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发展生态经济是21世纪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精选)
发展生态经济是21世纪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章作者:任海平王思强
21世纪是人类社会向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高科技飞跃发展的时代,也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和中华民族全面振兴的重要时期。面对全球经济社会形势及发展趋势,结合中国的国情及发展的历史经验教训,发展生态经济将是21世纪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必须未雨绸缪,加快实施生态经济战略,力争尽快地走上一条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人口相互协调的发展道路,在新的世纪把中国建设成一个环境优美、经济发达、物质丰富、文化昌盛、人民富裕安康、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强国。
一、中国面临的前所未有的生态环境挑战
中国经济50多年来,特别是近20多年来的发展,是中国现代史上极为重要的一页,也一直是国内外极为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1949年以来,中国的GDP增长了10多倍,成就斐然,然而矿产资源的消耗却在40多倍以上,发人深思;从1985年到2004年的20年间是中国经济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期,GDP的年平均增长率达8.7%左右,而且至今发展势头不减,应该说,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辉煌的时代,也是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时代,然而,这些成绩的取得,也是付出了高昂的代价,特别表现在自然资 源的超常规利用和生态环境的超常规损失。
作为世界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中国的人均资源占有量却大大低于世界人均水平。长期以来,地大物博、资源大国的观念掩盖了矿产资源总量不足的事实,也淡化了对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加剧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去年,中国消耗的各类国内资源和进口资源在50亿吨左右;中国已成为煤炭、钢铁、铜的世界第一消费大国,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石油和电力消费大国。原油、原煤、铁矿石、钢材、氧化铝和水泥的消耗量,分别约为世界消耗量的7.4%、31%、30%、27%、25%和40%,而创造的GDP仅相当于世界总量的4%。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原材料和水资源消耗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单位产值能耗是德国的4.97倍,日本的4.43倍;目前,中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高达50%、钢铁为44%、铜58%、铝30%。中国许多行业和地区资源利用效率低、浪费大。高消耗换来的增长,导致废弃物排放多、环境污染严重,因此,中国单位GDP的废水、固体废弃物排放的水平大大高于发达国家,即单位产值的消耗强度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需求量随之增加,中国面临的资源和生态安全压力还会持续加大。据有关预测,中国45种主要矿产的现有储量,到2010年能够保证需要的只有24种,到2020年能够保证需要的仅有6种。依靠大量消耗资源支撑经济增长,不仅使资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也制约了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进一步提高。
中国的缺水问题目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都将十分严重。目前,中国有3/2城市供水不足,年缺水总量在60亿立方米以上。中国水资源总量占全球淡水总量的5.77%,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却处于低水平。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中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四分之一。而且,中国的水资源利用水平低、浪费严重,水污染非常严重,更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中国工业用水效率总体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差距悬殊,每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约为发达国家的3-7倍;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只有发达国家的一半多。从土地资源看,中国人均占有土地和耕地面积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3和2/5。而另一方面,浪费和破坏土地资源现象又十分严重。
多年以来,中国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环境污染相当严重。目前,流经城市的河段有90%受到严重污染,75%的湖泊出现了富营养化,有近3亿农村人口在饮用不合格的水;有1/3的城市人口生活在严重污染的空气环境中,一些城市的大气质量已接近国外发生公害事件的污染程度;酸雨区已占到国土面积的1/3,成为世界三大酸雨区之一;全国城市垃圾年清运量在1.49亿吨以上,而无害化处理不足20%;工业危险废物每年产生1100多万吨,处置率仅为32%,排入环境的已累计3000多万吨。中国的沙化土地已达174万平方公里,每年还要新增3436平方公里;森林质量不断下降,天然林不足10%;90%以上的天然草原退化,每年还要新增200万公顷;石漠化和水土流失仍然严重;许多重要河流的开发利用率都超过了国际生态警戒线,流域生态功能严重失调;有10-15%的高等物种处于濒危状态。总体上看,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中国快速发展的20多年中集中出现,具有强度大、复合型和压缩型特点。环境问题已经使中国人难以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
随着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工业化中期的阶段特征是资源、能源的消耗强度高,因而有可能需要比工业化初期更高的资源和能源消耗的增长率,产生难以修复和逆转的复合性环境污染。因而,中国如果不优化产业结构和地域结构,加快发展模式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切实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走生态经济之路,中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安全,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都将面临严峻的考验。
二、生态经济对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生态经济学”最早是由经济学家鲍尔丁在20 世纪60 年代提出,80 年代初,许多结合中国实际的研究大大地拓展了它的领域,使生态经济学成为研究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物质循环、能量转化、信息交流和价值增值的经济学。它通过研究自然生态和经济活动的相互作用,探索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规律。以生态经济学为主要理论基础的生态经济是指以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为核心,遵循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把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及城乡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统筹规划,综合建设,培育可持续的优美生态环境,建设文明和谐的生态文化,发展高效低耗的生态产业,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和谐社会,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一种人类实践活动。生态经济的本质是把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生态环境可承受的基础之上,在保证自然再生产的前提下扩大经济的再生产,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建立经济、社会、自然良性循环的复合型生态社会系统。
生态经济是20世纪60年代初期提出的旨在摆脱现实社会面临的诸多困境的一种理念、一个目标和一条路径。但最初的生态经济,其理念没有确切的含义,其目标缺乏系统的构想,其路径也缺乏现实可行性。经过多年的发展,生态经济作为一种理念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理解和接受,而且由理念上升为一种理论体系,随着实业家和政治家的介入,生态经济开始朝着人类社会中的一种经济形态的方向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崩溃,单纯追求生态目标也处理不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诸多问题,只有确保自然— 经济— 社会复合系统持续、稳定、健康运作,方有可能同时实现这两个目标,从而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既是生产不断发展与资源环境容量有限的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具体形式,是把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使之互相促进的一种新型的经济活动形式。生态经济强调生态资本在经济建设中的投入效益,生态环境既是经济活动的载体,又是生产要素,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也是发展生产力。生态经济强调生态建设和生态利用并重,在利用时抓环境保护,力求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建设和保护在发展中动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总之,生态经济是生态和经济并重、双赢的经济形式,而不仅仅以其中之一为目标。
目前,中国正在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其实生态经济正是循环经济的本质和核心,而且生态经济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无论在国际,国内均早于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将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综合利用融为一体,以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循环是一种运动方式,而生态是一个科学体系。所以就发展经济而言,生态经济形态的含义要远比循环经济形态的含义全面。从学术和实践的发展看,清洁生产、工业生态学和循环经济是一组具有内在逻辑的理论和实践创新。其中,清洁生产是最基础的目标,工业生态学和循环经济既是对清洁生产内容的两次扩展,也是实现清洁生产目标的新的方法和途径。而生态经济提出的时间最早,涵盖面最大,是一个更为完整的体系。它的内容与清洁生产、工业生态学、循环经济既有一定的联系,又有显著的不同,即它所关注的是诸如协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样的软措施,并对影响人的行为的制度和组织进行创新和评价,而其他三者关注的更多是诸如工艺、技术这样的硬措施。所以,一方面,生态经济为清洁生产、工业生态学和循环经济提供了理念和方法论上的支持,另一方面,清洁生产、工业生态学、循环经济则是生态经济理念成为现实的重要途径。
纵观人类文明的进程,自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推动了社会的文明进步。但是,世界性人口膨胀、粮食危机、能源紧张、环境污染等问题向人类敲响了生存与发展的警钟。发展生态经济已成为时代的要求。生态经济作为现代经济发展模式,既不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模式,也不是以牺牲经济增长为代价的生态平衡模式,而是强调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和相互协调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生态经济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理念,一种新的战略,一种新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对生产观、消费观、发展观产生着革命性的影响。生态经济的生产观强调在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物质资源的前提下,合理地改造自然,创造物质资料,这是一个包括人类自身生产、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以及生态系统的再生产的全面综合的生产观,克服了传统生产观的狭隘和不足。生态经济消费观反对过度消费,提倡绿色消费观。这种消费观要求人们走出人与自然对立状态下的消费误区,因为大自然无法毫无节制地满足人们无限的欲望,人们应当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性原则下去规范消费行为。生态经济发展观强调要实现从经济增长的发展观,到经济与社会相协调的发展观,再到经济、社会、自然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的重要转变。
在中国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尤其具有特殊意义。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人口与资源的矛盾十分突出。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不仅关系到子孙万代的前途命运,而且对全球的发展都将产生重大影响。在反对发达国家无节制的消耗资源的同时,我国已经确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无疑是其中的关键选择。
三、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走生态经济之路
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社会的关系,是现代人类社会的两种基本关系,而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密不可分的整体。从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这两个层面来理解和谐社会,“和谐”应是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社会规律的必然结果,是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和谐社会也是一种有层次的和谐,其核心层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即人与人的和睦相处,平等相待,协调地生活在社会大家庭之中;其保证层就是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协调发展,与和谐社会的要求相配套,基础层是必须有一个稳定和平衡的生态环境。和谐社会必须在一个适宜的生态环境中才能保持发展,没有平衡的生态环境,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不能生存和发展,和谐的人际关系也会变成空中楼阁,无存在基础。因而,生态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石,没有生态和谐的社会不是真正的和谐社会。
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立足点在于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就要用和谐的眼光、和谐的态度、和谐的思路和对和谐的追求来发展生态经济,走人与自然和谐之路,不断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自然利用效率;就要加快改变环境与经济发展相对立的传统经济学观念,树立生态环境也是生产力,环境与发展两者应是协调统一的整体的生态经济学新观念,深刻领会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在发展中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矛盾对立统一体;充分强调生态保护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充分认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能发展生产力。
在我国当前条件下,大力倡导发展生态经济确实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首先,这是因为我国正处于高速增长的时期,要特别注意发展道路再也不能重蹈“覆辙”。这方面我们过去是有深刻教训的。我们也要避免重蹈发达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有增长无发展的消极发展模式。实践证明这种传统的模式是难以为继甚至是危险的。我们应当自觉地走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道路。其次,经济增长是有代价的。我们以什么样的经济增长模式来选择低代价的经济增长方式?这种低代价的经济增长方式就是生态经济方式。否则,既使有了高的经济增长,如果以破坏和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这种增长的代价也是极其高昂的。第三,我国的发展要发挥后发优势,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充分认识和发挥生态经济的裂变效应。它会带来工业的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即清洁生产;它会带来农业的新的生产方式,即生态农业;它还会带来服务业的新的增长方式。
发展生态经济,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要把发展生态经济作为21世纪的一项重大发展战略,明确发展目标,确立“立足生态,着眼经济、全面建设、综合开发”的发展思路,实现资源开发与资源培植相结合,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相结合,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创立生态经济的发展模式。要根据我国的国情,发展生态林业、发展水电等清洁能源、发展生态农业、发展有机食品工业、发展生态建筑及材料产业、发展生态旅游业和环境保护产业等。这些产业的发展不仅将有力地推动我国生态经济的发展,提升我国经济竞争力,而且还有利于扩大就业,而充分就业又是人口、经济、生态相协调平衡的重要内容,是生态经济的本质要求。我们要在尽量少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高标准、高起点、大力度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绿色通道,发展生态交通,为生态经济发展提供支撑和依托,使生态经济与基础设施相互促进。要以发展生态经济为契机,对经济结构进行大力度调整。要利用发展生态经济进一步吸引和利用外资,扩大开放,同时通过进一步扩大开放促进生态经济发展。
生态经济不同于以往的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从理论到实践都是新生事物,这种发展源于现代科技的日新月异,也源于群众智慧的创造发挥。所以,发展生态经济的关键在于创新,在于发展过程、发展机制和发展环境的优化,在于人的素质的不断提高、科技创新的高效转化、企业和基地的带动辐射、服务网络的全面覆盖。这是我国在推进生态经济发展过程中应着力抓好的关键环节。
编辑员:china028
第二篇: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必然选择2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必然选择2—1
低碳经济是目前全球经济最为热门的话题之一。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当前的全球性共识,低碳经济被定位为“所有市场的母体”,其对整个世界的影响力不亚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由于这一领域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因而不少发达国家政府在最新的经济刺激计划中,都将低碳经济作为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发展低碳经济也是我们的必然选择。2007年9月,胡锦涛主席在APCE会议上提出了“发展低碳经济,研发低碳能源技术,促进碳吸收技术发展”的战略主张。2008年,胡锦涛主席又在G8峰会、日本“暖春之旅”及国内会议等多种重要场合提倡和肯定了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从“十一五”规划开始,发展低碳经济实际已经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什么是低碳经济?为什么要发展低碳经济?怎么样发展低碳经济?这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与解决的重大问题。
低碳经济是全球性能源革命
什么是低碳经济?作为具有广泛社会性的前沿经济理念,低碳经济其实没有约定俗成的定义。现有的各种定义和解释还不尽一致。一种观点认为,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低碳经济是指温室气体排放量尽可能低的经济发展方式,尤其是二氧化碳这一主要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有效控制。而推行低碳经济是避免气候发生灾难性变化、保持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法之一。这种观点可称之为“方法论”。另一种观点认为,在发展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下,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的碳排放量、生态环境代价及社会经济成本最低的经济,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一类经济形态的总称,也是一种能够改善地球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可持续发展的新经济形态。这种观点可称之为“形态论”。第三种观点认为,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上是对现代经济运行的深刻反思,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能源经济革命。这种观点可称之为“革命论”。
所谓“低碳”,英文为low carbon,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低碳经济”英文为Low-Carbon Economy(LCE)或者Low-Fossil-Fuel Economy(LFFE)。低碳经济有三个基本特点:一是低碳经济相对于高碳经济。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在于降低单位能源消费量的碳排放量(即碳强度),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长速度。二是低碳经济相对于化石能源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在于通过能源替代、促进经济增长与由化石能源消费引发的碳排放“脱钩”。三是低碳经济相对于人为碳通量。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在于改变人们的高碳消费倾向和碳偏好,减少碳足迹,实现低碳生存。“方法论”、“形态论”和“革命论”三种观点都是基于“全球气候变暖”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大背景;目标都是降低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避免气候发生灾难性变化、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途径都是通过人类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在内的社会再生产全过程,使经济活动低碳化和能源消费生态化;本质都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能源经济革命。三种观点均有合理内核,并隐含了低碳经济的三个基本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低碳经济的内涵。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递进”又“相互融合”的关系。
低碳经济的先声,应当追溯到1992年150多个国家制定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为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经济和社会带来不利影响的国际公约。低碳经济的理论体系,则是美国著名学者莱斯特·R·布朗首先提出来的。1999年他在《生态经济革命——拯救地球和经济的五大步骤》中指出:面对“地球温室化”的威胁,应当尽快从以化石燃料为核心的经济,转变成为以太阳、氢能源为核心的经济;2001年在《生态经济——有利于地球的经济构想》中,他论证了从化石燃料或以碳为基础的经济,向高效的、以氢为基础的经济转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重新建构了经济发展零污染排放、无碳能源经济体系。2003年在《B模式——拯救地球延续文明》中,他又明确提出地球气温的加快上升,要求将“碳排放减少一半”,加速向可再生能源和氢能经济的转变。这些思想奠定了低碳经济的基本理论。“低碳经济”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则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2007年7月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2007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制订了世人关注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巴厘岛路线图”;2008年7月G8峰会上八国表示将寻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其他签约方一道共同达成到2050年把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减少50%的长期目标。在中国,2006年科技部、中国气象局、国家发改委、国家环保总局等六部委联合发布了我国第一部《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2007年6月我国正式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2008年6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上强调,必须以对中华民族和全人类长远发展高度负责的精神,充分认识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全面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我国和全球可持续发展事业进行不懈努力。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必然选择
1.发展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的必由之路。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四次报告得出了接近确定的结论:在过去50年间观测到的大部分全球温度的变化有90%是由人类活动排放出的大量温室气体造成的。研究表明,地球生态系统自净二氧化碳的能力每年只有30亿吨,全球每年约剩下200多亿吨残留在大气层中,使地球生态系统不堪重负,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因此,控制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缓解全球气候变暖,是现代人类得以生存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迫切需要。另据世界能源大会传出消息,全球石油资源仅够人类再开采41年,天然气仅够开采60年,煤炭资源仅够开采100年,全球化碳基能源开采的极限期正在到来。人类社会别无选择,只能致力于扩大新能源发展,走低碳经济发展之路。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经历了农业社会的原生态低碳经济、工业社会的高碳经济,再到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低碳经济,三个阶段依次演进为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低碳经济是建立在现代经济高度发展的前提下,更关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当代人与后代人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理性自觉的经济发展战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2.发展低碳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人类社会正共同面临着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中国近百年来(1908-2007年)地表平均气温升高了1.1℃,而据《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预测,未来50-80年中国平均温度可能升高2℃-3℃(全球平均气温将升高1.8℃-4.0℃)。全球气候变暖的后果是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生态系统退化、自然灾害频发,这将深度触及农业和粮食安全、水资源安全、能源安全、生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关资料表明,1986-2006年,中国连续出现了21个全国性暖冬,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与灾害的频率和强度明显增大,水资源短缺和区域不平衡加剧、生态环境恶化,农业生产损失巨大、粮食安全压力增加,海平面持续上升、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受到威胁。中国目前正处于人均GDP由2000美元至4000美元的工业化中期的爬坡阶段,经济高速增长至少还可以持续20-30年,由于环境库兹涅兹曲线处于上升状态,环境污染、资源消耗和碳排放总量都持续较快增长。环境恶化和能源短缺将是今后我国发展过程中最大的瓶颈。可以预计,中国资源环境压力在未来20-30年内将会很大,可持续发展问题将日益突显。发展低碳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时代潮流,谁在环境技术创新中领先,谁就将主宰绿色发展的潮流,中国发展低碳经济已刻不容缓。
3.发展低碳经济是应对挑战的必然选择。2007年我国碳基燃料二氧化碳排放居全球第二,2008年中国和美国的排放总量大体上相当,2009年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排放大国(其中我国出口产品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约占中国排放总量的15%-24%左右)。众多数字表明,中国的能源消费处于“高碳消耗”状态,加上中国的化石能源占总能源数量的92%,其中煤炭占68%,电力生产中的78%依赖燃煤发电,而能源、汽车、钢铁、交通、化工、建材等六大高耗能产业的加速发展,就使得中国成为“高碳经济”的典型代表。我国能源消费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30%以上,全国总能耗从2000年的13亿吨标准煤提高到2008年的26亿吨标准煤,这足以表明经济增长方式是资源消耗型的。在未来的30年,我国将继续处于国际产业链低端的不利地位,处于工业化中期加速发展、工业化与城镇化同时并举的阶段,这个阶段也是能源资源快速增长的时期。13亿人口的生活质量提高,也会带来能源消耗的快速增长。据相关预测,到2020年我国能源需求量将达到50亿吨标准煤以上。生产领域、消费领域和流通领域都处于高碳经济的状况,必然导致温室气体的高排放,产生一系列政治、经济、外交、生态等严重后果。这种严峻的挑战,使得我们必须将推行低碳经济模式,提到国家战略层面加以认真思考。
4.发展低碳经济是国家博弈的必然结果。低碳经济所代表的未来方向,高度集政治、经济力量于一身的特点,成为新兴市场国家和发达国家博弈的焦点之一。中国和印度被认为是这场国际争论中的主要阵营国。诺贝尔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从中国回去不久写下《碳帝国:不能再沿袭当前的发展轨迹》中认为,如果发展中国家拒绝采取行动,那么,可能会遭到发达国家的绿色制裁。事实上,在奥巴马领导下的美国政府,正在试图提高在此领域的领导力,并以对某些国家进口的商品征收“碳关税”为威胁,也许如克鲁格曼所说,“整个博弈局势将会发生迅速的转变”.中国承受的国际压力越来越大。毫无疑问,中国必须在碳减排上有所作为,才能及早地适应未来低碳经济的环境。另外,随着近年来全球碳交易的配额市场和项目市场逐步形成,中国作为未来低碳产业链上最有潜力的供给方,显然有着更大的发展空间。这就意味着,发展低碳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碳交易市场,不仅可以为气候变化出力,还可以为自身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全球行动,同时也完全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发展低碳经济可以实现多赢。
第三篇: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观点综述七
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观点综述七
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观点综述 2008-6-30 15:17 赵云君
到20世纪90年代资源耗竭、人口增长过快、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挡在了各国的发展道上于是各国便开始寻找一种不损害生态和谐和社会公平的经济可持续发展之。从此关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讨论就成为中国理论界极其关注的热点有关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现将主要研究观点综述如下:
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强调对环境资源的保护又强调经济的发展具有丰富的内涵:
1.可持续发展是指人类社会经济行为的伦理化。传统的以追求财富总量为目标的发展实践不仅没有带来预期的社会繁荣反而引发了一系列社会、经济、生态问题。而可持续发展涉及人——社会——自然之间复杂的联系和深邃的关系内涵它的理论形成和发展体现着人类价值观、发展观的反思、变革、重建。
2.可持续发展鼓励人类经济活动的发展决不意味着把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对立起来。无论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和人口素质的提高还是资源的有效利用环境和生态的保护都有赖于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是发展中国家的物质基础也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根本保障。实现可持续发展不仅重视数量的增长更强调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它意味着经济增长必须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改善产品质量节约能源减少废弃物提高总要素生产率走内涵式扩大再生产道实现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
3.可持续发展包括生态持续、经济持续和社会持续三方面内容它们之间互相关联而不可分割。生态持续是基础经济持续是条件社会持续是目的。它要求人类在经济发展中讲究经济效益、关注生态和谐和追求社会公平最终达到人的全面发展。
4.可持续发展追求的公平不仅指本代人之间的横向公平且指世代人之间的纵向公平。它要求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需求和给全体人民机会以满足他们要求较好生活的愿望的同时本代人不能因为自己的发展与需求而损害人类世世代代满足需求的自然资源与环境。要给世世代代以公平利用自然资源的权利。从经济学角度讲就是在自然资源不断消耗的条件下用其他形式财富代替自然资本并在时间推移的长河中使我们的后代维持可接受的、至少是不下降的福利水平。
二、中国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中国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1.环境污染依然严重。表现为水污染、酸雨、大气污染、沙尘暴等环境问题
相当突出。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学者的估算中国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不可低估以快速发展的1993年为例当年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为1085亿。
2.资源短缺和浪费巨大。中国的人均资源极为短缺但在短缺的同时由于计划经济体制造成的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等多种因素的作用我国资源浪费严重突出表现在产业结构趋同、技术水平低、设备老化、生产能力过剩。
3.地区经济发展严重失衡。西部地区经济对资源密集型产业的倚重不仅使其经济发展处于落后状态而月。还对当地的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
产生这些问题的成因主要有:
(1)可持续发展理解和认识的偏差。可持续发展从概念到理论到战略的形成虽然经过了十几年的发展历程但从实践效果看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偏差。从政府角度看可持续发展虽然被作为一个国家战略但它在发展战略体系中的地位和层次不够明确。
在中长期计划中可持续发展战略往往被作为与经济发展战略平行的社会发展领域的发展战略来看待其内容都只是涉及人口控制、社会发展、医疗保健、资源环境等;从公众角度看虽然近几年环境意识有所觉醒但真正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在全国公众心目中相当淡薄。他们片面强调消费水平中的物质含量没有积极参与到有关影响他们环境利益的决策过程中。这样必然导致政府片面的追求GD数量的增加而忽视发展质量的改善同时无视公众与企业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与破坏;企业在利润极大化机制的驱动下不可能主动将生产所带来的环境代价纳入成本核算中导致大量无需支付治理成本的废弃物的产生整个社会的公共环境质量受到严重破坏。
(2)制度缺陷导致市场失灵。表现为:
首先清晰的产权是市场机制正常运转的基本条件。然而臭氧层、干净的水、清洁的空气等环境资源具有不可分割性其产权难以界定或界定的成本很高这将会导致所有人都可以在无需付费的情况下自由享用和无节制地争夺稀缺的环境资源其结果是造成环境资源的过度浪费甚至枯竭。
其次相当一部分资源的产权是无归属的在产权主体缺位的情况下其资源使用的负外部效应几乎是毫无约束地向自然圈扩散从而形成“公地的悲剧”的演化过程;单个经济主体不考虑资源使用的社会成本而只是以自身的成本收益去衡量是否继续投资由于大部分外部效应是由其他个体承担故其生产成本相对较小。在这种成本收益关系下该商会尽可能加大使用资源的力度而不去理会
整个社会的收益已远远小于成本。这种个体最优决策和社会整体最优决策的矛盾使这些资源的使用难以保持可持续性。
最后现行资源机制的缺陷导致市场配置资源的低效率。由于传统习惯、信息不通畅及政府对经济活动强制性干预等原因资源的不能正常地反映生产成本。
(3)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机制的缺陷。首先在决策机制上缺乏支持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决策体系。我国目前可持续发展问题由多个部门联合抓但各部门之间缺乏协调环保部门地位偏低。而且部门和地方的“条块”分割使发展经济的决策往往缺乏综合、长远的考虑跨行业和地区的问题经常被搁置。其次在控制机制上“政绩制度”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存在明显冲突。在我国用“政绩”尤其是经济增长指标来考核各级干部的制度非常普遍。为体现“政绩”各级干部在任期内都把GD增长放在第一位而生态环境往往成为政绩攀比的牺牲品。最后可持续发展行为主体的权、责、利关系不明动力机制难以建立。
三、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1.建立绿色GD指标体系解决自然资源和环境价值的核算问题。建立绿色GD指标的关键在于自然资源和环境价值的核算问题。从近年来各国实践经验看自然资源和环境核算大体包括四方面内容:
(1)人们对资源破坏(掠夺式开发)、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2)为减少环境污染、恢复生态平衡所必须支付的经济投资或开支;
(3)由于过度采掘和大量消耗导致资源衰竭所产生的负面作用;
(4)由于环境污染导致的社会负效应。实行绿色 GD指标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国民核算新体系不仅有利于保护资源和环境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而且有利于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经济效益进而增进社会福利。同时采用绿色GD这一总量指标也有助于更实际的测算一国或地区的生产能力。
2.积极进行技术创新促进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协凋发展。从全球发展趋势看技术创新日益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只有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治理技术为基础才能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因此我国必须把技术创新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
(1)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出发对技术创新活动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价。通过技术创新提高各种经济资源的使用效率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国民经济体系减轻经济增长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
(2)运用政策对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的技术创
新行为予以扶持。企业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微观主体也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但我国大多数企业从根本上缺少技术创新的动力或苦于技术创新资金的短缺而只能维持现状放弃技术创新这个具有正外部性效应的选择。因此政府应对主动开发应用无害生态环境技术的企业通过财政贴补和税收支出等手段予以政策上的扶持。
3.进行体制创新完善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1)发挥政府在推进可持续发展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充分发挥中央政府的综合调控和组织协调能力。在经济和政治体制的进一步改革进程中要明确政府职能加强部门之间的合作建立部门协调的管理机制和反馈机制形成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合力。同时要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规范地方政府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权利和义务用可持续发展的指标考核地方政府的政绩重视地方政府参与可持续发展宏观决策。发挥非政府组织在宣传和组织广大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拓宽广大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的渠道。
(2)充分利用市场机制进一步完善经济手段在环境管理中的作用。经济手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灵活配置环境资源、提高环境管理的效率具有独特效果。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我国要进一步明确产权关系积极培育环境资源市场建立合理的环境与资源体系合理运用金融、财政、等手段进行环境管理从经济利益上鼓励企业积极参与环境保护。
(3)进行改革取消扭曲资源的补贴减少资源利用上的浪费。
4.不断进行产权制度创新完善各种资源管理制度。
(1)建立排他性产权克服共有资源造成的“公地的悲剧”。产权是一组权利束其中包括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和收益权这一束权利可以结合于同一产权主体也可在不同的主体间分割。根据这一思凡是能够私有的资源可以采取私有途径对一些必须由国家所有的资源可将其占有和支配权明晰给地方政府、企业和集体由此形成明晰的排他性权利。实施这一产权明晰的结果可以保证对资源滥用的克制从而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在利益分配上应倾向于产权所有者对产权所有者过于苛刻的利益分配会导致过度开发资源来维持当前生产、生活不利于资源的保护、再生。
(3)创造一种有效执行长期发展战略的制度环境实现资源的跨期优化配置。
5.加强环境保护的财政政策建议。
(1)拓宽环保资金筹措渠道切实增加环保资金的财政投入。为此要建立政府环
保投资增长机制通过立法形式确定一定时期内政府环保投资占 GD的比例或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并明确规定环保投资增长速度要略高于国民经济增长率。当然在我国财力有限、财政支出刚性较强的情况下要大幅度提高环保的财政支出尚面临许多现实困难有必要寻求其他的资金筹措渠道。借鉴一些经济转型国家的做法我们可考虑建立环保专项基金有偿使用和滚动发展基金主要是排污费、罚没收入等。
(2)改革现行的环境收费制度。一要将资源补偿费并入资源税同时将资源税的征收范围扩大到所有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并提高税率使其能够反映出资源的稀缺程度和实际价值。二要改革排污收费制度改变目前的超标排污费制度为达标排污收费制度、超标排放加倍收费并予以处罚的制度。
(3)适时开征环境税用税收手段来保护环境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服务。其目的在于减少环境中的污染减少对能源、自然资源的使用筹集资金用于环保行为最终提高经济效益。具体措施有:开征新税种;对现行的税制进行调整(完善资源税制度、在现有的税种中增加环境保护条款)。
(4)财政应大力扶持环保产业的发展。环保产业是一个正外部效应很大具有公益事业性的“朝阳”产业国家应通过财政贴息、财政补助、税收支出等手段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
6.应做好区域经济的政府协调工作。尽管市场协调能够推动各个区域效率的提高但它无力克服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这是其功能的缺陷。因此政府协调区域经济就成为必然选择。根据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政府协调区域经济应该贯彻以下原则:
(1)适度倾斜即要有重点地改善生产力的布局。倾斜的重点可以随地区经济发展格局的变化而调整。现在东部地区已经有了自我发展的能力国家有必要及时调整倾斜政策把投资重点向中西部转移着重改善中西部的政策环境与投资环境。
(2)优势互补。东部地区应发挥其区位优势、经济优势、科技优势和智力资源优势重点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利用国外资源与技术扶持发展技术含量高、创汇高、附加价值大、能源与原材料消耗低的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的升级换代拓展我国经济的发展空间。西部地区要立足资源开发主要发展能源与原材料工业。为实现跨越式发展西部地区在重庆、西安、兰州等城市也应发展资源导向型的高技术产业培育西部地区的增长极。
(3)市场机制和政府支持相结合。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区域协调应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的协调作
用。因此要尽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理顺资源体系提高生产要素的市场化程度。这样中西部地区就能通过市场把其拥有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并形成其较强的对东部地区经济技术的吸纳能力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篇:中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
中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
(郑新立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
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已经持续了34年,而且在未来一个较长时期内仍将保持下去。在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实现经济的长期快速增长,根本的就在于我们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并建立起了推动科学发展的较为完善的理论和制度体系。在这一体系中,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创造经济奇迹的根本保证,不断创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及时指明方向,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既充分调动了全国人民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又保持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保障,其中经济制度与体制发挥着基础性支撑作用。
一、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作出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大历史判断,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努力为各类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在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指引下,以私营、个体经济为主体的民营经济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到目前为止,民营经济资本总量已占全社会经营资本总量的3/5,民营经济创造的增加值占GDP总量的2/3,民营经济上缴的税收占税收总额的60%以上,申请的技术专利占国内专利申请总量的68%,在民营经济就业的人数占城镇从业人员的80%以上。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分量越来越大,作用越来越重要。
与此同时,国有企业改革按照政企分开、责权明确、自主经营、科学管理的要求,建立起了现代企业制度,成为公有制实现形式的一个重大突破。一部分国有企业通过在海内外上市,形成了以股份制为基础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建立起由股东会、董事会、经营层三者之间相互协调、相互制衡的科学治理结构,在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上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近年来,国有经济逐步向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经济命脉的领域集中,企业的国际经营能力和盈利水平不断提高,国有资本通过在企业的控股地位扩大了控制力和影响力,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在保持经济稳定、保障社会公平、推动产业升级等方面发挥着骨干和带动作用。
集体经济、外资经济和股份制经济也得到迅速发展。特别是混合所有的股份制经济,已成为各类经济形式中增长最快的一部分。作为现代产权组织方式,股份制因其便于产权交易重组,更能适应结构调整和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的要求,未来有可能成为企业主要的产权组织方式。在改革中涌现的股份合作制经济,把劳动者的资本联合与劳动联合结合起来,适应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成为对集体所有制经济实现方式的有益探索。
各类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共同发展,有利于发挥各自的优势,满足各类投资主体的利益要求;有利于形成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格局,实现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有利于形成整体竞争力,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总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并将持续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二、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收入分配制度,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保障-1-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主要弊端,是收入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和“大锅饭”。在分配上“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严重挫伤了群众的劳动积极性。针对这一问题,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初期就提出,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这句朴实而又充满智慧的话,开启了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先河,逐步形成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资本、技术、管理等各类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制度,从而调动了亿万人民勤劳致富的积极性,汇聚成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按劳分配、多劳多得,是社会主义分配制度一个根本原则。在改革中,我们坚持这一原则,分配制度得到不断完善。改革之前,国家对企业实行统收统支,盈利企业得不到鼓励,亏损企业工资照发,企业失去了发展动力。经过承包经营、利改税等多轮改革,打破了企业吃国家大锅饭的局面,建立了奖勤罚懒的制度。目前,国有企业同其他所有制企业一样,在税收上一律平等。企业之间的收入水平拉开了距离,长期亏损的企业将面临破产。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细胞,开始有了活力。企业有了工资分配权,能够根据每个职工的劳动贡献确定工资标准,适度拉开了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工人的收入差距,使按劳分配制度得到真正落实。同时,为了缩小收入差距,国家不断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起企业职工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不断改革公务员工资制度,建立起正常的工资调整制度和奖励制度,调动了公务员的积极性。
允许资本参与分配,使更多的人拥有财产性收入,是对原有收入分配制度的一大突破。随着收入增加,人们必然要求将部分个人储蓄转化为投资,以获取更高的回报。鼓励私营、个体经济发展,从本质上说,就是允许私人资本在投资经营中获得增值收益。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不仅是调动各方面理财的积极性、促进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尽快使人们富裕起来的一条有效途径。
随着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技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允许技术参与分配,是对技术的市场价值的肯定,也是加快科技进步的客观要求。技术作为一种复杂劳动的成果,可以折合为若干简单劳动。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建立了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技术市场迅速扩大,去年交易额已达4764亿元。只有使技术成果获得应有的回报,才能补偿创造技术成果的投入,使技术创新活动进入良性循环。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落实这一战略,需要建立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允许技术参与分配,为形成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提供政策支持。
管理是一种复杂劳动。允许管理参与分配,是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培育壮大企业家队伍的需要。在实践中,一些企业实行期股制,把管理人员的收入同企业未来经营效果结合起来,对增强管理人员长远发展的责任感产生了明显的激励作用。但管理人员同职工平均收入水平的差距必须合理,以利于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
在改革中不断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原则的具体体现。应当看到,随着平均主义被打破,解决收入差距过大问题已经上升为当前阶段的主要矛盾。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已成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亟待解决的新问题。如果低收入者特别是农民的收入不能得到较快提高,消费市场不能迅速扩大,经济持续发展必将受到需求的制约,先富起来的人和地区终将丧失发展的机遇和空间。对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应坚持进行下去。
三、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不断激发人们的创造精神,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活力源泉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灵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核心内容就是要形成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通过竞争,落后企业得以淘汰,他们占有的资源进行转让,使先进企业获得充分发展。解决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必须借助于市场竞争机制。
这些年来,我们坚持不懈地进行改革创新,逐步确立了比较完善的市场竞争机制,包括市场竞争主体、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和法律体系,构成了市场经济的四大支柱。
各类企业逐步成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主体,它们根据市场和竞争的需要,进行独立的经营决策。政府不干预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政策对企业决策起规范引导作用。在竞争压力下,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努力追求技术进步,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到目前为止,企业已经成为我国技术研发投入的主体,研发投入已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总额的70%,达到国外的平均水平,研发成果开始成批涌现。去年,中兴、华为两个公司申请国际技术专利的数量已跃居世界企业的第一、第三位。这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进步。
市场竞争机制还激发了人们创业的热情。随着各项鼓励群众性创业活动的政策不断推出,新开办的企业成批涌现,尽管部分企业在竞争中被淘汰,但企业的数量在迅速增加,以创业带动就业已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建立统一、公平、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形成竞争机制的基础。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市场体系已初步建立,但仍不完善。特别是全要素的市场体系尚有不少缺陷,如土地、资本等市场还不健全,区域市场分割的问题仍然存在,城乡市场之间各类生产要素双向自由流动的局面尚未形成,对假冒伪劣商品的打击力度不够,诚实守信的经营道德亟待在全社会大力提倡。当前,要加快法制建设步伐,主要通过法律渠道规范市场秩序,充分发挥竞争机制在激发全社会创新智慧和创业热情中的作用。
四、不断完善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平衡机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能够长期保持较快发展,还取决于有一个平衡机制。这个平衡机制就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中逐步建立起的计划、财税、金融相互协调的宏观调控体系。其中,计划确定宏观经济调控目标,包括经济增长、物价、投资、消费、财政预算、货币发行、就业、国际收支等,作为宏观调控的依据;财税政策运用预算和税收杠杆,促进结构的优化;金融政策利用货币杠杆,保持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大体平衡。三大调控手段既相互制衡,又相互配套,形成调控合力,从而达到熨平波动、优化结构、稳定发展的目的。在上世纪90年代应对亚洲金融危机、近几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在抑制通胀和扩大内需的实践中,我国宏观调控体系不断完善,调控水平不断提高,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一是宏观调控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不断创新。由于我国经济处于快速发展中,经济体制也处于改革中,经济情况随时都在变化,因而宏观调控随时面临着新的矛盾和问题,必须用新的理念、新的办法去解决。要坚持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千万不能套用老经验、老办法。当前国民经济运行中出现增速持续下滑的问题,既有外需的影响,更是结构性矛盾长期积累的结果,主要问题是投资与消费的比例严重失衡,居民消费率过低。只有围绕这些深层次矛盾,来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才能有效解决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二是宏观调控必须审时度势,善于化挑战为机遇。随着我国经济与国际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国际经济波动必然影响到国内。必须着眼于国际国内两个大局,进行适时适度调控。面对不利局面,要善于趋利避害,化危为机。在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时,面对外需不振的严峻形势,我们着力扩大内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既保持了经济的较快增长,又为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进入新世纪后,国民经济出现了长达10年高增长、低通胀的局面,成为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
三是充分发挥我国的政治优势,形成调控合力。搞好宏观调控,关键在于统一认识,统一步调。围绕落实党中央的决策,各个部门、各级政府协同动作,政府、企业与居民团结一致,就能收获事半功倍的效果,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
五、开放型经济体系有利于吸收一切人类文明成果和充分利用国际市场资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们的一条重要经验。从改革初期兴办经济特区,到开放沿海沿边城市,再到开放内陆城市,形成梯次开放格局。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建立开放型经济体系,实行“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把我国对外开放推向了新阶段。
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使我们引进了大量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了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缩短了我国同发达国家的差距,大大加快了经济发展的进程。30多年来,我国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商品出口额已跃居世界第一位。外汇储备高达3.2万亿美元,国际交换能力大幅提高,国家综合经济实力不可同日而语。
对外开放打开了我们的眼界,使我们能够学习到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无论是大国还是小国,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只要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我们就认真考察研究,请国外的专家来讲课,并根据我国的实际,创造性地吸收到我们的改革方案和发展的政策规划之中。这就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真正建立在吸收一切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之上。当前,如何利用好外汇储备,把一部分货币储备转变为物质储备,是建立开放型经济体系所面临的新任务,也是未来一个较长时期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一方面,要通过海外投资,拿到更多的海外能源资源的勘探权、开发权,满足我国经济长远发展对能源资源的需求;另一方面,要通过国际并购,利用国外企业的科技资源和营销网络,提高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经营能力。此外,要通过到海外发展加工贸易和承包工程,带动机械装备、建筑材料和劳务出口,积极创造出口需求,支持国内经济增长。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与收入分配制度,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与不断完善的宏观调控,全方位的对外开放体系,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与体制。这一经济制度体系,为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基础与支撑,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是中国经济社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制度保障。在新的发展时期,我们要坚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不断在制度建设和创新方面迈出新步伐,努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第五篇:浅谈生态文明环境可持续发展
浅谈生态文明环境可持续发展
我们一直以来面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我们人类和大自然的关系。.现如今,人类和大自然环境的关系变成了紧张和对立的关系,我们的生态系统整体都在受破坏.所以,我们人类必须要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的平衡关系。为了保障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保持平衡关系,除了需要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之外,也还要必须依靠群众道德的力量。要想形成在人们内心坚定的信念,就必须进行生态保护和已经改善的道德规范,因此而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
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生态环境道德是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这同时也是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这不单单反映了新阶段道德建设的规律,也体现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生态环境有一个道德的总体要求,它是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改善生态环境。并且对青少年生态环境道德也有不一样的道德要求,它要求尊重每一个生命,节约生活中所有可利用资源,抵制生活中不同的污染,多多植树种草,并且要努力学习有关生态环境的道德准则和学习如何保护环境,以及相关方面的知识。
随着社会的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城市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环境保护的任务与建设和谐环境、生态环境的任务越来越重大。只有社会人民主动产生生态文明的观念, 才有可能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生态文明要求的人类要尊重和爱护自然,把人类的生活环境变得更加美好。人类需要自觉的建立起生态观念,时刻约束自己的行动,在这一点上,它又是与精神文明相一致的,我们就更要遵守这些规则,自觉的维护自己的生活环境。
同时,建设生态文明环境与全球严重的环境息息相关。在过去的发展形式中 ,因为没有充分选择科学的且合理的发展模式,更为甚的是大多采用低水平、低效率的粗放型经营方式 ,遗忘了生态效益与平衡,就会引起了好多的环境问题 ,这就很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活质量。建设文明的生态环境,也彰显了我国推进环保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变化。党的十七大提出生态文明,这是人本主义的温情的宣言。并且,生态文明的主旨是“绿色价值观” ,同时,在环境保护方面、可持续发展方面也提出了新的不同的看法。
什么是生态文明?它就是人类文明生活的一种形式。生态文明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宗旨,将可持续发展作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发展为点。这种文明观特别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这种文明观同以往的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有相同方面,就是它们都主张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展物质生产力,不断的提高人类的物质的生活水平。可同时它们之间也有明显的不同点, 生态文明突出了生态的重要,强调并尊重和保护环境,强调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和爱护,保护自然,且不能随心所欲,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第一,生态文明建设的加强,也提高公共行为观念。首要问题是提高人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道德素质。长久以来,我们关于经济落后的忧患意识较重,可是对环境的落后、生态建设落后的忧患都不够,对生态建设的内在关系和矛盾认知不多,导致了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发展变弱。要想加强生态文明,就必须把生态文明摆在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同等重要位置和高度,将生态文明的理念渗透到生产和生活等各个方面,积极的推进绿色消费,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共存的社会。
生态平衡的破坏所造成的恶劣后果是很严重的,臭氧是阻挡宇宙中紫外线的天然屏障,但由于现代化设备产生的大量的一氧化碳物质,把臭氧消耗了,紫外线就会乘虚而入,侵害人体。二氧化碳的大量增加,破坏了生态的交换平衡,使地球温度持续升高,南北极的冰雪不断融化,珍奇的动物灭绝,气候变恶劣等。
可持续发展不但是满足当代的需要,也是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持续发展。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同时社会持续发展是可持续的最后目标。当今世界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一系列严重问题 , 人必须与自然协调才能进行持续发展的道路。不适当的生产和生活是生态环境所面临的最严重问题之一。
想要缓解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就要加快速度。当前的环境问题不是某个国家的问题,也不是某个地域的局部问题,而是世界问题,资源、环境、人口和发展的问题需要尽快的解决。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为了更好更快的解决环境问题,人类也是自然的一部分,当然与自然环境密不可分。所以,我们必须与自然协调发展才能更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很多国外发达国家的发展表明了,不在意环境的保护,到头来都是人类吃苦。等到有治理环境的措施时候,花费的代价是最高的。我们更要吸取教训,环境的保护是重要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也会要求我们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减少对生活在自然的资源的开发,给子孙后代也留下发展的自然资源。我们都知道,自然界的很多资源都是不可再生的,用一点儿少一点儿,所以,发展当前经济的同时,自然资环境资源的保护不可忽视。我们在发展过程中,尽量要做到多利用,少排放,进而减少自然环境的破坏。
这么多的惨痛经验告诉人们,在付出代价后,终于明白了,保护大自然,维持生态环境平衡,为自身的生存而斗争.我国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发布了有关方面的条令,呼吁植树造林活动,保护自然行为。像东北的防护林体系就收到了效果。但我们现在还有毁林和污染环境的事发生,而且一些人无视法律.。因此,我们必须要尽力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制止这些行为再次发生,教育人们不要为了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做出遗害后世的事情,成为千古罪人,让我们动起来,保护生态环境的平衡,让生活变得更美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