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1404040219李金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
11级英本2班李金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的一个科学命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中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决定着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共同构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
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中的子文化,其建设也要找到自己的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前进的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并引领校园文化建设,能够保证校园文化发展始终有一个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前进方向,对大学生在多元社会思想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也蕴涵了一定的时代特征,主流是积极的、健康、向上的,但随着社会的变革,高校师生思想和行为的独立性、选择性、流变性和差异性不断增强,校园思想空前活跃,师生的价值追求明显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因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针,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时应该培养一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工作者作为大学的师资。他们应该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深厚渊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识,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十分熟悉,有良好的演讲能力,能够深入浅出地讲解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通过学生会组织若干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协会,在课余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原著,聘请有深厚学养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家定期辅导,并开展学习心得交流活动。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方法论、社会历史观和人生价值观。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应该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映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利益和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时,应该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人文精神培养为核心,以服务全校师生为宗旨,以素质拓展为目的,立足实际,突出特色,通过加强校园文化活动的领域,规范校园文化活动的模式,努力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使我校校园文化朝着政治化、正规化、多样化、群体化,艺术化方向发展。
对于学校领导,要坚持实事求是,讲求实效,不搞形式主义的原则,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科学管理。
对于教师,在工作中要做到严于律己,为人师表,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在全校范围内逐步形成讲责任、讲质量、讲师德、做表率的良好教学工作氛围。
对于学生,要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遵守学校纪律,遵守公共道德,维护公共秩序,珍惜学习时间,讲究学习方法,杜绝迟到、早退、旷课和不规范行为,形成“轻松愉快学习,健康快乐成长”的良好氛围。还要提高学习效率,增强获得知识的趣味性和主动性,并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创新品质、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加强“五爱”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国防教育、环保教育和科技教育,培养关心社会、关心集体、关心自然、关心他人、关心自己的良好习惯。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应该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因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血脉,是维护国家团结统一,鼓舞各族人民奋发进取的精神支撑。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奋勇争先的时代精神,是推动时代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是当代中国人民的伟大奋斗中不断创造新的辉煌的力量源泉。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好的校风具有对学校成员内在动力的激发作用,催人奋进。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时要注重宣传教育,进行以爱国主义旋律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各种报告、讲座、媒体宣传。高校师生思维敏捷,富有创造激情,是改革创新的主力军。我校素有“千年学府,百
年师范”的美誉。致力于红色文化的传播与推进,铸造了校园文化红色品牌,加强校园红色经典文化建设。我校开展校园红色经典文化活动。红色之旅:每年组织新生到城南书院校区参观青年毛泽东纪念馆,让他们全面系统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观看红色影片:新生入学必须看《恰同学少年》、《名师名校》、《一师印象》、《红色一师》等影片,全面接受中央教育和红色经典教育。经典诵读:一年一度的红歌演唱会,每年10月份举办的校史学习活动月。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应该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因为,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反映了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判断是非得失、确定价值取向、做出道德选择提供了基本准则。只有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分清是非荣辱、明辨善恶美丑,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良好的道德风尚。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时,应该弘扬传统美德,狠抓人文素养,培养文明内在取向;举止文明高雅,注意外在仪表,树立良好外在形象。开展艰苦奋斗,艰苦创业教育。形成遵守社会公德、尊师爱生、敬老爱幼、孝敬父母、团结友爱、助人为乐、互相关心、关系集体、珍惜维护集体荣誉、顾全大局、先公后私和先人后己的好风气。开展以青年志愿者和共青团员为骨干的社区服务共建实践活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精神旗帜;是思想基础;是道德共同进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体现了思想道德建设上的先进性要求,又体现了思想道德建设上的广泛性要求;既坚持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又兼顾了不同层次群众的思想状况;既体现了一致的愿望和要求,又涵盖了不同的群体和阶层。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包容性,具有强大的整合力和引领力,是联络各民族、各阶层的精神纽带。有利于凝聚民心,鼓舞斗志。因此,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自觉追求,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以对人类未来文明和后人负责的态度去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才能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要求去解决人的生活方式中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的矛盾,更好地形成社会的文明道德风尚,同心协力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二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旗帜鲜明地提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和谐文化的根本。《决定》还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党的十七大报告则进一步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
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和阐述,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人对新世纪新阶段“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问题的科学回答。
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校园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是学校办学思想、校风、学风、教风以及管理风格等方面的综合体现,是学校管理的灵魂,是学校优良传统的结晶,是决定一个学校兴衰的重要因素和维系学校发展的精神支柱。文化如春雨,润物细无声。荷兰哲学家C·A·冯·皮尔森在其《文化战略》一书中指出:“文化”不是一个名词,而是一个动词;文化必须变得更有动态性,更注重未来取向。从功能上讲,校园文化就是“化人”、“育人”,教化人、塑造人、熏陶人。“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先秦·荀况《荀子·劝学》)。有什么样的校园文化,就将培育出什么样的学生。
国以人兴,政以才治。胡锦涛同志曾经指出:“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大学生是青年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因此,高校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先进校园文化的功能,引导师生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教师的事业发展和师德培养以及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智力支撑和精神保障,为高校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提供坚实的文化底蕴和思想基础。这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建设高校校园文化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对确立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具有决定性意义。价值观是受思想支配的,什么样的思想决定什么样的价值观,只有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面前不迷失方向,才能不受各种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潮的影响和侵袭。因此,高校必须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校园文化建设,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体师生员工,使其学会分析和解答现实问题,科学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准确判断社会发展趋势;要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紧密联系建设校园文化的实际,提高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要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工作,不断增强思想理论工作的创造力、说服力,通过理论教育和理论研究工作更好地把广大师生员工凝聚在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坚定师生员工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使理论成果成为建设先进校园文化的强大思想武器。
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建设高校校园文化提供正确的目标指引
胡锦涛同志指出:“理想信念,是一个政党治国理政的旗帜,是一个民族奋力前进的向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共同选择并为之奋斗的目标,反映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利益和要求,是共同理想使我党克服了前进道路上的重重困难,化解了各种风险,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一方面,全体师生员工要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前进目标,把个人的理想追求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结合起来,同国家民族命运和学校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国家和学校和谐稳定、科学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另一方面,要教育全体师生员工善于把远大理想与日常工作结合起来,实现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注重日常细小的工作,时刻准备着担当历史重任。
三、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建设高校校园文化提供牢固的精神纽带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也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中华民族在辉煌灿烂的历史进程中,培育和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民族文化中最本质、最集中、最持久的精神力量,也是激励一代又一代青年投身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面旗帜。建设高校校园文化,必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使之成为牢固的精神纽带,引导广大师生员工始终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不断增强对国家的认同感、归属感,增强爱国意识、团结意识和发展意识,增强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改革开放使我国各族人民焕发出极大的创造激情,产生了巨大的创造活力,形成了以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和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将新时期的时代精神概括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知难而进、一往无前,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其中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高校师生素有开风气之先的光荣传统,思维敏锐,富有创造激情,是改革创新的主力军。建设高校校园文化,必须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使之成为强大的精神动力,营造鼓励人干事业、支持人干成事业的氛围,让一切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激情得以抒发、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从而引导广大师生员工坚持改革创新,冲破一切不合时宜的观念、体制,破除教条主义和主观主义的束缚,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造活力竞相迸发,创造源泉充分涌流。
四、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建设高校校园文化提供规范的道德基础
荣辱观是人们对什么是荣誉、什么是耻辱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念。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历来十分重视荣辱观念。“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这是两千七百年前振兴齐国,成就霸业的一代英才管仲的千古名言,说明古代的仁人志士将荣辱放到了与人格、国格一样重要的地位,这正是我们民族珍贵的思想财富,对我们今天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也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国家的未来是青年的,未来民族会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看当代青年树立的是什么样的意识,什么是对民族、国家、乃至世界未来发展有益的,都取决于当代青年人的取舍。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通过对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信友爱、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等优良道德风尚的提倡和对危害祖国、背离人民、愚昧无知、好逸恶劳、损人利己、见利忘义、违法乱纪、骄奢淫逸等不良思想行为的反对,旗帜鲜明地回答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抵制什么,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对于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弘扬先进文化、抵制落后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社会主义荣辱观中所坚持和提倡的东西,所反对和抵制的东西,就是我们在建设先进校园文化中应当旗帜鲜明坚持和反对的东西。因此,建设高校校园文化,必须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将其作为规范的道德基础,促进广大师生员工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和道德修养,提高明辨荣辱、认清是非、区分美丑的能力,知荣弃耻,褒荣贬耻,扬荣抑耻,努力践行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等基本道德规范,坚决反对和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念。
历史实践已证明,高校培养的青年学生是我们党的成员、干部的重要和主要来源。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使广大党员、干部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因此,高校如何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用先进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进行教化、塑造、熏陶,引导他们努力成为胡锦涛总书记在致“纪念五四青年节80周年”的信中所要求的“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帮助他们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和对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的坚强信心,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从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事业不断前进,既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体现,也是义不容辞的重大历史责任,必须一以贯之、长期坚持。
第三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引领企业文化建设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引领企业文化建设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突出强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而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企业文化,必须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正确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关系。
云岭房地产公司作为房地产行业的一颗新星,致力于把握正确的方针原则,并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依据,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建立公司企业文化模式。公司的企业文化体系是适应中国企业管理实践的企业文化,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企业文化,是发扬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企业文化,同时也是能够满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的企业文化。
长期以来,公司各级文化建设部门和党组织,紧紧围绕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践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着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和行业特色的企业文化,努力提高企业软实力,为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竞争能力、综合实力提供坚实的文化支撑。以“为员工创造平台,为客户创造价值,为企业创造效益,为社会创造精品”为企业使命,精心培育“大道致远,精艺筑家”的企业精神,构筑以“筑品质空间,创美好人生”为主要内涵的核心价值观,在公司内部形成了统一理想和价值取向,为企业发展提供强大精神支柱,推动了公司更好更快发展。
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公司的生产经营、改革创新、和谐发展的全过程,贯穿于管理服务的各个领域,体现在公司思想政治工作和经营管理各方面,使之真正成为公
司干部职工的普遍共识、精神动力和行动指南。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中,深入、具体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机、有效地做个四个结合:
一、弘扬爱国主义、名族精神与培育企业的先进文化结合起来。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爱国主义在各个时期、各个领域的表现形式不同,在云岭房地产公司,就是要求我们把爱国热情灌注到公司经营管理、改革创新之中,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添砖加瓦;对于公司广大职工来说,就是积极投身到公司的日常岗位工作和发扬团队协作精神,致力于把云岭房地产公司做强做优做大。公司6多年的艰苦创业史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具体体现,“四为”的公司使命,“打造值得社会信赖的房地产企业”是云岭房地产企业精神的高度概括,体现了公司服务国家、造福社会、崇尚科学、以人为本的职责和态度。在公司多年的发展进程中,我们更加自觉地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提升职工思想道德素质和增强奋发进取意识为目的,培育具有个性特色的企业理念、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让以“筑品质空间,创美好人生”为核心的企业理念深深地烙印在广大职工的心中,使共同的价值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固化于制。
二、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与企业发展战略结合起来。企业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是全体职工,尤其是奋战在项目一线的广大职工,因为他们在公司总人数中占的比列最大,而且他们的思想状态直接关系到整个项目运作。人们常说: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思想观念文化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企业的发展程度。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时代,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
求逐渐差异化、个性化,云岭房地产公司作为一个国有企业,在讲究公司效益的前提下,同时还肩负着重要社会责任,要想做强、做优、做大,就只能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干部职工的头脑,使广大职工尤其是各级领导班子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制定符合公司实际的战略和竞争方略,应对不断变化的严峻形势,破解公司面临的各种难题。同时,把领先的理念转化为企业的理念、企业的体制、企业的规则,引领广大职工牢固树立科学发展、创新发展理念,认清科学发展是公司工作的第一要务,综合施策、勇于创新、进一步提高科学发展水平,为提高公司的综合实力、不断做强做优做大出力献策。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履行企业的光荣使命、社会责任,实现企业愿景结合起来。理想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鼓舞人心的精神力量,有了共同理想才能有效汇聚各方面的力量,才能有统一步调,形成合力。我们国家的共同理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对公司而言,必须在这个共同理想的指导下,强化履行公司的社会责任,敢于担当公司的历史使命,并团结广大职工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贡献力量。公司作为云南省骨干国企---云南省公路投资公司下属公司,按照省公投司的要求和自身发展的需求,公司勇于肩负的 “四为”使命,“打造值得社会信赖的房地产企业”的美好愿景,为职工指明了奋斗方向,调动了广大职工投身公司经营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广大职工对企业的未来充满信心,对个人的前途充满希望。最终达到了以共同理想吸引人、感染人、鼓舞人、激励人的目的。统一了职工的思想认识,明确了职工的前进目标,把个人的理想追求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结合起来,同国家民族命运和企业发展
紧密结合起来,在国家和企业和谐稳定、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细节上指导职工善于把远大理想与日常工作结合起来,从小事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共谋企业发展。
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党风廉政、职业道德建设结合起来。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道德要求紧密结合起来,提炼和概括出八个方面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指明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坚持和提倡什么、反对和抵制什么,为全社会成员判断得失、做出道德选择、确立价值取向,提出了基本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我们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制定符合公司实际的工作理念和道德规范,推进改革和建立监督机制,深化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和行风建设。把公司需要什么,倡导什么,明明白白地告诉职工,不断强化职工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意识,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干部职工队伍,形成强大的凝聚力,转化为先进的生产力;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导广大职工的工作行为和作风,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改革发展、和谐稳定,动员广大干部职工认真落实公司的各项决策,使企业和职工之间真正形成“司兴我荣、司衰我耻”的利益共同体、事业共同体、命运共同体;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细化到每一个岗位,将荣辱观具体化、形象化、实践化,在整个公司形成风正、气顺、心齐、劲足的和谐向上的氛围,为公司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使企业文化真正成为全面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强大动力。
始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公司软实力建设,对企业改革发展有清晰的发展思路,有很强的领导力和执行力;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全面发展理念,不断丰富发展内涵,着力促进物
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始终以职工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坚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职工头脑,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切实发挥广大职工在企业生产中的主力军作用。
总之,云岭房地产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任重而道远,我们必须充分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的原则与方法,在企业的文化建设过程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第一位的任务,并将其融入到公司的方方面面,提高公司职工的整体素质,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提高公司的创新能力,促进公司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把公司打造成具有一定知名度和美誉度、值得社会信赖的房地产企业。
第四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滨州学院物理与电子科学系 许明清
[摘要] 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对高校的作用发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当代中国,高校和谐校园文化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社会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因素。建设和谐校园文化,也就是要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本文从建设和谐校园文化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和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必须以基本措施来保证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和谐校园文化 社会主义荣辱观
高校作为先进文化积淀、发展和传承的主要社会机构,承担着传承文化、创新文化、培养高层次人才、服务社会的职能,对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对高校的作用发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当代中国,高校和谐校园文化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社会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因素,它对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建设和谐校园文化,也就是要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环境是一个社会、一个学校借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任何学校、任何社会都依附于一定的环境之中,环境的优劣制约某个群体的发展程度。优良的文化环境使人心情舒畅,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创造性,提高其生存质量;恶劣的环境不仅扼杀人们的创造性、积极性,而且还会降低其生存质量。一个在社会上和国际上有影响、有声望的学校,是不可能建立在恶劣的校园文化环境基础上的,恶劣的校园文化环境也就谈不上校园的和谐。因此,建设一个和谐的校园,为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教师进行教学和科学研究,提供一个民主、公正、诚信、安定的校园文化环境,是当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和谐校园文化是指反映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一切人员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人 1 与自然之间关系和谐的价值观念、文化形态和行为规范的总称。它的表现形式是学生之间团结友爱、爱护集体、爱护公物、追求真理、破除迷信、崇尚科学的思想、观念和信仰;尊师重教、关心学生、遵纪守法、爱护校园绿化、注意环境卫生、注意形象、为人师表的道德风尚、礼仪、行为准则;追求尖端科学、研究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等的物质形态。
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不断深化、不断积淀的过程。笔者认为,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应该着重注意以下两点:
一、建设和谐校园文化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所在。”
和谐校园文化的价值取向就是追求人和人、人和校园、人和社会、人和自然和谐共处的价值观念。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根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是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决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根本思想基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精神力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其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根本的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和谐校园的建设中,最基础最关键的工作就是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去教育学生、武装学生,从而为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寓于日常的教育教学之中,还原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科学面貌,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增强马克思主义信仰,使其真正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让全体学生牢固树立这一共同理想是和谐校园建设的根本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我们国家和民族奋勇前进的精神动力。摆脱贫穷落后,争取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儿女世世代代的梦想和追求。鸦片战争以来一百多年的历史证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这一认识,已成为当今中国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利益群体的人们普遍认同和接受的共同理想,具有令人信服的必然性、广泛性和包容性,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和凝聚力。因此,在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中,让学校的全体学生树立和巩固这一共同理想,并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刻苦努力学习、奋斗终身,是和谐校园建设的主题和重要使命。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中华民族在五千年发展中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在改革开放中形成的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求真务实、敢于创新的时代精神,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和谐的校园文化应该是体现社会主义精神风貌的重要阵地。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就是要在全体学生中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让这种精神深深融入每一个学生的民族意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之中。通过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使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成为全体学生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价值取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社会主义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体现,在本质上是与社会主义的性质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密切相关的。明确这一荣辱观,不仅从思想上、行为规范上划清了荣 3 耻界限,而且还有利于社会文明进步、有利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全面系统、准确通俗的表达,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全体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得失、做出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因此,在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现在某些青年学生,缺乏诚信,考试作弊,成绩弄虚作假;缺乏爱国主义热情;同学之间关系冷漠,缺乏互相帮助、互相关心的爱心,缺乏集体主义荣誉感等,最根本的就是荣辱观的缺失。因此,在和谐校园文化设中,要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推动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校园氛围;要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倡导家庭亲情、人间友情和社会真情,讴歌真善美,学生努力营造新型人际关系,促进校园的和谐。
和谐校园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一个互动的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和谐校园建设的根本,和谐校园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具体体现。在建设和谐校园的过程中,只有牢牢把握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就把握了和谐校园建设的正确方向。
二、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必须以基本措施来保证
1、落实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首先,“以人为本”是一种价值观念,要求我们在分析、思考和解决一切问题时,要树立起人的自主意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其次,“以人为本”是一种价值取向,即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为了人和塑造人,就是不断冲破一切束缚人的潜能和能力充分发挥的体制、机制,要把人塑造成权利的主体,也要把人塑造成责任的主体。第三,“以人为本”是一种工作方法,要肯定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地位,强调人是社会发展的目的。追求最广泛地调 4 动人的积极性,最充分地激发人的创造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以人为本”的根本目的。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者是教师和学生,享受者也是教师和学生,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以人为本”应该是既包括以学生为本,也包括以教师为本。为此,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既要充分发挥“两个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要时时处处为“两个主体”服务。要努力营造民主、平等的管理氛围,充分尊重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管理者同教师和学生的相互沟通和相互理解,提高管理的效用,主动让教师和学生参与教学和管理,发挥其主体作用,在学校教学和管理中给他们更多的知情权、参与权、建议权、监督权,甚至决策权。拓宽民主渠道,化解矛盾,理顺关系,使他们树立主人翁意识和强烈的责任感;要实现依法治校,实现学校管理与运行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依法保障师生的合法权益,为师生员工提供一个和谐、宽松的工作和学习环境;要注重关心和解决教师和学生的合理要求和实际困难,体现人文关怀,尤其要注重完善困难救助体系,让家庭贫困师生真正体会到社会的关心和爱护,使学生学会感恩、学会关心关爱别人、与别人和谐相处,学会正确看待生活和社会中的各种现象,培养其和谐思维、和谐精神。
2、倡导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从单一专业型向具有综合素质的宽基础型方向转变。适应这一转变,高校要承担起为社会培养既有科学精神又有人文素养的高素质人才的重任,而高校和谐校园文化本身就体现着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交叉渗透和有机结合。人文精神强调要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既崇尚理性,又调动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和精神体验来展示、表现人的本质及人的追求,要求时刻以符合人民的利益和发展要求的价值标准审视一切思想、行动的合理性。适应“以人为本”的这种要求,高校和谐校园文化既要以现世关怀满足师生员工的需要,又不能一味媚俗,要自觉向主导文化和高雅文靠拢,不断提升自身品位,贴近师生文化生活,满足师生 5 文化需要,尊重师生的文化权利,弘扬人文精神,反映时代要求。和谐校园文化在实质上是人文性质的,它体现的主要是人文思考和人文精神,但人文思考需要科学思考来补充和提高,人文精神需要科学精神来
整合和校正。科学精神强调崇尚理性思维,以清醒的、严谨的、合乎逻辑的方式从事科学认识和理论创造。没有科学精神的渗透、整合与校正的人文精神,极易走向虚妄、迷信、蒙昧和反理性歧途。对校园
文化只有注入理性和科学精神,大力营造崇尚科学、严谨求实、善于创新、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良好校园风气,才能有效推动和谐校园的构建。
3、正确处理先进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关系
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根本目的,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作指导,用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道德观念和价值标准来引导,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立场、观点与方法,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从本质上看,和谐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已不再是一方净土和“世外桃源”,社会上的各种思潮对高校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高校的和谐校园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着大众文化的一些特征。大众文化是“一种由居于从属地位的人们为了从那些资源中获得自己的利益而创造出来的„„是从内部和底层创造出来的,而不是像大众理论家所认为的那样是从外部和上层强加的”。大众文化是以都市大众为主要消费对象、具有现代形式的文化,它是来源于并反映群众生活,表现群众生理和心理需求并通过现代工业手段大量复制出来的、以娱乐性为主的文化形态。大众文化作为工业化和市场化的文化追求,以满足大众日常生活的文化需求为己任,它的功能偏重于娱乐效应,它所追求的是经济效益最大化。在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正确处理先进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关系,就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指导作用,坚持既要弘扬主旋律又要体现多样性的基本方针,校园文化中既要有代表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和精 6 神的先进文化,还要有大量的满足师生员工不同层次的、多方面的精神需要的健康有益的大众文化。只有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引导校园文化的发展方向,对大众文化进行批判性、选择性地吸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校园文化才能真正发挥“润物细无声”的育人作用。
[参考资料]:
1、葛金国:《校园文化》,安徽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王邦虎:《校园文化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周作翰:《恩格斯的社会主义观》,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萧枫:《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读本》,辽海出版社,2007年版。
第五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企业文化建设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企业文化建设
要成为百年企业,离不开企业文化建设,初级管理靠人管理人,中级管理靠制度约束人,高级管理靠文化引导人。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大力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精神动力。面对新形势,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关键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不断增强企业“软实力”。
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干部职工,为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指引前进方向。马克思主义是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只有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面前不迷失方向,才能不受各种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潮的影响和侵袭。因此,企业必须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企业文化建设,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体企业员工,提高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引导广大员工为建设一流企业而奋斗。有了共同理想才能有效汇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才能有共同步调,形成合力。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一方面,要统一企业员工思想认识,明确前进目标,引导员工把个人的理想追求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结合起来,同国家民族命运和企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国家和企业和谐稳定、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个人的人生价
1值。另一方面,要教育企业员工善于把远大理想与日常工作结合起来,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为企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培育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精神。美国著名管理学者托马斯〃彼得曾说:“一个伟大的组织能够长期生存下来,最主要的条件并非结构、形式和管理技能,而是我们称之为信念的那种精神力量以及信念对组织全体成员所具有的感召力。”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企业精神培育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建设企业文化、培育企业精神,必须引导企业员工始终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发扬改革创新精神,不断增强团结意识和发展意识,为企业长久发展提供内在动力。
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在企业内部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应该是职工队伍的思想道德教育。不管是企业家还是企业,其血管里必须流淌着道德的血液。失去了道德约束,一个企业就不会有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也不会具备持久的市场竞争力。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全社会成员判断得失、作出道德选择、确立价值取向,提出了基本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企业文化建设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努力在企业内部形成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的文明道德风尚。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