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博物馆设计说明
博物馆设计说明
乾安县博物馆主要当地历史文物和文化展,如猛犸象等中世纪出土文物及化石,原始部落的器物直至新石器时代。再如乾安县悠久的历史文化的发展过程,井田制与租赁和当代的土地承包制相结合而特有的农耕文化,中世纪前期的部落与少数名族建立的邦国。再如辽金时期,也就是第一个在该地的封建制国家的文化,春捺钵文化。游牧与农耕并存。进入近代的以千字文为基础成立的乾安县等历史文化展和现在工农业发展的现状。设计手法主要体现于灯光的使用,及其布局上的紧促与疏松。借鉴室外园林的设计手法使用于其中,开敞空间,半封闭空间,障景,借景和留园等手法融入其中。如第一展厅采用较为疏松的布局,其布局犹如卫星图观看乾安县地貌一样,盐碱地与水疱。第二展厅则使用紧促的布局,展柜高矮个不一,犹如当地特有的喀斯特地形,其中最出名的“狼牙狈”。使游客融入其中。第三展厅和第二展厅一样。第四站厅和第一展厅一样,但由于所展现的器物不同,有很大的年代区别,所以在设计上又有所不同,主要采取的是现代设计手法为主多以科技灯光等。
五馆设计说明
本次设计方案共分为五个部分,前厅:报告厅、主题馆及部分公共区域;一层:图书馆和民俗文化馆;二层:展览馆和科技馆;三层:博物馆及部分公共区域。四层:办公区域。整体风格为偏中式带现代风格的设计,根据乾安县的历史文化及地域特性,所以本次设计主要以中式风格为主,在展现本馆的主题和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再结合文化特色用装饰手法为其带来“生命”。五馆的使用功能决定它是公共,以游客参观和使用为主,它的参观者年龄参差不齐,参观者受文化教育程度也不相同,要让80%的参观者及使用者适应此装饰,所以在中式为主的设计风格上又参入现代风格元素,这样可以不单调,在多重特性元素下使人们不会轻易达到视觉疲劳。
第二篇:中华玉文化博物馆设计说明书稿)
“中华玉文化博物馆”
装修规划设计说明书
2010年4月
前言
首先非常感谢镇平县政府、石佛寺镇政府的各级领导的信任,让我们参与“中华玉文化博物馆”项目的设计工作。我代表河南国基设计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向在座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表示崇高的敬仰和衷心的感谢!
我们接到参与该项目的竞标设计通知后,深感这个项目的重要性、社会影响性、历史责任性,立马组织设计团队,对该项目进行认真的研究;研究了丰富的玉文化知识和玉产业发展等;并联合北京大东设计策划团队,参与设计;并组织了考察团,对新疆和田玉博物馆、天津玉文化博物馆、北京历史博物馆、苏州博物馆、上海博物馆、河南博物馆进行了实地考察;拜会了河南博物馆馆长张文军教授;并邀请了河南大学历史系郑慧生教授、北京大学阎步克教授参与了该项目的设计指导工作;还得到了“中华玉文化博物馆”原建筑设计师,被国际上誉为中国八大杰出建筑设计师之一赵冰博士,在博物馆外观装修设计方面的指导。
下面,我将我们这次的设计成果向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做个汇报,敬请各位指导。
目录
前言
02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重大的历史使命感
博物馆设计构思框架
博物馆外观设计
博物馆的空间组织
博物馆公共大厅设计
博物馆展示区设计
博物馆其它功能区设计
博物馆的消防安全设计
04 05
07
09
010
012
015
016 3
第一章
重大的历史使命感
做有责任的人,做有责任的公司------这一直是我们河南国基设计装饰工程公司做人做事的座佑铭。
当5.12地震发生时,我公司以最快的速度决定,捐款10万元。事隔三个月,国基又向省政府请缨,义务参与江油市的医院、学校的设计工作。我们认为,当国家和民族需要我们的时候,也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吧!
设计博物馆的装修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使命。我们的设计团队也深感重大的历史使命感。
一个博物馆,其实就是挖掘地方文化,打造地方品牌,树立一个地区金色名片的平台。它能够推动产业的高速发展,带动地方经济的腾飞.随着中国经济的全面腾飞,国内很多地方都在建设着不同类型的博物馆,旨在强化地方文化,强调地方特色,宣扬地方品牌。在这一点上,博物馆的比较竞争也非常激烈。
我们规划装修改造后的博物馆应该也是“百年大计”,要有一定的高度,有极强的前瞻性。首先要确定博物馆的定位,是镇平的玉博物馆,还是中国的玉博物馆,还是世界的玉文化博物馆呢?装修使用后,若干年后,当博物馆需要宣传时、当后人需要炫耀时、当网上需要传播时、当外宾、当首长需要参观时、当学者们寻找研究方向时,我们的“中华玉文化博物馆”号称“中国玉雕第一馆”建筑面积是多少?有多少个展馆组成?有多少个故事?有哪些之最?参观后能否为之震感、为之自豪、为之向往呢?
所以,规划设计如何能够真正成为“中国玉雕第一馆”?如何能够在兄弟馆中脱颖而出?如何能够真正成为科技的、文化的、创新的、震撼的博物馆?是我们感到重大历史使命感。
第二章
博物馆设计构思框架
一、博物馆外围环境改变
建筑虽是环境的主体,但建筑也只是环境的一部分,再优秀的建筑主体,如果没有有秩序的环境来衬托,这个建筑的形象顿然失色;再有文化主题的建筑主体,如果没有相应的文化环境,这个建筑难显其文化魅力;再伟大的建筑主体,如果没有理想的、有血统的建筑群来衬托,这个建筑难成其大。
局部与整体的观念并非始自今日,而自古有之。古人曾把这种整体环境理解为多个单体建筑的相互关照,从而形成群体建筑,来成就其大宫大殿的建筑魂魄。“建筑”作为稳定的不可移动的具体形象,总是要借助于周围环境恰当而和谐的布局才能获得完美的造型表现。
所以,要想改造好博物馆的外观形象,首先是从博物馆的外部环境上下功夫,改变博物馆大的外部形象和环境。比如广场的重新规划,博物馆外围的建筑重新设计改造,统一文化形象等。
二、博物馆的文化氛围
没有文化的建筑、没有文化的装修空间都是没有灵魂的,没有渗透力,没有生命力的空间。我们所规划设计的博物馆空间,必须要有浓厚的主题文化氛围。
中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了解中原文化就了解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南阳是汉文化昌盛繁荣的发源地,了解南阳汉文化就了解了中原文化。可见汉文化的巨大魅力,她不仅是南阳的文化魅力,也是中华民族的,世界的文化魅力。
我们要设计规划的是“中华玉文化博物馆”,我们有理由,更有资格宣扬我们的汉文化。因此,我们想在整个博物馆的规划设计中,始终以汉文化作为设计的元素和主线,致力于打造浓厚的汉文化氛围。
三、把现代科技手段紧密地和博物馆设计结合在一起 从钻木取火到如今的电子打火,从古人的徒步远行到如今的太空遨游,人类的进步史册上抒写着一个个科技神话。2008的科技奥运,让我们目睹了现代科技与建筑空间设计的结合,感受了现代科技的巨大魅力。
因此,在这次设计中,从博物馆的外观改造到内部空间装饰,都要把现代科技装饰材料运用其中;把现代科技的灯光效果运用其中;把网络、数字化的设施引入博物馆的各个功能区。打造网络化、数字化、时尚现代科技化的博物馆。
四、打造博物馆“博大”的空间形象
《尚书》称博识多闻的人为“博物君子”;《汉书·楚元王传赞》中也有“博物洽闻,通达古今”之意。从字义上说,博物馆首先要体现的是“博大”与“精深”,纵观我国近期新建的博物馆哪个不是万余平米,场面弘大,内容丰富,参观后无不给人一种震撼力。我们新改造的“中华玉文化博物馆”,应该是有文化、有内涵的、时空感觉历史悠久的,文化资源积淀丰厚浩瀚的、空间场面宏大的博物馆形象。
五、打造休闲型、趣味型的、时尚型的新型博物馆空间
休闲、趣味、时尚是人类心灵深处的生态元素,也是现代人工作生活的一种新态度。
博物馆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人们学习、旅游、休闲的景点,所以设计要依人为本:时尚的元素和色彩和空间设计完美结合;为游客设计舒适的休息空间;设计宽大、现代、舒适的卫生间;设计多处趣味性的观赏空间和娱乐空间;在整个博物馆空间中设计音响系统,让游客在休闲娱乐中身心愉快的参观和学习。
博物馆的空间限定和空间序列的演排,要有浓淡虚实、疏密大小、隔连藏露。设计的象贝多芬的交响曲一样:有前奏、引子、高潮、回味、尾声,让每个走进博物馆的人都能从内心深处听出宏伟壮丽、华 6 美舒缓的乐章来。
六、经济原则
设计也是生产力,为甲方创造财富形象的同时,在达到预期的设计目的和品味的要求,为甲方节约开支,也是一个优秀设计团队的美德。
该项目的改造设计中,确定相应设计的标准,避免“过度设计”“浮夸设计”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不追求形式主义和盲目豪华,最大限度地为甲方节约。
第三章
博物馆的外观设计
中华玉文化博物馆的建筑造型,是以传统文化的“玉”字书写体为灵感----以大地为纸,以镇纸为架,落地有声,旋转叠层而起,架于镇纸而腾飞……
一、形
博物馆的形,除了玉字之说外,没有其它的冠名,是不利于其文化传播的,应该冠以传奇色彩的名字。
我们可以这样想想…….那笔一气哈成的书写体“玉”字,落地有声,旋转叠层而起,架于镇纸而腾飞--------象一只腾飞的“玉凤”。
玉凤,新石器时代的玉制品。相传,殷商始祖契的母亲简狄,是在吃了玄鸟(即凤,当时也叫玉鸟)的蛋后,才生了契。这就是“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传说。殷人也就自命为凤的后裔。1976年河南省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了这件文物,玉凤的出土为研究早期的凤鸟信仰提供了一份珍贵的材料。
这件玉凤身躯扁平,形体修长,亭亭玉立。引颈回首,好像振翅欲飞,弯弯的身躯,外缘凸张,内缘凹曲,凤冠高耸,尖喙如鸡,长尾舒展,双翅微张,显得体态婀娜,灵动有致。整件器物造型优美,线条流畅,玉质莹润,神态迷人。
冠之“玉凤于飞”的命题,象征着圆润智慧的玉之乡----石佛寺,正在以她开放、柔性、美丽的姿态腾飞而起,走向世界。
那笔一气哈成的书写体“玉”字,落地有声,旋转叠层而起,架于镇纸而腾飞--------象一只腾飞的“玉龙”。
【名称】:玉龙
新石器时代玉作品
玉龙呈墨绿色,体卷曲,平面形状如一“c”字,整个龙体恰如一条即将出水的巨龙,正翻腾而起,气势雄浑。龙之故乡,龙的传人,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它的身上寄托了力量、希望和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同任何一种“神圣之物”一样,龙的形像也来源于先民对于“图腾”的崇拜。古代人多把对自然界的畏惧和对美好生活的希冀用一种徽号或保护神来代表,黄帝的后裔就用龙作为标记,称自己是“龙的传人”。后世的帝王也借龙来神化自己,龙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越来越居于崇高的地位。
冠以“玉龙腾飞”的命题,象征着龙举云兴的玉乡---石佛寺镇,正以他斗志昂扬的奋斗精神奋发前进、以他雄健的姿态欢迎四方来宾,营造了石佛寺正在飞腾的发展景象。
这两个命题可由领导和专家们确定。
二、势
力量 威力-----<<辞海>>
视野开阔、风景优雅、秀外慧中的玉文化广场的尽头,那一层层、一段段结实美丽的阶梯高高迭起。中华玉文化博物馆建筑外观以“玉凤于飞”或“玉龙腾飞”的构思主题,来表达玉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博物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成为凝聚“玉”字元素、象征玉文化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博物馆南北展开,以舒展的平台基座的形态映衬,站立于层次丰富的玉文化广场;二者互为对仗、互相补充,共同组成表达出博物馆主题的统一整体,展现出博物馆雄浑豪放的壮观场面。
广场的两侧,高大威猛的汉阙站立两排。汉阙是汉文化的代表 8 元素,在汉代大多建在宫殿的门口,显示其威严的元素。在这里,我们把每个汉阙的四周都安上了玉璧,让汉阙和玉文化有机结合;“玉”字建筑主体的竖向墙面,将汉文化的元素图案浮雕在汉白玉石板上,干挂于墙面。让强大的汉文化元素渗透其中,彰显博物馆博大的文化底蕴。
新改建的博物馆,借以原有形态,改造博物馆周围的水系,把比作“镇纸”形状的矩形建筑的西段设计成高大的山石,再做成高山流水状,与“玉”字建筑主体和谐相融,强调了山石的体块关系。博物馆主体雄奇苍劲、挺拔硬朗,自然成就了远古的传奇故事------高山流水觅知音。
如果博物馆周围的建筑都能改造的话,就能和广场、博物馆一起构成“中华玉文化博物馆”的建筑群落。就可以向世人公布,该博物馆的占地面积、建筑主题与特色、展示规模等,从而形成博物馆自身的雄伟态势。
第四章
博物馆的空间组织
空间组织就是空间的组合,利用设计手段,在空间中设定设计的语言与人对话、传递信息,以左右人们的前进方向和游看路线。
一、各展示功能区的空间划分
根据博物馆现有的空间结构,结合导游交通路线,把博物馆从大方面分为两大块;公共功能空间、玉文化展示功能空间。公共功能空间划分为:
博物馆入口门厅、博物馆主大厅、玉产业专题区、“中国玉雕第一馆”厅廊、学术报告厅、游客留言娱乐区、领导关怀长廊、玉文化多媒体博物馆、公共卫生间、公共休息区、玉精品纪念商品区等十一大空间。
玉文化展示功能空间划分为五个单元展区:
第一单元、玉之路:玉文化传播馆、玉神话馆、玉料馆、玉商馆。第二单元、制玉工艺:彩玉馆、玉作坊馆、玉设备馆、玉包装馆。第三单元、玉史长廊:史前玉器馆、夏商周玉器馆、春秋战国玉器馆、汉晋玉器馆、唐宋辽金玉器馆、元明清玉器馆、玉史人物馆。
第四单元、现代精品展示空间:当代大师馆、当代玉精品馆(4个)。第五单元、玉专题展示空间:玉佛馆、百玉馆、金镂玉衣馆、玉乐器
演奏馆。
二、博物馆空间交通路线
空间的交通路线图,是空间构成的骨架,它告诉和暗示人流们在空间中的行走方向。
博物馆空间的交通流线按功能区基本划分是:门厅----主大厅------玉产业专题展示区-----“中华玉雕第一馆”门廊----第一单元,玉之路----第二单元,制玉工艺---第三单元,玉史长廊----第四单元,现代精品空间展示-----第五单元,玉专题空间展示----玉文化多媒体博物馆-----玉制作体验馆-----领导关怀长廊-----游客留言娱乐区----玉文化学术报告厅-----精品玉雕纪念商品区。
第五章 博物馆公共大厅设计
一、门厅设计
门厅是进入博物馆的第一个空间,是博物馆的前奏和引子,是拉开博物馆神秘面纱的序幕。
在门厅的设计方面,我们先充分发挥原有建筑结构的高度,做出高大明亮的空间形象。利用汉代古典门窗的装饰元素---花格,做空间限定隔断,虚实结合,增加空间的视觉深度。迎面的背景墙,设计了 10 一面巨大的玉制竹卷字画,内容用孔子的“君子比德于玉”来书写,让游客目睹后,先有敬玉、崇玉的思想基础,先进行一点玉文化的简单洗礼。进门的右首前面和入博物馆的大垭口,采用现代的表现手法来装修,起到引人入景的现代邀请意味。
二、主大厅的设计
主大厅是进入主题的第一道关隘,游客从门厅走进时,要有精神为之一震的感觉。所以,设计手法上,除保持大厅的空旷空间外,迎面设计了一个巨大的玉石雕塑,塑者温润和善,打盘坐在莲花宝座上,大有天工般的艺风,结合玉文化传说,我们暂定名为-----玉始天尊,表示玉的发现和开采使用是从这里开始的,这里就是玉的开始、是玉文化发源地、是玉的祖先。
大厅入口处左边那个柱子,设计成玉面柱,柱子通身安装了许多各种面孔的玉人面,美丽的容颜是“花容玉貌”“如花似玉”,高贵的品德是“冰清玉洁”“温润如玉”。古人形容美貌的男女一般都是说“玉男”与“玉女”,装饰这两个柱子,好让游客走进大厅后,“摸摸能够改变容颜的”,在导游的解说下,好伸手摸摸,感受一下玉的柔美感,近距离感受玉的神奇趣味。
三、玉产业专题区设计
走进博物馆的主大厅,左首空间就是玉产业专题区的空间,该区四面环水,做空间上升状处理,巨大的浮雕墙面,上面雕刻着石佛寺繁荣的玉雕市场,和多位玉雕大师的形象。迎面大块电子屏幕,上面不断滚动地播出,关于镇平玉产业的发展盛况录像,大屏幕下还有三个电子触摸查询台,可以查询石佛寺玉文化的网站,以及各位厂商的介绍和联系。
在专题区的中间,还摆放着大型的沙盘,沙盘有石佛寺镇大市场和新建市场的模型,还有本博物馆的模型,让游客在了解玉文化的同时,全方位的理解石佛寺,了解博物馆,感受博物馆的壮观景象。
四、“中国玉雕第一馆”厅廊设计
在学术报告厅的外侧,和主大厅相向而形成一个宽敞高大的厅廊,厅廊的顶面是用汉文化元素,结合玉文化元素的仿汉白玉浮雕,厅廊的前方正是通向博物馆展示区的大门。这樘大门高5.8米,形似威严的宫殿大门,是通向藏宝的殿堂,她的高大神秘,足以证明宝藏的价值。大门上方门匾上写着“中国玉雕第一馆”,也只有这样的大门能够和这个称号相匹配!
第六章
博物馆展示区设计
展示区是博物馆藏品和玉文化宣扬展示的中心空间,分五个单元展区,22个展馆。每个单元设总篇简介说明以及分馆说明,设2.4宽的公共交通走廊,参观动线曲折回荡,极富传奇韵味;每个展馆采用虚实结合的空间限定手法,展馆与展馆,展馆与走廊浓淡虚实、疏密大小、隔连藏露,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神的演绎、石的歌声、佛的震撼,哪里都是扣人心弦、跌宕起伏。
博物馆的灯光采用直接照明和间接照明相结合的方式,“无光不玉”,凡展品均采用直接柔光照明。公共空间均采用间接照明,让空间光线柔和,明暗互变,突出主题,营造神秘大气的展示空间。
一、玉之路单元
这个单元分:玉文化馆、玉神馆、玉料馆、名玉馆、玉商馆。
玉文化馆:主要通过大量图文资料、视听资料,阐述玉的成分、玉的工艺、玉的魅力。教人参观后,都能识玉、鉴
玉、买玉、藏玉。
玉神馆:主要以多媒体或形象生动的雕塑故事,展现自盘古开
天劈地以来的各种与玉有关的神话传说如:红山玉人
女娲补天等。
玉料馆:以独山文化为背景,山洞藏玉的形式展现形形色色的 12 玉原石料,让游人了解玉的珍贵渊源。
名玉馆:主要展示和玉一样美丽,似近或同类的宝石,象我国四大名玉以及琥珀、翡翠、水晶、玛瑙等。
玉商馆:通过多媒体、动感地图、其它图文资料,主要展示石佛寺玉商玉通天下的雄才伟略,展示大玉商的传奇故事。两幅大型的动感地图,结合了LED光纤灯的变化效果,能够分时分段显示:镇平玉销向全国的网点、世界玉石分布、全国玉加工玉市场分布图等。
二、制玉工艺单元
这个单元分:采玉馆、玉作坊馆、玉设备馆、玉包装馆
采玉馆:主要展示远古和现代人类开采玉和淘玉的方法与故事。
玉作坊:主要展示古代人们制玉雕玉的方法。
玉设备馆:通过对比,展示古今制玉的设备。
玉包装馆:展示自古至今的玉器包装工艺。
三、玉史长廊单元
利用古典的装饰元素,加一字排开的阵列空间,陈列展示我国历史长河中灿烂的玉文化珍品。
这个单元分:史前玉器馆、夏商周玉器馆、春秋战国玉器馆、汉晋玉器馆、唐宋辽金玉器馆、元明清玉器馆、玉史人物馆
史前玉器:史前玉器也是神玉阶段,史前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的推动力是神。神是巫觋创造出来的,她(他)依靠神的力量统治社会。反映巫觋的玉像、玉面像见于红山、大溪、凌家滩、良渚、石家河等史前文化。这个区展示的主要是与神有关的,以及新石器时代 13
良渚文化的玉器作品。
夏商周玉器馆:夏商周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三个社会阶段,那时的玉器主要以礼仪器品、祭祀器品、少量的兵器为主,象“六器”、“六瑞”等,所以这个展区的内容开始丰富起来。
春秋战国玉器馆:这个时期礼崩乐坏,主要以王玉为主,重
要器形有璧、琮、钺、璜、梳背、锥形器、串饰等。工艺精致工整,器形规正,纹饰较细腻,镂空阴刻较精,风格精细俊秀。
汉晋玉器馆:这个时期,社会稳定、国力昌盛,玉文化蒸
蒸日上。玉器制作不断创新,形成了雄浑豪放、气势磅礴的艺术风格。这个时期的玉多为工艺品摆设为主,到后来多为陪葬品为主。
唐宋辽金玉器馆:这个时期,装饰玉的发展进入了繁荣期,常见的主要有玉带板、玉带扣、玉璧、玉环、玉梳、玉簪、玉坠、玉牌、玉佩等。大型玉雕作品也越来越多,佛教作品开始出现。
元明清玉器馆;这个时期的玉器,最求玉质和雕琢的精美,出现了大量精美绝伦的器皿。装饰玉进入了历史最繁荣的时期,展品非常丰富。
玉史人物馆:主要通过多媒体或大量图文资料,展示历朝
历代著名玉雕大师的传奇故事。
四、现代精品展示单元
这个单元主要展示,当代大师传奇故事及作品,展示当代有代表意义的经典作品。
通过多媒体及图文资料,还有大量的大师作品,来展示国内 14 及石佛寺当今玉雕大师的风采。
第七章
其它功能区包括:玉制作体验馆、领导关怀长廊、玉文化多媒体博物馆、游客留言娱乐区、玉文化学术报告馆等六大块组成。
一、玉制作体验馆
游客在参观博物馆的各个展示区后,走出“中国玉雕第一馆”的大门,迎面看到的是---“玉制作体验馆”。
当看完了玉文化的展示,看完了千姿百态的美玉,彻底的识玉、懂玉,爱玉了,再走近玉制作体验馆。这里有先进的制玉设备,有各种色彩的小块玉料,还有经验丰富的大师指点,就亲自动手DYI一把吧,感受一下自己的制作本领。
这个区的布局方面,除了制玉设备外,还有玉纪念品展示柜、小玉料自选柜,制玉操作台等。
二、领导关怀长廊
这个区主要通过多媒体不断滚动播放、大量的图文资料声情并茂的展示,各级领导各地明星名人对博物馆的关心、支持、指导、帮助、崇尚等,从而不断提升博物馆的社会认知度和社会地位。
三、多媒体博物馆
这个空间可做贵宾接待区,内设投影设备,可以坐在宽松的沙发上,观看三维动画的博物馆各个展区,通过科技的音影效果感受不同的博物馆效果。
多媒体博物馆就是通过音影设备,通过三维特效制作,比如各朝代的玉器精品,都可以还原到那个朝代的故事,这样看博物馆,比真实的展区更传奇化,能看到神秘、深邃的时空玉文化演绎。
博物馆其它功能区的设计
三、游客留言娱乐区
这个区在主大厅的西南角,和领导关怀长廊相连接。游客在参观完所有空间后,即将离开的时候,可以在此留言做纪念。
这个区以游乐的形式,结合高科技的设备,一个大屏幕,一个可手写的触摸屏组成。在这里开发了一个电脑系统,你可以在此写留言、发表感言、查询帖子、顶帖子(对别人的感言,发表自己的意见),大屏幕和触摸屏同步显示,形成互动互乐的场面。
一、玉文化学术报告厅
玉文化学术报告厅,是结合每年的玉雕节,和来自全国乃至全世界玉文化爱好者、各级领导、权威专家在此汇集一堂,共同研讨玉文化的发展、探讨玉贸易与玉市场的开发等。
在装修风格上,以学术报告形式为主的多功能大会议室。还应考虑到节目表现的需要,考虑舞台灯光,多媒体播放等。
第七章
博物馆的消防安全设计
一、消防设施设计要求
1、消防器材全部选用用国产或进口优质品牌中高档产品,变频器为进口。
2、防火卷帘门采用折叠提升式防火卷帘门。一直二层共设六道放火卷帘门。
3、消防安全标识,使用品牌的智能LED标识系统。
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工程(以下简称系统)的基本设计要求:
1、采用的控制中心报警系统,系统内的设备造型和安装施工都应符合此原则和标准。
2、严格应执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和相应的施工及验收规范《博物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1999年版)现行的有关强制性国家标准规定,以及采用国际或国内公认法定标准。
3、系统应设有自动和手动两种触发装置,火灾报警控制器和每一总回路的火灾探测器和控制模块或信号模块的地址编码总数,应留有一定余量。系统的设备应采用国家有关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单位检验合格的产品。
4、系统构成、消防联动控制、火灾报警装置、消防专用电话以及系统接地的设备材料选型和安装施工应符合本条款的有关规定。
5、消防控制设备下列控制装置组成:火灾报警控制器、自动灭火系统的控制装置、展区防排烟系统及通风系统的控制装置、消防卷帘门的控制装置、火灾应急照明与疏散指示标志的控制装置。控制设备应选型先进、优化组合、做到安全实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6、消防控制室的控制设备应有下列控制及显示功能: A、控制消防设备的起停、显示其工作状态。
B、消防管网、防烟和排烟机的起停,除自动控制外还应能手动直接控制。
C、显示火灾报警故障部位。显示保护对象的重点部分、疏散通道及消防设备所在位置的平面或模拟图等。
D、显示系统供电电源的工作状态。消防控制设置的火灾报警装置,其控制程序应符合本条2款的有关规定。
E、消防控制室的有关消防通讯设备应符合本条2款的有关规定。F、消防控制室在确定火灾后,应能切断有关部位的非消防电源,并接通警报装置及火灾应急照明灯和疏散标志灯。
7、消防控制设备对自动灭火系统应有下列设计功能: ①控制系统的起停;
②显示设备的工作状态。
8、消防控制设备对常开防火门、防火卷帘的控制应符合本条2款的有关规定。
9、火灾报警后,消防控制设备对防烟、排烟设施应有下列功能:
A、停止有关部位的空调送风,关闭电动防火阀并接收其反馈信号。
B、启动有关部位的防烟和排烟风机、排烟阀等、并接收其反馈信号。
C、控制挡烟等防烟设施。
三、消防系统的设计检查
1、消防管网灭火系统所需的设备、材料及安装调试。
2、提供系统设备选用产品的名称、生产厂家等情况。
3、由中标单位负责消防验收,并提供验收报告。
4、消防相关设备要求有自检功能。
5、消防控制室的匹配标准。
第三篇:湖北省博物馆楚文化展陈列设计说明
湖北省博物馆楚文化展陈列设计说明
设计概论
湖北省博物馆是楚文化高度浓缩和概括的凝聚地,是楚文明的集中代表。她丰富而浩大的藏品在用它喃喃的低语无声地吟颂楚文明的光华。
浓郁而鲜明的文化氛围和艺术个性是博物馆陈列设计的根本。在楚文化展陈列设计中,我们坚持现代主义与地域主义的结合,注重内容与形式的统一,通过形式设计的语言恰当而准确的展现内容精神,以此强化陈列的功能性和艺术个性。
注重文物保护至上原则,安全合理高效科学的展示文物。注重博物馆陈列空间的人与物的对话和交流。创新的视角,现代的科技手段和设备,唤起观众的主动参与意识。
注重博物馆陈列空间形式设计的视觉秩序空间节奏及视觉感染力。
注重形式设计的安全性与环保性。
形式设计不应回避时代的发展,历史对于今天已是洪荒远古,很难如何准确的以某种形式语言来复述,因此湖北省博物馆楚文化展陈列设计更应避免反历史的设计行为。在今天,运用现代主义的设计手法融入传统地域文化的符号,更具象征性的表达地域文化的情结,而非直白的描摹!这是我们在楚文化展陈列设计中的理念。通过对传统地域符号的整合提炼,尝试着在现代主义设计的实践中重新解释地域性。也就是说,新时代的设计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应继承传统形式的非形态精神,并努力将其传承到下一个时代!
设计说明: 第一展厅: 楚文化展序厅:
在第一展厅的设计中,我们根据整个楚文化陈列的内容特征,在整体的空间布置上,有意识地强化序厅的概念,将序厅定位成一个“单纯的概念空间”,对整个楚文化展陈列作高度的概括和喻示,使之具有一种情感的传递作用。
我们在“城池”与“宫廷”中寻找设计的概念元素,突出楚文化陈列中贵族阶层以及城痕的古代文明的代表特征,以此为整个展馆定下基调。
我们创造性的将引厅前置,以求通过这样一个虚拟的心理空间处理对展览内容起到很好的先导和意想的作用。经引厅入序厅,我们在序厅的设计上引用楚国的厅堂概念,通过厅堂的象征性还原,再现两千多年前楚人的生活形态。概念还原的廊柱凸现宫廷的氛围,而天花中央弧形飘逸的彩绘,彰显一份浪漫与华贵。围合的四壁上创作楚文化为主题的艺术浮雕隐隐浮现。步入序厅的正前方是一组还原的漆绘彩屏,展厅的前言镂刻于上,四周展墙边暗藏光源,隐隐的向上漫射,烘托一种诡异、神秘的氛围,隐含着透出历史的时间与空间上的距离,引导观众的视觉向里伸延。正中间地面将石材做拉丝处理,以席纹的组织格式拼贴。通过这些艺术氛围的营造,使观众对整个楚文化展在视觉上和心理上产生一种期待,形成第一印象的视觉感受。同时,在序厅的造型设计中,我们对传统地域符号的选用进行高度的提炼与概括,大象无形,点到即止。灯光从四边蔓延而出,展现于人们眼前的仿佛是一个久远而浪漫、虚幻而神秘的历史空间。开疆拓土展区
在第一展厅开疆拓土展区的设计中,我们将纪南城局部复原模型置于展厅的正中央,将模型通过空中悬挂的织物造型对应下面空间对称的桌面展台,围合发光,将楚国强盛时代的辉煌历史资料反映其中,形成空间上的遥相呼应,既充分的利用空间上布局的合理性,又更加立体、灵动,形成展区的视觉中心,强化了观众的感染力。
同时,我们将纪南城平面示意模型以全新的视角置于微倾的墙体之上,使观众以一种直观的视角观看模型内容。平面的示意图我们设计成立体的浮雕模型,再以这种巧妙的俯瞰视角,时空的距离在此变得富有意味,那久远的纪南城恍若浮现在观者的眼前。这种创新处理不仅有别于传统的观览,而且更加生动、和富有亲和力。砾石缕金展区
在开疆拓土展区与砾石缕金展区之间,我们在此处相对具像的设计了一个门楼,既体现了地域文化特点又使展厅在节奏上起到衔接、连贯的作用,丰富了空间的变化。
在此展区的第一部分青铜采冶与铸造,我们概念性的将铜绿山彩矿遗址的复原模型组合陈列,再现开采、冶炼的基本面貌。配以声效自动循环可控演示矿井排水、及采矿的过程。而在一边的墙体之上我们设计了大屏幕显示器,可三维地演示矿井中不同的各个结构框架的全貌,也可以观众自己选择性的观看感兴趣的某个矿井结构。
进入砾石镂金展区的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则以种类繁多的青铜礼器和兵器为主。我们在此展区以礼器、兵器相以城垣的概念做清晰的区分,城垣以内,以开敞的空间规则有序的柜体排列反映楚国社会的形态特征。城垣以外,以廊道的概念使空间相对显得紧凑,同时,通过天花不规则的木构组合使空间在视觉上显得紧张,凸显内容上战争器具所具有的含义。通过这些巧妙的设计使展厅的形式设计对内容起到有效的补充,达到完美的结合。第二展厅:漆器、丝织、农业展厅
在第二展厅,我们将内容的次序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将第三部分的漆器与第四部分的丝织、刺绣做了对调,这样做是根据形式设计的风格统一有序而进行的调整。
在这一展厅的设计中,我们根据漆器与丝织品的基本特征,设计成以弧形为主的空间,针对本展厅的建筑结构高的特点,将中间部分作为主视区,椭圆形天花尽可能延伸,两边有意识的压低,以丰富陈列空间上的节奏变化。而在中间椭圆形的外墙体,我们取楚文化艺术色彩表现的漆红色,极富视觉象征。
在织纹绣画展区中,因为这一部分的文物以丝织品为主,我们以一组低柜来配以光纤照明和发光二极管照明来有效和安全的展示文物,同时在这一展区,为避免有害光源对丝织物的损伤,全部光源做防紫外线和红外线辐射处理,以保证文物的安全。
进入漆器展区,一个极富视觉感染力、开畅的圆形展区陈列在观众面前。漆器展厅显得庄重、大气。在正中间创作设计了一组以漆器为主的反映日常生活的宴饮场景,通过天花围合发光的织物造型使观众能够直观的解读文物内容,以此更加艺术的展示文物内容。在最里面,我们将一部分漆器富有意味组合陈列,增强整个展览的形式趣味。
进入力农重商展区,在这里,楚国在当时最为宏伟的水利工程,我们将它复原在架空的钢架玻璃地下,制作成沙盘模型。配以光电技术动态的演示水利工程的运作,以俯瞰的视角陈列在观众的眼前。极富视觉感染力的下沉式的场景设计,创新视角的场景设计既充分的利用了空间,又使形式设计的手法变得活跃。我们在楚国农业展区设计创作了一组楚人农耕的场景,相对清晰的还原当时楚人田间劳作的情景,此一场景可以起到解读内容的作用,观众可以直观的了解那些出土农具文物的使用情况。
第三展厅:九连墩车马阵复原展区
在九连墩车马阵复原展区设计中,我们将此展区划分为内、外两个区域,内区域以车马阵场景复原为主,外区域则以相关的历史资料及挖掘的过程中为主。在外展区的正中间墙体上,设计师将九连墩车马阵的挖掘俯瞰模型置于墙体之上,立体直观的展示九连墩挖掘的现场,以此与内展区车马阵的复原形成遥相呼应的关系,使内容通过这一陈列设计而更加的完整和连贯。同时我们将九连墩挖掘的相关历史资料和图片及出土文物沿外展区陈列。在内展区,我们定义为一个大型的场景展区。顶部天棚设计成弧形的天花造型,通过现代化的光影投射,游动的云彩,变幻的天空。配合车阵的复原我们在背后墙体上创作一幅气势恢弘的车阵壁画,再配以定向音响,展示车阵“万马奔腾、叱垞风云”的战车威严的壮观景象,仿佛使人身临远古强盛的楚国车阵。动静结合,极富视觉感染力。
同时,多媒体演示控制系统,将发掘前后的相关历史资料以自助的形式,供观众自行查阅,增强互动性。第四展厅:习俗风尚、学术艺术
从九连墩车马阵复原展区进入习俗风尚、学术艺术展区,设计师围绕楚人居室的风俗文化特点,按照楚人当年堂、室的建筑结构特点,按1:1比例复原。堂前结合建筑特点,以天光模拟堂前庭院的光线效果,使居室的外环境更为真实。堂与室的内部以历史资料为依据复原陈列,漆器、帷幔、席纹、柱构以及背景楚乐的氛围,使观众恍如置身于当年的楚国民居之中,感受古人的聪明才智与人居环境。
在学术艺术展区,我们充分的把握楚国文化以老子、庄子、屈原、宋玉为代表的人物特点,为凸显他们对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巧妙的利用天光的自然环境,从天光照射下来的光线洒在四个栩栩如生的汉白玉人物雕塑上,显得格外圣洁、光辉。白色的大理石地面与整体环境和谐、统一,更好的体现了形式语言为内容服务的设计理念。通过这种形式的设计组合,强化了内容在艺术形式上的解读性以及直观感受,丰富了观众的艺术想象力。
天花上采用的防紫外线与红外线的磨沙玻璃材质,不仅通透感很强,而且具有很好的防护作用。
彩绘石磬展区,我们在长长的走廊上设计了一组复原式青铜乐器,通过多媒体的展示,观众可以戴上耳机欣赏楚国金声玉震、鼓乐磬音的丝竹管乐之音,达到很好的互动效果。
柜型设计说明:
在湖北省博物馆楚文化展陈列柜型设计上,我们主要思考文物陈列的安全性和更换的方便性,以及柜型设计元素的视觉秩序。在注重文物陈列的安全性和功能性的同时强调地域文化符号的视觉象征。
柜内背板面饰亚麻布。柜内顶光源以发光二级管照明为主(无紫外辐射和无红外辐射),加装防眩光格栅。柜内台面底部光源以菲利浦940光管36W或18W为主(无紫外辐射),台面5mm磨砂玻璃面中间夹2mm白色亚克力板,底垫10mm清玻璃。根据文物的特点,我们在柜型设计上分为三类。一:中小型文物以墙柜陈列。二:重点文物及中大型文物以独立柜陈列。三:丝织类文物以低平柜陈列。
墙柜的开启方式以上下升降的玻璃来打开文物柜,内部是上下升降的传动装置。
独立柜的开启则主要依靠辅助的升降机械设备来完成,通过机械传动,将玻璃垂直掉起。
丝织类文物陈列的低平柜,则直接开启密闭的面板来实现文物的换取。柜内照明的光源全部采用发光二极管。
照明设计说明:
博物馆空间的照明应结合博物馆的特定使用功能来考虑。首先公共空间的照明光源的色温应与展厅内的照明光源的色温尽可能保持一致,我们在展厅内陈列照明采用4000K色温为主的光源,那么我们在公共空间的照明也尽可能的采用4000K色温的光源为主照明,这们可以保持观众对室内人工照明环境的视觉适应。
湖北省博物馆楚文化展展厅内的陈列照明设计是陈列设计中非常重要的部分,面对那些价值连城的瑰宝,照明的设计稍有不慎,后果就不堪设想。在整个湖北省博物馆楚文化展的陈列照明的设计时,我们依据国家文物局颁布的《博物馆照明规范》为标准,针对不同的文物对光源的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配置。
在湖北省博物馆楚文化展的照明设计中,我们对所有的天花射灯加装了防眩光罩,以减弱眩光对观众观看展览时所产生的视觉干扰的眩晕感。在楚文化展陈列第二展厅的丝织品部分,这些文物对照明光源的要求很高,照度必须在50LX以下,必须无紫外线辐射、最低的红外辐射。因此,我们综合现有光源的选择后,采用光纤照明系统和发光二极管照明来展示这些精美、珍贵的文物,因为光纤照明和发光二极管照明可以做到无紫外线辐射和红外辐射的原因。在使用光纤照明和发光二极管照明时,我们将光纤的光源选定为4000K色温,以保持与其它展区照明的相对协调。这样一来,在照射这些精美珍贵的帛书帛画及丝织品时,就可以将照度适当的提高至100LX左右,可以更好的展示这些文物,不至于在50LX以下照度中偏暗的照射而使人观看起来很吃力。
根据不同的文物的照射标准,青铜文物的照度为150LX—300LX之间,在天花上装四线导轨专业射灯,12V 50W,8度反射角,安装防眩光罩。漆器文物的照明,照度为150LX以下,安装防眩光罩及防紫外线镜片。在照射辅助展品及大的版面时,则以24度反射角以上的光源安装防眩光罩照射,而在展厅的环境照明,则全部暗藏发光,光源均通过二次反射后漫射发光,保证展厅的公共区域平均照度在可控的50LX。
场景设计说明:
一:铜绿山采矿遗址复原
我们在此以组合式陈列多视角再现当时采矿概貌。
1. 中间展台上置采矿遗址复原模型,立体的还原挖掘出的原貌。
2. 在中间墙体上,复原矿井断面模型,配以机械装置,可人工操作演示采矿的过程,旁边设置定向音响。
3. 在边墙上,设置大屏幕演示屏。内容则是三维动画制作的各个井坑结构的全方位演示。
二:漆器部分之宴饮场景
我们为了反映漆器在当时楚人生活中的使用,在漆器展区创作设计了一组宴饮场景,这样可以直观的让观众了解漆器在当时人们生活中的用途。一比一的还原体量在视觉上给人以亲切的观感,运用现代的光电技术,使炭盆中闪动着火光,悠悠于耳边的楚乐恍若时空在此倒置。
三:楚国的灌溉渠芍陂场景
这里,楚国在当时最为宏伟的水利工程,我们将它复原在架空的钢架玻璃地下,制作成沙盘模型。配以光电技术动态的演示水利工程的运作,以俯瞰的视角陈列在观众的眼前。四:楚人农耕场景
我们在楚国农业展区设计创作了一组楚人农耕的情景场景,相对清晰的还原当时楚人田间劳作的情景,此一场景可以起到解读内容的作用,观众可以直观的了解那些出土农具文物的使用情况。
人物塑像结合地面塑型,天空配合投影显示飞动的鸟兽,多媒体设置可供观众自行查阅相关的资料。五:九连墩车阵场景复原
1. 影像投射在弧形的天花,涌动的云彩。2. 正面背景大型车阵壁画。3. 模拟风,吹起锦旗招展。
4. 定向音响,战马的嘶鸣,车阵的声效。
恍若时光倒流,置身其间,这恢弘的场面、磅礴的气势,充满了强烈的视觉感染力。
两旁设置多媒体供观众自助式查阅资料。六:楚人居室复原场景
我们参考相关的历史资料,按照楚人当年的堂室的建筑结构和室内布置以1:1的比例复原展示楚人居室。借用天棚采光的一部分模拟自然光的效果,居室外围,设计处理成庭院的氛围,与展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室内的陈设则严格参照相关的历史资料布置,漆器、帷幔、席纹、柱构以及背景楚乐的氛围,使观众恍若置身于当年的楚国民居之中,直观的感受楚人的人居环境。
辅助陈列设备的运用:
新陈列带给观众的不仅是新的展览,而且还应带给观众新的方便。因此,我们考虑在本馆配备观众参观用的自助式电脑语音讲解导览器,先进的技术(供观众可涉足的参观馆内分层式导览图,通过导向定位可以帮助观众完整地参观完整个馆内展览,同时,定向红外感应可以将每个区域及文物通过多种文字的选择介绍给观众)体现了科技的时代性。
第四篇:电影博物馆(二,三层设计说明)资料
中 国 电 影 博 物 馆
——将“雕刻时光”空间化的艺术设计
电影作为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综合体现形式,已经走过了一个多世纪风风雨雨的路程,电影丛林展现在世人面前的不仅有无数影片纪录并反映出的人类无比丰富的精神世界和善于思考的卓绝智慧;电影的发展也在物质层面上展示着科学技术随着时光的脚步不断前进的步伐,因此,从某种角度上说,电影是反映人类对外部世界和精神世界不断追寻、探索的特殊媒介和载体。由于电影是通过光影和声音对时间进行纪录,所以有人诗意地把电影称作是“雕刻时光”的艺术,而电影博物馆是将电影作为人类智慧的载体在一定的空间内展示,因此可以说电影博物馆应该是把“雕刻时光”空间化的艺术。它要向观众展示它各个层面的内容,让观众通过参观电影博物馆认识、了解电影,掀开电影不为多数人所见的神秘面纱,将银幕上上下下、前前后后的不同侧面都展示给观众,让电影文化通过博物馆展示在人们的认知中从专业变成知识,进而变成人们的常识,这样,人们对电影——人类智慧结晶的一块瑰宝,就会有更多的了解、更多的热爱、更多的支持甚至更多的参与。
博物馆既是一个大的舞台,可以让丰富多彩的内容舞蹈起来;又是一个具有相对限定性的空间,不可能做到事无巨细、毫发毕现。因此,博物馆的展示应该具有全面性、权威性,但要通过概括性的整体构思和精微巧妙的局部设计来有选择性地将代表性的内容展示出来。也就是说,整个展馆的设计在思路清晰、定位明确、个性突出、设计巧妙的前提下容纳尽可能多的信息量。因此,根据博物馆的设计特性和电影的本体特征,我们对中国电影博物馆的整体设计构思及定位是:
合理地划分空间。只有将一个大的空间化划分成小的空间,才能在设计上体现空间设计的层次感、丰富性、个性化,这一方面有利于设计细节的展开和多元设计理念的呈现,另一方面空间的丰富层次也可以从视觉和心理上给观众造成空间的延展和悬念感。
体现清晰的思路。划分空间有很多优势,但是如果思路不清楚,又会造 成空间破碎的凌乱感,因此,既要把空间打碎,又必须将空间有机整合。清晰的思路既是设计水平的宏观展现,又是方便观众参观的“以人为本”的人文设计理念的体现。观众可以从各厅主题一览中清晰明确地了解到电影文化的各个层面和各个展馆的大致内容。
和谐与多元并重的设计风格。多元化特性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文化的重要标志,在多元中体现协调更是现代文化品质的至高追求。多元化是社会开放、信息全球化的一个结果,而在多元中保持和谐,则是判断能力和思考能力的表现。因此,在多元中保持和谐也是我们在设计风格上的追求。在整体上,我们力求造型、色彩、空间、光线等设计元素现代化。但是,又根据各个展厅的主题不同,又对其进行个性化的处理。 以人为本的现代设计理念。“以人为本”的人文化理念,在当下是社会各个领域都力图追求的境界。为了增强展览的艺术性和趣味性,提高观众的审美满足感,我们根据内容的不同,利用多种媒体进行展示。另外,除了被动的接受展示内容,我们在有些环节的设计中还特意为观众安排了充满游戏感的互动装置。这样可以充分调动观众的主动性,从而引起观众兴奋感,最后达到很好的参观效果。合理的人流路线设计,也是我们在设计中着重考虑的因素。我们在各展厅的空间分布及展馆之间的衔接上都充分的考虑到了观众的行进路线,尽量让观众不走冤枉路,也不会错过应该看到的精彩内容。
第一厅
电影的发明和诞生
该厅的内容,从历史的角度,将人类对光影的认识过程和电影的发明诞生结合起来,它既是人类对光影技术运用的科学发展过程,也是人类文化发展史的一个方面。因此,我们在设计时,着重突出了该厅的历史感,充分运用了具有典型性的历史符号为设计元素,但又不是简单的模拟和复古,而是将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和展览手段巧妙地融入其中,在设计语汇明确的基础上,体现出整体设计的前卫感。
序:光与影
(1.tga.jpg)观众进入展厅,也就进入了“光与影”的序言:在观众正对 面,有一个镶嵌在“巨块岩石”中的投影幕,上面投放着投影机的各种画面,此时,观众的影子也在光线的作用下,投射到投影幕上,和投影机投射的画面重叠在一起,制造出一种真实和虚拟相交互的神奇效果,让观众一进入展厅,就身临其境地进入到一个奇妙的光影世界,同时也感受到这个博物馆中互动项目带来额的乐趣。
(2.tga.jpg)进入远古洞穴中,粗砾、不规则的岩石墙体给人一种远古的时代感,洞穴中有模仿柏拉图《理想国》中描绘的洞穴奴隶造型,他们影子被投射在石壁上,给人以真实的远古环境感。但是,我们在墙面上做了出其不意的处理:在前面上镶嵌有等离子电视屏幕,每一个屏幕下方都有一束“光线开关”,当观众走到屏幕前,“光线”会自动将屏幕打开,反之,屏幕会自动关闭。这样,既可以节约资源,又可以让观众在远古的环境中感受光影技术在现代科技中的功能和作用。
(7——8.tga.jpg)在展示中国古人对光影的认识时,我们采用了中国古代宫廷的建筑元素为背景,用木地板和红色栏杆的蜿蜒曲折设计出一段独特的“宫廷九曲桥”的意象,在这样的背景下展示《墨经》和《老子》的著作、中国汉代宫廷观影情景、张正宇所绘“汉武帝观影图”、中国“灯影戏”传播国家示意图、唐朝宫廷“拉大片”想象图、各种手影图示例等与光影有关的中国古代典故,再配上中国古典器乐曲,给人一种古香古色、回味悠长的意韵感。
(4.jpg)在展示古代人类创造各种“活动图画”的部分,我们用古埃及神庙的建筑元素为主要设计语汇。在具有古埃及风格的墙面上将各种古代壁画复制图分布展示,在墙面的前方有四根仿神庙石柱的方立柱,在每一个立柱上,都有一个等离子电视,可以播放跟这一部分内容有关的资料和影像。用古埃及神庙为背景,不仅跟展示内容中古埃及陶器及墓穴壁画的复制图相吻合,具有强烈的神秘感,而且,也表现了全世界范围的古人都有早期的活动图画。
(5.jpg)活动照像术和电影的问世这一部分,因为与人类的工业技术和科技成果关系密切,所以应该充分应体现机械工业和电力时代的氛围特征。我们用具有极强工业代表性的符号——齿轮,作为装饰吊在天花上,六个大型的齿轮不仅起到装饰作用,也起到了划分空间的作用,在每个齿轮下面都有一个展区。在展区中,用玻璃作为主要的元素,玻璃的运用本身就很现代,再加上玻璃对于光影 3 产生的作用,会让人更加关注光影的物理变化,从而突出这一部分展示的主题。
(6.jpg)活动照像术和电影的问世中,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个装置:装置的中心有一个可以转动带有缝隙的金属圈,中心光源将旋转胶片上的内容透过窄缝投到外围的墙上,产生了简单的电影效果,此时,走在其中的观众通过自身的走动,可以看到墙上的活动画面和自己影子的叠加,身临其境地体会电影的原理和乐趣。
(8.jpg)这个早期的电影院是用木板围成的电影院:银幕镶嵌在木板中间,观众的坐凳是用木板钉制,绷以布面的简单条凳,放映机等设备都放在观众席中充分展示早期电影院的简易、简陋。
第二厅:早期的中国电影
由于早期中国电影的背景是在二十世纪初叶,当代人对于那个时期以及那个时期电影的印象都相当的模糊,正如退色的记忆般没有鲜明的色彩印象,所以,这个展厅的基调以灰、蓝为主。灰色,很适合营造怀旧的气氛;蓝色,深远,深奥,让人充满幻想,又给人以希望。
在空间利用上,充分利用墙面背景与场内实景的融合,增加了景深,拓展了空间,更好地还原了早期电影在中国的生存、演化和发展的环境与历程。
整个场景没有过多的装饰,用灯光来提亮场景、增加气氛,充分将展示主体烘托在观众面前。
(图1、2)在该厅中搭建的早期电影放映场所,是参照清末民初的北京茶园的风格特点设计的,真实的复原了那个时期人们观赏电影的环境。在茶园内部均按当时的格局和装饰布置,里面设有放映设备和银幕,可以为观众放映当时的资料片,同时观众可以坐在里面观赏和休息,充分体验那时人们看电影的气氛和环境。
在茶园的外墙上,巧妙地设计了展扳,展示“前言”和“电影传入中国”的文字说明,使整个展览融入到强烈的时代气氛中去。
茶园外面的路面,铺设成旧街区质感的路面,路面和墙体的连接处,由一幅旧街区的照片作为过渡和衔接,使老街的空间的延展,同时更加强调了这个时期的时代背景。
4(图3)“中国电影的诞生和萌芽期”展区,是由蓝色展墙围成的空间,展墙上展示的是图片和文字资料。在展区的中间区域是中国第一部电影作品《定军山》拍摄现场的实景复原:丰泰照相馆门面在侧面后景,临时支着一块很大的白布,为露天拍摄现场,扮上戏装的谭老板和所工作人员均用蜡像复原。建议此处的摄影机和摄影师为真实的,这样可以设计观众的参与项目,以增加观众的兴趣,也使展览更加生动。
(图4、5)“中国电影的混乱发展时期”同样是由蓝色展墙隔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区域中央是放映设备,观众可以在此观赏关于这个时期电影的资料和影像,但和“中国电影的诞生和萌芽期”展区不同的是,展板和天花上都用了蓝色的日光灯管交错分割,将展示划分成不规则的区域,凸显出这个电影发展时期纷乱和复杂感。
(图6、7)《孤儿救祖记》和《火烧红莲寺》的拍摄现场实景,都依照影片和资料所提供的元素真实复制,让观众真切的感受到当时拍摄电影的技术条件和工作状态。在实景的背景墙上都用合适景相吻合的巨幅照片作为环境烘托,突出实景的真实感和空间感。建议在布展时,设计一些观众可参与或互动的项目,增加展览的趣味性。
(图8)其它图表灯箱和文字说明都在蓝、灰色调的展板上展示,以保持整个展览的协调感。
第三厅:发展时期的中国电影
发展时期的中国电影,随着其历史背景的风云变幻而复杂多变,这个时期的中国历史,在混乱和战争中摸索前进,因此该展厅以黑、灰为主色,形势简洁稳重,不以背景的过于醒目,分散观众的注意力。以LED时间墙为主线展开对发展时期中国电影的陈述,展览以文字、图片、拍摄现场和现代触摸屏、沙盘相结合,形势丰富,富有现代感。
(图——效果1.jpg)进入第三展厅,在简洁的平面展扳上方是LED,上面滚动显示这个时期的电影发展线索,这样充满现代感,又能清晰的引导观众的展览路线。
(图——效果2.3.4jpg)这个展区内老式的吊灯和展板上的旧剧照相互映衬,充满了怀旧感,展区内还有电影拍摄的实景复制,还原当时电影拍摄的情景,这 5 样整个的空间氛围把观众的感觉带回到了三、四十年代。在展扳的下边有一排片孔,一方面谙合电影胶片的形象感,另一方面体现一种展览和空间的连续性。地面的现状分块,给观众以拼贴和剪辑感,与整个展览主题呼应。在展扳前面,设有触摸屏,可供观众查询与该展有关的资料和信息;还有设计独特的沙盘展示。整个展厅有序、现代、丰富。
(图——效果5.jpg)再展板上方,还设计有环形的等离子屏幕,用以放映影像资料。
第四厅:新中国电影事业的全面建设与发展
新中国的电影在中国革命胜利、成立人民的新中国后,和新中国的所有事业一样,欣欣向荣、蓬勃发展。所以。该厅的设计以红色为主,展板设计仍以形式简洁为主要风格。
(图——效果8.9jpg)该展区的展板以红色为主色调,仍然用清晰的时间指向为展览线索。顶部的环状等离子方向和每个展览的小区域相呼应。每块展板的放置都与墙面成一定夹角,面向观众放置,这样可以节约空间,也可以在观众行进的过程中,让展板以最大面积面向观众。展板的下边有一排片孔,一方面谙合电影胶片的形象感,另一方面体现一种展览和空间的连续性。展板前面,设有触摸屏,可供观众查询与该展有关的资料和信息。展厅中的红色条状板倾斜放置,上面有时间的指示,这也是拍摄电影所用的卡塔板的象征,这时的整个空间富于变化,充满动感。
(图——效果11jpg)这是《董存瑞》、《黄继光》等电影的实景复原。(图——效果12。13jpg)这是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和《林家铺子》的实景复原,现代的展示手法和旧式风格场景的结合,使得展示空间充满一种时空的交错感和趣味感。
(图——效果14jpg)早期中国电影院的景观复原。在电影院的门口放置了以辆旧时的人力车,增加时代感和环境感。
(图——效果16,17,18jpg)两根树干拉起的银幕,是露天电影院的实景。露天电影院是人们观赏电影最简易的场所,因此在银幕下面堆放了几块石头,增强现实感。这个银幕上可以真实地播放老电影,观众也可以在这里驻足观赏,感 6 受、怀念看露天电影的感觉。
第五厅:改革开放时期的中国电影
改革开放时期,各种思潮、各门艺术都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走向多元,电影发展也在活跃中走向风格多元。所以整个第五厅,在融入改革开放时期的电影元素,在风格上统一,设计上采用了不同材质、不同颜色来区分各个区域,新颖、鲜明,形式活泼又富有意义。实物展示柜是半球形结构,沙盘放置在地板上的玻璃罩中,打上不同颜色的光。
(1、jpg)前言:在入口处设计了一个立方体造型,旋转四十五度倾斜放置,上面写有前言。这个造型新颖醒目,容易吸引人群,可以起到引导人群的作用,从视觉上和功能上都很巧妙。
(2、jpg)第一部分:新时期的中国电影事业
这个展区,主色调是蓝色,给人以清新感和冷静感。展示多为图片,都用最直观的方式展示,但在展板前装有条状分布的白色有机板,使整个空间层次更丰富,也制造一种朦胧感。
(3、jpg)第二部分:新时期的开始和艺术探索的时代
在用色上采用银灰色,而在局部用红色透明有机片做点缀,调亮整个部分。充分全是新时期开始和艺术探索时代的含义。模拟影片场景,让观众更清晰、准确的了解展示要传达的信息。同时配有播放器材、实物展示,能更好的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展览的解读性与说明性都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4、jpg)第三部分:三代艺术家和新中国电影的第二次创作高潮 这一部分用红色来诠释是非常贴切的,红色有一种视觉的惊觉感和扩张力,正好可以表现这个时期电影发展中蕴含的巨大张力。局部粉红色透明有机片的使用,依然起到了丰富层次感的作用。结合图片展示,会给观众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5、jpg)第四部分:艺术转型和革命历史题材的重大突破
这个时期是社会的多样性时代,也是电影的多样性时代。用金属材质来表现这个时代的转变,具有一种对可能性的表现力。局部的蓝色透明有机片,不破坏它的质感,并且其到调节作用。
(6、jpg)第五部分:新时期的电影发行放映事业
黄色充满活力和生命力,正好象征新中国电影事业的欣欣向荣和强健的生命力。绿色有机片的清新更加衬托出整体氛围的明亮和朝气。
(7、jpg)第六部分:新时期中国电影技术的里程碑
这部分展览的主体造型使金属支架和玻璃结构起来的一个椭圆形大结构,这个椭圆形结构造型像一艘巨轮,象征着不断前进的中国电影事业。图片及视频设备都挂在玻璃展墙上,视觉感通透明亮。
(7、jpg)第七部分:新时期中国电影的文化教育事业
这个部分的展品多为图片,用正面墙来展示图片,可以给观众最直观,最集中的视觉冲击,从而给观众深刻的印象。
第六厅:跨世纪的中国电影
世纪之交的中国电影大大加快了改革的步伐,中国电影业进一步与国际电影产业的运行方式接轨。为了表达跨世纪的现代感和多元化,在展厅中大量的运用以玻璃、金属材料为主的几何形体。几何形体的多义性和超时空感可以给观众更多想象的空间。
由于展厅的结构因素,必须在入口右侧厅设置能够吸引观众视线的展示形式,才能够吸引人流,改变人群正常走向,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在展厅的入口处,我们以金属材料做成一个景点——生长状态的金属植物雕塑,植物顶端放置等离子屏幕,雕塑上部是一块椭圆形的磨砂玻璃,强烈的光线从玻璃顶部穿过,打在雕塑上,整个雕塑的形体美生动、奇异、震撼,隐喻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蓬勃生长。
电影频道某一栏目录制布景运用曲线面来制作,以简洁大方为出发点,使其造型和风格与整个展厅风格协调,充满现代感。
在展厅的出口附近,我们制作另一景点——蝴蝶,它将再次吸引观众的兴趣和视线。“蝴蝶”分上下两部分:底部以纱或纸缠绕在金属支架上,做成蛹状,8 然后在外面缠绕胶片,给人以“胶片蛹”的感觉,从蛹中探出玻璃条,将蝴蝶高高擎起。这个经过艰苦努力破蛹而出的美丽蝴蝶,正是中国电影历程的象征。
第七厅:港澳台电影
本厅展示的内容分三个部分,但是展厅的空间有限,所以设计上力求简洁的整体效果。用蓝色光来表现整体氛围,但入口处的橙色形象墙可强化与内部蓝色空间的对比,增添展区的神秘感。为了区分不同区域,在展扳的色彩和形式上表现出变化。
(3,jpg)考虑到本厅的出口和入口是同一个通道,所以本厅入口的设计简单明了,留出较大的空间作为人流通道,确保观众参观的流畅和安全。本厅入口的左侧展墙上,是港澳台电影的总体介绍,右侧从香港电影开始。
(1,jpg)香港电影的文字和图片介绍在右侧的展墙上,展墙前放置的是几架老式摄影机。再往里,以黑色架构隔离开的是香港电影的实景复原区。
(10,jpg)设在整个展厅中央的大圆立柱周围,是带有触摸屏的互动区,观众可以在此获得相关信息。
(6,jpg)这是台湾电影展区,展墙上镶嵌有等离子屏幕,旁边绿色的景观中是玻璃材质,光从里面打出来,增加通透感。右侧的空间是台湾电影的拍摄实景复原区。
第八厅:科教、美术、新闻纪录、译制片
该厅的设计构思,力求简单但不平淡,突出展示内容。在细节处理上追求精益求精,把握住每一个细小的部分,使每一个细小的部分都为整体服务,保证整体效果的统一。
在天花的处理上,为不使格栅天花过于平淡,又为了烘托整体气氛,在顶部吊装了大量交叉纵横的白色荧光灯管,使其具有很强的现代感。
在局部处理上,根据内容的需要,采用大幅喷绘的表现形式,手法气势宏大,造型简洁,表现力强,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大幅喷绘配合炫目的灯光,使观众身临其境,完全融入环境。
展板多以灰色为主,与展示内容形成强烈的对比,起到很好的烘托、映衬作 9 用。
儿童电影乐园
这个展厅应主要为广大儿童少年服务,能吸引他们怀着好奇心,带着疑问走进展区,在欢快的气氛中了解电影,开拓视野,寻求答案,获得教益,增长才智。同时也希望帮助成年人(家长、教师)能回忆美好童年的经历,并有助于长辈们做为爱国主义教育,素质教育,审美教育的基地。因此,这个展区要充分发挥设计中的童趣,色彩上的鲜艳明丽和展览布置的清晰明确。
(图1)在儿童电影乐园的入口处,有一个用胶片造型的有机片组成的水花,表达儿童的欢快、活泼、踊跃。在水花底部是一个环形的接待台,这个接待台用圆形,感觉软软的,象新鲜的面包,让小孩子感到轻松、愉快。
(图2)刚进去的四个区域,分别介绍儿童电影发展的不同时期的内容,每个区域的又让小朋友感到随意、亲切。这四个区域入口的上方,用胶片完成花瓣的形状,丰富了空间的层次,又象征祖国的花朵欣欣向荣,地上的九宫格象征儿童游戏中的九宫格。
(图4)在“幼儿生活情趣多”和“走向自然爱生物”景区,用色彩鲜艳的积木、红色和绿色的皮球造型以及象征森林大自然的绿色有机片,在灯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形象地营造出一个充满生趣的儿童世界。
(图——景区3.jpg)“风华正茂好年华”,用喷绘和实景相结合的方式展示。(图——景区5,7.jpg)“农村天地多广阔”的大幅喷绘和“光辉榜样树楷模”的雕塑设在一个区域,相映成辉。
(图——景区4.jpg)“人情、亲情、爱国情”用喷绘和实景的结合营造环境的真实感。
(图6)“民族文化好传统”、“课外活动育人才”、“幻想世界开眼界”、“民族团结情谊深”、“挑战逆境显真情”、“峥嵘岁月忆往昔”这几个景区,我们总体考虑用u型区来有趣的分割空间,用看起来象彩带又像电影胶片的造型来划分区域,既有整体感,有分割了空间,而且显得趣味横生。每个区域还用了不同的颜 10 色,更增添了活泼感。红色区域是“民族文化好传统”,绿色区域是“民族团结情谊深”,蓝色区域是“幻想世界开眼界”,粉红色区域是“挑战逆境显真情”,黄色区域是“峥嵘岁月忆往昔”。
第五篇:四辛亥革命博物馆新馆陈列艺术形式设计说明
辛亥革命博物馆新馆陈列有关情况的说明
一、展厅使用情况
辛亥革命博物馆新馆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展厅面积7087平方米,分别为序厅、基本陈列厅(1-5号)和多功能展厅(6号)。
二、序厅
序厅面积1072平方米,空高12.6米。
辛亥革命博物馆是以历史事件辛亥革命为专题的历史类专业博物馆。
主题:
辛亥革命,是二十世纪中国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中国历史上从来不曾有过的共和政体。
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是从孙中山开始的。武昌起义,是辛亥革命胜利的起点。
武昌,是辛亥革命的“首义之区”,是中国近代社会走向共和的起点。
设计时应突出这个主题。
三、基本陈列
1-5号展厅为基本陈列厅,分别为1号展厅面积1535平方米,空高7.2米;2号展厅面积780平方米,空高7.2米;3号展厅面积860平方米,空高6.6米;4号展厅面积860平方米,空高6.6米;5 号展厅面积780平方米,空高7.2米。举办《共和之基——辛亥革命史陈列》。
1、陈列以文物和场景并重。文物包括实物(含复制品)、历史照片、文献档案、书刊等;场景包括艺术品(油画、国画、版画、雕塑、图表、沙盘、模型等)和数字化多媒体等。
2、辛亥革命文物的展示。根据对武汉地区辛亥革命文物初步调查、筛选,可用于陈列的实物约360余件(不含历史照片),文字方案中仅列出一小部分。随着征集工作开展,数量将有较大的增加,设计时应留有充分的余地。设计时应考虑全方位展示文物全貌,有个性,有创意,有动感。
3、场景等艺术品和多媒体数字化设计,请按文字方案中的提示要求,选择表现形式。设计单位可不受方案提示的限制,根据自己对方案内容的理解,设计符合内容要求的新颖的表现形式。
四、多功能展厅
6号展厅为多功能展厅,面积1200平方米,空高7.2米。该展厅可举办各种类型的专题陈列和临时展览。开馆之际,将举办纪念辛亥革命武昌起义100周年百名书画家画展。
设计时充分考虑展览的设施、设备。
五、在注重展厅内设计的同时,对展厅外及其环境也要作必要的思考。
六、请根据辛亥革命博物馆的性质、任务,设计内涵丰富、个性突出的馆标。
七、指示牌,导览牌等标识的设计符合5A景区规范要求,且有辛亥革命博物馆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