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煤矿重大事故案例(大全)
一、华源矿业有限公司“8.17”洪水淹井事故
(一)矿井基本概况
山东华源矿业有限公司1957年投产,2004年3月破产改制重组,独立运营。公司性质为股份制企业,总股本全部由参与重组的员工出资,公司组建时,股本构成中高层管理人员占10%,中层管理人员占20%,员工占70%。
矿井核定生产能力78万吨/年,立井、斜井混合开拓,共有三个立井、皮带斜井、东都立井和二个风井,设-210m、-450m和-860m三个水平。事故灾难发生前,-210水平生产已基本结束,-450水平为生产水平。-860水平正在开拓。该矿共有4个采区,分别为:-210水平四采区、-450水平一采后组下山采区、-450水平八采区、-450水平九采区。布臵4个采煤工作面和12个掘进迎头,该矿井最大垂深1117m,工作面距井口最远距离11099m。
截止2006年底矿井保有资源储量3477万吨,可采储量543万吨,矿井可采煤层有2、4、6、11、13、15煤层,实际开采煤层4、6、11、13煤层,其中:4煤层厚1.8~2.2m,平均厚2m,6煤层厚0.8~1.05m,平均厚1.00m。11煤层厚为1.60~1.90m。
地质报告预计山东华源矿业有限公司正常涌水量863m3/h,最大涌水量1122m3/h,矿井实际平均涌水量573m3/h。矿井为分级接力排水。-210m排水泵房安设9泵5管,水仓容量为5100 m3,最大排水量3150 m3(D450-60×7型水泵3台,D450-60×8型水泵6台;Φ219mm排水管2趟,Φ273mm排水管2趟,Φ325mm排水管1趟)。-450m排水泵房安设5泵2管,水仓容量为5380 m3。(D450-6×5型水泵5台,Φ273mm排水管2趟)。-450m水平以下一采后组在-700m
3安设2泵2管,水仓容量为360 m(DM85-45×7型水泵2台,Φ159mm排水管,Φ219mm排水管各1趟)。九采在-671m安设3泵2管,水仓容量为221 m3(DA1-100×10型水泵2台,100D45×7型水泵1台,Φ159mm排水管2趟)。
(二)事故灾难发生经过及抢险救援过程
1、事故灾难发生经过
2007年8月16、17日,新泰市连续两天集中强降雨,导致山洪暴发,流经华源矿区的柴汶河水位暴涨漫过河岸,漫溢的洪水冲蚀河岸,掏空基础,冲开约65米的决口,冲入落差约5米的岸外低洼处,在洪水强烈冲刷作用下,形成三个集中溃水点溃入井下。
8月17日14时30分许,正在巡查水情的华源矿业有限公司技术科副科长接西都煤矿电话,称柴汶河岸洪水外溢,立即赶往现场,并向调度室值班员报告险情。14时31分,-210m水平残采轨道绞车房绞车司机汇报残采轨道出水,立即向副总经理张灿君、总工程师谢清孝、调度室主任娄元彪、副主任庄和东汇报。张灿君接报告后,当即安排-210m水平残采轨道绞车房人员在绞车房待命等待救援,-210m新四采区及-450m二采下山采区其他人员撤至-450m水平。14时54分,-450m水平通防工区报告一采后组总回发现水情,张灿君安排-450m水平一采后组及-860m延深区域人员撤离。16时46分,因-450m水平水流大,猴车无法运行,张灿君安排-450m水平所有人员向东都方向撤离,与八、九采区人员一起沿-160m轨道上撤。
17时左右,总经理徐勤玉等4人从井下去张庄方向查看撤人情况,遇到从张庄方向撤离的王奎涛等20余人,一起往东都方向撤离。17时30分左右,徐勤玉等人连同八采、九采撤离人员一起撤到-160m轨道下车场。徐勤玉安排其他人员立即升井,留下4人与自己在-160m轨道下车场三岔门处等待其他撤离人员。19时左右,张庄井区域各地点通讯中断,徐勤玉等5人一边观察水情,一边等待,20时50分,没再发现后续撤离人员,最后从东都井升井。此时已淹没-860米、-450米水平。
23时05分,-210m水平泵房氧气含量不足,按指挥部的要求关闭了泵房防水闸门,保持强排。因水势过大,在泵房排水的16人及救护队员被迫从管子道撤离。18日凌晨1时30分,-210米水平被淹。19日7时30分,井下水位升至+92.6m,矿井被淹。该矿井最大垂深为1117米,工作面距井口最远距离为11099米,由于溃水流量大、速度快,水流湍急,增加了撤人难度,当班井下作业人员756人,有584人安全升井,172人被困井下遇难。
2、事故灾难抢险救援过程
事故灾难发生后,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和回良玉副总理、***、华建敏国务委员、郭伯雄军委副主席相继做出重要批示,要求尽快调集设备和人员,采取各种必要措施,尽一切努力抢救井下被困人员。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华建敏,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毅中、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局长赵铁锤同志立即带领有关人员连夜赶赴事故现场,指导抢险救援工作。
山东省委、省政府接到事故灾难报告后,立即启动了应急救援预案。省委书记李建国,省委副书记、代省长姜大明,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王仁元,省委常委、副省长王军民,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王敏,济南军区司令员范长龙,省军区司令谈文虎,省武警总队队长戴肃军,省有关部门领导带领有关人员以及泰安市、新泰市和新汶矿业集团公司主要领导迅速赶赴现场,成立了由姜大明同志为总指挥的现场抢险救援指挥部,在国家安监总局的具体指导下,果断采取“堵、“排”、“救”、“停”的抢险救援措施。紧急调集解放军、武警官兵、当地干部群众和煤矿职工6700余人一起全力以赴封堵决口,在约65m宽的垮塌处,共下沉载石卡车27辆,船舶1艘,投入铁笼480个、编织袋20余万只、土石方2万立方米。至19日凌晨3时38分,经过36小时紧张抢险,决口成功堵住。同时,在国家安监总局的协调下,先后从河南、河北、山西等地调集14台大流量高扬程水泵,从胜利油田调集了4台高速钻机,加快矿井排水。调集了3个矿业集团公司7支救护队伍、黄河河务局2支抢险队赶赴现场进行抢险救援。为防止上游水库垮坝,指挥部连夜紧急撤离了柴汶河两岸低洼处20万村民,组织沿柴汶河低洼处的矿山全部停产撤人。至10月14日,累计排出水量622万立方米,矿井水位为-85.89m,与最高水位相比下降了178.49m。
(三)事故灾难发生的原因
经气象、水利、地质和采矿等方面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对溃水矿井周围的地形地貌进行GPS测量,对溃水通道采用地质雷达探测,查阅了水利、地质、气象、采掘工程等方面的资料,对事故灾难前后当地的降雨量,柴汶河上游洪水汇集情况,河道行洪能力,河岸决口处地形地貌和岩石特征,溃水区域的地表特性、地层岩性及溃水通道的形成等因素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论证。总的认为,导致这起严重自然灾害引发的事故灾难,主要原因为:
一是突降暴雨。今年进入主汛期以来,新泰市降水明显增多,降水量为192.2mm,较常年多一倍,16日4至18日6时,柴汶河上游又突降大暴雨,降水量为262.3mm,三天降雨量为50年一遇,而且主要集中在17日2时至15时,这一时段降雨量占本次降雨量的70%,为70 年一遇。二是山洪暴发。柴汶河上游北、东、南三面环山,土层薄、地表植被不发育,水土保持能力差,加之地形坡度大,大面积出露的古老变质岩持水能力差,降水易于汇集,雨水汇集后流速湍急,形成的地表径流量大,导致山洪暴发。
三是河水猛涨。山洪暴发后,17日9时柴汶河上游东周水库在水位比汛末允许蓄水位低0.07m时,开始泄洪,14时30分达到最大泄洪流量538 m3/s,水库下游降水通过渭水河、平阳河、东周河、东干渠、西都冲沟等汇入柴汶河,最大洪峰流量1840 m3/s,大大超过柴汶河的行洪能力1089 m3/s,导致柴汶河最高水位超过河岸高程0.85m,洪水漫溢。
四是河岸决口。柴汶河河岸决口处位于磁莱铁路柴汶河大桥上游335 m处左岸,该处多河交汇同时来水,流量大、流速快,水流紊乱湍急,对河岸形成强烈冲刷剥蚀;该处河岸地层以砂性土为主,结构松散、粘结性差、透水性强,易渗漏,容易被流水侵蚀。洪水漫溢后,很快将河岸基础掏空,最终被冲开65m决口,洪水冲入落差约5m的岸外低洼处。
五是洪水淹井。河岸决口后,洪水巨大冲刷力造成约4.4万立方米的冲刷区,形成了三个集中溃水点:第一个在冲刷区的西南端,形成了直径约50米、深度10米左右的锅底状塌陷坑,其坑底明显见到地层断裂下陷;第二个在冲刷区的南端,形成了一个直径为80米、深6-8米的塌陷坑;第三个是水流在通过废弃砂立井周围受阻时,形成强大涡流,将砂立井井筒周围剥离近12米深,形成约60米长、30米宽、10米深的塌陷坑。洪水通过三个集中溃水点沿空洞裂隙进入井下。溃入井下的水量约1260万立方米,砂石和粉煤灰约30万立方米,导致淹井。综上所述,华源矿业公司“8.17”溃水淹井事故灾难是一起严重自然灾害引发的事故灾难。
二、枣庄市薛城区枣庄防备煤矿有限公司“7.6”重大火灾事故
2011年7月6日18时45分,枣庄防备煤矿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防备煤矿)井下发生重大火灾事故,造成28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2850万元。
事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张德江副总理作出重要批示。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局长骆琳、副局长兼国家煤矿安监局局长赵铁锤、国家煤矿安监局副局长兼总工程师王树鹤等领导同志连夜赶赴事故现场,指导事故抢险救援工作。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姜异康,省委副书记、省长姜大明,省委常委、副省长王军民,省委常委、秘书长王敏等领导同志和有关厅局负责人以及枣庄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立即赶到事故现场,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成立了以副省长王军民同志为总指挥的防备煤矿“7.6”火灾事故抢险救援省市联合指挥部。在抢险救援期间,副省长郭兆信、省长助理周齐、吴鹏飞以及山东能源集团、枣矿集团主要负责同志一直在现场参加指挥抢险救援。
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煤矿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296号)等法律法规规定,并经山东省人民政府领导同意,成立了由山东煤矿安监局局长王端武任组长,山东煤矿安监局、省监察厅、公安厅、安监局、煤炭工业局、总工会等有关部门人员组成的防备煤矿“7.6”重大火灾事故调查组,邀请山东省人民检察院派员参加了事故调查,聘请5名专家组成专家组协助事故调查。
在有关部门、单位的配合下,事故调查组经过调查取证和技术分析,查清了事故原因,认定了事故性质和责任,提出了对有关责任人员的处理建议和整改防范措施。
经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局长办公会议和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主任办公会议二次审定,11月8日,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对此起事故进行了正式批复,主送山东省人民政府。11月14日省政府办公厅收到批复,现省政府正在准备下发文件,对事故进行处理。
(一)事故单位概况
防备煤矿隶属于山东安泰煤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泰集团)。安泰集团前身,山东安泰煤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12月。2009年11月,薛城区政府以薛政发„2009‟57号文件批准安泰煤业有限公司由薛城区直接管理,承担所属煤矿安全管理责任。2010年8月,改为安泰集团,下属独立核算单位6个。其中,生产矿井4个,分别为防备煤矿有限公司、夏庄煤矿有限公司、二一五煤矿有限公司、二一五煤矿有限公司西井。企业核定生产能力63万吨/年,2010年生产原煤57万吨。2011年1-6月生产原煤25.5万吨。安泰集团取得了安全生产许可证、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防备煤矿位于枣庄市薛城区陶庄镇,1984年建井,1986年3月1日正式投产,矿井设计生产能力6万吨/年。2010年6月完成技改,技改后设计能力15万吨/年。2010年7月16日通过了山东煤监局鲁南监察分局安全设施验收,2010年10月通过了省、市、区煤炭管理部门竣工验收。2010年生产原煤6.2万吨,2011年1-6月生产原煤4.6万吨。全矿现有在册职工486人,其中原煤生产职工324人。
矿井井田南北走向长0.79km,东西倾斜宽0.79~1.2km,面积0.74km2。本区煤系地层为石炭系太原群,可采和局部可采煤层有6层。现开采煤层2、14层,2煤为复采煤层,煤厚0.6-5.6m,14煤厚0.5~1.6m。2010年末剩余保有储量489.17万吨,剩余可采储量98.82万吨。
矿井采用一对立井开拓,多水平上下山开采。事故前,-117水平开采井田西部14煤1400采区,-250水平开采井田东部2煤2500采区。1400采区布臵1个回采工作面和2个掘进工作面;2500采区布臵4个掘进工作面。
矿井通风与安全监控系统。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抽出式,主井进风,副井回风,总进风量为2840m3/min,总回风量为2968m3/min。2煤开采区域通风系统为一进一回,进风量1178m3/min,回风量1236m3/min。矿井为低瓦斯矿井,瓦斯绝对涌出量0.3m3/min,相对涌出量2.54m3/t。2煤、14煤属自燃煤层,自然发火期六个月。矿井安装了KJ76N安全监测监控系统,2008年进行了升级改造,并与薛城区煤炭局联网。安装使用了KJ289-K入井人员定位系统、井下无线通信系统、瓦斯智能巡检系统和语音报警系统。
矿井供水、消防和防尘系统。矿井地面有2个静压水池,其中,一个位于工业广场东部,水池容积200m3;另一个位于风井上井口附近,水池容积50m3。井下消防与防尘供水共用同一管路,井下管路按规程要求安装到各采掘及其他作业地点,其中,矿井主要大巷采用2吋钢管供水,采掘工作面采用1吋钢管供水。
矿井压风系统。矿井压风系统采用地面集中和井下局部相结合的供风方式,地面安装2台空气压缩机,分别为L-11/7型、配用65kW电动机;VF-10/7型、配用55kW电动机。通过φ80×6无缝钢管送至井下分风点,再至各用风点。井下2煤431运输下山底部车场与250平巷交叉口处安设1台9m3/min的移动式空气压风机。该空气压缩机于2009年11月下井,平时较少使用。2011年6月上旬,为供251正巷掘进使用,将空气压缩机由250平巷和251正巷交叉口往里拐弯处挪至431运输下山底部车场与250平巷交叉口处。该处巷道为梯形断面,上净宽2.2m,下净宽2.7m,净高2m。采用工字钢棚加木背板、竹笆和石棉瓦背帮背顶支护,处在进风风流中。
事故当班下井共91人。其中,1400采区入井人员55人全部安全升井;2500采区入井人员36人,8人安全升井,28人被困。
(二)事故发生及抢救经过、善后情况
2011年7月6日13时,防备煤矿各班组召开班前会,安排任务后下井工作。17时,机电科副科长吴丕磊接到井下电话告知,431运输下山底部车场与250平巷交叉口处空气压缩机发生冒烟,随后安排机修工赵中元前去修理。赵中元到达现场时,空气压缩机已经停止运行,便将风包和调节阀之间的铜管卸下检查,发现管路被积炭堵塞,用铁丝捅通后装上,启动调试,观察10多分钟后离开上井。18时40分左右,2500运输下山绞车司机胡乐瑞和把钩工彭明正、张峰、陈秀群发现431运输下山底部车场与250平巷交叉口处有烟雾,以为是空气压缩机漏气,遂到2500采区变电所,胡乐瑞和值班电工胡安礼分别将两路馈电切断。此时,空气压缩机处烟雾加大,5人沿回风巷撤离。在回风巷遇到2500回风下山绞车司机闫伟和把钩工赵德明、陈安华。胡乐瑞和彭明正让其他人原地等待,二人沿回风巷经联络巷绕到431运输下山底部车场处查看,发现空气压缩机已经着火(尚未引燃附近巷道顶板及两帮的竹笆和木背板),立刻让431底部车场躲避硐室内的把钩工杨勇打电话向调度室汇报,时间约18时45分,这时听到空气压缩机方向传来一声巨响,所有人沿431运输下山迅速撤离。胡乐瑞、胡安礼2人又到431运输下山顶部绞车房各拿1个灭火器,返回空气压缩机旁灭火(距离空气压缩机最近约5m)。此时,看到空气压缩机附近钢棚上方和两帮的竹笆和木板也都起火。胡乐瑞等人用灭火器灭火未能控制火势。
约18时45分,调度员秦枭接到事故汇报后,向矿值班领导杨成宝进行了汇报,未用矿井通讯电话通知井下撤人。19时,矿值班领导杨成宝发现副井出现烟雾,到调度室后,通知在井下带班的副矿长杨成春及在井上的副矿长范光法分别到着火点组织施救。范光法、杨成春得知空气压缩机着火后,分别带人到着火点附近支援灭火,但未能有效控制火源火势。19时30分,矿总工程师卢庆文通知了在家中的矿长王绍平,王绍平随即向安泰集团副总经理陈秀亭进行了汇报,20时左右到达矿调度室,询问了有关情况。20时22分向枣矿集团救护大队求援,20时32分向薛城区煤炭局进行了汇报。20时30分左右,14煤区域人员因井下停电陆续撤出升井。
枣矿集团救护大队接到召请电话后,先后派出3个小队于21时10分到达事故现场展开救援。随后,省、市、区政府及有关部门领导迅速赶赴现场,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成立了省市联合抢险救援指挥部。指挥部下设抢险救援组、技术专家组、安全保卫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安抚善后组、宣传组等工作小组,制定了事故抢险救援实施方案,调集全市及各方力量全力组织施救。枣庄市、薛城区公安、武警全力维护矿区治安和保障抢险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事故抢险救援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事故初期救援阶段,采用反风和直接灭火。二是采用密闭控制、压注阻燃材料和注水等快速灭火相结合的方法,控制火势发展,新打通救援通道。三是救援通道贯通后,未形成有利的救援条件,用调风方法控制火区已无法确保灾区救援救护队指战员的安全,7月22日,抢险救援省市联合指挥部决定采取封闭火区的方法,转入灭火救援。事故抢险救援从7月6日18时45分开始,截止7月22日14时,历时17天,先后出动了枣矿、兖矿、新矿、淄矿、肥矿集团5支矿山救护大队,41个小队,545名救护指战员参加抢险救灾。在抢险救灾过程中,由于灾区条件极为复杂,造成3名救护队员因高温中暑牺牲。
事故发生后,经枣庄市政府核实井下共有28人被困。根据山东省卫生厅生命迹象识别专家组的评估意见,8月30日枣庄市政府确认防备煤矿井下被困矿工28人全部遇难。为全力做好被困矿工家属的安抚工作,安泰集团、防备煤矿于7月31日前,与28户被困矿工家属签订了赔偿协议。至此,抢险救援和善后处理工作结束,社会秩序稳定。
(三)事故原因及性质
(一)直接原因
空气压缩机着火,引燃用于巷道支护的竹笆和木板,进而引燃煤炭,并形成大面积的火区,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
(二)事故性质
经调查取证、技术分析,认定此事故为一起责任事故。
第三讲 事故教训
一、安全生产意识淡薄
(一)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复杂性认识不足,一些地方和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和防范措施没有落到实处。多年来,山东省末发生重大洪涝灾害,近几年来也没有发生特大安全生产事故,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和企业产生了麻痹松懈思想,政府和企业的两个主体责任在某些环节没有得到坚决、全面地落实,抓安全生产的力度不大,措施不得力,监管不到位,而正是这些基础基层安全生产责任制的不落实,在严重自然灾害发生时,暴露出许多薄弱环节,造成洪水淹井人员伤亡。
(二)对严重自然灾害可能引发事故灾难重视不够,缺乏防范。政府各部门之间、部门和企业之间对自然灾害的发生缺乏有效、快捷的信息共享和协调联运机制,气象预报、防洪预警和灾害预防机制不够健全,手段落后,应对暴雨和山洪的防汛方案措施针对性不强。对自然河道的危险河段排查不够,尤其是对曾出现过险情的区段没有采取有效整治和监控措施,行洪河道堤岸不稳固,承载能力低。河道汛期巡查工作不落实,没有及时发现险情。
(三)设备把关和岗位值守不严
1.防备煤矿非法使用无生产许可证、无产品合格证、无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的空气压缩机;未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检测检验;违规放臵在周围存在可燃物品的巷道内。
2.事故当班井下空气压缩机司机脱岗,发生火灾后没能立即采取停机和灭火措施。
二、安全责任制不落实
(一)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没有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改制以来,华源矿业公司末向上级有关部门主动反映和报告安全生产工作情况。对突发性自然灾害可能给矿井安全造成的危害,对水库、河流可能发生泄洪、河岸溃口给矿井安全带来的威胁,估计不足,认识不到位,隐患排查整治不彻底。应急预案不完善,矿井防洪预案中汛期险情不全,抢险措施针对性不强,没有灾害性天气停产撤人的应急措施。企业没有严格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委会、省政府及省安委会关于灾害性天气停产撒人的要求。8月17日,即使数次接到上游水库泄洪通知的情况下,仍安排正常生产。事故发生时,井下作业人员比有关规定多61 人,再加上151名检修人员,增加了事故灾难的遇险人数。发现井下透水后,没有及时做出一次性撤离升井的决定。而是分三次下达撤人命令,延误了部分人员的最佳撤离时机。事故灾难发生后,没有在规定时间内按程序立即上报,贻误了当地政府在第一时间组织抢救的时机。
(二)防备煤矿应急措施不力,没能采取果断、有效的撤人措施。从7月6日18时40分发现空压机冒烟,到20时22分向枣矿集团救护队求援,历时1小时42分,撤人措施不落实,致使2500采区28人被困。没能组织有效灭火;未向专业救护队及时求援,致使火势失控。
(三)煤矿安全管理混乱。防备煤矿未建立空气压缩机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 安泰集团隐患排查不到位;驻矿安监员和安全管理人员对防备煤矿井下旧空气压缩机安设在有可燃物的巷道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未发现,在组织的安全大检查和日常安全检查中失察。
三、防范监管不到位
(一)对严重自然灾害可能引发事故灾难重视不够,缺乏防范。政府各部门之间、部门和企业之间对自然灾害的发生缺乏有效、快捷的信息共享和协调联运机制,气象预报、防洪预警和灾害预防机制不够健全,手段落后,应对暴雨和山洪的防汛方案措施针对性不强。对自然河道的危险河段排查不够,尤其是对曾出现过险情的区段没有采取有效整治和监控措施,行洪河道堤岸不稳固,承载能力低。河道汛期巡查工作不落实,没有及时发现险情。
(二)隐患的排查治理工作措施不到位,力度不够。当地政府对河道中树木和障碍物隐患的排查整治工作力度不够,治理不彻底,直接影响了河道的行洪能力;华源矿业公司对于历史上采砂形成的洼地及其积水这一隐患对井下作业的危害严重性认识不到位,对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多次下达的隐患整改指令落实不到位,仅限于填平使之不再积水,没有针对该位臵地质条件复杂而采取根治措施,同时,也没有制定针对性的应急预案。当地有关部门对历史上煤矿私挖乱采造成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不彻底,给矿井安全埋下了重大隐患。
四、制度和管理还存在不少漏洞
(一)河砂和煤炭资源管理存在漏洞。对溃水区内的河砂资源,当地政府没有明确的监管部门,有关部门也没有依法行使相关职能,查处整治力度不够。对过去存在的煤矿违法违规超层越界开采破坏防水岩层,滥采保安煤柱等行为底数不清,整治力度不够,同时存在多个煤矿在同一井田范围内开采的状况,给矿井埋下重大隐患。
(二)对破产改制的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监管责任不清,安全生产管理弱化。华源矿业公司由新矿集团张庄煤矿破产改制成为股份制企业后,泰安市面上人民政府确定“破产改制重组的山东华源矿业公司仍由新矿集团公司管理”,新矿集团公司以与华源矿业公司无资本联结关系等情况为由,制定了《关于华源矿业公司作为新矿集团松散层企业管理的通知》,对华源矿业公司的管理采取一事一议及“不告不理”的原则,在安全管理方面,仅负责上级有关安全生产通知的下达,末与华源矿业公司签订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末对华源矿业公司实施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和考核,也没将这种管理方式,尤其是末将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实际情况书面告知泰安市政府。2006年3月,省政府办公厅鲁政办发明电[2006]35号文件明确规定,“关闭破产后新重组为非国有企业且继续从事煤炭开采的,其安全监管职责由企业所在地政府负责”,泰安市政府和新矿集团均未就落实华源矿业公司的安全生产监管职责采取措施,造成了华源矿业公司安全生产监管的主体不清、实际监管缺失。
(三)防备煤矿应急措施不力,没能采取果断、有效的撤人措施。从7月6日18时40分发现空压机冒烟,到20时22分向枣矿集团救护队求援,历时1小时42分,撤人措施不落实,致使2500采区28人被困。没能组织有效灭火;未向专业救护队及时求援,致使火势失控。
(四)煤矿安全管理混乱。防备煤矿未建立空气压缩机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 安泰集团隐患排查不到位;驻矿安监员和安全管理人员对防备煤矿井下旧空气压缩机安设在有可燃物的巷道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未发现,在组织的安全大检查和日常安全检查中失察。
(五)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安全监管责任不落实,隐患排查不力。枣庄市及薛城区煤炭工业局对隐患排查治理不到位;监管部门对防备煤矿使用旧空气压缩机并安放在有可燃物的巷道中等问题失察。
(六)各级政府未认真履行属地管理责任,工作存有漏洞。陶庄镇政府对驻矿安全督查员未认真履行职责的问题监督检查不力;薛城区政府对有关职能部门和陶庄镇政府没有认真履行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督促指导不力,工作存在薄弱环节和漏洞。
(五)对策措施和建议
1、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并把责任层层落实到每个生产环节、每个工作岗位,真正做到不安全不生产。要强化有关部门和地方的安全监管责任,领导干部和监管工作人员要敢于负责。发生生产安全事故,要根据情节轻重依法依规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干部、企业负责人和相关人员的责任。对关系安全生产的重点部位、关键岗位,要配强干部和管理人员,确保有人负责、有得力的人负责、能负得了责。特别是要落实好煤矿领导干部带班下井制度。真正履行好下井带班领导的岗位责任。2、严格落实《煤矿安全生产调度员十项应急处臵权》 为切实提高煤矿安全应急处臵水平,最大限度地保护职工生命和财产安全。山东省煤炭工业局在关于授予煤矿调度员十项应急处臵权的通知(鲁煤安调„2009‟218号)中,制定下发了《煤矿安全生产调度员十项应急处臵权》。
煤矿调度人员值班期间,接到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报警或基层区队、安检员、瓦斯检查员和汛期地面巡视员等汇报时,凡涉及下列险情之一的,不需请示领导,有权下达某个生产区域或整个矿井立即停止生产,撤离作业人员的调度指令,然后再按规定向值班领导和矿长以及上级部门汇报。
1、汛期本地区气象预报为降雨橙色预警天气或24小时以内连续观测降雨量达到50mm以上;或受上游水库、河流等泄洪威胁时;或发现地面向井下溃水的;
2、井下发生突水;或井下涌水量出现突增、有异常情况,危及职工生命及矿井安全的;
3、井下发生瓦斯、煤尘、火灾、冲击地压等事故的;
4、供电系统发生故障,不能保证矿井安全供电的;
5、主要通风机发生故障;或通风系统遭到破坏,不能保证矿井正常通风的;
6、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出现报警,情况不明的;
7、煤层自燃发火有害气体指标超限或发现明火的;
8、井下工作地点瓦斯浓度超过规定的;
9、采掘工作面有冒顶征兆,采取措施不能有效控制;或采掘工作面受冲击地压威胁,采取防冲措施后,仍未解除冲击地压危险的;
10、有其他危及井下人员安全险情的。
自本通知下发之日起,煤炭企业要立即作出部署安排,煤矿调度室必须有本煤矿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值班调度员在出现险情时有权立即停产撤人的授权书,授权书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
值班调度人员正确行使以上十项授权,不论现场是否发生灾害(难),事后,任何领导不得追究值班调度人员的责任。
第二篇:观看《煤矿重大事故案例警示片》的体会反思
观看《煤矿重大事故案例警示片》的体会反思
近日我矿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的活动,广大职工观看了影片《煤矿重大事故案例警示片》,在这次观看的影片中,我受到了极大的震撼,面对影片中血肉模糊的场面和撕心裂肺的喊声,我的心深深的被刺痛了。
煤矿在开采煤炭资源过程中会伴随着多种灾害事故的发生,如瓦斯爆炸、煤尘爆炸、煤与瓦斯突出、中毒、窒息、火灾、透水、顶板冒落等。在这些事故中瓦斯爆炸无疑是最严重的,它不光是造成的损失最大,发生的频率也是最大的,根据每年国家煤监局的事故统计来看,煤矿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中,绝大多数是瓦斯爆炸,约占特大事故总数的70%左右,为此,瓦斯可称为煤矿安全的最大威胁者。所以,分析瓦斯爆炸原因,制订瓦斯防治对策,就显得尤为重要。瓦斯爆炸原因一般有以下几个因素:⑴瓦斯积聚的存在⑵引爆火源的存在⑶煤矿开采条件差⑷装备不足、管理不落实⑸管理水平低⑹企业技术管理薄弱。
安全是一个恒久和沉重的话题。说安全恒久,是因为安全永远和幸福相伴,惟有安全才能幸福。说安全沉重,是因为在过去的日子里,我们听到和看到了那么多不该发生的一幕幕带血的事故悲剧……感悟安全,启迪人生。为了个人的健康、家庭的幸福、矿井的发展,我们理应倍加珍惜矿井当前来之不易的安全稳定形势,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个人与全局、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时刻保持“如履薄冰”的心态,树牢安全忧患意识,戒骄戒躁,防松破
满,以百分之百的决心、气魄和精力,牢牢守住安全这一阵地。
众多事故并不是天灾而是人祸,人为因素是导致事故的“罪魁祸首”。在我们的工作中,“三违”就是安全的大敌,由此衍生的马虎、凑乎、不在乎就是事故的帮凶。我们要以对工作、对家庭、对个人高度负责的态度,发扬扎实的工作作风,掌握安全生产技术,增强业务保安能力,树立“安全无小事”的理念,不懈怠一时,不疏忽一次,认真细致对待每一个工作环节、工作步骤,全面检查现场施工的方方面面和每一台设施设备,坚决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从我做起,杜绝“三违”,上标准岗、干标准活,为矿井实现年终安全生产贡献力量。
安全工作贯穿于生产的全过程,每一个岗位、每一道工序、每一项作业都不可轻视。作为矿井安全生产的主人,我们每个人都肩负着神圣光荣的安全使命和义不容辞的安全职责。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不违章,不蛮干,真正做到不安全不生产,先安全后生产;时刻牢记“六个珍惜”,珍惜生活、珍惜自己的健康、珍惜亲人的感情、珍惜朋友的友情、珍惜他人、珍惜每一天;时刻做到“三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安全为天,责任如山。有你、有我、有他,有我们共同的安全责任“浇灌”,我们才能够撑起安全生产的一片蓝天。
通过安全生产月活动,吸取事故的惨痛教训,我们一定要以身作则,团结一心,共同奋进,为全面完成我矿各项工作任务,实现全年奋斗目标做出综放二队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三篇:煤矿企业井下重大事故应急预案
XXXXXXX煤业公司
第四季度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演练)预案
为进一步加强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提高对重大事故灾害的应变和控制能力,最大限度的减少事故损失,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煤业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 XXXXXXX煤业公司第四季度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演练)预案》(以下简称《预案》)制定《预案》应遵以下原则:
1、救人优先原则;
2、防止事故扩大,缩小影响范围的原则;
3、保护救灾人员生命安全的原则;
4、利于恢复生产的原则。
一、《预案》使用范围:
煤业公司及矿各生产队组,地面厂房在工作中,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造成的,如下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适用本《预案》:
(一)、矿井水灾事故;
(二)、矿井火灾事故;
(三)、瓦斯、煤尘爆炸事故;
(四)、煤与瓦斯突出事故;
(五)、、矿井顶板事故;
二、事故可能发生的地点和可能造成的后果:
(一)、矿井水灾事故
1、故可能发生的地点:井下掘进工作面;
2、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淹没矿井造成人员伤亡。
(二)、矿井火灾事故
1、事故可能发生的地点:井口棚、生产车间、井下机电硐室、井上下材料库、煤巷施工;
1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使人中毒,○
22、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
3造成井下风流逆转,○4生产再生火源,○5烧毁设引起瓦斯、煤尘爆炸,○备,损失资源,造成煤量呆滞,破坏矿井正常生产秩序;
(三)、瓦斯、煤尘爆炸事故
1、事故可能发生地点:煤与半煤岩掘进工作面,遇断层的地质变化,切眼贯通,揭穿突出煤层及过煤门;
2、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一旦发生就会破坏通风系统,造成井下风流逆转,高浓度的瓦斯造成人员窒息死亡,发生瓦斯、煤尘燃烧造成群死群伤,毁坏设备,破坏矿井正常生产秩序;
(四)、煤与瓦斯突出事故
1、事故可能发生地点:突出煤层掘进工作面,揭穿突出煤层及过煤门;
2、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一旦发生可能造成井下风流逆转,破坏通风系统,高浓度的瓦斯造成人员窒息死亡,发生瓦斯、煤尘燃烧造成群死群伤,毁坏设备,破坏矿井正常生产秩序;
(五)、矿井顶板事故
1、事故可能发生地点:掘进工作面、巷道维修地点;
2、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造成巷道冒顶,切断作业人员退路,工作面冒顶易砸伤人员。
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组织机构及其组织单位、组成人员、职责分工:
(一)、为加强对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领导,煤业公司及矿成立五大灾害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 XXX 成员:XXX 及各矿各部门领导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在煤业公司调度室; 办公室主任: 调度室主任 联系电话:XXXXX XXXXXX
(二)、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
1、负责制定煤业公司及矿五大灾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督促各矿对干部职工进行五大灾害事故应急预案、应急救援知识贯彻学习和演练,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3、根据事故情况,对抢救预案进行决策指导,对应急救援工作中发生的争议问题进行裁决和紧急处理;
4、对事故善后处理,受灾区域秩序维护,事故的调研处理,恢复生产等各项工作进行落实和检查。
(三)、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责:
1、负责五大灾害事故应急救援过程中的研究工作,传达领导小组抢险救灾指挥部对抢险救灾的决定、命令,并负责督促落实;
2、调查事故抢险救灾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向领导和上级有关部门汇报;
3、参考制定方案及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了解其执行情况和相关信息,及时为领导小组提供决策依据;
4、结合有关部门作好事故的善后处理和事故调查工作。
(四)、在灾害处理过程中有关人员的职责及分工:
1、井下发生重大事故后,矿长、技术负责人和其它救灾成员立即赶赴现场,组织抢救,矿长是处理灾害的全权指挥者,矿长在总工程师及矿山救护队的协助下,负责制定营救遇难人员和处理事故作战计划。
2、总工程师是矿长处理灾害的第一助手,在矿长的领导下组织制定营救遇难人员和处理事故作战计划。
3、各副矿长根据营救遇难人员的处理事故作战计划,负责组织为处理事故必须的工人待命,及时调集救灾所需的设备和材料,并由指定的副矿长,严格控制入井人员,鉴发抢救事故用的入井特别通行证。
4、安全副矿长,根据营救遇难人员的处理事故作战计划,以及按照《规程》对抢险工作的安全和入井人员的控制实行有效监督,按照处总工程师命令负责改变通风系统,注视局扇工作状况和组织完成必须的通风工程,并执行与通风有关的措施。
5、有关区队的区长,工长负责对本区域工作面的人数并采取措施,将他们有组织的带到安全地点直至地面,将在现场的所见所闻的事故性质、范围及事故发生的原因等情况如实详细的事故报告调度室并随时接受队长命令;
6、矿灯、自救器牌号码、查清在井下的人数及姓名,并迅速报告调度室,对未批准鉴发入井特别许可证的所有人员不得发给矿灯、自救器。
四、事故报告的程序
井下发生事故,知情人员应以最快的方式到达就近通讯联络地点,将事故地点、性质、发展程度和影响范围等情况,迅速报告单位值班干部,值班 干部迅速向处调度室汇报并按照有关规定立即如实报告煤业公司及有关部室,同时通知矿有关领导和单位负责人到调度室集合待命,接受总指挥下达救灾命令,组织人力、物力,制定抢救方案和措施,分头执行。
五、接到事故后采取的行动和措施:
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尽可能的了解和弄清灾害的性质、地点、影响范围及发生程度,迅速报告调度室并由现场负责人(工长、班长)根据当时具体情况迅速组织抢救,防止灾害事故扩大,灾害比较严重时,应立即组织人员,选择安全避灾路线撤离灾区。
矿应急组织机构领导接到重大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赶到事故现场,组织事故抢险,并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一)、调度室接到事故电话时,要问清事故地点、类型、严重程度及人员撤离情况,并命令现场人员采取应急措施,按本《计划》通 知有关单位。
(二)、灾害处理领导小组接到灾害报告时,应立即招集指挥部成员,研究抢救方案和措施,统一指挥。
救灾方案的指定应坚持以下原则:
1、尽快确定合理的通风方式;
2、迅速抢救遇险遇难人员和防止事故扩大;
3、暂时停止向受灾巷道供电,不得随便停风;
4、指挥部要选择合适的地点组成井下抢险指挥部,现场指挥抢险救灾工作;
5、救灾期间所有通讯设施,必须优先保证抢险使用,其它电话全部让路;
6、入井人员及时和指挥部联系,汇报情况,听从命令,服从指挥;
7、救灾过程中所有汇报、命令、决议等均有调度室安排专人详细作好记录;
(三)灾区人员撤离和自救措施
当发生灾害事故时,应迅速向调度室汇报,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抢救,如不能抢救,位于灾区地点进风侧人员,应迎着新鲜风流撤退。
1、当发生火灾时,任何人在井下发现火灾时,应立即在进风侧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直接灭火,并迅速报告调度室,位于火灾进风侧人员,迎着新鲜风流撤退,位于火灾回风侧的人员,在火势较大无法穿过火区时,应立即起用自救器迅速撤离,选择最短路线进入新鲜风流中。
2、发生煤炭自燃发火时 1)安全撤离措施
(1)火灾初期,火焰弱,范围小,只要行动迅速,措施得当,是很容易扑灭的,如果行动迟缓,忧忧郁郁或临阵脱逃延误时机,就会使火灾蔓延扩大,造成严重伤亡。因此,任何人在井下发现火灾时,应视火灾性质、灾区通风及瓦斯情况,立即采取一切可能的办法直接灭火(注水灭火),控制火势,并迅速报告调度室。
(2)如果火势很猛,现场人员无力抢救或其他地点发生火灾并接到撤退命令时,要迅速采取自救和组织避灾。
(3)发生有烟雾或异味时,应迅速戴好自救器或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处在火焰燃烧上风侧的人要迎风撤退,处在回风侧时,尽快由捷径绕到新鲜风流中。(4)撤退途中,如果因烟雾充满巷道,千万不要惊慌、乱跑,要迅速辨认出发火灾的地区及风流方向,然后沉着的俯身摸着铁道或铁管有秩序的外撤。(5)在撤离过程中,不要盲目奔跑,防止自救器供氧不足或脱落,当通过风门时,应随手将风门关好,以防风流短路,紊乱,造成事故范围扩大。
2)避灾自救措施在火灾事故中,通路因冒顶阻塞,自救器出现故障或者无法撤 离时,灾区人员应考虑下述方法避灾自救:
(1)迅速进入附近的避难硐室或独头巷道(最好是岩巷),利用棚腿、棚梁、风筒、衣服等修筑临时避难室,阻止co等有害气体侵入。
(2)避难人员要沉着,冷静,尽量减少动作;并要在避难室外悬挂一盏矿灯或其他明显标志,以便救护人员发现。避难地点若有压风管、可设法打开管路,以便向避难人员输送新鲜空气。若附近情况变化发现危险时应及时转换地方。3)防止灾害事故扩大的措施:
(1)当发生火灾通风系统遭到破坏时,为利用于灾区人员的自救和安全撤离,应立即组织人员尽快恢复通风系统;如通风系统不能及时恢复,要派救护队员向灾区送自救器,抢救灾区人员。
(2)要根据现场情况采取防爆、隔爆措施,防止二次火源或引起瓦斯煤尘爆炸的发生。如井下处理火灾遇到瓦斯煤尘爆炸危险时,应在事故地点的进风侧构筑防爆墙。
3、瓦斯、煤尘爆炸时,井下人员自救和安全撤离措施。
1)当发生瓦斯、煤尘爆炸时,灾区和受威胁区域的人员,要迅速佩带自救器撤离现场,并就近安全地点用电话和调度室联系;
2)撤退应根据情况无论沿什么路线撤退,一定要沉着、冷静,不要惊慌,不要乱跑乱叫,不要随便进入回风侧,烟流中,在回内流中行走时必须按规定带好自救器,在工班长或老工人的带领下尽快撤离险区到新鲜风流中去;
3)在爆炸瞬间,未来得及带自救器的,当爆炸冲击波及火焰袭来时,应迅速背向气流冲击方向,脸向下头靠地,用衣物盖着身体,使由体外露部分尽量减少,与此同时要尽量憋住呼吸防止吸入大量的高温有害气体;
4)当通路应冒顶阻塞或有害气体浓度较高,自救器不起作用时,应进避难硐室 或临时构筑避难所等待营救。待救时,要保持冷静,保持体力减少氧气消耗,避难硐室外要留衣物,矿灯等明显信号,以便营救人员发现。
5)当发现煤与瓦斯突出时,立即打开自救器佩带好迅速外撤,来不及撤离的人员或退路被堵,迅速进入井下避难所,打开压风自救装置,进行避难,撤出人员要在就近安全地点用电话和调度室联系,汇报详细情况,调度室接到电话后应迅速撤出灾区人员和抢救遇难人员。
4、水灾事故的自救和安全撤离措施
1)遇到突水事故后,应立即通知调度室现场作业人员在工长,班长带领下,应首先避开水头冲击,防止水头冲倒,然后尽可能就地取材,堵住出水点,防止灾害扩大,然后立即往上山方向撤,撤至上水平或地面;
2)假设出路被水阻隔,要寻找被困地点位置最高处暂时躲避,并定时敲打铁道,铁管发出求救信号;
3)若突水时拌有大量有害气体涌出,在避灾时防止有害气体中毒或窒息外,撤离时应将工作面全部电源停掉,防止瓦斯爆炸;
5、冒顶时的自救和安全撤离措施
1)发生大面积冒顶时,当班工长应立即查点人数,若无被埋压人员时,可一边组织撤离,一边向调度室汇报,并切断巷道内一切电源;
2)若被埋压人员时,被埋压人员应尽可能发出呼救信号,如晃动矿灯,敲击支架等以便营救人员发现;
3)在被埋压人员没有全部被埋,身体尚有活动能力时,要保持冷静,清除身体周边围煤,矸,尽可能自救,当班队长,工长应立即组织人员抢救,但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安全技术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危及抢救人员安全时立即向调度室汇报。
6、各矿要针对施工地点的实际情况,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各类事故的避灾路线,并给出正确的避灾路线示意图,并经常反复的向职工贯彻,井下各类主要巷道,交岔点,转弯处挂上醒目的路标,以防井下人员撤退时迷路,每个职工从保护自身安全出发,要认真熟悉本工作面的行走路线及避灾路线,学习掌握发生各类事故的自救原则,增强自主保安能力。
(四)、应急救援预案
1)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灾区和受威胁区域的人员,要迅速佩带隔离式自救器撤离现场,在就近的安全地点使用电话与调度室联系;
(2)迅速向总调度室汇报,由总调度组织矿山救护队探明事故地点,范围和气体成分,发现火源或瓦斯燃烧应立即切断电源,并直接灭火,防止二次爆炸。(3)在证实确无二次爆炸的可能性时,应迅速修复破坏的通风系统,运输系统,排水系统,供电系统和通讯系统。
(4)调度室要组织好处理事故所必须的设施、材料及时运道指定地点。2)煤与瓦斯突出应急救援预案:
(1)迅速撤出灾区人员和抢救预难人员,并用电话与调度室汇报。(2)切断通向灾区的电源。
(3)对充满瓦斯的主要巷道应加强通风,并按照瓦斯排放措施将高浓度瓦斯稀疏引入回风流中。
(4)迅速恢复正常通风和清理突出的煤炭,确定事故所必须的设备,材料的储存数量和存放点。
(5)排放瓦斯途径的巷道,必须严格消除烟火和切断电源,严禁人员通行,严格执行瓦斯排放的“三落实,三做到”制度。(6)恢复通风后,进行现场描述,编写专门清煤措施(包括防止瓦斯超限和防止二次突出及对突出空峒的处理)等。3)矿井火灾应急救援预案:
(1)矿抢险指挥部要迅速查明并组织撤出灾区和威胁区域人员,积极向调度室汇报,请求矿山救援队抢险和抢救遇难人员,同时探明火源地点,有效控制风流和有害气体蔓延。
(2)准确安全的确定火区供电范围,建立火区临时通风系统。
(3)当掘进工作面发生火灾时,不得随便改变原有通风状态,需要进入巷道侦察或直接灭火时,必须有安全可靠的措施,防止事故扩大,无论是正常通风或增大风量,风流短路,隔绝风流等都必须作到;
1不导致瓦斯积聚,煤尘飞扬造成爆炸事故; ○2不危机井下人员的安全; ○3不导致超限的瓦斯经过火区或不使火源蔓延到瓦斯积极的地方; ○(4)在火灾初期,火灾范围不大时,应积极组织人力控制火势直接灭火,灭火无效时,应采取隔绝灭火法封闭火区,封闭火区时应遵守以下规定。
1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尽量缩小火区范围; ○2首先建立临时密闭墙,然后建永久密闭墙,如有瓦斯、煤尘爆炸时,先用土○袋在火区外的适当位置构筑防爆墙,其厚度不小于2m,在防爆墙掩护下建筑永久密闭墙。
4)矿井水灾应急救援预案
(1)撤出灾区人员,并制定受水灾威胁的所有人员安全撤退路线。
(2)在现有排水能力不足时,应增设水泵和管路,必要时将其他管路改为临时排水管路。(3)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堵水。
(4)必须保护好排水设备不被淹没,当水威胁到泵房安全时,在下部水平的人员撤出后,应将水引入下部巷道。
(5)在有瓦斯从水淹区涌出危险时,应制定排放瓦斯的措施。(6)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二次透水。
(7)当部分地区被水淹没后,发现有人被堵于井下,要首先制定营救措施,判断人员的所在地点,并根据涌水情况和排水设备能力,估计排出积水的时间,如需时间较长,可考虑和遇难地点开通巷道运送急需物资。(8)发生水灾时,水泵司机要坚持岗位,没有指挥命令不准升井。
(9)立井正常提升人员、信号工必须坚持岗位,待井下人员撤完后,听到调度室命令后再升井。
5)重大顶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探明冒顶区范围和被埋压,堵塞人数和位置。
(2)积极恢复冒顶区的正常通风,如暂时不能恢复,可利用水管,压风管等向被埋压,堵截人员输送新鲜空气。
(3)处理中必须始终坚持由外向内,加强用千斤顶等工具移动石块,但应尽量避免破坏冒顶岩石堆积状态。
(4)自理灾害事故过程中,始终有专人检查瓦斯和观察顶板变化,发现顶板出现异常及瓦斯超限立即撤出人员,采取措施处理。
六、事故应急救援资源信息
(一)应急救援体系
公司内部实行两级应急救援体系。煤业公司为一级级救援体系,各矿、生产队组地面单位为级救援体系。
(二)抢险装备、物资、材料要准备充足。
(三)各矿的各种救灾物资和器材,专库存放,指定专人保管,任何人不得私自挪用救灾物资和器材。
(四)救灾设备和物资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并经常检查,发现损坏、过期、不符合安全标准的必须及时更换和补充。
(五)煤业公司必须对全矿物质造册建帐,定期检查,并将检查情况书面向有关领导汇报。
(六)配合救援的单位:煤业公司、矿山救护队、总医院。
七、保障应急预案贯彻执行的措施
(一)各单位安全第一责任人组织本单位所有人员,主管技术负责人负责贯彻应急救援预案、应急久远知识、本岗位职责,不断提高应急救援的能力。
(二)不参加应急预案学习和贯彻或考试不及格,不准上岗作业。
八、应急预案编制、管理的措施和要求
(一)为保证预案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各矿每季度修订完善一次。遇条件变化或重要人事变更,要随时修订、补充应急救援预案内容。
(二)为验证《预案》的有效性,各矿及各基层单位每半年对《预案》进行模拟演练。
(三)要求:各矿模拟演练时,由应急救援预案领导小组成员参加指导,业务科室配合演练。
第四篇:风电机组重大事故案例分析
风电机组重大事故案例分析
据英国风能机构的不完全统计,截至2009年12月31日,全球共发生风电机组重大事故715起,其中火灾事故138起,占总数的19.3%,位列第二位。2010年欧美等国新增火灾事故7起,其中2起火灾对作业工人造成了严重烧伤。因此,火灾已成为继雷击后第二大毁灭性机组灾害。
实际上,风电机组重大事故在国内外都有发生。有的重大事故可以预防,甚至完全可以避免。然而,随着我国风电机组的不断增多,部分突发事故是不可避免的,例如部分因雷击而造成的火灾事故,还有在运行过程中,部分因机组部件损坏造成剧烈摩擦起火而引发的火灾事故等。在降低和避免重大事故发生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讲科学,还要综合考虑成本因素,不能采取过度的预防措施。把概率极低的事件当成必然事件加以考虑,将不利于机组度电成本的降低。
仅就完全可以预防、避免的机组烧毁与倒塌事故而言,它不仅与机组本身的质量、性能、运行和维护有关,而且,还与箱变等附属设施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主要介绍由箱变问题引发的机组故障与事故,通过对某风电场发生的一起机组烧毁事故进行分析,找出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事故简介
某风电场1.5MW双馈空冷风电机组,变频器布置在塔基,并网开关(断路器)是ABB生产的。在机组起火大约一个小时后发现,然后对整条线路采取了断电措施。当人员到达现场时,整个机组如同一个巨大的“火炬”,最后,机舱及轮毂罩壳完全烧毁,三支叶片也不同程度地过火。从主控信息和事故现场两方面证实,最后一次停机是正常的低风切出,并且,收桨正常,也不存在超速问题。从事故现场来看,位于塔基变频器的并网开关仍处于合闸状态,变频器功率柜严重烧毁;与事故机组配套的箱变高压侧断路器跳闸,且有两相高压侧保险熔断。
事故分析
此次机组烧毁事故的原因有:变频器并网开关在停机时不能脱网是诱因,而箱变低压侧断路器不具有自动跳闸功能是造成事故扩大的关键。变频器并网开关在脱网时不能分闸属于偶发事件,本是一般的机组故障,且发生概率较低;而对该风电场来说,箱变的低压侧断路器不具备自动跳闸功能,违背了关键设备的电路分级保护原则。也就是说,在该风电场机组配套时就已经埋下了事故隐患。
从安全方面来说,与此类风电机组相配的箱变,应具有多重自动跳闸功能,以保护机组与人身安全;从现场实践来看,只要箱变低压侧断路器具有自动分闸的功能跳闸,就能避免事故扩大,从而避免机组烧毁事故的发生;从系统设计来看,此类机组存在变频器并网开关无法正常脱开的可能,需要箱变低压侧断路器具有自动分闸功能,以及时切断电网给机组的供电,避免恶性事故的发生。
一、监控数据分析
在事故之前,机组多次报低风切出,并在8小时内几次报变频器故障,并均是变频器自动复位,可能由并网开关机械故障引起。
在事故前的一次“低风切出”后,复位启机,机组的有功功率一直维持正值,说明此时机组运行正常,处于发电状态;其后机组因风速降低有功功率逐渐下降,于12:37:04触发“低风切出”停机,因变频器并网开关不能断开,随后触发“变频器错误”等一系列故障。
该机组在触发“变频器错误”等故障后,叶片顺利收桨到92°,即叶片处于安全位置,主控信息与现场的实际情况相符。首先,说明机组变桨系统正常,事故之前没有出现高级别刹车和电池检测,轮毂变桨电机及其供电接触器是交流供电收桨,且电流不大,机组起火的原因不在轮毂。其次,说明机组的控制系统所报信息真实可靠;另外,在低风切出时,机组高速轴转速不高,主控没有主轴刹车器的动作信息。所以,排除由于主轴刹车器动作,或其他部位由于转速过高导致摩擦起火的可能。
按照所报故障发生的时间顺序:变频器电网故障、暂态电网错误、相电压过低等。由于变频器并网开关不能脱网,发电机定子线圈与电网直接相连,消耗电网功率不断转化为热能。从后面触发的故障可以看出,发动机定子温度在短时间内急剧上升,耗电电流不断增大。12:40:04,机组主控报“电网掉电”,电网至少有一相断开;报“低风切出”的3分零2秒后,主控报“交流电源故障”,即:12:40:06,说明机组完全断电。
二、集电线路及箱变高压侧断路器跳闸分析
据现场人员反映,机组发生着火事故后,故障机组的箱变高压侧有两相保险熔断导致高压侧跳闸。据了解,不少箱变的高压侧开关有保险熔断跳闸功能,而低压侧断路器没有自动跳闸装置。因此,机组故障时,低压侧断路器不可能断开。从风电机组系统设计来看,箱变和风电机组共同组成双重保护,按风电机组发电负荷从小到大的电流保护顺序是:变频器、箱变低压侧、箱变高压侧。在变频器断路器无法正常脱开的情况下,如果箱变低压侧不能及时跳闸,很容易造成事故扩大。
另外,机组主控报“电网掉电”和“交流电源”故障,与箱变高压侧两个保险断开的时间相对应,在后一个保险熔断时,箱变的高压侧开关跳闸,这与现场查看的箱变高压侧断路器跳闸及箱变高压侧两相保险熔断的事实相符。从主控看这两个故障信息的时间差为2s(主控的最小计时单位为s)。再从升压站的线路录波信息来看,事故机组所在线路发生了“三相电流不平衡”故障,时间为1s341ms,这再次与机组监控数据相吻合。
12:40:04,机组主控报“电网掉电”,箱变高压侧第一个保险熔断;12:40:06,主控报“交流电源故障”,箱变高压侧的另外一个相保险熔断,同时高压侧跳闸,机组与电网分离。
在事故发生时,事故机组同一线路的8台机组均处于低风速发电状态,发电功率不高,而事故机组耗电功率较大,单相耗电电流可能在机组的满负荷以上,当事故机组高压侧保险有一相熔断后,另外两相仍处于耗电状态,因此,集电线路出现了三相电流不平衡故障。当事故机组的箱变高压侧开关跳闸后,随着事故机组的切除线路恢复正常。
该风电场箱变高压侧电压为35kV,使用保险的容量为50A,由此核定出的箱变高压侧的容量值在3000kVA以上。从保险的熔断状况来看,在事故发生时,机组发热耗电功率很高。耗电产生的热量又主要集中在发电机定子上,发电机外壳的温升足以达到其附近可燃物,如:润滑系统、排气罩等的着火点,从而造成机组起火。
三、变频器并网开关不能分闸分析
变频器并网开关有失压脱扣功能,在失去外界供电时,并网开关就会断开,然而,当箱变的高压侧跳闸后,并网开关还一直处于闭合状态,即:在并网开关完全失电的状态下,也不能使其分闸,变频器并网开关属机械卡死的可能性极大。后来对事故机组的变频器并网开关进一步检查也证实不能分闸是由机械卡死所致。
究其原因,该风电场的所有机组是同一机型,与其他机组相比,事故机组地处凹地,处于两山之间,此机位的风速和风向变化极为频繁,通过主控记录数据发现,在事故发生前,因风速在切入风速附近频繁且大幅度地波动,导致机组并网频繁。平均每4-8分钟出现一次“低风切出”的触发与复位:当风大的时候,机组还在启机阶段,而并网之后,风速下降,风能低于机组维持发正电时所需要的能量,机组又迅速“低风切出”,这不仅对机组发电不利,而且,与同一风电场其他机组相比,在同样时间内变频器的并网次数增加,合闸后不能断开的概率大大增加,致使发生分闸脱扣线圈发热以及脱扣机械机构出现卡塞的概率增加,最终导致变频器并网开关无法正常分闸。在事故发生时,事故机组并网开关的动作次数为18645次,而同期投入运行的其他机组一般在6000-7000左右,也说明了该机组所在机位风况变化的频繁程度。
按照事故机组变频器厂家对所用并网开关(ABB)的使用说明,当并网开关的动作次数达到15000次后要根据具体情况判定是否可以继续使用,而且,在工作到20000次后,应当作报废处理。在事故发生时,并网开关工作的次数已达18645次。另据现场了解,该机组在事故前的一次机组维护中,没有对并网开关进行维护。因此,并网开关维护和检修不当,是造成此次并网开关不能分闸的重要原因,也是本次事故的原因之一。
四、事故还原
结合机组的相关数据及现场情况还原事故发生过程如下:
机组因风速降低,12:37:04报“低风切出”脱网,此时变频器的并网开关不能脱网,机组正常收桨,在主控的高速轴转速信息上了解到,尽管发电机定子产生的旋转磁场使叶轮有增速的趋势,但是,顺桨角度不断增大,机组高速轴转速依然不断降低,随着定子旋转磁场与转子的转差率不断增大,在发电机转子产生的感生电动势将IGBT、低电压穿越的功率元件等击穿短路,巨大的热量还使变频器转子接线的绝缘皮烧毁、融化,变频器IGBT烧毁,直至变频器处的转子接线开路(事故后,在检查变频器时进一步得到证实)。当发电机的转子接线开路以后,发电机定子的阻抗更小,定子流过电流更大,定子的发热状况进一步加剧,定子温度迅速上升。
发电机定子绕组,先是触发“定子绕组温度偏高”温度为120℃,在5s之后主控报“定子绕组温度过高”。按照参数设置,此时的温度应大于140℃;定子温度继续升高,在20s后,报“温度传感器故障”,应为定子绕组中的Pt100,或Pt100的接线被定子绕组产生的高温熔断所致。随后发电机上的润滑油管、排气罩、润滑油泵着火,机组起火燃烧。
五、因箱变引发的故障与多起事故
风电机组要正常运行,减少故障,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箱变质量、箱变保护功能的完备状况、箱变与风电机组配套等有着重要的关系。
对于因电起火的火灾事故,首先要切断供电电源,避免事故的扩大和机组烧毁事故的发生。风电机组火灾事故应以预防为主,全面考虑,预防和避免恶性事故。
如果变频器布置在机舱上面,由于机组与箱变之间的线路一直到机舱,如果箱变的保护功能不完善,当电缆出现破损时,更容易造成机组烧毁事故,箱变对机组的保护作用显得更为重要。
就此次风电机组烧毁事故来看,由于箱变的低压侧断路器不具有自动跳闸功能,当变频器不能正常脱网时,箱变就不可能及时断电,从而致使发电机持续发热,达到机舱可燃物的着火点而引发机组烧毁事故。从多个风电场的实践来看,如果箱变低压侧断路器具有自动跳闸功能,一般只会使变频器的Crowbar(低电压穿越)烧毁,功率模块损毁,其损毁的严重程度与箱变低压侧断路器跳闸及时程度有很大的关系;当箱变的低压侧断路器跳闸不及时,偶尔也会导致发电机的损坏。
再如:某风电场的1.5MW风电机组,2010年2月26日,风电场值班人员发现59号机组的轮毂、机舱顶部冒黑烟,16时9分到达现场,2月27日凌晨5时20分,火焰熄灭,机组全部烧毁。事故的起因在电控柜下部母排处,由于日常工作和维护时遗留下的短接线或其他导体,引起690V母排发生相间短路。如果机舱电缆线出现短路时,箱变及时跳闸也许能避免烧毁事故的发生。该机组的变频器布置在机舱上,当机舱上供电线路出现短路、打火现象,而箱变的低压侧断路器又不能及时跳闸时,必然会造成风电机组烧毁事故的发生。
2010年2月26日,某风电场在机组调试送电时,由于箱变问题,低压侧断路器不能合闸,加之操作人员操作失误,致使送电人员遭到电击、截肢惨剧的发生;2008年,某风电场在机组调试之前,安装人员在塔筒内紧固变频器与箱变之间的连接螺钉时,安装人员被电击倒,此时,虽然箱变的高压侧已经送电,但是,箱变的低压侧断路器并没有合闸,塔筒内不应有电,在此事故发生之后,本应检查箱变存在的问题,及时排除箱变故障。然而,由于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此事并没有引起业主人员的重视,当机组调试时发现该机组变频器并网柜已经全部烧毁。像这样,因箱变故障而造成并网柜烧毁的事例曾在不少风电场发生过,所幸这些变频器都布置在塔基,没有引起事故的扩大。如果箱变布置在机舱,还可能造成机组的烧毁。
因箱变问题而造成风电机组故障的事例,在风电场时有发生。对于这种情况,机组一般都能并网,但并网后会报电网故障停机,缺乏经验的维修人员很难判断。因故障产生的部位在箱变,而维修人员普遍只是考虑风电机组本身,因此,判断故障的时间经常长达几个月,大大影响了机组的利用率和发电量。
总之,确保箱变质量,充分发挥箱变对风电机组的保护作用,是减少机组故障与事故、保证人身安全中重要的一环。
经验与总结
一、机组参数按机位风况进行优化
同一风电场,不同机位的风电机组因其风况条件不完全一致。对于跟其他机组的风况条件差别较大的机组,其参数的设置可以根据具体机位进行适当调整,即在不影响机组发电量的前提下,根据机位的风况条件对机组的切入、切出相关参数进行调整,以减少机组并网开关的动作次数。在不稳定的低风状况下频繁启停,不仅会增加机组并网开关动作次数,同时,还会提高故障率。
二、注意变频器并网开关的维护
为了避免出现并网开关的机械卡死故障,在并网动作次数超过一定值时,尤其对并网开关的机械部位进行检查和维护,以减少并网开关的故障几率。
在ABB并网开关维护时,需重点检查储能连杆两侧铆接、轴承销是否松动,销子是否变形,结合半轴、分闸半轴、钩块以及其他传动部件,储能电机、齿轮、螺钉有没有过度磨损、过热、破损、松动的现象;给运动部件按要求添加润滑油等。
三、确保箱变低压侧断路器的自动保护功能完善
风电场业主在安装机组时,按照国家相关设备技术标准,与生产厂家提供的箱变技术规范选配合适的箱式变压器,保证箱变的低压侧断路器具备相关的保护功能。另外,为了保证箱变在必要的时候及时分闸,应定期对箱变进行检查和维护,包活箱变低压侧断路器的自动分闸功能进行试验与参数设置。
此项措施不仅有利保护风电机组与箱变本身,而且,也有利于保护现场人员的人身安全。
四、如何正确对待风电机组烧毁事故
风电机组烧毁事故,虽然损失很大,但不能逃避责任,敷衍了事,采取回避态度。事故发生后,应追寻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有的放矢,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从绝大部分风电机组烧毁事故来看,大都是由于雷击、电器、线路起火,或机组在运行过程中,由旋转部件损坏而造成剧烈摩擦产生的火灾。从已发生的众多机组烧毁事故分析,如果采取每台机组上都添加一套功能完备的自动消防系统,对绝大部分的烧毁事故而言是无益的,而且在机组维修和维护时,还可能由于消防系统的误操作而引发人身伤害,即便是这些消防系统能对个别火灾事故起到预防作用,但这与所花的机组成本相比,可能得不偿失,增加了度电成本。在风电设备价格一路走低的情况下,如果把增加消防系统、在线监测等所花的费用,用到变桨系统、控制系统软件提升、关键部件质量和维护费用上,可能更有利于提高机组安全与降低度电成本。
当机组烧毁事故发生以后,如果采取的预防措施过度,甚至错误决策,必然是有害的。例如:某个风电场领导听说机舱罩壳上的保温层可能引发火灾,为了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该业主把所有机组的保温层全部去掉。到了冬季,该风电场的机舱外温度一般都在零下20℃至零下30℃之间,在极端天气下,该风电场的环境温度更低,在去掉保温层后的第一年冬季,由于机舱没有保温材料,不能很好地保温,从而引发了不少因环境温度低而产生的故障,这种做法未见对防火的作用,而增加机组故障却极其明显。
事故发生后,对风电机组的烧毁,倒塌事故所产生的原因还没有查清,或由于某种因素的作用,事故分析人员在短时间内就匆忙地得出结论,甚至得出错误的结论。这样,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增加了不少的成本后,既不能解决问题,而且还隐藏了机组真实的安全隐患。由于事故的根本原因没有查清,所采取的措施不可能有准确的目标,结果,类似事故在必要的条件下将会再次发生。
结语
为了让风电机组能够正常运行,减少机组故障,避免重大事故发生,不能仅考虑风电机组本身,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包括机组附属机构与设施,例如箱变、风况、电网、线路、升压站等,以达到减少甚至避免极端事故发生的目的。风电机组的运行环境恶劣,是在主控设定的条件下自主运行,因此,我们要以预防为主,不仅要防止风电机组烧毁、倒塌事故的发生,还要考虑到机组的生产、运行和维护成本,最终达到机组在20年内是赢利的,甚至更长时间内达到度电成本最低。
第五篇:20141014102936_关于近期三起煤矿重大事故的通报
关于近期三起煤矿重大事故的通报
安委办函〔2014〕52号
各产煤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委员会,有关中央企业: 今年7月份以来,全国煤矿连续发生3起重大事故,共造成35人死亡、3人重伤、25人被困,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教训十分深刻。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7月5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新疆大黄山豫新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一号井发生重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17人死亡、3人重伤。该矿为国有股份制企业,核定生产能力100万吨/年,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事故原因是:该矿在+708采煤工作面密闭火区未熄灭情况下,盲目决定缩小封闭范围。在违规打开原密闭、施工压缩密闭过程中,新鲜风流进入封闭区域,氧气和瓦斯浓度达到爆炸界限,遇采空区明火,发生瓦斯爆炸。事故暴露出的主要问题:一是该矿不严格执行煤矿防灭火管理规定。事故矿井开采的煤层是自燃煤层,但发生事故的+708采煤工作面对采取注浆、注氮措施效果未检验;该工作面采空区煤炭自燃后,没有认真分析急倾斜煤层采空区连通的特点,施工密闭存在漏风等问题。二是该矿未按规定启封火区。在没有对密封火区内各项气体指标认真分析,没有确认火区完全熄灭的情况下,盲目决定启封火区,缩小封闭范围,违规打开原密闭。三是该矿现场安全管理混乱。在井下火区拆、打密闭期间,井上施工总指挥及井下现场施工负责人均脱岗,同时,安排大量人员在井下危险区域内平行作业,导致事故扩大。
8月14日,黑龙江省鸡西市城子河区安之顺煤矿在井下设备回撤期间违法组织生产,打通老空区积水,发生透水事故,造成16人死亡。该矿为私营煤矿,2014年7月城子河区人民政府决定该矿井9月30日前实施关闭,7月15日,由城子河区煤管局批准开始回撤井下设备,但该矿以此为名,违法组织生产。事故暴露出的主要问题:一是该矿在回撤期间,违法组织生产;二是该矿冒险蛮干,漠视矿工生命。这次事故地点一周之前曾经发生过透水,煤矿企业没有采取有针对性的安全措施、分析查找透水原因,退后10米继续掘进,违法组织生产造成透水;三是该矿超层盗采国家资源。矿主利用“真假”两套图纸逃避政府有关部门监管,事故发生后,才交出真实采掘工程平面图,并承认违法超层开采煤炭资源;四是该矿第四段暗斜井以下为独眼井开采,通风管理混乱,排水系统不健全;五是事故发生后,企业蓄意谎报事故人数。
8月19日,安徽省淮南市谢家集区东方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造成2人死亡、25人被困。该矿为民营股份制企业,核定生产能力9万吨/年,瓦斯矿井。初步分析,事故原因是:矿井通风管理混乱,以掘代采工作面局扇通风,风量不足,造成瓦斯积聚,遇到火源引起爆炸。事故暴露出的主要问题:一是该矿长期非法越界开采;二是该矿在非法越界区域采用国家明令淘汰非正规采煤方法,以掘代采;三是该矿处心积虑,在隐蔽地点开辟暗道通往越界开采区域,采取填报假图纸等各种手段隐瞒越界开采区域,逃避监管监察;四是该矿不执行淮南市政府下达的停产指令,白天停产、晚上生产;五是该矿在越界范围内作业人员的定位卡由在合法矿界内作业人员携带,欺骗核查人员,带班矿长脱岗。依据有关规定,国务院安委会对上述3起事故的查处进行挂牌督办,事故调查报告将及时向社会公布。以上3起发生事故的煤矿均存在严重非法违法生产、违规违章行为,没有认真贯彻落实煤矿安全生产“双七条”。为认真吸取事故教训,坚决遏制煤矿重特大事故发生,确保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特提出如下要求:
一、深刻认识煤矿安全生产的严峻性、复杂性、反复性和突发性
今年以来,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稳中有忧、依然严峻,主要表现在煤矿较大以上事故时有发生,尤其是7月份以来发生3起重大事故、近1周内发生5起较大以上事故,反映出部分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安全生产基础不牢固,一些重大隐患未能得到有效治理,特别是非法违法和违规违章生产建设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各地区要清醒认识当前煤矿安全生产的严峻形势,进一步统一思想,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严防麻痹松懈思想,牢固树立安全生产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思想观念,坚持从零做起、常抓不懈,督促煤矿企业严格落实“双七条”,把各项工作抓严、抓实、抓细、抓好。
二、落实“六打六治”要求,严厉打击非法违法行为 1.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煤矿企业,要坚决贯彻国务院安委会的部署,集中开展好以“六打六治”为重点的打非治违专项行动。深刻汲取近期发生的重大事故教训,要切实落实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煤矿图纸管理和监管监察工作的通知》(安监总煤调〔2014〕80号),严厉打击用假图纸逃避监管、非法超层越界开采行为。
2.要进一步创新执法方式,按照“四不两直”要求,采取突击检查、夜晚抽查、交叉执法以及发动群众举报等多种方式,铁腕打击非法违法和违规违章行为。原则上市、县级政府要组织有关部门每月对辖区内煤矿开展一次突击检查和抽查。
3.严惩非法违法行为。要严格执行“四个一律、五个一批”的要求,对停产整顿、停建整顿的煤矿限期整改后仍未达到要求的,一律提请地方人民政府依法关闭取缔;对非法违法生产建设单位和责任人一经查实一律按规定上限予以处罚;对违法生产建设单位一律依法责令停产整顿,并严格落实监管措施;对因非法违法生产建设导致事故的主要责任人,一律依法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三、突出重大灾害,加大煤矿隐患排查治理力度
1.要紧紧围绕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查大系统、治大隐患、防大事故。突出抓好煤矿“一通三防”、煤与瓦斯突出及水害等方面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做到排查不留死角、整治不留后患。对排查不认真、整改措施不落实的煤矿,要依法严肃惩处;对存在重大隐患不能有效治理的煤矿,要坚决提请地方政府依法予以关闭。
2.要紧紧抓住瓦斯、水害等灾害,加大隐患排查治理力度。大力推进“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将瓦斯超限作为事故严肃查处。强化综合防突措施和瓦斯抽采,严格落实“不掘突出头、不采突出面”要求。认真排查治理隐蔽致灾因素,严格执行井下探放水规定,落实专业技术人员、专职队伍、采用专用设备的“三专”要求。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井下防灭火管理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4〕72号)要求,切实加强防灭火管理和火区封闭、启封管理。
四、加快淘汰落后,深化煤矿整顿关闭工作
1.严格落实煤矿关闭计划。各地区要进一步明确关闭矿井名单,落实有关部门和人员责任,加快关闭矿井进度。对决定关闭矿井,不得留设回撤期,要早关、快关,关实、关死。
2.严格执行煤矿关闭标准。对决定关闭的矿井,要公告名单,相关部门要采取得力措施,依法吊销其所有证照,停止供电、供水、供火工品,按照矿井关闭标准,拆除电源和地面设施,炸毁井筒,填平场地,恢复地貌,遣散从业人员等。
五、加快查处事故,严肃追究责任
1.各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认真组织煤矿事故调查工作,对每一起事故都要查明原因、吸取教训,严肃追究责任,提出防范措施,加快事故结案。各地区安委会有关成员单位要积极配合驻地煤矿安监机构依法从严从快开展煤矿事故调查工作。
2.对非法开采、瞒报事故的主要责任人,要依法从严从快从重处罚;涉嫌犯罪的,要依法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依法公开审判,发挥警示和震慑作用。
3.及时开展警示教育,做到“一矿出事故、万矿受教育”。各省(区、市)发生重特大事故,要及时召开煤矿矿长、主要负责人参加的现场会,深刻剖析事故原因,吸取事故血的教训,切实做到用事故教训推动安全生产工作。
请各省(区、市)安全生产委员会迅速将本通报精神传达至辖区内各产煤市(地)、县级人民政府和所有煤矿企业,并督促抓好贯彻落实。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 2014年8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