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平利县以工代赈资金报账制管理办法
平利县以工代赈资金报账制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根据市发改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以工代赈管理工作的通知》(安发改代赈〔2012〕410号)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新时期以工代赈项目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陕西省以工代赈实施细则》和《陕西省财政扶贫资金报帐制管理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指的以工代赈资金,包括财政预算内以工代赈项目资金和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资金。
第三条以工代赈资金报账制是指以工代赈项目实施单位根据《实施责任书》或《施工合同书》、投资计划文件和项目施工进度,提出用款计划并附报账凭据,按规定程序报批,申请拨付资金的管理制度。
第四条 以工代赈项目实施单位。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由县发改局、扶贫局共同组织实施,其它以工代赈项目由镇人民政府或有关业务部门组织实施。投资规模较大、技术复杂的项目要通过公开招投标选择项目实施单位。
以镇政府或业务部门为实施单位的,县发改局应与其签订《实施责任书》,公开选择实施单位的,项目所在地镇政府应与其签订项目《施工合同书》。
第二章 以工代赈资金专户及管理
第五条 县发改局设立以工代赈资金专户,实行专户管理、专账核算,封闭运行。
第六条 以工代赈资金实行县级报账制管理,必须做到资金安排到项目、支出核算到项目,不得挤占、挪用或随意调整。
第七条 县财政局根据以工代赈资金计划将专项资金拨入以工代赈资金专户,以工代赈资金专户内所有资金支出,都必须按本办法规定的报账程序报账。
第八条 项目实施单位应按项目指定专人负责,建立完整的档案资料,根据项目进度组织报账。
第三章以工代赈资金报账程序
第九条 资金拨付。县财政局根据年度以工代赈资金计划,拨付项目启动资金到以工代赈专户。各项目实施单位填制《以工代赈项目资金报账申请表》,经县发改局以工代赈办审核,采取预借款方式拨付给项目实施单位,项目实施单位根据工程进度和资金支出情况组织报账。
第十条 资金报账。项目实施单位进行报账时,要按照报账支付的原则填写《以工代赈项目资金报账申请表》,并附项目负责人签字的原始票据、竣工报告及需要提供的相关资料报发改局、财政局审核后报账。
第十一条 项目实施单位报账时必须提供以下报账凭据
(一)县发改局和财政局联合下发的投资计划文件;
(二)县发改局关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文件;
(三)项目《实施责任书》或项目《施工合同书》;
(四)项目验收结论意见;
(五)《以工代赈项目资金报账申请表》;
(六)费用支出明细表,并附各种有效支出凭证。
第十二条 以工代赈项目实施中需要采购设备、材料和货物的,应当按照县政府关于政府采购的有关规定,实行政府采购,采购资金可从专户直接支付或由财政直接支付。同时,要建立严格的物资领用和保管制度。
第十三条 实行工程质量保证金制度。项目峻工结算时预留10%的质量保证金,待工程完工一年后(或根据保修合同的规定),若无质量问题,由实施单位填制《以工代赈资金报账申请表》,经发改局、财政局审核审批后拨付。如工程存在质量问题,按项目实施合同书或保修合同规定的有关条款进行相应处置。
第十四条 对以下情况,财政局不予报账或拨付资金:
(一)未列入年度以工代赈项目计划的(二)不按要求提供有效报账文件和凭证的(三)以工代赈项目主管部门没有审签的;
(四)项目配套资金不及时、足额到位的;
(五)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支出的。
第四章 以工代赈资金监督检查
第十五条项目实施单位要定期向县发改局报告项目实施情况和资金使用情况。县发改局应在年度终了15日内将全县以工代赈资金专户收支明细表、及使用情况说明报市财政局和市以工代赈项目主管部门,并抄送同级项目主管部门、监察和审计部门。
第十六条由县发改局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在每年上半年对上年度以工代赈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验收,并将检查验收情况形成书面总结报市发改委和财政局。第十七条县发改、财政部门要建立健全以工代赈资金使用管理监督机制。配合监察、审计等部门做好以工代赈资金的检查、审计工作。
第六章附则
第十八条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实施。由县发改局、财政局负责解释。
二○一二年九月二十日
第二篇:财政扶贫资金报账制管理办法
财政扶贫资金报账制管理办法(试行)
财农[2001]93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切实加强财政扶贫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试行),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财政扶贫资金报账制是指扶贫项目实施单位根据项目实施责任书(或项目实施合同书)、项目实施计划和项目施工进度,提出用款计划并附报账凭据,按规定程序报财政部门审批,并请拨资金的管理制度。
第三条 财政扶贫资金实行报账制管理,必须做到资金安排到项目、支出核算到项目。
第四条 本办法所指财政扶贫资金,包括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的补助地方扶贫专项资金(含以工代赈资金)、地方各级财政预算安排的扶贫专项资金和其它纳入财政扶贫资金专户管理的扶贫资金。
第二章财政扶贫资金专户及管理
第五条 省、地、县三级财政部门都应设立财政扶贫资金专户。财政扶贫资金实行专户管理,封闭运行。
第六条 财政部对财政扶贫资金实行专项调度,省级财政收到财政扶贫资金后,必须在五个工作日将资金转入本级财政扶贫资金专户。上级财政部门应根据资金分配指标,通过财政扶贫资金专户及时将财政扶贫资金拨付给下级财政部门。
第七条 除向下级财政扶贫资金专户拨付资金外,财政扶贫资金专户内所有资金支出,都必须按本办法规定的报账程序请款。非财政扶贫资金不得借用财政扶贫资金专户。
第八条 财政扶贫资金专户产生的存储利息应按有关规定处理。
第九条终了后,财政扶贫资金专户如有结余资金,可结转下继续使用。
第三章 财政扶贫资金报账程序
第十条 地方各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应根据中央扶贫开发的方针政策,结合实际情况,编制本地扶贫开发规划,建立科学、规范的扶贫项目库。
第十一条 财政扶贫资金项目应从扶贫项目库中选择。财政扶贫资金项目计划(包括建设项目工程概算、培训项目计划、项目管理费使用计划和其他支出计划等)经批准后,由扶贫项目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第十二条 财政扶贫资金必须专项用于已批准的扶贫项目,不得挤占、挪用或随意调整。
第十三条 在财政扶贫资金实施报账制的过程中,财政部门主要负责资金的收支管理和监督检查;扶贫项目主管部门负责项目的实施管理、检查验收和费用支出的审核。
第十四条 扶贫项目实施单位是财政扶贫资金的报账人。政府有关部门或乡(镇)政府作为扶贫项目实施单位的,扶贫项目主管应与其签订实施责任书。采取招标、投标方式公开选择扶贫项目实施单位,扶贫项目主管部门应与其签订项目合同书。项目实施责任书和
项目实施合同书都应报同级财政部门备案。财政扶贫项目实施单位根据项目实施责任书(或项目实施合同书)、项目实施计划和项目工进度,定期提出用款计划并附报账凭据,经扶贫项目主管部门审核,报财政部门审批后请拨资金。财政部门可以根据项目需要,预付一定的项目启动资金。
第十五条扶贫项目实施中需要采购货物、工程和服务的,应当按照财政部和当地政府关于政府采购的有关规定,实行政府采购,采购资金实行财政直接支付办法。同时,要建立严格的物资领用和保管制度。
第十六条 扶贫项目实行质量保证金制度。财政部门商扶贫项目主管部门同意后,可以扣留工程质量保证金(不超过项目投资概算中财政补助部分10%)。工程竣工后,扶贫项目主管部门应及时进行项目竣工验收,并出具竣工验收意见书,财政部门凭扶贫项目主管部门签署的项目竣工验收意见书审核批准后拨付资金。工程完工交付使用一年后,如果未发现质量问题,扶贫项目实施单位提出请款申请,经扶贫项目主管部门审核同意,财政部门拨付工程质量保证金。如工程存在质量问题,财政部门应将工程质量保证金转作维修费用,并按项目实施责任书或项目实施合同书规定的有关条款进行相应处置。
第十七条 对以下情况,财政部门不予报账或拨付资金:
(一)未列入财政扶贫资金项目计划的(二)不按要求提供有效报账文件和凭证的(三)扶贫项目主管部门没有审签的;
(四)拼盘项目中其他资金不及时、足额到位的;
(五)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支出的。
第四章财政扶贫资金报账凭据
第十八条 项目立项批准书或采购合同。各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根据国家扶贫开发政策和《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试行),批准的项目立项书;政府采购部门与供应部门签定的采购合同协议。第十九条 项目实施计划书。项目实施单位编制并经扶贫项目主管部门批准的项目施工计划。
第二十条 报账申请单。由财政部门统一负责制,项目实施单位报账时应据实填写,包括项目类别、项目名称、项目地点、项目期限及进度、项目总概算、资金来源或出资人、申请报帐支出、项目负责人及扶贫项目主管部门审核意见等内容。
第二十一条费用支出明细表及项目实施中所发生的各项费用支出应据实填写,并附上各种有效的支出凭证的复印件。
第五章财政扶贫资金监督检查
第二十二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应在季度结束后20天内,将全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扶贫资金专户分级收支明细表(附表1)及相关说明资料上报财政部。
第二十三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应在终了1个月内,将全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扶贫资金收支明细表(附表2)及使用情况说明上报财政部,并抄送同级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扶贫主管部门和审计部门。
第二十四条扶贫资金报账资料应完整保存。各级财政部门应定期组织检查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情况,并接受上级财政部门或审计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五条 扶贫资金会计核算执行《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第二十六条 扶贫资金的拨付应根据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要求,逐步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第二十七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以根据本办法,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同时报财政部备案。
第二十八条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实施。
第三篇:财政扶贫资金报账制管理办法
关于印发《财政扶贫资金报账制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财农〔2001〕9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
为切实加强财政扶贫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试行),我们制定了《财政扶贫资金报账制管理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执行当中如发现问题,请及时反映。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二○○一年八月二日
附件:财政扶贫资金报账制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切实加强财政扶贫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试行),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财政扶贫资金报账制是指扶贫项目实施单位
根据项目实施责任书(或项目实施合同书)、项目实施计划和项目施工进度,提出用款计划并附报账凭据,按规定程序报财政部门审批,并请拨资金的管理制度。
第三条财政扶贫资金实行报账制管理,必须做到资金
安排到项目、支出核算到项目。
第四条本办法所指的财政扶贫资金,包括中央财政预
算安排的补助地方扶贫专项资金(含以工代赈资金)、地方各级财政预算安排的扶贫专项资金和其它纳入财政扶贫资金专户管理的扶贫资金。
第二章财政扶贫资金专户及管理
第五条省、地、县三级财政部门都应设立财政扶贫资
金专户。财政扶贫资金实行专户管理,封闭运行。
第六条财政部对财政扶贫资金实行专项调度,省级财
政收到财政扶贫资金后,必须在五个工作日内将资金转入本级财政扶贫资金专户。省、地、县级财政预算安排的扶贫资金也应及时转入扶贫资金专户。上级财政部门应根据资金分配指标,通过财政扶贫资金专户及时将财政扶贫资金拨付给下级财政部门。
第七条除向下级财政扶贫资金专户拨付资金外,财政
扶贫资金专户内所有资金支出,都必须按本办法规定的报账程序请款。非财政扶贫资金不得借用财政扶贫资金专户。
第八条财政扶贫资金专户产生的存储利息应按有关
规定处理。
第九条终了后,财政扶贫资金专户如有结余资
金,可结转下继续使用。
第三章财政扶贫资金报账程序
第十条地方各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应根据中央扶贫
开发的方针政策,结合实际情况,编制本地扶贫开发规划,建立科学、规范的扶贫项目库。
第十一条财政扶贫资金项目应从扶贫项目库中选择。财政扶贫资金项目计划(包括建设项目工程概算、培训项目计划、项目管理费使用计划和其他支出计划等)经批准后,由扶贫项目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第十二条财政扶贫资金必须专项用于已批准的扶贫
项目,不得挤占、挪用或随意调整。
第十三条在财政扶贫资金实施报账制的过程中,财
政部门主要负责资金的收支管理和监督检查;扶贫项目主管部门负责项目的实施管理、检查验收和费用支出的审核。
第十四条扶贫项目实施单位是财政扶贫资金的报账
人。政府有关部门或乡(镇)政府作为扶贫项目实施单位的,扶贫项目主管部门应与其签订项目实施责任书。采取招标、投标方式公开选择扶贫项目实施单位,扶贫项目主管部门应与其签订项目实施合同书。项目实施责任书和项目实施合同书都应报同级财政部门备案。财政扶贫项目实施单位根据项目实施责任书(或项目实施合同书)、项目实施计划和项目施工进度,定期提出用款计划并附报账凭据,经扶贫项目主管
部门审核,报财政部门审批后请拨资金。财政部门可以根据项目需要,预付一定的项目启动资金。
第十五条扶贫项目实施中需要采购货物、工程和服务的,应当按照财政部和当地政府关于政府采购的有关规定,实行政府采购,采购资金实行财政直接支付办法。同时,要建立严格的物资领用和保管制度。
第十六条扶贫项目实行质量保证金制度。财政部门商扶贫项目主管部门同意后,可以扣留工程质量保证金(不超过项目投资概算中财政补助部分的10%)。工程竣工后,扶贫项目主管部门应及时进行项目竣工验收,并出具项目竣工验收意见书,财政部门凭扶贫项目主管部门签署的项目竣工验收意见书审核批准后拨付资金。工程完工交付使用一年后,如果未发现质量问题,扶贫项目实施单位提出请款申请,经扶贫项目主管部门审核同意,财政部门拨付工程质量保证金。如果工程存在质量问题,财政部门应将工程质量保证金转作维修费用,并按项目实施责任书或项目实施合同书规定的有关条款进行相应处置。
第十七条对以下情况,财政部门不予报账或拨付资
金:
(一)未列入财政扶贫资金项目计划的;
(二)不按要求提供有效报账文件和凭证的;
(三)扶贫项目主管部门没有审签的;
(四)拼盘项目中其他资金不及时、足额到位的;
(五)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支出的。
第四章财政扶贫资金报账凭据
第十八条项目立项批准书或采购合同。各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根据国家扶贫开发政策和《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试行),批准的项目立项书;政府采购部门与供应部门签定的采购合同协议。
第十九条项目实施计划书。项目实施单位编制并经扶贫项目主管部门批准的项目施工计划。
第二十条报账申请单。由财政部门统一印制,项目实施单位报账时应据实填写,包括项目类别、项目名称、项目地点、项目期限及进度、项目总概算、资金来源或出资人、申请报帐支出、项目负责人及扶贫项目主管部门审核意见等内容。
第二十一条费用支出明细表及项目实施中所发生的各项费用支出应据实填写,并附上各种有效的支出凭证的复印件。
第五章财政扶贫资金监督检查
第二十二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应在季度结束后20天内,将全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扶贫资金专户分级收支明细表(附表1)及相关说明资料上报财政部。
第二十三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应在终了1个月内,将全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扶贫资金收支明细表(附表2)及使用情况说明上报财政部,并抄送同级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扶贫主管部门和审计部门。
第二十四条扶贫资金报账资料应完整保存。各级财政部门应定期组织检查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情况,并接受上级财政部门或审计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五条扶贫资金会计核算执行《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
第二十六条扶贫资金的拨付应根据财政国库管理制
度改革的要求,逐步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第二十七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以根据本办法,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同时报财政部备案。
第二十八条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实施。
第四篇:麻城市财政扶贫资金报账制管理办法
麻城市财政扶贫资金报账制管理办法实施
细则(试行)
点村、革命老区建设资金、项目管理费等)和其它纳入财政扶贫资金专户管理的扶贫资金。财政下达的财政扶贫资金专项指标或拨入的财政扶贫资金,市财政局应及时将资金转入财政扶贫资金专户,并通过财政扶贫资金专户及时将资金分批拨付给项目所在乡镇财政所,再由乡镇财政所拨付给项目实施单位。上级下拨的项目管理费及培训费等专项资金,由市财政局根据市扶贫项目主管单位制定的方案直接拨付,确保专款专用。
单位申请验收,验收合格后,报账人凭市扶贫项目主管单位开具项目工程竣工验收单和相关报账附件,向市财政局申请拨付除质量保证金外的其它项目资金。
(四)市扶贫项目主管单位没有验收、审签的;
(五)拼盘项目中其他资金不及时、足额到位的;
(六)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支出的。
附:
扶贫资金专款会计核算办法
为了进一步规范基层财政所及村集体经济组织管好,用好扶贫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省政府关于财政扶贫资金要求规范化、精细化管理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一、会计科目设置:
1、预算会计设置“拨入财政扶贫专款”一级会计科目,核算财政扶贫资金专款拨入、拨出总额情况。
2、在一级科目“拨入财政扶贫专款”下设置以下二级会计科目。
①以工代赈 ②重点村资金 ③老区建设资金 ④因素分配法资金 ⑤扶贫贴息 ⑥其他扶贫资金。
二级会计科目核算拨入、拨出财政扶贫资金专款各项项目明细情况。
3、在二级科目下设置三级会计科目“XXX”,核算扶贫资金专款某一项目哪一拨入、拨出情况。
(注:要求连续保持5个)
二、会计核算帐务处理
1、要求各基层财政所将以前扶贫资金专款清为0。
2、对于原2012拨入的扶贫资金专款有余额的予以转帐(以:以工代赈为例)
借:暂存款——财政扶贫专款(以工代赈)
贷:拨入财政扶贫专款——以工代赈(2012)附:原始赁证:写出调帐说明,所长签字“同意调帐”。
3、对于2013 拨入的扶贫资金专款 借:零余额帐户
贷:拨入财政扶贫专款——XXX资金(XXX)附:原始凭证:①财政所财政扶贫资金专款申请单。②财政所出具的收据记帐联。③拨付财政扶贫资金专款相关文件复印件。
4、拨出财政扶贫资金专款
借:拨入财政扶贫专款——XXX资金(XXX)
贷:零余额帐户
附:原始凭证:①发改局、扶贫办出具的项目工程竣工验收单(复印件)。②村级出具的收据(由所长及财政专管员在收据上审核签字)。③项目(或工程)合同复印件。④项目(或工程)以支出的相关票证复印件(严禁白纸条)[由财政专管员审核后,盖“扶贫审核章”]。
(注:以上财政扶贫资金专款拨入,拨出核算由预算会计负责,财政扶贫资金专款项目管理由财政专管员负责。)
5、村级财政扶贫资金专款拨入收到财政扶贫资金专款时: 借:银行存款
贷:专项应付款——拨入财政扶贫专款(XXX资金)(注:按6个财政扶贫资金项目设置三级科目。)附:原始凭证:①拨付财政扶贫资金专款的依据原件或复印件。②村级出具的收据记帐联(须注明XXX,XXX项目扶贫专款)。
6、村级财政扶贫资金专款使用列报如果能形成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固定资产,则:
A、工程项目列报时: 借:在建工程——XXX项目
贷:银行存款
附:原始凭证:①发改局、扶贫办出具的项目工程竣工验收单原件。②合法、合规的税务开具用于工程结算的发票(依据竣工验收单金额开据,发票由经办人或证明人注明事由并签字,由村负责财务审批人审批签字,村理财小组审核盖章)。③工程项目合同原件(或复复件)。④村民代表大会对工程项目发生的支出合法性,真实性、合理性审议的意见
(注:用于列报的工程支出严禁白纸条。)B、工程项目完工结转:
借:固定资产——XXX资产
贷:在建工程——XXX项目
附:原始赁证:①写出工程项目竣工说明。②由村民代表大会(或村委会)作出同意转作固定资产的决议。C、结转拨入扶贫专款:
借:专项应付款——拨入财政扶贫专款(XXX资金)
贷:公积公益金
7、扶贫资金专款的使用如果不能形成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固定资产,则工程项目列报时:
借:专项应付款——拨入扶贫专款(XXX资金)
贷:银行存款(或现金)
附:原始赁证:①如果是工程项目,原始凭证类似形成固定资产提供的原始凭证。②如果扶贫资金专款拨付给村民个人(现金或实物),要造发放现金或实物花名册,须村民签字,花名册上由经办人写出发放依据并签名,由村财务审批人审批,村民理财小组盖章。③发放到村民的扶贫资金专款须出具支付的依据原件(或复印件)。④发放到村民的扶贫资金专款金额较大的须附村民代表大会决议。
第五篇:新疆以工代赈资金管理办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工代赈劳务报酬管理办法(暂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使以工代赈劳务报酬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提高以工代赈劳务报酬的投放成效,确保以工代赈劳务报酬政策的贯彻和实施,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以工代赈劳务报酬管理要求和《自治区以工代赈管理办法(暂行)》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以工代赈劳务报酬是指贫困地区在组织实施以工代赈项目建设过程中,吸收所在地贫困农牧民参与工程建设,并支付劳务报酬,直接增加收入。劳务报酬支付对象应当是参加以工代赈工程建设所在地的贫困农牧民。
第三条 实施以工代赈劳务报酬,是现阶段国家扶持贫困群众的一项特殊政策,是扶贫济困与工程建设的统一和有机结合,是以工代赈特色和本质的要求,充分体现了对贫困地区农牧民通过投劳增收的目的。
第二章 实施原则及标准
第四条 各地(州)、县(市)要结合本地实际,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以工代赈劳务报酬政策,没有安排劳务报酬的以工代赈项目,原则上不得列入计划。
第五条 以工代赈项目中劳务报酬资金额度的安排,在可研中要充分考虑农民工投劳的实际工程量,结合项目实际需求,保证劳务报酬有效的落实。
第六条 以工代赈劳务报酬实行先劳动后支付、按劳取酬和公平、公开的原则,根据工程建设进度和实际劳动量,以现金的形式支付。任何单位、个人无权调减和扩大以工代赈劳务报酬资金额度计划和发放范围。劳务报酬应及时、足额发放,严禁克扣和拖欠。第七条 制定劳务报酬发放标准,应根据工程的不同类型,参照当地农民出工报酬标准,结合劳动技能水平情况分别确定,并保持相对稳定。安排的劳务报酬资金额度应掌握在以工代赈资金总量的10-20%之间。
第三章 计划管理与组织实施
第八条 各级发展改革(计划)部门要认真做好以工代赈劳务报酬的计划管理和组织实施工作。各地(州)、县(市)发展改革委在编制以工代赈项目建议计划中,应按规定标准认真核实劳务报酬资金额度,报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审批并下达计划。
第九条 实施以工代赈项目时,应在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实施方案中单独列出有关劳务报酬的章节,内容包括工程量、报酬标准及数额、支付方式、投劳地点及人数、组织管理及措施等。同时,在招投标文件、设计方案、施工合同中要明确订立有关以工代赈劳务报酬的条款。
第十条 县(市)发展改革(计划)部门应当责成以工代赈项目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组织好所在地的贫困农牧民参加工程建设、认真落实劳务报酬的发放工作。除技术要求比较高的工程外,要优先组织所在地贫困农牧民参加以工代赈项目建设。
第十一条 项目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要根据《自治区以工代赈管理办法(暂行)》和《自治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以工代赈)“劳务报酬”暂行管理规定》有关规定,严格规范以工代赈劳务报酬的报账和发放程序。
第十二条 县(市)发展改革(计划)部门要认真做好以工代赈劳务报酬建档立制工作,并备案留存劳务报酬发放农牧民花名册,及时掌握以工代赈劳务报酬政策的落实情况,并将计划执行情况报自治区发展改革委。
第十三条 在下达的自治区以工代赈计划中劳务报酬计划一经确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变更。如因特殊原因确需变更的,必须逐级上报,履行报批手续,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批准后方能变更。
第四章 监督与检查
第十四条 实施劳务报酬政策的以工代赈项目要严格执行公示制度。项目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应在当地发展改革(计划)部门的指导下,研究确定公示程序和公示内容,在项目所在的乡、村张榜公布,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
第十五条 各级发展改革(计划)部门应当建立健全以工代赈劳务报酬监督检查制度,定期检查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第十六条 凡没有认真落实以工代赈劳务报酬资金额度计划,存在违规现象的,对责任相关部门进行通报批评,并酌情调减当地下一以工代赈投资规模;对挪用、挤占、贪污、骗取以工代赈劳务报酬以及采取不正当手段弄虚作假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 附则
第十七条 本办法由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解释。第十八条 各地(州)、县(市)可根据本办法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并上报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备案。
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