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八年级历史第二次月考试题
八年级历史第二次月考试题
一、史林判断(1-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在宗法观念盛行的社会,姓氏是有贵贱之分的,《百家姓》中的姓氏排序是“赵钱孙李„„”,将“赵”姓排在第一,由此可推断《百家姓》最早可能出现在()A.西周B.唐朝C.宋朝D.明朝
2.1949年某天的英国《泰晤士报》用四个版面刊登了来自香港记者有关北京的报道,其中这样写到:“这是亚洲一个划时代的历史时刻„„,这是拥有近5亿人民、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一种族群体的政府。”你知道所报道的事件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D.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新中国的成立()
A.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B.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C.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D.结束了中国被侵略、被压迫的历史,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4.63年前,一批优秀的中华儿女高唱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奔赴抗美援朝战场。从歌词中你了解到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主要原因是()
A.干预朝鲜内战B.中国人民志愿军作战英勇C.保家卫国D.因为朝鲜是中国的友邻
5.1956年1月2日,上海50万人集会,副市长兴奋地宣告:“我国资本主义最集中的城市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了!”他这一宣告表明上海完成了()
A.“ 一五”计划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土地改革D.对国有企业的改革
6、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被誉为“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是因为这次会议通过了()A、“共同纲领”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C、第一个五年计划D、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7、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是()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C、将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8、1984年3月,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呼吁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这里的“松绑”主要是指()
A、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B、推行公司制 C、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D、废除国有制 9.2006年,时任我们广西区党委书记的刘奇葆,在“环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上提出了广西对外开放和区域合作的“M”型战略,即形成一个类似“M”型的、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一轴两翼大格局。可你知道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是()
A.内地—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
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D.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10.民主政治是全人类不懈的追求。在我国民主建设成就中,直接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制度是()
A.政治协商制度B.多党合作制度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爱国统一战线政策
11.在 “一国两制”基础上回归的香港和澳门,其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A.主权归属B.经济制度C.社会制度D.社会生活
12.历史的瞬间,永恒的记忆!下列是记录了新中国取得辉煌外交成就的图片,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①毛泽东会见美国总统尼克松—②周恩来率团出席日内瓦会议—中国首次
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以五大国身份亮相国际舞台
③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第一次④五星红旗在联合国大厦前飘扬—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A.①②③④B.②④③①C.③②④①D.④③②①
13、改革开放后,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开辟的一条新路()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建立人民公社C、发展乡镇企业 D、包产到户
1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
A、扩大贸易,吸引外资B、广交朋友,发展旅游
C、发展经济,增强国力D、尽快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5、他对工作忠心耿耿,为人民鞠躬尽瘁,不愧为党的好干部、人民群众的贴心人。这位是()
A.王进喜B.焦裕禄C.向秀丽D.雷锋
16、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
A.“求同存异” B.“和平共处”C.“改革开放” D.“一国两制”
17、新中国成立后,在外交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下列我国外交事业的成就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②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③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④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④③①②B.①②③④C.④①②③D.①③④②
18、目前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的前提是()
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B.平等互利的原则
C.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D.求同存异的原则
19、学完中国现代史后,小华同学得出这样的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下列叙述能够体现这一认识的有()
①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②1971年,我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③我国在解决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④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开始进入小康水平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我国拥有核武器的意义在于:①加强了弱小国家的军事防御力量 ②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③打破了核大国的核垄断④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21、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华政策经历了由封锁、威胁、孤立到关系正常化的转变。导致这种转变的直接原因是()
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B、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C、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在中美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
22、下列外交活动中,最能反映当今中国经济走向世界的重大外交活动是()
A、中国参加万隆会议B、中国重返联合国 C、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D、中美建交
23、新中国外交成熟的标志是()
A、1949年《共同纲领》中宣布的原则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C、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D、以五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
24、人民解放军部队进驻香港、澳门最能体现中国政府()
A、对港澳行使主权B、向港澳显示强大 C、让港澳人民放心D、对港澳特别保护
25、邓小平说“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上述观点表明,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前提是()
A、一国两制B、和平谈判C、对等协商D、一个中国
二、史林释义
26、“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歌曲《爱我中华》反映了各族人民热爱祖国,和平相处的和谐中华。(10分)
(1)、新中国建立后实行了怎样的民族政策?(3分)
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共同繁荣
(2)、西藏和平解放后,在西藏地区实行了怎样的制度,以确保西藏人民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事务?(3)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近年来拉萨极少数人企图将西藏从祖国分裂出去,你怎样看待这些人的行为?(2分)
坚决反对。西藏自古以来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的一部分。藏独分子应立即放弃分裂活动,共同维护祖国领土和主权完整,同其他各族和谐共处。
(4)、为实现祖国统一,我国出台的对台基本方针是什么?请你为加强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写一条宣传标语。(2分)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标语言之有理即可。
27、从新中国成立到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这一时期,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具有创造性的重大举措。据所学知识回答:(12分)
(1)我国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造有何突出特点?(4分)
特点:实现了生产资料从私有制到公有制的和平过渡,在变革生产关系的同时,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2)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国为发展经济采取了什么重要措施?(2分)
(3)在外交上采取的重大措施有哪些?(4分)
外交:组织抗美援朝,签订《朝鲜停战协议》;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发挥积极作用;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亚非会议圆满成功。
(4)上述措施围绕的核心问题是什么?(2分)
核心问题: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我们的政策是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具体地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十亿人口的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和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材料二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的方式,所以我们举行两党和平谈判,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是中央与地方的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宣布,但万万不能让外国插手,那样只意味着中国还未独立,后患无穷。
(1)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目的是什么?(3分)
目的 :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2)、“一国两制”构想产生了哪些实际效果。(6分)
(3)“万万不能让外国插手”体现了中国政府什么原则?(3分)
原则:独立自主的原则。
三、史林探究(16分)
2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报纸报道“早稻产量36900斤”。
材料二人民公社时期流传于农村的顺口溜: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
材料三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流传于农村的顺口溜:“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材料四20世纪80年代,在湖南农民中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吃饭靠‘两平’,一靠搞责任制的邓小平,二靠培养杂交水稻的袁隆平。”
(1)据材料一、二,指出我国农业生产上的失误。其产生了怎样的严重后果?(4分)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后果:侵害农民的利益,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片面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客观规律,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困难。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什么能促进农业的发展?(4分)
原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克服了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自主权,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发展。
(3)据材料四,概括促进我国当今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4分)
主要因素:党的正确政策和科技的发展。
(4)综合以上材料和问题,党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时,应从中吸取的经验教训?(4分)经验教训:农村生产关系调整既要维护农民利益,又要符合生产你发展水平;农村经济建设要尊重客观经济规律;要坚持科技兴农、科技兴农。
第二篇:八年级数学第二次月考试题
八年级数学第二次月考试题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各式运算正确的是()
A.B.C.D.2.计算的结果正确的是()
A.B.C.D.3.括号内应填()
A、B、C、D、4.下列各式从左边到右边的变形中,是因式分解的是()
A.B.C.D.5.如图,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A.
B.
C.
D.
6.的计算结果是()
A.B.C.D.7.下面是某同学在一次测验中的计算摘录
①;
②;③;
④;
⑤;⑥;⑦.
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8.下列分解因式正确的是()
A..
B.C..D..9.如(x+m)与(x+3)的乘积中不含x的一次项,则m的值为().
A.0
B.3
C.-3
D.1
10.若15,5,则
().
A.5
B.3
C.15
D.10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
11.已知:,则m的值为
.12.因式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计算=__________.
14.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
15.若,则
16.已知4x2+mx+9是完全平方式,则m=_________.
17.下列多项式能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的是
(填写序号).①
②
③
④
18.在边长为a的正方形中挖去一个边长为b的小正方形(a>b)(如图甲),把余下的部分拼成一个矩形(如图乙),根据两个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相等,可以验证
(填写序号).①a2+2ab+b2
②a2-2ab+b2
③a2-b2=
④a2+a
b-2b2
三、解答题.19.(18分)计算:
(1)
(2).(3)
(4)
(5)
(6)
20.(18分)分解因式:
(1);
(2)
(3);
(4)
(5);
(6)
(x+y)2+2(x+y)+1.21.(10分)(1)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3,y=1
(2).已知2x-y=10,求的值.
第三篇:八年级英语第二次月考试题
八年级英语第二次月考试题
I.语音:(5分)找出划线部分与其它三个不同的一个。1.()2.()3.()7.I think summer is the best time _______(go)camping.III.单项选择:(15分)
()1.He has been playing golf _____ he was ten years old.A.afterB.beforeC.sinceD.until()2.She stayed at home for ________.4.()5.()II.词汇:(35分)(A.英汉互译:(14分)
1.熄灭,扑灭_________2.谋生_________3.not at all__________(4.right away_________5.turn down_________6.相册________
7.赠送,分发_________8.全世界_____________9.三年半____________(10.wake up_________11.六分之二_________12.end up__________ 13.by the way____________14.允许某人干某事____________(B.词性转换:(7分)
1.comfortable(反义)________2.mouse(复数)______ 3.organize(名词)________(4.either(反义)________5.common(比较级)____________ 6.Europe(adj)_________7.bring(过去分词)__________(C.根据首字母提示完成单词:(7分)1.There are lots of f_______ in the garden.(2.The story was t_______, but my brother said it was great.3.Many f______ came to China to watch the Olympic Games in 2008.4.I like vegetables.e_______tomatoes and carrots.(5.I want to be a tour g______ because I like traveling.6.Helen likes to call me at night.I can‟t s_____ it.7.Have you ever been to an a_________ park?(D.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7分)
1.Would you mind not _______(swim)in the pool.(2.He said the watch _________(not work).3.Jack has been _______(study)English for two years.4.This is the _______(good)book that I have ever read.(5.She spent the whole morning ________(draw)the picture.6.There are many ________(attract)in the city of Hangzhou.(1
A.whole five daysB.the whole five daysC.all five the daysD.the all five days)3.I have ______ to speak at the meeting.A.nothing elseB.anything elseC.else somethingD.else everything)4.Why don‟t you ______ boating with us in the park?
A.to goB.goingC.goD.goes)5.I don‟t know why I could‟t fall _____ last night.A.asleepB.sleepC.sleepingD.to sleep)6.Mike doesn‟t know French.And _______.A.so do IB.so am IC.neither do ID.neither am I)7.I _____ to Canada twice.It‟s so beautiful.A.won‟t goB.have goneC.don‟t goD.have been)8.The work is ______.You can finish it by yourself.A.easy enoughB.enough easy C.difficult enoughD.enough difficult)9.Tom got_____ when he saw the ______ book.A.annoy, annoyedB.annoying,annoy C.annoyed,annoyingD.annoying,annoyed)10.—Please ____ the music a little,your brother is sleeping.— Sorry, I will do it at once.A.turn onB.turn offC.turn downD.turn up)11.She thought English was _____ difficult_____ learn.A.so, thatB.enough, toC.too, forD.too, to)12.I ______ Mary in the street yesterday,we_____ each other since I left school.A.met, didn‟t seeB.had met, hadn‟t seenC.met, haven‟t seenD.met,hadn‟t seen)13.The population of Beijing is______ than that of Tianjin.A.largerB.smallerC.moreD.fewer)14.She helped us ______ the way ____the hospital.A.find, toB.find, forC.found, toD.to find, of
()15.Were the teachers ______ the meeting last Friday night ?
A.forB.inC.toD.at IV.句型转换:(12分)
1. Could you help me make dinner ?(作肯定回答)
Sure, ______ no _______.2.The boy is so young that he can‟t dress himself.(同义句)
The boy i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dress himself.3..He has finished reading the book.(改为一般疑问句)______ he _______ reading the book ? 3.Why don‟t you buy some gifts?(同义句)___________ buy some gifts?
4.I have been here for there months.(同义句)I have been here _____ there months _____.V.完形填空(10分)
many people on the bus and there were no empty seats.WhenA young man got on, an old woman wanted to stand up ,but the young man
“Thank you,” he said “that.I stand.” “But young man, let me…”old woman.“” The young man didn‟t let the old woman finish with a hand on her shoulder.But the old woman again wanted to get up, saying , “Young man ,please let me…” “No.no,” said the young man, and then he pushed her back into her seat again.At last, the old woman managed to get up.young man, “Yme there ”
()1.A.areB.wereC.hadD.has()2.A.himB.heC.sheD.her()3.A.inB.onC.intoD.to
()4.A.doB.didn‟tC.not to doD.don‟t do()5.A.canB.couldC.mustD.need()6.A.aB.anC.theD./
()7.A.to keepB.keepC.keptD.keeps()8.A.says toB.said toC.spokeD.talked about()9.A.carriedB.tookC.broughtD.got()10.A.get inB.get upC.get onD.get off VI.阅读理解(20分)
A
A lady has a problem with her daughter: My nine—year—old daughter, Maria,is in Grade Four.Every evening we get into homework battles(战役).Three afternoons a week,she has activities(tennis,singing)after school and by the time we get home, homework is the last thing she feels like doing.The other two days, she gets home early and we argue about whether she should do her homework right after school or if she should have some time to rest and play first.When Maria at last sits down to do her homework, she seems to want me there helping all the time.I don‟t want to help her,but I‟m sure that she is going to need to be able to do it on her own.And in fact,most of the time,I have other things I need to be doing.It seems that children these days have much more homework than we did,and some of it is really beyond(超越)their abilities(能力).As you can see,I‟m really worried about homework and I really don‟t know what I should do.Any ideas?()1.The woman‟s daughter is ________.A.four years oldB.six years oldC.eight years oldD.nine years old
()2.Maria doesn‟t have any activities after school for____ afternoons a week.A.twoB.threeC.fiveD.seven
()3.Maria wants to ____ first when she gets home early.A.do her homeworkB.play tennis and singC.have supperD.have a rest and play
()4.The woman thinks that her daughter should do her homework____.A.by herselfB.with the motherC.with the fatherD.with the classmates()5.Can you guess where this passage is from?
A.A diaryB.A newspaperC.A novel(小说)D.A storyB
Miss Grey lived in a small house.She was old and didn‟t like noise at all,so she was very pleased when her noise neighbour moved out.A young man moved in and Miss Grey thought the man seemed to be quiet.But at three o‟clock the next morning,the noise of a dog and woke her up.She
thought she had never heard a dog there before.It must be the young man‟s dog.So she telephoned the young man and said something bad about the dog and then hung up the telephone before he could answer.Nothing more happened until three o‟clock the next morning.The Miss Grey‟s telephoned rang,and when she answered,a voice said,“You telephoned me twenty four hours ago.Now I‟ve rung up you to say that I haven‟t a dog.”
根据短文内容,判断正(T)误(F)。
()6.Miss Grey felt sorry when her noisy neighbour moved out.()7.Miss Grey‟s new neighbour was as noisy as the old one.()8.Some noise woke her up in the early morning.()9.She thought the new neighbour had brought a dog with him.()10.The young man rang up Miss Grey in the early morning ,because he wanted
to punish(惩罚)her.VII.补全对话(5分)
A: What „s the best__1__ Betty has ever received?
B: A mobile phone.A: When did she ___2___ it?
B: Oh,on her fifteenth ____3____.A: ___4___gave it to her?
B: Her grangma.A: What a lucky girl!B: Why not ___5___it from her to make a call?
A: She can‟t lend it to us.Because she has left it at once.1._______2._______3.______4.______5.______ VIII.改错(10分)1.WeA
areB
4.I
help
5.How
Along
my mom
haveB
makeB
C
dinnersatC
DsportsD
the kitchen.()_______?()_______
A
you
watching
raising money
toC
charityD
..()_______
2.3.WouldA
you
mindBB
forC
tomoveC
your car?()_______
agoD
She'sA
been
skating
five hours.()________
IX:书面表达:(8分)
生活中哪些行为使你非常生气呢?如排队时插队、乱涂乱画、随地吐痰、公共场所吼叫、对人不礼貌„说说我们该怎么做。
提示词:wait in line , writing or painting, spit in public, make a noise, bad manner, be polite t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篇:八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试题
八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试题
亲爱的同学,如果把这份试卷比作一片蔚蓝的海,那么,现在我们起航,展开你智慧和自信的双翼,乘风破浪,你定能收获无限风光!
一、积累与应用(20分)
1、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田”字格中。(2分)既使太阳不出来,也须向东方跳望。
2、给句中横线上给加点字注音。(2分)
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2分)
A.他在这个领域苦心孤诣钻研十年,颇有建树。
B.中央电视台的“非常6+1”栏目办得惟妙惟肖,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C.农村里有这么个风俗,大庭广众之下,夫妇俩从不和坐一条板凳。
D.报纸刊登了一条骇人听闻的消息,某地许多老板用地沟油加工食品。
4、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7个字)。(2分)
4月1日上午,南湖广场锣鼓喧天、彩旗飘扬、信鸽飞翔,以“科学爱鸟护鸟,保护生物多样性”为主题的2010年全国暨湖北省“爱鸟周”活动启动仪式在我市隆重举行。据悉,全国各级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举办“爱鸟周”活动已有28年,“爱鸟周”活动已成为传播生态文明、弘扬林业生态成就的良好渠道和平台。
5、仿写前面的句子,构成排比句,并做到语义连贯流畅。(2分)
如果你是鱼儿,那快乐就是一汪清凉的水;如果你是小鸟,那快乐就是一片湛蓝的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名著导读。(2分)
《骆驼祥子》是_________(作家)自己最钟爱的一部作品。小说写了祥子三起三落描绘了北平一个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请根据下边的提示,补写出祥子失车的主要情节。第一次,他用辛辛苦苦积攒了三年的钱买了一辆车,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他没有灰心,从头再来,拼命攒钱,可车还没买上,钱就被孙侦探敲诈去了; 第三次,他与虎妞结婚后用虎妞的钱买了车,可好景不长,虎妞难产而死,只好卖车安葬虎妞。
7、古诗文默写。(8分)
(1),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周敦颐《爱莲说》)
(4)浮云游子意。(李白《送友人》)
(5)刘禹锡《陋室铭》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6)《望岳》中蕴含着深刻哲理的名句是。
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10分)
8、小明和小亮为了一点小事在自习课上大声地争吵起来,假如你是班长,你该如何用委婉的语气进行阻止?(2分)
9、亲爱的同学们,在《让世界充满爱》这次综合性学习中,你们一定会感受到爱心的可贵,你们的精神世界也会又一次得到升华。的确,只要人人献出自己的爱心,我们这个世界将会变成无比美好的人间。那就请试着完成下列题目吧!(8分,每小题2分))
(1)、请为此次活动写一个主题语。
(2)、《让世界充满爱》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形式有多种,你们班采用了哪些形式?老师已经写出了一中,请你再写两种活动形式
① ②举办一次以“爱”为话题的作文竞赛; ③
(3)2010年8月7日22时许,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突发特大泥石流灾害。据中国舟曲灾区指挥部消息,截至21日,舟曲“8·8”特大泥石流灾害中遇难1434人,失踪331人,累计门诊人数2062人。为此,清潭中学要召开募捐活动,为了烘托气氛,请你写出具有鼓舞性的宣传标语。
(4)在灾区,涌现了许许多多的抗灾英雄,如:解放军战士、医务工作者、教师……面对这些英雄,你最想对谁说些什么?请用得体的语言表达出来。
二、阅读与欣赏(40)
(一)阅读《春望》,完成10----11题(4分)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0、诗中“草木深”表面上写的是,实际上写的是
11、本诗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通读全诗,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二)阅读文言文《三峡》,完成12-16题。(10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
①或王命急宣 ②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①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4、“清荣峻茂”一句写了哪几种景物?它们各有什么特点?(2分)
15、用自己的话说说“三峡的山”和“夏季江水”的特点(2分)
16、根据课文内容,请你解释“峡”的意思。读了文末的两句渔歌,你会联想到李白的哪两句诗?(2分)
Section targeting
(三)课内现代文阅读《背影》(12分)
①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是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是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②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坐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③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 过铁道,要 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 着上面,两脚再向上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顷,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望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望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7、选文出自朱自清的《背影》,可是第①②段并未写到父亲背影,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呢?(2分)
18、“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中“再三”一词写出了父亲“嘱托茶房”次数之多,表明了。(2分)
19、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动词,依次是:、、、。(2分)
20、文中写到“我”两次“流泪”,分别是什么原因?(4分)
(1)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2)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21、文中父亲说的话不多,请你找出其中的一句,写下来,并作简单的分析。(2分)
(四)永不贬值的财富(16分)
①那是十多年前的事了。当时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大学,这在偏远的山村里可是件新鲜事,村里为此专门请乡电影队来放了场电影,以示祝贺。左邻右舍,张王李赵的婶子、大娘们知道我们家穷,也都你家10元,他家8元地往我家里送钱,帮我筹学费。望着桌上那一堆零碎的人民币,我被这淳朴的乡情、善良的父老乡亲深深地感动着。
②但令我终身难忘的却是入学前发生的一件事。那天上午,我正在家里收拾行李,准备启程。忽然,听到门外有个苍老的声音喊:“山子他娘在家吗?”母亲听见了,赶忙去开门。门外站着村里那个瞎眼的老婆婆。老人家一生没有儿女,相依为命的老伴死后,她大病一场,两眼便失明了。平常只好握着竹竿,摸索着向左领右舍要地瓜皮子度日。瞎眼婆婆对我母亲讲了一大堆赞扬我有出息的话,把我喊到她身边,用她那枯柴似的手颤颤抖抖地从灰蓝色的土布兜里掏出一张皱皱巴巴的1元钱,对我说:“山子呀,我这个瞎眼老婆子也没钱,这2元钱是我用地瓜皮子从小贩手里换来的,两毛钱一斤,我共卖了十斤,你别嫌少,添着买本书吧。”
③怎么,2元钱?瞎婆婆手里分明拿着1元钱呀!望着这1元钱,我和母亲瞬间都明白了。多么奸诈的小商人,他们竟伤天害理地欺骗一个孤苦伶仃的老婆子!要知道,这十斤地瓜皮子,瞎婆婆要风里来,雨里去在黑暗中摸索多少天,奔走多少户哇--“怎么,你嫌少?”瞎婆婆的话打断了我的沉思,母亲含泪示意我接下,我颤抖着手从瞎婆婆手里接过那山一样沉重的“2元钱”,眼泪已经夺眶而出。
④许多年了,如今瞎婆婆早已到另外一个世界去了,但老人家留给我的那1元钱,我却一直珍藏着。因为在我眼里,它已不再是普通的1元钱了,而是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永不贬值的精神财富,它让我在人际关系日益商品化的今天,懂得如何用一颗真诚的爱心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22、本文名为《永不贬值的财富》,表面上看这笔财富是指_________ _,而实际是指__________。(2分)
23、本文采用了__________的记叙顺序,在围绕“帮我筹学费”这件事上,略写了__________,详写了__________。这样安排是为了__________。(4分)
24、根据你的理解和想像,在第②段的横线处补写几句描写瞎婆婆外貌句子。(20字上)。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揣摩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含义,说说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状态。(4分)
(1)(瞎婆婆)用她那枯柴似的手颤颤抖抖地从灰蓝色的土布兜里掏出一张皱皱巴巴的1元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颤抖着手从瞎婆婆手里接过那山一样沉重的“2元钱”,眼泪已经夺眶而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谈谈你对文中这笔“永不贬值的财富”的看法。(2分)
27、作文。
世上谁没有追求?谁没有向往?谁没有渴望得到的事物?也许有人渴望得到理解、爱护、肯定、温暖……也许有人渴望得到一本好书、一台电脑、一张邮票、一个足球……也许渴望得到……把它写出来吧。请以“渴望得到______________”为题,将题目补充完整后再按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答案
一、积累与应用
1、即 眺
2、tuí chù
3、B
4、全国“爱鸟周”启动仪式在我市举行。(全国“爱鸟周”在我市启动。)
5、例:如果你是小草,那快乐就是一方肥沃的土地
6、老舍 这车很快就被大兵抢走了
7、略
8、答案示例:小明、小亮,你们这样大声争吵,会影响别人学习的,况且我们是同学应该团结才对!
9、(1)示例:①送人玫瑰,手有余香。②关爱他人,快乐自己。
(2)示例:①主题班会 ②演讲比赛(3)示例:情系舟曲灾区,奉献一片爱心(意思对即可)(4)示例:(对解放军战士)敬爱的解放军叔叔,你们辛苦了!你们是勇敢坚强的,哪里有灾难,哪里就有你们的身影,不抛弃,不放弃是你们喊出的惊天誓言,你们的坚强意志铸就了新的钢铁长城,你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10、山河依旧,草本蔓生的情景 草茂人稀,荒凉萧条,物是人非的社会状况。
11、抒发了感时忧国、思家念亲的情感。
12、有时 日光,这里指太阳
13、①到了夏天,江水漫上丘陵,下行和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断了
②即使骑着快马,驾着风,也没有它快
14、水 树 山 草,水清澈、山高耸、树繁茂、草茂盛。
15、三峡的山:连绵不断,遮天蔽日 夏季江水:水大,流速快
16、两山夹一水的地方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一)17、引子,为后文刻画父亲的背影做铺垫。
18、父亲对儿子的关切(关爱)之深。
19、穿 爬 攀 缩 20、(1)感激动情的泪(2)离别忧伤的泪
21、示例:他只是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分析:“不要紧”是对父亲而言,尽管“事忙”但无关紧要;“他们去不好”是对儿子而言,就怕别人照顾不妥帖。简短朴实的话语蕴含深切的爱子之情。
(二)《永不贬值的财富》
22、瞎婆婆给的“两元钱”或一元钱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永不贬值的精神财富(或者让我懂得了如何用一颗真诚的爱心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23、倒叙 父老乡亲往我家送钱 瞎婆婆来我家送钱
更好地表现出“永不贬值的财富”或主题表达的需要。
24、只要符合瞎婆婆身份的描写句子,即可得分。
25、(1)说明瞎婆婆年事已高,动作缓慢,同时这也是瞎婆婆对这来之不易的“两元钱”作出重大决策的表现。
(2)我被瞎婆婆的举动感动了,深知瞎婆婆送这“两元钱”的深情厚意,所以这是不能自已的表现。
26、略 以“爱”为中心来谈
第五篇:高一历史第二次月考试题(B)
高一历史第二次月考试题(B)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计70分)
1.1953年,中共提出的总路线包括社会主义的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两大任务,规定这两大任务:
A.同时进行B.先改造后工业化
C.同时完成D.先工业化后改造
2.1953年,三大改造偏重于
A.思想改造B.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造
C.生产技术的改造D.生产方式的改造
3.1956年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有
①生产资料所有制②阶级结构③主要矛盾④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4.我们通常所说的“过渡时期总路线”中“过渡时期”是指
A.从解放战争爆发到新中国成立
B.从七届二中全会召开到新中国成立
C.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D.从新中国成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通过
5.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的标志是
A.新中国的成立B.全国土地改革的完成C.三大改造的完成D.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6.《人民日报》连续发表题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和“小麦亩产5000斤” “一棵白菜500斤”等文章,宣传各地大放“卫星”。这一现象发生于
A.1956年B.1958年C.1960年D.1962年
7.1956年,中国共产党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进行的一次成功探索取得初步成果是
A.召开“八大”并制定正确的路线和方针B.发动“大跃进”运动
C.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D.对国民经济实施八字方针
8.在“文革”中的1975年,国民经济迅速回升,其原因主要是
A.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B.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批林批孔”运动1
C.周恩来主持中央工作,着手调整国民经济
D.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进行全面整顿
9.人民公社化运动本质上的错误在于
A.偏离了当时的工作重心B.错误估计了阶级斗争的形势
C.超越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D.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10.农村由人民公社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重大变化主要体现在 ①经营管理体制②产品分配权利③土地所有制形式 ④生产经营的权利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11.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不包括
A.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
B.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
C.规定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12.“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20世纪50年代末的现象,主要由于
A.经济建设缺乏经验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D.对社会主义认识不足
1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先设立了四个经济特区,分别在A.广东、福建B.广东、广西C.广东、海南D.广东、浙江
14.我国特区与我国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
A.主权归属不同B.经济政策不同
C.社会制度不同D.外交方针不同
15.新中国成立后,经济建设遭到最严重的挫折和破坏是在A.社会主义改造时期B.大跃进时期
C.人民公社化时期D.文化大革命时期
16.把十四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原则具体化、系统化,勾画了新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是在A.中共十四大B.十四届三中全会C.中共十五大D.中共十六大
17.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率先试行联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是
A.江苏、山东B.安徽、四川C.安徽、福建D.广东、四川 18.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中指出,判断社会主义建设的标准应当是
①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②是否有利于改善社会主义国家的外交关系
③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④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9.目前,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是 ①全方位 ②多层次 ③宽领域 ④成熟完善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20.依靠价值规律和供求关系自发对经济进行调节的市场机制不是万能的,它也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等特点。为了克服市场经济的缺陷,主要采取的措施是
A.建立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体系B.进一步扩大企业自主权
C.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D.实现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
21.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是
A.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后B.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
C.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D.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2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农民的积极性比较高B.农业生产发展缓慢
C.农村经济体制僵化D.农民生活水平低劣
23.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提高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B.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C.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4.下列符合十五大会议精神的是
A.公有制经济是我国惟一的经济成份
B.国民经济要在数量上起主导作用
C.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D.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25.请你判断,在近代中国,人民的生活习俗变化最大的城市是
A.北京B.上海C.南京D.广州 26.20世纪50年代以后,中国人日常生活中主要的代步工具是
A.轿子B.人力车C.自行车D.汽车
27.公共汽车在我国运行较晚,最早出现公共汽车上路的城市是
A.上海B.北京C.南京D.广州
28.1877年,福建巡抚丁日昌架设了中国第一条电报线,这是中国人自办
有线电报的开端。这条电报线位于今天的A.广东省B.福建省C.台湾省D.江苏省
29.进入近现代社会之后,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①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②加快了信息的传递速度 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④使人们的生活多姿多彩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30.番菜争推一品香,西洋风味睹先尝。刀叉耀眼盆盘洁,我爱香槟酒一觞。”这一情景在上海最早可能出现于
A.明朝B.新中国C.民国D.清朝
31.戊戌变法运动时期,社会上流传一首打油诗:“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裁做短衣裳。脚跟形势先融化,说道莲钩六寸长。”这反映了
A.新服饰走向中下层民众B.不缠足运动风糜全社会
C.结辫陋习被彻底革除D.社会风俗改革之风悄然兴起
32.影响中国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有
①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成立②新文化运动③新中国的成立 ④改革开放
⑤外来文化
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⑤
33.中国近代轮船业发端于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清末新政D.“民族资本主义的丢失”
34.电车与公共汽车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的主要运输工具是在()
A.民国成立后B.20世纪30年代
C.20世纪20年代D.1949年以后
35.文化大革命时期,被称为“干部服”的是下列哪种服饰
A. 西装B.列宁装C. 制服装D. 中山装
高一历史第二次月考试题(B)答题纸
二、问答题(共计16分)
36.中国近现代社会处于剧变的历史时期,人们的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发生了显著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⑴列举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变迁的表现?(8分)
⑵概述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变迁的趋势?(6分)
三、材料解析题
37.阅读下列材料: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人民公社是形势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目前形势下,建立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工农商学兵互相结合的人民公社,是指导农民加速社会主义建设,提前建成社会主义并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所必须采取的基本方针。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
题的决议》
材料二:北戴河会议以后,全国农村一哄而起,大办人民公社。没有经过实验,只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基本实现公社化。┉┉┉人民公社的特点叫“一大二公”,实际上就是“一平二调”。所谓大,就是将原来一二百户的合作社合并成为四五千户以至一二万户的人民公社,一般是一乡一社。所谓公,就是将几十上百个经济条件、贫富水平不同的合作社合并后,一切财产上交公社,多者不退,少者不补,在全社范围内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实行部分的供给制(包括大办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叫做共产主义因素),造成原来的各个合作社(合并后叫大队或小队)之间、社员与社员之间严重的平均主义。同时,社员的自留地、家畜、果树等,也都被收社有。在各种“大办”中,政府和公社还经常无偿地调用生产队的土地、物资和劳动力,甚至调用社员的房屋、家具。这些实际上都是对农民的剥夺,使农民惊恐和不满,纷纷杀猪宰羊,砍树伐木,造成生产力的很大破坏,给农业生产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摘自胡绳主编的《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请回答:
① 从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分配方式两个方面,概括指出人民公社运动的错误及其危害。(各4分,共计8分)
②简要指出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主要教训。(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