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
小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 土门关小学
寇占德
一、学习有关资料
为了提高小课题研究人员的素质,尽快掌握小专题研究的方法、更有效的开展小课题的研究,组织参与研究的教师认真学习小课题研究的相关理论、自学相关理论知识,如《有效上课》、《好教师必备的5项新技能》、《上好课应知应会》等,这些学习使参与小课题研究的教师明确了课堂教学、有效及有效情境等概念的界定,明确了课堂有效情境创设的一些基础理论。学习了《科学课程标准》及其解读等有关课改的材料,学习了与小课题研究内容相关的理论专著和一些学术期刊,上网查阅资料等。在学习中认识追求形式的多样性与结果的实效性,以个人自学与集体学习、讨论交流相结合,规定内容与自主、自由学习相结合,开展专题研究、网络教研等活动形式。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达到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支撑小课题的研究工作,让各位教师统一思想,并致力于在课堂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把数学学习过程之中的探究、发现、猜想、质疑等认识活动显现出来。
二、经常听课、参加教研
为了搞好小课题的研究工作,积极参加教学研讨活动,如开展了集体备课、说课、上课、评课及反思等教研活动。每次听完课后,听课老师要与上课老师交换意见,及时反馈做课教师在教学中对情境创设的运用,并随时汇总。上课老师也虚心接受听课教师的指导与建议,及时整改教学中的不足,继续发扬教学中的优点。通过这项活动,使参与小课题研究的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有了切实的提高。如我校韩建虎老师所上的课《马铃薯在水中的沉浮》,以及李增奎老师的汇报课《常见的天气现象》,都可以看到他们在课堂上能努力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如问题情境、操作情境等,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动手操作,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本人的《蚂蚁》一课,能结合学生的实际和生活实际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观察生活中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位置关系的场景,丰富课堂教学中的现实内容,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在校园观察、记录,体会科学与生活的联系。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观察、实践中感悟、明白生活中存在着的科学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到“科学就在身边”。教学设计、教学组织突出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经验积累。
三、实践研究的心得体会 情境是课程的“生态环境”,在营造知识学习的情境同时,更要重视营造学生情感态度体验的情境,良好的情境创设可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能积极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可以营造创新的氛围,使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联系起来。
教师是教学情境的设计者,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素养,特别是要提高课堂教学的组织能力。在教学中,创建教学情境不仅仅是依据既有资源,还要利用好生活资源。学生的“真实问题”是具体的、不确定的、是动态生成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呈现出来的,我们可以预测它,却无法预先规定它。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兴趣、注意、疑问、赞同等,都是生成性资源。对课堂教学中的问题的处置,是最能体现教师教学智慧的亮点。及时把握学习内容,解决每一个问题,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惑、疑问、需要视为教学资源加以开发利用,就会成为教学的主要生长点,从而也可以促进师生共同进步。
第二篇:课题研究小结
2009年秋春期课题研究小结
学校:东 阳 小 学
课题名称:网络环境对未成年人心理发展的研究
负 责 人:罗涛
2009.07.0
2网络环境对未成年人心理发展的研究
2009春期研究小结
《网络环境对未成年人心理发展的研究》课题从申报以来,已经在逐渐地深入开展。至期末为止,《网络环境对未成年人心理发展的影响》的课题研究已经进行了三期,虽然我们的工作都很紧张,但也在开展研究的过程中学到了很多有价值的东西,也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为使今后的研究工作更有效、科学地进行,现将该期的工作小结如下:
一.认真落实研究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研究工作,取得了初步的研究成果。2009春期开学之初,便按照课题研究总计划制定了具体可行的一期(一阶段)研究计划,并按照计划的内容有步骤,有秩序地开展研究工作,基本完成了其规定的研究任务。
首先,在开学之初,进一步进行相关的理论学习,以及有关研究方法的培训。在该期,我们组织课题的参研人员进行有关网络知识、心理学、教育学、研究方法等方面的集体学习。又召开了参研人员的研究培训,主要是有关课题研究方法、意义等方面技能和知识的培训。
其次,加强了对典型学生的调查和记录。在主研人的配合下,制定了调查记录表,班主任根据典型学生名单相应地对他们进行了观察和记录,收集了相当的原始资料。
再次,主研人在参研人员的配合下,编制了进行调查、测试的试卷,并对典型学生进行了测试,获得了一定量的心理测试数据。
最后,主研人收集了大量的涉及课题的资料,并购买和学习了相关的专业书籍。
二.不足之处及下一步设想。
1、有部分参研人员发生变动,这对课题研究的进度,以及资料的收集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参研人员的配合方面还有待提高和加强。
3、资料来源方面受到一定限制。
4、由于要购买相关专业书籍,以及打印测试试题等,需要的经费是个大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准备改进的设想有:
1.继续加强对参研人员的有关研究、调查手段的培训和提升。
2.继续加强有关课题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3.在总结研究该期资料的基础上,准备在下期完成一篇《网络环境下学生品行失范的原因及对策》的研究成果。
主研人罗涛
2009.07.02
第三篇:课题研究小结
课题研究小结(五年级)
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近年来我校在各班广泛
开展了课外阅读活动,努力培养学生养成每日阅读的习惯,营造书香校园。现
将本学期我班课外阅读活动开展情况小结如下:
1﹑认真选择学生适合的图书。为了创设一种浓厚的读书氛围,让学生在潜
移默化中受到感染,我们精心挑选各个等级的学生到图书室借图书,因为不同
等级的学生的阅读水平不一样,阅读兴趣也完全不同,由他们去挑选图书,学
生爱阅读。
2、努力取得家长的配合。我们利用家长会、告家长书、家访等形式让家长
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让家长消除“看课外书为看闲书”的误解,努力争
取得到家长的支持与配合,让家长在家里指导、监督孩子看书。
3、认真上好每周一节的课外阅读指导课。课上可以推荐课外读物,也可也
可对学生近期的阅读情况进行交流、做指导。如“我来讲故事”,或”讲精彩情
节”;或”讲故事梗概”;或“读物交流”等,调动学生阅读欲望。
4﹑积极做好课外阅读记录本。要求学生每天将所看的书做一些简单的读书
笔记,在课外阅读课上进行交流,很多学生在课上跃跃欲试,总想把近期的阅
读收获向同学们展示。
5﹑师生共读,教师先行。要想让学生喜爱阅读,老师自己首先要喜爱阅读,我平时常拿一些书当着学生的面阅读,此外我还经常将平时阅读到的好的文章
阅读给学生听。这样润物细无声般地让学生受到感染。
6、认真做好课外阅读指导。学生仅仅有了阅读兴趣还是不够的,还应教给
他们必要的课外阅读方法,否则耗时低效,因此必须利用课外阅读指导课进行
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
我相信只要努力必有收获,一学期下来,我班学生在课外阅读兴趣方面有
了提高,阅读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在等级考试中通过率最高,但由学生
基础较差,阅读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这将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第四篇:课题研究小结
课题研究小结
张沛
七年级地理上册的经线与纬线既是一个重点也是难点,内容先抽象。因此在上这节课时,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能直观地认识和理解经线与纬线。经过前段时间的课题研究与教学实践,我有如下的感触:
一、地理学科一定要图文结合。地理学科离不开地图,我们不是在学美术,要求把没付地图都美观具体地画出来,我认为画草图是更为实际和快捷的方法。比如说纬线与经线的形状要怎么画才让学生更为理解,就要画出经线是半圆,而纬线是一个圆圈。再结合课本上对经纬线的定义,图文结合更易理解。
二、化抽象为具体,充分利用地球仪。现在初一年级课堂改革,每个小组为一个单位,买一个大地球仪(组员也可人手一个小地球仪)。通过分析地球仪,更为直观地理解经线与纬线是怎么回事。
三、突出重点,动手运用。在纬线中,重要的如赤道(零度纬线)、南北回归线、南极圈、北极圈,到要让学生从地球仪和地图上着出来,然后自己动手画一画,并标注好各个重要纬线的名称。同样,重要的经线如本初子午线(零度经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即西经20度,东经160度)等也可这样操作掌握。
四、小组展示PK,对抗中强化对知识的理解。让各个组间相互画图比赛,看谁画得更准更像,或一个组画出重要经纬线另一个组要标注出相应经纬线的名称,等等,通过小组间的这种互动PK,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总之,为了让学生更能理解和记住知识要点,就要图文结合,把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图形,更直观的去认识地理名称和事物。切忌老师包办,死记硬背。我想在课堂改革思想的引领下,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去操作,这样我们的地理课堂必然事半功倍,最终高效。
第五篇:课题研究小结
小学数学课题研究小结
鹤林小学郑惠
为了理顺这一学期自身对课题研究的方向和思路,更好地掌握课题研究进展,保证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深入开展,现对我所承担该课题的研究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
一、课题进展情况:
1、抓理论学习。
深厚的理论支撑是课题研究深入实施、并取得预期成效的有力保证。我们要求每位组员精读一本相关的理论专著,坚持以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做好摘录,期末进行学习札记评比活动。
2、继续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
“小学数学教具学具课件化”,确实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并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
开展“小学数学教具学具课件化”专题研究,可以在促进教师课件制作能力的提高,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四、问题与思考:
在当前以网络课程教育为代表的信息化教育正展现着诱人的前景。而信息技术网络化教学更是将网络技术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有机的结合起来,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所提供的强大能力探索出新的教学模式,还需要我们全体实验教师积极探索、共同协作、共同开发。
怎样进一步优化整合现代教育媒体资源,开发良好的学习环境,以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使学生在主动探索、个性化学习的进程中,提高和发展信息获取、再加工的能力?这些问题还有待于我们作进一步的实验与探索。
课题实验通过我们一年多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水平有限,研究还尚显稚嫩。“小学数学教具学具课件化”是一个永恒的、值得深入研究的主题。我们相信,经过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下一阶段的共同努力,一定会取得辉煌的成果。
五、后一段工作的具体安排:
在以后的阶段,我们将通过本课题的进一步研究,一方面继续提高教师的动
手能力;另一方面,通过教师的协同努力,使教具学具的制作得到进一步的培养和提高。具体安排如下:
理论学习方面:组织课题组成员继续深入系统地学习相关教育理论知识,定期请专家授课,进行交流。
研究过程方面: 根据方案的安排,现在我们已经处在深入研究阶段,任务是 深入探讨科学、合理地运用现代教育设施,特别是校园网络,为数学教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