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论坛领导人讲话(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2 00:53: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1世纪论坛领导人讲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1世纪论坛领导人讲话》。

第一篇:21世纪论坛领导人讲话

胡锦涛致“21世纪论坛”2010年会议的贺信

新华网北京9月7日电

国家主席胡锦涛为在北京开幕的“21世纪论坛”2010年会议致贺信。贺信全文如下:

“21世纪论坛”2010年会议:

值此“21世纪论坛”2010年会议召开之际,我谨向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来自世界各国各地区和各国际组织的代表表示诚挚的欢迎!

合作共赢,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国际社会应对各种挑战、促进和平与发展的正确途径。这次会议以“新形势、新理念、新挑战——探索合作共赢之路”为主题,就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进行研讨,对新形势下提倡新理念、迎接新挑战、实现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国相互依存更加紧密,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更加强劲。中国人民深知,当代中国的前途命运已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中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中国人民愿同各国人民一道,共享发展机遇,共同应对挑战,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我相信,这次“21世纪论坛”会议将增进中国人民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促进世界各国深化各领域交流合作,共同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祝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胡锦涛

2010年9月7日

贾庆林在“21世纪论坛”2010年会议开幕式上的演讲

新华网北京9月7日电

坚持和平发展 实现合作共赢

——在“21世纪论坛”2010年会议开幕式上的演讲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主席 贾庆林

(2010年9月7日)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九月的北京,秋风送爽,景色宜人。在这美好时节,我很高兴出席“21世纪论坛”2010年会议。首先,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出席本次会议的各位嘉宾表示诚挚的欢迎!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呈现出许多前所未有的特点。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影响和平与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并有所增多,恐怖主义、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公共卫生安全、气候变化、重大自然灾害、跨国犯罪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发展问题受到更加广泛的重视,影响发展的因素也在不断增加,围绕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和发展空间的比较和竞争更加激烈。国际体系面临重大变革,推动形成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面对上述新特点和新变化,中国全国政协以“新形势、新理念、新挑战——探索合作共赢之路”为主题举办此次会议,深入研讨当代世界面临的一些重大课题,共商世界和平与发展大计,具有重要意义。

女士们、先生们!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中国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各项改革深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进展。中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三位,成为全球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是全球具有重要影响的最大新兴经济体。在制造业行业分类的30多个大类中,中国有半数以上行业生产规模位居世界第一,并占行业世界总产量比重的40-50%,其他行业也都在国际同行业中占有重要位置。中国用世界9%左右的耕地成功解决了世界20%左右人口的粮食问题。农村贫困人口在过去30多年间减少了2.4亿人,占发展中国家减贫人数的75%。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青壮年文盲基本扫除,在校大学生人数从1978年的86万人增加到2009年的2285.2万人。人均预期寿命从1949年前的35岁提高到73岁。继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之后,中国正在举办上海世博会,这是世博会150多年历史上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中国已经胜利实现了国家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战略目标,正在向第三步战略目标阔步前进。更为重要的是,经过长期的艰辛探索,我们逐步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发展道路。沿着这条道路,13亿中国人民正在大踏步地赶上时代潮流,稳步奔向富裕安康,中国特色发展道路充满蓬勃生机与活力。——中国的发展是和平的发展,和平是中国发展的基本前提。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国人民从近代以后遭受侵略的切身经历中深感和平之可贵,把为国家发展营造一个和

平稳定的周边和国际环境作为对外政策的中心任务。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致力于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和热点问题,主张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不干涉别国内部事务,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不搞军备竞赛,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军事威胁。中国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中国既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中国积极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共派出1.5万多人次的维和人员参加了18项维和行动,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中国向索马里海域派出护航舰队,积极维护国际海上通道安全。中国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

——中国的发展是开放的发展,开放是中国发展的强大动力。中国从自身发展的经验教训中深刻地认识到,绝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只有改革开放才是强国之路。中国把改革开放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从建立经济特区到开放沿海、沿江、沿边、内陆地区再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从大规模“引进来”到大踏步“走出去”,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水平显著提高,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截至今年3月,外商对华投资企业近69万家,中国实际使用外资超过1万亿美元,已连续17年成为吸引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今年上半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19.6%,达514亿美元。中国对外投资也在不断扩大,2009年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和对外工程承包营业额分别达到433亿美元和777亿美元。中国的发展得益于开放,中国的开放又使中国的发展成果为国际社会所共享。世界银行的报告指出,中国几乎所有制造业和大多数服务业对外资都相当开放,中国正在为所有企业,不分中外,建立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对于依法在中国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中国都一视同仁,给予国民待遇。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绝不会关上,今后只会越开越大。

——中国的发展是合作的发展,合作是中国发展的鲜明特征。中国始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关系,同发达国家增进互信、深化合作,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深化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积极参与多边事务,承担相应国际义务,发挥建设性作用。中国同各国一道携手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在保持自身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增资500亿美元,推动成立1200亿美元的亚洲外汇储备库,同有关国家和地区签署了总额达6500亿元人民币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中国倡议成立中非合作论坛、中阿合作论坛、中国-东盟社会发展与减贫论坛、中国-太平洋岛国经济发展合作论坛、中国-加勒比经贸合作论坛等合作机制,推动同有关国家和地区互利合作全面深入发展。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社会应对各种全球性问题的协调与合作,为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推动国际军控、裁军与防扩散进程,作出了积极贡献。无论遇到什么艰难险阻,中国致力于同各国扩大友好合作的立场都不会改变。——中国的发展是共赢的发展,共赢是中国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国在对外交往中坚持互利共赢原则,在实现本国发展的同时兼顾合作伙伴的正当关切,不断扩大利益汇合点。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也惠及世界,中国的前途命运同世界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自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年均进口6870亿美元的商品,为相关国家和地区创造了1400多万个就业岗位。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国在全球率先实现经济回升向好,2009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世界经合组织报告指出,中国经济每增长1%,中等收入国家经济增长将提高0.34%,低收入国家经济增长将提高0.2%。中国的发展不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而是坚持把共同利益的蛋糕做大,为世界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中国绝不做损人利己、以邻为壑的事情。

——中国的发展是可持续的发展,可持续是中国发展的有力保证。中国人口多、市场广阔、回旋余地大,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时期,有条件实现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中国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中国正着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中国经济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将为世界经济发展开辟更加广阔的空间。

中国的发展任重道远,实现发展的目标仍然需要我们长期艰苦奋斗。中国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历史性的巨大成就,但中国仍然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目前,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有3700美元左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0%,排名在世界百位左右。中国的贸易50%属于低附加值的加工贸易,还算不上是贸易强国。中国在精密仪器、高精度零件、新材料、新能源设备制造等领域仍主要依赖进口,出口企业中拥有自主品牌的不足20%,自主品牌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不足10%,也称不上是制造业强国。按联合国标准中国还有1.5亿贫困人口。中国城乡、区域发展水平还很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构性矛盾非常突出,制约发展的“短板”很多。我们深知,使13亿中国人民实现共同富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使中国实现现代化还需要几十年的不懈努力。我们将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努力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女士们、先生们!

新的形势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带来新的机遇,也带来新的挑战。合作共赢是国际社会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实现进步的正确选择。为推动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我愿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同舟共济,全面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当前,世界经济正在逐步复苏,但复苏基础不牢固、进程不平衡,系统性和结构性风险仍十分突出,世界经济运行存在诸多变数和不确定性。国际社会应当深刻认识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的严重性和复杂性,继续发扬同舟共济、合作共赢的精神,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审慎稳妥把握经济刺激政策退出的时机、节奏、力度,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坚持以对话协商妥善处理经贸摩擦,推动世界经济早日全面复苏,实现长期持续增长。

第二,着眼全局,努力改善全球经济治理结构。全球经济治理结构的改善是世界经济实现可持续增长的基础。我们应当本着循序渐进、互利共赢的原则推进二十国集团机制化建设,推动二十国集团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有效机制转向促进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平台,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发挥核心作用。要继续推进国际金融机构改革,加快完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调整,推动更多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员出任国际金融机构高管,提高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

第三,共同努力,促进世界平衡发展。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和落后状态,是世界经济实现平衡增长的关键,也是世界和平得以巩固的保障。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危机中受到的冲击十分严重,克服危机影响所面临的困难也很多。国际社会不应忽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诉求,有责任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充分发展,缩小南北发展差距。当务之急是确保如期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发达国家应该切实兑现官方发展援助承诺、开放市场、减免债务,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和技术支持,提高发展中国家自我发展能力。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金融机构的资源应优先用于帮助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女士们、先生们,坚持和平发展、实现合作共赢,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根据时代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都将沿着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中国将继续和各国携手合作,为推动世界经济实现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为促进世界持久和平和共同繁荣而努力!

最后,预祝“21世纪论坛”2010年会议取得圆满成功!祝愿各位远道而来的嘉宾在华期间愉快!

谢谢大家。

第二篇:中非青年领导人论坛

青年朋友们,女士们,先生们,中非青年领导人论坛,是中非双方为加强青年交流搭建的新的重要平台,是中非青年友好交往史上的一件大事,对于增进中非青年相互了解和友谊,吸引更多青年人投身中非友好事业,使中非友好合作永葆生机与活力,具有重要意义。借此机会,我想就论坛的发展提几点建议,与各位青年朋友探讨。

一要服务中非关系大局。2000年中非共同倡议成立的中非合作论坛,是中非集体对话的重要平台和务实合作的有效机制,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引领中非关系发展的旗帜。中非青年领导人论坛服从服务于中非友好合作关系的大局,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坚持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双方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部长级会议确定的合作计划,拟定会议主题,明确工作重点,规划目标任务,落实相关措施,并加强同其他合作机制的协调与配合。希望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把论坛建设成为青年朋友们开展定期交流与合作的有益平台,更好地发挥青年参与中非友好事业的积极作用,共同推动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向前发展。中方愿为论坛的建设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二要传承中非传统友谊。中非老一辈领导人共同缔造和精心培育的传统友谊,是中非关系历久弥坚、蓬勃发展的不竭动力和宝贵财富,也是中非友好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薪火相传、发扬光大的坚实基础。希望青年朋友们以传承中非传统友谊为己任,铭记光荣历史,顺应时代潮流,赋予中非传统友谊新的内涵,推动中非友好关系持续发展。要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为青年人喜闻乐见的活动,广泛宣传中非人民的深厚情谊,充分展示中非务实合作的丰硕成果,深入交流中非传统文化、基本国情和发展经验,着力加强青年之间的友好往来和相互学习,不断增进相互了解和理解,让中非青年更加相知相近相亲,让中非传统友谊更加深入人心。三要促进中非务实合作。发展中非关系,很重要的内容,就是拓展和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应当说,包括在座各位在内的中非青年朋友们,思想活跃、勤奋好学、充满热情、勇于创新,不仅是各自国家发展建设的生力军,也是促进中非务实合作的生力军。事实上,在中非务实合作的广阔天地中,无论是经贸合作还是人文交流,无论是科技合作还是教育合作,无论是人力资源开发还是志愿者服务,青年人已经作出并将继续作出骄人的业绩。希望青年朋友们紧紧抓住中非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新机遇,以落实双方达成的合作共识为重点,充分发挥论坛人才荟萃、联系广泛的优势,为拓展和深化中非务实合作建言献策,为加强企业合作牵线搭桥,为扩大双方人文交流添砖加瓦,不断为中非务实合作开辟新的途径、充实新的内容、注入新的活力,进一步夯实中非友好合作关系的物质基础。

青年朋友们,女士们,先生们,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承载着中非友好的未来。我和波汉巴总统这一代人,亲身经历了中非患难与共、风雨同舟的历史进程,亲眼目睹了中非友谊之树从幼苗到参天大树的成长过程。我们相信,经过一代又一代中非青年的不懈努力,这棵参天大树一定能够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最后,祝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国务院关于海口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

国函〔2011〕54号

海南省人民政府:

你省《关于审批海口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请示》(琼府〔2006〕6号)收悉。现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修订后的《海口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二、海口是海南省省会,我国旅游度假胜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城市发展客观规律,坚持经济、社会、人口、环境和资源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统筹做好海口市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各项工作。要按照合理布局、集约发展的原则,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大力发展高新技术、科教、文化和旅游产业,不断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和城市功能,逐步把海口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市。

三、重视城乡统筹发展。在《总体规划》确定的2304.8平方公里的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实行城乡统一规划管理。以主城区为核心,依托主要交通干线,引导城镇合理布局,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要加强对沿海地区开发的规划控制和引导,优化功能布局,保护好自然生态岸线。

四、合理控制城市规模。到2020年,主城区常住人口控制在180万人以内,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209平方公里以内。根据《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空间布局,积极引导人口的合理分布。根据海口市资源、环境的实际条件,坚持集中紧凑的发展模式,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合理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

五、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要加快公路、港口、机场等区域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市与周边地区交通运输条件。建立以公共交通为主体,各种交通方式相结合的多层次、多类型的城市综合交通系统。统筹规划建设城市供水水源、给水、排水、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划定基础设施黄线保护范围,保障建设实施。重视城市防灾减灾工作,加强重点防灾设施和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建设,建立健全包括消防、人防、防洪、防潮和防震等在内的城市综合防灾体系。

六、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城市发展要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集约化道路,坚持节流、开源、保护并重的原则,节约和集约利用资源。依靠科技进步,积极开发新能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切实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规划,严格按照规划提出的各类环保标准限期达标。按照节能减排目标,明确责任主体,落实工作措施,严格控制高耗能行业的发展,强化工业、交通和建筑节能,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治理,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限期提高污水处理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要划定城市水系的蓝线保护范围,加强水资源保护,严格控制地下水的开采和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建设节水型城市。加强对东寨港等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特殊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制定保护措施并严格实施。

七、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要坚持以人为本,创建宜居环境。统筹安排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医疗、市政等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局和建设。将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和中低价位、中小户型普通商品住房的建设目标纳入近期建设规划,确保城市保障性住房用地的分期供给规模、区位布局和相关资金投入。根据城市的实际需要与可能,积极推进城中村和城市危旧房改造,提高城市居住和生活质量。

八、重视历史文化和风貌特色保护。要统筹协调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按照整体保护的原则,切实保护好城市传统风貌和格局。要落实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紫线管理要求,重点保护好长堤路—新民西路及新华北路—博爱路等历史文化街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及其周围环境,严格控制文化遗产保护区和景观风貌控制区内的新建建筑高度和样式。加强绿化工作,划定城市绿地系统保护的绿线,制定保护措施并严格实施。按照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要求,保护好“海、城、江、林、田”自然生态格局,突出热带滨海城市风貌特色。

九、严格实施《总体规划》。城市建设要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城市管理要健全民主法制,坚持依法治市,构建和谐社会。《总体规划》是海口市城市发展、建设和管理的基本依据,城市规划区内的一切建设活动都必须符合《总体规划》的要求。要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明确实施《总体规划》的重点和建设时序。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要依法对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包括各类开发区)的一切建设用地与建设活动实行统一、严格的规划管理,切实保障规划的实施,市级城市规划管理权不得下放。要加强公众和社会监督,提高全社会遵守城市规划的意识。驻海口市各单位都要遵守有关法规及《总体规划》,支持海口市人民政府的工作,共同努力,把海口市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

海口市人民政府要根据本批复精神,认真组织实施《总体规划》,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改变。你省和住房城乡建设部要对《总体规划》实施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

国务院

二○一一年五月十七日

关于中央企业继续深入开展工程建设领域

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

国资纪发〔2011〕11号

各中央企业:

为贯彻落实中央纪委、中央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2011年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要点>的通知》(中纪发〔2011〕12号)要求,完成好2011年工程治理各项任务,现就中央企业继续深入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通知如下。

一、工作要点

(一)认真做好工程建设项目排查及问题整改。一是继续深入抓好项目排查工作。对新开工项目,要滚动摸排、跟踪督查;对在建项目,要动态监管、全程监督;对竣工项目要抓紧组织验收。要加强对配套资金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防止出现“半拉子”工程;要加强对项目建设管理和工程质量的监督检查,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和强制性标准,坚决杜绝“豆腐渣”工程。二是按照《关于中央企业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整改工作的指导意见》(国资发纪检〔2010〕171号)要求,针对排查出的各类问题,制定整改措施,落实整改责任,把握政策界限,抓好分类处理,确保每个问题都整改到位、不留隐患。

(二)加大重点环节治理力度。一是着力治理招标投标活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要进一步规范招投标活动,严禁围标串标等违法行为;对挂靠借用资质投标、收取管理费出借资质等违法违规行为,要重点治理。二是着力规范工程建设项目实施管理。建设单位要落实责任,禁止肢解发包、违规指定分包人、转包和违法分包,以及超出资质等级认可范围承揽工程。要严格执行施工许可证和开工报告制度,禁止无证开工。施工总承包企业要落实责任,按照合同约定对工地现场管理负总责,确保安全生产各项保障措施落实到位。建设单位要根据合同履约情况及时支付工程款。三是着力规范工程建设项目质量安全管理,治理质量低劣等问题。严禁建设单位任意压缩合理工期、压缩合理安全生产费用,或授意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违反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降低工程质量。要强化施工单位工程质量责任,严格执行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严禁擅自修改工程设计、偷工减料、以次充好。要强化工程监理机构责任,对监理机构和监理人员不履行合同约定、监管不力的,要严肃纠正,并按有关规定记入不良行为记录。

(三)严肃查办工程建设领域违纪违法案件。一是进一步加大查办案件的工作力度,要从排查出来的问题入手,深挖细查违规行为背后隐藏的官商勾结、权钱交易和商业贿赂等腐败行为,以及重特大安全事故背后的腐败问题。二是突出查办案件的重点,严肃查办领导干部违规插手干预工程建设项目谋取私利、索贿受贿、失职渎职的案件;严肃查办招标投标、物资采购、项目实施、工程质量、资金使用等环节中的违纪违法案件,以及与监管部门工作人员恶意串通等案件。三是认真梳理分析工程建设领域发案特点和规律,分析原因,堵塞漏洞,创新制度,开展警示教育,发挥案件治本功能。四是全面系统清理工程建设领域发生的违纪违法案件,编写案件要情。

(四)切实抓好长效机制建设。一是进一步梳理各项管理制度,重点完善项目决策、招投标、物资采购、资金使用管理、质量安全和项目实施管理等制度,切实提高制度的合法性、配套性、可控性和实用性。二是推进工程建设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按信息公开要求如实提供项目建设管理信息和从业单位、主要从业人员行为信息,配合项目所在地行业主管部门收集、审核、记录和公布在项目建设中信用情况。三是强化制度执行力,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和责任约束机制,积极开展项目管理效能监察和监督检查,及时纠正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四是认真总结项目管理和工程治理工作中的经验做法,并进行广泛宣传推广,用典型引路,不断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二、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2011年是工程治理工作攻坚之年。各中央企业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工作紧迫感,紧密结合企业实际,周密部署,狠抓落实,确保各项任务圆满完成。各级工程治理工作领导小组要认真履行职责,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坚持并完善党政统一领导、纪检监察机构组织协调、有关业务部门配合,分工协作、分级负责、上下联动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不断把工程治理工作引向深入。

(二)突出重点,落实工作责任。工程治理工作涉及面广,要把精力放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上,通过重点突破带动全面工作,通过集中治理推进长效机制建设。今年提出了对挂靠借用资质和收取管理费出借资质等问题进行专项治理的新任务,要及时制定方案,研究具体措施。要进一步落实工作责任,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员、工作标准和完成时限,做到每项工作都有人抓、有人管。

(三)周密部署,加强监督检查。要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项目和重点环节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要积极探索监督检查工作的新思路、新办法、新举措,把全面检查、专项检查、随机抽查、挂牌督办等方式结合起来,督促落实工作责任,保证工作效果。要改进监管方式,深入研究和改进电子监察等手段和方法,加强对工程建设项目特别是境外项目的实时监控。要拓宽监督渠道,注重发挥职工群众民主监督的作用,增强监督实效。

各中央企业纪检监察机构请于2011年6月30日前将工程治理工作开展以来立案和结案的案件要情报送国务院国资委纪委监察局;2011年11月20日前将2011年工程治理工作总结报送国务院国资委纪委监察局。

联 系 人:执法监察室 张玺

联系电话:(010)64471626,64471429

传 真:(010)64471451

邮 箱:zhifa-jw@sasac.gov.cn

国务院国资委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

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协调小组

2011年5月16日

第三篇:领导人讲话

徐才厚:认真抓好《政工条例》贯彻落实

解放军报北京9月15日电记者安普忠报道:经胡主席和中央军委批准,全军学习贯彻《政工条例》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今天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徐才厚在会议上强调,要以学习贯彻新修订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为契机,努力把军队思想政治建设抓得更加扎实有效,为更好地推动军队建设科学发展、有效履行我军历史使命,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可靠保证。

中央军委委员陈炳德、廖锡龙、吴胜利、许其亮分别出席会议。会议由中央军委委员李继耐主持。

徐才厚指出,《政工条例》是我军政治工作的根本法规,是加强军队思想政治建设的基本依据。这次重新修订《政工条例》,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胡主席关于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对军队政治工作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作了进一步规范。特别是全面贯彻和体现了党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鲜明提出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官兵,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贯彻到政治工作的各个方面,体现到对各级党委、政治机关和政治干部的要求之中。胡主席关于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特别是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思想政治建设“三个确保”时代课题,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等重大战略思想,在新条例中得到充分贯彻,体现了党的创新理论对军队政治工作的新要求。同时,修订后的《政工条例》还积极回答和解决新形势下军队政治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认真吸纳部队政治工作实践中创造的新经验。新修订《政工条例》的颁布实施,对于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军队各项建设首位,更好地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军队建设,解决好“三个确保”时代课题;对于依法指导和开展政治工作,促进政治工作法制化、规范化;对于推动政治工作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增强思想政治建设的科学性;对于进一步加强政治机关和政治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做政治工作的素质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认真抓好《政工条例》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

徐才厚指出,学习贯彻《政工条例》,必须深入领会精神实质,系统把握基本要求,全面抓好贯彻落实。要深刻领悟和把握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根本原则,紧紧抓住带根本性、方向性的重大政治要求,特别是要坚持用科学理论统领和指导政治工作,强化军魂教育,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不断打牢部队高举旗帜、听党指挥、履行使命的思想政治基础。要全面把握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和任务要求,紧紧围绕有效履行使命任务筹划和开展政治工作,切实在提高部队战斗力中发挥服务保证作用,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建设的整体水平。要切实履行各级党组织、政治机关和政治干部的职责,结合贯彻全军党的建设座谈会精神,不断提高军队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进一步加强政治机关和政治干部队伍建设,着力提高开展政治工作的素质能力。要继承发扬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坚持求真务实的精神,强化以人为本的理念,按照“三个紧贴”要求积极探索和把握新形势下政治工作的特点规律,推进政治工作创新发展。同时要坚持言教与身教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心理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政治机关、政治干部发挥主体作用与其他部门、其他干部共同参与相结合,努力形成人人来做政治工作、齐心协力推进思想政治建设发展进步的良好局面。

徐才厚强调,学习贯彻新修订的《政工条例》是一项全局性的重要任务,也是一项经常

性基础性的重要工作。各级党委和政治机关一定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摆到重要位置,作为大事来抓,广泛开展学习培训,坚持依据条例指导和开展政治工作。党委和政治机关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发挥好表率作用,带头按条例办事,影响和带动条例在部队的贯彻落实。

李继耐在主持会议时指出,学习贯彻新修订的《政工条例》,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军的一项重要任务。各级要迅速抓好会议精神的传达学习,下大力搞好《政工条例》的学习培训,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化认识,增强抓好《政工条例》学习贯彻的责任感和自觉性,研究制定贯彻落实的具体举措。要严格依据《政工条例》规范各项政治工作,认真检查和清理与条例不符合的制度规定和做法,促进政治工作制度化、规范化。要通过学习贯彻《政工条例》,进一步理清思路、提升标准,科学统筹、狠抓落实,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政治工作各项任务。

在主会场和分会场参加会议的还有四总部、全军各大单位、武警部队和军委办公厅领导等。

本报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安普忠报道:经胡主席和中央军委批准,全军学习贯彻《政工条例》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今天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徐才厚在会议上强调,要以学习贯彻新修订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为契机,努力把军队思想政治建设抓得更加扎实有效,为更好地推动军队建设科学发展、有效履行我军历史使命,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可靠保证。

中央军委委员陈炳德、廖锡龙、吴胜利、许其亮分别出席会议。会议由中央军委委员李继耐主持。

徐才厚指出,《政工条例》是我军政治工作的根本法规,是加强军队思想政治建设的基本依据。这次重新修订《政工条例》,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胡主席关于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对军队政治工作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作了进一步规范。特别是全面贯彻和体现了党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鲜明提出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官兵,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贯彻到政治工作的各个方面,体现到对各级党委、政治机关和政治干部的要求之中。胡主席关于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特别是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思想政治建设“三个确保”时代课题,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等重大战略思想,在新条例中得到充分贯彻,体现了党的创新理论对军队政治工作的新要求。同时,修订后的《政工条例》还积极回答和解决新形势下军队政治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认真吸纳部队政治工作实践中创造的新经验。新修订《政工条例》的颁布实施,对于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军队各项建设首位,更好地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军队建设,解决好“三个确保”时代课题;对于依法指导和开展政治工作,促进政治工作法制化、规范化;对于推动政治工作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增强思想政治建设的科学性;对于进一步加强政治机关和政治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做政治工作的素质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认真抓好《政工条例》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

徐才厚指出,学习贯彻《政工条例》,必须深入领会精神实质,系统把握基本要求,全面抓好贯彻落实。要深刻领悟和把握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根本原则,紧紧抓住带根本性、方

向性的重大政治要求,特别是要坚持用科学理论统领和指导政治工作,强化军魂教育,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不断打牢部队高举旗帜、听党指挥、履行使命的思想政治基础。要全面把握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和任务要求,紧紧围绕有效履行使命任务筹划和开展政治工作,切实在提高部队战斗力中发挥服务保证作用,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建设的整体水平。要切实履行各级党组织、政治机关和政治干部的职责,结合贯彻全军党的建设座谈会精神,不断提高军队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进一步加强政治机关和政治干部队伍建设,着力提高开展政治工作的素质能力。要继承发扬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坚持求真务实的精神,强化以人为本的理念,按照“三个紧贴”要求积极探索和把握新形势下政治工作的特点规律,推进政治工作创新发展。同时要坚持言教与身教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心理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政治机关、政治干部发挥主体作用与其他部门、其他干部共同参与相结合,努力形成人人来做政治工作、齐心协力推进思想政治建设发展进步的良好局面。

徐才厚强调,学习贯彻新修订的《政工条例》是一项全局性的重要任务,也是一项经常性基础性的重要工作。各级党委和政治机关一定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摆到重要位置,作为大事来抓,广泛开展学习培训,坚持依据条例指导和开展政治工作。党委和政治机关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发挥好表率作用,带头按条例办事,影响和带动条例在部队的贯彻落实。

李继耐在主持会议时指出,学习贯彻新修订的《政工条例》,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军的一项重要任务。各级要迅速抓好会议精神的传达学习,下大力搞好《政工条例》的学习培训,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化认识,增强抓好《政工条例》学习贯彻的责任感和自觉性,研究制定贯彻落实的具体举措。要严格依据《政工条例》规范各项政治工作,认真检查和清理与条例不符合的制度规定和做法,促进政治工作制度化、规范化。要通过学习贯彻《政工条例》,进一步理清思路、提升标准,科学统筹、狠抓落实,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政治工作各项任务。

在主会场和分会场参加会议的还有四总部、全军各大单位、武警部队和军委办公厅领导等。

李继耐在总政机关《政工条例》培训动员大会上强调

解放军报北京9月25日电记者安普忠报道:中央军委委员、总政治部主任李继耐今天在总政机关《政工条例》培训动员大会上强调,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政工条例》,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总政作为中央军委的政治工作机关、全军政治工作的领导机关,要在学条例、知条例、用条例上带好头作表率,更好地把握时代特征和思想政治建设的特点规律,更好地拓展工作思路和视野,更好地解决遇到的矛盾问题,推动思想政治建设适应新形势、实现新发展。

李继耐指出,《政工条例》是我军政治工作的根本法规。重新修订的《政工条例》全面贯彻了党的十七大精神,更加牢固地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指导方针地位,对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军队政治工作,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学好用好《政工条例》,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实际举措,是在新的起点上加强和改进政治工作的客观需要,是各级党组织、政治机关和政治干部履行职责使命的内在要求。要切实增强学好用好《政工条例》的使命感责任

感,按照党中央、中央军委和胡主席的指示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抓好条例的学习贯彻。要下功夫学习掌握《政工条例》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准确把握带根本性、方向性的规定和要求,突出抓好新修订内容的学习理解,熟练掌握肩负的职责任务,真正做到吃透精神、掌握规定、熟悉职责、提高能力。

李继耐强调,要依据《政工条例》指导和开展政治工作,认真贯彻《政工条例》这个根本法规,努力把思想政治建设抓得更加科学、扎实、有效。要不断强化按照条例指导开展工作的意识和能力,把学习贯彻条例的过程,作为强化依法办事意识的过程,作为提高依法办事能力的过程,努力形成按章办事、按职尽责、按级负责的工作局面。要以条例为统领进一步健全完善政治工作政策法规制度,做到衔接配套、协调一致,确保制定出台的各项政策法规制度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要以学习贯彻新条例为契机,按照条例要求科学统筹,加强指导,下功夫抓好政治工作各项任务的落实。

总政治部副主任刘振起、童世平、贾廷安,主任助理魏亮等出席会议。据了解,从今天开始,总政机关干部和直属单位政工领导将分3期进行条例学习培训。

责任编辑: 天海川

第四篇:领导人经典讲话

领导人经典讲话

【习近平】

中国是一个大国,人口多,国情复杂,领导者要深入了解国情,了解人民的所思所盼,要不断增强工作能力,要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自觉,要牢记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牢记责任重于泰山,丝毫不敢懈怠,丝毫不敢马虎,必须夙夜在公、勤勉工作。

‚风物长宜放眼量。‛企业家的眼界决定境界、作为决定地位。希望企业家们‚不畏浮云遮望眼‛,不因一时一事的干扰因素而裹足不前,而应着眼长远,拿出更多、更好适合两国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要厚道经营,兼济天下,履行好企业社会责任。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是千百年来人们从历史经验教训中总结出来的治国理政的一个重要结论。古人曰:‚道虽尔,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为政贵在行‛,‚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历史上有许多空谈误国的教训,比如战国时期的赵括,只会‚纸上谈兵‛,以致40万赵军全军覆没,赵国从此一蹶不振直至灭亡。此类误国之鉴,发人深省。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让我们扎扎实实,脚踏实地,紧紧依靠人民,用勤劳的双手托起伟大的‚中国梦‛、实现‚人民的梦‛。

要大力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注重关心生活困难群众,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习近平强调,要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雷锋、郭明义、罗阳身上所具有的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最好写照,他们都是我们‚民族的脊梁‛。要充分发挥各方面英模人物的榜样作用,大力激发社会正能量,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正确方向,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我们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尊重实践、尊重创造,鼓励大胆探索、勇于开拓,聚合各项相关改革协调推进的正能量。

反腐倡廉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任务。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1),关键就在‚常‛、‚长‛二字,一个是要经常抓,一个是要长期抓。我们要坚定决心,有腐必反、有贪必肃,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要坚持党纪国法面前没有例外,不管涉及到谁,都要一查到底,决不姑息。

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善始善终、善做善成,防止虎头蛇尾,让全党全体人民来监督,让人民群众不断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

面对各种诱惑保持清醒头脑,珍重自己的人格,珍爱自己的声誉,珍惜自己的形象,不断增强辨别是非和抗拒诱惑的能力,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本色。

要进一步完善选人用人机制,真正把那些坚持科学发展有韧劲、谋划科学发展有思路、推动科学发展有激情、实现科学发展有贡献的优秀干部选出来、用起来。

我们要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学有所教、老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继续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

要志存高远,增长知识,锤炼意志,让青春在时代进步中焕发出绚丽的光彩。

一、习近平主席经典语录

(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二)‚打铁还需自身硬‛

‚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的责任,就是同全党同志一道,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使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三)‚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

‚我们一定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四)‚中国梦‛

‚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牢记使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 13 亿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

(五)‚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一定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我们的党建设好,团结全体中华儿女把我们国家建设好,把我们民族发展好,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六)‚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

‚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团结奋斗。‛

(七)‚强军梦‛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可以说,这个梦想是强国梦,对军队来说,也是强军梦。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努力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

(八)‚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

‚对困难群众,我们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排忧解难,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

(九)‚踏石留印、抓铁有痕‛

‚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善始善终、善做善成,防止虎头蛇尾,让全党全体人民来监督,让人民群众不断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

(十)‚老虎‛、‚苍蝇‛一起打

‚从严治党,惩治这一手决不能放松。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

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要坚持党纪国法面前没有例外,不管涉及到谁,都要一查到底,决不姑息。‛

(十一)‚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十二)‚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

‚我们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

(十三)‚要容得下尖锐批评‛

‚对中国共产党而言,要容得下尖锐批评,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对党外人士而言,要敢于讲真话,敢于讲逆耳之言,真实反映群众心声,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李克强】

我们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言出必行,说到做到,决不明放暗不放,避重就轻,更不能搞变相游戏。

公正是社会创造活力的源泉,也是提高人民满意度的一杆秤,政府理应是社会公正的守护者。

为政清廉应该先从自己做起,己正,才能正人,这是古训,也是真理。自古有所谓‚为官发财,应当两道‛。既然担任了公职,为公众服务,就要断掉发财的念想。我们愿意接受全社会、接受媒体的监督。

改革贵在行动,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

要使用明规则战胜潜规则。

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及灵魂还难。但是,再深的水我们也得趟,因为别无选择,它关乎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前途。这需要勇气、智慧、韧性。

——绿水青山贫穷落后不行,但殷实富裕环境恶化也不行。不能以牺牲环境来换取人民并不满意的增长。

行大道、民为本、利天下

改革进入‚攻坚区‛和‚深水区‛,改革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干可能不犯错,但要承担历史责任。

大学是人才的熔炉、思想的宝库。科学的殿堂。

这是一个开放、多元、共生的世界,既有共性又有特性,既应相互借鉴又应彼此包容。

‚食以安为先,食以质为上‛。

第五篇:领导人讲话

促进教育公平成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的重大意义

—— 学习教育规划纲要的一点体会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历来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新世纪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颁发的教育规划纲要,鲜明提出“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这在我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继承发展,体现了对我们党教育工作实践的深刻总结和对现代教育发展规律的准确把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的重大理论贡献,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促进教育公平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崇高理想

争取无产阶级的受教育权,实现社会各阶层群众受教育的平等机会,是马克思主义的一贯主张,也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不可能实现教育机会和权利的真正民主与平等。马克思曾呼吁欧洲工人阶级要为本阶级儿童的利益向资产阶级展开斗争。恩格斯在其著名文章《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指出:“只要教育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工人就不可能受到真正平等的教育。”马克思、恩格斯主张,工人阶级必须为争取教育机会的平等而奋斗,尤其是为争取其子女获得义务教育的权利而奋斗。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促进教育公平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教育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它一方面培养资产阶级所需要的统治人才;另一方面又把无产阶级训练成为资本的工具,剥夺他们身心正常发展的可能性,剥夺他们受教育的机会。因此,资本主义教育的权利是不平等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培养出来的人只能是片面发展的人。正是在对资本主义教育批判的基础上,马克思揭示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要实现这种全面发展,唯一的方法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马克思指出:“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马克思、恩格斯指明了实现教育机会平等的历史方向。马克思、恩格斯号召工人阶级不仅要在夺取政权以前积极开展争取教育权的斗争,而且在夺取政权以后,更应该广泛地普及人民大众的教育。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之后,应该“对一切儿童实行公共的和免费的教育”。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恩格斯主张“所有儿童,从能够离开父母亲照顾的时候起,由国家机关公费教育”。关于实现教育权利与机会平等的途径,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这个问题有一种特殊的困难之处,一方面,为了建立正确的教育制度,需要改变社会条件;另一方面,为了改变社会条件,又需要相应的教育制度。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只有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崭新的教育制度,工人阶级受教育的问题才能得到根本解决,教育机会的平等也才能成为现实。

二、促进教育公平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懈的历史追求

促进教育公平,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重要价值目标,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懈的历史追求。中国共产党自成立的90年来,在领导中国革命与建设各个历史时期,一直遵循并实践着这一目标,不断丰富、实践和发展着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理想。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关心人民大众的教育。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中国苏维埃政权以保证工农劳苦大众有受教育的权利为目的。”还规定:“工农劳苦群众,不论男子和女子,在社会、经济、政治和教育上,完全享有同等权利和义务。一切工农劳苦群众及其子弟,有享受国家免费教育之权。”1932年秋,闽浙赣省苏维埃代表大会文化工作决议案还规定:“实行免费的义务教育和统一的劳动学校制度。”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革命政府公布了《小学法》和《实施普及教育暂行条例》,明确提出:“义务教育就是每个国民所必须接受的最基本的教育,一方面每个人都有受这种教育的义务;另一方面,国家有使每个人能受到这种教育的义务。”在解放战争时期,党领导的东北等解放区提出,教育要普及化、大众化,并与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结合起来;同时还提出免费入学的措施,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更加重视人民教育的普及。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始终把扩大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机会、提高全体国民受教育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作为崇高奋斗目标,在理论、政策和实践上坚持把让人民大众接受教育作为基本的价值追求,为实现教育公平进行了不懈努力。一是确立“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方针。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的《共同纲领》明确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大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国家设立并逐步扩大各种学校和其他文化教育机关,以保证公民享受这种权利。”二是一切学校向工农开门。1951年8月,政务院讨论通过的《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充分保障全国人民,首先是工农劳动人民和工农干部受教育的权利,为他们提供充分的受教育机会,使一切学校都向工农群众敞开大门。体现了新中国重视社会公平、教育公平的基本价值取向。三是创建社会主义的教育制度。在改造旧中国教育的基础上,通过确定党的教育方针、制定教育发展计划、实行高校院系调整、建立完整的初等到高等教育体系、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教育、试行两种教育制度与两种劳动制度等措施,推进了各级各类教育发展,基本保障了社会主义建设对人才的需求,为广大群众接受良好教育提供了基本政策保障和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努力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教育需求。党和政府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推动人民教育事业发展,有力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思想的实现,真正体现了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要求。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始终把教育作为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和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根本问题,确立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并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教育公平。一是通过恢复高考招生制度、扩大增量、改善办学条件推动教育公平,包括取消身份限制、扩大招生范围、择优录取,实行自愿报名、统一考试等。1977年高考制度的恢复,重新确立了人才选拔的公平、公正和科学的原则,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大举措。二是从体制改革入手系统地进行教育改革。1985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以改革教育体制为重点,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发展,提出有步骤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特别是1986年7月1日,《义务教育法》正式颁布实施,有力促进了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依法保障了少年儿童受教育的权利。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动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一是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

盲工作取得巨大成就,全民受教育水平大大提高,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990年的6年左右提高到2001年的8年左右。二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课程、教材和考试评价制度改革为关键,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开展了一场深刻变革,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全面发展。三是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顺应了广大群众对加快高等教育发展的强烈需求,为加快现代化建设储备了大批专门人才,加快了高等教育普及的步伐,保障了人民群众受教育的基本权利。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强调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作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大战略决策,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促进教育公平迈出了更大步伐。一是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二是用发展的办法促进教育公平。坚持教育公益性质,落实政府责任,不断增加教育供给;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统筹城乡、区域教育协调发展,实行向农村地区、中西部地区、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倾斜的政策,加强东部对中西部、城市对农村的教育对口支援,有力促进了教育的均衡。三是健全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在义务教育阶段,全部免除了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和书本费,同时为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寄宿生生活补助,惠及约1.3亿名农村、约2800万名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坚持以公办学校为主、以输入地为主,对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实行与当地学生同等对待的政策,进一步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在职业教育阶段,设立了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实施农村与涉农专业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政策。在高等教育阶段,初步形成了奖、贷、助、补、减和勤工俭学有机结合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完善了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健全了普通高校、高等和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国家每年用于资助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家庭贫困学生的财政投入和学校安排的助学经费总额将达500亿元,惠及2000多万名学生,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上得起大学或接受职业教育。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和教育规划纲要的颁布,再一次奏响了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最强音。

三、促进教育公平成为国家教育基本政策的现实意义

教育规划纲要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道路的现实需要,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的鲜明体现,是对我们党发展人民教育事业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提升,无论是立足当前还是着眼长远,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是对于建设和谐社会具有政策定位意义。教育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是全社会最为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之一。促进教育公平,是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的客观要求,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教育规划纲要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也就意味着所有教育新政策、新措施的研究制定和组织实施都要以此为中心、以此来衡量。凡是不利于促进教育公平的政策制度,都要加以改进,着力用教育公平体现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公平。

二是对于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具有工作导向意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利益主体多元化,社会贫富差距的加大以及人民群众对教育需求特别是优质教育需求的不断增长,当前,教育领域的一些不公平问题还非常突出,必须不断加大解决的力度。因此,教育规划纲要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明确提出促进教育公平,切实维护公民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获得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是未来10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充分体现了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群众的教育利益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新时期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实际行动,是今后工作的重要导向,三是对于探索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制度创新意义。促进教育公平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公平从来都是人类社会追求的理想。社会越进步,越是追求和看重公平。教育规划纲要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政策,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战略选择,必将引领中国新一轮教育制度的改革创新。今后10年,我们需要继续在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上进行不懈的努力,以改革推动发展,以改革提高质量,以改革促进公平。只有形成更加公平的教育制度,才能保证更加公平的机会。制度能够管根本、管长远。

四、新时期促进教育公平的现实着力点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绘就了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对今后10年的工作作出了总体部署。我们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中央的精神和工作要求,更加自觉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和扎扎实实的工作,努力在促进教育公平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一是要以机会公平为关键,着力推动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努力保障人民群众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这是教育起点的公平,也是最大、最重要的教育公平。要以农村为重点加快学前教育的普及,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不断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快发展继续教育,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多选择机会,满足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

二是要以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为基本要求,着力维护教育的公平公正。公民的受教育权是宪法和法律的明确规定,依法维护和保障公民平等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是教育公平的底线。要坚持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及时查处违反教育法律法规、侵害受教育者权益、扰乱教育秩序等行为,依法维护受教育者的权益。特别是要着力解决好教育收费、考试招生、毕业生就业、校园安全等人民群众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推进规范管理、依法办学,坚决维护教育的公平公正。

三是要突出工作重点,着力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扶持困难群体。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把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扶持困难群体作为重点任务,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是今后10年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快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教育教学资源均衡配置,要加大薄弱学校改造力度,切实缩小校际差距,着力解决择校问题。要落实好相关政策,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健全学校、家庭和社会相结合的教育和监护网络,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要进一步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扶持力度,重点是健全国家资助政策体系,努力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助尽助。要切实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帮助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

四是以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为根本措施,着力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要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教师配置等方面向农村倾斜,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在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基础上,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要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转移支付力度,鼓励发达地区支援欠发达地区,努力缩小区域差距。要以教育信息化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以建设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平台为重要抓手,整合互联网、广电网和电信网等网络资源信息资源,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和应用体系建设,为促进教育公平探索成本较低、便捷高效的途径。启动实施教育规划纲要所确定的重大项目,如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推进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民族教育、发展特殊教育、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等,进一步加大促进教育公平的进度和力度。

五是以促进教育公平机制为目标,着力形成政府主导、全社会共同推进教育公平的良好社会氛围。教育是崇高的社会公益事业,不仅具有公益性,还有强烈的普惠性,发展和管理教育事业是现代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职能。在促进教育公平问题上,政府发挥主导作用义不容辞,必须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提供公共教育服务的职责,完善各级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建立健全公共教育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维护教育公平和教育秩序。同时还要看到,促进教育公平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在政府主导的基础上,还要充分调动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积极性,开拓社会资源进入教育的途径,丰富社会力量兴教办学的形式,扩大人民群众对教育事业的参与度,把全社会的热情和力量都凝聚到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重心上来。

总之,促进教育公平成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意味着教育公平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和全体人民的意志和为之努力奋斗的崇高目标,需要共同为之付出不懈的努力。

下载21世纪论坛领导人讲话(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1世纪论坛领导人讲话(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领导人讲话必备(合集五篇)

    规范公权力 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习近平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

    领导人讲话摘记

    领导人讲话摘记(词汇)◆夙夜在公,勤勉工作 ◆打铁还需自身硬 ◆“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

    国家领导人讲话汇总

    2014国考申论:国家领导人讲话汇总规范公权力 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习近平......

    国家领导人讲话内容汇总

    原标题:习近平历次讲话,都讲了什么——从七个方面读懂中国治国理政思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外交、军事等领域......

    领导人讲话1[五篇模版]

    布什总统就职演说中有 5 个特有高频词:“美国”(America,11 次),“历史” (story,10 次),“勇气(”courage,5 次)、“理想(”ideal,5 次)和“承诺(”commitment, 5 次)。其中,他用带有传奇意......

    领导人关于法治的讲话(模版)

    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法治的重要论述 邓小平1、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 (1979年6月15日,《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任务》......

    2013申论国家领导人最新讲话

    国家领导人经典讲话一、习近平部分讲话 1、2013年3月讲话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要跟上时代前进步伐,就不能身体已进入21世纪,而脑袋还停留在过去,停留在殖民扩......

    国家领导人讲话内容汇总

    原标题:习近平历次讲话,都讲了什么——从七个方面读懂中国治国理政思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外交、军事等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