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冯友兰先生
读冯友兰先生《中国哲学简史》
哲学,一门给人智慧的学科。我一直对哲学怀着无比崇高的敬意,虽然有时不懂。但它带给我的影响是很大的。一个人走怎样的路,选择过什么生活,面对困难怎么办,这都由他的世界观决定。世界观就是人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根本看法。从古至今,哲学发展源远流长。在西方,我们从最初的毕达哥拉斯、泰勒斯、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等到近代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等再到马克思等,整个过程展示了西方哲学发展的轨迹。在中国,我们看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的哲学思想、汉朝佛学的传入以及其后的中国化、魏晋时玄学、隋唐尊道、崇儒、礼佛,再到宋元明时程朱理学、陆王心学,以及后来明末清初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船山等。
《中国哲学简史》是冯友兰先生于1947年在美国宾夕凡尼亚大学讲授中国哲学史的英文讲稿,后经整理于1948年由麦克米伦公司出版,此书一直没有中文本,1985年由冯先生涂又光先生根据英文本译为中文,由北京大学出版。
其自序言:历稽载籍,良史必有三长:才,学,识。学者,史料精熟也;识者,选材精当也;才者,文笔精妙也。著小史者,意在通俗,不易展其学,而其识其才,较之学术巨著尤为需要。
首先讲到中国哲学之精神。中国哲学的地位想来可以与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中国哲学的问题在于在出世与入世中达到一种和谐,将这个反命题变为合命题。这也是我所想的,一个人的内心的修养高超与在世间得到认可。这与西方柏拉图都认为哲学的任务是使人有内圣外王的人格。哲学追求的在于是一种内圣外王之道。它有自己表达的方式和语言。那么中国哲学产生的背景又是什么呢?首先从地理上出发,古中国看到的是广阔的陆地而西方看到的是辽阔的海洋,这就是中国哲学产生的地理背景。子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这也说明了这个道理。而从另外几方面看,中国是一个农业非常发达的国家,有源远流长的家族制度,以及对出世与入世的探讨等。
其次就要了解各家的起源。正所谓诸子百家,只有明白它们才能对中国哲学有一个了解。第一个分类的是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在《论六家指要》中将其分为阴阳家、儒家、墨家、名家、道德家。而后分类的是刘向的儿子刘歆除了前面谈到的六家外,还有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因小说家未成系统理论。刘歆在结论中说:“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亦称为“九流”。其所说:“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阴阳家者流,盖出于羲和之官;法家者流,盖出于理官;名家者流,盖出于礼官;墨家者流,盖出于清庙之守;纵横家者流,盖出于行人之官„ „
那就先谈儒家吧!孔子名丘字仲尼,是鲁国人。他是中国第一位教师,史称“至圣”他在《论语》的思想可以说影响深远。话说北宋名相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由此可见其历史地位。孔子主张仁、义。为政以仁。另外就是忠和恕,其弟子问有一言可以行知终生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中说”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达到知命。儒家的理想派:孟子名轲,邹国人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门人。他主张性善。其论证是:“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今人咋见孺子将人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孟子·公孙丑上》。在政治上他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在《孟子·梁惠王上》中其对王道的介绍也反映了他的政治主张。我最欣赏的一句话是《孟子·公孙丑上》有一位弟子问孟子有什么特长,孟子回答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儒家的现实派荀子,又叫荀卿,赵国人。他最著名的主张是他的性恶学说。《荀子·性恶》的观点是:“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他主张用礼和乐来去除人的恶。而其政治主张为:“君者,舟也;民者,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他还指出了其他学派的谬误。
再来看下墨家。在战国时期两大显学为儒家和墨家。在当时是非儒即墨的局面。孔子的第一个反对者:墨子。那么从当时分析来看,墨家代表的是哪个阶层的利益呢?他们的口号是:“天下皆白,唯我独黑,非公墨门,兼爱平生。”他们被成为“游侠”。在《墨子》的《公输》篇反映了他们的思想。墨家主张无差别的爱,这与儒家有差别的爱是不同的,也是两家的互相批判之所在。
接下来谈谈道家,道家其一阶段:杨朱。孟子有云:“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孟子·尽心上》他的两个基本观念:“为我”,“轻物重生“。道家其二阶段:老子。老子姓李,名聃,为楚国人。《老子》五千余字,揭示了其整个思想体系。他主张道无名。在第一章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万物之时也,有名万物之母。万物所变化遵循的规律为“物极必反”。老子有言:“反者道之动”。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那么处世的方法是什么呢?顺其自然。大成若缺,其用必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其政治学说为:“无为,而无不为。”主张小国寡民。道家其三阶段:庄子。庄子姓庄名周。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
名家他以“辩者”而闻名从逻辑上讲,在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名与实对立。惠施和公孙龙是名家代表人物,前者强调名的相对性,后者强调名的绝对性。公孙龙著名的论就是《白马论》去证明“白马非马”名家的哲学家通过分析名,分析名与实的区别与联系,发现了中国哲学中称为“超乎形象”的世界。
阴阳家和先秦宇宙发生论。根据刘歆《七略·术数略》将方士的术数分为六种:天文,历普,五行等。其试着去解说宇宙以及朝代的更替。另一个重要的学派为法家。法家的社会背景,它代表的是当时新兴地主阶级利益,它主要不是回到过去,而是向前发展。法家中慎到主张势,申不害主张术,商鞅主张法。“势”指权力,权威;“法”指法律,法制;“术”指办事,用人的方法。而作为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认为三者缺一不可。《韩非子·定法》说到:“不可一无,皆帝王之具也。
我想再谈一下纵横家。纵横家出现于战国至秦汉之际,多为策辩之士,可称为中国五千年中最早也最特殊的外交政治家。战国时以从事政治外交活动为主的一派,是诸子百家之一,创始人鬼谷子,杰出代表人物有:苏代、姚贾,苏秦,张仪,公孙衍,《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一。《韩非子》说:“纵者,合众弱以攻一强也;横者,事一强以攻众弱也。”
随着秦朝的统一,焚书坑儒的施行,使得诸子百家大创。但其朝代极其短暂。汉初,崇尚黄老之学,但随着国力增强,该学说已不适应其发展了。一位人物出现了,他就是董仲舒。他糅合阴阳家和儒家学说形成了新的儒学。见其代表作《春秋繁露》有史记载其“三年不窥园“,乃得此书。在这一时期主要是道家的复兴和儒家的独尊。新道家中的主理派:向秀与郭象。这一时期,又叫它玄学。主情派:“竹林七贤”。他们的“风流”和浪漫精神。
其后我们再看佛学的传入和佛学的中国化。大乘佛学对中国人影响较大。其中有些著名的宗派有禅宗,华严宗等。禅宗的初祖为达摩,禅宗二组为慧可,到禅宗五祖时神秀创北宗,六祖慧能创南宗。第一义不可说。常听到佛说:“不可说,不可说。”修行,顿悟,无得之得。到唐代时,儒学有点岌岌可危。面对佛教与道教的压力,韩愈等率先领导了古文运动。新儒家吸收了道家和佛教的东西,形成了新的理论体系。他们主要分两派。一派是程朱理学,一派是陆王心学。
近代随着西方哲学的传入,带给中国许多办法。如何将中方哲学和西方哲学的优点结合以及使中国哲学发出耀眼的光芒才是我们的任务。读冯友兰先生的书让我对中国哲学有了点认识,也梳理了一遍。其中我对名家的那些学说还有许多不明白之处,其余各家相对而言还好。冯友兰先生在书的最后一句是:“人必须先说很多话然后保持静默。”境界!
第二篇:读冯友兰《人生的境界》
中学语文教学
读冯友兰《人生的境界》 札记
冯友兰先生(—),字芝生,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哲学家和哲学史家。对于中国文化的学习和研究而言,人们赞美冯先生是“ 可超而不可越” 的人物,意思是,后人完全应该也完全可能胜过冯先生,但是却不能绕过冯先生,因为那样不但必然要多费力气,而且容易走弯路而难以深入堂奥。人们还感叹,冯先生的观点你可以同意,也可以反对,但你不会不明白。然而,饶有意味的是,相较于冯先生的博大精深,纵使他深入浅出,要真正“ 觉解” 也并非是件容易的事。《 人生的境界》一文就甚具言辞简约、意蕴遥深的特点,爰作读书札记,聊供参考并资谈助。
一
北京西郊万安公墓,冯友兰先生长眠于斯。后人在他的墓碑上刻有这样两行文字: “ 三史释今古,六书记贞元”。“ 三史” 即指《 中国哲学史》 《 中国哲学简史》 和《 中国哲学史新编》 ; “ 六书” 即指《 新理学》 《 新事论》 《 新世训》 《 新原人》 《 新原道》 《 新知言》,这六部书都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所写。当时处于民族存亡绝续之际,所谓“ 贞元之际所著书”,《 易经》 上说: “ 乾,元、亨、利、贞”,元亨利贞代表春夏秋冬,贞下启元,意味着严冬即将过去,春天就会到来,而历史恰如冯先生所逆料。他进而想到,《 诗经》 上说“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简言之,就是“ 旧邦新命”,而中国历史的发展足以当之。“ 盖并世列强,虽新而不古; 希腊罗马,有古而无今。惟我国家,亘古亘今,亦新亦旧”。所谓“ 旧”,就是文化悠久;所谓“ 新”,就是重振复兴。而作为一个哲学家,冯先生说他所能做的就是发扬古老的传统文化,因为“ 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虽然已经过去了,但也是中国新文化的一个来源,它不仅是过去的终点,也是未来的起点。将来中国的现代化成功,它将成为世界上最古也是最新的国家”。这就是所谓“ 阐旧邦以辅新命” —— —把中国古典哲学中本身具有的永恒价值阐发出来,使之大放异彩,这就是冯先生毕生的使命。
二
冯先生认为,“ 哲学的内容是人类精神的反思。它的作用是锻炼、发展人的理论思维,丰富、发展人的精神境界”。换言之,从理性的角度看,哲学的思考体现了最高层面的思想,它要求尽力达到“ 极高明” 的境地;而从功用的角度看,哲学又要通过自身让人们了解人 生,在现实中追求理想的生活,这就要求哲学所讲的内容切近人情,即古人所谓“ 道中庸”。庸言庸行,人人可知可为。冯先生认为,“ 极高明而道中庸” 的新哲学,体用兼备,本末一贯,是中国哲学固有的最优秀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在《 新原人》 一书中,冯先生专用五章的篇幅来讨论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即 《 境界》 《 自然》 《 功 利》 《 道德》 《 天地》。《 人生的境界》 一文,正是对上述论断的浓缩和总结。人生的意义何在?人生的境界又如何划分? 冯先生首先告诉我们,这要在明了哲
学的价值后才可能回答得不肤浅,这是高屋建瓴,是“ 极高明”。那么如何“ 道中庸”,让人人都明了呢? 冯先生就从“ 觉解” 入手,解是了解,觉是自觉。“ 人做某事,了解某事是怎样一回事,此是了解,此是解; 他于做某事时,自觉其是做某事,此是自觉,此是觉。若问: 人是怎样一种东西? 我们可以说,人是有觉解的东西,或有较高程度的觉解的东西。若问: 人生是怎样一回事?我们可以说,人生是有觉解的生活,或有较高程度的觉解的生活。这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人生之所以异于别的动物的生活者”。而“ 各人的觉解程度不同,所做的事对于他们也就各有不同的意义”,于是顺理成章地产生了不同的境界。三
冯先生认为,精神境界有高下之分,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可 谓判然有别。所谓自然境界,就是顺性或顺习而为,但并非一种原始或混沌的状态,借用
古人的话说,不是 “ 无知无欲”,而是“ 少知寡欲”,不是“ 不识不知”,而是“ 不著不察”。也就是“ 觉解” 不足。功利境界最大的特点就是趋利避害,且抱为己的目的。冯先生说: “ 在功利境界中,人的行为,都是以‘ 占有’ 为目的。在道德境界中,人的行为,都是以‘ 贡献’ 为目的。用旧日的话说,在功利境界中,人的行为的目的是‘ 取’ ; 在道德境界中,人的行为的目的是‘ 与’。在功利境界中,人即于‘ 与’ 时,其目的亦是在‘ 取’ ; 在道德境界中,人即于‘ 取’ 时,其目的 亦是在‘ 与’。”这就把二者的区别简要地勾勒出来。如果说自然境界有智愚巧拙,功利境界有得失利害,道德境界有荣辱毁誉,那么,天地境界就连生死物我也不复存在,所谓“ 超理智” “ 超道德”,意义即是在此。冯先生最为看重天地境界,说他平生立说,什么都可以丢,惟独天地境界不能丢。先生让人自觉自己是宇宙的一分子,确乎是究竟至极之论。人类只有与自然相融合,才能得生存,求发展,科学和未来已经或必将证明冯先生论断的精当。
·阅读教学 ·戴建
华中学语文教学
四
文如其人,学亦如其人。哲学无论多么通俗地讲解,也多少有些玄妙。我们可以深味冯友兰先生本人的一些故事,或许对人生境界不无启发。冯先生一生努力“ 觉解”,从不懈怠。金岳霖先生回忆,抗战初期,冯先生乘车从长沙到昆明,途经镇南关,司机提醒不要把手放到窗外,大家照办,只有冯先生还在思考其普遍性和特殊性是什么,没考虑完,胳膊已经骨折了。冯先生一生勤于著述,著作等身。陈岱孙先生说过,抗战时期,空中不时有敌人的轰炸,而冯先生正襟危坐,执笔不辍,“ 贞元六书” 就是这样写出来的。他岁时,发愿重写《 中国哲学史新编》(共七卷),那时他几乎“ 耳目失其聪明”,但持之以恒,终于到 岁高龄时完成这部划时代的作品。他的女儿、作家宗璞回忆,先 生曾经讲,“ 庄子说,生为附赘悬疣,死为决 溃痈。孔子说过,朝闻道,夕死可矣。张横渠又说,存,吾顺事;殁,吾宁矣。我现在是事情没有做完,所以还要治病。等 书写完了,再生病就不必治了”。他把他的稿费捐献给北大,设立了哲学奖学金。实现了《 易经》 上所说的“ 自强不息” “ 厚德载物” 的理想。冯先生的遗言是: “ 中国哲学将来一定会大放光彩!”冯先生逝世后,最为人称道的挽联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求仁得仁,安度九十五岁;誉之不加劝,非之不加沮,知我罪我,全凭四百万 言。李慎之《 融贯中西,通释古今—— —纪念冯友兰先生》 冯友兰《 西南联大纪念碑文》 冯友兰《 三松堂自序》 冯友兰《 新原人·觉解》 冯友兰《 新原人·境界)(作者单位: 北京顺义区牛栏山一中)
一
本篇课文是对庄子人生哲学的解读。中学生理解本文之难,原因大致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庄子哲学是对人生苦难的总结。读者须在经过人生的艰苦历练之后,方能进入庄子的精神世界,和庄子产生共鸣。而今日之中学生,即便是高三学生罢,年龄也不过十八九岁,处在优越的物质条件中,正是“ 少年心志当拿云” 的季节,人生的画卷尚未完全展开,美好的梦境依然在心中飘摇;我们的正统教育中宣讲的是实现理想,是为社会做贡献; 社会上流行的是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这一切,都近乎儒家“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的入世思想,和庄子的哲学截然相反。因此,学生理解庄子的人生观,就必然出现困难。(在引导学生思考人生意义这样的大问题时,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我个人以为,本文其实不适合作为必读课文选到教材中来。对庄子哲学的介绍,可以在先秦散文的教学中完成—— —当然这是题外话。)
其二,作者鲍鹏山认为,对古代文化及文学的研究,“ 要多一些智力少一些体力;多一些
情感投入少一些功利关注; 多一些心灵感应少一些乾嘉习气。” 他反对“ 把研究对象变成干尸”,把自己的文章变成“ 肉腊”一样枯燥的高头讲章(见鲍鹏山为独化《 狗尾草》 一书所作的序)。因此,在本篇中,他用一种诗歌式的或者也可以说是散文化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庄子的解读。文章蓬勃鲜活,以心会心,血泪俱下(还可参看作者《 寂寞 圣哲》 一书)。可是我们的学生从小学到高中,从课内到课外,能够接触到的大多是常规论文语体(又称“ 毛语体” 或“ 社论语体”,如《 改造我们的学习》 《 谈〈 水浒〉 的人物和结构》 等),对这种话语方式(其实是一种思维方式)的不适应,也必然使学生在文章的阅读理解上产生一定的困难。
二
解决以上两个困难,我以为应该注意这样两个问
题。
其一,复习庄子。重读《 逍遥游》(理解生命对外物的超越—— —无所待)、《 庖丁解牛》(理解生存之道—— —养生),着重从思想上引领学生了解庄子哲学的特点,进而理解庄子。庄子哲学是“ 出世论”,它不关心社会怎样,更不参与社会的治理,它关心的是作为生命个体的人的幸福和存在价值。这一点和儒家、法家都不同,似乎更“ 唯 心” —— —它的全部内容都在精神层面展开。与课文相关天 光 云 影 共 徘 徊 —— —读鲍鹏山《 庄子: 当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 随想刘德水
·阅读教学 ·
疒 丸
第三篇:从中国古代哲学看个人修养——读冯友兰先生《中国哲学史》有感
从中国古代哲学看个人修养
——读冯友兰先生《中国哲学简史》有感
中国古代是非常注重个人修养的,先哲们也纷纷针对个人修养的境界提出过自己的见解。而在阅读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后,我对中国古人的修养标准有了更多的了解,也更加明确应如何提高自身修养。
儒家
孔子所提倡的个人修养以“仁”为核心。而“仁”是人的性情的真的并且合礼的流露。一方面,人不应该矫揉造作,应探索并追随自己的内心。只有在直视自己欲望的前提下,才能推己及人,反之则无法“通天下之志”(《论语补疏》)。但另一方面,人又应该自觉地接受礼法的约束,不能任意妄为。在不断平衡自身欲望与礼法约束的过程中,人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的境界。孔子并不十分看重个人行为的社会意义,虽然如果人们都能合礼地流露自己的欲望,对社会有利无害,但孔子看重的确是个人自身的“心安”。这一点可以从孔子一生“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论语·卫灵公》、“道之不行,已知之矣”(《论语·微子》)的人生追求中看出。
孟子作为孔子之后儒家的又一圣人,对孔子的学说进行了继承与发展。一方面,他同样认为为人处事的出发点应该是个人的性情而非对结果等多方因素的理性判断;另一方面,他发展了孔子的学说。首先,他将个人修养扩张到了政治层面,主张统治阶级推行仁政。其次,孟子提出人性本善,“皆有仁义礼智之‘四端’”,同时又指出人们提高自身修养,最后达到圣人的方法是“将此‘四端’扩而充之”。最后,孟子还提出了“浩然之气”的说法,把它作为“个人在最高境界中之精神状态”,而要达到此种状态,则要“集气”,并做到“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公孙丑上》)。
荀子与孔孟同样把性情当做君子为人处事的依据,他认为祭祀“其在君子以为人道也,其在百姓以为鬼事也”(《礼论》篇)。但与孔孟不同,荀子认为人性本恶,而若要提高自身修养,则应该“伏木为学,专心一志,思索熟察,加日悬久,积善而不息”(《性恶》篇)。荀子还提出,在人积善的过程中,礼法是十分重要的一环。一方面,礼法可以约束个人的行为,抑制人性中的恶念;另一方面,也可以感化人民,动之以情,最后让人达到“仁而且智”的境界。
墨家
与孔子孟子不注重结果,只注重个人性情的修养不同,墨子把“功”、“利”当成个人修养的重要指标。墨子强调功利并非为己,而是以自己的切实行动救世。墨子所强调的行为准则也皆以国家百姓人民之利为准绳。为求人民之富庶,墨子提倡“节用、节葬、短丧、非乐”;为防止战争对社会的危害,墨子倡导“兼爱、非攻”;为使人们兼爱,墨子注重制裁,并提出了“非命”之说。可以说,墨子心目中个人修养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即是个人对社会人民的有益影响。然而,墨子的某些看法过于理智而匮于人情,是以被荀子批判为“有见于齐,无见于畸”(《天论篇》)。
道家
老子有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由此可知,老子所提倡的个人修养是应该是顺其自然,而不要诸多束缚限制。同时,老子以为万物变化,自有其“通则”,凡通则皆可谓之“常”,而人则是“知常曰明”,如能依常而行,则叫做“袭明”。这说明老子认为个人的修养也是有一定规律的,这规律可从自然中得来。老子更进一步指出,万物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而且事物一旦发展到顶点,就会变为其反面,是以,老子认为,为人应该遵从天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着。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老子》第七十七章),达到一种“包含有屈之直,有拙之巧,是谓大直大巧,即‘正’与‘反’之‘合’”。唯有如此,才是修养的最高境界。
庄子在许多方面承袭了老子的学说,但也在某些方面进行了创新。首先,庄子认为世间万物,无有不好,人应该“在知识方面取消一切分别,而至于‘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之境界”。其次,庄子认为,既然万物皆好,人便应“休于天钧”,平和地或着说是乐观地看待一切,包括月盈月缺等自然现象和生离死别的必然事件。庄子还认为,圣人应该是“无己、无功、无名”,唯有如此,方能无所待,而“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逍遥游》),获得无限制的、绝对的逍遥。
后世圣人对个人修养的看法
程颢
程明道认为人本与天地一体,只是因为“多执个体以为我”,故与世界割裂开来。而人修养的目的,就是破除界限重新回到与天地万物一体的境界。而“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智信皆仁也”,所以人修养的方法便是不断朝“义礼智信”的方向发展,最后达到“仁”的境界。达此境界后,心如明镜,能照物而不为所动,即能“以其情顺万物而无情”,“物来而顺应”,“喜怒不系于心,而系于物”(《明道文集》卷三)。
朱熹
朱子提出了“天地人物万善至好的表德”(《语类》卷九十四):太极。同时,他认为每人心中皆有一太极,之所以世间有恶,是因为“当其(理)实现于气,则为气所累而不能完全”。为了去除“气禀之弊”,人应该“存天理,灭人欲”(《语类》卷十三)。同时,为寻求天理,即所谓太极,人应该格物致知,以穷其理。
陆九渊
陆象山认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年谱》),是以如果人能顺其自然,心自然能“应物而不穷”。故人应该“任心直往”,方能与天地呼应,而不能给自己留下“自私”、“用智”的余地。唯有如此,才能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王守仁
王阳明与陆象山同为“心学”的大成者,他同样认为破除宇宙与人之间的界限是人修养之根本。但他提出了不同的途径。王阳明认为孟子所谓“四端”即是“良知”,扩充实行良知即是“致良知”。人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即可“致其良心之天理于事事物物”,从而复与天地万物为一体。除此之外,王阳明还强调“本体虚明”,即对外物可有情感,但却不能执着于物,为物所累,而应努力达到“终日有为,而心常如无为,所谓动静合一者也”。
应该说,不同学派不同时期的思想家都对修养的最高境界与达成途径有自己的理解与定义。通过纵览他们的思想,我确实受益匪浅。
第四篇:读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有感
中特4班郭训财物理学 2013111168 读后感——读《哲学简史冯友兰著》有感
读后感
书名:《中国哲学简史》 作者:冯友兰 页码:302 页
内容简介:本书是冯友兰先生哲学与思想融铸的结晶。以一本篇幅有限的哲学学生专著,打通古今中外的相关知识,其中充满睿智与哲人洞见。特别是作者对现实问题的关怀,颇具“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大家风范。本书对于今日中国的读者,不失为一本教益丰厚的文化经典。
正文:
读《中国哲学简史 冯友兰著》有感
郭训财
一直对中国哲学很感兴趣,人类文明的历程,进入了多元化时期。有人预言,未来世界将是基督教、儒家文明和伊斯兰文明“三足鼎立”和互相冲突的时代。这一看法是否成立,尚待斟酌;但它说明了一个事实: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文化,不仅在东方世界继续发挥作用,而且将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中国文化的核心是中国哲学,这是文明发展的事实。人们都承认,中国哲学的主题是人的问题和它涉及到的各个层面。在当今科技和工具理性支配一切的时代,这
中特4班郭训财物理学 2013111168 读后感——读《哲学简史冯友兰著》有感
个问题愈发凸显出来了。
中国封建社会主流哲学思想主要有儒、法、道三家。儒家重人伦,法家重赏罚分 明,道家重无为,纵观中国哲学,无论儒家道家还是法家,都把关注点放在具象的人伦关系 上,所以被认为是典型的实用主义哲学。儒家思想在教育教学中历来备受 推崇,历经两千多年,仍然光彩照人,可鉴后世。
一、儒家的思想的精髓及发展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儒学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部分。儒家精神是一种“极高明而道中庸”的精神。也就是伟大寓于平凡、理想寓于现实的精神。就是说,我们要有道德勇气,有强烈的正义感,敢于担当道义,甚至不惜杀身以成仁。儒家 认为,人存在的价值,就在于成就道德人格。只要挺立了道德自我,以良知作为主宰,我们就 能超越世间各种境遇,超越本能欲望,以超越的精神,干日常的事业。儒学的基本观念是“仁”。“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其实,“仁”就是生命的相互感通,是人、我、群、己之间的普遍联系与相互滋养润泽,“仁”又是主体内在的意识,是自己决定 自己的,所以孔子说,“为仁由己”;“我欲仁,斯仁至矣”。内在的仁具有伟大崇高的道德价值,“仁”的具体含义是“爱人”,即是一种博大的同情心。凡是人都有仁性,天生就有恻隐之 心,能对别人的痛苦与欢乐产生共鸣。有仁德的人会用爱心去对待人,既自爱,又爱人;既 自尊,又尊人。“仁”就是一种宽容忠恕的精神。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要站 得住,同时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使别人事事行得通。先秦儒学的精神,首
中特4班郭训财物理学 2013111168 读后感——读《哲学简史冯友兰著》有感
先是创造性的生命精神,是人对宇宙的一种根源感。天地最伟大 的德行是使万物生生不息,《易》以天地为准则,天地生生不息的功能也就是《易》变化无 穷的功能。天地的根本性质是“生生不息”的,宇宙是一刚健的大化流行,人也应该据此而自 强不息。人有一种刚健自强、生生不已的主体精神,能够开拓创新,穷通变易。先秦儒学的 “天道”、“地道”、“人道”思想,“天”、“地”、“人”三才的思想,都是讲创造的生命精神贯注 于天上、地上、人间;人可以与天地相协调、相鼎立,完成自己的生命理想;并以平等精神 体察宇宙间一切存在的价值,完成其生命;最终通过“正德、利用、厚生”,“立德、立功、立言”,在实际行动中实现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先秦儒学在汉唐时期演变为汉唐经学,在宋明时期又演变为宋明理学。宋明理学把汉 唐以来注疏五经的传统一变而为讲求四书义理,讨论身心性命修养问题的传统,并以民间自 由讲学之书院为依托,把传统精英文化进一步世俗化了。整个宋明理学将道德提高为本体,重建了人的哲学。理学家的最高理想是“孔颜乐处”,即“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宋明理学对 培养气节操守、重视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等建立主体意志结构方面起 了重要作用,把道德自律、人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人优于自然等方面,提升到本体 的高度,空前地树立了人的道德主体性的庄严伟大。
二、儒家教育思想的精神与特征 儒家有重视道德教育与修养的传统,注重气节与操守,讲究崇高的精神境界,提倡“奋 发立志”与“舍生取义”的献身精神,强调道德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宣扬那种孜孜不倦、临
中特4班郭训财物理学 2013111168 读后感——读《哲学简史冯友兰著》有感
事 不惧、不计成败利钝、不问安危荣辱、以天下为己任的宽广胸怀,把个人完成的社会责任作 为个人道德的自我完成,逐渐形成了一个长远而深厚的道德教育传统:立志有恒、克己内省、改过迁善、身体力行、潜移默化、防微杜渐等等,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独特风格的道德教
中特4班郭训财物理学 2013111168 读后感——读《哲学简史冯友兰著》有感
育与修养手段。儒学不同于一般的知识、逻辑、哲理。它内涵丰富的知识,但它超知识;它有自身的逻辑,但它超逻辑;它有很深的哲理,但它超哲理。它是研究“生命的学问”,它是探讨“人生的 方向”,它触及的是人们“心灵”和“心性”的最深处,它涵盖的是人类的真性情、真生命、真 智慧。对于传统儒学的精华,我们必须以自己的生命去体验,以自己的身心去研究,以自己 的心灵去撞击,以自己的生命去呼应与契接,以安身立命的角度去体会。读圣贤书,所学何 事?应把握好自己的心性,守住心性,守德勿忘,行善为本,助人为乐,弃恶扬善,真正做 到:平心如性,苦苦修炼,从幼到老,从生到死,遇事做到大公无私,为人做到心品纯正,待物做到问心无愧。这样我们才能抵制欲念,克服软弱,战胜邪魔,达到清静平和的境界,才能和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合拍、沟通、感应。儒学是研究“生命的学问”,强调时代的悲情和个人真实修养的感受。对它的理解与把握,取决于你对人类、对民族的命运关切所达到的深度。如果你没有“兴慈运悲,不舍众生”的理 解态度,没有很强的历史文化意识,没有长期刻苦的修炼体验,是很难把握其思想义理之真 髓的。只有坚持真实修炼的人,才能逐渐使自身与外界绝对地统一与协调,决不为个人自身 狭隘的利益考虑,与天地同乐,也与天地同悲,而又能积极地参与为人类社会服务的伟大潮 流,彻底地超越自我,从而消除了心灵中一切邪恶自私的颠倒妄执,净化了心灵,那么他的 生命才不会徒劳地消耗在欲念和烦恼之中,而是通向宇宙生命的永恒。
三、儒家教育思想与现今世界的教育 传统和现代化是
中特4班郭训财物理学 2013111168 读后感——读《哲学简史冯友兰著》有感
生生不断的“连续体”。背弃了传统的现代化和背向现代化的传统都是片 面的。成功的现代化是一个双向运动的过程,传统因素与现代因素相反相成;失败或不大成功的现代化则是一个单向运动的过程,现代因素简单摧毁传统因素,或被传统因素所摧毁。成功的现代化运动不但善于克服传统因素对改革的阻力,尤其善于利用传统因素作革新的动 力。当前中国正面临外来思想大量涌入的新时期,我们应从世界发展新趋势着眼,清理我们 原有的文化传统中有价值的要素,使之与现代化需要的外来新要素整合,所以我们面临着对 传统文化(包括儒学)进行创造性转化的历史任务。儒学的形成和发展,有一些重要的社会基础与文化土壤,主要是:家族本位的社会结构 与社会体制,农耕社会的生产方式以及长期稳定的生活环境,这些前提条件在现代社会已不 具备必然性,但不能由此而否认儒学的现代意义和现代价值。家族关系是人类社会生活最基 本的关系,农耕社会可以说是人类最为简单的生产方式,正因为这是最基本、最简单、最原 始的,因此也最接近人的本性,最能体现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人与宇宙之间关系的基 本逻辑,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具有浓烈的人性气息和人情味的儒学原理也许是以最简朴、最 原始的形式体现了人性的本来面目和人类生活的基本原理。真理往往是朴素的,最基本的东西往往是最稳定、最具有恒定价值的。在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和漫长的社会历史中,儒家探索并实践了人类最基本也是最崇高的“做人”的原理,形成了深邃的人文智慧。人类的人伦秩 序和价值体系虽然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在不断的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变化之
中特4班郭训财物理学 2013111168 读后感——读《哲学简史冯友兰著》有感
中总还是有某 些不变的基因作为稳定和支撑的力量,因为人类永远不可能远离自己的本性和根基。可以说,儒学的基本精神与特质就在于发现并体现了这个基因和根本,而且人伦原理与其他文化形态 相比,具有更大的连续性,这种连续性体现了民族精神、民族生命的连绵不断,根本不可能 全盘“化”掉,这说明民族传统事实上是既离不开、又摆不脱的,人伦原理的价值具有相对的 性质。现在人们有感于道德的滑坡,道德的沉沦,在当今商潮澎湃、人必曰利的氛围中,我们 的传统文化与传统道德面临着新的挑战,尤其是金钱至上、贪污、腐败的挑战。一个人,一个民族生活在世界上总是要有“家”可归的。然而工业化、商品化、现代化带给当代人的病痛 就是精神上流落街头,无“家”可归。在钱权交易、升官发财、功名利禄、巧取豪夺的追逐中,人的心灵方寸之地,人的良知是良我之所,已告沉沦,失去了心灵的归乡与故园,因此儒学所 讲求的人之所以为人之道,所提倡的精神境界和人格修养,所尊崇的气节操守和道义担当,中特4班郭训财物理学 2013111168 读后感——读《哲学简史冯友兰著》有感
所重申的做人原则和治世原则,所阐述的人生意义和人生价值,在今天不仅没有过时,而且 还有普遍的价值和永恒的意义。一个民族不可能没有道德生命、文化生命,一个民族糟蹋道德生命、文化生命,同时 也就等于糟蹋了民族生命。道德生命、文化生命不可摧残太甚,一个民族是经不起这样摧残 的,真正的有识之士所考虑的是应如何回复人的本位,保持人的尊严,建立自己的道德人格,挺立自己的道德人品,调治当下的人文环境,孕育出能够托起中国未来现代化所需要的德业 俱健、素质极佳的跨世纪的人才。就全世界范围的现代化来说,不借重于自己民族传统的精神文化资源和传统美德,是根 本不可能成功的。西方现代化以古希腊、罗马文明、基督教精神和近代人文主义作为自己的 源头活水,东亚现代化以中国古代的儒家文化和宋明理学作为自己的源头活水,中国的现代 化必定不可能将传统优秀文化弃之如敝屣。否则那就是无本无根的现代化。人们在当今的现 代化建设中,已开始惊呼中国物质资源的匮乏,然而还没有更多的人认识到中国精神资源由 于近世以来片面地践踏传统所造成的严重匮乏。物质资源的短缺是一个有形的问题,精神资 源的匮乏则是一个无形的问题。无形的问题无所不在,无孔不入,所以,当前重新发现、挖 掘、回采儒学丰富的精神资源是有重大意义的。西方的现代化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西方的“民主”与“科学”取得了一系列成就,确实应该 成为其他各国学习的范例。我们之所以对西方教育加以重视,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在 19 世 纪以后,西方教育已成为很多民族、国家和地区教育发展的一个共性,从整个人类教育发展 史
中特4班郭训财物理学 2013111168 读后感——读《哲学简史冯友兰著》有感
来看,研究西方教育也是对 19 世纪以后整个人类教育发展史的共性的认识。然而,西方文化教育的内涵并不仅仅只限于“民主”与“科学”,还有很多现实问题,其中 有过度发展的个人主义,漫无限制的利得精神,日益繁复的诉讼制度,轻老溺幼的社会风气,紧张冲突的心理状态等等,所有这些不但未必能适合于其他国家,而且也已引起西方人自己 的深刻反省。从西方国家来看,现代化在某一阶段就需要重新调整人与物、人与人、人的自身与内心 的关系,所以他们要向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中国的儒学、道家、佛学学习,追求道德理 性,追求和谐,追求人的价值,也就是说他们要从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教育中寻找重新调整 他们的社会关系、人际关系、人类与宇宙自然关系的方法原则。比如西方国家普遍存在子女 与父母的沟通问题,青少年犯罪与道德教育问题,老年人的养育和精神上的孤独问题,环境 污染与生态失衡的问题等等,这些西方现代化社会的焦点问题,他们觉得中国的一些社会伦 理和家庭教育原则可能有用,他们从中国家庭伦理教育进而检讨到社会伦理教育和社会人际 关系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这和中国社会形成一个相反的潮流,当代中国青少年刚要肯 定自我,从家庭里面走出来,提出参与社会现代化的要求。一个是从东往西,一个是从西往 东,时间在这里发生了错位。现在西方社会出现的后现代化的要求,又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传 统教育可以提供的;在中国社会里出现的现代化的要求刚好又是西方文化和科技教育可以提 供的。这是世界发展的一个很自然的趋势,虽然它是多源头的,但最后总要统合在一起。也 就是说从一个整体
中特4班郭训财物理学 2013111168 读后感——读《哲学简史冯友兰著》有感
来看,要把一个现代化的要求与一个后现代化的要求整体化。现代社会要关心人的问题,肯定人的生命生存的价值和意义,西方的“工具理性”不能完 全代替“价值理性”,因此我们应深深挖掘儒学丰富的思想资源,这对于加强现代人文主义思 潮和影响,遏制科学主义片面发展“工具理性”所造成的种种现代弊病,可以起到一定的积极 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儒学并不是完全没有现实意义的,不是只有观赏价值的博物馆中的 陈列品,而是可以给予现代人以相当重要的启迪。越是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化社会,儒学的 人文关切和“天人合一”的理想对人类的启迪和警示作用则越大。20 世纪是人类社会大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以空前速度提高的时期,同时也是人类社会经受到各种各样困扰的时 期。当前世界各国,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不论其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如何,都普遍认识到人 如能源大量需求,资源日益耗竭,环境加剧污染,类社会发展到 21 世纪必然会遇到几大难题: 不治之症不断出现,人口恶性膨胀,生态严重失调,自然灾害频频发生,人与自然的同盟关
中特4班郭训财物理学 2013111168 读后感——读《哲学简史冯友兰著》有感
系遭到严重破坏等等。这些难题如不及早重视解决,势必给人类社会的生存带来极大的危害。依靠现有的科学技术不能根本解决这些难题。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难题?为了改善 21 世纪 科学、文化和人类生存发展,要更新思想,更新观念,要展示一个不受机械规律硬性制约的,具有持续创造力的宇宙形象。于是西方科学界又一次把眼光转向了中国,求助于东方儒学传 统,“天人合一”、“天人相应”,这是最大的生命整体观。儒学追求的是人的身与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宇宙自然的统一与和谐。这对于 21 世纪完善人的性格、情操、行为和心态,净化心灵,净化社会,以及对于促进现代科学技 术中局部与总体、客体与主体、精神与物质、人与宇宙自然相沟通相统一的新的发展模式和 方法论有重大意义。所以挖掘儒学有价值的观念,对于促进人类、社会和生态得以协调发展,从根本上解决当代几大难题和现代化进程中的种种困惑,是很有帮助的。儒学以教育为立国之本,教育不应片面地理解为科学技术知识的传递,还更应强调道德 理性和人文精神的重建。儒家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培育民族精神,淳化代代人风,提高人的心 灵素质,帮助人们修养身心,达到一种真善美统一和谐的人格境界。不管现代社会科技、商 业如何发达,不管我们所从事的现代职业如何先进、精密,人性的培育,心灵境界的提扬,人们从实然的人向应然的人的超越,总是不可代替的。这对于人类、国家与人的自身来说,都是生命攸关的大问题,因此人类现代化事业的一个重要的建设层面是人性的培育、道德境 界的提扬。从长远的观点来看,未来的教育应当把人的心性建设放到
中特4班郭训财物理学 2013111168 读后感——读《哲学简史冯友兰著》有感
一定的高度,对人类心 性的关怀,才是终极的关怀,最根本的关怀。当世界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应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互相学习,互相支持,吸取各国 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中有价值的观念,把人文教育和科技教育统合起来,为创建现代世界文明,维护世界和平和生态平衡,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第五篇:读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有感
论教研员的人生境界
——读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有感
奉贤区教育学院 庄骏
2009的盛夏至今,光阴何其匆匆!在学院一个又一个的日子,不知不觉快存满七年。高中语文教研员,这个常被戏称为“替人做嫁衣”的角色,在经历摸索、提炼,在尝遍酸甜苦辣之后,似乎走完了从喧嚣到平静的宿命。
懵懂不再,激情褪去,与“教研”的那份恩情是不是也会遭遇“七年之痒”?老实说,前一阵子,不能说心中没有倦怠。虽然一样在动口、动手、动脑,但动情的瞬间委实是少了、又少了下去。你的努力成全了别人的光芒,或者叫喊于众人之间,众人还你以敷衍甚或冷漠,那么,教研员们,我们的自我在哪里?当这些心灵的微光在脑海中划过的时候,我触碰到了自己的无助感和不高尚。
最近,有机会重读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感觉居然一新。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而要深入理解之,阅历、契机皆不可或缺。很幸运,去年年末,在北京清华园的洗礼以及在南京师范大学后山流连时的诸多顿悟,已经为我从《简史》中获得精义设好了铺垫。于是,在儒家“内圣外王”的哲学世界里,获得了自我检省的最好机会,在道家乃至佛家在精神开释之下,也似乎找到了一条重新振作的道路。
“根据中国哲学的传统,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冯氏的这句话对我们理解哲学有帮助,对我们借助哲学成为大写的人则得益更大。比如他所提炼的“内圣外王”四个字,可以启迪我们去准确进行教研员的身份定位。很多时候,我们要么冲得太前,要么退得太后,或者亢奋,或者萎靡,别人看不懂,自己的内心更是惶惑。实际上,中国历代圣哲都非不食人间烟火而终日山林漫游,独善其身的。内圣,是说他的内心致力于心灵的修养;外王,是说他在社会活动中好似君王。于前者,教研员要明白学习研究以及内涵提升的价值,话语权决定自你的人格魅力和学科素养;于后者,我们要懂得管理、指导之方法策略的重要性。两者一体两面,不分轩轾,不可或缺,我们要学习真正的圣人,不以处理日常事务为苦,相反地,正是在这些事务中陶冶性情,以培养自己接近圣人的品格。
《论语颜渊》篇中记载:樊迟问仁,孔子回答说:爱人。对于教研员来说,“内圣”最关键的,是要养成仁爱之心。一个人必须对别人存有仁爱之心,才能完成他的社会责任。因此,在《论语》里,孔子用“仁”这个字时,有时不是仅指一种特定的道德,而是泛指人的所有德性,品德完美便是“仁”一词的基本内涵。教研员常常躲在幕后,他之仁的实践首先要包含为人着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换句话说,“己之所欲,亦施于人”。这是“仁”的积极方面,尽己为人谓之忠。然而,教研员之“仁”难在不仅“己之所欲,亦施于人”,还有另一方面,可称之为“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儒家将这两方面结合起来,称作“忠恕之道”。“忠”和“恕”乃是人的道德生活的开头,也是它的完成。作为老师的老师,我们的内心要有衡量行为的一把尺,随时都在使用它来衡量别人和自己。实施“仁”,做一个忠恕有道的教研员其实不难,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内圣”的路径在中国古代哲学中也有具体指引。《大学》所教导的自我修养方法,第一步便是“格物致知”,即对外界事物调查研究,扩大自己的知识;第二步是“用敬”,即专心致志,心无旁骛。现在,学院给教研员们创设的“格物”机会越来越多,但层出不穷的干扰和诱惑导致“用敬”越来越难。平衡两者关系,对所格之物善加取舍,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相对“内圣”的绵韧,“外王”因其刚性,最难坚持。当你刚刚从事教研工作时,会不知所措而处处有措,时间久了,挫折多了,渐而气馁,渐而无为。这种懈怠,与老庄之流的“无为”有很大的境界落差。我突然理解,道家名以“无为”,实则“有为”,而情绪低落者往往将“无为”做到表里如一,其实是很可悲的。
那么,坚持的动力从何而来?我想起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
有人问三个砌砖工人,“你在做什么?”第一个工人说,“我在砌砖。”第二个砌砖工人说,“我在赚工资。”第三个工人说,“我在建造世界上最美丽的房子”。
也许你会艳羡于第三个工人的梦想与成就,也许你会鄙弃前两者的低俗和短浅,实际上三者之差别,不在技术层面,而在境界层面。冯友兰将人生分为四等境界:一本天然的“自然境界”,讲求实际利害的“功利境界”,“正其义不谋其利”的“道德境界”,超越世俗、自同于大全的“天地境界”。在这四种人生的境界中,前两种都是人的自然状态,后两者是人应有的生命状态;前两个境界可以说来自天然,后两种境界则是人自己的心灵所创造的。哲学的任务是为了帮助人达到后两种境界,特别是“天地境界”,因为唯有经验哲学给人的宇宙情怀,人方始可能达到天地境界。当你进入“天地境界”,亦慢慢接近了“内圣”,不仅自信满满,激情洋溢,而且面对“砌砖”的枯燥,既可以心无旁骛,也能够拾级而上,从而“世上最美丽的房子”就在你的手上一层又一层地耸立起来,你的人生境界也就高在天地之间了。
读书亦是行路,借《中国哲学简史》,我对教研员的身份认识突破滞涩,顺利地抵达了又一个彼岸。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将以“内圣外王”为训示,格物、用敬,去不断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