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贯穿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一条红线[本站推荐]

时间:2019-05-12 01:35: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贯穿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一条红线[本站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贯穿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一条红线[本站推荐]》。

第一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贯穿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一条红线[本站推荐]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贯穿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一条红线

作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分别代表着马列主义传入中国后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伟大的历史性飞跃。就理论本质而言,作为无产阶级解放和斗争的学说,马列主义向人类指明的是一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根本道路。因为社会革命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与马列主义一脉相承的两个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体现了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道路上所取得的卓越成就。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无疑是贯穿这两大理论的一条红线。但由于所处的时代条件不同,它们展示的历史风貌也各具特色。

一.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如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毛泽东思想的着眼点是:首先通过无产阶级领导的农民土地革命来变革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生产关系,这一步是解放生产力。其次是发展“新民主主义的资本主义”,这是为经济落后的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夯实物质基础。它是发展生产力的重要环节。

作为中国革命的理论指南,毛泽东思想的首要任务是:砸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腐朽的生产关系,解放中国的社会生产力。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长期遭受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欺凌和压榨,社会生产力陷于停顿。这个基本国情意味着:1.中国社会生产力要获得解放和发展,首先要解放农村的生产力。这就必须摧毁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这是半封建半殖民地腐朽的上层建筑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毛泽东坚信:“宗法封建性的土豪劣绅,不法地主阶级,是几千年专制政治的基础,帝国主义、军阀、贪官污吏的墙角。打翻这个封建势力,乃是国民革命的真正目标。”(1)2.要变革地主土地所有制必须有农民的广泛参与。农民是民主革命不可或缺的阶级力量,没有它的加盟,革命难获成功。对于中国无产阶级而言,仅凭本阶级单打独斗是无法撼动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结成的强大的反革命联盟。因而,如何农民阶级结盟便成为中国工人阶级领导革命伊始就需解决的难题,这是革命成败的关键。正如马恩在总结1848年欧洲革命的教训后所认为的那样:“在一切农民国家,如果没有农民合唱队,无产阶级革命的合唱将变成挽歌。”(2)

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在中共党内首创“井冈山道路”,这条道路的本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农民土地革命,其内容是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场革命埋葬了中国农村的封建剥削制度,激活了农民的革命和生产热情,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当中共把农民对土地的本能渴求升华为阶级意识去推翻代表没落生产关系的现政权时,它所迸发出的力量犹如火山喷发。

就解放生产力而言,土地革命是必要手段。但解放之后又如何发展呢?这是毛泽东思想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自中共登上政治舞台后,追求社会主义便成为奋斗目标,这是发展生产力的根本途径。社会主义作为对资本主义的扬弃,它理应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之上,这是社会主义的天经地义。因而,要在尚处于前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中国建立社会主义,1难度是显而易见的。怎样才能为社会主义大厦奠定基础呢?毛泽东设想用“新民主主义的资本主义”(3)来夯实社会主义的地基,以解决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建立社会主义所必需的物质基础。这是发展生产力的重要一环。

毛泽东坚信,民主革命胜利后,“因为肃清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障碍物,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社会中会有一个相当程度的发展,„„这是经济落后的中国在民主革命胜利之后不可避免的结果。”“这种形式的民主革命,虽然一方面是替资本主义扫清道路,但在另一方面又是替社会主义创造前提。”(4)作为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向往的并非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他真正企求的是作为现代生产力物质载体的工业文明,这既是资本主义的物质基础,更是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没有高度社会化的机器大生产,社会主义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显然,毛泽东追求的“新民主主义的资本主义”绝非旧式的资本主义,而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干净的”资本主义,取其善果,避其恶果,这才是其本义所在。“一定要让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在不能操纵国计民生的范围内获得发展的便利,才能有益于社会的向前发展”。这个方针必须几十年不变。否则,“要想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废墟上建立起社会主义社会来,那只是完全的空想”。(5)

毛泽东把新民主主义作为中国迈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期,欲借资本主义的物质文明来浇铸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注一],这是可贵的理论创新。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意味着中国解放生产力的历史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但由于新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险恶异常,发展“新民主主义的资本主义”已不具备实践的条件。在国民经济刚刚恢复的1952年底,毛泽东便决心放弃巩固新民主主义秩序并长期发展的设想,改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大陆基本建立。

毛泽东屏弃新民主主义,迫不及待地向社会主义进军,这给中国社会主义的建设带来了深远的影响,由于未能构筑起雄厚的生产力基础,中国的社会主义在经历了短暂的辉煌后,逐渐丧失了应有的生机和活力,生产力长期停滞,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无从体现。六十年代后,毛泽东更是期图用不断提升生产关系的做法、用大规模的阶级斗争和群众运动来释放生产力蕴涵的能量,这从根本上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方向。历史注定,毛泽东未竟的事业将由他的后继者邓小平来完成。

二.邓小平理论着力解决的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社会主义中国,如何解放和发展生产 力?邓小平的思路是:改革开放。其核心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是新时期解放和发展中国社会生产力的一场深刻的革命。

比起摧枯拉朽的解放生产力的暴力革命,中国发展生产力的路途走得异常艰辛。在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度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这只为发展生产力创造了社会条件,但并不等于社会生产力能够自然而然地进步。社会主义应怎样建设?中国共产党既无现成的理论可援引又无成功的经验可借鉴,这是马克思主义面临的“中国课题”。就此而言,中共所做的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

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已经在坎坷中行进了二十余年,尽管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比新中国成立前有了翻天地覆的变化,但这样的发展与社会主义应该具备的生产力水平显然有相当大的距离。在邓小平看来,中国搞了那么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但总的来说,很长时间处于缓慢发展和停滞状态,人民生活还是贫困。”原因何在?站在历史巨人的肩上,邓小平对此有着深刻的领悟:“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领袖,中国革命是在他的领导下取得成功的。然而他有一个重大缺点,就是忽视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是说他不想发展生产力,但方法不都是对头的,„„没有按照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办事。”为了使全党上下真正明白“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几十年都“没有完全搞清楚”的问题,邓小平使用经典作家从未用过的“本质”一词来概括社会主义。他总结多年来离开生产力抽象谈论社会主义的历史教训,精辟地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遵循这样的逻辑,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这就意味着在整个社会主义时期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因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发展生产力”。(7)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应该如何发展生产力?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的理论。“所有的改革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就是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其“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从这个意义是说,改革也可以叫革命性的变革。”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8)邓小平倡导的改革,改的是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以及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上层建筑。如果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比喻为“鞋和脚的关系”,那么我们可以认为,毛泽东用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为并不发达的中国社会生产力定做了一双“不合脚的大鞋”;而邓小平所提倡的改革就是把这双“大鞋”改得更合适。无疑,改革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的关键前提,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与改革同时进行的是对外开放。开放问题说到底,就是要解决马恩列都非常重视的一个问题:落后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必须“吸取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切肯定成果”。(9)就社会主义的实践来看,从列宁提出“新经济政策”到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构想,都试图解决这个问题。但是,由于客观条件不允许,同时更由于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还处于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中,他们未能获得成功。邓小平一针见血地指出:“总结历史经验,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要谋求发展,摆脱贫穷和落后,就必须开放。”“实行经济开放政策,争取利用国际上的资金和先进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经济。”“总之,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10)当然,在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的背景下,中国的对外开放也就具备了毛泽东时代所无法拥有的外部条件。

改革开放的核心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尚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而言,这是一种不同于传统模式但更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运行方式,它能够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这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是一个重大突破。邓小平破除了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传统观念。在他看来,“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要发展生产力,靠过去的经济体制不能解决问题。”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方法,“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11)

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年,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社会生产力发展之迅猛、成绩之惊人是前面三十年所无法比拟的。在这里,邓小平理论功不可没。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作为毛泽东思想的发扬光大,邓小平理论彻底解决了困绕中共两代领导人的艰难课题,即: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如何最大限度地发展生产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集中反映了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这个问题上的最高智慧。

三.总结。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华民族的百年夙愿,这是马列主义传入中国后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中国共产党所要做的工作便是找到一种最佳的路径,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的实际——包括中国革命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两个历史层面结合起来。这种结合是一个艰难的历史进程,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分别代表了这一结合的两个光辉典范。贯穿于毛泽东思想中的“革命和斗争学说”成功解决了解放生产力的难题;但其“建设和发展理论”却未能彻底解决发展生产力的历史课题。尽管毛泽东本人曾进行过有益而艰苦的尝试。邓小平在前人探索的基础上,遵循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勇于突破传统观念的局限和苏联模式的影响,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创造性地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政方针,终于找到一条发展生产力的最佳途径。就此意义而言,我们有理由认为,能够最大限度发展中国社会生产力的“特色道路理论”——始于毛泽东,成于邓小平。作为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让中国人站了起来;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让中国人富了起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百年历史进程在两个伟人身上达到了最完美的统一。

对于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其全部特征:“立足国情,把握规律,两结合”。“立足国情”指的是中国革命的实际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是邓小平理论的出发点;“两结合”指的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必须和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把握规律”是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归宿,这里的规律指的是中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也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规

云师大马列部 鄢显骏

注释:(1)、(4):《毛泽东选集》(一卷本)P16,P610,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2):转引自郭德宏《中国近现代农民土地问题研究》P2,青岛出版社1993 年版。

(3):“1944年3月毛泽东关于边区文化教育问题的讲话”转引自《任弼时选集》P526,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5):《毛泽东在七大的报告讲话集》P126—127,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

[注一] 鉴于中国资本主义先天不足的严酷事实,毛泽东甚至设想,抗战胜利后通过美国提供对华经

济援助迅速实现工业化,以此发展生产力,奠定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就历史渊源看,这堪

称中共党内最早的“开放国门,引进外资”的思想。

参阅:谢伟斯:《在中国失掉的机会》,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版。

(6)、(7)、(9)、(10):《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述专题摘编》(新编本)

P74--75、71--72、156、161、236--237、244、259、188、186,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 年版。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P451,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第二篇: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发布时间:2009年08月18日 15:24 作者:陈敏尔

一个国家的综合竞争力,既包括由经济、军事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这里指狭义文化,即精神文化)、制度等展示出来的软实力。文化作为软实力的核心表现形式,越来越成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文化软实力在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提高人的素质、增强综合竞争力中的作用,是浙江经济社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迫切需要。增强浙江的文化软实力,必须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在文化体制改革上取得新的突破,增强文化发展的创新能力

可持续的文化创新能力,是文化发展的不竭源泉。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文化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环境、传播条件发生了新的变化。所有这些,对文化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增强文化发展的创新能力,最根本的途径就是深化改革,革除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形成有利于多出精品、多出人才、多出效益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浙江文化体制改革经过一年半的试点,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果。与此同时,随着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开始显现,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扩大改革试点,突出改革重点,形成改革亮点,不断增强文化发展的创新能力。

着力于文化发展理念的创新。进一步推进文化创新,就要不断破除不合时宜的观念和意识,与时俱进地确立新的文化发展理念。具体地说,就是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文化理念,充分认识到:人民群众既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享有者,在重视打造文化精品的同时,更加重视把文化精品推向大众,努力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要;确立文化统筹发展的理念,注重城乡文化发展的统筹,注重区域文化发展的统筹,注重公益性文化与经营性文化的统筹,注重文化的存量改革与增量发展的统筹,注重国办文化与民办文化的统筹,实现文化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确立以文化促和谐的理念,致力于弘扬和谐的文化精神,用先进文化启迪和引导人民群众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以人民群众文明素质的提高,夯实建设平安浙江、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文化基础。

着力于文化发展思路的创新。要坚持把改革作为发展的动力,用改革的思路落实《浙江省文化建设“四个一批”规划》,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取得显著进展。建设一批重点文化设施,就是要加大政府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重点建设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和城乡基层文化设施。发展一批重点文化产业,就是要积极扶持发展报刊出版业、广播影视业、印刷发行业、体育服务业、文化娱乐业等优势产业,大力培育高新媒体业、文化经纪业、现代广告业等新兴文化产业。培育一批重点文化产业区块,就是要培育一批以影视产业实验区、文化旅游名胜区、工艺美术制造区、印刷包装产业区、文体用品制造区为代表的文化产业区块。壮大一批重点文化企业,就是要通过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壮大一批以大型文化集团为龙头、中小型文化企业为主体、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文化企业。

着力于文化管理体制的创新。要积极探索、努力形成既符合先进文化发展要求,又符合市场发展规律,能够有效引导精神产品生产和流通的管理新体制。要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完善管理体制,规范各自职能,“进足退够”,切实解决缺位和越位的问题。要进一步整合现有文化资源,依法规范文化市场秩序,健全文化市场体系,推进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深入开展“扫黄打非”斗争,有效保护知识产权,净化文化市场环境。要进一步探索国有文化资产管理制度,健全协调机制,提出国有文化资产授权经营、考核分配的具体办法,把坚持正确导向与保值增值统一起来。

着力于文化发展环境的创新。要注重抓好规划,结合各地各部门文化建设的实际,抓住重点项目,针对薄弱环节,在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突出文化发展规划。注重完善政策保障,坚持和完善支持文化公益事业发展的政策,认真落实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健全鼓励民营资本投资文化的相关政策,不断优化创业环境。注重文化法制建设,逐步形成有利于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推进文化发展的法制化、规范化。注重文化行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社联、文联、作协等群众团体,记协、报协、广电、演艺、印刷等行业协会在加强行业自律、完善中介服务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在文化事业发展上取得新的突破,增强公共文化的服务能力

公共文化服务作为现代文明的标志,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有了几百年的历史。把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增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作为建设文化大省的目标,是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大背景下的一种新的文化自觉。近年来,浙江在全国较早地实行了公共博物馆免费参观,大力推进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服务,积极探索公益文化社会办的新路,取得了明显成效。要坚持把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实现人民群众文化利益的基本途径,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把为全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务作为重要目标,努力形成覆盖全省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支撑作用。十六大以来,浙江的文化体制改革实际上是从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翼推进的。在这一过程中,各级政府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明显增多,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有效地缓解了公共文化历史上欠账较多的矛盾。要进一步增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坚持以政府为主导,继续加大投入力度,优化投入结构,改进投入方式,扶持重要新闻媒体和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扶持体现浙江特色和水准的重大文化项目和艺术院团,扶持对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扶持基层特别是农村和社区的文化阵地建设;继续探索公益文化社会办的路子,改变在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政府一包到底的习惯做法,运用政策引导、表彰奖励、优化服务等手段,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性文化事业,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公益文化发展新格局。

充分体现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基本要求。基层群众是社会成员的大多数,能否维护群众的文化权益、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的问题,实质上是文化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是文化建设的方向问题。当前,要特别注重体现文化建设的大众情怀,眼光向下、重心下移,加大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公共文化服务。要注重基层文化阵地建设,扶持乡镇文化站、社区配套文化设施和村级文化中心建设,继续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和广播电视农村入户工程建设,推动企事业单位内设文化设施与周边农村、社区的共享。要注重基层文化阵地的内容建设,积极组织娱乐类文化产品、信息类文化产品、教育类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为群众提供大量能享受娱乐、接受教育、感受文明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活动。要注重重点群体的精神文化生活,把青少年尤其是未成年人,老年人尤其是农村老年妇女,外来人口尤其是外来民工作为文化服务的重点,千方百计为他们提供健康有益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

充分激发公益文化事业的内在活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其基本特征应该是开放和共享,而不是计划和分配。这就要求在政府加大投入的同时,公益文化事业也要以改革为动力,增强发展活力,提高服务水平。要转换机制,进一步深化公益性国有文化单位劳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三项制度改革,逐步建立竞争、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采取多种形式面向群众、面向市场,根据群众的需求来改进服务,通过内容、形式、手段、载体的创新来改进服务,通过文化设施的共享共用来改进服务。要整合资源,有效利用各类公益性文化资源,降低文化公共管理和服务成本,提高国有文化资源的使用效率。

在文化产业发展上取得新的突破,增强文化发展的竞争能力

文化竞争力是占领国际国内文化市场、发挥文化影响力的决定性因素。文化竞争力既包括文化产品和文化人才的竞争力,也包括文化企业和文化品牌的竞争力。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竞争力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应该看到,浙江是物质资源小省,又是文化资源大省。增强浙江文化发展的竞争力,就要把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作为重要突破口,促进浙江由文化资源大省转化为文化产业大省。

面向市场,重塑文化产业发展的主体。培育一大批具有活力和竞争力的文化发展主体,是文化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国有文化单位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必须通过转换机制、优化结构、扩大规模,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企业。要进一步推进“事转企”的改革,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对新闻媒体中的经营部分,一般性文化产品的制作销售单位,一般性的艺术表演团体等实行分类分步转企改制,使其单位性质、人员身份从事业转为企业。要进一步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产权结构调整,吸纳多元社会资本,建立新型的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要进一步推进集团化建设,建立和完善宣传业务与经营业务相对独立、党委领导与法人治理结构相结合的领导体制和组织结构,继续推进资源整合与结构调整,推进跨地区跨行业发展。

面向社会,壮大文化产业发展的力量。浙江非公有制经济十分发达,民间参与文化产业发展的热情很高。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把民营文化企业作为浙江文化产业发展的亮点,努力形成以国有文化企业为主导、多种所有制文化企业共同发展的开放格局。要积极鼓励现有大型民营企业集团进入国家允许的文化领域,扶持现有文化企业中具有一定规模、较大潜力的企业扩大生产和经营规模,培育一批龙头民营文化企业。要积极利用浙江经济发展结构特色,发展各类“专、精、特、新”民营文化企业,促进集约发展,形成一批专业特色文化产业区块。要积极优化民营文化企业发展环境,加强引导、管理和服务,促进民营文化企业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面向高新技术,提升文化产业发展的层次。随着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运用现代经营理念整合产业要素,以高新技术提升产业水平,是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一方面,要积极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文化产业,推动信息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推动高新技术在报刊、出版、印刷、影视等传统产业的运用,不断提高技术含量,促进传统文化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变,从粗放型向质量型转变。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新兴高新技术文化产业,从浙江实际出发,进一步扶持浙江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等连锁企业发展,加强品牌建设,加快产业拓展;进一步加快动画、游戏等新兴产业开发,加快杭州滨江、中国美院动漫产业两大基地建设,努力打造集动画制作、研发、教学于一体的动画产业强省;进一步推进数字电视发展,加快数字电视多种功能的开发、推广和利用。通过努力,使高新文化产业成为浙江文化产业发展新的重要增长点,把浙江打造成为全国文化产品的先进制造基地。

(作者:中共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长)

第三篇: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一)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

1.毛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

I.提出a.1935年,毛泽东在遵义会议上面确立了全党的实际领导地位。

b.1938年,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Ⅱ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

第一: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需要 第三: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含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内涵的内容: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紧密联系中国的具体实际,创造性地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结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为了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具体环境中去,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华民族化,具体化,从而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中国的具体实践。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升华为理论,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

【结果】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的指导思想。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的土壤之中,和中华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表现出来。

【结果】就使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优秀文化的土壤之中并得以生长和繁荣起来。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

I.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中国共产党是非常重视理论指导并且富于理论创新的党

标志:1935年遵义会议后,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上逐步走向成熟。第一阶段: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时期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起来,创造性回答了在中国如何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并使之顺利地向社会主义转变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历史地位)。【历史成就】

1.毛泽东思想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2.毛泽东思想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度,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3.毛泽东思想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初步探索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二阶段: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至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 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创立了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即邓小平理论,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第三阶段: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

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国内外形势和党的历史方位新变化,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从而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第四阶段:党的十六大以来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紧密结合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等重大战略思想形成了科学发展观。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继续推进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

马克思主义的特点

1.是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运用了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际问题所凝结的丰硕成果,是全党智慧的结晶。2.这些理论成果在内容上,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又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3.这些理论成果在形式上,体现了中华民族特点和民族形式,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民族化。

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是指引党和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造就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有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指领导,才会有实践的成功。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柱,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面貌自立与世界民族之林。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优良学风,不断地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和理论体系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是历史的选择、时代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它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3.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a.充分表明了我们党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坚定决心。

B.充分表明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将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新探索中获得新的发展动力,并在新的实践中继续发展重要的指导作用,更加焕发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所具有的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

二.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A.毛泽东思想简介

1.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1)历史背景

①.阶级基础:五四运动,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②.思想基础:新文化运动思想解放,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③.实践基础:毛泽东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探索和实践(2)思想概况

①.主要内容:新民主主义论、人民民主理论、社会主义建设初步理论。②.思想精髓: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3)形成与发展

I萌芽时期:国民革命时期(1924∽1927年)

A.著作:<<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B.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的观点。Ⅱ初步形成:土地革命时期(1927年8月∽1937年8月)

A.著作:<<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思想:“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形成,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C.意义:打破了俄国革命模式,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创举,也是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的主要标志。

Ⅲ正式形成: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1945年8月)

A. 著作:<<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 B. 思想:

a.人民战争理论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b.中国革命的两步论:“新民主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革命”,形成完整的理论。c.中共“七大”:1945年4月份,毛泽东思想成为党的指导思想。(4)毛泽东思想的发展

A.解放战争时期(建国前夕)

a.著作: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讲话、<<论人民民主专政>> b.思想:七届二中全会规定由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论人民民主专政>>提出建立“人民民主专政”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国家学说。c.意义:为人民政协制定共同纲领提供指导和为新中国成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B.过渡时期-1953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制定“一化三改”方针,提出“社会主义改造”思想。

C.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a.著作:<<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b.思想:提出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建设方针政策,阐述了两类矛盾学说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5)毛泽东思想的深远影响

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

2.毛泽东思想是夺取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

3.毛泽东思想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4.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5.毛泽东思想是社会主义新中国立国建国的思想基础,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渊源和理论先导,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挥着巨大和长远的指导作用。

B.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I.毛泽东思想主要内容

第一,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第二,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第三,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第四,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第五,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第六,关于党的建设理论

Ⅱ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A.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

B.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切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法。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斗争经验的高度概括和科学总结。

C.独立自主就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依靠本国的革命与建设事业办好;同时积极争取外援,学习外国一切对我们有益的先进事务。Ⅲ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第一: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它所确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奋斗方向、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指导着党不断地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向前进。第二: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它不仅开辟了有中国特点的革命道路和社会主义改造道路,而且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为今天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永远是中国前进的旗帜。

第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活的灵魂、倡导的中华民族重新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远大理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力更生与艰苦奋斗的精神等,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二. 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重大理论成果。A.邓小平理论简介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1)形成条件

① 历史背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将向何处发展,引人关注。② 社会基础:粉碎“四人帮”以后,中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③ 思想基础:1978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的唯一标准>>一文导致的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打破“两个凡是”“左”的束缚,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④ 实践基础:建国以来若干社会主义建设的正、反经验。(2)形成与发展

① 时代背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肯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

② 20世纪80年代以来,邓小平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以及中国必须走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③ 1987中共“十三大”,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制定了三步走的战略发展目标,标志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④ 深化:1992年南方谈话;1992年“十四大”正式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1997年“十五大”,正式将邓小平理论确立党的指导思想。(3)主要内容

① 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② 关于发展阶段,社会主义阶段及其基本路线。

③ 关于社会主义领导力量理论,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核心地位。④ 关于根本任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⑤ 关于发展动力,强调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⑥ 关于外部条件,和平与发展。

⑦ 关于政治保障,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⑧ 关于发展战略,“三步走”战略步骤。

⑨ 关于和平统一,“一国两制”(3)历史地位

(1)内涵:在新时期的伟大实践中,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集中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2)历史意义:

① 邓小平理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相结合,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越。② 邓小平理论是引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③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民族精神的强大支柱。

④ 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

B.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I.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1.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时代主题由战争与革命转换为和平与发展。2.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据

正反两个方面的历史经验总结,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据。3.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

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

Ⅱ。邓小平理论的发展

1.邓小平理论是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进一步阐明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强调了“两手抓”的战略方针。

1987年党的十三大,比较系统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全面阐述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初步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问题。这表明,邓小平理论已经形成了基本轮廓。

Ⅱ十三大以后,国际国内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复杂困难局面。

第四篇:我们要始终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走了60年的历程,改革开放也进行了30年,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回顾和总结这一段历史,有许多经验和教训,对未来中国发展也有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思想遗产。党的十七大报告从十个方面对这些经验进行概括和总结。但是从根本上讲,我认为最巨大的成就和经验在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

点”的基本路线的本质要求和中心任务。正因为我们党一以贯之、旗帜鲜明地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推动我国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进步。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本质”就在于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解放生产力的前提是人的思想的解放,人的创造能力的解放,人的主体的地位的自由和解放。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以及后来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根本意义上的拨乱反正,就在于重新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以根本性的主题。坚决、彻底、鲜明地集中到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和发展要求上来,集中到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意义上来。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们的社会实践,包括生产活动、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而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因此,作为人们生产实践能力的结果即生产力,就成为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时期,仍然具有直接决定意义。

正因为这样,社会主义制度同样不能脱离生产力发展这一根本的主题,也正因为这样,邓小平同志把问题提到究竟什么才是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高度。他这样说:“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如果说我们建国以后有缺点,那就是对发展生产力有某种忽略。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实际上,这就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思想起点、归根到底是要发展生产力,我们党把解放思想同解放生产力紧紧联在一起而来,在开创性实践中,一步一步地推进和展开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伟大历史进程。

一九九二年,我们党提出按照“三步走”发展战略有力地推动了“奔小康”的发展势头。特别是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进一步强调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并且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从而使改革开放进入一个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新阶段。到一九九七年党的十五大,进一步确立“邓小平理论”是我们党的指导理论,而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在于始终抓住发展生产力这个主题不动摇。

二○○二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并系统论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出这也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同时提出了直到二○二○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纲领,党的十六大以后,经过十六届三中全会到二○○七年党的十七大,又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呈现的新的阶段性特征,统筹协调发展,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走和平发展道路”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与此同时,还针对某些社会思潮,旗帜鲜明地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并且系统地总结了改革开放二十九年基本实践和基本理论的发展,郑重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面旗帜、一条道路、一个理论体系”。这一切,都始终围绕着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这一主题。

事非经过不知难。中国这样一个十三人口的大国,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中能够一以贯之和旗帜鲜明地坚持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这实在是一个伟大而又复杂的超大规模系统工程。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涉及众多领域,众多方面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政策、法规的逐步改变。如搞活资本,统筹土地,发展科技,改善生态,扩大就业,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使各类建设者都能各尽其能、各得其所,从而使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既能更广大地开源,又能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还要通过对外开放,更充分地调动境外国外资本、技术、人才、资源等等积极因素。也就是说,只有通过不断解放思想和深化改革,这些诸多的“生产力要素”才能持续地得到解放,并从而隔几年就上一个台阶,一直走到今天,中国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跃。

三十年历史表明: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尽管涉及众多因素,但归根到底应是人的因素愈益深广的解放,是人作为生产力主体和社会历史活动主体的愈益深广的解放。生产力是劳动者和劳动手段、劳动对象的统一,是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的统一,而且人是其中最重要和最活跃的因素。我们党以巨大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廓清了长期个人迷信和“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廓清了长期“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

第五篇:一、分析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异同

一、分析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异同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在当代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一脉相承表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虽有不同的时代背景,有根据时代要求作出的理论回答,但是二者并不是割裂的,他们都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成果,都是属于马克思主义体系的科学理论,在基本点上是完全一致的。其一致性鲜明的体现了邓小平理论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反映了邓小平理论发展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点。

理论基础是一致的。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是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共同的理论基础,二者都遵循生产力决订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后者对前者有一定的反作用,以及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基本原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坚持以唯物史观研究中国社会,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强调在社会主义中发展生产力的首要地位,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要适应并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理论灵魂是一致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力自主,不仅是毛泽东思想的灵魂,同时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灵魂,毛泽东赋予了实事求是这一中国古语以新的涵义,并把它确立为党的思想路线。正是由于坚持了实事求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指出,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也是毛泽东思想的根本点。邓小平适时的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战略方针,重新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创立了邓小平理论。无论毛泽东思想还是邓小平理论,它们都是无产阶级的理论,其价值取向都是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谋利益的,他们的形成和发展都是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紧密相联的。独力自主是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根本立足。它们都强调从中国实际出发,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独立探索适合中国特点的革命和建设道路。

理论主题是一致的,对社会主义的探索,二者都以“什么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为主题。许多基本理论内容上的一致性。例如,毛泽东是比较早的论述 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革命家之一。他曾指出,社会主义应有“建立”。“建成”之分,同时指出社会主义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这一这思想,指出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不可避免要经历一个特定的较长的初级阶段,而我国目前正处于这个阶段,从而系统的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二者在一系列基本内容上的一致性深刻的表明了毛泽东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渊源。

理论风格是一致的,最突出的有两点,一是强调“中国特色”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有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八大前后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再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强调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现了中国的民主风格和民主形式。二是强调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理论”。毛泽东指出中国共产党要学习马列理论,要发展马克思主义。邓小平也强调,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理论的创立形式上一致的。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都是党和人民的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没有亿万人民群众和建设的实践,没有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群众的集体奋斗,没有中国共产党中央领导集体的奋斗,就不可能产生毛泽东思想,也不会产生邓小平理论。当然,在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发展过程中,毛泽东和邓小平分别做出了最突出的贡献,用他们的名字命名是公正的。

下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贯穿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一条红线[本站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贯穿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一条红线[本站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