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工程071 贺艳坤 071302120
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生态经济学是一门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由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复合而成的生态经济社会系统运动规律的科学,它研究自然生态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相互作用,从中探索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规律性。生态经济就是经济和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指导,按照生态学原理、市场经济理论和系统工程方法,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形成经济上和生态上的两个循环。实现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现代经济体系。发展生态经济及符合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经济生态学为可持续发展干提供理论基础
生态经济学认为,人和自然,即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形成三种状态。
一是自然生态与社会经济相互促进、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状态;二是自然生态与社会经济相互矛盾、恶性循环状态;
三是自然生态与社会经济长期对立、生态和经济平衡都被破坏的状态。实际上,第三种状态是第二种状态的发展导致质变的结果,这两种状态都应称为不可持续发展状态;只有第一种才是目前被全世界共认的人类应选择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才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害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要能力的发展状态。所以,可持续发展是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协调互动状态的功能体现,生态经济学是指导人们形成这种“发展”状态的理论基础之一。
根据我国在八十年代已初步建立起的生态经济理论体系,生态经济学对指导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深入和其战略的实现可提供如下八个方面的理论基础:
(一)关于人类对生存资料、享受资料、发展资料这三种不同层次的需要中都包括相应的经济需要和生态需要的理论,能从本质上说明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应走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害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要能力的道路的必要性。
(二)关于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循时发展的连续性等特点的论述,能启发和促使每一代人在发展经济和治理生态环境时,都既要考虑当代人的眼前利益,又要着眼于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建立当代人和后代人之间合理的生态经济利益关系,尽量为后代人留下良好的生态经济社会综合条件,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关于要实现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之间协调发展的论述,可指导人们研究并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体系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资源与环境)体系。
(四)关于要科学合理地组织经济再生产、人口再生产和生态环境再生产的理论,可指导人们合理地调节经济增长速度、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和提高人口素质、加大对生态环境再生产的劳动投入等,从而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五)关于要同步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论述,能指导人们以“三效益”指标为基础逐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进而引导人们以最少的劳动(活劳动和物化劳动)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最优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
(六)关于经济社会发展要与环境承载力相协调、实现生态经济平衡的理论,能指导人们合理调节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各项发展目标,使系统的各环节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人流和价值流有较平衡的输入输出能力,从而建立符合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人工生态平衡。
(七)关于建立生态经济社会综合效益都高的生产结构、流通结构、分配结构和消费结构的理论,能指导人们研究并建立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型的产业结构与消费结构,尽快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八)关于要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总资源的优化配置的理论,能指导一切资源配置者利用市场机制和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的手段,科学地建立其资源配置过程中的经济、社会和生态三个方面的目标,做到在耗用尽量少的社会总资源的情况下,使生产的商品和提供的劳务尽量增多,尽量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经济需要和生态需要,促进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功能状态。
二、生态经济理论学与可持续发展
在人与自然关系发生尖锐矛盾、整个人类社会陷入“生态困境”、社会发展失衡的严峻形势下,世界上一切不同制度、不同国家的人们都在考虑社会发展的模式,即如何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统一问题。1992年6月,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环境与发展的大会,通过了《里约宣言》,与会者一致承诺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作为国际社会迈向21世纪的战略。在人类发展道路上竖起了一座新的里程碑。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含义是指在不损害后代满足其需要的前提下,追求一种最大限度地满足当代人生产、生活需要的模式。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主体,其生存和繁衍,只能依赖于自然环境这个客体。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开发利用,既可以满足当代人自身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又可能给生态系统和地球带来威胁,给后人的生存和发展造成损害。因此,人类在从事经济活动的同时,要加强环境建设,处理好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关系,使自然界能够持续地满足人类生存和繁衍的需要。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目前正面临着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1996年7月,江泽民同志在第四次全国环保会议上就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作了透辟的分析,他指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始终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最早源于环境保护,现在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经济的发展,必须与人口、环境、资源统筹考虑,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为未来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决不能走浪费资源,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更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发展生态经济或无害于环境的经济是人类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作为既为经济所制约又为经济所吁求的伦理就得重视对生态经济的思考和研究。
生态经济效益要求社会在考虑经济效益时应考虑生态效益;在考虑生态效益时应考虑经济效益,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和谐稳定的增长。生态效益体现了伦理学中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有机统一。生态经济伦理的基本原则是可持续发展原则,它强调人类在追求生存与发展权利时应保持与自然或生态资源的和谐关系,强调当代人在创造和追求当今发展与消费时应承认并努力做到使自己的机会与后代的机会平等。
生态伦理学的产生和发展,既符合人类文化和文明发展的总趋势、大方向,又符合新的历史时期经济与伦理相互支持、相互需要。生态与经济相互制约、生态与伦理相互印证、相互帮助的文明机理和文化意蕴。研究生态经济伦理学,能
在深层次上大力加强环境保护,强化公众的生态经济伦理意识,提升生态意识和转化为生态道德情感,保持自然规律的稳定性,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将有助于在全社会范围内普及和深化人们的生态经济伦理观念,特别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人与环境和谐的观念;有助于国家制订环境保护方针、政策、理论、制度,确保经济建设的有序、健康发展。
生态经济伦理学是生态危机的必然产物。生态经济伦理学的形成和发展,确立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共同进步的道德准则,反映了人类道德的进步,标志着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在二十一世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加强对生态伦理学的研究、宣传和运用,让生态伦理学学科从理论向实践方面深入发展,直接关系到我们这一代和下一代甚至整个人类的前途和命运。为了当代人的幸福,更为了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世界,我们应当积极行动起来,共同肩负起保护人类家园的历史使命。
三、中国农业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农业是一个与自然生态资源有直接关系,并建立在对他们加以利用的基础上的生产,它的发展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担负着为人们提供衣、食、住等基本生活资料和为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提供重要原料的双重任务,它本身则是由农业生态系统和农业经济系统交织而成的复杂系统。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性对发展的负效应从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上做了限定,其本质是对时间主体行为的规范,即:公平性、协同性和高效性。
中国农业自然资源的特点是:土地可垦率低,耕地面积小,这样的耕地特点,决定了中国农业只能走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程度的路子,因此具有耕地复种指数高、单位面积产量较高、耕地利用集约度较高的特点。耕地肥力总的说来基本稳定,耕地生产力显著提高,这从农业产量逐年上升的趋势可以看出;土壤有机质含量及理化性状也基本稳定,但局部地区耕地肥力有所下降,农田水利比较发达,1997年末有效灌溉面积5123.9万公顷,有效灌溉率达到50%以上;中国的灌溉面积在所占的比例最高,但由于用水源的短缺,农区地下水超采面积在逐年增加。近40年来,主要地区农牧业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林区生态系统有了很大变化,尤其是主要农区土壤结构得到明显改善,系统生产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使得粮、棉、油等主要农产品的单位面积产量都增加了3倍以上。中国农业生态系统持续性能在逐年增强,一方面该系统的有机物质输出在逐步稳定增长;另一方面,农业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基本稳定,更重要的是该系统的抗逆性通过农田水利和农田林带的建设而逐年得以提高,显然这都是农业生态系统持续性能显著改善的根本标志。
高效的农业生态系统结构状况与功能水平应该处于良性循环的动态平衡之中,即不仅应当创造物质财富,而且还应当使生态环境不受损害并保持动态的生态平衡。依据上述目标要求,生态系统的结构状态、功能属性和生态环境质量共同构成了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性评估的内容,并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特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评估。总之,在明显提高的人工干预水平下,中国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状态、功能属性和环境质量水平有相应的较为显著的改善,这标志着中国农业生态系统得到了持续发展;在中国农业生态系统持续性显著改善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非持续性因素,这表明中国农业生态系统的现状与发展演变面临着严峻挑战。
长期以来,在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政策中,缺乏相应配套的支持农业生态系统持续发展的系统政策,因而对农业生态经济自通中非持续性因素缺少有力的抑制,对于可持续性因素缺少配套的支持。对此,我们应到对过去已有的农业经济和农村发展政策,从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的角度进行考虑,尽快制定配套的支持政策,以保障农业生态系统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支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应当成为国家在总体上调节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宏观调控手段,并附一个向间接调控手段以有效地实施对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干预作用。在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既要防止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又要注意防止片面强调保持生态平衡而忽视增加投入和提高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生产力。
支持农业生态系统持续发展的政策应该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其中主要的是在物质投入、金融、财税、科技发展和环境保护以及制度创新等方面对农业持续发展实行政策倾向,以利于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建立与发展创造一个比较有利的外部环境。
中国是一个人均资源短缺的国家,其中人口过多和资源相对紧缺是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对基本矛盾,粮食生产是中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薄弱环节,农业尖端技术的重大进展有可能大幅度改变农业生产面貌,提高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能力,特别是使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有大幅度提高,这对于中国具有比世界上很多其他国家更具有重大的意义。一是在依靠科学技术发展农业上要实行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既要依靠常规技术,又要依靠尖端技术;二是增加农业科技投入,特别是增加对生物工程等基础研究的投入,以及重点支持对增产粮食有密切联系的其他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工作;三是在农业投入上要改变重视物质投入而忽视知识型投入,忽视科技投入的倾向;四是建立农业科技、教育和推广相结合的制度,改变轻教育、培训和技术推广的做法。
提高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生产力。提高生态经济综合效益,还必须注重维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这就需要有政策和法规的保障。保持农业生态平衡的环境政策,主要应着重于两个方面:一是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资源的破坏。对于片面追求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而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短期行为,必须在行政上、经济上以至法律上给予制止。二是防治工业和乡镇企业污染转移到农业生态系统,必须制定和完善明确的生态保护政策,并配合严格的法律措施。政策的制定既要引导乡镇企业合理布局,支持发展乡镇企业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对于乡镇企业造成的污染采取经济制裁措施。三是要重视生态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推广现代有机技术、无公害技术等。但是也要见识新的生物技术有无不利后果。四是要进行大规模的治水治土、治沙、种树、种草以及各类水土保持工程等。五是要重视城乡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各种环境污染,给农业带来的严重威胁。
通过实施上述提高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综合生产力保护农业生态平衡的综合配套政策体系,就一定能够极大地推进中国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篇: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与 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与 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发布时间:2011-10-13信息来源:惠东县人民政府
——围绕打造滨海休闲旅游基地,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并按照《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精神与要求,我局围绕打造滨海休闲旅游基地,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坚持科学发展观,结合我局实际,对沿海各地、海岸等的滨海旅游资源、生态环境情况进行了调研。通过调研,基本掌握了我县滨海休闲旅游基地和海洋生态环境的发展现状,针对影响我县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和如何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论证,提出了对策建议。
一、滨海休闲旅游基地基本情况
(一)自然 环境。我县濒临大亚湾和红海湾,海岸线长171.8公里,海域面积3200多平方公里,其中10米 等深线浅海滩涂面积 33万亩,有大小岛屿55个,海湾18处。海洋生物资源较为丰富,有海洋生物200多种,其中经济价值较高的鱼、虾、贝类有40多种。惠东这特有地理环境是广东省罕有的滨海旅游资源,是发展蓝色滨海旅游业的一大优势。
1、巽寮滨海旅游度假区。巽寮滨海旅游度假区位于惠东县南部的巽寮镇。属南亚热带温湿型海洋气候,平均年气温21.7°C,年平均降雨量1843.7mm,植被四季长青。该区毗邻香港、深圳和中海壳牌石化城。海路距离香港43海里,至深圳41海里,至淡水、澳头12海里。巽寮滨海旅游度假区海洋资源十分丰富,陆地总面积75平方公里,海湾陆地面积6.5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5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7公里。沿岸水深2至4米,海底平坦坚实,沙质洁白晶莹,海水清彻碧绿,有“绿色翡翠”之美称。海岸线迂廽 曲折,依山傍海分布着七山八湾十八景。大湾套小湾,湾湾相连,形成“天赐白金堤”。有热带海洋鱼类400多种、贝类200多种、甲壳类100多种、棘皮类60多种、藻类30多种。最珍贵的是红树林和白海豚。沿岸诸岛礁石经海浪冲击侵蚀,怪石嶙峋,千姿百态,惟妙惟肖,堪称动物石景公园。因此,知名人士肖劲光、肖华、张爱萍、刘志坚、许德珩、朱学范、启功、商承祚、赵起扬、王遐举、黄苗子、陈荣琚等为巽寮景观题字勒石,大部分作品成为永久的摩崖石刻。区内海底石像十分壮观,多姿多彩,与海洋生物景观交相辉映,形成琳琅满目的海底大世界,极具开发利用价值。
2、双月湾旅游度假区。双月湾旅游度假区包括平海和港口两镇的所有滨海旅游资源在内,海岸线长54.7公里。
(1)平海镇海岸线长33公里,交通十分便利。有“龙山耸翠、星海联珠,平楼烟景、魁阁梅英,江天晴流、龙泉听梵、鼓岭观潮、古渡渔灯、孤州钓月”等景观。特别是与古城相距1
公里的南门海,半月形海滩长达10余公里,海沙洁白晶莹细软平实,近百米内水深不超过1.5米,蔚蓝色的海水清澈见底,海底平坦坚实,勘称天然的海水沙滩浴场。
(2)港口镇海岸线长21.7公里,东依红海湾,西靠大亚湾。港口海龟自然保护区经国务院于1992年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全球大陆架上唯一的海龟自然保护区,也是唯一与人类最接近、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自然保护区,堪称“中国一绝”。
双月湾由大亚湾畔相邻的两个半月形海湾组成,两条沙直奔大星山,如蛟龙出海,似双龙戏珠,有静有动。大亚湾畔的半月湾,微风细浪,阿娜多姿;红海湾畔的半月湾,波涛汹涌,气势磅薄。
3、平海海滨温泉旅游度假区。平海海滨温泉位于稔平半岛的平镇鹧鸪洞,东望红海湾,西倚大亚湾,南临南门巽寮湾旅游度假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度假区总面积达1000亩,风景秀丽,平湖峡谷交错,遍山树木青苍。海滨温泉度假区是一所按国家“AAAA”级景区、五星级酒店标准建造的,集旅游度假、商务会议、餐饮住宿、健身休闲、温泉疗养、中外贵宾接待为一体的综合型大型度假区,以丰富的温泉旅游资源为依托,精心打造海洋温泉文化。海滨温泉的地热矿泉日涌水量超过4000立方米,水温近70度,在富含几十种对人体健康有益微量矿物质元素中,偏硅酸、硫、氡均达国标命名标准,被专家誉为咸水温泉中的“极品”温泉,具极高医疗保健价值,对美容、美肤有特别的疗效,对神经痛、风湿、关节炎、肥胖、心脑、心脑血管病等具有良好的辅助疗养效,可与日本著名的米萨氡泉疗养胜地媲美。
这些丰富的自然资源为 发展蓝色滨海旅游业 提供了充分的优势条件。
(二)滨海旅游现状。我县滨海旅游的开发利用,从八十年代后期开始,陆续投入开发了亚婆角度假村和巽寮湾度假村,随后开发了南门海滩,港口海龟湾自然保护区等景点。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到我县滨海旅游度假游览的游客年均达到90多万人次,仅巽寮一地,年均接待人次达80万人。据统计,来我县滨海度假游览的游客主要来自广州、深圳、珠海、东莞、惠州等珠三角地区。主要目的是:一是利用双休日到巽寮游泳、乘坐游艇遨游大海、领略大海情怀,品尝海鲜和购买海产品;二是游览岭南地区唯一现存的平海古城风貌和参观我国大陆唯一的海龟自然保护区——港口海龟湾。
(三)发展优势。我县有年吞吐量650万吨的码头3个和港口、巽寮、范和、亚婆角、盐洲等5个渔港。拥 有惠东港口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盐洲港、考洲洋、港口港、巽寮湾、范和港等港口资源和海滨旅游资源,为发展海洋经济提供了充分的优势条件。旅游业发展以巽寮湾为核心,整合环大亚湾的海滨度假地和海滨资源,为旅游开发预留足够空间。该区同深圳大鹏湾的大小梅沙毗邻,未来发展中将采取区域合作概念,将二者联动共同打造成主要面向香港、深圳、广州、东莞以及惠州的海滨休闲度假区。
二、近期成效及 发展方向
多年来,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滨海旅游业的发展,我局在滨海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有效保护了近岸海域的生态环境。
(一)近期成效。
1、滨海旅游发展成效。随着海洋经济发展,沿海和海岛基础设施有了较大改善、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特别是滨海休闲旅游基地发展迅猛,促进了我县海洋资源的合理有序利用。一是由于滨海旅游业快速发展,渔村建设向生态休闲方向发展,形成沿了海休闲渔业文化、海滨旅游文化和海洋饮食文化,促进了城市和内地游客到海港海洋来度假观光,有效地带动了当地渔民转产转业。二是创造了良好的招商引资环境,形成新的产业群,吸引了一批内外投资商商建设。建设了一批餐厅、住房、娱乐等设施,接待大批游客,创造出捕养鱼无法与之相比的经济效益。三是带动了休闲、观赏渔业的兴起,推动了渔具、饲料、鱼药、水族器材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加快了相关行业组织的建立和完善,充分体现海滨旅游的经济效益及社会和海洋生态环境效益。
2、环境保护成效。近年来,我局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在巽寮海区、稔山坪仕岛 海区和范平海至港口港湾等海区开展了多次大规模的渔排餐厅、违法围网和定置网等的整治行动,加强海洋环境污染控制。通过整治,还我县一个清洁、环保、安全的海湾,保护了海洋生态环境,营造了良好的滨海旅游环境,真正实现了还海于民,促进了海洋经济、海洋生态环境和滨海旅游业的和谐发展,受到了广大渔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二)发展方向。滨海旅游是我县旅游的最大品牌,要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我县滨海旅游的优势,大力整合旅游资源,重点发展的巽寮滨海旅游度假度和双月湾旅游度假区为龙头的滨海旅游经济区。在发展滨海旅游资源的同时,不仅要注重经济效益,更要重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要科学论证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影响,全面开展水产养殖环境评价制度,准确掌握海洋资源动态变化规律,处理好滨海旅游开发利用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三、存在问题及原因
虽然我县海洋渔业和滨海休闲旅游基地经有了较大发展,海洋生态环境得到了一定的保护,但仍有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滨海 旅游资源重点不突出。滨海旅游资源类型较多,但开发重点不一,生态型产品为主导,但缺乏整合,整体形象不突出。
(二)滨海旅游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因我县滨海旅游业发展较晚,道路、通信、供水、供电和景区硬件设施还不够完善。
(三)巽寮湾电、炸、毒鱼和机械拖网等问题。巽寮湾电、炸、毒鱼和机械拖网等,使一些传统经济鱼类、名贵鱼种有所减少,海洋渔业资源、生态环境和滨海旅游资源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四)陆源污染、海上作业污染问题。一是海洋环境污染源主要来自于陆源污染,包括海域周边的生活用水 ? 工业 废水和固体污染物等。二是海上作业造成污染主要是燃油外溢、油舱由于事故破裂造成的渗漏和违法作业对海洋造成的污染。这些海洋环境污染问题不处理好,将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将阻碍滨海旅游业的发展。
四、解决问题对策措施
针对查找出的因素,我局采取以下对策措施,从源头上根治污染海洋环境污染源,促进我县海洋生态环境和滨海旅游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针对 旅游资源重点不突出问题。选准精品、打造品牌。
1、重点发展巽寮湾、港口双月湾、平海南门海湾等稔平半岛区内的主要景区、景点。使它们 有机连接起来,形成惠东 “蓝色” 滨海旅游。巽寮滨海旅游度假区管委会要按照国家“四A”景区标准的要求,加快开发建设进度。着重抓好“七山”、“八湾”、“十八景”等景点的建设,配套完善景区基础设施,2008—2012年,争取通过国家“四A”景区的评审,使之成为集休闲度假、游览观光、商务会议、体育竞技、娱乐健身、餐饮服务等多元化功能于一体的现代滨海旅游区。
2、完善港口海龟湾自然保护区的基础配套设施。港口镇和有关部门要大力支持海龟湾自然保护区的建设,进一步做好保护区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工作。要严格按功能分区,兴建可供游客参观的展览馆、养殖馆和观景台等,把其建设成为全国闻名的海洋生物科普旅游区。
(二)针对滨海旅游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善问题。大力完善滨海旅游的基础设施。一是逐步完善各旅游经济区通往旅游景区(点)的道路设施,按二级公路的标准,全面铺设好景区(点)道路,亮化、绿化各景区(点)的道路。二是加大旅游景区(点)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能够全面满足当地群众和游客的生活、消费需要。三是加大旅游配套设施项目的建设力度,主要是完善景区硬件设施。继续加快星级酒店的星评工作,到2012年,四星级以上宾馆不少于3家。四是提高旅游运输能力,引进旅游车队和旅游游船项目,全面提升旅游经济区旅游市场的硬件设施档次,增强竞争力。力争通过努力,全面提高我县旅游接待能力和管理服务水准。
(三)针对巽寮湾电、炸、毒鱼和机械拖网等问题。我局将联合有关部门制定强有力的措施,坚持打击“电、炸、毒”鱼非法行为;严格限制机械拖网,防止捕捞过度。有效保护巽寮湾海洋渔业资源,促进巽寮滨海旅游度假区的发展。
(四)针对陆源污染、海上作业污染问题。针对“无证倾倒、超限倾倒或者无记录倾倒”的情况,我局为了全面履行海洋倾废监察管理职能,组织力量主动出击,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打击海洋违法倾废行为。一是通过公布违法倾废举报电话,及时掌握违法倾废船舶的动态。二是加大巡查力度。充分利用现有的执法装备,采取了陆上检查、海上跟踪、蹲点守候、登临检查等方式。
三是要坚决保护环境 ? 防止污染,使资源能够再生和持续发展,严禁破坏海洋生物生存环境的项目上马。四是开展开展打击海洋违法倾废的联合行动。五是为减轻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对近岸海域的污染问题,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完善治污基础设施,改善沿海海洋环境。六是加强船舶各个角落可能发生的跑油、冒油、滴油、漏油等情况都要进行严密检查,查堵漏油源头。七是严厉打击海上违法作业船只及有关工作人员。
五、打造滨海休闲旅游基地、加强海洋环境保护建议
随着我县海洋渔业经济,特别是滨海旅游业的大发展,海洋生态环境资源成为我们稀缺的资源之一。惠东到近岸海域的生态环境问题涉及到方方面面,如何围绕打造滨海休闲旅游基地 科学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各方长期不懈的共同努力。
1、严格控制污染源头,建立陆源污染排放总量控制制度。一是对新上项目,按照海洋功能区划进行审批,控制新污染源,凡不符合环境保护条件的,一律不予批准;对原有项目,重新进行环境评价,对达不到环保要求限期整改。二是在河流、海湾和近岸海域环境容量研究的基础上,加强对排污总量控制制度的研究,制订切实可行的排污总量实施方案。三是加强对政策指导的研究,鼓励企业绿色生产,教育和引导企业把追求环境效益摆上重要位置,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共赢。五是指导沿海企业实行清洁生产,最大限度地减少废水排放。
2、加强执法力度,真正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加强对政府环保职能部门的执法监督,严厉打击了采挖海砂等非法行为,保护我县的海洋资源和海洋生物栖息地。
3、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增加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旅游业投入。我局将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增加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旅游业方面的投入,加快推动我县海洋生态环境和滨海旅游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4、积极开展海洋环境保护的宣传工作。为了提高全社会海洋与渔业法律意识,保护海洋环境。我们采取多种形式,利用重大节庆活动和深入基层召开环保知识宣讲现场会等广泛宣传环保知识。并 利用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介,提高全民海洋与渔业生态环保意识,同时也推动我县旅游业的发展。
5、加强考洲洋的环境治理,打造惠州西湖。为进一步保护我县考洲洋生态环境,促进海域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发展,打造一个惠东的“西湖”。一严禁当地渔民在考洲洋违规设置定置网、网 塭。二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向考洲洋海区排放陆源污染物。三严格控制向考洲洋倾倒废弃物。四禁止毁坏考洲洋海区沿岸和潮间带的防护林、风景林、风景石和红树林、珊瑚礁等维护生态平衡的物种。
6、做好人工鱼礁建设和 增殖放流 的工作。进一步修复和改善海洋生态环境,营造海洋生
物适宜的环境条件,培育海区生物多样化,恢复海洋资源和增加渔获量,促进渔业经济和滨海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7、加强对外合作。要大力加强与广州、深圳、东莞、惠州、佛山等主要客源地的旅游部门和企业的联系,通过加强政府部门之间的行业管理联系、资金来源渠道联系、商务合作联系,采取直发旅游班车、直发游船、包车旅游等形式,不断增加客源。同时,引进先进旅游城市的旅游操作经验,促进惠东旅游业快速发展。
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是重大的,它关系到惠东县海洋渔业经济发展,特别是滨海旅游业的大发展。它要求我们都应作到了解环保、支持环保,提高对海洋环境保护的防范意识。促进我县经济、海洋生态环境和旅游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把惠东建设成为珠三角经济、社会和环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生态示范区。
发表日期:2010年5月20日
第三篇:可持续发展与经济
第七章
清洁生产与可持续发展
面对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资源日趋短缺的局面,工业发达国家在对其经济发展过程进行反思的基础上,认识到不改变长期沿用的大量消耗资源和能源来推动经济增长的传统模式,单靠一些补救的环境保护措施,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的,解决的办法只有从源头到全过程考虑。为此,清洁生产应运而生。
第一节
一、清洁生产概念
1996年联合国环境署对清洁生产的概念定义如下:清洁生产是指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期增加生态效率并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对生产,清洁生产包括节约原材料,淘汰有毒原材料,减降所有废物的数量和毒性。对于产品,清洁生产战略旨在减少从原材料的提炼到产品的最终处置的全生命周期的不利影响。对服务,要求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和所提供的服务中。
《中国21世纪议程》对清洁生产的定义是:清洁生产是指既可满足人们的需要,又可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和能源并保护环境的实用生产方法和措施,其实质是一种物料和能耗最少的人类生产活动的规划和管理,将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或消灭于生产过程之中。
二、清洁生产的意义
实践证明,沿用以大量消耗资源和粗放经营为特征的传统模式,经济发展正愈来愈深地陷入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两大困境:一是传统的发展模式不仅造成了环境的极大破坏,而且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加速了自然资源的耗竭,使发展难以持久;二是以末端治理为主的工业污染控制政策忽视了全过程污染控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污染。
而清洁生产恰能较好地解决这两方面的问题,具有以下显著优点。
(一)清洁生产一方面用节能、降耗、减污和降低生产成本,改善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可大大减少末端治理的污染负荷,节省大量环保投入(一次性投资和设施运行费),提高企业防治污染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二)清洁生产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和能源,通过循环或重复利用,使原材料最大限度地转化为产品,把污染消灭在生产过程之中。通过改进设备或改变燃烧方式,进一步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既可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量与排放量,又可节约资源与能源,用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大的收益,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三)清洁生产可以避免和减少末端治理的不彻底而造成的二次污染。因为清洁生产采用了大量的源头削减措施,既可减少含有毒成分原料的使用量,又可提高原材料的转化率,减少物料流失和污染物的产生量及排放量,因此而减少二次污染的机会。
(四)清洁生产可最大限度地替代有毒的产品、有毒的原材料和能源,替代排污量大的工艺和设备,改进操作技术和管理方式,从而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和工作环境,提高工人的劳动积极性和工作效率.(五)清洁生产可改善工业企业与环境管理部门间的关系,解决环境与经济相割裂的矛盾。
三、清洁生产的目标
对于产品,清洁生产意味着减降产品从原材料使用到最终处置的全生命周期有不利影响的能源,取消使用有毒原材料,在生产过程排放废物之前减降废物的数量和毒性。因此,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就是使用清洁的原、辅材料,通过清洁的工艺过程,生产出清洁的产品,清洁生产谋求达到两个目标。
(1)通过资源的综合利用、短缺资源的代用、二次能源的利用,以及各种节能、降耗、节水措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缓资源的耗竭。(2)减少废料与污染物的生成和排放,促进工业产品的生成、消费过程与环境相容,降低整个工业活动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
四、清洁生产的内容
(一)清洁的能源
1、常规能源的清洁利用,如采用洁净煤技术,逐步提高液体燃料、天然气的使用比例;
2、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如水力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利用;
3、新能源的开发,如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潮汐能、地热能的开发和利用;
4、各种节能技术和措施等,如在能耗大的化工行业采用热电联产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
(二)清洁的生产过程
1、尽量少用、不用有毒有害的原料,这就需要在工艺设计中充分考虑;
2、无毒、无害的中间产品;
3、减少或消除生产过程的各种危险性因素,如高温、高压、低温、低压、易燃、易爆、强躁声、强震动等。
4、少废、无废的工艺,5、高效的设备;
6、物料的再循环(厂内、厂外);
7、简便、可靠的操作和控制,8、完善的管理等等。
(三)清洁的产品
1、节约原料和能源,少用昂贵和稀缺原料,利用二次资源作原料;
2、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以及使用后不含有危害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因素;
3、易于回收、复用和再生;
4、合理包装;
5、合理的使用功能(以及具有节能、节水、降低躁声的功能)和合理的使用寿命;
6、产品报废后易处理、易降解等。
能源高效率的转化成产品,减少有害环境废物的排出。对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物和能源,实行再利用,做到变废为宝,化害为利;三是向社会提供清洁产品,这种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对人体和环境不产生污染危害或将有害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四是在商品使用寿命终结后,能够便于回收利用,不对环境造成污染或潜在危胁;五是完善的企业管理,有保障清洁生产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并监督其实施。同时建设一个整洁、优美的厂容厂貌。
五、清洁生产的理论
(一)废物与资源转化理论(物质平衡理论)
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越多,则原料(资源)消耗越大,废料是由原料转化而来。清洁生产使废物最小化,其实质在于原料(资源)得到了最有效利用。生产中的废物具有多功能特性,一种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可作为另一种生产过程中的原料(资源),资源与废物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清洁生产最好地体现了资源利用最大化,废物产生最小化,环境污染无害化。
(二)最优化理论
清洁生产实际上是求解满足生产特定条件下使其物料消耗最少,而使产品产出率最高的问题。此问题的理论基础是数学的最优化理论。很多情况下,废物最小量化可表示为目标函数,而清洁生产则是求它在约束条件下的最优解。
(三)社会化大生产理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用最少的劳动消耗,生产出最多的满足社会需要的产品,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最高准则。马克思曾预言:机器的改良,使那些在原有形式上本来不能利用的物质获得一种在新的生产中可以利用的形式,科学的进步,特别是化学的进步,发现了那些废物的有用性。当今社会化大生产和科学进步,为清洁生产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第二节
一、持续发展的理论使工业发达国家逐渐认识到人类应该适应增长和发展的需要,改变对资源和环境进行掠夺式的传统发展模式,向不超出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变。
清洁生产给人们以全新的概念,即把工业生产污染预防纳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度;可持续发展理论成为清洁生产的理论基础,清洁生产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实践,以保证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
清洁生产谋求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和产品设计过程中,防止污染空气、水和土壤,减少废弃物,以减少对人类的危害。清洁生产也是一种认识世界的哲学思想,一般认为,伴随经济增长必然产生污染,但必须将污染控制在一种相对能接受的水平。经济发展要考虑到自然生态环境的长期承载能力,使环境和资源既能满足经济发展目标的需要,又能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足以支持后代人的潜在需求。与此同时,对环境保护要充分考虑到一定经济发展水平下的经济支持能力,采取积极可行的环境政策,配合和推进经济发展。因此,清
洁生产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方案。
二、实施清洁生产的途径、方法与步骤
清洁生产包括清洁的能源、清洁的生产过程和清洁的产品,是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行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1、可持续生产的可持续的生产是物质资料的生产、人类自身的生产和环境生产相互适应、相互平衡的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人类自身的生产和环境的生产相互适应的理论对于指导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2、三种生产的协调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协调需要具体的操作,协调操作就需要有能正确指导操作的理论、准则、方法和技术。要使三种生产的运行关系从不和谐转变为和谐,关键在于协调三种生产之间的联系方式和内容,以确保整个系统的和谐运行,要协调各个生产环节内部运行的目标和机制,以保证三种生产的发展和三种生产之间的正确联系。
(1)加强环境管理
深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加强环境管理的重要方面。环境影响评价是对人类社会行为通过三种生产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预测,然后在此基础上去评价它们对三种生产和谐运行的贡献(正负、大小),并据此对人类的社会行为进行调整。
(2)开展环境建设
根据三种生产理论,应该开展环境建设。具体来说就是调配人力资源和资金的投向,保证环境建设的投入。环境建设不同于传统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它的根本任务不是为人的生产这个环节提供生活资料,而是协调三种生产之间的关系,保证环境能源源不断地提供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进而从根本上去解决人类社会发展不可持续性的一个重大的基本措施
(3)协同社会行为人类的社会行为由政府行为、市场行为和公众行为组成,其中政府行为处于主导地位。政府可以把属于自己的各种手段结合成一个系统的整体行为,去提高公众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从而去调控人口的增长,改变单纯追求物质享受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并在注意向物质生产投放人力资源的同时,注意向环境生产投放人力资源,等等。当然,政府也可能因为认识滞后或者短期利益的驱使,不顾环境生产的承受能力,去迎合物质资料生产单纯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倾向,去刺激公众追求高消费的倾向。这就需要具有自觉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公众去约束政府的行为。
(一)可持续的生产
(二)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资源的合理开发、持续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为了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首先要正确鉴别原材料,列出目前和将来能用的组成部分,制订将其转变为产品的方案。
1、实行跨行业协作
2、减少环境污染
3、二次资源综合利用
(三)清洁生产的意识形成与技术推广
1、清洁生产意识培育
要深入有效地推行清洁生产,使不同层次的管理者,特别是企业的高层管理者了解清洁生产,认识到清洁生产对于企业节约成本、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树立良好环境保护形象的重要作用至关重要。
2、清洁生产技术推广
清洁生产是一种思想,是高层次的、覆盖面非常广的,体现在工业布局、国民经济计划、经济发展方针和产业政策等诸多方面。为了对清洁生产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加强清洁生产技术的研发,促进清洁生产技术的扩散非常重要。企业是清洁生产的主体,像环境保护一样,要真正把清洁生产从一种战略变为企业的实践,必须要各方面的通力合作,广大企业的积极参与,甚至是全民的自觉行动。
(四)实施清洁生产的政策体系
1、明确机构组织和实施主体
2、建立完善的政策体系(1)
支持企业推行清洁生产,财政给予必要的资金保障和倾斜。(2)对于推行清洁生产的企业,在税收减免方面给予优惠。(3)对推行清洁生产的企业,实行加速折旧制度,刺激企业的技术改造和运用新技术、新设备向清洁生产发展,促进企业推行清洁生产。(4)创建清洁生产的市场机制,培育清洁生产的需求市场。
3、将推行清洁生产纳入法制轨道
(五)工业生产过程的清洁生产
1、源削减(1)改进产品设计、调整产品结构。(2)用无害或少害的物料,不产生或少产生污染物(3)改革工艺和设备,开发全新流程。(4)加强管理。
2、废物循环利用,建立生产闭合圈(1)将流失的物料回收后作为原料返回流程中;(2)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经适当处理后作为原料或替代物返回生产流程中;(3)将生产过程中生成的废料经适当处理后作为其他生产过程的原料回用或作为副产品回收。
3、发展环保技术,搞好末端治理
(1)必须清浊分流,减少处理量,有利于组织再循环,(2)必须开展综合利用,从排放物中回收有用物质;(3)必须进行适当的预处理和减量化处理。
第三节工业生态系统与工业生态学
一、工业生态系统
工业生态系统是人造系统,它是所有企业、行业和部门的总和,是通过对自然资源加工生产物质资料的事业。工业除制造业之外,还包括采掘业、建筑业、运输业以及供电、供热、供水等公用事业。工业系统本身是经济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个组分众多、纵横交错的复杂系统。与工业系统相关联的还有自然系统(土地、农田、森林、等)、社会系统(政治、法律、组织、安全保障等)以及技术系统(厂房、动力、机器、工艺、科技开发等)。工业系统的中心是人,人的劳动组织、人的劳动和智力的投入以及人的消费需求的推动。
工业生态系统动作示意图(见表格)
实现物质转化、能量流动的工业活动,在某种程度上是与生物活动类似的。两者都是按取自环境→生物体(企业)→返回环境的方式运作,其本质都是一种代谢的过程。因此,工业生态系统的设计在某种程度上是在模拟自然生态系统。在这样的工业生态系统里,能源和材料的消费被最优化了,一个过程的排放物可以作为另一个过程的原材料。
一个良好的工业生态系统应该是如下的情况:
(一)生态系统惟一的能量来源是太阳能;
(二)浓缩的有毒物质只在当地生成和使用;
(三)效率、生产率与弹性之间必须处于动态平衡,如果过多强调前两点而忽视了弹性就会造成系统的脆弱,并可能导致系统崩溃,(四)通过物种的高度多样性和相互之间复杂的关系,生态系统在遭受变化时能保持一定的弹性,许多关系是通过自我组织过程来维持的,而不是自上而下的控制;
(五)在生态系统内,每一物种都独立活动,然而它们的活动模式与其他物种的模式联合结成网络,合作和竞争并存并保持平衡。
二、工业生态学
工业生态学是起源于清洁生产的,是清洁生产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工业生态学是生态学家、环境学家和产业界都在不断扩展和深化清洁生产的概念和内容的情况下,提出的一种系统化和一体化的新的环境管理思想。
工业生态学的提法始于1989年,由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研究部事总裁罗伯特·福罗什和负责发动机研究的尼古拉斯·加罗布劳斯在《科学美国人》上发表的题为《可持续工业发展战略》文章。在这篇文章中提出:“在传统的工业体系中,每一道制造工序都独立于其他工序,通过消耗原料生产出即将被销售的产品和相应的废料;我们完全可以运用一种更为一体化的生产方式来代替和种过于简单化的传统生产方式,那就是工业生态系统。”
我们对工业生态学的定义是:它是一种以可持续为基础来管理人类活动的方法。这种方法是:第一,设法将人类系统与自然系统进行充分地结合;第二,减少对能源和材料的使用;第三,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系统可承受程度产生的生态影响。
三、卡伦堡共生体系和生态工业园区
生态工业园是建立在一块固定地域上的由制造企业和服务企业形成的企业社区。在该社区内,各成员单位通过共同管理环境事宜和经济事宜来获取更大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整个企业社区所能获得的效益比单个企业通过个体行为最优化所能获得的效益之和还要大。生态工业园的目标是在最小化参与企业的环境影响的同时提高其经济绩效。包括通过对园区内的基础设施和园区企业(新加入企业和原有经改造过的企业)的绿色设计、清洁生产、污染预防、能源有效使用及企业内部合作。同时也要为附近的社区寻求利益以确保其积极的发展。
(一)卡伦堡共生体系
卡伦堡是一个仅有2万居民的工业小城市,位于北海之滨,距哥本哈根以西100公里左右。开始,这里建造了一座火力发电厂和一座炼油厂。随着年代的推移,卡伦堡的主要企业开始相互间交换“废料”:蒸汽,(不同温度和不同纯净度的)水,以及各种副产品。80年代以来,当地发展部门意识到它们逐渐地,也是自发地创造了一种体系,他们将其称之为“工业共生体系”。关于卡伦堡共生系统,我们归纳三点结论: 第一,共生系统的形成是一个自发的过程,是在商业基础上逐步形成的,所有企业都从中得到了好处。每一种“废料” 供货都是伙伴之间独立、私下达成的交易。交换服从于市场规律,运用了许多种方式:有直接销售,以货易货,甚至友好的协作交换(比如,接受方企业自费建造管线,作为交换,得到的废料价格相当便宜)。第二,共生体系的成功广泛地建筑在不同伙伴之间的已有信任关系基础上。卡伦堡是个小城市,大家都相互认识。这种亲近关系使有关企业间的各个层次的日常接触都非常容易。第三,卡伦堡共生体系的特征是几个既不同又能互补的大企业相邻。要在其他地方复制这样一个共生系统,需要鼓励某些“企业混合”,使之有利于废料和资源的交换。
(二)工业生态园区在90年代初出现了“生态工业园区” 的概念。在一个园区中,各企业进行合作,以使资源得到最优化利用,特别是相互利用废料(一个企业的废料作为另一个企业的原料)。不过,“园区”的概念不应使人们理解成一定是某个在地理上毗邻的地区,一个生态工业园区完全可以包括附近的居住区,或者包括一个离得很远的企业,如果它是唯一能处理在园区现场不能处理的稀有废料的企业的话。生态工业园区的观念区别于传统的废料交换项目的地方是,它不满足于简单的一来一往的资源循环,而旨在系统地使一个地区的总体资源增值。
第四篇:环境生态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生态与可持续发展》课程论文
我国环境生态问题与及相关对策
作者:刘祥志 学号:20150926 班级:财务201502
2016年12月06日
内容提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也是经济得以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它是一种资源,但利用不当时,它也会成为一个问题。本文作者基于对《环境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的学习以及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结合自身专业,就我国当今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对应的对策给出了一些自己看法。关键词:环境生态可持续发展对策
引言
1.背景:
随着我国不断发展的经济,显著提高了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同时在享受这越来越丰富的物质和精神产品的时候,也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也在承受极端丰盛的物质和精神生活而带来的环境阵痛。我们的生活被植被破坏、土地退化、水土流失、锐减的生物多样性等等环境问题时刻困扰着,我们刚刚建立起来的美好家园被不断破坏着,制约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面对着不断恶化的生态形势,生态文明亟待建设。早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面对此种情况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西方社会就开始关注,并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
二十一世纪以后,国际社会的主流话题以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点,在我国把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成为当下现实而又迫切的任务。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构想被党中央适时地提出,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党的十七大上,生态文明这一概念被提出,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上,提升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与经济、文化等其他四个方面的建设同等重要。党的十八大强调要大力推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进一步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一时间我国环境保护领域的重要话题成为生态文明,解决我国的环境保护问题通过建设生态文明这一渠道也成为了社会的广泛共识。
2.意义: 世纪以来,随着不断扩展人类的实践活动的广度和深度,对自然的改造进程,人类也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阶段。与此同时,发生了重大变化的还有人类的生存环境,突出表现在:可再生资源的难以为继,自然资源过度开采和利用,非可再生资源走向枯竭,土地荒漠化的飞速扩展,生物品种多样性的不断锐减。不断涌现的这些问题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人们:我们需不需要对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进行保护?我们的发展方式还能否持续?通过研究来解决和分析这些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建设我国的生态文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近些年来,我国的学者不断通过各种研究方法探索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和实践,取得了一些成绩,也暴露出一些不足。有的突出对国内具体环境问题的研究,有的侧重对国外研究成果的分析,导致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尚未形成系统性和全面性。必须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研究生态文明,研究范围以我国所处的特定历史阶段,找出进行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方法,找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促进不断解决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
当前我国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1.水环境:我国水资源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但主要河流有机污染普遍,面源污染日益突出。辽河、海河污染严重,淮河水质较差,黄河水质不容乐观。主要流域(水系)的断面监测结果表明,63.1%的河段失去了饮用水功能。如辽河流域52个水质监测断面中,劣5类占69.3%。主要湖泊富营养化严重,如云南滇池流域,13个水质监测点均属劣5类,滇池水变黑发绿,水生物大量消亡,水体中的总磷、总氮、化学需氧量及有毒有害物质等污染物的超标率,低的为50%,高的达80倍之多。近岸海域水质劣4类31.5%,东海海区高达53%。
2.大气环境:我国的大气环境污染仍然以煤烟型为主,主要污染物是悬浮颗粒物(TSP)和二氧化硫。少数特大城市属煤烟与汽车尾气污染并重类型。在国家环保总局监测统计的338个城市中,40.5%的城市超过国家空气质量3级标准,60.0%的城市TSP浓度年均值超过国家2级标准,28.4%的城市二氧化硫浓度年均值超过国家2级标准。酸雨问题依然突出,覆盖面积占国土面积的30%,呈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3.工业固体废物:1999年,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7.8亿吨,其中,县及县以上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65亿吨,占83.3%。危险废物产生量为1015.5万吨,比上年增加41.5万吨。工业固体废物的堆存占用了大量的土地,并对空气、地表水和地下水产生二次污染。
4.森林、草源的生态功能急剧衰退,土地退化日益突出:我国土地总积居世界第3位,人均0.777公顷,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三分之一。人均耕地面积0.106公顷,为世界人均数的43%。我国耕地总体质量不高,全国大于25度的陡坡耕地近600万公顷,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的只占40%,中低产田占79%。全国森林面积1.3亿公顷,人均0.1公顷,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7.2%;森林覆盖率13.9%,为世界的53.46%。人均草地面积仅.03公顷,约为世界人均的二分之一。这些紧缺的赖以生存的生态资源,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衰退: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67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38%,每年新增水土流失面积1万平方公里;荒漠化土地面积达到262万平方公里,目前每年还以2460平方公里的的速度扩展;盐碱化面积占到国土面积的8.5%;生态功能显著的天然林、成熟林的比例不断下降;西部高原、山地生态脆弱区的水源涵养林砍伐严重;人工林树种单一,病虫害严重;草地退化面积约87万平方公里,占可利用草场的三分之一,目前仍以2万平方公里的速度增长。
5.生物多样性锐减:生物物种是否丰富,生态系统类型是否齐全,遗传物质的野生亲缘种类多少,将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繁衍、发展。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但目前有15%一20%的动植物种类生存受到威胁,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大熊猫、东北虎、华南虎等20个珍稀物种分布区域缩小,种群数量骤减。在联合国《国际濒危物种贸易公约》中,我国占了四分之一。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
现阶段,面对我国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突出问题,找到一条科学的、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就成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生态文明作为一种理想的境界和可以实现的目标与我国的阶段发展特征相适应,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思想观念 1.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文明意识 生态文化是一种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生态观念,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调整了传统意义上人与自然之间不平等的落后观念,自然不是人类活动的被动改造对象,而是对人类活动能起到能动的反作用的客观对象。要实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就必须大力弘扬生态文化,不断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由于我国的生态文化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处于在实践中不断摸索的阶段,所以我们必须不断地吸收和借鉴古今中外的一切优秀生态文化建设成果,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在立足我国生态文化建设的历史阶段的基础上,不断吸取其中精华,动员全社会参与建设生态文化,是之成为提高全生态文明的重要动力来。2.调动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热情
人民群众决定着社会的变革,创造着历史。积极动员公众参与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实现建设生态文明的伟大目标。为了增加公众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我们要通过各种方式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可以使用网络宣传、电视公益广告和邀请有影响力的社会明星宣传保护生态环境重要性等方式,这些在很多国家都证明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保护生态环境需要每个人积极行动,需要每个人积极努力地为实现我国的天蓝、地绿、水清的生态目标而努力。
(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治国方略,依法保护生态环境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还需要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要及时、有效地依法梳理群众提供的环境污染线索,进行有效排查,并对发现和处置重特大环境污染事件中提供有效信息的群体和个人给予物质奖励,并做好保密工作。同时,要做好环境执法工作的依法公开、透明,鼓励群众监督,加强执法队伍管理,努力打造一支人民群众满意的环境执法队伍。
(三)加强生态文明的机制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相关的机制建设作为有效保障,党的十八报告提出大报告提出,“要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机制,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态文明理念统领我国的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
1.破除生态文明建设体制障碍 我国目前和今后都将处在工业化的进程中的一段时间内,资源约束将始终伴随着这个过程,减少资源对中国的工业化进程的限制,是建设我国生态文明的重要任务,同时,我们也应该清楚的看到,制约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机制障碍依然存在。要建立更加灵活高效的生态文明体制就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根据我国生态环境形势的特殊情况,构建科学合理的中央和地方环境保护权责。中央环保部门要突出对重特环境污染问题、地区间、行业间难以协调和解决的,对环境容易造成恶劣影响的环境问题的管理,并承担相应的责任,保证国家不会发生重特大和难以解决的环境污染事件。地方环境保护部门要突出对所辖区域内的环境问题进行有效管理,充分发挥自身在治理这些环境问题时天时、地利的有利条件。二是要继续完善跨区域环境问题的管理能力。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些地区不断加强的经济联系,跨区域发展带的正逐步形成。可是,环境问题是在这些领域也尤为明显。只有不断加强对这些区域的环境发展能力,才能促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我国各个地区的环境保护督查中心的环境保护能力,不断加强对它们的管理。首先,在保证人员编制的基础上,充实财政投入,维持的重要方略,保护生态环境,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必须走在前面。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总目标,也必须依靠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的保驾护航。在具体的实践中,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A.政府要加强生态立法工作
要根据我国现阶段的生态保护情况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生态总目标、总要求制定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并适时的对原有的不适合现实情况的生态法律法规进行修订,通过生态立法来实现我国发展的最低生态成化。
B.环境执法部门要严格环境执法
严格执法是环保部门的重要责任,严格执法应该成为每个执法部门每个执法者重要使命,否则环境立法工作做得再好也没有任何意义。各级环保部门在环境执法过程中要做好摸排工作,对所在辖区内主要污染企业、污染行业的污染情况要进行经常性的摸排检查,掌握有力证据,在此基础上要敢于亮剑,给污染企业和个人以最大的法律打击。在环境保护各级督查中心同地方环境保护部门之间,进行责任划分,明确它们各自职责,防止出现责任冲突和责任真空。在信息资源共享方面,要不断升级报告系统,实现督查中心和地方当局的信息时时畅通,形成信息共享机制,提高它们的工作效率。
(四)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也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技术支撑,没有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生态文明建设也将举步维艰,难以成功。对于向我国这样一个后起的生态文明建设国,大力发展生态科技是不断缩小同发达国家差距的重要手段。有科学技术这个有力杠杆,必将有力地支撑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这座大厦。党的十七大报告的要求,“要大力发展先进适用技术„„使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
首先,我们必须继续加强生态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能力。可以改善生态环境的保护能力,以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的能力,关键在于是否对生态和科技实力不断提高,生态技术或增加生态科学和技术研究的终极保护,发展能力不断提高,这是绝对不会产生国际依赖心理。注重培养环保技术人才,创造一个有利的环境。其次,研发成果和应用,促进了科学技术的生态化,继续为推动中国环保产业发展的市场化方向发展而努力。不断推进的应用绿色技术,带来了循环利用等先进技术的应用,推广了的气候友好型技术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更新,以促进、扩大环保产业,为保证了污染防治、环境容量的扩大,提高了绿色技术的发展。同时,要敞开国门,把国际社会节能、环保的新技术,新理念吸收过来,国际社会的相关研讨会,成果展示会也要积极参加,寻求合作。
参考文献:
[1]靖林.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导师:赵丽欣.河北师范大学,2014.[2]李悦.基于我国资源环境问题区域差异的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导师:成金华.中国地质大学,2015.[3]杨凯民.我国的环境生态问题及可持续发展对策[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0,06:57-59
第五篇:环境友好生态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友好生态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友好生态与可持续发展建设加强措施的探讨
【摘要】文章从环境友好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出发,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环境友好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建设措施,为当前环境友好型生态社会以及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关键词】环境友好生态;可持续发展; 0.引言
从环境友好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中可以得知,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受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和自然灾害的影响,我国生态环境的恶化程度正在逐步加强与恶化,并导致我国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的滞后。在这一局面下,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作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从环保的角度出发,加强对环境友好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建设力度有着重要的环保价值。1.环境友好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环境友好生态所指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共生的一种社会形态[1]。在环境友好生态下,其所建立的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由环境友好型的技术、企业、产品、产业、学校和社区等组成的,并包含着有利于环境的生态和消费方式,以及对人体健康和环境没有不良影响的各种活动等。环境友好生态的提出是受当前日益恶化环境问题的影响,其致力于对环境问题的根本解决,非常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既满足当代人又满足人类后代需求的发展形式,其对社会的不仅不会具有危害,还在一种密不可分系统基础上,实现着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目的,保护着人类所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中,其可持续发展的进行是从经济、生态和社会三个方面开展的,并在公平性原则、共同性原则和持续性原则中,促进着人与自然的协调共生,改善和提高着人类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发展的长远战略。2.环境友好生态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可持续发展所强调的是发展,同时认为发展是人类所共同而又普遍性的权利,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权利都是平等的,不容剥夺的[2]。从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式分析,部分发展中国家依旧承受着来自贫穷和生态恶化两方面的压力,贫穷导致着生态的恶化,生态的恶化又加剧着贫穷。所以,可持续发展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讲,发展是首位,而只有得到发展,贫穷的问题才能得到解决,促使人类向现代文明的迈进。
在可持续发展的建设中,其将环境友好生态的建设作为了实现发展的重要内容,这主要是因为,生态环境的友好不仅在社会的发展中,直接或间接的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还为向发展提供着适宜的环境和资源[3]。可持续发展将环境友好生态作为了衡量社会发展水平、发展质量、发展程度的客观标准之一,并认为环境友好生态中所具有的权利和义务是相对的,是一种平等而又统一的关系,需要得到他人的尊重和维护。在当前社会的发展,以及社会发展的现实情况中,环境和资源的支撑显得越来越重要,同时,在传统发展中环境和资源急剧衰退的影响下,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更需要环境生态的支持。在环境友好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建设中,生态环境的友好保证着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并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物质和精神享受的同时,还为人类提供着一个舒适、安全、清洁和优美的友好生态环境。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得知,友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并为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提供了必要的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着生产结构的调整和资源的合理配置,而在可持续发展得以实现的基础上,又促进着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因此,环境友好生态和可持续发展呈现着一种紧密相联、相辅相成、互为吸收的关系。3.加强环境友好生态与可持续发展建设的措施 3.1倡导建设友好生态的伦理价值观
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一直都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石,而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是我国目前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战略保证。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谐社会的建设就成为了空中楼阁。环境友好生态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党的一个新提法,它所指的是全社会都采取一种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活、生产与消费方式,自上而下的在社会中建立一种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在这一关系得以建立的基础上,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不仅得到了改善,还促使着人与资源和谐相处的有效实现。在这一发展局势下,我党和全面人们都需要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依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和自然观念,严厉杜绝生活中不符合我国国情和大肆铺张浪费事件和思想的存在,将人与资源和谐相处的原则渗透到社会管理中的一切事物之中。3.2发展循环经济建设
循环经济的发展与建设就是走高科技、资源消耗少、经济效益好、人力资源得以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加快转变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与消费方式[4]。同时,在这一循环经济的发展建设中,其可以从七个方面实施:
一、以环境的保护为核心,努力实现产业的生态化发展,以“减量化、再使用、资源化”的原则为出发点,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益;
二、将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节约作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主要建设内容;
三、经济发展中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对工业园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实施生态化的改造,提高产业发展中环保的准入门槛,将生产中消耗量和污染量比较大的建设项目合理的给予限制和禁止;
四、工业生产中对污染物的排放总量进行控制,以降低产品在单位产值中的污染物排放和能源物损耗;
五、取强制淘汰的项目,强制性的将技术落后、资源浪费大、环境污染程度高的生产技术、工艺设备以及企业淘汰;
六、积极采取有效的经济手段、采用先进的市场运营机制,在各行各业中肠道将资源节约和降低污染排放的理念;
七、对各类循环经济试点示范继续推进。3.3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社会的稳定发展和环境的安全性需要对突出性的环境问题给予良好的保护,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严格的采取积极的措施保护人类的饮用水源,重点流域海域中的污染情况加强防治,争取获得实质性的成效。其次,在现代社会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过程中,对城市的建设实施优化布局与规划,加强城市中基础设施的环保建设力度,不断的提高城市中垃圾和污水的处理率,对城区中的河湖水系、天然林草等自然遗产积极的保护[5]。再次,加快治理煤电厂中冶金、建材、化工等行业的大气污染情况,对新能源大力发展,以提高城市能源的利用效率,以减少大气污染和酸雨污染的程度,并在核电工程的建设中加强安全监管力度,确保核与辐射环境的安全。最后,加强农村的环保力度,转变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在农村中大力发展具有生态性的有机农业,对农村环境实施综合性的整治,切实保障农产品的安全。在此基础上,突出性问题的解决还需要从对自然环境的发展规律出发,加强生态保护的力度,做好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功能区的管理与建设,防止新破坏的产生。3.4不断培育环境友好的文化氛围
在人类的发展历程中,由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环境破坏是非常严重的,还是不可预估的。从我国频发的地震和东南亚频发的海啸的总结中,针对环境友好文化氛围的建设与培育,我国部分科学家认为只有对自然环境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给予认识,在认识中尊重并敬畏大自然,人与自然才能得到和谐的相处。此时,以文学、艺术、教育和科学技术为依托,在全社会中形成一个良好的环境友好生态理念,以一种尊重和敬畏的态度对待大自然,这样才能够有效的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环境友好生态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4.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社会中,环境友好生态和可持续发展一直被人们所提起,而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以宏观发展的视角为依托还需要具备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从这一生态发展需求出发,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其所走的道路就是在生产得以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人民生活的富余,为人类创造一条文明的发展之路,建设一个友好的生态社会,并在这一建设的过程中,促进人与环境、经济和资源的协调发展,以及社会的永续发展,更加友好的造福于子孙后代。【参考文献】
[1]安和平,陈爱平,杨圣波.创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推进生态文明示范的思考[A].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2]杨媛媛.基于生态文明的安徽中小企业生态化建设路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3]彭一鸣.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与生态化[D].江西师范大学.2011.[4]胡永.试析环境友好视阈下生态政治建设[J].前沿.2013,(11):151-153.[5]丁家胜,姚树超.城区园林绿化建设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策略[J].现代园艺.2013,(1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