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历史重大事故(范文模版)
二、中国近代重大历史事件
1839年,中英爆发第一次鸦片战争,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此战之后,地主阶级中的开明分子,林则徐、魏源等“开眼看世界”,后者更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但这并没有引起封建统治者的广泛重视。
随着列强对中国侵略的加深,1851年农民阶级出身的洪秀全领导了金田起义,建立了太平天国,战火遍及几乎整个南中国,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统治,但是由于农民阶级的内部局限性,在1864年最终失败。与太平天国近乎同时发生的,是1856年-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与英法签订了《北京条约》,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进一步加深了。
为了绞杀太平天国并抵御外辱,地主阶级中的先进分子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建设中国的近代工业,以“自强”“求富”为口号掀起了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自强,但是地主阶级只学习西方技术,其代表人物张之洞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改革没有触及封建制度的根本,所以很快在1885年中法战争和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中遭到失败,《马关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大大加深了,也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洋务运动催生了中国的近代工业,促进了中国无产阶级队伍的扩大和资产阶级的诞生。甲午战争失败后,资产阶级改良派第一次走上了历史舞台,康有为、梁启超等人辅助光绪皇帝促成了1898年戊戌变法,由于封建顽固势力非常强大,变法103天就宣告失败,故又称百日维新。
此时第二次科技革命开始,西方国家逐渐进入帝国主义时代,瓜分中国的欲望空前高涨,这也使得帝国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了当时中国的主要矛盾。为了反抗帝国主义的侵略,农民阶级掀起的1899年-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义和团以“扶清灭洋”为口号,势力活跃在山东、直隶等地,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使得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愿望破灭。但仍然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义和团运动具有很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盲目排外最终为中国带来了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义和团运动被残酷镇压。随后签订的《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地主阶级为了挽救自己的统治开始了最后一次努力,1905年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派遣诸多大臣出国考察,废除科举,派遣留学生,编练新军,修订新律,但这所有一切的成果就是皇族内阁。皇族内阁的出现,造成了汉族地主的离心离德,大大加速了清王朝的瓦解。
在清政府的墓碑上刻上最后一段话的是孙中山、黄兴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派。1895年兴中会在檀香山成立,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成立,1911年爆发武昌起义,最终导致了清王朝的完结和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的成立,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一个新的纪元。
第二篇:重大事故调查报告
该事故为重大设备事故。由于开车时膨胀机有备用机所以没有对用气客户造成影响,但由于备件损失对公司造成一定影响。
原因分析
1、膨胀机设备设计或制造缺陷,经调查,苏氧生产的膨胀机在金龙也出现过类似故障。
3、轴承损坏原因为轴内端伞形螺母脱落,使膨胀机叶轮送动,转子失去动平衡导致轴承抱死。
由于格式原因所认以下提供原报告下载:调查报告完整版 href=“/Article/UploadSoft.asp/200712/200712***.rar”>事故调查报告完整版
第三篇:重大事故分析
事 故 分 析 报 告
2003年5月19日16时15分左右在人工拆除15层北外立柱时,因错误地更改施工工艺造成10~11轴的2根北外立柱及一道连梁,从56米高的15层上向北外侧垂直坠落,在结构体重力作用下,将地下停车场顶板及大梁砸坏,主楼北部14层~15层双排施工脚手架被砸坏,幸亏当时塔吊与楼体拉接支撑位于9~10轴,如果砸坏塔吊支撑,将造成塔吊倾倒的重大事故。因事故发生后影响了周边各单位的正常工作,给拆除工程造成了极坏的影响,也给本公司蒙受了耻辱。为了下一步的安全拆除,首先要对此次重大安全事故进行细致的分析,以吸取本次深刻教训,为下一步更有效拆除总结经验,具体事故发生过程及原因分析如下:
1.原施工方案为用人工、风镐将外立柱剔凿,暴露出柱筋,然后用钢丝绳及倒链稳住外立柱,再用吊车稳住外立柱,将钢筋汽割切断,后将外立柱吊至地面破碎拆除。因在拆除外立柱前经与塔吊商谈拆除工艺时,塔吊司机强调塔吊只吊固定不动的物体,不吊卸不稳定的物体,以防发生塔吊倾倒事故,在此情况下需变更拆除工艺,改为将外立柱向楼内拉倒后再用塔吊吊至地面的作法。将外立柱逐根向楼内拉倒后再拆除的工艺,是传统拆除工艺,是先用风镐将立柱的四周内主筋全部剔凿暴露,然后用钢丝绳及大吨位倒链进行牵引,人工气割切断三面立柱主筋,只保留楼内一侧的主筋,利用倒链的牵引力将立柱向楼内拉倒,此种工艺在以前的楼房拆除中多次使用,从没有发生过失误,此次的事故是因为将人工剔凿,改为机械剔凿,致使立柱下端形成凌空面,在立柱倾倒的瞬间,立柱在重力作用下使立柱滑出外墙,此次重大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人工剔凿改为机械剔凿。
2.人工剔凿后立柱中部是实体,而机械剔凿后使立柱中间形成隔层,凌空高度达0.3m,因立柱断面尺寸为600×600mm,液压锤头从一面进行破碎,造成立柱粉碎创面过大(图1-
1、图1-2)。(略)
3.此时在钢丝绳牵引下,人工汽割东、西及北侧主筋,只保留南侧的主筋(图1-3(略)),使用的机械为轮式液压锤进行牵引,此种机械重量为3.5T,小于立柱的重量(重约8T),造成牵引时轮胎打滑,倾倒速度过慢,在立柱倾斜450角时,立柱重心向北侧偏移,此瞬间因立柱已形成悬空高度过大,立柱下端向北墙外滑出,又因机械打滑无法将立柱牵引住,导致事故发生(图1-5(略))。
4.此次事故的分析共有几点:
(1)此次小型机械于楼面对结构体进行拆除是国内首次应用,对小型机械使用性能了解不够,此次教训是深刻的,新工艺的采用要考虑周全,主要是在安全方面。
(2)人工剔凿后用倒链拉倒外立柱工艺是正确的,但改为机械剔凿至使立柱形成悬空,是事故的直接原因,上下立柱无拉接及固定受力点时,上立柱在重力作用下端侧滑造成事故。
(3)对原楼房的结构了解不够,此楼外立柱主筋接头采用端头对焊连接工艺,在一
定的重量时,主筋的抗弯及抗拨力很差(目前在规范结构设计中已被废止),远达不到直筋的抗弯及抗拉力要求。此种工艺搭接的钢筋对接点为钢筋端头,相互接触面很小,当钢筋弯曲到一定角度时,所有里侧的钢筋从焊接点全部断开,致使立柱失去控制,发生立柱侧滑,事故发生(图1-4(略))。
以上几点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其次是管理及指挥失误,现场主管时采用新工艺,对新工艺了解不够,没能进行细致的分析测算,盲目地使用新工艺来取代旧工艺,在思想上只考虑机械施工的快捷性,并没有考虑到机械在细微部位拆除时不能取代人工拆除,主观思想上的麻痹大意,在拆除进行使用新工艺时,现场管理人员没有经过集中讨论,工长盲目服从都是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为以后的拆除工程创造条件,真正贯彻“安全第一”的方针,确保在以后的拆除施工中不发生任何安全事故。
北京****建筑物机械拆除有限公司
2003年5月20日
第四篇:重大事故排查办法
重大事故隐患排查办法
为进一步促进和强化对各类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的排查和整改,彻底消除事故隐患,有效防止和减少各类事故发生,建立事故隐患排查监管责任制度,对事故隐患实行分级负责制。
一、事故隐患的分类
1、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2、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3、事故隐患按照其发现途径和方式,共分三类: 1)、检查过程中发现的事故隐患。
2)、各有关部门上报事故隐患(包括书面或口头反映)。3)、受理社会举报的事故隐患。
二、事故隐患的处理方式
1、一般性事故隐患:应要求有关单位或企业限期排除。
2、重大事故隐患:应做出暂时局部、全部停产停业或停止使用的强制措施决定,并根据《安全生产法》和相关法律的具体要求,督促其进行限期整改。
3、特别重大事故隐患:应立即做出停产停业或停止使用的强制性措施决定,并及时进行人员疏散、加强安全警戒等相应措施,依法强制监督其立即进行彻底整改。
三、事故隐患的排查整改和上报
1、对单位和个人通过各种途径上报的事故隐患,应及时按规定进行查实,并认真协调、督促有关部门及企业进行彻底整改。
2、定期组织安全生产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各类事故隐患,尤其要加强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排查和监管。
3、对生产经营单位或相关部门上报的各类事故隐患,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并协调和督促有关单位或部门限期消除。
4、对重大隐患或一时难以解决的隐患,要及时采取必要的临时安全措施,并立即上报局长,本局不能解决的重大事故隐患,应随时上报主管区长,本区无法协调解决的,立即向市局报告。
5、要将群众举报、检查发现、上报等各类事故隐患的具体情况、采取的措施、监管责任人、整改结果、复查时间等一一进行详细记录;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档案,将分管领域危险源数量、类型、所在单位、具体位置和部位、危险程度、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监控措施、管理责任人、监控责任人、检查时间、检查情况等详细登记造册。
6、接到事故隐患报告后,应当按照职责分工立即组织核实并予以查处。
7、发现所报告事故隐患应当由其他有关部门处理的,应当立即移送有关部门并记录备查。
四、主要项目隐患排查
(一)、沥青拌和楼
在高速公路路面施工中,沥青拌和楼担负着拌和加工的任务;拌和楼主要由沥青储油罐、导热油炉、输送油管和拌和设备等组成;由于沥青遇明火、高热可燃,在加热过程中极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而且燃烧时放出有毒的刺激性烟雾。由于输送油管道连接着各种设备,如果沥青在管道内发生火灾,不但影响管道系统的正常运行,而且还会使整个生产系统发生连锁反应,事故会迅速蔓延和扩大,特别是管道内高温沥青有毒,对人的生命威胁更大;另外在管道中传播的爆炸、在一定条件下还会发生由爆燃向爆轰的转变,对拌和设备、施工机械、储油罐等设施将造成严重的破坏;这给拌和楼的日常生产带来了重大的安全隐患。在路面施工中如何防止沥青拌和楼的火灾爆炸事故呢?根据我在日常施工中所总结出的经验,我想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预防控制:(1)、分析和掌握引起沥青火灾爆炸的原因
由于导热油的燃点在300℃左右,所以引起沥青导热油的火灾爆炸的原因可有多个方面;
1、阴雨天打雷放电所引起;
2、电器设备漏电所引起;
3、导热油在运行中静电所引起;
4、设备维修时电焊、气割所引起;
5、违章吸烟所引起;
6、操作失误和仪表失灵,导致超温而引起;
7、其它原因。(2)、采取技术措施消除可能存在的隐患
由于多种原因可导致沥青拌和楼的火灾爆炸事故,所以要消除火灾爆炸事故就必须首先消除产生事故的隐患;
1、架设避雷装置,将雷电引入地下;
2、将所有的机械设备、用电器进行有效的接地(21标有14个点进行了接地),将可能的漏电和静电引入地下;
3、严格执行动火制度,储油罐和管道内有存油就不得进行电焊和气割作业;
4、设立吸烟室,使吸烟的人员到指定的地点吸烟;
5、加强现场的巡查,发现仪器仪表有不良现象要及时查明原因,并缓缓停炉,待油温达到安全温度时(或停炉8小时后)进行仪器仪表的更换;
6、进入现场的车辆(汽油)采取阻燃措施或与导热油设施保持安全距离;
7、导热油设施、储油罐、输送油管进行阻燃防护;
8、清除导热油炉、输油管道附近的杂物,以防止热量积聚引发火灾;
9、在易产生爆炸的管道位置设置安全阀,在高压和低压联接点和容易发生倒流的管道位置设置止回阀;
10、操作人员经安全培训后持证上岗;
11、配备灭火器材,杜绝火种的进入,非工作人员严禁进入操作现场。(3)、健全组织落实安全责任制
要防止沥青拌和楼的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必须强化对安全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制;拌和楼的主要负责人对现场的安全生产负总责,各分项管理人员负责各自管辖范围内的责任,操作手负责作业点的责任,这样就从时间上和空间上明确了责任范围;落实好安全责任制要特别强调“四个到位”,即组织领导到位,思想认识到位,规章制度到位,奖罚措施到位。安全责任制的落实是杜绝拌和楼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关键。
五、桥涵工程安全总体要求
1、高桥、大跨、深水、结构复杂的大型桥梁施工,应对施工安全做专项调查研究,并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单项工程(包括辅助结构、临时工程)开工前,应根据本规程制定的安全操作细则,向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2、桥涵施工前,应对施工现场、机具设备及安全防护设施等,进行全面检查,确认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施工。
3、开挖基坑时,如对邻近建(构)筑物或临时设施有影响时,应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4、挖孔桩作业人员作业时佩戴安全带并拴上自孔口而下的专用保险绳,孔口绳头系铃报警,出现意外情况可及时撤回到地面进行抢救,避免意外事故发生。
5、孔内挖土人员的头顶部位应设置护盖。取土吊斗升降时,挖土人员应在护盖下面工作。相临两孔中,一孔进行浇注混凝土时,另一孔的挖孔人员应停止作业,并撤出井孔。
6、人工挖孔,对孔壁的稳定及吊具设备等,应经常检查。孔顶出土机具应有专人管理,并设置高出地面的围栏,警示牌。
7、施工现场内各种材料分类码放整齐稳固,拆除的模板、钢管及其它废旧物品及时清理,以保持现场的整洁有序;孔口不得堆集土渣及沉重机具;作业人员的出入,应设常备的梯子;夜间作业应悬挂警示红灯;挖孔暂停时,孔口应设置罩盖及标志。
8、人工挖孔,除应经常检查孔内的气体情况外,并应遵守下列规定:(1)挖孔人员下孔作业前,应先用鼓风机将孔内空气排出更换;(2)二氧化碳含量超过0.3%时,应采取通风措施。对含量虽不超过规定,但作业人员有呼吸不适感觉时,亦应采取通风或换班作业等措施。
(3)空气污染超过现行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HZ-1-82)规定空气污染三级标准浓度值时,如没有安全可靠的措施不可采取人工挖孔作业。
9、挖孔较深或有渗水时,应采取孔壁支护及排水、降水等措施,严防坍孔。
10、人工挖孔深度超过10m时,应采取机械通风。并在井下安装电铃,预先约定信号,或采用对讲机及时联系、沟通。当使用风镐凿岩时,应加大送风量,吹排凿岩产生的石粉。人工挖孔最深不宜大于15m。
11、挖孔桩孔内岩石需要爆破时,井外有专职安全员负责巡视,严防非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并保证施工人员及时撤离现场,并应采取浅眼爆破法,严格控制炸药用量,并按照国家规定的《爆破安全规程》中的有关规定办理,爆破后先通风排烟15min并检查无有害气体后,施工人员方可下井继续作业。
12、在施工现场专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力系统中,采用TZ-S接零保护系统,电气设备的外壳与专用保护零线连接。场内架设的电力及照明线路,其悬吊高度及距工作地点的水平距离按当地电力部门的规定执行。所有的电器设备,必须装设漏电保护装置,孔内照明应使用36伏电压的灯具。起吊设备必须有限位器、防脱钩器等装置,并且保证安全可靠。
13、人工挖孔采用混凝土护壁时,每挖深1米做一道护壁,并要对护壁的安全质量情况验收。第一道护壁要做成沿口圈,沿口宽度要大于护壁外圈30厘米,高出地面10厘米以上。孔内护壁混凝土满足强度要求,孔底末端护壁要有可靠的防滑壁措施。凡孔内有人作业时,3米以内严禁有机动车辆行驶和停放。
14、孔内有人员作业时,孔上地面必须设有防护人员与孔下作业人员随时保持联系。防护人员不得擅离职守,并要随时观察孔壁变化及孔底施工情况,发现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协助孔内人员撤离,并向施工负责人报告,及时采取措施。
15、挖出的土方应随出随运,暂时不能运走的,应堆放在孔口边1米以外处,且堆土高度不得超过1米。
16、在较好岩层,人工挖孔桩孔不采用混凝土护壁时,必须使用工具式的安全防护笼进行施工,防护笼每节长度不超过2米,防护笼总长度要达到扩孔交界处,孔口必须做沿口混凝土护圈。
17、钻机成孔作业完成后,人工清孔、验孔要先放安全防护笼,笼距孔底不得大于1米
六、落实安全教育培训
提高员工业务技能
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是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其目的是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增强职工的安全操作技能和安全管理水平,最大程度减少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 杜绝财产损失和环境的污染。也从根本上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思想,是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对拌和楼的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一是确保掌握安全生产的技能,达到持证上岗的目的;二是为了提高安全防范的意识,达到杜绝违章的目的。
七、强化现场管理
坚持日常巡查
不间断的安全检查是预防拌和楼火灾爆炸事故的重要举措之一;项目部的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对现场操作人员进行在岗在位和尽责情况进行检查,现场管理人员和操作手对运行设备进行正常巡查,通过现场相关人员尽心尽责的日常检查,就可能及时的发现事故隐患,在第一时间就可以采取措施消除隐患,从而避免拌和楼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
八、制定应急预案 确保万无一失
制订拌和楼火灾爆炸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目的有两个方面:
1、采取预防措施使拌和楼的火灾爆炸事故控制在局部范围内,消除蔓延条件,防止突发性重大或连锁事故发生(爆燃转为爆轰);
2、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有效的控制和处理事故,尽力减轻火灾爆炸事故对人、财产和环境造成的影响。
为了确保预案的顺利实施,必须对应急预案进行演练,通过演练首先是为了检验预案的实用性、可行性和可靠性;二是检验全体人员是否明确自己的职责和应急行动程序,以及应急救援队伍的协同反应水平和实战能力;三是提高救援人员避免事故、防止事故、抵抗事故的能力,提高对事故的警惕性;四是取得经验以改进所制定的应急行动方案。
编制单位:张家港市市政工程有限公司一分公司
第五篇:重大事故清单管理制度
重大安全事故隐患清单管理制度
为强化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加强重大事故隐患管理,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根据《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交通运输部《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公路水运工程建设重大事故隐患清单管理制度(征求意见稿)》等,制订本制度。
第一条 公路水运工程建设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因违法违规行为可能导致重大心上生产安全事故或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恶劣社会影响的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第二条 凡列入国家和地方基本建设计划的公路水运基础设施、新建、改建、扩建以及拆除、加固等施工中重大事故隐患
理及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实施督办工作,适合本制度。
第三条 重大事故隐患清单是依据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管理部门开展公路水运工程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督办工作。
施工企业是公路水运工程建设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责任主体。负责制订本企业生产安全重大工,编制本企业承担工程建设项目重特大事故隐患清单,开展重特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