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的葬礼》教学反思

2024-05-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特殊的葬礼》教学反思》及扩展资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特殊的葬礼》教学反思》。

《特殊的葬礼》教学反思

《特殊的葬礼》教学反思1

如今的课堂少了教师们的侃侃而谈,多了莘莘学子的琅琅书声。但是教师一味地让学生读书,学生读得口干舌燥,却茫然不知其味,真可谓“读书不得要领,劳而无功”。

怎样让学生真正通过“读”而理解要点、培养语感、发展语言、陶冶情操、训练思维、积累语言呢?在《特殊的葬礼》这一课的教学中,我有了以下几点思考。

一、把握教材特点、明确“精读”目标

我们在备课时,在突出“读”这种训练手段时,必须明确教材在培训学生能力和情感等方面的导向作用,明白教材的重难点部分,把“精读”的力量使在刀刃上。《特殊的葬礼》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它追忆了塞特凯达斯瀑布由于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从昔日的雄伟壮观到今日的逐渐枯竭的生命历程。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爱护人类共同家园————地球的思想感情。课文每部分各有侧重点。课文第三自然段,要求学生抓住“流量最大”、“汹涌”、“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这些词语,读出瀑布的雄伟壮观。课文第五自然段,则要求学生通过“无奈地低下了头”、“奄奄一息”这些词语体会塞特凯达斯瀑布的“逐渐枯竭”。课文第七、八自然段,则要求学生读出严肃而沉痛的葬气氛。显然,教者只有全面把握住教材的内涵,明确读书的目的,选择恰当的读书形式,才能激发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课文,并插上想象的翅膀去想象瀑布的雄壮,瀑布的枯竭,“精读”的目的才能达到。

二、发挥主导作用,培养“精读”能力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学生须能读,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这里的“训练”就是指必要的`指点。在“精读”的过程中,要彻底放手让学生自己动口、动手、动脑,在学生动起来并有了感受之后再由教师规范指导。《特殊的葬礼》的读书活动中,应有多次精当的点拨,首先应体现在朗读指导上。学生通过反复朗读第一段,对课文的内容有了一定的感知,也积淀了一定的感情基础,但表达得还不到位,到了“不愤不启”之时,教师可及时激励:“同学们读得很精彩,不禁引发了老师的兴趣,我也想读一读,行吗?”教师声情并茂、字正腔圆的朗读,把课文读“活”了,将学生的思维激活了。学生再读时,瀑布的雄伟壮丽就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了。恰到好处的示范,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字词的理解,也要指导有方。如指导学生理解“奄奄一息”这个词的意思时,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了塞特凯达斯瀑布水流枯竭时的样子,学生一下就明白了“奄奄一息”就是指气息微弱,生命垂危的样子。接着指导学生抓住这个词,读好这段话。学生抓住这个关键词语边读边悟,用童心来感受塞特凯达斯瀑布身处暮年时的悲哀。教师在读书指导中,引导学生“咀嚼”、“品位”教材的语言文字,既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又训练了能力。[

由此可见,学生的读书是离不开教师的“导”的。“导”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读书,因此“导”要讲究科学性、针对性、艺术性。让学生通过读提高自学能力、理解能力和交流意识,这是“精读”的核心所在。

三、讲究读书形式,强化“精读”效果

“精读”的目的明确了,主导和主体的位置摆正了,读书的形式也要讲究。对小学生而言,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能激起他们读书的热情,调动他们读书的积极性。反之,单一的读书形式则会使他们“倒胃口”,影响读书的效果。

读书的形式很多,有范读、自由读、个别读、齐读、默读、引读、领读、分角色读……至于选择哪种形式,要从效果出发,因文而异,因人而异。

《特殊的葬礼》的第二课时教学,怎样让每一次读书学生都能全神贯注、感情充沛,丝毫没有消极倦怠之意。看来只有教师激发读书的动机,恰当地选择了读书的形式,做到了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才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例如教学第二、四自然段时,老师先采取的是先自由练读后看瀑布课件的形式:学生开始读时还没有什么韵味,瀑布的视频资料一看,真有点“惊人”的效果,视频资料起到了潜移默化的点拨指导启发作用。调动了学生读书的潜能,课堂上没有说教,没有读书技巧的讲解,但却引导学生实实在在地经历读书感悟的过程。“汹涌的河水从悬崖上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它在群山之中无奈地低下了头,像生命垂危的老人,奄奄一息,等待着最后的消亡。”就这样你一句,我一句地反复练读,学生读出了课文的基调和韵味,读得声情并茂。接着,又采用“擂台大比武“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学生兴致高涨,课文中抽象的文字在学生头脑中逐步转换成了鲜明的视觉形象。这样的训练,既巩固了“读‘的训练,又使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又激发了他们学习课文的兴趣。

这节课,主要的教学手段就是“读”,“读”贯穿了教学的全过程。但我们应让学生读得有特色,读中有指导,读书有形式。一节课,要让学生读得兴趣盎然,读懂文意,读出文气,读出感情,做到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精读。

《特殊的葬礼》教学反思2

“新大纲”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特殊的葬礼》一课是一篇关于环境保护问题的记叙文。我抓住课文重点段落、关键词句,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创新能力。

课文第三自然段描写了塞特凯达斯瀑布雄伟壮观地气势。我让学生阅读时,找出文中表现瀑布雄伟气势的词语,如:“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等,之后,再让学生有感情朗读。抽象的语言文字变得形象起来,学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感受瀑布的磅礴气势。“眼前出现了一条奔流而下的`瀑布”“这真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呀!”……

课文第五自然段描写了即将枯竭的塞特凯达斯瀑布的形态。教学时,我要学生朗读课文,体会感情。并出示文中插图,引导学生边读边想:即将枯竭的塞特凯达斯瀑布是什么样子?假如你是慕名而来的游客,看到这样的情景会有哪些感受?你会说些什么?学生仿佛置身于瀑布前。经过一番阅读、讨论,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想象,学生将塞特凯达斯瀑布的过去和现在作了比较,深深体会到了环境污染给大自然,给人们生活环境带来的严重危害。

本课设计注重了朗读、穿越时空隧道的丰富想象,做到读写结合,使学生能借助课文的语言资料,了解到环境保护与生态、自然景观的关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从而激发了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爱护地球的情感

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网页底端输入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搜索!

《特殊的葬礼》教学反思3

课终于上完了!我长长地吁了一口气。福州的天气热情如火,却没能燃烧起我心中同样的激情。

课前15分钟的接触,这班孩子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热情、聪慧,更让我感到惊讶的是,他们的课前预习做得非常充分,每个学生的课文纸上都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各种批注,多么难能可贵的习惯!所有的一切都让我很欣慰,看得出,他们对于今天的这堂课非常重视,这也让我信心倍增。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和他们共度这让人期待的40分钟了。

但在接下来的课堂中,我的感觉却是每况愈下。课堂上的他们失却了先前的热情,是过于紧张没能进入情境,还是对所学的内容不感兴趣?那原本闪动着灵性的聪慧也被事先过于充足的准备掩盖,失去了应有的光彩。他们的表现如此地出乎我的意料,这班孩子是怎么啦?今天的课堂是怎么啦?我感到茫然了。

我的目光再次落到上课的内容上。《特殊的葬礼》是苏教版国标本第八册的一篇关于环境保护的课文,作者用插叙的手法生动描写了塞特凯达斯瀑布由旺盛到枯竭的过程及人们的表现,说明了环境破坏给大自然带来的严重危害,告诉学生要珍惜、保护环境,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为了能让学生对瀑布昔日的壮观气势和以后逐渐枯竭的景象有更深刻的认识,我特意搜集了有关的图片、影像资料,制作了课件。同时在教案的设计上。也力求简化头绪,突出重点,从课题的“特殊”人手,以菲格雷特总统的演说词为主线,串起整课的教学。

先前在自己班试上时,孩子们非常投人,和我积极互动,整个课堂是那么真实、那么生动,由此而产生的情感是那样真挚、那样强烈。孩子们和课文中的瀑布同喜共悲,时而为它的雄伟壮观而陶醉,时而为它的逐渐枯竭而痛惜,时而又为它的恢复原貌而欢呼,尽管语言还很稚嫩,表达还不流畅,但却充满了灵性,闪耀着创造的.光芒和智慧的火花。

而今天的这班孩子,说实话,毕竟是大了一个年级,在言语的表达上是我那班四年级孩子所不能,比的,成熟、老练、流畅,且比他们更加热情、聪慧,可为何课堂上的表现却是如此的悬殊?

课后,聆听了专家的点评,自己也想了很多,发现问题的症结可能就在于我没有处理好本堂课课前的预设和课堂的生成这两者的关系。尤记得当时我在备课时,主要是依据自己班级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原有认识来确定这一课时的教学重点、难点,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还征求了学生的意见,努力做到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定教”,设计了一份比较适合他们的教案。正因为课前作了比较充分的预设,才有了当时动态生成的课堂。而这成功的预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对学生的熟悉。我了解他们的知识基础,了解他们对即将学习的新知识的前概念掌握的情况,能估计出他们可能在哪些问题上出现困惑,可能在什么时候需要老师的点拨指导等等,由此,在备课时我就因势思考怎样设疑,怎样创设学习环境、学习氛围,怎样激励学生,怎样引导、启发学生。怎样利用现有的教学手段为教学服务等等。对这班学生的经验使我对这堂课驾轻就熟。

华东师大的吴刚平教授曾说过:“真实的教学情境是具体的,动态生成的和不确定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呈现出来,不是为了观赏。”我深知真实的课堂应该面对学生真实的认知起点,展现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发展:真实的课堂不能无视学生的学习基础。不能把学生当成白纸和容器,随意刻画和灌输;真实的课堂也不能死抱着教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但现在。我面对的是一班完全陌生的孩子,仅有的15分钟接触时间不足以让我了解他们的已知和未知,而他们的原有基础又远远超出我的估计,在经过了课前的预习和第一课时的学习过后,本课对于他们来说已几乎没什么难点可言。但由于时间匆忙,再加上我又做了固定的课件,即使知道今天的教学设计不怎么适合他们,也无法修正了。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本课我要重点指导的演说稿,他们中的大部分竟已在课前自己准备好了,而我却因受各种原因的限制只能按部就班的上演“教案剧”,这不能不说是一大憾事。

奥苏贝尔曾说过:“影响学生的唯一的重要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标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如果说先前的预设成功归功于我对本班学生已有知识的充分认识,那今天的预设失败也应归罪于我对这班学生已知的不深入。套一句话,真是“成也预设,败也预设”啊!课前没有充分的、有针对性的预设,怎能产生有价值的、动态的生成?正如钟启泉说的那样:“课堂教学应该关注在生长、成长中的人的整个生命。对智慧没有挑战性的课堂教学是不具有生成性的;没有生命气息的课堂也不具有生成性。从生命的高度来看。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过程。”认识到这一点,回头再细想这堂课,这班孩子的表现也在情理之中了。

课后,我一直在想,如何才能妥善处理本堂课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我想,合理设计一份弹性化的教学方案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尝试。而要想设计这样的一份方案,首先就需要师生共同制定有弹性的目标,考虑目标的下限(每个学生都必须达到的要求)和上限(为学有余力的学生设定的最高教学目标)问题。这样弹性的设计关注的是全体学生的发展和成长,有助于学生获得更多的智慧挑战。同时过程的设计也要有“弹性区间”,面对学生多预设一些“如果”,面对自己多预设一些“怎么办”。尽管较之以前精细的设计似乎线条要粗得多,也留下了太多不确定性、可变换的弹性目标、空间和时间,然而或许也就是这些不确定性和可变因素的引入,才可能使课堂教学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状态,才能为学生创设一个“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广阔发展时空。

吃一堑,才能长一智。我感谢福州的这班孩子,是他们在课堂上的“不和谐”让我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并激励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努力去营造课堂的和谐、智慧。我始终记着叶澜教授说过的一句话:“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我会和我的孩子们一起在课堂这一生命旅程中努力追寻这意外的通道和沿途美丽的风景,期待收获一地不可预约的精彩!

《特殊的葬礼》教学反思4

《特殊的葬礼》一课是一篇关于环境保护问题的记叙文。我抓住课文重点段落、关键词句,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创新能力。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教学一开始,我播放低音量的葬礼哀乐,并在音乐中描述:“1986年9月,在拉丁美洲的巴拉那河上,巴西总统亲自主持了一次特殊的葬礼。葬礼是为一条瀑布——塞特凯达斯瀑布举行的。这是怎么回事呢?”描述将学生带入课文特定的情境,学生产生了许多疑问,如人们为什么要为一条瀑布举行葬礼?这是一条怎样的瀑布呢?学生有了强烈的求知欲望,就会主动地探索。

二、循音入境,引导想象

课文第三自然段描写了塞特凯达斯瀑布雄伟壮观地气势。我让学生阅读时,找出文中表现瀑布雄伟气势的词语,如:“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等,之后,再让学生欣赏配乐朗诵。抽象的语言文字变得形象起来,学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感受瀑布的磅礴气势。“眼前出现了一条奔流而下的瀑布”“这真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呀!”……

三、图文结合,激发想象

课文第五自然段描写了即将枯竭的'塞特凯达斯瀑布的形态。教学时,我要学生朗读课文,找出描写瀑布的语句:“它在群山之中无奈地低下了头,像生命垂危的老人,”奄奄一息“、”生命垂危“等词语的基础上,出示文中插图,引导学生边读边想:即将枯竭的塞特凯达斯瀑布是什么样子?假如你是慕名而来的游客,看到这样的情景会有哪些感受?你会说些什么?学生仿佛置身于瀑布前。经过一番阅读、讨论,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想象,学生将塞特凯达斯瀑布的过去和现在作了比较,深深体会到了环境污染给大自然,给人们生活环境带来的严重危害。

四、结尾质疑,引导续想

学完课文后,一个学生站起来问:“老师,葬礼是在1986年举行的,那塞特凯达斯瀑布现在怎样了呢?“问题一提出,我并没有急于告诉学生答案,而是引导学生想象:“同学们,你们想象一下,瀑布应该怎样呢?”学生经过思索后,有的说瀑布可能永远消失了,它只能存在于人们的记忆中,有的学生却说葬礼唤醒了人们,人们积极植树造林,保持水土,瀑布恢复了往昔的生机与气势。通过续想,尽管学生的答案不一,但学生进入了课文的意境,进一步增强了保护环境,爱护地球的意识。

《特殊的葬礼》教学反思5

苏教版国标本中年段阅读教材,除了安排朗读、背诵、复述课文等常规学习目标外,还安排了四个重点学习项目:一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二是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三是学会默读,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四是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那么,这四个重点学习项目在教材中是如何安排的呢?下面就结合《特殊的葬礼》这一节课谈谈我的反思。

一、初读全文,感知课文大意。

先让学生质疑问难后依据学生的疑难进行教学,这无疑是“以学定教”的极好方式。当前的阅读教学中,一些教师在学生尚未认真阅读的情况下就随意地、一味地让学生“质疑问难”,这实际上是怂恿了学生疏于思考、随意质疑的不良行为。在上述的教学中,当学生读题后马上就要进行质疑问难时,教师提示大家先不急于质疑,而是认真地读课文并从课文中自行释疑。这样的教学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认真读书、勤于思考的学习品质。学生交流了提出的问题后,对课文有了初步的`了解,此时让学生再默读课文,边读边作批注。这样做既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默读习惯,又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大意的整体把握。这种设计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和阅读规律。

二、呈现画面,诱发情感冲突。

让学生闭目凝思,想象画面,这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在闭目想象中,不同的人自然会出现不同的内心视像,让学生用不同的词语概括,这是一种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尊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的行为。教师引导学生从一个个“自主”说出的词语中选出最具概括性的一个词语,由扩散又归于集中,这样能够较好把学生的自主性和教师的主导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具体的内容用一个词语进行抽象和概括,这也是一种重要的语言训练方式。

三、精读重点,参与语言实践。

通过以上的教学,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体悟已经比较深刻了,在此基础上又让同学看着即将枯竭的瀑布再次深情的朗读,如此的触景生情,自然是情更深,意更切。在之前的“悟语”和此时的“触景”基础上的朗读,才是真正的“以读悟情”、“以情品读”。

通过设身为巴西总统在特殊的葬礼上的演说,把思维训练、语言训练、领悟中心、人文教育等有机地统一在一起。

本环节中两次语言实践,即相互独立又彼此关联。第一次是在学生直观感知画面的基础上,精读重点段落。这样学生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感受瀑布枯竭前后的强烈反差,以及导致这种反差的原因,增强对环境保护的理性认识;另一方面可以为第二次的模拟演讲积累语言材料。第二次是在第一次语言实践基础上的一种质的提升,体现了训练的层次性。

四、结合实际,畅谈阅读感受。

学习了课文,学生的生态意识得到了唤醒,但因时空差异会感觉这样的事离自己比较遥远。本环节是一种延伸和拓展,目的在于让学生把刚刚唤醒的生态意识与身边的人、事、物联系起来,进一步感悟到环境保护迫在眉睫,应立即行动起来,从身边做起,从自己做起,从而有效地将生态意识转换成环保行动

《特殊的葬礼》教学反思6

《特殊的葬礼》一课是一篇关于环境保护问题的记叙文。我抓住课文重点段落、关键词句,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

一、闭目凝思,想象画面。

课文第三自然段描写了昔日塞特凯达斯瀑布雄伟壮观的气势。教学时我让同学们闭目凝思,然后几位同学先后说出自己想像中的塞特凯达斯瀑布,并让学生用一个词来概括。同学们先后用“气势汹涌”、“飞流直下”“一泻千里”、“咆哮而下”、“滔滔不绝”、“雄伟壮观”等词语概括过去的塞特凯达斯瀑布画面,经师生讨论,认为“雄伟壮观”一词最具概括性。让学生闭目凝思,想象画面,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在闭目想象中,不同的人自然会出现不同的内心视像,所以同学们先后用不同的语词进行概括。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尊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这无疑都是必须的。针对当前一度出现的“自主”变为“自流”的现状,我引导同学们从一个个“自主”说出的词语中选出最具概括性的一个词语,由扩散又归于集中,这样就较好的把学生的自主性与教师的主导性有机地结合了起来。

二、拟人化的换位思考,虚拟瀑布述说、设身总统演讲。

昔日滔滔不绝,一泻千里的塞特凯达斯瀑布逐渐枯竭,即将消亡了。此时此刻,奄奄一息的塞特凯达斯瀑布会对人们说些什么呢?生1:人类啊,我把一切都奉献给了你们,可是你们却毫无节制的使用,还大量的砍伐森林,使我们失去了水源,今天已经奄奄一息了,你们为什么要这样的对待我们?生2:人类啊,你们为什么要这样的恩将仇报?我们消亡了,你们也终会有消亡的一天的呀!……拟人化的`换位思考,能促使学生对今日人类居住环境日益恶劣的忧虑和环保责任的思考。想象如果你就是巴西的菲格雷特总统,在哀悼即将枯竭的塞特凯达斯瀑布的葬礼上,你会如何的向人们进行演说呢?这一教学片段把本课的教学推向了高潮。通过设身为菲格雷特总统在特殊葬礼上的演说,把思维训练、语言训练、领悟中心、人文教育等有机地统一在一起。

《特殊的葬礼》教学反思7

公开课在今天如期举行了,为这节课我准备了好久,思想包袱也就背了好久。今天,终于上完,大家对这节课的评价还不错,我的心头如同释放了一块大石头,一颗悬着的心总算平静了下来,终于可以轻轻松松地回家了,回去后一定得美美地睡上一觉。我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沉沉入睡的感觉真好,醒来时本以为天大亮了,然而一看钟只是凌晨一点,想再次入睡却怎么也睡不着了。辗转反侧,今天上课的情景在脑海中一幕幕地再现……

这课堂上,有三个学生的模样始终在我的眼前抹之不去。郭子骞涨红着脸愤怒地呐喊:“我要投诉人类。”苏颖说了“对不起”三个字后虔诚地向塞特凯达斯瀑布深深一鞠躬。马骏背诵了一首诗《热爱地球妈妈》:“妈妈的草地,是温暖的摇篮……妈妈的天空,是慈祥的笑脸……妈妈的河流,是爱的源泉……”她庄重的神情,激昂的语调震撼了教室里的所有人——学生和听课的老师都受到了熏染。整节课上,同学们如此专注,就连平日调皮的同学,也变得那么全身心地投入。他们的情感随塞特凯达斯瀑布的命运起伏着。

反思这几个孩子的表现,除马骏背诵的诗是我课前让她准备引路的之外,其它皆是他们的自然状态之所在。

郭子骞,一个班级中并不出众的孩子。他学习成绩马马虎虎,课堂上举手从不踊跃,朗读水平也是平平,而这节课上,他竟在那么多老师面前大声地愤怒地呐喊。这真是出乎我的'意料。

苏颖,一个很优秀的女孩,思维颇为敏捷,组织语言的能力很强,还是个出色的小画家,就是不善于流露自己的情感。她竟然鞠躬了,九十度的鞠躬。这一鞠躬,从心灵深处展现了她对逐渐消失的塞特凯达斯瀑布的惋惜和对人类不爱惜环境的悲愤。她的表现使我极度惊喜。

马骏,朗读能将,平常总是笑嘻嘻的她今天一反常态。面对如今的塞特凯达斯瀑布,她是那么的严肃,神情那么的悲壮,声音是那样的有穿透力。当她背诵结束时,余音似乎还在教室里久久回荡。

反思这节课,我感触很深:

每个孩子都是有潜力的,作为老师不能把他们定势在某一层面上,应该随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学生是否知道自己的闪光点呢?不,不一定。正如自己寻找自己的优点之处,根本说不出所以然。究其原因,那是因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若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优点应该是件有益之事,那样能有效地激发其积极向上的热情,使其在优点方面继续努力。在知道优点的同时也能知其缺点,这样才能扬长避短。于是,我便产生了一个“正反人”的想法,即为每位学生准备一张大白纸,在中间贴上自己的照片,写上姓名、年龄等,以中间为分界线,上方由老师、同学及他本人记录此生的优点,哪怕是一项或一点点;下方则记录他的缺点。这样做的话,在学期结束时作为班主任给学生写评语一定也方便多了。公开课之后使我产生了第一点想法。

《特殊的葬礼》这篇课文其实是针对目前国内外环境处于恶化的情况下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的教育。课文学完了,但教育不能随之结束。我又产生了第二点想法:让每个学生在自己身边选一件物品或一种植物作为自己的朋友,然后关心它、照顾它,坚持一学期。到学期结束时班级进行评比,比比谁是环保有心人。进行这样行之有效的语文实践活动就是让学生为美化、绿化、香化环境作贡献,同时进一步培养了他们做事情的恒心和毅力。

第三个想法是应该在班级中组织一次“我与环保”的主题队会,让学生自己去搜集材料,准备节目,表演节目。这样让他们在参与活动的全过程中提高动手能力、组织能力、表演能力等。

有了这三个想法,我决定就在班级中开展实践活动。我想,只要让学生在语文活动中勇于实践,充分表现自我,就一定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特殊的葬礼》教学反思8

《特殊的葬礼》是一篇有关环境保护的记叙文。作者由一场别开生面的葬礼展开对塞特凯达斯瀑布,这个曾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由旺盛到枯竭的过程的叙述,进而究其根源,说明环境破坏给大自然带来的严重危害,告诫人们要珍惜、保护环境,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今天,我上的是本文的第二课时,其教学目标如下:

1、认知目标:通过了解塞特凯达斯瀑布由旺盛到枯竭的过程,认识到环境保护与生态、自然景物的关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爱护我们生存的地球的情感,激起学生对一切破坏环境的行为的愤慨。

3、能力目标:展开丰富想象,想象逐渐枯竭的瀑布的样子及游人感受,能整合课文内容,写出情真意切的悼词。

为了顺利实现以上教学目标,结合教材取材独特,构思巧妙,对比鲜明,震撼力强等特点,设计时我作了这样的思考。

一、重组教材,以奇激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好奇心则犹如一把劈开的谜团的利刃。为了让学生对这篇立意深远,主旨严肃的教材感兴趣,也为了顺利将学生带入课文情境,我大胆地重组教材。由葬礼的特殊自然引发对葬礼哀悼的对象——塞特凯达斯瀑布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在充分感受大瀑布的豪壮气势,激起学生对大瀑布的向往之情后,随即让学生了解如今瀑布奄奄一息的.惨状,通过交流想象的它此时的样子及游客的感受,让每个学生的头脑中形成另外一幅画面。然后将两幅对比鲜明的画面同时出现,引起学生强烈震憾,再顺其自然地究其原因,激起学生对人类破坏行为的痛心与愤怒,趁着学生心潮澎湃之际给学生一个抒发情感的空间——练笔,写悼词。自始至终,学生的心弦始终被课文拨动。

二、巧制课件,推波助澜。

除了制作了几幅关键性文字的投影片外,我还精心挑选了一段大瀑布的录像和一幅如小溪般的小瀑布的图片,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出现。在学生通过反复读已从作者的描述中感受到昔日大瀑布的雄伟气势后,播放录像,再次从视听感官上刺激学生感受。让其对大瀑布的感情得以强化,达到巅峰,然后再目睹瀑布现在的惨状,这一落千丈的感受让每个同学都为瀑布的即将逝去惋惜,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自然唤起每个人的环保责任感

三、提供机会,鼓励创新。

在教学过程中,我尊重学生主体地位,重视学生情感需求,提供机会,让学生畅其心怀,个性表达,如在欣赏大瀑布后,目睹小瀑布后,了解导致变化的原因后,皆给学生自由表达的机会,而角色体验,以总统身份写悼词,完成作业,去做自己想为环保做的事,也给学生广阔的创新时空。

由于本人钻研教材,设计教案和驾驭课堂的能力有限,诸多不当之处还恳请各位领导和同事批评指正。

《特殊的葬礼》教学反思9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借助课文语言材料,了解环境保护与生态、自然景观的关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从而激发热爱大自然、爱护我们生存的地球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忆

1、读课题,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困惑、新的发现)

2.组织讨论:为什么是特殊的葬礼?特殊表现在哪些方面?

3、整理、小结(适当采用多媒体课件提示引导)

特殊一:这次葬礼的对象不是人,而是瀑布;

特殊二:主持这次葬礼的不是普通人,而是巴西的总统,这是国葬;

特殊三:参加这次葬礼的人是特殊的,是来自世界各地的生态学、环境学的专家以及大批热爱大自然的人。

4.为什么为它主持这次特殊的葬礼呢?(这是老师的问题,你还有什么问题,说出来我们一起解决。)

学生交流提问。

5、整理问题:过去的瀑布什么样?现在的瀑布什么样?为什么现在的瀑布变成这样?下面让我们带着问题去看看课文吧。

二、精读感悟

(一)自己默读课文,解决问题?

1.你解决了哪些问题?

2.学生小组交流,汇报。

3、教师整理、小结。

根据学情:(1)用文中的词语表述。(2)用自己的话总结。学生会按第一种方式解答

(1、昔日的瀑布雄伟壮观。2、现在的瀑布奄奄一息。3、真是因为人们滥用水源、乱砍乱伐,使塞特凯达斯瀑布由原来的滔滔不绝,变成了现在的逐渐枯竭。)

4、同学们的问题在阅读的过程中已经解决了。大家读得很认真。

5、再读课文,看看还能读懂些什么?发现些什么?想积累些什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学生会回答第三个问题)

学生交流:积累词语、句子:流量最大、汹涌、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奄奄一息、真是因为人们滥用水源、乱砍乱伐,使塞特凯达斯瀑布由原来的滔滔不绝,变成了现在的逐渐枯竭。)

教师小结:大家积累的这些词语、句子都很好。为什么去积累它们,好在哪里?

6、学生畅所欲言:

雄伟壮观、奄奄一息是一对反义词,所以我想积累。流量最大、汹涌、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这些词语说明昔日瀑布的雄伟壮观,所以我喜欢。真是因为人们滥用水源、乱砍乱伐,使塞特凯达斯瀑布由原来的滔滔不绝,变成了现在的逐渐枯竭。这样的句子生动、具体所以想积累。……

7、指导朗读。(放视频。昔日的瀑布)

(一)

(1)面对如此美的瀑布,同学们,如果你是游客你想说些什么?可以用课文中的词语来表达你对瀑布的赞美,也可以联系以前咱们学过的诗句或文章来说说。

(2)站在这么壮观的瀑布前面我们都舍不得离开了,课文中有个词语是……(流连往返)

(3)是呀!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见啊!让我们放开声音来读这段课文,把你想要表达的感情尽情地读出来吧!

(二)感知如今的大瀑布。

1.昔日的塞特凯达斯瀑布气势雄伟壮观,奄奄一息的塞特凯达斯瀑布会是什么样子呢?请大家闭上眼睛,边老师读边想象画面。

2.谁来说说,你的眼前出现了一幅什么样的瀑布图?

3.看看吧,这就是现在的塞特凯达斯瀑布!*多媒体课件展示枯竭的瀑布景象

4.同学们,如果你是慕名而来的游客,曾经也欣赏过昔日瀑布的雄伟壮观,现在站在这逐渐枯竭的瀑布前,你的心里是什么滋味?又会说些什么?

5.从同学们的话语中,老师感受到大家都很想留住这瀑布,能用你的朗读把你的感受传递给大家吗?(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6.塞特凯达斯瀑布犹如一位慈祥的老人,刚刚还在亲切地与你讲着故事,与你在夜幕下数着星星,可突然,他闭上了眼睛,渐渐离我们而去了……

7.让我们再一次读读这两段文字,回忆一下他的音容笑貌吧!请男同学读昔日的瀑布,女同学读现在的瀑布。

过渡:真是因为人们滥用水源、乱砍乱伐,使塞特凯达斯瀑布由原来的滔滔不绝,变成了现在的逐渐枯竭。此时我们的心情是复杂的。让我们用自己的声音把我们的感情表达出来吧!

三、寻找课时答案,震撼心灵

1.科学家预测,过不了多久,瀑布将完全消失。

2.当你看到大瀑布的变化,知道其中的原因时,你有什么感受,会做些什么?

3.此时,你再次面对从前那雄伟壮观的塞特凯达斯瀑布,再读第三段时,你们还会那么自豪吗?

4.人们和你一样感到震惊和痛心,他们宣传保护环境,于是有了这个特殊的葬礼。这也是老师的问题。(齐读6、7段)

四、补充悼词,升华情理

假如你是巴西总统,在这个葬礼上对巴西人民发表演说,你会怎么说?拿出纸来,把想说的都倾诉进自己的演讲辞里。

五、作业:

1.在葬礼上,菲格雷特总统的讲演饱含深情,动人心弦。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回家写写这篇演说辞。

2.课后写一句有关环境保护的广告词。

板书设计:

特殊的'葬礼

昔日雄伟壮观

今日奄奄一息

将来完全消失

教学反思

《特殊的葬礼》一课是一篇关于环境保护问题的记叙文。我抓住课文重点段落、关键词句,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创新能力,增强了环保意识。

一、情境创设,激发兴趣

我播放课件,并在音乐中描述:“1986年9月,在拉丁美洲的巴拉那河上,巴西总统亲自主持了一次特殊的葬礼。描述将学生带入课文特定的情境,学生有了强烈的求知欲望,就会主动地探索。利用课件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二、图文结合,激发想象

课文第五自然段描写了即将枯竭的塞特凯达斯瀑布的形态。教学时,我要学生朗读课文,找出描写瀑布的语句:“它在群山之中无奈地低下了头,像生命垂危的老人,”奄奄一息“、”生命垂危“等词语的基础上,出示文中插图,引导学生边读边想:即将枯竭的塞特凯达斯瀑布是什么样子?假如你是慕名而来的游客,看到这样的情景会有哪些感受?你会说些什么?学生仿佛置身于瀑布前。经过一番阅读、讨论,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想象,学生将塞特凯达斯瀑布的过去和现在作了比较,深深体会到了环境污染给大自然,给人们生活环境带来的严重危害。

三、结尾再质疑,升华情感。

学完课文后,写演说辞,通过续想,尽管学生的答案不一,但学生进入了课文的意境,进一步增强了保护环境,爱护地球的意识。

《特殊的葬礼》教学反思10

一、培养学生文本细读的习惯

这堂课我是以一则新闻报道(课文的一段重新编排)引入的,开始我就提示学生,要学会边读边思,于是他们读着这则报道,开始了思考:塞特凯达斯瀑布原来什么样子?为什么要举行葬礼……

有些答案是课文直接给出的,有些是需要分析的,还有些是留待思考的。

在课堂快要结束的时候,我们又回到了这则报道,再读再思,学生感知了瀑布前后的巨大反差,再读关于葬礼的这则报道,感受就不一样了,各有各的思考了。能够读出文字背后的信息。我想这就是一种阅读的.培养。

二、教给学生文本细读的方法

首先,解读文章要从语言文字入手,特别是引领学生抓住文本关键词句,反复品味,而且阅读要有整体意识,把语言文字放到文本的大环境中去理解,才能深入文本核心,体察作者思想之脉。所以在教法设计上,我就设计了“找——说——读”的操作步骤,如让学生从全文入手找到描写瀑布壮观景象的重点词句,品析,再回到整体,由点到面感受恢宏气势。

其次,让学生了解一点有关文章体裁、结构方式等表达技巧、作者作品风格等方面的知识也是很必要的。比如在设计瀑布今昔对比的环节,除了学生能体会到瀑布景象这种内容上的不同之外,我还适时提示了作者表达上的不同,采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更能体现作者的惋惜痛心。

三、赠与学生文本细读的快乐

老师读多了,积淀能深厚,语感能更强,语文素养能提高。学生呢?不防让他多一点快乐吧。

记得预习这篇课文的时候,有个学生问我:“瀑布落地撞开万朵莲花……”是真的莲花还是水花?呵呵。我没有回答。告诉他读读书吧。后来他没有再来问我,课堂上朗读时读到那句话时的笑脸告诉我,他懂了。这就是读书的快乐。

也许若干年以后,孩子们记不起曾经学过多少篇课文,但也许他会想起《豆花庄的小家伙们》里豆叶儿卷起来的小屋;《看戏》里艳惊四座的梅兰芳;也或许是今天《大瀑布的葬礼》中,那撞开万朵莲花的开心。

《特殊的葬礼》教学反思11

《特殊的葬礼》是苏教版第八册中一篇关于环保教育的课文,如何在课堂中运用现代技术,解决课堂中的重难点,并且运用丰富的网络资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优化学生语文知识的建构。在这一课我作了如下尝试:

一.储存信息。

“环保”是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一个沉重的话题,让孩子们的眼睛去发现地球所遭受的污染,捕捉环境被破坏的镜头,会更直观,更形象,也就更能触动灵魂,这是空洞的说教所无法达到的教育效果。于是,上课前我布置学生收集关于“环保”的信息资料。学生兴趣盎然,他们通过大量的阅读,利用现代媒体,采用各种收集方式,获取了包罗万象的信息。对这些信息内容我引导他们进行辨别、选择,并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分类。这一过程使学生初步具备了信息意识,具有了收集辨别储备信息的能力,拓宽了知识面,积累了知识,同时发展了其自身的潜能和创造力,发挥和培养了孩子们的主体意识和独立意识,提高了他们的交往能力,增强了他们的责任感。他们所获取的信息更为课堂交流提供了基础。

二.交流信息。

在本课的教学中,理解《特殊的葬礼》一文的内容并不很难,但要透过语言文字体会并感受迫在眉睫的环保问题,并非易事,如何拉近学生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用心感受。在教学前,我上网查找了很多关于塞特凯达斯瀑布的资料,然后再提供给学生网站,让学生自己查找资料,这样学生对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调动起来,并且拉近了学生与生活的距离。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作好了铺垫。在理解课文重点难点词句中,可以让学生既读文、又赏图、还可看录像、动画。计算机就能最快、最全、最新、最方便地为你提供这些信息。化抽象为形象,如同人脑的思维方式,很人性化。将这个特性用于语文教学,将显著地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实践表明,学生能够很快的解决课文的重难点,显著提高了教学效率。因为语文学科的综合性最强,内容覆盖面广,而多媒体及网络技术对这些资源和任务的管理,却清清楚楚,只要课件做得好,师生对多媒体操作技术熟练,语文教学将事半功倍。

网络信息的`丰富性,大大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在课内我注重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让他们阅览资料,学生通过上网浏览各类环保网页,了解目前的环保问题,使学生开拓了知识面,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并且这样文字和图片兼美的网页,学生学习起来非常的主动,学生由被动的阅读变为主动的阅读。

教学方式的转变是本节课的显著特点。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的学习方式,自然成为课改的核心任务。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学生自己充分参与了学习,才会学得扎实,学得有效。以前,教师总是认为,自己是授知识与学生的,自己是主角,因此,填鸭式的教学使学生的个性难以发挥出来。其实,教师只是“传道、授业、解惑”者,只能起到主导作用,而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角,他们的活跃与否,关系到他们自己的接受知识、培养能力的程度。针对这一特点,我在课堂教学中,总是以学生为主,不剥夺他们是主人的权力。在教学《特殊的葬礼》一文时,我让学生自己进行信息处理和传递过程,将学生推向学习舞台中心,让学生多次上网主动获得提高信息处理能力的锻炼机会,使他们在群体中充分发展个性,增长见识,增长友谊。在课堂的操作及与同学的交流共享中,充分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

三.创造信息。

网络教学使能力培养和知识学习有机的结合,网络教学不仅仅是要运用信息技术本身,还要培养学生利用网络提供的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要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整合到实际任务中进行学习。在《特殊的葬礼》这课的教学中,我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有了课件和网站两种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接受了学习任务后,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进行个别化的自主学习。最后在学习完课文后,学生根据各自的选题(环境保护方面),积极主动的学习,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通过网络查阅相关资料获取信息,然后下载,编辑资料,加工和利用信息,并最终以电脑作品的形式完成研究任务。

1.编辑小报。学生将收集的关于环保的信息,再一次进行整理。通过编排,以小报的形式展示出来。这对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动手能力有很多益处。

2.写倡议书。通过写倡议书号召更多的人们来保护自然生态,爱护我们的地球,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运用信息、创造信息的能力。

在整个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化得到尊重和体现,这样的氛围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并与知识学习有机的结合,同样教师通过整合的任务,发挥了自己的主导作用,以各种形式、多种手段通过计算机来帮助学生学习,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说这一堂课,为开展网络教学起到了带头作用,我相信今后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会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教学需要服务,也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

《特殊的葬礼》教学反思12

《特殊的葬礼》是小学语文第八册的一篇有关环保的记叙文,描写了昔日旺盛的塞特凯达斯瀑布因人类的乱砍滥伐和用水毫无节制,导致瀑布渐趋枯竭,说明了环境破坏给大自然、给生态环境带来的严重危害,告诉我们要珍惜、保护环境,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园。课前,我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的每一环节,抓“昔日”与“如今”的两块瀑布景象与其中多处的“点”教好这篇文章。

1、抓“昔日”与“如今”的瀑布景象的对比

对于这样的环保文章,学生并不陌生,只是文中的瀑布远在巴西国内,而且现又已枯竭,学生无法再领略到它的容颜。没有视觉上的真切感受,学生很难产生环保的迫切需要。为了让学生有真切的体验,真正从内心有所感悟,教学时,我借助媒体声、影、像渲染气氛,我抓了文中的两个主要块面,即“昔日”与“如今”的瀑布景象的对比展开教学,使学生在“昔日”与“如今”间时而慷慨激昂,时而悲戚怀伤,然后用朗读抒怀,使学生的情感达到了制高点。

2、抓“雄伟壮观”、“奄奄一息”等关键词语

在教学“昔日”与“如今”的.瀑布景象时,我抓了许多描写描写瀑布的词语:“雄伟壮观”、“滔滔不绝”、“一泻千里”、“奄奄一息”等作为教学点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品其味,动以情。尤其是瀑布的“雄伟壮观”的特点,我分三个层次教学,使学生对大瀑布赞叹的情感步步升腾。首先让学生找出第三自然段中描写瀑布的词语,读一读并想一想哪个词语是对瀑布特点的概括,然后细品每个词语分别描写了瀑布的什么特点,如“一泻千里”流速的快;“从天而降”是落差的大;“咆哮而下”是声音的响等,学生不但掌握了可从不同角度描写水势的方法,而且从品味中激发了对瀑布赞叹的情感。而在教学第五小节“如今”瀑布的景象时,我虽抓住了“奄奄一息”、“生命垂危”等词让学生体会瀑布的衰竭,但对比喻句的好处的体会草草收场,所以学生的情感也就没有与课文同基调的低潮,也影响了后来的写作效果。

在葬礼上,菲格雷特总统的讲演饱含深情,动人心弦,但文中写得非常简略,在这里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成为学生写作的训练点。但在课堂上我却忽视了这一点,没有把学生的写落实到位。

《特殊的葬礼》教学反思13

今天听了张丹君老师的《特殊的葬礼》一课,这是一篇关于环境保护的记叙文。作者通过描写塞特凯达斯瀑布由旺盛到枯竭的过程,说明环境破坏给大自然带来严重危害,告诉我们要珍惜、保护环境,保护地球。

“给学生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课堂是什么?课堂是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地方。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以本课为例,张老师巧用课文空白点,构建了一个总统演说的生活情境,要求学生在课后拿出演说稿并现场演说,这对一个小学生来说是个挑战。但因为学生在之前的课堂教学中已进行了大量的言语实践,对文中的重点语言已能灵活运用。

二是学生在课文学习中,已有了很好的情感铺垫。于是,一个充满挑战的.平台产生了,学生在这个平台上与文本对话,对话的实质已超越了教材,跨越了时空,他们激情澎湃,将对瀑布的热爱与同情,对环境的忧虑通过自己的言语尽情地表达出来。这样的平台是充满智慧的,教师不再是教材的解读者,教案的执行者,而是一个善于创设情境,富有教育机智的人。他不单单是传授知识,更多的是唤醒学生的创造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但怎样写好?首先应该引导学生认识这个演说辞的使用者是“总统”,自己正在做总统的秘书(文书)工作,总统讲话不能随便,这一点是要让学生明确的。用这一点直接告诉学生,学生就自然感觉到自身的责任。

其次,演讲辞写作格式问题。前面要有问好,因为这还是一个悼词,还要考虑好多东西。正文怎么写?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怎么做?都要完整。虽然不是八股,但训练过程也应该有着八股的形式。而这一课的教学,我个人认为,写作的内容有了,形式也应该有所统一,这种入格是非常必要的。张老师给出了一个基本的格式,这一点做得很好。

但是要给每个学生做“总统”的时间,让他们各自讲着自己所写。可以分小组的方式进行。学生说着,学生评着,这篇文章的各项训练其实就得到了很好的整合。

因此,对于这一课的教学,我个人不主张像其他课文一样教学,把这篇文章转为“习作”训练,对于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来说是非常有利的,而其它形式远远达不到这种效果。而全体学生努力写了,努力思考了,努力反复修改了,努力练习说了,努力进行较全面的表达了,学生收获的语文就不是这单单地“特殊的葬礼”。

《特殊的葬礼》教学反思14

课后习题,第5题是:“在葬礼上,菲格雷特总统的讲演饱含深情,动人心弦。请你根据课文内容,试着写写这篇演说辞。”这个题目可以看出,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写作训练。因为这个演说辞好写,就是来自于课文,就是要求自己学会组合就行了。这是非常好的习作训练。如果我们能以“习作”为关键词展开这一课的教学,那效果肯定不一样。怎么引导学生写这个演说辞?

首先应该引导学生认识这个演说辞的使用者是“总统”,自己正在做总统的秘书(文书)工作,总统讲话不能随便,这一点是要让学生明确的。用这一点直接告诉学生,学生就自然感觉到自身的责任。怎么样才能写好?在老师的如此激发下,读懂这篇文章,读熟这篇文章,否则很难随时把文章中的东西拿来用在演讲辞中。学生重任在身,学习起来肯定不会倦怠。他们一定会认真研读课文。

其次,演讲辞写作格式问题。前面要有问好,因为这还是一个悼词,还要考虑好多东西。正文怎么写?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怎么做?都要完整。虽然不是八股,但训练过程也应该有着八股的形式。在美国等国家好多中小学生就开始写论文等文章,老师对格式要求非常严格,近似八股。而这一课的教学,我个人认为,写作的内容有了,形式也应该有所统一,这种入格是非常必要的。

最后,就要给每个学生做“总统”的时间,让他们各自讲着自己所写。可以分小组的方式进行。学生说着,学生评着,这篇文章的各项训练其实就得到了很好的整合。

因此,对于这一课的教学,我个人不主张像其他课文一样教学,把这篇文章转为“习作”训练,对于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来说是非常有利的,而其它形式远远达不到这种效果。而全体学生努力写了,努力思考了,努力反复修改了,努力练习说了,努力进行较全面的表达了,学生收获的语文就不是这单单地“特殊的葬礼”。

为了更好研究这篇文章,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研究这篇文章的课题。“特殊”一词用的非常好,是本课教学的`关键词。为什么把其定为特殊?因为按照常规来看葬礼是给人举办的;因为这是震惊世界的;因为这是世界独特的……世界上有无数种独特,学生研究思考后,心中就会产生对“独特”的特殊衷爱,这也是很重要的收获。

我相信,这样教,每位同学会自然享受到组合习作原来就这么简单!

《特殊的葬礼》教学反思15

《特殊的葬礼》是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第下册的一篇有关环保的记叙文,描写了昔日旺盛的塞特凯达斯瀑布因人类的乱砍滥伐和用水毫无节制,导致瀑布渐趋枯竭,说明了环境破坏给大自然、给生态环境带来的严重危害,告诉我们要珍惜、保护环境,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对于这样的环保文章,学生并不陌生,只是文中的瀑布远在巴西国内,而且现又已枯竭,学生无法再领略到它的容颜。没有视觉上的真切感受,学生很难产生环保的迫切需要。为了让学生有真切的体验,真正从内心有所感悟,课前,我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的每一环节,紧扣“特殊”这一中心,从“读读、说说、写写”三个层面来教好这篇文章。

一个中心:“特殊”

课题是文章的眼睛。揭示课题后,我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进行质疑,然后紧紧抓住“这个葬礼特殊在哪儿?”这一中心问题展开教学,激励学生自主阅读、探究,使他们成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主人。学生通过自读,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的理解,很快就说出了葬礼的三点特殊性:

(1)哀悼的对象特殊。通常葬礼是为死去的人举行的'哀悼形式,这里则为一条大瀑布——塞特凯达斯瀑布举行葬礼,的确很特别。

(2)主持人很特殊。由国家元首、公务繁忙的巴西总统菲格雷特亲自主持葬礼仪式,这在历史上绝无仅有的。

(3)参加人员非常特殊。参加这次葬礼的人有专家教授、热爱大自然的人等等,而且人很多,来自世界各地。

以上这三点特殊,学生只须通过自己读书就能知晓,无须老师作过多的讲解。主要是它的第四点特殊,即“举行葬礼的特殊意义,不是为了纪念或哀悼某个人的离去,而是号召人们保护环境,热爱地球!”学生不易一下子明白,需要老师着重引导,点拨启发。

三个基本点:“读读、说说、写写”

第二课时,我紧承上节课的内容,专门围绕“为什么要为这条塞特凯达斯瀑布举行葬礼?它到底是一条怎样的瀑布?”展开讨论,研究“举行葬礼的特殊意义”。引导学生反复读文体会,抓住一些重点词读出自己的感受。学生体会得很深刻,而且读得也很有感情。在此基础上,再借助多媒体直观、形象的特点,让学生突破时空界限,欣赏到瀑布昔日的雄伟壮观和今日的奄奄一息。在今昔强烈的对比中,学生的内心受到了深深的震撼。面对眼前的瀑布,他们畅谈了自己的感受,并替瀑布说出了它的心里话,体现出他们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的决心。巴西总统菲格雷特主持这次葬礼,无非就是唤醒人们的环保意识;他在葬礼上所做的动人心弦的演说,为的也是号召大家“保护环境,爱护地球”,这就是举行这次葬礼的特殊意义所在。所以,一定要指导学生写好演说辞。由于学生从未写过演说词,对于演说辞的格式和要求不太清楚,课上,我有针对地进行指导,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试着写写巴西总统的演说辞。学生们写得很不错,每一字、每一句都是他们的肺腑之言,从他们真切的话语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每一位孩子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善良之心。

整堂课,通过读读——说说——写写,学生在自读感悟、情感体验中,逐步学会了发表自己的见解,学会了读中悟情,读中碰撞出创造思维的火花。

《特殊的葬礼》教学反思

《特殊的葬礼》教学反思1

《特殊的葬礼》是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第下册的一篇有关环保的记叙文,描写了昔日旺盛的塞特凯达斯瀑布因人类的乱砍滥伐和用水毫无节制,导致瀑布渐趋枯竭,说明了环境破坏给大自然、给生态环境带来的严重危害,告诉我们要珍惜、保护环境,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对于这样的环保文章,学生并不陌生,只是文中的瀑布远在巴西国内,而且现又已枯竭,学生无法再领略到它的容颜。没有视觉上的真切感受,学生很难产生环保的迫切需要。为了让学生有真切的体验,真正从内心有所感悟,课前,我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的每一环节,紧扣“特殊”这一中心,从“读读、说说、写写”三个层面来教好这篇文章。

一个中心:“特殊”

课题是文章的眼睛。揭示课题后,我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进行质疑,然后紧紧抓住“这个葬礼特殊在哪儿?”这一中心问题展开教学,激励学生自主阅读、探究,使他们成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主人。学生通过自读,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的理解,很快就说出了葬礼的三点特殊性:

(1)哀悼的对象特殊。通常葬礼是为死去的人举行的哀悼形式,这里则为一条大瀑布——塞特凯达斯瀑布举行葬礼,的确很特别。

(2)主持人很特殊。由国家元首、公务繁忙的巴西总统菲格雷特亲自主持葬礼仪式,这在历史上绝无仅有的。

(3)参加人员非常特殊。参加这次葬礼的人有专家教授、热爱大自然的人等等,而且人很多,来自世界各地。

以上这三点特殊,学生只须通过自己读书就能知晓,无须老师作过多的讲解。主要是它的第四点特殊,即“举行葬礼的特殊意义,不是为了纪念或哀悼某个人的离去,而是号召人们保护环境,热爱地球!”学生不易一下子明白,需要老师着重引导,点拨启发。

三个基本点:“读读、说说、写写”

第二课时,我紧承上节课的内容,专门围绕“为什么要为这条塞特凯达斯瀑布举行葬礼?它到底是一条怎样的瀑布?”展开讨论,研究“举行葬礼的特殊意义”。引导学生反复读文体会,抓住一些重点词读出自己的感受。学生体会得很深刻,而且读得也很有感情。在此基础上,再借助多媒体直观、形象的特点,让学生突破时空界限,欣赏到瀑布昔日的雄伟壮观和今日的奄奄一息。在今昔强烈的对比中,学生的内心受到了深深的震撼。面对眼前的瀑布,他们畅谈了自己的感受,并替瀑布说出了它的心里话,体现出他们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的决心。巴西总统菲格雷特主持这次葬礼,无非就是唤醒人们的环保意识;他在葬礼上所做的动人心弦的演说,为的也是号召大家“保护环境,爱护地球”,这就是举行这次葬礼的特殊意义所在。所以,一定要指导学生写好演说辞。由于学生从未写过演说词,对于演说辞的格式和要求不太清楚,课上,我有针对地进行指导,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试着写写巴西总统的演说辞。学生们写得很不错,每一字、每一句都是他们的肺腑之言,从他们真切的话语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每一位孩子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善良之心。

整堂课,通过读读——说说——写写,学生在自读感悟、情感体验中,逐步学会了发表自己的见解,学会了读中悟情,读中碰撞出创造思维的火花

《特殊的葬礼》教学反思2

《特殊的葬礼》一课是一篇关于环境保护问题的记叙文。我抓住课文重点段落、关键词句,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

一、闭目凝思,想象画面。

课文第三自然段描写了昔日塞特凯达斯瀑布雄伟壮观的气势。教学时我让同学们闭目凝思,然后几位同学先后说出自己想像中的塞特凯达斯瀑布,并让学生用一个词来概括。同学们先后用“气势汹涌”、“飞流直下”“一泻千里”、“咆哮而下”、“滔滔不绝”、“雄伟壮观”等词语概括过去的塞特凯达斯瀑布画面,经师生讨论,认为“雄伟壮观”一词最具概括性。让学生闭目凝思,想象画面,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在闭目想象中,不同的人自然会出现不同的内心视像,所以同学们先后用不同的语词进行概括。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尊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这无疑都是必须的。针对当前一度出现的“自主”变为“自流”的现状,我引导同学们从一个个“自主”说出的词语中选出最具概括性的一个词语,由扩散又归于集中,这样就较好的把学生的自主性与教师的主导性有机地结合了起来。

二、拟人化的换位思考,虚拟瀑布述说、设身总统演讲。

昔日滔滔不绝,一泻千里的塞特凯达斯瀑布逐渐枯竭,即将消亡了。此时此刻,奄奄一息的塞特凯达斯瀑布会对人们说些什么呢?生1:人类啊,我把一切都奉献给了你们,可是你们却毫无节制的使用,还大量的砍伐森林,使我们失去了水源,今天已经奄奄一息了,你们为什么要这样的对待我们?生2:人类啊,你们为什么要这样的恩将仇报?我们消亡了,你们也终会有消亡的一天的呀!……拟人化的换位思考,能促使学生对今日人类居住环境日益恶劣的忧虑和环保责任的思考。想象如果你就是巴西的菲格雷特总统,在哀悼即将枯竭的塞特凯达斯瀑布的葬礼上,你会如何的向人们进行演说呢?这一教学片段把本课的教学推向了高潮。通过设身为菲格雷特总统在特殊葬礼上的演说,把思维训练、语言训练、领悟中心、人文教育等有机地统一在一起。

《特殊的葬礼》教学反思3

公开课在今天如期举行了,为这节课我准备了好久,思想包袱也就背了好久。今天,终于上完,大家对这节课的评价还不错,我的心头如同释放了一块大石头,一颗悬着的心总算平静了下来,终于可以轻轻松松地回家了,回去后一定得美美地睡上一觉。我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沉沉入睡的感觉真好,醒来时本以为天大亮了,然而一看钟只是凌晨一点,想再次入睡却怎么也睡不着了。辗转反侧,今天上课的情景在脑海中一幕幕地再现……

这课堂上,有三个学生的模样始终在我的眼前抹之不去。郭子骞涨红着脸愤怒地呐喊:“我要投诉人类。”苏颖说了“对不起”三个字后虔诚地向塞特凯达斯瀑布深深一鞠躬。马骏背诵了一首诗《热爱地球妈妈》:“妈妈的草地,是温暖的摇篮……妈妈的天空,是慈祥的笑脸……妈妈的河流,是爱的源泉……”她庄重的神情,激昂的语调震撼了教室里的所有人——学生和听课的老师都受到了熏染。整节课上,同学们如此专注,就连平日调皮的同学,也变得那么全身心地投入。他们的情感随塞特凯达斯瀑布的命运起伏着。

反思这几个孩子的表现,除马骏背诵的诗是我课前让她准备引路的之外,其它皆是他们的自然状态之所在。

郭子骞,一个班级中并不出众的孩子。他学习成绩马马虎虎,课堂上举手从不踊跃,朗读水平也是平平,而这节课上,他竟在那么多老师面前大声地愤怒地呐喊。这真是出乎我的意料。

苏颖,一个很优秀的女孩,思维颇为敏捷,组织语言的能力很强,还是个出色的小画家,就是不善于流露自己的情感。她竟然鞠躬了,九十度的鞠躬。这一鞠躬,从心灵深处展现了她对逐渐消失的塞特凯达斯瀑布的惋惜和对人类不爱惜环境的悲愤。她的表现使我极度惊喜。

马骏,朗读能将,平常总是笑嘻嘻的她今天一反常态。面对如今的塞特凯达斯瀑布,她是那么的严肃,神情那么的悲壮,声音是那样的有穿透力。当她背诵结束时,余音似乎还在教室里久久回荡。

反思这节课,我感触很深:

每个孩子都是有潜力的,作为老师不能把他们定势在某一层面上,应该随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学生是否知道自己的闪光点呢?不,不一定。正如自己寻找自己的优点之处,根本说不出所以然。究其原因,那是因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若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优点应该是件有益之事,那样能有效地激发其积极向上的热情,使其在优点方面继续努力。在知道优点的同时也能知其缺点,这样才能扬长避短。于是,我便产生了一个“正反人”的想法,即为每位学生准备一张大白纸,在中间贴上自己的照片,写上姓名、年龄等,以中间为分界线,上方由老师、同学及他本人记录此生的优点,哪怕是一项或一点点;下方则记录他的缺点。这样做的话,在学期结束时作为班主任给学生写评语一定也方便多了。公开课之后使我产生了第一点想法。

《特殊的葬礼》这篇课文其实是针对目前国内外环境处于恶化的情况下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的教育。课文学完了,但教育不能随之结束。我又产生了第二点想法:让每个学生在自己身边选一件物品或一种植物作为自己的朋友,然后关心它、照顾它,坚持一学期。到学期结束时班级进行评比,比比谁是环保有心人。进行这样行之有效的语文实践活动就是让学生为美化、绿化、香化环境作贡献,同时进一步培养了他们做事情的恒心和毅力。

第三个想法是应该在班级中组织一次“我与环保”的主题队会,让学生自己去搜集材料,准备节目,表演节目。这样让他们在参与活动的全过程中提高动手能力、组织能力、表演能力等。

有了这三个想法,我决定就在班级中开展实践活动。我想,只要让学生在语文活动中勇于实践,充分表现自我,就一定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特殊的葬礼》教学反思4

课终于上完了!我长长地吁了一口气。福州的天气热情如火,却没能燃烧起我心中同样的激情。

课前15分钟的接触,这班孩子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热情、聪慧,更让我感到惊讶的是,他们的课前预习做得非常充分,每个学生的课文纸上都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各种批注,多么难能可贵的习惯!所有的一切都让我很欣慰,看得出,他们对于今天的这堂课非常重视,这也让我信心倍增。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和他们共度这让人期待的40分钟了。

但在接下来的课堂中,我的感觉却是每况愈下。课堂上的他们失却了先前的热情,是过于紧张没能进入情境,还是对所学的内容不感兴趣?那原本闪动着灵性的聪慧也被事先过于充足的准备掩盖,失去了应有的光彩。他们的表现如此地出乎我的意料,这班孩子是怎么啦?今天的课堂是怎么啦?我感到茫然了。

我的目光再次落到上课的内容上。《特殊的葬礼》是苏教版国标本第八册的一篇关于环境保护的课文,作者用插叙的手法生动描写了塞特凯达斯瀑布由旺盛到枯竭的过程及人们的表现,说明了环境破坏给大自然带来的严重危害,告诉学生要珍惜、保护环境,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为了能让学生对瀑布昔日的壮观气势和以后逐渐枯竭的景象有更深刻的认识,我特意搜集了有关的图片、影像资料,制作了课件。同时在教案的设计上。也力求简化头绪,突出重点,从课题的“特殊”人手,以菲格雷特总统的演说词为主线,串起整课的教学。

先前在自己班试上时,孩子们非常投人,和我积极互动,整个课堂是那么真实、那么生动,由此而产生的情感是那样真挚、那样强烈。孩子们和课文中的瀑布同喜共悲,时而为它的雄伟壮观而陶醉,时而为它的逐渐枯竭而痛惜,时而又为它的恢复原貌而欢呼,尽管语言还很稚嫩,表达还不流畅,但却充满了灵性,闪耀着创造的光芒和智慧的火花。

而今天的这班孩子,说实话,毕竟是大了一个年级,在言语的表达上是我那班四年级孩子所不能,比的,成熟、老练、流畅,且比他们更加热情、聪慧,可为何课堂上的表现却是如此的悬殊?

课后,聆听了专家的点评,自己也想了很多,发现问题的症结可能就在于我没有处理好本堂课课前的预设和课堂的生成这两者的关系。尤记得当时我在备课时,主要是依据自己班级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原有认识来确定这一课时的教学重点、难点,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还征求了学生的意见,努力做到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定教”,设计了一份比较适合他们的教案。正因为课前作了比较充分的预设,才有了当时动态生成的课堂。而这成功的预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对学生的熟悉。我了解他们的知识基础,了解他们对即将学习的新知识的前概念掌握的情况,能估计出他们可能在哪些问题上出现困惑,可能在什么时候需要老师的点拨指导等等,由此,在备课时我就因势思考怎样设疑,怎样创设学习环境、学习氛围,怎样激励学生,怎样引导、启发学生。怎样利用现有的教学手段为教学服务等等。对这班学生的经验使我对这堂课驾轻就熟。

华东师大的吴刚平教授曾说过:“真实的教学情境是具体的,动态生成的和不确定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呈现出来,不是为了观赏。”我深知真实的课堂应该面对学生真实的认知起点,展现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发展:真实的课堂不能无视学生的学习基础。不能把学生当成白纸和容器,随意刻画和灌输;真实的课堂也不能死抱着教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但现在。我面对的是一班完全陌生的孩子,仅有的15分钟接触时间不足以让我了解他们的已知和未知,而他们的原有基础又远远超出我的估计,在经过了课前的预习和第一课时的学习过后,本课对于他们来说已几乎没什么难点可言。但由于时间匆忙,再加上我又做了固定的课件,即使知道今天的教学设计不怎么适合他们,也无法修正了。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本课我要重点指导的演说稿,他们中的大部分竟已在课前自己准备好了,而我却因受各种原因的限制只能按部就班的上演“教案剧”,这不能不说是一大憾事。

奥苏贝尔曾说过:“影响学生的唯一的重要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标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如果说先前的预设成功归功于我对本班学生已有知识的充分认识,那今天的预设失败也应归罪于我对这班学生已知的不深入。套一句话,真是“成也预设,败也预设”啊!课前没有充分的、有针对性的预设,怎能产生有价值的、动态的生成?正如钟启泉说的那样:“课堂教学应该关注在生长、成长中的人的整个生命。对智慧没有挑战性的课堂教学是不具有生成性的;没有生命气息的课堂也不具有生成性。从生命的高度来看。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过程。”认识到这一点,回头再细想这堂课,这班孩子的表现也在情理之中了。

课后,我一直在想,如何才能妥善处理本堂课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我想,合理设计一份弹性化的教学方案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尝试。而要想设计这样的一份方案,首先就需要师生共同制定有弹性的目标,考虑目标的下限(每个学生都必须达到的要求)和上限(为学有余力的学生设定的最高教学目标)问题。这样弹性的设计关注的是全体学生的发展和成长,有助于学生获得更多的智慧挑战。同时过程的设计也要有“弹性区间”,面对学生多预设一些“如果”,面对自己多预设一些“怎么办”。尽管较之以前精细的设计似乎线条要粗得多,也留下了太多不确定性、可变换的弹性目标、空间和时间,然而或许也就是这些不确定性和可变因素的引入,才可能使课堂教学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状态,才能为学生创设一个“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广阔发展时空。

吃一堑,才能长一智。我感谢福州的这班孩子,是他们在课堂上的“不和谐”让我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并激励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努力去营造课堂的和谐、智慧。我始终记着叶澜教授说过的一句话:“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我会和我的孩子们一起在课堂这一生命旅程中努力追寻这意外的通道和沿途美丽的风景,期待收获一地不可预约的精彩!

《特殊的葬礼》教学反思5

课后习题,第5题是:“在葬礼上,菲格雷特总统的讲演饱含深情,动人心弦。请你根据课文内容,试着写写这篇演说辞。”这个题目可以看出,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写作训练。因为这个演说辞好写,就是来自于课文,就是要求自己学会组合就行了。这是非常好的习作训练。如果我们能以“习作”为关键词展开这一课的教学,那效果肯定不一样。怎么引导学生写这个演说辞?

首先应该引导学生认识这个演说辞的使用者是“总统”,自己正在做总统的秘书(文书)工作,总统讲话不能随便,这一点是要让学生明确的。用这一点直接告诉学生,学生就自然感觉到自身的责任。怎么样才能写好?在老师的如此激发下,读懂这篇文章,读熟这篇文章,否则很难随时把文章中的东西拿来用在演讲辞中。学生重任在身,学习起来肯定不会倦怠。他们一定会认真研读课文。

其次,演讲辞写作格式问题。前面要有问好,因为这还是一个悼词,还要考虑好多东西。正文怎么写?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怎么做?都要完整。虽然不是八股,但训练过程也应该有着八股的形式。在美国等国家好多中小学生就开始写论文等文章,老师对格式要求非常严格,近似八股。而这一课的教学,我个人认为,写作的内容有了,形式也应该有所统一,这种入格是非常必要的。

最后,就要给每个学生做“总统”的时间,让他们各自讲着自己所写。可以分小组的方式进行。学生说着,学生评着,这篇文章的各项训练其实就得到了很好的整合。

因此,对于这一课的教学,我个人不主张像其他课文一样教学,把这篇文章转为“习作”训练,对于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来说是非常有利的,而其它形式远远达不到这种效果。而全体学生努力写了,努力思考了,努力反复修改了,努力练习说了,努力进行较全面的表达了,学生收获的语文就不是这单单地“特殊的葬礼”。

为了更好研究这篇文章,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研究这篇文章的课题。“特殊”一词用的非常好,是本课教学的关键词。为什么把其定为特殊?因为按照常规来看葬礼是给人举办的;因为这是震惊世界的;因为这是世界独特的……世界上有无数种独特,学生研究思考后,心中就会产生对“独特”的特殊衷爱,这也是很重要的收获。

我相信,这样教,每位同学会自然享受到组合习作原来就这么简单!

《特殊的葬礼》教学反思6

《特殊的葬礼》是国标本小学语文第八册的一篇有关环保的记叙文,描写了昔日旺盛的塞特凯达斯瀑布因人类的乱砍滥伐和用水毫无节制,导致瀑布渐趋枯竭,说明了环境破坏给大自然、给生态环境带来的严重危害,告诉我们要珍惜、保护环境,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对于这样的环保文章,学生并不陌生,只是文中的瀑布远在巴西国内,而且现又已枯竭,学生无法再领略到它的容颜。没有视觉上的真切感受,学生很难产生环保的迫切需要。为了让学生有真切的体验,真正从内心有所感悟,课前,我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的每一环节,紧扣“特殊”这一中心,从“读读、说说、写写”三个层面来教好这篇文章。

一个中心:“特殊”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儿童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课题是文章的眼睛。揭示课题后,我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进行质疑,然后紧紧抓住“这个葬礼特殊在哪儿?”这一中心问题展开教学,激励学生自主阅读、探究,使他们成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主人。学生通过自读,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的理解,很快就说出了葬礼的三点特殊性:(1)哀悼的对象特殊。通常葬礼是为死去的人举行的哀悼形式,这里则为一条大瀑布——塞特凯达斯瀑布举行葬礼,的确很特别。(2)主持人很特殊。由国家元首、公务繁忙的巴西总统菲格雷特亲自主持葬礼仪式,这在历史上绝无仅有的。(3)参加人员非常特殊。参加这次葬礼的人有专家教授、热爱大自然的人等等,而且人很多,来自世界各地。以上这三点特殊,学生只须通过自己读书就能知晓,无须老师作过多的讲解。倒是它的第四点特殊,即“举行葬礼的特殊意义,不是为了纪念或哀悼某个人的离去,而是号召人们保护环境,热爱地球!”学生不易一下子明白,需要老师着重引导,点拨启发。

三个基本点:“读读、说说、写写”

第二课时,我紧承上节课的内容,专门围绕“为什么要为这条塞特凯达斯瀑布举行葬礼?它到底是一条怎样的瀑布?”展开讨论,研究“举行葬礼的特殊意义”。引导学生反复读文体会,抓住一些重点词读出自己的感受。学生体会得很深刻,而且读得也很有感情。在此基础上,再借助多媒体直观、形象的特点,让学生突破时空界限,欣赏到瀑布昔日的雄伟壮观和今日的奄奄一息。在今昔强烈的对比中,学生的内心受到了深深的震撼。面对眼前的瀑布,他们畅谈了自己的感受,并替瀑布说出了它的心里话。他们的发言异常踊跃,回答非常精彩,不仅认识到了人为的破坏给环境所带来的危害,更体现出他们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的决心。巴西总统菲格雷特主持这次葬礼,无非就是唤醒人们的环保意识;他在葬礼上所做的动人心弦的演说,为的也是号召大家“保护环境,爱护地球”,这就是举行这次葬礼的特殊意义所在。所以,一定要指导学生写好演说辞。由于学生从未写过演说词,对于演说辞的格式和要求不太清楚,课上,我有针对地进行指导,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试着写写巴西总统的演说辞。学生们写得很不错,每一字、每一句都是他们的肺腑之言,从他们真切的话语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每一位孩子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善良之心。

整堂课,通过读读——说说——写写,学生在自读感悟、情感体验中,逐步学会了发表自己的见解,学会了读中悟情,读中碰撞出创造思维的火花。语文课也由此变为学生展示自己朗读水平、交流能力的新天地。

《特殊的葬礼》教学反思7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借助课文语言材料,了解环境保护与生态、自然景观的关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从而激发热爱大自然、爱护我们生存的地球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忆

1、读课题,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困惑、新的发现)

2.组织讨论:为什么是特殊的葬礼?特殊表现在哪些方面?

3、整理、小结(适当采用多媒体课件提示引导)

特殊一:这次葬礼的对象不是人,而是瀑布;

特殊二:主持这次葬礼的不是普通人,而是巴西的总统,这是国葬;

特殊三:参加这次葬礼的人是特殊的,是来自世界各地的生态学、环境学的专家以及大批热爱大自然的人。

4.为什么为它主持这次特殊的葬礼呢?(这是老师的问题,你还有什么问题,说出来我们一起解决。)

学生交流提问。

5、整理问题:过去的瀑布什么样?现在的瀑布什么样?为什么现在的瀑布变成这样?下面让我们带着问题去看看课文吧。

二、精读感悟

(一)自己默读课文,解决问题?

1.你解决了哪些问题?

2.学生小组交流,汇报。

3、教师整理、小结。

根据学情:(1)用文中的词语表述。(2)用自己的话总结。学生会按第一种方式解答

(1、昔日的瀑布雄伟壮观。2、现在的瀑布奄奄一息。3、真是因为人们滥用水源、乱砍乱伐,使塞特凯达斯瀑布由原来的滔滔不绝,变成了现在的逐渐枯竭。)

4、同学们的问题在阅读的过程中已经解决了。大家读得很认真。

5、再读课文,看看还能读懂些什么?发现些什么?想积累些什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学生会回答第三个问题)

学生交流:积累词语、句子:流量最大、汹涌、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奄奄一息、真是因为人们滥用水源、乱砍乱伐,使塞特凯达斯瀑布由原来的滔滔不绝,变成了现在的逐渐枯竭。)

教师小结:大家积累的这些词语、句子都很好。为什么去积累它们,好在哪里?

6、学生畅所欲言:

雄伟壮观、奄奄一息是一对反义词,所以我想积累。流量最大、汹涌、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这些词语说明昔日瀑布的雄伟壮观,所以我喜欢。真是因为人们滥用水源、乱砍乱伐,使塞特凯达斯瀑布由原来的`滔滔不绝,变成了现在的逐渐枯竭。这样的句子生动、具体所以想积累。……

7、指导朗读。(放视频。昔日的瀑布)

(一)

(1)面对如此美的瀑布,同学们,如果你是游客你想说些什么?可以用课文中的词语来表达你对瀑布的赞美,也可以联系以前咱们学过的诗句或文章来说说。

(2)站在这么壮观的瀑布前面我们都舍不得离开了,课文中有个词语是……(流连往返)

(3)是呀!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见啊!让我们放开声音来读这段课文,把你想要表达的感情尽情地读出来吧!

(二)感知如今的大瀑布。

1.昔日的塞特凯达斯瀑布气势雄伟壮观,奄奄一息的塞特凯达斯瀑布会是什么样子呢?请大家闭上眼睛,边老师读边想象画面。

2.谁来说说,你的眼前出现了一幅什么样的瀑布图?

3.看看吧,这就是现在的塞特凯达斯瀑布!*多媒体课件展示枯竭的瀑布景象

4.同学们,如果你是慕名而来的游客,曾经也欣赏过昔日瀑布的雄伟壮观,现在站在这逐渐枯竭的瀑布前,你的心里是什么滋味?又会说些什么?

5.从同学们的话语中,老师感受到大家都很想留住这瀑布,能用你的朗读把你的感受传递给大家吗?(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6.塞特凯达斯瀑布犹如一位慈祥的老人,刚刚还在亲切地与你讲着故事,与你在夜幕下数着星星,可突然,他闭上了眼睛,渐渐离我们而去了……

7.让我们再一次读读这两段文字,回忆一下他的音容笑貌吧!请男同学读昔日的瀑布,女同学读现在的瀑布。

过渡:真是因为人们滥用水源、乱砍乱伐,使塞特凯达斯瀑布由原来的滔滔不绝,变成了现在的逐渐枯竭。此时我们的心情是复杂的。让我们用自己的声音把我们的感情表达出来吧!

三、寻找课时答案,震撼心灵

1.科学家预测,过不了多久,瀑布将完全消失。

2.当你看到大瀑布的变化,知道其中的原因时,你有什么感受,会做些什么?

3.此时,你再次面对从前那雄伟壮观的塞特凯达斯瀑布,再读第三段时,你们还会那么自豪吗?

4.人们和你一样感到震惊和痛心,他们宣传保护环境,于是有了这个特殊的葬礼。这也是老师的问题。(齐读6、7段)

四、补充悼词,升华情理

假如你是巴西总统,在这个葬礼上对巴西人民发表演说,你会怎么说?拿出纸来,把想说的都倾诉进自己的演讲辞里。

五、作业:

1.在葬礼上,菲格雷特总统的讲演饱含深情,动人心弦。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回家写写这篇演说辞。

2.课后写一句有关环境保护的广告词。

板书设计:

特殊的葬礼

昔日雄伟壮观

今日奄奄一息

将来完全消失

教学反思

《特殊的葬礼》一课是一篇关于环境保护问题的记叙文。我抓住课文重点段落、关键词句,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创新能力,增强了环保意识。

一、情境创设,激发兴趣

我播放课件,并在音乐中描述:“1986年9月,在拉丁美洲的巴拉那河上,巴西总统亲自主持了一次特殊的葬礼。描述将学生带入课文特定的情境,学生有了强烈的求知欲望,就会主动地探索。利用课件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二、图文结合,激发想象

课文第五自然段描写了即将枯竭的塞特凯达斯瀑布的形态。教学时,我要学生朗读课文,找出描写瀑布的语句:“它在群山之中无奈地低下了头,像生命垂危的老人,”奄奄一息“、”生命垂危“等词语的基础上,出示文中插图,引导学生边读边想:即将枯竭的塞特凯达斯瀑布是什么样子?假如你是慕名而来的游客,看到这样的情景会有哪些感受?你会说些什么?学生仿佛置身于瀑布前。经过一番阅读、讨论,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想象,学生将塞特凯达斯瀑布的过去和现在作了比较,深深体会到了环境污染给大自然,给人们生活环境带来的严重危害。

三、结尾再质疑,升华情感。

学完课文后,写演说辞,通过续想,尽管学生的答案不一,但学生进入了课文的意境,进一步增强了保护环境,爱护地球的意识。

《特殊的葬礼》教学反思8

《特殊的葬礼》一课是一篇关于环境保护问题的记叙文。我抓住课文重点段落、关键词句,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创新能力。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教学一开始,我播放低音量的葬礼哀乐,并在音乐中描述:“1986年9月,在拉丁美洲的巴拉那河上,巴西总统亲自主持了一次特殊的葬礼。葬礼是为一条瀑布——塞特凯达斯瀑布举行的。这是怎么回事呢?”描述将学生带入课文特定的情境,学生产生了许多疑问,如人们为什么要为一条瀑布举行葬礼?这是一条怎样的瀑布呢?学生有了强烈的求知欲望,就会主动地探索。

二、循音入境,引导想象

课文第三自然段描写了塞特凯达斯瀑布雄伟壮观地气势。我让学生阅读时,找出文中表现瀑布雄伟气势的词语,如:“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等,之后,再让学生欣赏配乐朗诵。抽象的语言文字变得形象起来,学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感受瀑布的磅礴气势。“眼前出现了一条奔流而下的瀑布”“这真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呀!”……

三、图文结合,激发想象

课文第五自然段描写了即将枯竭的塞特凯达斯瀑布的形态。教学时,我要学生朗读课文,找出描写瀑布的语句:“它在群山之中无奈地低下了头,像生命垂危的老人,”奄奄一息“、”生命垂危“等词语的基础上,出示文中插图,引导学生边读边想:即将枯竭的塞特凯达斯瀑布是什么样子?假如你是慕名而来的游客,看到这样的情景会有哪些感受?你会说些什么?学生仿佛置身于瀑布前。经过一番阅读、讨论,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想象,学生将塞特凯达斯瀑布的过去和现在作了比较,深深体会到了环境污染给大自然,给人们生活环境带来的严重危害。

四、结尾质疑,引导续想

学完课文后,一个学生站起来问:“老师,葬礼是在1986年举行的,那塞特凯达斯瀑布现在怎样了呢?“问题一提出,我并没有急于告诉学生答案,而是引导学生想象:“同学们,你们想象一下,瀑布应该怎样呢?”学生经过思索后,有的说瀑布可能永远消失了,它只能存在于人们的记忆中,有的学生却说葬礼唤醒了人们,人们积极植树造林,保持水土,瀑布恢复了往昔的生机与气势。通过续想,尽管学生的答案不一,但学生进入了课文的意境,进一步增强了保护环境,爱护地球的意识。

《特殊的葬礼》教学反思9

苏教版国标本中年段阅读教材,除了安排朗读、背诵、复述课文等常规学习目标外,还安排了四个重点学习项目:一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二是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三是学会默读,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四是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那么,这四个重点学习项目在教材中是如何安排的呢?下面就结合《特殊的葬礼》这一节课谈谈我的反思。

一、初读全文,感知课文大意。

先让学生质疑问难后依据学生的疑难进行教学,这无疑是“以学定教”的极好方式。当前的阅读教学中,一些教师在学生尚未认真阅读的情况下就随意地、一味地让学生“质疑问难”,这实际上是怂恿了学生疏于思考、随意质疑的不良行为。在上述的教学中,当学生读题后马上就要进行质疑问难时,教师提示大家先不急于质疑,而是认真地读课文并从课文中自行释疑。这样的教学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认真读书、勤于思考的学习品质。学生交流了提出的问题后,对课文有了初步的了解,此时让学生再默读课文,边读边作批注。这样做既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默读习惯,又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大意的整体把握。这种设计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和阅读规律。

二、呈现画面,诱发情感冲突。

让学生闭目凝思,想象画面,这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在闭目想象中,不同的人自然会出现不同的内心视像,让学生用不同的词语概括,这是一种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尊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的行为。教师引导学生从一个个“自主”说出的词语中选出最具概括性的一个词语,由扩散又归于集中,这样能够较好把学生的自主性和教师的主导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具体的内容用一个词语进行抽象和概括,这也是一种重要的语言训练方式。

三、精读重点,参与语言实践。

通过以上的教学,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体悟已经比较深刻了,在此基础上又让同学看着即将枯竭的瀑布再次深情的朗读,如此的触景生情,自然是情更深,意更切。在之前的“悟语”和此时的“触景”基础上的朗读,才是真正的“以读悟情”、“以情品读”。

通过设身为巴西总统在特殊的葬礼上的演说,把思维训练、语言训练、领悟中心、人文教育等有机地统一在一起。

本环节中两次语言实践,即相互独立又彼此关联。第一次是在学生直观感知画面的基础上,精读重点段落。这样学生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感受瀑布枯竭前后的强烈反差,以及导致这种反差的原因,增强对环境保护的理性认识;另一方面可以为第二次的模拟演讲积累语言材料。第二次是在第一次语言实践基础上的一种质的提升,体现了训练的层次性。

四、结合实际,畅谈阅读感受。

学习了课文,学生的生态意识得到了唤醒,但因时空差异会感觉这样的事离自己比较遥远。本环节是一种延伸和拓展,目的在于让学生把刚刚唤醒的生态意识与身边的人、事、物联系起来,进一步感悟到环境保护迫在眉睫,应立即行动起来,从身边做起,从自己做起,从而有效地将生态意识转换成环保行动

《特殊的葬礼》教学反思10

《特殊的葬礼》是小学语文第八册的一篇有关环保的记叙文,描写了昔日旺盛的塞特凯达斯瀑布因人类的乱砍滥伐和用水毫无节制,导致瀑布渐趋枯竭,说明了环境破坏给大自然、给生态环境带来的严重危害,告诉我们要珍惜、保护环境,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园。课前,我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的每一环节,抓“昔日”与“如今”的两块瀑布景象与其中多处的“点”教好这篇文章。

1、抓“昔日”与“如今”的瀑布景象的对比

对于这样的环保文章,学生并不陌生,只是文中的瀑布远在巴西国内,而且现又已枯竭,学生无法再领略到它的容颜。没有视觉上的真切感受,学生很难产生环保的迫切需要。为了让学生有真切的体验,真正从内心有所感悟,教学时,我借助媒体声、影、像渲染气氛,我抓了文中的两个主要块面,即“昔日”与“如今”的瀑布景象的对比展开教学,使学生在“昔日”与“如今”间时而慷慨激昂,时而悲戚怀伤,然后用朗读抒怀,使学生的情感达到了制高点。

2、抓“雄伟壮观”、“奄奄一息”等关键词语

在教学“昔日”与“如今”的瀑布景象时,我抓了许多描写描写瀑布的词语:“雄伟壮观”、“滔滔不绝”、“一泻千里”、“奄奄一息”等作为教学点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品其味,动以情。尤其是瀑布的“雄伟壮观”的特点,我分三个层次教学,使学生对大瀑布赞叹的情感步步升腾。首先让学生找出第三自然段中描写瀑布的词语,读一读并想一想哪个词语是对瀑布特点的概括,然后细品每个词语分别描写了瀑布的什么特点,如“一泻千里”流速的快;“从天而降”是落差的大;“咆哮而下”是声音的响等,学生不但掌握了可从不同角度描写水势的方法,而且从品味中激发了对瀑布赞叹的情感。而在教学第五小节“如今”瀑布的景象时,我虽抓住了“奄奄一息”、“生命垂危”等词让学生体会瀑布的衰竭,但对比喻句的好处的体会草草收场,所以学生的情感也就没有与课文同基调的低潮,也影响了后来的写作效果。

在葬礼上,菲格雷特总统的讲演饱含深情,动人心弦,但文中写得非常简略,在这里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成为学生写作的训练点。但在课堂上我却忽视了这一点,没有把学生的写落实到位。

《特殊的葬礼》教学反思11

“新大纲”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特殊的葬礼》一课是一篇关于环境保护问题的记叙文。我抓住课文重点段落、关键词句,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创新能力。

课文第三自然段描写了塞特凯达斯瀑布雄伟壮观地气势。我让学生阅读时,找出文中表现瀑布雄伟气势的词语,如:“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等,之后,再让学生有感情朗读。抽象的语言文字变得形象起来,学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感受瀑布的磅礴气势。“眼前出现了一条奔流而下的瀑布”“这真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呀!”……

课文第五自然段描写了即将枯竭的塞特凯达斯瀑布的形态。教学时,我要学生朗读课文,体会感情。并出示文中插图,引导学生边读边想:即将枯竭的塞特凯达斯瀑布是什么样子?假如你是慕名而来的游客,看到这样的情景会有哪些感受?你会说些什么?学生仿佛置身于瀑布前。经过一番阅读、讨论,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想象,学生将塞特凯达斯瀑布的过去和现在作了比较,深深体会到了环境污染给大自然,给人们生活环境带来的严重危害。

本课设计注重了朗读、穿越时空隧道的丰富想象,做到读写结合,使学生能借助课文的语言资料,了解到环境保护与生态、自然景观的关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从而激发了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爱护地球的情感.

《特殊的葬礼》教学反思12

今天听了张丹君老师的《特殊的葬礼》一课,这是一篇关于环境保护的记叙文。作者通过描写塞特凯达斯瀑布由旺盛到枯竭的过程,说明环境破坏给大自然带来严重危害,告诉我们要珍惜、保护环境,保护地球。

“给学生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课堂是什么?课堂是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地方。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以本课为例,张老师巧用课文空白点,构建了一个总统演说的生活情境,要求学生在课后拿出演说稿并现场演说,这对一个小学生来说是个挑战。但因为学生在之前的课堂教学中已进行了大量的言语实践,对文中的重点语言已能灵活运用。

二是学生在课文学习中,已有了很好的情感铺垫。于是,一个充满挑战的平台产生了,学生在这个平台上与文本对话,对话的实质已超越了教材,跨越了时空,他们激情澎湃,将对瀑布的热爱与同情,对环境的忧虑通过自己的言语尽情地表达出来。这样的平台是充满智慧的,教师不再是教材的解读者,教案的执行者,而是一个善于创设情境,富有教育机智的人。他不单单是传授知识,更多的是唤醒学生的创造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但怎样写好?首先应该引导学生认识这个演说辞的使用者是“总统”,自己正在做总统的秘书(文书)工作,总统讲话不能随便,这一点是要让学生明确的。用这一点直接告诉学生,学生就自然感觉到自身的责任。

其次,演讲辞写作格式问题。前面要有问好,因为这还是一个悼词,还要考虑好多东西。正文怎么写?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怎么做?都要完整。虽然不是八股,但训练过程也应该有着八股的形式。而这一课的教学,我个人认为,写作的内容有了,形式也应该有所统一,这种入格是非常必要的。张老师给出了一个基本的格式,这一点做得很好。

但是要给每个学生做“总统”的时间,让他们各自讲着自己所写。可以分小组的方式进行。学生说着,学生评着,这篇文章的各项训练其实就得到了很好的整合。

因此,对于这一课的教学,我个人不主张像其他课文一样教学,把这篇文章转为“习作”训练,对于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来说是非常有利的,而其它形式远远达不到这种效果。而全体学生努力写了,努力思考了,努力反复修改了,努力练习说了,努力进行较全面的表达了,学生收获的语文就不是这单单地“特殊的葬礼”。

下载《特殊的葬礼》教学反思word格式文档
下载《特殊的葬礼》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特殊的葬礼》教学反思

    《特殊的葬礼》一课是一篇关于环境保护问题的记叙文。我抓住课文重点段落、关键词句,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创新能力。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教学一开......

    《特殊葬礼》教学设计

    《特殊葬礼》教学设计 《特殊葬礼》教学设计1 这是一篇有关环保的记叙文。作者描写了巴西著名的景观塞特凯达斯瀑布由雄伟壮观到日渐枯竭的过程以及人失望、震惊、痛心、反......

    特殊葬礼教学设计

    特殊葬礼教学设计 特殊葬礼教学设计1 【目标预设】:(一)知识技能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生动形象的语言。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由生字......

    《特殊的葬礼》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反思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借助课文语言材料,了解环境保护与生态、自然景观的关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从而激发热爱大自然、爱护我们生存的地球的情感。教......

    《特殊的葬礼》教学设计教案设计

    教学设计征文 《特殊的葬礼》教学设计 江苏省大丰市大桥镇中心小学周 华徐雪梅(224131) 【目标预设】: (一)知识技能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生动形象的语......

    特殊的葬礼教学实录设计

    18.特殊的葬礼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今天的语文课堂与平时有什么不同之处? 生:教室的后边有很多听课的老师。 师:是啊,平时的课堂上不会有这么多老师来关注咱们。(师面带微笑)......

    特殊的葬礼说课稿

    《特殊的葬礼》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特殊的葬礼》。《特殊的葬礼》是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这一单元的三篇课文《......

    《特殊的葬礼》教案

    《特殊的葬礼》教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1、 在认读生字词的基础上,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借助课文语言材料,了解环境保护与生态、自然景观的关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