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有感(5篇)

时间:2019-05-13 02:07: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有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有感》。

第一篇:读《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有感

历史应该这么写

——读《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有感

经老师的推荐,我第一次拜读了陈旭麓先生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这本著作。甫一开卷,便觉其中别有洞天。前后拜读三遍有余,每次都有新的体悟,不得不感叹陈先生文笔之优美、学识之广博、思想之深邃、见解之精到。

初读此书,最令我着迷的是其中优雅的词语和散文般的叙史手法。单以书名而言,“新陈代谢”四个字就极为凝练地将中国近代史展现为动态的画面。“东西对视,隔雾看花”、“炮口下的震撼”、“天国的悲喜剧”、“近代化一小步”、“日本冲来了”等等这些章节标题,相对于历史课本中乏味而生硬的纲纲条条,无疑更具有引人入胜的魅力。至于具体的文字表述,真可谓“信手拈来尽可惊”。“不合理的东西被合理的东西掩盖着,于是而能成为清议,成为‘公论’。”“欧风美雨包含着凶暴的腥风血雨,也包含着润物细无声的和风化雨。”“历史的惰性寄生于多数人之中,所以,只有多数人观念的改变才能战胜历史的惰性。”[1]这样富有才情却饱含哲理的妙语佳句在书中比比皆是,俯仰可得。“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想必这也是陈先生在文字上反复推敲、琢磨的结果。

当然,此书之所以被誉为经典之作,并不只因其文采。史家的才、学、识,“‘三长’之中,最重要的当然是‘史识’”[2],也就是陈先生所说“治史的眼睛”。

[3]只有解除这双眼睛上的黑布,它才能看得更深更全,进而才能推陈出新,实现史学研究的新陈代谢。因此,这本书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当时中国史学界的一种新动态。全书以近代中国社会在西力东侵与西学东渐的双重作用下向现代转型这一过程为线索,论述了其间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重大事件,同时穿插描画了在这个进程中社会结构(例如各种民间组织、会党教门等)、社会意识(例如民众心态、文化艺术等)和社会生活(例如人口结构、风尚习俗等)这三方面变迁的具体细节,从而构成了一幅经纬纵横,多层次多维度的立体动态画卷。因此,这本书既从宏观上展示了近代中国社会新陈代谢的总体样态,又从微观上勾勒出各种社会力量和社会成员的多元面貌以及他们之间的复杂互动。对于以阶级斗争为轴心,以太平天国起义、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三次革命高的潮递进为主线的传统框架而言,这本书的出现无疑是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解构,是一种论史范式的突破。正如冯契先生在本书序言中所说,这本书“是作者解放思想,敢于摒弃旧的僵化的框框而代之以新的生动的线索的产物。”[4]陈旭麓先生正是在“对自己实行民主”[5]之后,借助极富文学色彩的词句向读者传输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从这个意义上说,陈先生也在以其深厚的功力与长袖善舞的才能解放着他人的思想。或许,这正是此书广受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我看来,评判一本史学著作的关键标准在于,它能否触及历史现象背后矛盾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并做出多角度、合情理的解释,进而启人心智、发人深省。只有这样,历史才能真正成为提供教益的源泉。毋庸置疑,《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这本书具备了此种品质。它极力抵制着一种善恶立辨的逻辑明快的诱惑,将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都放到当时的条件下进行具体分析,只扮演历史评论员而不充当历史审判员的角色。因此,陈先生笔下的历史,没有线条式的事件,也没有脸谱化的人物,有的是充满理性光辉的思辨,往往能让人拍案惊呼:“原来历史没那么简单!”的确,书中那些常常处于矛盾中的事件与角色冲突中的人物无不耐人回味,并常常引发我对于历史、对于人性的再度思考。试想那既促成了近代化一小步却又不得不避讳“夷夏之辨”的洋务派、既要变法改制却又不敢离孔子半步的康有为、既有反满之念却又想北上勤王的唐才常、既残杀义和团却又能在抗击侵略时力战殉国的聂士成,还有那些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悲喜交加的中国教民们、那些庚子之后改信了基督教的义和团民们„„陈先生所刻画的各个阶层人物角色的多重性,更真实地展现了“将几个世纪缩在一时”的近代中国社会之内,各种因素相互交织纠缠而又矛盾冲突的复杂性。这种种角色冲突,实质上就是中国社会在内外压力下扭曲变形之后的外在表现。正如他所指出的,“一个变形的社会,造成了事物的多种质态,多重外观。”[6]这种上升到哲学层面的体悟,使书中的历史具有了厚重感和更多可咀嚼的内涵,也使我们更能感同身受地去理解这个风云变幻的时代。这可能也是此书的深意所在。这本书的字里行间,不时在向我们传递着一种历史哲学观念,告诉我们该如何看待历史。陈先生说:“只有具体才能再现具体。”[7]用后人的理解,给历史事件或者人物戴上帽子、贴上标签,争辩功过三七开还是四六开等等,其实并无多大价值。因为历史的深意蕴藏在其表象背后的复杂之中。如果以主观偏好来塑造或过滤历史,那么得到的就只能是故事而不是信史。所以,研究历史的关键在于,通过还原特定的时代条件来无限接近历史真实而复杂的面目,从而激发对人性、对社会更深入的思索,获得对现实问题的启示。我想,当我们在努力还历史以本来面目的同时,也在实现着自我的回归。

如何做到这一点呢?这就需要“借助辩证思维”。[8]陈先生在书中反复提及,对于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离开辩证思维和历史主义是难以解释它的本来意义的。”[9]作者也正是自觉地以辩证法作为“治史的眼睛”去观察历史,才能客观地承认“以贪欲为动机的侵略过程常被历史借助,从而在客观上多少成为一个进步改造落后的过程”,深刻地指出太平天国的“悲剧意义不仅在于他们失败的结局,更在于他们借助宗教猛烈冲击传统却不能借助宗教而挣脱传统的六道轮回”,理性地看到“爱国主义永远是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但从爱国主义出发走向近代

化和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确乎并不同义”,公允地分析“假维新中的真改革”既有“欺骗、拂逆舆情的一面,更有符合历史发展逻辑的具体内容”,敏锐地发现“在很多实际问题上改良派的议论具有历史的合理性,并不是全部真理都掌握在革命派手中”,甚至直接坦言“立宪在中国的实现并不是全无可能的”。

[10]这种种精辟睿智的议论在书中不胜枚举,可见辩证思维与理性精神已经深植于作者的意识之中,内化为其认知历史的一般理念与价值取向。正因为如此,这本书触摸到了历史进程的最深处,显示出一种强大的理论力量与思想魅力。

“复杂纷繁的世事一旦被透彻简洁的方式提高到哲学境界,它们便走出了粗俗和原始,便具有了知识美感。”[11]陈先生这本书对历史的把握就颇具此种境界。不过,作者也受着时代的限制,因此本书中的某些地方也值得商榷。最为明显的是关于某些具体人物的评判用词问题。陈先生突破了过去的“袁世凯窃国论”,承认其继任大总统“不能完全归之为袁世凯的鼠窃狗偷”,“这不只是袁世凯个人及其集团能挟持武力、财力以君临天下,也不仅仅是袁世凯善于玩弄权术、纵横捭阖,更重要的是中国那个时候的社会心理。”[12]这是持平之论,令人信服。但在其后,作者却用“阴险奸诈”、“巨奸大憝”[13]此类带有明显主观感情色彩的词语来形容袁世凯。与此类似,作者也以“微不足道的人物”14这样极度贬损的词汇来形容蒋介石。我想,作者固然可以有自己对这些历史人物的主观价值判断,但这类用词出现在一本被誉为经典的史著中恐怕不太合适,而且也有违作者所说“同情和憎恶毕竟不能代替理性分析。对于历史科学来说,后者更加重要”。[15]除此之外,本书的行文之中也常有一些欲言又止之处。尤其是最后一章,只有寥寥数笔,而且述多论少,在思想深度上似乎难以同其他部分并驾齐驱。当然,这同先生书未成、人先逝有着很大的关系,给本书留下了无可弥补的缺憾。但这玉中之微瑕并不会掩盖这本书所放射出的思想光芒。如果说历史是“对于先前已逝事物的有教养的记忆”,[16]那么陈旭麓先生笔下的历史不仅富有教养,而且优雅多姿、风度翩翩。

参考文献:

[1]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134,228,340

[2][4]冯契,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序,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2

[3]陈旭麓,浮想录,陈旭麓学术文存,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1303,1372,转引自冯契,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序,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2

[5]陈旭麓,史学的烦恼,陈旭麓学术文存,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1138,转引自冯契,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序,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2

[6][7] [8] [9]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68,143,65,104

[10]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65,89,209,270,299,303

[11]袁明,国际关系学名著系列·总序,现代战略的缔造者,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1

[12][13] [14] [15]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350-351,362-363,421,151

[16][美]彼得·帕雷特,现代战略的缔造者·导言,时殷弘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10

第二篇:读《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读《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贾筱 劳动人事学院 人力资源管理一班 2011201207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是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教授的遗世之作。这是一部精心构思、反复推敲、凝结着先生大量心血的学术著作。先生倾毕生之所学,在整整十年的时间里,朝思夕虑,琢之磨之,尽力使自己的学术体系臻于完善。本书在他去世经收集整理后发表,一代大家的思想火花点燃了一代代人的历史激情,读完这部才气横溢、情文并茂而又不乏历史真实性的著作,让我受益匪浅。下面,我想谈谈个人的一些浅陋的收获。

一,历史与书写历史

1,从很早的中国古代开始,编写的历史就被“誉”为:“帝王将相的家谱”,历史的书写权一直是政治家与历史学家的博弈。而历史学家对历史的书写也无不打上自己的家国情怀、价值理念,当然,也要对自己作为历史学家的使命做出担当。在这方面,先生不仅具有相当的才与学——这体现在本书史论结合,通过精炼的实例分析以阐释近代社会新陈代谢的规律,并且用引人入胜的文笔表达出来——同时具有卓越的史识。先生说道:“‘史识’是治史的眼睛”。他通过自己敏锐的治史的眼睛,透过史实的种种现象,揭示出了本质的东西。先生说,其实,做到有治史的眼睛关键在于解放思想,他将其解释为对自己实现民主。于是一个好的公正的历史学家必须要有解放思想的勇气,要有自作主宰的魄力,要自尊其心,当然,也要尊重别人。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不可能都是历史学家,但我们也有历史阅读与评判的权利,如果我们在读史时戴一双自己还未察觉的有色眼镜,历史的真实怎么可能体现?所以,有一双“治”史的眼睛不仅是对历史学家的要求,更是对每一个读者的要求。

2,历史观。在当前历史的研究中,历史唯物主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分期是这样的:以三次革命高潮为主题,太平天国、义和团、辛亥革命——阶级斗争似乎是整个历史阶段的主题。这是长期受意识形态斗争的影响,其政治意味太浓,····在本书中,作者真正按照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要求,把阶级斗争的事实同生产方式的演变联系起来进行考察研究。前些天读了资本论的一小段原

著,就讲到关于阶级斗争的问题,其中的部分论述恰恰是说基于生产的进步才产生了阶级斗争的需要的问题等等。长期的极左思潮的影响似乎在一代又一代人身上生根,要想彻底铲除岂非一朝一日?我们所学的人教版的历史课本也无不带有阶级斗争的影子。所以在我们以马克思为思想指导的时代,如何真正做到坚持真正的马克思十分重要并且紧迫。许多人批判马克思的唯经济论,又承认其经济基础学说,但是当读或写历史时,连经济基础的理论分析都做不到,岂不是真的形而上学了?更何况,马克思绝不是唯经济论者!(译者也应当担负起忠实的历史使命。)

3,历史态度。批判的态度,指充满怀疑精神的态度。在其十九章中关于新文化运动的界定中,先生认为它是观念形态的革命,他引用胡适先生关于“五四”的根本精神的表述,把它归结为一种新态度,并把这种新态度称作“评判的态度”,陈旭麓先生认为就其实质而言,它就是一种充满怀疑精神的态度。正是在这种态度下,世世代代习以为常的天经地义之物一个个发生动摇,使神奇化为腐朽,玄妙化为平常,圣神化为凡庸。也正是有了这样一群人,才有了在尊孔复古逆流中敢于直面权威,公然与世代烙刻在民族心理的传统儒家经典相对抗的壮举。怀疑与重评历史需要勇气与魄力。

承认的态度,是指对每一个历史事物的存在的合理性予以充分肯定——注意不是承认每一个存在的事物都是进步的。它的存在本身就是对其合理性的一种肯定。“大冲击后的社会有逆流也有回澜。逆流是对冲击的忏悔,回澜是对冲击的慎思。”对于辛亥革命失败后出现的尊孔复古等等逆流,陈旭麓先生承认其逆流性质,称之为“社会前进之后的历史回流”。同时,与之上下遥遥相合的是出现的孔教会、灵学会等社会团体,它们同袁世凯一样,在尊孔复古的历史舞台上唱足了戏份。但它们的存在无论是社会基础还是后发效应都是可以理解并且应该予以肯定的。从社会基础上说,康有为等立宪派在自己苦苦追寻的和平改良无果时,在又亲眼目睹了一次次复辟后,对于共和的厌恶之情,又掺杂着对民初弊政信而有据的指责,他们要把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社会产生的失落感引向复古之途。而袁世凯的政治野心就迫使他不得不利用孔子来给自己的复辟撑腰。所以,我们不能说它完全错,因为错的是辛亥革命的一部分意义上的失败(而辛亥革命的部分失败又是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的),只能说它代表了反的历史方向。而从另一个

意义上说,它的存在又引发了随之而来的新文化运动,也许本来就酝酿的反孔在这场历史逆流的煽风点火下其意义更丰富,动作更猛烈,也才有了尊孔与反尊孔的斗争。“在古代,讨论孔子是不可想象的,因此,这种讨论又本身是一种进步的社会现象。”所以说,尊孔复古并不是一无是处,起码,它是合理的。

辩证的全面的态度,是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经典。辛亥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迎来了短暂的春天,资本额增,建厂数多,但一战后,民族资本主义又迅速走向低迷。大多数史书把原因归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对,确实如此,但陈旭麓先生又讲到封建政治势力即封建军阀的破坏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原因。这样,就更加全面,更加辩证,更加完整的坚持了马克思的内外因的矛盾分析论。当然,辩证与全面的眼光去看世界看历史也涉及到一个对历史事件的历史作用的重新鉴定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你能否正确应用史观的过程。对于立宪派和革命派,史家历来对革命派推崇备至,因为它是我们当前的政治路线,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历史缘由,但是对立宪派却很少有正面的声音——着眼于其历史局限性与阶级分层的眼界不可能对他们产生多少的肯定的声音。而在本书中,先生对其历史积极意义的肯定却蕴藏在字里行间。一,他们都想为衰落的中国寻找新的出路;二,革命派与康、梁的合作的种种事实表明,在近代中国,革命一开头并不是改良的对立面,而是改良的合作者。随着康有为改良的维新变法的失败,改良退出了主流地位,它以自己的失败为革命准备了基础和前提。三,“此时的革命虽已成为时代主流,但历史并没有一边倒。”日俄战争日本的胜利又验证着改良立宪的成功性,所以戊戌变法失败的改良派又重新崛起,成为立宪派,形成为朝野呼应,内外联络的立宪势力。特定的历史形式使得保守的形式有了进步的内容——先生承认其合理性。而以他们为主体的抵制美货运动、召开国会请愿运动、收回利权运动、保路运动等都显示了他们在当时中国社会的基础和声势。所以,他们还有自己的历史路程。四,比照革命派,立宪派在社会经济、文化领域的优势并不比其差,其阶级来源又在此时显示出了巨大的优势。五,“把实现立宪政治作为革故鼎新的最高目标的戊戌变法的失败,并不同于没落阶级的失败,而是新旧势力的悬殊、新的暂时不能克服旧的而遭到的失败。”六,他们在社会基础、政治背景、理论指导、反封建的总目标上都是一致的,唯一不同的是他们在改良方式与道路的分歧。“二者的最终目标都是把中国建成一个资本主义强国”······种种

叙述都包含着作者对其历史地位的重评,如此的客观,如此的理性。所以,辩证的全面的理性的史观对于历史事件的准确评鉴是如此重要。

(在上述所说的历史研究角度下,本书所涉及的以下内容让我感触颇多。)

二,人物,生活,团体

1,对历史人物的评价问题。“同情之理解”——这是陈寅恪教授的主张,但在本书中却不无体现。这是对历史人物评价的立足点。如,在第九章《日本人冲来了》中,《三方面的反思》一节中,先生在洋务派的失败的自我反思中写到,奕说:“中国之败,全由不西化之故,非鸿章之过。”······对于历史人物形象的重塑似乎不是这段文章的重点,但从其只言片语中可以看出,先生在不知不觉间已经贯穿了自己的人物观。可见,他对李鸿章的历史功过的评价是别有一番洞天的。其中还有一句说道,李鸿章的种种行为,更多的是历史背景的沧桑与无奈。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既对清王朝忠心耿耿而又谙熟洋务的掌权者来说,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历史大背景的要求——包括他代表清政府签署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更多的是无奈与沧桑。当然,其阶级的局限性也要求我们不能过于求全责备。对于一个掌握政治权术的人来说,时代背景的不幸才是他最大的不幸。先生同情他所在时代的不幸。同时还有,在第十六章《民变与革命》中,最后谈到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后人论史或归于孙中山之拱手相送,或归于袁世凯之鼠窃狗偷。但这不只是袁世凯个人及其集团能挟持武力、财力以君临天下,也不仅仅是袁世凯善于玩弄权术,纵横捭阖,更重要的是中国那时候的社会心理。其中的种种论述就不赘述,而其中所体现的对历史人物袁世凯的评价却毫无过于激愤的言辞,先生理解他所在的时代的要求。其实,依据确凿的史实,体察时代之环境,还要掌握其思想发展的阶段性······种种,都无不体现“同情并理解”的立足点。

2,对社会生活的研究。对社会生活的研究是本书的重要内容,先生把它放在了同高层政治斗争同样重要的地位,并且贯穿全书的始终。无论是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关于小农经济的论述,还是《由胜而衰的清王朝》关于人口剧增所引发的社会困顿,都把普通民众的衣食住行的改变与大的政治背景联系起来,并且在此基础上,又研究它对政治环境带来的一系列影响。尤其在本书的后几章,对于社会生活的研究更加深入,更加广泛——比如将它扩展到对民族心理的研究。如在《欧风美雨驰而东》,先生讲到以夷变夏的历史过程,谈到民众中出现的新的哲学、电影、戏曲、小说等等,社会生活变了,社会心态也会随之变得复杂,产生了紧迫感忧虑感,对沧桑历史痛哭流涕的悲怆,对亡国灭种的国家前途的恐惧······一切都体现了历史的比较与联系。还有,在《民变与革命》一文中,先生首先描绘了一幅“乱世众生像”,谈到,与革命相比,民变有其自发性、分散性与落后性,但正是这世相与众生像才开启了一切革命的可能。“清末的民变,一方面阻遏了清王朝的自我挽救,从而取消了统治阶级谋求让步改革的最后机会,另一方面,民变的部分又往往借助革命,所以,它俨然成了革命的基石。”还讲到“变政难,移风易俗更难”。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那么,无论是阶级斗争还是上层建筑,当人民的主体性不变时,对人民社会生活的研究就不能被忽视。

3,对团体的研究。除过对社会生活的许多描述外,先生还对不同阶段的社会团体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与概括。这是社会生活的又一个方面,因为人是社会的人。从《漫长的封建社会》的散布于农村的宗族,散布于城市的行会;到太平天国前的种种教会组织,以及其与太平天国的比较;到洋务运动后由于激烈的意识形态的对抗产生高涨的社会动员而滋生出的种种教会与会党;再到资产阶级改良派成立的种种会党·······各种团体,各种时代,各种阶级。看完后让人目不暇接,也让人眼花缭乱。一切大的社会活动都是由人组织的,人的个人能力是有限的,必然要联合,这种种联合就有一个价值选择问题,价值选择的原因就很好的反映了当时民众的生活状况以及道德标准。对他们的研究其意义是非常之大的。但仅以人教版的中学课本来看,其中对于行会组织的论述少之又少。一个缺少对社会基础研究的研究是没有可信度与事实依据的研究。这是体察时代背景的重要因素。

历史是多彩的,又是沧桑的,如何在多彩的历史中找到真实的历史,去抚平那些沧桑的棱角,需要无数代人的共同探索。

第三篇:《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读后感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读后感

翻开陈旭麓先生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看到别具一格的目录,便有颇深的感触。自初中开始学历史,所见的对中国近代史的叙述无外乎以阶级斗争为轴心,以太平天国、义和团、辛亥革命三次革命高潮的递进为主线的构架。这种构架标志着历史阶段上的中国近代史的研究水平,然而积久不变,便成了束缚人的框架。

史家的才、学、识,“‘三长’之中,最重要的当然是‘史识’”,也就是陈旭麓先生所说“治史的眼睛” “史实是治史的眼睛。不为历史现象所迷惑,不为议论家捉弄,要有一双治史的眼睛。”治史的先决条件是要“解蔽”,只有解除种种蒙蔽,思想获得解放,才能有明澈的眼力,以洞察历史的真相。《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就是陈旭麓先生解封思想,打破旧的框架另辟蹊径的作品。作者认为,中国近代是一个动态的、新陈代谢迅速的社会,而且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接踵而来的外力冲击,又通过独特的社会机制由外来变为内在,推动民族冲突和阶级对抗,表现为一个有一个变革的浪头,迂回曲折地推陈出新。故而,中国近代社会的变革有很大独特性。全书以近代中国社会在西力东侵与西学东渐的双重作用下向现代转型这一过程为线索,论述了其间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重大事件,同时穿插描画了在这个进程中社会结构、社会意识和社会生活这三方面变迁的具体细节,从而构成了一幅经纬纵横,多层次多维度的立体动态画卷。因此,这本书既从宏观上展示了近代中国社会新陈代谢的总体样态,又从微观上勾勒出各种社会力量和社会成员的多元面貌以及他们之间的复杂互动。作者这样作了多方面、多层次的研究,便是得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的主旨展现为非常丰富多彩的内容,也足以见得陈旭麓先生深厚的史学功底和独到的见解。

细读全书,又被陈旭麓先生的论述的哲学思维光芒所折服。为《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写序的冯契先生,是搞哲学的且与陈旭麓先生时常探讨,他在序中这样写道:“我认为哲学演变的根源要到社会史中去找,他认为历史演变的规律要借助哲学的思辨来把握。”陈旭麓先生自己也在书中多次提到要“借助辩证思维”,“离开辩证思维和历史主义是难以解释其本来意义的”。作者也正是自觉地以辩证法作为“治史的眼睛”去观察历史,才能客观地承认“以贪欲为动机的侵略过程常被历史借助,从而在客观上多少成为一个进步改造落后的过程”,深刻地指出太平天国的“悲剧意义不仅在于他们失败的结局,更在于他们借助宗教猛烈冲击传统却不能借助宗教而挣脱传统的六道轮回”,理性地看到“爱国主义永远是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但从爱国主义出发走向近代化和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确乎并不同义”,公允地分析“假维新中的真改革”既有“欺骗、拂逆舆情的一面,更有符合历史发展逻辑的具体内容”,敏锐地发现“在很多实际问题上改良派的议论具有历史的合理性,并不是全部真理都掌握在革命派手中”,甚至直接坦言“立宪在中国的实现并不是全无可能的”。书中处处可见作者将感性分析和理性分析所结合,运用辩证思维方式看问题所得出的独到见解与创新。

陈旭麓先生非常重视历史规律的总结,同时这也是这本书的精髓所在。他认为,历史现象都不是孤立的,在每一个历史事件的背后,都有不以人一直为转移的历史必然性。论中国近代史,先生却由漫长的封建社会开始,将中国古代的经济、政治、思想、官僚体系和社会组织细细地顺了一遍,因为陈旭麓先生认为“历史的分区存在于历史的延续之中,近代社会的变迁只有同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结构以及与此联系的生活、风俗相对比,才能得到认识和说明。”在论述新文化运动时,陈旭麓先生总结道:“八十年以来,中国热从“师夷长技以制夷”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在这个过程中,其实每一部都伴随着古今中西新旧战争。”从而可以看出,先生对是及其注重历史事件背后的所隐藏的历史规律的总结与挖掘的。

陈旭麓先生巨著的另一个更为显著的特点就是语言的精彩,逻辑性强,他擅长用洒脱的文字写出深刻,凝重的道理。“复杂纷繁的世事一旦被透彻简洁的方式提高到哲学境界,它们便走出了粗俗和原始,便具有了知识美感。”陈旭麓先生对中国那80年的历史的把握就到了这种境界。这部书以中国近代化作为全书线索,考察了中国近代社会各个层面的新陈代谢,逻辑性强便现在陈旭麓先生以时间为顺序,从政治、经济、思想、军事、社会、生活、教育、科技近代或等角度,清理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脉络,让人感到全方位,鲜活的近代史。让人清晰地了解到他的观点和见解,清晰地思路让人能更简单的了解他陈述的史事。最令我着迷的是其中优雅的词语和散文般的叙史手法。单以书名而言,“新陈代谢”四个字就极为凝练地将中国近代史展现为动态的画面。“东西对视,隔雾看花”、“炮口下的震撼”、“天国的悲喜剧”、“近代化一小步”、“日本冲来了”等等这些章节标题,相对于历史课本中乏味而生硬的纲纲条条,无疑更具有引人入胜的魅力。

陈旭麓先生用“近代中国”一词,指的是自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段时期,以“五四”为界可分为前80年和后30年。陈旭麓先生原计划是要写110年,但天不假年,只留下了前80年的稿子,实乃遗憾!

第四篇: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读书笔记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读书笔记

陈旭麓先生的着作《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是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的经典,曾经荣获中国图书奖、上海市优秀图书一等奖。直至今日,它仍然是中国近代史领域的最好的导论性着作。这本书是陈先生晚年的最后一份遗作,凝聚着十几年的心血,在我看过的中国近代史中,可以说是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本书。

一、新陈代谢的近代中国社会

陈旭麓先生的最后着作命名为《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刚一拿到此书就被她的题目所吸引。“新陈代谢”,什么是新陈代谢,这是一个生物名词。概念是:“活细胞全部化学反应的总称,它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两个方面。物质代谢:是指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物质的交换和生物体内物质的转变过程。能量代谢:是指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能量的交换和生物体内能量的转变过程。”把这个词引入历史形容中国社会的变迁只能说是十分的贴切和形象。

近代中国封建社会正如一个快要干瘪的细胞,活动延缓在时间上比西方的封建社会要多一倍多,而历史进程上看却是“仍在旧圈子里徐徐地盘旋而行”,社会形态没有发生质的变化仍然是老式的封建社会。经济上土地私有允许买卖加紧土地兼并激化了阶级矛盾;政治上官僚政治仍然是与秦始皇时期的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制度相差无几;社会底层的宗族和经济行会盛行是“封建国家最基层的社会组织” ;思想上仍是“儒学定于一尊”。这些内容一方面是封建国家的基本状况同时也是长期封建秩序的主要维护者,对封建国家的稳定和延续曾经起了无法言语的巨大作用。而陈先生此作就在于描述了这个巨大的稳定的社会被外来“物质”和“能量”打破的过程。

首先翻开此书的目录读者可以发现陈先生把中国社会变迁的过程以螺旋式反应的方式呈现在大家面前一至十二章东方的状况,西方的状况,东方的状况…

十三章以后则是中国面对这种变化所掀起的层层波浪。山重水复经过各阶级各阶层的努力终于找到了适合中国社会的道路那就是马克思主义。其中的变化都是可以和西方存在的各种状况相适应的,可以说是西方的这个环境让中国这个细胞里出现了中国与西方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和中国内部由此而产生的各种变化谁说不正像生物的新陈代谢呢。

二、博大精深的论述内容

陈先生着作的另外两个特点是:博大精深和思辩深遂。虽然现在的历史学界普遍都相信历史是人民的历史不在是统治者的历史这个观点,可是真正能在着作中体现这一观点的却是了了无几。陈先生毕业于上海大夏大学文学院社会学系,而非一般历史学系,这一点当然还要加上陈先生自己的身体力行让《新陈代谢》涉及到了社会的各个方面真正做到了历史是人民的历史这一历史史观。文既有经济内容又有政治思想。经济内容从鸦片战争前的土地所有制度和手工业行驶到被侵略过程中的“洪秀全的思想”、“自强与求福”、“农村的社会变化”最终“半殖民地的深化”。把中国近代社会经济制度和形式的演变形象地展示在读者的眼前,给人一个大致的印象。如果说经济方面的内容还是比较通俗的,那么在政治方面的论述则给人以更加博大精深的感觉。政治上,陈先生从鸦片战争前就开始从上层政府的“官僚政治”到基层的社会组织“宗族和行会”都作了一个全面的展示;各个时期都是整一个中华民族和外来“夷族”的整体对峙,“夷族”对中华民族的影响是整体的,上从领导社会的政府,中到变革和革命的各种社会力量,下到各种社会组织、力量的思想,行动的变化。

而本人认为陈先生在这本书中最有特色的是对“中等社会”构造的讲述:包括“自举于士类者”、“出入于商与士之间者”、“出入于方术技击于士类之间者”三个方面。“出入于商业与士之间者”又可以分成三部分“旧式商业向近代工商业转化”、“旧式士类渗入了工商业”、“新式知识分子投身工商业”。“中等社会”又特别能反映中国近代社会复杂而又特色的状况。能把中国近代中等社会分析地那么细致和深入市需要十分的功力的。中等社会不仅反映了一个特定历史内容的复杂的社会实体,而且重要性在于它是表现在社会构造上的新旧交替。而这点内容最能体现陈先生的博大精深和思辩深遂。

三、优美的话语、凝练的文笔

陈先生在行文中给人以 “话语优美、文笔凝练” 的感觉,内容中透露出一种“刚劲和发人深省”的意味。

文中不仅包括政治经济思想而且包括许多哲学内容。他在论述中国社会的变革需要时引用了孔子的思想既有《易经》的朴素辨证法,又有董仲舒的凝固独断论。“变与不变,古已有之”,把孔子思想的中的矛盾展示出来。想必陈先生的文章经过反复推敲和琢磨。孔子思想中的这种矛盾在近代社会中体现出来又扩大了呈现在读者的面前“借助于传统的范畴,从现实中产生的争论,”形成了近代“思辨语言的交锋。”于是要求变革的思想这个“饱含时代内容的矛盾被涂上了一层哲学的色彩,形而下的东西获得了一个形而上的外壳“。这个就是我们课本上所说的维新派的思想来源。陈先生以凝练的文笔勾画出这个“旧瓶装新酒”的思想既有新的理论又是能够体现维新派论辩的哲学。

第五篇:《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读后感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读后感

作者:银都学校 骆小玲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作者陈旭麓,这本书主要描写了近代中国1840年至1949年中前80年的历史,以“新陈代谢”一词形象生动地体现了近代中国社会的百年历史“变”的特点。正如作者所说:中国近代社会是一个动态的、新陈代谢迅速的社会,它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接踵而来的外力的冲击,又经过独特的社会机制由外来转变为内在,推动民族冲突和阶级对抗,表现为一个又一个变革的浪头,迂回曲折地推陈出新。所以,本书着重从社会结构、社会生活和社会意识形态各方面做了具体深入的说明。

新陈代谢体现了一种“变”的哲学。作者首先从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入手,于封建社会的长期性中提出了“代代相承,变化渐微”的特点,引出了“明清之际,明显的转变迹象”。而这些“明显的转变迹象”,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西人东来的冲击力引发的。而封建社会的“儒学定于一尊”也成为了中国近代80年历史意识形态领域中,改革与反改革不断被加以利用与论争的焦点。因此,第一章“漫长的封建社会”从封建社会结构、意识形态等方面更衬托出了1840年后“变”的猛烈、迅速。

“变”体现在有关孔子和孔学的论战。它贯穿了整个中国近代社会的观念意识形态领域。在2000多年的历史里,孔学因与皇权结合而政治化,皇权因与孔学结合而伦理化,历史进入近代后,随着欧风美雨的东渐与社会生活的变迁,孔学由“想来不成什么问题”变成了问题,孔子的地位和权威因此而衰落。

在中国近代社会,封建儒学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不时被加以利用和变化。而作为儒家思想创始人的孔子也不时被历史推向风口浪尖,反孔与尊孔在政治、思想文化领域成为了变与不变的焦点内容,引领了观念意识形态革命的主流。如洪秀全托上帝以改朝换代,以洋教为旗帜建立了太平天国。反孔,大规模地践踏孔孟,而思想上却又吸取了儒家的某些东西。儒家思想积2000年之久,所以“在他自觉地反孔的时候,却又不自觉地被孔学牵引”,在他成为君王之后,“三纲五常都在不知不觉中回到了天朝”。在维新派论变的哲学中,认为变化是天地间可以用常识和经验来说明的普遍过程,提出了“变亦变,不变亦变”。康有为总结出了“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的变与不变的哲学,维新派与保守派变与不变之争在于两个问题:第一,如何看待孔子;第二,如何看待学习西方。此后的辛亥革命没有自觉地围剿孔子,但它反封建性质所造成的变化必然直接或者间接地触犯孔子。针对《临时约法》中否定“定于一尊”的孔子的意蕴,以康有为和袁世凯为首掀起了尊孔复古的逆流,孔教与政治再度联姻,孔子与孔学成为了南京临时政府北迁后新旧之争的重要论题。“五四”前的排孔重于整治批判,而新文化运动专注于文化批判,新文化运动把真假孔子、真假孔学相联系,注重“孔子之道不合现代生活“的观念,排孔又成为了观念意识形态的革命的起点,而引发了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论战。总之有关孔子与孔学的论战交错地出现与中国近代社会中,体现了中国近代社会新陈代谢的复杂性与艰巨性。

近代社会各阶层、阶级力量都在为逐渐沉沦的中国寻找新的出路,都要求改变两个半社会的地位,为了救亡图存的目标而努力,在这种同一性的目标下,又存在着不同一性的根本变化。随着西学东渐和日本的崛起,近代社会的变革在逐层深入,中国近代的变革由洋务派“中体西用”、布新而不除旧到改良派的比较温和的“除旧布新”改革,到革命派用暴力彻底推翻封建帝制,整个近代社会“变”的深度和广度在不断地加深、扩大,作者在这本书中,通过中国近代社会不同时期的的不同变革阐述了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

在近代中国社会的社会结构方面,除了由封建社会沿袭下来的宗族和行会这两种主要的社会组织外,作者特别提出了在中国近代社会中出现的第三大社会组织。它是随着人口的增加而出现的。作者尤其强调了在晚清以后的中国,会党不是一个健康的社会组织,而是一个病态的组织,而会党的病态反应了社会的病态,它自发的冲动具有很大的破坏性。由于其分布广、势力大,又是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改造的对象,又因其“缺乏建设性、破坏性有余而建设性不足,又成为了革命队伍中流寇主义和无政府思想的来源”,故往往改造未取得成功,这个阶层的存在因其顽强的生命力而成了中国近代社会新陈代谢的复杂反映。

社会生活方面的变也在外力的冲击下得到不断的展现。由对西方“夷、狄”的蔑视鄙薄到对“西洋”的好奇与接受,人们的衣食住行受欧风东渐的影响,作者还研究了由此带来的人口问题以及社会风尚的变化,如剪辫、禁缠足、废跪拜等,作者由这些一般的社会生活事件入手,由浅入深地体现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变”的特质。

本书作者文笔优美,语言富有感染力,在对史实的叙述、对历史人物的描述与历史经验的总结中,总让读者体会到某种情感的流露和对历史的深刻感悟。如“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叶名琛的可敬和可悲。在东西方最初的交往中,他写到:“东西方落后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交往方式的落后”,东方与西方如“隔雾看花,神秘奇异”的形象描述。文中有很多作者历史经验的总结,总时时给人以深思和启迪,读了此书之后,让我不仅在知识体系上有所提高,在理论方面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下载读《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有感(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有感(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读书笔记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读书笔记 本书主要描写了近代中国1840年至1949年中前80年的历史,以“新陈代谢”一词形象生动地体现了近代中国社会的百年历史“变”的特点。正如......

    读后感《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范文大全)

    救国之路 ——读《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后感读《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是陈旭麓先生晚年精心编撰的一部哲理性历史著作,全书共20章30余万字,以总揽全局的气度和全新的......

    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摘要《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这本书是以中国近代社 会的新陈代谢为经线,以近代中国的社会结构、社会生活、社会意识 为纬线,编织出近代社会的绚丽画面。 关键词封建社会结......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有感

    读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有感 我是第一次的陈旭麓先生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也是第一次读陈旭麓先生的文章。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陈旭麓先生的生平以及......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读书札记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读书札记从1840年到1949年,这是一段屈辱与抗争并存的时期。在此之前,古代的中国取得 了颇多的成就,无论是经济、政治,还是文化,都是走在世界的前列的......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读书札记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读书札记 从 1840年到 1949 年,这是一段屈辱与抗争并存的时期。在此之前,古代的中国取得 了颇多的成就,无论是经济、政治,还是文化,都是走在世界的前......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0121310403 张开

    读《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有感10121310403张开体育与健康学院因为对历史比较感兴趣,所以就选了《国史纲要》这门课程,前几天老师让我们读一些书,然后写一篇读后感,有几本书......

    浅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浅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这部才气横溢、情文并茂的专著于1992年问世,作者在书中见解深邃,思辨独特,文采优美,使得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