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年度报告及工商登记制度改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年度报告及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记《年度报告及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的影响》沙龙 2013年11月15日天道诚公司举办了《年度报告及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的影响》专题沙龙活动。参加本次沙龙的有理论研究人员、投融资界代表、科技园区和孵化器的管理人员、金融界领导、企业服务界以及企业家代表,天道诚公司总经理郭伟博士做了《年度报告及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的影响》主题发言,与会代表从理论和实践,以及各自不同的视角对本次年度报告制度和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可能带来的影响进行了热烈讨论,本次沙龙主要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成果:
(一)本次改革对于创业和企业的生态环境改良具有很大的积极意义。
本次具体改革制度内容概括为: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将企业年检制度改为年度报告制度;放宽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条件;大力推进企业诚信制度建设;推进注册资本由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降低开办公司成本。
(二)年度的报告制度改革对企业的影响将是长远而深刻的。
制度改革中涉及的年报制度,登记机关将建立网上申报平台,由商事主体自助填报,登记机关不再对商事主体进行的监查,年度报告的真实性由商事主体负责。对不按时提交年度报告的商事主体纳入信用监管系统。这样做便于商事主体申报,提高商事主体提交年度报告的自主性和自觉性。有利于避免商事主体因疏忽大意而陷入不可逆转的退市境地,彰显政府服务功能。年报制度改革改变了企业的生态环境,企业必须思考环境变化带来的冲击。政府职能转变,服务意识增强,人性化,推动市场发育,行政干预减少;作为市场经济基础的信用体系逐步完善;建立和完善了企业信息公示(披露)制度和平台;具有自律意识的合格市场主体具备了培养环境。
(三)企业与企业的服务领域面临年报制度改革必须做出多方面的改变。
1、如何适应投资环境。在信息与信用公示情况下,企业如何改变运行环境。
2、企业如何考虑年度报告的申报。
3、企业如何平衡税收、银行、资质、工商等方面的财务资料。
4、企业的服务机构(如财务服务公司)如何帮助企业适应环境的改变、5、企业如何在环境改变的过程中取得更好的发展前景。
总之,出席会议的各方代表均认为,此次年度报告及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意义重大,既是一次政府职能的转变,又是一次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契机,为企业和相关各服务领域提出了新的课题与挑战,公示手段实现企业自律经营,创建信用社会,促进经济环境良性发展。
第二篇:《社会保障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社会保障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专访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编者按:2010年10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以下简称《社会保险法》),以此为标志,我国社会保险制度历经多年探索发展,以立法保障进入了规范发展的新阶段。为深入了解《社会保险法》的出台背景及重要意义,本刊记者对中国人民大学郑功成教授进行了专访。郑功成教授是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也是《社会保险法》制定过程的全程参与者。他自2003年开始提出社会保险立法议案,2007年4月就社会保险立法中的若干关键问题向国务院主要领导同志提交专题报告,2007年12月应邀为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做“社会保险制度与社会保险立法”的报告。在《社会保险法》四次审议过程中,郑功成教授提出的许多建议被吸收到法律中。
《行政管理改革》:尊敬的郑教授,您好!《社会保险法》出台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您长期从事社会保障及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是中国社会保障与商业保险学科的重要开拓者,也是《社会保险法》制定过程的全程参与者,能否请您对《社会保险法》的出台背景及重要意义进行解读?
郑功成教授:我个人觉得对《社会保险法》进行解读比较难,即使参与了制定的全过程,也未必能够准确把握它的含义。我们很多法律颁布以后,最高人民法院还要出台相应的解释。解释出台之后,在具体的判案过程当中,有的还会产生很大的分歧,所以说解读法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事情。但是,考虑到这部法律的重要性,我还是愿意借这个机会谈一下我的看法。有的可以当作一家之言,有的是有共识的,有的现在分歧还比较大。
《行政管理改革》:请您先介绍一下《社会保险法》的出台背景。
郑功成教授:我们先来回顾一下1951年政务院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该条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个内容完整的社会保险法规;1953年进行了修订,扩大了制度覆盖范围,使该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规范,其后还陆续出台了许多条例性法规。但总体而言,这些条例是适应计划经济而产生的。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的社会保障改革历程是一种试点先行、循序渐进、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方式。这种方式固然有它的时代必然性,但长此以往却不利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定型、稳定与可持续发展。在90年代初期,大家都感觉到有必要制定社会保险法。1992年,当时劳动部的负责同志就提出成立“社会保险法和劳动法”起草小组,但无实质性工作开展,仅仅有立法的愿望和意向,即社会保险必须有相应的法律进行规范。
1998年,全国人大财经委的一些委员讨论我们现在是不是需要这部法律,我们能不能制定一部成熟的法律。当时我深感中国社会保险法有出台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这部法律能制定20条也行,即使只有2条也行。第一条就是要通过法律确定劳动者的社会保险权。我国曾经出现过数以百万计的老年人没有养老金、下岗失业工人没有生活保障、许多居民没有任何医疗保险的情况,这些都是损害政府信用的。制定社会保险法就是要以立法形式确认劳动者的社会保险权利,恢复政府的信用。第二条是明确劳资双方分担缴费的责任。上世纪90年代,由于没有社会保险立法,很多企业无论效益好坏千方百计规避参保,参保的又不缴费。各地法院因无法律可依而无法判定企业未缴纳社会保险费属违法行为。这充分说明社会保险
立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曾经在全国人大财经委的一次会上讲过,我们亟需对社会保险进行立法。但是,在当时,社会保险立法的条件仍显不足,分歧很大,多数人不赞同立法,这一拖就是十几年。而《劳动法》在1995年就出台,《反就业歧视法》、《就业促进法》也都颁布了。
2003年,有若干位人大代表提出社会保险立法议案。2004年引起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重视,并成立了《社会保险法》起草工作小组。2005年、2006年开展了一些实质性的工作,到2007年由国务院提交人大常委会讨论时,估计已经不下10稿。
2007年4月,我向温总理提呈《关于社会保险若干重大问题的建议》,其中提到要加快社会保险立法,必须将社会保险制度从实验阶段走向定型、稳定、可持续发展阶段。对此,温总理作了重要批示,可以说对社会保险立法起了一定推动作用。2007年12月,《社会保险法》通过首次审议,审议之后,我在常委会作了一个报告,阐述了我的观点和思想,这也算是一个直接的参与。2008年12月通过第2次审议,2009年12月通过第3次审议,2010年10月份通过第4次审议。全程跨了4个,总共经历4审5稿。
特别是第4次审议,本来是表决阶段,结果对表决稿还做了多处修正。其中有两点是我提出的修改意见。
第一条意见是关于四审稿中第六十四条第三款的 “养老保险基金实行省级统筹,逐步实行全国统筹”。对此我是不赞成的。因为目标是全国统筹,但现在法定为省级统筹,这必定为延缓全国统筹提供法律依据,将极大地影响全国统筹步伐;或者说这必定会导致养老保险的管理和责任权制将是省级统筹、是以省级为本位,而实行全国统筹只会遥遥无期。因此,我提出将“实行省级统筹”这6个字删掉,直接修改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逐步实行全国统筹”。
第二条意见是关于经办机构。对于经办机构,审议稿提出我们要在全国设立分支机构,在乡镇、社区设立工作站点,对此我提出了不同意见。我认为要把它建设为服务网点,强调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服务性质。经办机构到基层面向公众的时候,它不是管理机构,而是服务网点。目前,成都市打破条块分割体制,改变了过去机构分割式独立办公、服务意识差、效率低的状况,建立办公大厅统一办公。这样既节省了办公成本,也提高了服务质量,改善了服务态度。
2010年12月,《社会保险法》通过4审5稿,以赞成票144票、反对票5票、弃权票9票的绝对优势最终出台。对于这部法律的出台,我还是比较赞成的。尽管存在着一些缺陷,但是我们亟需这部法律,早一点通过比晚一点通过好。
《行政管理改革》:这部法律出台的时间为什么这么长?过程如此艰难、如此复杂?
郑功成教授:立法本身就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费时费力。具体到这部法律,我想主要有这么6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仍不完善,呈碎片化状态,正处在渐进改革过程中。社会保障与劳动体制密切相关,而我国的劳动就业体制本身也不完善、改革也还没有完成,农民工具有高度的流动性。因此,在这种情形下,社会保险立法要形成高度共识非常难。
第二,各地模式太多,路径依赖太严重,分歧太多。我认为一个国家的社会保险制度只能是一种模式。我国许多地方都在搞社会保障创新模式,如深圳模式、东莞模式、青岛模式等等。创新太多、模式太多容易形成路径依赖,反而不利于制度的有效整合。
第三个原因是部门分割。社会保险在西方是劳资双方博弈的结果,在我国表现为部门分割、部门之间博弈的结果。各部门利益往往不能协调,不能一致。
第四是中央与地方之间存在利益分歧。比如关于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有人认为影响了发达地区的养老金水平。我认为这不应该是问题,养老金待遇是与工资挂钩的,发达地区工资高其养老金水平也高。另外,有人认为发达地区有大量的基金结余,若要上交则利益受损。我认为这也不是问题,基金结余可以保留在地方。关键是养老保险实行全国统筹以后,许多人担心中央财政要对养老保险负有很大的责任,而地方政府则不负责任。这就需要理性协调与发展。因此,中央与地方存在利益分歧也是影响社会保险立法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五,劳资博弈。2008年我国遭遇了国际金融危机,珠三角许多企业倒闭,失业率上升。有人认为征缴保险费会加重企业的负担,是雪上加霜。因此,为了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渡过危机,社会保险立法进程也受到影响。
第六,认识存在误区。比如大家对待《社会保险法》意见仍然不合,左看右看都不满意,即使现在通过了仍不满意。还有对社会保险领域存在重大内容认识的分歧。如有人主张把农村合作医疗拿掉,认为这是固化城乡分割,后来经过讨论又放回《社会保险法》中了。所以立法过程中存在认识误区。
《行政管理改革》:能不能请您具体介绍一下《社会保险法》是一部什么样的法律?
郑功成教授:我想从4个方面可以谈清这个问题。
第一,关于《社会保险法》的定位和地位。首先,《社会保险法》是我国社会法部门中的支架性法律,是不可或缺的,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和意义。其次,《社会保险法》是我们社会保障法中的主体性法律。社会保障包括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慈善等多个体系,将来的社会保障法律,我估计不下10部,《社会保险法》可以说是主体性的法律。再次,《社会保险法》是社会保险的基本法。所谓基本法,有两层含义,一是表明这部法是一个综合法,这在国际上比较少见。众所周知,社会保险法的起源是德国。对于社会保险立法,德国等西方国家一般都是分项立法,而我国是综合立法。其二,基本法更多的是原则性、原理性框架,不像单行法那样规定得那么细致。
第二,关于《社会保险法》的实质。简而言之就是确权与赋权。即确认劳动者和公民有哪些社会保险权利,赋予他们什么样的社会保险权利。应该说它是属于人权中社会权的范围,是福利权。因此,它是劳动者的福利权,也是公民的社会保险权。赋予并确认--这就是《社会保险法》的实质。
第三,《社会保险法》的核心。《社会保险法》的核心就是调整利益关系,是以调整劳资利益关系为基础,同时,涉及政府、劳动者、资方三方利益关系的协调与调整。因为社会保
险是需要成本的,这个成本是由谁来负担呢?或者说社会风险是由谁来分摊?社会保险不是商业保险,它与商业保险的本质区别在于:社会风险不止是在参保人之间而是在政府、劳动者、资方三方之间进行分摊。因此,社会保险比较特殊,与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不一样。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是再分配范畴,而社会保险既会对初次分配,也会对再分配产生影响。社会保险的资金是劳资缴费,劳资缴费成本是要计算到生产经营成本中去的,这自然会影响到初次分配的格局。因此,《社会保险法》的核心是对三方利益关系的调整。
第四,《社会保险法》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部法律。这种特色在于:首先,它是一部综合法,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五个险种,不仅劳动者,其他公民如残疾人也包括在里面。其次,它具有发展性。《社会保险法》留有发展的可能性和空间、具有灵活性。再次,它具有特殊性。即《社会保险法》需要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如历史欠账和视同缴费问题。智利的公共养老金转为私有化,其老人新人全部解决了,没有遗留问题的。我国情况却不一样,我们是渐进式改革,改革中遗留了大量的历史问题。这些是我国《社会保险法》的特色,也是它的特殊性。
《行政管理改革》:《社会保险法》出台后,一度引起诸多争议,有媒体认为“法案终稿对实质性的矛盾争议搁置不谈,没有解决太多实质问题”,您对此怎么看?
郑功成教授:前段时间媒体报道《社会保险法》“妥协”出台。我认为这是不对的。法律本来就是求同存异,有争议的可以回避、可以不写进法律,不要为以后的发展产生影响,不要埋下后患。因此,法律本身就是妥协的产物。这部法律,我认为作用不可低估,它解决了以下7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明确了劳动者与公民的社会保险权。即比较清晰地规定了《社会保险法》的适用范围,不同的项目之间有不同的规范。包含两个层次,如《社会保险法》规定有的项目是“应当参加”,有的是“可以参加”,“应当参加”是义务,具有强制性;“可以参加”则是参保人可以自愿参加保险,是可享权益。
第二,明确了社会保险的责任分担机制。《社会保险法》规定了对困难群体以及基金收不抵支时政府的责任,政府应是担保人角色,承担财政兜底责任。这种责任分担机制也确保了制度的可靠性。
第三,明确了社会保险的制度框架,即五大保险项目。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
第四,明确了社会保险的运行监督机制。这个监督机制包括立法机关的监督,行政机关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还有社会保险要接受工会的监督以及社会的监督,做到信息公开、透明。
第五,明确了各主体的法律责任。即在什么情形下各主体应该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社会保险法》应该基本明确了各方的责任。
第六,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2005年出台 了“视同缴费”政策。如规定机关事业单位工作者虽无缴费,但视同缴费。然而,由于账户无资金故社会保险机构不认账。本次《社会保
险法》规定由政府负责,并提供财政补贴。另外,法律规定缴费满15年才能领取养老金,缴费不满15年的可以补缴满15年,这是对劳动者权益的追认。
第七,确认了社会保险在整个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地位。
《行政管理改革》:怎样看待《社会保险法》存在的不足?应该如何完善?
郑功成教授:应该说任何法律都有不足与缺陷,但要客观看待这些不足与缺陷。我个人认为,《社会保险法》存在着以下不足:第一、授权条款太多。如多处规定“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第二、基金的性质未予以确定。社会保险基金是参保人的公共资金,是他们的保命钱。如果不定性,政府就认为是政府的钱,或者社保机构把它当作自己的钱。目前来看,各地社会保险基金存在大量节余现象是违背社会保险的本质的;第三、运行规范没有到位。如经办机构应承担经办服务责任,应强调统一经办、统一征缴。现在社会保险征缴不太规范。
《社会保险法》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一是需要通过行政法规,即国务院层面进一步完善;二是需要适时修改法律。在法律运行过程当中,看看有什么值得修改的地方,再逐步进行修改。
总体来讲,我对《社会保险法》的评价是“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社会保险立法十分重要,它与我们所处的时代是适应的,是比较合理的,标志着我国的社会保险从实验性阶段正式走向定型、稳定阶段。立法中的妥协性是正常现象,我们要为社会保险制度留下发展完善的空间,这也是必要的。(记者崔玉开)
来源:行政管理改革
第三篇:加强中小公司财务管理意义重大深远
加强中小公司财务管理意义重大深远
公司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公司财务管理受经济管理体制所决定,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经历了一个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公司财务管理作用越来越大,其在企业管理工作中所处的地位也越来越突出。在这几年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中,不同企业的结果却大相径庭。管理观念和模式落后,有些企业领导者集权现象严重,甚至对财务管理的理论方法缺乏认识,管理思想落后,缺乏现代公司财务管理观念,致使其职责不分,财务管理混乱,监控不严,会计信息失真。
公司财务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整体效益的高低,是中小民营企业内部控制中确保资金运作安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关键内容。因而,加强中小民营企业运营财务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强化资金管理,树立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降低资金成本观念资金的使用效率和周转期的长短涉及到企业内部各方面。资金管理需要企业内部各个职能部门的配合,不能为提高业绩而使企业的应收账款大量增加。企业决策者和领导者要树立公司财务管理观念,引导企业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和内部信用管理制度。实现企业内部整体资金的集成管理、统一调度和有效监控。资金管理工作要落实到企业内部各个部门,资金管理工作的好坏关系到企业整体效益。最大限度地争取现金流入和流出同步,使资金得到最高回报和创造最大价值。在不影响信誉的情况下,可以推迟支付应付款。中型民营企业比小型民营企业要规范,他们采用汇票付款的处是显而易见的,可以合法地延期付款。
2、了解中小民营企业财务金管理的规律,健全预算机制要做好资金预算管理工作,应建立健全全面的预算管理机制,重视支付风险和资产流动性风险。严格控制现金流入和流出,进行预测、分析、控制。企业要建立健全赊销制度,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制订赊销业务的信用标准,做好应收账款的日常公司财务管理工作。强化资金预算管理,建立健全的预算管理机制,切实改变以经营计划预算为主的预算范围单
一、资金预算形同虚设的状况,扩大到生产经营、基建、投资、筹资等在内的全面资金预算。
3、处理好中小企业与债权人的关系。中小企业生产首先要处理好与债权人的关系,使债权人的利益不受到损害。当企业存在季节性生产或者销售时,企业需要大量临时性流动资金,这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中小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弱,信用等级低,致使金融机构等债权人不愿将资金贷给中小企业。企业在对金融机构进行选择时,应该选择对中小民营企业发展有帮助的金融机构。在平时工作中,中小企业要主动与金融机构等债权人保持良好的关系,让其了解企业,看到企业的发展前景。
4、转变观念,加强融资管理,拓宽融资渠道,不同筹资渠道的资金成本不同,通过多种融资方式的融合,才能实现降低资金成本的目的。企业的融资主要有两种形式: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一是依靠资金管理中心实现内部企业相互融资,充分发挥资金管理中心的资金管理作用。二是利用商业信用融资,合理运用相当于取得了无息贷款。中小企业刚起步时,主要靠个人投资或利润留存的方式来追加投资。张宇先生,管理会计领域的金牌讲师,国资委下属企业CMA集训班特聘讲师,国内多家培训机构的特聘讲师。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法国国立桥路大学MBA、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IMA)会员。目前致力于管理会计的教学和咨询,推动管理会计在中国企业内的实践,提高国内企业的决策和管理水平。具有扎实而全面的企业管理理论素养。系统地掌握管理会计的理论体系,同时又熟悉企业的销售、生产、采购等经营活动,并将两者进行完美结合。因此既能为企业财务人士授课,又能为经营部门的管理人员授课。现任北京天下伐谋咨询财务领导力学院院长,高级合伙人,独家讲师。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资金来源主要靠外源筹资,吸收其他经济主体的闲置资金转化为自己的投资。根据企业的资金状况,灵活调度资金,减少企业外部贷款,节约利息支出,从而降低企业整体资金成本。
公司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组成部分,与经济价值或财富的保值增值有关,是关于创造财富的决策,企业生存、发展、获利的总目标离不开财务的筹资、投资以及对资金的运用管理。另一方面,财务管理目标是制定生产目标、销售目标等一系列目标的基础和前提,这使得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处于一个核心地位,财务管理目标将从根本上反映企业的总目标。所以确立一个合理的公司财务管理目标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第四篇:培育新型农民具有重大深远意义
培育新型农民具有重大深远意义
新型农民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讲文明、守法纪的农民。培育新型农民具有重大深远的意义。
一、培育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审时度势、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历史任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培养新型农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培养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前提条件。农村的主体是农民,农业的主人也是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自己美好的家园。只有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新型农民,把农村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的主体性和创造潜力,形成持续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力量源泉,才能将新农村建设扎实稳步地向前推进。
2、培养新型农民是树立农村新风的必然要求。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目标。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就要求在经济建设的同时,还要大力推进文化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大力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农村的精神风貌如何,最终取决于农民的素质,而农民素质的提高则取决于新型农民的培养。
3、培育新型农民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农业科技成果只有被农民所掌握,才能转化成为现实生产力。培育和造就一大批新型农民,使更多的农民适应农业专业化、规模化和科技化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经营现代农业的水平,全方位拓展增收渠道。
4、培育新型农民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素质,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是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培育新型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所在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大任务,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做好“三农”工作的必然要求。
发展现代农业的主体是广大农民,推进现代农业建设,需要强化科技和人才支撑。没有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建设和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就无从谈起。而只有培养造就着力培育一大批种养业能手、农机作业能手、科技带头人等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才能让农民共享使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广泛运用农业科技成果,具备提升产业需要的能力,掌握推进经营方式转变的本领,形成持续推动现代农业建设的力量源泉,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
三、培育新型农民
当前农民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受教育程度低,整体素质偏低,仍属于体力型和传统经验型农民,不具备现代化生产对劳动者的要求。二是科技素养差,农民接受科技教育及实用技能培训少。三是思想观念落后,接受新事物慢。传统的小农意识在农村仍存在,重经验,轻知识,对新技术、新的生产方式不易接受,小富即安,不求进取;不懂市场经济运作规律,不能及时捕捉瞬息万变的市场信息。
四、壮大现代农业的人才队伍。
培养新型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实现“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的动力。建设现代农业,最终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必须发挥农村的人力资源优势,大幅度增加人力资源开发投入,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持。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的现状
1.受教育程度低。农民受教育程度是衡量农民文化素质的重要标准。最新的农村居民家庭劳动力状况数据显示,4.9亿在家务农的农村劳动力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13.8%,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1%,而初中文化程度的占52.2%,小学以下的占34.1%(其中文盲、半文盲占6.9%),且接受过系统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不足5%。2006年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显示,外出务工劳动力中,文盲占
1.7%,小学文化程度占14.8%,初中文化程度占67.3%,高中文化程度占10.7%。可见,无论是在家务农或者外出打工的劳动力均以初中文化程度为主,整体素质偏低,仍属于体力型和传统经验型农民,不具备现代化生产对劳动者的初级技术要求。
2.技术素养水平低。绝大多数农民对农业的新科技、新成果、新信息反应迟钝,接受消化能力不强,不能有效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技能,接受实用技能的培训就更少,有的农民即使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也很难完成新技术。良种技术、无公害技术等先进的农业技术推广效果大打折扣,一些先进的技术如计算机技术就更难在农业中得以应用。
3.思想观念相对落后。由于数千年来中国农村形成生产规模狭小、思想守旧、居住分散而又封闭的局面。农民在艰苦的环境下,长期受到封建思想禁锢,逐渐养成了墨守成规、安于现状、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他们对土地有着深厚的依赖情节,不愿离开土地从事其他行业,而原有的以家族式劳动为主要生产方式的生产劳动又缺乏团体合作式,不能形成农业发展的规模化、产业化。
4.法制观念淡薄。由于传统人治观念的影响、现实中的某些司法不公正现象和农村法制建设的滞后,多数农民对法律认识不深,了解不足,多数人头脑中缺乏正确引导自己社会行为的法律准则。有的片面理解“保护农民利益”、“尊重农民自主权”的规定,将之等同于“绝对自由”,阻挠基层政府依法行政。有的法律政策意识扭曲,只讲个人利益,不讲社会义务。有的在权利受损害时,很少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往往采用上访、暴力等处理纠纷,导致农村社会矛盾相对比较突出。外出务工人员由于法律意识薄弱,劳动合同签订率不高,在出现劳动纠纷时往往处于劣势地位。目前,我国农民的综合素质,特别是从事农业生产农民的综合素质与建设现代农业的要求极不适应。农村实用人才总量严重不足,全国只有570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1.16%。整体素质不高,4.9亿农村劳动力中,高中及以上占13%,初中占48%,小学及以下占39%,其中文盲半文盲占7.6%,结构不合理,年轻力壮和文化水平较高的群体大多外出务工,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是妇女和年龄偏大的男劳动力,他们中的多数属于传统经验型农民,不具备建设现代农业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显然,要把这些数量巨大的农民培养成适应现代农业建设需要的新型农民,任务十分艰巨。
还要看到,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加速推进,使农民教育培训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是农业和农村的加速转型带来了农民对教育培训的旺盛需求;二是农业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带来了农民对教育培训的要求不断提高;三是城乡统筹发展的步伐加快,带来了农民对教育培训的需求多元化。这些变化使得农民教育培训呈现四方面新特点:一是农民教育培训内涵更为丰富,既包括提高文化科学知识和运用先进科技成果的能力,也包括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市场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还包括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制观念等;二是农民教育培训领域更加宽泛,种、养、加、销并重,产前、产中、产后全产业链拓展,一、二、三产业全面覆盖;三是区域性更加明显,由于主导产业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农民受教育程度不同,农民的教育培训需求不同;四是需求更加理性化,农民接受教育培训不仅是为了获得文凭和证书,更重要的是实现增收致富和全面发展。因此不难看出,要满足不断变化的农民教育培训需求,同样要付出巨大和艰苦的努力。
1、加强农民素质教育。要抓好农村幼儿教育,提高农村中小学的九年义务教育质量,同时办好成人教育学校,为农民开展中、短期培训,把提高农民“应知应会”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对于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的人员,切实加强农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培训,提高其实际水平和能力,努力培养和造就新一代知识型农民。
2、转变农民思想观念。要树立和运用大资源、大农业、大食物、大市场和大生态的理念,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要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农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持。
3、联合松散农民。以行业为类属、以利益为纽带,大力发展茶、果、禽等产业合作社,继续壮大沙湖山养牛、温泉甜瓜、泽泉生猪、苏家垱养鸭、苏家垱土鸡等全省农业产业化“双十双百双千”工程项目,鼓励成立发展前景好,符合本地实际的新合作社。实现千家万户的个体化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社会化大市场有机结合,增强对市场的“话语权”,共演现代农业发展“大合唱”。
目前,中国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缺乏职业技能,既影响了现代农业建设,也影响了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影响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进而影响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是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
建设现代农业,归根结底还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必须发挥农村的人力资源优势,大幅度增加人力资源开发投入,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持。按照中央的要求,大力培养新型农民,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切实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强化发展现代农业的人力资源支撑。
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是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根本之计。2005年以来,我市各乡镇各部门把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作为一项基础工程来抓,不
断增加投入,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培训效率,在搞好农村基础教育的同时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已取得明显成效。我们也要看到,农村劳动力整体文化水平较低,大多还缺乏职业技能,这种状况既影响现代农业建设,又影响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的转移。因此必须充分认识提高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培养造就建设现代农业人才队伍的重要性,大力发挥农村的人力资源优势,大幅度增加人力资源开发投入,努力为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生产经营者是主体也是关键。当前,农业劳动力结构正面临大的调整和新的变化。大量有文化的年轻人进城务工,农业劳动者队伍老化、后继乏人问题日益凸显,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新型农民显得尤为重要。要大力推进人才强农战略,强化农民职业培训。同时,多渠道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经营主体,发展种养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第五篇:重大情况报告制度
XX公司重大情况报告制度
维护稳定和综合治理工作是构建和谐企业,推进创先争优工作的重要基础,为了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党委进一步做好维护全局稳定和综治工作的要求,加强工作动态信息的收集整理,及时了解和把握全局维稳和综治工作具体态势,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有效开展,经研究,特制定重大情况报告制度。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重大情况的范围
1.公司各部门内不稳定因素的分析排查及重点矛盾处理和化解工作的情况。
2.各类突发事件。
3.造成系统职工重大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安全事故。
4.影响政治稳定的事件,如聚集上访、群体纠纷等影响社会稳定的活动。
5.重大刑事案件,包括重要刑事案件及本部门职工被刑事拘留或被正式逮捕的案件。
6.影响较大的非法宗教、邪教、秘密结社组织的活动,境外宗教、邪教组织渗透的活动情况。
7.由民族矛盾引发的各类重大问题,损害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影响民族团结的事件。
8.对本单位维稳和综治工作的思考、研究和建议。9.其他需要及时上报的重大情况。
二、重大情况发生时报告的时间要求
1.例行报告为每季度末的30日,将上述有关情况报送党群工作部。2.属维稳和综治工作应急信息,应特事特报、急事急报。
3.对于各类重大事故、突发性事件、影响社会稳定的事件、各类案件及其它重要情况等,应于事发后2小时之内由部门负责人报告公司主要负责人。
4.对于一时不能完全了解清楚的紧急重大情况,部门负责人应边上报边核实,并根据工作进展及时上报后续情况。
三、重大情况报告制度的具体要求
1.高度重视。重大情况报告制度是推进维稳和综治工作扎实开展,进而强化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
2.明确责任。公司各部门负责人为重大情况报告制度的第一责任人,党群工作部为重大情况报告制度的负责部门,需指定专人负责相关信息的收集、整理和报送工作,明确任务和要求。对因工作失职,迟报、漏报、瞒报并造成工作损失和影响的要追究当事人和相关领导的责任。
3.落实考评。公司将每年进行一次考评和通报,并将此结果作为对各部门考核考察和评先评比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