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道路运输价格管理规定2009年通过
道路运输价格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道路运输价格管理,保护旅客、货主及其他消费者和道路运输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道路运输价格管理以及道路运输经营者的价格行为,应当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 国务院价格、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全国道路运输价格管理政策,指导各地道路运输价格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价格、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道路以上价格管理工作。
第二章 价格制定
第四条 道路班车客运主要实行政府指导价,竞争充分的线路可实行市场调节价,具体由当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价格、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按照本规定第八条规定的价格管理权限,根据市场供求情况确定。
农村道路客运实行政府定价。
加班车客运价格按照班车客运价格执行。
第五条 定线旅游客运价格按照班车客运价格执行。非定线旅游客运、包车客运实行市场调节价,由承托运双方根据里程、车型、车辆等级等商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非定线旅游客运、包车客运价格管理形式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六条 货物运输价格实行市场调节价。
第七条 国防战备、抢险救灾、紧急运输等政府指令性旅客、货物运输实行政府定价。
第八条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价格、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按照以下权限管理道路运输价格:
(一)省级人民政府价格、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道路运输价格,确定道路班车客运价格管理形式,制定国防战备、抢险救灾、紧急运输等政府指令性旅客、货物运输的价格,以及实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的道路客运车型运价,并核定客运票价的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基准价、浮动幅度或上限票价;
(二)市、县人民政府负责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道路客运价格,经省级人民政府授权,可以确定道路班车客运价格管理形式,制定国防战备、抢险救灾、紧急运输等政府指令性旅客、货物运输的价格,以及实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的道路客运车型运价,并核定客运票价的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基准价、浮动幅度或上限票价。市、县人民政府价格、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根据各自职责承担相应的具体工作。
第九条 道路运输实行政府指导价或政府定价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根据第八条的规定以及当地实际情况拟定价格方案,经同级价格主管部门核准后,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条 道路班车客运政府指导价可以采取制定基准价及上、下浮动幅度,也可以采取制定上限票价及下浮幅度的方式,具体由当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价格、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根据第八条规定确定。第十一条 在春运及节假日期间,道路班车客运票价不得在正常的政府指导价浮动范围或者政府定价水平以外实行特殊的加价政策。
第十二条 制定或调整实行政府指导价或政府定价的道路客运运价,应当对方案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
行论证,广泛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价格、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道路运输经营情况的调研和监测,综合考虑各种车型、运输成本、比价关系、供求关系、道路运输行业平均利润率、社会承受能力等因素,适时调整客运车型运价及核定客运票价。
第十三条 跨省份班车客运运价,由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按照客运线路起点、终点省份运价水平协商确定。同一条班车客运线路上的相同车型、等级客车的票价水平应当基本一致。
第十四条 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积极扶持农村道路运输事业发展,对农村道路客运实行低票价政策,执行与城市公共交通相同的相关税费优惠和政府补贴。
第十五条 省级人民政府价格、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国内成品油价格变化情况及对客运成本的影响程度,制定运价油价联动方案,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第十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价格、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加强对道路运输价格的监测。当道路运输价格出现异常上涨时,可以报请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依法采取价格干预措施,保持道路运输价格基本稳定。
第十七条 道路班车客运实行政府指导价的,经营者可以在政府规定的票价浮动范围内,根据市场情况确定具体执行票价。
具体票价执行前,经营者应当按照本规定第八条规定,向当地人民政府价格、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备案。具体执行票价的备案制度由省级人民政府价格、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规定。
第十八条 道路班车客运实行政府指导价或者市场调节价的,除政策性调价外,经营者变动运价应提前2周公布。
第三章 价格行为管理
第十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价格主管部门应当维护公平竞争的道路运输市场秩序,保持运价水平的合理与稳定。客流量较大的客运线路鼓励2家以上不同市场主体进行竞争。
第二十条 道路班车客运经营者不得在政府规定范围以外,实行票价上浮或加成。
第二十一条 道路运输经营者应当为旅客、货主提供质价相符的服务,不得进行价格欺诈。
第二十二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倒卖客票。因故不能乘车的旅客,可以按规定向汽车客运站或道路旅客运输经营者退票。
第二十三条 道路运输经营者应当在客货运站、客车等经营场所的显著位置,实行明码标价。
第二十四条 班车客票按照交通运输部统一式样执行,应当标明具体执行票价、车辆等级等相关信息。第二十五条 道路运输经营者和汽车客运站应当对身高1.2米以下、不单独占用座位的儿童乘车实行免票,对革命伤残军人、因公致残的人民警察、身高1.2米至1.5米的儿童按照具体执行票价的50%售票。对享受优待票、免票、儿童票的旅客,道路客运经营者无正当理由不得拒载。
第二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依法对道路运输价格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十七条 违反本规定,道路运输经营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由价格主管部门依照《价格法》、《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实施处罚:
(一)不执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的;
(二)在政府规定范围以外,实行票价上浮或加成的;
(三)利用虚假或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进行价格欺诈的;
(四)不执行政府规定的客运票价优惠政策的;
(五)不按规定明码标价的;
(六)其他价格违法行为。
第二十八条执法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尚未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章附则
第二十九条汽车客运站经营收费按照《汽车客运站收费规则》(交公路发【1996】263号)执行。第三十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价格、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可结合本地实际,对机动车维修、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等道路运输相关业务价格进行管理。
第三十一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和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可根据本规定制定实施细则。
第三十二条本规定由交通运输部会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三十三条本规定自2009年9月1日起施行。1987年交通部、国家物价局制定的《公路运价管理暂行规定》(【87】交公路字681号)同时废止。
第二篇:道路运输价格管理规定
道路运输价格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道路运输价格管理,保护旅客、货主及 其他消费者和道路运输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道路运输价格管理以及道路运输经营者的价格行为,应当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国务院价格、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全 国道路运输价格管理政策,指导各地道路运输价格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价格、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道路运输价格管理工作。
第二章价格制定
第四条道路班车客运主要实行政府指导价,竞争充分的线路可实行市场调节价,具体由当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价格、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按照本规定第八条规定的价格管理权限,根据市场供求情况确定。
农村道路客运实行政府定价。
加班车客运价格按照班车客运价格执行。
第五条定线旅游客运价格按照班车客运价格执行。非定线旅游客运、包车客运实行市场调节价,由承托运双方根据里程、车型、车辆等级等商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非定线旅游客运、包车客运价格管理形式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六条货物运输价格实行市场调节价。
第七条国防战备、抢险救灾、紧急运输等政府指令性旅客、货物运输实行政府定价。
第八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价格、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按照以下权限管理道路运输价格;
(一)省级人民政府价格、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道路运输价格,确定道路班车客运价格管理形式,制定国防战备、抢险救灾、紧急运输等政府指令性旅客、货物运输的价格,以及实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的道路客运车型运价,并核定客运票价的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基准价、浮动幅度或上限票价;
(二)市、县人民政府负责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道路客运价格,经省级人民政府授权,可以确定道路班车客运价格 管理形式,制定国防战备、抢险救灾、紧急运输等政府指令 性旅客、货物运输的价格,以及实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的道路客运车型运价,并核定客运票价的政府定价、政府指 导价基准价、浮动幅度或上限票价。市、县人民政府价格、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根据各自职责承担相应的具体工作。
第九条道路运输实行政府指导价或政府定价的,由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根据第八条的规 定以及当地实际情况拟定价格方案,经同级价格主管部门 核准后,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条道路班车客运政府指导价可以采取制定基准 价及上、下浮动幅度,也可以采取制定上限票价及下浮幅度 的方式,具体由当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价格、交通 运输主管部门按照本规定第八条规定确定。
第十一条在春运及节假日期间,道路班车客运票价 不得在正常的政府指导价浮动范围或者政府定价水平以外 实行特殊的加价政策。
第十二条制定或调整实行政府指导价或政府定价的 道路客运运价,应当对方案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论证,广 泛听取社会各方面意见。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价格、交通运输主管 部门应当加强对道路运输经营情况的调研和监测,综合考 虑各种车型、运输成本、比价关系、供求关系、道路运输行业平均利润率、社会承受能力等因素,适时调整客运车型运价 及核定客运票价。
第十三条跨省份班车客运运价,由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按照客运线路起点、终点省份运价水平协商确定。同一条班车客运线路上的相同车型、等级客车的票价水平应当基本一致。
第十四条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应当积极扶持农村道路运输事业发展,对农村道路客运实 行低票价政策,执行与城市公共交通相同的相关税费优惠 和政府补贴。
第十五条省级人民政府价格、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可 以根据国内成品油价格变化情况及对客运成本的影响程 度,制定运价油价联动方案,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第十六条各级人民政府价格、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 加强对道路运输价格的监测。当道路运输价格出现异常上 涨时,可以报请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依法采取价格干预措施,保持道路运输价格基本稳定。
第十七条道路班车客运实行政府指导价的,经营者 可以在政府规定的票价浮动范围内,根据市场情况确定具体执行票价。
具体票价执行前,经营者应当按照本规定第八条规定, 向当地人民政府价格、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备案。具体执行票价的备案制度由省级人民政府价格、交通运输主管部门 规定。
第十八条道路班车客运实行政府指导价或者市场调 节价的,除政策性调价外,经营者变动运价应提前2周公 布。
第三章价格行为管理
第十九条各级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价格主管部门应 当维护公平竞争的道路运输市场秩序,保持运价水平的合理与稳定。客流量较大的客运线路鼓励2家以上不同市场 主体进行竞争。
第二十条道路班车客运经营者不得在政府规定范围 以外,实行票价上浮或加成。
第二十一条道路运输经营者应当为旅客、货主提供 质价相符的服务,不得进行价格欺诈。
第二十二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倒卖客票。因故不能乘车的旅客,可以按规定向汽车客运站或道路旅客运输 经营者退票。
第二十三条道路运输经营者应当在客货运站、客车 等经营场所的显著位臵,实行明码标价。
第二十四条班车客票按照交通运输部统一式样执 行,应当标明具体执行票价、车辆等级等相关信息。
第二十五条道路运输经营者和汽车客运站应当对身高1.2米以下、不单独占用座位的儿童乘车实行免票,对革 命伤残军人、因公致残的人民
警察、身高1.2米至1.5米的 儿童按照具体执行票价的50%售票。
对享受优待票、免票、儿童票的旅客,道路客运经营者 无正当理由不得拒载。
第二十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依法对 道路运输价格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十七条违反本规定,道路运输经营者有下列情 形之一,由价格主管部门依照《价格法》、《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实施处罚:
〈一〉不执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的;
(二〉在政府规定范围以外,实行票价上浮或加成的;
(三〉利用虚假或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进行价格欺诈的;
〈四〉不执行政府规定的客运票价优惠政策的;
(五〉不按规定明码标价的;
(六〉其他价格违法行为。
第二十八条执法人员滥用职权、衔私舞弊、玩忽职 守,尚未构成6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章附则
第二十九条汽车客运站经营收费按照《汽车客运站收费规则(交公路发(1996J263号)执行。
第三十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价格、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可结合本地实际,对机动车维修、机动车驾驶 员培训等道路运输相关业务价格进行管理。
第三十一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价格主管 部门和交通运
输主管部门可根据本规定制定实施细则。
第三十二条本规定由交通运输部会同国家发展和改 革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三十三条本规定自2009年9月1日起施行。1987年交通部、国家物价局制定的《公路运价管理暂行规定》([87]交公路字681号〉同时废止。
第三篇:商品房价格管理规定
商品房价格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商品房价格管理,维护房地产市场秩序,促进房地产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管理条例》和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商品房价格管理是国家价格管理体系的组成部分,必须严格执行国家价格管理的有关法规和政策。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的商品房是指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的单位(以下简称商品房经营者)为销售而建设的房屋(包括住宅和非住宅)。
第四条 凡是在本市城市规划区内(不含市属市、县)从事商品房经营活动的,都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五条 商品房价格的确定,应本着有利于推进住房制度的改革,有利于经营者加强经济核算、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原则,以计划成本为主要依据,并考虑商品房的楼层、朝向、环境地段等因素,按质定价。
第二章 商品房价格的组成及其他费用
第六条 商品房价格的构成:
(一)计划成本
1.征地费:系指国家规定的征用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造地费、菜地建设费以及耕地占用税;
2.拆迁补偿费:系指拆除房屋(包括构筑物)按规定支付的补偿费、临时安置过渡费、搬家费、停业损失费等;
3.勘察设计及前期工程费;
4.房屋建筑安装工程费;
5.开发建设区内基础设施建设费:系指室外接水、接电工程费,雨水和污水管道费,道路工程费等(不包括属于开发建设区之外的或属配套费列支的设施工程费);
6.管理费:以上述4—___项为基数,住宅商品房提取___%,非住宅商品房提取___%;
7.贷款及预收款利息。
(二)材料差价:系指实际发生的钢材、水泥等主要建筑材料的预算价格和市场供应价格的差额。
凡向购房者收取建筑材料的,不再计收材料差价。(三)计划利润:以计划成本的3—___项为基数,提取___%。
(四)税费:包括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附加费。
(五)商品房的楼层差价、朝向差价
楼层差价:根据多层或高层房屋的具体情况,确定标准价格楼层和其余各楼层的差价率,各楼层增减差价率的代数和应趋近于零。
朝向差价:依据房屋的不同朝向,确定不同的差价率。
第七条 商品房销售价格的计算:
商品房的销售价格,以实际开发建设房屋的总计划成本、计划利润、税金、材料差价之和,除以商品房建筑面积后,再增减楼层差价、朝向差价进行计算。
商品房销售价格=(计划成本+计划利润+税费+材料差价)÷商品房建筑面积±(楼层差价、朝向差价)
商品房建筑面积=开发建设房屋的总建筑面积-安置拆迁户的房屋总建筑面积
第八条 商品房经营者在销售商品房时向购房者代收以下费用,并上缴指定部门,由市人民政府专款专用:
(一)地段差价:按照市土地管理局会同市房地产管理局根据城市土地级差情况制定的标准征收。
(二)商品房附加费,系指市政府统一规定征收的下列费用:
1.配套费;
2.旧城改造补贴费(只收征地建设部份);
___人防工程费(根据国家规定应当同时建设地下防空设施的建筑因故未建防空设施的,按应建防空设施征收相应的费用);
4.绿化费;
5.经市人民政府批准的其他应征收的费用。
(三)建筑税: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税条例》的有关规定征收。
第三章 商品房价格的确定和管理
第九条 商品房价格由市物价局会同市房地产管理局管理。
第十条 市物价局会同市房地产管理局依据本办法规定的商品房价格的构成和计算方法,以及建筑结构、建筑标准、建筑安装定额,制定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商品房预定价格,并对外公布。
第十一条 商品房竣工后,商品房经营者应按市物价局会同市房地产管理局公布的商品房预定价格出售商品房。同时根据市建设银行审定的工程结算及其它发生的实际建设费用,编制商品房成本,连同有关定价资料,报送市物价局和市房地产管理局。如其实际结算价格高于以预定价格___%的,可经市物价局会同市房地产管理局审核批准,根据合理超支因素,适当调整其商品房的出售价格。
第十二条 对个人购买住宅商品房,可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实行优惠价格。
第十三条 商品房经营者可以在商品房建设开始“三通一平”(通水、通电、通路和平整场地)工作后向购房者预收定金,预收款在商品房建成销售前不得超过全部工作量的___%,其中,开工建设时预收款不得超过___%;房屋建设工作量完成一半后再预收___%,并按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存款利率计息(代收的费用不计息)。
第十四条 市物价局、房地产管理局、建设银行等部门均有权对商品房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和检查。凡违反本办法越权定价、擅自提价或变相涨价的,市建设银行不得办理购房款收付手续,市房地产管理局不得办理房产交易过户手续,并由市物价检查部门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管理条例》进行处罚。
第四章 附则
第十五条 通过有偿出让、转让方式获得土地使用权建设的商品房和侨汇商品房,其价格管理办法另定。
第十六条 各县(市)的商品房价格管理,可由各县(市)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十七条 市物价局会同市房地产管理局可根据本办法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
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以前本市有关商品房价格管理的规定同时废止。本办法发布之前已经签订售(购)房合同的,房屋已经竣工的,可按原合同执行。
第四篇:道路运输条例第八条规定.
道路运输条例第八条规定:申请从事客运经营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有与其经营业务相适应并经检测合格的车辆;(二有符合本条例第九条规定条件的驾驶人员;(三有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申请从事班线客运经营的,还应当明确的线路和站点方案。根据本条规定,申请从事客运经营的,应当具备以下条件:(1有与其经营业务相适应并经检测合格的车辆。
有与其经营业务相适应并经检测合格的车辆包括两层含义: 第一层含义是指有与其经营业务相适应的车辆。从事班线客运、旅游客运、包车客运、出租 客运必须有相适应的车辆,这是客运经营活动最基本的要求。从事班线客运、旅游客运、包 车客运、出租客运要有适应需要的车辆数量和车型。根据交通部 1993年制定的《道路旅客 运输业户开业技术经济条件(试行 》(交运发 [1993]531号的规定,道路班车客运按运距 可以分为四类:(1 一类班车客运, 指运距在 800公里以上(含 800公里 的班车客运;(2 二类班车客运,指运距在 400公里以上(含 400公里至 800公里的班车客运;(3三类班 车客运, 指运距在 150公里以上(含 150公里 至 400公里的班车客运;(4 四类班车客运, 指运距在 150公里以内的班车客运。
《道路旅客运输业户开业技术经济条件(试行 》 针对不同的经营业务类型, 明确了具体要 求。
从事班车客运业务的要求:从事道路旅客一类班车客运必须达到以可拥有 40辆营运客车的 生产经营规模或者车辆固定资产原值不少于 800万元;高、中级客车或卧铺客车不少于 5辆。从事道路旅客二类班车客运必须达到可拥有 20辆营运客车的生产经营规模或者车辆固 定资产原值不少于 400万元;高、中级客车或臣铺客车
不少于 3辆。从事道路旅客三类班车 客运必须达到大中型客车不少于 5辆。从事道路旅客四类班车客运必须满足拥有的车辆应当 是新车或达到一级车况的在用车的要求。
从事道路旅游客运业务,要求具有大、中型旅游客车不少于 5辆。从事道路包车客运业务,符合共性要求即可。
从事道路出租汽车客运业务,要求具有符合出租汽车客运要求的小型客车。现行《道路旅客运输业户开业技术经济条件(试行 》由于颁布时间较长,有些方面的要求 已经不适应,今后交通部应当根据本条例的规定进行重新规定。
第二层含义是从事客运经营的车辆必须经过检测合格。这是从保障运输安全的角度对道路 客运经营者提出的要求。
当前,道路客运市场中还存在一些道路运输经营者使用不合格的车辆从事经营活动,成为 发生道路运输事故的重要隐患。加强对运输车辆的管理, 是确保运输安全和服务质量的重要 方面。加强对车辆的检测, 把好营运车辆技术状况关是交通主管部门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履 行道路运输安全管理职责的重要手段。
本条规定的检测包括对运输车辆的动力性、经济性、安全性、可靠性及噪声和污染排放状 况进行的综合性检测,具体检测内容有:发动机性能、底盘输出功率、等速百公里油耗、制 动性能、转向操纵性、悬架效率、前照灯性能、排气污染物、噪声、整车装备及外观检查等。
为加强对运输车辆的检测,国有制定颁布了一系列规定。这些规定包括法律、法规和国家 标准以及行业标准。检测的主要依据有:《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通用技术条件》(GBT17993— 1999、《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
(GB18565— 2001、《汽车维护、检测、诊 断技术规范》(GB/T18344— 2001、《汽车检测站计算机控制系统技术规范》(JT/T478— 2002、《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7258— 97 《在用汽油排气污染物限值及测试方法》
(GB18285— 2000、《汽车技术等级评定标准》(JT/T198— 95、《汽车技术等级评定的检测 方法》(JT/T199— 95、《汽车动力性台架试验方法和评价指标》(GB/T18276— 2000。除上 述标准外,还有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前照灯检测仪、滤纸式烟度计、汽车底盘测功机、轴 重仪、滑板式汽车侧滑台、滚筒式车速表检测台、汽车转向盘转向力、转向角检测仪、汽车 制动踏板力计、油耗计、车轮动平衡机、发动机检测仪、就车式车轮运平衡仪、发动机曲轴 箱窜气量检测仪等设备的检测规程。
根据检测结果,可以对运输车辆技术状况进行相应的分类。根据交通部 1990年颁布的第 13号部令 《汽车运输业车辆技术管理规定》 的有关要求, 车辆技术等级分为一、二、三、四级。具体划分标准如下:一级, 完好车:新车行驶到第一次定额大修期间隔里程的三分之二和第 二次定额大修间隔里程的三分之二以前,汽车各主要总成的基础件和主要零部件坚固可靠, 技术性能良好;发动机运转稳定,无异响,动力性能良好,燃润料消耗超过定额指标,废气 排放、噪音符合国家标准;各项装备齐全、完好,在运行中无任何保留条件。二级,其本完 好车:车辆主要技术性能和状况或行驶里程低于完好车的要求, 但符合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 术条件》(GB7258的规定,能随时参加运输。三级,需修车:送大修前最后一次二级维护 后的车辆和正在大修或待更新尚在行驶车辆。四级, 停驶车:预计在短期内不能修复或无修 复价值的车辆。目前,交通部正在拟定新的运输车辆技术等级的标准, 新标准颁布后, 应当 按照新的规定确定车辆技术等级。
运输车辆的检测, 具体由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实施。汽车性能综合检测站是社会化、独立的 经济实体。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应当按照国家强制性标准 《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 法》实施检测,提供检测报告。截止到 2002年底,全国已建成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 1309个。一个积极跟踪汽车检测最新技术, 适应道路运输市场发展, 为社会各界提供有效服务的 汽车综合性能检测市场开始形成。
车辆技术等级是决定运输车辆能否进入道路运输市场和可以从事哪些范围道路运输业务的 重要依据, 也是确保道路运输车辆安全、经济、可靠运行的重要保障。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 当根据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提供的检测报告, 确定运输车辆的
技术等级, 确定运输车辆能否 从事客运经营活动和所经营的范围,并作为发放道路运输经营许可的重要依据。
在检测过程中,交通主管部门和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要加强对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的管理和 监督, 避免重复检测和重复收费, 加重道路运输经营者的负担。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要简化 程序,提供热情、周到、便利的服务,所出具的检测报告必须准确、真实,不得弄虚作假。
(2有符合本条例第九条规定条件的驾驶人员。
从事道路旅客运输驾驶人员的要求,其具体规定见第九条。(3有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安全性是道路旅客运输质量的核心要素,安全性是指旅客上车后,经途中运行到目的地的 全部运输过程 不发生危及旅客人身及财产安全的行车事故。尽管道路旅客运输质量的特性 还包括及时性、方便性、舒适性和经济性的要求, 但安全性却是起决定性作用的要素, 这既 关系到旅客人身及财产安全, 同时也关系到与行车相关的第三人的人身及财产安全, 关系到 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共秩序, 因此, 对拟从事道路旅客运输的企业是否具备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的审查,是交通部门应当也是必须履行的责任。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是保证运输企业运输生产安全而制定的一系列管理制度和行为规范的总 称, 是关系道路旅客运输安全营运的保障, 其内容包括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本单位的 安全生产者操作的规程, 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有效实施的制度, 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的监督检 查制度,本单位的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的制度等内容。
(4关于班线客运条件的特殊规定。申请从事班线客运经营业务的,由于班线客运经
营业务具有固定线路、固定班次、固定客运站点和停靠站点的特点, 因此申请人除满足上述 各项条件外, 还应当同时提出明确的线路和站点方案, 以便交通部门在作出道路客运经营许 可决定的同时,对申请人申请的客运线路作出许可决定。
这里所说的“明确的线路和站点方案” ,是指客运线路和站点方案应当清楚、确定, 并包括 以下主要内容:①申请的客运班线的起讫站点、途经站点;②拟投入的运输车辆数量、车型;③承诺的运输服务质量;④申请单位的名称等。
除了上述条件外,不得附加其他条件。值得注意的是,本条使用了“应当”一词,除含有 “必须”的意思外,还包含“只须”的意思。也就是说,除了条例规定的上述条件外,任何 单位和个人都不得附加其他任何条件。
第五篇:道路运输条例第八条规定
道路运输条例第八条规定:申请从事客运经营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与其经营业务相适应并经检测合格的车辆;
(二)有符合本条例第九条规定条件的驾驶人员;
(三)有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申请从事班线客运经营的,还应当明确的线路和站点方案。
根据本条规定,申请从事客运经营的,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有与其经营业务相适应并经检测合格的车辆。
有与其经营业务相适应并经检测合格的车辆包括两层含义:
第一层含义是指有与其经营业务相适应的车辆。从事班线客运、旅游客运、包车客运、出租客运必须有相适应的车辆,这是客运经营活动最基本的要求。从事班线客运、旅游客运、包车客运、出租客运要有适应需要的车辆数量和车型。根据交通部1993年制定的《道路旅客运输业户开业技术经济条件(试行)》(交运发[1993]531号)的规定,道路班车客运按运距可以分为四类:(1)一类班车客运,指运距在800公里以上(含800公里)的班车客运;(2)二类班车客运,指运距在400公里以上(含400公里)至800公里的班车客运;(3)三类班车客运,指运距在150公里以上(含150公里)至400公里的班车客运;(4)四类班车客运,指运距在150公里以内的班车客运。
《道路旅客运输业户开业技术经济条件(试行)》针对不同的经营业务类型,明确了具体要求。
从事班车客运业务的要求:从事道路旅客一类班车客运必须达到以可拥有40辆营运客车的生产经营规模或者车辆固定资产原值不少于800万元;高、中级客车或卧铺客车不少于5辆。从事道路旅客二类班车客运必须达到可拥有20辆营运客车的生产经营规模或者车辆固定资产原值不少于400万元;高、中级客车或臣铺客车不少于3辆。从事道路旅客三类班车客运必须达到大中型客车不少于5辆。从事道路旅客四类班车客运必须满足拥有的车辆应当是新车或达到一级车况的在用车的要求。
从事道路旅游客运业务,要求具有大、中型旅游客车不少于5辆。
从事道路包车客运业务,符合共性要求即可。
从事道路出租汽车客运业务,要求具有符合出租汽车客运要求的小型客车。
现行《道路旅客运输业户开业技术经济条件(试行)》由于颁布时间较长,有些方面的要求已经不适应,今后交通部应当根据本条例的规定进行重新规定。
第二层含义是从事客运经营的车辆必须经过检测合格。这是从保障运输安全的角度对道路客运经营者提出的要求。
当前,道路客运市场中还存在一些道路运输经营者使用不合格的车辆从事经营活动,成为发生道路运输事故的重要隐患。加强对运输车辆的管理,是确保运输安全和服务质量的重要方面。加强对车辆的检测,把好营运车辆技术状况关是交通主管部门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履行道路运输安全管理职责的重要手段。
本条规定的检测包括对运输车辆的动力性、经济性、安全性、可靠性及噪声和污染排放状况进行的综合性检测,具体检测内容有:发动机性能、底盘输出功率、等速百公里油耗、制动性能、转向操纵性、悬架效率、前照灯性能、排气污染物、噪声、整车装备及外观检查等。
为加强对运输车辆的检测,国有制定颁布了一系列规定。这些规定包括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以及行业标准。检测的主要依据有:《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通用技术条件》(GBT17993—1999)、《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GB18565—2001)、《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GB/T18344—2001)、《汽车检测站计算机控制系统技术规范》(JT/T478—2002)、《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7258—97)《在用汽油排气污染物限值及测试方法》(GB18285—2000)、《汽车技术等级评定标准》(JT/T198—95)、《汽车技术等级评定的检测方法》(JT/T199—95)、《汽车动力性台架试验方法和评价指标》(GB/T18276—2000)。除上述标准外,还有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前照灯检测仪、滤纸式烟度计、汽车底盘测功机、轴重仪、滑板式汽车侧滑台、滚筒式车速表检测台、汽车转向盘转向力、转向角检测仪、汽车制动踏板力计、油耗计、车轮动平衡机、发动机检测仪、就车式车轮运平衡仪、发动机曲轴箱窜气量检测仪等设备的检测规程。
根据检测结果,可以对运输车辆技术状况进行相应的分类。根据交通部1990年颁布的第13号部令《汽车运输业车辆技术管理规定》的有关要求,车辆技术等级分为一、二、三、四级。具体划分标准如下:一级,完好车:新车行驶到第一次定额大修期间隔里程的三分之二和第二次定额大修间隔里程的三分之二以前,汽车各主要总成的基础件和主要零部件坚固可靠,技术性能良好;发动机运转稳定,无异响,动力性能良好,燃润料消耗超过定额指标,废气排放、噪音符合国家标准;各项装备齐全、完好,在运行中无任何保留条件。二级,其本完好车:车辆主要技术性能和状况或行驶里程低于完好车的要求,但符合《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7258)的规定,能随时参加运输。三级,需修车:送大修前最后一次二级维护后的车辆和正在大修或待更新尚在行驶车辆。四级,停驶车:预计在短期内不能修复或无修复价值的车辆。目前,交通部正在拟定新的运输车辆技术等级的标准,新标准颁布后,应当按照新的规定确定车辆技术等级。
运输车辆的检测,具体由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实施。汽车性能综合检测站是社会化、独立的经济实体。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应当按照国家强制性标准《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实施检测,提供检测报告。截止到2002年底,全国已建成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1309个。一个积极跟踪汽车检测最新技术,适应道路运输市场发展,为社会各界提供有效服务的汽车综合性能检测市场开始形成。
车辆技术等级是决定运输车辆能否进入道路运输市场和可以从事哪些范围道路运输业务的重要依据,也是确保道路运输车辆安全、经济、可靠运行的重要保障。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根据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提供的检测报告,确定运输车辆的技术等级,确定运输车辆能否从事客运经营活动和所经营的范围,并作为发放道路运输经营许可的重要依据。
在检测过程中,交通主管部门和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要加强对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的管理和监督,避免重复检测和重复收费,加重道路运输经营者的负担。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要简化程序,提供热情、周到、便利的服务,所出具的检测报告必须准确、真实,不得弄虚作假。
(2)有符合本条例第九条规定条件的驾驶人员。
从事道路旅客运输驾驶人员的要求,其具体规定见第九条。
(3)有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安全性是道路旅客运输质量的核心要素,安全性是指旅客上车后,经途中运行到目的地的全部运输过程 不发生危及旅客人身及财产安全的行车事故。尽管道路旅客运输质量的特性还包括及时性、方便性、舒适性和经济性的要求,但安全性却是起决定性作用的要素,这既关系到旅客人身及财产安全,同时也关系到与行车相关的第三人的人身及财产安全,关系到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共秩序,因此,对拟从事道路旅客运输的企业是否具备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审查,是交通部门应当也是必须履行的责任。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是保证运输企业运输生产安全而制定的一系列管理制度和行为规范的总称,是关系道路旅客运输安全营运的保障,其内容包括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者操作的规程,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有效实施的制度,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制度,本单位的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的制度等内容。
(4)关于班线客运条件的特殊规定。
申请从事班线客运经营业务的,由于班线客运经营业务具有固定线路、固定班次、固定客运站点和停靠站点的特点,因此申请人除满足上述各项条件外,还应当同时提出明确的线路和站点方案,以便交通部门在作出道路客运经营许可决定的同时,对申请人申请的客运线路作出许可决定。
这里所说的“明确的线路和站点方案”,是指客运线路和站点方案应当清楚、确定,并包括以下主要内容:①申请的客运班线的起讫站点、途经站点;②拟投入的运输车辆数量、车型;③承诺的运输服务质量;④申请单位的名称等。
除了上述条件外,不得附加其他条件。值得注意的是,本条使用了“应当”一词,除含有“必须”的意思外,还包含“只须”的意思。也就是说,除了条例规定的上述条件外,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附加其他任何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