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大趋势》读后感1
《中国大趋势》读后感
1初读此书,我从书中能从宏观上概括了中国近三十年来的发展历程。外国的眼光也许能为我们自己身处的时代提供一个更加合理的参考。
本书站在全球的高度,精辟地提出了‘中国新社会的八大支柱’理论——解放思想、‘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结合、规划‘森林’,让‘树木’自由生长、摸着石头过河、艺
术与学术的萌动、融入世界、自由与公平、从奥运金牌到诺贝尔奖。并由此总结出中国发展的大趋势——中国在创造一个崭新的社会、经济和政治体制,它的新型经济模式已经把中国提升到了世界经济的领导地位;而它的政治模式也许可以证明资本主义这一所谓的‘历史之终结’只不过是人类历史道路的一个阶段而已。”约翰·奈斯比特坚定地相信“中国模式”将以难以令人置信的力量影响整个世界。
作者以一个国际知名学者的“第三只眼”来审视中国大陆近三十年来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以他的思考和洞察力一定会客观而深刻。作者把官方媒体的宣传和高层领导的一些讲话,全部当成了现实来加以肯定和叙述,从这个意义上说,该书不过是一本以约翰•奈斯比特名义出版的宣传资料而已。如果说该书是对中国近三十年发展的回顾(总结)和对未来的展望,它远不如国内已经出版的那些著作丰富和深刻,它的深度甚至还没有达到宣传机构一个有文化的科员的水平。对于中国目前的制度和现状约翰•奈斯比特则在该书中坚信:这种与西方不同的、诱人的发展模式,“对于以政绩来考量纵向民主的国家来说,中国模式很可能会成为他们摆脱贫穷落后,从而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良方。”“假以时日,它很有可能成为对西方民主治理方式的一种真正挑战。”遗憾的是,我们没有看到他们就此展开的具体论证。
“似乎没有更好的办法领导一个如此宠大复杂的国家走出贫穷、实现现代化了。如果中国建立的是西方式横向民主体系,那么大量精力会被浪费在竞选的争斗之上,大批候选人会提出无数个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而且,手握选举权的中国人根本没有决策的经验。”“西方国家对于中国的政治状况误解太深,而中国共产党所做的解释太少,以致让西方以为中国人民渴望西方民主。”即使是香港,“香港人民从未感觉有必要建立独立的民主体系。他们想要的是良好的基础设施、赔钱与消费的自由。”而且,香港已经证明,“西方和中国模式共存也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香港这个例子告诉大家,北京领导下的资本主义体制可以多么出色地为人民利益服务。”作者的这些说法,不仅缺乏建立在现实基础上的深入阐述,而且在逻辑上也是混乱的,其结论更是武断的。因为,仅仅依靠政绩突出而获得合法性的时代,正在逐渐地成为历史,中国人民正期待着一个公正、公平、正义的新时代。这才是中国的大趋势。
预测中国发展趋势很难,奈斯比特勇敢地走出了关键性的一步。检验预测的准确程度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无论如何,奈斯比特在这本书中开拓了我们的视野,为人们提供了新的思路。在奈斯比特的叙述中涉及了中国建国60年以来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中能够体现时代精神和历史真相的细节白描,而且这样的细节具有非常高的代表性和穿透力。很多文字谈及产生大量中西对中国评价和认识分歧问题的根源,洞悉了很多对中国不公正评价的产生的真正原因。能到到在国际范围内贬时弊,清迷局的效果。《中国大趋势》中,以独特的视角来解读中国的崛起,预言未来世界的中心将在中国。当一些未来学大师如大前研
一、(来源:公务员在线http://www.xiexiebang.com)阿尔文•托夫勒、克里斯•安德森等急于去分析描述互联网所改变了的世界面貌,他则转向了人们的思维和精神。奈斯比特没有人云亦云,而是用一双不受污染的‘童真眼睛’,发现了中国人倔强而生生不息的根。
中国三十年来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和积累的矛盾与社会危机也是严重而深刻的。如人民深恶痛绝的腐败越来越猖獗的问题、权贵勾结产生的日益严重的贫富分化问题等等。只有解决好当前面临的问题,才能化解日益严重社会风险,但作者在本书中根本没有触及。
第二篇:《中国大趋势》读后感
学会讲故事——《中国大趋势》读后感
作者:李萌
《中国大趋势》一书,讲述的是关于中国的故事。自己读这本书最大的收获和启示是,企业的对外宣传工作也需要像《中国大趋势》的作者约翰·奈斯比特那样学会讲故事。
启示之一:讲什么故事。当今,作为故事的题材很多,但讲什么题材的故事别人最爱听、最有影响、最受关注,就大有讲究了。约翰·奈斯比特认为,从目前全球来看,讲关于中国的故事无疑是最吸引人的。首先,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和进步举世瞩目,到去年8月份,中国已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去年底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的《2010年人类发展报告》,对1970年至2010年间的人类发展趋势进行了系统评价。报告指出,在拥有完备数据的135个经济体中,人类发展综合指数(HDI)进步最快的十个国家分别是:阿曼、中国、尼泊尔、印度尼西亚、沙特阿拉伯、老挝、突尼斯、韩国、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报告显示,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健康、教育以及基本生活标准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而进步最快的地区是东亚,其中以中国和印度尼西亚为首。其次,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过程中,中国的表现可圈可点,作用凸显。因此,从中国的发展与进步和对世界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来看,从外界想更多了解关于中国的事情来看,对于约翰·奈斯比特这样一位具有国际视野的作者来说,讲关于中国的故事无疑是很好的选择,因为这是一个非常吸引人的重大题材,是人们愿意倾听的一个故事。
启示之二:谁来讲故事?一个好的故事还需要一个有很高技巧的人来讲述,因为选对合适的人,是增加故事的吸引力、传播力、影响力的重要环节,特别是关于中国这样一个非常重大题材的故事,更需要一位有很强的驾驭能力、有很好的表述能力、有很大的国际影响力的人来讲,而约翰·奈斯比特无疑是最佳人选,他也看到了自身这方面的优势。他曾于1982年写过《大趋势》一书,立刻风靡世界。“该书雄踞《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两年之久,而且大部分时间都是排在第一位,在全球范围内该书的销量也甚佳。”作者曾说道:“该书在中国的销量可能达到了2000万册。” 正如1996年,时任国家主席的江泽民在中南海接见作者时所说的:“你都不知道你自己在中国名气多么大。”
当然,对于作者来说,讲关于中国的故事,想法由来已久。1996年,在访问北京之前,约翰·奈斯比特在台北逗留了几天,他写道:从1967年开始,我曾多次访问中国大陆和台湾,亲眼目睹了两岸的巨变。因此,在这个问题上具有一定的发言权。我觉得对于台湾的良好宣传和中国大陆的低调态度不吐不快,于是在中南海被接见时,他对江泽民说:“江总书记,台湾是个小故事,但它讲得很好。大陆有个大故事可讲,可惜讲得很糟。”江泽民沉思了一下说:“你为什么不来讲这个故事呢?”由于作者当时正忙于其他事情,而且更重要的是,他还没有做好准备。于是这件事就放了下来。
10年后,约翰·奈斯比特在与中国商人王巍录制电视节目时相识。交谈中,王巍告诉约翰·奈斯比特,他在1982年就读过《大趋势》,并且受益匪浅。分别几天后,约翰·奈斯比特收到了王巍的一封电子邮件:“关于中国的历史、中国的崛起以及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前景的书籍简直是不计其数。但是我们真正需要的是您在《大趋势》一书中所作的那种分析。您为什么不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写一本关于中国大趋势的书呢?”于是,在南开大学和天津财经大学的大力支持下,约翰·奈斯比特开始了信息收集和材料的整理工作,拉开了讲关于中国故事的序幕。
启示之三:怎样讲故事。要把故事讲好,一定的技巧必不可少。在这方面,约翰·奈斯比特显然是内行。首先,他把中国的大趋势概括为“八大支柱”,既形象,又新颖,让人耳目一新。这“八大支柱”他表述为:解放思想;“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结合;规划“森林”,让“树木”自由生长;摸着石头过河;艺术与学术的萌动;融入世界;自由与公平;从奥运金牌到诺贝尔奖。其次,在讲述的过程中,约翰·奈斯比特的语言也是生动具体,妙语连珠,让人印象深刻,浮想联翩。比如讲到解放思想,约翰·奈斯比特说,“解放思想好比中国的春天,新芽萌生,经历夏天的成熟之后,秋天必定收获累累果实。”有人评价,约翰·奈斯比特讲故事的技巧是,“有四分思想家的理性,四分媒体人的敏感,二分诗人的浪漫。” 我们仅从以上的简单介绍中就可领略一斑。
《中国大趋势》一书的讲故事技巧,对于我们如何做好企业的对外宣传很有启发和借鉴意义。因为,对外宣传的艺术性很重要,它直接影响到宣传效果。如果我们像讲故事一样,把我们企业的发展战略、企业的行进路线图、企业吸引人的业绩、各种生动的事例以及未来可预见的前景等讲出来,不仅会让人喜闻乐见,而且效果也会比较理想。
第三篇:《中国大趋势》读后感
近日,阅读了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与其妻子德国学者多丽丝·奈斯比特共同撰写的《中国大趋势》一书。掩书而思,有对中国美好未来的憧憬,有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但更多的是对现实问题和个人肩负责任的思考。因为,“中国大趋势”,也是“个人大趋势”,中国的未来决不仅仅是一本书就能预测的,而是要靠我们每一个中国 人一点一滴的扎实工作累积而成。只有干好工作,才能够成就趋势。结合个人工作,特别是到干部监督处帮助工作以来的一些经历和思考,就如何做好工作,有四点体会。
一、多学习是干好工作的基础。总书记说过:“学习是进步的根基”。工作以来,我先后在乡团委、区政府办公室、市委老干部局等单位工作,并有机会多次到市委组织部跟班学习。每到一个新的工作岗位,我都坚持常学习,勤思考,重应用,通过学习尽快的胜任岗位工作。在学习时间上,注意合理解决工学矛盾,尽量抽出时间坚持自学,做到不因工作忙而放松学习,也不因学习紧而贻误工作;在学习内容上,做到业务知识与理论知识学习并重,仔细研读《老干部工作文件汇编》、《干部监督工作法规选编》、《组织部门信访工作常用文件选编》、《科学发展观》以及《学哲学 用哲学》等书籍;在学习方法上,既注重向书本学习,更注重从实践中汲取力量;注意向领导和同事学习,做到虚心请教,学以致用。
二、多实干是干好工作的根本。再多的激情,再好的思路,没有实干的作为,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市委老干部局决定开展离休干部历史资料征集活动。这是一项全新的工作,需要在较短时间内完成近千人次的登门采访、近万幅图片的征集修剪以及近百万文字的组稿付印,时间相当紧、任务相当重,人手又相当少,在当时看来几乎就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工作。然而,在局领导的科学谋划、精心组织和亲自参与下,全局同志凝心聚力,全力以赴,坚持做到“五加二”、“白加黑”,抽出一切可以抽出的时间干工作,最终圆满完成了任务,在建国60周年来临之际,给每一位老同志送上了一份实实在在的贺礼,受到了广泛好评,并被省委老干部局评为全省老干部部门创新创优优秀成果奖。通过这件事,我深刻地体会到,无论你面对的工作多么陌生、多么困难,只要能吃苦,肯实干,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完成工作任务。特别是青年干部,更要趁着年轻,多干事,多增长才干,才能提高得快。
三、多沟通是干好工作的保证。沟通是打开心门的钥匙,也是做好信访工作的法宝。在做老干部工作中,经常要接待一些带着问题而来的老同志,从交谈中,我能够明显感受到,他们大都期盼着与人沟通,被人理解。到干部监督处帮助工作以来,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沟通的重要性。因为,伴随着信访、电话、网络等“三位一体”举报渠道的建立和发展,组织部门信访接待对象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意义的范畴,信访量大、面广、事杂,仅上半年就已接待了来信、来电、来访261件次。不同的信访对象,有着不同的性格特征,特别是一些信访老户,性格特点非常鲜明。因此,在工作中,更要注重沟通,讲究方法,要多尊重、多商议,要从一句亲切的问候、一杯解渴的热水做起,拉近与来访者之间的心里距离。还要耐心地倾听他们的倾诉,在完全了解事情前因后果的基础上,再掌握好时机节点,适时插入,做好政策解释。尤其是当对方出现情绪失控或是说话出现明显差错的时候,不能紧追不放,更不能看笑话。而是要抓住时机,主动进行沟通,交换思想,促成问题的解决。总之,我坚信,在信访工作中,真情能融坚冰,沟通能解难题。
四、多总结是干好工作的关键。不同的工作岗位,工作性质和工作方法虽不相同,但都有其规律性,只有不断总结,才能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才能不断适应新的环境,这对我们年轻同志尤为重要。工作中,我坚持每隔一段时间就把工作学习和思想中的各种收获、各种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及时理清思路,看看思想方法是否对路,工作方法是否对头,哪些事情做得成功,有何经验,哪些事情值得总结,有何教训。到干部监督处帮助工作以来,临时性、突击性、事务性的工作很多,工作计划常被打乱,如不认真总结,难免会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因此,我坚持每天下班后把一天中领导交办的事情和已经做完的工作再疏理一遍,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再分析一下明天的工作如何安排,哪些事情要急办,哪些事情可以缓一缓。通过总结提高,对于接手的新任务我自然而然的先进行分类,分出轻重缓急,区别对待,这样也就做到了统筹兼顾,尽可能地避免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唯有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地干好每一件工作,才能够真正成就个人和中国美好的大趋势。
第四篇:中国大趋势读后感
提高认识,学习方法,更好地推动本职工作开展
——读《中国大趋势》的思考和体会
**
《中国大趋势势》作者是美国人约翰〃奈斯比特及其妻子多丽丝〃奈斯比特。该书主要研究中国的发展大趋势,提出了“中国新社会的八大支柱”理论,即解放思想、“自上而下”和“自上而下”的结合、规划“森林”,让树木自由成长、摸着石头过河、艺术与学术的萌动、融入世界、自由与公平、从奥运金牌到诺贝尔奖。认为中国在创造一个崭新的社会、经济和政治体制,这种新型经济模式已经把中国提升到了世界经济的领导地位;而它的政治模式也许可以证明资本主义这一所谓的“历史之终结”只不过是人类历史道路的一个阶段而已。本书尽可能站在中国人的角度来观察、分析中国的问题,视角独特,有的论述也比较精彩,对中国的看法相对客观。虽然不少人也对其进行了批评,如有的认为本书历史学语境有余,未来学语境不足,对中国成功原因论述多而对未来趋势的判断不足,还有的认为本书将中国比喻为公司是凭空假设、偷换概念,八大支柱理论中,各个支柱的概念外延明显有别,位居首位的“解放思想”似可解释其余七个,而剩下这七个“支柱”也相互交叉、涵盖等,但是个人以为本书还是不失为一本好书,阅读本书还是能够起到“开卷有益”的效果。通过阅读本书能够增长知识,提高认识,开阔眼界,通过学习本书的相关研究方法,能够开阔工作思路,更好地为完成本职工作服务。
一是从宏观层面上加深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了解。本书从宏观、整体上多角度观察中国的发展,涉及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和 1
社会生活等各个重要领域,力求寻找中国发生显著变化背后的更深层次因素,努力从各种纷繁复杂的信息中探寻作者认为的中国模式,预测和判断中国未来发展的走向。阅读本书,分析“八大支柱”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具体作用,及相互之间的联系,可以了解到哪些因素在推进我国经济社会成功发展中起到了积极作用,哪些因素产生了消极影响,让我们可以从更宽广的视角来观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加深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整体面貌和全局的认识。
二是从对比分析中深化了对中西方社会的认识。本书不少观点是通过比较我国与西方社会的实际情况、不同的社会认知与看法的基础上提出。作者的比较分析,让我们既能深入了解西方社会情况,也能在对比中加深对我国社会实际的认识。如,在比较中西社会差别时,作者认为西方是一个说教型社会,而中国是学习型社会,西方国家要求所有国家都遵循西方的价值观,而中国在则深深意识到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不断学习,愿意尝试任何符合自己目标的理论与实践。又如,谈到教育问题时,作者认为,如果说美国的问题在于孩子们和员工太缺乏纪律性,那么中国的问题就是他们的纪律性太强了。
三是从制度比较中增强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书中提出的支撑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功的“八大支柱”,都在我们的制度框架设计之内,是我们正在走并将持续予以完善的。虽然指出了一些问题,如东西部差距问题,户口制度问题等等,但也基本上是我们正在着力解决的问题。特别是从书中关于中西社会的比较分析来看,我们之所以能够成功,正是因为我们坚持走符合于中国国情、社情、民情的道路,而不是照抄照搬西方经验。如我国党的连续执政能够比西方两党制或多党制制定更为长远的执政目标,并持续努力地为实现目标而奋斗,最终达成既定的目标。就像作者所说的,在中国的纵向民主体系中,提出的目标并非是竞选承诺,而是可以通
过“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合作实现的切实可行的目标。这都为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增添了信心,坚定了决心。
四是从深层思考中提高了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自觉性。读完本书,个人觉得“八大支柱”都是一种手段或具体方式,更为根本的是我们的党作为执政的党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的,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却始终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套用作者提出来的概念,个人以为这是更为根本的支柱,有了这一支柱的支撑,“八大支柱”才能支持中国社会的发展。如本书第二大支柱,认为中国政府自上而下的指令与中国人民自下而上的参与正在形成一种新的政治模式,指出支撑中国新社会长治久安最重要、最微妙也是最关键的支柱就是“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力量的平衡。这是中国稳定的关键,也是理解中国独特的政治理念的关键。个人认为这实际上是对我们党和群众上下良性互动成功开创各项事业的一种描述。这种良性互动之所以能够实现并保持,是因为上下利益的根本一致性,能够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用。可见,我们的事业要获得成功,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是前提,也是根本。阅读本书,通过认真思考,更增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五是从方法学习上拓宽了研究解决工作实际问题的角度和思路。阅读本书,不仅能通过了解其内容,增长知识,提高认识,而且其严谨的态度和研究问题的方法也有利于帮助拓宽研究解决实际工作重点难点问题的思路。在方法上,个人认为本书值得借鉴的有以下四点:
(1)实事求是,客观研究问题的态度。虽然是西方学者,但作者从一开始就表示要努力抛开西方人的视角和态度,不以外来者的眼光审视中国,而要用中国人的眼光看中国。正视中国的短处,但绝不根据西方的价值观和标准评价中国。从本书的内容看,对中国的描述比较客观,评价也比较中肯。(2)从宏观上观察事物的视角。本书从宏观
视角研究中国问题,把中国的发展放到世界范围内与西方国家进行比较观察,因而能既立足于收集的大量关于中国的信息,又能够从这些信息中跳出来,透过这些纷繁复杂的信息总结归纳出了支撑中国新社会发展的“八大支柱”。(3)从对比分析中发现事物特点的思路。对中西方社会进行比较分析,从中发现中国成功道路与众不同的特点,进而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是本书的一大特色,不仅增强了本书的可读性,而且为本书的观点提供了较强的说服力。(4)多种方式开展调查研究的方法。作者为了归纳总结出自己的观点,开展了大量的多种方式的调查研究,使自己的结论有了坚持的事实基础。如为搜集关于中国基层的信息,组成了28人的工作团队,由天津两所大学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组成,从媒体上搜集各种信息。作者亲自游走于中国各地采访企业家、知识分子、官员、艺术家,乃至持不同政见者和在华外国人士。个人以为,这对本书的成功至关重要。
当今世界,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检察工作面临的形势也发生深刻变化,要完成好检察工作任务,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为我国改革开放社会稳定大局服务,保好驾,护好航,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需要我们****人员立足本职岗位,履行好工作职责,争创一流业绩。这就需要我们要放眼全球,培养战略眼光,加深对我国经济社会的认识,着眼全局,胸怀大局,自觉把从事的工作纳入检查工作大局,乃至党和国家事业的大局中去考虑,找准定位,找准努力的方向。同时,工作要注意方式方法,要坚持实事求是,客观研究问题,要注意对事物进行对比分析,分清优缺点,找到最佳结合点,要注意进行调查研究,使采取的对策措施有坚实的事实基础,符合实际,便于施行,确保取得实效,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工作的科学发展。
第五篇:《中国大趋势》读后感d
《中国大趋势》读后感
一位来自美国的学者,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神奇人物,他的著作曾经在全球销量已超过1400万册,这就是奈斯比特,拥有人文科学、科技等领域的15个荣誉博士学位。若干年前《大趋势》预言了美国股市的长期经济繁荣和网络科技股的破灭,随后他又写了《亚洲的大趋势》,他预示未来亚洲将是世界的中心。由此可见,奈斯比特是极具远见和务实的一个人,这极大的增加了我对《中国大趋势》的兴趣,相信,这本书就像他所说的那样,能够“抛开西方人的视角和态度,用中国人的眼光看待中国。正视中国的短处,但是绝不根据我们自己的价值观和标准评价中国。”
《中国大趋势》一书没有延续《大趋势》中预言中国未来经济、政治、社会的发展和具体变化,也没有用 “石油价格将要涨到300美元”或是“中国未来将出现20万一平方米单价的高端房屋”等言论吸引人眼球的。本书只是使用大量的新闻报道,很多都是近几十年来实际发生的。通过他四十年来多次到中国各地的所见所闻以及身边中国朋友的亲身经历,用平实的叙说展现了现代中国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和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如此骄人成绩的具体原因。这种方式更增强的了该书的可信度,没有夸张没有虚构,所有的理论都能找到现实的依据。
该书围绕“中国新社会的八大支柱”理论进行逐步推开,从文化到体质、从经济到政治,用生动的事例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他更是高度评价了中国的发展模式:“国在创造一个崭新的社会、经济和政治体制,它的新型经济模式已经把中国提升到了世界经济的领导地位”。
“中国新社会的八大支柱”具体是指:解放思想、“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结合、规划“森林”、让“树木”自由生长、摸着石头过河、艺术与学术的萌动、融入世界、自由与公平、从奥运金牌到诺贝尔奖。
第一、解放思想是从一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中拉开维幕的,作者对于中国发展的思想基础找得十分准确。是的,正是思想的解放直接推动中国的进步!正如奈斯比特在书中所说的,“中国未来的方向已经非常明确,解放思想还将在各个层面继续进行。”解放思想为我们的改革开放提供了生生不息的源动力。
第二、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结合是指“自上而下”的领导和“自下而上”的民意间保持平衡。当西方民主现在正在陷入危机的时候,反观中国式民主,我认为是非常符合中国国情的。作者在书中将民主分为两类。一类以中国为代表的纵向民主即民主与集中相结合,主要体现在我过民主集中制的基础之上。另一类则是西方式的民主,也就是是横向的民主,看似每个人都赋予了极大的民主权利,但是真正实施的时候只是代表
一小群特权阶级的利益,很难实现真正的民主。中国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保证上下两方面的纵向结合和巧妙平衡。一旦理解了上下结合的优越性,我们就会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信心。
第三、规划“森林”,让“树木”自由生长。这正是中国政府就发展问题的高瞻远瞩。森林的规划又为民众提供了良好的生活和发展的环境,坚持改革开放的方向不变,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不动摇。而让树木自由生长可以充分发挥每个社会参与者的主观能动性和活力,提高全社会的发展水平和民众的生活水平。
第四、摸着石头过河。改革开放这30年的经历正是摸着河里的石头一步一走过来的最好表现,无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都为发展提供的充足的动力,也正是这样,才有了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摸着石头过河”意味着一定会有风险和波折,但是一旦到达彼岸,那么这条道路则是牢固和稳妥的。
第五、艺术与学术的萌动是指艺术与学术的发展引领了中国社会的前进,如果中国未来的经济能够取得更为宏伟的成果,那么在艺术与学术领域也将会取得巨大的进步和超前的发展。
第六、融入世界。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中国不可能置身事外闭门造车,而是必须积极的面对这个世界,并融入其中。二十一世纪,中国将成为世界舞台上最重要的一员。
第七、自由与公平。奈斯比特把“自由与公平”称作中国
新社会发展的八大支柱之一,这足以见他看到了中国现如今存在的问题。改革开放30年取得了成就巨大,但同时也积累的各种社会问题,在今天已显得十分明显。奈斯比特在对待该问题的时候提出“教育不仅是推动中国未来发展的动力,而且接受良好教育和培训的人们更有可能在动荡时刻提供解决方案。教育就是打开自由与公平大门的一把金钥匙。”。
第八、从奥运金牌到诺贝尔奖。这反应了中国开始从社会发展的各个角度出发,重视社会的均衡发展。在书中,奈斯比特重点谈到了中国在飞机制造业、电动汽车业、重型机械、机器人公司和商学院这五个方面的远大雄心。
通过阅读本书,我对中国的发展更加充满了信心。正如谚语说的那样:我们不知道谁发现了水,但肯定不是鱼,因为鱼生活在水里,所以没法看到水。我们要了解自己的祖国,不能分割地看待她的不同方面,不论是经济发展或者中国的政治体制,都是一个整体。我们要内而外地来分析中国,身处在中国巨大社会变化的中心,以一个目击者的身份看中国社会的自我创新。
建外社区经济管理中心
孙晓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