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读书札记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读书札记
从1840年到1949年,这是一段屈辱与抗争并存的时期。在此之前,古代的中国取得
了颇多的成就,无论是经济、政治,还是文化,都是走在世界的前列的。为何到了这个时候就一下子成了这般光景?我想这是历史的必然,在封建社会的大繁荣下,尤其是明清时期,很多潜在的因素已经预示着未来的悲剧。龚自珍曾在《龚自珍全集·尊隐》中写道“日之将夕,悲风骤至”,可见那时的有识之士已经预感到一场大的变革与灾难的到来。
从明朝开始,封建社会开始走向没落。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土地兼并严重,为了对抗
东南沿海的倭寇侵扰,实行海禁。后来的清政府更是闭关锁国,此时的中国已经远远落后于西方了,却还在这样的与世隔绝中做着天朝大国的迷梦,即使在这时还有所谓的康乾盛世,却也只能说是壮丽的晚霞了,无法挽救封建社会衰颓的趋势。再来看看此时的欧洲,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发展,开始资本的原始积累;政治上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文化上出现了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俨然是一番新的面貌。历史就这样静静地走向近代,一场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的较量即将开始,其结果是不言自明的。
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此,中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的剧变,中人民开始了灾难深重的一段历史,开始在屈辱中挣扎、反抗、反思、学习。
为了打开中国的市场——原料市场和商品倾销市场,英国人发动了鸦片战争。其借口
是荒唐的。特拉维斯·黑尼斯三世在《鸦片战争》一书中写道:我们想象着这样一副场景,哥伦比亚麦德林可卡因垄断集团成功的发动一起对美国的军事袭击,迫使美国允许可卡因合法化,并允许该垄断组织将毒品出口到美国五个主要城市,不受美国监督并免
予征税;美国政府还被迫同意贩卖毒品的官员管理所有在这些城市活动的所有哥伦比亚人。此外,美国还必须支付战争赔偿1000美元——这是哥伦比亚向美国输出可卡因所发动战争的花费。这幅场景当然荒谬绝伦,连最出格的科幻小说作家也无法做出如此狂热的想象。然而,类似的事件在19世纪的中国确曾发生过,而且不只一次,而是两次。但是,两次战争的挑起者都不是蛮横无理的哥伦比亚销售商,而是当时世界上科技最发达的国家大不列颠,他把类似的条件强加给了中国。这看似荒唐的历史正是见证了“落后就要挨打”这一浅显的道理。
鸦片战争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改变,也激起了一部分人的朦胧的民族觉醒意识,林则徐无疑是其中之一,他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于1841年组织编译了《四洲志》此后以此为基础才有了魏源的《海国图志》。中国人认识所谓的泰西也正是从这地理、历史开始的。值得一提的是魏源在《海国图志》一书的开始就提出著书的目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提倡学习西方的火器、战舰、养兵练兵之法,表现了近代中国人在器物层面上对西方的学习。
伴随着接踵而至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不败而败的中法战争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
社会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城乡商品经济得到发展,中国被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大潮中,几次大战的赔款使农民负担加重,生活日益艰难,出现了太平天国等农民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沉重地打击了清政府的统治,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但其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带有一种空想,表达了农民阶级的绝对平等的理想社会愿望,是不可能实现的。天平天国运动在局部地区取得政权后,建立的仍然是封建政权,显然是不符合历史的潮流的,它留给人们的只能是历史的回响。而洪仁玕的《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但对于农
民阶级显然是没有吸引力的,况且太平天国的政权在此时正遭受着极大地威胁,可谓
是内外交困。它的悲壮的灭亡也有一些历史的必然性。在一次又一次的屈辱与灾难中,中国人民以自己的血与泪顽强地抗争着,认识也在不断深化着。
1861年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表达出了洋务派“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的基本内容。这一思想对日后的洋务运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洋务运动的种种做法大都没有超出冯桂芬的主张,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以自强、求富。洋务派“中体西用”的主张本质是为了维护本国的封建制度儿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具有其内在的矛盾性,为后来的我们所批判。但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封建势力的重重阻力下,或许也只有这样了吧。虽然我们最终看到的是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为标志的洋务运动的失败,但它确实开始了中国的近代化,诱导了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与发展,开中国近代教育之先河,培养了一大批的近代军事人才、翻译人才和技术人员。梁启超说:“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如果说在这之前被唤醒的只是少数人的朦胧的民族意识,那么甲午战争唤醒的就是全民族的爱国意识了。那时,在中国人心中日本是一个不值一提的小国,是我们所鄙视的国家,我们称之为倭。被这样一个国家打败,并签下如此丧权辱国的条约,割地赔款,实为上下震惊,真真是“四万万人同一哭”。
每一次伤痛之后总会有我们的思考。因此便有了公车上书,有了短暂但足以载入史册的百日维新。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层面终于由器物转向了制度。康有为借《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托古改制;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主张兴民权、设议院;严复翻赫胥黎的《天演论》,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其影响已超出自然科学的范畴,成为鼓舞近代中国人救亡图存的强大精神动力。维新派各个代表人物在思想上并不是完全一致的,而是多样的,甚至在某些方面是不同的。但他们总体上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要求,如早期维新派郑观应的写《盛世危言》,就提出要与外国资本主义进行商战。但百日维新终究也是失败了,留给人们的是“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无限豪情。
此后,又有了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无数的仁人志士在黑暗中探索着救亡的道路,于是有了武昌起义,有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迎来了我国历史上的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我们认识到了民主与科学,我们开始彻底地决
不妥协地反封建——五四运动。十月革命为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可以说中国的近代是曲折的、不平凡的一段。我们在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时候落后了,于是就只有在不断的屈辱苦难中坚强、进步。虽然我们在这段时期经历了太多的苦难,但西方侵略者的入侵却客观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马克思曾说“如果亚洲的社会状态没有一个根本的革命,人类能不能实现自己的命运?如果不能,那么,英国不管干了多少罪行,它造成这个革命毕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
至此,不由得感慨,历史有时就是这样无情,落后就要挨打。闭关锁国,盲目自大终
究就要落后。在历史的进程中,凡事之间是千丝万缕的联系,种下什么样的因,就有什么样的果。在历史的某一环节落后,就可能意味着今后的与更加先进的文明的碰撞、冲突、交融,在饱受欺凌中补习落下的课程,在痛定思痛后学会进步。社会的进步总会伴随着无数人的鲜血与辛酸。处于社会中的人们,如果思想落后于时代,那必将被时代所淘汰,;领先于时代,就有可能引领时代的进步,开拓出一片新的天地,也有可能因时代的局限性而壮志未酬,或是付出自己的生命代价,为后来的人们在通向未来的路上留下一丝痕迹,指引着后来人,留给历史以悲壮的回响。
近代,这个充满了血与泪的时代,一代又一代人的艰辛求索,回首望去,几多辛酸,几多感慨。
第二篇:《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读书札记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读书札记
从 1840年到 1949 年,这是一段屈辱与抗争并存的时期。在此之前,古代的中国取得 了颇多的成就,无论是经济、政治,还是文化,都是走在世界的前列的。为何到了这个时候 就一下子成了这般光景?我想这是历史的必然,在封建社会的大繁荣下,尤其是明清时期,很多潜在的因素已经预示着未来的悲剧。龚自珍曾在《龚自珍全集·尊隐》中写道“日之将 夕,悲风骤至”,可见那时的有识之士已经预感到一场大的变革与灾难的到来。从明朝开始,封建社会开始走向没落。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土地兼并严重,为了对抗 东南沿海的倭寇侵扰,实行海禁。后来的清政府更是闭关锁国,此时的中国已经远远落后于 西方了,却还在这样的与世隔绝中做着天朝大国的迷梦,即使在这时还有所谓的康乾盛世,却也只能说是壮丽的晚霞了,无法挽救封建社会衰颓的趋势。再来看看此时的欧洲,经济上 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发展,开始资本的原始积累;政治上由封建社会向资本 主义社会过渡;文化上出现了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俨然是一番新的面貌。历史就这样静静 地走向近代,一场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的较量即将开始,其结果是不言自明的。1840 年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此,中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 的剧变,中国人民开始了灾难深重的一段历史,开始在屈辱中挣扎、反抗、反思、学习。为了打开中国的市场——原料市场和商品倾销市场,英国人发动了鸦片战争。其借口 是荒唐的。特拉维斯·黑尼斯三世在《鸦片战争》一书中写道:我们想象着这样一副场景,哥伦比亚麦德林可卡因垄断集团成功的发动一起对美国的军事袭击,迫使美国允许可卡因合 法化,并允许该垄断组织将毒品出口到美国五个主要城市,不受美国监督并免予征税;美国 政府还被迫同意贩卖毒品的官员管理所有在这些城市活动的所有哥伦比亚人。此外,美国还 必须支付战争赔偿 1000 美元——这是哥伦比亚向美国输出可卡因所发动战争的花费。这幅 场景当然荒谬绝伦,连最出格的科幻小说作家也无法做出如此狂热的想象。然而,类似的事 件在 19 世纪的中国确曾发生过,而且不只一次,而是两次。但是,两次战争的挑起者都不 是蛮横无理的哥伦比亚销售商,而是当时世界上科技最发达的国家大不列颠,他把类似的条 件强加给了中国。这看似荒唐的历史正是见证了“落后就要挨打”这一浅显的道理。鸦片战争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改变,也激起了一部分人的朦胧的民族觉醒意识,林则徐无疑是其中之一,他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于 1841 年组织编译了《四洲 志》 此后以此为基础才有了魏源的,《海国图志》 中国人认识所谓的泰西也正是从这些地理、。历史开始的。值得一提的是魏源在《海国图志》一书的开始就提出著书的目的“师夷长技以 制夷”,提倡学习西方的火器、战舰、养兵练兵之法,表现了近代中国人在器物层面上对西 方的学习。伴随着接踵而至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不败而败的中法战争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 社会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城乡商品经济得到发展,中国被 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大潮中,几次大战的赔款使农民负担加重,生活日益艰难,出现了太平天国等农民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沉重地打击了清政府的统治,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 高峰。但其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带有一种空想,表达了农民阶级的绝对平等 的理想社会愿望,是不可能实现的。天平天国运动在局部地区取得政权后,建立的仍 然是封建政权,显然是不符合历史的潮流的,它留给人们的只能是历史的回响。而洪 仁玕的《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但对于农 民阶级显然是没有吸引力的,况且太平天国的政权在此时正遭受着极大地威胁,可谓 是内外交困。它的悲壮的灭亡也有一些历史的必然性。在一次又一次的屈辱与灾难中,中国人民以自己的血与泪顽强地抗争着,认识 也在不断深化着。1861 年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 辅以诸国富强之术”,表达出了洋务派“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的基本内容。这一思想对日后的洋务运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洋务运动的种种做法大都没有超出冯桂芬的 主张,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以自强、求富。洋务派“中体西用’”的主张本质 是为了维护本国的封建制度儿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具有其内在的矛盾性,为后来的 我们所批判。但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封建势力的重重阻力下,或许也只有这样了 吧。虽然我们最终看到的是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为标志的洋务运动的失败,但它确实 开始了中国的近代化,诱导了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与发展,开中国近代教育之先河,培养了一大批的近代军事人才、翻译人才和技术人员。梁启超说:“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如果说在这之前被唤醒 的只是少数人的朦胧的民族意识,那么甲午战争唤醒的就是全民族的爱国意识了。那时,在 中国人心中日本是一个不值一提的小国,是我们所鄙视的国家,我们称之为倭。被这样一个 国家打败,并签下如此丧权辱国的条约,割地赔款,实为上下震惊,真真是“四万万人同一 哭”。每一次伤痛之后总会有我们的思考。因此便有了公车上书,有了短暂但足以载入史册 的百日维新。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层面终于由器物转向了制度。康有为借《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托古改制;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主张兴民权、设议院;严复翻译赫胥黎的 《天演论》,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其影响已超出自然科学的范畴,成为鼓舞近代 中国人救亡图存的强大精神动力。维新派各个代表人物在思想上并不是完全一致的,而是多 样的,甚至在某些方面是不同的。但他们总体上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要求,如早期维新派郑观 应的写《盛世危言》,就提出要与外国资本主义进行商战。但百日维新终究也是失败了,留 给人们的是“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无限豪情。此后,又有了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无数的仁人志士在黑暗中探索着救亡的道路,于是有了武昌起义,有了孙中山的三民主 义。迎来了我国历史上的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我们认识到了民主与科学,我们开始彻底地决不妥协地反封建——五四运动。十月革命为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 共产党诞生,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可以说中国的近代是曲折的、不平凡的一段。我们在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 时候落后了,于是就只有在不断的屈辱苦难中坚强、进步。虽然我们在这段时期经历了太多 的苦难,但西方侵略者的入侵却客观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马克思曾说“如果亚洲的社 会状态没有一个根本的革命,人类能不能实现自己的命运?如果不能,那么,英国不管干了 多少罪行,它造成这个革命毕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 至此,不由得感慨,历史有时就是这样无情,落后就要挨打。闭关锁国,盲目自大终 究就要落后。在历史的进程中,凡事之间是千丝万缕的联系,种下什么样的因,就有什么样 的果。在历史的某一环节落后,就可能意味着今后的与更加先进的文明的碰撞、冲突、交融,在饱受欺凌中补习落下的课程,在痛定思痛后学会进步。社会的进步总会伴随着无数人的鲜 血与辛酸。处于社会中的人们,如果思想落后于时代,那必将被时代所淘汰,;领先于时代,就有可能引领时代的进步,开拓出一片新的天地,也有可能因时代的局限性而壮志未酬,或 是付出自己的生命代价,为后来的人们在通向未来的路上留下一丝痕迹,指引着后来人,留 给历史以悲壮的回响。近代,这个充满了血与泪的时代,一代又一代人的艰辛求索,回首望去,几多辛酸,几多感慨。
第三篇: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读书札记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读书札记
最近读了陈旭麓先生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也是第一次读陈旭麓先生的著作。陈旭麓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为我国历史研究事业穷尽了毕的心血。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他在从事于学术研究的同时,还注重对历史研究人才的培养。他一面为本科生,研究生开设中国通史,中国近代史,社会发展史等课程,一面从事研究著述,因而体现了陈先生高尚的人格与对学术的不懈追求。本书是陈先生晚年精心编撰的一部历史著作,它也成为了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的经典之作,全书共20章30余万字。以总揽全局的气度和全新的史学视角,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社会生活,社会结构,社会意识等各个领域再现了近代中国社会极其复杂的新陈代谢过程。
看完陈先生的这本力作之后,我深深地被先生那独特的哲学思辨和深刻的史学见解所折服了。该书真正打破了传统的以阶级斗争为核心的近代史通史著史模式,简介深邃,思辨独特,在很多方面都有其独到的见解与创新。有评论说:这本书在不同层次的读者群中享有盛誉,产生了广泛而深刻地影响。在作者逝世20年后依然热销不已,它无愧为“力透近代社会风云的精湛之作”。通过读完陈先生的这本书,我深刻地感受到其有几个非常显著的特点。
首先,陈先生重视历史规律的总结,是这本书的精髓所在。在陈先生的这部书中,处处有他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他认为,历史现象都不是孤立的,在每一个历史事件的背后,都有不以人一直为转移的历史必然性。他说:“八十年以来,中国热从“师夷长技以制夷”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在这个过程中,其实每一部都伴随着古今中西新旧战争。”从而可以看出,先生对是及其注重历史事件背后的所隐藏的历史规律的总结与挖掘的。
陈先生巨著的另一个更为显著的特点就是语言的精彩,逻辑性强,他擅长用洒脱的文字写出深刻,凝重的道理。这部书以中国近代化作为全书线索,考察了中国近代社会各个层面的新陈代谢,逻辑性强便现在陈先生以时间为顺序,从政治、经济、思想、军事、社会、生活、教育、科技近代或等角度,清理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脉络,让人感到全方位,鲜活的近代史。让人清晰地了解到他的观点和见解,清晰地思路让人能更简单的了解他陈述的史事。
在该书中,陈先生还不断的拓宽历史研究视野,不仅关注中国近代政治结构的变革,还关注物质生活中衣食住行的变化,而且研究了与之相关的人口迁移问题和种种社会心态的变化,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和阐发。
在社会结构方面,陈先生认为,社会结构是一种纵横交错以支撑和维系整个社会的东西,它远远不止是被当作主线的阶级结构。以政治机构为例,统治阶级由地主阶级向资产阶级的过渡,到最后的由无产阶级掌权。在政治系统以外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结构至少还有家族和行会组织。家族组织是以血缘为纽带,以农村为区域的组织;行会组织则以工商业为纽带,主要分布于城镇。两者都是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之上,并与小农经济同样古老的组织。它们在政治机构之外,又补充了行政体制的不足。系接一家一户而维持了中国的城乡社会。但由中世纪进入近代时,这两个组织都渐次发生了重大变化。行会变为商会、同业公会、工会;家族组织变为地方行政单位,如都、堡,堂等。
而社会生活方面,最明显的就是衣、食、住、行在这一百一十年的变化。陈先生对其变化进行了清晰的叙述。以服饰而论,从旗袍到连衣裙;从芒鞋到革履; 1
从长袍马褂到中山装,这些都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在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中,服饰在中国人的观念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不仅仅将其限于遮体,而是有了对美的更高的追求;就食品方面更是从国外引进了洋葱等食物,这大大增加了中国人民对于食品的选择,丰富了中国的饮食文化。
在社会意识方面,科学和民主的意识逐渐取代了封建时期的迷信和等级观念。人们的民主观念渐渐加强,不再甘愿被奴役和压迫,他们渴望自由和平等,于是,便有了人民的不断反抗;便有了《资政新篇》、《天朝田亩制》的颁布;便有了《三民主义》的提出。这些都是人民对封建制度的反抗的最好表现。而从“老爷”、“太太”到“先生”、“同志”、“小姐”的称呼上的变化,更是我们学习外国先进观念的典型例子,它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等级观念的淡化,人们关系更加和谐。我们就在历史的洪流中不知不觉地走向革新。
与此同时,陈先生在阐发这些变化的时候,其独特的视角是常人难以企及的。他叙述的角度与中学时老师给我们讲的截然不同,他用其不同的角度叙述同一件事,从而达到还原历史真相的良好效果。
陈先生开拓了历史关注的视角,让历史更加平民化,更加丰富多彩。例如:在讲述鸦片战争国内背景时,他从以下三个角度分析:“盛世已成为过去”“人后、移民、会党”“洋货与洋害”。在“人口、移民、会党”一节里。他分析了中国在顺治年间人口只有6000万左右,而到道光十四年(1834)中国人口达到了4亿,并进一步论述了人口问题引发的两大社会问题——移民和会党。从这三个方面论述,更加全面的讲述了鸦片战争的国内背景,也让读者更轻易的了解到了这个事件所爆发的深刻历史原因。对于鸦片战争的背景,高中的历史老师只是系统地概述了国内及国外的一些因素,并没有像陈先生这样详细的从国内的各个方面叙述,所以通过读陈先生的著作也让我对鸦片战争发生的历史背景有个更深一步的了解和认识。在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国影响的时候,他从三个方面对其进行了深刻地分析:“茫茫欧风卷亚雨”“哲学、电影、戏曲、小说”“复杂的社会心态”。由此可见陈先生知识视野的开阔,他不仅仅只限于政治、经济与文化,而是关注全社会的整个嬗变。因而通过读陈先生的这部力作,也是我在潜移默化中深刻地感受到学习不能只局限于书本知识,而要根据书本上所学的对其作出不同的见解与分析,从而可以更好的了解历史的真相与规律。
陈先生以“新陈代谢”为名,体现了他在探索中国近代历史上的辩证法。这说明他治史的过程就是一个自觉运用辩证法的过程。例如:他在表述太平天国历史的时候,用了“天国的悲喜剧”做标题。从而对太平天国这一历史事件做了非常中肯的评价,一方面表明了太平天国在前期所取得的成就给农民阶级带来了无限的喜悦与憧憬,另一方面又再现了太平天国在天京变乱后无法避免走向失败的结局的悲剧,从而深深地体现了陈先生的辩证法的深刻思维。
总的来说,近代中国社会是一个变革的社会。在一切皆变的过程里,近代社会的许多斗争就是变与不变的斗争。新与旧之争,说到底也是变与不变之争,背负着二千年历史的重梏,中国社会的“变”是很艰难的。我们社会的新陈代谢带来的是社会面貌的革新和替换,终其原因,这都是历史的选择。陈旭麓先生在本书中都对其进行了淋漓尽致的阐发与叙述,从1840到1949这110年的中国近代史,我们看到了一批又一批时代先锋的抗争与选择。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社会无时无刻不在变化,通过对百年社会新陈代谢的勾画,陈旭麓先生也把我们带回到了百年前的中国社会,用更清晰视野和更清醒的头脑来回望过去并展望未来。
因而这本书所表现出来的深刻地学术见解与独特思辨深深地折服了我,让我仿佛置身于百年前的中国社会,获益良多。陈先生所述的历史它弥补了我高中时所留下的缺陷,让我完善了我的历史知识,对中国历史的深入了解之后也认识到了陈先生那所阐发的新陈代谢。这就是陈旭麓先生的高明之处之所在!因而也令我这陈先生的真实学子对其顶礼膜拜。在经过文革之后,陈先生能写出如此精彩的文章。他那种崭新的视角,详尽的线索、清晰地思路、深邃的见解、独特的思辨,都值得我去学习和借鉴。从而为自己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生涯中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四篇:《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读后感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读后感
翻开陈旭麓先生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看到别具一格的目录,便有颇深的感触。自初中开始学历史,所见的对中国近代史的叙述无外乎以阶级斗争为轴心,以太平天国、义和团、辛亥革命三次革命高潮的递进为主线的构架。这种构架标志着历史阶段上的中国近代史的研究水平,然而积久不变,便成了束缚人的框架。
史家的才、学、识,“‘三长’之中,最重要的当然是‘史识’”,也就是陈旭麓先生所说“治史的眼睛” “史实是治史的眼睛。不为历史现象所迷惑,不为议论家捉弄,要有一双治史的眼睛。”治史的先决条件是要“解蔽”,只有解除种种蒙蔽,思想获得解放,才能有明澈的眼力,以洞察历史的真相。《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就是陈旭麓先生解封思想,打破旧的框架另辟蹊径的作品。作者认为,中国近代是一个动态的、新陈代谢迅速的社会,而且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接踵而来的外力冲击,又通过独特的社会机制由外来变为内在,推动民族冲突和阶级对抗,表现为一个有一个变革的浪头,迂回曲折地推陈出新。故而,中国近代社会的变革有很大独特性。全书以近代中国社会在西力东侵与西学东渐的双重作用下向现代转型这一过程为线索,论述了其间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重大事件,同时穿插描画了在这个进程中社会结构、社会意识和社会生活这三方面变迁的具体细节,从而构成了一幅经纬纵横,多层次多维度的立体动态画卷。因此,这本书既从宏观上展示了近代中国社会新陈代谢的总体样态,又从微观上勾勒出各种社会力量和社会成员的多元面貌以及他们之间的复杂互动。作者这样作了多方面、多层次的研究,便是得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的主旨展现为非常丰富多彩的内容,也足以见得陈旭麓先生深厚的史学功底和独到的见解。
细读全书,又被陈旭麓先生的论述的哲学思维光芒所折服。为《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写序的冯契先生,是搞哲学的且与陈旭麓先生时常探讨,他在序中这样写道:“我认为哲学演变的根源要到社会史中去找,他认为历史演变的规律要借助哲学的思辨来把握。”陈旭麓先生自己也在书中多次提到要“借助辩证思维”,“离开辩证思维和历史主义是难以解释其本来意义的”。作者也正是自觉地以辩证法作为“治史的眼睛”去观察历史,才能客观地承认“以贪欲为动机的侵略过程常被历史借助,从而在客观上多少成为一个进步改造落后的过程”,深刻地指出太平天国的“悲剧意义不仅在于他们失败的结局,更在于他们借助宗教猛烈冲击传统却不能借助宗教而挣脱传统的六道轮回”,理性地看到“爱国主义永远是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但从爱国主义出发走向近代化和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确乎并不同义”,公允地分析“假维新中的真改革”既有“欺骗、拂逆舆情的一面,更有符合历史发展逻辑的具体内容”,敏锐地发现“在很多实际问题上改良派的议论具有历史的合理性,并不是全部真理都掌握在革命派手中”,甚至直接坦言“立宪在中国的实现并不是全无可能的”。书中处处可见作者将感性分析和理性分析所结合,运用辩证思维方式看问题所得出的独到见解与创新。
陈旭麓先生非常重视历史规律的总结,同时这也是这本书的精髓所在。他认为,历史现象都不是孤立的,在每一个历史事件的背后,都有不以人一直为转移的历史必然性。论中国近代史,先生却由漫长的封建社会开始,将中国古代的经济、政治、思想、官僚体系和社会组织细细地顺了一遍,因为陈旭麓先生认为“历史的分区存在于历史的延续之中,近代社会的变迁只有同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结构以及与此联系的生活、风俗相对比,才能得到认识和说明。”在论述新文化运动时,陈旭麓先生总结道:“八十年以来,中国热从“师夷长技以制夷”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在这个过程中,其实每一部都伴随着古今中西新旧战争。”从而可以看出,先生对是及其注重历史事件背后的所隐藏的历史规律的总结与挖掘的。
陈旭麓先生巨著的另一个更为显著的特点就是语言的精彩,逻辑性强,他擅长用洒脱的文字写出深刻,凝重的道理。“复杂纷繁的世事一旦被透彻简洁的方式提高到哲学境界,它们便走出了粗俗和原始,便具有了知识美感。”陈旭麓先生对中国那80年的历史的把握就到了这种境界。这部书以中国近代化作为全书线索,考察了中国近代社会各个层面的新陈代谢,逻辑性强便现在陈旭麓先生以时间为顺序,从政治、经济、思想、军事、社会、生活、教育、科技近代或等角度,清理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脉络,让人感到全方位,鲜活的近代史。让人清晰地了解到他的观点和见解,清晰地思路让人能更简单的了解他陈述的史事。最令我着迷的是其中优雅的词语和散文般的叙史手法。单以书名而言,“新陈代谢”四个字就极为凝练地将中国近代史展现为动态的画面。“东西对视,隔雾看花”、“炮口下的震撼”、“天国的悲喜剧”、“近代化一小步”、“日本冲来了”等等这些章节标题,相对于历史课本中乏味而生硬的纲纲条条,无疑更具有引人入胜的魅力。
陈旭麓先生用“近代中国”一词,指的是自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段时期,以“五四”为界可分为前80年和后30年。陈旭麓先生原计划是要写110年,但天不假年,只留下了前80年的稿子,实乃遗憾!
第五篇: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读书笔记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读书笔记
陈旭麓先生的着作《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是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的经典,曾经荣获中国图书奖、上海市优秀图书一等奖。直至今日,它仍然是中国近代史领域的最好的导论性着作。这本书是陈先生晚年的最后一份遗作,凝聚着十几年的心血,在我看过的中国近代史中,可以说是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本书。
一、新陈代谢的近代中国社会
陈旭麓先生的最后着作命名为《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刚一拿到此书就被她的题目所吸引。“新陈代谢”,什么是新陈代谢,这是一个生物名词。概念是:“活细胞全部化学反应的总称,它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两个方面。物质代谢:是指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物质的交换和生物体内物质的转变过程。能量代谢:是指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能量的交换和生物体内能量的转变过程。”把这个词引入历史形容中国社会的变迁只能说是十分的贴切和形象。
近代中国封建社会正如一个快要干瘪的细胞,活动延缓在时间上比西方的封建社会要多一倍多,而历史进程上看却是“仍在旧圈子里徐徐地盘旋而行”,社会形态没有发生质的变化仍然是老式的封建社会。经济上土地私有允许买卖加紧土地兼并激化了阶级矛盾;政治上官僚政治仍然是与秦始皇时期的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制度相差无几;社会底层的宗族和经济行会盛行是“封建国家最基层的社会组织” ;思想上仍是“儒学定于一尊”。这些内容一方面是封建国家的基本状况同时也是长期封建秩序的主要维护者,对封建国家的稳定和延续曾经起了无法言语的巨大作用。而陈先生此作就在于描述了这个巨大的稳定的社会被外来“物质”和“能量”打破的过程。
首先翻开此书的目录读者可以发现陈先生把中国社会变迁的过程以螺旋式反应的方式呈现在大家面前一至十二章东方的状况,西方的状况,东方的状况…
十三章以后则是中国面对这种变化所掀起的层层波浪。山重水复经过各阶级各阶层的努力终于找到了适合中国社会的道路那就是马克思主义。其中的变化都是可以和西方存在的各种状况相适应的,可以说是西方的这个环境让中国这个细胞里出现了中国与西方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和中国内部由此而产生的各种变化谁说不正像生物的新陈代谢呢。
二、博大精深的论述内容
陈先生着作的另外两个特点是:博大精深和思辩深遂。虽然现在的历史学界普遍都相信历史是人民的历史不在是统治者的历史这个观点,可是真正能在着作中体现这一观点的却是了了无几。陈先生毕业于上海大夏大学文学院社会学系,而非一般历史学系,这一点当然还要加上陈先生自己的身体力行让《新陈代谢》涉及到了社会的各个方面真正做到了历史是人民的历史这一历史史观。文既有经济内容又有政治思想。经济内容从鸦片战争前的土地所有制度和手工业行驶到被侵略过程中的“洪秀全的思想”、“自强与求福”、“农村的社会变化”最终“半殖民地的深化”。把中国近代社会经济制度和形式的演变形象地展示在读者的眼前,给人一个大致的印象。如果说经济方面的内容还是比较通俗的,那么在政治方面的论述则给人以更加博大精深的感觉。政治上,陈先生从鸦片战争前就开始从上层政府的“官僚政治”到基层的社会组织“宗族和行会”都作了一个全面的展示;各个时期都是整一个中华民族和外来“夷族”的整体对峙,“夷族”对中华民族的影响是整体的,上从领导社会的政府,中到变革和革命的各种社会力量,下到各种社会组织、力量的思想,行动的变化。
而本人认为陈先生在这本书中最有特色的是对“中等社会”构造的讲述:包括“自举于士类者”、“出入于商与士之间者”、“出入于方术技击于士类之间者”三个方面。“出入于商业与士之间者”又可以分成三部分“旧式商业向近代工商业转化”、“旧式士类渗入了工商业”、“新式知识分子投身工商业”。“中等社会”又特别能反映中国近代社会复杂而又特色的状况。能把中国近代中等社会分析地那么细致和深入市需要十分的功力的。中等社会不仅反映了一个特定历史内容的复杂的社会实体,而且重要性在于它是表现在社会构造上的新旧交替。而这点内容最能体现陈先生的博大精深和思辩深遂。
三、优美的话语、凝练的文笔
陈先生在行文中给人以 “话语优美、文笔凝练” 的感觉,内容中透露出一种“刚劲和发人深省”的意味。
文中不仅包括政治经济思想而且包括许多哲学内容。他在论述中国社会的变革需要时引用了孔子的思想既有《易经》的朴素辨证法,又有董仲舒的凝固独断论。“变与不变,古已有之”,把孔子思想的中的矛盾展示出来。想必陈先生的文章经过反复推敲和琢磨。孔子思想中的这种矛盾在近代社会中体现出来又扩大了呈现在读者的面前“借助于传统的范畴,从现实中产生的争论,”形成了近代“思辨语言的交锋。”于是要求变革的思想这个“饱含时代内容的矛盾被涂上了一层哲学的色彩,形而下的东西获得了一个形而上的外壳“。这个就是我们课本上所说的维新派的思想来源。陈先生以凝练的文笔勾画出这个“旧瓶装新酒”的思想既有新的理论又是能够体现维新派论辩的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