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市经合办关于改善发展环境情况的调研报告
市经合办关于改善发展环境情况的调研报告
根据市政府统一安排,市经合办组织力量,成立调研组,由蔡建中副主任带队,从2月上旬到3月上旬,分别赴仙居县官路镇和广度乡开展蹲点调研。此次调研活动围绕改善发展环境这一主题,带着问题,采取座谈、走访等多种形式,深入企业、农业合作社和农户,分别与乡镇领导、机关中层、村两委代表、企业代表、专业合作社代表和村民代表面对面沟通交流。通过摸实情、听真话,倾听基层干部和群众的心声和诉求,了解当地经济发展情况和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困难。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官路镇和广度乡基本情况
官路镇距县城9公里,共有29个行政村,6904户,人口21838人,耕地面积12000亩,山林面积74000亩,全镇共有工业企业70家,聚集在石井新桥、东背溪、北岙三个工业小区和萍溪村,其中木制工艺品企业41家,其他为塑料制品业、矿山、食品加工、建材等企业。全镇工业从业人员2011年为3476人。2011年工业总产值53900万元。
广度乡地处平均海拔650米以上的大雷山脉中段,位于仙居县城东北部,距县城24公里,东北与天台县为邻,南接福应街道,西北与磐安县相邻,面积82.5平方公里,下辖24个行政村,86个自然村,2611户,9401人。纯农业、零工业,以种植高山蔬菜、杨梅和药材闻名。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42家。目前正着手实施2000多亩的省重点工程低丘缓坡开发工作。2011年被台州市评为“农业特色强乡”。
二、存在主要问题
通过蹲点调研,基层干部和群众反映的问题多、范围广,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情况。
(一)部分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目标及考核指标一刀切,脱离实际难以完成。目前还存在着不顾地区差异下达硬性指标的现象。硬性考核有余,具体指导不足,一票否决、责任追究的项目过多过滥,逼着干部弄虚作假,非但对经济社会发展难起作用,甚至会引发系列社会矛盾。如广度乡平均每个行政村不到400人(常住人口更少),也被要求村村连锁超市覆盖率达到85%以上。青壮年大量外出,全乡武装工作建应急排都很困难,还要求每村都要建规范化民兵连。计生工作,流出的人大多不好管,流入的人容易管,但考核时主要是户籍所在地的责任。农医保省外目前还不通用,有些常年在外省打工的用不上,也要强制投保。农房保
险也是强制保,理赔的门槛却很高,光墙倒了不赔,空房没人住倒了也不赔,非要里面住着人房倒了才赔,保险的实际效用不能发挥。
(二)服务不够到位,工作伸缩性过大,一些惠农惠民政策还未落到实处。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避重就轻,长期缺乏更新,起不到方便群众知情、办事和监督的作用。内容还主要是机构设置及职能、人事信息以及少量的涉及社会管理的制度,而群众普遍关心、与其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政府信息,如乡镇经济实体的承发包、租赁、拍卖等情况,土地使用、专项资金的使用、政府工作目标及执行情况,债权债务、筹资筹劳、社会保障、公益事业建设等方面的信息几乎没有。在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方面,这几年虽有改观,但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依然很多,服务制度不完善、工作推诿扯皮现象时有发生,脸难看、门难进、事难办的情况也不能说没有。官路镇一家生产商品混凝土的企业,是仙居县从椒江区招商引资过去的,引进时县里签应过的口头承诺都未能兑现,一个建筑违章问题,按规定可以通过罚款处理,但罚款额要县长牵头开个办公会,确定罚款标准,这两年内县领导调动频繁,事情就耽搁下来,审批工作一拖再拖。官路镇另一家企业,生产新墙体页岩砖,属于国家鼓励项目,原材料是山岩山土,这些资源都需通过县国土局拍卖才行,不拍卖就没有原材料用来生产,自己私下买又被严格禁止,有时要到“无米下炊”的地步。农业扶持政策,从总量看力度不少,但补贴到终端,面太广起不到扶持激励作用,如果“抓大放小”,只补贴种植养殖大户,对小户、散户不是很公平。
(三)小微企业发展困难,投资难、融资难、转型难、盈利难等现象仍大量存在。官路镇的70家企业基本处于低、小、散状态,抗风险能力较低。国家宏观调控严控土地,官路镇的41家木制工艺品企业无法扩大再生产,部分企业将易燃原材料堆到天井、过道里,产生很大的消防隐患。从紧货币政策,一些小微企业因融资困难不得不高息借贷,直接考验其生存问题。全球性通货膨胀,导致企业原材料成本大幅上升,结构性的民工荒导致劳动力成本逐步上升,企业的成本压力很大。由于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产出效益低,很多企业没有顺价销售的议价实力,个别企业出现了“加价要死,不加价也死”的经营困局。企业转型升级很困难,官路镇70家企业目前只有1家企业转型成功,另1家企业正在转型中。
(四)农村空心化现象未得到明显改观,农业效益难以持续提高。广度乡户籍人口9401人,目前常住在本乡的还不到3000人。青壮年大多流出,有些是外出打工,有些是送子女到县城念书,一起陪读并兼打工。从事农业的大部分60岁以上,劳动力素质逐年下降,先进技术、先进生产理念得不到推广,基础设施落后,地块很散很小,难以机械化操作和规模种植。农业合作社大多还处于初级阶段,标准要求不一,农产品质量安全难以保证。农民不受合作社制约,价高时卖到别处,价低时硬卖给合作社,难以形成正常有效的市场合作机制。
(五)基层力量薄弱,乡镇人员少、职责多、办公条件差,满足不了工作需要。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大多时候应付不过来。几乎全部审批权都在县级部门,有权有利的站、所,又都实行垂直管理,乡镇政府无法管理,而整治、拆违等责任全部落到没有任何行政执法权的乡镇。随着城乡差距的进一步拉大,乡镇在各类基础设施建设上日益被边缘化,乡镇干部遇上了吃、住、行、医、子女上学难的问题。官路镇工业办公室一共只有3个人,要管理服务全镇70家分布在四个工业小区的企业,主任已57岁,另一位今年即将退休。广度乡一个办公室11块牌,也是为了被动应付检查。干部人员老化、知识结构老化,电脑、传真、扫描等办公设备大多不会使用,这些工作主要依靠大学生村官和少数年轻一点的工作人员。
三、对策和建议
对于上述反映经济发展环境的问题,调研组广泛听取了基层组织和群众意见建议,调研结束后又认真进行分析总结,认为涉及的内容多而杂,需要落实相应政策。从全市角度考虑,调研组认为重点需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梳理考核指标使之更切合实际,发挥真正的以考核促工作的倒逼功能。要因地制宜分类考核,不同地区,考核指标不同;即使指标相同,权重也不同;突出特色,选准定位,宜农则农,宜工则工,把优势做出特色,把特色做出规模。比成绩不唯GDP,看发展更重补短板。对工业乡镇,优先解决工业用地与产业配套建设问题,扶持建设工业园区,对农业乡镇,则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强调保护生态,稳定粮食生产,发展高效农业。通过分类考核,卸掉过去那种不合理、不公平的政绩枷锁,工业经济抓上去了加分,发展现代农业同样加分。
(二)改善审批工作,理顺政企关系。一是持续清理合并行政审批事项,不利于经济发展、妨碍公平竞争的行政审批项目要予以取消。二是简化优化行政审批流程,全面梳理、优化、压缩办事程序、环节和时限。三是压缩审批层级,下放审批权力,把原需要层层报批的事项放权给一线窗口处理。四是借助信息化改造行政审批手段,实行网上远程申报、审批,更好地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投资者。
(三)加强服务管理,要把服务软环境转化成软资源,用以弥补硬资源的不足。该管的要管到位,该放的也要放到位。建立健全“服务企业、服务基层”的长效机制,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取消一切不合理收费,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帮助企业实现无抵押贷款。
(四)重视并加强农村建设。着力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功能,探索实施拓展农产品加工、农超对接的优惠政策。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在更高平台上开展农资供应、产品营销、技术推广、技能培训、信用合作、保险合作等服务。探索建立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有偿退出和跨村、跨乡置换机制。加强农民创业服务,从贷款发放、税费减免、工商登记、信息咨询、技术供给、业务辅导等方面支持农民创业,为农民参与现代农业、来料加工业、家庭工业、休闲旅游业、社区服务业等领域创业提供各类服务。进一步加强对农村教师、医生的培训,继续办好乡村全科医生定向培养,推广城乡学校共同体、乡镇卫生院与村卫生室一体化管理。
(五)注重基层导向,加强基层建设,鼓励乡镇干部扎根基层,为地方经济发展作贡献,为群众谋福祉。一是实行乡镇体制改革,解决责大权小利无的问题。通过规范委托执法职权、合理确定协助义务等形式,逐步建立起权责一致、精简高效的乡镇一级行政运行机制;通过多种有效途径,统筹推进乡镇事业单位改革;积极探索乡镇站所负责人的考核管理,增强乡镇政府对垂直机构的工作协调能力。二是建立新型乡级财政,解决无钱办事的问题。目前乡镇一无税收,二无财源。由于没有钱,群众的实事没法办,群众的困难没法解决,群众便不理解不支持乡镇干部的工作。所以要按照建立公共财政框架目标和事权与财权相对应的要求,切实增强乡镇政府履行职责和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三是将年轻同志、骨干分子充实到乡镇一线工作。市县一级下派的农村工作指导员和录用的大学生村官可以明确兼顾乡、村两级工作,在干部提拔上对乡镇干部要有所照顾和倾斜。
另外,结合本部门承担的工作职责,调研组认为重点需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抓回归企业服务工作。结合“企业服务年”活动,组织成立指导小组,深入回归企业,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梳理企业转型升级思路,尽力协调相关部门,帮助解决融资难、投资难、创业难、盈利难等实际困难,助推回归企业发展。充分发挥在外台州商人、商会的群体优势,以商招商,推动回归工程工作持续纵深发展。二是抓南北协作产业项目合作转移工作。对去年12月第八次南北协作大会签订的项目进行一次全面督查,通过督查促项目履约率、开工率和资金到位率的提升。今年的合作项目在重数量的同时,结合发展规划、产业布局、资源配套、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实际情况,突出质量和实效,推动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提升。
第二篇:关于“改善发展环境”的调研报告
关于“改善发展环境”的调研报告
发展和改革局
为进一步改进机关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效能,更好地推动转型跨越发展,根据区委、区政府在全区开展“进村入企”大走访活动的部署,按照瓯海区级机关“改善发展环境”集中调研活动方案的要求,我局开展了“改善发展环境”集中调研活动。局党组研究成立调研领导小组,下设进村访户组和进企解难组,负责开展“进村入企”调研活动,同时要求各科室结合各自职能、工作实际开展调查活动,调研了解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听取基层和企业对改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意见和建议,有针对性地提出改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对策建议和工作举措。
根据全区统一部署,我局分组开展集中调研活动,共走访村居2个、农户14户,企业5家,召开座谈会3次。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集中调研基本情况
(一)进村访户。这次调研活动走访了大石垟和岷后两个村。①大石垟村坐落于瓯海区泽雅镇,2011年全村村民总计278户1006人,其中外来人口11人,占1.09%。全村劳动力总计600人,其中从事农业劳动为120人,总比占20%。该村村居面貌一般,对于农房改造有意愿的农户为15户,占总户数的5.4%。②岷后村坐落于潘桥街道,2011年全村村民总计255户997人,其中外来人口158人,占比为15.8%。全村劳动力总计647人,其中从事农业劳动为248人,总比占38.3%。该村村居面貌比较好,根据走访调研获悉,该村当期“三分三改”已进入资产量化阶段。
(二)进企解难。这次活动走访了温州聚星电接触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省拓帮混凝土有限公司、温州市筑源混凝土有限公司、温州瑞阳光伏材料有限公司、温州冠盛机械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通过深入企业生产车间、召开座谈会或同企业主交谈等多种形式,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开展服务指导。
(三)科室调研。各科室结合各自职能、工作实际,调查分析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听取社会各方对改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意见和建议,深入剖析查找问题根源,有针对性地提出改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对策建议和工作举措,并形成调研报告,共7篇。
二、当前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存在问题
(一)企业生产经营方面
1、政府优惠政策信息不对称。企业对政府优惠政策和鼓励发展产业存在较多迷茫,对如何办理相关手续也不太清楚。原因分析:一是政府没有统一的优惠政策宣传平台,各部门各行其事,没有很好与企业进行及时对接;二是大部分中小企业办事人员对政策的了解不够全面,不能很好地把握、利用各项优惠政策;三是一些优惠政策的申请和办理存在人际沟通困难,企业主都不抱很大希望,或者在申请时对政策条件不了解,时而中途放弃。
2、转型升级管理和技术支撑落后。在调研中发现,目前我区那些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中小企业,都还存在着转型升级管理和技术支撑方面的较多困难。原因分析:一是因为很多企业主都是白手起家的,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现代企业管理和专业技术教育,后期的培训也难能与实际工作有效对接;二是我区大部分企业无力自主开拓自身的技术系统,都较普遍地接受国际大企业的专业系统,以配套生产国际企业的产品,如以前我区较有特色的箱包企业,大多生产国际品牌配套产品;三是企业技术创新缺少支撑平台,在企业自主创新存在较大的风险,企业技术创新引入较为盲目。
3、生产发展要素制约。当前,我区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问题主要是资金短缺、用地紧缺、人才稀缺等。原因分析:一是融资难。我区银行系统在办理企业贷款时,都还保持较为传统的产权抵押方面要求,而不是“敞开供应”运作良好、拥有好项目的企业;二是用地难。受土地资源制约,我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用地已经成为永远的痛,另外一些企业在征地政策处理也存在较大困难,还有些企业在征地后又与政府的规划发生了冲突,如大好大公司年产1000吨核桃项目,在投入5000万元后,发现有S1轻轨计划经过,而目前又无明确的规划指示,造成项目建设停滞不前;三是招工难。我区企业生产生活环境在经受全国范围的用工环境的考验,如今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要求与企业的用人需求不一致,企业技术的提高程度还赶不上员工对工资待遇要求的提升速度,以致出现招工难、用工荒。
(二)农村生产生活方面
1、经济发展较落后。两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薄弱。大石垟村2011全年村集体经济总收入为50万元,岷后村全年村集体经济总收入仅为30万元,与我区大部分农村相比,较为靠后。在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开发捉襟见肘,缺乏资金来源。
2、农民收入来源单一。岷后村村民中外出打工人数为117人,占总人口数的47.1%,几乎占到全村人口数一半,而大石垟村村民也大多数以外出打工营生,统计显示外出打工人数达900人,占总人口数的89.5%,留守村里的大部分是老人孩子,村民收入主要靠打工所得,其他来源几乎没有。
3、农民生活水平较低。大石垟村2011人均纯收入7000元。岷后村2011人均纯收入低于4600元的有40户共120人,占村民总人口比例12%,其中人均纯收入低于2500元的有10户共30人,占总人口数的3%。
4、农民对政策知晓度低。在走访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当地村民对我区“三分三改”政策及其配套方案缺乏了解,对区里重大项目和总体发展规划知晓度低。
原因分析:一是政策扶持力度不足。区委区政府对村居建设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扶持力度还不够。对农村一些亟待解决的热点、难点、疑难问题的解决还较为滞后。二是村班子开拓能力仍需加强。村两委带领全体村民致富的思想动力较足,但是能力不够,缺乏好的点子、好的方法。三是农民素质尚待提高。几千年封建传统思想和小农经济认识在农民心中没有彻底消除,农民一方面生产积极性高涨,求富致富心切,另一方面也存在涣散松散、自私狭窄的思想,思想认知程度较低。四是政策宣传力度不够。上级文件精神和要求没有及时得到传达或者深入程度不够,村干部在宣传政策时存在自身认识偏差,宣传不够勤、认识不够深、工作不到位。
(三)项目审批服务方面
1、联审联办时有“难联”。少数部门在联审会议上未出具明确的意见,还有个别部门缺席联审会,影响了联审会的效果。据了解,缺席联审会或与会但不出具明确的意见时有发生。
2、审批新流程有待“科学化”。审批新流程文件中不够明确、具体、科学的规定,给实际操作带来一定问题等等。
3、部分事项授权“不到位”。目前仍有少数审批权限分散在相关部门审批科室以外的其他业务科室中。
4、办事流程存在非常规操作。检查发现一些单位怕出现超时办理,采取先不作收件登记,待办到一定程度后再登记收件,然后在规定时限内给予办结的情况。
三、改善发展环境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扶持力度,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1、加大政策扶持。抓紧出台扶持实体经济发展“一揽子”政策,包括扶持工业发展、建筑业发展、服务业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发展等政策和“退二进三”政策,帮助企业树立信心,振兴实业,做强主业。同时要不折不扣地落实上级有关扶持经济发展优惠政策,把优惠政策汇编成册,加大宣传培训,主动做好与企业对接,支持企业发展。积极帮助企业申报项目,争取资金补助。
面对企业存在这些问题和困难,我局结合自身的职能做了以下工作:在服务业方面,去年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瓯海区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瓯海区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管理办法》、《瓯海区2011年服务业发展目标考核办法》等政策性文件,形成了服务业发展“1+X”政策体系。从企业自主创新、争创品牌、企业做大做强等方面予以扶持,区财政拿出1000万元服务业引导资金来支持企业发展。今年,我们要进一步完善我区鼓励和引导服务发展的政策体系,用好服务业引导资金,不折不扣地落实好中央、省市扶持服务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推进我区服务业发展。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拟定了《瓯海区关于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提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瓯海近期的发展目标,明确了主要任务,推出相应政策扶持措施,来加快发展我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现已报政府研究。在项目申报方面,去年帮助聚星电触公司、冠盛集团等两家企业争取中央投资补助资金246万元;自中央投资补助政策推出以来,我区已累计8家企业获得中央投资资金2041万元,促进我区产业转型升级。今年,我们要抓住中央、省加大扶持实体经济发展,特别是全省10亿元的创新强省基金这个机遇,进一步做好项目申报,争取更多支持,推动我区产业加快转型升级。
2、推进金融改革创新。要抓住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点的有利时机,加大金融改革创新力度,深化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积极开展民间资本管理公司、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民间借贷登记中心等试点,努力推动民间借贷阳光化、规范化发展,引导民间资本合法有序地进入融资、创业活动。目前,瓯海区信通民间资本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正式试营业,为规范我区民间资本投资行为,有效管理和服务民间资本合规、合法流向,先行先试。
3、落实清费减负政策。去年我们认真贯彻国家、省关于降低或取消涉企收费的有关文件精神,开展入企宣传,把政策送到企业,开展涉企收费的专项检查。特别是根据省政府关于降低或取消对小微企业行政事业性收费的有关政策,及时把文件予以转发,及时让企业了解政策,减少企业生产成本,减轻企业负担。根据浙江省财政厅、浙江省物价局《关于免征小型微型企业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通知》(浙财综〔2011〕126号)文件精神和要求,我区取消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5项,年减负金额预计可达到216.59万元。今年,还要继续开展对涉企收费的专项检查。
(二)加快城乡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1、加快推进城乡统筹综合改革。切实推进都市型功能区和农村新社区建设,抓紧完善功能,发挥应有作用。一些审批项目,区级部门可以通过下放审批权力或者授权各功能区或社区服务中心办理,来解决基层群众的办事难、出行难问题。切实推进农房集聚改造,政府应拿出最好的地,采用最优惠的政策,吸引农民参与农房改造,推动城市化。切实抓好“三分三改”试点,总结经验,特别是提出人口确定和股权量化办法等方面的指导意见,供各镇街、村参考,便于各地操作,提高合理性和科学性。
2、尽快转变思想观念。正确认识三农问题的重要性,调整工作思路,把工作重心转到增强服务、促进发展上来,切实把为农民增收、发展乡村经济、建设和谐农村提上日程,积极改善干群关系,缓解社会矛盾,从当前群众最急迫的需求上找准工作的打破口,动足脑子,想尽方法,做好文章,在积极指导农民致富奔小康、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兴修乡村公益事业上有新的作为。
3、引导农民发挥主观能动性。鼓励农民,特别是农村中的“能人”勇当“掌舵人”、“导航者”,充分应用各类载体,宣传致富经验、普及科技常识,有针对性地举行农民培训班,带动农民学科技、用科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才能和农民致富才能。
4、提高干部综合本质。抓住有利机遇,拓宽发展思绪,积极强化干部理论学习和知识更新,增强宣教、指导、行政的素养和能力。进一步增强对农村干部的思想教育,使他们作风正、经济清、做事公,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正确指导村干部认真学习党在乡村的各项政策,并通过他们将政策有效传达给广大村民。
5、切实加大对农村的扶持力度。结合我区实际,我们建议区委区府在资金、项目上增强对农村的倾斜和扶持力度,尤其是农业科技推行、教育、卫生、文明建设等方面,多为农村加速发展做一些打基本、管久远的工作。
(三)加强改革创新,提高行政审批效能
1、加强决策宣传发动,消除部门顾虑。一是准确把握决策时机,促进决策目标实现。二是做好决策宣传,提高决策执行自觉性。三是加强效能监察,提高决策贯彻落实速度。从而达到提高决策执行力,促进决策目标实现。
2、量化分解工作任务,明确具体责任。审批流程规范制定部门要进一步熟悉各审批事项的具体业务办理,量化分解各环节工作任务,依照工作量大小、任务完成难易程度,合理安排办理时限;要进一步划分工作环节,明确各环节具体承办方的责任。摒弃一味为压缩时限而压缩的机械做法,实事求是合理压缩审批时限。
3、分类处理未进事项,严肃问责机制。对未按规定进行职能归并整合的单位要给予相应处理。有审批事项,而不专设审批科的,其三定方案应不予通过,并追究其单位领导责任;对授权不到位的,要责令其整改,对具备在其本单位单独设立审批窗口的,要求其报经区人民政府同意,并将审批事项向社会公布后,自行单独设立。对恃权自重、拒不进行审批服务制度改革的,要对其单位领导要给予处理。
4、加强网上审批建设,实现区镇(街)联网。目前,建立网上审批服务的网络技术已完全成熟。可以说,除资金以外,网上审批工程建设的其他各项条件都已基本具备。因此,要尽可能落实有关经费进行规划设计,利用现有的区政府门户网站和审批中心局域网,开展网上审批工程建设,实现区行政审批中心与各镇街便民服务中心的数据联网对接,真正做到“一站式”服务、“一次性”办结。
5、强化基建项目审批服务。今年要改变各审批窗口的考核办法,将各窗口的考核结果与派出部门的考绩挂钩。对村级二三产项目以及村级二产置换三产项目集中一个窗口(综合窗口)进行审批,各相关窗口抽调1人到综合窗口上班,区土地出让联席会议领导小组办公室、区审管办负责全程代办。
第三篇:精选经合办述职报告文本
述职报告是述职者本人总结经验、改进工作、提高素质的一个途径。下面是写写帮文库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精选经合办述职报告文本。
精选经合办述职报告文本1
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
2017年,我办(局)围绕市委市政府“走在前列、共建金华”新要求,牢牢把握招商引资和浙商回归 “一号工程”工作主线,全面深化国内经济合作交流,以五大千亿产业为重点,精准发力补短板,务求实效抓落实,力促实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全市经合和招商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招商引资和浙(婺)商回归实现全年红
2017年,全年浙(婺)商产业项目到位资金331.59亿元,完成245亿元考核目标的135.34%,增长27.1%;资本项目到位资金124.8亿元,完成40亿元考核目标的312%,增长71.4%。实际利用外资3.5174亿美元,完成3.3亿美元考核目标的106.59%;实际引进内资415.52亿,完成400亿元考核目标的103.88%;央企合作到位资金15.57亿元,完成13.76亿元考核目标的113.15%。当年新引进了总投资15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2个,招商工作各项指标均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实现了招商引资和浙商回归“全年红”。主要工作亮点:
(一)坚持“一号工程”,弹好精准招引“前奏曲”。一是早谋划,全面贯彻省有关工作会议精神。年初,由市政府与各县(市、区)政府主要领导签订了招商引资和浙(婺)商回归目标责任书,通过层层传导压力,切实把工作责任落到招商主体平台。认真贯彻落实年初召开的全省浙商回归工作推进会会议精神,制定下发《2017年金华市浙(婺)商回归工作实施方案》,细化目标任务,形成工作合力,并提出了5大举措15条具体工作要求;全面贯彻5月25日省主要领导参加的全省浙商回归工作现场推进会会议精神,形成五大贯彻落实意见,上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进一步落实责任,在实现“开门红”的同时确保实现浙(婺)商回归“季季红”、“全年红”。二是快行动,全面落实主要领导目标责任。坚持浙(婺)商回归“一把手工程”,建立落实主要领导领衔责任制,在市级层面,赵光君书记、暨军民市长高度重视,多次对浙(婺)商回归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暨军民市长亲自挂帅联系上海金华商会,联系浙(婺)商回归重点企业华科汽车,服务推进腾讯众创空间等3个重大项目,全面落实1+2+3省级目标责任。在县级层面,建立了主要领导“1+2+X”目标责任制,共联系省外商会12家、浙(婺)商回归重点企业11家、重大项目40个。实现高层推动,引领全市上下融入到浙(婺)商回归工作。暨军民市长联系服务的3个重大项目均在上半年就实现落地、开工,目前已投产运营。全市各级领导联系服务的40个重大项目已落地开工32个。三是压任务,全面科学分解下达考核指标。根据省下达的目标任务,及时制定并下发了《2017年各地支持浙(婺)商创业创新促进赶超发展工作目标任务和目标责任》,加压分解考核目标与工作目标。明确在总量上,产业项目考核目标245亿元(省考核目标235亿),工作目标257亿元,资本项目考核目标40亿元,工作目标45亿元;在质量上,要求新引进总投资15亿元以上重大项目6个以上。9月份,全市开展了“百日攻坚、百日招商、百日服务”“三百”竞赛活动,在回归总量和质量要求上再次自我加压,明确百日攻坚期内要完成产业项目到位资金90亿元,确保完成全年到位资金300亿元,新引进总投资15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2个。
(二)实施“一号行动”,弹好精准招引“交响曲”。一是领导挂帅上门齐招商。针对大企业、大项目招引短板,围绕重点区域,搭建产业平台,主动出击,精准对接,突出招大引强选优。市领导亲自带队赴北上广深等重点地点开展精准招商,重点围绕500强企业、央省企、上市公司等行业龙头企业,围绕大院大所开展招商引智。新签约了腾讯、零跑科技新能源、大族激光、吉孚动力、科兴医疗、君华双语学校等一批重大项目,中科院成都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国家服务外包人力资源研究院等科研院所项目,对接洽谈了中科院苏州医工所、西安光机所、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等大院大所。各县(市、区)领导也主动出击,积极盯引、洽谈项目,开展了“千招万引”行动,新引进了总投资15亿元以上的吉利新能源汽车、华灿光电、瑞丰光电、木林森照明、德昱汽车零部件、自立环保科技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森山健康小镇、花田小镇、温泉小镇等一批特色小镇项目。二是集中签约开工掀热潮。2017年,全市开展了一系列集中签约活动和重大项目开工仪式。在浙洽会上集中签约项目49个,总投资316亿元;在金华市区“百日招商”重大项目签约活动上签约项目23个,总投资154亿;金华开发区举办了2017年项目集中签约活动,签约27个项目,总投资70亿元;义乌举办世界义商大会签约5个重大项目,总投资达123亿元;兰溪举行2017年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仪式,签约30个项目,总投资127亿元;浦江在水晶博览会上集中签约20个项目,总投资69亿元。全市开展了三次扩大有效投资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共有150多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金义都市新区举行了传化物流、捷孚传动、网仓科技等5个项目集中开工仪式,总投资38.2亿元,投资强度达到每亩623万元;磐安县举行重大浙(婺)商回归项目开工奠基仪式等。三是定点定向招引求实效。紧盯北京、上海、杭州、广州、深圳等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长江经济带4个重点招商区域,利用市政府驻外机构、回归引进办、在外商会平台,在外浙(婺)商与知名人士信息库、盯引项目库、推介项目库“三库”找准人脉,组织各类形式的投资环境说明会、对接会、恳谈会,走出去主动开展以商引商、亲情招商、上门敲门招商,助推全市招商专项行动。加强与北上广深一线城市海内外浙(婺)商及商会、联谊会、同乡会的联系沟通,强化武汉、西安、成都等高校科研院所集聚的中西部城市的驻点招商,实现蹲点招商、活动招商常态化。以五大千亿产业和“2+3+5”先进制造业项目为主导,实施产业链招引,精准发力,务实招引,并与楼宇经济、基金运作、“双龙计划”等相结合,狠抓重点,定向出招,突出招引“大好高”项目。四是项目精准推介出实招。全市收集筛选了146个重大招商项目,推出开展精准推介、精准招商。参加了浙洽会、省京浙产业合作对接会、北京智慧城市博览会等重大活动,开展了金华市投资环境推介会。开展了天下浙商家乡行系列活动,先后邀请上海浙江商会女企业家联谊会40余位会长和40余位来自海内外的浙(婺)商代表来金华投资考察、洽谈对接,达成合作意向15个。深化与复星集团郭广昌、量子通讯潘建伟、加拿大首席科学家陈忠伟等重点婺商企业的战略合作,加紧对接步伐。如东阳市组建了工业、木雕红木、文化旅游、建筑业等4个复星集团专项对接小组,谋划项目合作。截至目前,复星集团已安排5批不同领域团队来金考察、洽谈项目。
(三)打造“一号机制”,弹好精准推进“进行曲”。一是“四一”联挂,力求项目“个个有人抓”。建立健全市领导联系重大项目、重点平台和重要商会制度。省级浙(婺)商回归重大项目、重点在谈的浙(婺)商回归项目,均由市领导和项目所在县(市、区)主要领导分头联系,进行重点破难。建立“双百”项目推进服务机制,按照“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要求各地把重点项目列入领导联系名单,并督促相关责任主体和牵头部门加强工作对接,有力推动了重大项目加快落地投产达效。二是“三百”落实,力争项目“个个有着落”。以“三百竞赛”活动为载体,召开全市百日招商动员大会,开展了在谈项目盯引行动、签约项目推进行动、重大产业招商项目谋划推介行动等三大行动。在市机关大楼一楼设置“三百”竞赛擂台,定期将“三百”竞赛活动成果进行“比一比、晒一晒”,设立“百日攻坚”“百日招商”“百日服务”等攻坚目标完成进度表和形象图,及时公布各地各部门工作进展情况,形成浓厚的“比学赶超”工作氛围。同时,借助微政务系统,建立百日竞赛活动“比学赶超”微擂台,将各项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在微政务上晒一晒。市领导对竞赛情况进行点赞、点评,促进各地各部门在进度上竞相赶超。制定114个重点盯引项目促签约、107个重点签约项目促落地作战图,挂图上墙,实行对标作战,清单销号管理。将计划逐月分解,明确每个项目工作目标进度、形象进度、时间节点、联系领导、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员,同时,要求每个县(市、区)及投资落地平台攻坚项目全部挂图上墙、对外公示、接受监督。对挂图作战项目建设进度,每月通过“听、看、查、访”等形式进行跟踪通报。使项目推进成为各地、各有关部门的常态工作、竞赛指标和重点任务。截至12月,已推进75个重点盯引项目成功签约,94个重点签约项目落地开工。三是“双线”跟踪,力促问题“个个有回音”。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和浙(婺)商回归工作的考核机制,充分发挥考核的“指挥棒”和“策马鞭”作用。实行进度跟踪考核制度,每季度工作进度考核成绩作为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既算平时小账,也算总账。按照“督评、协调、督办”要求,每季有重点开展督评工作,及时反馈各地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指标未达到时间进度的县(市、区)进行通报,有关情况直接反馈给县(市、区)主要领导,并把督评成绩计入考核。同时,推进县级层面建立按月开展问题协调办理机制。目前,已经推动各地协调解决项目供水供电供地、融资贷款等困难问题60余个。
(四)秉持“一号标准”,弹好精准服务“和谐曲”。一是“一对一”查找短板,确保服务“零缺位”。市政府开展了“实体经济专题调研”,重点调研浙(婺)商回归工作服务保障方面的问题。由市政协成立“促进浙(婺)商回归”专题调研组,实地走访调研了嘉兴市经合办、上海金华商会等,倾听在外浙(婺)商对我市发展环境以及开展浙(婺)商回归工作的意见建议,形成促进金华市浙(婺)商回归工作的建议案,为市委市政府提供决策。同时,针对项目落地慢、服务不到位的情况,开展市县联动找短板活动,及时补齐工作短板,确保项目服务体制健全、人员到位。二是“面对面”入企走访,体现服务“零距离”。着眼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市县上下联动。对重大项目实行“一对一”工作机制,建立攻坚班子加以推进。按照“四个一”的要求,积极开展“双服务”“四员四心”“百名干部服务重大项目”活动,抽调机关干部深入一线,蹲点项目,配合项目单位协调推进难题解决。重新梳理汇编招商引资政策,并主动开展涉企政策宣讲,指导企业知晓政策、用好政策,切实当好“店小二”。累计走访企业300多家次、浙(婺)商代表等100多人次。三是“心连心”政策帮扶,做到服务“零懈怠”。进一步推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落实五证合一、商事制度改革,实施投资项目负面清单制度。完善配套政策,推动用地指标、投融资、人才引进等政策向重点浙(婺)商回归项目倾斜。利用“微政务”平台,实时发布重点招商项目投资平台、产业资料等信息。开通8890招商政策咨询、投资环境介绍等服务功能,及时整改受理的投诉、反映等。推动重点项目“绿色通道”建设,延长服务链条,落实“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四个一服务机制,实行“保姆式”全程跟踪服务。
二、国内经济合作交流取得积极成效
(一)积极开展经贸合作交流。根据中央、省委引导企业参与西部大开发,引导我市有关企业到西部地区建立能源、原材料开发和初加工基地的要求,配合省发改委开展全国浙商营销网络建设工作,拓展我市企业产品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积极协助我市相关企业与全国各地的浙江产品营销中心开展产品的对接活动。根据西部地区的产业特点,我办(局)积极引导我市有向外扩张意向的企业参与合作交流,按有关要求组织县(市)经合(协作)办和有关企业随省经贸代表团参加了第二十届“西洽会”、第十九届“渝洽会”、第二十二届“兰洽会”和第十六届“西博会”。兰溪、东阳、浦江、磐安等县(市、区)和市外金华商会的14家企业32个展位参加展示展销,产品涉及红木家具、特色农产品、清真调味品、水晶工艺品、机电产品、五金模具、节能灯具、门锁等多个领域。据不完全统计,我市参展企业共接待各类客商3000余人,达成产品购销合作意向和贸易合同共20多个,金额300多万元,展会直接销售70多万元。
(二)扎实推进山海协作工程。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深化山海协作工程的实施意见》(浙政办发〔2017〕132号)文件精神,为不断加强市域内合作交流,我办(局)5月初下发了全市山海协作工程主要工作任务及责任分解,进一步落实山海协作工作任务。充分发挥相对发达县(市)优势,加大对山区县新农村建设的扶持力度,2017年以来,已有26个新签项目落户武义、磐安,到位资金13.26亿元,续建项目到位资金13.35亿元;同时,东阳、义乌、永康三市政府年初就落实了专项援建帮扶资金450万元,并与武义、磐安县签订了2017帮扶协议。武义县、磐安县也充分发挥和利用援建资金,完成群众增收和新农村建设社会事业项目25个,到位资金576万;举办各类培训班139批次,培训劳动力4650人次,组织劳务输出1050人次。认真做好省财政山海协作和参与西部大开发企业的贴息工作,全市争取省财政贴息230万元。
10月义博会期间,我办(局)组织了来自武义县、磐安县、金东区、兰溪市等共12家企业及来料加工经纪人参加“义博会”,共设展位21个,我市参展企业共发放宣传资料、名片4000多份,达成意向订单70余项,总价值1200多万,当场签订成交订单20多单,成交额300多万元,圆满完成了上级部门交给我办的组展任务。
(三)稳步推进对口支援工作。对口支援四川藏区工作,5月组织汶川县有关企业参加了在义乌举办的第八届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9月12日,全力协助汶川县政府在金华召开汶川县专题推介会,特别邀请了包括金字火腿、小城故事电商产业园在内的20余家企业负责人参与对接,为推动民间经贸合作牵线搭桥,取得了良好成效,康恩贝集团等2家有合作意向的企业已经赴汶、理两县实地考察;10月18—21日,由市人大江跃进副主任带队的市政府代表团赴汶川县、理县,实地查看了2016-2017年我市对阿坝州援建项目的落实推进情况,并分别召开对口支援工作座谈会落实相关工作。2017年,市本级和兰溪、东阳、义乌、永康四市共落实援助资金1655万元,用于理县高半山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完善和提升工程及汶川县乡村旅游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等两个项目的实施。其中,理县高半山水利项目是上一年援建项目的扩大、完善和提升,惠及全县13个乡镇重点贫困村;汶川县旅游配套设施项目覆盖雁门乡萝卜寨等5个村(含2个贫困村),鼓励发展星级农家乐14个,扶持贫困村农家乐18个,受益群众8000余人。
对口支援三峡库区工作,2017年我市落实援助重庆市涪陵区资金184万元,用于百胜镇河岸移民生态家园建设等5个项目的实施及涪陵区移民干部和移民培训。9月18日,市经合办带领有对口支援任务的兰溪、东阳、义乌、永康四市经合部门负责人赴涪陵,考察了我市援建的江北街道邓家村八组提灌站建设工程等,督查援建项目后续情况,对接交流全年对口支援工作;10月21—22日,由市人大江跃进副主任带队的市政府代表团在涪陵区实地考察了义和镇镇安村道路硬化工程等项目,并召开“金华市—涪陵区对口支援工作座谈会”,为后移民时期对口支援工作提出具体要求。自1997年结对以来,我市累计启动对口支援项目93个,其中经济合作项目6个,到位资金2.72亿元;公益事业项目87个,无偿捐赠资金1933万元,援助李渡、江北、义和、百胜等乡(镇、街道)的10所希望小学、3所卫生院和福利院,以及大批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项目;接受涪陵区干部挂职锻炼69名和移民劳务输出2120人。我市的对口支援项目到了当地干部群众的高度评价,社会反响良好。
(四)积极开展区域合作交流。成功举办长三角协调会重要活动,2月份我市承办了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办公室第38次主任办公会暨第41次工作会议,3月份我市成功举办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第十六次市长联席会议、首届长三角新能源汽车发展推进高端研讨会、2017长三角(金华)新能源汽车展等活动,市长联席会议以“‘互联网+’长三角城市合作与发展”为主题,30个成员城市市长出席了会议,整个活动取得良好成效。作为执行主席方,我办严格执行协调会各项规章制度,履行义务,定期参加主任办公会、主持季度工作会,并积极为各专委会(联盟)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协助。2017年,向《长三角城市合作》简报投稿50余篇,被采用21篇。
积极参与九方经济区合作。11月28—29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金中梁带队参加了在江西省上饶市召开的闽浙赣皖九方经济区四届三次党政联席会。与会领导围绕“高铁时代区域旅游合作”作主题发言,共商九方经济区合作发展大计。会议签署了《闽浙赣皖九方经济区旅游协作联盟上饶宣言》,表示要充分发挥京福高铁、沪昆高铁等旅游黄金通道给协作区带来的发展机遇,加快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共同打造国家级东部生态文明旅游实验区。2017年以来,我市在九方经济区各成员市间共开展合作项目56个,实际到位资金19.74亿元,涉及科技含量高、带动效应强、符合发展导向的通用先进装备制造业、农林产品精深加工及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
(五)认真开展商会服务活动。春节前,市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和各县(市、区)领导分别走访慰问了回乡过年的在外婺商和回归投资重大项目的浙(婺)商代表;春节期间,以微信、电子邮件等多种方式发送浙商慰问信,为在外浙(婺)商送去新春问候,各县(市、区)组织恳谈会、座谈会等不同形式浙(婺)商联谊活动十余场次;在市两会之际,组织各市外金华商会会长齐聚金华,副市长邵国强、市政府副秘书长潜高星出席座谈会,听取支持浙(婺)商创业创新工作有关意见建议,鼓励广大有投资实力的在外浙(婺)商回乡投资创业;定期为各市外金华商会寄送《金华日报》、《金华国内合作交流动态》等报刊、杂志,让在外婺商掌握家乡政策动向、发展状况。加强市外金华商会建设,指导完成了金华异地商会年审、年会、换届等相关事宜,要求商会加强自身建设、规范运营,保障会员权益。当年新指导成立了陕西省浙江金华商会、北京市金华企业商会、厦门市金华商会、昆山市金华商会,现我市已有市外金华商会29家,金华异地商会15家。
(六)不断加强浙(婺)商信息库建设。截至12月底,全市浙商创业创新信息库共有信息22798条(在外浙商13167条,知名人士9631条),信息完整度77.19分,其中2017年完成质量分1226.05分,完成省发改委下达全年质量目标的900分的136.23%。信息库较好地展示了婺商企业地域分布、产业结构等信息,为健全市外金华商会网络体系提供了重要依据。
三、招商引资工作存在的问题和短板
(一)招大引强存在短板。大好高项目对政策要求较高,谈判难度较大,同时还面临着各地激烈的竞争。2017年新引进的重大项目、“大好高新”项目、总部经济项目、高科技人才项目还偏少,特别是实体经济大项目比较少。从县(市、区)反馈情况看,一些地方项目储备不足,在谈的大企业、大项目少,投资后劲乏力,招大引强工作任务艰巨。
(二)项目推进存在短板。2017年以来,经济形势向下的压力较大,部分企业存在“两链风险”、逃废债行为,造成部分项目投资进度较慢,部分无力投资。同时,项目落地责任机制、协调服务机制没有健全完善,项目服务力度跟不上项目招引的力度。部分项目受土地指标、环境容量等资源要素制约明显,出现项目排队等指标的现象。
(三)机构队伍建设存在短板。一线招商人员偏少,工作力量配备不足;专业化招商水平不足,招商方法手段创新不够,服务项目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业务能力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比如统计、信息库建设等。
2018年工作思路和重点
2018年我们将根据市委、市政府“走在前列、共建金华”的战略部署与加快建设第四大都市区的发展要求,全力打好招商引资和浙(婺)商回归攻坚战,全面深化国内经济合作交流,力争浙(婺)商回归工作争先进位、再上新台阶,助推浙中加快崛起,圆满完成省市对经合招商工作的目标考核任务。
浙(婺)商回归目标任务:全市浙(婺)商回归到位资金考核目标350亿元、工作目标380亿元(2018年省对市考核及项目统计口径有变,全省浙商回归“产业加资本”到位资金总量目标为3800亿元),力争实现我市浙商回归到位资金总量占全省十分之一。力争引进20亿元以上项目15个。
(一)招商引资和浙(婺)商回归要从四个方面加强推进
1.要继续坚持“一号工程”、“一把手”负总责不放松。要进一步强化招商引资和浙(婺)商回归“一把手”工程,推广义乌等地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招商的工作做法,形成领导抓、抓领导的工作机制,亲力亲为抓项目,主动参与重大项目的对接洽谈和协调推进工作,以上率下带动形成全市上下齐心协力抓招商的良好工作氛围。要继续健全完善市领导联系重点项目、重点平台、重点区块、重点商会的工作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招商引资和浙(婺)商回归创业创新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发挥其统筹协调职能,进一步发挥好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和各招商主体平台的工作积极性,形成分级负责、权责统一的招商工作机制。根据赵书记的批示意见,为进一步推动招商引资与浙(婺)商回归工作,建议市委、市政府在2018年能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和浙(婺)商回归工作的若干意见》,对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以进一步营造好招商引资和浙(婺)商回归的良好氛围,做强声势、理顺机制、求得实效。要进一步强化招商工作的担当意识,探索建立一线招商干部容错免责机制,鼓励干部放下包袱,发挥聪明才智,“不破法规破常规”地开展工作。
2.要突出重点找准招商的主攻方向。一要突出招大引强,补齐大项目的短板,瞄准500强、行业龙头企业、上市公司、重点浙(婺)商等重点招引对象,依托重点园区、平台,找准人脉开展亲情招商、上门敲门招商、委托定向招商,招引“大好高”项目;二要突出产业链招商,以五大千亿产业和“2+3+5”先进制造业为重点,以产业园区、高新园区、特色小镇等承接平台为阵地,发挥产业基金的引导作用,重点招引产业龙头型企业,同时在建链、补链、延链、强链上加大招引力度;三要突出重点区域招商,要以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以及中西部中心城市等招商资源、人才资源集聚地为重点,走出去开展驻点招商精准招商;四要突出存量资源招商,进一步摸清现有资源空间,鼓励本地企业通过腾笼换鸟、增资扩股、合资合作、股改上市等形式开展招商,以商引商、兼并重组来引进大项目、好项目;五要突出重点活动招商,利用世界浙商大会、“天下浙商家乡行”、浙洽会等省级活动主动开展招商对接,依托招商平台、重点地区相关重点活动,开展专项招商活动,组织开展好精准务实的项目签约与专题性招商活动,建议在2018年上半年适当时候全市召开一次全球海内外浙(婺)商推进大会。
3.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工作机制。一要加强力量配备,进一步整合招商职能部门的工作力量,形成招商合力。强化市政府驻外机构的招商职能,重点开展驻地及周边区域的点对点招商工作。依托回归引进办、金华在外商会等平台,在北上广深、重庆、武汉、成都、西安等浙(婺)商和浙(婺)籍人才集聚的重点地区建立招商招才联络处(站),开展以商引商,以才引商。强化开发区、产业园区等招商主体平台的招商职责,加强力量投入,主动走出去上门招商、驻点招商。二要完善协调推进机制,要切实破解重大项目落地难推进慢的难题,补齐工作短板,健全重大项目服务机制、重大问题会商协调机制和重大事项限时办结机制,加快推进项目早落地、早建设、早投产。2018年全市将继续筛选出一批重点盯引项目和签约项目,按照“四个一”的要求,开展对标作战、挂图推进。三要完善督评考核机制,继续开展季度工作督评通报制度,继续发挥好考核指挥棒的作用,加强对工作的督评督办,进一步完善考核激励机制。
4.要继续强化保障优化发展环境。一要加强政策支撑,着力在审批制度、土地保障、规费项目等方面实现突破,形成政策的比较优势。完善土地、金融、人才等要素资源优化配置的保障机制,强化对重大项目的要素资源配置;二要加强经费保障,对市政府驻外机构、回归引进办公室、人才联络站、金华在外商会等招商平台,根据工作需要,每年由财政安排必要的驻点驻地专项招商工作经费予以保障;三要加强服务创新,加强项目协调沟通,减少项目引进落地环节,提高项目推进效率。借鉴义乌、兰溪“早餐会”和东阳“市长现场办公会”等工作制度,定时、及时协调解决项目签约、落地、建设难题。真正形成“店小二”、“保姆”式服务机制;四要加强氛围营造,加强招商舆论引导与宣传,开设“天下婺商”“风云婺商”等栏目,利用微信等宣传重点婺商和典型回归项目。通过列席“两会”、授予荣誉市民称号等待遇和社会荣誉,形成亲商安商帮商扶商的舆论氛围。利用传统节日,组织座谈、走访,维系与在外重点浙(婺)商的感情纽带,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的意见》划定的八条“红线”,规范领导干部与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交往,构建良好的“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二)国内经济合作交流重点抓好五项工作
1.加大服务商会力度。在摸清在外投资创业的金华籍企业和人员基本情况基础上,在国内金华人比较集中的省会城市及其它地区加快筹立市外金华商会,进一步完善商会布局,加强对在外浙(婺)商的服务协调工作,积极引导在外浙(婺)商回归投资兴业。同时,继续做好金华异地商会的业务指导和服务工作。
2.继续开展区域合作交流工作。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兰洽会”、“渝洽会”、“西洽会”“西博会”,按照省发改委要求,落实好我市参展企业和产品。加强闽浙赣皖九方经济区、长三角城市协调会各城市成员市的联络联系,积极配合和参加各专委会(联盟)的专(课)题研究,协调相关部门开展专题合作,促进横向经济联合与协作。
3.深入开展山海协作工程工作。按照年初省山海协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达的山海协作工作任务,制定好目标,做好 “山海协作工程”和西部大开发省级财政贴息工作;组织筹备好我市加快发展县(市)企业参加义博会展示展销活动。
4.扎实推进对口支援工作。按要求落实对口支援各项工作,完善对口地区援建项目跟踪、信息报送机制,及时了解和反馈项目进展情况、存在问题,配合做好有关协调工作。在保质保量完成“规定动作”的基础上,务实开展“自选动作”,以我市与汶川县政府商议后形成的《金华市人民政府 汶川县人民政府对口援建框架协议》和金华—理县对口支援工作座谈会精神为参照,强化各县(市)政府和职能部门与对口地区的交流对接,争取双方合作早日出成效。继续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在省级层面的统筹下,从涪陵实际出发,整合资源、资金,建设城镇移民小区,打造新一轮对口支援合作和移民安稳致富典型。
5.继续加大浙商创业创新信息库建设工作力度。在总结前几年信息库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利用信息库服务浙商回归工作,及时更新和完善在外浙商和知名人士信息,提高信息质量;继续深入开展在外婺商发展情况和发展特点的调查研究,为招商引资提供基础性材料,助力浙商回归。
谢谢大家!
述职人:XXX
2017年XX月XX日
精选经合办述职报告文本2
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
今年以来,市经合办当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和市委、市当局事情摆设要求,履职尽责,“走出去”“请进来”,较好地完成了各项事情任务。
一、业务职能方针完成情况
(一)事情方针完成情况
1.实际使用内资安稳增加,民企签约项目落地加快。1至10月份,全市使用内资项目1945个,实际使用内资1316.3亿元,同比增加10.5%。其 中,二产项目722个,实际使用内资559.4亿元,同比增加10.5%;三产项目1186个,实际使用内资741.1亿元,同比增加13.9%。20XX我市签约的191个民企项目,已落地163个,落地率为85.3%;到位资金380.6亿元。其中,已落地高端制造业项目55个,到位率 90.2%;现代办事业项目64个,到位率84.2%;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21个,到位率77.8%。为加强对全市使用内资事情的引导,促进民企签约项目 快速落地,一是将54个内资重点项目在“投资青岛”、“青岛国内互助交流网”推介。二是与区市招商部分形成联动机制,创建签约项目和重点项目台帐,对签约 项目落地情况举行传递,推动重点招商项目落地。三是紧盯全国知名民企入鲁助推转调创洽商会项目功效,创建每个项目一位区市带领、一个部分、一名联结员全程 跟进的“三个一”民企项目跟踪责任制。四是组织部分区市共5批100余名招商主干赴姑苏、杭州、成都加入招商引资和楼宇特色街区招商事情交流培训。全市签 约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内资招商项目620个,打算总投资3332亿元。估计,全年可完成实际到位资金1500亿元;20XX签约民企项目落地率可 到达87%左右。
2.寻找区域互助切入点,交流互助取得新冲破。一是对准国家“一 带一起”、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发展战略、泛珠三角流域,拓展交流互助范畴。赴宁夏、青海、甘肃等中西部地区,加强与“一带一起”节点城市战略性互助,推动 我市与西宁市、酒泉市签署“战略互助框架协议”;组织黄岛区、胶州市、平度市、高新区赴上海开展长三角经济带企业投资项目互助招商促进勾当,推动与长江经 济带企业的交流互助;赴京津冀走访博奥生物集团、中发集团、中国路桥工程公司等大企业,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健康产业、商贸等项目引进,推动 我市与京津冀战略互助;推动我市与广州市签署“战略互助协议”,促进两边在港航互助、先辈制造业、高科技等方面互助,共同打造国内城市间跨区域互助共赢发 展的典型,推进跨区域“南北互助”。二是注意发挥“山东半岛城市部分战略互助同盟”协调作用,促进我市与半岛城市融合协同发展。其中,我市与山东半岛城市 创建旅游互助同盟,正出力打造“仙境海岸”旅游品牌;黄岛区与日照、五莲、诸城共同签署环保联动执法监管盲区协议;青岛农业大学与威海、烟台、潍坊、东 营、日照等市签署全面战略互助协议,在茶叶栽培、草莓种植、农技人才培训等方面开展互助。三是加强与环渤海经济圈及沿黄流域经济腹地的交流互助。在加入太 原市举办的20XX环渤海市长联席会上, 主动提报我市融入京津冀区域发展事情定见、建议。共同环渤海成员市锦州市在青开展农业产业化项目对接洽商勾当,组织我市万福集团、鲁海丰食品、昌盛日电太 阳能科技等农业、食品、高新手艺企业加入洽商。今年,重点推进了我市与滨州市签署“战略互助框架协议”。今后,两市将抓住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 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国家战略实施时机,全面深化在口岸物流、旅游会展、产业互助等范畴互助。
3.介入西部开发促进双赢,顺利完成人才培训任务。一是搭建互助桥梁。组织企业、区市加入“西洽会”、“喀交会”等中西部地区展会5次,借助展会告竣光 伏科技、食品供销、纺织品出口、风能能源等多个协议,如青岛国华工艺品与新疆及巴基斯坦客户纺织品及食品贩卖协议、山东佳利新能源科技与新疆风光互补发电 体系应用树模协议、青岛昌盛日电太阳能科技与陕西潼关、府谷等4个县光伏农业项目互助协议等。二是加大与西部地区经贸互助。共同举行项目和政策推介,协助 宁夏回族自治区在青举办“宁夏·山东(青岛)经贸互助推介会”,协助酒泉市举办两次“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招商引资会”,组织召开“青岛与西宁互助座谈 会”。走访新疆有关部分和企业,商洽介入“一带一起”建设、双向经贸互助、干部培训等事情,并先后四次协助新疆地区有关单位和企业来青考察交流,推进两地 在园区运作和环保产业项目方面互助。三是加大对西部地区人才培训。举办4期“对口撑持西部地区人才培训班”,200名来改过疆、宁夏、陕西、甘肃、内蒙古 等地区的农业科技人员及农产品龙头企业卖力人加入培训。培训受到西部地区学员及主管部分必定和好评,新疆自治区农业产业化发展局等部分向我市赠予锦旗以示 感激。
4.总部集聚效应显现,一批特色树模楼宇命名。1至10月份,全市新增总部 型企业或机构16家,总投资额25亿元。其中,新引进10家,培养(新设、新增总部功效)6家。16家总部型企业或机构中,世界500强区域性总部3家,国内500强地区性总部2家,中央直属企业1家,国家高新手艺企业3家。一是强化基础事情。使用总部经济网上直报体系,及时收集、汇总和整理总部企业、总 部楼宇和总部集聚区基础数据,创建反应总部企业功效、行业堆积、楼宇功效等特点的统计指标体系。二是引进重点总部项目。推动以驻青总部企业为主导和影响的 定向招商,加快知名大企业地区总部和研发、营销、物流等功效性中央的引进,协调推进已签约项目尽快落地。20XX年,澳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青岛分行、中德安联人寿保险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华能山东信息手艺有限公司、爱思普(青岛)呆板人有限公司等金融类和研发类总部企业接踵落户。三是引导总部楼宇健康 发展。协助李沧区、城阳区推进楼宇平台建设,强化总部楼宇经济发展指标统计分析,促进楼宇办事数据化、收集化。研究下发《青岛市特色楼宇认定办理办法》,组织召开“全市楼宇经济发展事情会议暨楼宇经济报告会”,青岛国际金融中央、新世界数码港等 31座楼宇被分别命名为金融、物流、商贸等特色楼宇。
5.市当局战略性互助取得实效,商会平台作用不停拓展。一是统筹协调与办事市当局战略性互助事情。落实《青岛市人民当局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当局战略 互助协议办理事情的通知》要求,通过加大战略互助项目信息收集整理,创建台账,推进与创建战略互助项目跟踪办事机制,为市委、市当局决策供给参考。截至 11月末,市当局已与17个国内城市、18个科研院所、50余个大企业签署战略互助协议80多个,涉及轨道交通设施、口岸物流基地、农业产业化、城市综合 体等各种投资互助项目60余个,告竣设立分校、结合办学、产学研互助等事项20余个,为我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打下了杰出基础。作 为城市战略互助牵头部分,我办今年重点推进了市当局与广州市、酒泉市、西宁市、滨州市战略互助协议签署相关事情。二是推动异地商会同盟交流发展。通过走访 青岛潮商会、青岛市台州商会等异地商会及企业,征求事情定见和建议,帮助协调整决有关问题。组织“异地商会走进商周刊”座谈会、异地商会同盟企业赴城阳考 察学习、异地商会加入“企业软实力核心体系建设培训”等勾当。年内,召开“青岛市异地商会战略互助同盟”年会,为新加入同盟的7个成员单位授牌。今朝,联 盟会员企业已超过1万家,在以商联商、以商招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三是加强与异地山东商会的接洽。“青岛市异地商会战略互助同盟”已与湖北、湖南、安 徽、四川等山东商会创建了友好互助关系,为宽大会员企业的交流互助搭建起纽带和桥梁。今年,第一个以“青岛”冠名的“四川省青岛商会”在成都建立。
谢谢大家!
述职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精选经合办述职报告文本3
按照班子分工,我分抓项目办、经合办工作,一年来,在领导的支持下,在部门同志的帮助下,较好的完成了分管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就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关于思想品德:
在思想上能做到与区委、区政府保持一致,认真领会并贯彻执行区委区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坚持原则,能模范遵守政府和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廉政务实,平时严格要求自己,遵守社会公德,团结同志,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能做到诚实、正派、办事公道、处事谦虚。在工作作风上能做到忠于职守、认真负责、工作勤恳、敬业,对待工作能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结合工作性质和实际,经常到企业调查研究。
二、关于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
能结合本单位实际并结合工作分工制订工作计划并予实施,督导分管办公室完成工作任务。能够理解地贯彻区委区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并完成相关工作任务。熟悉本职业务,在工作量较大的情况下,能够独立和创造性地处理本职内的工作,能正确领会上级领导的指示,并按照领导意图协调部门关系,妥善处理工作中的各种矛盾。
热爱本职各种工作,能做到干一行专一行,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根据工作情况,经常加班加点,工作能发挥主动性,只要是单位工作,不分份内份外,都能主动去想去做。
三、关于廉政工作: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关于项目建设的法律法规,保证项目初审、申报程序畅通、快捷。
2、认真学习国家产业政策,熟悉业务,为项目申报单位提供快速审批通道。
3、认真执行“手续一次告知”和“首问责任制”“重大项目领办制”等规定,对项目单位来单位申报项目根据产业情况出具适合项目的“明白卡”。
4、遵守干部防腐保廉的要求,在受理、审核、跑办过程中未出现“吃、拿、卡、要”现象。
5、认真接受社会各界、项目单位和上级领导的监督,为建设“阳光工程”“廉政工程”认真工作。
四、一年来完成的主要工作:
1、按照市、区要求,根据我区的资源优势和产业重点,高起点进行项目谋划工作,使项目库(“十二五”)存量个数达到511个,在全市要求中处于前列水平,积极参与谋划2011年重点项目,及时调度督导项目进度,年末预计全区能够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2.5亿元,完成年计划90亿元的102.85%。及时调度督导对内开放工作进度,全年完成引进市外资金20.05亿元,完成市下达17亿元计划的118%,引进项目、引进技术项目、引进人才、劳务输出等考核指标均提前3个月完成并超额完成市下达的指标计划。为今年我区争取开放和项目工作先进完成了基础工作。
2、按时调度项目和开放进度,编制《项目情况月报》《‘三个十’项目周报》,上报区领导和市发改委,及时反映我区项目和开放工作进度以及存在的问题。
3、对上报的审批项目,能够按照国家产业政策要求进行初审,千方百计协调各种项目手续,协助项目单位跑办备案、核准、审批手续,能够协调好省市对口部门关系,使上报的各类项目及时获批,积极帮助企业办理项目前期规划、环评等各项手续。
4、及时组织本部门按月及时向市上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情况表》、《“百项工程”和千万元以上项目进展表》、《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表》、《月份一、二、三产业投资情况表》。及时组织本部门按月及时向市上报开放指标情况报表。
5、及时向企业宣传国家的各项产业政策,避免项目投资与产业政策的冲突,引导项目投资向国家鼓励方向发展,当好企业投资的参谋。
6、积极组织申报省重点项目工作,2011年我区共列入省重点项目11个,年计划投资36.2亿元,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完成市要求五个项目任务的220%。并依托省重点项目争取土地指标626亩,位居全市第一位次。
7、编制了30多个项目简介和项目建议书,为我区发布项目以及引资工作做了准备。
8、积极参与区20xx项目谋划工作,参与谋划了区千万元以上项目工程计划,有90多个项目列入20xx年建设盘子。
9、积极支持企业发展,帮助企业协调部门关系,帮助企业办理营业、产业许可、环保、规划、土地等手续,特别是在三个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政府牵头建设的工程项目中,积极发挥能动作用,按照区委、区政府的意图办理项目前期手续,截至今年12月10日已为项目单位出具意见性文件150件,有力地服务了我区项目建设工作。
10,积极做好项目资金争取工作,今年以来共申报争取资金项目16个。
11、能按时完成区委、区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有成绩也有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会在上级的领导下,在同志们的帮助下,努力克服不足,修正缺点,发扬成绩,把20xx年的工作做的更好。
20xx年,全市国内经济合作工作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搭建区域合作平台,提高对内开放水平,做好对口支援工作”的要求,全面履行工作职责,圆满完成了国内招商、总部楼宇经济、区域合作、对口支援等目标任务。
一、务实开展国内经济合作工作
(一)着眼于转方式调结构,进一步提高利用内资的质量和水平
1.加强对全市利用内资工作的引导和服务。将国内500强、民企100强、服务业100强、中央直属企业、国家级科研院所等作为重点,建立在谈、签约、投产项目档案库,按产业分类编制了《中国重点企业名录》,引导区市和部门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工作。服务于我市招商需要,编制了《xx重点招商项目册》、《xx商务楼宇推介册》,通过参加国内重点展会、城市专题推介会等形式广泛进行推介。
2.强化对区市利用内资工作的分类指导。根据全市产业发展的功能定位,通过制定内资引进奖励和考核办法,完善统计监测和预测分析制度,深入区市对内资大项目进行督查,组织专业化团队开展专题招商等形式,对区市利用内资工作进行分类指导,引导区市自觉按照城市总体功能合理布局。
3.加大对“蓝、高、新”项目的考核力度。改变以往单纯考核项目数量和规模的方式,加大了对招商引资项目质量的考核力度。2013年,全市引进在建的蓝色经济、高端装备制造业、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蓝高新”项目占全部引进内资的60%以上,不断优化全市产业发展结构。
预计全年完成引进内资1200亿元的奋斗目标,全年共引进投资500万元以上内资项目1600多个,实际到位资金亿元以上项目240个,比去年增加17个。
(二)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大力推进总部楼宇经济发展
1.制定楼宇经济发展政策,推进总部经济发展。着眼于全市总部经济的长远发展,重点抓了楼宇经济发展的政策引导,在充分调查摸底和借鉴先进城市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关于加快楼宇经济发展的意见》,为全市总部楼宇经济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2.加快总部载体建设,总部经济的集聚效应逐步显现。全市确定的20个总部经济集聚区已初具规模,基本形成了以市南区、市北区为标志的综合性总部集聚区,以崂山区、开发区、城阳区为标志的功能性总部聚集区。已投入运营的198座1万平方米以上商务楼宇,总建筑面积为730万平方米,已入驻企业1.1万家,其中,总部企业208家;在建的1万平方米以上商务楼宇84座,总建筑面积达到1263万平方米。
形成了远雄广场、中铁xx中心、海航万邦中心等一批品质高、体量大的高端商务楼宇。目前,我市的总部经济发展综合能力位列全国同类城市前列。全市税收过1亿元的总部商务楼宇达到41栋,纳税额为65.7亿元。
3.总部经济的贡献度初步显现。今年引进培育了国内外企业地区总部或功能性总部项目73家,项目总投资355亿元,其中跨国公司7家,世界500强企业2家,国内500强企业7家。预计全市350家大型总部企业全年可实现增加值2100亿元,约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26%;完成税收380亿元,其中地方税收158亿元。
(三)探索区域合作新模式,着力构建机制化合作平台
1.成立山东半岛城市部门合作联盟,搭建半岛区域合作平台。今年以来,围绕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我办把建立半岛城市合作机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进行重点推进,主动联合烟台、威海、日照、xx、东营、滨州等市的经济合作部门,于11月份成功发起成立了“山东半岛城市部门战略合作联盟”。
联盟的成立,标志着半岛城市合作机制正式建立,为落实我市与上述城市签订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提供了制度保障。同时也大大提升了半岛城市在国内外城市竞争合作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此举引起了包括《经济日报》在内的中央、省、市媒体的高度关注。
2.发挥异地商会联盟作用,为区域合作注入新的动力。今年以来,通过召开联盟年会、创新发展论坛、组织会员考察等多种形式,充分发挥异地商会联盟的作用,引导会员企业积极参与xx经济发展,积极参与半岛蓝色经济区乃至全国的发展。加强与全国各地山东商会的交流合作,与湖北、甘肃、安徽等地的山东商会签订了合作协议,邀请部分山东商会开展了“鲁商xx行”活动,组织企业到xx进行投资和洽谈合作,取得良好成效。
3.利用西部开发机遇,广泛开展与内陆省区的交流合作。依托西部展会平台,组织xx企业到西部投资合作,开展了以产业合作、市场开拓为主要内容的经贸交流合作,畅通了与西部地区经贸合作的渠道。利用西安高校、科研院所集中的优势,组织我市企业举办了“xx西安科技对接活动”,达成了光学系统检测、树脂新材料研发等多项合作协议。
协调xx港集团与西部地区货源腹地进行业务对接,与三星中国(西安)及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签订了通关运输合作协议。协调青啤集团在呼和浩特举办了“啤酒节活动”,宣传和扩大了xx产品在内蒙及中西部地区的市场影响力。利用举办“对口支持西部人才培训班”的机会,组织30余家xx企业与参加培训的西部企业进行了交流洽谈,签订种苗、农产品加工、物流等经贸合作协议17项。
(四)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圆满完成对口支援任务
1.新一轮对口帮扶贵州安顺工作顺利启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新一轮对口帮扶贵州工作的部署和要求,我办高度重视对口帮扶安顺市的工作。先后向市政府常务会和市委常委会进行了专题汇报,研究制定了新一轮的帮扶计划和工作方案;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40多个相关区市和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市对口支援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园区共建、引企入贵、职业教育等6个协调推进工作组,新一轮对口帮扶贵州安顺工作全面启动。
2.帮扶贵州安顺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我们认真按照xx市政府与安顺市政府签署的《关于进一步开展对口帮扶与经济合作战略框架协议》要求,积极组织协调相关区市与安顺方面进行工作对接,截止目前共签订友好合作协议20余项,两市互派挂职干部26人。启动了“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帮扶工程”、援建安顺市旅游学校等项目。春明物流、浩丰食品等60多家企业赴安顺进行了前期考察。“xx微尘基金”对487名安顺小学生进行了资助。
3.扎实做好援藏、援三峡等工作。积极为援藏干部排忧解难,争取资金为援藏干部解决宿舍供暖等实际困难。将经济援藏与拓宽农牧民增收致富渠道相结合,组织xx企业赴日喀则市考察,27家企业投资参与当地经济建设。与xx区共建xx工业园区,围绕移民安置公益项目建设,重点实施了乡镇福利院、生态茶园等项目的建设。
二、践行群众路线,服务基层、联系群众
(一)广泛听取意见,切实找准问题。从8月上旬开始,我办组织召开9次座谈会,认真听取了服务对象、对口支援地区以及企业的意见。在全办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反复听取和征求全办同志意见,共征求各类意见建议50余条。对征求到的意见,进行认真梳理,逐条对照,将解决问题、改进工作、提升服务水平作为落实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举措,让基层和群众切实感受到教育实践活动的实际成果。
(二)坚持边查边改,落实整改责任。把改进措施的制订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对反馈的问题和意见建议均建立了台账,逐条进行分解,把整改责任落实到分管领导和处室。如针对部分区市提出总部经济发展政策措施不够到位等问题,我办加快了楼宇经济发展意见的政策制定工作,目前已由市政府办公厅发布实施。
(三)接地气连民心,扎实服务基层。组织全办党员按照市里的要求及时到所在社区报到,融入社区,了解民情,服务社会;主动走访崂山区北宅街道的困难家庭,访贫问苦,捐款献爱心。对社区引水等问题,主动联系有关部门帮助协调解决。
三、上市民代表意见建议办理情况
2012年,我办共收到市民意见建议40条,有效建议36条。其中,对口支援4条,国内招商和总部经济17条,参与西部开发1条,区域合作10条,其他4条。如“进一步深化与半岛城市的合作与交流”、“扶持异地商会会员发展”等建议,我办积极采纳,牵头成立了“山东半岛城市部门战略合作联盟”;组织了在青异地商会成员赴日照、威海考察洽谈活动。截至2012年12月21日,已全部按期办复。
四、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20xx年,国内经济合作工作各项任务均顺利完成,但在工作理念、开拓进取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对全市利用内资和总部经济工作的指导作用还有待增强,对企业、基层的服务力度还需加大,区域经济合作的范围和领域还需进一步扩大,对口帮扶工作中园区建设、产业对接等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快推进。
20xx年,我办将进一步创新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不断提升工作水平。
一是加强对全市利用内资和总部经济工作的指导,提高招商效果,提高利用内资的质量、水平。在项目跟踪推进、优化环境方面争取有更实的举措,更大的作为。在总部经济项目的引进、培育和服务方面,争取实现有更大的突破。
二是发挥好xx异地商会联盟、半岛城市部门合作联盟等已有工作平台作用,推动半岛城市之间更好地实现产业互补、合作共赢,同时开展好与全国重点区域板块间的合作与交流;积极创造条件,择机成立山东半岛城市战略合作联盟,提高半岛城市合作交流的层次和水平;组织引导xx企业积极参与西部开发,更好地利用西部资源,开拓西部市场。
三是积极发挥好作为市对口支援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协调服务职能,不断完善全市对口支援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认真做好对口支援工作。要重点抓好对口帮扶安顺工作方案的落实工作,促进帮扶工作健康发展,双方合作深度融合。
精选经合办述职报告文本4
20xx年,全市国内经济合作工作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搭建区域合作平台,提高对内开放水平,做好对口支援工作”的要求,全面履行工作职责,圆满完成了国内招商、总部楼宇经济、区域合作、对口支援等目标任务。
一、务实开展国内经济合作工作
(一)着眼于转方式调结构,进一步提高利用内资的质量和水平
1.加强对全市利用内资工作的引导和服务。将国内500强、民企100强、服务业100强、中央直属企业、国家级科研院所等作为重点,建立在谈、签约、投产项目档案库,按产业分类编制了《中国重点企业名录》,引导区市和部门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工作。服务于我市招商需要,编制了《xx重点招商项目册》、《xx商务楼宇推介册》,通过参加国内重点展会、城市专题推介会等形式广泛进行推介。
2.强化对区市利用内资工作的分类指导。根据全市产业发展的功能定位,通过制定内资引进奖励和考核办法,完善统计监测和预测分析制度,深入区市对内资大项目进行督查,组织专业化团队开展专题招商等形式,对区市利用内资工作进行分类指导,引导区市自觉按照城市总体功能合理布局。
3.加大对“蓝、高、新”项目的考核力度。改变以往单纯考核项目数量和规模的方式,加大了对招商引资项目质量的考核力度。20xx年,全市引进在建的蓝色经济、高端装备制造业、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蓝高新”项目占全部引进内资的60%以上,不断优化全市产业发展结构。
预计全年完成引进内资1200亿元的奋斗目标,全年共引进投资500万元以上内资项目1600多个,实际到位资金亿元以上项目240个,比去年增加17个。
(二)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大力推进总部楼宇经济发展
1.制定楼宇经济发展政策,推进总部经济发展。着眼于全市总部经济的长远发展,重点抓了楼宇经济发展的政策引导,在充分调查摸底和借鉴先进城市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关于加快楼宇经济发展的意见》,为全市总部楼宇经济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2.加快总部载体建设,总部经济的集聚效应逐步显现。全市确定的20个总部经济集聚区已初具规模,基本形成了以市南区、市北区为标志的综合性总部集聚区,以崂山区、开发区、城阳区为标志的功能性总部聚集区。已投入运营的198座1万平方米以上商务楼宇,总建筑面积为730万平方米,已入驻企业1.1万家,其中,总部企业208家;在建的1万平方米以上商务楼宇84座,总建筑面积达到1263万平方米。形成了远雄广场、中铁xx中心、海航万邦中心等一批品质高、体量大的高端商务楼宇。目前,我市的总部经济发展综合能力位列全国同类城市前列。全市税收过1亿元的总部商务楼宇达到41栋,纳税额为65.7亿元。
3.总部经济的贡献度初步显现。今年引进培育了国内外企业地区总部或功能性总部项目73家,项目总投资355亿元,其中跨国公司7家,世界500强企业2家,国内500强企业7家。预计全市350家大型总部企业全年可实现增加值2100亿元,约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26%;完成税收380亿元,其中地方税收158亿元。
(三)探索区域合作新模式,着力构建机制化合作平台
1.成立山东半岛城市部门合作联盟,搭建半岛区域合作平台。今年以来,围绕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我办把建立半岛城市合作机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进行重点推进,主动联合烟台、威海、日照、XX、东营、滨州等市的经济合作部门,于11月份成功发起成立了“山东半岛城市部门战略合作联盟”。联盟的成立,标志着半岛城市合作机制正式建立,为落实我市与上述城市签订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提供了制度保障。同时也大大提升了半岛城市在国内外城市竞争合作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此举引起了包括《经济日报》在内的中央、省、市媒体的高度关注。
2.发挥异地商会联盟作用,为区域合作注入新的动力。今年以来,通过召开联盟年会、创新发展论坛、组织会员考察等多种形式,充分发挥异地商会联盟的作用,引导会员企业积极参与xx经济发展,积极参与半岛蓝色经济区乃至全国的发展。加强与全国各地山东商会的交流合作,与湖北、甘肃、安徽等地的山东商会签订了合作协议,邀请部分山东商会开展了“鲁商xx行”活动,组织企业到xx进行投资和洽谈合作,取得良好成效。
3.利用西部开发机遇,广泛开展与内陆省区的交流合作。依托西部展会平台,组织xx企业到西部投资合作,开展了以产业合作、市场开拓为主要内容的经贸交流合作,畅通了与西部地区经贸合作的渠道。利用西安高校、科研院所集中的优势,组织我市企业举办了“xx西安科技对接活动”,达成了光学系统检测、树脂新材料研发等多项合作协议。协调xx港集团与西部地区货源腹地进行业务对接,与三星中国(西安)及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签订了通关运输合作协议。协调青啤集团在呼和浩特举办了“啤酒节活动”,宣传和扩大了xx产品在内蒙及中西部地区的市场影响力。利用举办“对口支持西部人才培训班”的机会,组织30余家xx企业与参加培训的西部企业进行了交流洽谈,签订种苗、农产品加工、物流等经贸合作协议17项。
(四)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圆满完成对口支援任务
1.新一轮对口帮扶贵州安顺工作顺利启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新一轮对口帮扶贵州工作的部署和要求,我办高度重视对口帮扶安顺市的工作。先后向市政府常务会和市委常委会进行了专题汇报,研究制定了新一轮的帮扶计划和工作方案;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40多个相关区市和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市对口支援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园区共建、引企入贵、职业教育等6个协调推进工作组,新一轮对口帮扶贵州安顺工作全面启动。
2.帮扶贵州安顺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我们认真按照xx市政府与安顺市政府签署的《关于进一步开展对口帮扶与经济合作战略框架协议》要求,积极组织协调相关区市与安顺方面进行工作对接,截止目前共签订友好合作协议20余项,两市互派挂职干部26人。启动了“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帮扶工程”、援建安顺市旅游学校等项目。春明物流、浩丰食品等60多家企业赴安顺进行了前期考察。“xx微尘基金”对487名安顺小学生进行了资助。
3.扎实做好援藏、援三峡等工作。积极为援藏干部排忧解难,争取资金为援藏干部解决宿舍供暖等实际困难。将经济援藏与拓宽农牧民增收致富渠道相结合,组织xx企业赴日喀则市考察,27家企业投资参与当地经济建设。与XX区共建xx工业园区,围绕移民安置公益项目建设,重点实施了乡镇福利院、生态茶园等项目的建设。
二、践行群众路线,服务基层、联系群众
(一)广泛听取意见,切实找准问题。从8月上旬开始,我办组织召开9次座谈会,认真听取了服务对象、对口支援地区以及企业的意见。在全办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反复听取和征求全办同志意见,共征求各类意见建议50余条。对征求到的意见,进行认真梳理,逐条对照,将解决问题、改进工作、提升服务水平作为落实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举措,让基层和群众切实感受到教育实践活动的实际成果。
(二)坚持边查边改,落实整改责任。把改进措施的制订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对反馈的问题和意见建议均建立了台账,逐条进行分解,把整改责任落实到分管领导和处室。如针对部分区市提出总部经济发展政策措施不够到位等问题,我办加快了楼宇经济发展意见的政策制定工作,目前已由市政府办公厅发布实施。
(三)接地气连民心,扎实服务基层。组织全办党员按照市里的要求及时到所在社区报到,融入社区,了解民情,服务社会;主动走访崂山区北宅街道的困难家庭,访贫问苦,捐款献爱心。对社区引水等问题,主动联系有关部门帮助协调解决。
三、上市民代表意见建议办理情况
2012年,我办共收到市民意见建议40条,有效建议36条。其中,对口支援4条,国内招商和总部经济17条,参与西部开发1条,区域合作10条,其他4条。如“进一步深化与半岛城市的合作与交流”、“扶持异地商会会员发展”等建议,我办积极采纳,牵头成立了“山东半岛城市部门战略合作联盟”;组织了在青异地商会成员赴日照、威海考察洽谈活动。截至2012年12月21日,已全部按期办复。
四、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20xx年,国内经济合作工作各项任务均顺利完成,但在工作理念、开拓进取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对全市利用内资和总部经济工作的指导作用还有待增强,对企业、基层的服务力度还需加大,区域经济合作的范围和领域还需进一步扩大,对口帮扶工作中园区建设、产业对接等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快推进。
20xx年,我办将进一步创新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不断提升工作水平。一是加强对全市利用内资和总部经济工作的指导,提高招商效果,提高利用内资的质量、水平。在项目跟踪推进、优化环境方面争取有更实的举措,更大的作为。在总部经济项目的引进、培育和服务方面,争取实现有更大的突破。二是发挥好xx异地商会联盟、半岛城市部门合作联盟等已有工作平台作用,推动半岛城市之间更好地实现产业互补、合作共赢,同时开展好与全国重点区域板块间的合作与交流;积极创造条件,择机成立山东半岛城市战略合作联盟,提高半岛城市合作交流的层次和水平;组织引导xx企业积极参与西部开发,更好地利用西部资源,开拓西部市场。三是积极发挥好作为市对口支援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协调服务职能,不断完善全市对口支援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认真做好对口支援工作。要重点抓好对口帮扶安顺工作方案的落实工作,促进帮扶工作健康发展,双方合作深度融合。
精选经合办述职报告文本5
尊敬的各位会长、各位理事还有秘书处的同事们:
今天在理事会上做述职报告,我感到很荣幸,通过述职对秘书处全体工作人员提高思想觉悟,发扬优良传统,总结经验教训,规范工作职责,丰富工作内涵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20xx年,我负责秘书处经贸合作方面的工作,根据商会秘书处经合办的工作职责(6条),结合20xx年12月18日商会工作报告关于20xx年重点要做好四个方面工作的具体内容,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有成绩也有弊端。恭请各位核查。
1.负责组织“请进来、走出去”的投资考察、推介、宣传活动,做好信息和项目的跟踪落实工作。
去年,商会共组织23批、106人的“走出去”和“请进来”活动。先后参加了吉林省政府、广东省政府等五省十五个市、县的招商活动。通过项目推介会、洽谈会、恳谈会,使参与招商活动的会员和其相关的外埠企业了解了各地的投资优惠政策和资源环境情况。总体上看效果是好的,我本人参与了大部分的活动。
不足之处是跟踪联络欠缺,今后在这方面要加强。秘书处经合办就如何引导投资方在资源上和经营项目上与吉林省各地域的资源优势(原材料、市场、产业链条、科研支撑、地域优势)实施对接和提高招商引资成功率等问题上,都还需要进一步探索,要拓宽思路、提高认识、总结方式方法,细化行为,要注重后期的跟踪服务,完善招商引资的全过程,真正做到让企业满意,让地方政府满意。
2.负责掌握有关合作伙伴单位对项目引进的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招商引资服务工作。
目前,商会已与长春市经合局、长春合隆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春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公司、吉林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通化市经济开发区、九台市人民政府、公主岭岭东工业集中区、永吉县人民政府等8个单位签约了招商引资及经贸合作的战略合作伙伴协议,我们在日常的经贸活动中经常联络这些战略合作伙伴参加各项活动。
特别是在东北亚投资贸易博览会上和外地召开类似的博览、经贸论坛等会议上(外博会、山洽会、论坛等),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各市、县区的经贸活动。此外,对没有签约区域的政府(开发区)也积极参与组织经贸洽谈和参观考察,如:陪同吉林省经合局珠三角处和吉林省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有关负责同志,到东莞市参加中国家具品牌企业联盟大会并联系家具行业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目前,签约的战略合作伙伴协议截止到去年底协议到期,商会今后如何选择战略合作伙伴?怎样合作?我们认为应该有一个新的内容,也需要整合一下我们战略合作伙伴的这个团队,要做到有计划、有内容、有信誉。这一点请商会领导们拿出个框架,通过与有需求的区域政府沟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糸,以合作协议为依据指导今后的合作伙伴之关糸,规范经济活动之行为,进而有效地促进招商引资工作的开展。
3.负责掌握吉林省及各市、州的省、市情、招商引资政策等信息资料。
去年,9月底前经合办将吉林省经合局及各地市级经合局2011年招商引资项目汇编,以及部分市县的招商引资政策收集备案,并将部分资料转给了有需求的会长单位(由于篇幅太多有些是电子版,没有大范围传阅)。这项工作是我们经合办的基础工作,今后我们要不断地充实、完善和更新。
4.负责与广东省有关商协会加强联系,建立长期的经贸合作。
目前,商会已与广东省53家商协会和25家广东省驻外商会、潮汕商会以及2家台湾潮汕同乡会有着友好往来的合作关糸。去年,我们接待走访上述80家商协会中的近40家商协会,还通过学习考察活动接触到吉林省驻外商会、各地市级商会等20多家,在具体的招商引资工作中,有些商协会确实给予了我们很大的帮助。吉林省各地区到广东招商,我们就是通过这些商协会来组织企业参会,通过座谈让参会企业了解吉林、认识吉林。
在与各商协会的合作关糸问题上,我们的工作也存在着不足,今后我们要加强联络,决不能让兄弟商协会对我们有“没事不联络,有事找上门”的看法,我们要努力促进友好关系,把联络友好商协会排列出计划和流程,加强感情上的沟通和他们在人员上变动的掌握,在与各商协会的友好合作关糸上要做到持续发展。
5.负责掌握已进入广东工业园(产业园)的进展情况,协助做好有关沟通协调工作。
统计汇总入驻企业各项经济指标,便于了解广东工业园(产业园)的情况,但更重要的是跟踪服务。广东工业园的创立和发展无疑给吉林省广东商会带来了业绩,这与陈会长四年前的构想以及后期资金的投入和付出的心血是分不开的,农安项目的考察调研、行文策划、宣传推介,我参与了其中各个环节,对广东工业园的情况了解的相对多一些。下一步的工作,经合办的想法是可否与维发办一同在广东工业园的入驻企业中发展会员,继续宣传吉林省广东商会的作用,进一步扩大和巩固商会的影响力以及广东工业园的成果。
6.负责完成商会领导临时交办的其他工作。
(1)协助申办“广东商贸中心”项目,继续筹划“广东商贸城”项目。这是落实广东省政府提出的“广货北上”,让广东商品迅速占领全国市场战略部署的具体措施。
(2)严格要求提高服务水平。2010年商会的工作报告中提出了2011年的工作目标,其中第一个方面就是“切实提高服务会员的水平”这里有七个要点,即提高“联络服务、生产经营服务、融资服务、法律服务、维权服务、宣传服务、生活服务”的水平,针对这七个要点,经合办在2011年的工作中我们积极配合其它部门们做好服务工作,提高服务水平:
一是走访会员,在走访的过程中,了解会员单位的生产经营、资金运营和生活及社会活动等方面情况,积极为会员单位“出点子、想办法”(这里讲的是小企业和流通领域的运营商)征求需求、了解信息、提出建议,努力做好为会员企业的服务;二是积极配合做好突发事件的处理,力求达到会员满意;三是会员的生活服务,会员过生日、婚庆、贵子满月等只要会员有通知就积极参与,让会员感受到兄弟般的温暖,真正能把商会当成自己的家。
(3)协助组织商会的各大、中、小型会议。如:主持了中秋联谊会、组织会员企业和外地企业参加中国•吉林第七届“东博会”等。
(4)积极参加党组织活动,协助筹建商会秘书处临时党支部。并认真整理党组织活动的记录和资料。
(5)积极协助完成2010年商会工作报告中推进商会建设再上新台阶的构想。在完善制度建设、不断壮大商会队伍、促进党组织建设健康发展方面;在进一步加强秘书处队伍建设等方面;在为保证商会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根据工作需要,更好、更多的发展会员,全面提高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牢固树立为会员服务的思想意思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可行性建议。
(6)在秘书长郝继贵同志出国40天内负责秘书处工作,基本达到主管部门、商会领导及会员、兄弟商会、战略合作伙伴较为满意的状态。
以上是本人的汇报,请各位批评指导。谢谢大家!
第四篇:经合办年终述职报告
经合办年终述职报告
20xx年,全市国内经济合作工作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搭建区域合作平台,提高对内开放水平,做好对口支援工作”的要求,全面履行工作职责,圆满完成了国内招商、总部楼宇经济、区域合作、对口支援等目标任务。
一、务实开展国内经济合作工作
(一)着眼于转方式调结构,进一步提高利用内资的质量和水平
1.加强对全市利用内资工作的引导和服务。将国内500强、民企100强、服务业100强、中央直属企业、国家级科研院所等作为重点,建立在谈、签约、投产项目档案库,按产业分类编制了《中国重点企业名录》,引导区市和部门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工作。服务于我市招商需要,编制了《xx重点招商项目册》、《xx商务楼宇推介册》,通过参加国内重点展会、城市专题推介会等形式广泛进行推介。
2.强化对区市利用内资工作的分类指导。根据全市产业发展的功能定位,通过制定内资引进奖励和考核办法,完善统计监测和预测分析制度,深入区市对内资大项目进行督查,组织专业化团队开展专题招商等形式,对区市利用内资工作进行分类指导,引导区市自觉按照城市总体功能合理布局。
3.加大对“蓝、高、新”项目的考核力度。改变以往单纯考核项目数量和规模的方式,加大了对招商引资项目质量的考核力度。20xx年,全市引进在建的蓝色经济、高端装备制造业、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蓝高新”项目占全部引进内资的60%以上,不断优化全市产业发展结构。
预计全年完成引进内资1200亿元的奋斗目标,全年共引进投资500万元以上内资项目1600多个,实际到位资金亿元以上项目240个,比去年增加17个。
(二)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大力推进总部楼宇经济发展
1.制定楼宇经济发展政策,推进总部经济发展。着眼于全市总部经济的长远发展,重点抓了楼宇经济发展的政策引导,在充分调查摸底和借鉴先进城市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关于加快楼宇经济发展的意见》,为全市总部楼宇经济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2.加快总部载体建设,总部经济的集聚效应逐步显现。全市确定的20个总部经济集聚区已初具规模,基本形成了以市南区、市北区为标志的综合性总部集聚区,以崂山区、开发区、城阳区为标志的功能性总部聚集区。已投入运营的198座1万平方米以上商务楼宇,总建筑面积为730万平方米,已入驻企业1.1万家,其中,总部企业208家;在建的1万平方米以上商务楼宇84座,总建筑面积达到1263万平方米。形成了远雄广场、中铁xx中心、海航万邦中心等一批品质高、体量大的高端商务楼宇。目前,我市的总部经济发展综合能力位列全国同类城市前列。全市税收过1亿元的总部商务楼宇达到41栋,纳税额为65.7亿元。
3.总部经济的贡献度初步显现。今年引进培育了国内外企业地区总部或功能性总部项目73家,项目总投资355亿元,其中跨国公司7家,世界500强企业2家,国内500强企业7家。预计全市350家大型总部企业全年可实现增加值2100亿元,约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26%;完成税收380亿元,其中地方税收158亿元。
(三)探索区域合作新模式,着力构建机制化合作平台
1.成立山东半岛城市部门合作联盟,搭建半岛区域合作平台。今年以来,围绕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我办把建立半岛城市合作机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进行重点推进,主动联合烟台、威海、日照、XX、东营、滨州等市的经济合作部门,于11月份成功发起成立了“山东半岛城市部门战略合作联盟”。联盟的成立,标志着半岛城市合作机制正式建立,为落实我市与上述城市签订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提供了制度保障。同时也大大提升了半岛城市在国内外城市竞争合作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此举引起了包括《经济日报》在内的中央、省、市媒体的高度关注。
2.发挥异地商会联盟作用,为区域合作注入新的动力。今年以来,通过召开联盟年会、创新发展论坛、组织会员考察等多种形式,充分发挥异地商会联盟的作用,引导会员企业积极参与xx经济发展,积极参与半岛蓝色经济区乃至全国的发展。加强与全国各地山东商会的交流合作,与湖北、甘肃、安徽等地的山东商会签订了合作协议,邀请部分山东商会开展了“鲁商xx行”活动,组织企业到xx进行投资和洽谈合作,取得良好成效。
3.利用西部开发机遇,广泛开展与内陆省区的交流合作。依托西部展会平台,组织xx企业到西部投资合作,开展了以产业合作、市场开拓为主要内容的经贸交流合作,畅通了与西部地区经贸合作的渠道。利用西安高校、科研院所集中的优势,组织我市企业举办了“xx西安科技对接活动”,达成了光学系统检测、树脂新材料研发等多项合作协议。协调xx港集团与西部地区货源腹地进行业务对接,与三星中国(西安)及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签订了通关运输合作协议。协调青啤集团在呼和浩特举办了“啤酒节活动”,宣传和扩大了xx产品在内蒙及中西部地区的市场影响力。利用举办“对口支持西部人才培训班”的机会,组织30余家xx企业与参加培训的西部企业进行了交流洽谈,签订种苗、农产品加工、物流等经贸合作协议17项。
(四)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圆满完成对口支援任务
1.新一轮对口帮扶贵州安顺工作顺利启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新一轮对口帮扶贵州工作的部署和要求,我办高度重视对口帮扶安顺市的工作。先后向市政府常务会和市委常委会进行了专题汇报,研究制定了新一轮的帮扶计划和工作方案;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40多个相关区市和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市对口支援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园区共建、引企入贵、职业教育等6个协调推进工作组,新一轮对口帮扶贵州安顺工作全面启动。
2.帮扶贵州安顺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我们认真按照xx市政府与安顺市政府签署的《关于进一步开展对口帮扶与经济合作战略框架协议》要求,积极组织协调相关区市与安顺方面进行工作对接,截止目前共签订友好合作协议20余项,两市互派挂职干部26人。启动了“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帮扶工程”、援建安顺市旅游学校等项目。春明物流、浩丰食品等60多家企业赴安顺进行了前期考察。“xx微尘基金”对487名安顺小学生进行了资助。
3.扎实做好援藏、援三峡等工作。积极为援藏干部排忧解难,争取资金为援藏干部解决宿舍供暖等实际困难。将经济援藏与拓宽农牧民增收致富渠道相结合,组织xx企业赴日喀则市考察,27家企业投资参与当地经济建设。与XX区共建xx工业园区,围绕移民安置公益项目建设,重点实施了乡镇福利院、生态茶园等项目的建设。
二、践行群众路线,服务基层、联系群众
(一)广泛听取意见,切实找准问题。从8月上旬开始,我办组织召开9次座谈会,认真听取了服务对象、对口支援地区以及企业的意见。在全办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反复听取和征求全办同志意见,共征求各类意见建议50余条。对征求到的意见,进行认真梳理,逐条对照,将解决问题、改进工作、提升服务水平作为落实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举措,让基层和群众切实感受到教育实践活动的实际成果。
(二)坚持边查边改,落实整改责任。把改进措施的制订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对反馈的问题和意见建议均建立了台账,逐条进行分解,把整改责任落实到分管领导和处室。如针对部分区市提出总部经济发展政策措施不够到位等问题,我办加快了楼宇经济发展意见的政策制定工作,目前已由市政府办公厅发布实施。
(三)接地气连民心,扎实服务基层。组织全办党员按照市里的要求及时到所在社区报到,融入社区,了解民情,服务社会;主动走访崂山区北宅街道的困难家庭,访贫问苦,捐款献爱心。对社区引水等问题,主动联系有关部门帮助协调解决。
三、上市民代表意见建议办理情况
2018年,我办共收到市民意见建议40条,有效建议36条。其中,对口支援4条,国内招商和总部经济17条,参与西部开发1条,区域合作10条,其他4条。如“进一步深化与半岛城市的合作与交流”、“扶持异地商会会员发展”等建议,我办积极采纳,牵头成立了“山东半岛城市部门战略合作联盟”;组织了在青异地商会成员赴日照、威海考察洽谈活动。截至2018年12月21日,已全部按期办复。
四、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20xx年,国内经济合作工作各项任务均顺利完成,但在工作理念、开拓进取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对全市利用内资和总部经济工作的指导作用还有待增强,对企业、基层的服务力度还需加大,区域经济合作的范围和领域还需进一步扩大,对口帮扶工作中园区建设、产业对接等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快推进。
2018年,我办将进一步创新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不断提升工作水平。一是加强对全市利用内资和总部经济工作的指导,提高招商效果,提高利用内资的质量、水平。在项目跟踪推进、优化环境方面争取有更实的举措,更大的作为。在总部经济项目的引进、培育和服务方面,争取实现有更大的突破。二是发挥好xx异地商会联盟、半岛城市部门合作联盟等已有工作平台作用,推动半岛城市之间更好地实现产业互补、合作共赢,同时开展好与全国重点区域板块间的合作与交流;积极创造条件,择机成立山东半岛城市战略合作联盟,提高半岛城市合作交流的层次和水平;组织引导xx企业积极参与西部开发,更好地利用西部资源,开拓西部市场。三是积极发挥好作为市对口支援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协调服务职能,不断完善全市对口支援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认真做好对口支援工作。要重点抓好对口帮扶安顺工作方案的落实工作,促进帮扶工作健康发展,双方合作深度融合。
第五篇:市经合办领导检查工作汇报
市经合办领导检查工作汇报
一、**县2013年上报内资到位资金项目
2013年截至11月末**县上报省外内资到位资金59.04亿元,市里认定50亿元。共18个项目,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6个,1亿元-5亿元项目8个,5000万元—1亿元项目4个。
10亿元以上项目有:瑞国节能投资项目,辽西农业物流项目,翰沃国际商贸城项目,绿宝露食品深加工项目,鑫华房地产开发销售项目,八家子鼎盛金属项目。
二、2014年省外内资计划完成情况及重点支撑项目
**县2014年省外内资计划安排23亿元,2014年**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安排47亿元(十二五规划中期目标调整)。省外内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49%,。
重点支撑项目:
(一)续建项目
1、江苏鼎正年产25万吨绿色杂粮项目,固定资产投资2.6亿元,2014年预计完成0.5亿元。
2、瑞国节能年产16万吨、137万立方米优质岩棉板项目,固定资产投资10.6亿元,2014年预计完成3亿元。
3、**翰沃国际商贸城项目,固定资产投资10亿元,2014年预计完成3.1亿元。
4、**绿宝露食品有限公司新上年产30万吨植物蛋白饮料、年1万吨精品核桃、杏仁分装生产线、年16亿只铁罐项目、年2亿个包装箱项目,固定资产投资10亿元,2014年预计完成3.5亿元。
5、秦皇岛鑫华建筑有限公司房地产开发项目,固定资产投资10亿元,2014年预计完成1.4亿元。
6、葫芦岛鼎盛金属有限公司年6万吨铁合金项目,固定资产投资5亿元,2014年预计完成0.5亿元。
(二)新建项目
2014年计划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亿元,分别为:
1、辽宁恒力集团入驻**县雷家店乡开发石材项目,2014年计划完成固定资产投资0.5亿元。
2、**石材产业城建设项目,固定资产投资5亿元,2014年计划完成2.5亿元。
3、秦皇岛安达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画廊谷开发项目,一期固定资产投资4亿元,2014年计划完成2亿元。
4、葫芦岛大魏酒业有限公司酒厂搬迁改造项目,固定资产投资1.8亿元,2014年计划完成1.5亿元。
5、60万吨玉米淀粉及淀粉糖项目,固定资产投资6亿元,2014年计划完成3亿元。
6、**纺织有限公司改扩建项目,固定资产投资1.5亿元,2014年计划改造完成。
7、宏跃集团生产高锰钢球、高锰钢板衬板、虎口牙板等耐磨材料项目,固定资产投资1亿元,2014年计划完成。
8、**磊子沟尾矿综合回收锰精矿新上2台3.5万KVA电炉生产硅锰合金项目,固定资产投资3亿元,2014年计划完成。
2014年项目推进主要措施:
1、强力推进已签约项目加速建设和早日投产。
2、加快促成未签约项目早日落地建设。
三、2013年招商项目签约及进展情况1、4月11日县政府与原谷食品签订补充协议,占地120亩,豆制品加工项目建设。目前企业正在做可研,运作土地款,计划2014年开工建设。
2、5月20日辽宁恒力集团入驻雷家店骆杖子村石材加工项目。已开工建设,正在办理探矿权设置,可研报告已完成,目前已投资1500万元,计划2014年在八家子开发区建设加工厂。
3、6月3日县政府与虹程解放汽车签订4S店项目,占地19.7亩,固定资产投资4656万元。项目前期办理完注册、立项手续,待土地征用拆迁和审批后开工建设。
4、6月3日县政府与杜三欧曼汽车签订4S店项目,占地30亩,固定资产投资4300万元。项目前期办理完注册、立项手续,待土地征用拆迁和审批后开工建设。
5、9月11日县政府与秦皇岛安达旅游开发公司签订画廊谷开发协议,占地500亩,投资8.7亿元。目前企业已派20多名测绘规划人员进行实地测绘,2014年开工建设。
6、9月12日县政府与大魏酒业签订大屯酒业搬迁改造协议,占地150亩,投资1.8亿元。目前生产许可证月末到手,具备生产条件,待土地指标问题解决后加速建设,计划2014年10月末投产。
四、目前正在洽谈推进的项目
1、纺织有限公司与兴城圣龙纺织工业公司洽谈,县招商局、轻纺局全力推进,近期形成具体方案后,县政府将积极促成双方合作。
2、石材产业开发项目,砂岩、灰岩、花岗岩等具备开发条件,正在广泛对接。目前国内外石材加工企业对该项目均产生浓厚兴趣,2014年将有实质性进展。
3、台湾绿保宝饲料项目及茂源牛业饲料项目,正在洽谈推进。
4、化石保护性开发及恐龙艺术馆项目由啄木鸟科研小组规划建设,12月初到**实地设计。
5、温州商人投资的**生态园项目正在进行选址,2014年计划开工建设。
五、今后重点推介招商的项目1、60万吨玉米淀粉及淀粉糖项目。
2、八家子1平方公里工业地产招商项目。
3、**生态旅游资源如白狼山、大青山、月亮山等招商。
4、石材产业需进一步扩大招商。
5、凌河新区开发,专家建议**应将两岸土地收储做为当前工作重点。
6、食品园区进一步扩大规模、提高质量招商。
六、2014年招商局主要工作
1、配合园区、项目所在乡镇、八家子开发区等对2013年及以前签约项目加速建设并投产。如园区入驻项目、鼎盛金属项目、鑫河润滑油项目、融成钙业三期3座石灰窑项目、宏跃集团生产高锰钢球、高锰钢板衬板、虎口牙板等耐磨材料项目、**磊子沟尾矿综合回收锰精矿新上2台3.5万KVA电炉生产硅锰合金项目等。
2、对正在洽谈推进的5个项目要强力推进,争取早日开工建设。
3、对重点推介招商项目进行广泛招商,积极参加国家省市政府组织的各类招商会,点对点对接,以商招商,以情感商,争取项目签约有实质性进展。
**县招商局
二〇一三年十一月二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