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返乡农民工创业难题调研对策
在外打拼多年学会了一技之长,增长了见识和才干,有了新思维和新理念,同时也攒集了一定的资金,又对家乡情深义重,这些打工者,一旦时机成熟有人提醒,他们一定会返乡创业。个人认为,返乡创业是利县利民的大好事。
一、在当前这种经济形势下,由于他们的创业,为很多失业人员和返乡农民工就业提供了岗位,可以保稳定,保民生;
二、为政府排忧解难,减
少就业安置费用;
三、扩大了县域经济总量,增加了财税收入,确保了经济增长。但是作为一个农民工返乡创业太难太难。这是前段时间我走访调查两户返乡创业的企业得来的结论。下面我就他们的困难及解决困难的思考归集如下:
一、困难
1、资金的困难
创业一个企业不是点滴资金能够解决的事。一是固定资金投入,包括建厂土地,建设厂房,购置机器设备等等。二是流动资金投入,大致包括:原材料采购、库存产品运输费用、日常周转资金、人工工资、水、电、煤等能源消耗等成本性开资、三是广告、协调、新产品研发等费用资金紧缺成了所有企业都存在的共性问题。
2、用地的困难
创办一个企业必须要有厂房,要建厂房必须得用地。土地资源是非常紧缺资源,城镇的土地显得更为紧张。一是可用土地少;二是用地报批难;三是土地价格高。所以企业建厂用地时,一是难有满意的可用之地;二是政府没有现成的可批之地,等手续办下来,至少一得半年,甚至更长时间,企业筹办期太长。
3、人才的困难
要办好一个企业,必须有支撑企业运转的方方面面的人才。除了有老板,还得有做事的员工,管事的管理人员和为生产经营服务的后勤人员。通过对两个企业的走访,我发现,现在的私营企业基本上都是家族式企业,老公(或老婆)当老板,老婆(或老公)当技术负责人兼总经理,管生产,管营销,小叔、小姑或小舅、小姨当保管、会计或出纳、采购员等等,没有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式,没有成套的系统的管理手续制度。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壮大。这不难看出,业主不是不想把企业做大做强,而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些企业缺职业经理,缺技术研发人员,缺市场营销人才,缺财务管理人才。
4、环境艰难
这些年,政府治理经济发展环境力度大,效果好。但作为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环境与沿海发达地区比还是有差距的。首先是硬环境无法比,如交通、能源、城市配套设施等无法比,其次是软环境,一是政府和各职能部门官员的思想解放程序跟不上,他们往往只盯住企业的产值和税收,忽略其他方面;二是很多优惠政策只是镜中花,水中月无法落到实处,业主还不敢乱说,说不好得罪谁了自己吃了亏还不知道,只好不说,有人调查时,一概说好。
二、解决这些困难的建议和想法
1、资金困难的解决
一是政府成立融资担保公司,为有发展前途的企业担保融资,为守诚信的企业融资担保,为一时资金周转困难的企业担保融资,为企业季节性需求资金融资担保,保证融资渠道畅通。二是理顺银企关系,建立完善的银企借贷制度,确保企业资金困难时能及时从银行贷款,同时,也保证银行贷出去的款项能按时全额收回。三是引导建立和完善的股份制公司,让有资金有意愿的人到企业入股,增加企业资金,保证入股人的利益实现和到位。四是政府的闲置的资产和土地入股,减少企业固定资产投入,增加企业流动资金。
2、解决用地困难的想法
一是县里要为工业用地储备一定的土地,只要有合适的工业项目,就按程序审批适量的土地供应。二是完善土地流转制度。成立土地储备中心和其他可流转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收归土地储备中心备用,凡有企业用地申请,根据企业特点和环保要求,批给其适用适量的土地。
3、解决人才困难的想法
一是县里为企业招聘急需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聘用后企业认为他确实为企业发展壮大作出了特殊贡献或重大贡献的,经有权部门审核考察合格的可以由县委提拔为政策相关部门的管理型领导或者由政府重状。二是企业自己选拔优秀人才,由政府利用创业培训的平台,为企业免费培训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三是企业自己招聘急需的人才,聘用人才的人力资源和技术到企业入股,让人才变为股本,参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分红,让他们把自己融入到企业中去,死心踏地的去为企业做事。
第二篇:关于返乡农民工创业难题的调研报告
关于返乡农民工创业难题的调研报告
关于对返乡农民工创业难题的思考
在外打拼多年学会了一技之长,增长了见识和才干,有了新思维和新理念,同时也攒集了一定的资金,又对家乡情深义重,这些打工者,一旦时机成熟有人提醒,他们一定会返乡创业。个人认为,返乡创业是利县利民的大好事。
一、在当前这种经济形势下,由于他们的创业,为很多失业人员和返乡农民工就业提供了岗位,可以保稳定,保民生;
二、为政府排忧解难,减少就业安置费用;
三、扩大了县域经济总量,增加了财税收入,确保了经济增长。但是作为一个农民工返乡创业太难太难。这是前段时间我走访调查两户返乡创业的企业得来的结论。下面我就他们的困难及解决困难的思考归集如下:
一、困难
1、资金的困难
创业一个企业不是点滴资金能够解决的事。一是固定资金投入,包括建厂土地,建设厂房,购置机器设备等等。二是流动资金投入,大致包括:原材料采购、库存产品运输费用、日常周转资金、人工工资、水、电、煤等能源消耗等成本性开资、三是广告、协调、新产品研发等费用资金紧缺成了所有企业都存在的共性问题。
2、用地的困难
创办一个企业必须要有厂房,要建厂房必须得用地。土地资源是非常紧缺资源,城镇的土地显得更为紧张。一是可用土地少;二是用地报批难;三是土地价格高。所以企业建厂用地时,一是难有满意的可用之地;二是政府没有现成的可批之地,等手续办下来,至少一得半年,甚至更长时间,企业筹办期太长。
3、人才的困难
要办好一个企业,必须有支撑企业运转的方方面面的人才。除了有老板,还得有做事的员工,管事的管理人员和为生产经营服务的后勤人员。通过对两个企业的走访,我发现,现在的私营企业基本上都是家族式企业,老公当老板,老婆当技术负责人兼总经理,管生产,管营销,小叔、小姑或小舅、小姨当保管、会计或出纳、采购员等等,没有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式,没有成套的系统的管理手续制度。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壮大。这不难看出,业主不是不想把企业做大做强,而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些企业缺职业经理,缺技术研发人员,缺市场营销人才,缺财务管理人才。
4、环境艰难
这些年,政府治理经济发展环境力度大,效果好。但作为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环境与沿海发达地区比还是有差距的。首先是硬环境无法比,如交通、能源、城市配套设施等 无法比,其次是软环境,一是政府和各职能部门官员的思想解放程序跟不上,他们往往只盯住企业的产值和税收,忽略其他方面;二是很多优惠政策只是镜中花,水中月无法落到实处,业主还不敢乱说,说不好得罪谁了自己吃了亏还不知道,只好不说,有人调查时,一概说好。
二、解决这些困难的建议和想法
1、资金困难的解决
一是政府成立融资担保公司,为有发展前途的企业担保融资,为守诚信的企业融资担保,为一时资金周转困难的企业担保融资,为企业季节性需求资金融资担保,保证融资渠道畅通。二是理顺银企关系,建立完善的银企借贷制度,确保企业资金困难时能及时从银行贷款,同时,也保证银行贷出去的款项能按时全额收回。三是引导建立和完善的股份制公司,让有资金有意愿的人到企业入股,增加企业资金,保证入股人的利益实现和到位。四是政府的闲置的资产和土地入股,减少企业固定资产投入,增加企业流动资金。
2、解决用地困难的想法
一是县里要为工业用地储备一定的土地,只要有合适的工业项目,就按程序审批适量的土地供应。二是完善土地流转制度。成立土地储备中心和其他可流转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收归土地储备中心备用,凡有企业用地申请,根据企业特点和环保要求,批给其适用适量的土地。
3、解决人才困难的想法
一是县里为企业招聘急需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聘用后企业认为他确实为企业发展壮大作出了特殊贡献或重大贡献的,经有权部门审核考察合格的可以由县委提拔为政策相关部门的管理型领导或者由政府重状。二是企业自己选拔优秀人才,由政府利用创业培训的平台,为企业免费培训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三是企业自己招聘急需的人才,聘用人才的人力资源和技术到企业入股,让人才变为股本,参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分红,让他们把自己融入到企业中去,死心踏地的去为企业做事。
第三篇:农民工返乡创业对策研究
农民工返乡创业对策研究
摘要:农民工返乡创业为解决“三农”、失业和剩余劳动力转移等经济社会问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拓了一条新路,但由于当前国家财政扶持力度不够等原因,农民工返乡创业比较优势不明显,在取得了一定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重重困难。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对农民工返多创业的现状和原因等做了详细地分析,找出了目前农民工返乡创业存在的主要困境,并从政府和农民等两方面提出了引导和扶助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民工;返乡创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政策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特点分析
(1)投资方向主要是发展工商经济。
目前返乡创业的农民以第一、二代农民工为主,这些农民工大多在制造业和服务业务工。因此,他们回到家乡后在政府的支持下,同时利用打工期间获得的见识、本领、资金、信息、社会资本等,发展工商服务业,投资商品性的农业经营,主要是兴办规模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兴办二、三产业。
(2)大多数人选择在小城镇居住。
农民工回乡创业不是单纯的回农村原户籍所在地创业,大多数创业者把企业办在了家乡的集镇和县城,近70%是在小城镇居住。
(3)部分农民工被充实到农村基层组织。
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利用亦工亦农亦商的特点,积极参加合作组织和中介组织,成为经纪人或创办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带头人,也有部分人担任村干部或参加村民议事会及村民理财小组。
由于农民工与农村、农业的天然联系,农民工回乡创业正在以其特有的方式,在带动农民就地就近转移、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加快不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推动中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必须切实转变观念,从战略高度对待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在全社会营造吸引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氛围。农民工返乡创业原因分析
2.1 返乡创业是劳务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
农民工返乡创业是劳务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作为特有的经济和社会现象,我国的“民工潮”和劳务经济已经大体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农民工跳出农门到大中城市、发达地区去务工或经商。解决温饱问题;第二阶段在务工或经商的过程中,一些农民工变成了管理者或者老板;第三阶段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开始返乡创业,大量地从“打工者”嬗变为“创业者”。
2.2 城乡经济社会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沿海经济特区的开放,农民工形成了单向性的“外向”型流动,进一步拉大了原本就存在的区域差距和城乡差距。在城市和农村之间、市民和农民之间形成了一个无形的壁垒,既体现在经济制度和政策上,也体现在精神和心理上,增加了农民工在城市稳定落脚的成本。在城里农民工不能获得稳定就业,加上城市人对乡下人的歧视和排斥,以及经济待遇的不公平,而使农民工选择返乡发展。
2.3 返乡创业投资环境的改善
2004年、2005年中央连续二年下发的两个“一号文件,为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政策依据,创造了有利的大环境,尤其是出台的许多“惠农”硬措施,使农村的创业环境更稳定、更优化,对农民工返乡创业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进,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各项具体措施的落实,各级政府招商引资条件的优惠,再加上外面投资风险和创业成本的增加,使相当一部分有创业意愿的农民工,也愿意选择返乡创业。
2.4 乡土观念和“根”文化的需要
大量农民工有故土情结和情系家乡的情感需要。大量创业人员愿意为家乡的发展和荣誉去打拼、去贡献,主动捐资公益事业,并响应家乡政府的号召,在家乡投资办企业,带领乡亲们致富,并就近吸纳了当地农民工就业。这些农民工对自己家乡的资源情况、人事关系和投资环境比较熟悉。也掌握了家乡内外的市场信息,有助于其成功创业。
2.5 农民工自身创业条件的具备
经过几年的外出务工。一般农民工每年都能挣到上万元甚至几万元收入,再加上在外结交的朋友多了,见的世面大了,学到了一技之长,思想观念上就自然地会发生变化,创业意识就会增强。这些农民工通过“打工大学”接受到了先进的科技文化,有了发展现代产业的冲动和信念,经济基础和人力资本的提升都是促成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基础。农民工返乡创业面临的困境
3.1 创业资源的短缺
首先是资金短缺,融资难是不少返乡创业人员反映的首要问题。现在的国有商业银行贷款门槛高,而且贷款手续非常复杂,周期很长,难以解决返乡创业者的融资之渴。其次是土地制约。随着这几年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增多,有些地方供地指标也开始捉襟见肘,对很多想进一步扩大规模的企业而言用地成了一大制约。最后是人才短缺,不少返乡创业者是初高中毕业,办企业存在盲目性,自身经营管理知识也比较薄弱,又很难吸引人才,迫切需要指导。另外由于内陆欠发达地区生活与人文环境较差,服务业不发达,即使是在同等的工资待遇下,很多年轻劳动力也更趋向于外出到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打工。
3.2 政府扶持政策的缺失
有的返乡创业者反映政府效能不高,虽然很多地方领导给予高度重视,但在落实过程中一些部门和个人执行政策有偏差,服务意识不到位,甚至还存在吃拿卡要、推诿拖延办事的情况,不利于企业更好创业。如创办企业中是税费减免优惠不明显,甚至当前大部分内陆地区还没有对农民工返乡创业实施税费减免政策。见了“世面”的农民工回到当地,可能会与当地官僚习气、无视市场规律的做法产生冲突。但冲突矛盾解决的过程,其实也推动了当地投资环境的优化。返乡创业农民工呼吁,今后国家能农民工创业中农遇到的问题。出台相关政策给予农民工创业更多政策支持。
3.3 创业投资成本高
我国内陆欠发达地区普遍存在基础设施建设差的问题,尤其是县、乡(镇)两级,基本上都存在路、水、电、通信、交通和能源等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企业发展需求的问题。有的地方政府甚至在企业用地、用水、用电和证件办理等方面设置障碍,使有的投资项目迟迟难以落实。直接导致农民工返乡创业额外投资成本增加、交通运输成本升高和产品交易周期拉长等问题。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建议
4.1 为返乡创业提供融资优惠政策
要加快信贷改革与创新步伐。首先,鼓励和引导发展乡村和城镇社区中小金融机构等,并把农村中小企业作为其主要目标客户,提供贷款服务。其次,坚持支持其它商业银行到农村地区设立营业网点或巩固其已有营业网点为返乡创业提供信贷服务。再次,考虑设立行业协会基金担保公司。
政府要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信贷担保和信贷补贴。设立农民工返乡创业专项扶助基金,为返乡创业提供信贷担保。同时协同金融机构为返乡创业提供低息或无息贷款,利息差额由国家财政予以补贴。
4.2 为返乡创业提供资源使用优惠政策
国家可以参照农业反补贴的办法,加大对返乡创业的财政补贴力度。对于返乡创业,特别是创办为解决当地就业、“留守儿童”、“留守媳妇”问题做出重大贡献的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和科技效能型经济实体和农业产业化企业,政府要在用地、用水和用电等问题上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例如,可以考虑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低于市场价的土地资源和用水、用电等创业便利,其差价由国家财政予以补贴。
4.3 为返乡创业充实人才等资源
由国家财政拨款为返乡创业业主及其员工提供免费培训,加强培训基地建设,拓宽培训领域,进一步充实和提高培训师资队伍。另外可积极采取外联式发展模式。主要可以通过与大学社会实践合作吸收大学生进企业实践,并积极吸收人才指导企业更好的发展。如可通过政府部门与各个大学协调,以大学生下基层挂职锻炼的合作方式,实现学生得到实践锻炼机会和企业获得人才资源的双赢,同时还应该与社会各界合作利用外方所拥有的资源来弥补自身急需同时又紧缺的资源。
4.4 为返乡创业提供税费减免优惠政策
农民工返乡创业处于起步阶段的,政府必须实施一定期限的税收减免政策,立足现实、着眼长远,先引导和扶助尽可能多的农民工返乡创办尽可能多的经济实体,支持与鼓励其中发展潜力大,前景看好的企业做大做强,坚持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做多做小”与“做大做强”两条腿走路。等这些经济实体发展到一定阶段有承担税负的能力时,再按国家标准对其进行税收征缴,使其纳税能力与收入水平相适应。
4.5 为返乡创业创建良好硬件环境
国家要加大对内陆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投入力度,突出抓好交通运输设施建设,小城镇道路、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及其配套设施建设,如积极创建“工业园”、“返乡创业园”和“返乡创业一条街”等创业基地,不断增强小城镇的创业项目承载能力,减轻返乡创业者的额外投资压力,同时降低人居园区的门槛。
根据相关部门统计,全国农民工总量中有7%~10%基本完成资本原始积累,1400万~2000万人具有了创办企业的能力。可见未来吸引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创业的潜力巨大,建立吸引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发展的制度有助于实现新农村建设的持续发展。全方位探索吸引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发展的制度,深化对劳务经济战略思想的认识,变“输出劳务挣钱”为“引回人才发展”。另外我国应出台《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创业促进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从法律层面上引导和规范,逐步建立“政策吸引、市场运作、政府引导和法律保障”相结合的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发展的机制,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探索制度选择。
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锁定“三农”问题,并重点关注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特别指出要“鼓励农民就近就地创业”。从长远的发展来看,农民工创业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有利于工业化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城镇化的健康发展。而农民工创业在当前的重大现实意义在于:
一是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和农村消费水平,进一步扩大内需。扩大内需的关键在于启动农村消费市场,农村消费市场活跃的关键又在于提高农民收入。通过回乡创办经济实体,返乡农民工有效带动一大批农民的就业致富,已经从昔日的城乡游民转变为当地经济的“领头羊”,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农民工返乡一人创业,可以致富一方,进而拉动内需。
二是有利于农村城镇化发展,建设一批中小城市。农民工通过返乡创业带动资本、劳动力等经济要素的集聚,扩大当地人口和经济规模,有效推动了当地城镇的建设,加速了农村城镇化的发展。
三是有利于减少大规模的异地流动带来的沉重代价。农民工返乡创业还有利于化解多年来农民工进城务工所形成的一些社会问题,减少大规模的异地流动带来的不利影响。由于家庭分离,农民工的异地流动形成了诸如留守儿童问题、留守老人问题和农村劳动力弱质化及老龄化等巨大的社会代价。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由于家庭的不完整、父母在家庭功能中缺位,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受到严重影响。
四是鼓励农民工返乡就业和创业有利于农村水利等基础设施和整个新农村建设。要通过以工代赈,积极鼓励农民工参与农村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工返乡也将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新的力量。
第四篇:农民工返乡创业对策研究
农民工返乡创业对策研究
摘要:农民工返乡创业为解决“三农”、失业和剩余劳动力转移等经济社会问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拓了一条新路,但由于当前国家财政扶持力度不够等原因,农民工返乡创业比较优势不明显,在取得了一定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重重困难。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对农民工返多创业的现状和原因等做了详细地分析,找出了目前农民工返乡创业存在的主要困境,并从政府和农民等两方面提出了引导和扶助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民工;返乡创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政策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特点分析
(1)投资方向主要是发展工商经济。
目前返乡创业的农民以第一、二代农民工为主,这些农民工大多在制造业和服务业务工。因此,他们回到家乡后在政府的支持下,同时利用打工期间获得的见识、本领、资金、信息、社会资本等,发展工商服务业,投资商品性的农业经营,主要是兴办规模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兴办二、三产业。
(2)大多数人选择在小城镇居住。
农民工回乡创业不是单纯的回农村原户籍所在地创业,大多数创业者把企业办在了家乡的集镇和县城,近70%是在小城镇居住。
(3)部分农民工被充实到农村基层组织。
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利用亦工亦农亦商的特点,积极参加合作组织和中介组织,成为经纪人或创办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带头人,也有部分人担任村干部或参加村民议事会及村民理财小组。
由于农民工与农村、农业的天然联系,农民工回乡创业正在以其特有的方式,在带动农民就地就近转移、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加快不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推动中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必须切实转变观念,从战略高度对待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在全社会营造吸引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氛围。农民工返乡创业原因分析
2.1 返乡创业是劳务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
农民工返乡创业是劳务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作为特有的经济和社会现象,我国的“民工潮”和劳务经济已经大体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农民工跳出农门到大中城市、发达地区去务工或经商。解决温饱问题;第二阶段在务工或经商的过程中,一些农民工变成了管理者或者老板;第三阶段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开始返乡创业,大量地从“打工者”嬗变为“创业者”。
2.2 城乡经济社会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沿海经济特区的开放,农民工形成了单向性的“外向”型流动,进一步拉大了原本就存在的区域差距和城乡差距。在城市和农村之间、市民和农民之间形成了一个无形的壁垒,既体现在经济制度和政策上,也体现在精神和心理上,增加了农民工在城市稳定落脚的成本。在城里农民工不能获得稳定就业,加上城市人对乡下人的歧视和排斥,以及经济待遇的不公平,而使农民工选择返乡发展。
2.3 返乡创业投资环境的改善
2004年、2005年中央连续二年下发的两个“一号文件,为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政策依据,创造了有利的大环境,尤其是出台的许多“惠农”硬措施,使农村的创业环境更稳定、更优化,对农民工返乡创业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进,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各项具体措施的落实,各级政府招商引资条件的优惠,再加上外面投资风险和创业成本的增加,使相当一部分有创业意愿的农民工,也愿意选择返乡创业。
2.4 乡土观念和“根”文化的需要
大量农民工有故土情结和情系家乡的情感需要。大量创业人员愿意为家乡的发展和荣誉去打拼、去贡献,主动捐资公益事业,并响应家乡政府的号召,在家
乡投资办企业,带领乡亲们致富,并就近吸纳了当地农民工就业。这些农民工对自己家乡的资源情况、人事关系和投资环境比较熟悉。也掌握了家乡内外的市场信息,有助于其成功创业。
2.5 农民工自身创业条件的具备
经过几年的外出务工。一般农民工每年都能挣到上万元甚至几万元收入,再加上在外结交的朋友多了,见的世面大了,学到了一技之长,思想观念上就自然地会发生变化,创业意识就会增强。这些农民工通过“打工大学”接受到了先进的科技文化,有了发展现代产业的冲动和信念,经济基础和人力资本的提升都是促成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基础。农民工返乡创业面临的困境
3.1 创业资源的短缺
首先是资金短缺,融资难是不少返乡创业人员反映的首要问题。现在的国有商业银行贷款门槛高,而且贷款手续非常复杂,周期很长,难以解决返乡创业者的融资之渴。其次是土地制约。随着这几年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增多,有些地方供地指标也开始捉襟见肘,对很多想进一步扩大规模的企业而言用地成了一大制约。最后是人才短缺,不少返乡创业者是初高中毕业,办企业存在盲目性,自身经营管理知识也比较薄弱,又很难吸引人才,迫切需要指导。另外由于内陆欠发达地区生活与人文环境较差,服务业不发达,即使是在同等的工资待遇下,很多年轻劳动力也更趋向于外出到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打工。
3.2 政府扶持政策的缺失
有的返乡创业者反映政府效能不高,虽然很多地方领导给予高度重视,但在落实过程中一些部门和个人执行政策有偏差,服务意识不到位,甚至还存在吃拿卡要、推诿拖延办事的情况,不利于企业更好创业。如创办企业中是税费减免优惠不明显,甚至当前大部分内陆地区还没有对农民工返乡创业实施税费减免政策。见了“世面”的农民工回到当地,可能会与当地官僚习气、无视市场规律的做法产生冲突。但冲突矛盾解决的过程,其实也推动了当地投资环境的优化。返乡
创业农民工呼吁,今后国家能农民工创业中农遇到的问题。出台相关政策给予农民工创业更多政策支持。
3.3 创业投资成本高
我国内陆欠发达地区普遍存在基础设施建设差的问题,尤其是县、乡(镇)两级,基本上都存在路、水、电、通信、交通和能源等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企业发展需求的问题。有的地方政府甚至在企业用地、用水、用电和证件办理等方面设置障碍,使有的投资项目迟迟难以落实。直接导致农民工返乡创业额外投资成本增加、交通运输成本升高和产品交易周期拉长等问题。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建议
4.1 为返乡创业提供融资优惠政策
要加快信贷改革与创新步伐。首先,鼓励和引导发展乡村和城镇社区中小金融机构等,并把农村中小企业作为其主要目标客户,提供贷款服务。其次,坚持支持其它商业银行到农村地区设立营业网点或巩固其已有营业网点为返乡创业提供信贷服务。再次,考虑设立行业协会基金担保公司。
政府要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信贷担保和信贷补贴。设立农民工返乡创业专项扶助基金,为返乡创业提供信贷担保。同时协同金融机构为返乡创业提供低息或无息贷款,利息差额由国家财政予以补贴。
4.2 为返乡创业提供资源使用优惠政策
国家可以参照农业反补贴的办法,加大对返乡创业的财政补贴力度。对于返乡创业,特别是创办为解决当地就业、“留守儿童”、“留守媳妇”问题做出重大贡献的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和科技效能型经济实体和农业产业化企业,政府要在用地、用水和用电等问题上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例如,可以考虑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低于市场价的土地资源和用水、用电等创业便利,其差价由国家财政予以补贴。
4.3 为返乡创业充实人才等资源
由国家财政拨款为返乡创业业主及其员工提供免费培训,加强培训基地建设,拓宽培训领域,进一步充实和提高培训师资队伍。另外可积极采取外联式发展模式。主要可以通过与大学社会实践合作吸收大学生进企业实践,并积极吸收人才指导企业更好的发展。如可通过政府部门与各个大学协调,以大学生下基层挂职锻炼的合作方式,实现学生得到实践锻炼机会和企业获得人才资源的双赢,同时还应该与社会各界合作利用外方所拥有的资源来弥补自身急需同时又紧缺的资源。
4.4 为返乡创业提供税费减免优惠政策
农民工返乡创业处于起步阶段的,政府必须实施一定期限的税收减免政策,立足现实、着眼长远,先引导和扶助尽可能多的农民工返乡创办尽可能多的经济实体,支持与鼓励其中发展潜力大,前景看好的企业做大做强,坚持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做多做小”与“做大做强”两条腿走路。等这些经济实体发展到一定阶段有承担税负的能力时,再按国家标准对其进行税收征缴,使其纳税能力与收入水平相适应。
4.5 为返乡创业创建良好硬件环境
国家要加大对内陆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投入力度,突出抓好交通运输设施建设,小城镇道路、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及其配套设施建设,如积极创建“工业园”、“返乡创业园”和“返乡创业一条街”等创业基地,不断增强小城镇的创业项目承载能力,减轻返乡创业者的额外投资压力,同时降低人居园区的门槛。
根据相关部门统计,全国农民工总量中有7%~10%基本完成资本原始积累,1400万~2000万人具有了创办企业的能力。可见未来吸引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创业的潜力巨大,建立吸引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发展的制度有助于实现新农村建设的持续发展。全方位探索吸引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发展的制度,深化对劳务经济战略思想的认识,变“输出劳务挣钱”为“引回人才发展”。另外我国应出台《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创业促进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从法律层面上引导和规范,逐步
建立“政策吸引、市场运作、政府引导和法律保障”相结合的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发展的机制,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探索制度选择。
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锁定“三农”问题,并重点关注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特别指出要“鼓励农民就近就地创业”。从长远的发展来看,农民工创业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有利于工业化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城镇化的健康发展。而农民工创业在当前的重大现实意义在于:
一是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和农村消费水平,进一步扩大内需。扩大内需的关键在于启动农村消费市场,农村消费市场活跃的关键又在于提高农民收入。通过回乡创办经济实体,返乡农民工有效带动一大批农民的就业致富,已经从昔日的城乡游民转变为当地经济的“领头羊”,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农民工返乡一人创业,可以致富一方,进而拉动内需。
二是有利于农村城镇化发展,建设一批中小城市。农民工通过返乡创业带动资本、劳动力等经济要素的集聚,扩大当地人口和经济规模,有效推动了当地城镇的建设,加速了农村城镇化的发展。
三是有利于减少大规模的异地流动带来的沉重代价。农民工返乡创业还有利于化解多年来农民工进城务工所形成的一些社会问题,减少大规模的异地流动带来的不利影响。由于家庭分离,农民工的异地流动形成了诸如留守儿童问题、留守老人问题和农村劳动力弱质化及老龄化等巨大的社会代价。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由于家庭的不完整、父母在家庭功能中缺位,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受到严重影响。
四是鼓励农民工返乡就业和创业有利于农村水利等基础设施和整个新农村建设。要通过以工代赈,积极鼓励农民工参与农村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工返乡也将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新的力量。
第五篇:农民工返乡创业情况调研汇报
紫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关于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的情况汇报
尊敬的吴秘书长及其他各位领导:
大家上午好!
首先热忱欢迎各位领导在百忙之中莅临我县检查指导工作,这充分体现了人大对我县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下面,我将我县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作一简要汇报。
一、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总体情况
紫阳县全县总人口3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9万人,是个典型的农业大县。但由于县内“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理环境,农业劳动力需求呈逐年下降趋势,加之县内工业经济基础薄弱,县内就业容量有限,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在县委、县政府的积极鼓励引导下,勤劳的紫阳人“洗脚进城”,走出山门,南下北上,走出了一条劳务致富的自强之路。自2010年以来,我县每年在外劳务人员均稳定在8万人以上,年劳务收入在9亿元以上,劳务收入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我县也在2005年被原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表彰为全国劳务输出重点示范县,还多次被省人社厅表彰为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先进县。
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一些企业和行业效益下滑、用工减少,我县在外劳务人员回流逐渐增加。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在2009年出台了《关于实施“万人就业工程”的决定》,把鼓励和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2008年底,我县又被省人社厅确定为全省首批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县创建单位。三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各级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积极配合、倾力扶持,进一步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服务职能,以落实返乡创业政策为重点,以构建组织领导、政策支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工作考核等五大体系为保障,经过全县的共同努力,创业氛围日渐浓厚,创业环境不断改善,创业理念深入人心,广大返乡农民工和社会各界关心创业、支持创业、自觉投身创业的大创业态势已基本形成,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三年来,全县登记有创业意愿返乡农民工1655人,其中有1235人参加了创业培训,实现成功创业979人,带动县内11000余人实现就近就地转移就业。三年来累计为672名创业农民工发放小额担保贷款3489万元,占创业农民工总数的68%。今年我们进一步加大创业工作力度,仅1-6月份发放创业贷款4420万元,超过前3年的总和。返乡农民工已成为我县城乡经济发展中的一支主力军。全县先后涌现出黄寿远、邱洪田、马宁友、贾耀全、张启顺、徐玉成等一大批创业带头人,形成了创业明星典型带动,创业新秀层出不穷的良好创业局面。
二、引导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措施
(一)以强化组织领导为核心,健全工作机制
一是成立机构,明确职责。为加强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的组织领导,于2009年初正式成立了由县政府常务副县长任组长,政府办主任、人劳局局长任副组长,10多个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紫阳县创建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县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各部门的具体职责。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人劳局,并配备5名责任心强的专职工作人员,切实履行牵头抓总的职责,认真做好创建工作的各项日常工作。各镇也都成立了相应工作机构,落实责任领导和人员,具体负责本镇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财政、工商、税务等部门和工会、妇联、团委、工商联、残联等群团组织
以及金融机构、新闻单位积极配合,在全县形成了政府主抓、部门负责、社会参与的创建工作机制和齐抓共管、互相配合、共同推进的创建工作格局,为整体推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机制保障。二是扩大宣传,营造氛围。一方面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创建工作的重要意义,并在县城、集镇和交通主干道悬挂宣传横幅和书写宣传标语,结合每年“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科技之春”等活动在县城、乡镇设立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宣传摊位,3年来累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3万余份,使社会各界尤其是返乡农民工了解相关扶持政策。另一方面,通过开展“十大农村创业青年”评选、摄制“创业风采”电视专栏、举办“创业成功人士新春团拜会”等活动,大力宣传我县各行各业涌现的创业能人,以他们真实的创业事迹激发广大返乡农民工的创业热情,迅速在我县掀起了关注创业、投身创业的热潮。
(二)以完善扶持政策为支撑,营造创业环境
为做好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我县及时制定出台了《关于实施“万人就业工程”的决定》、《关于切实做好全民创业促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引导和鼓励外出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实施意见》、《创建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县实施方案》,对省市部门印发的涉及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小额担保贷款办理、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自行贷款申请财政贴息、税费减免等文件及时转发,在市场准入、创业服务、创业培训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加快清理阻碍创业的各类行业性、经营性壁垒步伐。同时,将返乡创业人员视同招商引资享受《紫阳县招商引资实施办法》规定的各类优惠政策,进一步优化我县农民工返乡创业环境。
(三)以构建服务平台为保障,提供优质服务
一是建立创业指导中心。依托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建立了县、镇(社区)两级创业指导服务机构,建立创业指导中心26个。二是建立创业项目库。面向全社会征集入库创业项目100多个,成立创业服务专家指导团,对创业项目开发、评估、发布、跟踪等提供“一条龙”服务。三是建立创业示范基地。针对初始创业者面临的创业场地、创业资金瓶颈,将县城汇鑫购物广场、紫阳商城确定为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基地,对入驻示范基地创业的返乡农民工,积极协调落实税费减免、小额信贷等优惠政策,3年来,共有65名返乡农民工在示范基地实现成功创业。同时,在全县10个重点镇建立创业示范一条街,将红椿、洄水、蒿坪、毛坝、向阳、双桥等6个镇确定为创业示范镇,结合推进有条件的农村居民进城落户、迁移式扶贫开发等工作,整体推进返乡农民工向集镇迁移居住和创业。四是用好小额担保贴息贷款政策。针对我县农民工返乡创业和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将小额担保贷款贴息贷款重点向返乡农民工倾斜,简化手续,加快审核办理节奏,鼓励和引导返乡农民工投身茶业加工、畜牧渔业养殖、药材种植等主导产业领域和商贸服务业。3年来,发放小额担保贴息贷款7054万元,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自行贷款贴息3户750万元,直接扶持1200余人实现自主创业。五是加强金融信贷服务。县内各金融机构强化业务创新,简化审批手续,为返乡农民工创业提供了良好的金融服务,3年来,县内各金融机构投放涉农贷款5亿多元。
(四)以开展创业培训为基础,提升创业能力
为加大返乡农民工创业培训工作力度,我县与市技工学校、市技术学院、市劳动就业培训中心等3家具备创业培训资质的培训机构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大力开展SYB创业培训,提升返乡农民工创业能力。在培训内容上,除按照统一的SYB培训教材授
课以外,还根据我县实际增设了创业优惠政策、劳动合同法、金融知识等自编课程。注重把创业培训和创业指导、项目论证、跟踪服务等结合起来;把创业培训和项目库建设、项目推介结合起来,设法提高参训人员的创业成功率。2009年元月至2011年底,累计培训2209人,其中返乡农民工1235人,实现创业979人,创业成功率达79%。同时加大我县培训实体建设,投入资金20余万元,建成标准化创业培训多媒体教室1个。在培训的组织实施过程中,为减轻返乡农民工参与培训的交通、食宿负担,自2009年起,开展“送培训下乡”活动,直接把创业培训放在乡镇举办,进一步提高了广大返乡创业农民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增强了培训效果。
(五)以加强督导考核为推手,确保工作开展
为了保证全面完成创建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县工作任务,2010年县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下发了《紫阳县创建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县目标责任考核办法》,把推进农民工返乡创业纳入县政府对各镇、各责任部门的考核体系,从组织领导、时间要求、工作项目、督办考核四方面作了具体要求,保证了创建工作的扎实开展。为了很好的协调和调度全县的创建工作,政府督办室对创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实施重要工作跟踪督办制;县人社局定期印发《工作简报》,开办工作动态、经验交流栏目,及时发映创建工作动态,为创建领导小组统筹创建工作提供了参考。
三、存在困难及问题
我县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虽取得了一定成效,尽管也形成了一定的特色与经验,但与上级部门的要求和创业人员的愿望相比,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资金问题仍然是制约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瓶颈。农民工返
乡创业的主体仍然是小创业者,即通过在外务工积累了一定的启动资金,返乡创业投资仅仅依靠自有资金仍显不足。尽管近年来,我县在创业促就业小额担保贷款中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给予了大力扶持,但受担保基金、贴息资金以及贷款条件的限制,扶持力度需进一步加大。主要体现在:我县截止今年6月底已累计审核发放小额贷款1.15亿元,其中担保贷款5022万元,而上级拨付的担保基金仅640万元,接近政策规定的担保基金10倍比例放款上限。贴息资金2011年仅拨付我县145.39万元,仅能用于支付经办银行担保贷款利息,当年1600余万元自行贷款贴息333万元利息补贴至今没有拨付到位,使得部分返乡农民工对贴息政策能否真正落实产生了一定的怀疑。另外,担保贷款需要贷款人提供财政供养人员信用担保或房产抵押,很多返乡农民工由于找不到合适的担保人或有效抵押物,而望“款”兴叹。
二是优惠政策难以落实。上级政府出台的鼓励全民创业的“税费减免”、“融资扶持”等政策,在实际工作中难以落实,缺乏操作性。
三是返乡创业农民工创业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创业农民工返乡前大部分是在外从事生产、服务类行业,在项目选择、经营管理等方面还比较欠缺。尤其是在从事种养殖等主导产业创业领域,技术含量较高,很多返乡农民工盲目投入,缺乏有效技术支持,创业风险较大。
四是基层创业服务队伍建设亟待加强。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重点在集镇和农村,承担对农民工返乡创业人员服务指导的重点在基层社会保障服务站,但各镇社保站除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职能外,还承担着新农保、新合疗、职业介绍、技能培训组织等其他职能,人员十分紧张,已无法适应当前基层社会保障工作尤其
是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的需要。
四、对进一步做好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的建议
一是增强各级各部门对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的重视,列入对各级各部门的目标责任考评,形成“政府引导、部门扶持、能人带动、社会关注”的良好创业氛围。
二是加大扶持资金争取力度。积极向省市争取就业专项资金,不断加大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贷款及贴息资金支持。根据《就业促进法》的规定,各级人大在审议财政预算时,应列入一定数量的就业扶持资金,支持公共就业服务。
三是加强返乡农民工创业服务指导。针对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技术指导和项目支持,积极组织开展创业培训,提高返乡农民工创业能力,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同时,清理行政事业性收费,对农民工返乡创业做到最大限度的减免,并在创业用地、用电、用水上给予特别照顾,降低农民工返乡创业成本。
四是加大基层社会保障队伍建设。增加基层社会保障服务站编制及人员,积极争取国家基层就业服务设施项目建设,不断推进标准化社会保障服务站建设,提高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服务化水平。
总之,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各部门的通力协作。我们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把返乡农民工创业工作做得更好,为县域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