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
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
从业人员应知法守法,维护国家利益和金融安全,履行法利义务,保守国家机密和商业秘密,尊重创造,保护知识产权和专利。实事求是,客观、真实反映银行业金融机构活动信息,拒绝作假。
从业人员应规范操作,认真执行上级指令。执行中如发现可能发生违章违纪行为,或可能导致风险时,应立即向上级报告或超级报告。熟练掌握业务技能,取得任职岗位应具备的资格。
从业人员应遵循公平竞争,恪守“客户自愿”原则。自觉抵制低价倾销、贬低同业、虚假宣传等不正当竞争手段。
从业人员应做到客户至上,诚实守信,优质服务。执行首问负责制,热情接待,语言文明,举止大方。尊重隐私,不因客户性别、肤色、民族、身份等差异而优待或歧视。
从业人员应热心公益,奉献爱心,公私分明,勤俭节约。
从业人员遇到利益冲突,应主动回避。办理授信、资信调查、融资等业务的从业人员,在涉及亲属关系或利害关系人时,应主动提出回避。不从事与本机构有利害关系的第二职业。
从业人员投资股票应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本机构有关规定。从业人员不得利用内幕消息买卖有相关关系的上市公司股票;不得挪用公款和客户资金买卖股票;不得用个人消费贷款(如住房,汽车贷款)买卖股票。
从业人员应自觉抵制欺诈、非法集资及商业贿赂,拒绝黄、赌、毒。在社会交往和商业活动中,廉洁从业,不得接受或给予客户任何形式的非法利益。
从业人员应自觉抵制内幕交易,不得利用内幕消息牟取个人利益,不得将内幕消息以明示或暗示的形式告知他人。拒绝洗钱,及时报告大额交易和可以交易,履行反洗钱义务。
第二篇: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处罚信息管理办法
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处罚信息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银行业金融机构案防长效机制建设,强化银行业从业人员管理,增强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规范从业人员受处罚(处分)信息(简称处罚信息)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从业人员受处罚信息的收集、管理和使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货币经纪公司、消费金融公司、外资银行业金融机构以及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设立的其他金融机构参照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从业人员是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与银行业金融机构签订劳动合同的在岗人员,银行业金融机构董(理)事会成员、监事会成员及高级管理人员,以及银行业金融机构聘用或与劳务代理机构签订协议直接从事金融业务的其他人员(包括邮政代理人员)。
第四条 本办法所称处罚信息是指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在执业过程中受到刑事处罚、行政处罚、党纪处分、内部处分及其他处罚等惩戒措施的信息。
第五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建立从业人员处罚信息管理制度,明确专门部门、专职人员负责处罚信息报送、申请查询和日常管理等工作。
第六条 银监会根据工作需要,组织开发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处罚信息管理系统,收集、管理处罚信息并提供信息查询服务。
第二章 信息报送
第七条 处罚信息以银行业金融机构报送为主,并对所报送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
(一)银行业金融机构应事先以聘用合同、员工守则等形式明确告知从业人员,如有违法违规违纪行为,其处罚信息将报送监管部门,并用于行业内共享。
(二)处罚由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做出的,处罚信息由做出处罚决定的机构报送;处罚由机构外部做出的,由受处罚人员被处罚行为发生时所在机构报送。
人事关系隶属总(分)行,但在下一级分支机构工作以及人事关系在分(支)行,但在总行或上一级机构工作的人员信息,均由该人员人事关系所在机构向银监会或其派出机构报送。
(三)银监会直接监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法人总部人员处罚信息向银监会报送;其余机构及分支机构人员处罚信息,均向所在地银监会派出机构报送。
(四)对于所在地无银监会派出机构的,应通过上级机构转报相应银行业监管机构。
(五)已离职从业人员的责任认定结果,由该人员离职前的任职机构向银监会或所在地派出机构报送。
第八条 处罚信息主要包括:被处罚人姓名、证件号码、处罚机构名称、被处罚行为发生时所在机构名称、被处罚行为发生时岗位、职务、违法违规违纪基本事实、处罚依据、种类、期限以及有关更改信息等。
第九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按照“一人一事一报”的原则,于处罚决定生效后10个工作日内向银监会或其派出机构报送。从外部获取的处罚信息或处罚信息发生变化的,应在获知或信息变更后10个工作日内报送。
第三章 信息使用
第十条 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在审查银行业金融机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要害部门岗位人员任职资格时,须按照“谁受理谁查询”的原则查询从业人员处罚信息,并根据查询结果,依照有关规定决定是否予以核准或是否同意所备案事项。
第十一条 处罚信息供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使用,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招录人员时应向银监会或派出机构申请查询有关处罚信息。
第十二条 银监会或其派出机构应于收到银行业金融机构查询申请后10个工作日内向申请查询机构书面反馈查询结果。
第四章 信息管理
第十三条 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严格遵守保密规定,不得违反规定泄露处罚信息。
第十四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查询拟招录人员处罚信息前,应与其签订“个人处罚信息授权查询使用承诺书”。
第十五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与银监会或其派出机构签订“从业人员处罚信息申请使用查询承诺书”后方可查询有关处罚信息。
第十六条 银监会案件稽查局负责处罚信息的管理协调工作,牵头组织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处罚信息报送管理工作实施监督检查。
第十七条 处罚信息除刑事处罚和金融监管部门作出的取消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终身任职资格、禁止终身从事银行业工作的行政处罚为终身有效外,其他处罚信息保存期限为处罚期限终止日起5年,过期不再提供查询服务。
第十八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严格按要求报送、查询和使用处罚信息。违反本办法瞒报、查询、使用、泄露处罚信息的,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依法采取监管措施,银行业金融机构承担由此带来的法律风险和声誉风险。
附件:1.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处罚信息表(略)
2.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处罚信息表填写说明(略)
3.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处罚信息变更申请表(略)
4.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处罚信息查询申请表(略)
5.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处罚信息查询结果反馈表(略)
6.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个人处罚信息授权查询使用承诺书(略)
7.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处罚信息申请使用查询承诺书(略)
第三篇:河南省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行为守则
河南省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行为守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河南省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行为,提高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夯实合规管理基础,树立银行业良好社会形象,根据《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职业操守指引》及相关规定,并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守则。
第二条 本守则适用于河南省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与银行业金融机构签订劳动合同的在岗人员,银行业金融机构董(理)事会成员、监事会成员及高级管理人员,以及银行业金融机构聘用或与劳务代理机构签订协议直接从事金融业务的其他人员(包括邮政代理人员)。
第二章 基本准则
第三条 遵纪守法,照章办事。牢固树立法治意识和合规意识,知法守法,并自觉遵守本单位各项规章制度。严禁充当资金掮客,参与或变相参与非法集资,严禁参与涉黄、涉黑、涉恐、涉毒、涉毒等违法活动。不得营私舞弊、以权谋私及行贿受贿。积极配合内外部管理、审计、监管等部门或机构依职权和程序进行的各种检查。
第四条 爱岗敬业,勤勉尽职。切实履行岗位职责,兢兢业业,高标准、严要求。对待工作不得推诿、不得延误、不得敷衍,不得擅自将自身工作转交他人。仪容仪表与职业身份及岗位要求相称。
第五条 实事求是,公平竞争。不得恶意贬低竞争对手,损害其他银行或从业人员的声誉。严禁捏造、散布虚假信息进行不正当竞争。求同存异,维护稳定的金融秩序。
第六条 严守保密制度,杜绝泄密。对国家秘密、银行商业秘密、客户信息负有保密责任,不得违法违规泄露秘密信息或以不正当手段窃取他行秘密信息,杜绝因不当行为而泄密。
第七条 廉洁自律,回避利益冲突。严禁利用职务之便违规谋取个人利益。严禁出租出借个人账户,违规与客户发生资金往来,严禁个人经商办企业或在企业兼职、挂职。
第八条 善于学习,熟悉业务。及时了解经济金融政策,熟练掌握岗位业务技能,努力提升业务水平,具备相应岗位任职资格。
第九条 服务至上,了解客户。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全面了解客户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虚心听取客户意见和建议。坚持“首问负责制”,妥善处理客户投诉,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第三章 专业准则 第一节 营销类
第十条 了解客户需求,按规定对客户进行风险评估,妥善保存有关评估记录和相关资料。
第十一条 严格按照制度规定的流程,在配备有录音录像设备的销售专区内销售自有理财产品或代销产品。
第十二条 严禁销售未经本行确认或批准的各类理财计划及产品。
第十三条 与授信申请人、担保人为关系人或有利益冲突的,应主动报告或申请回避。
第十四条 及时、准确、完整地向客户揭示业务可能产生的风险及收益,不得违规做出承诺。第十五条 对客户资料真实性和调查结论客观性负直接责任,不得以资料审核代替实地调查。不得隐瞒客户真实情况,伪造、提供虚假调查信息。
第十六条 不得向客户收取额外费用,不得接受客户赠送的礼品、礼金或股份,不得与客户以口头或书面形式约定利益分成或亏损分担。
第十七条 及时维护业务管理系统,确保客户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得私自使用他人口令进入业务管理系统。
第十八条 关注客户异常状况,及时识别风险预警信号并采取相应防范措施。第十九条 不得教唆、串通客户或接受客户虚构资金用途办理贷款;不得指使或串通中介机构过高评估抵押物价值。
第二十条 不得在发放贷款或以其他方式提供融资时强制捆绑、搭售理财、保险、基金等金融产品。
第二十一条 不得为客户办理没有真实贸易背景的银行承兑汇票。已办理承兑、贴现的各种凭证原件应注明相关交易信息,防止虚假交易及发票重复使用。
第二十二条 不得从事、纵容或配合客户洗钱、内部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第二十三条 原则上应在营业场所办理业务,确需上门服务的,应坚持双人原则,不准单人上门办理续客户签章确认的业务。
第二十四条 审慎与客户签订委托代理协议,严禁违规代理客户办理业务。不得越权或变相越权办理不具备相应资格和权限的业务。
第二十五条 严禁独自或伙同他人挪用、盗取客户交易资金或理财资金。
第二节 运营类
第二十六条 经过特定培训及考核后方可上岗,不得在不相容岗位兼岗或混岗。
第二十七条 严格按照分级授权的规定进行业务审批与授权,不得超权限授权,不得随意转授权。
第二十八条 不得复制、盗用、超权限持有柜员卡(号)、授权卡、密码及公用业务系统用户。
第二十九条 不得以个人名义代客户保管存单、卡、折、有价单证、票据、印鉴卡、U盾、身份证件、支付密码器等重要物品。
第三十条 严禁无视制度规定、无客户支付指令、无合法原始凭证、无上级授权违规办理业务。
第三十一条 不得违规办理账户的查询、冻结及扣划业务。第三十二条 不得空存空取、虚存实取资金。严禁白条抵库或挪用库存现金。第三十三条 严格管理重要空白凭证,严禁擅自印制、套打、销毁重要空白凭证及有价单证。
第三十四条 遵守自助设备业务规定,双人清装钞。定期对自助设备管理人员进行轮岗。
第三十五条 严禁在未审核传票、核实账务的情况下授权、编押、签章或违规在重要单证、函件上加盖印章。
第三十六条 不得以虚假资料开立各类账户或变更账户重要信息、电子银行信息、更换预留印鉴等。严禁为客户提供虚假资金证明。
第三十七条 运营管理人员应按规定检查或督促检查库存现金、重要空白凭证、业务印章等重要物品。对员工违规操作行为应及时制止、纠正、处理。不得授意、指示、强迫员工违规办理业务。
第三节 风险控制类 第三十八条 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及监管要求,坚持风险控制流程完整合规,不得违反程序。
第三十九条 建立风险控制岗位专业人才培养机制,提高风险控制岗位人员业务素质和道德素养,严禁吃拿卡要。
第四十条 严格执行风控管理制度要求,全面、客观、真实、准确地对有关业务进行审查审批,客观公正出具意见。
第四十一条 坚持独立审查审批原则,不受任何外部因素干扰。不得诱使、暗示或胁迫其他风控人员完成或修改业务申报审批材料,干扰其他风控人员独立陈述意见。
第四十二条 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粉饰、包装业务真实情况,掩盖风险事项,不得随意调整风险分类等级。
第四十三条 严禁在审查审批过程中弄虚作假,默认或协助客户提供伪造的、虚假的授信资料。
第四十四条 及时更新授信情况,不得在授信条件发生变化而导致不符合授信要求或未完全落实授信条件的情形下实施授信。
第四十五条 不得与抵债人或中介机构恶意串通,故意高估收取价格或低估处置价值。
第四十六条 不得以虚假拍卖、竞标、竞价或协议转让等方式处置不良资产,不得截留、挪用、侵占、私分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收入。
第四十七条 不得对不符合呆账核销条件的债权或股权采取伪造、篡改、隐匿、销毁材料等手段隐瞒事实真相办理呆账核销,不得擅自放弃债权或将呆账贷款核销处理,不得违反呆账核销保密制度。
第四节 财务类
第四十八条 应保证财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准确完整,不得采取虚构交易情况、变更经济事实、虚假核算、虚列收入或费用等手段弄虚作假。
第四十九条 严格履行保密义务,合规保管、使用各项财务信息。第五十条 严格费用和收入管理,费用开支应遵照财务制度规定,合规审批。不得随意挂账、白条报账。严禁截留、转移、隐匿财务收入。
第五十一条 定期进行财务清查,有效使用各项资产,依法缴纳税金,做好财务计划、控制及分析工作。
第五十二条 严禁伪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其他会计资料,不得提供虚假的会计报告。
第五节 审计类
第五十三条 按照内部审计准则要求,规范审计流程及行为,确保操作合规。第五十四条 保持审计独立性,不得参加影响审计独立性的活动。
第五十五条 坚持审计信息保密原则,未经允许,不得透露有关审计事项的进展和审计结果。
第五十六条 严格遵守审计工作纪律,不得接收被审计单位或人员的吃请、不得接收被审计单位或人员提供的钱财物。
第五十七条 在审计过程中不得隐瞒审计事实,不得掩盖或回避问题真相,不得袒护、包庇被审计单位或人员,不得出具虚假审计报告。
第五十八条 加强对审计业务知识的学习,注重调查研究,跟进银行业务发展趋势,提高风险预判能力。
第五十九条 审计结果的得出应坚持事实清晰、依据充分,不得将问题以大化小或夸大问题。
第六节 银行卡类
第六十一条 严格执行银行卡管理制度,按照规定流程进行银行卡片的领用、保管及发放。
第六十二条 开卡、网上银行及手机银行开立要坚持实名制,严格审核证件,确保申请人开户资料真实、完整。严禁伪造资料内外串通办理银行卡。
第六十三条 加强自助渠道银行卡管理,提高远程审核质效,定期进行银行卡清装卡操作。
第六十四条 严禁违规操作,致使打卡机、加密机、秘钥、写磁机等丢失或被盗。
第六十五条 不得与外部不法分子内外勾结,通过信用卡恶意透支或虚构交易骗取资金。
第六十六条 未经授权不得擅自对账户信息及交易数据进行查询、篡改和破坏。
第六十七条 不得代客户在业务申请表上签名,不得随意更改客户填写的个人信息资料。
第六十八条 如实向客户介绍银行卡产品功能、申请条件和优惠政策,不得随意向客户承诺银行卡核发与否、开卡礼品及授信额度等内容。
第六十九条 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涉或影响银行卡征信审核人员独立审核及授信。
第七十条 不得进行虚假发卡。不得以任何方式转交他人或机构代理发卡。第七十一条 严格执行信用卡呆账核销管理规定,按规定程序和权限进行呆账核销,不得核销不符合条件的呆账。严格执行呆账核销后的后续催收和管理手续。
第七节 科技类
第七十二条 应通过信息安全、科技风险和保密知识培训,并接受任职资格审查,签署保密协议和安全协议。
第七十三条 按不同保密级别、保存期限分类妥善保管系统、数据、电子文档等介质文件,并对其安全性负责。
第七十四条 按照软、硬件的销毁和报废管理流程,记录报废内容及工作过程,确保敏感信息不被泄露。
第七十五条 强化对网络运行状态的监控,定期评估系统运行状态,优化系统性能。对信息系统的变更和其他重大操作,应制定应急措施和回退方案,保障网络和系统安全运行。
第七十六条 发生突发运行事件时,应遵循本单位应急管理规定处置,及时报告事故状态,作好记录、分析和跟踪。故障处置时,不得使用未授权或违规软件对计算机系统进行修复。
第七十七条 及时更新升级防病毒软件,定期检查防病毒服务器管辖范围中客户端与防病毒服务器的联通机及客户端病毒感染状况。出现异常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应对。
第七十八条 按照要求配置硬件、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及应用软件,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第七十九条 定期对信息数据实施备份并进行质量检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准确性。第八十条 严格落实劳动保护、安全生产、消防等规定,相关从业人员要熟悉防抢劫、防盗、防火、防爆炸、防群体闹事(挤兑)、防治安案件、紧急疏散及防自然灾害(地震、水灾、台风)、停水、断电等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第八十一条 严格执行内部治安保卫规定,加强监控终端的调阅及密码管理,不得擅自拆除、挪用监控、报警、消防等安防设备,不得删改或者扩散监控影像资料、报警记录。
第八十二条 按规定保管使用营业网点大门钥匙及布放密码,不得违规对报警装置进行撤防。
第九类 管理类
第八十三条 加强管理知识和业务知识学习,增强业务素质,提高工作组织和协调能力。
第八十四条 以身作则,当好表率。充分了解员工真实想法,关心员工职业生涯发展及日常动态,关注员工异常行为。
第八十五条 规范检查管理工作,不得掩盖、隐瞒重大问题,发现重大问题及时报告做好整改。
第八十六条 坚持公开招标,集中采购。不得利用职权操纵、干预建设工程投标、大宗物品采购、科技项目开发等集中采购事项。
第八十七条 执行民主决策,严禁个人决定重大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大额资金运作、资产处置、财务资源分配等重大事项。
第八十八条 遵守规范操作,不得授意、指示、强令或纵容下属违规经营、违规操作,不得侵犯员工的合法权益。
第八十九条 严禁利用职务或职务上的便利,为本人或特定关系人谋取利益。第九十条 严格授信管理,不得利用职权操纵、干预、影响授信审查、审批及发放等工作。
第九十一条 遵守财务管理制度,严禁账外经营或设立、使用小金库。第九十二条 坚持廉洁自律,不得索取、接受下属单位、个人及其他与行使职权有关系的单位和个人的礼金、购物卡、会员卡和贵重物品等。
第九十三条 严格按规定上报和处置重大案件、重大事故、重大违规及重大损失。
第十节 其他类
第九十四条 严格按照规定刻制、使用、更换、停用、收缴或销毁印章。第九十五条 严格按照规定拟制、传输、收发、管理、使用公文。严禁伪造、变造公文。严禁盗用他人身份使用办公自动化系统,从事违法违规活动。
第九十六条 严格按照规定保证各类档案资料的完整性、合规性,严禁伪造、变造、涂改、损毁档案信息。按时将档案资料移送档案管理部门,不得违规调阅、提供、交接档案。
第九十七条 严格执行招聘录用、考核管理等规定,不得审批录用不符合招聘条件的人员,不得违规修改员工考核结果,不得违规进行职务评定,聘任及晋升等工作。
第九十八条 严格执行薪酬管理相关规定,严禁截留、扣发、挪用员工工资。严禁虚报信息骗取绩效工资、费用或专项奖励。
第四章 附则
第九十九条 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按照本守则,加强员工行为管理。第一百条
本守则由河南银监局附则解释,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四篇: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职业操守指引
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职业操守指引
第一条
为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以下简称从业人员)职业操守,提高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维护银行业信誉,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
本指引所称从业人员是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与银行业金融机构签订劳动合同的在岗人员;银行业金融机构董(理)事会成员、监事会成员及高级管理人员;以及银行业金融机构聘用或与劳务代理机构签订协议直接从事金融业务的其他人员。
第三条
本指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含外资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和境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委派到国(境)外分支机构、控股、参股公司的从业人员。
第四条
从业人员应当学法、懂法、守法,保守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金融安全。
从业人员应当依法、客观、真实反映银行业金融机构业务信息。
第五条
从业人员应当具备岗位任职资格或能力,熟嫉掌握业务技能,自觉遵守行业自律制度和本单位规章制度,合规操作;对已发生的违法违规行为或尚未发生但存在潜在风险隐患的行为,应当按照相关报告制度规定,及时报告。
第六条
从业人员应当遵循公平竞争、客户自愿原则,不得从事违规揽存、低价倾销、贬低同业、虚假宣传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第七条
从业人员应当尊重客户,了解客户需求,依法保护客户权益和客户信息。
从业人员应当对客户如实详细提示产品的特点和风险,切实保护客户权益;不得采取隐瞒或误导等不正当手段,损害客户权益。从业人员应当执行首问负责制,诚待客户,语言文明,举止大方,提供优质服务。
从业人员不得因国籍、地区、肤色、民族、性别、年龄、宗教信仰、健康情况或其他因素等差异而歧视客户。
第八条
从业人员应当关爱社会,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履行社会责任,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珍惜资源,抵制铺张浪费。
第九条
从业人员应当公私分明,秉公办事,不得谋取非法利益。
从业人员应当遵守国家和本单位防止利益冲突的规定,在办理授信、资信调查、融资等业务涉及本人、亲属或其他利益相关人时,主动汇报和提请工作回避。
从业人员未经批准不得在其他经济组织兼职。
从业人员应当有效识别现实或潜在的利益冲突,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第十条
从业人员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单位有关进行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的规定,不得利用内幕信息买卖资本市场产品;不得挪用本单位资金和客户资金或利用本人消费贷款买卖资本市场产品。
第十一条 从业人员应当遵守禁止内幕交易的规定,不得利用内幕信息为自己或他人谋取利益,不得将内幕信息以明示或暗示的形式告知他人。
从业人员应当拒绝洗钱,及时报告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履行反洗钱义务。
第十二条 从业人员应当自觉抵制并积极向有关部门举报商业欺诈、非法集资、高利贷和黄、赌、毒活动。
从业人员在社会文往和商业活动中,应当廉洁从业,自觉抵制商业贿赂及不正当交易行为。
第十三条 从业人员应当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与时俱进,追求新知,提升素质,完善技能。
第十四条 董(理)事会成员、监事会成员和高级管理人员除遵守第四条至第十三条所列内容外,还应当遵守以下职业操守。
(一)认真执行国家方针政策,恪守职业道德,服从国家宏观调控,维护大局。科学管理,公道正派、作风民主,坚持原则。
(二)严格执行国家关于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等规定。
(三)严格执行国家关于薪酬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负责制定本单位稳健的薪酬管理制度,并认真组织实施。
(四)忠实履行决策、监督和经营管理职责,组织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谨慎用权,防范风险。
(五)以身作则,自觉遵守本指引并承担组织本单位从业人员学习、遵守本指引的责任。
(六)知人善任,任人唯贤,关心员工职业生涯发展,培育团队意识。
(七)适度参与公共活动,防止违法及不良行为,不得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或输送非法利益。
(八)优化流程,精细管理、重点监控,明确本单位关键岗位特殊职业操守并组织关键岗位从业人员学习、遵守。
第十五条 本指引是从业人员职业操守的标准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和行业自律组织应当依照本指引制定或者修订本单位(行业)员工具体职业行为规范。
第十六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将从业人员遵守本指勃的情况纳入反腐倡廉建设、合规和操作风险管理、员土教育培训和人力资源管理范围,定期评佑,建立持续的评价和监督机制。
第十七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将本指引和本单位员工职业行为规范以适当形式告知社会,接受监督。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对模范遵守本指引的从业人员给予奖励,对违反本指引的从业人员进行相应处置。
第十八条 银行业监管机构应当将董(理)事会成员、监事会成员和高级管理人员执行本指引的情况纳入任职资格管理范围。
第十九条 银行业协会、信托业协会及财务公司协会等行业自律组织,可以依据本指引对会员单位贯彻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估。
第二十条 本指引由中国银监会负责解释和修订。
第二十一条 本指引自公布之黔起生效。《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职业操守指引>的通知》(银监发[2009]12号)同时废止。
第五篇: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职业操守指引
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职业操守指引(2010 年 8 月)
第一条 为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以下简称从业人员)职业操守,提高从业人员职 业道德和业务素质,维护银行业信誉,制定本指引。与银行业金融机构签订劳动合同的
第二条 本指引所称从业人员是指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在岗人员,由行政机关、有关部门任命(推荐任命、聘用)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董(理)事、监 事及高级管理人员,以及银行业金融机构聘用或与劳务代理机构签订协议直接从事金融业务的 其他人员。
第三条 本指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从业人员(含外资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 员)和银行业金融机构委派到国(境)外分支机构、附属公司的从业人员。
第四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将从业人员遵循本指引的情况纳入合规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范 围,定期评估,建立可持续的评价和监督机制。第五条 从业人员应知法守法,维护国家利益和金融安全。履行法律义务,保守国家机密和 商业秘密。尊重创造,保护知识产权和专利。实事求是,客观、真实反映银行业金融机构活动 信息,拒绝作假。第六条 从业人员应规范操作,认真执行上级指令。执行中如发现可能发生违章违纪行为,或可能导致风险时,应立即向上级报告或越级报告。熟练掌握业务技能,取得任职岗位应具备 的资格。
第七条 从业人员应遵循公平竞争,恪守“客户自愿”原则。自觉抵制低价倾销、贬低同业、虚假宣传等不正当竞争手段。第八条 从业人员应做到客户至上,诚实守信,优质服务。执行首问负责制,热情接待,语 言文明,举止大方。尊重隐私,不因客户性别、肤色、民族、身份等差异而优待或歧视。第九条 从业人员应热心公益,奉献爱心,公私分明,勤俭节约。
第十条 从业人员遇到利益冲突,应主动回避。办理授信、资信调查、融资等业务的从业人 员,在涉及亲属关系或利害关系人时,应主动提出回避。不从事与本机构有利害关系的第二职 业。
第十一条 从业人员应自觉抵制欺诈、非法集资及商业贿赂,拒绝黄、赌、毒。在社会交往 和商业活动中,廉洁从业,不得接受或给予客户任何形式的非法利益。不得利用内幕信息牟取个人利益,不得将内幕信
第十二条 从业人员应自觉抵制内幕交易,息以明示或暗示的形式告知他人。拒绝洗钱,及时报告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履行反洗钱义务。第十三条 董(理)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除了遵守第五条至第十二条所列内容外,还应 遵守以下职业操守指引。
一、认真执行国家方针政策,恪守职业道德,服务国家宏观调 控,维护大局。善于管理,公道正派,作风民主,坚持原则。履行社会责任。
二、忠实履行受托人责任和经营管理职责,组织制定科学发展战略,科学决策,谨慎用权,防范风险,远离职务犯罪。
三、以身作则,自觉遵行本指引并承担组织从业人员遵行本指引的义务。
四、知人善任,任人唯贤,关心员工职业生涯发展,培育团队意识。
五、适度参与公共活动,远离违法及不良行为,不得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或输送非法利 益。
六、细化管理,重点监控,明确本机构关键岗位特殊职业操守并组织关键岗位从业人员遵 行。银行业金融机构和行业 第十四条 本指引是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职业操守的标准要求。自律组织可依照本指引修订或者制定本机构(行业)员工相关规范。
第十五条 本指引由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并修订。第十六条 本指引自公布之日起生效。发布部门: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发布日期:2010 年 08 月 实施日期:2010 年 08 月(中央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