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李克强与企业家座谈评估中国经济“水温”范文
[键入文字]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4日主持召开经济形势座谈会,听取部分中央企业、地方国企和民营企业负责人的看法和建议。
在中国经济“半年报”发布前夕,这场座谈会有着多重效果:一方面,在市场对经济形势高度关注的重要时间节点,李克强对经济形势的总体判断和继续为企业减负松绑的承诺将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
另一方面,来自外贸、建筑、金融、家电、农资、互联网等行业领域的企业负责人无疑是中国经济走势的“先知之鸭”,他们的对经济形势的看法和碰到难题的陈述将可以让决策者更好把握中国经济的“水温”。
形势判断:经济仍在合理区间下行压力持续存在2014年以来,李克强与地方官员、专家学者以及企业家等群体举行了多次座谈会,这些座谈会已成为市场感知中国经济温度的一个重要窗口。
在中国经济“半年报”发布前夕,李克强再度向市场释放了他对经济形势的判断。李克强14日指出,今年以来,中国经济负重前行、迎难而进,在形势错综复杂、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各方面包括广大企业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经过奋发努力,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市场预期向好。
上述观点可以从近期披露的多个经济数据中找到支撑。汇丰银行日前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6月中国制造业PMI终值为50.7,创6个月以来新高,重回扩张区间。中国出口增长开始由负转正、发电量、货运量等指标上升也都传递出积极信号。
李克强表示,深化改革、调整结构、改善民生都有新的进展等一系列信号,显示了中国经济的巨大韧性、增长潜力和回旋余地,“我们对经济能够实现中高速增长和持续健康发展充满信心”。
不过,当前经济平稳运行,但仍面临很多风险和挑战。李克强提醒,下行压力和困难在一段时期内会持续存在,要有清醒认识和应对准备。
政策承诺:为企业松绑减负提供更大舞台
面对在一段时间内会持续存在的经济下行压力,简政放权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将是中国宏观调控的重要一招。
李克强14日多次强调了企业对于中国经济的重要性。他表示,企业是经济的基本细胞,是市场主体。企业兴则经济兴。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向中高端水平迈进,归根到底要靠企业。营造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政府责无旁贷。
对于与会企业家提到的他们在企业经营中遇到的困难,李克强也作出多个政策承诺。其一,该放放好,该管管住。李克强表示,要继续下好简政放权“先手棋”,为企业松绑。各级政府都要尽快出台实施公开透明的权力清单制度,坚持放管结合,切实取消不必要的审批,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侵犯知识产权等违法违规行为,推进公平公正的监管执法,让呼伦贝尔人事考试信息网:http://hlbe.offcn.com/
[键入文字]
市场主体敢说话、说真话。
其二,降低成本,减轻负担。李克强表示,未来官方将完善支持实体经济的各项政策,多措并举、对症下药,有效降低融资和交易成本,减轻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负担,促进比较充分的竞争,保护公平竞争。
其三、降低准入、扩大空间。李克强表示,未来要向民间资本更多敞开准入大门,使企业有更多投资选择、更大发展舞台,让13亿勤劳智慧中国人的创造力充分迸发。
六“新”期盼:转型升级脱困境提质增效突重围
在当天座谈会上,与会企业家们表示当前生产经营仍有不少困难。从目前情况看,市场需求的低迷与成本上升的内外夹攻是企业面临的主要麻烦之一。
在外部市场,虽然一些主要经济体有所回暖,但世界经济纷繁复杂的局面没有改变,全球竞争也日趋激烈;在国内,截至6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已经连续28个月同比回落,市场需求仍然存在总体不足的情况。
在总需求偏弱的同时,成本的上升从另一端对企业经营带来挤压。相关机构近来在深圳、重庆和浙江等地展开的调研显示,资金紧张和招工难所带来的劳动力成本上升都是企业抱怨得比较多的事项。
面对上述压力,李克强14日明确表示,企业在闯市场过程中不能仅靠压缩成本的价格竞争,而是要靠质量来取胜。他强调,当前一些企业逆势增长,充分说明抓紧促改革、调结构、推动转型升级才是摆脱困境的根本出路。
李克强指出,当前经济平稳运行,但仍面临很多风险和挑战,下行压力和困难在一段时期内会持续存在,要有清醒认识和应对准备。企业不能坐等观望,而要抢抓机遇、敢闯敢试、主动转型。
在座谈中,李克强用六个新概括了他对企业的期盼:各类企业都要着力改革创新,运用新技术,发展新产业,培育新业态,在市场搏击中强筋健骨,提升竞争能力,努力冲出传统发展方式的“重围”,实现提质增效的“新生”,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中作出新贡献。(记者周锐)
呼伦贝尔人事考试信息网:http://hlbe.offcn.com/
第二篇:周强与企业家代表座谈
周强与企业家代表座谈:坚持“第一推动力”不动摇
今天上午,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周强邀请省内企业家代表座谈,了解各家企业发展走势,听取大家对进一步加快推进我省新型工业化的意见和建议。周强强调,要认真总结“十一五”期间全省推进新型工业化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准确把握我省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的特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坚持新型工业化“第一推动力”不动摇,推动全省新型工业化迈上新台阶。
省委副书记梅克保主持座谈会,省领导杨泰波、陈肇雄、陈叔红出席。
推进新型工业化,是我省“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亮点之一,也是省委、省政府确定在“十二五”时期继续实施的重大战略之一。今年农历新年上班第一天,周强即赶赴湘潭考察调研重点项目建设,今天又邀请企业家代表座谈,就进一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狠抓项目建设进行部署。
“今天是元宵佳节,我以清茶一杯邀请大家来,就是想了解各家企业新年的发展态势,„十二五‟怎么干?大家有什么好点子、好建议?”座谈会上,周强开门见山、恳切务实。
参加座谈的25位企业负责人中,既有我省传统优势产业的“领军人物”,也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后起之秀”;既有来自大型骨干企业的代表,也有来自中小型企业的代表;既有工业企业人士,又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人士。
座谈中,大家纷纷向省委书记报告企业去年以来产值、利税等指标大幅增长的喜讯,以及今年充满自信和期待的发展规划。结合企业实际,大家还围绕加快自主创新、推进节能减排、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大能源保障力度、加强金融支撑、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协作发展、加快企业家队伍建设等主题提出了不少好的建议。大家一致表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企业的发展,就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专门听取企业的意见建议,实实在在帮助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实际困难,进一步坚定了企业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周强认真听取大家的发言,不时插话交流,重点了解企业经营、管理、销售、创新等方面情况,询问企业还有什么困难需要协调解决,并现场就一些企业反映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周强对全省企业和企业家们为推进新型工业化、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给予充分肯定,向全省企业家致以节日问候;通报了全省今年来经济运行情况,并就新出现的一些经济现象进行了分析。他指出,针对当前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相关部门要认真研究分析,对各位企业家提出的意见、建议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要逐个梳理,切实帮助企业破除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周强指出,省第九次党代会作出大力实施新型工业化带动战略以来,全省上下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决策部署,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取得了显著成效,工业对全省经济的主导作用显著增强,工业综合实力显著提高,国际化进程加快,全社会工业文明素质显著提升。“十一五”期间,全省推进新型工业化积累了丰富经验,主要包括:一是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思路清晰、措施有力;二是抢抓各种发展机遇;三是把科技创新作为主要推动力;四是发挥高素质企业家队伍的领军作用;五是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六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支撑;七是通过政策扶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八是依托重点园区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九是抓产业集群形成集聚效应;十是注重发挥资本市场的支撑作用。要认真总结这些宝贵经验,进一步加快推进全省新型工业化。
周强指出,经过“十一五”的发展,我省工业发展已经明显呈现出一些阶段性特征,包括工业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产业结构加速转型升级,产业集聚集群效应显现,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成为主要推动力,新型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信息化的互动性增强等。综合分析我省人均GDP、三次产业结构比例、工业结构、就业结构、城镇化率等指标判断,我省已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当前,国际、国内都在加快调整科技和产业发展战略,全球范围内的生产要素流动和生产力重新布局,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湖南正全面推进“四化两型”建设,加快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改革建设,都为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同时,当前劳动力供给出现拐点,资源类产品价格面临上涨压力,资源环境约束加大,也对工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既要准确把握我省工业化的阶段性特征,遵循发展的大趋势和长期规律;又要科学分析当前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正确把握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周强强调,必须抢抓机遇,科学应对挑战,坚持“第一推动力”不动摇,推动全省新型工业化迈上新台阶。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强园区建设,着重解决配套问题,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产业集聚集群发展;加快自主创新,推进产学研紧密结合;扩大开放合作,大力承接产业转移,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推进工业绿色发展;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提高工业信息化水平。
周强强调,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最关键的是要落实到狠抓项目建设上。要建立滚动发展的项目库,筛选新型特征明显、骨干支撑作用强的大项目、好项目。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化项目审批程序。加强对项目建设的调度,及时协调解决融资、用地、能源等方面的矛盾。要进一步加强银政、银企合作,支持更多的企业在境内外上市融资,构建多元化的项目建设融资渠道。要进一步加快研究制定各地区的配套工作机制,加大项目落实力度,加速推动我省新型工业化,加快富民强省步伐。(记者 陈亚静)
第三篇:企业家座谈讲话
在市级机关“暖企惠民”大走访企业家座谈会
上的讲话
今天是第六期大走访大落实工作讲坛,也是市级机关“暖企惠民”大走访企业家座谈会。前几期讲坛的主题都是“惠民”,以大会交流发言的传统模式举办,而这期主题聚焦“暖企”,以座谈形式举办,主要基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工作讲坛需要不断创新形式。去年九月在大走访大落实工作讲坛开讲仪式上,郭秘书长就提出讲坛要打破“你讲我听”的传统模式,形式上力求更加活泼,更加新颖的要求。所以今天我们首次以座谈会的形式举办讲坛,大家坐下来谈谈心,相互交换意见,畅谈对大走访的感悟,我想一定能取得更好的效果。二是市级机关走访企业效果并不太理想。今年上半年,市级机关应走访企业1043家,已走访企业641家,企业覆盖率为61.5%,市级机关普遍反映走访企业比走访农户难度要大,主要表现在个别企业对机关
场能够解决的要尽快解决,一些面上共性问题要带回去加强研究,做得不到位的一定要抓紧整改。
2014年,总书记到镇江视察时殷切寄语“镇江很有前途”,这是总书记交给镇江的时代命题。省委娄书记到镇江视察时明确要求镇江要“追赶超越”,而企业正是镇江“追赶超越”的主体力量。当然,我们讲的“追赶超越”不仅是总量、数量上的超越,更应该是技术水平、经济效益、环保低碳、社会责任等全方位的赶超。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镇江作为苏南板块的一员,既不能重复昨天的故事、走过去的老路,也不能不顾自身的特点和优势,走别人走过的路,必须坚持产业强市、对标苏南的目标定位,走自主发展、自主创新的道路,推动产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借此机会,讲三点意见。
一是充分认识当前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宏观趋势。现在科技变革日新月异,新的技术、新的服务、新的商业模式不断涌现。从
组合是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也是经济增长的内在因素。企业家对这座城市的作用不可替代,形成一支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也是“产业强市”的内在要求。首先要坚持创新驱动,准确把握科技发展趋势。华为总裁任正非就曾经谈到:“现在的时代,科技进步太快,不确定性越来越多,唯一的方法是不断创新”。我们要善于利用新技术对企业改造提升,把创新贯穿企业发展全过程各领域,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使企业的发展始终保持活力。其次要不断丰富内涵,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我们要把提升品质、树立商誉放在重要的位置,一步一个脚印,真正把高质量的要求体现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把每一个产品做到极致,甚至做到唯一。最后要具备远见卓识,建立一整套治理体系。我们要探索出适合企业自身要求、发展需求的治理体系,真正建立起符合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年轻人心理特点的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服务企业长远发展。大家都知道,下半年,中美
为,推进机关部门服务企业落地生根,推进高质量发展是我们的神圣使命。机关党建有一个顽症就是“两张皮”,扎实开展“暖企”活动,也是解决这个顽症的良药。市级机关各部门党组织要按照市委“暖企惠民”大走访推进会的要求,按照网格化+组团式走访的要求,实现“暖企”走访的常态化。走访中要注意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协调,注意方式方法,详细了解企业当前最急迫和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及时促进问题有效解决。我想我们是带着一片诚意去的,企业也不会距我们于千里之外。从加强作风效能的角度看,作风效能好不好,企业看得最清楚、感受最直接,也最有发言权。在日常工作中要坚持开门抓效能、公开赛作风,力戒“体内循环”“自我打分”,让企业参与进来、感受得到。要通过多种形式畅通意见征集渠道,广泛征求企业对机关作风效能的意见和建议,有针对性地吸收改进,让作风效能建设更“接地气”,今天的座谈会就是很好的一种形式。要加强行风监
第四篇:李克强十大“强”比喻帮你看懂2014中国经济
2014年以来,中国经济的走向及政策受到极大关注,作为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一言一行同样如此。值得注意的是,在谈到中国经济和经济政策时,李克强使用了大量生动、形象而深刻的比喻。小编对此进行了整理和点评,希望您在笑声中对于中国经济及政策的了解更深一层。
“强”比喻1:铲除“牛皮癣”
2014年,李克强曾经至少两次提到“牛皮癣”。
原声一:对政府性楼堂馆所这个屡治屡犯的“牛皮癣”,必须要加大整治力度,坚决查处,绝不手软!
——3月19日,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落实不得新建政府性楼堂馆所要求的措施时表示。
原声二:这次的审计结果,有些是新问题,但大部分都是老毛病,像‘牛皮癣’一样‘屡审屡犯。这极大地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
——7月2日,李克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部署严肃整改审计查出问题时,用“牛皮癣”比喻审计查出的问题。他要求,对于审计出的问题,不仅要列出整改的“任务清单”,排出“时间表”,逐个“对账销号”,更要建立起整改的长效机制。“各部门的整改工作,不仅要交出‘对账销号’的结果,还要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着力构建长效机制。”
点评:如果“牛皮癣”老揭不掉,就该考虑从体制机制上找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并如总理所言,“构建长效机制”。
“强”比喻2:面子里子
原声:我们的城市亮丽光鲜,但地下基础设施仍是短板。“面子”是城市的风貌,而“里子”则是城市的良心。只有筑牢“里子”,才能撑起“面子”。这是百年大计。
——5月22日,李克强来到内蒙古赤峰市德润污水处理厂在建项目工地,对企业负责人说。
点评:“穿衣服”的老百姓虽然感到“里子”不舒服,但是对于钱花在“面子”还是“里子”上缺乏足够发言权,保障和增强其参与权利是关键。
“强”比喻3:大水漫灌 喷灌 滴灌
原声:必须坚持在区间调控的基础上,注重实施定向调控,也就是保持定力、有所作为、统筹施策、精准发力,在调控上不搞“大水漫灌”,而是抓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更多依靠改革的办法,更多运用市场的力量,有针对性地实施“喷灌”、“滴灌”。这是区间调控方式的深化。
——7月15日,李克强在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上强调,继续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他提出,把握经济运行合理区间,既要关注经济增长,保持今年经济增速在7.5%左右,也要关注物价水平,把物价涨幅控制在3.5%左右,更要突出就业、收入等民生内容。关于如何实施“喷灌”“滴灌”,李克强指出,一要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二要增加公共产品有效供给,三要支持实体经济做强。
点评:大水漫灌的弊病和滴灌、喷灌的好处自不待言,不过水往低处流,大水漫灌的话水会首先流到低处。而要想发挥滴灌和喷灌的高效率高效益,要求条件自然也高。
“强”比喻4:企业“跨过一栏还有一栏”
原声:要继续减少前置审批,让企业放开手脚,不能像赛场上的障碍栏一样,跨过一栏还有一栏。
——7月25日,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全面推进近5个月后,李克强与10位改革后新注册的小微企业主专题座谈。他强调,政府今后要注重对新注册企业的财政支持和金融服务。要把该放的放掉,该管的管住,该扶的扶好。
点评:今年以来,国务院多次出台政策为小微企业减负,但如何使这些利好真正落地,明年见分晓。
“强”比喻5:啃“硬骨头”、驱“拦路虎”
原声:从过去习惯审批“画圈圈”,到不断自我消权,进而创新事中事后监管,这是政府职能转变的一场“自我革命”。今后越向纵深挺进,越要啃“硬骨头”、驱“拦路虎”。必须“痛下决心”,持续协同推进“放权”与“监管”,真正打造现代政府。
——8月19日,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推出进一步简政放权新措施,持续扩大改革成效。会上,他两次用“画圈圈”比喻行政审批。他表示,我们长期以来习惯于“画圈圈”、搞审批,如今职能转变是一场政府的“自我革命”。
点评:有人对市场机制有极大的误解或苛求,认为其可以自动发挥配置资源作用。但纵观中外历史可以看出,市场机制的发挥需要前置性、基础性条件,那就是受到法治化约束的政府的“守夜”。
“强”比喻6:“打呼噜”的沉睡资金
原声:唤醒趴在账上“打呼噜”的沉睡资金,提高结转结余资金使用效率。加强审计监督,严肃查处截留、挪用、滥用财政资金等违规行为。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扩大一般性转移支付比例,增加对革命老区和民族、边疆、贫困地区转移支付。四是开展清理整顿“小金库”行动,取缔各单位形形色色的“私房钱”。
——9月2日,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完善预算管理促进财政收支规范透明的相关意见。会上提出,要大力推进三个“强化”,开展两项“行动”,做到两个“规范”。一是强化预算约束。二是强化预算公开。三是强化国库资金管理。四是开展清理整顿“小金库”行动,取缔各单位形形色色的“私房钱”,堵塞公共资金的“跑冒滴漏”。五是规范税收征管和非税收入管理。六是规范地方政府性债务。
点评:作为政府核心权力和利益,预算权却被部门分割,财政资金“打呼噜”不奇怪。“强”比喻7:中国经济 单科 总分
原声:看中国经济,不能只看眼前、看局部、看“单科”,更要看趋势、看全局、看“总分”。
——9月10日,李克强在第八届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致辞时表示,在国际国内经济出现新常态下,我们保持定力、深处着力,更加关注结构调整等长期问题,并不随单项指标的短期小幅波动而起舞。我们坚持区间调控的基本思路,只要经济增速保持在7.5%左右,高一点,低一点,都属于合理区间。
点评:要下决心把“主科”成绩保住、提上去,其他副科不要太偏科。“强”比喻8:中国经济新“双发动机”
原声:电子商务、小微企业等新业态会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发动机”,可以培育新的成长力。但这并意味着不重视传统产业,“双发”难道不比“单发”更好吗?传统产业要“老树发新芽”,但新芽要成苗,成参天大树。如果有两个“发动机”,不仅会让经济运行平稳安全,而且能行稳致远。
——11月3日,李克强在中南海主持召开座谈会,与专家学者和企业负责人共同“把脉”当前经济形势。李克强表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既要加大力度支持新业态、新产业,又要致力于传统产业的“挖潜开荒”,培育和发展经济增长的“双发动机”。
点评:这两台发动机需要相互协调,力量朝一处使。
“强”比喻9:互联网潮流的“弄潮儿”
原声:互联网发展就像“钱塘潮”一样,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潮流。希望你们继续站在“潮头”,成为互联网潮流的“弄潮儿”、引领者!
——11月20日,李克强总理在杭州会见出席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中外代表并同他们座谈,在会议即将结束时,李克强以杭州著名的“钱塘潮”鼓励参会者。会上,李克强表示,互联网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依托于互联网经济的新兴业态,将会培育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发动机”。他还提出,活力和秩序是互联网的“两翼”,信任和安全是互联网发展的保障。
点评:互联网作为技术创新,其背后更多是制度创新,更是基于人的心灵自由基础上的创新之迸发。
“强”比喻10:“减法”与“乘法”
原声:必须加快创新驱动,以更大力度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在更大范围推广实施试点政策,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创新创业热情的“乘法”,这有利于激发人们尤其是科研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加快创新成果转化,推动高新技术产业成长,打造中国经济发展新动力,促进经济向中高端水平迈进。
——12月3日,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在更大范围推广中关村(8.33,-0.04,-0.48%)试点政策、加快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进一步激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决定加大对农村金融的税收支持,助力“三农”改革发展。
点评:一方面要做政府权力“减法”,另一方面要使政府权力处于法律的制约之下,如此,全面创新创业热情的“乘法”才能显现
第五篇:李克强以改革创新推动中国经济升级发展
李克强在经济形势专家企业负责人座谈会上强调
把压力变动力 化挑战为机遇 以改革创新推动中国经济升级发展
张高丽出席
新华网北京11月3日电 11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座谈会,就当前经济形势和下一步经济工作,听取专家学者和企业负责人的意见建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出席。
来自高校、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和装备制造、电子商务、金融等领域的企业负责人,围绕经济运行和今后宏观政策发表了看法。大家认为,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内矛盾困难增多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保持平稳运行,虽然今年以来增速比去年有所放缓,但全年仍会在7.5%左右的合理区间,结构调整、民生改善等呈现不少亮点,成绩来之不易。李克强与大家就下一步经济发展、宏观经济政策及应对下行压力和诸多挑战等,深入讨论交流。
李克强说,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要善于从纷繁多变的经济现象中把准运行的主脉、更要看清发展的大势,尊重客观规律,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保持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的判断,基于经济增长能够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和物价基本稳定,在发展中使居民收入增加、生态环境改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我们要更加注重用着眼长远的办法解决现实难题,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汇聚新的动能,更多把劲使在提质增效和民生改善上,推动科学发展、升级发展。
李克强强调,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必须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打好发展“持久战”。发展不仅要保持合理的速度、继续做大,更要提高质量效益、着力做强,说到底就是要推动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向中高端水平迈进。根本的还是要靠全面深化改革。推出简政放权、放管结合的进一步措施,做实行政审批、市场壁垒和各种“路障”的“减法”,做好市场空间、创业天地的“加法”,激发市场活力,形成更多机遇,让13亿人民的聪明智慧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充分涌流、大展身手,不仅创造更多社会财富,而且使千千万万的人在公平规范竞争中实现人生价值。
李克强指出,中国经济要行稳致远,必须着眼提质增效,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打造升级版。既要加大力度支持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发展,为它们“培土施肥”,打造中国经济新的“发动机”;又要致力于传统产业“挖潜开荒”,推动高端化、低碳化、智能化改造,促进“老树发新芽”。着力提升农业、制造业、服务业等领域的竞争力,构建区域协同发展的新格局,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用中国经济结构的优化托举发展跃上新台阶。
李克强强调,我们最在乎的是发展背后的民生。持续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也是扩大需求、支撑发展的潜力所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一系列举措带来小微企业、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已经有力地带动了就业的增加。我们还要围绕促进收入正常增长、健全社保体系,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增加公共产品有效供给,推进社会公平正义等,研究推进涉及民生领域的重大改革和发展举措,用改善民生的新成果,兑现发展为民的理念和承诺。
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汪洋、马凯和国务委员王勇参加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