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书会大历史交谈搞
一,读本书之目的读本书不是要专门研究黄仁宇的学术理路、勘探他的学术脉络作为自己的研究志趣,没必要。历史学家比他强大的多了去了,陈寅恪、钱穆、杨联升、何炳棣、余英时、黄宗智等等。
该书能提供一种看待历史的视角和思维。了解自身的文化传统和吸收好的治学理念。
黄仁宇提供了很多想法,数目字管理、长期历史的合理性、五百年历史为一元论、中华三次帝国说等等,新颖的观点给我们启发。“学术研究的模式能发前人所未发”(余英时)摒弃道德视野,强调技术与程序的作用。当然,这终究只是一家之见,也只是给我们参考。毕竟人是有主观感情的,历史、经济学等均需要人情感的参与,研究的是人与世界的关系,不可能摆脱道德的眼光,它不像自然科学,研究的是物理性世界,人能够剥离出来。但我认为,应该尽量克制道德眼光评价历史,否则容易作茧自缚,缺乏理性。(引申,可以因此对毛重新进行思考——光耀千古的开国伟人,还是草菅人命的窃国大盗?NO。)把历史事件或人物置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之下考虑。
寻求对历史的技术性辩证。
二,中国为何在近代落后于西方?观点清理
百年之前,泱泱中华穷竭巨变,逢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自身的传统遭到质疑。
这场变局的实际含义关键在于两点:一是中国的政制传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二是中国面临从未面对过的国际政治格局。
康有为等从古典学问中寻找立身根基,“君子不可不戒惧,黎民不可不劝勉”。惨遭“民主”、“共和”等革命派戗杀。
民主、自由、共和等普世观念源于西方社会自身的文化传统和人文条件,甚至有地理因素(黄仁宇:地理因素决定历史,虽未直接明言,这是中国二十四史的一贯要旨)的参与。
而西方这些理念可以从中国古典文化中找到对应物,说明了这就是普世。但不能因此就削足适履,硬把中国的一些古代价值仿照西方的理念来作背书。中国人的观念资源是丰饶富足的,有待进一步挖掘、开发。
当代中国政治试图糅合儒家文化,其目的也在于将中国古典学问中的要义发挥出来,求得满足中国人的心态和文化心理。最大程度上“笼络人心”,获得认同。(认同危机)
中国要走自己的路!但不可盲目自大(大国尊严?崇洋媚外?)。普世价值的经验也要吸取。
是没有实现数目字管理。而数目字管理就强调一种技术统治。五百多年前的明朝时期就已经决定了今后中国的走向。这五百年,对应西方: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罗马法复兴、启蒙运动等,根本上决定了中西的差距。
资本主义是一种组织和一种运动,它要以三个条件才可以展开:1,私人关系的信用借款广泛的通行,于是资金流通;2,产业所有人以聘请方式雇佣经理,因之企业组织扩大,超过本人耳目足以监视的程度;3,技能上的支持因素,如交通通信等共同使用,于是企业之经济力量超过本身的活动范围。(wide extension of credit;impersonal management;pooling of service facilities)上述的三个条件又全靠信用支撑,而信用不能没有法律作保障,法律能将私人的事当做公众的事看待,乃是两者之间,有利害共通之处。
而以上,西方社会在五百年前开始孕育、发轫、成长、收获。中国不是错失机缘,而是根本没条件去接触这一如今看来是进步的因素。
“资本主义萌芽”之说只不过是陷入西方中心主义的逻辑中,附和的观念,没有解释力。
观点:不要硬套西方语汇,历史教科书最大误读:“封建”一词。要硬说中国有封建也只能说是先秦时代有,中国千百年来因袭秦制,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是封建,马克思的封建没法用到中国,五阶段论也只是建立在欧洲的社会基础之上。
启发:对待西方学术的一些词汇,要特别注意其使用的语境。不能不顾条件地盲目拿来用。也不能拿中国的一些词汇去形容西方。只要我们知道那个现象的特征和表现形式,用什么词来表示它不重要。
三,国家政权建设的失败,启示
1911年的革命终结一套过时的政治秩序。在此之前,这套政治秩序是透过道德劝说和典章仪礼来完成其功能。革命后的建设问题,那就是“娜拉出走之后”的问题。
国家政权建设,实现建立民族国家,上下层社会要有无缝的联系。(军阀时代的中国,就是无政府主义,整个国家一盘散沙,任何政策都难以实行。直到蒋介石完成形式上的统一。)“凡是一个国家必定要有一个高层机构superstructure和一个低层机构infrastructure。当中的联系,有关宗教信仰、社会习惯,和经济利害,统以法律贯穿之。总要做的上下合节,首尾一致;要是当中联系不应命,政局必不稳定。补救的办法,或改组高层机构,或修正低层机构,再次之则调整中层机构,有如重订税制,颁行新法律。”P116.《放宽历史的视界》 蒋介石(国民党)建立了上层机构,脱离了群众基础,毛泽东(共产党)建立了下层机构,重整了村落,能够在行政上扩大税收,也就有实现数目字管理的可能性。关键是要在中间地带建立体制上的联接,这样才能真正走上现代化的道路。
在现代中国历史的所有层面上,都贯穿一个基本议题,就是中国由文化主导的政治体转化成现代国家,其基本要求就是可以从经济上管理事务。
国民党只是丰富了虚有其表的政治外观,缺乏根本性的财政基础。中国的财政问题自明代以来一直一团糟。其背后是村落单位构成的庞大集结。《文化、权力与国家》
共产党通过土地上的改革获得了直接的群众心理支持,整合了下层社会。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观点:共产党分土地之后不是农民就乐意跟共产党搞革命,农民永远只爱土地,分土地之后,农民就呆在土地上播种耕耘。农民配合共产党革命很多时候是被逼。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下的地主是残酷剥削农民的,但根据很多学者的研究证明,农民拖欠、偷割私公、压产、逃租,乃至有组织的暴力反抗等行为,与地主的减租、让租、退佃、告官等等是交织起来的。所以,由此可以看出,很多既定的认识是需要一定程度上的反思和清理的。)四,黄仁宇的词语解释
大历史:提倡长时间、远距离、宽视界地检讨历史;强调抓“大环节”,通过透视社会组织
结构和群众运动,来把握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和变化规律。长期历史的合理性。
第一帝国确定中国历史的基调(从统一中国到汉代灭亡BC221—AD220)第二帝国尝试货币管理,但功败垂成。(隋唐宋AD581—1279,并不是第一帝国的延续。中国社会纵向与横向的流动幅度增加和扩大,科举制度的产生和人口迁移)第三帝国的退缩符合历史模式(主体包括明清1368—1911,元朝的行政体制缺乏一致,反映征服者的困境:既不愿意完全遵照中国式的官僚管理系统,又找不出更好的方法管理农民数量如此庞大的国家。许多经济活动在宋朝达到高峰,此刻却一一退却。明代发行货币失败,其后五百年的政府因此缺乏货币管理工具,整个国家内向而不具备竞争力。现代中国的所有痛苦完全起源于明代开国之初,因为当时将退缩的精神加以制度化。在税法和政府财政方面,明代帝国将自身限定在狭窄的范围内。)
主要参考书目《黄河青山》《放宽历史的眼界》《万历十五年》《中国大历史》《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建议:
1,多读书,在有限的范围内阅读更多的书目。对很多问题才能形成一般化的认识。2,思考和阅读同步进行。怎样思考,这不是问题。
3,多上共识网,内中很多言论都紧跟国内思想界的发展进度。不推荐太多的网站,因为推荐太多就没人会看了。只推荐一个网站,大家反而偶尔会去转一转。
4,阅读中国传统经典。是否成为必读,这个需要我们商榷。
5,黄仁宇的书难看,翻译问题。很多西方学术著作,都很难理解,所以要学好英语,看英文书。
南怀瑾: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 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第二篇:各国读书会发展历史
【瑞典】
最早是1902年由瑞典中学教师奥斯卡奥尔森在瑞典南部的兰德(Lund)创立的。
他曾经访问过美国,实地考察1870年代发起的美国学拓扩(Chautauqua)集会——西方读书会的早期雏形的成功而受到激发,于是回国后创办读书会。由于他报道撰写了第一个学习圈的内容,发展了关于学习圈的观点和理论,该读书会被视为第一个现代读书会。他和陶行知一样,对教育实践、理论和哲学都有探索,也和陶行知一样,受杜威思想的影响。他对学习圈的观点是:学习应是不昂贵的,学习方法要简单,每个人都能参与;参与者是平等的,都有相同的机会来表达自己,对学习的规划都有自己的见解。他的理想是“每个人都应该自己教育自己”。
19世纪末20世纪初,瑞典是个贫穷的国家,大多数人居住在乡村,人均受教育水平尤其是工人和农民受教育水平很低。民众运动中,服务于他们的团体,如工会、自由教会、禁酒社团、各种政治组织就意识到,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对个体而言,成为一个能力很强的公民很重要;对组织而言,拥有受过教育的成员也很重要,受教育的人越多,组织越强大。
现状:学习圈已成为瑞典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参与全员性、地域分布广泛性、活动主题多元性的特点。几乎每个乡村都有读书会,数量超过30万个。瑞典全国阅读协会联盟?
10个国家学习协会每年大约组织32万个学习圈,参与人数达250万个之多。大约75%的18至75岁瑞典人曾经参加过学习圈,大约40%的瑞典人在过去的三年中参加过至少一个学习圈,大约10%的瑞典人每年参加学习圈,5%的成人而言学习圈成了业余时间活动的主要部分。
年龄上,13-24岁15%,25-65岁65%,超过65岁20% 性别上,妇女57%,男性43% 主题上,美学如艺术、音乐、戏剧非常受欢迎,占学习圈活动的一半,尤其是音乐,单科最受欢迎的。公民学和类似的课是第二大受欢迎的。此外是行为学方面的课,语言、数学、自然科学和其他科目。
资金上,除政府津贴扶助之外,学习协会还通过社会名士、机构及公司赞助等开展活动。
自上而下——
国家成人教育委员会负责分发政府津贴给10个国家成人教育协会,国家成人教育协会负责学习圈领导人的培训和派任;每个成人教育协会都有相当数量的地方办事处,总数大约有500多个,由这些办事处具体组织当地的学习圈活动。
瑞典学习圈领导者必须接受培训,由各个学习协会培训和聘任,监督。
成功原因:
1、建立学习圈图书馆,1905年,由政府拨款购买书籍,由读书会保存并提供给一般社会大众。
2、专门的学习协会成立。政府通过学习协会支持学习圈的原因是学习协会在满足所有类型的市民需求方面比政府更有效,运作更灵活,成本更低。3、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家成人教育委员会开始负责分发政府津贴,并开始对学习圈进行跟踪和评估。
1974年瑞典议会通过对读书会做更多经费补助的决议使其发展更为迅速,每年以10%以上的成长率持续增加,到2008年,读书会数量约为28.5万个,参加人数约200万人。特性:
1、学习圈服务于组织,成为组织中教育、信息、问题解决、政策决定和行动的地方,过程制度化。
2、铁三角:训练有素的主导者不是老师,阅读材料不是教材,主动积极的参与者不是被动接受的受教者
3、共同的话语氛围
4、遵从自愿参与和民主的原则,每个人的意见皆有效用,而且被接纳
5、聚会场所以参与者生活、工作和平常聚集的地方为主
6、地方自主性,摆脱中央的指导和资源的控制,以组织、小区和参与者的角度为出发点。瑞典的大众成人教育尤其是学习圈,已经而且正在被中央政府和地方当局用来促进市民参与各种重要事务。如,当政府想鼓励人们了解有关欧洲货币联盟的知识时,他们就会给学习协会提供更多的资金来支持开展这个主题的学习圈。由于学习协会具有分散性,他们可以轻而易举地在全国范围内提供学习圈。无论什么时候,当需要开展一项学习活动时,只要能够说服学习协会加入,这项活动就很容易开展起来。
【台湾】
台湾地区读书会的起源可追溯到1923年,读书会曾被视为思想反动组织而一度被禁止。先在民间自发成立,并自我成长,后来受到当局的重视,可以说是自下而上的发展。
1982年,台湾学者林明德提倡书香社会,鼓励以书柜代替酒柜,开始有热心人士在社区推广家庭阅读;1985年,台北市成立第一个社区读书会——袋鼠妈妈读书会;1990年以后,全岛开始推行“故事妈妈”模式,成立7个故事妈妈协会,由毛毛虫儿童哲学基金会推广,文化建设委员会加入。儿童文学工作者林真美小区亲子阅读。
1990年起,政府倡导成人教育,非正式教育的多样化学习刺激了民众的学习欲望,许多文教机构也编列预算倡导成立读书会,于是,读书会在政府及民间团体的推动下蓬勃发展。1996年,文建会启动“书香满宝岛”的文化植根计划,希望配合读书会的推广来落实书香社会的愿景,倡导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该计划通过高校和公共图书馆大力培养读书会人才,奖励民间团体筹组读书会,并协助组成读书会团体。
2003年,官方登记的社区读书会有1278个,学校读书会6141个。佛光山人间佛教读书会全球成立读书会1000多个,会员10000多人。
中华民国读书会发展协会,2009年的保守估计,目前台湾地区约1.5万个读书会在运作。读书会在台湾地区是非常普遍的。
经过多年的发展,读书会已经逐渐成为终身学习组织的形式之一,成为一种官方大力推动、民众乐于参与的阅读活动形式。“教育部”的目标是台湾地区每个村至少成立一个读书会。
蓬勃发展的原因:
1、民众终身学习意识空前高涨。读书会强调自主学习的多元形态,专业分享、合作思考等学习特质,最适合强调民主、尊重多元观点的现代社会。
2、地方政府部门的全力扶持。如给予经费补助、奖励优秀读书会、举办读书会博览会、培养读书会带领人、编印读书会刊物和提供读书会活动场所等。
政策面——明确读书会为图书馆教育推广服务工作中的活动项目之一,将读书会列入社会教育工作的重点,1998年教育部发表迈向学习社会白皮书,奖励民间团体筹组读书会,并协助其组成全国读书会团体。
3、公共图书馆的努力推动。图书馆扮演直接执行的角色及间接推广的角色,前者是图书馆自办读书会,后者是培训读书会带领人或提供各读书会后援协助。常见活动形式,将读书会活动的次数纳入常规统计中。台湾省立台中图书馆
自办读书会;为读书会提供各种协助(协助成立,免费场地提供,定期举办读书会带领人培训,发行刊物,组建网站,协助读书会成员取得购书优惠等);奖励读书会(高雄市图书馆,公开表扬及现金奖励,会员可优先录用为图书馆义工,读书会团体及会员可优先成为图书馆相关活动的合办单位及讲师,图书馆协助读书会登记立案,为读书会争取政府经费补助)
4、理论体系、培训体系成熟
邱天助、林振春、林美琴、简静惠等。教材涉及读书会的概念、成立、教材及培训,完整的理论体系。台湾师范大学成人教育研究中心率先于1993年举办社区妇女读书会领导人培训,此后,许多机构也相继办理此类课程。高雄师范大学成人教育中心
5、完善的组织系统
成立各级读书会发展协会,不少读书会也注册成为法人社团,有完整的组织架构、章程等。
爱读书的主题:心灵成长、亲子关系、生涯规划、育儿技巧、人际关系、文学和外语等。自我成长、亲子关系和人际关系为最多,政治、经济、法律方面较少涉及。
主活动:读书、分享生活经验 副活动:参观、讲座、课程、社会服务、会员联谊、作家座谈等,凝聚团队的向心力。主副活动互相交叉。
【大陆】
读书会在港台地区开展20多年了,但在中国大陆还是新生事物。
类似读书会的学习团体,但名称不同,读者俱乐部、沙龙、英语角、研究会、协会、学习小组、学会等,有读书会之名,而无读书会之实,整个社会对读书会这种学习团体还是缺乏认同。有些图书馆举办的读者活动虽然称为读书会,实际还是为读者之间有关读书的座谈会或茶话会,这种不具备系统性和持续性的读者活动,显然与读书会的内涵还是有不小的距离。在阅读推广活动方面,我们更偏重于举办读书节、读书月这样的大型活动,倡导的是大众阅读,过于追求场面,对读书会这种实效性更强的小群体阅读则重视不够。
深圳为例,名义上的读书会近百个,但真正意义上的读书会还没有。民间读书会基本上组织松散,并未获得社会团体法人注册,在举办读书活动上,面临着缺少必要的专业指导、缺乏固定活动场所和活动经费不足等问题。
【新加坡(2008年资料)】
1996年民间读书会的火焰在新加坡点燃,全国性读书会——新加坡读书会在1997年3月成立,几年后,有20多个团体成立华文读书会。读书会分布在社区、学校和监狱中,基本都是公益性质。
2005年~2007年Read!Singapore新加坡国家图书馆启动“读吧,新加坡”全民阅读计划。利用发展了本国已有的各种读书会。
推荐固定的书籍、短篇小说,体现各民族的文化、习俗、生活中的特色、美好和困惑,英语、华语、马来语、泰米尔语。每年开幕为期一天的“阅读节”,国家政要出席,并有歌舞、舞台剧、演讲等。
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管理局,组织人员不足10人,但培养了为数众多的教师、志愿者、各个图书馆的管理员,并将这些志愿者铺到各个读书会中。
出租司机读书会(每月第四个星期六晚上,社区图书馆举办读书会,的士司机和公众都可以免费入场参加)、美发师读书会(文化低,与顾客有了新的聊天话题书)、医护人员读书会(与患者之间沟通)„„
弊端:阅读是很私人的事情,大家的品位和兴趣各有不同,固定书不够好;在全世界青少年图书阅读普遍下降的今天,缺乏对青少年读书的指导
新加坡读书会发展协会,负责协助新加坡读书会的成立和发展,主办读书会培训课程,培养读书会种子及领导人,担当新加坡读书会之间的桥梁,协助其互相联系与协作。
【日本】
19世纪60年代中后期,妈妈们自发组织许多家庭书屋,由富有经验的故事妈妈带领其他妈妈进行儿童阅读。所谓家庭书屋,就是利用自己的住房和藏书,为住在附近的孩子们提供图书借阅、故事会等服务的小型活动场所。土屋儿童书屋、入舟町土屋儿童书屋、桂书屋、松籽书屋(儿童文学家、)这四家公益性质的家庭书屋,成为东京儿童图书馆的前身。家庭书屋的迅速发展,直接推动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日本全民阅读运动。
公共图书馆倾注全力组织、支援各类读书会。发源于福井县的联合读书会,1958年(20世纪50年代末),不读书群比比皆是,有识之士必须消除市民对读书的偏见,积极开展有组织的读书活动。
福井县读书会联络协议会----市、町、村“联合读书会”营运委员会----联合读书会
联合读书会实质上是个人自由阅读与集体交流阅读体验相结合的方式,每个读书会选定某书,会员人手一册自行阅读,然后在每月举行的座谈会上彼此交流阅读体会,并鼓励和允许不同观点相互争论。请作家现身说法,介绍作品的创作理念、宗旨和特色,或者作品朗读会,组织会员到作家出生、生活、创作的地方旅游、参观,实地体验其生活、创作环境,以便深入理解作品内涵。
凡想参加联合读书会的市民,均可自愿向各级图书馆报名,交纳一定的会费,满15人即可成立一个读书会。
县立图书馆专设“谈心书库”,每种书籍均有15个复本,称为一组,而其他书库的图书仅一个复本。根据各读书会的图书需求,从谈心书库中提取图书,直接由专人、专车送达各读书会。
【香港】
公共图书馆,青少年读书会。只要是9-17岁的青少年,并已成为香港公共图书馆的登记读者,就可以就近参加32间分馆联合举办的青少年中文读书会,此外,香港中央图书馆及五间分馆举办青少年英文读书会。
【美国】
全国各地均有读书会组织,如纽约州成立了读书会联盟来推广读书会,该组织获得洛克菲勒兄弟基金及大学的支持,有许多公共图书馆等单位加入。
【芬兰、丹麦】
只要读书会聚会达到一定的次数,就可以获得政府的补助。
【常规资料】 定义
所谓读书会,根据瑞典官方的成人教育公告的解释,读书会是指由一群人定期地聚会,针对一个主题或问题,进行有计划的学习。卡兰德以瑞典读书会为例,读书会的特性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小团体研读,参与者因共同兴趣结合在一起,组织者的作用是刺激讨论,参与者通过相互讨论彼此帮助,目的是理解和相互启发,虽然有阅读计划和研读素材,但并没有固定的知识或材料,也没有要达成的特定目标,自愿参与,聚会时间和地点以参与者方便为原则”。
台湾“中华民国读书会发展协会”,则将读书会界定为一群朋友通过阅读和讨论,以增进思辨与批判的能力,扩大心灵空间的小团体学习形式。
究其本质,读书会是由具有读书意愿的一群人主动组成的读书团体,它由成员共同推选领导人,共同决定阅读书目、聚会时间、地点和阅读研讨方式,并互相切磋,分享乐趣,共同成长,以期提升读书风气,达成书香社会的目标。它是一个自主、自由、自愿的非正规学习团体,通过成员阅读共同的材料、分享心得与讨论观点,以吸收新的知识,激发新的思考,扩大生命的空间。读书会是由一群人参与的互动形态的阅读,参与者不必具备专门的学术背景,但可获得丰富的实际经验。通过参与读书会,大家学习讨论、辩论的技巧,培养思考和尊重别人意见及分担责任的习惯,同时通过读书、学习和讨论分享参与的乐趣和成长的喜悦。对话和讨论是读书会的基本精神,时时激发新意和遐想的交谈,带领人并非扮演教师的角色,而是一个促进者,带领成员以民主与自主的方式参与讨论。
读书会的意义
对个人而言,以书会友,稍微勉强自己读书,以报告的方式,加强个人表达力;以讨论的方式,激荡思考判断力,以期能扩充知识领域,养成读书习惯;可以学会聆听、包容、欣赏、耐心、关心、了解和反省
对社会而言,1、传播书香文化,读书会是离开学校后接触书本最好的平台,唤起民众重视阅读的风气;
2、塑造民主素养,读书会强调开放、尊重、包容多元、理性沟通和倾听异见 等精神,正是民主社会必备的基础素养;
3、增进社会和谐,讨论中统一认识,学会沟通和包容,消除思想对立
民间读书会的兴起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公民社会发展与推动全民阅读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展现地区阅读风气的重要标志。
纵观世界上全民阅读率较高的国家和地区,全民阅读社会的实现,往往伴随着一大批有影响力的民间阅读团体与组织的成长与壮大。
台湾大型阅读推广活动主要有台北书展、读书会活动、世界书香日活动和好书交换活动等。目前台湾读书会无处不在,已成为衡量一个地方阅读风气的官方指标之一,读书正变成一种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和一种由相关部门鼎力相助的公益活动。
台湾经验表明,发展读书会是落实终身学习、创建学习社会的有效方式,因此,读书会是一种非常值得大力推广的阅读活动形式,文化、教育部门可借鉴台湾地区的经验,鼓励和扶持图书馆、学校、社区及民间团体成立各类读书会,培养全民阅读风气,营造书香社会。
带领人要求
铁三角的领导者,在瑞典全国教育协会联盟出的《瑞典读书协会》一书中指出:一个优良的领导者,会将成员带入团体,激发其自信心,他们创造正向的气氛,放低自己的角色,他们知道何时鼓励成员,何时要制止;他们维护学习圈活动的多彩多姿,永葆动力。因此,领导者拥有系统的学科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有保持团队动力和促进成员间互动的心理层面的知识。
阅读是文化、社会、经济的基础;阅读让我们站在前人的肩膀,看得更高更远;阅读让我们碰触生命的喜悦,发现世界、分享爱;阅读是开启通往知识殿堂的钥匙,因阅读而学习,学校里将没有落后的孩子。2008年,台湾地区各县市政府及图书馆代表共同签署的《阅读宣言》如是说。
【将来参考】
借鉴国外,建立民间阅读组织的孵化与培育机制。
1、提供活动场地与推介平台,协助相关社区民众及团体成立民间阅读组织;
2、推动地区民间阅读组织发展协会的建立;
3、为民间阅读组织的运作提供各项参考资料;
4、定期举办民间阅读组织领导人培训班,培育民间阅读组织的种子
未来是让学习协会内的大部分IT支持的远程教育实际上都是既有远程聚会,又有面对面的聚会,被称为“灵活学习”。让那些彼此住的很远的人们提供服务,也为那些由于某种原因不能定期聚会参加学习的人们提供机会。大众成人教育网www.folkbildrting.net
中国图书馆学会下读书会发展协会?
大学合作,设计读书会培训课程,大力培养读书会培训讲师等,并实行认证制度
第三篇:交谈教案
交谈
教学目标:
1、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人际交往中交谈的原则。做到谈话有礼貌、态度坦诚。
2、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掌握交谈的技巧。能够根据不同的对象和场合使用得体的语言。掌握在交谈中宜选的主题和忌谈的主题。能在公众场合态度自然地与人交谈,为今后扩大人际交往面打下基础。
3、通过课堂情境练习,让学生了解在成功的交谈中,还要学会倾听。
教学重点:
掌握交谈的基本原则和交谈的技巧。教学难点:
能在交谈的进程中善于提出、控制、调整话题,根据对象、场合使用恰当得体的交谈用语。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身边事例导入。
一天,某班的学生陈某不小心碰翻了卢某盛满粥的碗,卢某沾了一身的粥,陈某见了,心里觉得不好意思,但他却什么也没说,或者不知道怎么开口。这时,卢某有了怒气,说:“你没长眼睛呀?”陈某听了,声音也不轻说:“干吗,我又不是故意的。”卢某说:“不是故意的就算了?”陈某说:“那你还想干吗?”„„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不久就吵了起来。最后还打架,进了保卫科。
你们觉得,他们俩为什么会打架,是他们喜欢打架吗?假若你是陈某或卢某,你怎么处理当时的情况?
评析:其实,这中间主要是他们的交谈出现了问题。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假若他们知道怎样表达自己的心声,那么不愉快的事就不会发生。只需一句礼貌地“对不起”,一句诚恳的道歉完全可以化解矛盾。
不善于与人交谈,常常容易引起纠纷或误会。而善于交谈,则可以收获事业的成功,人际关系的和谐。这节课,我们来谈谈如何交谈的问题。
二、分析案例 面试
三、新授
(一)测测你的交谈能力。
每一个人与别人交往的要求都不同,而表达自己及领会他人意思的本领也因人而异。你想知道自己与人交谈的能力吗?不妨测试一下,每题有三种答案可供选择(A.肯定B.有时C.否定),答题后可以计分评判自己的交谈能力。1.你有否时常觉得“跟他多讲几句也无意思”?
2.你是否觉得那些太过于表现自己感受的人是肤浅的和不诚恳的? 3.你与一大群人或朋友在一起时,是否时常觉得孤独或失落? 4.你是否觉得需要有时间及一个人静静地才能清醒一下和整理好思绪? 5.你是否只会对一些经过千挑百选的朋友才吐露自己的心事?
6.在与一群人交谈时,你是否时常发觉自己在胡思乱想一些与交谈话题无关的事情? 7.你是否时常避免表达自己的感受,因为你认为别人不会理解?
8.当有人与你交谈或对你讲解一些事情时,你是否时常觉得很难聚精会神地听下去? 9.当一些你不太熟悉的人对你倾诉他的生平遭遇以求同情时,你是否觉得不自在? 解说 :每道题选A可得3分,答B的可得2分,答C的可得1分。
如果你得分22-27,这表示你只有在极需要的情况下或者对方与你志同道合时,才同别人作较为深入的交谈,但你仍不会把交谈作为发展友情的主要途径。除非对方愿意主动频频跟你接触,否则你便总处于孤独的个人世界里。
如果你的得分接近21,则表示接近孤僻的性格。
如果你得分15-21,你大概比较热衷跟别人做朋友。如果你与对方不熟识,你开始会很内向似的,不大愿意跟对方交谈。但时间久了,你便乐意常常搭话,彼此谈得来。
如果你得分9-14,这表示你与别人交谈不成问题。你非常懂得交际,较易用产生一种热烈气氛鼓励人家多开口,同你谈得拢,彼此十分投机。
(二)了解交谈的原则和技巧
从案例入手让学生掌握交谈的基本原则。
交谈是社会生活中最基本的口语交际形式,如何才能顺利的与人交谈,气氛融洽呢?让我们来看几个案例。
案例一:
1、纽约电话公司曾碰到过一件相当棘手的事情,一名顾客痛骂其公司的接线生,并拒绝缴纳电话基本费,还列举出多项罪名,公开指控纽约电话公司。
最后,公司的一位说客,登门拜访这位暴躁凶悍的客户,并顺利地解决了问题。而他在拜访这位先生时,唯一所做的事就是专注地听对方将满腹牢骚倾泻出来,并一再地点头称是。评析:在交谈中要懂得专心听对方发表意见,因为天下最叫人迷醉的,莫过于这种专注的倾听。但是我们大多数人却忘记了这个简单而又实用的道理。我常看到一些商人不惜重金,在黄金地段租下昂贵的店面,装饰得豪华富丽,摆设得琳琅满目,叫人目不暇接。然而,他们却不懂得请一些真正能耐着性子,听取顾客讲话的店员,来促进其销售工作。许多店员动不动就打断顾客的话,而独自吹嘘乱侃起来,自然惹人生厌,到头来再也不会有生意上门了。结论:交谈的原则之一就是要有礼貌,既包括使用恰当的礼貌用语,也包括用礼貌的态度去倾听别人的谈话。案例二:
2、小李大学毕业后在一家公司做营销,工资千把元,销售提成也是千把元。他一天到晚都在谋划找钱。尽管绞尽脑汁,也找不着生钱之道。
一天他在茶馆邂逅一位客户,不到半小时就成交一笔生意,他认为机遇来了,应该好好把握住,就没像以往那样,让客户直接到公司提货,而是用低价把货从公司买出来,再交给客户,从中获利近万元。
照理说,小李不到半天就挣下这笔相当于自己四五个月工资的钱,算是找到挣钱的好门道,向自己的目标大步前进了,应该欢欣鼓舞才是,可是他却闷闷不乐,高兴不起来。虽然他知道客户不是本市人,提了货就离开了,公司是无论如何也不会知道这笔生意的。但是自己总觉得做了对不起公司的亏心事,加上公司老总对自己也不错,越想越觉得这事做得太离谱了。
第二天小李带着这次赚的钱和辞职书,走进了老总的办公室。向老总坦诚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老总了解情况后说:“你这做法确实欠妥,但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公司需要你这样坦诚的职工。你不能走!你赚的这笔钱就作为对你坦诚的奖励。”小李说:“不走可以,但这
笔钱我不能要。我做了对不起公司的事,公司不处罚我,这就够了,我哪还好意思领奖啊!”
年终发奖时,小李发现自己的奖金比别人多了1万元。
评析:小李的坦诚赢得了老总的赞赏和信任,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坦诚往往会达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结论:交谈的原则之二坦诚
3、一次,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与丈夫吵架了,丈夫独自回到卧室,闭门不出。女王回卧室时,只好敲门。
丈夫在里边问:“谁?” 维多利亚傲然回答:“女王。”
没想到里边既不开门,又无声息。她只好再次敲门。里边又问:“谁?” “维多利亚。”女王回答。
里边还是没有动静。女王只得再次敲门。里边再问:“谁?”
女王学乖了,柔声回答:“你的妻子。” 这一次,门开了。
评析:学会以平等的态度待人,没有打不开的门。女王尚且如此,何况普通人呢? 结论:交谈的原则之三是平等。
4、某大龄青年因择偶屡屡受挫而灰心丧气,而你有意为他牵线搭桥。“假如你还没有找到对象,我想为你介绍。”如此直言相告必定犯其忌讳,令人扫兴。“假如您对个人问题还没有考虑成熟,我愿意提供一位较合适的人选,您意下如何?”这样以婉词相代,给对方有“主动权在我手中”之感,自尊心得到充分尊重,有关介绍对象的交谈就能顺利进行。
结论:交谈的原则之四是避讳。
如送红包、送钟、喜庆日子说吉利话、美女称呼、回族人不吃猪肉等。
中国人问吃饭、西方人谈天气、工资。
四、课堂练习
1.分析、表演案例 :李明与张奶奶
2、甲乙闲聊
甲猛然发觉自己失言,因为乙的个子更矮,而且也因此而苦恼。此时甲急中生智,忙说:“其实,有资料表明,矮个比高个更精明,寿命也更长。就说我哥哥吧,他最近翻译出版了一部英国长篇小说,你是英语教师,正要请你指正呢!”如此岔题,天衣无缝,妙不可言。
避讳,不仅是语言艺术问题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问题,更是对待朋友的态度问题。要想真心诚意地尊重他人,就必须学会在交谈中避讳。
3、填空
4.小林去陈教授家吃饭
结论: 因此我们在平常交谈中要注意根据不同的场合和对象采用得体的语言以免闹笑话。
5、女教师家做客
小王灵机一动,问:“张老师,您爱人贵姓,他也是教师吗?”“姓李,是个工程师!”“噢!”小王如释重负,大大方方地伸出手去,叫道:“李工,你好!”
¨案例一中的小王反应机敏,从工作角度出发,称女老师的爱人为“李工”,得体又大方,但是如果女老师的爱人不是工程师,而是医生或者是个体户,小王又该如何称呼他呢?
五、小结
交谈要在礼貌、坦诚、平等的氛围下进行,要寻找具有共同爱好、共同知识的话题,要根据对象、场合使用得体的用语。
六、布置下节课任务:学习交谈技巧
七、分享一则笑话
第四篇:学会交谈
急事,慢慢地说;大事,清楚地说;小事,幽默地说,没把握的事,谨慎地说;没发生的事,不要胡说;做不到的事,别乱说;伤害人的事,不能说;讨厌的事,对事不对人说;开心的事,看场合说;伤心的事,不要见人就说;别人的事,小心地说;自己的事,听听自己的心怎么说;现在的事,做了再说;未来的事,未来再说。
所谓说话就是为反应别人的思想,回答别人,而表现自己的意见,也就是言为心声,因此我们在研究说话的技巧之前,必须多接受别人的话语,也就是要先做个良好的听话者。人与人之间传达思想与感情,必须使用语言为媒介。与人谈话的目的,不外是为获取对方的意见或表达自己的意见。因此血气方刚的青年人,应知口利似剑应小心才好,这里提供一些技巧,分析如下:
一、谈话的态度:在谈话时不应抢,更不就强,必须多听;发言时,必须态度和善,谦虚中肯,要给人有好的印象,如此听话者也很乐意接受你的劝说。可是有一些人,由於具有强烈的发表欲,无论在任何场合都是喋喋不休的,甚至硬要别人聆听他的话,这种人,大部份是属於歇斯底里的性格,所以其说话的目的,只是为了满足他自己的发表欲望,其内容并不新颖丰富,只是为了使别人注意他而已。因此,这种人的谈话除非用强制的手段,召集别人,否则根本没有人愿意自找这份麻烦的。
二、说话的重要:说话时如果不加思索,想到就说,个人的弱点,完全暴露,片言之误,可以启万口之讥。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与了解,大半有赖於说话,同是一句话,有说话技巧的人,说得人家中听,心悦诚服,没有说话话技巧的人,说得人家动气,肝火上升。
三、会说话的条件;会话是极简单的事,你问我答。其要领须具备三样条件:
1.温和婉转:对话第一要婉转,能婉转才有磁力作用,有磁力作用,才能使听者表示同情。包括几个要点:声调要和悦柔顺,使听者悦耳;态度要和悦诚恳,使见者动容;措辞要圆润周到,使听者感动;三者缺一,绝不能算是婉转。2.明达不紊:对话的语句,虽然不多,却也要说得条理清楚,理由明达。不必说的话,一句都不说,这种措辞组织,都须有相当分寸,事前当然要有一番预备的,否则临时应付,必多遗漏,必多泛语,去明达二字已远了。
3.诚恳亲切:彼此对话,以亲切为第一,情其亲切,才有好感;有好感,才收好果;所谓亲切就是诚恳;全在乎精神集中,用柔和的眼光,正视著对方,态度诚恳,语气诚恳;最不好的现象,是对话时双手搭著天平架子,挺著胸脯,双目视於他处。至于头特别俯下,表示出一种可怜兮兮的神情,也足以使听者不快,甚或引起卑视之心。
谈及说话的技巧,往往一句话说得不好会招致大祸,这是常常可以见到的事,俗语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因此我们怎能在说话时不时时谨慎呢!
讲话还要看机会,机会没有到不可以说得太早,机会一到,该说就说,不说反而不好。
因此,说话太多,不如说少一些为妙,说话少的又不如说话好的。有道德修养的人深怕话说错了,所以三思而后言;有信义的人,恐怕滥说话不能兑现,也不敢多说或轻诺;有机智有才谋的的人,恐怕机密泄漏,也不敢多说话。会说话的人话虽然不多,但词句中肯而恰当,收效宏大。因此说话妙比说话少更胜一筹。
人与人相处,不可能始终默不作声,就是最沉默的人,在必要时,也不能不说几句话。说话是沟通彼此感情,传达心声的必须工具。你与熟人说话而使彼此情感意思沟通,不算本领,要能与生人讲话,谈得推心置腹,相见恨晚,才是你真正的本领。这样虽使说话的目的达最高境界,但说话尤不能伤人或失人和。
第五篇:读书会(推荐)
读书会简介
为了培养大家的读书习惯,扩大大家的知识结构,增进同事之间的交流,上末何总提议在公司举办读书会。经魏老师提议,让我来负责此事。
为此我召集了同事们就此事进行商讨。经过商讨,同事们主要对以下几方面的书籍感兴趣。
一、中美文化类(美国的基督教文化,中国的儒释道文化)
二、营销类
三、管理类
四、心理学类
五、教育类
六、美国旅游风土人情。
读书会所交流的不仅仅是读书的心得,还有大家工作的心得,对公司的建议等等,只要有利于大家知识的增长,感情的交流都可以。
读书会具体实施办法是。先按照大家的的提议,采购第一批书,再加上我们书柜里原有的书,合起来有十几本,每个同事选取一到两本拿去看。(何总提议的是领导不参加,就我们一线的员工参加。所以第一批书籍采购回来后,每个人可以分到一本)。以后再根据需要继续采购。
读书会每个星期举办一次,时间定在星期四或者星期五的下午。由于读书会是一种大家自愿参与的形式,所以每星期的主讲人都是采用自愿报名的方式。但是自愿方式有一个缺点就是有时可能会没有人报名。所以演讲人的选择办法就是自愿报名和我指定相结合。由于公司的人员流动性较大,经常会出差,所以每星期要两个人做准备,但是只有一个人讲。
每周的读书会由演讲人确立一个主题,然后在本周的读书会结束后确定下周读书会的主讲人。
每次读书会都要做一个关于读书会的会议记录,记录内容包括读书会的时间、主讲人,演讲的主题,参加会议的同事,记录人,以及演讲的主要内容亮点及不足。会议记录要尽可能详尽,记录完成后交给魏老师。记录人如果我在的话就由我记录,我不在的话就指定一个在场的同事作记录。
唐鑫
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