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循环经济是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5篇)

时间:2019-05-12 11:57: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发展循环经济是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发展循环经济是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第一篇:发展循环经济是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发展循环经济是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The development of recycling economy is the enterprise development of important ways

宋杰,高媛媛

辽宁葫芦岛中冶葫芦岛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 12500

3MCC Huludao Non-ferrous Metals Group Co,Ltd.,Liaoning, China

摘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谋求发展,必须采用“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高效益”的循环经济增长模式,从论述循环经济的三个基本原则出发,阐明了循环经济的内涵与要求,并指出了目前企业在发展中忽视循环经济的现象及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如何解决的对策及办法,明确了企业走循环经济之路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循环经济;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资源

Key words: the circular economy;reduction;resource;To have resources

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生存成长,就必须不断谋求自身的发展壮大,因为发展才是硬道理。但企业在发展之路上,不可忽视自身所处的自然资源以及周边的环境状况,应因地制宜制定其发展战略和治企方针。我国是以资源稀缺为主要特点的国家。有资料表明,我国已探明的煤炭储量占世界储量的11%,原煤是2.4%,天然气占1.2%,可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依据这样的国情,企业应首先考虑自然资源的利用,再想到周边环境的容量。这是企业得以发展的两个必备条件。走循环经济之路,就是重视资源的充分利用,避免过多废物产生,减少排放量,通过采用清洁化的运作经营方式,使企业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相处,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企业在注重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也要注重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在追求利润最大化时,更要追求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只有企业真正走上循环经济的发展之路,才会实现物资的综合利用达到物资资源“闭环运动”的科学要求,企业才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和行为准则

对企业而言,循环经济体现在“零排放工厂”和“为环境而设计”这一特征上。综合利用各种资源,避免产生污染,减少工业垃圾,这构成了循环经济的基本内容。从生产到消费这两个源头上,企业应采取“低能耗、最优化、高效能”的经营模式,以保持企业发展与自然资源平衡,与生态环境协调,这是循环经济的起码要求。从利用资源的最佳角度出发,无论在空间上、在时间上、或在数量上,企业要最大可能地“不吃祖宗饭,不断子孙路”。既不破坏现有的环境,又能为后人留下不少于自己使用的可利用的资源,就是说,追求环境优美、生活幸福、循环经济的行为原则有三个,在企业通常被称为“3R原则”

(一)减量化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企业进入生产以及消费领域的物资量,要做到节省和减少,即用“少投入,多产出”的经营手段,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既节省资源,又提高盈利水平。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应尽最大可能把污染环境的能源压到最低的限度,如对原煤、焦煤、石油、液化气、天然气的使用要尽量减少,争取将这些稀缺的一次性能源转移到太阳能、风力、潮汐、地热等无污染的再生能源上来,进而满足“减量化”的要求。在消费流程中,要千方百计为资源利用和多次循环使用创造条件,消费后的产品尽量能回收利用,使用后的废弃物要方便掩埋或焚烧。这样,企业就能够在生产消费这两个流程中实现物资“减量”

(二)再利用原则

这个原则要求企业在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中,尽可能多次地使用物品,尽可能利用多种方式使用物品,以提高物品利用价值。企业要努力采用“从资源到产品,从产品再到资源”的循环经济方式,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率。例如冶炼企业对生产中排放出的落地矿、废残渣在进行提炼、筛选、加工成中间物料后,与原料混合再投入生产,既减少了废弃物又提高了回收率,一举两得。再如石化企业对工业污水的净化和提纯,不仅可减少污水排放造成的水源污染,同时,还可以解决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可见,企业通过再利用可以使物品的使用时间大大延长,使工业排放物或废弃物的残存价值得到有效回收利用,避免物品过早成为工业垃圾。

(三)资源化原则

这个原则要求企业在经营管理中要尽可能多地进行再生利用,或说要尽量利用一切可利用资源。努力把单项的物资加工过程变成环状的循环利用过程,实现“全面节约资源、全方位提升资源利用水平”的管理目标。企业应把废旧物资回收做为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如把废金属、废设备、废电缆、废橡胶、废电器等所有废弃物有组织地进行回收,然后再做精细排选、分类存放。一方面是企业自己尽可能地加以利用,另一方面是对外有价让售,增加企业收入,做到“综合利用,变废为宝”,贯彻资源化的原则,还要防止对产品进行过度包装。要尽量使用可回收利用的材料,以减少废物处理量。

二、企业在循环经济中存在的问题

循环经济是企业稳步、持续、健康发展的保障,企业经营生态化,生产清洁化已成为现代企业的主要标志之一。对此,一些企业认识不清、行动迟缓,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对经济增长模式认识模糊

在市场经济不断走向成熟的条件下,企业要又快、又好地建立经济增长模式,最终必然要靠绿色需求的推动,这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企业的发展要保持与自然资源的均衡,就得采取循环经济的增长模式,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工业发展之路,但由于一些企业缺少前瞻式的战略眼光,仍把经济增长的重点放在巨额投资上,放在扩大生产规模上,放在盲目提高产量上,这样做的结果,导致一些企业经济效益下降,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同时也严重污染了环境,不但阻碍了企业自身的健康发展,也妨碍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对循环经济的必要性重视不够

循环经济的思想理念是解决好资源环境破坏日益严重的问题,是循环经济型企业的目标,企业应该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书面。对此,一些企业缺乏科学认识,在落实上不够重视。据调查,辽宁省万元产值的能耗是国内先进水平的3倍,万元产值的能耗是发达国家的4倍,冶金企业的钢综合耗标煤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2%。这些事实说明,循环经济的理念与要求尚未得到企业的贯彻与实施。

(三)对环境保护缺乏自觉意识

循环经济的运行目标,最终在于确保最佳地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进而

实现企业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同步,与自然环境和谐。但有些企业现有工艺落后,设备陈旧,再加上产品结构不尽合理,只顾产值,不管环保,“三废”排放远远超过国家规定标准,随着废气、废水、废渣排放量日益增加,给河流、海洋、空气,甚至农作物均造成了严重污染。为数不少企业的周边生态状况不容乐观。

三、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

(一)树立循环经济的思想理念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精神支柱,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应把循环经济的理念融入其中,将其做为企业文化中的一部分。通过构建企业文化来宣传、推动循环经济,使循环经济的思想深入人心。通过由上到下开展的“绿色生产、绿色消费”运动,使企业的干部、员工都能明确这样的道理:充分利用资源,实现生态平衡,注重环境保护,这对企业的发展十分必要。

(二)建立有关循环经济的规章制度

企业认真执行国家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有关循环经济方面的法律、法规之外,还要针对本企业的实际状况,建立和完善有效的具体规章制度。如《废旧物资的回收制度》、《修旧利废奖罚制度》、《绿色阳光采购办法》等,把对循环经济的运行及管理,纳入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按制度严格监督、认真落实、奖罚分明,保证循环经济从实施在企业中有充分的法律依据。

(三)提倡树立典型以点带面

在打造循环经济型企业过程中,一方面要建起约束机制,以确立循环经济在企业中的地位;另一方面还要建立起激励机制。运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对企业中的各部门运行效果做正确评估,对大幅度降低能耗,减少排放,杜绝污染,以及通过技术革新采取清洁生产,使用无害和低害新工艺,新技术的单位和个人企业应适时予以奖励。坚持树立典型,表扬先进和模范,激励企业的干部、员工在循环经济上,下功夫花大气力。

(四)积极拓展信息交换渠道

企业循环经济的运行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畅通,物资交换的及时,为实现物尽其用,充分发挥物质潜能的目标,企业需要大量信息资源,以便与其它企业互通有无。迅速广泛的信息交流可促使不同产业间的企业形成交换链或生态链,做到互利互惠,可促进相关理论和技术信息的传播,给企业带来专业性指

导。企业间有了信息交换的平台就能为资源循环的利用开辟更加广阔的天地。

第二篇: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循环经济是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为重点,通过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等措施,大幅度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废物排放、提高资源生产率,促进资源利用由“资源-产品-废物”线性模式向“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 循环模式转变。循环经济是以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

“十一五”期间应着力抓好以下重点工作:第一,大力推进节约降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进工业、交通运输、建筑、商用和民用节能。推进农业节水灌溉,加大高耗水行业节水技术改造,支持海水、再生水、苦咸水、矿井水利用,推广先进的节水设备和器具。加强重点行业原材料消耗管理,推行产品生态设计和使用再利用材料,提高金属材料利用率,推进木材节约代用,大力发展散装水泥,严格工程建设中材料消耗核算,限制过度包装。

第二,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最大程度地利用生产和消费中产生的各种废物。加强资源开采管理,提高矿产资源回采率和综合回收率,加强煤层气等共伴生矿的综合开发利用,推进矿产资源深加工。推进钢铁、有色、煤炭、电力、化工、建材(建筑)、酿造等废物产生量大、污染重的行业废渣、废水、废气综合利用,大力普及农村沼气,推广秸秆综合利用。

第三,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从生产和服务的源头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要重点抓好高耗能、重污染行业及重点流域、重大工程污染预防;支持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逐步实现由末端治理向污染预防的转变。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必须采取综合措施,突破观念、技术、政策、体制、法制等方面的制约,建立长效机制。

一要转变发展观念。要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重大战略任务,作为编制各类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和城市发展规划的重要指导原则。

二要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按照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合理调整区域产业布局,各类开发区和重化工业集中地区要按照循环经济的要求规划、建设和改造,发挥产业集聚和生态效应,围绕核心资源发展相关产业,形成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的产业链。

三要建立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体系。加强循环经济共性和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产业化示范和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

四要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加快资源性产品价格的市场化改革,建立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供求关系的价格形成机制,重点加快水价、电价、热价调整,加快供热体制、煤热价格联动、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改革。

五要健全发展循环经济的法规和标准体系。建立和完善主要用能设备能效标准、重点用水行业取水定额标准、主要耗能行业节能设计规范、强制性能效标识和再利用品标识制度。

六要组织开展循环经济试点。通过试点,提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产业园区和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模式,为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提供示范和借鉴。

七要加强宣传教育。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纳入基础教育和职工培训的内容,使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变成全体公民的自觉行为,形成发展循环经济的社会氛围。

推动循环经济发展需要加强相关理论和实践模式的研究,提高各级政府和相关决策部门对发展循环经济重要性的认识,借鉴国际、国内先进经验,采取综合措施,积极开展循环经济的实践。同时,我国怎样发展循环经济,这一问题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在理论上深入研究。

1.转变观念,要把发展观统一到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上来,在发展思路上要彻底改变重开发轻节约、重速度轻效益、重外延发展轻内涵发展,片面追求GDP增长忽视资源和环境的倾向,要把节约资源与控制人口和保护环境一道列为基本国策。

2.要搞好规划,要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编制十一五规划的重要指导原则,要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编制各类规划,要加强对发展循环经济的专题研究,加快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循环经济发展重点领域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要建立科学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提出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目标及分阶段的推进计划。发展循环经济,必须发挥政府的作用。应逐步建立起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体制和政策环境。政府有关部门特别是环保部门要认真转变职能,为发展循环经济做好指导和服务工作。

3.调整结构,要加快发展低耗能、低排放的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要用循环经济的理念指导区域发展、产业转型和老工业基地改造,促进区域产业布局合理调整。

4.健全法制,要研究建立完善的循环经济法规体系,要加大执法监督和检查的力度,逐步将循环经济发展工作纳入法制化的轨道。

5.开发实用技术,形成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先进适用的生态循环技术和设备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条件,也是循环经济理念变为现实的载体。循环经济的发展,最终要靠技术进步。

总之,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选择,也是关系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我们要从战略的高度去认识、用全局的视野去把握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增强自觉性和责任感。

障碍

1.思想认识不足。其表现一是对我国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形势认识不足,缺乏对发展循环经济迫切性和重要性的认识;二是对经济发展和环境间的关系及其矛盾了解不够,或不够关心。三是对循环经济的概念、内涵、作用了解不够、知之不多。

2.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我国关于发展循环经济的立法思路尚不清晰,已有的一些规定比较原则笼统,可操作性不强;现行有关的环境保护法律中的一些制度,不能适应新形势下污染防治和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

3.缺乏有效的激励政策体制。发展循环经济在推动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方面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政策激励,但我国还没有建立有效的激励政策、回收处理体系和费用机制。

4.缺乏支撑循环经济发展的共性和关键技术。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科学研究作基础,包括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我国循环经济的政策和理论研究已滞后于实践。目前我国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某些技术上取得了一些突破,但多数企业还没有能力开发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共性和关键技术,同时也缺乏了解相关技术信息的渠道。

5.循环经济是一种有利于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及消费模式,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地方各部门的协调一致。中央政府的态度是积极的、明确的,而地方政府的态度则是比较迟缓或者消极;社会宣传、动员机制不够,民众参与低下。由于宣传不够和信息的不对称性,民众不容易获得循环经济的信息资源,社会成员对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绿色消费观念和环境保护意识,社会参与意识薄弱;中国目前缺乏大量的群众性的环保组织,造成中间环节的缺失,单纯依靠政府的推动在某些情况下很难取得预期效果。企业亟待加强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力机制,提高对循环经济的认同感和责任感;增强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力量;加大发展循环经济的资金投入。

第三篇:循环经济及循环经济是造纸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循环经济的内涵和特征

(一)循环经济的概念

循环经济的概念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工业化国家出现,它是相对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而言的,代表了新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趋势。什么是循环经济,迄今并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其基本含义是指:在物质的循环再生利用基础上发展经济。用一句通俗的话说,循环经济是一种建立在资源回收和循环再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按照自然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共生的原理来设计生产体系,将一个企业的废物或副产品,用作另一个企业的原料,或者是企业自身形成一个生产的完整的循环体系,通过废弃物交换和使用将不同企业或一个企业的不同的生产单位联系在一起,形成“自然资源→产品→资源再生利用”的物质循环过程,使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投入的自然资源最少,将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对环境的危害或破坏降低到最小程度。

循环经济的发展,从企业的角度看有两种形式,一是企业内部,二是企业之间。循环经济的发展不仅得到了有关国家政府部门的推动,也得到了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的积极响应。例如,从20世纪80年代末起,杜邦化学公司为了少排放废弃物,以减少、再用和循环为原则组织企业内部的物料循环,创造性地形成了化学工业的“3R制造法”。他们采取不用某些有害环境的化学物质、减少化学物质的使用量以及回收产品等途径,节省了大量的开支,降低了废物的处理成本。

(二)循环经济的原则

循环经济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是以物质、能量梯次使用为特征的,在环境方面表现为低排放,甚至零排放。循环经济要求以“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为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有人将之称为3R原则。

1、减量化原则(Reducing),旨在对输入端进行控制,减少生产和消费流程的物质量,从而在经济活动的源头上节约资源和减少废弃物排放量;

2、再利用原则(Reusing),旨在从过程上进行控制,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利用效率,要求产品和包装器具能够以初始的形式被多次和反复利用;

3、资源化原则,也叫再循环原则(Recycling),旨在对输出端进行控制,要求产品在完成其使用功能后尽可能重新变成可以重复利用的资源而不是有害的垃圾。

(三)循环经济的三个层次

循环经济要求着力构建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次的产业体系:

微观层次,旨在推行企业清洁生产(包括清洁生产过程和清洁产品),构建企业内部循环经济产业体系,来节省能源、降低原材料消耗、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进而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和空气污染;

中观层次,旨在构建产业内循环经营,通过产业系统内物质封闭循环、物质减量化和能源节约化等方法实现生态重组,把产业内上、中、下游企业连接起来,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

宏观层次,旨在构建循环经济社会,培育绿色消费市场和发展资源回收产业,在追求科学、文明、健康、舒适生活的同时,注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治理污染、以及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

(四)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

在实现循环经济的技术路线中,生态效率是一个重要的概念。生态效率是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WBCSD)在1992年向联合国环发大会提交的报告《改变航向:一个关于发展与环

境的全球商业观点》中提出来的。WBCSD将生态效率定义为:“提供有价格竞争优势的、满足人类需求并保证生活质量的产品或服务,同时逐步降低对生态的影响和资源消耗强度,使之与地球的承载能力相一致”。生态效率有两层含义:其一,在资源投入不增加甚至减少条件下实现经济增长;其二,在经济产出不变甚至增加的条件下,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大大减少。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在这种经济中,人们高强度地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提取出来,然后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水系、空气和土壤中,对资源的利用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为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与此不同,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二、循环经济是造纸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造纸行业面临较为突出的矛盾

1、纸业市场的巨大需求与资源匮乏的矛盾

2004年,中国人均用纸量约为42公斤,还远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纸张生产结构与消费结构还存在着矛盾,纸浆、纸及纸板进口总量还再逐年增加,耗费了大量的外汇,2004年进口额达到97亿美元。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纸张消费在不断增长,中国纸业市场将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根据初步预测,2010年我国纸品市场需求量将达7000-8000万吨,预计到2020年中国纸业产量将达到1亿吨。需求和投资的加大拉动了造纸行业的持续景气,人民币升值预期和反倾销政策实施为造纸行业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我国纸和纸板的生产在较长时期内尚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应该说,我国造纸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但是我国是一个缺林少地的国家,森林资源短缺,森林覆盖率低,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2,更只是日本的1/4。人均森林蓄积量不足世界水平的1/6,居世界第122位。造纸业的发展使我国造纸业进口量逐年增加,特别是木浆和废纸等纤维原料进口大。以木浆为例,2000-2004年全国木浆进口量以平均每年22%的幅度增长。2004年全国纸浆进口734万吨,废纸进口1230万吨,造纸业用汇仅次于石油。我国对木浆需求近期将极度扩大。根据造纸产业结构规划,2010年造纸工业原料中木浆的比例将从目前的6%提高到20%,整整提高3倍。造纸业原料之忧逐步显现出来,由于纸品消费增长,中国造纸未来对木浆原料存在着巨大的需求,但是无法通过外部进口或者依靠对国家天然林的采伐来缓解,纸业市场的巨大需求和资源匮乏之间的矛盾是制约我国造纸业发展的一大瓶颈。

2、纸业市场的巨大需求与对环境巨大压力之间的矛盾

众所周知,纸业是中国工业污染的主要产业之一,这主要是由于中国传统纸业存在的一系列结构问题造成的。据统计,全国造纸排水31.9亿吨,占工业总排放量的17%;COD排放量163.9万吨,占工业总排放量的35.2%;而废水排放达标企业仅占53.8%。当前全国水环境质量状况仍十分严峻,排污总量远远超过水环境容量。2004《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全国七大水系的412个水质监测断面中,劣Ⅴ类断面水质仍高达27.9%左右。除珠江、长江水质较好外,辽河、淮河、黄河和松花江水质较差,海河水质差。我国水污染的主要特征仍是结构性污染,而作为工业行业用水大户之一的造纸行业,是结构性污染的主要行业,由造纸产生的水污染仍十分突出。

造纸行业不仅污染严重,对环境还造成其它方面的压力,一是经济贡献率低。造纸行业排水和COD的排放量占工业总排放的比例均很高,而造纸行业经济贡献率却仅为2.2%;二是企业规模小,能耗物耗高。全国造纸企业平均规模约1万吨左右,与世界平均4万吨的经济规模相差甚远。造纸行业平均吨纸耗水约140立方米/吨,万元造纸工业总产值新鲜用水量188立方米,水重复利用率平均只有46%,吨浆综合能耗达1.5吨标煤,能源利用率一般大中型企业只有30%左右;三是产品结构不尽合理。近年来虽然随着环保工作力度的加大,市场需求的改变,造纸业产品结构有了较大调整,但产品以中低档产品为主,企业技术水平低,治理落后,经济效益低下的面貌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一个纸厂污染一条河的情况仍比比皆是。

(二)循环经济在造纸行业中的应用

我国的造纸行业面临着资源和环境两大瓶颈的制约,这种制约随着对纸业的需求增长表现得越来越突出,为此有人甚至主张中国应该放弃造纸业,完全依赖进口,这也是不切实际的。所以面对如此困境,中国的造纸业只能走节约资源、创造资源、利用资源、切实保护环境的循环经济之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构建节约型、环境友好的和谐社会,才能使造纸业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循环经济在造纸行业中的应用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废纸回收,通过废旧资源回收实现产业生产循环。目前在一些废纸回收做得比较成熟的国家,有一整套严格的回收法律体系:对造纸企业,强制要求必须使用一定数量的废纸作为生产原料;对回收企业,规定政府必须给予一定的补贴,保证它们正常运行能获得合理的经济效益;对消费者,行政执法部门会随时抽查,对于不按要求把废纸分类送交到指定的回收处的,进行罚款。据了解,日本的废纸回收率为78%以上;德国每年回收废纸400万吨,占全部废纸量的83%;芬兰城市里的旧报纸、杂志回收率几乎达100%;而我国的废纸回收率只有30%。近年来,我国废纸利用率的提高主要是依靠进口废纸。在我国造纸原料中,废纸占44%左右,大部分依靠进口。这应引起有关方面重视,需要采取措施,提高国内废纸回收率。

二是发展绿色包装,促进资源循环利用。目前应借鉴国外经验,大力发展我国绿色包装事业,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绿色包装材料的开发和研制。新型材料的出现,缓解了生态环境的压力,降低了日益枯竭的石油资源消耗,减少了环境污染。二是优化绿色包装设计。包装设计应该遵循无害化、生态化、节能化的设计理念,全方位评估资源的利用、环境影响及解决办法。三是完善法制建设。我国的绿色包装必须按照国际惯例,建立、健全我国的绿色包装的法律法规体制。

三是加强林纸一体化,实现绿色大循环。林浆纸一体化,是要通过“植树造林及制浆造纸的绿色大循环和废纸回收还原再生的小循环”,把污染严重的传统浆纸业转变为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新型绿色环保产业。林浆纸一体化以“ 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为特征,运用生态学规律指导植树造林、制浆造纸的经济活动,把生产活动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有机地结合起来。林浆纸一体化是世界各国浆纸业同行都公认的一条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它符合循环经济的核心理念,也是循环经济三原则与三个层次的具体体现。

四是治理污染,实现经济社会环境良性循环。目前造纸工业的主要污染源来源于三方面:煮浆工段的废液即碱法煮浆(制浆)的黑液和酸法煮浆(制浆)的红液;含氯漂白废液的污染物;制浆造纸过程中段废水的污染。而目前解决制浆造纸工业对环境污染的有效方法是,碱回收系统是现代碱法制浆生产中的有效方法;用中高浓无氯漂白或少氯漂白纸浆的新技术取代全氯漂白纸浆的传统方法;发展其他的无(少)污染制浆技术,消除造纸工业污染。

第四篇:加快发展民营经济是缩短与发达地区差距的重要途径

深圳坪地镇三个月学习期间,我目睹了该镇百舸争流、万马奔腾的民营企业繁华景象,感受了民营经济所带来的高速发展的现代文明。坪地镇位于深圳市西北边陲,属深圳市龙岗区较落后地区,建镇时间较晚,总面积53.1平方公里,辖6个行政村和2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8.05万,其中户籍人口1.13万。观坪地看内地,内地差距在于民营经济发

展严重不足;观坪地思内地,内地希望在于推动民营经济加快发展。

一、落后地区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已刻不容缓

1、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符合国家经济发展的大政方针。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十六届三中全会又为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铺就了更加宽阔的阳光大道,“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共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非公有制企业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坚持非公有中小企业的发展,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做大做强”,这些论述已成为我国长期放手发展民营经济的指导方针,同时也为加快民营经济发展,进一步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2、加快发展民营经济是增强落后地区经济实力,缩短与发达地区差距的迫切需要。XX市是一个典型的经济后发展地区,2002年全市共完成GDP53.16亿元,相对130万的人口大市来说,GDP总量严重不足,形势不容乐观。从经济来源看,仍然依靠煤炭、水电、劳务、农业、服务业等传统渠道,而坪地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工业。从经济结构看,一、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28.6、35.2和36.2,第一产业比重高于坪地镇25.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严重偏低,低于坪地镇24.8个百分点。从人均GDP占有量看,仅为4000多元,与坪地镇无法相比。从人均可支配收入看,农民人平只有2815元,比坪地镇少6582元;城镇居民人平只有6645元,比坪地少19667元。从经济效益看,财政收入只有1.88亿元,人均仅145元;坪地镇财政收入达1.1亿元,人均达到9735元。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看,即使到2010实现GDP翻两番,人均占有量也只有1.3万元左右,与全国人均2.4万元的小康社会水平要求仍然相距甚远,与坪地镇等发达地区更是无法相比。要改变我市当前落后的财政状况,推进市域经济全面加速发展,必须借鉴坪地镇等沿海发达地区成功经验,加快发展以民营经济为主的工业经济。

二、坪地镇发展民营经济的成功做法

坪地镇虽是一个年轻的城镇,但在“弹丸之地”上已建立了7个工业园区,集聚了500多家工业企业,其中民营企业达170多家,民营企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多。究其原因,有以下五条成功之道。

1、思想大解放。坪地镇将民营经济视为市场经济中的平等一员,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个民营企业,排除了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藩篱,让民营经济作为市场主体充分享受与公有制经济和外资企业同样的国民待遇。坪地人能正确看待民营企业绞尽脑汁赚来的辛苦钱,只有其收入合法,无论是劳动所得,还是非劳动所得;无论赚多,还是赚少,从不嫉妒眼红,都会依法为其提供有力保障;正是这种不遗余力地鼓励、支持和保护,使得该镇的民营企业根深叶茂,蓬勃发展。

2、政策大稳定。政策是民营经济的“激活器”。无论外资企业还是民营企业,他们投资时看中的指标就是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最怕的是政策朝令夕改,因为有时政策上的任何一个小的修改,都可能改变市经济中的竞争规则,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坪地镇早几年就根据深圳市的大政策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民营经济发展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一直保持不变,给民营企业吃下一颗“定心丸”。去年该镇按照党的十六大及省、市民营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在放宽民营经济市场准入条件上又增添了不少优惠政策,为民营经济发展搭建了一个更为宽阔的舞台。

3、企业大聚集。坪地镇的民营经济如此发达,得益于以镇为单位,打破行政村界线,重点规划、开发、建设了富裕工业区、奔康工业区、高桥品牌工业园等7个特色长期工业园区,筛选了一批规模大、素质高、实力强、污染少、有前景的项目入园开发,在产品方面不拘一格,有大件产品,也有牙刷、粉笔等小件产品,更有生产成品所需的各种构件,这样形成了合理的产业布局,带动了工业开发向集约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

4、存款大激活。民营经济属本土经济,只要政策优惠、环境宽松、有钱可赚,绝大部分民营企业主愿意投资扎根本乡本土。基于此,坪地镇在保持政策长久不变的同时,充分发挥居民银行存款余额的最大效益,在家门口发展民营经济,政府对每一个回乡创业人员,根据所办企业规模给予1—5万元不等的资金扶持。正是这种积极措施,该镇现每百户家庭拥有民营企业数达到了40户,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民营企业达到了29家,民营经济从昔日小打小闹的家庭工厂形式的“小狗经济

”,培育成了今日小商品大市场、小配件大配套、小产品大行业、小企业大协作、小资本大集聚的经济优势。

5、政府大放手。坪地镇在为民营企业服务方面,能摆正自身位置。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只服务,及时为企业排扰解难。坪地镇正是清楚企业家这种“愿赌服输”的特别素质,从不插手过问企业的生产经营。对于企业需要政府提供的如办证、贷款、资金扶持等一

切服务以及对政府职能部门的不满作为,一律由行业协会出面办理、协调。由于坪地镇致力营造了一个宽松环境,使得该镇的民营企业呈现了“百家争鸣”的发展景象,家家企业正在市场经济环境中按照市场的规则依法竞争,自由发展。

三、全面落实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积极措施

1、制定一套稳定的发展政策。一要放宽市场准入领域。凡是法律法规没有明确限制民间资本进入的产业,都应当允许民营经济进入;对传统观念认为的只能由政府投资的基础设施、社会公益事业、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等重要的公共产品和服务,都要引导民营企业采取企业化运作来建设和管理。二要降低企业进入门槛。职能部门在为民营企业办理证照等有关手续时,要简化审批手续,取消前置条件,下放审批权限,承诺办文时限。无论民营企业多大投资规模、何种经营方式、占有多少比例、发展速度快慢,在土地征用、税费征收等方面,都应享受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同等待遇。

2、组建一个有力的服务机构。要把发展民营经济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列入重点工作进行安排、调度、研究、检查、评比,认真研究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及时协调解决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要进一步理顺和完善民营经济管理体制,按照省、市部署,尽快成立中小企业管理局,组建坚强有力的管理服务机构,改变长期以来的多头管理和缺位管理等问题。要成立民营企业投诉中心,名正言顺为民企代言。同时要发挥工商联、个体劳动者协会和各种行业协会、商会的作用,千方百计解决其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共同促进民营经济的大发展。

3、开拓一条宽广的融资渠道。要采取积极措施激活38.6亿元的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尽快解除其长期以来的“休眠”状态,鼓励和支持有经济头脑的市民贷款发展各类民营企业。同时要加大政府资金扶持力度,在充分利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的前提下,为区域内民营企业的经营活动提供必要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要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建立民营企业资信档案,特别要切实加强对一批有市场、效益好、信誉佳的中小民营企业的金融服务。

4、引进一批知名的外资企业。要坚持重外不轻内、重大不轻小的原则,以优惠的政策、优质的服务、优良的环境吸引广大投资商。在招商方法上要不断创新,让一切招商形式涌流,形成“招商”合力。一是组建若干小分队常年蹲点沿海发达地区,采取“贴身紧逼”的办法,广泛寻求招商对象,引进一批投资商前来投资办厂。二是积极组团参加各类重点招商洽谈会,在重点活动中招商引资。三是充分利用亲情、友情、乡情招商,尤其要激发XX籍在外经商人士的爱乡热情,鼓励他们回乡创业,并通过他们引进更多的资金和项目。四是积极鼓励和支持现有各民营企业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实行以商招商。五是严格招商引资目标责任制,实行奖罚兑现。此外,还要高度重视国家科研项目招商、网上招商等其他招商方式。

5、搭建一个宽广的发展平台。全面实施民营企业入园发展战略,尽快完善XX东江工业区内水、电、路、讯等硬件设施,利用最优的政策、最活的机制、最好的基础设施条件,吸引民营企业向工业区聚集。要着力推进区内产业配套服务体系建设,密切区内企业之间的经济联系,形成民营企业相互协作的关联产业群。今后,新办的优势民营企业原则上都要进入工业区,防止“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分散布局。

6、积极优化民营企业服务环境。政府职能部门在服务民营企业过程中要讲诚信、讲效率、讲廉洁,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全程、贴身、无偿的服务。要加快完善金融、劳动力、技术等要素市场,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各种支持和便利。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中介服务机构,要建立健全商会和各种行业协会,积极为民营企业提供政策信息、人员培训、经验交流、市场开拓等服务,促进行业自律和互助合作,维护行业利益,营造企业、政府的良性互动环境。

第五篇:农业循环经济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途径

县域是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系统中最基本的单元,县域经济得不到充分的发展,就会阻碍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步伐,而循环经济是发展县域经济的根本途径。本文以广西恭城县为例,阐述了该县的基本情况,并对该县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进行了 SWOT分析,同时提出了该县发展县域农业循环经济的几点建议。

发展县域经济,关键还是发展农业经济。发展农业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保持社会稳定的基础。但是,随着农业的发展,诸如农产品农药用量超标、土地浪费、环境污染、农民收入不高等一系列问题将是县域农业经济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要扭转这种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可持续发展的局面,只有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农业循环经济有利于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生产、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途径。

一、基本理论概述

1.农业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理论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鲍尔丁(KennethBoulding)提出的,其目的是为了解决不可再生资源的稀缺性。随着人、社会、环境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循环经济理论层次上升到解决经济外部性、环境问题上,主要涉及到企业、区域、国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基本原则的“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1],而农业循环经济是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把可持续发展思想、循环经济理论与产业链延伸理念运用于农业经济发展系统中,采用一定的技术和方法,创新农业组织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利用农业生产、消费中的各种可回收资源,减少有害环境物质的排放量,形成“自然资源——产品和用品——再生资源”闭合回路。农业循环经济是生态化农业、科技化农业、产业化农业、精确化农业和循环化农业[4].2.县域经济

县域经济是在县级行政区域内,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经济为主体,利用地域特色资源,旨在增加农民收入,完备县级政权功能的区域经济。它是连接城市和农村的纽带,是国民经济中的基本单位。因此,壮大县域经济已成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和重要内容。[5] 县域经济的主体是农业经济,壮大县域经济就是发展现代农业,但在县域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土地浪费严重、资源利用率低、废弃物污染严重等,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高增长,违背了可持续发展观,如何变革经济发展方式,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增强县域竞争力,实现农业产业化,经济和环境和谐发展,是壮大县域经济的关键,也是和谐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县域经济要真正摆脱“三高一低”的增长模式,就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快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二、广西恭城县发展县域农业循环经济的SWOT分析

1.恭城县的基本情况

恭城县位于广西东北部,是一个不沿边、不沿海,没有铁路和公路(国道线)的典型山区瑶族自治县。全县辖6乡3镇,总面积2149平方公里,总人口28.2 万人。从1983年开始,恭城县从实际出发,历经9任书记、8任县长,做到换届不换路,多年来带领群众坚持走“养殖+沼气+种植”、“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保护”、“生态农业产业化”循环农业发展的路子,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05年,全县GDP实现23.3亿元,农业总产值15.16亿元,水果种植总面积达38.6万亩,引入农产品龙头企业10个,年加工水果能力近10万吨。为了解觉农村能源问题,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自1983年以来,共建沼气池5.66万座,入户率85.3%,居全国第一;森林覆盖率达77%。“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国创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县”、“全国进步县”等荣誉称号是恭城县创新农业发展路子,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所取得成果的见证。

2.SWOT分析

2.1优势和机遇

2.1.1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基础良好

首先,恭城东、西、北三面环山,中间为河谷草地、丘陵交错地带。恭城河(茶江)纵贯全县,支流纵横密布。县内气候温和,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9.7摄氏度,年平均降雨量1400多毫米,为农业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种植条件。其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恭城县坚持发展生态农业,实现了一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富民强县之路,即“养殖+沼气+种植”和“富裕生态家园”循环经济模式。目前,全县建沼气池5.66万座,入户率达88%;建无公害标准化水果基地32万亩,占水果总面积的86.5%。第三,该县循环农产品加工模式初步形成,有汇坤、汇源等龙头企业10个,其中以汇坤的月柿加工尤为出名。

2.2.2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群众的广泛参与

政府引导、群众参与,恭城县大力发展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模式。恭城县的农业循环经济建设主要采用先农村示范,然后把相关经验普及全县。在这个过程中,政府采取部门包村帮扶增加投入,同时各部门齐抓共管,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对有利于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高新技术或管理方法等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和优惠政策,让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到农业循环经济建设中。如1989到1994间,政府提出的“庭院经济”使人民尝到了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甜头,全县上下自觉行动,基本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

2.2.3丰富的旅游资源

恭城县是桂林市唯一的瑶族自治县,它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众多的文物古

迹,独特的瑶族文化,如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庙、武庙、周渭祠和湖南会馆,并利用桃花节、月柿节等大力发展生态文化旅游,逐步形成“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特色工业”的循环发展模式,是恭城延伸生态农业,实现农民增收、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的有效途径。近几年来,该县成功举办了四届“桃花节”、“月柿节”。这次活动旨在大力宣传生态农业经济,促进生态文化、月柿等特色产业的发展,全面展示恭城悠久的瑶族历史文化底蕴及丰富的旅游资源,打响生态文化品牌,提升恭城知名度,促进恭城经济社会发展在更高平台上实现新跨越。2005年,恭城成为了全国生态农业旅游示范点,收入5768万元,同比增长了115%。

2.2.劣势和挑战

2.2.1传统的生态农业模式阻碍其发展

80年代初,农村燃料大多以柴草为主,森林资源砍伐过量,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生活在山区的人们频频遭受自然灾害的袭击,生活贫困。90年代初,恭城县政府为解决能源问题,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大力推广沼气。以沼气为核心的 “猪——沼——果”生态良性循环农业在一定时期内得到了有关专家、人民的认可,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进入21世纪,村屯规划滞后、有新房无新村、大部分水果品质下降等问题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如何继承和创新传统的生态农业模式,提高循环农业的质量,是恭城县建设新农村亟待解决的问题。

2.2.2农产品加工企业数量少、规模小

农产品加工循环模式是依托当地的农产品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采用清洁生产,以培育一批循环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重点,创新经营的方式,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实现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生产、循环化生产。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的形成,从而加速县域经济的发展。这种模式的形成关键是培养龙头企业,近年来,该县虽然引进了汇坤、汇源等水果加工企业,但这些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其辐射带动作用还没发挥其巨大优势,其他小企业大多采用家庭模式,农产品需求量有限。

2.2.3人才缺乏

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认为,生产要素是影响产业竞争力的关键要素,而人力资源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出来。发展循环农业,创新传统农业技术,改变农民落后的局面,需要大批人才去扶持、建设。而恭城县是一个贫困山区,投资环境和生活条件较差,难以吸引县外的技术和人才。其次,县域教育水平低,尽管近年来每年都有学生考上清华和北大,但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再者,许多大学生刚刚毕业,满腔热情投身山区建设,立志用自己所学的技术和技能帮助山区发展经济,但县域的科研基础薄弱,再加上对科技创新不重视,致使许多科技人才流失。

3.对策和建议

通过对恭城县农业循环经济优势劣势和机遇挑战的分析,可以发现该县循环农业发展已有很长的历史了,虽有部分不足,但从整体上来说,已经具备了发展循环经济的潜力,为了使其潜力充分挖掘出来,给出如下建议:

3.1树立正确的农业循环经济意识,科学发展农业

改革发展三十年的巨大成就证明,解放思想是扫除障碍、引领发展的“法宝”。恭城县要发展县域农业循环经济,争当县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排头兵,首先要解放思想、转变意识、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循环思想,积极学习党中央有关文件,深刻分析国内外环境变化和经济形势,以本县的基本情况出发,从那些不利于人们增收、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传统思想解放出来,争取农业经济发展更上一层楼;其次,加大宣传力度,让政府、管理人员、农民了解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鼓励一切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方法。第三,要坚持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高新技术为支撑,创新思路,用市场规律、竞争机制指导县域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打破常规,善抓重点,用创新的精神培植农业循环经济向更高的水平发展。第四,建立健全机制。要建立健全机制。农业循环经济是近几年来才成为专家、学者讨论的热点,其管理体制尚不完善,应借鉴国外经验,建立健全机制,重点是建立激励机制、评价机制、责任驱动机制等,努力提高各部门发展县域农业循环经济的创造性和责任感。

3.2继续解放思想,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

我国早有古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待传统的思想、技术、方法,要认真分析其优势和劣势,不能囫囵吞枣,全盘接收,要根据自身情况,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成功经验,创新思路,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途径。恭城县的三位一体循环模式已经走过了20多年的历程,在当时确实成为了大家学习的典范,但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对于传统的经验和发展方法,应该有选择的继承和发扬,创新适合新世纪发展、促进经济发展的新思路。恭城县提出的“富裕生态家园”、“生态旅游”都是创新的战略目标,应该继续解放思想,让循环经济深入人心;加大投资,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科学规划,有目的、有步骤的分布实施。

3.3引进人才

要发展经济、提高竞争力,就需要人才。纵观古今中外,在每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都有一批优秀的政治家、经济家、军事家等人才,为社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因此,引进人才、留住人才是当务之急。第一,要建立完善的信息网络,随时让外界了解我县招募人才的优惠政策和需要的人才岗位。可以借助宣传、文化部门和网络媒体等传媒的优势,吸引有识之士投身到我县循环农业建设中。第二,加强与高等院校的联系与合作。该县每年都有大部分学生去全国各省学校读书,应对这些学生建立档案,当毕业时,及时与高等学校联系希望通过一系列优惠政策使其回家乡工作,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第三,优化人才环境。应该为人才提供一个优越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营造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氛

围,创造一个“开放、流动、竞争、协作”有利于人才成长,有利于才能发挥的环境和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引进人才、留住人才。

3.4培育龙头企业,带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龙头企业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中最具活力和成长性的市场主体,成为建设现代农业的骨干力量[6].农业龙头企业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实践体,是进行技术创新的载体,通过引进先进设备、现代管理理念,开发新产品,应用高新技术、改进传统工艺,从传统的粗放型生产中解放出来,带动农业循环经济良性循环。可以采用重点招商龙头企业,通过宣传我县各种丰富的资源、交通便利、工业发展空间大等综合优势,吸引国内外企业;对于已经在我县投资的企业,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要求,从政策、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培育壮大像汇坤公司、联发食品、永丰脆柿等规模较大、带动力较强的龙头企业;鼓励龙头企业加快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提高农副产品利用率,引导企业充分利用现有的优惠政策,多方筹资,逐渐组建自己的研发开发机构,成为农业循环经济的领军人。

本文章由西安牛皮癣医院http:///整理发布,欢迎分享!

下载发展循环经济是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发展循环经济是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发展循环经济

    摘要:由于世界各国对可持续 发展 的日益重视,发展循环 经济 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的一股潮流,发展循环经济有助于解决当前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等问题。我国应从国外吸取那......

    铝工业循环经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实践

    铝工业循环经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实践,对于促进青海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铝工业主要由氧化铝、电解铝......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必然选择2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必然选择2—1 低碳经济是目前全球经济最为热门的话题之一。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当前的全球性共识,低碳经济被定位为“所有市场的母体”,其对整个世界的影......

    发展绿色经济是国家十二五规划重点

    全国人大环资委主任委员汪光焘今天(26日)上午在2010中国工业绿色论坛上表示,发展绿色经济不仅是落实我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的现实和长远需要,是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

    加快发展现代商贸经济是我县建设

    加快发展现代商贸经济是我县建设“两型城市”、实施“生态立县”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是促进社会和谐、完善城市功能、增加税收和就业、提升生活品质、推动产业联动、实现双峰......

    发展循环经济5篇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是历史的选择 张方涛(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专业,工程试验班(交运)1501,1101150120) 摘要:党的十八大宣示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

    加快发展循环经济

    加快发展循环经济 编辑:admin 时间:2010-12-30 12:30:00 日前,广西新型工业化道路与贺州市循环经济发展研讨会在贺州市举行,来自自治区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广西市场经济研究会......

    发展循环经济经验交流材料

    循环经济是指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努力做到经济发展与生态治理的结合,将上一个环节的废弃物变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