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有感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汇报
读《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和陈旭麓有感
10法学一班 李甜华 1018010103
一、读《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有感
未翻开此书时,面对用新陈代谢来诠释中国近代社会产生浓厚兴趣,《淮南子·兵略训》:“若春秋有代谢,若日月有昼夜,终而复始,明而复晦。”单从文义上解释,陈:旧的。谢:凋谢,衰败。指生物体不断用新物质代替旧物质的过程。也指新事物代替旧的事物。那这本书到底说中国近代社会的哪些为新,哪些又为旧呢?带着这样的疑问读完此书,再细读冯契为陈旭麓所作之序,感同身受。
回望在辩证主义的角度,历史洪流,浩浩汤汤,奔流向前,社会总是在不断向前、向上发展,而中国近代社会(从1840年到1949年)这段历史也不例外,然而这段历史又和中国古代那种静态的、有很大凝固性的社会不同,中国近代史一个动态、新陈代谢的社会;和西方从中世纪到近代史通过自我更新机制来实现社会变革也不一样,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在很大程度上市由于接踵而来的外力冲击,又通过独特的社会机制由外来变成内在,推动民族冲突和我阶级对抗,表现为一个又一个变革的浪头,迂回曲折地推陈出新,即推封建主义之陈而出民主主义之新。下面我想简要写写我所读到感悟到的陈和新。
在很长的时期里,中国把西方叫做泰西,西方吧中国叫做远东,泰西和远东实际上代表了欧亚大陆的东西两端,东西对视,隔雾看花,明清时期的闭关锁国,乾隆皇帝的狂言“天朝之大,无奇不有”更是道出当时统治者对于西方的盲目排斥,因此当西方的工革命热火朝天时,中国人仍在“你耕田来我织布”的幸福生活中沉醉,直到鸦片战争的船坚利炮打破了这篇沉寂,中国社会蹒跚走进了中国近代,走这条路不是中华民族选择的结果,而是外国影响造成的,于是有了种种变态。这一点决定了以后100多年中国命运的主要东西,它用影响了近代百年社会的新陈代谢。战争的失败带来的一个个不平等条约开启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此为新,代替了根深蒂固于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的自然经济,然而这一新对中华民族来说,是在唯恐灭门的忧惧之下被迫采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结果。因此,“经济上的新陈代谢是在变了形的社会形态下实现的。从中获得最大利益的不是中国社会,而是西方列强”。同时,这一灾难也使沉睡的中国人开始思考中国发展的道路。
经济上,从洋务运动的自强与求富的“因模仿一部分西方起器物而异于传统,又
因主其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到辛亥革命的胜利推动实业发展,引来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然而短暂的春天后随之而来的是军阀混战和军阀统治,又窒息了民族工业的生机,后来日本侵略中国实行统制经济,城乡社会中社会力量的变化,买边阶级,资产阶级,工人阶级,洋货和洋害的侵入大大改变了中国的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
政治上,从礼部、理藩院到总理衙门的变化,这种新旧变化表现了近代政治制度的第一个变化,变与不变中挣扎的白日维新,假维新中的真变革,清朝的自救运动“新政”,共和和立宪两种模式的争夺,南京政府的成立,袁世凯的复古称帝,张勋的“辫子军”,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无产阶级政权。这一山重水复的政权更替表明在新陈代谢的历史进程中,最落后的东西又总是最顽固的东西,同时宣判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人们在愤懑、叹息之余又能顽强的去寻找新民主主义革命所带来的历史曙光。政治上的新陈代谢陈旭麓曾这样写道: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突出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新的取代旧的,如戊戌维新,如民国代之清朝;一是新与新的递嬗,前一种新的褪色了,后一种新的又跟上来,辛亥之于戊戌是这样,五四之于辛亥是这样,戊戌之于洋务也有这种迹象。后一方面的新陈代谢是推动前一方面的新陈代谢的,后一方面的新陈代谢与前一方面的新陈代谢又有很大的不同,又具有某种亲缘关系.1
思想文化上,洋务派和顽固派的激烈辩驳,维新派和保皇派的激战、革命派和维新派的争论,股思想解放洪流贯穿于中国近代社会,为新文化运动的中西文化的冲突和论战埋下伏笔,然而在观念的破与立的历史进程中国,新文化固然是凯歌高进,但旧文化却并没有由此销声匿迹,而是在退守中进行顽强抗争。从一定意义上说,一部近代文化史,就是一部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冲突交汇的历史,就是传统文化在西方近代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下向近代文化过渡转变的历史,也就是传统与西化相纳的历史。在这种推陈出新的过程中孕育出了中国近代文化。
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的一条主线就是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的进步,除此之外,陈旭麓还研究了近代社会的会党组织的作用,诸如白莲教、天地会、拜上帝教等。在社会生活方面,不仅描绘了物质生活方面的变化,而且详细论述了与之密切相关的人口问题,以及政治革命好外来影响如何引起社会习尚的改变等;在社会意识方面,不仅论述了政治思想、哲学、文学等方面的变革,而且分析了欧风美雨影响下 的社会心态,并且表现为语言构造上的变化等等。多方面、多层次的考察研究也见证了作者陈旭麓杰出是史识、深厚的学1 陈旭麓,《论革命派和立宪派的同一性》,载《陈旭麓文集》,125页。
力和长袖善舞的才能。
而我也从中汲取了近代社会在新旧中的沉浮,在开放与保守、落后与先进、西方与东方的辩证关系中得到一次思想的洗礼,那句“落后就要挨打”又一次响彻在我耳边,居安思危四个字无疑是对当代处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最好的警钟。
二、读陈旭麓先生
读罢冯契为这本书做的序,又不求甚解囫囵吞枣般读完这本书,亲身感受陈老先生对中国近代社会深刻的见解,不禁对他肃然起敬,因此去查了不少他的资料,恰巧读到一篇华东师范大学周武所著《苍凉的黄昏——晚年陈旭麓和新时期中国史学》。对于那段在文革结束后,陈旭麓已“渐入老境”,但在“苍凉的黄昏”中,他却迸发出巨大的能量,把自己的学术和思想推入一生的电费状态,写出了被誉为“中国本土史学的标志性文件”的《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浮想录》等,这可以说是一种幸运,同时也反映了那一代知识分子的苍凉。
陈旭麓先生以思辨和文笔见称学界,被公认为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执牛耳者,但又是全国唯一的三级副教授。陈旭麓先生24岁就写出了《初中本国史》。1940年代后期开始在上海大夏大学和圣约翰大学授课,已经是副教授了。50年代初,两校合并为华东师大后,陈先生就一直没有离开过历史系。五六十年代,当多数前辈学者沉默的时候,陈旭麓的写作热情却很高。从1949年10月至1965年8月,他在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了59篇论文。其中关于辛亥革命及中华民国史的研究,以及近代精英思想与思潮演进的剖析,多属拓荒之作。这些论著大多融义理、考据、词章于一炉。不仅其论域之广和成果之多,更重要的是由于思辨的深邃和识见的卓特。
按理说,成就如此卓越的陈旭麓应该不仅仅是副教授才对,但是在“文革”中,陈旭麓受邀参加上海市委写作班为毛泽东标点注释古文的工作,就此为他招来晚年的横祸。在史学界有权势的红色教授们出于嫉妒想把他打成“三种人”(即所谓造反起家的人、帮派思想严重的人、打砸抢分子)。从校系到国务院评审委员会,这伙人一次次压着他不能提教授职称,不能带博士生。陈旭麓就此成为永远的副教授。
不过,反过来想,如果陈老先生没有在文革中收迫害,那晚境也不至于如此苍凉,也许他最后的生命会被耗尽在那些没完没了的政治表态、行政会议和人事应酬中。他不幸被冷落、被排挤,对于中国学术界和先生个人来说,也许反而是一种幸运。
并且,他在《浮想录》中写道:“公平是从残酷的不公平中得来的。分享艰苦比分享欢
乐更懂得时代的脚步。在困难中认识了他人,也检阅了自己。”“脸上绽开笑容、心里却在哭泣的人们永远不会消失。”“好人,只有在最困难的时候才有可能遇到。了解他的人、为他的遭际愤愤不平的人那么多,使他感到安慰,受到鼓舞。
所以,让我们永远记住并缅怀这位站着思考的智者。
请胡老师多多指教!
第二篇:读《中国近代经济史》有感
读《中国近代经济史1840-1894》后有感严中平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是一本写1840鸦片战争到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前中国经济的著作。其主要内容有前言写了海盗掳掠和所谓“闭关自守”和所谓贸易自由和两次鸦片战争,第一章是介绍40年代初至70年代初西方入侵者对中国政治上的间接统治和经济上的暴力强制。如西方入侵者在中国的行动方式一般、为所欲为的海陆掳掠、惨绝人寰的“苦力”贸易、畅通无阻的鸦片走私和合法商品的走私漏税等。第二章是介绍农民大起义时期的经济形势。如鸦片战争对中国经济的破坏和阶级矛盾的激化、太平天国为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所采取的财政经济措施。第三章写了农民大起义失败后清政府强化封建统治的政策措施。如 清政府强化封建统治和维护地主产权的政策等。第四章是介绍70年代初至90年代初国际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形势和中国经济半殖民地性的加深。第五章写了中国资本主义近代民用企业的产生及其和内外势力的联系和矛盾。
严中平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是一本规模宏大、内容丰富深刻的著作。读完后给我了很大的震撼。首先,打开此书,就被书中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所感染。这种爱国主义激情没有任何偏狭之处,它完全是以全面、丰富的史实为基础。作者对伟大祖国备受外国侵略势力欺凌、侮辱无比愤恨,无情地揭露了外国侵略者凶残、卑鄙、毒辣的嘴脸。武装侵略、武力恫吓、通过条约掠取特权、在签约过程中玩弄花招、得寸进尺,在中国土地上横行无忌、极其凶残地凌辱、残害中国人民,等等。任何一个不怀偏见的中国人在读了这些后,都会加深对外国侵略势力的仇恨及其本质的认识,同时也会加深对伟大祖国命运的关切。再次。此书在一系列问题上大大拓展了我对知识认识广度和深度。比如我对两次鸦片战争性质认识的变化,以前是我认为就是列强的侵略战争,但看了此书后,我知道了在两次鸦片战争期间有许多外国侵略势力的走私、鸦片贸易、苦力贸易等而且这些外国侵略者的侵略活动也是论述鸦片战争性质的证据。所以我就认识到两次鸦片战争是西方列强“直接间接地对殖民地征服和掳掠的战争”。
第三篇:读《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有感
历史应该这么写
——读《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有感
经老师的推荐,我第一次拜读了陈旭麓先生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这本著作。甫一开卷,便觉其中别有洞天。前后拜读三遍有余,每次都有新的体悟,不得不感叹陈先生文笔之优美、学识之广博、思想之深邃、见解之精到。
初读此书,最令我着迷的是其中优雅的词语和散文般的叙史手法。单以书名而言,“新陈代谢”四个字就极为凝练地将中国近代史展现为动态的画面。“东西对视,隔雾看花”、“炮口下的震撼”、“天国的悲喜剧”、“近代化一小步”、“日本冲来了”等等这些章节标题,相对于历史课本中乏味而生硬的纲纲条条,无疑更具有引人入胜的魅力。至于具体的文字表述,真可谓“信手拈来尽可惊”。“不合理的东西被合理的东西掩盖着,于是而能成为清议,成为‘公论’。”“欧风美雨包含着凶暴的腥风血雨,也包含着润物细无声的和风化雨。”“历史的惰性寄生于多数人之中,所以,只有多数人观念的改变才能战胜历史的惰性。”[1]这样富有才情却饱含哲理的妙语佳句在书中比比皆是,俯仰可得。“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想必这也是陈先生在文字上反复推敲、琢磨的结果。
当然,此书之所以被誉为经典之作,并不只因其文采。史家的才、学、识,“‘三长’之中,最重要的当然是‘史识’”[2],也就是陈先生所说“治史的眼睛”。
[3]只有解除这双眼睛上的黑布,它才能看得更深更全,进而才能推陈出新,实现史学研究的新陈代谢。因此,这本书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当时中国史学界的一种新动态。全书以近代中国社会在西力东侵与西学东渐的双重作用下向现代转型这一过程为线索,论述了其间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重大事件,同时穿插描画了在这个进程中社会结构(例如各种民间组织、会党教门等)、社会意识(例如民众心态、文化艺术等)和社会生活(例如人口结构、风尚习俗等)这三方面变迁的具体细节,从而构成了一幅经纬纵横,多层次多维度的立体动态画卷。因此,这本书既从宏观上展示了近代中国社会新陈代谢的总体样态,又从微观上勾勒出各种社会力量和社会成员的多元面貌以及他们之间的复杂互动。对于以阶级斗争为轴心,以太平天国起义、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三次革命高的潮递进为主线的传统框架而言,这本书的出现无疑是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解构,是一种论史范式的突破。正如冯契先生在本书序言中所说,这本书“是作者解放思想,敢于摒弃旧的僵化的框框而代之以新的生动的线索的产物。”[4]陈旭麓先生正是在“对自己实行民主”[5]之后,借助极富文学色彩的词句向读者传输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从这个意义上说,陈先生也在以其深厚的功力与长袖善舞的才能解放着他人的思想。或许,这正是此书广受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我看来,评判一本史学著作的关键标准在于,它能否触及历史现象背后矛盾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并做出多角度、合情理的解释,进而启人心智、发人深省。只有这样,历史才能真正成为提供教益的源泉。毋庸置疑,《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这本书具备了此种品质。它极力抵制着一种善恶立辨的逻辑明快的诱惑,将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都放到当时的条件下进行具体分析,只扮演历史评论员而不充当历史审判员的角色。因此,陈先生笔下的历史,没有线条式的事件,也没有脸谱化的人物,有的是充满理性光辉的思辨,往往能让人拍案惊呼:“原来历史没那么简单!”的确,书中那些常常处于矛盾中的事件与角色冲突中的人物无不耐人回味,并常常引发我对于历史、对于人性的再度思考。试想那既促成了近代化一小步却又不得不避讳“夷夏之辨”的洋务派、既要变法改制却又不敢离孔子半步的康有为、既有反满之念却又想北上勤王的唐才常、既残杀义和团却又能在抗击侵略时力战殉国的聂士成,还有那些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悲喜交加的中国教民们、那些庚子之后改信了基督教的义和团民们„„陈先生所刻画的各个阶层人物角色的多重性,更真实地展现了“将几个世纪缩在一时”的近代中国社会之内,各种因素相互交织纠缠而又矛盾冲突的复杂性。这种种角色冲突,实质上就是中国社会在内外压力下扭曲变形之后的外在表现。正如他所指出的,“一个变形的社会,造成了事物的多种质态,多重外观。”[6]这种上升到哲学层面的体悟,使书中的历史具有了厚重感和更多可咀嚼的内涵,也使我们更能感同身受地去理解这个风云变幻的时代。这可能也是此书的深意所在。这本书的字里行间,不时在向我们传递着一种历史哲学观念,告诉我们该如何看待历史。陈先生说:“只有具体才能再现具体。”[7]用后人的理解,给历史事件或者人物戴上帽子、贴上标签,争辩功过三七开还是四六开等等,其实并无多大价值。因为历史的深意蕴藏在其表象背后的复杂之中。如果以主观偏好来塑造或过滤历史,那么得到的就只能是故事而不是信史。所以,研究历史的关键在于,通过还原特定的时代条件来无限接近历史真实而复杂的面目,从而激发对人性、对社会更深入的思索,获得对现实问题的启示。我想,当我们在努力还历史以本来面目的同时,也在实现着自我的回归。
如何做到这一点呢?这就需要“借助辩证思维”。[8]陈先生在书中反复提及,对于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离开辩证思维和历史主义是难以解释它的本来意义的。”[9]作者也正是自觉地以辩证法作为“治史的眼睛”去观察历史,才能客观地承认“以贪欲为动机的侵略过程常被历史借助,从而在客观上多少成为一个进步改造落后的过程”,深刻地指出太平天国的“悲剧意义不仅在于他们失败的结局,更在于他们借助宗教猛烈冲击传统却不能借助宗教而挣脱传统的六道轮回”,理性地看到“爱国主义永远是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但从爱国主义出发走向近代
化和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确乎并不同义”,公允地分析“假维新中的真改革”既有“欺骗、拂逆舆情的一面,更有符合历史发展逻辑的具体内容”,敏锐地发现“在很多实际问题上改良派的议论具有历史的合理性,并不是全部真理都掌握在革命派手中”,甚至直接坦言“立宪在中国的实现并不是全无可能的”。
[10]这种种精辟睿智的议论在书中不胜枚举,可见辩证思维与理性精神已经深植于作者的意识之中,内化为其认知历史的一般理念与价值取向。正因为如此,这本书触摸到了历史进程的最深处,显示出一种强大的理论力量与思想魅力。
“复杂纷繁的世事一旦被透彻简洁的方式提高到哲学境界,它们便走出了粗俗和原始,便具有了知识美感。”[11]陈先生这本书对历史的把握就颇具此种境界。不过,作者也受着时代的限制,因此本书中的某些地方也值得商榷。最为明显的是关于某些具体人物的评判用词问题。陈先生突破了过去的“袁世凯窃国论”,承认其继任大总统“不能完全归之为袁世凯的鼠窃狗偷”,“这不只是袁世凯个人及其集团能挟持武力、财力以君临天下,也不仅仅是袁世凯善于玩弄权术、纵横捭阖,更重要的是中国那个时候的社会心理。”[12]这是持平之论,令人信服。但在其后,作者却用“阴险奸诈”、“巨奸大憝”[13]此类带有明显主观感情色彩的词语来形容袁世凯。与此类似,作者也以“微不足道的人物”14这样极度贬损的词汇来形容蒋介石。我想,作者固然可以有自己对这些历史人物的主观价值判断,但这类用词出现在一本被誉为经典的史著中恐怕不太合适,而且也有违作者所说“同情和憎恶毕竟不能代替理性分析。对于历史科学来说,后者更加重要”。[15]除此之外,本书的行文之中也常有一些欲言又止之处。尤其是最后一章,只有寥寥数笔,而且述多论少,在思想深度上似乎难以同其他部分并驾齐驱。当然,这同先生书未成、人先逝有着很大的关系,给本书留下了无可弥补的缺憾。但这玉中之微瑕并不会掩盖这本书所放射出的思想光芒。如果说历史是“对于先前已逝事物的有教养的记忆”,[16]那么陈旭麓先生笔下的历史不仅富有教养,而且优雅多姿、风度翩翩。
参考文献:
[1]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134,228,340
[2][4]冯契,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序,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2
[3]陈旭麓,浮想录,陈旭麓学术文存,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1303,1372,转引自冯契,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序,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2
[5]陈旭麓,史学的烦恼,陈旭麓学术文存,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1138,转引自冯契,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序,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2
[6][7] [8] [9]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68,143,65,104
[10]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65,89,209,270,299,303
[11]袁明,国际关系学名著系列·总序,现代战略的缔造者,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1
[12][13] [14] [15]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350-351,362-363,421,151
[16][美]彼得·帕雷特,现代战略的缔造者·导言,时殷弘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10
第四篇:读书报告读《中国近代史的新陈代谢》有感(模版)
读书报告 ——
读《中国近代史的新陈代谢》有感
孙楠 1120122182 软件4班
之前也看过一些介绍中国近代史的书籍,如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庄练《中国近代史上的关键人物》、茅海建《天朝的崩溃》,同时老师也罗列出了几本以供参考,但是最抓我眼球的还是这本《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抛开书的内容先不说,大多数书的名字都千篇一律,新意较少,不是很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而反观这本,我很少看到有人把新陈代谢这个词用在近代中国社会上,这不仅用词新颖,而且越看觉得意蕴深远、丰富,瞬间勾起人的阅读兴趣。作者以“新陈代谢”为题,极其简练形象地描写出了历史在不断迂回前行、发展变迁的过程中,排除落后事物,生长出符合潮流的新物这个复杂的过程。倘若把历史比作一个人的话,这种过程便像极了人的新陈代谢,排除体内垃圾,生长出新的部分,也只有这样,历史才能够健康的发展前进下来。
要了解一本书,必须得先了解作者这个人。
陈旭麓(1918~1988),湖南省湘乡县(今双峰县)人,初名修禄。1918年3月31日生于湘乡县锁石镇白元湾村。幼年在家乡小学、蒙馆、私塾习旧学。陈旭麓先生一面为本科生,研究生开设中国通史,中国近代史,社会发展史等课程,一面从事研究著述。本书是陈先生晚年精心编撰的一部历史著作,成为了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的经典,全书共20章30余万字。先生以总揽全局的气度和全新的史学视角,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社会生活,社会结构,社会意识等方面展示了近代中国极其复杂的新陈代谢过程。
清楚这些之后,我便带着极大的兴趣阅读了这本书,在读书的过程中,我无时无刻不被作者敏锐的洞察力、恢弘的文章气势以及犀利但又不失婉转的文笔震撼着。古人谓,史家需具“才,学,识”三长,而世罕兼之。然而陈旭麓的确是这无比稀缺的三长兼具史学家,此书足以证明此点。《新陈代谢》把史与论有机的结合,通过对精炼的史实的分析,以阐明近代社会新陈代谢的规律,并用生动的文笔表达出来,引人入胜。陈旭麓曾说过,史实是治史的眼睛,他又说道,不为历史现象所迷惑,不为议论家捉弄,要有一双治史的眼睛。而也正因为他那一双敏锐的治史之眼,才能透过史实的种种现象,揭示出其中的本质联系,才能写出这部才气横溢、情文并茂的著作。
在陈先生的这部书中,处处有他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他认为,历史现象都不是孤立的,在每一个历史事件的背后,都有不以人一直为转移的历史必然性,他说:“八十年以来,中国热从‘师夷长技以制夷’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在这个过程中,其实每一布都伴随着古今中西新旧战争。”这部书以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作为全书线索,考察了中国近代社会各个层面的新陈代谢。陈先生以时间为顺序,从政治、经济、思想、军事、社会、生活、教育、科技等角度,梳理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脉络,让人能够了解到全面鲜活的中国近代史,人们同时也能够清晰地捕捉到他的观点,顺畅的思路让人能更简轻易地接收他传达的讯息。
在该书中,陈先生还不断的拓宽历史研究视野,不仅关注中国近代政治结构的变革,还关注物质生活中衣食住行的变化,而且研究了与之相关的人口迁移问题和种种社会心态的变化。
在讲述鸦片战争国内背景——由盛转衰的时清王朝时,他从以下三个角度分析:“盛世已成为过去”“人后、移民、会党”“洋货与洋害”,在“人口、移民、会党”一节里,他分析了中国在顺治年间人后只有6000万左右,而到道光十四年(1834)中国人口达到了4亿,并进一步论述了人口问题引发的两大社会问题——移民和会党。先生从这三个方面论述,更加全面的讲述了鸦片战争的国内背景,也让读者能够更轻易地把握住核心内容。对于鸦片战争的背景,高中的历史老师只是系统的概述了国内及国外的一些因素,并没有像陈先生这样详细的从国内的各个方面,甚至人口因素等方面进行叙述,这让我对鸦片战争发生的背景有个更深一步的了解。在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国影响的时候,他拟了这样的三节内容为小标题:“莽莽欧风卷亚雨”“哲学、电影、戏曲、小说”“复杂的社会心态”。由此可见陈先生知识视野的开阔,他不仅仅局限于政治、经济与文化,而且关注全社会的嬗变,也就是欧风美雨影响下的种种社会心态。我也因此深有感触,陈先生教会了我学习不能只学到书本上的只言片句,而是要根据从书上所学的对其作出不同的见解,从而可以更好的了解历史。我想这也是为何,冯契先生在序中道,对于后继的学者来说,是只有通过它(这本书)才能超过它的原因吧。作者在在书中多次提到要借助辩证思维来如何如何,这正说明了他是一和自觉运用辩证法作为“治史的眼睛”的史学家。辩证法的活的灵魂,就在于具体分析具体情况。本书无论对于重大历史事件(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等),还是较小的和一般人生活相关的事件(剪辫子,废缠足等),都能在当时的历史条件、背景下,具体分析,不带丝毫含糊;对所涉及的人物,不论是大是小,还是正派货反派(相对意义上来说),也绝不是简单地扣个政治帽子了事,而是力求通过史实分析,把他塑造成一个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
我想这就是陈旭麓先生与其他历史研究者不一样的地方吧。大多数人对历史的评价都是从事件的结果来判定的,然而对历史的客观评价并不是这么简单的,它需要把事件放置在一个相当的时间跨度内来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考量。无论事大事小,人物好坏,作者总能以最客观、最公正的角度来做出最恰当的分析,这也是本书成功的地方之一。
总的来说,近代社会是一个不断变革,持续发展的社会。在一切皆变的过程里,近代社会的许多斗争就是变与不变的斗争,然而背负着二千年历史的重梏,中国社会的“变”是很难的。我们社会的新陈代谢带来的是社会面貌的革新和替换,终其原因,这都是历史的选择。从1840到1949这110年的中国近代史,我们看到了一批又一批时代先锋的抗争与选择。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社会无时无刻不在变化。在这110年中,五四(1919年)可以成为两个段落的划分点。这本书主要描写的是前八十年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过程,而对后三十年,只是在最后附带勾画了几笔。虽然对于后三十年,作何同样主编过书,发表过文章,有许多独到的见解,但生前未能写成系统化的讲稿,这令人十分遗憾。
然而即便如此,这还是一本极具价值的学术著作。通过对百年社会新陈代谢的勾画,陈旭麓先生把我们带回到了百年前的中国,让我们通过他辩证、公正、敏锐的眼光来看待中国百年的社会变迁。这不单单是对古人往事的一种回顾,陈旭麓先生更是用他饱含意蕴的文字来告诉后人,要用清晰视野和清醒的头脑来回望过去并展望未来。
PS:部分内容摘自网络,但是只是摘取只言片句,并且有些没有注明作者只是一些言论,因此没有注明摘自,忘老师谅解。观中国军事博物馆 悟华夏英雄之气节 1120122183 软件4班 孙楠
在读大学之前已来过北京多次,去过巍峨宏伟的长城,到过华美壮丽的故宫,也漫步到古香氤氲的南锣鼓巷和灯红酒绿的后海大街,唯一没有到过的,便是每座城市都独有的,承载着繁华都市抑或静谧小城几十年,乃至几百年厚重历史的博物馆。
在12月一个难得的天朗气清的周末,我终于在几个同学的作伴下,乘上了地铁,来到了中国唯一的一座大型综合性军事历史博物馆,进行参观。
军博的外观威严肃穆,左右两边非常对称整齐,给人一种神圣庄严之感。一步入大堂,一股博物馆特有的浓厚的历史之感便扑面而来,而这在军博,尤为甚之。一楼左边展厅是“复兴之路”,展示了中国自鸦片战争到现在的发展过程,人们用实物、图片、文字展示了中国每一个阶段的发展历程,这是一部鲜活的反应了中国近现代发展的历史史诗。而右边展厅展示的是“土地改革战争展厅”,集中展示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土地改革运动进程。正厅展示的是曾经在各个战争中立下战功的飞机、坦克和大炮,还有各种火箭和导弹,正中间是毛泽东和朱德曾经的专车,保存得非常完好。
二楼集中展示的是中国从19世纪到现在的各式各样的枪支弹药以及许多外国的枪支,这里绝对能让青少年大开眼界,热血沸腾,更能让武器爱好者为其痴狂。我从见过这么多真实的枪支,而且是如此近距离的接触,这也拂去了我心中对于枪的那份神秘之感。
三楼是古代战争馆和中国现代军事发展的展览,在那里,你能看到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的仿制品,能看到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还能了解大量的军事知识。四楼展示的是中国近代战争和中国军事和外国的交流,展示了大量外国军事领导人赠送给中国军事负责人或组织的纪念品。
由于时间有限,我只是如古人在长安挑灯漫步走马观花似的看了三个多小时,但是心灵所受的震撼以及感悟,却是极大极深的。
从博物馆中一路走来,看到中国从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现在新中国蓬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使我深刻的感受到国家一路成长的艰辛与自强,我更深刻的感受到“与时俱进”这四个字的深刻内涵。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千千万万的革命英雄、烈士们拼死换来的。博物馆里陈列着的兵器是中国在谋求独立、向前发展的血的证据,它们不仅是在向我们诉说着当年残酷的血腥战役,更是提醒着我们勿忘历史,勿忘国耻,勿忘在战争中牺牲的华夏儿女们!
军博墙上挂着许多已逝名人的遗照,他们都是在战斗中做出极大牺牲于奉献的人,照片旁边往往还有他们的生平事迹,以纪念他们的贡献。然而在诸多历史人物中,留给我最深刻印象的却是解放军队伍中的普通成员们。他们有的留有照片,每张照片上的面孔都露着纯真的笑容,似乎代表着他们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然而有的却只单单留下了名字,看到他们的名字,我猜测着他们的面孔,想象着他们站在队伍中的挺拔样子,敬佩着他们无惧无畏冲锋陷阵只为国家安定昌盛的中华民族气节!他们为战争的胜利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和生命,他们是永远值得尊敬和爱戴的人们。
在回学校的路上,一个始终萦绕在我脑海中的问题终于得到了解答——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支撑着我们中华民族奋勇向前?我想是信念,是精神,更是民族的气节。四大文明古国中,惟有中国始终屹立于世界东方,而其精髓就是贯穿始终的民族精神,它穿越过黑暗却从未终断,历尽磨难但日渐日强。作为中华民族精神于气节的继承人,我们北理青年们一定会不负众望,迈着坚定的步伐向着二十一世纪新的篇章奔去!
第五篇:读《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读《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贾筱 劳动人事学院 人力资源管理一班 2011201207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是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教授的遗世之作。这是一部精心构思、反复推敲、凝结着先生大量心血的学术著作。先生倾毕生之所学,在整整十年的时间里,朝思夕虑,琢之磨之,尽力使自己的学术体系臻于完善。本书在他去世经收集整理后发表,一代大家的思想火花点燃了一代代人的历史激情,读完这部才气横溢、情文并茂而又不乏历史真实性的著作,让我受益匪浅。下面,我想谈谈个人的一些浅陋的收获。
一,历史与书写历史
1,从很早的中国古代开始,编写的历史就被“誉”为:“帝王将相的家谱”,历史的书写权一直是政治家与历史学家的博弈。而历史学家对历史的书写也无不打上自己的家国情怀、价值理念,当然,也要对自己作为历史学家的使命做出担当。在这方面,先生不仅具有相当的才与学——这体现在本书史论结合,通过精炼的实例分析以阐释近代社会新陈代谢的规律,并且用引人入胜的文笔表达出来——同时具有卓越的史识。先生说道:“‘史识’是治史的眼睛”。他通过自己敏锐的治史的眼睛,透过史实的种种现象,揭示出了本质的东西。先生说,其实,做到有治史的眼睛关键在于解放思想,他将其解释为对自己实现民主。于是一个好的公正的历史学家必须要有解放思想的勇气,要有自作主宰的魄力,要自尊其心,当然,也要尊重别人。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不可能都是历史学家,但我们也有历史阅读与评判的权利,如果我们在读史时戴一双自己还未察觉的有色眼镜,历史的真实怎么可能体现?所以,有一双“治”史的眼睛不仅是对历史学家的要求,更是对每一个读者的要求。
2,历史观。在当前历史的研究中,历史唯物主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分期是这样的:以三次革命高潮为主题,太平天国、义和团、辛亥革命——阶级斗争似乎是整个历史阶段的主题。这是长期受意识形态斗争的影响,其政治意味太浓,····在本书中,作者真正按照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要求,把阶级斗争的事实同生产方式的演变联系起来进行考察研究。前些天读了资本论的一小段原
著,就讲到关于阶级斗争的问题,其中的部分论述恰恰是说基于生产的进步才产生了阶级斗争的需要的问题等等。长期的极左思潮的影响似乎在一代又一代人身上生根,要想彻底铲除岂非一朝一日?我们所学的人教版的历史课本也无不带有阶级斗争的影子。所以在我们以马克思为思想指导的时代,如何真正做到坚持真正的马克思十分重要并且紧迫。许多人批判马克思的唯经济论,又承认其经济基础学说,但是当读或写历史时,连经济基础的理论分析都做不到,岂不是真的形而上学了?更何况,马克思绝不是唯经济论者!(译者也应当担负起忠实的历史使命。)
3,历史态度。批判的态度,指充满怀疑精神的态度。在其十九章中关于新文化运动的界定中,先生认为它是观念形态的革命,他引用胡适先生关于“五四”的根本精神的表述,把它归结为一种新态度,并把这种新态度称作“评判的态度”,陈旭麓先生认为就其实质而言,它就是一种充满怀疑精神的态度。正是在这种态度下,世世代代习以为常的天经地义之物一个个发生动摇,使神奇化为腐朽,玄妙化为平常,圣神化为凡庸。也正是有了这样一群人,才有了在尊孔复古逆流中敢于直面权威,公然与世代烙刻在民族心理的传统儒家经典相对抗的壮举。怀疑与重评历史需要勇气与魄力。
承认的态度,是指对每一个历史事物的存在的合理性予以充分肯定——注意不是承认每一个存在的事物都是进步的。它的存在本身就是对其合理性的一种肯定。“大冲击后的社会有逆流也有回澜。逆流是对冲击的忏悔,回澜是对冲击的慎思。”对于辛亥革命失败后出现的尊孔复古等等逆流,陈旭麓先生承认其逆流性质,称之为“社会前进之后的历史回流”。同时,与之上下遥遥相合的是出现的孔教会、灵学会等社会团体,它们同袁世凯一样,在尊孔复古的历史舞台上唱足了戏份。但它们的存在无论是社会基础还是后发效应都是可以理解并且应该予以肯定的。从社会基础上说,康有为等立宪派在自己苦苦追寻的和平改良无果时,在又亲眼目睹了一次次复辟后,对于共和的厌恶之情,又掺杂着对民初弊政信而有据的指责,他们要把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社会产生的失落感引向复古之途。而袁世凯的政治野心就迫使他不得不利用孔子来给自己的复辟撑腰。所以,我们不能说它完全错,因为错的是辛亥革命的一部分意义上的失败(而辛亥革命的部分失败又是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的),只能说它代表了反的历史方向。而从另一个
意义上说,它的存在又引发了随之而来的新文化运动,也许本来就酝酿的反孔在这场历史逆流的煽风点火下其意义更丰富,动作更猛烈,也才有了尊孔与反尊孔的斗争。“在古代,讨论孔子是不可想象的,因此,这种讨论又本身是一种进步的社会现象。”所以说,尊孔复古并不是一无是处,起码,它是合理的。
辩证的全面的态度,是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经典。辛亥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迎来了短暂的春天,资本额增,建厂数多,但一战后,民族资本主义又迅速走向低迷。大多数史书把原因归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对,确实如此,但陈旭麓先生又讲到封建政治势力即封建军阀的破坏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原因。这样,就更加全面,更加辩证,更加完整的坚持了马克思的内外因的矛盾分析论。当然,辩证与全面的眼光去看世界看历史也涉及到一个对历史事件的历史作用的重新鉴定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你能否正确应用史观的过程。对于立宪派和革命派,史家历来对革命派推崇备至,因为它是我们当前的政治路线,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历史缘由,但是对立宪派却很少有正面的声音——着眼于其历史局限性与阶级分层的眼界不可能对他们产生多少的肯定的声音。而在本书中,先生对其历史积极意义的肯定却蕴藏在字里行间。一,他们都想为衰落的中国寻找新的出路;二,革命派与康、梁的合作的种种事实表明,在近代中国,革命一开头并不是改良的对立面,而是改良的合作者。随着康有为改良的维新变法的失败,改良退出了主流地位,它以自己的失败为革命准备了基础和前提。三,“此时的革命虽已成为时代主流,但历史并没有一边倒。”日俄战争日本的胜利又验证着改良立宪的成功性,所以戊戌变法失败的改良派又重新崛起,成为立宪派,形成为朝野呼应,内外联络的立宪势力。特定的历史形式使得保守的形式有了进步的内容——先生承认其合理性。而以他们为主体的抵制美货运动、召开国会请愿运动、收回利权运动、保路运动等都显示了他们在当时中国社会的基础和声势。所以,他们还有自己的历史路程。四,比照革命派,立宪派在社会经济、文化领域的优势并不比其差,其阶级来源又在此时显示出了巨大的优势。五,“把实现立宪政治作为革故鼎新的最高目标的戊戌变法的失败,并不同于没落阶级的失败,而是新旧势力的悬殊、新的暂时不能克服旧的而遭到的失败。”六,他们在社会基础、政治背景、理论指导、反封建的总目标上都是一致的,唯一不同的是他们在改良方式与道路的分歧。“二者的最终目标都是把中国建成一个资本主义强国”······种种
叙述都包含着作者对其历史地位的重评,如此的客观,如此的理性。所以,辩证的全面的理性的史观对于历史事件的准确评鉴是如此重要。
(在上述所说的历史研究角度下,本书所涉及的以下内容让我感触颇多。)
二,人物,生活,团体
1,对历史人物的评价问题。“同情之理解”——这是陈寅恪教授的主张,但在本书中却不无体现。这是对历史人物评价的立足点。如,在第九章《日本人冲来了》中,《三方面的反思》一节中,先生在洋务派的失败的自我反思中写到,奕说:“中国之败,全由不西化之故,非鸿章之过。”······对于历史人物形象的重塑似乎不是这段文章的重点,但从其只言片语中可以看出,先生在不知不觉间已经贯穿了自己的人物观。可见,他对李鸿章的历史功过的评价是别有一番洞天的。其中还有一句说道,李鸿章的种种行为,更多的是历史背景的沧桑与无奈。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既对清王朝忠心耿耿而又谙熟洋务的掌权者来说,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历史大背景的要求——包括他代表清政府签署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更多的是无奈与沧桑。当然,其阶级的局限性也要求我们不能过于求全责备。对于一个掌握政治权术的人来说,时代背景的不幸才是他最大的不幸。先生同情他所在时代的不幸。同时还有,在第十六章《民变与革命》中,最后谈到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后人论史或归于孙中山之拱手相送,或归于袁世凯之鼠窃狗偷。但这不只是袁世凯个人及其集团能挟持武力、财力以君临天下,也不仅仅是袁世凯善于玩弄权术,纵横捭阖,更重要的是中国那时候的社会心理。其中的种种论述就不赘述,而其中所体现的对历史人物袁世凯的评价却毫无过于激愤的言辞,先生理解他所在的时代的要求。其实,依据确凿的史实,体察时代之环境,还要掌握其思想发展的阶段性······种种,都无不体现“同情并理解”的立足点。
2,对社会生活的研究。对社会生活的研究是本书的重要内容,先生把它放在了同高层政治斗争同样重要的地位,并且贯穿全书的始终。无论是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关于小农经济的论述,还是《由胜而衰的清王朝》关于人口剧增所引发的社会困顿,都把普通民众的衣食住行的改变与大的政治背景联系起来,并且在此基础上,又研究它对政治环境带来的一系列影响。尤其在本书的后几章,对于社会生活的研究更加深入,更加广泛——比如将它扩展到对民族心理的研究。如在《欧风美雨驰而东》,先生讲到以夷变夏的历史过程,谈到民众中出现的新的哲学、电影、戏曲、小说等等,社会生活变了,社会心态也会随之变得复杂,产生了紧迫感忧虑感,对沧桑历史痛哭流涕的悲怆,对亡国灭种的国家前途的恐惧······一切都体现了历史的比较与联系。还有,在《民变与革命》一文中,先生首先描绘了一幅“乱世众生像”,谈到,与革命相比,民变有其自发性、分散性与落后性,但正是这世相与众生像才开启了一切革命的可能。“清末的民变,一方面阻遏了清王朝的自我挽救,从而取消了统治阶级谋求让步改革的最后机会,另一方面,民变的部分又往往借助革命,所以,它俨然成了革命的基石。”还讲到“变政难,移风易俗更难”。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那么,无论是阶级斗争还是上层建筑,当人民的主体性不变时,对人民社会生活的研究就不能被忽视。
3,对团体的研究。除过对社会生活的许多描述外,先生还对不同阶段的社会团体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与概括。这是社会生活的又一个方面,因为人是社会的人。从《漫长的封建社会》的散布于农村的宗族,散布于城市的行会;到太平天国前的种种教会组织,以及其与太平天国的比较;到洋务运动后由于激烈的意识形态的对抗产生高涨的社会动员而滋生出的种种教会与会党;再到资产阶级改良派成立的种种会党·······各种团体,各种时代,各种阶级。看完后让人目不暇接,也让人眼花缭乱。一切大的社会活动都是由人组织的,人的个人能力是有限的,必然要联合,这种种联合就有一个价值选择问题,价值选择的原因就很好的反映了当时民众的生活状况以及道德标准。对他们的研究其意义是非常之大的。但仅以人教版的中学课本来看,其中对于行会组织的论述少之又少。一个缺少对社会基础研究的研究是没有可信度与事实依据的研究。这是体察时代背景的重要因素。
历史是多彩的,又是沧桑的,如何在多彩的历史中找到真实的历史,去抚平那些沧桑的棱角,需要无数代人的共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