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文化史

时间:2019-05-12 11:26: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欧洲文化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欧洲文化史》。

第一篇:欧洲文化史

欧洲文化史

欧洲文化略分五个时期。

一、古典时期(the Classic Age,1200 B.C~476 A.D)

主要是古希腊文明(the Ancient Greek Civilization)及古罗马文明(the Ancient Roman Civilization)。奉行的是异教徒的信仰和实践(Paganism)。异教徒指非基督教徒,非犹太教徒,非伊斯兰教徒。理念上鲜有束缚,实践中享受人生,个性突出,热情奔放,创造力旺盛,风格多姿多彩。

二、中世纪时期(the Middle Ages,476~1453)

主要是罗马天主教的教会文化(the Church Culture),强调人的原罪(the original sin),人性受到压抑(inhibited),文化上是一泓死水(cultural backwater)。这一时期的主流是对古典时期的反动。

反主流的代表人物是但丁(Alighier,Dante,l265~1321),杰作是史诗《神曲》(Divine Comedy)。

三、文艺复兴时期(the Renaissance,15~16C)

古典主义的复兴,遵循的是人文主义(Humanism),这是对中世纪经院哲学(Scholasticism)的对抗(reaction)。

代表人物有:

1.米开朗琪罗(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1564):

代表作有梵蒂冈教皇(Pope,pontiff)专用西斯庭小教堂(The Sistine chapel)穹顶上的壁画《创世纪》,(Genesis)以及圣坛后的壁画《最后的审判》(The Last Judgment),雕塑《大卫》(David)等。米氏又是建筑师、诗人。

2.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1452~1519):

代表作有《蒙娜丽莎》(Mona Lisa),《最后的晚餐》,(The last Supper)。是

画家,又是雕塑家、建筑师、音乐家、工程师,确是多才多艺(versatile)。

3.拉斐尔(Raphael,1483~1520):代表作有《圣礼之辩》,(The Triumph of Religion,又名Disputa),《雅典学派》(the School of Athens)。他所设计的52幅梵蒂岗壁画世称“拉斐尔圣经”(Raphael's Bible)。

4.提香(Titian,1490~1576):威尼斯画派中的调色大师。代表作有《乌尔宾诺的维纳斯》(venus of Urbino)等。

5.蒙田(Montaigne,1533~1592):散文之父。

反对经院哲学和基督教的原罪说。代表作为《随笔集》(Essays),以怀疑论(Skepticism)先是研究自己,发展为研究人世。座右铭(motto)是“我知道什么”(What do I know?)

6.塞万提斯(Miguel de cervantes,1547~1717):

代表作《唐吉柯德》(Don Quixote)。

7.莎士比士(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

代表作:《哈姆雷特》(Hamlet),《李尔王》(King Lear),《马克白斯》(Mac-Bath),《奥赛罗》(Othello),《罗密欧与朱丽叶》(Romeo and Juliet)等,以及14行诗(Sonnets)154首。

四、新古典主义时期(Neo-classicism,17~18C)

特点是对文艺复兴时期的抵制(reaction)。有两种相反而相成的思潮:

理性主义(rationalism),认为只有凭借理性认识才能得到可靠的知识。代表者是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Baruch Spinoza l632~1677);

经验主义(empiricism),认为感性经验为知识的唯一源泉。代表人物是英国哲学家洛克(John Locke,1632~1704)。

前者推崇“理性”,矛头指向教会权威和封建制度,所形成的文化思潮称启蒙运动(the

Enlightenment);后者殊途同归,锋芒直指“君权神授”说,主张立宪政体(constitutional monarch)和政治体制的相互制约(checks and balances)。

在文艺风格上,主张明晰(clearness),典雅(elegance),对称(symmetry),恬静(repose),认为人应能控制激情,以理性自律。代表人物有:

1.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英国哲学家,语言大师,实验科学的创始人。主要著作有:

《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The Advancement of Learning),《新工具》(Novum Organum)。但人品不佳。

2.弥尔顿(John Milton,1608~1674),英国诗人,对18世纪诗人产生深刻影响,不朽之作有:

《失乐园》(Paradise Lost),《复乐园》(Paradise Regained),《力士山孙》(Samson agonistes)。

3.伏尔泰(Francois Voltaire,1694~1778),法国作家,信奉洛克学说,反对专制政治,两次入狱,被逐出国。主要作品《哲学书简》(Letters Philosophiques),悲剧《扎伊尔》(Zaire),参与《百科全书》的撰述。

4.狄德罗(Denis Diderot l713~1784),法国启蒙思想家,《百科全书》(Encyclopaedia)主编。

5.海顿(Franz JQseph Haydn,1732~1809),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对交响乐(symphony)和弦乐四重奏(string quartet)作出贡献。

6.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1791),维也纳古典乐派主要代表,主要作品:歌剧《费加罗的婚礼》(The Marriage of Figaro),《唐磺》(Don Giovanni)、《魔笛》(The Magic flute)等。

五、浪漫主义时期(Romanticism,18~19世纪)

浪漫主义是对前一时期新古典主义的反作用。主张:

1.感情重于理性(Feelings are more important than reason.);

2.重回自然,返朴归真(Return to nature);

3.培养自我,解放个性(Cultivate ego and individuality);

4.追求自由平等(Pursue liberty and equality)。

这四项要旨贯串于代表人物的创作思想与创作实践之中。

代表人物是:

1.卢梭(Jean Jacques Rousseau,1712~1778),法国思想家,对法国大革命及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产生巨大影响。主要著作《民约论》(Du Contract Social)和自传《 忏悔录》(Confessions)等。

2.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德国哲学家,先验论(transcendentalism)的创始人。认为:有一个可知世界(a sensible Worlds),也有一个纯概念性的、超感觉的世界(an intelligible world)。两者之间的桥梁就是美(beauty)和目的性(purposiveness)的观念。代表作:《纯理性批判》(Critique of Pure Reason)。

3.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1832),德国诗人,狂飙运动(Storm and Stress)代表人物。代表作诗剧《浮士德》(Faust)。

4.拜伦(George Gordon Byron,1788~1824),英国诗人。代表作:《恰尔德·哈罗德游记》(Canto of Child Harold)等。

5.席勒(Friedrich von schiller,1759~1805),德国诗人。代表作《华伦斯坦》(Wallenstein),《威廉·退尔》(William Tell)。《欢乐颂》(Ode to Joy)成为贝多芬第九交响乐(the Choral Symphony)第五乐章的主题(theme)。

6.雨果(Victor Hugo,1805~1885),法国作家。代表作《巴黎圣母院》(Notre Dame de Paris),《悲惨世界》(Le Miserables)。

7.大仲马(Alexandre Dumas,1802~1870)法国作家。代表作《基度山怕爵》(The Count of Monte Cristo)。

8.小仲马(Alexandre Dumas,1824~1895),法国作家。代表作《茶花女》(Camille),由意大利作曲家威尔地(Giuseppe Verdi,1813~1901)改编为著名歌剧《茶花女》(La Traviata)。

9.普希金(Alexander Sergeyevich Pushkin,1799~1837),俄国诗人,代表作《叶甫盖尼·奥涅金》(Eugene Onegin)和《黑桃皇后》(The Queen of Spades),由柴可夫斯基(Peter Ilyich Tchaikovsky,1840~1893)

改编为两首同名歌剧;《露丝兰与柳德米拉》(Russlan and Ludmilla)由格林卡(Mikhail lvanovich Glinka,1804~1857)

改编为同名歌剧;《鲍里斯·戈都诺夫》(Boris Godunov),由穆索尔斯基(Modest Petrovich Mussorgsky,1839~1881)改编为同名歌剧。

10.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德国作曲家,集古典乐派之大成,开浪漫乐派之先河。

11.伯辽兹(Louis Hector Berlioz,1803~1869),致力于标题音乐(programme music),代表作《幻想交响曲》(Symphonie Fantastique)。

12.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1830~1882)

美国思想家、作家,美国先验主义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代表作:《论自然》(Nature)等。

13.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1817~1862),美国作家,代表作《沃尔登》(Walden),《论公民的不服从》(Civil Disobedience)。

14.惠特曼(Walter Whitman,1819~1892),美国作家,代表作:《草叶集》(Leaves of Grass),《稃鼓集》([Sequel to]Drum Taps)

15.德拉克洛瓦(Ferdinand Victor Delacroix,1798~1863),法国画家,对印象派很有影响,代表作《自由领导人民》(Freedom Guiding the People)等。

作品大多收藏于卢浮宫(the Louvre)。

16.罗丹(Auguste Rodin,1840~1917),法国雕塑家,代表作:《思想者》(The Thinker)等。

17.莫奈(Claude monet,1840~1926)法国早期印象派画家,印象派创始人,强调细致入微地表现光的变化(subtle nuance of transitory light effects)。作品《印象:日出》(Impression: Sunrise),“印象派”因以得名。

18.凡·高(Vincent van Gogh,1853~1890),荷兰后期印象派画家,所绘风景画和人物画富于表现力和激情。主要作品:《垦夜》(Starry Night)等。

19.高庚(PauI Gauguin,1848~1903),法国后期印象派画家,醉心于原始主义(Primitivism),表现异国情调(exotic ambience),礼赞高贵的野蛮人(the Noble Savage)。主要作品:《黄色的基督》(The Yellow Christ)等。

20.塞尚(Paul Cezanne,1838~1906),法国后期印象派画家。创见:自然物体与简洁的几何图形相似,对毕加索影响很深。作品:《玩纸牌者》(The Card player)等。

21.毕加索(Pablo Picasso,1881~1973),西班牙画家,立体主义(Cubism)画派主要代表,把物体表现为几何形的组合(Objects broken down analytically into geometric figures),平面复叠(overlapping planes)和超现实的失真(surrealistic distortion)。主要作品:《阿维农少女》(Les Demoiselles d'avignon),《格尔尼加》(Guernica)等。

从哲学界的尼采(Friedrich W.Nietzsche l844~1900),到教育界的斐斯塔洛齐(Johann H.Pestalozzi,1746~1827),从心理学界的弗洛依德(Sigmund Freud 1856~1939),到后现代主义者(post-modernists),在他们的思想中、作品中,如果钩沉索隐,往往可以发现浪漫主义的深刻影响。

第二篇:迷你版欧洲文化史

一、古典时期(the Classic Age,1200 B.C~476 A.D)古典时期,~

5 ?: H % W6 @ , l(s

主要是古希腊文明(the Ancient Greek Civilization)及古罗马文明(the Ancient Roman Civilization)。奉行的 是异教徒的信仰和实践(Paganism)。异教徒指非基督教徒,非犹太教徒,非伊斯兰教徒。理念上鲜有束缚,实践中享受人生,个性突出,热情奔放,创造力旺盛,风格多姿多彩。

二、中世纪时期(the Middle Ages,476~1453)中世纪时期,~ 主要是罗马天主教的教会文化(the Church Culture),强调人的原罪(the original sin),人性受到压抑(inhibited),文化上是一泓死水(cultural backwater)。这一时期的主流是对古典时期的反动。反主流的代表 人物是但丁(Alighier,Dante,l265~1321),杰作是史诗《神曲》(Divine Comedy)。

三、文艺复兴时期(the Renaissance,15~16C)文艺复兴时期,~ 古典主义的复兴,遵循的是人文主义(Humanism),这是对中世纪经院哲学(Scholasticism)的对抗(reaction)。代表人物有: 1.米开朗琪罗(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1564):
/ d# F 3 g$ Q, T: j 7 H 8 J % z

9 r+ r5 * I j 3 [;o0 Q8 g3 h

代表作有梵蒂冈教皇(Pope,pontiff)专用西斯庭小教堂(The Sistine chapel)穹顶上的壁画《创世纪》,(Genesis)以及圣坛后的壁画《最后的审判》(The Last Judgment),雕塑《大卫》(David)等。米氏又是建筑 师、诗人。
4 @+ ] W& d+ m.A)N' j0 p# e* d

2.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1452~1519): 代表作有《蒙娜丽莎》(Mona Lisa),《最后的晚餐》,(The last Supper)。是画家,又是雕塑家、建筑师、音乐家、工程师,确是多才多艺(versatile)。3.拉斐尔(Raphael,1483~1520): 代表作有《圣礼之辩》,(The Triumph of Religion,又名 Disputa),《雅典学派》(the School of Athens)。他所设计的 52 幅梵蒂岗壁画世称“拉斐尔圣经”(Raphael's Bible)。
$ |3 u T!R.{* ?' o* e$ W)f & e1 b0 T' x, |;g7 G;K“ ?

4.提香(Titian,1490~1576):

0 ^1 ]+ g-j 7 o0 Y

威尼斯画派中的调色大师。代表作有《乌尔宾诺的维纳斯》(venus of Urbino)等。
5 ~* O9 L)w Z% `: Q

5.蒙田(Montaigne,1533~1592):

0 M' h2 | 7 s 7 B-F 0 o)f B

散文之父。反对经院哲学和基督教的原罪说。代表作为《随笔集》(Essays),以怀疑论(Skepticism)先是研 究自己,发展为研究人世。座右铭(motto)是“我知道什么”(What do I know?)
5 V$ u' C;]” N2 ~

6.塞万提斯(Miguel de cervantes,1547~1717): 代表作《唐吉柯德》(Don Quixote)。
-~5 Z5 S% s# G* J: O(t# o-K9 i“ r# W;S(N)f

7.莎士比士(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

3 ]/ f8 S7 D C+ X* v3 c , H

代表作: 《哈姆雷特》(Hamlet),《李尔王》(King Lear),《马克白斯》(Mac-Bath),《奥赛罗》(Othello),《罗 密欧与朱丽叶》(Romeo and Juliet)等,以

及 14 行诗(Sonnets)154 首。

四、新古典主义时期(Neo-classicism,17~18C)新古典主义时期,~ 特点是对文艺复兴时期的抵制(reaction)。有两种相反而相成的思潮:
6 O$ r.I: y([3 g” F& s ' X2 H0 Q“ m$ Q-v” y, E: W

理性主义(rationalism),认为只有凭借理性认识才能得到可靠的知识。代表者是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Baruch Spinoza l632~1677); 经验主义(empiricism),认为感性经验为知识的唯一源泉。代表人物是英国哲学家洛克(John Locke, 1632~ 1704)。前 者 推 崇 “ 理 性 ”,矛 头 指 向 教 会 权 威 和 封 建 制 度,所 形 成 的 文 化 思 潮 称 启 蒙 运 动(the

Enlightenment);后者殊途同归,锋芒直指“君权神授”说,主张立宪政体(constitutional monarch)和政治体 制的相互制约(checks and balances)。在文艺风格上,主张明晰(clearness),典雅(elegance),对称(symmetry),恬静(repose),认为人应能控制 激情,以理性自律。代表人物有:
8 {.m4 u/ y l6 e “ ]' P& Q# H9 K” a7 f

1.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

.m.Q!{9 y% J+ K# T 1)T+ d)D 7 Y

英国哲学家,语言大师,实验科学的创始人。主要著作有: 《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The Advancement of Learning),《新工具》(Novum Organum)。但人品不佳。2.弥尔顿(John Milton,1608~1674),

0 _* N1 `5 T 8 C 5 W!_)M * g/ y9 a7 @

英国诗人,对 18 世纪诗人产生深刻影响,不朽之作有: 《失乐园》(Paradise Lost),《复乐园》(Paradise Regained),《力士山孙》(Samson agonistes)。3.伏尔泰(Francois Voltaire,1694~1778),

-y a)* n3 h+ i: y/ {-y& {, G.

法国作家,信奉 洛克学说,反对专制政治,两次入狱,被逐出国。主要 作品《哲学 书简》(Letters Philosophiques),悲剧《扎伊尔》(Zaire),参与《百科全书》的撰述。
/ h' H3 z4 Z% U# }!a 1 [;h, k1 a 8 j)B# _0 L 9 x

4.狄德罗(Denis Diderot l713~1784),法国启蒙思想家,《百科全书》(Encyclopaedia)主编。
7 V4 j8 n$ Z$ X._“ W, H* ?3 g7 w

5.海顿(Franz JQseph Haydn,1732~1809),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对交响乐(symphony)和弦乐四重奏(string quartet)作出贡 献。6.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1791),维也纳古典乐派主要代表,主要作品:歌剧《费加罗的婚礼》(The Marriage of Figaro),《唐磺》(Don Giovanni)、《魔笛》(The Magic flute)等。世纪)

五、浪漫主义时期(Romanticism,18~19 世纪 浪漫主义时期,~ 浪漫主义是对前一时期新古典主义的反作用。主张: 1.感情重于理性(Feelings are more important than reason.); 2.重回自然,返朴归真(Return to nature); 3.培养自我,解放个性(Cultivate ego and individuality); 4.追求自由平等(Pursue liberty and equality)。这四项要旨贯串于代表

表人物的创作思想与创作实践之中。代表人物是:
3 C9 O6 q1 M* g6 a-i% B * / ^ }(r+ Y* Z$ h

1.卢梭(Jean Jacques Rousseau,1712~1778),Social)和自传《 忏悔录》(Confessions)等。
2 ?5 ^!};)~# F 5 @4 t8 X6 q% J& `8 s B7 d

2 e” N;Z-D2 @ 3 l 0 Q9 W

法国思想家,对法国大革命及 19 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产生巨大影响。主要著作《民约论》(Du Contract

2.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

8 k“ N2 g.T% Q1 O

德国哲学家,先验论(transcendentalism)的创始人。认为:有一个可知世界(a sensible Worlds),也有一个 纯概念性的、超感觉的世界(an intelligible world)。两者之间的桥梁就是美(beauty)和目的性(purposiveness)的观念。代表作: 《纯理性批判》(Critique of Pure Reason)。
# ](]% d1 D% o

3.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1749~1832),德国诗人,狂飙运动(Storm and Stress)代表人物。代表作诗剧《浮士德》(Faust)。4.拜伦(George Gordon Byron,1788~1824),

* k7 @” e6 r 9 C 9 X1 r 8 F

英国诗人。代表作: 《恰尔德—哈罗德游记》(Canto of Child Harold)等。
# M/ t6 n.A* P)o+ M

5.席勒(Friedrich von schiller,1759~1805),

)n.t;F 7 n-s

德国诗人。代表作《华伦斯坦》(Wallenstein),《威廉—退尔》(William Tell)。《欢乐颂》(Ode to Joy)成为 贝多芬第九交响乐(the Choral Symphony)第五乐章的主题(theme)。6.雨果(Victor Hugo,1805~1885),法国作家。代表作《巴黎圣母院》(Notre Dame de Paris),《悲惨世界》(Le Miserables)。7.大仲马(Alexandre Dumas,1802~1870),法国作家。代表作《基度山怕爵》(The Count of Monte Cristo)。8.小仲马(Alexandre Dumas,1824~1895),名歌剧《茶花女》(La Traviata)。9.普希金(Alexander Sergeyevich Pushkin, 1799~1837),俄国诗人,代表作《叶甫盖尼—奥涅金》(Eugene Onegin)和《黑桃皇后》(The Queen of Spades),由柴可 夫斯基(Peter Ilyich Tchaikovsky,1840~1893)改编为两首同名歌剧; 《露丝兰与柳德米拉》(Russlan andLudmilla)由格林卡(Mikhail lvanovich Glinka,1804~1857)改编为同名歌剧; 《鲍里斯—戈都诺夫》(Boris Godunov),由穆索尔斯基(Modest Petrovich Mussorgsky,1839~1881)改编为同名歌剧。10.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
/ i' C% R8 C.n/ @$ b 7 V;M$ M-A3 ?$ V9 E

1 E7 ?3 a: X& r # ^

法国作家。代表作《茶花女》(Camille),由意大利作曲家威尔地(Giuseppe Verdi,1813~1901)改编为著

* M 3 Z # `# e9 e' M$ V# h

德国作曲家,集古典乐派之大成,开浪漫乐派之先河。11.伯辽兹(Louis Hector Berlioz,1803~1869),致力于标题音乐(programme music),代表作《幻想交响曲》(Symphonie Fantastique)。
“ B* C4 Z% P” Y & m0 r9 c“ p(X1 ]8 k

12.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1830~1882)

5 i: S+ }” q2 Y

美国思想家、作家,美国

先验主义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代表作: 《论自然》(Nature)等。
/ s# O!`& Q Z0 W& L

* R3 A$ A% a-y6 ^: ~2 z/ e-h

13.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1817~1862),

4 z/ n* [.S0 {, e

美国作家,代表作《沃尔登》(Walden),《论公民的不服从》(Civil Disobedience)。14.惠特曼(Walter Whitman,1819~1892),

-F$ w)b1 A1 E)h

“ ]7 B# O2 | 5 I/ U-a

美国作家,代表作: 《草叶集》(Leaves of Grass),《稃鼓集》([Sequel to]Drum Taps)
: G.F9 }9 M)e2 c

15.德拉克洛瓦(Ferdinand Victor Delacroix,1798~1863),

4 t2 V$ V7 a5 M 1 f.y r6 A;C 0 i1 _

法国画家,对印象派很有影响,代表作《自由领导人民》(Freedom Guiding the People)等。作品大多收藏

于卢浮宫(the Louvre)。
2 O' }6 ?, ?5 m9 ~ d+ v4 y

16.罗丹(Auguste Rodin,1840~1917),法国雕塑家,代表作: 《思想者》(The Thinker)等。17.莫奈(Claude monet,1840~1926),
;d)T, g, G4 I2 e

% a% Y# P' `+ }: H$ F7 ^+ c 8 W

法国早期印象派画家,印象派创始人,强调细致入微地表现光的变化(subtle nuance of transitory light effects)。作品《印象:日出》(Impression: Sunrise),“印象派”因以得名。18.凡—高(Vincent van Gogh,1853~1890),荷兰后期印象派画家,所绘风景画和人物画富于表现力和激情。主要作品: 《垦夜》(Starry Night)等。
;N” D!p9 u)Y7 G3 ^ z9 b& ?' H: j.}/ q.W

19.高庚(PauI Gauguin,1848~1903),法国后期印象派画家,醉心于原始主义(Primitivism),表现异国情调(exotic ambience),礼赞高贵的野蛮人(the Noble Savage)。主要作品: 《黄色的基督》(The Yellow Christ)等。
)n9 B% c7 x8 ^$ B1 i # L: I-i+ ^% q7 S

20.塞尚(Paul Cezanne,1838~1906),法国后期印象派画家。创见: 自然物体与简洁的几何图形相似,对毕加索影响很深。作品: 《玩纸牌者》(The Card player)等。21.毕加索(Pablo Picasso,1881~1973),西班牙画家,立体主义(Cubism)画派主要代表,把物 体 表现为几何形的组合(Objects broken down analytically into geometric figures),平面复叠(overlapping planes)和超现实的失真(surrealistic distortion)。主要作品: 《阿维农少女》(Les Demoiselles d'avignon),《格尔尼加》(Guernica)等。
5 m' `._/ K0 ^.]" E+ [0 s* p1 K

从哲学界的尼采(Friedrich W.Nietzsche l844~1900),到教育界的斐斯塔洛齐(Johann H.Pestalozzi,1746~ 1827),从心理学界的弗洛依德(Sigmund Freud 1856~1939),到后现代主义者(post-modernists),在他们 的思想中、作品中,如果钩沉索隐,往往可以发现浪漫主义的深刻影响


第三篇:古代文化史

中考历史复习专题:——中国古代文化史

1.思想

① 百家争鸣:春秋时老子着有《道德经》,创立道家学派,其思想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春秋晚期的孔子创立儒家思想,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因材施教”“温故而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主张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

孟子是战国时儒家学派的杰出代表,他反对一切战争,提出“春秋无义战”,他认为“民贵君轻”,主张实行“仁政”,他主张保护自然,孔子和孟子合称“孔孟”。墨家创始人墨子,主张“兼爱”“非攻”。

法家代表韩非子主张改革,反对儒家的仁政,提倡法治;他主张历史是进步的,后代胜过前代;他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其著作《韩非子》。

兵家鼻祖孙武着有《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其军事灵魂为“知已知彼,百战不殆”。

②儒家思想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是儒家思想,它在我国古代经历了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春秋末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他要求统治者“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战国时期儒学初步发展,其代表是孟子,他认为“民贵君轻”,要求统治者轻徭薄赋,实行“仁政。” 秦始皇推崇法家学说,焚书坑儒,使儒学发展遭受挫折。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兴办太学和郡国学。从此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③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东汉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着有《论衡》一书,依据科学知识,有力地提出无神论观点,批判了迷信鬼神思想,在当时十分难能可贵。

2.科学技术

①走向世界的四大发明

造纸术:西汉前期已经有了纸,东汉蔡伦用廉价原料改进造纸术,人称“蔡侯纸”。后来造纸术逐渐传到朝鲜、日本和中亚各国,又经阿拉伯传到欧洲。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是书写材料的一次革命,对世界文化的传播起了巨大促进作用。

印刷术:隋唐时期已经有了雕版印刷,《金刚经》是其代表作。1l世纪中期,北宋平民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活字印刷术发明后,向东传到了朝鲜、日本,向西传到了埃及与欧洲。活字印刷术经济、省时,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为世界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推动了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

指南针:战国时期,发明了指示方向的“司南”。北宋时,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指南针经由阿拉伯传到欧洲各国。指南针用于航海,对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也为欧洲航海家发现美洲与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

火药:唐朝中期的书籍里记载了制成火药的方法,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宋元时期火药在军事上广泛使用。南宋发明了管形火器“突火枪”;

13、14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后来由阿拉伯传入欧洲。火药的发明成为欧洲资产阶级推翻封建制度有力的武器。②领先于世界的生产和生活应用技术

医学:东汉华佗发明“麻沸散”和“五禽戏”;

“医圣”张仲景着有《伤寒杂病论》,奠定了我国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唐朝医学明显进步,“药王”孙思邈编写《千金方》,在我医药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明朝李时珍着有《本草纲目》,全面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中国医药学。数学:成书于东汉的《九章算术》,奠定了中国古代数学的基础。

南北朝时祖冲之推算出圆周率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早欧洲近千年。天文历法: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测定地震方位的地动仪。

唐朝天文学家僧—行在世界上第一次测算出地球子午线的长度。北宋科学家沈括的科学研究也涉及天文方面 元朝天文学家郭守敬编成《授时历》,一年的周期与现行公历相差无几但比现行公历约早三百年。农学:北朝贾思勰着有《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书。明朝后期杰出科学家徐光启着有总结性农业百科全书《农政全书》。地理学:北魏郦道元着有《水经注》,是研究我国古代地理的重要著作。

建筑学:隋朝工匠李春设计修建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比欧洲早七百多年。明北京城市古代城市建筑的杰作;明长城是世界奇迹之一。其它:北宋沈括所有《梦溪笔谈》,是一部科技著作。

明末宋应星着《天工开物》总结了明代的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

3.宗教

① 佛教: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东汉以后传播开来,对我国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南北朝时佛教盛行,佛教寺院政治、经济上势力相当大。

唐朝统治者重视佛教,玄奘西游、《金刚经》印制、莫高窟的开凿都印证了唐朝佛教的兴盛。②道教:土生土长,兴起于东汉,对我国后世文化有深远影响。

③伊斯兰教:唐朝以来,一些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来我国定居,伊斯兰教传入我国。④天主教:16世纪时,伴随着欧洲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欧洲天主教传教士也在这时来我国传教,客观上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

4.史学

①《史记》:西汉司马迁所着,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②《资治通鉴》: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是一部编年体通史;

5.文学

①《诗经》与“楚辞”:《诗经》汇集了西周到春秋的诗歌,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战国时期,伟大诗人屈原创造出新体诗歌“楚辞”,代表作是《离骚》。

②汉乐府诗:汉朝音乐机构乐府采集的民歌经过加工配乐而成,乐府诗的名篇有《孔雀东南飞》《十五从军征》等。

③唐诗和散文:唐代文学的主要成就表现在诗歌领域。“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成就最高;中唐诗坛改革,提倡诗歌反映现实生活,白居易为代表。文学家韩愈、柳宗元倡导继承古代散文优良传统,创造出反映现实生活的新文体,散文取得很高成就。

④宋词: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抒发感情,成为宋朝文学的主流形式。北宋苏轼奠定豪放派风格的词风,代表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南宋辛弃疾把词的豪放风格发扬光大,代表作有《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两宋之交的女诗人李清照,词风委婉,感情真挚。

⑤元曲:元朝出现的元杂剧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熔于一炉,是比较成熟的戏剧形式,元杂剧作家最杰出的代表人物是关汉卿,悲剧《窦娥冤》是其代表作;元朝还有一种称为散曲的歌词,元杂剧和元散曲合称元曲。

⑥明清小说和戏剧:明清时期,古典小说逐渐成为文学的主流。以《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四部长篇小说最为著名,其中《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史上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的最好的一部长篇小说。短篇小说以《聊斋志异》为代表。明朝最负盛名的戏剧作品是汤显祖的《牡丹亭》。这些小说和戏剧作品多数反映当时的现实生活,具有反封建的思想内容。

6.艺术

① 青铜艺术:商周时期是我国青铜艺术的鼎盛时期,其代表作有司母戊鼎和四羊方 尊,青铜编钟反映了我国古代音乐较高的水平。

② 文字、书法艺术:商朝的甲骨文是相当成熟的文字;商周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被称为“金文”;西周晚期有人将文字统一整理为“大篆”;战国时期,人们用毛笔蘸墨书写竹、帛书。东汉末年,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魏晋南北朝时书法艺术风格多种多样,东晋王羲之书法独创一体,代表作是《兰亭集序》;隋唐书法艺术发展到高峰,颜真卿和柳公权是杰出的大书法家,其代表作分别是《多宝塔碑》和《玄秘塔碑》。

③雕塑艺术:秦汉时期雕塑艺术达到很高水平,陶制的秦始皇陵兵马俑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南北朝时期的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是我国雕刻艺术的宝库;大部分开凿于隋唐时期的敦煌莫高窟绘制了大量的塑像和壁画,是世界最大艺术宝库之一。

④绘画艺术:东晋顾恺之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著名画家,他擅长人物画,代表作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隋唐时期的绘画大放异彩,宗教画现实生活气息浓厚,人物故事画、山水画、花鸟画大量涌现,著名的画家有阎立本和吴道子,其代表作分别是《步辇图》和《送子天王图》。风俗画的出现和日益增多是两宋绘画的一个特色,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我国美术史上的不朽之作。元朝最著名的画家赵孟俯,其作品被人称为“神品”。

1.中国古代文化繁荣和中国古代科技走向衰落的一般原因

我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全面辉煌,在明清以前一直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并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是:①经济发达,国力强盛。我国早于欧洲近千年进入]封建社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生产力水平和综合国力一直处于世界前列。这种优势为科技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是文化领先的根本原因。②历史上的民族融合,促进了文化的交融升华。③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使中华文化广泛吸收了外来文明,在这种兼收并蓄中,中国文化得到充实与活力。④统治者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实行开明的政策,如开放的对外政策和科举制度等,对科技的重视与支持也使中国古代科技能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⑤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与自然界长期斗争中积累的丰富的知识经验,成为古代科技发展的源泉。⑥中国古代一些著名科学家们的个人努力与不懈的探索精神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主观因素。

自明清以后,中国古代科技走向衰落。究其原因主要是:①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有统治地位,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使科技的发展缺乏足够的动力。②封建统治者推行的“重农抑商”政策与后期的“闭关锁国”政策,进一步限制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③中国古代以儒学为主的教育内容与越来越残酷的文化专制统治使中国古代科技缺乏足够的人才与应有的重视。归根结底是由于中国古代日益腐朽的封建制度导致了中国古代科技在16世纪以后走向衰落。【专题强化训练】

一、选择题1.金文、铭文是指()A.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B.铸刻在金属器上的文字C.铸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D.铸刻在黄金上的文字 2.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局面,你认为哪一学派的思想最有利于当时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3.汉武帝兴办太学和郡国学,有许多目的,但不包括()A.巩固中央集权 B.推广儒学教育 C.培养科技人才 D.扩大选官途径

4.东汉名医张仲景对中医发展的最大贡献是()A.开创中医传统的“四诊法” B.最早提出病理学说 C.采用分科治病 D.奠定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5.一节历史复习课,老师请同学们判断具有以下特征的古代书法家是谁? ①东晋人 ②吸取前人书法精华,独创端秀清新的特色 ③其代表作是《兰亭序》

④后人称他为“书圣”。张明同学的判断完全正确,你认为他的答案应当是()A.颜真卿 B.柳公权 C.王羲之 D.赵孟頫

6.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中国的科技文化依然在很多领域取得领先于世界的成就,其原因是

①各族人民的大融合②北方经济的发展和江南的开发③以秦汉文化为基础 ④外来宗教文化的传播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7.敦煌莫高窟有十分之六七是隋唐开凿的,其主要原因是()A.人民饱受战乱之苦,普遍接受佛教B.统治者利用佛教麻痹人民,佛教兴盛

C.唐朝皇帝崇信道教,把佛教赶到边远地区D.这一时期社会经济繁荣,科技文化发展

8.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在内容与风格上具有不同特点,造成这种不同的根本原因是()A.阶级出身不同 B.生活背景不同 C.思想性格不同 D.艺术追求不同

9.从世界范围来看,宋元文化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A.体现了反抗封建统治的精神 B.使中国古代文化达到高度繁荣 C.影响且促进欧亚等世界文明的进步 D.传统科学技术开始落伍

10.苏轼和辛弃疾的词表现出来的相同风格是()A.胸怀收复中原的豪情壮志 B.流露出对祖国山河破碎的悲痛 C.表达豪迈奔放的思想感情 D.表达坚持抗金斗争的决心

11.某同学想了解和明朝同时期西方的一些科技成就,他应查阅的资料是()A.《梦溪笔谈》 B.《天工开物》C.《农政全书》 D.《齐民要术》

12.某中学古建筑研究性学习小组,想要考察明长城最西端的情况,他们应到()A.鸭绿江边 B.嘉峪关 C.临洮 D.山海关

二、材料解析题(第13题7分,第14题7分,共14分)13.请阅读以下材料:

春秋战国时期,在治国方略问题上,各派有不同的主张:

其一:孔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其二:韩非子曰:“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用,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请回答:

(1)孔子和韩非子的治国方针有什么不同?

(2)秦汉时期,以上两种治国方针的实践情况如何?有何影响?

(3)在封建社会中,儒家治国思想一直居主导地位,为什么?对此你有何认识?

14.阅读下列材料

从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1000年,中国在世界重大科技成就中所占比例达约50%~70%,公元1000年后的宋元时期的重大发明对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明清以后的中国文明却在世界上落伍了。

请回答:

(1)中国古代科技为什么能长期领先于世界?

(2)宋元时期的重大发明对世界有何重要影响?

(3)中国文明明清以后在世界上落伍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三、问答题(第15题7分,第16题7分,共14分)15.两汉时期,有哪些思想和宗教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

16.明代我国科技发展有什么特点?我们应从当时的科学家身上继承哪些科学精神?为什么我国明清时期自然科学落后于世界?请用学过的历史史实加以分析。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C 3.C 4.D 5.C 6.B 7.B 8.B 9.C 10.C 11.C 12.B

二、材料解析题

13.(1)孔子:以德治国;韩非子:以法治国。(2分)

(2)秦朝以法治国,但法律过于严酷而发展为暴政,导致迅速败亡;西汉推祟儒学家说,独尊儒术,使其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2分)

(3)儒家德治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巩固封建统治。(2分)但无论德治还是法治都是统治阶级统治人民的手段,两者无根本区别。实际上在封建社会里,统治者是并用以上两种治国方针的,单纯的“德治”是不存在的。(1分)

14.(1)中国是世界上较早建立封建制度的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社会相对稳定,为文化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国家经济发展,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各民族人民相互学习,共同创造了中国古代文化。在长期的对外交往中,中华文化广泛吸收外来文明,兼收并蓄,促使自己不断得到充实和发展。(4分)

(2)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和传播,促进了世界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为欧洲航海家发现美洲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为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到来准备了条件。(2分)

(3)根本原因:中国腐朽的封建制度的阻碍。(1分)

三、问答题

15.①儒家思想: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汉武帝所采纳,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1分)②唯物主义思想:东汉王充指出天是没有意志的,打雷、下雨是自然现象。他否定神鬼的存在,有力地批判了秦汉时期的迷信鬼神思想。(2分)③佛教:佛教提出灵魂永存,来世说,要求人们忍受苦难,故为劳动人民所接受,也为封建统治者所欢迎和扶持。佛教的传播,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分)④道教:道教主张修身养性,炼制丹药,以得道成仙。道教适应封建统治者麻醉人民的需要,也迎合他们追求长生不老的欲望。对我国后世文化有深远影响。(2分)

16.①特点:传统科技仍然在世界居于领先地位,出现了大部头的《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天工开物》等总结性的著作;西方科技开始传入我国;自然科学中的创新性的发明创造落伍于世界。(2分)②要学习的科学精神:勤于钻研、善于总结、重视研究的科学态度;广博的知识和开阔的视野;献身科学,敢于怀疑的治学素质等等。(2分)③原因:封建经济限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不能为科技发展提供强大的推动力;实行文化专制,八股取土、文字狱使知识分子脱离生产实际,不利于自然科学的研究和成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中西方文化交流,使中国失去吸引外来先进科技文化的条件。(3分)

第四篇:德国文化史

文 化

课程:德国文化史

姓名:杨泽昊

国 史

德国文化史

----浅析德国与德意志民族统一

摘要:

德国的统一走过了艰辛的道路,从476年灭亡西罗马帝国后带给德意志民族的并不是国力强盛,而是更加的迷茫,他们不知道要去往何方。于是这一千多年各路世俗诸侯与教会诸侯占山为王,凭借德国独特的地形与教皇与国王的矛盾,日益壮大,分裂割据着德国。但这期间周边法国、俄国等强大帝国慢慢兴起,造成了德意志民族的压力,迫使德意志民族的大团结与大统一在俾斯麦时期完成。

关键词:

1.西罗马帝国 2.教会诸侯 3.世俗诸侯 4.俾斯麦

一、德国民族与地理特征

探讨德意志民族,必须要从这个民族的人种起源看起。因为德意志人不同于其他文明民族,它的文明较晚,长期处于部落阶段。德意志人属于日耳曼人的一个分支,他们身材高大、体格健壮,由于长期生活在中欧森林中,他们的发色呈金黄色,眼睛蓝而锐利。日耳曼的字意为自由,这与古代日耳曼人迁徙、尚武的特征符合,德意志著名的音乐家舒伯特在《流浪者之歌》中,深刻的表现了早期日耳曼人的社会文化心态:“流浪,不断地流浪,带着血和泪仰问苍天,何处是我的归宿?灵魂在我的身边暗告:到你没有去过的地方,那儿有一切欢乐。”这种无休止的迁徙生活历练出了德国人坚强的品质基础。

德意志地区北临波罗的海和北海,南依阿尔卑斯山,但是东西两侧可以说是门户大开,没有自然边界,西边界限在莱茵河和易北河之间飘忽不定,因此德国自古以来就是欧洲各民族交往的通道,更是政治冲突的场所。西边强大统一的法国一直给予德国压力,而东面隔着波兰又是欧洲最大的国家俄罗斯的威胁,造成德国人一直生活在这种政治和民族压力下的境遇。

在国内,德国地形划分为北德低地、中部山脉隆起地带、西南部中等山脉梯形地带、南德阿尔卑斯山前沿地带和南部阿尔卑斯山区。这连绵的山峦、起伏的丘陵、纵横交错的河流、众多的湖泊及辽阔宽广的平原,使各个小城镇互相交流不是很轻松,更容易让人佣兵一方,占山为王。

二、自古典时代德意志民族分散居住

在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覆灭之前,德意志的各民族的初始状态时不统一的、分散的生活在德国的各片土地上,他们逐水草而居,较少农耕,并且各个部落不喜欢交流,他们在碰到其他部落时会互相退后,并将两个部落中间大约三四十里的土地烧焦,来防止交流。这样的分散居住导致德意志民族长期以部落形式存在,不能像是其他民族融合的越来越大。而人类又是社会性动物,所以较少人口的部落面对自然威胁时更加脆弱,这打造了德意志人的刻苦、认真的性格,只有对待事情认真,才不至于被大自然所打败。

三、德意志的中世纪

1、中世纪的开始

在灭亡了西罗马帝国之后,大量日耳曼人部落涌入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的土地,而那些涌入这里的日耳曼部落很快统一,建立了具有较强君主集权的国家。但相反他们起源的德意志,部落主们虽然演变成了领主,但是国家这个统一体还是迟迟没有建立,各个领主占山为王。

这时查理大帝出现,他借拜占庭消灭了哥特人和汪达尔人之际,自己成为了日耳曼各部落中最强大的一派,连年征战西欧的各部族,最终在公元800年称帝,法兰克王国西临大西洋东至易北河,几乎囊括整个西欧,这时日耳曼各部族的第一次统一,而德意志地区的各部落也纷纷归属于法兰克帝国。查理大帝去世后,帝国分崩离析,形成了两个王国。这两个王国的分界线大致就与现在德语与法语之间的语言界限相当。讲法语的西法兰克王国演变为现在的法国,而在东边的东法兰克的居民在此后长期的生活中因为讲一种语言,也渐渐产生了一种“同属一国”的感觉。这为之后的德国统一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2、神圣罗马帝国

如果说查理大帝只是征服了德意志地区,并没有改变德意志分散的现状的话,那十二世纪开始哈布斯堡被选为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才是德意志统一的开始。哈布斯堡家族推行新的政策,不再把南进占领意大利作为国家目标,而是主要致力于扩大哈布斯堡家族的势力,以巩固皇权,于是得过历史上开始了新的历史时期,终于有了一个有力的统一王朝。

但另一方面,皇权对于教权的让步,造成了德意志的另一种分散割据的开始。包围罗马教会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一个重要任务,而教会常常会拥有土地,与世俗领主相抗衡,这导致了各个领地间的交流困难,使整个国家的力量受到削弱,仿佛一个松散的邦联。

这之后神圣罗马帝国的历代皇帝都在对抗教会力量,但在十二世纪沃尔姆斯宗教协定之后,皇帝对教会的统治地位被推翻,教会诸侯和世俗诸侯利用教皇和皇帝之间的矛盾攫取利益,损害王室来增加自己的产权。这就像是集体资产越来越庞大,后来导致挤压国有资产的问题。这之后诸侯权利扩大成为德国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它导致了国王和诸侯两权对立,诸侯的权利无限制地扩大,由此酿成了德国小邦分立的灾难,使德国又步入了分散的深渊。

之后的三十年战争,彻底使德国四分五裂。德国皇帝的统一帝国梦想破裂,全国分裂为296个小邦,此外还有100个以上的帝国骑士领地。

3、神圣罗马帝国的消失

1789年,拿破仑的法兰西共和国宣告成立。这个一直与德国相伴的国家焕发新生,迅速跃升为欧洲最强。一时间法国的旋风席卷了整个欧洲,迫使奥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放弃了神圣罗马帝国的头衔。并且之后拿破仑废除了300个诸侯国中的112个,仅保留了53个天主教和73个新教的诸侯过。拿破仑希望削弱奥地利皇室的力量,因此扶持正在崛起的普鲁士,正式结束了德国的中世纪,并且造成了之后德国的第二次统一。

四、第二帝国----奠定了统一德国的文化思想基础

1、统一的德国的民族意识

在拿破仑灭亡神圣罗马帝国之后,普鲁士从一个诸侯国成长为欧洲屈指可数的列强,普鲁士自信掌握德国的命运,并且跃跃欲试建立民主制度和统一德国。18世纪之后,德意志人的民族意识逐渐形成,首先是浪漫主义文学,在民众中唤醒德国人是一个民族、拥有一个共同祖国的意识。各种学校开始使用德语,打破了拉丁文一统天下的局面,尽管法语在上流社会仍有影响,但德语已经从市井走向殿堂。民族意识的形成、爱国主义的苏醒,给德国统一提供了心理准备,从而奠定了文化基础。

2、“铁血宰相”俾斯麦

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上,各方认为德国当时的分裂是一个现实存在。

分裂时造成德国落后和苦难的主要原因之一,争取统一应该是德国人的基本权利。

这时,俾斯麦出现,俾斯麦奉行铁血政策,先是1864年的德丹战争,之后1866年的普奥战争,确立了普鲁士对德国的统治地位,奥地利只好专注国内的民族问题而被排出到德国之外。这使俾斯麦声名鹊起,欧洲为之震惊,舆论惊呼“天塌下来了”,最不安的是法国,普鲁士想要统一德国,与法国的战争是不可避免的。这时1867年,在多次小冲突的引火下,发的冲突开始,俾斯麦就说过:“现在轮到法国了......是的,我们将要打仗,而法国人的皇帝将会自己挑起战端。”于是俾斯麦开始迅速备军,将南德许多未表态的邦国一一统一,整顿了整个德国。这时无论南德北德,争取民族统一的各种力量经由这个管道汇聚到了一起,南德各邦国,也参加了这场战争,短时间内,德国方面组成了一只五十万人的大军开赴前线。拿破仑三世却吹嘘说这只是到柏林的“军事散步”。然而事实恰恰相反,德军在兵力、士气、训练、装备都占绝对优势,德国迅速突入法国本土,几个战役之后,德军便击溃法军,与1870年在色当全歼10万法军,拿破仑三世被俘。攻占巴黎后,1871年1月18日,俾斯麦宣布德意志帝国成立,史称“第二帝国”,普鲁士国王威廉在凡尔赛宫镜厅被拥立为德意志帝国皇帝,德意志的民族统一运动至此终于宣告完成。

五、德国统一尘埃落定

德国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特殊的历史原因,特殊的政治背景造成了统一道路的艰辛,最后它是在强烈的民族主义之下才统一的。分散的德意志民族,分裂的德国,导致德意志度过中世纪比其他欧洲国家晚了300年,但也正是更晚、更艰难的统一,造就了德国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与自律感。并且显示出了不同于其他欧洲国家独特的风格,无论从民族精神、国家体制,还是到军事管理,这期间涌现出了大量的杰出人才。虽然二战之后德国被分为东西两德,但是统一的整体民族思想已经深入每个德国人的内心,他们只是表面上被分为两半,但与1871年之前的分散的邦联德国不同,现在的德国心是一块钢板,不可分离的钢板。

六、参考文献

1、李平民:《德意志文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李伯杰等:《德国文化史》,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赫伯特格隆德曼等:《德意志史》,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4、刘北成:《本雅明》,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第五篇:明清文化史专题

关于“中国文化对欧洲的影响”的一些理解

尽管有所耳闻清代之时中国文化以一种近乎神圣的形象流入欧洲大陆,但在听到老师对这段历史的详细讲述时,在看到了歌德、伏尔泰等关于中国文化近乎夸张式的记述时,我还是不得不表示十分震惊。作为明清文化史的一部分,这一段历史却更像是欧洲人的历史,故而并未怎么出现在历史教材里,也并未被太多国人关注。然而其对于中国制度、道德、社会等众多方面的高度赞扬及其带给我们的冲击感却着实值得我们思考——为什么西方人会在个时期如此看待中国、如此夸张甚至近乎荒诞的赞美?

1. 儒家文化的影响

从这个时期西方的记述资料中不难看出,孔子及其推崇的,以“克己复礼、人性本善、仁者爱人”等思想为核心的儒家文化成为西方人关注的焦点。一方面,儒家文化深入中国社会之深,使得后者的政治制度、国家机器、处世之道、社会风气等众多方面都与前者相互融合、密不可分。这使得儒家文化成为了中国社会的缩影,与之形影不离,也致使关注东方的欧洲人不得不对其表示极大兴趣。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便是儒家文化与西方社会的主流文化太过于不同,使得其以一种极具新鲜感的存在方式给欧洲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甚至使欧洲人认为,这才是建立社会应当参考的价值标准,也是最完美的价值标准。

然而究竟为什么在欧洲人眼中,儒家文化有着如此大的魅力呢?以下仅从两个方面谈一下我个人的而理解。

1)宗教

中华民族这一庞大的群体作为世界上少有的无宗教信仰的民族是在世界大背景下显得格外另类的,这一现象也是被基督教的支脉深入渗透的欧洲人无法理解的:一个没有宗教作为信仰核心的社会究竟靠什么支撑着不可或缺的价值标准和意识形态呢?明清时期,儒家文化多多少少的发挥了一些宗教在其他社会体系之中的作用,深入了中国的制度及人民日常生活。这样一种思想的完全浸透在欧洲人眼里便几乎成为了一种信仰,正如欧洲人对耶稣的信仰一般。然而与宗教信仰不同的是,中国人所“信奉”的孔子并不是如耶稣一般的神,而是纯粹的凡人。而这样的一个凡人的影响力竟能达到如此之大,欧洲人的讶异与慨叹也便不难理解了。

此外,由于欧洲随宗教信仰而来的教会制度的腐败现象以及其他种种漏洞都给欧洲社会的进步发展带来了相当程度的阻力。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的儒家思想所推崇的相处之道作为一种社会道德价值标准就显得格外完美,其推崇的克己复礼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观也似乎远远强于教权凌驾于皇权之上而带来的弊端。这就更像是一群关注社会的人在努力的尝试学习“先进”,尝试寻找改变现状的有效途径。

2)等级

“在远东有一个与罗马同样古老的帝国,现在依然存在,人口和整个欧洲一样,没有世袭贵族及教会特权,由天赐的皇权通过官僚机构来统治。”

从欧洲人关于中国的赞美中不难看出,他们对于中国的政治制度是格外认可的。然而在今天的历史教材在评判古代中国的社会制度时,对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官僚制度却总是批判大于赞扬。这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不可否认,今天人们对孔子的儒家思想进行客观评析的时候,也要指出其“克己复礼”思想的封建保守型。我们认为孔子所强调的礼制、等级观念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然而当时的欧洲正处于教会的统治之下,像伏尔泰一样的大资产阶级清楚的意识到教会统治给欧洲社会带来的弊端故而渴望中国一样的君主制度。似乎中国这样的等级相对于凌驾于皇权之上的教权统治是一个更好的选择。是当时的社会背景把欧洲人对于中国的崇拜变得理所应当,把中国古代的层级分明的官僚体制、甚至包括今天被我们一再否定的科举选拔制变成了时欧洲人眼中的一剂良药。

2. 西方发展的需要

从欧洲历史记载看来,我们不难发现其关于中国的记述在很大程度上是不符实的。这种差别除了其关于古代中国的不完全了解外也有一定的人为成分。

“18世纪的耶稣会士们不仅毫不犹豫地在汉文文献中加入了一些原文根本不存在的词,还毫无愧色地从中国历史或神话中删去可能会危及他们希望树立的形象的所有具体内容。一名耶稣会士如此陷入迷途,居然写到孔夫子又叫仲尼,‘尼’意指‘丘’,因为其母前往一座山丘起到某尊神灵以求子。”1

这样类似的记载还有很多。可以看出,在很大程度上,他们对于中国的夸大抑或歪曲的宣扬是有意为自己所欲表达的思想服务的。作为遥远东方的古老国度,中国为太少的欧洲人所了解。人们往往信于流传的关于中国的文字讲述、信于有学问的教士关于中国的宣扬。统治者欲要规范国家的道德礼数,便歌颂中国的礼法制度;革命者欲要推翻教皇的黑暗统治,便赞扬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他们希望通过意识形态的引导来教化大众,希望通过对古老中国的描绘为自己的论述观点奠定坚实的基础。3. 文化之间的隔膜

《中国文化西传欧洲史》安田朴著 商务印书馆 2000年

然而那个时期的欧洲人真的了解中国吗?他们是用什么样的方式了解中国文化以及中国社会的呢?我们先从“中国热”学者伏尔泰说起。

“正如他自己所讲和当时人们所说的那样,伏尔泰从未到过中国,但他曾会见过‘20多名从事过这种旅行的人’,而且还自认为‘阅读过所有讲述过该国的作者们的著作’„„这难道就可以说如此熟悉情况的伏尔泰始终都是尽最大可能了解情况了吗?绝非如此。”2

可以看出,尽管对中国有着极大的热情,但对汉字只字不识、又没有亲自到达过中国的伏尔泰所认知的中国也不过是第二手资料甚至是经更多的媒介转述的信息堆砌而成的而已。

我们再将视线转向欧洲同时代的其他关于中国的记述。

当我们看到布歇所做的《皇帝御宴图》中“中国皇帝”在有椰子树装饰的花园里办“Party”,当我们看到意大利版画中中国官吏的小脚,我们可以发现,欧洲人对于中国的描绘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自己对于本文化的认识并加以适当的想象。他们并不是描绘他们所见到的中国,而更多的是描绘他们想象中的中国而已。正式因为不了解,因为并未深入中国的文化体系,所以他们只看到了等级的森严,忽视了许多官员的腐败,只看到了皇权专制、等级分明的规整,看到了科举制度对于知识分子选拔的公正,却忽视了封建传统相当大的对人的局限性。别人的东西往往都是最好的,自己的问题往往都是最多的。当他们试图弥补本社会的漏洞时,就把学习的榜样定格在了遥远而神秘的东方。

4.总结与思考

综上所述,欧洲人关于古代中国夸张式的描述主要缘于中国对于儒家思想的信仰与其关于耶稣基督的信仰的极大不同,缘于其个人的需要,也缘于他们对中国的不了解。这些因素复杂的融合致使中国变成了当时欧洲人眼中的完美国度。他们纷纷将聚光灯打在了这片平凡的土地上,使之熠熠生辉。

这让我想到了我们对于实物的认识与定位。其实在很多时候,我们对于陌生事物所下的定论是不准确的。这种认识基于我们已有的意识形态,受到我们主观偏见的导向,甚至基于我们的来自陌生感的猜想。尽管人们无时无刻地不在受着社会软强迫的影响,但尽量的客观也是我们最大程度地获取真实认识的有效途径。过去的欧洲人不了解中国,今天的欧洲人也未必了解中国。那么今天的中国人,今天的我们,了解欧洲吗?

《中国文化西传欧洲史》安田朴著 商务印书馆 2000年

下载欧洲文化史word格式文档
下载欧洲文化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世界文化史

    人文学院小教1001班吕金红1505100115 浅析美国女性高等教育的发展及原因 【摘要】美国从建国到至今,从将女子隔离在高等教育之外,再到由于美国经济的高度发展,政府的法律支持,女......

    中国文化史

    中国文化的特征: 第一,中国文化具有延绵不绝,体系完备的特点 中国文化经过漫长的历史年代不断自我完善,于坎坷跌宕中创新发展,虽多有曲折和磨难,却从未中断。同时,由于历时久远,文化......

    世界文化史专题

    《世界文化史专题》结业论文 67号 ——古希腊雕塑艺术对后世的影响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制0904 姓名:郑帅 学号:0911011312内容摘要:希腊艺术是理想......

    文化史读后感

    读《庙会与中国文化》有感 幼年时期,曾在爷爷家长大,记忆中的家乡每年都会有热闹的庙会,周围村落的男女老少都会前拥后挤的前来参加。在那座古老肃穆的古庙前,会搭起戏台,有各种......

    世界文化史

    世界文化史 将来,除了文化史外,不会有别的人类史了。卡尔 李卜克内西 作为人类智慧的整体文化,不应该割裂成文学文化与科学文化。割裂后的两种文化,就难免互相隔离,互相误解,这对......

    德国文化史整理

    2,简述十字军东征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促进作用。历史是无情地,十字军东征是东西方的一次空前的大交流。当时伊斯兰文化正处于一个辉煌的时期,其文化和经济的发达程度高于欧洲。......

    世界文化史 - 副本

    “用心”与“动脑”——中西文化的起点 摘要:这里展开的文化比较,是从文化思维方式的角度切入的。人们的思维方式是文化的核心因素,思维方式的差别是文化差异的本质体现。在西......

    文化史读后感

    文化史的崛起,是对传统史学范式的反叛,“文化即人化”的基本内涵,决定了文化史注定要以人的活动和创造为中心,以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为中心。 从世纪之初“王朝政治”史学向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