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式金融危机(模版)
中国式金融危机
最近,在美国QE退出的阴影笼罩下,亚洲市场爆发了严重的走资潮,由此导致了亚洲一些国家股市大跌,货币大幅贬值,尤其是印度与印尼最为严重。因此,市场正在担心新一轮的亚洲金融即将爆发,同时更担心的是由此是否会引发中国金融危机。
对于前者,估计仅是美国QE退出后,资金从这些国家退出对当地金融市场新产生一些影响与冲击,说爆发1997年那样亚洲金融危机的概率不会太高。不过,对于中国来说,这种担心并非是杞人忧天。
因为,无论是最近“乌龙指”事件,还是保险公司高管携款外逃;无论国内影子银行盛行,还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泛滥,都暴露出中国金融市场存在严重的脆弱性。而这种脆弱性,可能由于美国QE退出,一定导致新兴市场走资潮,这不仅会导致亚洲一些国家股汇大跌,也可能成为引发中国金融危机爆发的导火线。
因为,以下几个方面十分值得市场担心。一是当前中国金融市场风险有多高是相当不清楚的。因为,到目前为止,中国还没有发生过周期性的金融危机,其是否爆发金融危机没有参照系。二是当前中国金融市场出现的一连串事件已经显示出其严重的脆弱性。三是中国经济及金融市场深层次的风险也可能随着这种危机而显现。
我们可以看到,如果美国QE退出(这已经成了必然趋势),中国就面临着各类资金集中外逃之风险。如果出现各类资金外逃加速,它将引发其他金融风险暴露的概率会加大。
因为,就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及金融市场来看,尽管最近中国经济数据比市场预期要好,金融市场所面临的风险也认为是在可控的范围内。但是这些看法是建立两个基点上的。
一是对于国内金融风险有多高,中国根本就没有建立起一套测算其风险的科学体系或方法,而仅是借鉴成熟市场现成的工具与经验。但是,实际上中国的金融市场与成熟市场完全不同,数据获得的方式及可信度也不一样,更多不存在计划经济下的金融危机。在这种情况下,国内金融市场的风险有多高是不清楚的。如果对一个市场金融风险有多大的认识都是不确定的,要想来防范这种风险更是不可能。
二是当前国内金融主要聚集在房地产市场,即经济的“房地产化”。如果中国的房地产泡沫没有挤出,中国的经济结构不进行重大调整,并让产业结构升级,那么中国房地产市场巨大金融危机随时都有可能爆发之风险。
因为,当前经济政策一方面希望来调整前十年扭曲的经济结构,并让整个产业结构全面升级,另一方面房地产宏观调控的工具性则无法摆脱。各地方政府仍然在千方百计地利用房地产市场冲高当地的GDP,冲高当地的房价。
可以说,当前国内绝大多数地方的房价持续上涨了15个月,根本原因就在这里。而国内房价在高位的情况下持续上涨,尽管可让各地的GDP增长保持高速(也是当前国内经济数据好于市场预期的重要原因)增长,但它一定会阻碍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及经济产业的升级,对居民消费具有严重挤出效应,并聚集更大的房地产泡沫风险。而国内房地产泡沫一定会导致中国金融市场危机爆发。
还有,当前中国金融市场的风险之所以被认为是在可控的范围内没有爆发,其实是建立在国内房地产市场顺周期的基础上,即国内房地产市场发展十几年,从来没有出现房价的调整,房地产泡沫从而没有挤出过,而反之房地产泡沫则在越吹越大。如果中国的房地产泡沫不破灭,无论是国内巨大的影子银行风险,还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风险都隐藏下来。
因为,房地产泡沫不挤出,房价不回归理性,无论是住房按揭贷款,还是以住房及地方抵押的贷款都不会有多少由于价值下行所导致的风险。但是,无论是从国际上的经验来看来,还是从国内最近温州及鄂尔多斯等地房地产泡沫破灭所导致的问题来看,其金融风险不能说是不高。可以说,当温州的房地产泡沫破灭之后,不仅中国当前金融风险涌出,而且该地的经济衰退在短期内不可改变。
对于中国其他地方来看,比温州房地产泡沫大得多的地方有的是,比如一线城市。有人说,这些城市的房地产泡沫之所以不会破灭,是因为有所谓“刚性需求”在。但是据我所知,北京已经“炒号”(即获得住房购买认购号马上转让)如此盛行,这是什么“刚性需求”呢?还有现在不少国内中小企业也大量进入住房市场抢房,最为重要的是不仅在于能够利用炒房谋利,而在于利用购买的房价如何套取贷款。可以说,全民都在“炒房”中,足见国内住房市场所面临的风险有多大。如果中国房地产市场出问题,如果中国房地产泡沫突然破灭,它一定会引发中国金融市场危机。
还有,最近“乌龙指”事件及保险公司高管携款外逃,都体现了国内金融市场严重的脆弱性。
比如说,近年来全球股市错盘交易也屡有发生,它给市场带来的巨大风险早就为各国监管层所关注。因此,面对这些发达的科技给证券交易带来的风险,全球不少交易所都在逐渐建立市场防范机制。比如,香港交易所对证券交易过程中出现的报价畸高或过低、交易数量过的落盘,交易系统都会有特别警示,要求交易员重新核查。
如果国内证券交易所也有类似的预警机制,那么这次光大错盘的“乌龙指”事件发生的概率就会降低。但是国内证券市场就没有这样的机制。本来这样平常的事情,国内
2证券市场为何没有设立这样的一种预警机制呢?很大问题不仅在于国内监管部门相应的风险意识十分薄弱,也在于国内证券市场十分脆弱。保险公司高管携款外逃事件也是如此。为何在事件发生之前没有一套严密的监管与防范措施呢?
当然最为严重是还是国内影子银行的风险及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风险。这两大风险一点都不可以低估。我们既不可用欧美国家的标准来看待它,更不可用什么不科学指标体系来衡量。因为,中国当前金融体系是前所未有的,这个体系所显现的金融风险在人类以往的历史上没有见识与经验过。
因此,由这两大问题所导致的系统性风险是通过什么方式引发、在什么时候发生等都是不确定的。而这种不确定性则成了当前中国金融体系面临的最大风险。
所以,尽管中国近期是否会发生金融危机是不确定的,但国内金融体系面临的问题前所未有。一个小小的“钱荒”事件可把国内金融市场折腾得信心崩溃,房地产泡沫破灭所引爆的金融风险更是会让市场闻风丧胆。更重要的是面临国内金融市场严重的不确定性,面对国内房地产市场巨大的泡沫,无论是市场还是政府都认为是在可控的范围内,而这可能就是中国金融市场危机爆发的导火线。
(易宪容)
第二篇:中国式经济金融危机来临
中国式经济金融危机来临,捂好现金 中国式经济金融危机来临,提醒大家捂好自己的钱袋子,就是多拿现金在手,多看少动,特别提醒千万千万别想找抄底,因为我们根本不知道底在哪里。
------看***房价高的离谱,让其灭亡,就让其先疯狂,房价的疯狂就是为今天的灭亡。当所有的人都认为房价不可能跌的时候,那么房价真的就见顶了,房子是变现最差的商品,所谓投资房产增值,想想平民百姓一辈子能买几套房,大多数一辈子大概就买的起一套吧,由于中国人对子女结婚必须给套房子习惯,也就2套房,你哪来的增值啊,所谓买房增值保值那是真多有钱人或者官员而言的。谁喜欢高房价--地方政府,谁是高房价的受益者--地方政府,谁最怕房价下跌--地方政府,看看地方财政收入,卖地是政府最大收入来源,地方政府如今是一屁股债,没事到自己所在地的开发区,看看就知道,有几家在生产。就明白了,如今还在想炒房必将被套在山顶,但愿说错了。
------看看银行,最近几天闹的最欢的是中国银行没钱,闹钱荒,中国10多年印了那么多纸币,钱呢?银行的钱跑哪去了?被银行贷出去了,但收不回来,也就是放出去收不回来,收不回来时间一长就会变坏账,银行坏账一多,资金周转不灵,银行就要破产,美国次贷危机就如此,说一个实例,我们县三年前就修好一条高速路,本来是跨省高速路,邻省高速不知什么原因三年也没修,如今只能从市里通到县里,多次走高速,无论从县里到市里,还是市里到县里,跑一趟你绝对难看到10辆车,但路口有收费,你想高速每天收费还不够他们人员工资的呢,能不亏钱吗?高速所贷的款拿什么还呢?以往是人民银行就印钱给各大行放水,央行发现再放水到时真的没法收了,只好让银行自己想办法,收收放贷的冲动。或者说央行可能以预感到山雨欲来的大风暴。
-------看***股市跌那个熊样,看看当年号称亚洲最赚钱中国石油,今天在创历史新低,跌的连个零头都不够,中国企业大多数是靠忽悠上市的,作假上市圈钱的,所谓美好的企业前景那全是假的,中国二重是2010年2月上市的,2011年就开始亏损,2013年在亏损,2013年被戴帽子--ST了,接下来要么退市要么卖国有资产,这就是中国企业德行,创业板更是套现板。解禁期一到纷纷减持走人。今年上半年创业板减持早以超过去年全年减持量了。中国企业上市不是为了真正的创业,二是圈钱和将来减持变现为最终目的。这样的股市能走好吗?股市成立20多年,停了7次新股发行,改了7次发行,目的还是圈钱。
--------当年高喊信心不黄金重要的人,留下的是个烂摊子,留下的是一地鸡毛,留下的是一屁股屎让别人擦,4万亿害人不浅
第三篇:金融危机
一、这次危机给中国带来的五大冲击。
1、对出口经济的冲击。中国近几年的发展,三驾马车有些失衡,基本是靠出口拉动为主,是出口导向型经济,外向经济比重太高。出口的马车太大是大洋马,投资马车国有投资太多是枣红马,消费这驾马车是瘦毛驴,三驾马车不匹配,拉起车来跑的既不顺又不快。实践证明速度决定增长,结构决定发展,研究发展必须注重结构。黑龙江近些年来发展缓慢的主要根源在于经济结构不合理,一产太大,大而不强;二产太大,大而不优;三产太小,拉动力太弱。只有真正调整到位,才能为经济发展积聚后劲积聚潜能,所以结构决定发展。我国经济外贸依存度为68.3%。黑龙江为24%,过去靠出口拉动经济,现在金融危机,经济衰退,中国的出口市场在萎缩,订单在减少。所以第一波受影响的是出口企业,江浙大量出口企业倒闭,究其原因有三点:一是金融危机订单减少,开工不足;二是国内劳动力涨价,特别是新《劳动法》的推出,使企业用工的风险和成本提高了21%,使企业制造出口产品的活劳动成本大幅度增高;三是中小企业融资难,2008年国家为了治理经济过热,开始紧缩银根,控制货币发行量,首先紧的就是出口的中小企业,没有渠道融资。相比而言,银行更愿意给国有大企业贷款,安全系数较高。中小企业信用等级低,风险大,国有商业银行不愿提供贷款,逼得中小企业到民间通过地
下钱庄、高利贷融资,最后换不起债,老板跑了,企业倒了。所以这次北京两会着重的研究了如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2、对实体经济的冲击。因为出口企业倒闭,其需要的原材料和设备是改造靠国内制造业来提供,这样一来金融危机的影响随即就波及到实体经济。所以中国的钢铁价格下跌,汽车卖不动,价格下跌,利润变薄,企业经营困难,库存增加。所以这次救助十大产业更加关注的是实体经济的发展和救助问题。
3、对资本市场的冲击。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的虚拟经济资本市场相对应的冲击更大。所以美国一打喷嚏,全世界都感冒,中国股市应声下跌,从过去6124点一直跌倒1648点,我们1亿3000万的股民,资产损失了20万亿,很多股民被套的痛不欲生,这就是资本市场的变化、损失。
4、对就业的冲击。这次北京两会关注的十大民生问题之首就是就业问题,引起了党和政府的关注。现在就业形势很难,2000万的农民工在出口企业下岗,提前返乡,春运潮一票难求。返城没有工作,在家无法安置。今年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615万,去年没有工作的大学生还有115万,两者相加共计730万。社会无法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就业是民生之本,是稳定之源。国际金融危机是我国本来存在的就业难问题雪上加霜,使得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5、对消费的冲击。中国的消费市场萎缩,购买力不足,既有群众收入水平下降带来的,还有群众消费信心不足带来的。消费者没有强烈的购买欲,不去参与消费,造成企业库存增加,库存增加就点减产,减产就得减员,减员会造成消费水平更加低下,消费更加不足,形成了恶性循环。这次的消费不足是全方位的,穷人和富人的消费心里都出现了问题。富人认为金融危机是原有的数字化的财富缩水了,资产蒸发了,就不能在无所禁忌的消费了,所以富人在保守消费。穷人看到现在工作难找了,钱难挣了,就更加小心谨慎的消费了。现在的消费疲软是个大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不能用消费拉动经济。所以各地组织家电下乡,发放消费券等措施都意在刺激消费,用消费拉动经济。
二、金融危机给我们带来的四大机遇。
这次金融危机是危中有机,危急中有转机、商机、生机,我们要抓住机遇,放大效应。
一是调整结构的机遇。经济低迷的时候是调整结构的最佳时期,因为经济发展顺畅的时候,注重的是GDP、财政收入和总量的扩张。现在要静下心来,从浮躁走向务实,扎扎实实抓产业结构的调整。危是旧经济增长方式之危,机是调整结构之机。
二是自主创新的最佳时机。我国的大路货的产品出口受阻了,对于产品的更新换代、自主创新有了新的市场需求和拉动。国内的传统制造业受到挑战,需要我们要进行产业升级和技术改造,要自主研发,扩大自己无形资产,塑造自己的高科技高品牌,这样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是企业洗牌重组的机遇。经济困难时期,企业往往要洗牌,优胜劣汰,淘汰落后的产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环保生态产业,要在洗牌中调整自己的结构和产业定向,加快兼并重组的步伐,实现优胜劣汰。现在譬如平安保险、工商银行等很多企业在境外并购。从世界上看经济危机中企业重组是必然的,抓住机会,瞄准方向,选好伙伴加快重组,把自己做大做强。
四是深化改革的机遇。金融危机,经济衰退下滑,压力增大,这正是深化改革的好机会,静下心来抓体制、机制改革。燃油税的改革刚刚推出来,这是因为交通部多年作梗,现在才刚刚理顺出台。国家大部门改革启动了新一轮的行政体制改革。现在各个省份都在进行,将部门整合,精简职能,放宽经济发展环境,让企业更快更好的发展。中央代发地方债是财政制度的改革,按照预算法地方财政不能有赤字,不允许发地方债,这次金融危机在这一点上有所突破。
总之,这次金融危机是柄双刃剑,既带来了挑战,也带来机遇。利用这次危机给我们带来的四个倒逼机制,抓住时机,加快发展,我们才能尽快走出低谷,实现复兴!
第四篇: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1)
2008年是一个起伏不平的一年,北京2008奥运会让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但是2008年引发的金融危机却让中国人民重新了解了这个世界!美国政客为自身的利益对金融行业滥用美元价值的黑暗操作然当无实,从而愈演愈烈直至引发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与其说是金融危机还不如称之为“金融海啸”更贴近事实。
全球金融、证券投资、国际贸易、房地产、汽车等行业濒临“灭绝”较有说服力的有美国雷曼兄弟公司。美国三大汽车巨头,AIG。冰岛。东莞合俊.....。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残酷现实,谁想的到他们会倒下了?但他们真的倒下了,全球风暴来了。
在中国有第二个香港之称的东莞樟木头首先倒在中国人的最前列。他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国人所面对的是什么?接下来又会是怎么样?人民无法去预测也不敢去想象。接受下来眼看一个个工厂倒闭一个个老板跳楼,一个个企业拖欠工资,中国人才真正意识到“它”来了。在12月份广东,浙江两个工业大省先后出现返工潮也就意识著为人知和不为人知的企业已经在接应“它”的到来。消费力开始削弱。股票开始大幅度下跌。楼价下调原材料和能源价格暴涨.....。
国家濒濒出台救市计划效果可显一般,这是全球性的问题我们只能向天上叹息:“它”何进能结束.....
第五篇: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中美两国是交往甚密的贸易伙伴国,近年来,中美两国间贸易发展迅速,发展势头良好。目前,中国是美国的第一大进口来源国和第三大出口对象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品市场,美国市场在我国的出口市场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由美国次贷危机演变而来的金融危机已经使得美国经济衰退,引起了美国消费疲软,消费的抑制不可避免要影响到我国对美的出口,从而影响我国整体的出口贸易情况。
1.美国金融危机使得我国出口增长趋缓。我国是一个对外依存度较大的国家,对美国出口和对美国经济的依赖较大。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出口贸易和对美出口贸易的依存程度都有所提高,其中出口依存度每年高于20%,对美出口贸易的依存度(2001-2007年)七年平均为6.72%,已经逐步形成对美国市场的依赖。
次贷危机发生后,美国国民财富大幅缩水,信用规模急剧收缩,使得美国居民消费支出减少。而美国个人消费是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这样由次贷危机演变而成的金融危机导致美国经济减速,产出和需求下降,由此引起的私人消费、公司开支以及产出的下降导致美国从包括中国在内的国外市场进口的消费品、资本货物、农矿产品以及其他原材料减少。金融危机还影响人们对未来经济增长前景的预期,从而减少当前消费。据测算,美国经济增长率每下降1%,中国对美出口就会下降5%-6%。目前美国消费者对就业市场以及薪酬的预期都比较悲观,而信贷紧缩和就业市场的恶化使美国消费者对经济前景感到担忧。据2008年3月25日美国经济咨询商会报告显示,2008年3月份美国消费者信心继续下降,从2008年2月份的76.4降低至64.5,远低于市场预期的73.3,是2003年3月以来最低水平;预计未来就业机会减少的人数,由28%增至29%;而消费者对于收入水平的预测,同样并不乐观,认为收入会增长的人数,从18%下降到14.9%。而我国对美国出口的主要是消费品,美国政府的一些数据已经表明,美国消费者在购买必需品方面已经紧缩开支。消费和进口需求的下降,必然导致对我国产品需求增长速度放慢。据海关统计,2008年1-11月,我国对美出口2330.9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6%,增速回落了5.6个百分点,低于同期我国出口总体增速9.7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