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年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梦想之旅”诠释中国梦的世界意义
2013年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梦想之旅”诠释中国梦的世界意义 这个3月,随着习近平主席首次出访的脚步,从俄罗斯大地到非洲大陆,几次精彩演讲中,“中国梦”的声音牵动着世界的关注。在国际舞台上,围绕“中国梦”话题,中国领导人坦诚讲述,世界各国用心倾听,使得这次出访活动成为一次满怀希望的“梦想之旅”。
聚焦习主席出访,是“中国关注”的一次集中体现。今天的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牵引许多国家的火车头”,在全球经济前景不明朗、局部地区安全形势堪忧的大背景下,中国的一举一动举足轻重,“中国梦”的前景如何,更是关系世界的发展预期。可以说,国际社会打量中国的目光背后,其实是在寻找机遇和信心。
“中国梦”对世界意味着什么?习近平主席回应了世界的关注。“顺应时代前进潮流,促进世界和平发展”,说明中国的发展始终顺应时代潮流,坚持和平发展方向,这将充分壮大和平正义力量。“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各国人民”,说明“中国梦”不是关起门来做自己的“小梦”,而是一个开放、包容、共享的“大梦”。中国的发展也是世界的机遇,在与各国合作共赢中实现自身发展,这是中国的民族复兴与以往大国崛起争霸的最大区别所在。
这方面,中非患难与共、平等互利的交往史是一个很好的诠释。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当坦桑尼亚和赞比亚两国多次向西方国家提出援建坦赞铁路却屡遭拒绝时,是处在经济困难中的中国政府和人民施以援手。1971年,26界联大上“非洲兄弟把中国抬进联合国”。而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日益繁荣,发展红利也日益惠及非洲大陆。
2012年,中非贸易额接近2000亿美元。截至去年,中国对非洲的直接投资累计超过150亿美元。50年来中国累计派出1.8万人次的医疗人员,诊治了2.5亿人次的非洲患者。日前习主席又宣布:3年内中方将向非洲提供200亿美元贷款额度。非洲人民同样很够朋友,力挺北京奥运、支援抗震救灾,都不遗余力。事实反复证明,中国发展好了,非洲发展会更顺;非洲发展顺了,中国发展会更好。中非的“命运共同体”关系,也是中国与世界相互关系的缩影。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决定了梦想的丰富多彩。当13亿中国人为民族复兴梦想而不懈努力的时候,10亿多非洲人民正致力于实现联合自强、发展振兴的非洲梦,1亿多俄罗斯人也在为202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而努力,广大的国际社会正在推动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
梦想各有精彩,但也存在交集,甚至相互交融。尤其在今天这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地球村里,人类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无论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环境污染、恐怖主义等难题和挑战,还是开创和平发展的新境界,都需要同舟共济、携手努力。“中国梦”不是独角戏,而是大合唱,把13亿人的奋斗融入浩荡的时代潮流,以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世界带来更多新希望、新机遇,我们就能为人类文明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来源: 山东中公教育官网(sd.offcn.com)(山东公务员考试网|人事考试信息网|山东公务员网)
第二篇:2012山东公务员申论热点
2012山东公务员申论热点:养老保险逐步全覆盖2012年03月13日 19:59:59
【背景链接】
2012年3月5日,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今年年底前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扩大各项社会保险覆盖面。增加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加强城乡低保和社会救助工作,加快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和慈善事业。加强各项社会保障制度衔接。多渠道增加社会保障基金,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监管,实现保值增值。加强社保服务能力建设,有条件的地方可对各类社保经办机构进行整合归并,有些服务可委托银行、商业保险机构代办。加快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卡发放。
【标准表述】
关键词:全覆盖
我国社会保障建设史上的里程碑事件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在今年年底前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全覆盖。“这一目标振奋人心。”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宋晓梧表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我国社会保障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能够在今年全面实现养老全覆盖的目标,并且提前8年完成任务,十分不容易,这显示了中央政府完善社会保障、加快民生建设的决心。
关键词:均衡化
加快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养老制度改革
去年我国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人均增加1680元,有5700多万人从中受益。国家已连续7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在实现了基本养老全覆盖的目标后,政府未来的工作重心应该放到如何实现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养老保障均衡化上来。我国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水平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退休金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在完成养老全覆盖的任务后,如何按照“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向平衡不同群体间的养老保险待遇水平问题,成为我国养老制度面临的最大问题。他指出,应加快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养老制度改革,让同等学力、同等资历的企业人员能够享受到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相同的养老待遇。此外,还应该逐步缩小社会保障的地区差距,通过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等措施,让不同地区居民享受到同等的社会保障水平。
关键词:增来源
第三篇: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尚武精神推动中国梦
2014申论热点:尚武精神推动中国梦华图教育蒋红增
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加强文化建设,这是一项庞大繁杂的工程。经济建设靠房地产拉动,文化建设靠什么拉动?笔者认为,在当前内忧外患的时世下,中国应从重塑国民尚武精神开始,逐步复兴传统优秀文化,内倡见义勇为的美德,外树仗义执言、凛然难犯的大国形象,从而赢得世界的应有尊重。
一、尚武精神曾经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闪光的部分
中国文化中最辉煌的部分是在春秋战国的尚武时代产生的,诸子百家群星璀璨,成为国学之源,倡导在朝胸怀天下,安民强兵,锐意进取;在野则轻生死,重大义,知廉耻。先贤相望,士风因袭,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至今令国人景仰。
新中国是在20世纪的战争血火中诞生的,这样的“出身”,同样造就了当代中国人尚武自强的高贵品质。凭着这种品质,中国人完成了堪称人类奇迹的长征;在一穷二白的废墟上,建造出震惊世界的“两弹一星”。这一混合了太多尚武精神的高技术武器系统,给中国带来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及外交收益,及对世界和平的贡献,是多少GDP也无法比拟的!
今天,如果说世界对于中国还有点敬畏,不是因为中国盖了太多的摩天大楼,而是因为中国有在两弹一星基础上的“神八”飞船,有“神八”背后继承了两弹一星精神的中国人!作为构筑中华文化基础的尚武精神,不仅仅在意志层面,更在物质层面上直接改变了当代中国的面貌和历史走向。
二、尚武精神堕落是中国历代衰亡的共同内因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交替各有原因,但有一点内因是共同的:那就是承平日久。精神懈怠,统治者和普通百姓因贪于安逸而变得懦弱、懒惰,得过且过。自然界总是首先淘汰弱者,自身尚武精神堕落的危害,首先诱发外部大敌、小敌的骄横。宋朝和晚清是最典型的两个例子。宋神宗在西夏屡次寇边的情形下,不张挞伐却赐岁币试图安抚,当时的边将说“朝廷素事姑息,所以狡虏生心,敢尔狂悖,今若再赐岁币,是益令玩视,愈亵国威。”
欧阳修形容当时的情状是:“上下安于无事,武备废而不修,庙堂无谋臣,边鄙无勇将,将愚不识干戈,兵骄不知战阵,器械腐朽,城郭隳颓”。
晚清则穷奢极欲,将世界第一的GDP大多变成皇家园林和其中的奇异珍玩。在世界列强纷纷围噬的半个多世纪中,晚清统治者孜孜在意的不是民族振兴国家富强,而是死保
特权以悠游嬉戏。决定帝国命运的甲午大战在即,皇室仍不致力于武备发展却挪用海军军费修筑颐和园。
在当家人的示范作用下,这两个朝代的官员腐败至极。南宋是夜夜笙歌、醉生梦死;《申报》社论评述晚清的官场时说:“今日之执政者,其心思惟欲保全现在之禄位而已,或者欲超越现在之禄位而已,其外,固一无用心者也。”尚武精神的泯灭使军队丧失斗志。曾经不可一世的八旗兵,最后堕落为追逐声色犬马的行尸走肉。曾经马上得天下的统治者利令智昏,对于生死存亡的军事变革也视为儿戏,一个在中国的日本人副岛种臣说:“谓中国海军之可虑,则实不足以知中国也。盖中国之积习,往往有可行之法,而绝无行法之人;有绝妙之言,而绝无践言之事。”
外族看到中国内部糜烂、孱弱,顿起杀心。宋朝偏安心理生出“因循姑息”,接着又导致大内外交困,在人口、兵员、财富和火炮技术都占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竟然不堪一击,始败于辽,后败于金,终亡于元;日本间谍评价晚清“上下腐败已达极点,纲纪松弛,官吏逞私,祖宗基业殆尽倾颓”,并以当时“大清全民都腐败”的形势判断,早则十年,迟则三十年,中国“必将支离破碎呈现一大变化”,于是建议大本营趁火打劫。
三、发展经济,建设和谐世界不能以湮灭尚武精神为代价
回顾中国历史上各朝代尚武精神的泯灭,几乎都是在经济繁荣的时候发生的。对眼前利益的争夺和对既得利益的享受,让社会的精英阶层首先失去进取的意志,而领导人和精英阶层的意志,又直接影响着整体国民,于是整个国家便萎靡不振。宋朝重经济轻武备,崇文官而抑武将,因此,“兵虽多而战力弱,国虽富而兵不强”,成为肉多骨软的大胖子,经济发展成果始终成为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输血管。
晚清洋务运动后期,因为GDP的迅速提升,全世界都以为中国强大,中国自己也以为很强大。结果甲午一战露了馅,欧美纷纷扑上,把中国三十年“改革开放”的成果哄抢一空。实际上晚清在官僚垄断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双重榨取下,国家并没有发展出真正足以富国强兵的工业,主要的装备都是购自西方;“改革”不仅没有振奋已经低迷的民气,反而让官民因为内部利益争端而更加对立。国家的力量在肿胀的外形下,实际上是大大削弱了。
今天的中国,改革开放三十余年也取得巨大的物质成就。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人的尚武精神也基本丢失殆尽。这表现为社会内部道德的急剧滑坡和对外部欺凌的一再忍让。让国人震惊的小悦悦事件,昭显了国人见义勇为良知的泯灭;南海周边大国纵横捭阖、耀武扬威;小国张牙舞爪甚嚣尘上,国家利益被疯狂掠夺、尊严被肆意践踏。一个有着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有着核武器;世界人口第一、拥有世界最大常备军的国家,怎么反会处于被包围、被侮辱和挑衅的境地?一些学者样的中国人说,这是因为中国发展太快,外国是担心中国的强大所以才联合戒备中国,中国应该更加克制,以免让别人感到威胁。这要么是对经济、政治本质的完全无知,要么是掩耳盗铃。一个靠卖地、盖房制造GDP的经济,一个以加工业为主,不能转换为国防能力的工业,对于那些依靠技术和工业强大起来的老列强来说,能构成什么样的威胁?一个完全不干涉别国内政、在国外没有一兵一卒的国家,对于控制全球的美国会构成威胁?对于连自己海外工程基地和运输船都不能保护的国家,中国会威胁谁?
若对比一下美国和俄罗斯可以清楚地看到,并不是因为中国已经达到俄罗斯那样的军事水平,也不是像美国那样随意使用武力,才让中国成为众矢之的的。恰恰相反,是中国经济和精神的同步软弱,让那些食肉动物式的老牌列强又勾起了掠夺捕食的欲望,故而串联中国周边以合力围堵猎杀。
急功近利的世风,正在让中国人变得懦弱,尚武精神的泯灭正导致今天中国陷入战略重围。发展是硬道理,但经济发展不能以湮灭尚武精神做代价。否则,一切的发展成果最后不过是成为别人的晚餐。
四、没有军人性格的民族永远不可能强盛
放眼世界,那些凡是创造了辉煌历史的国家无一不是尚武之国。希腊曾经是欧洲的明灯,哲学、文艺成就辉煌无比,但最后亡于尚武的邻邦斯巴达;罗马帝国兴起之初,南征北战所向披靡,后期却贪图享乐举国纵欲,罗马帝国的士兵竟然不愿意在烈日下行军,其生死攸关的国防只能依靠异族来担当,所以,帝国也被这些外族所裂解。
今日,世界列强之所以成为列强如英国、美国,无一是仅仅凭借贸易强国的,在贸易的背后,都跟随着一支现代化的军队和尚武的民族。日本和德国虽误入军国主义歧途而战败,但最后民族的复兴,依然是凭借尚武精神的支撑。被称为“最小超级大国”的以色列,其生存和发展,几乎完全依靠尚武精神。血与火的历史和现实,锻造出这些国家强硬的军人性格。
一说到尚武,一些人就杯弓蛇影地理解为中国要选择战争崛起的道路。其实,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国文化中的武学,不包含穷兵黩武的成分,中国式的“尚武”是以战止战,并特别警戒:国虽大,好战必亡。汉武帝如此英勇,在赶走匈奴的侵扰之后,还是班师回朝了。明朝中国拥有举世无双的舰队,但毫无没有建立海外殖民帝国的念头。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像当年的日本、德国一样因为大规模持续入侵别国被灭亡;也从来没有像今天的美国这样随意采取武力。中国的尚武,在更多的时候,是被动的,是对外族入侵的坚决反抗,岳飞、史可法是这种精神的代表,将其整体性发扬光大的是以毛泽东为首的新中国人。新中国历次对外作战都是自卫反击,不占别人一寸土地。至今,周边小国在领土、领海问题上屡次挑衅,中国仍然一再表现出和平诚意。
自然界是适者生存,人类社会是强者生存。中国热爱和平,中国追求和平世界,中国实行韬光养晦的国策,这一切的背后,离开尚武精神的支撑,都是一厢情愿的梦想。我们需要警惕军国主义思想滋生和政策选择的风险,但不能因此就有意排斥正常的自卫权利,忽视尚武精神的培育。
五、“中国威胁论”是西方阉割中国尚武精神的暗器
见识了新旧两个中国的西方列强,深知中国真正的力量,不是庞大的人口,也不是靠着低技术产品堆积起来的GDP,而是靠着强国、复兴之志激励起来的中国人。所以,西方比控制高技术和武器销售更在意的是中国民众的尚武精神,西方媒体和学者动辄以“民族主义”诋毁中国民间正常的爱国情绪,并将此与无所不在的“中国威胁论”相联系。以豢养或收买文化代理人方式,借中国自己之手,把中国的尚武精神阉割掉,比如关于取消岳飞民族英雄称谓、淡化“狼牙山五壮士”、丑化民族英雄形象等;同时却多渠道进行宗教渗透,与中国传统文化争夺思想阵地。
当一个人没有了灵魂,一个民族没有了精神领袖,他就丧失了进取和反抗的意志,由这种族群构成的国家,就成为任人宰割的猎物。一些没有军事知识和战略智慧的学者、外交官员,对这种显而易见忽悠中国的低级骗术不加分析,作茧自缚,不敢进行基本的反击和自我武装,对别人以此为幌子威胁中国全无察觉;一些中国人以韬光养晦作为自己安于现状的护身符,并懵然无知地到处宣扬,麻痹国人应有的警备思想。凡此种种,在大力加强文化建设的今天,是值得认真自省的。
第四篇:2010年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写作材料
2010年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写作材料
1、转型升级
实现山东经济的科学发展,必须切实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着力推动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全面提高综合实力、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和普惠性,加快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
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转型升级的工作中,要坚持把保持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作为基本目标。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相结合,标本兼治、保稳促调,在努力确保即期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着重在增强持续发展能力上下功夫,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的有机统一,实现经济持续的又好又快发展。
坚持把调整结构作为主要途径。政府推动与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大力推动产业结构、需求结构、生产要素结构、空间布局结构调整,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发展模式,加快提升山东经济整体素质。我省装备制造业连续多年保持快速发展,企业装备水平显著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企业管理水平有了新提高,形成门类比较齐全、有一定规模和技术水平的产业体系,在全国同行业处于优势地位。但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缺少大型、重型成套设备和为轻工、化工、纺织等行业服务的专用设备。高新技术产品比重较小,缺少国际竞争力强的名牌产品。能够支撑和带动行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大企业较少,缺乏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带动性强的大型企业集团。所以,需要采取以下措施来促进产业的升级转型,推动我省装备制造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一)强化营销手段,开拓市场空间。依托重点建设项目,开展重大装备省内自主化工作。
对今后3年内开工建设的交通、能源、原材料等重点领域重大工程,以及列入国家重点产业振兴规划的项目,鼓励项目业主单位优先采购省内生产的设备。利用当前国家推进农业现代化、强农惠农的有利时机,大力推广使用省内生产的农业机械。
(二)加强协调指导,推进企业联合重组。
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鼓励装备制造业企业与上下游企业、研发机构之间通过上市、兼并、联合、重组等形式,组成战略联盟,实现优势互补,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和企业集团,提高规模效益和整体竞争力。推进企业联合兼并重组,形成优势产业和产品结构,避免结构雷同,防止重复建设。
(三)加快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
围绕产业转型升级,支持装备制造骨干企业在工程承包、系统集成、设备租赁、提供解决方案、再制造等方面开展增值服务,逐步实现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延伸扩展研发、设计、信息化服务等业务,为其他企业提供社会化服务。
(四)完善技术创新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支持企业建立技术中心,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和核心技术,培育核心竞争力。鼓励实力较强的技术中心实行区域性开放,建立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技术创新体系,推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和区域经济结构调整。支持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及国际合作、参股国外先进的研发、制造企业等方式,掌握核心技术。
(五)拓宽融资渠道,做好资金供应保障。
各级、各部门要在技术创新、技术改造方面对重大技术装备研发和引进消化项目给予重点支持。各金融机构要进一步扩大信贷规模,创新金融服务产品,积极为符合条件的企业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提供贷款。
(六)加强国际合作,开拓国际市场。
实施国际化战略,利用好国家优惠政策,拓宽发展空间。进一步加大合资、合作和招商引资力度,有选择地利用好外资,通过与国外大公司的合资合作,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建立新的运行机制,推动行业发展。
(七)加强财税政策扶持,引导资金投向。
一是认真落实财税优惠政策。加大政策宣传、贯彻落实力度,积极引导企业充分用足用好财税优惠政策,强化对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切实把优惠政策用足、用好、用活。二是整合财政专项资金,大力支持企业技术进步,着力推动企业产品结构优化升级;大力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着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大力支持节能减排、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着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三是对国家确定的重点支持项目,各级政府要创新资金筹集方式,调整资金支出结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配套资金支持。
2、服务型政府
推进政府转型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体现。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强调,“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发展社会/
4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我国政府转型的目标是全能型政府转变为公共服务型政府。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正在逐步完善。与此相适应,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推动由全能型政府逐步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全面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就要为全社会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和有效的公共服务,以不断满足广大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公共需求和公共利益诉求,在此基础上形成政府治理的制度安排。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好民生问题。
各级政府要不断创新服务体制,改进服务方式,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加强公共设施建设,完善社会管理。同时,要着力提高政府的公信力,这就要求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真正围绕民生建设提高行政能力;努力实施科学民主决策,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真正为民办实事、办好事,为改善民生出实绩、出实效。建设服务型政府,必须着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在现阶段政府应综合利用财政、税收、社保、福利和救助等政策工具进行利益调节;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努力缩小收入差距;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加大反腐倡廉力度,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确保权力不被滥用。
3、文化山东
2009年9月,山东文化产业博览会在曲阜孔子文化会展中心隆重举行。成功搭建起文化产品展示、文化项目交易、文化信息交流的良好平台,在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上取得了新的突破,有力地推动了各级对文化认识的新飞跃,增强了齐鲁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山东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历史文化名人、文化名城、文化古迹众多,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齐鲁文化源远流长、影响深远。孔子已经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名片。山东省拥有世界文化自然遗产2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20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6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7处,文化资源种类和总量均居全国前三位。同时,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现代文化特色鲜明、资源丰富。与之相比,文化的现实发展与经济发展还是相对落后,缺乏对各类文化资源的有效整合、利用和开发,文化资源优势还没有转化为现实发展优势、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
山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初见成效,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基本建立,面向基层的文化演出每年近2万场,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得到有力的保障;文艺创作取得丰硕成果,9次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评选组织工作奖,一大批文艺作品获国家级奖项,鲁剧、鲁版图书成为知名文化品牌;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良好,连续几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同时,人文社科素养偏低,基层特别是农村文化设施欠账较大,文化产业增加值不高,融资能力较弱。
作为文化资源大省,具备了跨越发展的良好基础和条件,但距离文化强省还有不小差距,需要付出长期和艰苦的努力。08年以来,省委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实现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目标和任务,进一步丰富了文化建设的内涵,拓展了文化工作的领域。由“大”到“强”,体现了文化发展质的飞跃,要求更高、责任更大。
实现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是一项系统工程,既对传统的文化发展观念带来了强力冲击,也对文化发展的工作思路、政策措施等各个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必须贯彻省委的决策部署,弘扬改革创新精神,以更有为的姿态、更有力的措施,切实抓好文化强省建设各项目标任务落实。
一要在思想上有新解放。
应站在更高的层次来看待文化、认识文化、学习文化,实现对文化认识的新飞跃。充分认识经济与文化在整个强省战略中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两者同等重要、不可偏废,切实做到“两手抓、两手硬”。充分认识文化既具有重要的意识形态功能又具有重要的经济功能,文化实力代表着综合实力,树立抓发展必须抓文化、抓文化就是抓发展的观念。充分认识建设文化强省不能一般性地抓文化发展,必须加大政府投入,创新政策环境,激发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二要在重点工作上有新突破。
把握文化强省建设的着力点,集中用力,务求突破。要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个根本,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积极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要用好“文明山东”建设这个载体,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全面提升城乡文明程度。要夯实公共文化服务这个基础,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优先安排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文化项目,建设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突破文化体制改革这个关键,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发展活力,推动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要强化文化人才建设这个支撑,培养造就一批文化领域的领军人物,为文化强省建设提供强大人才保证。
三要在品牌建设上有新作为。
把打造文化品牌作为文化强省建设的切入点,强化品牌意识,加强品牌策划,搞好宣传推介,着力打造一批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富有齐鲁特色的文化品牌。要重点巩固鲁剧、鲁版图书品牌,大力发展民间工艺、文化节会品牌,加快培育旅游演艺、优势产业、特色园区品牌,努力形成品牌优势,扩大品牌效应,更好地引领和带动全省文化发展。
四要在领导能力上有新提高。
适应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的新任务新要求,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必须善于把握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发展趋势,热爱文化、学习文化、研究文化,及时掌握文化发展动态,思考文化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不断提高把握文化建设正确方向的能力、熟练运用文化建设规律的能力、推动文化创新的能力,成为领导文化建设工作的行家里手。要进一步建立文化强省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完善目标责任和考核体系,强化工作落实,形成共建合力。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和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尺。山东是文化资源大省,实现向文化强省的跨越,就是要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明显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人民群众共同的思想基础更加坚实巩固;齐鲁优秀文化得到大力弘扬,文化产业成为支柱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显著提高。
4、群体性事件人民内部矛盾
2008年至2009年,瓮安事件、石首事件等先后发生,同时,镉污染、铅中毒等环境污染原因导致的群众抗议,也成为群体性事件的新趋势。这引发了各地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深刻反思,中央连续对全国县委书记、公安局长进行培训,国家的政治决策层与执行层基本确立了以化解人民内部矛盾方式处理群体性事件的思路。
2009年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特别重视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及时合理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坚决纠正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健全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制,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坚持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处理群众来信和接待群众来访制度,服务群众,化解矛盾。健全社会稳定预警机制,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各类群体性事件。
2010山东公考申论练习标准表述之群体性事件人民内部矛盾
近期接连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其中深层次的原因都是多年矛盾蓄积而致。瓮安、石首等几起事件无不是由群众的利益诉求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一些领导干部对群众的感情冷淡麻木、滥用警力激化矛盾等造成的。相当长一个时期以来,一些地方政府片面强调经济发展,忽略了应有的服务职能。一些矛盾原本可以得到很好解决,只是因为对“侵犯群众利益的事情”熟视无睹,或者从一开始就站在了民众的对立面,才激起了民愤。
政府失去公信力,新闻媒体声音单一乃至失声时,民众必然“不明真相”。所以,在指出群众不明真相的同时,必须指出导致群众不明真相的责任方是掌握“知情权”和“信息发布权”的当地政府。封锁任何不利于自己的消息的做法,已经被证明无效。在重大突发事件面前,及时发布真实信息,既是政府依法行政所必须履行的义务,同时也是防止事态恶化的技术性措施。
群体性事件事态平息后,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一定要做好善后工作。一是要甄别合法与违法。对守法者的权益要依法保护、受害者的权益要依法补偿,而对侵权和违约的违法者要依照法律或相关规定严加惩处。二是兑现承诺。要按照法律和政策规定,解决好群众反映的具体问题,使相关群体的合法权益真正得到维护,取信于民,防止死灰复燃。三是及时公布事件真相和处置情况,决不能为推卸责任而隐瞒事实真相,以免激起众怒,导致谣言满天飞,造成不良影响。四是坚持回访。问题解决后,要及时到群众中了解情况,摸清相关群体的思想动向,及时发现新情况、新问题,及早做好工作。五是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举一反三,从中探求具有规律性的东西,以避免类似事件的重复发生。
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重大污染事件或者重大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从根本上说是长期忽视安全生产、长期漠视百姓利益、长期放任污染的恶果。应落实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政绩考核评价机制,当一个地区发生严重威胁群众生命健康、引发公众广泛关注的重大污染事件时,对当地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行“环境影响”一票否决。运用考核结果,引导各级党政干部树立和实践科学发展观。
一是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级部门负责本管辖区内重大污染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处置工作,成立重大污染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实行主要领导负总责,落实具体责任人,逐级抓落实。
二是建立重大污染事件报告和应急处置制度。发现或收悉污染事件信息后,所在地相关单位要及时赶赴现场,进行核实,一旦确认,要及时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和局领导,立即开展调查,并采以应急措施减少污染造成的损失。同时对污染事件发生地点、类型、可能造成的影响和已采取的措施向上级报告。对瞒报、漏报、迟报影响及时妥善处理重大污染事件,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有关责任人和单位负责人的责任。三是建立重大污染事件值班制度。重大污染事件发生期间,要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信息传递的畅通。
预防和减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控制其危害,需要标本兼治。要治本就要认清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根源,在于社会转型期的人民内部矛盾。
当前,我国正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由封闭半封闭型的传统社会向开放型的现代社会转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在这样一个利益格局剧烈碰撞、调整的历当前,我国正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由封闭半封闭型的传统社会向
开放型的现代社会转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在这样一个利益格局剧烈碰撞、调整的历史变迁过程中,“人民内部矛盾会明显增多,有的还会日益突出起来,这是新时期的一个需要认真研究和正确解决的重要政治课题。”
社会转型期人民内部矛盾的特点一是利益相关性凸显,二是群体性矛盾增多。社会转型期不少利益矛盾都是存在于不同利益群体之间,因此,一旦出现利益矛盾,就不单单是个体性利益矛盾,而是群体性利益矛盾,这种群体性利益矛盾,往往造成群体性事件的增多。如企业破产、职工社会保障、农民负担过重、土地承包、征地拆迁安置纠纷等问题,往往带有普遍性,极易出现一人闹事、连锁反应的现象,酿成群体性事件。三是矛盾对抗性增强,四是党群、干群矛盾突出,五是处理的难度增大。
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产生,既有经济、政治根源,又有干部和群众思想认识、心理心态的根源。要从根本上消除群体事件发生的根源,必须切准病脉,妥善化解人民内部矛盾。首先,坚持改革、推进发展,夯实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经济基础。其次,提高政府汲取能力,促进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第三,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关注弱势群体实际困难。第四,建立不良情绪的宣泄机制和人民内部矛盾的预警防范机制,变疏为导,为社会减压。第五,不懈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保证权力的规范运行。
第五篇:2014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低头”族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2014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低头”族
北京人事考试网:
2014年山东省公务员考试即将来临,为了帮助广大考生积极备战山东公务员考试,中公教育专家特别推荐最新考情资讯,深度剖析时下热点,整合公考疑难问题,预祝广大考生在山东公务员考试中金榜题名,荣获佳绩。
【热点概述】
2013年10日晚11时左右,湖北一17岁女生商某与同伴外出聚餐时,一边走路一边玩手机,一脚踩空,跌入十五六米深坎不幸身亡;
香港一名8岁男童,考试结束后被家长准许玩平板电脑,畅快玩了一天后,因视力模糊进了医院。医生发现,他的近视一夜间从百多度加深到400多度。
2013年,就读于无锡东北塘职业高中的小伙兵兵很郁闷,才19岁的他经常会出现头晕、胸闷等症状。焦急的兵兵父母忙把他送去了自家附近的锡山人民医院。可检查结果却让人大吃一惊,兵兵竟患上了中老年人群中容易出现的颈椎生理曲变,通俗地说就是颈椎变形了,而罪魁祸首就是兵兵长期低头玩手机的不良生活习惯。
当下,低头族随处可见,公交车上手机听歌,朋友聚会时玩自拍,家庭聚餐时刷微博,开会时玩微信„„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低头族”,沉迷于自己的世界,阻隔了与身边人的交流,数码产品造成了人际隔阂。正如经典网络流行语所言:“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离死别,而是我站在你身边,你却在玩手机”。
【相关评论】
@人民日报:当孩子成了“低头族”。中国少先队事业发展中心最新发布的“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行状况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未成年人使用互联网的比例高达96.8%,其中,78.8%的未成年人一周至少上网一次;未成年人首次上网年龄在10岁及以前的比例高达
61.8%,17.5%的未成年人在6岁以前就开始接触网络。北京市妇联近日发布的《2013年中国城市儿童生活形态报告》也显示:4岁至6岁孩子中,约有53%会上网,将近八成的未成年人使用移动终端上网。
@随着“低头族”越来越多,由于低头而频繁引发的车祸,也引起人们的关注。交警称,街头“低头”已成马路安全又一新生“隐患”。更可怕的是,“低头族”长期低头,对颈椎、眼睛等不利不说,还为此疏远了身边的亲人、朋友,已成为身心健康的新“杀手”。
@近期更有一项调查显示,65%的人因常低头而有双下巴。研究称,我们在低头时,脖子承受的压力是平常的三倍,而脖子的肌肉又是垂直生长,一旦胶原蛋白受压迫断裂而长出颈
北京人事考试网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纹,就如同对折的白纸回不去了,而低头挤压的造山运动,让脂肪溢出下颚,久而久之定型出双下巴,而且容易产生皱纹,低头可使颈部松弛提早5年。
@曾几何时,我们与别人的交流不是通过一张嘴巴,而是通过一根手指?回家不与家人聊天,在学校不与同学说话,在外不与朋友交流,这些行为是否习以为常?而这些行为却在亲人、朋友、同事和伴侣的心上造成了伤痕。专家认为,“低头族”应该放下手中的手机,抬起头看看周边的风景,向同事热情地打声招呼,向父母说说日常琐事。毕竟,我们是生活在有血有肉的世界,而不是生活在冰冷的虚拟世界中。
@人们之间面对面的沟通越来越少,人们不再面对面地给对方传递温暖,人与人之间越发的冷漠,人与人关系趋于疏远,这对社会人际关系和沟通模式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力,而且对亲人和朋友造成了莫大的伤害,阻碍家庭和睦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低头族”需放下手中的手机认真与家人,朋友聊天。聊天是家人和朋友促进感情的桥梁,是家庭和睦和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的关键,也是摆脱低头抬起头来的途径之一。
【真题展示】
随着手机能上网,不少人候车、走路、朋友相聚......大家总是低头玩手机、看信息,被称为低头族,对于低头族现象盛行,你怎么看?
【思路点拨】
本题是典型的社会现象类的综合分析题,考生需要对低头族这一现象亮明自己的观点,基于观点的基础上,可深入分析原因或危害,然后,再提出一些比较好的建议。基于这样的思路,大家可以这样回答:
低头族指的是不分时间和场合,随时随地低头看手机屏幕或者平板电脑的一群人。这群人低头看屏幕的动作非常的一致并且有代表性,似乎已经成为习惯,或者说被屏幕“绑架”。
之所以产生这一现象,与信息化、高科技不无关系,但这里只说两点原因
一是习惯使然是重要原因。在我们身边,潜伏着多少手机“低头族”呢?在一项30人的微调查中发现:仅25%的白领表示“平时吃饭不玩手机”,70%受访者“几乎手机不离手”。“已成习惯,不玩不自在”“别人都玩,自己不玩很无聊”已经成为很多“低头族”的重要原因。二是自媒体依赖症的表现。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患有“手机依赖症”。很多人希望通过手机在同事和上司面前维持高效率工作的形象,希望通过手机与外界保持联系不被社会遗忘,希望通过手机来填充自己零碎的时间,无意识中手机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一旦来电减少,就觉得失去了什么似的。更有甚至,很多人都有过手机幻听。
减少“低头”现象,不同的群体应采取差别化应对策略。对于自控能力较弱的儿童来说,家长应教育孩子适度使用移动媒体工具,鼓励孩子多在现实世界中与人交流,并且要坚持以身作则;对成人来说,应当有意识地减少使用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时间,培养自己对身边世界的观察能力,并且多参加积极有益的线下活动,如可以选择一个安静的环境,把手机放在一边,慢慢地培养一种习惯,逐渐地摆脱手机的过分依赖现象。
北京人事考试网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原文地址。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提醒您关注国家公务员考试阅读资料:
文章来源:中公教育北京分校
北京人事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