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毛概读《论持久战》后感
读《论持久战》后感
11小教文2班戴欣11150909
这个国庆假期,按毛概作业要求,我认真地读完了《论持久战》,终于了解了它为何如此著名,又是如何激励一代又一代的人为中国的崛起而前赴后继地努力。文章一共写了二十一个问题,前九个问题为第一部分,主要是说明抗日战争为什么是持久战,为什么最后胜利是中国的,批判了亡国论和速胜论;后十二个问题为第二部分,主要是说明怎样进行持久战和怎样争取最后胜利,着重论述了人民战争和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在文章中,毛泽东主席多次回答了这样两个问题:中国会亡吗?当然不会亡,最后的胜利是中国的;中国能速胜吗?不能,战争是持久的。持久战和最后胜利,这就是中国抗日战争总的,基本的规律。这一规律是通过对中日战争双方的特点的全面、客观的分析所得出来的。显然,事实证明,这种总结完全正确,它真切地从中国国情出发,从中国万千老百姓的心声出发,把握住了最基本的矛盾,从而指引中国抗日战争取得最终胜利。
中国这个落后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在经历了鸦片战争、太平天国直至推翻清王朝的辛亥革命之后,是一次比一次走向成熟,特别是苏俄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更是给我们这个灾难深重的国家带来了曙光,经历了北伐战争、土地革命等国内革命战争后,我们的党和人民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经验方面,都更加走向成熟。同时,也锻炼出了一批能够为祖国的解放事业而英勇献身的仁人志士,这就为我们抗战能够取得最后胜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正如毛主席所指出的“我们是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从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戊戌维新,辛亥革命直至北伐战争,一切为解除半殖民地半封建地位的革命的或改良的运动,都遭到了严重的挫折,因此,依然保留了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地位。我们依然是一个弱国,我们在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各方面都显得不如敌人。战争之不可避免和中国之不能速胜,又在这个方面有其基础。然而……中国近百年的解放运动积累到了今日,已经不同于任何历史时期。……同时……(也)锻炼了中国人民”,是啊,从救国救民的革命实践中锻炼出来的中国人民,必然会认识到这场反侵略战争的残酷性和长期性,从而能够更加坚定地打好这场长期的反侵略战争,直至取得最后胜利。
全民齐心,众志成城,一致抗敌,固然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必要条件,但同时中共所起的领导作用也不容小觑。前段時間看央視節目,聽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指出: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这是国内学术界的共识。这不仅是因为在抗日战争中,中共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抗日游击队,坚持敌后战场,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对敌作战数万次,抗击了60%以上的侵华日军,而且,也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抗日战争的正确战略和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从政治上领导了这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而《论持久战》一书,也无疑正是战胜侵略者。推动那个时代前进的思想伟力。
具体地说,我觉得,《论持久战》这部著作所阐述的军事理论,对于我们今天开展科学研究,建设国防现代化,發展軍事,应对可能发生的侵略战争,都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尤其是我们现在。东方的日本虎视眈眈,觊觎我国的钓鱼岛,甚至扬言要武力守护;而南方的菲律宾,亦是一再瞅着我们的黄岩岛。我们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不喜武力的,但绝不是软弱。面对这些跳梁小丑的挑衅,我们要做好军事斗争的准备,这军事斗争的准备中,战略战术是必不可少的,也是至关重要的。对于这一点,《论持久战》中的许多观点和方法,对于我们今天来说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由于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经济实力和国防现代化的提高都需要一个过程,所以,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军的装备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都会有着较大的差距,如果一旦发生侵略战争,我们在军事装备上仍将处于劣势。因此,毛主席关于持久战的战略思想和一整套具体的战略方针和战略战术,并没有过时,仍然是指导
我们取得反侵略战争胜利的重要思想武器。《论持久战》一书,在经济、军事、思想等等方面都是一等的著作,都有很高的地位,受人尊敬。而我看完,印象深刻的最是它的军事思想。正像毛主席想的那样,无论敌人多么强大,只要我们全国人齐心协力,团结一致,从国情出发,从百姓的福祉出发,发挥中华民族聪明勤劳的美德,让敌人望而却步,不敢冒犯。同时,也要一心一意搞经济、谋发展,将国家的综合实力提升上去,看以后那些蛮夷小国还敢放肆。就这次钓鱼岛的事件,政府对日方表示强烈的抗议和谴责,同时呼吁人民的力量,发动人民抵制日货,让日本从企业到政府都深感恐慌,不敢进一步行动。所以,动员全国老百姓,才会造成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造成让自己更有说服力的条件,造成克服一切战争困难的前提。这样就能实现全民抗敌,调动全民的护卫国家主权的意识,才能保证国家的尊严,即毛主席说的:兵民是胜利之本。兵民一致就能成大事。
《论持久战》是毛主席结合中国具体国情而发展的马列主义的经典军事理论著作,是人民彻底地看清了当前中国的具体情势,使人民看清现实,纠正了存在的错误观点,既巩固了国内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又指导了全民族的抗战,为中国的抗战胜利的道路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成为了中国抗战时期的指导纲领,引导中国的抗战赢得最后的胜利。当然,在现代社会,它的指导作用依然强大。对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无论何时,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第二篇:毛概后感
学习《毛概》的感想
土木建筑学院 工程管理10-2孙维明2011/10/17
经过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一学年的学习,我对中国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各个方面的形成过程以及内涵等有了一个简单的了解,由于涉及点多,就不一一列举。其中我在对邓小平理论的学习过程中体会颇深,下面就简单谈一下其中的感悟:
邓小平理论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扬,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它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深刻的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把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同时,邓小平理论也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由此可见,邓小平理论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我们应该很好地学习并用以指导我们的行动。
邓小平理论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它从强国富民出发,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指导,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为基础,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为经纬,围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基本问题,按照严密的逻辑依次展开。它并不封闭,凝固,而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形而上学的理解,不能断章取义,各取所需,必须全面、准确、完整地领会和把握,这样运用邓小平理论的观点观察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是正确、全面的。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八个字,集中体现了邓小平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科学态度。他敢于冲破习惯势力和传统偏见的束缚,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指导下,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在实践中开辟认识新事物、解决新问题的正确道路,从而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宝库增添了新内容、新思想、新观点。
邓小平同志是我国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他尊重实践,尊重群众,时刻关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善于总结人民群众的经验,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敏锐地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和锲机,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表现出开辟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和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巨大理论勇气,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作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
学习这门课起初虽然非常的枯燥无味,但是确实我受益匪浅,我们应当用书里面的理论武装自己,充实自己。祖国要发展,祖国要更加富强。我们青年学生责无旁贷地担负着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责任。青年强则国强,所以我们青年学生为了迎接新世纪的挑战,要努力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大学学习已不再是高中学习的简单延续,它是关键的转折点,是人生新生活开始的前奏。所以我们应珍惜把握好时机,使自己能充满信心迎接挑战!
第三篇:毛概学后感
毛概学后感
这两学期我们开设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让我们深入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先进成果。学习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让我们从根本上对它有了一些深入的了解。
伟大领袖毛泽东以毕生精力钻研马克思主义,其目的是为了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问题。他强调:“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势下,学习毛泽东思想,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首先,有助于我们提高马列主义理论水平。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丰富和发展,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从其科学体系上讲,不是独立于马列主义基本体系之外的,而是从属于马列主义思想范畴的,马列主义是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基础。认真学习和研究毛泽东思想,有助于我们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其次,有助于我们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中国革命和建设既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又有自身的特殊规律。马列主义要正确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就必须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毛泽东思想是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也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特殊规律的正确反映。所以,学习毛泽东思想有助于我们认识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坚定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
另外,有助于我们理解和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毛泽东思想已写进党纲,载入宪法,是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党和政府制定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主要理论依据。同时,它又提供了制定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的方法和原则。深入学习和研究毛泽东思想可以使我们更充分地了解党和政府所制定的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并自觉地拥护并贯彻执行之。
处于新世纪的大学生,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使命,前途远大,任重而道远,是中国未来的希望。为了担负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青年人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武装头脑。那么,要如何才能使我们深刻领会和切实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精神实质呢?
要坚持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的原则。学习毛泽东思想要掌握和运用它的体系,不能断章取义,从只言片语来理解。要特别注意毛泽东思想的具体观点的特指对象及其产生的特殊条件,决不能生搬硬套,把它当作千古不变的教条。毛泽东思想是我们行动的指南,它提供的不是解决问题的现成答案,而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理论依据,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因此,学习毛泽东思想,主要的是要学习其立场、观点和方法。同时,进行完整、准确的理解,还必须区别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个人的思想,以及正确对待他晚年所犯的错误。毛泽东思想又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反映了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智慧和才能,不能把毛泽东思想等同于毛泽东个人的思想。要坚持学习理论与了解历史相结合的原则。毛泽东思想是近现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同现代中国历史的发展走向密切相联的。毛泽东的重要科学著作和党的重要文献都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理论成果和经验总结,必须把学习理论与了解历史结合起来,把学习毛泽东的重要著作和党的重要文献与阅读教材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规律,了解中国共产党人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及其理论成果,从而真正理解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地位。
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学习毛泽东思想不是为学习而学习,学习理论是为了指导实践。
从这两学期的学习过程中,我们获益良多。学习毛泽东思想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基础。我们应坚定不移的学习它,学习党的理论知识,一以贯之,向党靠拢。
土木工程学院0905
任课老师:王稳良
考试时间:十六周星期四晚上
第四篇:读《论持久战》所感
老师在春节期间给我布置的任务就是读持久战,写读后感,读《论持久战》所感。在此期间读了几次,每次都是马马虎虎,主要原因有两点:第一、自己感觉对这些东西不理解也就提不起兴趣。第二、就是自己感觉读了也读不懂。这两点阻碍了自己读这篇文章,导致虽然读了几次也是白费了。明天就要去上班了,突然想到老师布置的作业还没完成,立马来做这件事。在读之前调整了自己的心态,认真地把这篇文章拜读了一下,现在把自己所感悟到的东西分享出来,自己感觉到这些也太局限性了,在今后读的过程中随时分享自己的感受吧。
毛主席从不同的方面和阶段论证了中日两国的战争不是速战就可以取胜而是要持久战,这篇著作宏大博深,发人深思。主席在各个方面和阶段所举出的有力证据就是在使用矛盾论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来论证,把矛盾论贯穿于整个文章的始终。从整个局势的分析上是在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在战争的阶段上是运用了矛盾的特殊性,总体感觉这是把矛盾论完全运用到实际中的成功典范,也是为我在自己今后的生活和工作实践中如何更好的运用矛盾论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帮助,读后感《读《论持久战》所感》。
在文章中也领会到一点:就是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做到胸有成竹最好,扎实稳妥的工作态度才是取得一切胜利的法宝,所以做什么事还要扎实,脚踏实地做好,主席是为我们后人在工作和学习中指出了一个方法,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们要始终都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至终不渝的做好自己每一阶段,走好自己的每一步,这才是我们能够在工作生活中取胜的必要条件。
虽然说读了几遍了,感觉自己还是知之甚少,主要就是自己没有完全的理解这些理论,也就不能够准确的抓住作者写作的目的和思想,通篇拜读了三四次,这一次是一气呵成,虽然理解还是泛泛的表面问题,终归读懂了些,利用时间还要不断的理解,然后自己把矛盾论运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这才是老师让我读的目的和初衷。
第五篇:毛概论文 读《矛盾论》、《认识论》后感
读《矛盾论》、《认识论》后感
——真理与谬误是语言与定义的碰撞和错位
读《矛盾论》,读到“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向彼此的对立面转换。”,突然就有一种想法——其实矛盾的双方没有转换,只是因为现实状况的改变而由不变相对显现出“变”。主次矛盾是人为区分的(在一个复杂事物中,主要矛盾是居支配地位,起主导和决定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是处于从属盾的地位,起次要作用的矛盾),而固有事物以稳定态存在,只是我们经验的划分出对于我们来说主要的和次要的部分。例如,近代中国阶级矛与民族矛盾主次关系随着国内局势的转变而发生变化,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作为概念本身在动荡中维持原态,而它们间的不平衡性是由各自所对应的现实世界的不平衡性引起。当人们说“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向对立面相互转化”时,就常会引起人们的误解,好像矛盾变了,但其实只是现实的改变把主次矛盾这两盏帽子互换了。所谓矛盾的转换,只是语言上的逻辑。
我想可以这样说,“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这些概念只是人类针对自身需求而发明的语言,任何概念都是如此,所谓本质,是人们运用理性和逻辑对于已感知到的事物的一种描述性归纳。生物从来不是孤立的存在,对外界的感知会转向自身的问询、向内发出信号——我们需要被感知,语言因此成为人与人之间的一种通货。
语言在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之间充当了什么样的角色呢?无疑是相互间交流的桥梁。但这座桥梁却常常蒙蔽着世人。比如不同语种的人们,即便学习了彼此间的语言,也还是无法真正交心。中文里的“冰箱”指英文中的“fridge”,这实际上是通过同一物质而引导的粗糙的对应关系。“冰箱”这个词从功能和形状上对某物命名,“fridge”却不等于“icebox”。语言性交流或许能达到“知道”的程度,但却很难做到真的理解。即便是说同一种语言的人们交流也是一样。我把这种交流的误差归因于词汇的色彩。随着我们的世界观逐渐成熟,对物体的认知也逐渐个人化,同样的词语在不同人之间色彩是几乎不可能相同的。人和人的交流是这样,如果一个人想要用语句表达自己,他首先要找到与自己的感情对应的词汇和符号,另一个人看到时,则要把这些词汇转化成自己的感情、精神,因为各自语言的色彩不同,所以即便抛开个体表达能力与理解能力的发展程度差异不讲,交流也还是会存在误差。
误差无处不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一个很好的事例。不客气的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尽管有国情上的考量,但一定程度上也是当时革命先辈误打误撞的延伸。管文虎在《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几个重大问题上的认识局限和理论误区》一文中就对此有论述。
然而字句的误解真的说明内心的分歧吗?可能是的,但也可能不是。上文中人与人的交流过程若要延伸,便是听者将感知到的感情再用自己语言表达出来,相同的感受表达以不同的言语也存在可能。
这样说来语言简直是满口谎言的小滑头,世界真是充满谬误。难道放弃交流吗?难道只好依赖于艺术表达或者神情动作?
当然不必。客观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虽然部分始于误解,却也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程。这样看来误解何尝不是一种道理?萨特曾经说过,理解思想的过程就是占有这个思想。已逝的哲人们留下的思想巨著自有后代的学者解读,譬如杜小真写《存在与自由的重负》,她真的理解萨特了吗?我不知道,谁也不知道。我知道的是,即使这是本解读他人的书,实际上我看的还是“杜小真”。毛泽东读马克思有误解,马克思读黑格尔又何尝不是?反过来看,现在说着别人的误解的我,真的明白这份误解了吗?又或者这里真的有误解吗?毕竟“误解”也是第三者、第四者甚至第N者的理解。但是误不误解的,真的很重要吗?我们在不断的误解中,不是得到了新的思考?同一幅画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审美体验,但无论怎样都是美的享受。思想的婴孩孕育于传播与独立的理解,而绝非完全认同。我不赞成去真正理解别人,或者说以为你真正理解别人。其一,明知是误解还要冠上他人的名头,的确不算一种尊重(换位思考至多是理解彼此的处境,人们可以互相体谅却难互相理解);其二,假设你的理解与那句子表达的意义极为接近,那实在意味着世界上少了很多精彩。设若对一切事物的定义皆同一化,世界岂不是因失去了创造的肥力而变得死气沉沉?当然,不是所有的误解的花苞都能绽放出美丽的花朵,只有依靠不懈的实践与思考,才能为误解浇灌思想的肥料。坚持这种误解也绝非是说完全将他人的意见屏蔽在外,正相反,在阅读别人的思想时,因误读而产生的新思也是在不断地丰满我们的心灵。
彼之真理,我之谬误。追本溯源,交流的误差产生于个体定义的不同。
定义是客观的,也是主观的。客观在于,人类对某事物的定义是对该事物的客观情况做出高度归纳(包括“鬼”、“神”等未证明是否存在的观念性存在概念);主观则在于,首先,定义这个行为由人类发出,相对于动物、植物等其他维度的世界而言,就主观了。(比方说意识这个概念,马克思断言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只有人才能有意识。这是因为我们对意识的定义只能通过人类自身的思考来完成,这一主体限定的定义过程,就决定了我们能够归纳的只有我们自身的认识活动。在动物甚至植物的世界里,可能也存在意识,只是它们不会也叫“意识”这个名字)。其次,定义行为又是由个人发出的,受到个人经历、认识范围及个体性格限制。从我们出生,倾听周围的声音,跟随身边人的语言而开始描绘我们看到的这个世界,我们就以一个接受者的姿态将一切命名和定义照单全收,这种完全获得性的体验并不能满足我们对自身存在感的需索,于是之后就逐渐开始疑惑——为什么窗子不叫做“门”,门不叫做“窗子”;为什么手不叫做“脚”,而脚不叫做“手”······在源源不断的疑惑中,我们最能妥协的应该是名词、数次、量词等非常客观的词类,若说到形容词、副词,无论和周围的人在细微处如何磨合,也还是不会达到完全一致。在个人处境中我们逐渐对一些字词有了深刻的体会,之后,在新的历程中这种体味又不断地被否定与修饰。(笔者按,“定义”这个词本身也是定义行为的结果,为了逻辑的完整,在此文提及的“定义”专指人类的定义。)
即便对一个人而言,定义也是动态的。人的一生少不得要前后矛盾几次,若因要信从自己从前的某个观念就放弃新的思考,未免可笑。“萨特在漫长的哲学生涯中,研读过马克思主义著作,曾几度与共产党合作,却又没有间断与共产党的论争。直至50年代初,他还是一方面谴责苏联的集中营,一方面又认为苏联是一架出了“事故的机器”,认为总的说来苏联是站在正义人民的一边。1948年,他发表剧本《肮脏的手》,这是一部被视为具有反共倾向的作品,萨特后来也禁止在未得到许可的情况下在社会主义国家演出这出剧。而至1952年,他又与共产党合作,参加营救因反对印支战争而逮捕关禁的亨利·马丁的运动。”(引自杜小真,《最后一位哲学家》)人的行为本来就不应该被语言所限制。人一旦停止怀疑,就容易变得盲目。我所以总是坚持区分政治信仰、宗教信仰等带有立场性的信仰与单纯的信仰。无论政治信仰还是宗教信仰,一旦某个基于现实情况考量的行为背离,就会被贴上“卑鄙叛徒”的标签。这些信仰只是对外的、一时的“信”,不同于单纯信仰对自我的实现与寻求。比如,文革中人格的互相抹杀不仅消弭在侮辱性的批斗中,也湮灭在人们对一个错误的坚信和坚持。语言在表达上已经不尽如人意,若一时的言语便成了终身的烙印,就更可悲。
人的一生,纵向来看,不同时期的“我”都是一个存在;横向来看,不同时期的“我”又与他人相互独立。语言在追求真理过程中实在是很好的工具,这并非体现在看似其乐融融的沟通中,而恰恰体现在言语与心意的误差上——与他人的误差、与自身的误差,正是从外、内两个方向对自身的认知进行完善、提升。
另:
毛泽东的《认识论》里说,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目的和检验标准。认识分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我们要通过实践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用理性认识指导实践。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这是目前我对《认识论》的印象,总觉得其中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一步读起来颇为含糊、抽象,以《矛盾论》为起点对追求理性认识这一点提出一些我的看法。我把当时听老师讲这两篇文章时心中闪过的疑惑沿着思路展开来,没想到越写到后面就写得越发散,也没有很多对原文的论述,希望老师别判我偏题。信手随笔,很多胡言乱语,还望老师指正。
冷忠晓
中国人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