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邓三读后感

时间:2019-05-12 00:42: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毛邓三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毛邓三读后感》。

第一篇:毛邓三读后感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读后感

在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期间,我专门阅读了《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这一毛泽东同志的代表性著作。重温经典,我深深折服于作者对中国的类似解剖一样的透彻分析。文章虽然讲的是七十年前的旧事,但却不是有些人想象中的“过时的古董”。文章中展现出的毛泽东同志的高瞻远瞩的深邃眼光以及对中国革命的精辟分析,对我们今人仍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他为我们面对错综复杂的局势时保持敏锐洞察力、抓住主要矛盾并作出正确判断提供了经典范例。可以这样说,文章所谈的局势已经过时了,但文章思想观念的精髓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这篇文章作于1939年冬,是毛泽东同志在抗日战争逐渐转入相持阶段时写的。文章通过对中国国情和社会的细致分析,对中国革命的社会主要矛盾和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动力、性质以及中国共产党的使命给出了正确判断。文章影响很大,也对指导中国共产党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有很大贡献,被收录于《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在第一章中,毛泽东讲到了中华民族是酷爱自由、富于革命传统的民族。正是基于此,古代封建社会中,农民阶级对处于统治地位的地主阶级的反抗从没有停止过。在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矛盾。由于农民阶级缺乏先进理论作指导,革命总是失败,社会也停滞不前。

但是近代帝国主义的野蛮入侵个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深远的变化。最明显的变化是中国的社会性质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中国最主要社会矛盾。文中讲到帝国主义的入侵,一方面促进了封建经济解体,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中国的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也不断壮大;另一方面使中国失去了独立政治地位。毛泽东同志通过列举列强侵华的军事入侵、政治控制、经济垄断、文化渗透等强盗行径,提出了“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这些就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的矛盾”和“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的最主要的矛盾。”这些著名论断。

从文章所占篇幅,不难看出,毛泽东同志是认真分析了中国社会和国情的。正是基于此,他才能牢牢把握住中国革命发展的规律,最终带领中国共产党人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我们不得不佩服毛泽东这一代共产党人的实事求是分析解决问题的智慧。当时解决革命问题靠的就是事实求是。由此我想到,今天我们国家的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但是改革也伴随着一系列的问题: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要把这些问题妥善解决好,其实也离不开实事求是,认清中国国情,从而制定出合适的政策,这就要考验我们这一代人的智慧了。

第二节共分七小节。通过对当时中国革命具体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提出了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承担领导人民走向胜利的重任。

毛泽东首先高度赞扬了历代中华儿女前仆后继进行革命的斗争精神,指出这是中国不会灭亡的根源,并引出上述一系列关于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待续)

第二篇:毛邓三读后感

改革开放振兴中国的必由之路

——读对中国改革的两种评价有感

一九七八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大门。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采取了设立经济特区、确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明确私有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等等一系列的重要举措。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党带领人民进行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

自从建国以来,没有什么能像改革开放那样如此彻底地改变着中国。如果说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意味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那么改革开放则真正表明中国人民沿着社会主义的光明大道走起来,跑起来了。虽然改革开放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但它仍然注定是中国历史上浓重的一笔。

一开始,就有一些人对改革开放持有不同的看法,认为改革开放会改变中国的社会制度。但是30年改革开放的事实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提出改革开放的政策是一个伟大的创举,他不但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制度,而且创造了一个有一个奇迹。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的经济、社会、教育、以及其他一些方面的发展无疑的告诉我们改革开放是正确的,是振新伟大的中华民族的必由之路。

首先,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经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以邓小平为首的党的国家领导人改革了经济发展的传统体制桎梏,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科教兴国、依法治国战略的实施都为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1978年中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只有379元人民币,2006年2月达到2000美元,增加了约40倍。毫无疑问,改革开放对中国今年经济的影响最明显、最彻底,我们的体会也最深。改革开放就如催化剂一样,推动着中国经济爆炸式地增长。我国经济从一度濒于崩溃的边缘发展到总量跃至世界第四、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三,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农村贫困人口从两亿五千多万减少到两千多万,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邓小平以其过人的胆识打开国门,以优惠的政策把外资吸引进来,伴随而来的还有先进的科技、现代化的管理。加上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和原材料使我国的产品价格低廉,如潮水般地涌向世界,并以资源的高耗和环境的破坏为代价迅速完成了西方国家上百年才完成的原始资本的积累。改革的胆子很大,但步子很稳,整个改革在党的领导下有秩序地进行,再加上以党政分开和权力分散为主的政治体制改革也为经济的发展扫清了障碍。已加入世贸组织为起点,我国大踏步进入全球化进程,对外贸易总额五年成三倍之速递增,顺差更是爆炸式增长,不断创造着经济奇迹。经济的发展又反过来推动着政治体制的改革,民主的狂风一阵接一阵,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呼声越来越高,这又进一步推动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

其次,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社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一个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来自生产力的发展,的确如此,我国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奇迹就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突飞猛进,现已成为世界第一教育大国,为经济建设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我国的各种社会保障也逐渐完善,各种福利制度逐步实施。经济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收入,穿上了体面而漂亮的衣服,住上了宽敞舒适的房子,用上了各种家电,吃着更丰富而美味的食品,喝着多滋多味的饮料,享受着高科技的医疗服务,玩着各种有趣的电子游戏,做着各种精彩的体育运动,交通工具多样化、便捷化,通讯工具普遍化„„这些都颠覆着旧的传统观念,冲击着旧的社会结构,推动着新的充满活力的社会结构的形成。

第三,改革开放使中国的文化更好的与世界交融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和全面展开,西方的文化观念逐渐深入我国,既有民主、公平、自由等普世价值观,又有一些文化垃圾——物质崇拜主义、享乐主义、性自由等,以普世价值观为代表的优秀文化给我国的社会发展做了有益的补充,但那些文化糟粕也毒害着我们的社会风气。还有一部分人认为我国过去落后的原因在于传统文化,过激地对我国的传统文化全部否定,这是十分危险的,我们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根。世界是多元的,注定文化也应该是多元的,我们不应过度崇拜国外的文化观念,我们要有适合自己的独特的文化价值观。还好最近社会上对传统文化已越来越重视。对于民主、自由等价值观,我们应该学习它的实质,而不应学习它在国外的表现形式,应该结合自己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传统,给它赋予自己的元素,构建适合我们自己的文化价值观。

改革开放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创举,其精髓在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同志以其伟大的智慧对社会主义的本质给出了精当的阐述,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们不能刻意追求公平而导致普遍的贫穷,只有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才能实现真正的社会主义。邓小平过人的胆识为中国的发展扫清了思想上的障碍。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只要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有利于提高综合国力的,我们都可以大胆地利用。

事实毫无疑问的说明中国坚持走改革开放的道路是正确的,我们应当坚定不移的把这条道路走 下去。

第三篇:毛邓读后感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读书心得

浅读《邓小平南巡讲话》有感

可以说我们是幸运的一代,也可是说我们是在温暖的大家庭中长大的一代。改革开放至今,中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经济飞速发展,可以肯定的说邓小平的功劳是无可挑剔的。我浅读了《南巡讲话》谈谈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同志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提出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和判断方面工作的三个标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些,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

邓小平同志的讲话包含着中国对40年社会主义建设的的经验和教训的总结,也是老一辈无产阶级的的共同心声。我不否认在当时解放生产了发展生产力是当时中国必做的事情,它也表现了一个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心声和肺腑之言。但是我想说的是发展生产力和解放生产力对现在我们的社会主义来说还要放在第一位吗?还要一贯的发展我的生产力吗?还要不管不顾的发展下去吗?

是的,我们不能否认没有当时的改革开放和生产力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巨大好处,也给我们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实惠,我们应该肯定邓小平同志的思想,可是现在的社会关系,现在的生产关系,难道不是富得越富,穷的越穷吗?现在我们还一味的坚持发展生产力、消灭两极分化。可农民的问题解决了多少?住房问题解决了多少?为什么还有沿街乞讨?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中设计师,作为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的创立者。他理解的只是当时中国的形势,我们当时在坚持他的理论是真确的,可是我们现在好使盲目的遵从吗?

邓小平的理论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相当大的好处,把中国的社会地位逐步提高,我不够人这些瞩目的成就,他给祖国勾画了美好的蓝

图,期望和嘱托,让中国人不断努力,不断创新,不断破解改革的难题,也为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贡献自己,要求我们在今后过程中坚持努力发展,发展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关键。我想说的是发展是解决当时中国问题的关键,现在我们不仅仅是发展也要保护好我们的国家的生态环境,人们的精神财富,人们的文化生活等等。

也许我的想法偏激,我也知道当时的社会不允许考虑这些。值得肯定的是,邓小平同志讲话,给了人们创业的巨大精神动力。不仅科学有理,更具有一种敢干敢拼的精气神。当今的中国,不缺资金,不缺人才,不缺人力,更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一切条件具备。为什么还有两级分化,为什么还要一味的坚持?国家在回避难题,国家在麻痹自己。中国应该在开创新的原则,不要求彻底改变,要综合现阶段的国情,时而改,时而坚持。

邓小平同志的讲话经历了考验,也得到了实践。他是成功的。使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也牢牢把握两个“基本点”,防止“左”、“右”两种倾向的干扰,避免走弯路。当时的国情要求有人先富起来,可是现在呢?富得越富,穷的越穷。已经不符合中国的国情。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面对国内的种种不稳定,我们是否该思考下还要这样走下去吗?当下中国综合国力强大,国际地位进步提高,为什么不治理下国内的腐败?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孤儿无人管?

也许我理解的浅,想的偏激,但作为一个农村的大学生,我深知农村的生活,不敢不承认,农民的生活比以前大有改善,可以说前所未有。但潜在的问题呢?假种子,假农药。这些没人管吗?农民该被骗吗?

是先富起来了,可富人们都干了些什么?他们有钱买通人脉,残害辛苦的农民,农民辛辛苦苦一年为了的就是十月丰收。富人富裕了,可穷人更穷了。国家一味的给人们打兴奋剂,严打腐败,严打假冒种

子,严打假农药。可是呢?农民是信任政府的。可政府呢?邓小平是让富人带着穷人走向富裕,可是呢?现在是富人踩着穷人再次富裕。我们政府在国际给我们争到前所未有的地位,我们肯定政府的所做的一切。可国内的广大百姓是信任政府的。现在心都凉了半个了。

邓小平的南方讲话,给我们的是创新和开拓新中国的理论指导,他告诉我们要创新,坚持发展。他是中国社会主义的总设计师,在他设计的图纸上留下的是他的经验和汗水,但是在浮现弊端是,可以添上画龙点睛的一笔。

可能很偏激,希望老师和同学谅解。我只是在读到这里时把心了所想的写出来。没有抨击任何组织和个人,如有言辞不妥的地方,望谅解。

第四篇:毛泽东传读后感--毛邓三

领袖的魅力--------读《毛泽东传》有感

渐行渐远的岁月,历史就像海浪不断地冲刷着岩石,但伟大的领袖在沙滩上留下了一些或深或浅的脚印。从1976年到2011年毛泽东已经逝世35年了,在这期间,社会迅速变化,我们再回头看看毛泽东,体味毛泽东,仿佛有了一种相隔但又有千丝万缕联系的感觉,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毛泽东”三个字一生都难以读懂,但是拨开各种烟雾,拨开凌乱,我们不难感受到,毛泽东是一个生动,扎实生活在中华民族现实中的人。

一代伟人已经逝去,然而他所留下的各种形象的物质或者是抽象的精神都将是一个宝藏,并在某种程度上继续影响着中国的未来。作为领袖,他的魅力究竟在哪里,为什么如今对我们还是影响很大,无论在我们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状态下总会有所体现?

纵观全文,从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承往继来,敢于打破常规,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还有他的顽强,他的拼搏,他的大无畏,不断奋进的魅力更是我们年轻人所该拥有的品质。

在本书开头的引子里,就有一段这样的描写:毛主席在73岁高龄,在汛期的长江,又刮着五级大风的环境里,毅然跃入水急浪大的江中,从武昌大堤口到武汉钢铁公司码头,大约30华里的旅程里,毛泽东劈波斩浪一往直前,他的动作变化多端,时而侧泳,时而仰卧水面,时而奋力击水。在这样的环境里,他整整畅游了75分钟,当时陪同毛泽东畅游长江的武汉市5000名游泳大军振奋不已,两岸的10万群众沿江欢呼,这种壮观的场面让在场的人为之心跳,全世界的人都感到震撼,这种超常的体能和罕见的果敢表现让所有人都感到极大的惊讶和由衷的敬佩。此时此刻,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毛主席在《沁园春.长沙》里的一句话: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然而这仅仅是毛泽东一生中无数次中流击水的一幕,发生在1966年7月16日,地点武汉。

书中第一部分开始介绍毛泽东的家庭出身。1893年,毛泽东出生于湖南湘潭的韶山冲,他的父亲是旧时代的农商,为人颇为聪明,生财有道,善于经营,并且勤奋劳动还省吃俭用,很快家庭条件就变得比较殷实,但他对家里的孩子要求严格,从小就要去地里干农活,这对毛主席后来深入农村进行革命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他的母亲是一位勤劳、善良、品德高尚的农村妇女,与父亲较为自私的性格相比,母亲显得大方,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在母亲的影响下,毛泽东从小就养成了乐于助人的品行。

童年时期的毛泽东也是如旧时的家庭一般,接受的是私塾教育,先是学习《三字经》,然后学习《论语》、《孟子》、《诗经》等。由于他天资聪颖,自学了《康熙字典》,即使是先生没有教过的书也能读懂,他还喜欢读中国古典小说,在毛泽东的回忆中认为这些书对自己影响很大。他还喜欢质疑,曾经想到过一个这样问题,就是小说里有皇帝,有文臣武将,就是没有农民做主人公,对此问了许多人也回答不出来。后来经过分析发现这些人是不必种田的,因为土地归他们所有和控制,农民替他们种田。这对于他后来分析中国的国情,提出伟大的工农联盟战略有着深远的意义。同时,毛泽东思想里的精髓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这种植根于现实的思想对我们为人处世有着深远的意义。

1910年,毛泽东开始了他人生意义上的少年时期,他走出了韶山冲,开始学习西方新学的自然学科和其他新学科。在这里毛泽东学到了许多外交学、历史、地理和自然科学知识,还写得一手好文章,深受师长们的喜欢。在那里,他看了古今中外的帝王们的事迹,从中想学得拯救民主危亡的道路,使中国振兴于世界民族之林。在这里,毛泽东还看到了康梁变法的书报,崇拜康有为、梁启超,在这个期间,他不反对君主制度,认为只要在合适的条件下,维新派可以变法改革成功。而后,1911年毛泽东第一次来到省城长沙,考入驻省湘乡中学,第一次看到了报纸——《民立报》,从中知道了孙中山和同盟会的纲领,开始拥护孙中山等革命党人。同年5月,收到保路运动风潮,毛泽东和另一位同学带头剪掉自己的辫子,还强制十几个人也剪掉辫子,以表示对清政府的不满。1911年还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那就是辛亥革命,已经树立了强烈民主主义思想的毛泽东决定投笔从戎,参加革命军,虽然1912年革命结束,但是这段时期的军营生活让他对军事上有了实际的认识。1914年到1918年,他就读于我们早有耳闻的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在那里受到了杨昌济,徐特立等教员的影响,他服膺于恩师杨昌济的新儒学色彩的伦理主张,还有近代以来的湘学士风,以至于他发出了“余于近人独服曾文正”的言论,至此有了明确的目的,认为:“今之天下纷纷,就一面言,本为变革应有事情;就他而言,今之纷纷,毋亦诸人本身本领之不足,无术以救天下之难,徒以肤末之见治其偏而不足者,猥曰吾有以治天下之全邪!”

我们不难发现,在一师学习的这段时间里,毛泽东明确树立了他的人生观,世界观,在他对各种书籍的评论中可看出他强调个人价值,主张唯我论,提倡个性解放,反对封建传统观念和专制主义的束缚。可以这么说,他的独立,恒心是他读书学习乃至后来革命事业的基石。

在走出校门以后,青年毛泽东汲取思想的视野更加广阔,恰逢五四**开始影响一代渴望救国救民的年轻人,从保皇派,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等各种思想的影响下,毛泽东的思想显得复杂深刻。在毛泽东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之前,尽管他还没有确定终身的信仰,但是有着坚定的信念和超强人格。更为重要的是,他从青年时代开始,便树立了一个让人敬佩的信念:必须信奉自己千辛万苦求得的真理,并把它作为改革社会、完善人生的指导思想。一个有着如此思想轨迹的青年人,无论从哪个角度讲,对他日后的选择和作为,都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正是因为他在青年时代追求真实的思想关怀中养成的品质,使他在后来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能有不断地创新,并且创立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

投身共产主义事业之后,毛泽东则是根据各种实际情况来分析并想出相应的对策,多次反围剿成功,依据工农力量促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国难当头毅然放下多年的仇恨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并且在抗战后经历了四年的国内战争最终赢得了革命的胜利。在这期间,尤其是处于劣势状态的长征时期,毛泽东依然保持着自信,乐观的情怀。“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一首气势磅礴,至今仍然令人津津乐道的《长征》让人心潮澎湃,仿佛我们置身于那个面临危机仍然不屈,乐观的时代,这等大气魄有多少人能拥有,有多少人能乐观到最后。

毛泽东说过:“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毛泽东是一位伟人,但也是一位凡人。他也犯有缺点和错误。毛泽东有三大错误:反右,大跃进,文化大革命。反右打垮了知识分子的脊梁。本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真正知识分子的根基。可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变成了引蛇出洞;大多出自真心的意见成了反党反社会主义的证据,而批判,下放,判刑成为对人性的摧残手段,黑云压秤,中国的知识分子阶层沉默了。大跃进让中国充满了浮夸风,文化大革命让中国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让中国的传统文化毁于一旦,令人扼腕不已。

他的功绩大于错误,从其一生来看,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在他的领导下,一个支离破碎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成为一个新兴的、基本统一的、人民当家做主的人民共和国。毛泽东一生坚持自己的理念:“为人民服务”,他曾经对黄炎培说,我们该如何跳出这个朝代更迭的历史周期,那么唯一的道路就是人民当家作主。他始终高举“为人民”的大旗,这是任何一个帝王所望尘莫及的,所以毛泽东是中国老百姓的“大救星”。他一身正气,敢于对美苏霸权主义敢称不,在国际上赢得了尊严,白手起家搞出了原子弹,为中国人民赢得了安全保障,撑起了中国人的脊梁骨。在那个一穷二白的时代,毛泽东重视国民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为了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毛泽东时代的中国既有“帝国主义封锁”,也有“修正主义”压迫。在这种特殊环境下,毛泽东坚持发展经济,亲自写下了指导国民经济发展的《论十大关系》,把一穷二白的旧中国,一举改造成为一个“既无内债、又无外债”逐步走向繁荣的新中国。毛泽东甚至对农民的种地也亲自提出了著名的“土、肥、水、种、密、保、管、工”八字方针。即使在文革**期间,毛泽东都一再向全国发出“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的最高指示重视发展经济。在新的国际环境下,毛泽东重视外交战线和改革开放。对待苏联的无理要求,毛泽东敢于说不,在关键时刻,利用著名的“乒乓外交”,打开了中美合作的大门。毛泽东高度重视国家的统一和主权的完整。毛泽东坚持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民族自治”,同时有果敢的维护国家统一。面对西藏叛乱果断命令解放军进藏平叛;面对印度对中国的领土入侵,果断的开展了中印边境反击战;即使面对陈兵百万,拥有数万辆坦克,数千架飞机的苏联强大军事压力面前,就是一个小小的珍宝盗也不轻易放弃。他说:“宁肯再次上山打游击,也不放弃一寸土地”。他既明确发出了“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的强音,也在晚年向蒋介石伸出了和平统一的橄榄枝。毛泽东作为伟大的诗人(代表作有气势磅礴和文才飞扬的《沁园春•雪》和《毛泽东诗词集》);又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代表作有《毛泽东选集》五卷和红宝书《毛主席语录》);还是一为伟大的军事战略家(代表作有《论持久战》和《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等军事著作);更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代表作有《矛盾论》和《实践论》等哲学著作),不愧是集“文学家、思想家、军事家、哲学家”为一身的多才领袖。

是非功过,任由后人凭说我们所公认的管毛主席一生是功大于过,他后期所犯了一定的错误,但是邓小平说如果没有毛泽东,中国还要在黑暗里摸索许多年。

在那个思想潮流变幻的时代里,不缺饱学之士,不缺文武全才的青年俊才,而是缺少像毛泽东一样出身于农村,同时对中国国情有着相当认识的共产主义革命家。即便如此,毛泽东还拥有许多人所不拥有的品质,出身于农村身上不见小农思想,性格开朗自信,敢于挑战权威,一切以实际出发。从中国传统思想上来说,读书人注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人格气质上来说,毛泽东拒绝平庸,看重精神生活,注重培养志向,彰显出自信、豪迈和明快甚至狂放的个性风采。我们所熟知的“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这种豪迈的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和充塞天地之间的“大丈夫”气概读起来相当令人畅快淋漓。另外还有“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等等。作为一个斗士,他精力旺盛,做事无巨细一丝不苟,是一个天生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是一个思想家,有海阔天空的想象,理想又是那样感人。在他身上我们感受到一个追求真善美的统一、才智和人品的统一。从青少年时代开始终其一生,毛泽东矢志于追求真理,实现救国救民的宏愿。所谓内圣外王亦不过如此,躬行实践追逐真理,追求民主独立,人格健全。他不爱钱,不畏难,艰苦奋斗;敢于藐视强敌,挑战对手,从不肯向困难低头。他那独步天下,顺应时变,敢为天下先的探索精神和实践精神,以及他对自己能够用意志铸造历史的自信和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工作和战斗的热忱交融在一起,铸就了崇高美和深厚美。在全世界范围内,正如特里尔所预言:“毛泽东的精神锐气以不可抵御之势注入世界意识之中,不论历史舞台怎么变幻,他永远与中国与世界同在。”

第五篇:毛邓三试题

毛邓三试题——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解

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及其基本特征?(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 ①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国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②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出这个阶段。(2)利二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①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②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 ③由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 ④由文盲半文言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 ⑤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 ⑥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 ⑦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的历史阶段; ⑧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 ⑨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毛邓三样卷 问答题部分

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人的全面发展基本内涵。答案:(1)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2分左右)(2)基本内涵:人的不断增长的需要得到满足、人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等等。(8分左右)

2,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和主要措施 答案:(1)核心内容:是正确处理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关系,做到协调发展;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5分左右)(2)措施: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加强环境污染治理等等。(5分左右)

3.试结合邓小平理论精髓分析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答案:(1)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要求我们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开拓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2分左右)

(2)马克思主义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具有生命力的根本所在。如果不顾社会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的变化,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具体情况做出的某些个别论断,我们的思想和行动就会因为脱离实际而僵化,就不能顺利前进,甚至会发生失误。(2分左右)

(3)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才能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客观实际,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时代发展的要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是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保持先进性和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3分左右)

(4)否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丢掉老祖宗,是错误的、有害的;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也是错误的、有害的。(3分左右)

四:材料分析与论述题(第一题15分,第二题20分,共35分。)

1、试述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性。答案:(1)“三个代表”思想的具体内容。(3分左右)

(2)“三个代表”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4分左右)(3)按照“三个代表”思想要求加强党建重要性:是我们党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能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使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等等。(8分左右)

2.材料:1GDP(国内生产总值)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发明之一”,目前世界上还没有更科学的经济总量指标来取代它。但是GDP又远非“完美”——GDP,不能直接反映老百姓人均实际收入;GDP,不能有效显现环保的品质指标;GDP,不能理想制约眼前利益与终极价值的统筹。GDP没有告诉我们,青山绿水又浊了几多?土地资源又没了几顷?朴朴古貌的老弄幽巷又少了几条?(资料来源:《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念:不以GDP论英雄》新华网2004年4月2日)

材料2中国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已经达到了十分严重的程度。据有关研究机构计算,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每年由生态和环境破坏带来的损失占GDP的比重达到8%以上。这说明,我们的经济增长是以生态环境成本为代价的。当生态环境成本用尽以后,继续按照原来的经济增长模式发展经济,将会牺牲人类的健康,使经济增长与我们的生活目标相背离。国内外的实践也已表明,当经济增长达到一定阶段时,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免费使用必然达到极限。人类要继续发展,必须转换经济增长方式,用新的模式发展经济。(资料来源:新华网北京2003年12月11日电)

(1)结合材料回答如何正确看待经济发展。(2)结合材料回答应当树立怎样的发展观。答案:(1)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首先要抓好经济发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这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条基本经验。我们必须始终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然而经济发展并不是发展的全面内容,经济发展也不能单纯用GDP这一个指标来衡量。因此,发展必须有新思路,必须辩证地认识和处理与发展相联系的各方面的重大关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顺利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12分左右)

(2)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还不够全面,地区发展很不平衡,经济的快速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日益加大,等等。这就要求我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要更加注重统筹兼顾,做到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8分左右)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两个概念的含义

答案:“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强调过程。指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历程中,根据中国的国情和形势的变化,不断地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与建设实际相结合,与时俱进地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过程。(5分左右)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强调结果。指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中逐步形成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这些理论成果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5分左右)

2、简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立论依据

答案: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社会基础的重要条件。破解经济社会发展的种种难题,妥善应对关键时期有可能遇到的风险和挑战的需要。(5分左右)实现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具体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全方位对外开放时期的到来、经济社会整体转型以及全球化对提升一国综合国力竞争的要求等任务。(5分左右)

3.如何正确认识毛泽东晚年的错误 答案:(1)第一,必须明确毛泽东晚年错误的性质

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是在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的失误 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是政治错误

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是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错误(3分左右)(2)第二,必须把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同毛泽东思想严格区别

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在理论上的集中表现,就是所谓“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所谓“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既不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也不符合中国实际,明显地脱离了作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轨道,必须把它们同毛泽东思想完全区别开来。(3分左右)

(3)第三,必须明确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在他一生中的位置 毛泽东晚年的错误虽然是严重的,但既不能掩盖更不能否定他对中国革命和建设所作的贡献。他虽然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4分左右)四:材料分析与论述题(第一题15分,第二题20分,共35分。)1.联系实际,试析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和主要内容。答案:(1)中国问题的关键在于党。(2分左右)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注重自身建设,领导人民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党的建设为民主革命的三大法宝之一。(3分左右)

(3)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党又面临一系列新问题、新任务、新考验。一是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以后,既要不断学习、探索和掌握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带领人民完成建设社会主义的大业,又要克服党内存在的以权谋私、腐化变质、官僚主义等问题,从而使党面临着执政的考验;二是改革开放中,随着社会全面进步的同时,也会出现一些负面影响和消极丑恶现象,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会传播到党内,腐蚀党的机体,从而使党面临着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三是国际敌对势力不断对我国加紧“西化”、“分化”,使我党面临着国际敌对势力和平演变的考验。只有加强党的建设,才能完成新时期赋予的历史重任,才能经受住各种考验,立于不败之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在自身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4分左右)

(4)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党的建设,就是把党建设成为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3分左右)

(5)加强党的建设,就是要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根本的是坚定不移地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根本的是把党建设成坚强的领导核心,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根本的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3分左右)

2、党的十六大指出,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下表反映的是我国2000年农业现状及2020年农业发展目标等方面具体数字。1请结合材料说明为什么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2对比表中农业劳动力占总就业比重数字,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来降低农业劳动力比重? 答案:1表中数字表明“三农”问题是现阶段的一个突出问题,农业劳动生产率低,50%的劳动力仅创造15.9%的GDP,城镇化水平低,只有36.2%,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仅有2253元。这些问题说明无论是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农民收入水平都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有较大差距。因此,“三农”问题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决定意义。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的全面进步,就没有整个社会的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所以,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10分左右)

2解决好“三农”问题,降低农业劳动力的比重是一个关键性的因素。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措施有:改变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非农产业,使更多的农民能够从事非农产业。为农民进入城镇就业创造更好的政策环境,加快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使农民变为城镇居民,并通过这些措施使农民收入得到大幅度提高。(10分左右)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案: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10分左右)2,论述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答案: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要处理好的一个重大的问题。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改革和发展必须要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5分左右)

要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第一,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第三,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5分左右)3.试述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答案: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概括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即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5分左右)社会主义本质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第二,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5分左右)四:材料分析与论述题(第一题15分,第二题20分,共35分。)1.试述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者之间的关系。答案:(1)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一个辩证统一的整体。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观点和方法论,因此,它在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三个基本内容中占据着核心的地位,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作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集中概括,同样也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的理论基础,而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则不仅体现着实事求是的根本要求和实质,反过来也对实事求是起着很大的制约作用。(5分左右)

(2)实事求是的首要要求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实际出发,不仅要从客观的自然条件出发,更重要的是要从社会的实际出发,而社会实际,主要就是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状况以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必须从群众生活和群众实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才能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只有如实地了解群众的生活与实践中提出的需要,才能提出符合实际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可见,尊重群众、依靠群众是实事求是内在的根本要求。(5分左右)(3)独立自主的基本点,就是从中国实际出发,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力量进行革命和建设,使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把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事业做好,因此,独立自主就是遵照实事求是的根本原则,从中国实际出发,依靠群众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必然结论。反之,如果离开了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的基本原则,也无法做到实事求是,因此,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做到实事求是的根本保证。(5分左右)综上所述,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内容之间是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的辩证统一关系,所以它使得毛泽东思想成为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2.下面是一组选自《论十大关系》的材料: 材料1过去为了结束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为了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我们就实行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方针,现在为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同样也实行这个方针。

材料2在国内,工人和农民是基本力量。中间势力是可以争取的力量。反动势力是一种消极因素,但是我们仍然要做好工作,尽量争取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在国际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都要团结,不中立的可以争取为中立,反动的也可以分化和利用。反革命是什么因素?是消极因素,破坏因素,是积极因素的反对力量。反革命可不可以转变?当然,有些死心塌地的反革命不会转变。但是,在我们的条件下,他们中间的大多数将来会有不同程度的转变。

材料3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但是,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运。他们的短处、缺点,当然不能学。

(1)毛泽东提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2)结合材料123,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分别指什么?二者关系怎样?我们的态度怎样?(3)分析材料3,如何理解毛泽东提出的学习外国经验的方法? 答案:(1)毛泽东提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是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服务。(5分左右)

(2)积极因素就是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的力量的总和;消极因素就是对事物发展起阻碍作用的力量的总和。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既对立,又统一,且互相依赖,在特定条件下,积极因素可以转化为消极因素,消极因素可以转化为积极因素。

在社会主义社会,工人阶级是基本的积极因素,但由于政治体制、经济体制不完善,由于官僚主义的存在,由于工作上的失误等等,可能在工人阶级内部产生某些消极因素,这就是积极因素暂时地局部地转化为消极因素。相反,反革命等敌对分子是社会主义的消极因素,但大多数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转化,做出对社会主义有益的事情,这就是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10分左右)

(3)毛泽东指出,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但一定要有分析有批判地吸收对我们有益的东西。在对待外国经验上,应正确处理独立自主与学习外国的关系。第一,学习外国有助于打开眼界,看到差距,从而激励独立自主的意志和决心。第二,学习外国有助于增强我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加快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步伐。(5分左右)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答案: 第一,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统治中国的决定性力量。(2分左右)第二,中国封建势力已经同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相互勾结,成为帝国主义奴役近代中国的社会基础。(2分左右)

第三,外国列强的入侵,使封建时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被破坏了,但封建制度的根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不但存在,而且在中国经济生活中占据着明显的优势。

第四,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发展,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颇大的作用,但它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本国官僚资本势力和封建势力的夹缝中产生与发展起来的,经济地位脆弱,强劲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2分左右)第五,由于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实行分裂剥削政策。造成中国实际上长期不统一,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第六,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人民在经济上的贫困和政治上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上所少见的。分左右)

2简述社会主义本质中生产力目标和价值目标的关系。答案:(1)在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断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生产力目标;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这两大目标是互为条件的。(3分左右)

(2)共同富裕的实现,是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条件的。如果经济落后,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那么无论用什么办法进行分配,都无法实现共同富裕;如果企图立即实现消灭剥削和同步富裕,搞平均主义的分配政策,必然使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受到压抑,经济发展受到挫折,带来共同贫穷。因此提高生产力是实现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物质基础。(4分左右)(3)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又是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为条件的。在社会主义社会,只能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去发展经济,始终避免两极分化。如果不坚持社会主义,搞两级分化,生产力既得不到解放,也得不到发展。(4分左右)

3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分配制度的主要原因。答案:(1)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结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同时并存的分配结构。(3分左右)(2)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也决定了分配形式的多样化。由于实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作制、承包经营等实现形式。必然产生按劳分配以外的各种分配收入。(3分左右)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各种生产要素(劳动、土地、资本、管理)都要有相应的市场评价,这些生产要素的所有者都应得到相应的收入。此外,市场经济中还需要有风险收入、以及通过社会保障获得的收入等等。总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分配方式的存在,是多种所有制经济、经营方式、市场经济运行的内在机制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4分左右)四:材料分析与论述题(第一题15分,第二题20分,共35分。)

1.试述邓小平关于“先富”和“共富”与“共富”思想的内容以及“先富”的关系。

答案:(1)邓小平的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人民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思想包含三层含义:第一,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从理论上和政策上否定把平均主义和社会主义混同起来的错误观念和政策;第二,先富起来的手段是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不能用非法手段谋取暴利。第三,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共同富裕,先富要帮助后富,不搞两极分化。(6分左右)(2)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因为在带动人们走向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它至少有这样几个作用:示范作用、帮助作用、带动作用。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标,但又不能使全体人民同时同步实现同等程度的富裕,只能通过让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先富和共富是目标和手段、目的和途径的关系,不能把两者割裂开来。如果离开先富谈共富,在目前的生产力水平下,只能回到平均主义的老路上去,导致共同的贫穷;如果离开共富谈先富,就可能导致两极分化,偏离社会主义的目标。(9分左右)。

下载毛邓三读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毛邓三读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毛邓三习题集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习题 集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一、单项选择题 1.毛泽东在全党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

    毛邓三复习资料范文

    第一章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教条,要和中国国情相结合。)2.马克思......

    毛邓三复习资料

    第一章:  1、最早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的是(b ) A、李大钊 B、毛泽东C、刘少奇 D、周恩来  2、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 c ) A、遵义会议 B、党的六大C、......

    毛邓三选择题范文

    一、单项选择题 1.最先提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这一伟大任务的是() A.陈独秀 B.王稼祥 C.毛泽东D.刘少奇 2.毛泽东最早提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科学命题的......

    毛邓三暑假作业

    关于城市生活用水污染问题的调查报告 作者:云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2007级统计学专业孙丽娜,学号 20071910111 班次:11 序号:102 调查时间:2009年7月15日----20日调查地点:东明县县......

    毛邓三复习提纲

    一、不定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三个有利于”标准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2、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

    毛邓三论文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调查研究 摘要: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是近几年一直讨论和研究的热点。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增加,就业竞争的日益激烈,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本文......

    毛邓三习题

    第一章习题 •1(单选题)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内最早反对教条主义错误的领导人是A •A.毛泽东B.刘少奇 C.周恩来D.张闻天 •2(多选题)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邓小平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