之,我们会努力把课改的理念植入每位教师的脑海中,用教师坚持不懈的付出换来课堂上心灵与智慧碰撞的灵动,将新课改践行到底。
学校课改工作总结8
田心小学自音乐教学新课标实施以来,在音乐艺术教育方面本着教书育人的原则,在区教研室和学校的领导下,紧密围绕区和学校的总体思路,以教学大纲为核心认真作好工作计划,根据学校现有的硬件设施,在教学方面我校开展了分科教学的艺术教育模式,认真的合理的开展了钢琴、舞蹈、声乐等特色课程。通过几年来的实践,激发了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学校的艺术教育形成了风格多样的艺术教育特点。
小学音乐中的器乐演奏教学可以在增强学生的美感过程中,帮助学生接近音乐、理解音乐,以达到陶冶情操、开发智力以及提高鉴赏能力的目的。多年来,我校努力注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将器乐引进音乐课堂,较好地发展了学生的音乐记忆力和想象力,进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意识。按照“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普及到提高”的认识规律,我的器乐演奏教学实验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组织音乐游戏提高学生的音乐记忆力。第二阶段:下大力气普及乐器,使每个学生至少能学会一种乐器的演奏。第三阶段:以演奏器乐为主要手段调动学生的审美思维。
由于器乐教学的不断深化,不仅使学生大大提高了审美情操、审美意识,而且潜在的智力因素也不断得到新的开掘。一批又一批特长生的涌现,又使我们的器乐教学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赞同。近几年来,我校学生多次在盐田区器乐的大赛中获得好成绩。实践证明,融乐理知识、演奏技能、音乐欣赏为一体的小学器乐教学,是从小提高学生审美意识的一个重要教育手段。这种寓乐于教的教学方法,既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操,因而将在学生整体素质的形成中起着不可估量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学校分科教学舞蹈方面,低年级当前音乐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情感和创编能力,让学生主动参与音乐的实践活动,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这是至关重要的。正如花儿开放需要温暖的阳光一样,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开发需要教师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的形式和情景。可以这么说,适当的情境创设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有机条件。
所谓情境,我认为是能唤起学生心底情感和听课激情的一个意境和环境。如果把学生比做演员的话,它就是一个供演员发挥想象,施展才能的舞台。教师作为导演,就应千方百计地创设好这个“舞台”,因为这个“舞台”的作用实在是举足轻重。
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带有浓厚感情色彩的心理活动,只要对某个事物有兴趣,就会激发孩子们主动学习的热情,学习在不至于成为沉重的负担。但兴趣不是天生的,它是环境的影响和教育的结果。教师要善于为学生设计特定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进入这种情景,才能激发孩子学习音乐的兴趣。我在教学实践中深深体会到,课堂上教师要是能用生动的形式将所要学的知识技能装扮起来,制造轻松的氛围、创设富有情趣的音乐情境,就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带着浓郁的求知欲走进课堂。
情境的创设引发了学生的无穷想象。由于音乐的抽象性,学生在欣赏音乐时可以自由展开想象的翅膀,随着音乐旋律的变化起伏,脑海里的情景可以不断变幻。如果在一种刻板、枯燥的环境下,学生对音乐欣赏的想象力、创造力无法充分发挥。这就需要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和画面和肢体语言营造一个与音乐形象相关联的意境,从而引导学生去想象。作为教师要能根据音乐的自由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的特征,为学生创设想象、联想的广阔空间。
在音乐分科教学声乐合唱教学中展开了合作学习的实践与探索,合作是一种精神。随着社会的发展,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合作精神的缺乏成为许多独生子女存在的一种素质缺陷。在现代社会,是否具有合作精神,能否与他人合作已经成为一个人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是针对教学条件下学习的组织形式而言的,相对的是“个体学习”。合作精神是音乐教育的强音。通过音乐合作学习,可以使学生反应迅速,思维敏捷;通过音乐合作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合作中个体服从群体的关系,同时在合作中体验着同一情感共鸣,从而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的集体观念和互帮互助的高尚情操,也可激发他们积极向上不甘落后的竞争意识;通过合作学习,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教学难以面向众多有差异的学生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那么在音乐教学中,如何科学、合理、有效的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呢?声乐合唱教学从以下几方面去把握:
首先,合作学习的内容须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其次,合作学习的内容应有活动的意义。能够更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同时也充分发挥了学生在音乐课堂中的主体作用。
合作学习的课堂组织的形式要合理化,全班教学,小组学习与个人独立学习是三种基本的课堂组织方式,其作用难以互相取代。根据音乐学科的具体特点,使成员间相互激励与促进,形成竞争与合作并存的人际关系。
合作学习的方式多样化。根据音乐学科的特点,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采用不同的合作学习策略,即合作学习的方式应当多种多样。如游戏竞赛法、分析讨论法、交错学习法、共同学习法等等。
综上而述,学校音乐新课标实施教学过程中,各个专业教师注重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角色转换新课改的启动,学习方式的'变化,呼唤着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越来越成为一个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也可以说是参与课堂活动的“平等中的首席”。因此,教师在学生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时刻要改变自己的身份,时而是一个促进者,时而是一个合作者,时而是一个帮助者。
在新课标实施过程中,田心小学音乐教学逐渐构建适合学生合作学习的环境,学生是具有丰富个性的学习者,并非在任何教学条件下,合作都是的教学组织形式。但是流畅、和谐、默契、尊重、信任的学习环境,却是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的“共性”,在区教研室的指导和学校领导的支持下课组教师努力创造合作环境。学校具备了和谐的室内环境。音乐教室注意美化与布置,强调创设良好的艺术氛围。如四周墙壁可挂些音乐家画像、名言,音乐挂图等,还可开辟音乐专栏,介绍音乐小知识等等。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环境。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创造了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气氛,用各种形式给学生心理上的安全感和精神上的鼓励,把学生当作朋友,多一些理解、宽容,这样学生的思维就更加活跃,探索热情就会更高涨,合作的欲望就会更强,课堂更加生机勃勃。学校营造了充裕的时空环境。在合作学习的时候,合理的安排合作学习的时间,即保证学生主动参与的时间,使学生拥有充足、宽裕的发言、补充、更正、辩论与表现的时间,让各种不同程度学生的智慧都得到尽情地发挥,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加出色地完成学习任务,最终产生一种成就感、自豪感。
学校课改工作总结9
根据教育局的部署,我校xxxx年下期在新入学的七年级中实施新课程改革实验。在教育局的统筹安排下,学校成立了以张厚文校长为首的课改实验领导小组,教科室制订了《新课程实验实验实施方案》,并负责具体的实施工作。
通过一学期的'实验工作,学校工作、教师队伍、学生面貌等方面出现了可喜的变化。为及时总结经验,推进新课改工作,现把我校实施新课改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建章立制,强化管理
制订了学校新课改实施方案,成立了课改领导小组,建立了新课改科研网络。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对领导、教师的课改工作实行目标管理,做为教师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教科室和教务处共同制订了《教育教学教研工作手册》。通过各种奖惩评价细则,规范了实验教师实验研究行为,并且有效地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为课改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利的组织保证。
二、全方位宣传,营造课改氛围
1、在老师中动员。
暑假前,召开了新课改工作专项动员大会。在全体教师中传达了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宏观上分析课程改革的方向、目标和理念,让老师深刻理解和感悟本次课程改革的性质和任务。动员老师报名参加新课改实验的工作。
2、在学生中宣传。
开学的第一周,七年级新生统一进行新教材学习方法的培训学习,各班组织开展与新教材有关的讨论竞赛活动。并通过问卷调查和座谈的方式,对学生目前的思想意识、对新课程的关注程度进行调研,了解学生对校本课程开设的意见。
3、在家长中进行宣传
期初,学校成立了第九届家长委员会学校课改工作总结20xx工作总结。学期初召开了七年级新生学生家长会,开展“走进新课程,与子女同行”活动,向家长宣传实施新课程的意义,方法以及学校的具体工作内容,取得了家长的大力支持。
4、利用校园教育科研简报进行宣传。全期出版教育科研简报四期,宣传课改工作,营造浓郁课改氛围,强化了课改意识,推动着课改工作扎实、有序、高效运行。
通过一系列有的放矢的宣传工作,提高了全校师生对新课改的认识,增进家长对此项工作的共识,进而形成合力,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学校课改工作总结10
县教育局2月19日课程与教学工作会议结束以后,我校积极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围绕“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理念认真开展“导学达标”课堂教学改革工作。现就我校一个月来课改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边学习边整顿,统一课改思想
1、_年2月19日全县召开课程与教学工作会议结束以后,学校高度重视,立刻召开了全体领导班子会议,成立了由课改领导小组,并结合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确定边学习边整顿,统一课改思想的路子。
2、3月3日学校业务例会上,学校将县教研室《“导学达标”课堂改革行动方案》进行了学习,并将各学科指导意见发放到每一个教师手中,并带领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使全体教师充分认识了课改的紧迫性和必要性,统一了课改思想。
3、为了使全体教师进一步认清形势、明确目标、转变作风,增强干劲,以新的作风、新的形象,投入到课改中来,学校又于3月7日起,开展了思想作风纪律整顿,通过整顿使全体教师找到了不足与存在的问题,并充分认识到基于学校当前形势,只有改革才有出路,为“导学达标”课堂改革行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二、开展“导学达标”课堂改革系列活动
通过整顿和学习,教师的课改思想统一了,如何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构建自主高效课堂就成了课改推进的主要问题,为此学校开展了一系列以提升教师学科素养为主题的.教学教研活动。
1、根据学校实际逐项制定出课堂教学常规、教学质量评价办法、有效备课要求等制度,促进课堂教学的规范、科学管理;
2、明确岗位职责,增强任课教师的责任意识;
3、任课教师认真研读教材,围绕自主高效课堂的构建,从整体出发,明确教学重点、难点,科学制定教学计划;
4、全体教师在赵_校长的带领下,自3月8日起开展了为期三周的“导学达标”课堂研讨活动,即每天抽签确定讲课教师,下午第一节课针对具体课堂展开有效评课,做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5、规范周三教研制度,周四教师论坛活动丰富教研内容,创设浓厚教研氛围,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三、群策群力,深入探索“导学达标”每个模块的课堂改革
一轮三周的抽签听课活动后,学校及时进行了总结,发扬了优点,指出了不足。通过研讨学校确定下步把语文展示的重点环节放在品味文本,感悟人生上;把预习课的重点放在如何保证学生预习时间、如何掌握预习方法及保证预习效果上。为此学校又邀请镇教育办公室徐x主任、郭_主任,共同观摩了我校纪_老师的预习课和王_老师的展示课,其中纪_老师的“五步预习法”受到了大家的认可。通过此次观摩课和评课活动,使每个教师的课改有了路子和方法,为“导学达标”在全校的深入开展奠定了基础。
四、全面推进、人人上课改课
经过一个月的探索,学校课堂教学改革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全体教师所有学科都必须按照学校确定的教学模式上好每一节课。学校领导不定时到各教室督促各上课教师积极推进课改,并听课指导。
五、课改中的疑惑
经过一个月的课堂改革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也不少,特别是以下疑惑:
1、如何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把话语权还给学生,把讲台让给学生,老师是不是就很轻松,可以完全放开手脚让学生去干呢?
2、如何让更多的学生特别是那种对什么都无动于衷的孩子参与到课堂中来?面对学习特别困难的学生我们该怎么办?
3、课堂改革还要不要传统的教法?等。
总之,我们一定以这次“导学达标”课改行动为锲机,立足课堂,向四十五分钟要效益,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有限时间里充分发展自己。
学校课改工作总结11
xx年,划归小店区教育局管理后,我校课改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20xx年,借助“一三三区域课改”的东风,我校在学案设计和使用、小组建设等方面积极探索,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完善,模式教学初见成效。在我校初中部即将并入x中之际,将课改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目标
1、推进我校教学改革
借全区整体推进教学改革的东风,推动我校新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工作,完善教学管理服务,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提升教学质量。
2、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课改模式
在前期探索实践的基础上,把我校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引向深处。逐步构建切合我校实际的、具有自身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
3、培养一批课改能手
通过交流课、学案编写评比、学科教研等活动,切实提高全校教师课改工作的创造性和执行力。最终,使一批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教师能脱颖而出,真正带动我校教师队伍建设。
4、形成以学案为核心较为完备的资源库
在教学教研过程中,不断完善课改工作的具体思路和措施,注重过程性资料的积累。以学期为单位,组织教师对教学研究成果补充完善,为下一步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打好基础。
二、开展情况
1、工作开展过程
20xx年x月份,4名骨干教师赴江苏洋思学校观摩考察,返校后,为全校教师做了考察工作汇报。按照洋思教学模式,并结合我校实际精心准备,在初中进行了汇报课,让师生近距离了解课堂模式教学的魅力。期中考试后,模式教学在我校部分科目进行试点。20xx年x月初,教导处2位教师参加了区教育局赴昌乐高级研训班的学习。学习回来后,针对洋思、昌乐两所学校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确定了我校“先学后教。学案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并开始在七、八年级进行模式教学的尝试。之后,我校全部教师陆续参加了小店区组织的昌乐专家讲座及公开课观摩学习。
2、重点工作
(1)学案的编写、应用。
学案的编写、使用,是我校模式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我校教师认真研究了洋思、昌乐两所学校的学案体例和实际操作过程,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多次的尝试后,最终形成了具有我校特点的学案编写体例。对页眉、水印、字号等基本格式进行了统一要求,对不同科目的学案呈现形式、学生活动设计、排版的合理性也作出了相应的要求。
教导处也相应地调整了业务考核要求,鼓励教师编写学案。在借鉴资料、印刷材料上尽最大可能提供便利。
经过1年多的实践,学案工作基本由模仿借鉴过渡到自主编写为主,学案式教学也成为教师授课的一个基本习惯。在这个过程中,我校的学案工作有了一定的积累,获得了很多积极的经验。在20xx年小店区教研室标准化验收中,我校提供的学案资料获得了相关领导的好评。
(2)小组建设
在原有的基础上,以学力水平为主,兼顾学生综合能力,对学生小组进行调整。新的学生小组增加了课堂反馈、班级基本工作、学生活动等的职能。
同时,结合实际,不断丰富学生小组的职能,逐步强化师生对学生小组的认同和应用。结合需要对学生不断进行相应的培训,使学生能够逐步理解新模式的基本要求。
(3)在重点学科重点开展观摩课活动
以英语、数学、政治、化学等四个学科为重点,组织教师按照我校课堂模式进行示范课,通过教学实践不断完善教学模式,提高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
示范课的一个特点就是关注细节。将课堂每个环节操作过程的影像资料记录下来,用文本的方式加以汇总,进行具体点评分析,让教师换一个角度来看自己的课堂教学过程,更加有效地进行改进。
示范课的又一个特点是注重多媒体教学技术的使用。将教材、电子白板课件、学案三者进行设计和应用上的整合,将模式教学的推进与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提高相结合。
三、存在困惑
1、模式教学的统一性与教师个性风格、不同学科特点之间的矛盾。在“271高效课堂”小店学科培训时,昌乐学校的教师也提出过同样的问题。在实践中,我们的摸索出的思路是,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其理念内涵、操作结构是相对稳定的。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完全可以根据不同的授课内容、自身的教学风格对教学模式各环节进行灵活的处理,体现对模式应用的实效性。当然,不论怎样调整,有一个重点是不能或缺的,那就是学生课堂学习活动科学设计和合理组织。因为,高效课堂的实现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就在这个方面体现。
例如,学生自主学习的环节,数理化科目的任务安排和时间分配,就和语政史科目有较大区别,加大了教师讲解的比重,以适应中差生较多的实际。
再如,当堂检测环节不一定非要放在课堂的结尾进行,也可以在授课过程中化整为零、穿插进行。
这种尝试可以说适应了我校当下的教学情,但是,模式教学的规模化优势还是难以真正得到体现。
2、评价工作的配套
作为“先学后教。学案式”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载体,就是学案。进入整体推进阶段后,学案的数量和质量的`要求就与试点阶段有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鼓励教师更多更好地编写出具有原创性的学案,如何鼓励教师用好学案,以完善学案式教学模式,这就需要相关评价体系的介入。但我校目前的工作评价体系还没有在这个方面做出更为给力的规定。
四、努力方向
鉴于我校初中部教师即将并入x中的实际,最后一点就不再赘述。希望在水工学校近2年的课改工作实践,让教师们在新的工作岗位上能够有所帮助、有所借鉴。
本期我校的课改工作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一如既往的推进课堂改革进程,全面深化和推进素质教育。在本期的课改工作中,全体教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满腔的热情投入到课改中去,加强教学研究,群策群力开展课改工作,积极撰写经验论文;继续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不断推进课堂改革,深化学校特色建设,为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创建特色化学校服务。
一、强化组织领导优化课改管理
为使学校课改工作真正做到领导有力、措施落实,真抓实干,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课改工作领导小组,并明确了各成员的具体分工,各成员平时加强协商研究和对课改的领导和指导,及时跟踪、了解课改工作情况。
二、将课改管理和常规管理并轨,规范教学,夯实素质教育的基础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化,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已经打破了原有的教学常规,新常规必须要处理好自主学习和自我约束、多元发展和学会选择、张扬个性和尊重他人等多重关系。因此要以《纲要》和新课程为标准,在继承传统的、优秀的课堂的基础之上努力建立新的教学常规。因此本期我校课改的重点是:将课改向常规并轨。我们的教学管理也实现教学常规和课改两个管理的并轨,将课改管理作为常规管理,以扎实的学校教学常规管理来促进课改过程管理。
1、严格教学纪律。学校对教师教学常规的管理是严格而有序的,教师必须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坚决禁止挤占和私自调课,以保证学生受教育的全面性;我们要求教师要提前做好教学准备,特别是提前五分钟到教室,转换观念,做到教师等学生上课,而不是学生等老师上课;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尊重学生人格,杜绝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等。
2、逐步完善常规管理,体现制度化、规范化与人性化、科学化的有机结合。实现课堂转型、师生角色转变及课程功能的转变,关键在于行之有效的教学常规管理。我校对教学常规进行修订完善,修改完善《希望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加大检查督促的力度,把定期检查与随机检查结合起来,并根据学校实际进行了适当的物质奖励,打破了吃大锅饭的现象。
3、加强了教学的过程性管理;首先是实行领导随堂听课。学校领导经常性深入一线课堂听课,实行每月不定时随堂课检查,保证每一个月每位教师的课有领导听、评,每位领导每学期保证至少听、评完全校教师的课;对于通过听随堂课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交换意见,帮助和督促整改。这样就准确把握课改现状,了解我校新课程实践中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与教师保持紧密联系,并在和谐友好的气氛下与学科教师共同探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与建议,指导教师的教学,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又促进常规到位。
随堂听课在很大程度上给教师一种“必须人人真真上好每节课”的观念和压力,极大地推动了教师日常教学的认真规范程度,使教学工作走上一条扎实而稳定的道路。半期,学校对质量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及时与任课教师沟通,商量对策,为抓好教学质量做好指导,当好参谋。
三、努力开展教研活动
1、我校的教研活动以校本教研为核心,学校依据实际情况成立了十一个教研组,各组除了具体负责组织的组长之外,还有一名领导分管,负责检查督促。各组组长在拟定计划的基础上严格按计划开展每月一次的教研活动,结合教师教学中的实际和遇到的问题开展研究,每次教研活动做到了有计划,有目的,有内容,有效果,使教研活动确实起到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教师成长的作用。全体教师还认真参加中心学科教研组活动,并能按时保质完成每次心得体会和论文,并及时将教研活动所得运用于实际的教学工作之中,以促进教学业务素质的提高,提高教学质量。
2、加强学习、研究和交流。
通过几年的课改和校本教研的实施,校本教研的理念已深入每一个教师心中,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除了开展的集中业务学习,老师们还利用休息时间进行了自学,并写出心得体会和学习笔记(每人每期5000字以上);同时,教师将学习和教学中的困惑、问题面对面的相互交流已成为一种常规行为,并且要求每一位教师努力写好教学反思;教师还加大了课堂交流的力度,教师之间互相听课、评课人均达20节次,管理人员达40节;
4、组织老师参加了县以上课堂教学研讨。
我们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我县举办的课堂研讨会,包括双语学校,送庄中心小学、横水一中等学校的课堂研讨会,努力学习先进教研,积极为教学服务。
四、落实过程管理提高课改质量
1、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求全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要渗透新的课堂理念,为全面实施课堂改革打好坚实的基础。
2、评价改革日臻完善和科学,各学科制定了科学的、完善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方案》,并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评价,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
五、加强课改中的家校交流
我们利用家访、家长会等活动,展示课改成果,让家长感受学生可喜的变化,让家长走进新课程,认识课改,接受课改,从而参与课改,以提高课改的质量。
通过课改课改,促进了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学过程逐渐成为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探究学习。从而使课堂呈现生机勃勃,成为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场所。课堂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师生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充满了师生的生命活力,洋溢着求实、探究、创新的气氛。在课堂上,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珍视学生的个性特征,激情激趣,在充满情趣的课堂中尽量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对智慧的挑战。
六、存在的困惑
部分教师对课改认识还比较肤浅,理解尚不透彻,因而出现了一些形式化的东西,对课改工作的进一步认识、实践、总结、提高有待于解决。
课改出现新旧观念的碰撞,使我们的教师在实践中不断产生新问题和新困惑,如:如何进一步加深对课堂改革理念的理解和创新?如何既重视个性、人文性,又注重面向全体,重视科学性等等。所有这些需要我们广大教师在今后的课改实验中不断探索、不断梳理。
课改中出现学生的学习状况呈两极分化日趋严重的倾向,新课程学习中出现的学困生的学习更应该得到关注,教师对这一部分学生的辅导的科学化、有效性的研究还应该进一步加强。
我们相信,只要循着课堂的理念作不懈的努力,我校课改工作一定会居于全县前列。“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成绩只代表过去,但更是激励我们不断学习、探索,在今后的课改实践中,我们将深化学校的课改工作管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校的持续快速发展。
学校课改工作总结1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在上级教育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已进行了一年。针对我们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办学条件较差、学校体育教学工作在整个学校教学中仍处于薄弱环节的现状,教育局和教委领导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措施,及时组织教师培训、开座谈会、进行教学观摩等,从而使教师增强了课改意识和课改理念。通过努力学习,教师不断成熟,在教学中正确把握方向、灵活运用体育教材、活跃了课堂。我校根据学校条件和学生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保证了体育课的教学。现对一年来的实验工作进行如下小结。
一、教师转变观念,深入教学实际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推广,开足开齐体育课是体育教学的一大变革。每周四节体育课保证了学生体育活动的时间,教师不断深入实际,努力改变以往陈旧的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兴趣,选择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而执教是课改的教学目标。在一年的体育课实验中,教师积极参加县乡级举行的体育教学观摩、教学研讨等,从中学习了经验,增长了见识,进一步转变了教学观念。体育教师积极承担公开课、示范课共八节,参加教育局举办的体育教学比赛两次,为教师提供了施展教法的领域,通过相互评比,提出不足,以求改进。
二、学法的改变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提高教学质量。进行课改实验以来,让学生自主、主动地学习是教学方式的一大转变;另外,一、二年级体育课教材的设置,为小学体育教师进行教学带来了方便。教材内容具体,且选择性较强,内容也都较为符合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教材对教学方法、动作要领还做了详细的说明。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本校实际和学生特点,选择内容进行教学,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采用一些民间游戏,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教师有机组织,学生充分发挥,从而发展了学生的个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尝试、探索、参与活动,学生学会了锻炼的方法,培养了正确的体育态度和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真正树立起了健康第一的思想。
三、教学中存在的困难与因惑
就学生本身素质而言,我们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相比具有很大差异。再加上家长对体育的认识不够和一些环境条件的制约,在教学中存在很多困难。一方面,应试教育一直影响学生家长的思想观念,认为只要学好语文、数学即可,体育课没什么用处,所以要求教师不要上体育课,甚至以学生有病为由阻止学生上体育课;另一方面,学校条件有限,严重缺乏教学器材,学生自制的体育器材,单方面的游戏和跑步等活动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大,从而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发育和发展。
总之,课程改革对我校学生和教师的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一年的实验,教师和学生的思想观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真正树立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教学手段不断革新,教学方法不断改进,教学器材不断增添,教学效果明显提高,使我校的体育教学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学校课改工作总结13
根据县教科局全县十二所小学课改试点校加强课改试点工作的有关要求,我校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师基本功,打造具有人民小学特色的教学模式。现将我校课改工作推进情况汇报如下:
一、坚持课改工作的长效机制。
学校成立课改领导小组,校长宋永生担任课改组长,主管教学的副校长任小华为副组长,学校中层和各教研组长为组员的课改领导小组。在实施上,既不搞一哄而上,也不搞一刀切,而是长期负责领导学校的课改工作,做到了组织上有保障。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全面提高教师业务技能,竭力推进大目标教学,就目前学校实行的“先周备课,中心发言,形成共案”,进行小组课改探讨,要求教师对所教教材的各个目标要了如指掌,教材之间的联系要熟透于心,且能举一反三,做到心里有书,胸中有数。这样在课堂上才能应用自如、有效点播,达到预期目的。
三、典型引路,确立课改年级。
我们利用学校骨干教师资源,开展课改创新,引领全体教师投入课改之中。学校首先请在教学中有引领示范作用的4名教师进行了课改示范,为全体教师作了很好地榜样作用。为了稳步推进,我们以四、五、六年级的语文、数学科为试点,从内容到形式都进行改革,以学校研究“六步四环”课堂教学模式为重点,并结合小学生的特点,始终将愉快教学法贯穿全过程,展示“六步四环”教学理论在课堂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改变教学结构,改变座次排位,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开放课堂教学,让所有教师观摩受益。
四、全面辐射,分步推进。
根据不同年级,构建不同年级的学习合作框架:五、六年级学生有了较好的学习基础,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上占到总时间的80%。同时,合作小组实行六人一组,由组长牵头、组员互助,确立合作讨论学习模式。老师的检查、提问、指导时间不超过总时间的20%;三、四年级在运行这一模式时,老师指导的时间不能超过总时间的35%。
一、二年级学生学习基础薄弱,要完全靠老师扎扎实实地教,但这种教,绝不是咀嚼喂养,要给学生渗透学习方法、灌输合作意识,到第二学期,老师在指导时,一定要留出20%的时间让学生自主讨论、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二年级要利用已有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初步通过查字典,借助学过的旧知识,逐渐辅导他们自学,引导他们学会质疑、提问,讨论,逐渐过渡到合作学习。在时间分配上,学生自主占有时间逐渐加大,逐步过渡到60%。
五、根据年级不同,确立探究要求。
老师的提问精心设计,提的问题只要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和智力开发。在讲的训练上要严格遵守七不讲:知道的不讲,通过自学能学会的不讲,经过查资料可以学懂的不讲,通过同学帮助后能弄懂的不讲,借助于旧知识能解决新问题的不讲,通过相互讨论能弄懂的不讲,通过合作学习能得出结论不讲。把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使学生真正变成学习的主人。在方法上做到,即全面抓课堂教学改革,又要做到分层次逐渐推进。根据学生年龄小、知识量少的实际,在不同年段,实行不同的小组合作学习形式,竭力倡导先学后教,不断地挖掘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六、组内研讨,个人尝试。
学校在校本教研上推行的是“先周备课,中心发言,形成共案”。这种研讨模式有力的促进了教学资源的整合,变单一的教学个体为群策式的集体智慧,实行了资源共享。大家在先周备课的基础上,研训课例,使课型得到延深,集思广议,充分发表对教材施教施学的策略,形成了共识,明确了课改的方向和担负的责任。教师在课改尝试教学中会遇到许多问题和疑惑,往往会阻碍课改的进程,但通过组内研讨使问题和疑惑得以解决,就会加速个人课改尝试。
七、提炼出“六步四环”课堂教学模式。
学校通过认真研究洋思经验,杜郎口经验,发现这些先进的教学法模式都是以学生为主体,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培养学生学习的方法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打破传统的应试教学模式,让更多的学生获得自己喜欢的有效知识成为我们每个教师思考的问题。我们通过查资料,外出学习,上实验课,开展教研活动,进行了及时的学习与交流,得到一定的解决。立足学生发展的需要,立足学生成长的必要,我们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与创新尝试,提出了人民小学课堂有效教学模式。
1、整体结构:目标导航----课前预学----预学检测----质疑解惑(合作探究)----检测反馈---培优辅差(拓展培优、补救巩固)
2、基本特点:10+20+10自主学习,学案引领,小组合作,先学后教,学导互动。
3、模式板块:预学检测板块和展示反馈板块
第一板块:预学检测(课前30分钟)
总体目标:学生根据目标导航(自学指导)完成自己能解决的所有问题,并生成展示反馈课的学习目标。
要求:
教师:制定学生预学目标,预学指导,并作适当引导启发,并在课前对学生预学情况进行检查。
学生:通过阅读,操作,查阅资料等多种方法完成预学任务,完成自己能解决的问题。
第二板块:展示反馈。(课内40分钟)
主要课堂教学流程如下:(略)
质疑解惑(自主合作探究):是课的中心环节。这个环节中,首先学生根据教师的目标引领交流展示自己学习的成果,其次让学生交流点评,再次让学生谈谈自已学习中的困惑,最后教师根据学习情况点拨引领,对于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进行集中处理并对学生提出课后探索的要求。
检测反馈:通过相关不同类型测试题,来分层检查一下学生当节课的目标完成情况,并产生日日清的对象,利用课后补救巩固提高,达到真正巩固掌握。
培优辅差(拓展培优):鼓励中上学生做一些教师设计的拓展题,进行拓展培优,对学习困难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查漏补缺。
4、方法步骤
(1)调整原有教学模式,如课堂结构必须保证10+20+10时间。
(2)调整原有常规管理模式,如时间要保证新课前的预习时间30分钟,课前要检查学生预学准备情况,课堂评价要根据课堂情况对学生标准量化,实行积分制,调动学生积极性。
(3)保证当堂完成作业,并产生日日清对象。
(4)实行小组承包制,进行每一节课的小组成员都要有任务。
老师要把握每一个学生特点、爱好、特长、不足等,明确学生的动机,服务和满足学生的需要,相信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教师一方面要真正实施民主化教学,做引领者、合作者,在关键时给予点拨与指导;另一方面要敢于放手,敢于向自我和传统挑战,要通过不懈的努力使自主学习成为学生喜爱的'最主要学习方式,为学生的成功人生奠基。
八、课改工作的疑惑
1、由于学生长期受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学习影响,实施“六步四环”教学模式时,学生动口的积极性不高,需教师不断地激励和发动,学生座位的突然变化,学生精力难以集中,讨论时有的学生开小差,不能抓紧时间学习。
2、受教师组织教学能力和讲授式课堂的影响,班级间学生的表现程度不均衡,有的班级学生不够活跃,甚至出现冷场的尴尬局面;有的班级学生过于活跃,抢话说,争着展示,课堂显得有些乱,学习小组管理方法过于单一,需要教师加强组织教学,适度调控。
3、给学生以足够的自学、讨论交流的时间,教师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时常不由自主地给学生讲课,影响自主学习的效果。小组讨论后鼓励更多的学生展示,展示人数、次数、精彩度与展示时间存在着矛盾。
4、班额过大影响课堂活动的开展。我们现在班额都是70多人,这无疑使教师在组织实施课堂教学的时候,对学生的观察了解及师生间的互动、合作等增加了难度。
以上是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些做法,很多地方还需不断修正完善,我们将不断地学习借鉴其他学校的成功经验,结合自己的课堂实践,将课堂改革推向深入,创设有效课堂。我们坚信在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在全体教师共同努力下,我校一定会在课改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学校课改工作总结14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从单纯的“教书匠”转变为自觉的“研究者”,主动的“实践者”和严肃的“反思者”,即要求教师学会学习、学会反思和学会创新。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农村学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与缺乏专业指导的矛盾日益突出,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仅靠专家的指导远远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大规模送教师外出学习也不现实。因此,学校必须探索出与学校发展,教师成长相适应的校本研修模式尤为重要。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校在加强校本研修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现总结如下:
一、基本工作达成度概述
(一)领导重视,强化校本研修管理
领导非常重视校本研修工作,成立了校长任组长的校本研修领导小组,加强对校本研修工作的指导,把校本研修作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通过开展校本研修,大力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学校加强了对校本研修过程的管理,做到了研修时间、内容、人员、考评“四落实”,做到了辅导教师上课有讲稿,听课教师有笔记,学校有记录和信息反馈记载。
(二)建立激励机制,推动校本教研进程
为了调动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积极性,促进校本研修深入持久地开展,学校购置了大量的有关新课改的光盘与书籍,以改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开拓教师视野,提高教学水平。此外,学校还制定了《教师岗位考核奖励办法》《课堂教学达标考核办法》,把考核结果与奖惩、教师评优等挂钩,促进教师不断进取,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学行为,提高自身理论水平,从而推动以校为本研修活动。
(三)采取多种研修模式,全面提升教师素质
1、拜师结对模式。对新老教师的培养学校采取了拜师结对的形式,扩展了师徒带教的内容,赋予这传统的形式以新的校本研修内容,且拜师是相互的,能者为师。如英语组为了让新教师尽快进入角色,组内进行“师徒结对”,帮助他们尽早走向成熟。他们是这样做的(1)搀扶新教师“学走路”。新教师在上岗不久,能对教材进行一定的解读,设计了一定的教学方案,但在课堂上呈现出满堂灌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骨干教师进行手把手指导,对每一课时都为他们解读教材,分析教材,同时向他们预测学生可能出现的状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备课,同时进入课堂为她们上示范课,然后在另一平行班听她们上课,总结在课堂中展示出来的优点,分析在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2)试着让新教师“自己走路”。通过一阶段骨干教师引领,新教师对教材的解读有了一定的理解,让新教师自己解读教材,分析教材,自己设计教学方案,让新教师自己先有一定的思考,然后骨干教师对教案设计进行一定的修改,再进入课堂听新教师的课,进行反思与重建。(3)让新教师感知不同课型。英语学科的每个单元是由不同的板块组成的,每个版块的功能不同,对教学的要求也就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呈现出的课型也就不同。在新教师有了一定的自主研究教材,分析教材的能力之后,对新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了解不同课型,在一个阶段中集中力量针对一个课型进行突破。通过一年不到的师徒结对,两名新老师的教学能力可以说是一个质的飞跃,张丽丽老师在片级小班化教学评比脱颖而出,出片参加县级小班化教学评比;徐振飞老师由于教学扎实而代表新教师向全县的英语老师展示了一堂充满活力的英语课。
2、案例研修模式。即从典型案例中获得启迪、寻求解决问题思路的方式。运用这种模式进行研修时,研修者一定要精选出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案例,然后组织教师进行深入讨论。这种模式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效果较好。通过教师参与式的研讨,引导教师运用课改的理念,对课例进行分析、模仿、借鉴,从中领悟一些新颖的教学方式,启迪自己的课堂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课题研究模式。以我校的市级课题《农村小学“多元联动”校本研修提高中老年教师教育改革适应能力的研究》为抓手,开展系列式主题教研活动。
学校充分利用骨干教师资源,以“学科主题式系列教研活动为抓手,以日常课堂教学研究”为载体,组建了各学科的联动小组,由各学科组长具体引领承担本学科的日常研究,将研究重心下移到了教研组,使教研和科研得到有机的整合。通过本校骨干教师与其他教师“多元联动”的校本研修来提升每一位教师教育改革适应能力。
各学科组根据本学科的特点确立研究主题,我们确立的研究主题基于这样几个思考:一、问题直接来自于教师的课堂,是具有代表性的,亟待解决的;二、围绕课题研究目标能提升教师教育改革适应能力的;三、在前期实践中骨干教师已对这方面有一定实践研究的基础与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与做法的主题,因为引领的力量与能力直接影响课题研究的质量。
在此基础上开展“三段四步”主题系列联动教研活动。它分两个层面:第一、骨干教师之间的联动研究,就是对于确立的研究主题,如果之前骨干教师也没有很多经验积累的,就先在骨干教师的课堂中进行联动的实践研究,先从寻找相关理论进行深入解读,再到进入各自课堂进行实践,然后通过骨干教师之间的一次次互动研讨交流,集聚群体智慧,解决遭遇的问题,逐步对这个研究主题形成共识,形成可积累的经验与做法。第二:将骨干教师先行实践较为成熟的研究主题作为与其他教师联动研究的主题。具体的流程与做法是:
第一阶段:骨干教师示范性研讨。它经历了(1)认知准备(骨干教师进行相关主题研究的资料解读及结合主题进行的课程资源的开发);(2)骨干展示(先由骨干教师围绕研究主题进行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弹性化教案的设计说明等,在走进课堂上示范课)(3)问题研讨(先由骨干做自我评价,其他骨干就示范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最后中老年教师参与评价)(4)后续拓展(骨干教师把前期自身整个示范过程中积累的材料整理成文本,然后让中老年教师学习,并结合研究主题布置一到两项作业)。
第二阶段:以其他教师实践为主的螺旋式研讨阶段。它经历了(1)合作开发与设计(围绕主题,集体备课,在骨干教师的引领下集聚群体智慧共同设计教学方案)(2)初步尝试(先由一位教师尝试课堂实践,再由执教师自评,骨干教师点评,其余教师参评)(3)再度重构设计实践(骨干教师组织再次修改教学方案,其余逐一上重建课,再反思再重建)(4)反思、总结、提升(执教老师谈过程中的体会,骨干教师对整个活动过程作总结提升,并对主题研究作动态调整)。
第三阶段:总结提升研讨。它由网络作业评价;阶段课堂教学展示;主题活动经验总结;完善多元评价等几步构成。
(四)校本研修内容丰富多彩
1、加强师德建设,夯实立教之基
教书育人,师德为本,缺乏良好师德的教师队伍,无从谈好的教学质量。本学年学校贯彻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精神,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等规章为依据,以县教育局师德建设活动为契机,把师德教育和学校的各项活动结合起来,加强教师思想道德建设,强化教育引导,注重内化,扎实有效的开展师德建设活动,促进学校的进一步发展。通过大力学习和宣传师德教育理论,展开师德大讨论、宣传师德典型等多种形式,结合荣辱观学习,提高教师对新时期师德建设的认识,并不断赋予新的内涵,拓展新的载体。不断完善师德建设的相关制度,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并以此为辐射点,常抓不懈,使每位教师能够做到遵纪守法,爱岗敬业,为人师表,自尊自律,廉洁从教,团结协作,积极进取,勇于创新,成为教书育人的`楷模,学生、家长、社会满意的好教师。
2、新课程理念研修。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程度直接影响课改实验的成效。为此,本继续把学习、实践、验证新课程理念,作为师资研修的重点任务来抓。重点学习《各学科课程标准》、《走进新课程》一书,加强通识研修,主要抓好四方面的工作:一是明确研修目的:掌握新理念、实践新理念、优化教育过程,为全面课改打实基础。二是确保研修时间:用足、用好业务学习时间。三是形成研修系列:重点围绕说课、上课、评课开展教研组活动,通过校内各科优质课、公开课、示范课和观摩课研修,在一个个案例中实践、体验新的课程理念。四是加强合作交流:派教师外出学习、观摩,返校后及时向教研组其他成员传达先进思想、理念,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3、教研组集体备课研修。教研组定期活动与分散活动相结合,以分组教研的内容为主,鼓励教研创新。教研组每月一次教研公开课,进行教学反思、案例分析。做到课前反思新旧教材有哪些不同、新课改的理念如何渗透、三维目标如何落实、运用怎样的教学策略等等;课中根据教学实际,反思如何调整教学策略;课后反思自己的这节课达到了什么目标,用了什么教学策略,有哪些成功之处等,帮助教师寻找课堂教学的优点与创新之处,寻找问题与不足,捕捉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教育观念,从而找到改进的切入口。使教学反思过程成为教学研究过程。案例分析有助于教师了解自身的缺失,从而有针对性地加强缺失方面的学习与锻炼,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师定期撰写教学反思或教学随笔上传到“县研训博客群”。
4、教育科研培训。我校在“科研兴校、科研兴教”战略思想的指导下,坚持引领广大教师走科研之路,开展多层次教育科学研究,人人有课题,人人学理论,人人掌握科研方法,有效地提高了我校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创新能力。第一,健全机构,加强教科研指导。教科室主任负责课题的管理和规划;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和教育科研知识;指导安排课题组的研究活动和课题成果的总结。第二,指导教师进行课题研究。第三,抓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我们把“小班化教育研究”中取得的成果落实到课堂教学中,使教师在科研——实践——应用的良性循环中提高了理论素养和科研能力。
5、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培训。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正在迅速地改变着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我校校本培训积极推进以普及计算机应用能力为核心的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培训,组织人员对教师进行了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培训和网页制作的培训,指导教师充分应用网上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使教师逐步适应这一形势,并向高素质,高水平发展。
二、特色与成效
强化教研组的建设和管理,特别强调要发挥团队精神,群策群力,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打破了以往教师备课各自为战的局面,每一堂展示课都是教研组集体的结晶,教师在互动、互补、合作中不断提高了自己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已形成的教育观念顺利地转化了能动的教育教学行为,使教师不断走向成熟。
推行主题式研修,提高研修实效。各教研组推行主题式研修,以提高研修质量。如语文教研组开展了以“读写结合的有效实践”为主题的研修活动。数学组以课例为载体,开展了以“解决问题”为专题的研讨活动。这些专题性的主题研讨真正提高了校本研修的实效性。综合实践活动组开展了以“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有效指导”为专题的研讨。
实行多元联动式研修,促进了中老年教师迅速适应新课改理念。对青年教师实行“结对制”培养方式,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在同伴互助中的积极作用,帮助和指导青年教师,使他们尽快适应角色和环境要求,实现跳跃式发展。除了师徒结对工程,学校还引导教师自行组成“学习伙伴”,互帮互助互学互进。营造了“人人有学习之所,处处是学习之地”的浓厚的学习氛围,使我们的学习型教师队伍不断走向成熟。
由于我校校本研修机制的完善落实,校本研修活动的扎实开展,校本研修形式的丰富灵活,使我校逐步形成人人爱研修、大家共研修的学习局面,教师综合素质有了显著的提高,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同时带动了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大大促进了学校各方面的工作,学校整体工作也提高了一个新的水平,得到了社会和广大家长的认可,让我们再次理解了“教育质量就是教师质量,选择学校就是选择教师,素质教育的成败取决于教师素质”。
三、问题与思考
在教师研修过程中,只靠重复强化和外在的诱惑或强迫来维持“填鸭式”的研修活动,不仅使研修质量和效益降低,更严重的是压抑教师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的发展;在研修过程中,我们有时采取的“研修者主讲,被研修者听”的单一的“灌输式”的研修方式,必然导致交流的封闭性,也必然使被研修者失去学习的兴趣;我们在日常的研修活动中常常忽略教师已有的经验,认为只要将先进的教育思想和观念传授给教师,教师就会认同,就会接受,就会付诸实践。其实教师作为一名学习者,他需要一个体验、接受的过程,才能将正确的观念内化,然后才能带来教育行为的变化。如何使校本研修逐步走上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现代化,以什么样的形式展开,还需要探索。
结合我校的课题方面,由于各学科青年骨干教师及中老年教师的分布不均衡,成员科研水平及参与实践研究的热情程度不同,导致目前各学科组的发展态势不均衡,还需加强各学科青年骨干教师之间的联动研究,加强互动交流和培训,倡导研究和创新。在具体实践研究的过程中感觉到对每个具体研究主题中所需要的理论支撑比较薄弱,有时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需要得到教研室专家及兄弟学校同行的指导与帮助。
为了使校本研修工作真正能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我们必须继续以全面提高我校教师的整体素质为核心,着眼于教师适应现代教育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不断开发校本研修内容、创建校本研修的新形式,把校本研修真正落到实处,促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对以后的校本研修,我们将提出如下理念:研修规格上追求“教师即研究者”——充分利用教师现有经验,改进而不是改造教师及其教学行为。我们提出“在研究中工作,在工作中研究,以研究推动工作,把研究成果落实在工作中”的工作要求;研修方式上走“校本化专业发展”之路——学校应该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最佳场所和舞台,是一个开放的学习化社会的窗口;研修策略上采用“科研先导、课题带动”;研修内容上偏重于实施新课程的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对校本研修我们还要确定如下原则:持续性,即终身教育;针对性,即按需施训;主体性,即主动参与;合作性,即校内外的合作与交流;一致性,即教师个体发展与学校发展的统一。
学校课改工作总结15
新课改实施近一年来,我们按照新课改精神的要求,汲取传统教育教学中成功的经验,积极探索新的方式、方法,希望通过努力在课改实施中不掉队。下面谈一下我们的具体做法。
一、紧抓课改机遇,塑新型教师队伍。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给我们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我们不断思考的是:如何最大限度地让每一位教师把他的潜力变为现实,抓住这次新课改的机遇实现自身的价值。一年多来我们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突出重点,狠抓教师素质、能力的提高,为每一位教师提供最大限度的学习机会、展现机会,力争使我校每一位教师都成长为在全镇乃至全市有名的名师。
1、培训先行,更新教学理念。
实现《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首先要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师只有树立了正确的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才能致力于学生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才能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培训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成了学校的首要工作。
学校重视青年教师培训。学校制定了“青年教师培训”方案,采取“师徒结对”的方式助推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学科教师示范、交流研讨等形式,扎实有效的开展业务学习。
2、科研先导,转变教学方式。
教育科研,能有效地推动教育教学水平和教师素质的整体提高。教育科研工作的持续发展,是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精教学、懂科研的专家型教师队伍所必须的。
我们认为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教研并不意味着一定要有立项课题,教师的教学行为只要有所创造就是在进行教研。因此我们十分重视平时的教研活动。为发挥群体互补优势,形成整体合力,在集体研讨中丰富充实自我。各学科根据年级特点建立备课小组,定时与分散相结合,以“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为辅助,即:在利用“集体备课教学详案”进行课堂教学时,先由初讲教师进行试讲,然后与其他教师研讨教学得失与改进措施,以利于其他教师改进自己的教学。最后,每位教师写出本课的“教学反思”,在集体备课中,我们同时强调保持每位教师的个性,避免趋同现象。
3、放大教师的“亮点”,让老师们有成就感。
“热爱学校、尊重学生,快乐工作,成就自我”,是作为校长寄语赠送给老师们的。在“成就学生”的同时“成就自我”,是教师们的最大愿望,没有一个老师不想干好工作,当专家的。“成就自我”,也是学校所期望的,教学质量的高低就取决于教师整体素质的高低,名校需要名师支撑。放大教师的“亮点”,就是发现教师的长处,采取鼓励、激励措施,在学校内部宣传教师们的成绩,给其他教师树标;在社会上宣传一部分骨干教师,扩大教师、学校的影响力,让教师有一定的.成就感。特别是鼓励年青教师展现自己的才能,形成你追我赶、共同进步的良好局面。
事实证明,营造浓厚的学习、探究氛围,给老师们提供良好的发展机会,让老师们实现自我价值,是吸引、凝聚老师,提高老师积极性的一种好方法。
二、提高“问题”意识,促进课堂教学上水平。
课堂教学是实施新课改的主阵地,随着新课改思想的逐步深入,教师理念的不断更新,教师对自我角色重新定位,课堂教学变的越来越活跃,形式、花样翻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体验。但是,课堂教学特别是非课改年级仍存在着“满堂灌”的另一种形式“满堂问”,还存在着学生参与度不够,实效性差等缺憾。
亚里斯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
新学期我们参照20世纪80年代,美国在基础教育领域,提出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方法。把提高师生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意识作为促进课堂教学的突破口来抓,并作为一个校级课题进行研究。
在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师善于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做到一个转变——从把问题抛给学生要求学生回答转向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质疑能力,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也是新课改的要求。鼓励学生把问题带出教室,加强小组合作以及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贵有疑”,问题意识培养的最终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更加有效的主动参与学习,形成良好的思考、学习品质。目前,我们在语文、数学、科学等学科进行着积极探索。
三、xx学科小试牛刀,成效显著。
我校xx学科多年来困扰着管理者和执教者,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是我们一直探索的问题,学生xx成绩普遍较差,怨学现象严重,到初三很多学生根本无法跟上进度,甚至听不懂课。带这着这么问题,本学期我们对xx学科教学进行了大胆的尝试,通过中期考试看出我们xx水平整体提高较快。
四、今后工作努力的方向
1、进一步加强教科研投入力度,特别是在教师评价中的力度。
2、促进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3、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的教师、学生的评价方式。
第五篇:学校课改工作总结
学校课改工作总结1
今年是我校实施新课程的第三个年头。在这一年里,我校在已积累一定新课程实验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认真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进一步积极落实市、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有关要求,进一步优化学校课改实验工作的领导和管理,以“新课标、新理念、新课堂”为研究核心,积极开展各项教育教学科研活动,促使我校教育教学科研质量不断提高。现将一年来的课改情况作一简要小结。
一、培训学习,提升教学理念
新课程的理念始终是进行课改实验工作的源头活水。为此学校坚持以理念为先导,组织全体老师分层次多形式参与学习与培训,促使教育理念得以不断更新。
1、通织培训,扎实有效
一年来,认真组织1——3年级老师全员分学科参加滨湖区级新课程学科培训(8/25—8/26);六个年级老师全员分学科参加滨湖区级新课程教材培训(2/16、8/30);1—3年级语、数老师轮流每月参加滨湖区级阶段教材培训(语文共计6次,数学共计7次)。全体老师通过全员参与课程标准和教材教法培训,切实成为了课改实验工作的志愿者。
2、骨干培训,以点带面
骨干教师是学校课改实验工作的排头兵,为此学校千方百计为骨干教师提供更多学习途径。今年,已有3位老师参加了江苏省级骨干教师培训,6位老师参加了无锡市级骨干教师培训,3位老师参加了无锡市教学新秀研修班学习,6位老师参加了无锡市小学教学研究班学习,1位老师参加了滨湖区名师工程培养,3位老师参加了滨湖区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学习,4位老师参加了无锡市班主任培训等。以上培训学习使我校骨干教师真正深入新课程,成为课改实验工作的生力军。在此基础上,骨干教师学以致用,以点带面,已有10多位骨干教师在我校范围内作专题讲座,引领其他老师深入理解体会新课程的理念,成效显著。
3、校本培训,丰富多彩
学习是不竭的动力,构建学习化群体是课改推进之必须。为此我校更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校本培训。
⑴读书活动,竞赛提高
我校积极开展大学习活动。人人读新课程理论书籍,人人撰写读书笔记,人人交流心得体会,人人参与读书竞赛。不少老师的学习文章在网上得到了发表。在读书学习的基础上,我校还组织全校老师参加了新课标理论考试,老师们都取得了优良成绩。
⑵外出观摩,切磋交流
老师们不仅向书本学,也积极向同行学,向兄弟学校的老师,向市内外先进学校的老师学。一年来,学校先后组织30批,约200多人次的老师外出赴锡山区、惠山区、常州、上海、南京等实验观摩学习,亲临课改现场,切磋课改体验,提升教学理念。
⑶专家名师,传经送宝
为引领老师更好内化理念,学以致用,我校聘请了一批专家教授分学科定期来校进行校本培训活动。一年来,原无锡市教科所所长江坤才老师来校对课题研究指导30次,原锡山市教师进修学校主任何智存老师来校对数学老师指导36次,无锡市英语名师丁晓伦老师来校对英语老师指导4次,无锡市英语学科带头人张爱琴老师来校对英语老师指导13次。此外外籍教师Miss。Liger下半年来校公开执教展示8次。专家名师的传经送宝,零距离的接触,大大提高了广大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养。
二、实践活动,优化课堂教学
课改的主战场在课堂,学校把“抓好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作为重中之重,力求使课程的生命焕发于课堂,课改的魅力呈现于课堂。
1、发挥学科组优势,加强集体备课
为优化备课,根据我校规模较大,同一年级最少有7个平行班,最多有12个平行班的现状,同年级同教材教学的老师组成的学科组切实加强集体备课。备课由“服务于老师教”向“服务于学生学”转变。备课突出“三维度整合,为学生制定全面的发展目标;了解学生,为学生找准真实的学习起点;挖掘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集体备课时,由组内中心发言人说理念、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过程,其他老师认真倾听,并在事先独立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出谋划策,提出改进意见,探讨其中的`问题,并在上课尝试的基础上再集体讨论,进一步完善与优化。如此,凝聚着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老师们的备课较前更体现课标的理念,更具有可行性,更利于老师优化课堂教学了。
2、转变教与学方式,优化课堂教学
⑴上好平时每一节课
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老师们注重上好平时每节课。努力使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孤立、接受变为自主、合作、探究。老师们在课堂上注重创设民主平等愉悦的教学氛围,同时做好组织者、引导者、帮助者。学生自己能学懂的,放手让学生自己学;学生不能一下子理解的,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学生独立学习有困难,合作互相帮助学。如此课堂较前更加富有生命活力。
⑵搞好四级教研活动
在教研活动中展示、交流、研究、讨论、改进,是优化更多老师课堂教学的最有效途径,为此我校分层次、多方位积极开展四级教研活动。一年来,各学科组内老师人人上一节组内好课,共计288节,其中包括1—3年级老师每周上课改实验课52节;校内挂牌课、课题研究课50多节;辅导区级(由中心小学和村小老师共同参加)公开课30多节;区市省级公开课10多节。以上公开课展示学科覆盖面广,教学的有趣与有效同现,且均做到上课、听课、评课相结合,研究深入扎实,取得良好成效。其中惠如芳老师执教数学课《确定位置》获江苏省部分城区第20届青年教师会课一等奖,韩如碧老师执教《插入图片》获滨湖区南片信息教育技术优质课评比一等奖,陆琳林老师执教《人有两个宝》获滨湖区南片语文国标教材教学展示二等奖。
3、即时性指导,落实听课调研
一年来,教研中心来校集体调研3次,教研员单独来校听课调研6次,学校行政人员、年级组长、学科组长共听推门课200余节。不仅如此,本学期还组织分别对中心小学三年级、六年级、巡塘小学、将洞小学分别进行为期一天的视导。视导时,重点突出学校(年级)实施新课程的情况,尤其是课堂教学研究的情况,视导组成员共听课100多节。以上听课者听完课后都能对执教者进行即时培训,彼此进行交流对话、释疑解惑、点拨指导、共同探究,使老师的教学行为在思维的碰撞、交流、启迪中得到进一步转变。
4、凸现新教材研究,举行说课竞赛
在实践研究中,老师们越加觉得要在课堂上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老师正确深刻地把握新教材是前提、基础和保证。为促进老师们对新教材的研究,上学期举行了辅导区1—2年级国标教材说课比赛。在学科组内(村校校内)比赛的基础上,共9位老师参加了辅导区说课决赛。9位老师都能做到程序规范、内容充实、注重教学方式的转变,重视教育现代技术的运用。为其他年级老师研究教材及教法提供了鲜活的示范。在此基础上,我校又承办了滨湖区南片国标教材说课比赛,我校张玲莉老师获南片一等奖,并在本学期参加了滨湖区级决赛。
三、积累总结,取得成果经验
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有效推进了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与总结相结合方能不断积累成功经验。为此我校引导老师即时总结,有感必发。首先1—3年级学科组以学科组为单位,每月上交本组本月课改工作月汇报表。其次每位老师平时加强每节课后的回顾与思考,对自己认为感受最深的、典型的例子,及时写出来,形成个案。要求1—3年级老师每月上交一篇案例。一年来我校老师共写新课程教学案例400多篇。其中60篇优秀案例在辅导区交流评比的基础上汇编成册,40多篇优秀案例在区市级比赛中获奖或在会议上书面交流或在刊物上发表。我们还要求每位老师每学期结合自己的实践,每学期撰写一篇有质量的课改实验论文,并积极组织老师参加各类新课程教学论文评比活动。一年来我校老师共写新课程教学论文300多篇。其中60篇优秀论文在辅导区交流评比的基础上汇编成册,57篇优秀论文在区市级比赛中获奖或在会议上书面交流或在刊物上发表。
同时,我校作为滨湖区数学课改实验学校,每学期组织实验老师将教学过程中的点滴作好记录。一方面能让实验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另一方面对教材提出修改或改进意见,资料的详实记载,总结的反思提炼,受到了教研员的多次好评。
四、反思现状,发现问题不足
(1)新课程提倡让学生在开放的课堂氛围中主动探究,并一再强调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对于如何恰当地把握时间和把握开放度,我们感到比较难操作,总有顾此失彼的感觉。尤其是在四、五十人的大班若要让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并要兼顾弱势群体,时间上肯定来不及,所以一节课完不成教学任务是教学中常有的现象。学生两极分化现象严重,教师补差工作量大。
(2)在注重学生动手实践、亲身体验的新课程面前,怎样解决学具匮乏的问题。我们在使用实验教材时,总觉得相应的配套材料太少。比如教材中有些内容缺少挂图、缺少教具学具,尤其是第5、6册的教辅用书有些滞后,教师课前准备工作量较大。挂图最好是与书本对应,即书上有的都要配套好。有些虽然是练习题,其实也要像例题一样需要集体讲解,没有图就很难讲清楚,最好练习题也有相应的挂图。而学生的学具有的质量太差,如二年级的学具钟,还没拨几下就散架了。
五、开拓创新,确定新的思路
课改给我们带来了机遇,更多的是挑战,在课改实践中老师们创造了许多成功经验,与此同时也遇到了矛盾和问题。展望新的一年,如何将课改工作深入下去?我校将从以下六个方面继续努力,开创我校课改新局面。
1、抓好理论培训学习,进一步促进教师观念的转变。
2、抓好教材的研究,进一步深刻领会教材编写意图。
3、抓好课堂教学研究,通过活动促进课堂教学研究。
4、抓好教师培养,进一步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5、抓好关键问题的突破与解决,加强分析与反思。
6、抓好课改资料的积累、整理、汇报、交流。
学校课改工作总结2
xx年,划归小店区教育局管理后,我校课改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20xx年,借助“一三三区域课改”的东风,我校在学案设计和使用、小组建设等方面积极探索,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完善,模式教学初见成效。在我校初中部即将并入x中之际,将课改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目标
1、推进我校教学改革
借全区整体推进教学改革的东风,推动我校新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工作,完善教学管理服务,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提升教学质量。
2、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课改模式
在前期探索实践的基础上,把我校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引向深处。逐步构建切合我校实际的、具有自身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
3、培养一批课改能手
通过交流课、学案编写评比、学科教研等活动,切实提高全校教师课改工作的创造性和执行力。最终,使一批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教师能脱颖而出,真正带动我校教师队伍建设。
4、形成以学案为核心较为完备的资源库
在教学教研过程中,不断完善课改工作的具体思路和措施,注重过程性资料的积累。以学期为单位,组织教师对教学研究成果补充完善,为下一步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打好基础。
二、开展情况
1、工作开展过程
20xx年x月份,4名骨干教师赴江苏洋思学校观摩考察,返校后,为全校教师做了考察工作汇报。按照洋思教学模式,并结合我校实际精心准备,在初中进行了汇报课,让师生近距离了解课堂模式教学的魅力。期中考试后,模式教学在我校部分科目进行试点。20xx年x月初,教导处2位教师参加了区教育局赴昌乐高级研训班的学习。学习回来后,针对洋思、昌乐两所学校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确定了我校“先学后教.学案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并开始在七、八年级进行模式教学的尝试。之后,我校全部教师陆续参加了小店区组织的昌乐专家讲座及公开课观摩学习。
2、重点工作
(1)学案的编写、应用。
学案的编写、使用,是我校模式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我校教师认真研究了洋思、昌乐两所学校的学案体例和实际操作过程,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多次的尝试后,最终形成了具有我校特点的学案编写体例。对页眉、水印、字号等基本格式进行了统一要求,对不同科目的学案呈现形式、学生活动设计、排版的合理性也作出了相应的'要求。
教导处也相应地调整了业务考核要求,鼓励教师编写学案。在借鉴资料、印刷材料上尽最大可能提供便利。
经过1年多的实践,学案工作基本由模仿借鉴过渡到自主编写为主,学案式教学也成为教师授课的一个基本习惯。在这个过程中,我校的学案工作有了一定的积累,获得了很多积极的经验。在20xx年小店区教研室标准化验收中,我校提供的学案资料获得了相关领导的好评。
(2)小组建设
在原有的基础上,以学力水平为主,兼顾学生综合能力,对学生小组进行调整。新的学生小组增加了课堂反馈、班级基本工作、学生活动等的职能。
同时,结合实际,不断丰富学生小组的职能,逐步强化师生对学生小组的认同和应用。结合需要对学生不断进行相应的培训,使学生能够逐步理解新模式的基本要求。
(3)在重点学科重点开展观摩课活动
以英语、数学、政治、化学等四个学科为重点,组织教师按照我校课堂模式进行示范课,通过教学实践不断完善教学模式,提高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
示范课的一个特点就是关注细节。将课堂每个环节操作过程的影像资料记录下来,用文本的方式加以汇总,进行具体点评分析,让教师换一个角度来看自己的课堂教学过程,更加有效地进行改进。
示范课的又一个特点是注重多媒体教学技术的使用。将教材、电子白板课件、学案三者进行设计和应用上的整合,将模式教学的推进与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提高相结合。
三、存在困惑
1、模式教学的统一性与教师个性风格、不同学科特点之间的矛盾。在“271高效课堂”小店学科培训时,昌乐学校的教师也提出过同样的问题。在实践中,我们的摸索出的思路是,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其理念内涵、操作结构是相对稳定的。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完全可以根据不同的授课内容、自身的教学风格对教学模式各环节进行灵活的处理,体现对模式应用的实效性。当然,不论怎样调整,有一个重点是不能或缺的,那就是学生课堂学习活动科学设计和合理组织。因为,高效课堂的实现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就在这个方面体现。
例如,学生自主学习的环节,数理化科目的任务安排和时间分配,就和语政史科目有较大区别,加大了教师讲解的比重,以适应中差生较多的实际。
再如,当堂检测环节不一定非要放在课堂的结尾进行,也可以在授课过程中化整为零、穿插进行。
这种尝试可以说适应了我校当下的教学情,但是,模式教学的规模化优势还是难以真正得到体现。
2、评价工作的配套
作为“先学后教.学案式”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载体,就是学案。进入整体推进阶段后,学案的数量和质量的要求就与试点阶段有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鼓励教师更多更好地编写出具有原创性的学案,如何鼓励教师用好学案,以完善学案式教学模式,这就需要相关评价体系的介入。但我校目前的工作评价体系还没有在这个方面做出更为给力的规定。
四、努力方向
鉴于我校初中部教师即将并入x中的实际,最后一点就不再赘述。希望在水工学校近2年的课改工作实践,让教师们在新的工作岗位上能够有所帮助、有所借鉴。
学校课改工作总结3
本,学校随着全县整体进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也使新课程走进了我们的校园,更走进了我们师生的生活。在县、片区、校三级管理下,我们实实在在地开展了课程改革实验。在这一年中,学校共有一、二年级共15个班进入新课程改革,参与教师23人,学生654人。全体教师在课改方面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同时课改也给我们带来了不小的变化。回顾一年的课改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积极引导。
课改工作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领导,对于这样一次涉及教育领域深刻变革的大事,作为学校确实把它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加于重视,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有效组织,科学管理,为课程改革保驾护航
学校成立了由分管教育的副镇长任组长,学校校长为副组长,教导处、教科室及各学科骨干教师为成员的“课程改革实验领导小组”。还成立了课程改革办公室、学科指导组及专家指导组。实行“三个一、三有、三保证”的新课程管理办法。“三个一”:教师每课做一次教学反思、每学期向学校提供一个典型个案,上一节校级以上(包括校级)研讨课;“三有”:教师参加教研活动做到有教研专题、有中心发言人、有会议记录;“三保证”:即教研时间有保证、教研人员有保证、教研实效有保证。本,学校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管理制度,保障实验经费,建立激励机制,有力地推动了课改工作顺利进行。
2、转变观念,多层次、多方位地进行各种形式的培训。
课程改革势在必行,但如果教师的教育理念不转变,课程改革只能徒有其表。因此,通过多层次、多方位的师资培训来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是有效实施新课程的基础和前提。县课改办要求所有课改年级教师必须“先培训,再上岗;不培训,不上岗。”基于这一点,学校实行了集中的通识培训、有计划的校本培训、经常性的自学相结合的路子。
在暑假时,学校就早早地安排好骨干教师参加县级的通识培训和分科培训。在开学前,又进行了校本培训,先整体培训,使教师对新课程更熟悉,从思想上、观念上、情绪上对新课程产生认同感,并有信心投身于课改之中。再分组、分块进行课程标准的解读,使一些根深蒂固、陈旧的观念有效得到洗涤。而观念的更新,更注重于平时的积累。教师们平时工作挺忙的,经常要集中在一起学习的时间也是有限的,因此,学校经常翻印一些从杂志上摘录下来的文章、教案、案例等给一线教师,使他们的学习有的放矢,让他们或两三个一堆共同学习或一个人带回家自学,这样大大增加了教师的学习时间和知识层面。
3、制订课改计划。根据县课改办的'方案和意见制订了切实可行的课改计划,并按照计划扎实开展课改工作。
4、关注课堂,注重实效,狠抓课改目标落实
课改的生命存在于课堂,课改的魅力呈现于课堂。学校带领老师们边实践边研究,从如下四个方面入手,努力探索课堂教学改革。一是注重师生关系的重建;二是注重教法与学法的改革;三是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四是注重评价方式的改革。
二、制订制度,教科研拉动。
教师总以为教科研是领导们和教科员们的活,和自己是无关的。其实不然,学校在教研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一是学校先后制订了《学习制度》、《研究制度》、《分析总结制度》、《考评奖励制度》等,制度中的条条款款使教师明白了努力的方向,认准了奋斗的目标,同时也使教师“不得不”走上教科研之路;二是极力营造科研氛围,使课改实验教师全体融入科研之中;三是增加随堂听课的频率,学校的随堂听课是不打招呼的,教师一旦被随机抽查的次数多了,就会自然而然地去研究课堂、精心准备,去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转变自己的教学行为。
现在,课改年级教师都明确了这样一点:课改呼唤着科研,为科研提供了源源不绝的课题,同时课改也只有贴近科研、依靠科研才能有出路,才能有光明的未来。
三、以点带面,全面推进。
课改应该说不仅仅是实验年级应该做的,只不过是实验年级用了新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给师生留下了丰富的互动和创造的空间而已,如果不研究,也只是走老路或是走形式。因此,学校以一年级为实验点。先由点上的教师上研讨课,组织其他一年级教师来听课、评课。过一段时间后,再由其他年级教师上研讨课,大家评课,最后深入村小,这样以点带面,层层推进。要求其他年级对教材重新进行组合,使他们的课堂做到:老教材、新理念。
四、课改取得的实效
课改给学校带来了旺盛的生命力。学校初步形成了以科研促教学的课改特点,注重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教育特色,突出了办学亮点。课改赢得了广大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学校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在社会上初步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课改给学校带来了勃勃生机。教师的教育观念在变,一个“以人的发展为本”,师生共同发展的教育观念正在形成;课堂教学在变,课堂教学体现了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师生关系在变,师生之间建立起共同发展、平等的师生关系。《达州日报·校园周刊》对学校素质教育进行过宣传报道。
课改使一大批教师成长、成熟和成功。学校现涌现出县级以上优秀教师10人,镇级优秀教师15人,校学科带头人6人。教师获区级以上奖100余人次。
课改给学校带来了喜人的成绩。二年来,学校获多项集体奖,学生获区级以上各类奖项300余人次,学生作文在各级报刊发表10篇。
五、存在的问题
当然,在课改中我们遇到了重重困难,但我们坚信:只要认准目标,真抓实干,一定会迎来收获的时刻。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
(1)由于课改工作系统性和复杂性使教师的压力较大,老师们经常遇到很多的困难、疑惑和难以解决的问题。
(2)发展性教师评价成为课改工作的一个瓶颈,操作难度较大,到现在还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3)家长素质不高,学生学习水平参次不齐,班级人数较多,如何有效实施课堂教学,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成为教师面临的一大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下阶段要努力的方向:
(1)加大校本培训的力度,充分发挥学校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加强教研组之间、校际之间的专题研讨活动。
(2)继续坚持随堂听课、评课制度,抓好点和面的课改工作。
(3)切实做好校本课程的课堂教学,并进行校本课程的评价。
(4)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加强重点课题研究,确保取得成效。
学校课改工作总结4
根据县教科局全县十二所小学课改试点校加强课改试点工作的有关要求,我校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师基本功,打造具有人民小学特色的教学模式。现将我校课改工作推进情况汇报如下:
一、坚持课改工作的长效机制。
学校成立课改领导小组,校长宋永生担任课改组长,主管教学的副校长任小华为副组长,学校中层和各教研组长为组员的课改领导小组。在实施上,既不搞一哄而上,也不搞一刀切,而是长期负责领导学校的课改工作,做到了组织上有保障。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全面提高教师业务技能,竭力推进大目标教学,就目前学校实行的“先周备课,中心发言,形成共案”,进行小组课改探讨,要求教师对所教教材的各个目标要了如指掌,教材之间的联系要熟透于心,且能举一反三,做到心里有书,胸中有数。这样在课堂上才能应用自如、有效点播,达到预期目的。
三、典型引路,确立课改年级。
我们利用学校骨干教师资源,开展课改创新,引领全体教师投入课改之中。学校首先请在教学中有引领示范作用的4名教师进行了课改示范,为全体教师作了很好地榜样作用。为了稳步推进,我们以四、五、六年级的语文、数学科为试点,从内容到形式都进行改革,以学校研究“六步四环”课堂教学模式为重点,并结合小学生的特点,始终将愉快教学法贯穿全过程,展示“六步四环”教学理论在课堂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改变教学结构,改变座次排位,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开放课堂教学,让所有教师观摩受益。
四、全面辐射,分步推进。
根据不同年级,构建不同年级的学习合作框架:五、六年级学生有了较好的学习基础,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上占到总时间的80%。同时,合作小组实行六人一组,由组长牵头、组员互助,确立合作讨论学习模式。老师的检查、提问、指导时间不超过总时间的20%;三、四年级在运行这一模式时,老师指导的时间不能超过总时间的35%。
一、二年级学生学习基础薄弱,要完全靠老师扎扎实实地教,但这种教,绝不是咀嚼喂养,要给学生渗透学习方法、灌输合作意识,到第二学期,老师在指导时,一定要留出20%的时间让学生自主讨论、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二年级要利用已有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初步通过查字典,借助学过的旧知识,逐渐辅导他们自学,引导他们学会质疑、提问,讨论,逐渐过渡到合作学习。在时间分配上,学生自主占有时间逐渐加大,逐步过渡到60%。
五、根据年级不同,确立探究要求。
老师的提问精心设计,提的问题只要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和智力开发。在讲的训练上要严格遵守七不讲:知道的不讲,通过自学能学会的不讲,经过查资料可以学懂的不讲,通过同学帮助后能弄懂的不讲,借助于旧知识能解决新问题的不讲,通过相互讨论能弄懂的不讲,通过合作学习能得出结论不讲。把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使学生真正变成学习的主人。在方法上做到,即全面抓课堂教学改革,又要做到分层次逐渐推进。根据学生年龄小、知识量少的实际,在不同年段,实行不同的小组合作学习形式,竭力倡导先学后教,不断地挖掘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六、组内研讨,个人尝试。
学校在校本教研上推行的是“先周备课,中心发言,形成共案”。这种研讨模式有力的'促进了教学资源的整合,变单一的教学个体为群策式的集体智慧,实行了资源共享。大家在先周备课的基础上,研训课例,使课型得到延深,集思广议,充分发表对教材施教施学的策略,形成了共识,明确了课改的方向和担负的责任。教师在课改尝试教学中会遇到许多问题和疑惑,往往会阻碍课改的进程,但通过组内研讨使问题和疑惑得以解决,就会加速个人课改尝试。
七、提炼出“六步四环”课堂教学模式。
学校通过认真研究洋思经验,杜郎口经验,发现这些先进的教学法模式都是以学生为主体,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培养学生学习的方法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打破传统的应试教学模式,让更多的学生获得自己喜欢的有效知识成为我们每个教师思考的问题。我们通过查资料,外出学习,上实验课,开展教研活动,进行了及时的学习与交流,得到一定的解决。立足学生发展的需要,立足学生成长的必要,我们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与创新尝试,提出了人民小学课堂有效教学模式。
1、整体结构:目标导航----课前预学----预学检测----质疑解惑(合作探究)----检测反馈---培优辅差(拓展培优、补救巩固)
2、基本特点:10+20+10自主学习,学案引领,小组合作,先学后教,学导互动。
3、模式板块:预学检测板块和展示反馈板块
第一板块:预学检测(课前30分钟)
总体目标:学生根据目标导航(自学指导)完成自己能解决的所有问题,并生成展示反馈课的学习目标。
要求:
教师:制定学生预学目标,预学指导,并作适当引导启发,并在课前对学生预学情况进行检查。
学生:通过阅读,操作,查阅资料等多种方法完成预学任务,完成自己能解决的问题。
第二板块:展示反馈。(课内40分钟)
主要课堂教学流程如下:(略)
质疑解惑(自主合作探究):是课的中心环节。这个环节中,首先学生根据教师的目标引领交流展示自己学习的成果,其次让学生交流点评,再次让学生谈谈自已学习中的困惑,最后教师根据学习情况点拨引领,对于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进行集中处理并对学生提出课后探索的要求。
检测反馈:通过相关不同类型测试题,来分层检查一下学生当节课的目标完成情况,并产生日日清的对象,利用课后补救巩固提高,达到真正巩固掌握。
培优辅差(拓展培优):鼓励中上学生做一些教师设计的拓展题,进行拓展培优,对学习困难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查漏补缺。
4、方法步骤
(1)调整原有教学模式,如课堂结构必须保证10+20+10时间。
(2)调整原有常规管理模式,如时间要保证新课前的预习时间30分钟,课前要检查学生预学准备情况,课堂评价要根据课堂情况对学生标准量化,实行积分制,调动学生积极性。
(3)保证当堂完成作业,并产生日日清对象。
(4)实行小组承包制,进行每一节课的小组成员都要有任务。
老师要把握每一个学生特点、爱好、特长、不足等,明确学生的动机,服务和满足学生的需要,相信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教师一方面要真正实施民主化教学,做引领者、合作者,在关键时给予点拨与指导;另一方面要敢于放手,敢于向自我和传统挑战,要通过不懈的努力使自主学习成为学生喜爱的最主要学习方式,为学生的成功人生奠基。
八、课改工作的疑惑
1、由于学生长期受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学习影响,实施“六步四环”教学模式时,学生动口的积极性不高,需教师不断地激励和发动,学生座位的突然变化,学生精力难以集中,讨论时有的学生开小差,不能抓紧时间学习。
2、受教师组织教学能力和讲授式课堂的影响,班级间学生的表现程度不均衡,有的班级学生不够活跃,甚至出现冷场的尴尬局面;有的班级学生过于活跃,抢话说,争着展示,课堂显得有些乱,学习小组管理方法过于单一,需要教师加强组织教学,适度调控。
3、给学生以足够的自学、讨论交流的时间,教师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时常不由自主地给学生讲课,影响自主学习的效果。小组讨论后鼓励更多的学生展示,展示人数、次数、精彩度与展示时间存在着矛盾。
4、班额过大影响课堂活动的开展。我们现在班额都是70多人,这无疑使教师在组织实施课堂教学的时候,对学生的观察了解及师生间的互动、合作等增加了难度。
以上是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些做法,很多地方还需不断修正完善,我们将不断地学习借鉴其他学校的成功经验,结合自己的课堂实践,将课堂改革推向深入,创设有效课堂。我们坚信在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在全体教师共同努力下,我校一定会在课改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学校课改工作总结5
本的课程改革工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继续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巩固已有的工作成果,促进教学理念和教育模式、教学方法的进一步更新,为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打下基础;二是推进课堂教育改革工作,在推进过程中加大了教育模式的本地化,使这种教学模式能够适应本地实际、本校实际、学生实际,在实施中把在以往教学中取得的成果运用到教学中去。一学期来,在进修校和中心校的精心指导下,在教导处的扎实工作下,学校的课改工作稳步发展、扎实推进,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全面动员,全员参与
学校利用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对全体教师进行思想上引导、业务上指导,使其能够充分认识到实施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业务讲座和校本培训,使教师能够进一步提高业务理论水平,提高从事课堂教学的`能力。同时,学校继续充实和完善课改工作的领导,使其能够按照预定计划有条不紊地展开,突出目的性、计划性和实效性。
二、师资培训,转变观念。
1、巩固新课标,重塑新理念。
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听课,让他们接受外界的新思想,把握课堂教学新脉搏。每人每学期要写出课堂教学反思参加学校和中心校组织的教育论坛活动,积极探索教学过程中教师角色转变、教师教学行为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还组织教师集体备课学习,以教研组为核心,做到全员参与,同时书写课堂教学反思。
2、学习新理念,实践新课标。
(1)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带头作用。教导处每月进行一次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即公开示范课、说课活动,教学经验交流,专题讲座,集体备课、听课、评课活动、观看教学实录等通过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以课改实验为中心内容的校本培训,教师之间相互交流、取长补短、相互促进,既充实了实验教师的教学理论,又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技能,使课改工作得到了纵向发展。
(2)转变教育观念,用新课改理念贯穿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各位教师深刻领悟新课改实验的目标和实验任务:通过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和管理体制,构建符合素质教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课改实验教师必须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陈旧、落后的教学方法,要用新课改理念进行教学,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3)注重过程管理。教务处根据上级文件精神要求必须做到每学期必须写一篇教学论文。
三、以“科研”为先导,推动课改工作
我校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坚持以教育科研为先导,走“科研兴教”、“科研兴校”之路。“一所小学的实际工作者的薄弱之处,便是缺少理论,一个小学教师应该自觉地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1)齐进修,共发展。为了提高教师的科研理论水平,我校为教师订阅了多种教学杂志,为教师提供了充足的理论学习材料。对这些学习资料,我们采取分散学习与集中学习、个人自学与集体辅导、个人写心得体会的方法,就“小学课堂教学创新”研究中的热点、特点、模式和操作等程序作全面的研究和掌握。全体教师作信息摘抄,写学习心得。
(2)搭平台,促成长。开展课题研究以来,我们组织了教案设计、说课、课堂教学等多项竞赛活动。另外,采用教学反思、协作解决、结对帮扶、专题讲座、教学咨询、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对话等活动形式,促使教师去学习、钻研业务,实践培训。
学校课改工作总结6
根据教育局的部署,我校__年下期在新入学的七年级中实施新课程改革实验。在教育局的统筹安排下,学校成立了以张厚文校长为首的课改实验领导小组,教科室制订了《新课程实验实验实施方案》,并负责具体的实施工作。
通过一学期的实验工作,学校工作、教师队伍、学生面貌等方面出现了可喜的变化。为及时总结经验,推进新课改工作,现把我校实施新课改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建章立制,强化管理
制订了学校新课改实施方案,成立了课改领导小组,建立了新课改科研网络。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对领导、教师的课改工作实行目标管理,做为教师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教科室和教务处共同制订了《教育教学教研工作手册》。通过各种奖惩评价细则,规范了实验教师实验研究行为,并且有效地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为课改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利的组织保证。
二、全方位宣传,营造课改氛围
1、在老师中动员。
暑假前,召开了新课改工作专项动员大会。在全体教师中传达了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宏观上分析课程改革的方向、目标和理念,让老师深刻理解和感悟本次课程改革的性质和任务。动员老师报名参加新课改实验的工作。
2、在学生中宣传。
开学的第一周,七年级新生统一进行新教材学习方法的培训学习,各班组织开展与新教材有关的'讨论竞赛活动。并通过问卷调查和座谈的方式,对学生目前的思想意识、对新课程的关注程度进行调研,了解学生对校本课程开设的意见。
3、在家长中进行宣传
期初,学校成立了第九届家长委员会。学期初召开了七年级新生学生家长会,开展“走进新课程,与子女同行”活动,向家长宣传实施新课程的意义,方法以及学校的具体工作内容,取得了家长的大力支持。
4、利用校园教育科研简报进行宣传。全期出版教育科研简报四期,宣传课改工作,营造浓郁课改氛围,强化了课改意识,推动着课改工作扎实、有序、高效运行。
通过一系列有的放矢的宣传工作,提高了全校师生对新课改的认识,增进家长对此项工作的共识,进而形成合力,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学校课改工作总结7
本期我校的课改工作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一如既往的推进课堂改革进程,全面深化和推进素质教育。在本期的课改工作中,全体教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满腔的热情投入到课改中去,加强教学研究,群策群力开展课改工作,积极撰写经验论文;继续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不断推进课堂改革,深化学校特色建设,为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创建特色化学校服务。
一、强化组织领导优化课改管理
为使学校课改工作真正做到领导有力、措施落实,真抓实干,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课改工作领导小组,并明确了各成员的具体分工,各成员平时加强协商研究和对课改的领导和指导,及时跟踪、了解课改工作情况。
二、将课改管理和常规管理并轨,规范教学,夯实素质教育的基础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化,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已经打破了原有的教学常规,新常规必须要处理好自主学习和自我约束、多元发展和学会选择、张扬个性和尊重他人等多重关系。因此要以《纲要》和新课程为标准,在继承传统的、优秀的课堂的基础之上努力建立新的教学常规。因此本期我校课改的重点是:将课改向常规并轨。我们的教学管理也实现教学常规和课改两个管理的并轨,将课改管理作为常规管理,以扎实的学校教学常规管理来促进课改过程管理。
1、严格教学纪律。学校对教师教学常规的管理是严格而有序的,教师必须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坚决禁止挤占和私自调课,以保证学生受教育的全面性;我们要求教师要提前做好教学准备,特别是提前五分钟到教室,转换观念,做到教师等学生上课,而不是学生等老师上课;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尊重学生人格,杜绝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等。
2、逐步完善常规管理,体现制度化、规范化与人性化、科学化的有机结合。实现课堂转型、师生角色转变及课程功能的转变,关键在于行之有效的教学常规管理。我校对教学常规进行修订完善,修改完善《希望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加大检查督促的力度,把定期检查与随机检查结合起来,并根据学校实际进行了适当的物质奖励,打破了吃大锅饭的现象。
3、加强了教学的过程性管理;首先是实行领导随堂听课。学校领导经常性深入一线课堂听课,实行每月不定时随堂课检查,保证每一个月每位教师的课有领导听、评,每位领导每学期保证至少听、评完全校教师的课;对于通过听随堂课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交换意见,帮助和督促整改。这样就准确把握课改现状,了解我校新课程实践中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与教师保持紧密联系,并在和谐友好的气氛下与学科教师共同探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与建议,指导教师的教学,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又促进常规到位。随堂听课在很大程度上给教师一种“必须人人真真上好每节课”的观念和压力,极大地推动了教师日常教学的认真规范程度,使教学工作走上一条扎实而稳定的道路。半期,学校对质量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及时与任课教师沟通,商量对策,为抓好教学质量做好指导,当好参谋。
三、努力开展教研活动
1、我校的教研活动以校本教研为核心,学校依据实际情况成立了十一个教研组,各组除了具体负责组织的组长之外,还有一名领导分管,负责检查督促。各组组长在拟定计划的基础上严格按计划开展每月一次的教研活动,结合教师教学中的实际和遇到的问题开展研究,每次教研活动做到了有计划,有目的,有内容,有效果,使教研活动确实起到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教师成长的作用。全体教师还认真参加中心学科教研组活动,并能按时保质完成每次心得体会和论文,并及时将教研活动所得运用于实际的教学工作之中,以促进教学业务素质的提高,提高教学质量。
2、加强学习、研究和交流。
通过几年的课改和校本教研的实施,校本教研的理念已深入每一个教师心中,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除了开展的集中业务学习,老师们还利用休息时间进行了自学,并写出心得体会和学习笔记(每人每期5000字以上);同时,教师将学习和教学中的困惑、问题面对面的相互交流已成为一种常规行为,并且要求每一位教师努力写好教学反思;教师还加大了课堂交流的力度,教师之间互相听课、评课人均达20节次,管理人员达40节;
4、组织老师参加了县以上课堂教学研讨。
我们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我县举办的课堂研讨会,包括双语学校,送庄中心小学、横水一中等学校的课堂研讨会,努力学习先进教研,积极为教学服务。
四、落实过程管理提高课改质量
1、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求全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要渗透新的课堂理念,为全面实施课堂改革打好坚实的基础。
2、评价改革日臻完善和科学,各学科制定了科学的、完善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方案》,并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评价,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
五、加强课改中的家校交流
我们利用家访、家长会等活动,展示课改成果,让家长感受学生可喜的变化,让家长走进新课程,认识课改,接受课改,从而参与课改,以提高课改的质量。
通过课改课改,促进了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学过程逐渐成为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探究学习。从而使课堂呈现生机勃勃,成为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场所。课堂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师生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充满了师生的生命活力,洋溢着求实、探究、创新的气氛。在课堂上,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珍视学生的个性特征,激情激趣,在充满情趣的课堂中尽量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对智慧的挑战。
六、存在的困惑
部分教师对课改认识还比较肤浅,理解尚不透彻,因而出现了一些形式化的东西,对课改工作的进一步认识、实践、总结、提高有待于解决。
课改出现新旧观念的碰撞,使我们的教师在实践中不断产生新问题和新困惑,如:如何进一步加深对课堂改革理念的理解和创新?如何既重视个性、人文性,又注重面向全体,重视科学性等等。所有这些需要我们广大教师在今后的课改实验中不断探索、不断梳理。
课改中出现学生的学习状况呈两极分化日趋严重的倾向,新课程学习中出现的学困生的学习更应该得到关注,教师对这一部分学生的辅导的科学化、有效性的研究还应该进一步加强。
我们相信,只要循着课堂的理念作不懈的努力,我校课改工作一定会居于全县前列。“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成绩只代表过去,但更是激励我们不断学习、探索,在今后的课改实践中,我们将深化学校的课改工作管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校的持续快速发展。
学校课改工作总结8
田心小学自音乐教学新课标实施以来,在音乐艺术教育方面本着教书育人的原则,在区教研室和学校的领导下,紧密围绕区和学校的总体思路,以教学大纲为核心认真作好工作计划,根据学校现有的硬件设施,在教学方面我校开展了分科教学的艺术教育模式,认真的合理的开展了钢琴、舞蹈、声乐等特色课程。通过几年来的实践,激发了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学校的艺术教育形成了风格多样的艺术教育特点。
小学音乐中的器乐演奏教学可以在增强学生的美感过程中,帮助学生接近音乐、理解音乐,以达到陶冶情操、开发智力以及提高鉴赏能力的目的。多年来,我校努力注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将器乐引进音乐课堂,较好地发展了学生的音乐记忆力和想象力,进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意识。按照“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普及到提高”的认识规律,我的器乐演奏教学实验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组织音乐游戏提高学生的音乐记忆力。第二阶段:下大力气普及乐器,使每个学生至少能学会一种乐器的演奏。第三阶段:以演奏器乐为主要手段调动学生的审美思维。
由于器乐教学的不断深化,不仅使学生大大提高了审美情操、审美意识,而且潜在的智力因素也不断得到新的开掘。一批又一批特长生的涌现,又使我们的器乐教学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赞同。近几年来,我校学生多次在盐田区器乐的大赛中获得好成绩。实践证明,融乐理知识、演奏技能、音乐欣赏为一体的小学器乐教学,是从小提高学生审美意识的一个重要教育手段。这种寓乐于教的教学方法,既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操,因而将在学生整体素质的形成中起着不可估量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学校分科教学舞蹈方面,低年级当前音乐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情感和创编能力,让学生主动参与音乐的实践活动,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这是至关重要的。正如花儿开放需要温暖的阳光一样,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开发需要教师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的形式和情景。可以这么说,适当的情境创设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有机条件。
所谓情境,我认为是能唤起学生心底情感和听课激情的一个意境和环境。如果把学生比做演员的话,它就是一个供演员发挥想象,施展才能的舞台。教师作为导演,就应千方百计地创设好这个“舞台”,因为这个“舞台”的作用实在是举足轻重。
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带有浓厚感情色彩的心理活动,只要对某个事物有兴趣,就会激发孩子们主动学习的热情,学习在不至于成为沉重的负担。但兴趣不是天生的,它是环境的影响和教育的结果。教师要善于为学生设计特定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进入这种情景,才能激发孩子学习音乐的兴趣。我在教学实践中深深体会到,课堂上教师要是能用生动的形式将所要学的知识技能装扮起来,制造轻松的氛围、创设富有情趣的音乐情境,就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带着浓郁的求知欲走进课堂。
情境的创设引发了学生的无穷想象。由于音乐的抽象性,学生在欣赏音乐时可以自由展开想象的翅膀,随着音乐旋律的变化起伏,脑海里的情景可以不断变幻。如果在一种刻板、枯燥的环境下,学生对音乐欣赏的想象力、创造力无法充分发挥。这就需要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和画面和肢体语言营造一个与音乐形象相关联的`意境,从而引导学生去想象。作为教师要能根据音乐的自由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的特征,为学生创设想象、联想的广阔空间。
在音乐分科教学声乐合唱教学中展开了合作学习的实践与探索,合作是一种精神。随着社会的发展,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合作精神的缺乏成为许多独生子女存在的一种素质缺陷。在现代社会,是否具有合作精神,能否与他人合作已经成为一个人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是针对教学条件下学习的组织形式而言的,相对的是“个体学习”。合作精神是音乐教育的强音。通过音乐合作学习,可以使学生反应迅速,思维敏捷;通过音乐合作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合作中个体服从群体的关系,同时在合作中体验着同一情感共鸣,从而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的集体观念和互帮互助的高尚情操,也可激发他们积极向上不甘落后的竞争意识;通过合作学习,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教学难以面向众多有差异的学生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那么在音乐教学中,如何科学、合理、有效的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呢?声乐合唱教学从以下几方面去把握:
首先,合作学习的内容须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其次,合作学习的内容应有活动的意义。能够更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同时也充分发挥了学生在音乐课堂中的主体作用。
合作学习的课堂组织的形式要合理化,全班教学,小组学习与个人独立学习是三种基本的课堂组织方式,其作用难以互相取代。根据音乐学科的具体特点,使成员间相互激励与促进,形成竞争与合作并存的人际关系。
合作学习的方式多样化。根据音乐学科的特点,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采用不同的合作学习策略,即合作学习的方式应当多种多样。如游戏竞赛法、分析讨论法、交错学习法、共同学习法等等。
综上而述,学校音乐新课标实施教学过程中,各个专业教师注重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角色转换新课改的启动,学习方式的变化,呼唤着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越来越成为一个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也可以说是参与课堂活动的“平等中的首席”。因此,教师在学生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时刻要改变自己的身份,时而是一个促进者,时而是一个合作者,时而是一个帮助者。
在新课标实施过程中,田心小学音乐教学逐渐构建适合学生合作学习的环境,学生是具有丰富个性的学习者,并非在任何教学条件下,合作都是的教学组织形式。但是流畅、和谐、默契、尊重、信任的学习环境,却是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的“共性”,在区教研室的指导和学校领导的支持下课组教师努力创造合作环境。学校具备了和谐的室内环境。音乐教室注意美化与布置,强调创设良好的艺术氛围。如四周墙壁可挂些音乐家画像、名言,音乐挂图等,还可开辟音乐专栏,介绍音乐小知识等等。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环境。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创造了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气氛,用各种形式给学生心理上的安全感和精神上的鼓励,把学生当作朋友,多一些理解、宽容,这样学生的思维就更加活跃,探索热情就会更高涨,合作的欲望就会更强,课堂更加生机勃勃。学校营造了充裕的时空环境。在合作学习的时候,合理的安排合作学习的时间,即保证学生主动参与的时间,使学生拥有充足、宽裕的发言、补充、更正、辩论与表现的时间,让各种不同程度学生的智慧都得到尽情地发挥,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加出色地完成学习任务,最终产生一种成就感、自豪感。
学校课改工作总结9
县教育局2月19日课程与教学工作会议结束以后,我校积极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围绕“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理念认真开展“导学达标”课堂教学改革工作。现就我校一个月来课改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边学习边整顿,统一课改思想
1、_年2月19日全县召开课程与教学工作会议结束以后,学校高度重视,立刻召开了全体领导班子会议,成立了由课改领导小组,并结合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确定边学习边整顿,统一课改思想的路子。
2、3月3日学校业务例会上,学校将县教研室《“导学达标”课堂改革行动方案》进行了学习,并将各学科指导意见发放到每一个教师手中,并带领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使全体教师充分认识了课改的紧迫性和必要性,统一了课改思想。
3、为了使全体教师进一步认清形势、明确目标、转变作风,增强干劲,以新的作风、新的形象,投入到课改中来,学校又于3月7日起,开展了思想作风纪律整顿,通过整顿使全体教师找到了不足与存在的问题,并充分认识到基于学校当前形势,只有改革才有出路,为“导学达标”课堂改革行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二、开展“导学达标”课堂改革系列活动
通过整顿和学习,教师的课改思想统一了,如何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构建自主高效课堂就成了课改推进的主要问题,为此学校开展了一系列以提升教师学科素养为主题的教学教研活动。
1、根据学校实际逐项制定出课堂教学常规、教学质量评价办法、有效备课要求等制度,促进课堂教学的规范、科学管理;
2、明确岗位职责,增强任课教师的责任意识;
3、任课教师认真研读教材,围绕自主高效课堂的构建,从整体出发,明确教学重点、难点,科学制定教学计划;
4、全体教师在赵_校长的带领下,自3月8日起开展了为期三周的“导学达标”课堂研讨活动,即每天抽签确定讲课教师,下午第一节课针对具体课堂展开有效评课,做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5、规范周三教研制度,周四教师论坛活动丰富教研内容,创设浓厚教研氛围,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三、群策群力,深入探索“导学达标”每个模块的课堂改革
一轮三周的抽签听课活动后,学校及时进行了总结,发扬了优点,指出了不足。通过研讨学校确定下步把语文展示的`重点环节放在品味文本,感悟人生上;把预习课的重点放在如何保证学生预习时间、如何掌握预习方法及保证预习效果上。为此学校又邀请镇教育办公室徐x主任、郭_主任,共同观摩了我校纪_老师的预习课和王_老师的展示课,其中纪_老师的“五步预习法”受到了大家的认可。通过此次观摩课和评课活动,使每个教师的课改有了路子和方法,为“导学达标”在全校的深入开展奠定了基础。
四、全面推进、人人上课改课
经过一个月的探索,学校课堂教学改革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全体教师所有学科都必须按照学校确定的教学模式上好每一节课。学校领导不定时到各教室督促各上课教师积极推进课改,并听课指导。
五、课改中的疑惑
经过一个月的课堂改革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也不少,特别是以下疑惑:
1、如何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把话语权还给学生,把讲台让给学生,老师是不是就很轻松,可以完全放开手脚让学生去干呢?
2、如何让更多的学生特别是那种对什么都无动于衷的孩子参与到课堂中来?面对学习特别困难的学生我们该怎么办?
3、课堂改革还要不要传统的教法?等。
总之,我们一定以这次“导学达标”课改行动为锲机,立足课堂,向四十五分钟要效益,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有限时间里充分发展自己。
学校课改工作总结10
随着《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实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早在几年前就广泛推开。
xx作为课改排头兵,几年努力,课改已经成为一大名片。在县教委的领导下,xx中学迎难而上,励精图治,强力推进课改。在几届校领导的努力下,课改工作扎实推进,在办学艰难、生源锐减、师资不衡的困难背景下,也取得了瞩目的成绩。课改推进几年来,学校的变化是巨大的,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是明显的,教师教育教学素质的提高是显著的,教育教学研究的气氛是浓烈的,课堂教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进一步提高,总之,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带给了我们新理念、新方法、新尝试、新探索。现把这两年的课改工作具体总结如下:
一、新课改,转变了教师的观念,促进了教师素质的提高。
新课程的改革不仅是一种教材的改革,更是一种文化的改革,一种观念的改革,作为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要适应新的课程改革的需要,必须更新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同新课程一起成长,以适应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为此我们做了以下工作:
1、加强培训,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以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落实文件精神,提高认识,明确新课程观念,把握新教材特点,立足课堂,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除积极参加县教委组织的各种课改培训、现场学习、学习交流外,学校自己利用网络、利用图书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使教师对新课程有足够的认识,对新课改作好充分的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在如何对待新课程上,如何对待新课改上,统一了认识,转变了观念。
2、加大对教师的培养力度,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把教科研作为一个载体,让教师在教育科研中,通过“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过程确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和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增长教育教学能力。
XX-XX学,学校主要重新修改和制定了各种新课改的教学教研制度,确定实效性课堂为课堂模式改革的重点;09-,学校主要以导学案的规范撰写和实效使用为新课改的重点;10-,我们又确定“抓好2+x拓展性课程建设,创建科技教育特色学校”为新课改的拓展和延伸目标的课改重点。为达到这些课改目标,我们不断加大对教师的培养力度,分期分批到课改实验基地如东溪中学、隆盛中学、赶水镇中等观摩学习,组织全部语文教师赴重庆听初中语文全国课堂教学大赛,组织全员教师进行了为期一个周的ntet学校自主培训,等等,让教师尽快提高自身素质,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二、新课改,使学校的教学研究气氛空前浓厚
集体备课早已成为学校的常规工作,新课改以来,学校的教学研究更加活跃,老师们在进行常规教研活动以外,又进行了更多的尝试,使学校的教学研究气氛空前浓厚,为新课程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加强集体备课,发挥群体效应,重视研究教法学法,全面挖掘教材的教育功能,尤其是新教材,鼓励创新,加强不同学科间的交流与沟通。
改革课堂教学,备课是主要环节,我们力求实现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转变,每周各组的集体备课务必达到实效,切忌形式主义。我们还将行政领导分配到各个教研组共同参与活动,以便进行管理、指导和督促。
另外,教研组长按教材内容将重点备课任务合理分解,落实到人,排出一学期的分工一览表,便于教师明确任务,提前准备,确定中心发言人。参与教师要做好记录,积极参与讨论,发表独到见解。同时,我们强调不能机械地强调绝对统一,照搬照教,要发展教师个性,创造性,使课堂充满活力,鼓励教师在课堂教学探讨中敢为先,争创先。
2、加强了教师间的教研交流和教师间的团结协作。
实施新课改,特别是推行导学案后,老师们感触最深的就是教师之间毫无保留的精诚合作。教师的备课是分工负责,所备导学案是年级公用。其他教师有义务、有责任对个人设计的导学案提出后意见进行优化,这就加强了教师间的研究讨论,教研深度和广度得以推进深入。这就充分发挥了教师们的合力,促进了大家的团结协作。
三、新课改,使学校的课堂教学焕发了新的活力
1、构建学生“实效性”课堂教学模式
我们制定的xx中学课堂教学流程:导入示标,创设情境;出示材料,交代要求;自主学习,完成自测;组内互助,展示成果;教师引导,评价矫正。
在这一模式下,我们放手让学生学,让学生获得参与和成功的快乐。也给学生以压力,我们每节课都要明确规定学生任务,估算完成时间。这样,学生有了自主学习的机会,有了自主获得知识的能力。课堂明显充满活力,“满堂灌”、“填鸭式”基本消灭。
2、导学案的使用更加规范、实效显著
推行导学案是学校课改的一个重点。导学案的撰写是实效性课堂从教师方面做的备课方面的重大改革。我们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智慧和力量,按照时效性课堂的'要求规范导学案的编写步骤、字号、版面等。教师不需要凭借导学案上课、学生要按照导学案的要求完成预习、当堂练习等作业,收到“堂堂清”的效果。
四、新课改,是我们师生进步、学校提升
1、教师的教学观念得到更新,能转变课堂的角色,能尽量让学生参与学习活动。
2、学生的学习成绩大面积提升。在上学年期末统考中,各个年级均超过县教委下达的基础目标。初三年级完成分在街镇类20所学校中由基础的第15名上升到完成时的第7名。进入4000名的学生由初一时的31人上升到51人。
3、特色学校教育成果显著。学校在去年被评为重庆市科技教育先进集体。学校教师王松涛辅导的学生在重庆市第20届科技模型大赛中获得两个一等奖,为县科技教育争了光。在10级的升学考试中,学校6名学生因为科技特长被xx中学录取,占被录取总数的60%。
4、学校的教学管理形成网络,逐步完善,正在由行政管理过渡到思想管理。
五、存在问题:
1、师资配置不很均衡,老教师的教育观念改变困难,教学行为转化步履维艰。但这类教师在学校比例不小。
2、教师的教学艺术、教学水平普遍不优,专业素质有待大幅度提高。
3、均衡分班难见改革的“入学”效果,影响了学校的“升学美誉度”,导致暂时没有逆转的“升学率”评学校的社会评价机制对学校的评价不客观、不公正,以致生源流失严重,办学越发艰难。
学校课改工作总结11
一年来,我们按照新课改精神的要求,汲取传统教育教学中成功的经验,积极探索新的方式、方法,希望通过努力在课改实施中不掉队。下面谈一下我们的具体做法。
一、紧抓课改机遇,塑新型教师队伍。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给我们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我们不断思考的是:如何最大限度地让每一位教师把他的潜力变为现实,抓住这次新课改的机遇实现自身的价值。一年多来我们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突出重点,狠抓教师素质、能力的高,为每一位教师提供最大限度的学习机会、展现机会,力争使我校每一位教师都成长为在全镇乃至全县有名的名师。
1、培训先行,更新教学理念。
实现《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首先要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师只有树立了正确的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才能致力于学生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才能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培训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成了学校的首要工作。
首先,学校重视骨干教师培训。学校制定了“教师培训”方案,先后输送50余人次参加省、市、县、中心学校级培训,使这部分教师在培训中完善自我,形成先进的教学理念,成为教学研究的排头兵。培训的教师都要完成“一篇学习体会”、“一次学习报告”、“一节公开课”,切实把新思想、新精神带给每一位教师。
为增强学习实效性,学校采取“骨干带动、群体培训”的方式,通过专家讲座、骨干教师汇报、学科教师示范、交流研讨等形式,扎实有效的开展业务学习。每周根据各科教学实际情况,确定业务学习的专题,所有教师查阅大量资料,有重点准备,在研讨会上开展活而有效的交流,积极互动,更新观念。促进了教师学习的积极性。
2、科研先导,转变教学方式。教育科研,能有效地推动教育教学水平和教师素质的整体提高。教育科研工作的持续发展,是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精教学、懂科研的专家型教师队伍所必须的。
依据任课教师的教学实际,我们研讨确定研究专题,组建课题组。在课题管理中,我们突出重点抓过程性管理。课题组每月组织一次“课题研讨会”,实验教师提交实验研究资料,交流实验情况,听取专题报告,观摩实验研究课。实验进行中,教师对研究资料完善整理,如参考资料、实验课教案、课堂信息反馈、专题报告以及有价值的学生的作业、作品等。
我们十分重视平时的教研活动。为发挥群体互补优势,形成整体合力,我们采取了“集体备课”的方式,在集体研讨中丰富充实自我。各学科根据年级特点建立备课小组,定时与分散相结合,以“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为辅助,即:在利用“集体备课教学详案”进行课堂教学时,先由初讲教师进行试讲,然后与其他教师研讨教学得失与改进措施,以利于其他教师改进自己的教学。在集体备课中,我们同时强调保持每位教师的个性,避免趋同现象。
3、信息共享,拓宽教学视野。
除了让教师外出参观、学习外,我们特别重视各种报刊书籍对教师教学的影响。因此,我们订阅了十几种教育报刊,鼓励教师开展自我学习教育,了解教改前沿信息,指导教学行为。
今年,全中心学校实现了宽带上网,实现资源共享。丰富的网络资源,给师生的发展创造更优越的环境,使师生在现代科技带来的方便中更好的发展。
4、放大教师的“亮点”,让老师们有成就感。
“热爱学校、尊重学生,快乐工作,成就自我”,是作为校长寄语赠送给老师们的。在“成就学生”的同时“成就自我”,是教师们的最大愿望,没有一个老师不想干好工作,当专家的。“成就自我”,也是学校所期望的,教学质量的高低就取决于教师整体素质的高低,名校需要名师支撑。放大教师的“亮点”,就是发现教师的长处,采取鼓励、激励措施,在学校内部宣传教师们的成绩,给其他教师树标;在社会上宣传一部分骨干教师,扩大教师、学校的影响力,让教师有一定的成就感。特别是鼓励年青教师展现自己的才能,形成你追我赶、共同进步的良好局面。事实证明,营造浓厚的学习、探究氛围,给老师们提供良好的发展机会,让老师们实现自我价值,是吸引、凝聚老师,提高老师积极性的一种好方法。
二、提高“问题”意识,促进课堂教学上水平。
课堂教学是实施新课改的主阵地,随着新课改思想的逐步深入,教师理念的不断更新,教师对自我角色重新定位,课堂教学变的越来越活跃,形式、花样翻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体验。
在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师善于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
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做到一个转变从把问题抛给学生要求学生回答转向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质疑能力,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也是新课改的要求。
鼓励学生把问题带出教室,加强小组合作以及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学贵有疑”,问题意识培养的最终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更加有效的主动参与学习,形成良好的思考、学习品质。目前,我们在语文、数学、科学等学科进行着积极探索。
三、创建良好校园氛围,促进学生更好发展。
学生身处校园之中,校园内的一点一滴无不影响着学生。
1、建设人性化的学校氛围。一种自然、温馨的人性化校园文化氛围,可以使学生在情感体验中,获取潜移默化的影响。校园内,道路两旁、楼道一侧,轻轻的话语、绚丽的彩画校园的各个地方都成为了学生自我教育的舞台。我们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校园氛围的建设中,校园中亲切的标语这些都是孩子们精心创作的。这不仅仅是口号、标语,而更是孩子们内心纯洁的表白。
我们注重加强全校教室文化氛围的营造。同时,我们鼓励教师与学生合作,营造适应各自特点的班级氛围。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就是学校在校园文化氛围建设中所始终遵循的原则。
2、创建个性发展空间。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中心学校要求各小学建立“红领巾”广播站,每天,都能听到广播里清脆的声音。有趣的天文地理知识,最及时的新闻大事,以及同学们的喜怒哀乐,同学们特别关注。3、培养自主中进取的氛围。中心学校在创建良好的校园外部氛围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培养熏陶。针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们编制了学生成长手册,学生每天的表现予以关注。其中,有学生的自我评价:今天,我提问题了吗?和小伙伴一起学习,我快乐吗?等,也有教师与学生、家长与学生交流的空间,如“老师这样对我说”“我和爸妈一起来”等,让学生每天对自己的表现都能给予客观的评价,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
在每位学生的手中,都有一份“成长档案袋”,用来收集学生自己满意的作品。档案袋中的内容都由同学们自行确定,而学生作品的收集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而不是随机的。成长记录袋不是简单的文件夹,我们注重引导学生依据特定目的而收集。打开它,你会看到孩子们精心创作的手抄报、多彩的图画、优美的文章、独特的制作记录了同学们的点滴进步,树立了自信。
四、今后工作努力的方向
1、进一步加强教科研投入力度,特别是在教师评价中的力度。
2、促进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特别是非课改年级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3、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的教师、学生的评价方式。
学校课改工作总结12
新课改实施近一年来,我们按照新课改精神的要求,汲取传统教育教学中成功的经验,积极探索新的方式、方法,希望通过努力在课改实施中不掉队。下面谈一下我们的具体做法。
一、紧抓课改机遇,塑新型教师队伍。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给我们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我们不断思考的是:如何最大限度地让每一位教师把他的潜力变为现实,抓住这次新课改的机遇实现自身的价值。一年多来我们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突出重点,狠抓教师素质、能力的提高,为每一位教师提供最大限度的学习机会、展现机会,力争使我校每一位教师都成长为在全镇乃至全市有名的名师。
1、培训先行,更新教学理念。
实现《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首先要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师只有树立了正确的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才能致力于学生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才能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培训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成了学校的首要工作。
学校重视青年教师培训。学校制定了“青年教师培训”方案,采取“师徒结对”的方式助推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学科教师示范、交流研讨等形式,扎实有效的开展业务学习。
2、科研先导,转变教学方式。
教育科研,能有效地推动教育教学水平和教师素质的整体提高。教育科研工作的持续发展,是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精教学、懂科研的专家型教师队伍所必须的。
我们认为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教研并不意味着一定要有立项课题,教师的教学行为只要有所创造就是在进行教研。因此我们十分重视平时的教研活动。为发挥群体互补优势,形成整体合力,在集体研讨中丰富充实自我。各学科根据年级特点建立备课小组,定时与分散相结合,以“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为辅助,即:在利用“集体备课教学详案”进行课堂教学时,先由初讲教师进行试讲,然后与其他教师研讨教学得失与改进措施,以利于其他教师改进自己的教学。最后,每位教师写出本课的“教学反思”,在集体备课中,我们同时强调保持每位教师的个性,避免趋同现象。
3、放大教师的“亮点”,让老师们有成就感。
“热爱学校、尊重学生,快乐工作,成就自我”,是作为校长寄语赠送给老师们的。在“成就学生”的同时“成就自我”,是教师们的最大愿望,没有一个老师不想干好工作,当专家的。“成就自我”,也是学校所期望的',教学质量的高低就取决于教师整体素质的高低,名校需要名师支撑。放大教师的“亮点”,就是发现教师的长处,采取鼓励、激励措施,在学校内部宣传教师们的成绩,给其他教师树标;在社会上宣传一部分骨干教师,扩大教师、学校的影响力,让教师有一定的成就感。特别是鼓励年青教师展现自己的才能,形成你追我赶、共同进步的良好局面。
事实证明,营造浓厚的学习、探究氛围,给老师们提供良好的发展机会,让老师们实现自我价值,是吸引、凝聚老师,提高老师积极性的一种好方法。
二、提高“问题”意识,促进课堂教学上水平。
课堂教学是实施新课改的主阵地,随着新课改思想的逐步深入,教师理念的不断更新,教师对自我角色重新定位,课堂教学变的越来越活跃,形式、花样翻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体验。但是,课堂教学特别是非课改年级仍存在着“满堂灌”的另一种形式“满堂问”,还存在着学生参与度不够,实效性差等缺憾。
亚里斯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
新学期我们参照20世纪80年代,美国在基础教育领域,提出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方法。把提高师生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意识作为促进课堂教学的突破口来抓,并作为一个校级课题进行研究。
在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师善于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做到一个转变——从把问题抛给学生要求学生回答转向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质疑能力,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也是新课改的要求。鼓励学生把问题带出教室,加强小组合作以及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贵有疑”,问题意识培养的最终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更加有效的主动参与学习,形成良好的思考、学习品质。目前,我们在语文、数学、科学等学科进行着积极探索。
三、xx学科小试牛刀,成效显著。
我校xx学科多年来困扰着管理者和执教者,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是我们一直探索的问题,学生xx成绩普遍较差,怨学现象严重,到初三很多学生根本无法跟上进度,甚至听不懂课。带这着这么问题,本学期我们对xx学科教学进行了大胆的尝试,通过中期考试看出我们xx水平整体提高较快。
四、今后工作努力的方向
1、进一步加强教科研投入力度,特别是在教师评价中的力度。
2、促进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3、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的教师、学生的评价方式。
学校课改工作总结13
在县教育局“积极、扎实、健康、科学”地推进课程改革的原则指导下,我校课改工作已经开展了两个学期。这一年来,我校认真贯彻落实教育局的指示精神,以课堂教学改革为中心,突出重点,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不断推进新课程改革工作的深入开展。摸索出了适合我校校情、师情、学情的教学模式,即“357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反思这一阶段的工作,我校以“以体验培训走进课改”;“以教研活动促进课改”;“以开放办学提升课改”。这三个方面为课改的重点工作来抓,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和工作的不足之处。
一、课改工作的具体做法及取得的成绩。
(一)课改工作的具体做法:我校的课程改革实验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1、成立课改领导小组。
2、制定方案:
3、动员培训:
①组织教师学习县课改方案,领会课程改革精神,明确自己在课改实验中的地位、任务。
②进行新课程学科教师培训。
③运用各种途径、形式对社会、家长进行课程改革实验的宣传和动员,营造全社会理解、支持课程改革实验的良好氛围。
第二阶段:具体实施阶段。
我们学校的教学改革大体分三步走,即:以体验培训走进课改、以观课议课促进课改、以开放课堂教学提升课改。
1、以体验培训走进课改。新课改工作的实施离不开培训,我校采取体验式培训的方式对教师进行课改培训,为新教学模式的实施提供有效保障。
2、以教研活动促进课改。学校通过集体备课、听评课、观议课、跨校授课、送课下校等多种活动激发教师的研究热情,保证教师的参与广度,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整体提高。
3、以开放课堂教学提升课改。既课堂全面开放,接受全校领导和老师的检验。随时检阅,使课堂真正成为民主的课堂、生命的课堂、展示学生个性的课堂。
第三阶段:总结评估阶段。
1、学校进行课程改革实验总结,在自评的基础上,迎接上级对学校课改工作的评估。
2、撰写课改总结,汇报总结课程改革经验和不足,鉴定研究成果。
(二)取得的成绩。
学生方面: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了明显提升。无比浓厚的学习兴趣,自主开放的质疑问难,互动合作的小组学习,彰显个性的精彩发言,充满自信的交流展示……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
教师方面:通过实践,教师们体会到了课改的必要性,明确地认识到课堂不是教师的独奏,而是师生的合奏,演奏主旋律的是学生。我们应该蹲下身子,放慢脚步,与孩子们真心对话,鼓励他们的“自主合作”,欣赏他们的“自信展示”,努力创造出富有生机和活力的生本课堂!教师们不断努力地尝试着新的模式,用心智慧地演绎着有效课堂……
课堂方面: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让课堂成了学生展示的平台。过去一直提倡的合作讨论质疑等课堂活动,有了一定的内容,有了一定的时间,教师把持课堂的现象明显改变。课堂上,教师说得少了,学生说得多了,师生间的'关系平等了,学生越来越自信了,生生之间学会合作了,与众不同的见解越来越多了。
二、存在的问题。
1、师资水平制约着新课改的有效推进。参加新课改的教师的自身素质和教学基本功的影响课改工作。
2、评价机制不够完善限制着课改的进度。如何将新课改下对教师的评价与学校的量化考核统一起来。
总之,我们会努力把课改的理念植入每位教师的脑海中,用教师坚持不懈的付出换来课堂上心灵与智慧碰撞的灵动,将新课改践行到底。
学校课改工作总结14
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已经进行很长时间了,但步子不是很大,今年市教育局加大课改力度,全面推行课改。我校在市局教育精神的指引下,也加大了课改的力度,人人参与课改,人人实施课改。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我校确立了“导学探讲练”五字教学模式,全体教师都努力践行这一模式。下面就实施这一模式时的感想作以总结。在全面实施课改的今天,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养,才能胜任今天的工作。在平时的工作中,我边教边学,利用学校为我们安排的外出听课的机会,向其他学校的老师学习,吸取他人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了解现代教育教学的新理念。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新课程标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学。同时利用网络观看名师的课例。尽量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我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努力实施“导学探讲练”的教学模式,为了让学生更快的进入角色,我把本班42名同学重新分组,并给他们讲清每堂课的具体思路使学生学习起来有的放矢。时刻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环境,多给学生一些表现的机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遗憾的是,我们班还有个别学生没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上有掉队的现象。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还需不断地改变策略,以便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平时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教学研究活动。在校本教研中主动献课,得到领导和教师的好评。
及时反思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成功与失败的地方,并寻求好的解决思路,不断改善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以便在课改中早日脱颖而出。回顾一学年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收获,但还存在一定问题,比如,在工作中缺乏创新意识,存在一种惰性思想。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力求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还要多下功夫加强对个别差生的辅导,相信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我也相信有耕耘总会有收获。我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课改工作会迎来一个灿烂的明天。
一年来,我校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认真学习落实上级文件精神,以重实际,抓特色,求实效为教学工作的基本原则,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认真落实课程计划,落实教学常规,落实教学改革措施,抓好教学监控,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加速了学校发展。
一、加强学习,树立新的理念
1、为了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必须彻底改变教师旧的教学观念。我校十分注重对教师的培训工作,大力组织教师认真参加各种培训、在这一学期里,我校芦小妞老师,杨翠萍老师到郑州参加了全国小学语文精英论坛观摩课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教研水平和教学能力。其次,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现代化教育手段,组织教师听专家讲座,看专家教学实录,并对自己的教育教育教学过程进行经常性的反思。通过一系列的学习,使我校教师认识到新课程改革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并将一轮课程改革视为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将理论联系到实际教学工作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能力,以全新的素质结构接受新一轮课程改革浪潮的“洗礼”。
2、通过学习新的《课程标准》,教师们逐步领会到教学的终极目标不是让受教育者适应现实,而是改造、创建新的现实,培育出有创造能力的人。从而形成了“实施新课程的成败在教师,教师的要务在于更新教学观念”的共识。确立了“一切为了人的发展”的教学理念。树立“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的思想。树立学生主体观,贯彻民主教学思想,构建一种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观点,承认学生个性差异,相信学生都存在发展潜能,积极创造和提供满足不同学生学习成长的条件。树立学生发展观,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关注学生情感的体验,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等非智力因素,重视了学生独立性,自主性的培养与发挥,使获取知识,学会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成为学生丰富情感、完善自我、学会合作、学会做人的过程。
3、加强了教育的开放性,加强了教学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现代科技的联系。教师教学中立足课堂而不受课堂局限,立足学科教材而不受其限制,善于捕捉现代社会,现代科技,其它学科的知识信息和最新成果,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使教学活动始终充满活力。同时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开展研究性学习等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营造了学习、体验的实际情境,创设动手实践、创造的现实环境,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拓展到教室外、校外,加强了学校教育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二、加强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素质
提高教师队伍的业务水平是提高师资素质和教学质量的关键。我们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加强教师集体备课与论课活动,强调合作交流等,使教师在做中学,在实践中领悟,使老师走上学习中研讨,实践中总结,总结中提高的成长历程。
在校内教研活动中,我校制订了语文教研组长李艳利老师,数学教研组长许亮老师。要求教研组长,每学期初制定好该组教研计划,写好教研活动记录,学期末做好教研工作总结。要求每位教师在一学期内都要讲一节校内公开课,教师们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本学期,我校共举行教研活动17次,取得了较好的教研效果。本期作课的教师,均在各方面展示了自己的高素质。老师始终面带微笑,教态亲切、自然、普通话标准,语言准确,富有感染力,教师的范读情景交融,把学生带入如梦如幻的美景之中。教学语言流畅,板书美观工整、新颖,教态大方,驾驭课堂能力强。部分教师设计制作的课件很好,运用自如。
另外,我校还要充分利用学校的远程教育设备,组织教师学习专家讲座,优秀示范课等,和校内听课间周进行。本学期校长听课不少于30节,主任听课不少于40节,每位教师听课不少于10节。
让老师切实有效的由新课程的旁观者,变成新课改的组织者、参与者,投身到新课程中的改革中,并在实践中找出其中最关键、最困惑、最有价值的问题,并在教师中进行交互式讨论、开放式探究,使教师提高了反思能力,自觉调合教与学的行为,提高课堂的教学效能。
三、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
1、学习方式的改革是本次课改的核心之一。不会学习的人将是21世纪的.新文盲。我校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凸现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掌握方法的过程。
2、新课程向传统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挑战。教师要走下高高的神坛,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者变成学生学习的伙伴、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我们努力营造民主、平等、互动、合作的师生关系,在与学生交往互动、合作交流中与学生心灵碰撞、情感交融中健全学生人格,完善学生个性,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四、狠抓教学常规工作,重实际,重实效
1、我校建立健全了教学管理制度,加强了学校内部各项教学工作的科学管理。对学校的授课计划、备课、教学、批改、辅导、复习、考试、成绩评定等项教学规章制度,做到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同时提出具体的改革设想,以达到教学管理系统的整体优化。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是教师,每位教师必须备好每一节课,积极从教材中挖掘出启迪学生,培养学生能力的因素,建立教学上的最佳工作点,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使大部分学生在克服一定困难的前提下学到更多知识,增长能力。
2、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模式,教学中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思维。在课堂上,教师要刻意创设问题的情景,积极引导学生对事物进行分析比较,培养概括和判断推理、综合的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师在以学生为主体,认真研究教法。根据学科的性质和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年龄特点及班级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自学能力。努力改进教法的同时,也注意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以学法的优化推动教法的优化。
3、积极参与一课多研活动。通过活动,增强教师之间的互相交流、互相了解、互相学习。
4、结合我区的教学工作计划,把如何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和开展“走近、走进文本,走出文本”的校本教研作为校本教研的重点。
5、注意总结经验。在这一学期里,我校的教师能按要求做好教学反思,能积极把理论与实践相联系,有意识的把实践上升为理论撰写成文章。
总之,新课改工作任重道远,我们将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克服困难,总结经验,树立课改必胜的信念,扎扎实实做好新课改工作。
学校课改工作总结15
20xx年,学校课程改革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学校工作要点,主要在校本课程开发、高效课堂构建和青年教师培养方面开展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20xx年主要工作及20xx年工作思路汇报如下:
一、20xx年课程改革的主要工作及取得的成绩
(一)以艺术体育课程的实施为主要实践方式,抓校本课程开发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课程管理的改变,给了学校一定的自主开发课程的空间。20xx年,我校在反思前段开展艺术体育活动的基础上,对艺术体育活动实施了课程化改造,即将学校艺术体育兴趣活动“升级”为艺术体育课程,要求有课程目标、有课程内容、有课程实施、有课程评价,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学校还进一步规范了艺术体育课程的管理,在班级管理上,要求各艺术体育课程班级有正常班级的建制,有学生花名册、有联系电话、有班干部、有值日安排。在教学上,要求艺术体育课程教师有学年教学工作计划,有学情分析、有学期教学目标、有周教学安排。
每周有教学目标、有资源准备、有积累的“课程活页”。在评价上,进一步丰富了评价的形式,除了对照教学计划看完成教学计划情况外,增加了学生对课程的满意程度的调查,评价的方式除了查看学生过程性作业、现场考核外,增加了现场问卷调查、积累“课程活页”的评价等。本学期,学校四十多个艺术体育教育活动队积累了200多份优秀的“课程活页”,涉及合唱、舞蹈、剪纸、鼓号等门类,每个“活页”包括实施的目标或意图,对学生潜能开发、优势形成的价值,程内容或活动的安排,课程实施建议和课程评价建议等。
此外,学校还对午间视听(学校小星星广播站和小星星电视台节目)进行了系统的课程设计,制定了午间视听课程的标准,由师生一起设计并经常更新播出栏目,吸引全体学生参与到不同的栏目中来。本学期结束时,学校通过问卷了解学生对午间视听课程满意度,很多栏目深受学生喜爱,如“童星闪闪”才艺展示、“挑战电视节目主持人”等已成为学生成长的精神家园,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
目前,我校已形成了艺术体育课程、图书阅览课程、午间视听课程三大校本课程系列。
(二)以高效课堂构建研究为主线,抓课堂教学创新
20xx年来,学校根据《小学高效课堂建构研究》实验方案,以实施“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当堂训练、及时反馈”为重点内容进行了研究。学校的高效课堂建构研究以教研活动为抓手,以课例研究为主要手段展开。学校把教研活动分为学校和年级两个层次,年级教研活动由各年级教研组自主组织,围绕承担的子课题进行研究;校级教研活动由教科室统一安排,分年级承办,围绕“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当堂训练、及时反馈”展开有针对性的主题研究。不管是校级还是年级教研活动,都有课例展示、教后反思、集中研讨、中心发言、成果整理,甚至还有教学重建等。
今年,各教研组围绕研究主题共组织了30多次中心研讨活动,xx0多次分组研讨活动。在中心教研活动中,涌现了一大批有研究价值的好课,如傅丽老师执教的《自己动手写写诗》,王维老师执教的《三角形的认识》,黄卫华老师执教的《广播体操》等,学校收集整理了中心活动中近30个经典的教学课例。在课例研究中,教师的教学观念进一步转变,教学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老师们的现场学习力也得到提升,评课及中心发言的质量明显提高。
为了引导教师个体或团队研究教育教学中的问题,鼓励教师自组团队开展专题攻关,学校制订了《教育科研项目管理办法》,支持教师自主确定研究主题、自主设计研究方案、自主开展研究活动、自主整理研究资料、自主提炼研究成果进行项目研究。学校为项目研究提供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如为项目组的教师优先配备电脑,优先安排项目组教师外出学习,给项目组教师添置图书,邀请省内专家诊断项目研究,单列教育科研项目经费,每个项目启动时发给启动资金2000元,每年教育科研项目经费预算不少于5万元等。
目前学校有6个团队申报了教育科研项目,有改革备课方式的,有开发校本课程的,有研究当堂训练设计的,有研究“目标导学高效阅读”的,还有研究学生行为习惯训导的。其中,六年级数学组申报的项目“改革备课方式建立电子教学资源库”已取得初步成果,建立了六年级下学期全册的教学资源库,并向全校教师进行了展示,在不加班加点的情况下参加全市六年级毕业检测取得了优异成绩等。
学校在整理中心教研活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炼出一些课型的教学思路。如语文阅读教学的“出示目标、自读自悟、互动交流、训练深化”;习作教学的“先说后写、先写后评”;数学概念教学的“大量感受、形成感悟、当堂训练、拓展提升”;计算教学的“唤起经验、迁移探索”等。我校黄卫伟老师、李月老师、徐婵娟老师根据这些教学思路设计、执教的阅读课《花钟》、习作指导课《写写我自己》、计算课《口算除法》等均获得荆州市一等奖的好成绩,受到了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
(三)以改革青年教师研修班学习模式为重点,抓青年教师培养
20xx年,学校在分析20xx年青年教师素质达标测评成绩的基础上,根据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状况,对青年教师的学习模式进行了改造。在学习内容上,体现层次性,把研修班学员分为三个层次,即项目攻关、理论武装和教材研读,使学习内容更符合教师发展实际;在学习方式上,更突出自主性和研讨性,学校指定了郑焱、戴方丽等老师为不同学习小组的牵头人,定期组织学员学习研讨。为确保青年教师研修班办出质量,学校制定了《青年教师研修班管理办法》,使研修班管理更加规范,有章可循。在抓好青研班的同时,学校还十分重视青年教师的全面健康成长,组织青年教师开展社会调查,开展读书演讲活动,选派青年教师外出学习,与大师对话。
这些措施,对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起到了较好作用。今年,不少青年教师成果喜人,徐婵娟老师在荆州市课堂教学竞赛中获一等奖第一名,郑慧、江黎两个青年教师在全市语文课堂教学中也表现不凡,在全省组织的“中国梦我的梦”教师征文大赛中,我校徐婵娟、郑慧两位老师荣获一等奖。占全市一等奖总数的四分之一。此外,郑焱、赵倩、李雯、匡倩、尹琼菲、刘绍群等老师在教学竞赛、论文竞赛中也取得优异的成绩。不少青年教师在迅速成长。
二、20xx年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项目攻关名不副实。不少教师有畏难情绪,以没时间、理论水平不够、不好组织等为借口,使部分项目攻关停滞不前,还仅仅停留在方案层面,没有付出真正的行动。
(二)校本课程开发不够系统。虽然积累了一些“课程活页”,但离成为课程还有一定的距离。如活动的开展对学生发展的价值,与学校核心价值的联系,课程内容的体系等。
三、20xx年课程改革的思路
20xx年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路是以项目攻关带动课程改革,让项目研究成为学校又好又快发展的助推器。学校将20xx年确定为学校项目研究攻关年,将于近期召开的教代会,将围绕项目攻关进行讨论交流,修订通过《教育科研项目管理办法》和相关的管理制度,讨论通过推动项目研究的激励措施,确定项目攻关的主要方式,增加合适的项目如校本课程开发项目组、学生学习能力评价项目组等,并将形成学校推动项目研究的纲领性文件,并指导20xx年的项目攻关研究,在项目攻关中实践课程改革的理念,全面达成课程改革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