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美知识产权之争的视频观后感
中美知识产权视频的观后感
在这段视频中,我们不难看到浙江通领科技在走向海外市场的过程中遇到的种种艰难,而追究到底就是一个知识产权的归属问题。在美国以一系列完备的法律司法的保护下,美国本土企业得到公正名义下的保护,而外国企业与产品在他们的土地上没有表达的能力。在一场场官司中,严谨而陌生法律体系让通领科技不知所措,国外高昂的律师费用又使其进退不得。由此可见,国家利益上的较量必然是极为残酷的生存争夺。
仅就通领科技的案例来说,中国与美国拥有着极不对称的法律体系。美国方面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拥有了完备的法律,且一直在不断完善,这使得美国的知识产权得到充分的保护,而在我国,司法与法律制度的完善不过是近十几年的事情,因社会发展而产生的对法的需求早已超出了现行的法律体系。因而为了保护我国企业的利益,建立起完善适合中国国情并与国际接轨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势在必行。此外,我们还要拥有一支执行力度强,监管严格的执法队伍。在一个任何企业都能随随便便找到司法漏洞的国家,用法律保护人民的路还要走很远。
当然,法律完善是长久之计了。而停滞与民间的资本却不能就等一切办妥再飞出国门。中国企业走出国门的是难以承受这样的等待。对此,诚如片中某人所言,应该将民间意愿上升到官方高度,使其成为国家意愿。在短时期内,由中国官方与美国接洽,通过对方谈判的办法寻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或许是可行之策。对企业的培养应是一个国家的强国之策,337调查了如此大量的中国企业,使我们的企业遭受损失,这样一种关乎千万人利益的行为,政府却拿不出一个态度,这让民间资本何去何从?让尚未成长起来的中国企业如何抗拒来自世界五百强企业的挤压,如何生存?
对企业而言,把责任一股脑推到法律程序与政府的身上当然也不可取。在知识产权问题如此敏感的年代,企业还没弄清对方的法律保护政策,而又的确难以洗刷自己侵权嫌疑的时候怎么能够随便把产品就带到大洋彼岸?如果你生产的Iphone还能有人告你是侵权吗?自然不会,这就表明我们的企业本来也就创造力不足的嫌疑。当然就通领科技这个例子来说,或许还不能反应这样的问题,因为其实现的功能与美国企业相同这才受谤议,而不能代表这是技术侵权。但是反过来说,通领科技没有事先了解到这样的信息就是自己的失策。在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里,比如为什么当初没有对自己的产品做一个产权评估,而是事后才知道已经有那么多家企业身陷囹圄?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这是企业应该做的事情,而这也是大多数中国企业还做不到的事情。
应该能够预见,在短时期内,中美知识产权的争端中方将难有实质性的进展。在这样一种局面之下,中国企业对目标市场的运行规则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对市场的司法与法律规则有充分的认识以便充分地准备也是必不可少的,此外,如何利用自身的优势来牵制对手更是处于劣势的中国企业该做的。如果在自己的地盘上都不能保护自己的利益,应该反思的就委实太多了!
总的来说,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道路或许还将探索很长时间,很多事情有待完成。对国家而言深化法律和体制改革要早做酝酿!
第二篇:中美知识产权争端及其启示
知识产权法论文
武莉娟
201052311068
法律硕士(法学)
中美知识产权争端及其启示
摘要
随着中美经贸关系的飞速发展,两国贸易矛盾也不断积累,并突出地表现在知识产权领域,中美知识产权争端在近几年愈演愈烈。本文主要从中美知识产权争端的由来探索争端的实质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最后谈了一点启示,中美知识产权争端必定是长期的、复杂的,中美知识产权争端是一场持久战。
引言
中国与美国之间的双边知识产权争端由来已久,中美知识产权关系伴随着中美正式建交而产生。美国是世界上对知识产权保护最严格的国家,而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不可能完全达到发达国家的苛刻标准,因此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美两国之间曾爆发多次知识产权争端。在全球化力量推动下,如今中美经贸交往日益深化,相互依赖不断加深。当前,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世界经济前景扑朔迷离,中美经贸关系作为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保持稳定和谐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将追溯中美知识产权争端产生、发展与解决的过程,从政治、经济和法律方面探索争端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给出减少中美知识产权摩擦,促进双边关系和谐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中美知识产权争端的简介
中美知识产权的纠纷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在1989—1996年剧烈动荡的中美关系中急速展开,以三次冲突起始,又以三次合作结束。1988及1989年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均将中国列入了“重点观察国家”。1991年4月26日,美国又以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不力为由进行 “ 特别 301” 调查,最终签署了《中美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谅解备忘录》。备忘录规定,自签订之日起,美国终止对中国的“特殊301调查”,并取消把中国指定为重点国家。这是中美之间关于知识产权的第一次争端,也是中美知识产权谈判的序幕。第二次知识产权争端的焦点是盗版问题。1994年6月,美国认为中国在实施立法方面很不力,并且实质上也没有保护著作权作品的立法,盗版严重,以音像制品盗版和计算机软件盗版问题再次把中国列入“重点国家”名单,重新对中国发起“特殊301调查”。经历了报复与反报复之后,双方又在北京恢复谈判,并在l995年2月26日深夜草签了《中美知识产权保护协议》。协议由双方换函和“有效保护及实施知识产权的行动计划”组成。《中美知识产权保护协议》签署事隔仅一年,中美知识产权纠纷再次成为两国贸易关系的热点。1996年4月30日,中国再次被美方列为“301条款” 重点国家,而且是该唯一的“重点国家”。经过几轮谈判,最终美国许诺把中国从“特殊301重点国家名单”上撤出,且不实施拟进行的报复,并且在1997年到2002年期间,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这几年中没有一年将中国升格为最高级别的“重点国家”或次之的“重点观察国家”名单,开始通过鼓励而不是施压来促使中国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然而,这种平静状况并未持续多久。从2004年开始,美国商业界对中国在世贸组织框架下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情况开始流露出更多不满,美国利用“337条款”对我国出口到美国的相关产品展开的立案、调查呈现出上升趋势。2007年4月9日,美国更决定就中国的知识产权实施和文化产品市准入问题,启动WTO争端解决程序,从而首次把中美知识产权之争推向以WTO规则为平台的多边解决机制。至此,中美知识产权争端达到高潮。
二、中美知识产权争端的原因分析
第一,中美双方法律的不对称性和观念的差异性
由于两国在法律制度和意识观念上的差异,导致双方在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上矛盾的激化。从目前的发展来看,两国的法律水平是不对称的。美国深受英国法律文化的影响,对国内知识产权的立法和行政执法高度重视,加重惩处因知识产权受到侵害而伤及企业利益的行
为。我国虽在1990就通过了《著作权法》。对《商标法实施细则》、《专利法实施细则》也先后进行修改。还制定了《著作权法实施细则》、《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反不正当竞争法》等,初步形成我国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体系,但并不完善,如我国商标法刚实行时,未考虑保护服务商标的问题,后来的补充也仍有不足。商业秘密的保护也与知识产权相关,而在我国立法上还是空白。2004 年后在我国知识产权执法过程中主要出现透明度不够、执法不严、刑法保护的力度不够、行政处罚的额度太低,不足以威慑盗版者等问题。
意识观念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美国对中国政府保护知识产权意愿的认识有很大偏差。如美国在对《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司法保护条款和透明度条款的理解和认识上都存在偏差。在处治盗版问题上,我国已制订适合国内当前环境的方案,并已取得了相对保护知识产权的效果。而美国对 TRIPS协议中两个共识的理解是我国必须在短期内对盗版的根治,这是无法实现也是脱离我国现实国情的。
第二,美国国内存在一股对中美知识产权争端有偏见的政治力量
美国人认为,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关系到美国的经济全球竞争力、工人就业,以及消费者健康和公共安全的问题。中国企业通过盗版和仿冒获取关键技术和设计,大大降低了成本,带来了竞争优势;假冒盗版抢走了工人的工作,偷窃了企业和政府的收入,损害了美国发明创造的竞争优势,损害美国经济安全。更甚者,有些美国人认为中国知识产权执法不严是其产业政策的一部分,怀疑中国的发展、创新以及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有赖于商业和产业的盗版等对知识产权的侵权。这种认识大大加剧了中美知识产权争端。
第三,中美知识产权争端的本质原因:贸易逆差引发美国对局面控制的困扰。
在美国出口额的一半以上来自知识产权产业,知识产权产业对美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很大,美国由于盗版和假冒而造成的损失惨重,而中国是造成这一损失的主要国家。美国电影协会等也抱怨严格的市场准入政策使得美国合法的版权相关产品无法进入中国市场。近年来我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额在不断上升中,对于贸易赤字的解释,美国偏好误入歧途:中国经济竞争力的提升与侵犯性使用国外技术有密切关系。知识产权侵权给美国相关产业造成很大损失,被认为是两国贸易逆差加剧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美国通过施压的方式要求我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想借此来弥补贸易上的劣势。
第四,中美两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日益减小
美国作为经济最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与中国存在着显著差距。但随着近些年来中美贸易顺差不断加大,美国越来越明显的感觉到中国带来的压力。近年来,中国的GDP增长率始终保持在高位,远远高于美国。因此,美国始终将中国作为其打压的对象之一。
三、中美知识产权争端的应对策略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了解了中美知识产权争端产生的根源,这为我们采取措施寻求争端解决提供了根据。中美知识产权争端随中国对外开放加深、中美经贸关系迅速发展而生,我们应该在保持中美经贸关系继续发展中解决分歧。
第一,建立适合中国国情并与国际接轨的知识产权制度
对我国来说,知识产权是个舶来品,2O世纪8O年代以来,我国不断加强知识产权的立法工作,建立了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体系。加入WT0之后,我国又陆续颁布或准备通过一系列新法律法规,但这些法律法规有待进一步的完善。我国应该借鉴日本、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的法经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同时关注目前国际最新的知识产权发展趋势,逐步与世界贸易组织的TRIPS接轨,从而制定一个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的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和法规体系。另外,我们必须注意到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应该结合中国的国情,最大限度地实现法律的本土化与国际化之间的协调,现阶段立法不必过于攀高。
第二,建立强有力的监管队伍,加大对知识产权的执法力度
1992年第一次中美知识产权谈判中签订了《中美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谅解备忘录》,其
主要是关于中国知识产权制度的改进。接下来的中美知识产权谈判中,中国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问题就成了核心内容。美国所要求的不仅仅是改善我国的知识产权制度,更重要的是实施有关的法律制度,从而有效地保护美国的知识产权,并为美国的知识产权所有人提供市场准入的机会。入世后,中国要承担起世界贸易组织《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中的义务,严格遵循 TRIPS协议中的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基本原则和最低要求。
在我国,执法不严是一个严重的问题。许多地方政府为了追求短期利润,对一些企业大量仿制、侵犯产权行为视而不见,很大程度上起着纵容破坏产权保护的作用。因此,政府一定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司法和执法工作,建立一支强有力监管队伍,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惩治力度。只有通过严格的执法,才能从源头遏制知识产权犯罪的违法行为,减少与美国的知识产权纠纷,缓解中美知识产权贸易争端。
第三,加快实施知识产权发展战略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世界贸易组织把知识产权列入贸易体系三大支柱之一。美国、日本等发达工业国家,为了取得在国际贸易领域的领先地位,都把知识产权看成是关键因素,大力发展本国的知识产权战略。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今后工作重点之一就是建立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体系,提高全民族的道德文化素质和创新能力,鼓励发明创造,保护知识产权。一方面,政府要积极鼓励企业参与科学与技术研究开发,建立专项资金专门用于企业的创新,对申请专利、专利技术实施以及申报、发明专利的单位个人给予重点扶持。另一方面,要建立地方知识产权收益分配奖励机制。地方政府要把发明人的收入与其发明创造的效益相挂钩,最大限度地提高科技人员发明创造的积极性。在税收方面,政府可对自主创新、知识产权保护做得好的企业和单位给予享受减免税,同时对违反知识产权保护的企业和个人必须给予一定的惩罚。
第四,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知识产权争端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利益争端,也是企业采用的竞争手段之一。我国企业一方面在国内市场面临着跨国企业的激烈竞争,另一方面也开始开拓国际市场,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中获得胜利,就必须充分认识到知识产权作为一项无形资产在商业竞争中的重要作用,对知识产权的创造、占用和运用是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
我国企业要做到如下三点:第一,企业对自己的产品、技术和专利等要及时申请知识产权保护。这样既可避免自己的产品被别人模仿而失去竞争优势,也可以避免被外企钻空子索要专利费。第二,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己知识产权的创新能力。如果中国企业能够研究开发自己的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能力,那么就没有必要侵犯美国企业的知识产权,这是解决中美知识产权贸易争端的根本措施。第三,企业要培养大量知识产权人才。知识产权产品实质上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创新的背后离不开人才的努力。企业应该加大在研发方面的激励投入,鼓励员工创新。
四、结束语
随着中美贸易的不断发展,中美知识产权争端必定是长期的、复杂的,中美知识产权争端是一场持久战,知识产权问题的解决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与美国的较量中我们要从消极应对转为主动出击和积极应战。一方面中国需要不断加强知识产权立法和执法方面的建设,尽
可能修改完善有关法律使其保持与世贸组织TRIPS协定的一致性;另一方面中国企业在提高技术水平、增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的同时,更要关注自身和贸易伙伴的知识产权状况,要学会熟悉运用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来更好的保护自己,使其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
参考文献
[1]何兴强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的中美知识产权争端[J] 美国研究,2008,(2).[2]厉力 聚焦中美知识产权案[J] WTO经济导刊,2007(7).[3]宋国友 超越中美知识产权争端[J] 西部论丛,2007(7).[4]黄晓蕾 中美知识产权争端探析[J] 时代经贸.2009(6).[5]李芳,熊灵 中美知识产权争端及其对策分析[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9(2).[6]刘建明,袁永友 中美知识产权争端及对策[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8).[7]葛阳琴,蒋昀 中美知识产权保护争端的实质[J] 现代商业,2008(1).[8]宋国友 超越中美知识产权争端[J] 西部论丛,2007(7).[9]王硕 中美知识产权争端是一场持久战[J] 时代经贸,2009(1).[10]高阳,刘皓 纵论中美知识产权争端[J] 对外开放,2007(12).
第三篇:视频网站告别版权之争
11月2日星期五傍晚,结束了一周最后工作日的人们大多正在回家的路上,但是整个视频行业却被爱奇艺CEO龚宇的一段视频讲话吹皱一池春水。
在这段长约6分钟的视频讲话中,龚宇花了近一半的时间解读老东家百度全部收购爱奇艺剩余部分股权的背后深意。除了看好视频行业的前景,龚宇在讲话中频繁提及“行业领导地位”,称在百度的资金、资源等支持下,爱奇艺走向未来视频行业绝对领导者位置的趋势将更清晰。
这话说出来,优酷CEO古永锵肯定无法认同。2011年3月优酷收购土豆,巩固了在中国视频行业第一的位置。自这次收购之后,对视频网站而言,近年来一直在为第一的位置拼命买版权冲流量的烧钱期降温了,竞争进入了相对和缓的时期。随之而来的是剧集价格的回落。“目前,视频网络版权价格已经回落,主要的热播剧集价格同比下跌50%。”易观国际分析师张颿告诉财新记者。
此次百度公布的收购是意味着视频行业即将打响新一轮战争,还是视频网站进一步整合的前奏?业内的预测更倾向于后者。接受财新记者采访的多家视频网站内部人士认为,版权、带宽、人力成本被视为视频业的三座大山,在带宽、人力成本相对稳定的情况下,版权内容价格回归合理,视频网站的盈利模式也逐渐明朗,未来整个视频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将会进一步提高。
实际上,爱奇艺本就是百度旗下的公司。2010年4月正式上线的爱奇艺在成立之初由私募基金普罗维登斯投资5000万美元,百度为爱奇艺提供技术、搜索引流等资源。2011年,百度斥资4500万美元先后认购爱奇艺39.13%B轮可转换优先股。
今年3月,在百度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材料里,百度称已拥有爱奇艺53.05%的股权。然后是11月2日,百度宣布全额收购普罗维登斯所持爱奇艺剩余股份,并将其内容无缝整合到百度的搜索和移动服务中。在百度公布这笔交易后的几小时,龚宇的视频讲话出现在了爱奇艺公司内部网站上。
“可能考虑到是星期五,采用了视频的交流形式,龚宇显然有点迫不及待。”一位不愿具名的视频业内人士分析,所有视频网站都在“烧钱”,尤其在经历了2011年狂飙猛进的视频网络版权价格疯涨之后,现在的爱奇艺急需“补血”。
过山车式价格涨跌
对2011年发生的那一场视频网络争抢版权的战争,各大视频网站至今记忆犹新。爱奇艺运营副总裁耿晓华回忆,当时,不管是“白菜、土豆”还是“牛肉”,几乎所有剧集价格都在涨,从几千元一集涨到几万元一集,2011年直接跃升至几十万元一集,甚至出现了单集报价过百万元的剧集,简直就像“坐火箭”。
优酷土豆总编辑朱向阳也向财新记者证实,版权价格上涨从2009年开始,2011年涨得最多,炒得最高。
中信证券分析师文浩在研报中称,版权价格在短短几年间实现了三连跳:2007年、2008年的热播剧《金婚》《士兵突击》单集报价分别为4000元和3000元;2009年的热播剧《我的团长我的团》单集报价2万元,拿下这部43集的整剧版权成本为86万元;2011年购买整部剧集的价格飙升至千万元规模,搜狐视频投资3000万元拿下《新还珠格格》、PPS投资2200万元夺得《王的女人》。
整个2011年,视频网络版权价格上涨呈前缓后陡之势。在搜狐视频版权中心主管马可的印象中,2011年上半年版权价格上涨相对缓和,从2011年中开始,版权价格陡然飞涨,直至2011年10月、11月达到顶峰,之后慢慢回落。
热播剧单集报价的变化印证了马可描述的价格走势。中金公司研报显示,2011年上半年,已知的热播剧单集报价几乎在50万元以下,乐视网在2011年4月购进的《后宫》单集报价为26万元,优酷于6月纳入麾下的《倾城雪》单集报价也是50万元。随后,价格一路
攀升,进入高速超车道。等走完2011年的夏天,单集报价过百万元的视频网络版权已不鲜见,爱奇艺以111万元的单集报价抢得《太平公主秘史》,接着搜狐视频以120万元单集报价夺得《浮沉》,最后腾讯视频为购《宫锁珠帘》抛出185万元的单集报价,创下历史记录。“我们也不知道视频网络版权怎么定价,没有可遵循的规律,都是他们空口喊价。”曾经参与《叶落归根》《爱情呼叫转移2》等影视制作的制片人罗楠告诉财新记者,与他相熟的一位制片人去年曾拍过一部500万元的小成本电影,光网络版权就拿了100多万元,是“瞎猫碰上了死耗子”。
这样的报价不可持续,自2012年初开始,虚高的视频网络版权价格走向下行通道,市场反应最好的《北京青年》单集报价为120万元,明显低于2011年;二三线剧集单集报价则几近腰斩。
据上述视频业内人士透露,在当前视频网络版权市场上,主要的热播剧集单集报价约为30万-50万元,质量一般的剧集报价约为10万元左右,“土豆是土豆的价,牛肉是牛肉的价”。今年年初还只敢保证版权价格不会上涨、不敢预言价格会下跌的龚宇在10月举行的第八届《综艺》新媒体高峰论坛上公开表态,称视频网络版权价格在今年二三季度已急速下降,当前的视频网络价格约为2011年同期的三分之一,“视频行业版权价格战已彻底结束”。“从整个行业来说,视频网络版权已经过了泡沫期。按版权内容成本计,与去年同期相较,今年已有了明显下降,而且还会继续回归理性。”朱向阳表示。
市场逻辑转变
价格暴涨暴跌的背后隐藏的是视频网站市场生存逻辑的变化。一位视频业内资深人士告诉财新记者,2011年是视频行业发展最关键的一年,很多视频网站或者为了上市,或者为了争行业第一,都在野心勃勃地跑马圈地。版权内容成为各大网站吸引用户、增加流量的利器,电视剧集因此出现了一群不惜血本的买家,价格被炒起来,形成泡沫。
按照当时的视频网络行业的逻辑,一要丰富的版权内容主动吸引用户,二要独家的版权内容将用户倒逼至自己的平台。“几乎所有的视频网站都在抢剧,几乎所有的热播剧都有人抢。”马晓楠介绍,当时购买版权的视频网站集中为十多家,甚至出现了以分销视频网络版权为主营业务的代理公司。
制片人罗楠说,视频网络公司经常派人到各个影视制作公司收片,“是个片都收,很多烂片都能卖出不错的价钱”。
独播剧版权更是各大视频网站必争之地,一方面可以独享版权内容带来的所有流量,一方面可以通过分销、互换剧集等形式增强行业话语权,譬如搜狐视频就曾独家买断《心术》版权。
上述视频业内人士坦言,在独播剧版权的争夺战中,很多视频网络公司成了冤大头。爱奇艺起步较晚,版权内容储备较少,一开始又没有在独播剧购买上下功夫,最后不得不在2011年版权价格达到高位时出手抢了好几部剧。2011年10月腾讯视频、优酷、爱奇艺等对《宫锁珠帘》独播权的争夺上演了价格战的巅峰之作。
“由于报价机制不透明,对于看准的热播剧,版权卖方只要跑来说„XX公司出的价比你高‟,我们立即就开出更高的价格,完全的卖方市场。”腾讯视频内部人士告诉财新记者。正是这样的市场环境逼得腾讯视频最终以7000万元高价拿下《宫锁珠帘》。
不过,这种狂热很快过去了。中国互动媒体产业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包冉认为,版权内容属于创意文化产业,市场会不断催生新的创意,不可能被某家视频公司垄断,随时可能出现一部超越以往任何剧集的新剧。
视频公司很快意识到没有人有实力垄断整个版权内容市场,必须转而关注专业化运营和长尾效应。
早在今年4月,爱奇艺、搜狐视频、腾讯视频便联合组建“视频内容合作组织”,各自拿
出四部已购买的独播剧版权共享,并将在未来联合采购国内外版权资源。至今,团购及互换版权已成为各大视频网站降低成本的主要手段。
为什么不再追逐独播剧?“经历了2011年的版权价格战,网络视频用户渗透率已接近70%,独播剧带来的未来用户增长有限,视频网站发现高昂独家版权支出并不能带来相应流量增长,开始转向„资源共享、互换版权‟的逻辑。”张颿分析。
更关键的是,随着资本对盈利要求的加强和市场成熟度地提升,各大视频网站不能再一味烧钱,必须注重版权内容的直接投入产出比。据银河证券分析师许耀文介绍,不计知名度、影响力等因素,纯粹按财务计,一部剧单集报价超过150万元肯定亏损,一般单集报价50万元比较合理。
尽管版权内容仍是各大视频网站最基本的生存资源,但随着版权内容背后的市场逻辑转变,各大视频网络降低了版权内容的运营权重,转向依靠综合实力提高用户体验。扩散的蝴蝶效应
经过2011年的抢剧战,主要视频网站几乎都库存爆满。
2011年底,搜狐视频CEO邓晔曾公开表示,各家视频网站几乎已将2012年拟编播的优质内容采购完毕。中金公司研报显示,截至2012年3月8日,优酷、土豆、爱奇艺、搜狐视频、腾迅视频各自拥有的电视剧分别为3373部、2773部、1375部、996部、1108部。“去年各大视频公司购买版权内容较多,今年主要是去库存化,所以今年上半年新媒体版权内容的交易极少。”许耀文表示。
包冉亦称,在今年大大小小的电视节目推介会上,网络视频公司都很挑剔。在今年的北京春季电视节目推介会上,网络版权的交易额甚至为零。
短短一年内,在视频网络版权市场,各大视频网站由竞相抢剧变为谨慎购剧,这让很多影视制作公司及版权代理商猝不及防。
香港向日葵影业影视总监王国晖接受财新记者专访时表示,去年版权价格走高,甚至一度高过电视台的收购价格。电视台的版权价格一直比较稳定,一般单集报价为50万-70万元,如果争取到四家以上卫视购买版权就会赚钱,两家卫视及一家地面电视台购买版权刚刚能够盈利,否则就会亏损。去年版权价格炒高后,不少影视制作公司想捞一杯羹,追加了项目投资,现在那些追加投资超过千万元的项目肯定亏损。
据包冉透露,在横店影视基地,几十个剧组曾同时开机抢拍摄场景,现在这些剧组都解散了。
汇友资本首席合伙人胡景邵告诉财新记者,不少影视制作公司想借机冲上市,增加了影视制作项目,但受制于网络版权市场行情下滑未能成功,譬如号称国内最大民营影视制作公司的海润影视现在只能由港股转投A股谋上市。罗楠称,现在许多影视制作公司在观望,原定五个影视制作项目现在可能就做一到两个,甚至完全搁置。对于类似华谊兄弟、小马奔腾、华策的大型影视公司,网络版权市场的逆转影响并不大。小马奔腾常务副总经理郭燕向财新记者介绍,如果一部电影的预期收入是1000万元,原本计划网络版权收入200万元、票房收入800万元,现在网络版权收入变为几十万元,票房的营收压力自然会加大。但在小马奔腾投资的电影中,网络版权收入占比不多。
与影视制作公司同病相怜,主营新媒体版权的代理商们走入寒冬,老牌代理商譬如优朋普乐、盛世骄阳、乐视网有的停止了业务,有的正谋求转型。据马晓楠介绍,以前市场上大概活跃着十多家版权代理商,现在只剩三到五家。
耿晓华告诉财新记者,很多版权代理商错判了市场,在去年版权价格高位时囤了很多剧,现在很多打包卖,也有协商降低原订交易价格的,甚至还有直接毁约的。
在分析师张颿看来,现在网络视频广告收入刚超20亿元,相较于电视广告七八百亿元的市场,增长空间巨大。未来随着网络视频广告收入的增长,网络版权价格还会上涨。
2011年的那场版权价格战,像一阵龙卷风,将实力不够、市场错判以及赚“热钱”的一大批公司甩了出去,留下来的公司,不管是视频行业还是影视制作行业,都将面临新一轮的市场洗牌。
多位接受财新记者采访的分析师预计,随着版权价格走向理性,视频行业商业模式逐渐清晰,在新一轮的视频行业竞争中,用户体验将成为各大视频公司竞争的关键。未来,整个市场集中度将继续提高,市场主体最终将只留下三到五家。
第四篇:中美知识产权谈判美方方案
中美知识产权谈判美方方
案
制定人:甲方四组
时间:2013年10月22日
摘要:本谈判方案是在背景为中国在经过了十几年的发展之后,经济发展迅速,与我国的贸易差额越来越大,而我国处于贸易逆差的地位。由于国外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不利,我方每年约损失240亿美元,这些国家中就包括中国。我方从70年代起制造业方面的贸易就呈现巨额逆差,服务业处于顺差,这样,我国处于由产业经济为主的结构向以信息和高科技经济为主的经济转型。处于经济转型期,我方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保护我方的知识产权,以保护我方在信息和高科技领域的统治地位,从而达到在市场上的统治。而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知识产权维护上不能达到我方的要求。但是中国坚持认为中国已经做出了很大的努力,谈判陷入僵局,中美双方贸易战一触即发的局面下制定的。由此,制定了三个目标:
1.最高目标:让中国以发达国家的身份加入WTO,按照与发达国家相同的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标准来保护美方的知识产权所有者利益。2.可接受目标:同意中国以发展中国家身份加入WTO,但是迫使中国在市场准入上做出重大让步,对相关法律进行制定以及提高其保护标准。将我方的法律体系和文化价值观念进一步推向中国,为今后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奠定基础。
3.最低目标:同意中国以发展中国家加入WTO,但是要对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改变,但是可以适当降低整改标准和速度。在此背景条件下,制订了以下三套方案。
方案一:主动出击,先进后退。
谈判策略:1.先给出最高目标,阐述我方的利益以及我方因为中方在知识产权上保护不利收到的损害。
2.以中国迫切要加入WTO为筹码,指出加入WTO均对知识产权保护有要求。这是在乌拉圭谈判中已经将知识产权保护确定在关贸总协定的议程中。所以此要求并不是我方一意孤行,而是国际社会共同的要求。
3.指出双方在贸易上我方对中方有巨额的贸易逆差,我方在贸易方面给了中方许多优惠政策,并没有因为双方的经济差距和贸易差额就限制中方,我方要求中国以发达国家的身份加入WTO是有根据的。4.指出我方对中方的知识产权保护提出高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中方本身知识产权保护的进程,这对中方也是有很大好处的。
谈判原则:重利益原则。要着眼于我方的利益,因为在现在已经发生的谈判中我方处于优势地位,中方迫切的想加入WTO并为之做出了许多努力,这时中国放弃谈判的可能性不大,求人者势必弱,所以我方可以用我方掌握的优势来最大程度的保护我方利益。
方案二:以退为进,谋求共赢
谈判策略:1.阐述一旦发生贸易战,这对双方都是共输的结果,这样此前中方所做出的努力和让步就会变得没有意义,这样对中方来说,不能达到谈判的基本目标,也就是加入WTO,这对中方来说谈判就是彻底失败的。而在国际社会上来说,对中国的影响要远远超过美国,虽然说是共输,但是中国是失败结果的主要承担者。
2.指出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上的不足之处,中国在制定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法律上从一开始就与发达工业国家一致,这样提高其标准是比较容易达到的,所以中方有义务在加入WTO后进一步保护知识产权,尽快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3.承诺同意让中国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加入WTO,说明我方已经做出了巨大让步,但是这样必须是以中国在市场准入原则上做出重大让步,修改相关法律为前提。
4.进一步推行我方的法律体系和文化价值观念。
谈判原则:坚持共赢,寻找共同利益在保证己方的利益下,让渡一部分自己的利益,以达到共同胜利。提出双方都可以接受的方案。
方案三:保证底线,不可退让
谈判策略:1.坚守我方的最低底线,即要求中方对相关法律进行修改,更大强度的保护我方知识产权所有者的权益。由于我方的巨额贸易差额需要通过服务业,其中包括高科技产业和信息产业来弥补,所以在这部分的利益不能进行商讨,否则就伤害了我方的基本利益,也对今后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造成了威胁。就不能答应中方加入WTO。
2.阐述我方已经做出的重大让步,让对方明确这已经是我方的最低要求,没有商量的余地。
3.必要的时候可以停止谈判,向中方施加压力,以静制动。此时贸易战可以作为一个筹码,阐述如果中方不能满足我方的最低要求,那么贸易战也就无可避免。虽然这是我方不愿意看到的,但是作为我方的最低利益不能得到满足时,我方将被迫进行贸易战。
谈判原则:在核心问题上没有商量余地,一定保证我方利益,不能为了达成谈判的胜利而损害我方利益。
第五篇:中美知识产权谈判中方谈判方案
摘要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美两国关于知识产权的谈判进入关键时期。美国认为由于外国知识产权保护的不良状态,不仅致使美国的发明者和制造者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还使美国的经济成本增加。同时在贸易方面的逆差导致美国的制造业和就业受到影响。其他国家“坐享其成”损人利己的行为致使美国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来保护知识产权来作为提高世界市场份额方面的竞争力和改善贸易逆差的手段。美国在1988年的301特别条款中,提出了一个重点考察国家名单和定期考察国家名单,其中知识产权保护程度较低中国就是301特别条款的制裁对象。想要顺利进入中国市场并维持它在信息和高科技领域的统治地位,就必须谨防中国的侵犯知识产权行为。而想让中国不再“盗版”,必经途径之一就是让中国签署知识产权保护协定。本谈判方案是在中美市场准入谈判和复关谈判的背景下,针对中国准备在年底前完成加入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目的的而制定的。本谈判方案分为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谈判方案,在我方既定的谈判目标和谈判原则、对策的基础上中制定了三个方案。
方案一的目标是与中国在知识产权方面达成协议,中国政府必须承诺同意对侵犯出版权、专利权和商标权的行为进行打击,保护我方在知识产权方面的利益。策略是主动出击,态度强硬,在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方面不给中方讨价还价的余地,运用谈判实力理论,从一开始就让中方适应我方的大目标,建立并加强自己的谈判实力。
方案二的目标是互利共赢。要求中方进一步开放市场,并减少对美国进入中国市场的限制,在知识产权得到保护的基础上改善美国的贸易不平衡问题。策略是以退为进,因势利导。
方案三的目标是避免贸易战,同时拒绝承认中国发展中国家的身份,拒绝按照给中国在较长时间内逐步消减关税和解除贸易保护性限制的优惠条款。策略是在准许中国加入关贸总协定的情况下,提出附加条款。
目录
1,中美知识产权谈判强弱态势分析。..................................................3 2,谈判方案的具体方案内容..................................................................4 3,对谈判方案的基本控制和分析说明..................................................5
1,中美知识产权谈判强弱态势分析。
中美关于知识产权的谈判已经持续了近20个月,在前七轮谈判中由于我方强硬的实力与态势导致谈判僵化,最终破裂。1994年底时,我方首席谈判代表明确表示,如果中方拒绝我方的要求,我方将阻止中国加入关贸总协定,同时还将采取措施对中国实行经济制裁。在这个阶段我方处于谈判强势,中方处于谈判弱势。原因①在此次谈判前我方了解到中国正全力以赴争取在年底前加入关贸总协定,在此之前中国一直想加入关贸总协定并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包括中国政府已在全国过了大量的工作,并采取了许多断然措施改革了经济和法律体系。此时的中国需要关贸总协定,需要美国的同意。谈判的双方是以权利为基础的,我方拥有决定是否让中国通过的权利,因此我方就拥有谈判的筹码,而相对应的中方则是有求于我方。原因②我方采取了惩罚的措施,通过自己的行为使对方遭受损失。我方代表提出的经济制裁将会减少对中国的进口,使中国遭受经济损失。因此在此轮谈判中我方处于有利的谈判地位,中方处于不利的谈判地位。
1995年1月18日,美国和中国重新开始谈判,2月4号美国谈判代表公布了对中国出口美国产品的最终裁制清单。在这一阶段我方由谈判强势转为弱势,中方由谈判弱势转为强势。我方公布了对中方的最终出口制裁清单,但与第一份清单相比,这份清单在制裁的项目和价值上都有所减少。然而中方对我方的制裁清单没有任何改变,并且报复性清单也将于同一天生效。美国与中国本来就存在贸易逆差,中方对我方的报复性清单不利于美国的出口,将会使贸易逆差扩大,并且贸易战对双方都有损失,而我方更是不愿放弃中国的巨大市场。我方希望中国做好知识产权保护的目的是为了美国更好的进入中国市场,更好的在中国攫取更大的利益。而即将到来的贸易战不利于我国在中国市场上分羹。
1995年2月26日晚,中国与美国重新谈判。美国与中国就知识产权保护问题达成一致协议。在这一阶段我方由谈判弱势转为强势,中方由谈判强势转为弱势。在这一阶段中国同意了我方的要求,毫无个性的听从了美国的意见。
2,谈判方案的具体方案内容
方案一
目标:与中国在知识产权方面达成协议,中国政府必须承诺同意对侵犯出版权、专利权和商标权的行为进行打击,保护我方在知识产权方面的利益。
策略:主动出击,态度强硬,在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方面不给中方讨价还价的余地,运用谈判实力理论,从一开始就让中方适应我方的大目标,建立并加强自己的谈判实力。
方案二
目标:互利共赢。要求中方进一步开放市场,并减少对美国进入中国市场的限制,在知识产权得到保护的基础上改善美国的贸易不平衡问题。
策略:以退为进,因势利导。
方案三
目标:解决知识产权问题,避免贸易战。同意中国加入关贸总协定,同时提出附加条款。
策略:在准许中国加入关贸总协定的情况下,拒绝承认中国发展中国家的身份,拒绝按照给中国在较长时间内逐步消减关税和解除贸易保护性限制的优惠条款。
3,对谈判方案的基本控制和分析说明 对方案一基本控制与分析
谈判程序:
1,强调由于中国在知识产权方面的保护不到位而给美国造成的损失,仅仅在音乐制造方面,由于中国的盗版行为使得我国在中国音乐市场中损失了30多亿。
2,维持我方态势的基础上,要求中方同意我方的要求。谈判原则: 1,把握我方立场,在知识产权问题上不做退让
2,在维持现状的原则下,就中美知识产权问题达成协议 谈判策略:
1,运用谈判实力理论,主动出击,态度强硬,在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方面不给中方讨价还价的余地,从一开始就让中方适应我方的大目标,建立并加强自己的谈判实力。我方在谈判开始就应说明我方的立场,强调中方必须解决好知识产权问题才能与我方再进一步谈判。
2,运用谈判需求理论,我方再谈判之前就认识到中方的需求:中国早已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作为其确立世界经济强国地位的一个目标。这属于国与国之间的谈判,因此,我方可以选择不同的方法去改变中方的动机,使中方服从自身的需要。我方开始并不想并不想中国顺利加入世贸组织,可以用知识产权问题为要挟,要求中方必须以我方为主,给中方心里压力,体现了获取实力为主的思维方式。
谈判时间:1994年12月14日
对方案二基本控制与分析
谈判程序:
1,听取中方在知识产权方面所做的努力,以及对我方的反驳。同时我方应该做好准备随时回应中方,不让中方钻空子。
2,把握好谈判态势,要求中方进一步扩大市场,并减少对美国进入中国市场的限制。谈判原则: 1,求同存异,可在在双方互相进入对方市场方面多做探讨 2,在中美知识产权问题达成协议的基础上互惠互利,谋求双赢。谈判策略:
1,以退为进。基于中方在贸易方面给我方施加的压力,我方的可以先改变态度,以退为进。给予中方心理上更多的满足感来增强谈判的吸引力。
2,采取因势利导的思维方式。做出友善的姿态倾听中方陈述,找出双方共同点并以此为谈判基础。
3,谈判各方必须做出适当的让步,在谈判过程中把握灵活性和原则。在原则问题上决不让步,在非原则问题上可以灵活处理,并采取“色拉米香肠”的理论,小步实施让步,并大肆渲染。
谈判时间:1995年1月18日
对方案三基本控制与分析
谈判程序:
1,对贸易战要谨慎小心,在这个问题上要与中方说明厉害关系。
2,在中方承若就知识产权问题做出处理之后再与中方协商其他事宜。在中方做出承若之后,我方也可做出让步,支持中方加入关贸总协定。谈判原则: 1,在知识产权问题上不做退让,在保证我方利益的基础上,可考虑中方的利益。
2,尽量避免贸易战的发生。谈判策略:
1,运用谈判实力理论的逻辑循环谈判法则。当中方申诉他们在知识产权方面所做的努力后,我方可继续提出在贸易方面的不平衡问题,在中方申诉贸易方面的问题时,我方可转移到其他问题。总之,在中方未能在知识产权问题与我方达成协议之前,不能让中方占优势。
2,运用谈判技巧理论。可以让对方提出条件,见机行事,寻求谈判各方都能接受的、折中的谈判方针。同时稳定双方情绪,缓和气氛。谈判时间:1995年2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