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企业价值观的重构
企业价值观的重构
——企业与员工从对立走向和谐必由之路
当打工者通过艰辛的努力而成为资本所有者时,其对待雇员的态度和企业管理的模式丝毫不会比他以前的老板好多少。“员工是企业的员工,员工是企业的财富,企业是员工的归属,以企业为家”等等普通的口号基本上没有人怀疑其合理性。
以团队精神为代表的企业内部培训和文化建设其实收效甚微;优秀企业的文化建设较好是因为它已经是优秀的企业,而不是靠企业文化建设使其成为优秀企业的;企业在强调各项管理理念和企业价值观时,其核心的目的无非是要解决企业与员工的关系问题,让员工真心实意的为企业工作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然而正是这种功利主义的目的本身造成了企业文化建设的误区,从而造成我国企业文化建设鲜有真正的成功者。
尽管通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从物质生活到精神领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无可否认的是,我们的基本价值观仍处于传统价值的笼罩之下,且不说“辩子戏”让学生们沉浸在“阿哥,格格”的向往中,就是在广东苦于“打工”的最自由的青年们,也恨不得美国多几个大楼倒下去,哪怕影响数十万在中国沿海“打工者”的就业也在所不惜。理性和反思的缺乏,理念和利益的脱节,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将造成更多的“价值观的真空”,造就更多的人格不统一,或缺乏独立人格的极端利已主义的“经济人”。这是我国企业进行文化建设的基本外部文化环境。
正是在这种由传统价值观向现代价值观转变过程中存在的“价值观”的真空,造就了极端利已主义的流行,基于这一点,几乎所有的企业在进行企业价值观的确立时,都把反对“个人主义”,强调“团队精神”列为基本出发点。然而,这种以换了个说法的“集体主义”的价值观真的能起到指导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价值观的作用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我们从小都在接受“集体主义” 价值观的教育,这种价值观与市场经济的基本价值观的不一致使其不具备指导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的作用。我国数千年整体主义的传统和几十年集体主义的教育,企业团队精神的培训教育只能算是“火上烧油”,而不是“雪中送碳”,从方向上来说无益于企业精神的塑造。
那么企业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是什么呢,我们认为应该是员工“个体精神”的确立。如果说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亚洲企业与美国企业在创新精神和变革精神上的区别的话,那只能是个体精神的区别。如果把企业看成一个小社会的话,那么我国的企业(无论国有还是民营)更多的是一个基于传统整体价值观的小社会,在这个小社会中,存在严格的等级礼仪制度,人必须在这个网中找到一个位置,在集体的名义下,每个人必须忠于集体,个人成为企业的附属品,个人的意志依附于集体,甚至个人的人身权利与企业紧密相关(在国企更为明显)。在这种环境下,再强调团队的精神只能是增加企业的集权性,抑制企业的创新力。没有对企业价值观念的方向性的突破,必然不可能带来企业文化的真正活力。
为什么个体精神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向呢?这里,我想就有关企业文化建设提出以下看法,以供探讨。
一、财务权的确立是企业与员工建立正确关系的基础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交易是以财产的所有权为基础的,企业和员工之间,应该明确的承认是一种自由的交易活动,这种交易是企业方以货币或其它福利的形式购买员工的劳动。因此,不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其区别在于股东,而不在于员工,无论是给国有企业工作,还是给民营企业工作,其本质是一样的。员工拥有对自己的劳动的所有权,有权选择交易的对象,有权根据市场的情况给自己的劳动定价。同样企业也拥有对等的权力。企业的股东拥有股权以及相应的权力是理所当然的,这是股东的财产权,企业的员工是不能以任何借口无偿取得的。期权、股权、分红权,MBO等是当前比较流行的企业激励方法,但是,具不说这些办法的效果如何,仅从理性和逻辑上来看,也是难以成立的,因为其违背了市场经济的财产权和自由交易的原则。以MBO为例,其实是典型的内部人控制行为,即使企业股权要转让,也应该在公开、公正的竞争环境下进行,而不是由企业经营层来垄断,其经营管理者所处职位与企业的股权是没有必然联系的。
明确和理顺股东方、企业、雇员的财产关系是处理好三方关系的基础。对于员工来说,如果不拥有股权,其收益只能来源于劳动所卖的价格,当然这里有好多的计价方法(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工资、奖金、提成等等)。所以,对企业股权所有者来说,不管是国家还是私人,其可理直气壮的坚持其权力,没有必要在经营管理人员的压力下,被迫派送股权或分红权。当然,为了激励,股东自己愿意拿出部分股权来奖励是股东的个人行为,他有权处理自己的财产,包括股权。
二、人格的独立与平等是企业与员工保持良好关系前提
一个十分普遍而有趣的现象是,年轻人在谈到对工作所在企业的看法时总是说到:“打工有什么意思,还是自己干才行”。为什么这么多的优秀青年热衷于自己创业呢?当然从积极的一面来看,这种现象是市场经济活力的表现,是推动市场进步。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是我国企业难以做大做强的原因之一,到了一定的时候,有了一定基础和能力的经营人才总是想自己来创业,这使得企业缺乏支撑做大做强的高层管理人才。只要到的一定的管理层级,总是盯着股权,这也是目前经理人的现状。
为什么经理人倾向于自己创业呢?如果经理人是这种想法,那么不具备经理人资格的普通员想法恐怕更多的是“无赖”了。这里有好多的解释,没有归属感,利益分配不合理等等!但我们认为最核心的问题是现有企业文化是建立在传统价值观的大环境之下的文化,具备传统价值观中所固有的人格的不独立性和不平等性,而这与市场经济的根本要求是相违背的。
“司机成保姆,文秘成小秘”的现象,以及企业领导或所有者在企业内的特权地位等,这些都表明在现行的企业文化下,员工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独立的人格,更谈不上人格的平等。在现有的企业中,诸多的违法现象(比如报搜身、克扣工资等)只是对个体人格的不尊重的冰山一角,而个人的意志、个人的平等、个人的精神恰恰又是市场经济的核心。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要建立企业和员工之间的良好关系和心态,必须改变传统价值观中只重视整体,忽视个体意志和权力的习惯。
我们不能说现有企业的领导对员工不关心,不爱护,不听取员工的意见,恰恰相反,现有的大多数企业的领导都认识到员工的重要性,都提出“以人为本”的经营思想。关键在于以“企业人本思想”反对“企业集权思想”,只能是越反越“集权”,因为“以人为本”只是企业为达到目的的功利主义提法而已,这和“科技为本”没有区别,人始终没有成为企业的目的。不能从现代化的价值观来改造企业文化,是难以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企业文化的。
当企业的员工自豪于“我是华为人,我是海尔人”时,个体人格独立性的缺乏反射出了企业文化建设的失败。只有当员工自豪说到“华为是我们的公司,海尔是我们的公司”时,企业文化才是真正的成功(这里的“我们的”不是指所有权意义上的,而是企业文化意义上的)。
三、个体精神是企业管理人员和员工承担责任,发扬创新精神的前提
“我的一切由我负责”是个体精神的核心,在拥有个体自由和平等的前提下,那么个人对自己的行为必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传统的整体意识下,由于个体只是集体机制上的“螺丝钉”,所以在人人都是主人翁的情况下,企业兴亡,人人有责,而实际成了人人不负责任,可以把一切归咎于外部环境和机制。没有个体人格的独立,自然不会有具体人格化的责任。于是看似以集体利益为最终出发点的集体主义,最终造成的结果是对集体利益最大的伤害。
个体意识的提倡,就是要包括对“个体承担责任”的倡导,不能因为集体的失误而对个体的责任进行推诿。“大家都犯错”不能成为自己也犯错的托词。在企业提倡个体精神,就是要鼓励和发扬勇于承担责任的精神,在自己对自己的决策、管理、日常工作承担责任的同时,才能真正做到即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也做到对企业的负责。
我们在咨询工作中,有一个体会就是,在访谈中,几乎所有的企业内部人员,没有人从自己应该在企业中承担什么角色,自己应该反思那些工作的不足,而是在谈到企业的经营、体制、其它部门的问题时不乏“真知卓见”。这种缺乏反思的行为,不能说是个人有什么问题,而是在传统价值观的基础上,总是容易把一切的责任归于外部原因。再加上企业文化对集体意识,而不是个体责任的强调,自然也形成这种普遍的“集体的忧患意识”,员工对企业的问题谈得头头是道,而对自己工作的改善却无从入手。
企业的重要职责是创新,而且在日新月异的市场经济时代,没有创新的意识,不具备创新力的企业是很快会被淘汰的。而这种创新的意识和价值倾向,是不可能离开社会的土壤而在企业里单独成长的。应该说,我国很多的优秀的企业进步很快,充分显示出了面对市场变化的积极的适应力,但是,我们也应认识到,我国现有企业的创新大多是输入性的创新,更多的是学习、模仿的结果,培育内生性创新机制的企业文化仍然远远不够。
创新的主体必然是个人,我们说企业具有创新力,归根结底是其企业拥有较多的具有具体创新力的员工,能否建立一个让个体创新人才培出的文化和机制,才是企业培育创新力的关键。而这一点与企业所倡导的价值观是分不开的,个体创新的前提必然是个体人格的独立与平等。没有这种平等,创新只能是无源之水。正因为内生创新力的不足,我国现有企业大多依靠的引入外部的制度、人才、技术等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因此缺乏核心的竞争力。这种外部的引入如果不能从价值观念和机制上给企业带来根本的改变,那么这种引进就必须重复不断,因此只能是追随者,难以成为行业的领导者。
我们认为:企业内个体精神的确立是企业内生创新力的根源,个体精神所倡导的“个人奋斗”的精神是企业精神的源泉,在企业培育具有个体精神的企业文化才是企业永保创新和领先的基础,才能造就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四、“个体精神”使企业与员工从对立走向和谐
在传统的二元思维方式下,集体与个人,要么维护集体,牺牲个人意志,要维护个人的意志,必然会伤害集体的利益。正是这种二元思维造就了目前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在目标上的偏差性。“社会是人的社会,企业是人的企业”,只有承认人在企业中的非工具性地位才能使企业与员工达到真正的统一体。个体精神的宏扬,而不是集体主义的灌输才是企业价值观建设的方向
1、企业价值观的目标的重新定位
要使企业价值观建设真正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有效的方式,能激发员工自觉地工作积极性,降低企业的管理控制成本,使企业成为一个即统一、又具有创新力和对市场的快速应变力的团队。对企业价值观建设的目标和方向必须要进行重新定位。
首先,企业要突破简单功利主义的“团队精神”的束缚,引入对强调人格独立、尊重和平等的“个体精神”。承认员工个人追求自身利益的合理性和现实性,强调员工通过对自己负责的努力的工作和奋斗达到目标的可能性,在企业内形成尊重个人的良好氛围和习惯。
其次,在企业内明确员工作为独立的人的基本权力和利益,将个人的关系与工作关系区分开来,在工作职权上、责任上要明确,减少因个体独立性而形成的性格、爱好等因素对工作的影响,不将员工个体的非工作的生活内容纳入工作的考察范围。尊重员工在工作职能之外的个人空间。
第三,承认员工个性的多样性,不要指望通过企业的培训和价值观的灌输来改变员工的个性和基本人身观、价值观。实际上,在这方面费力是徒劳无益的。公司文化建设和培训的重点应该是在承认和尊重个性多样化的基础上,着眼建立一个有序的秩序来维持企业工作的有序性,发挥员工个性不同而造成的创造能力,也让员工理解和支持企业在某些方面对员工统一性要求的必要性。
第四,正因为承认和尊重员工的人格的独立和平等,这要求公司建立现代管理制度,要求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以制度来保证员工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不能损害其它员工和企业的利益,强调员工对自己的行为的责任感。
2、正视员工在企业的现实性需求,同时员工对企业不应有超现实的过高期望
企业与员工这所以能结合在一起,在于其有共同的利益,有交换的价值,企业与员工是一种契约关系。在这个交换中,双方都能给予对方提供有价值的东西。我们不能超出现实来谈员工的工作。
国内很多企业在感叹现在的人才太少,招能人不易。其实准确的说不是人才太少,而是愿意在其企业所出的价格范围内,愿意来进行劳动交换的人才太少。在市场经济下,员工的价格也同样是由市场供需形成的。而在同时,一些外资企业进入中国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中国有大量的优质低价的人才。这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反差呢?
企业对员工现实性需求的满足,是企业在人才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基础。即然承认员工需求有合理性,就应该对员工在企业能得到什么进行分析,如果企业不能给予员工合理的需要进行满足,那么只强调员工对企业的贡献是不可能的。这不是员工的素质问题,而是市场交换的基本原则问题。同样的,人的需求是很多的,因此,企业不可能满足员工和所有要求。我们根据ERG理论来看看企业应满足员工什么样的需求。
——生存的需求
这是企业应该给予员工的基本保障,如果这一点达不到,那么要员工为企业工作是不合理的,也是不可能的。当然这种生存需求的条件是随社会经济进步逐步提高的。希望企业能给予基本生存的保障,而且能让其生活得更好,这是员工进入企业的普遍的要求。
——联系的需求
这里有两个重要的需求,一是社会交往形成的情感交流的需求,另一个员工作为独立的个体,希望得到尊重的要求,正是在这处层次的需求上,是大多数企业做不好的。也是这处层次的需求满足程度,决定企业价值观和文化建设的成败。
——员工的自我发展的要求
人有成功,实现自我的需要是很值得提倡的,企业应该鼓励员工通过努力工作实现自身的价值。但在这一点上,员工对公司的期待不宜过高,因为企业能给予员工的机会毕竟有限。很多企业在对外宣传时,总是过于强调企业对员工成功的机会。这样,会造成员工对企业过高的期望,一旦进入企业后发现满足不了时,就会滋生消极情绪。因此,企业最好不要给予员工这方面的承诺。
3、企业不是员工的归属,员工对企业也不应存在“归属感”的要求
现在企业中很流行一个概念就是“归属感”,对于很多企业来说,特别是一些民营企业家,他们非常重视员工的这种归属感,这表明了我国民营企业在观念上的重大进步。但从市场经济基本价值观的角度来看,这种提法是不合适的。我们认为,“归属”是一个带有人身依附关系的概念,这与市场经济要求个人独立、自主、平等的核心价值观是不相符的。
但为什么员工那么看重“归属感”呢,这至少与我国市场经济价值观还没根本确立,还处于传统价值观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对普通员工来说,这种归属感更多的指的是一种稳定感,为什么国企少有人提归属感,因为国企已经给了员工一种稳定感。人需要稳定的生存保障是无可厚非的,西方工业化国家在对员工的保障上主要是由社会来承担。由于我国目前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因此,员工把稳定的希望寄托在企业身上,即使以人身权的独立性为代价也在所不惜。因此,对“归属感”的需求将在一定的时间内,仍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但由于其本身在根本价值观念上与市场经济的不协调,其必将随着个体意识的觉醒,个体精神的发扬而淡出历史。
综上所述,“个体精神”,包括个体的责任意识、奋斗意识、独立的思考精神、人格的平等,才是市场经济条件的企业价值观的基础。只有建立在对个体意识的现实性的充分认识和尊重的基础上,拼弃不切实际的寄希望于个体的对集体的无条件的奉献精神的培训教育,才能真正让企业与员工结成共同的利益体,才能正确确立企业与员工各自的正确位置,使企业与员工从对立走向和谐。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xiexiebang.com】
第二篇:企业价值观
第三中心支行
第三中心支行企业核心价值观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它凝聚着企业最深层次的精神诉求和行为规范。第三中心支行的企业价值观是:诚实守信、依法合规、拼搏进取、团结协作。
一、诚实守信
“诚实”即坦诚、求实,实事求是,不夸大或歪曲事物的本来面目;“守信”即讲信用,言必行,行必果。诚信是一种不分时代、不分地域、人类社会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是正直品质的外在表现,是保障企业经营,稳定社会秩序的基础。
古人云:“人所以立,信,知,勇也”,“人而不信,不知其可也”,“言不信者行不果”;即人靠信用、智慧、勇敢立足于社会,一个人不讲信用,不知他怎么立身处世,不恪守信用的人,做事也不可能有好的结果和成就。富兰克林曾说“失足,你可以马上复站立;失信,你也许永远难挽回。”
对于个人而言,诚信是安身立命之本,是力量的象征,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的尊严感;失去了诚信,就如同丑陋的面孔令人生厌。对于经营货币资金的金融机构而言,诚实守信是银行的生命线,是一切经营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在诚信的基础上守法经营,严守行规,身体力行,树立行业正风正气,才能推动行业进步,确保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依法合规
银行作为经营货币资金的高风险企业,其每笔业务都涉及资金运动,每一项操作都蕴含着巨大的风险,每一个细微误差都会造成银行和客户的资金损失,并严重影响银行的社会声誉。因此我们必须树立合规理念,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行业协会的自律要求和企业各项内控制度,自觉树立全员合规、主动合规和合规创造价值的合规理念。
第三中心支行
1、树立法律意识
法律是道德的底线,守纪守法是最低的道德诉求。任何人触犯法律、逾越法律都必然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为此我们要加强学习,真正做到知法、懂法、遵纪守法,并自觉做到警钟常鸣。
2、树立风险防范意识。防范风险的前提是有效识别风险。为此我们必须首先加强业务学习,准确掌握每项业务的风险点及防控措施,同时时刻警醒自己风险无处不在。要克服重复性工作滋生的思维惯性和麻痹大意思想,在防范外部诈骗的同时,特别注意内部犯罪活动的风险防范,坚持杜绝“出于情面、出于信任、出于饶幸”而置规章制度于不顾所诱发的各类案件发生,强化岗位监督、岗位制衡机制,提升自我保护意识,不给犯罪分子以任何可乘之机。
3、忠诚敬业。要以恭敬之心认真对待本职工作,努力培育严谨、细致、追求完美的个性品质,以持重的工作态度认真对待每一个工作细节,严格履行岗位职责,尽善尽美地完成本职工作。
三、拼搏进取
拼搏进取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是永不服输、不甘落后、知难而上、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人类社会的发展证明,物竞择选,优胜劣汰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我们正处于一个不进则退、慢进也退的时代,只有不断培育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才能在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拼搏进取是胆识与心胸的外在表现。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固步自封、墨守成规必然被人类社会、被市场经济所淘汰。拼搏进取的人首先是具有忧患意识、居安思危的人,他能捕捉潜在的危机,时刻处于警惕紧张状态;拼搏进取的人具有强烈责任心和使命感,在明了企业发展愿景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情况下,他能勇于承担起企业发展的重任;拼搏进取的人具有创新意识,他不仅能看到问题所在,而且能够以大胆探索的英雄胆识,不断冲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和工作方法,实现并推进观念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用全新的营销意识、营销手段不断克服劣势,赢得竞争优势。
第三中心支行
四、团结协作
合谐的人际关系和组织氛围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精神动力,要做到团结协作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树立正确的大局观和全局意识。
大连银行犹如一棵参天大树,我们每个人就是这棵大树上的枝叶,每一个枝叶与大树都是命运紧密相连的共同体,大树上的任何枝叶发生病变,都将危及大连银行的生命安全及企业形象,因此我们与企业之间是与荣俱荣,与损俱损的关系。只有清醒地认识这一点,并且能够正确地处理个体与全局之间的关系,摒弃和克服自私自利、唯我独尊、斤斤计较的思想,才能使大连银行这棵参天大树枝繁叶茂,生命长青。
2、培育仁和思想
“仁”即仁慈、仁爱,心怀善意,凡事出发点必须善良;“和”即谦和、和睦、和谐,包容他人的缺点,纠正自身的不足。“仁和”就是要与人为善,助人为乐,宽容豁达,团结协作。
古人云:“君子之道,在于仁和”、“仁者无忧”。孔子把“仁”作为区别善恶的标准,其关于“仁”的解释是“爱人”,爱别人就是仁,关爱别人,就是仁慈;了解别人,就是智慧。“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即你自己想有所树立,马上就想到让别人有所树立;你自己想实现理想马上想到也要帮助别人实现理想,能够从身边小事做起,推己及人,这就是实践仁义的方法;自己不想干的事,不要强迫别人干,要以“仁义”之心把握精神的方向盘。
作为银行员工,我们要注重自身道德的养成,以仁义为怀,与人为善,包融他人,修正自己;时刻以他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为重,树立团结协作、同舟共济的团队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种和谐的工作氛围。
第三篇:企业价值观
企业价值观与员工个人价值观
什么是价值观?价值观,是基于人的一定的思维感官之上而作出的认知、理解、判断或抉择,也就是人认定事物、辩定是非的一种思维或价值取向,从而体现出人、事、物一定的价值或作用;
什么是企业价值观?企业价值观,是指企业及其员工的价值取向,是指企业在追求经营成功过程中所推崇的基本信念和奉行的目标。企业价值观是企业全体或多数员工一致赞同的关于企业意义的终极判断。简而言之,企业的价值观就是企业决策者对企业性质、目标、经营方式的取向所做出的选择,是为员工所接受的共同观念。
在现实生活中面对充满诱惑的市场经济,人们形成了多样性的价值观。尤其在企业中,大多数员工都是在求生存、求发展的同时来实现自我价值。个人价值观是员工在工作、生活中形成的价值观念。在现代生活中,人们主要追求的是个人的发展、自我价值的实现,因而企业员工价值观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如何使员工感到企业是发挥自己才能,实现自我价值的王国而更愿意把个人价值融入到企业价值来实现个人价值与企业价值的动态平衡,是当代企业管理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企业的存在就是要为社会创造价值,因此我们在讨论员工价值观的前提就是要认同企业的价值观,保持与企业发展一致,如何做才能实现呢?
第一,应该积极引导员工实现自我价值,寻找实现自我价值与企业价值的统一。员工追求实现自我理想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要运用员工价值观的转变,把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引导到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中来,为员工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
第二,创新管理制度和管理机制,坚持当代价值观与科学管理的统一。在研究人的价值观转变中转变管理理念,在制度创新中,要敢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既不墨守成规,也不唯书唯上,一切从实际出发。
第三,大力倡导主流价值观,实现思想多样性与价值观念的统一。一个企业的文化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核心是指该企业员工的整体价值观和精神风貌。由于价值观是指向人们心理层面的活动,具有趋同性和不同步性的双重特征。因此,组织和倡导尤为重要,必须引导员工在企业和社会中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一线员工的言谈举止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企业的形象。任何一家企业要想获得成功,必须要有良好的企业形象作保障。企业形象是全体员工共同塑造的,拥有高水平职业道德的员工是树立良好企业形象的重要因素。因而,提升一线员工的企业价值观和职业道德水平是企业管理层工作的重点,也企业文化灌输的主要任务。
对于任何一个企业而言,只有当企业内绝大部分员工的个人价值观趋同时,整个企业的价值观才可能形成。与个人价值观主导人的行为一样,企业所信奉与推崇的价值观,是企业的日常经营与管理行为的内在依据。企业的价值观如何得到一线员工的赞同并被其接纳,这就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培育手段。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四点:
第一,让一线员工明确企业的企业价值观
企业价值观必须通过目标的设定、信念的确立、规则的制定,让一线员工明确企业的发展目标,识别企业文化所推崇的理念。让员工充分明晰在企业实现价值观的道路上我能为企业做些什么,体会我从实现企业价值观中能收获些什么!让员工在工作中体会到实现自我价值与企业价值的成就感。
第二,建立正规的沟通、反馈渠道
在强大的教育和培养下,一线员工一般会遵循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但是他们对企业价值观不可能一味地遵从。企业价值观的确立与灌输必须考虑到企业一线员工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只有通过良好的沟通才能保证被一线员工正确领悟。另外,如果一线员工对管理层制定的企业价值观有不同的意见和建议,完全可以通过反馈渠道沟通,从而力争使企业的企业价值观能够得到更多员工的赞同和执行。
第三,以企业领导人的言传身教来树立统一的价值观,发挥一线骨干员工 的榜样作用。
员工的企业价值观并非天生,需要企业的灌输与宣传,经过不断地潜移默化后,员工才能逐渐接受并内化为企业价值观.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企业领导人的倡导与宣传,宣传工作以深化对价值观的认识。而一线骨干员工的榜样作用要比管理层来得亲近而且实际,他们对一线员工具有很强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第四,实现一线员工企业价值观的提升
实现一线员工企业价值观的提升必须让他们学习作为企业人应有的立场、思想、形象;提高他们作为社会成员的精神素质,培养社会责任感,锤炼人生观等。另外对企业一线员工还要提出一些必要的企业伦理道德要求:①企业忠诚感②岗位责任感③团队合作精神。着重点放在全面提高员工的素质上,使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共有价值观-诚信的理念才是企业竞争力的动力源。“尊重、至诚、团结”成为
新时代众多企业凝聚人心、激发士气的价值理念。强调员工要忠诚于企业,为企业持续创造价值的同时,公司也要对员工绩效给以科学公平公正的评价,以及为员工提供良好培训机会和发展空间。员工在相互尊重、信任的文化环境中可以保持愉快的工作心情,更好地开发自己的潜力。知识型员工已经逐渐成为企业主体,他们往往追求更卓越的文化氛围,更注重自尊、自我实现、体现自身价值。
公司的价值观其实就是个人价值观的一种衍生!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如何保持企业的持续发展问题,大多企业都认同在企业价值观的指导下进行合理的核心业务。可见大家对于企业价值观的建设已经十分的重视。但对于个人价值观的建设呢?
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不可避免的会沾染个人的价值观的影响,因此个人价值观对于企业经营来说很重要!虽然我们还没有到达只考虑企业持续发展的阶段,多半还处在考虑个人发展的阶段,但这并不能成为我们忽略个人价值观和企业价值观建设的理由!
员工价值和企业价值之间是一种协调统一、相互促进、休戚与共的密切关系,企业要为员工的全面发展和个人价值的实现创造条件。员工的贡献直接影响企业价值的实现,每一个员工在企业的进步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价值观的协调统一有助于企业与员工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建立起互敬互助平等和谐的关系,同时价值观的协调统一有利于激发员工对工作的认同感、责任感和对企业的归属感,形成和谐的工作氛围。
不管社会如何变化,产品会过时,市场会变化,新技术会不断涌现,管理时尚也在瞬息万变,但是在优秀的公司中,企业价值观不会变,它代表着企业存在的理由。我们**人本着**质量方针;***经营理念;大步迈向****企业愿景。
第四篇:企业价值观
企业价值观
一 经营宗旨
步调一致,努力奋斗,锻造津迈品牌。以人格品质和产品品质提升产品价值。通过不断开拓业务扩大企业利润,增加员工收入。
二 质量方针
培植高尚物业,消除管理盲点,谋求尽善尽美。
三 经营理念
员工与企业同步发展。
四 人才理念
发现人才,爱护人才,尊重人才,培养人才,重用人才。
五 服务理念
1.关注服务,以客户需求为关注焦点,及时提供周到、安全、高效服务。
2.微笑服务,微笑表达真诚,说理代替说不。用微笑拉近和客户的距离。
3.精细服务,服务策划周密,服务操作细致。于细微处体现服务个性。
4.规范服务,服务行为有章可循,服务产品易于检验。
六 服务期望
1.服务管理部:让客户感到亲切,体贴。
2.秩序管理部:让客户感到安全,放心。
3.保洁绿化部:让客户感到整洁,温馨。
4.物业运行部:让客户感到方便,舒心。
5.公司机关:让管理处感到服务周到,及时,支持有力。
七 企业同仁共识
扮演好“服务角色”。
忠诚对企业。
与同事相互欣赏,彼此尊重。
对父母,对社会,对帮助过自己的人常怀感激之心。
做人也要讲品牌。
对前途充满希望和信心。
八 管理人员修养
朝气蓬勃,勇于创新。
恪守原则,注重策略
以身作则,团结同事。
第五篇:东亚传统的当代呈现与东亚价值观重构
东亚传统的当代呈现与东亚价值观重构
孙英春
2013-2-17 14:40:57 来源:《教学与研究》(京)2007年2期
作者简介:孙英春,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法学博士,主要从事跨文化传播与国际关系研究。
内容提要:东亚传统是本地区在全球化时代文化选择的不容回避的基本背景,在东亚共有传统和认知的基础上,重构适合自身和全球社会共同利益的东亚价值观,不仅利于提升东亚各国和人民在“东亚”这个“想像的共同体”内的文化共性和认同,促进东亚内部多方面的对话与合作,也堪为东亚为建设“和谐世界”贡献的一种积极的“东方式”文化交往理念。本文同时指出,东亚价值观的当代重构应立足于东亚共有传统和价值系统,积极吸收世界不同文化的优秀成果,并通过参与世界文化的整体性建设为全球文化提供普世性内容,从而验证和焕发其生命力并在世界范围内得以弘扬。
关 键 词:东亚传统 东亚价值观 “和谐世界”
作为前近代人类文明的重要区域,东亚多元与统一并存的历史文化传统构成了本地区在21世纪进行文化选择和秩序建构的一个不容回避的基本背景,尤其是上世纪60年代延续至今的东亚腾飞潮流,造就了东亚国家对自身传统的信心及其与西方文化的平等对话态势。基于当前东亚问题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东亚地区主义诉求的“东亚共同体”的发展道路虽然仍是曲折漫长,但是本着东亚共有传统的考量,在东亚各国共有认知的基础上,重构适合自身及全球社会共同利益的东亚价值观,将成为东亚扩大地区影响、建立区别于西方的现代形象的重要观念基础,提升东亚各国和人民在“东亚”这个“想像的共同体”中的文化共性和认同,也堪为向世界贡献的一种积极的“东方式”文化交往理念。
一、东亚传统的当代呈现
东亚文化的历史跨越了广阔的时空范围,是东亚民族共同参与创建的独特文化形态。在前资本主义社会的十几个世纪里,东亚文化一直处于世界文明发展的高峰,其历史积淀、悠久传统和精神气质极大地丰富了世界文化的宝库,并为西方文明的发端和繁荣提供了重要借鉴。不过进入近代社会尤其是工业革命在西方国家发生以来,西方现代文化在全球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西方国家凭借雄厚的经济、技术实力向全球扩张,同时也在不间断地利用西方价值观去改造其势力所至的每一个地方。在很长的一个时期里,东亚国家纷纷向西方学习,无论是在物质层面、制度层面,还是价值观层面,都以西方为标准和楷模,对自身的文明和传统进行着全方位的颠覆、批判和改造。不可避免地,东亚文化的自主、自立、自尊、自信的主体性受到了严重挫伤,东亚传统也时刻徘徊在全面失落的边缘。
经过一段动荡的历史进路,人们逐渐意识到,西方现代文化不是世界文化的惟一归属,西方现代价值观不能寄托人类对于现实和未来的精神期盼。工业化对生态系统的大规模破坏,商业化对精神生活的深层次侵蚀,民主化过程中的独断专行,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无情蔑视,等等,无不是西方文化影响下的全球社会面临困境的征兆。[1](P10)波兰社会学家鲍曼(Zygmunt Bauman)甚至断言:西方“高度的文明”与“高度的野蛮”是相通的和难以区分的——科学培育出的理性计算精神是冷冰冰的、斤斤计较的,自我膨胀的技术以道德中立的外观则加速发展着人类自我毁灭的力量,社会管理也日益趋向于非人性化的工程化控制方向,总之,“现代文明的高度发展超越了人所能调控的范围,导向高度的野蛮”。[2](封底页)许多西方学者也在思考:在帝国统治和殖民历史一去不返的前提下,一个多极均势的“社会世界”更加值得期待。法国学者莫兰(Edgar Morin)就认为,西方文化中的个人主义包含了自我中心的闭锁与孤独,盲目的经济发展导致了人类道德和心理的迟钝,科学技术在促进了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在造成新的不平等,给人类带来了紧张、危害乃至死亡。人类需要的不是帝国世界,而是通过“统治—解放”的双重过程去创造一个和谐、均衡的世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人类精神需要发生一次“突如其来的跃进”、一次“人类心灵内在性的巨大提升”,同时也需要建立一个文化开化、多元发展的联盟。[3] 基于类似的种种反思,“全球多元化”的观点在近年来逐步占据了“欧洲中心论”的领地,成为推动时代前进的洪流。这种“多元化”有着并行不悖的两翼:从经济上讲,是全球一体化与地区集团化的同步发展;从价值观上讲,则是全球价值的认同和本土价值观的复兴。
当前东亚的经济成就已构成了世界经济的重要一级,东亚各国也已完成或正在经历着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过程,为了应对经济、社会变革给东亚秩序和文化选择带来的挑战,必须以更为广阔的视野来审视东亚传统的时代价值与未来发展,提升东亚区域内的文化认同,呼唤东亚价值观的复兴。从文化内涵和地域覆盖来看,东亚作为世界历史进入全球化时代之前重要的区域历史一元(regional historical unit),虽然受到人文地理以及东亚文化相融过程中的历史特性等因素影响而造成了一定的差异,但其内部稳定的历史联系和文化遗产的共同体意识足以充当建构共同文化认同的基础。构成东亚传统之同一性的主要因素,首先是对这一地区产生重大影响的中国儒家文化,历史地看,儒家文化的效用使中国文化从汉唐直到明朝前期,一直被世界公认为是最安定、最优秀的文化,“中国的经济实力、政治模式、社会机能及其文化品位都处于世界的前列,中国文化自然在世界上保持了一种高势能”。[4](P624)东亚传统中也同样包蕴着具有世界性与现代性的成分,譬如,中国的科举制就曾启发英美国家抛弃了政党分肥制,建立起廉洁高效的现代文官制度;日本的浮世绘也给法国的印象画派以影响,滋养了欧洲的艺术。所以有论者指出,“过去向黑暗中的西欧精神提供再生希望之光的是东方的智慧,同理,能够向正在没落的西欧精神注入觉醒的新能量的也是亚洲”。[5] 特别是在20世纪后期持续演进的东亚崛起中,注重精神价值、集体利益的传统东亚价值观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持,不仅验证了东亚各国和人民在“东亚”这个“想像的共同体”内的文化共性和认同基础,也使当代背景下的东亚文化具有了崭新的意义与价值。
21世纪是一个多种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依赖和相互竞争的时代、要建设持久的和平和共同繁荣的世界,必须要建立一种能够使不同文化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长效机制。正如2005年以来中国领导人在阐述“和谐世界”思想时指出的:世界各国人民的命运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密相连、休戚与共,应该加强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流,努力消除相互的疑虑和隔阂,使人类更加和睦,让世界更加丰富多彩。由于东亚文化及其所包含的价值观具有众多普世性的内容,人们有理由期待东亚文化为全球社会的共同利益做出更多贡献,扮演推动人类文化发展的更为重要的角色。针对长久以来西方文化全球扩张对东亚秩序和文化选择带来的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东亚各国正在共同面临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即在总结东西方文化冲突与融合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确立全球眼光和文化同源意识,在完善东亚内部文化与秩序建设的基础上推动东亚文化走向世界。人们也有理由期待,东亚传统的当代呈现,能够为批判和矫正人类社会的现代弊病提供思想资源,与其他文化一起共同化解人类面对的道德危机、精神危机和文化危机,为人类共同利益做出贡献。
二、东亚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要素,它是人们行为选择的基本动力,也是特定文化群体共同目标和共同利益的体现。近代以来,东亚民族的先进分子为了救亡图存,力图使自身文化向现代转化,先后提出了全盘西化、互为体用、宏观继承、抽象继承、创造性解释、创造性转化、综合创新等文化整合的主张,都在试图给一个多世纪以来东亚文化面对的困境一个落实和安顿,试图让东亚传统的积淀发挥出自信和有效的生命智慧。在这些文化整合方法的背后,都有一个价值观选择的问题——不同的价值观就有不同的价值评判和价值取向。
从文化谱系而言,传统的东亚价值观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而形成的东亚地区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受到儒家、佛教、道教等思想的深刻影响,注重独立和谐、共生共赢、尊义重利,既强调社会整体利益也呼吁积极入世,提倡参与集体的福利、教育,奉行工作伦理和克勤克俭的生活信条。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除了为世人瞩目的经济成就之外,东亚传统中强调包容性、注重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人类活动应理性而节制、崇尚精神价值及稳定和平的核心价值已经显示了极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即使这些特征并没有以同一的形式存在,但它们已与以工业体系为制度特征、以工业化精神为核心价值的西方现代文化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为“东亚模式”的形成与完善提供着重要的价值支撑,费正清就指出:“东亚人的自我约束力和工作道德足以使加尔文主义及其献身教育的精神黯然失色”。[6](P2)
东亚价值观是一种以东亚民族和国家为主体的意识,也是建立在东亚各个区域经济实力不断增长基础上的东亚人要求改变世界不均衡、不公正、不平等状况的一种自我觉醒,意蕴着强烈的主体意识和忧患意识,期待着东亚文化实现进入世界文明体系中心的地位转换。东亚价值观的主体意识充分展现在独立和自由意识之中,激扬着东亚“自做主宰”的精神。东亚价值观的当代重构,将帮助东亚民族和国家重新认识自身传统,摒弃“依赖意识”,正确地对待东亚自身及其之外的世界文化。近年来,东亚一些知识分子秉持着对东亚儒家传统的强烈自信,甚至呼吁将反映东亚特有的地理方位和历史文化方位的东亚价值观作为21世纪世界文化主流的方案,呼吁东亚国家要在维护东亚文化传统、保护文化遗产、传播东亚文化和价值观方面加强合作,并且要向年轻一代灌输东亚认同感和自豪感,如龚鹏程所说:“当今东亚价值观的建设应该改变过去努力使传统价值观与现代价值观相一致的做法,而应保持东方文化原有的价值系统,为批判和矫正现代化弊病提供思想资源。”[7]
儒家思想是东亚价值观的观念基础和思想资源,近年来对东亚价值观关注的原动力主要来自于东亚儒家传统的复活。中西方学界也普遍认为,东亚传统中的儒家思想崇尚身心内外的宁静和谐,重视德性、重视人生的意义和理想,对于克服后工业社会的精神空虚和信仰危机有普遍价值,而中国传统中由来已久的“圆而神的智慧”、“温润而恻怛或悲悯之情”以及“天下一家”的精神所具有的和平秉性和道义精神,也是西方文化需要补足和学习的。美国学者里夫金(Jeremy Rifkin)即指出,“正在廓清的欧洲思想框架同中国思想框架之间的交融,将会对全人类的未来产生深远影响”。[8](P2)譬如,以儒道为核心的中国文化崇尚人际关系的和谐,它所具有的“天下为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关注人类命运的道德理念,堪为人类价值观整合的基点。再比如,中国文化传统具有的“和生、和处、和立、和达、和爱”的价值追求,不仅有助于化解当前人类面临的“五大冲突”——人类与自然、个人与社会、自我与他人、肉体与心灵以及不同文明之间的紧张,帮助人们寻求安身立命之道,而且可以作为21世纪现代价值观的生长点。正因为如此,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在晚年会关注《道德经》中的中国思想,而德里达(Jacques Derrida)要到中国来谈论“宽恕”问题。
东亚价值观也蕴涵着一种忧患意识,并因忧患而具有深重的批判意识、反省意识。滥觞于20世纪后期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类社会发展带来机遇,同时也引发了许多全球性问题:地区冲突不断,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造成严重阻碍;各种全球性问题此起彼伏,诸如核威胁、全球气候变暖、人口爆炸、粮食匮乏、南北差距、环境污染、恐怖主义,等等,不仅超出了原来的区域性质,而且严重威胁到了全人类的生存。与西方国家一样,东亚也面临着工具理性的膨胀、价值理想的迷失、伦理道德的失落、精神家园的崩溃和文化选择的迷惑等重大现代性挑战。毋庸置疑,如何在全球化的时代调整中反省、批判和传承东亚的历史文化传统?如何呈现东亚价值观在21世纪的全球效用?东亚文化如何为人类的共同利益做出贡献?这些问题需要不同的国家和民族之间的共识与切实的合作,同时也产生了普遍性伦理约束的需要,东亚价值观的重构恰当其时。
三、面向“和谐世界”的东亚价值观重构
东亚价值观的现代转化,既是东亚国家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东亚民族对自身历史、文化进行思考后做出的必然选择,体现了时代与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符合东亚各国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当前,东亚社会正在加速向着以现代经济和现代科技为先导的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模式跨进。这一伟大的历史过程必然会对东亚传统和东亚价值观的存在与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提出新的要求。作为规范和指导东亚文化未来道路的依据,东亚传统的呈现和东亚价值观的重构,应当以担当人类所面临的共同忧患为己任,立足于将东亚民族和国家的责任意识转变为人类的责任意识,焕发对世界前沿问题发表东亚主张的信心。
面对这样一项繁巨的任务,东亚国家应在共有认知和奋斗目标基础上形成合力,以建设“和谐世界”为共同旨归,以东亚价值观的现代化和“理性化”重构为途径来提升文化共性,强化共有的文化认同,促进东亚内部的对话及国家间的合作。这也是源自东亚传统的“和谐”理念所给予的启示,正所谓“亲仁善邻”、“近者说,远者来”。客观而言,东亚各个国家和民族并不缺乏这样的责任意识和信心,但缺乏的是集体协同,缺乏的是共有认识和奋斗目标基础上的合作。东亚价值观的现代和理性化重构,则可以成为一种促进东亚内部对话与合作的路径,使之共同面对东亚自身以及全球问题的挑战,从而为人类社会的和平与发展做出实质性的贡献。毕竟,构建“和谐世界”不是少数国家的“独角戏”,需要不同国家紧密团结、共同维护。东亚区域内的共识与合作意义也就凸现于此。事实上,早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政治学者皮尔逊(Lester Pearson)就发出了这样的警示:人类正在进入一个不同文化必须学会在和平交往中共同生活的时代,必须相互学习,研究彼此的历史、理想、艺术和文化,丰富彼此的生活,否则在这个拥挤不堪的窄小世界里,便会出现误解、紧张、冲突和灾难。[9](P372)一幅可以期待的图景是:东亚价值观蕴涵的独立和谐、平等合作和共生共赢的精神能够适应高度技术化的全球社会中多元文化共存的需要;东亚国家也能够共同秉持“和谐”这个文化交往的金规则,实现东亚文化秩序的重构以及与全球体系的共荣,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东亚”和“和谐世界”。
“和谐世界”思想的实质在于不同国家的互助合作与和谐发展,寻求的是不同文化的价值观与人类共存之间的平衡。在这个意义上,以构建“和谐世界”为旨归的东亚价值观,也堪为一种鲜明、积极的“东方式”文化交往理念,其核心内涵在于:文化传承与文化交往不能拘泥于一个国家、一个区域的范围内,而是更多地纳入了世界的版图。由此来看,针对构建“和谐世界”的现实需要,东亚价值观的重构必须凭借以对话、交往为中心内容的新理性精神与西方文化对话、融通,不仅要看到自我与“他者”的相互影响,更要以“他者”为促进自己发展的外部刺激力量和丰富资源。这里的一个基本共识就是:文化是人类社会物质财富创造和精神财富创造的过程及成果的体现,只有不断地充实于全人类的整体发展过程中,并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进行不断的交流、融合,才能得到继续前行的动力。
毕竟,面临现实语境中的文化抉择,不是简单的退守便能解决的。正确对待东亚自身及其之外的世界文化,承认“他者”的合理性,不仅为反思东亚文化的价值,亦为东亚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可能性。正如哈贝马斯(Jurgen Habermas)所说,“只要交往参与者没有建立起相互承认的关系,并接受对方的视角,一同用他者的眼光来审视自己的传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那么,就不可能出现建立在信念基础上的共识”。[10](P148)事实上,东亚文化能历经几千年而仍然生机盎然,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多元文化的对话与合作为其生存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历史经验表明,作为达成理解与宽容,增加不同文化之间的互动,维护人类文明成就的重要手段,文化对话始终具有重大和持续性的影响,通过对话来考虑文化多样性以及相互参照的可能性,是建立新世纪的区域与全球文化秩序的重要内容。
21世纪的历史进路让所有文化都共同面临着一个时代命题:如何在一个全球化世界里延续和更新自身的使命?在一个世界市场已经形成,经济运行规则日趋统一的环境中,对共同道德规范、共同价值标准的建构日趋紧迫,似乎在要求所有的文化都要向着这一目标转型,都要无条件地交出自己的历史与传统。不过,历史经验表明,轻视传统是没有生命力的,在全球化过程中也必然处于不利的位置,对文化传统和历史经验的珍视,应是一个国家或民族能否在全球化大潮中生存与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尺。世界体系论的代表人物沃勒斯坦(Immanuel Wallerstein)就坚决反对处于边缘地位的国家完全照搬西方,在他看来,处于边缘地位的国家如果接受自己处于低等文化模式的逻辑假设,并认为发展的最好模式是抄袭高等的国家,那么这些边缘国家根本不能达到目的。[11](P46)更何况,西方世界内部的现代化过程本身已说明,任何一国的现代发展都无法脱离其自身的历史实际。只不过,后发展国家总要面对美国文化学者格尔兹(Clifford Geertz)所说的困惑:“必须共同努力向现代化的高地发起冲击,同时也必须共同坚持传统的精髓;而在另一层面上,又存在着越来越大的分歧,这些分歧是,应该从哪个方向上向现代化的高地发起冲击,传统的精髓又是什么。”[12](P368)换言之,现代化与传统并不必然是你死我活的斗争。不过,哪些传统可以在现代化过程中继续存在并发挥作用,哪些已经不适合现代社会的需要,哪些对现代社会的发展是严重的障碍,等等,需要结合当下东亚不同国家的现代化实践做出更为具体的评估。
进一步说,东亚价值观的重构应以反思东亚文化传统为形成共同认知的基础,既要立足于传统价值系统的传承,更要积极吸收世界各种文化的优秀成果,不断丰富和优化自己的文化内涵,才可能具有强劲、持久的适应力和影响力。当前,人们普遍担忧的是,儒家思想与现代社会的固有矛盾,使东亚价值观何以可能的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都无法回避。[13] 这就意味着,东亚价值观的效用能否继续呈现,关键取决于它能否成功实现传统与现代性的接轨,以及与西方文明和世界文化的有效对话,取决于它能否在与其他文化的比较、竞争和博弈中确证自己的合法性及其对世界影响和作用的有效性。
东亚价值观的重构已经历经了几代人步履蹒跚的奋斗,也在不断接受着自由主义、民主精神、文化多样性、市场理念、科学导向等现代思想的影响,如果能够创造性地解决东亚传统与现代人的生命力、自我实现意志以及创造力的冲突,必将构成一种不仅适应东亚现代化,促进整个东亚繁荣和发展,而且为世界所包容的“新东亚文化”的内核。当前,东亚各个国家和地区市场经济体制的建构和对外开放力度的强化,都使得东亚更广泛、更深刻地参与到全球化进程之中。东亚价值观的现代性追求,既要放眼全球,与普世价值保持一致,又不能迷失自性,与东亚传统完全脱节。毕竟,现代化是人类共同追求的远景目标,其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增加人类福祉,弘扬人类精神以及生活方式的多元化发展,从而使整个世界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互动成为人类的未来主题。
参考文献:
[1]张立文.和合哲学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鲍曼.现代性与大屠杀[M].上海:译林出版社,2002.[3]乐黛云.跨文化、跨学科文学研究的当前意义[J].社会科学,2004,(8).[4]冯天瑜.中华文化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5]李光来.21世纪东亚价值观[J].辽宁大学学报,2005,(4).[6]费正清等.东亚文明:传统与变革[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7]彭耀光.现代化进程中的“东亚价值观”[J].哲学动态,2005,(12).[8]里夫金.欧洲梦[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9]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10]哈贝马斯.后民族结构[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11]俞可平.全球化时代的社会主义[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2]格尔兹.文化的解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13]张兴国.东亚价值观何以可能[J].社会科学辑刊,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