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十一师说.doc公开课教案
三十一师说
韩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说”这种文体的知识。
(2)正确理解本文的思想观点。
(3)掌握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4)掌握 “师、传、从”等文言实词和 “之、其”等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能力目标
(1)分析评价本文的思想观点。
(2)掌握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背诵全文。
3、情感目标
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二、重点难点
1、文言实词、虚词的掌握。
2、本文的思想观点。
3、正反对比的论证。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授课人:杜云
授课时间:2010年11月23日
四、教学内容
第1课时
(一)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宇退之,河阳人,祖籍河北昌黎,世称 “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死后溢 “文”,故世人又称 “韩文公”。少小孤苦,由兄嫂抚养长大。20岁入长安,三次考进士不中。792年,第四次参加考试,登进士第。802年任国子监四门博士,从此正式步人仕途。后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
(二)关干古文运动及本文写作背景
六朝以来,骈文盛行,写文章不重视思想内容,讲求对偶声韵和词句华丽,尽管也产生了一些艺术成就很高的作品,却导致了文学创作中浮靡之风的泛滥。这种风气,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在唐代,韩愈不是第一个提倡 “古文”的人,却是一个集大成者。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 “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掘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本文第4段他赞扬李蟠 “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的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韩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询、苏拭、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师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是他35岁时在长安任国子监博士时写的。柳宗元很推祟这篇文章,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论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 《师说》,因抗颜(端正容貌)而为师,世间群怪聚
骂,指目牵引,而憎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由此可见,《师说》是针对时弊而写,作者在文中阐述了老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突破了孔子学说的框框,具有进步意义。
(三)整体感知
1、本文标题“师说”是“说说老师”的意思吗?
[明确]不是。“说”是一种议论文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以前学过的《捕蛇者说》、《马说》等都属于这类文体。“说”古文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就可按 “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的意思应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2、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理解本文的写作思路。
[要点]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接着提出教师的职责范围、从师的必要性和从师学习的原则。第二段提出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接着从三方面进行正反对比论证,批判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论证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从反面阐明从师的重要性,论证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第三段提出分论点:“圣人无常师”。以孔子的言行为例阐明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从师学习的原则,从正面论证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第四段说明写本文的缘由,仍紧扣中心论点赞扬李蹈 “不拘于时”“能行古道”的精神。
(四)知识要点的学习及目标完成过程
1、归纳整理文言知识
(1)找出文中的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明确]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古:求学的人;今:有专门学问的人。
古:小的方面学习;今:小学校。
古:两个词,从,跟从,而,而且;今:是一个表因果关系的连词。古:不一定;今:用不着,不需要。
(2)一词多义。
“师”这个词在文中出现26次,请对它的意义和用法进行归纳整理。
[明确]
①作名词,有两种情况:
作“老师”讲。例:古之学者必有师
作“专门技艺人”讲。例: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②作动词,有三种情况:
作“学习、效法”讲。例:吾师道也
作“从师”讲。例: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作“以„„为师”讲。例:吾从而师之
“之”字在文中出现25次,对它的用法归纳整理。
[明确]
①作代词,有两种情况:
指代人或事物。例:择师而教之
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例:巫医乐师百工之人②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例:古之学者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例: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表示宾语前置。例:句读之不知
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例: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补充]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作代词,指代自己。例:君将哀而生之乎作助词表定语后置。例:蚓无爪牙之利
作动词,“到”、“往”。例:吾欲之南海
“其”字在文中出现17次,请归纳整理其意义和用法。
[明确]
①作代词,有四种情况:
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例: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复指,作主语。例: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作兼语。例:余嘉其能行古道
作定语。例: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②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
表猜测。例: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表感叹。例: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多么)
本文中,还有儿个词也是一词多义的,请解释。
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道: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余嘉其能行古道
无:孰能无惑
是故无贯无贱,无长无少
圣、愚: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明确]
惑:疑难问题,名词
糊涂,形容词
道:道理,名词
风尚,名词
I道路,名词
无:没有,动词
无论,连词
圣、愚:圣人;愚人,名词
圣明;愚蠢,形容词
(3)特殊句式。
请找出下面这些文言特殊句式的例句并翻译,①判断何
②被动词
③宾语前置句
④介词后置句
⑤省略句
[明确]
①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译: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②不拘于时译:不被时俗束缚。
③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译:不通晓句读,不能解决疑惑。
④师不必贤于弟子译: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
⑤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译: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2、背诵课文。
[指导]背诵线索提示。
观点(“古之学者必有师”)——师之责(“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求知规律(“人非生而知之”)——择师标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三组对比(古圣人从师,今众人耻学;其身耻师、替子择师:“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士大夫之族”)——新师道观(“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写作缘由。
(五)小结
本文是篇千古佳作。其思想内涵在当时是很深刻的,有些观点就是在今天看来也很有现实意义。本文文言知识丰富、典型。所以,学习本文一定要注意在理解的基础上流利地背诵全文。
第2课时
(一)知识要点的学习及目标完成过程
1、在上节课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理清本文的层次结构。
[明确]
第l段,正面阐述教师的作用、从师的必要和择师标准。本段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第1句),阐述教师的作用。作者用六个字概括了教师的三个作角:“传道”、“受业”、“解惑”。
第二层(第2、3句),阐述从师的必要。作者从反面指出,“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说明有惑必须从师。
第三层(第4-6句),阐述择师的标准“第6句是本段的结论,也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概括地提出了择师的标准。
第2段,运用对比的方法,批判 ”士人夫之族“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本段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第1、2句),慨叹师道不传,指出师道不传的危害。这一层承接上文从师的标准,并领起下文对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的批判。
第二层(第3-5句)把”古之圣人“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耻学于师对比,指出”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的原因。
第三层(第6-8句),把习句读从师与惑而不从师的现象对比,批评”今之众人“"小学而大遗”的不明智的作法。
第四层(第9-13句),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与士大夫之族讥笑相师对比,批评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恶习。
第3段,以孔子从师的范例,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和“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道理。
第2段和第3段,分别从反面和正面阐明了“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中心论点。
第4段,说明作 《师说》的原因。继第3段引“古之圣人”孔子从师的范例之后,后生晚辈从师求学的范例,对李蟠是勉励,对当时求学的人是号召。
2、研读第一自然段,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1)人为什么要从师?
(2)作者认为从师的标准是什么?
[明确]
(1)①学者必有师;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③人非生而知之者。
(2)无贯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研读第二自然段。
本段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论述了“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请具体分析,填写下表。
分论点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论据(三组对比)正确态度 错误态度 作者的议论
与总论点关系
[点拨]在本段里,作者运用三个事实,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一个比一个深刻地批判了“今之众人”(指上层“士大夫之族”中的一般人)、“士大夫之族”、“君子”。“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因此,“圣益圣,愚益愚。”这是第一个对比。“彼童子”之“句读之不知”,则“师焉”,而自己“惑之不解”,则 “不焉”,此 “小学而大遗”,这是第二个对比。“君子不齿”的“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善学习,而君子们则认为“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导致 “师道之不复”,这是第三个对比。这三个对比,前两个同第一段从师学习的必要性的论点紧密联系,第三个则同从师学习的原则的论述
前后呼应。
[明确]
分论点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论据(三组对比)正确态度 错误态度 作者的议论
1、古圣人与今众人(纵比)古之圣人从师而问 今之众人耻学于师 圣益圣愚益愚其皆出于此乎(反话)
2、对其子与对其身(自比)爱其子择师而教 于其身耻学于师 小学而大遗吾末见其明也(否定)
3、百工之人与士大夫(横比)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群聚而笑之 师道不复,智反不能及,其可怪也钦(讽刺)
与总论点关系 从批判反面现象中进一步阐明总论点
4、研读第三自然段。
[讨论]上面第一、二段从正反两个方面阐述了要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第三段又是从什么角度来进一步阐述要从师学习的道理的呢?
[要点]第三自然段举当时备受尊崇的圣人孔子为例,进一步论证论点,使文章有极大的说服力。“圣人无常师”,孔子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既说明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也说明了从师学习的原则,而且为第一段“古之学者必有师”,第二段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提供佐证,事例选得非常精当,是典型的举例论证方法。
5、研读第四自然段。
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
[明确]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 “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通过赞扬李蟠倡导从师。
6、试摘录作者关于老师的职能、从师学习的必要、择师的原则等方面的精辟论述,体会其深刻含义。
[要点]关于老师的职能:“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把教师的职责从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扩大到“传道受业解惑”,这在当时是一个了不起的迸步,并意味着不仅 “童子”要从师学习,所有有志于学问的成年人都要从师学习。
关于从师学习的必要:“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否定“生而知之”,明确 “学而后知”。严正批驳了上层“士大夫之族”宣扬的血统论和经验论,具有积极意义。
关于择师原则:“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此而已。”针砭了当时上层社会只看门第高低,不重真才实学的恶劣风气,提出了全新的择师观念。
7、谈谈本文的语言特色。
[明确]
())排比对偶句。
韩愈的散文素以气势充沛、笔力雄放著称,这体现在多用排比和对偶句式上。他的这种风格,在本文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 “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古之圣人„„”,“今之众人„„”这种句式的连用,形式整齐,气势飞动,增强了表现力。
(2)连珠句。
连珠,又称顶针、蝉联,即用上一句的结尾字,作下一句的开头,首尾相联,“历历如贯珠”。本文这样的句式很多,如开头的几句:“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
这种句式的运用,加强了句子之间的连接,使论述环环相扣,严密紧凑。
(3)丰富的语气表达。
丰富的语气表达,可以增强文章的生动性,本文在这方面是相当成功的。如用“磋乎”“呜呼”这样的语气词加强感叹,用“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这样的摹状语句有声有色地描绘“士大夫之族”的神态,用“如是而已”这样的限止语句表示结论的无可置疑。文章的第二段,一连用了三组对比揭示 “耻学于师”的不明智,得出的结论是一样的,但语气却各不相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是疑问语气;“小学而大遗,吾末见其明也”,是判断语气;“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是感叹语气。这种错综变化的语句,便议论更生动,说理更深刻。
(二)小结
本文讲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哪些对我们今天有借鉴意义?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识?
[明确]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师的职责,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强调学而知之,必须从师学习,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励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但作者所说的“道”,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之道,所说的“业”,是 “六艺经传”,与我们所讲的“道”和“业”的内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的见识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轻视劳动人民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偏见。
第二篇:师说 公开课教案
一、导入 师:
柳宗元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的一段话“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
在唐朝中期,门阀之风依然盛行,一些贵族子弟凭借出身门第天生就是统治者,在他们眼里知识学养毫无价值,自然更不把从师学习放在心上——据柳宗元介绍,如果有人从事学习,就会“哗笑之”。这时候一位大文学家拍案而起,用一篇力作抨击这种腐朽风气。此文一出,士林哗然,这位作者被士大夫阶层视为异类,视为狂人。此人就是唐朝大文学家韩愈,这篇奇文就是我们今天共同学习的《师说》。
师:注意题目中的“说”,是一种文体,可以议论,像《马说》;可以叙事,像《捕蛇者说》,但总体为了说理,属于议论文。
师:请同学们放开声音自由读一遍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的停顿读好。
2、共同研习课文内容(1)
【问题一】这篇文章为谁而作?何以见得?文中有没有信息?(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明确)
【明确】“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从课文的最后一段可以得出答案,韩愈的这篇《师说》是写给一个叫李蟠的十七岁小伙子的。
【问题二】一代文学宗师为什么要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伙子写下这一篇流芳千古的名篇佳作——《师说》? 【明确】可以总结为三个原因: ① 李蟠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② 他不拘于时,学于余 ③ 能行古道 【教师点拨】
以上三个方面都是原因,当时“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人也许不多,但一定还有其它的,为何只选择了李蟠?“学于余”,我们说向韩愈这样一个文坛领袖学习应该是求之不得的事,韩愈有必要为他写文章吗?所以说根本的原因是不拘于时和能行古道。
【问题三】文末说“余嘉其能行古道”,所谓的“古道”指的是古人从师之道,古人从师之道是什么?课文体现在哪里?
(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第一、三两段,相互讨论完成答案,教师总结明确)【明确】古人从师之道——古之学者必有师且无常师 【点拨分析】
课文的一、三两段中韩愈谈到了古人的从师之道,可以总结它的核心为“古之学者必有师”“圣人无常师”,古代的知识渊博之人必定有自己的老师,正如韩愈所说的“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同时古代的圣人不仅向老师学习,还“无常师”,向各种人甚至一些远不如他的人请教和学习,自然让我们想到了孔子的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且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问题四】古人如此的注重从师学习,那么择师的原则是什么?(原文语言回答)【明确】择师的原则:
①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②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点拨分析】
韩愈阐述古人从师之道,其真正的意图是引出对择师原则和标准的阐述,作者认为择师的原则是不分高低贵贱,年长年幼,道存在的地方就存在老师,同时,作者打破传统观念,认为老师不一定要比学生强,学生也不一定比老师差,只要他有我比不上的地方,他就是做我的老师,详细地展现了择师的原则。【延伸小结】 以上是古人的从师之道,也是韩愈对于从师的观点,许许多多的成功者正是得益于这种古道,才成就了他们的辉煌,相信这对于我们每个人都会有所启发的。【问题五】前面说过,韩愈为李蟠写文章的主要原因还有一个:不拘于时,即不被当时的社会风气所拘束。当时的社会风气是怎样的呢?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来分析并批判这种风气的?运用了什么论证手法?(引导学生自读课文第二段,讨论明确)【明确】
①社会风气——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耻学于师
②作者运用正反对比论证的手法,从三个方面批判了当时的社会风气,总结表格如下:
对象 从师的态度 结果 观点 “今众人” “耻学于师” “愚益愚” 通过正反对比,论证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古圣人” “从师而问” “圣益圣” 2 于其子 择师而教之 小 学 于其身 耻师 大 遗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智不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士大夫之族 曰师曰弟子„„群聚而笑之
【点拨分析】
作者在课文的第二段给我们展示了当时“耻学于师”的不良社会风气,并通过三组正反对比,论证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从而批判了“耻学于师”的不良社会风气。此段中韩愈用了大量强烈语气的句子,来表明了自己的对“耻学于师”这一社会风气的不满和痛心,如:“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等,朗读时注意语气。(2)引导学生体味收获,教师小结课文内容
全文通过对师的讨论,表达了作者对古人从师之道的赞扬,对“耻学于师”的社会风气的无情批判。我们深切体会到作者那因“师道不传”而痛心疾首的情感的同时,也为这位伟大文豪非凡的斗争勇气和正直的品行所倾倒。
五、思绪拓展
【问题设计】虽然文章说,这篇文章是写给那个叫李蟠的学生的,可是读到这里我们还会只是这样看吗?他还是写给谁看的呢?
【点拨】这个问题可以从韩愈《师说》一文当时的现实意义及长远影响来谈,学生可以展开思维,拓展想象空间。
【明确】可以说,韩愈的文章还送给以下的两种人:
① 写给当时那些不愿学习的士大夫阶层看的。提醒他们改掉这种坏习惯,否则后果会很严重。再读文章最后一段文字,我想我们就不难理解韩愈写这篇文章的感情了,那种社会风气造成的忧心如焚是远远超过李蟠个人勤学好问带给自己的喜悦的。(再读课文最后一段)
② 1200多年过去了,今天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人在重复着唐人同样的错误,社会上不尊重教师的现象比比皆是:家长袒护孩子,辱骂老师;学生课堂和老师顶嘴甚至围攻老师;学生在路上碰见老师却形同陌路„„,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篇文章何尝不是写给今天的我们的呢?
正是这种穿越时空的恒久价值,使这篇文章历久弥新,成为经典。同学们,反思自己吧,让中华民族的美德在我们身上发出更耀眼的光芒。
六、作业布置
1、背诵全文
2、试说说作者的观点在当时有哪些进步意义,在今天仍有什么借鉴作用。
韩愈是谁?他是唐宋八大家的带头大哥,大哥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在这一段里面韩愈严厉地扇了哪些人的巴掌?请同学快速地阅读语段,看看这一段里面出现了哪几类人? 生(阅读、找人)
师: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这一段里面出现了几种鸟? 生:三种鸟:今之众人、爱子耻师的家长、士大夫之族 师:三种鸟,几类人呢?
生:两类人:古之圣人和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师:三鸟二人最可恶的最是士大夫,他们不学无术、酒囊饭袋、脑满肠肥,却露出黄牙耻笑那些悬梁刺股的人真是躺在茅坑边睡觉——不知臭用什么方法让士大夫知道自己有多臭?
师:分三组进行对比,进行PK最先进行PK的是哪一组? 生:古之圣人和今之众人
师:以孔子为代表的圣人,他们身上有什么闪光点?
生: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他们的才华高,但还要从师学习师:“也”表句中停顿,“焉”语气词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跟从老师而请教
生:(记)“也”表句中停顿,“焉”语气词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跟从老师而请教
师:圣人学习的态度是很认真不是有个成语叫“三月不知肉味”孔子在齐国学习、欣赏《韶》乐音乐很好听,孔子很入迷他三个月吃肉都感觉不到肉是美味的东西,整个心思都放到音乐里面去了孔圣人是三月不知肉味,而今之众人呢,他们是零秒钟不知肉味东坡肉太好吃,红饶肉也不错,回锅肉太难吃了 生:(笑)
师:×××,请你到前面来翻译句子
生:(翻译: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师:(订正)众人:指一般人,古今异义“也”句中表停顿“而”表转折关系“耻”意动用法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 生:(记)众人:指一般人,古今异义“也”句中表停顿“而”表转折关系“耻”意动用法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 师:圣人本来IQ高、学问好、再学习,那就不是人是神了,一般人本来IQ低、学好少,再耻学,那就不是人是人的祖宗猿猴了都是炎黄子孙,差距咋就那么大呢?请听韩愈分解“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所以”古今同义,表原因“其”,副词,表推测语气,相当于“大概”“或许”的意思
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能成为愚人,大概都出于这个原因吧?
生:(记)“所以”古今同义,表原因“其”,副词,表推测语气,相当于“大概”“或许”的意思 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能成为愚人,大概都出于这个原因吧?
师:韩愈认为两种截然不同的学习态度决定了圣人与众人之间的巨大差距孔子更加孔子,愚公更加愚公 生:(笑)
师:有一则公益广告,一位年轻的妈妈劳累了一天,晚上睡觉前端来一盆热水给婆婆洗脚婆婆心痛地说:“忙了一天啦,歇会儿吧”儿媳妇说:“不累”这一切被小孩子看到了,过了一会儿小孩子吃力地端着一盆水从过道走来,说:“妈妈你也洗洗脚”年轻的妈妈望着懂事的孩子会心地笑了这是有一句画外音说:“其实,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生:(点头)
师:父母应该努力成为孩子的榜样、孩子的偶像课文里面的童子的父母是童子的偶像吗? 生:不是 师:为什么?
生: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焉 师:×××,请你到前面来翻译句子 生:(翻译)
师:(订正)“身”,自己“耻”意动用法,以„„为耻(人们)爱他们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呢,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耻,真实糊涂啊!
生:(记)“身”,自己“耻”意动用法,以„„为耻(人们)爱他们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呢,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耻,真实糊涂啊!
师:在这里韩愈把家长的两种做法进行对比:择师教子,己不从师这些家长也是孩子的“呕像”:呕吐的对象 生:(笑)
师:这样的家长现在还有吗? 生:有
师:有的家长自己成天在家里搓麻将,她还好意思对刚放学的孩子说:“大宝,放学了?吃个苹果,你就赶快进屋写作业妈再搓几次就做晚饭”这样的父母是教育不好孩子孔子不是说吗?“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但现在的父母选择老师的眼光很好,都知道想尽办法把孩子送到温岭中学来读书有没有考上了温岭中学父母却把孩子送到职教城的事情? 生:(笑)没有
师:现在虽然有些家长对自己要求不言,但是挑老师的眼光都很好课文里面那些童子的家长的眼光怎样? 生:不行 师:拿出证据?
生: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师:这是啥眼光,还不赶快去医院换眼角膜 生:(笑)师:你们要是碰到这样的家长就笑不起来了“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整个句子是个判断句: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他们读书,帮助他们学习断句的,不是我所说的能传授那些大道理,解答那些疑难问题的
生:(记)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他们读书,帮助他们学习断句的,不是我所说的能传授那些大道理,解答那些疑难问题的
师:在韩愈看来学习句读是小儿科,教句读的人不是真正的老师,而是幼儿园阿姨“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什么句式? 生:宾语前置 师:怎样翻译?
生:(一方面)不通晓句读,(另一方面)不能解决疑惑
师:“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有的(句读)向老师学习,有的(疑惑)却不向老师学习
生:(记)“不”通“否”有的(句读)向老师学习,有的(疑惑)却不向老师学习
师:不该学的去学,该学的不去学所以韩愈一声叹息:“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小学”不是方城小学、太平小学,而是古今异义,小的方面要学习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不学,我没有看出这些人是明智的
生:(记)“小学”,古今异义,小的方面要学习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不学,我没有看出这些人是明智的
师:韩愈的有些观点值得商榷,例如他说句读是“小学”古代的文章原来是没有标点符号的,如果你不会断句根本就看不懂文章,甚至会把句子的意思理解反了有个故事,是说有个读书人习惯读破句,念白字有个当官的凡是字他都不认识,于是就这个书生去帮忙由于不识字,碰到任何事情他都要问问书生有一天抓到一个偷钟的人,当官就问书生该怎么处置书生有学问,就用《论语》里面的话回答:“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当官的一听:夫子之盗钟,恕而已矣好吧,既然孔圣人都这么说,我就放人其实,曾子是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老师的道,就是忠恕罢了)
生:(笑)想不到读破句还可以救人性命但有时候读破句要人姓名过了几天,当官的又抓到一个偷席子的,问书生怎么处置书生又引用《论语》里面的话问答:“朝闻道夕,死可矣”当官的一听:“朝闻盗席,死可矣”好,那你就不要怪我,这是孔圣人说的,于是当官的立即把偷席子的人处死了句读关系到人的性命,怎么能说是“小学”呢?
师(笑)陶渊明有两句诗: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一起分析其中的疑难问题,这就是学习所需要的一种团队精神,课文中哪类人具有这种精神 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师:巫婆神汉、乐师和各种工匠,他们是最可爱因为他们“不耻相师”,“耻”什么用法?
生:“耻”意动用法,以„„为耻
师:巫婆神汉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八荣八耻”学得很好 生:(笑)
师: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地位很低,按照元朝的制度,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教师的地位很低连娼妓都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地位比娼妓稍稍高一点,但连和尚都不如,也是很低,但是他们学习的干劲很足这没有什么奇怪的,地位低,处境艰难的人改变自己现状的愿望很强,学习的动力就大甘肃会宁县自然条件相当恶劣,是国家级贫困县的特困县,但会宁县又是甘肃省考上大学最多的县,而且出了很多高考状元,被称为“状元之乡”今年甘肃省高考理科状元就是会宁二中的马泽强生活条件不好的人学习的动力很大,那些养尊处优的人没有学习动力在这里韩愈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进行对比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什么事是韩愈吓了一跳? 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吾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乃”表什么关系? 生:转折
师:“其”语气副词,表感叹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们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见识竟反而赶不上(这些人),真实令人奇怪啊!
生:(记)“其”语气副词,表感叹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们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见识竟反而赶不上(这些人),真实令人奇怪啊!
师:这种事没有什么好奇怪的,现在还有《三国演义》有一回讲到司马懿把诸葛亮围困在祁山,断了诸葛亮的粮道诸葛亮就制造木牛流马搬运粮草这种东西完成是用木头做的,但是比活的牛马还管用,行走自如关于牛流马”的文物和资料都没有,所以很多人认为这种东西是罗贯中虚构的河北省的退休教师梁国君认为“木牛流马”是真实的,决定制造这种东西当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一些专家的时候,这些专家都是决定不可能,而梁国君下决心把这种不可能变为可能于是他多次到《三国演义》写到的与“木牛流马“有关的地方进行实地考察,并且学习了相关的专业知识经过不懈地努力,梁国君成功了他制造的“木牛流马”的材料都是木头,能运100公斤左右的东西,能走十多公里路通过学习、研究、一位退休教师把专家公认的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同学们,这就是学习的作用 生:(点头)
师:我们把第二段齐读一遍 生:(齐读)
师:在第二段,韩愈用对比的手法,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社会风气 生:在第二段,韩愈用对比的手法,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社会风气 师:不良社会风气对人的影响是很大的,但只有我们的意志有足够的定力,只可以减少不良
社会风气的影响郑板桥有一首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
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石》)生:(抄)
师:身处复杂的社会环境就要有一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精神,这样才能成大器唐代士大夫厌学之风盛行,但有位翩翩少年没有受这种不良风气的影响,树立了为唐朝崛起而读书的伟大志向,这位小帅哥是谁? 生:(笑)李氏子蟠
师:李蟠“蟠”是小虫的意思韩愈把这一篇流传千古的文章送给李蟠,说明李蟠在他的心目中不是李小虫,而是李小龙这是为什么? 生:(笑)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师:“之”,音节助词,没有实际意义 生:(记)“之”,音节助词,没有实际意义 师:“不拘于时,学于余”第一个“于”怎么解释? 生:表被动 师:如果李蟠喜欢网络文学,韩愈还会把《师说》赠送给他吗?
师:我想不会因为韩愈倡导的不是网络文学而是古文运动魏晋以来骈体文盛行,这种文体讲究词语华美,句式整齐、运用典故等形式方面的东西,内容空洞无物为了改变这种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韩愈和和柳宗元一起倡导了“古文运动”
师:所以听说李蟠喜欢古文,韩愈很激动如果不写篇文章给他,我就对不起“古文运动”“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古道”,古今异义,古人从师之道
师:我不知道怎样选择老师啊?不要猴急,韩愈会告诉你的 师:“古之学者必有师”“学者”什么意思? 生:求学的人
师:教育部和香港著名企业家李嘉诚先生领导的长江基建有限公司共同筹资设立了“长江学者成就奖”“学者”什么意思? 生:在学术上有一定造诣的人
师:课文里面的“学者”是古今异义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现在说教师是阳光下最光辉的职业韩愈认为教师是什么的干活? 生: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所以”,用来„„的,„„的凭借古今异义 生:(记)
师:因为爱,所以爱“所以”,表什么关系? 生:因果关系 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个句子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判断句,即使到了现在的21世纪,凡是中国人写教师职责方面的文章一定会引用这个判断句,就好象我们湖南人一定会吃辣椒一样 生:(笑)
师:韩愈为什么把解惑列为教师三大职责之一呢? 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师:心中疑问越多的人越聪明,越聪明的人越会提问猪牛羊存在的时间和人类差不多,它们曾经向人类提出过问题吗?你们为什么先把我们养得骠肥体壮然后无情地结束我们最宝贵的生命? 生:(笑)
师:是人心中都有“十万个为什么”,“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而”,表假设关系如果“其”,代词,那些(有了)疑惑,如果不跟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就)最终不能理解了
生:“而”,表假设关系如果“其”,代词,那些(有了)疑惑,如果不跟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就)最终不能理解了
师:每个人心中都有十万个为什么,如果这些为什么都不到解答,它们像一把把巨大的、锋利无比的钩子,钩进你的肉里面,是你寸步难行所以从师学习很有必要
生:(记)从师学习的必要性
师:看到一把把巨大的锋利的钩子,有的同学的头皮发麻了,我要赶快找老师解答疑惑我选择那种人做老师呢?牙齿已经光荣下岗的老者,还是乳牙未脱的幼儿呢? 生:(笑)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师:我是21世纪的人,你能用白话说吗? 生:(笑)谁懂得道理的时间早谁就是老师
师:我知道了,选择老师不看牙齿,只看“闻道之先后”“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第一“乎”相当于“于”,在的意思;第二个“乎”也相当于“于”的意思“从而”是两个词,“从”是跟从的意思,“而”连词,可不翻译“师”意动用法,以„„为师生在我前面,他懂得的道理本来就早于我,我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
生:(记)第一“乎”相当于“于”,在的意思;第二个“乎”也相当于“于”的意思“从而”是两个词,“从”是跟从的意思,“而”连词,可不翻译“师”意动用法,以„„为师生在我前面,他懂得的道理本来就早于我,我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
师:就是穿开裆裤的三岁毛孩,只要懂得的道理早,也拜他为师老师,该撒尿尿啦 生:(笑)
师:俗话说有奶便是娘,韩愈说有道便是师×××,你到前面来听写句子 生:(听写: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麻烦你再翻译这个句子 生:(翻译)
师:(订正)“无”,不论的意思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这是择师的标准 生:(记)“无”,不论的意思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这是择师的标准
师:有奶便是娘,有道便是师因此老师不是爱人没有必要从一而钟,鼓励脚踏多只船 生:(笑)
师:×××,请你读一读第三段 生:(朗读)
师:这一段是哪两个伟男人在说话? 生:韩愈和孔子 师:孔子是怎么说的?
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师:这样话的意思才完整韩愈为什么只引用了前一句呢?是不是写文章的时候,脑子短路了,记不气下句了?
生:“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这是韩愈对师生关系的理解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与韩愈的理解差不多,因此韩愈只引用这一句
师:“不必”,不一定,古今异义这是韩愈对师生关系的理解你有同样的体会吗?不妨说说看
只要你用谦虚的态度、善意的眼光大量周围的人,你就会发现人个人的身上都有闪光点,都有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都可以是自己的老师我们的教师不止一位老师,在座的诸位都是老师所以从此以后,课前你们说“老师好”,我就不说“同学们好”,而说“小老师们好” 生:(笑)
师:请小老师下课休息
师:这篇文章问世以后,引起了士大夫群体的嫉恨,假如你是一位士大夫,身处哪个时代,哪个地方最让你震怒?
生:我觉得是最后一项,封建时代等级观念森严,韩愈竟然认为士大夫不如巫医百工,他的看法太大胆了。
生:我也认为是最后的对比,他这种看法对当时的世风抨击非常猛烈,对抗的是整个世俗。
师:这也从一个侧面读出韩愈不顾流俗的勇气,读出作者坚守真理的精神。读其文,品评其为人。请结合我们学过的课文,用一句话评价一下韩愈的人格和精神,请到黑板上写一写,看看谁的更精彩。
生:坚持真理,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生:勇于反抗世俗,敢于坚守真理。
师:同学们都肯定了他的反抗与坚持,眼光很准。这位同学用了对偶的形式,既简明,又工整。文章写作至今,一千多年过去了,韩愈本文仍然闪烁着智慧和真理的光辉。请同学们课下好好品赏,背熟课文1、2两段,预习梳理
3、四两段。下课!
第三篇:《师说》公开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正确译讲课文。
3、背诵课文。
二、教学程序:
师:今天我们共同学习《师说》,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小黑板出示):
1、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正确译讲课文。
3、背诵课文。
师:我们先来完成第一个任务,课前已经布置大家进行了预习,所以先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小黑板出示题目,请两位同学到黑板上解答)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句读()或不焉()六艺经传()贻()谀()
2、给下列句子划分停顿:
(1)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2)吾从而师之
答案:
1、du fǒu zhuàn yí yú
2、(1)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2)吾从/而师之)。从而,古义:跟从(他),并且……;今义:表结果、目的的连词。
师:下面我请几位同学轮流朗读课文,比一比谁声音响亮,读音准确,停顿正确,其余同学认真听,准备纠正他在朗读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学生听录音,纠正自己在预习中的错误读法。
学生齐读课文一遍。
师:接下来我们要完成第二个任务。
1、若时间充分则先让学生用6分钟的时间对照书下注释自己译讲课文,若有疑难,先做上记号。
学生对照书下注释自己译讲课文。
师:时间到,在刚才的自学过程中大家有没有遇到什么疑难问题?若有的话,请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2、若时间紧则可省略自学的环节,直接提问:在预习过程中大家有没有遇到什么疑难问题?若有的话,请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学生质疑问难,师生共同解决疑难,(学生提出的问题应尽量让学生回答,要让问题的正确答案从学生嘴里说出来而不能由老师直接告诉他们。)
3、若没有学生质疑问难则可由老师提问,以检查学生对课文译讲的预习情况,老师对学生的回答要适当评价。
师:下面我要请同学轮流译讲课文,方法是:先读原句,再点讲重点字词,最后把整句话译讲一下。
学生轮流译讲课文,若有问题,喊其他同学回答。对译讲过程中出现的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现象,教师要给予提醒、点拨。
师:在已经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我们来完成第三个任务:给大家5分钟左右的时间自己朗读课文,比一比哪些同学能够把这篇文章先背诵出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作业布置:对照本节课的三个目标自己查漏补缺,确保掌握。
教学情况反馈:
1、本节课目标明确,条理非常清楚。
2、学生活动很多,全班每个同学都回答了问题,回答问题的时间超过了35分钟。
3、及时对学习目标进行了检查,目标达成度高。
第四篇:《师说》公开课学案教师稿
《师说》学案(教师用)
教学设计
一、自主学习:
(一)课前准备:
1、早自习齐读课文3—5遍。
2、各小组组内合作,借用《古代汉语词典》和课文注释,自主翻译课文。
3、翻译过程中尽可能多的圈点勾画出文言字词知识点,并解释。
4、有条件的同学在课前百度搜索“韩愈”、“师说”、“古文运动”等关键词,了解本文的行文背景。
(二)自主学习目标:
1、了解韩愈的相关文学常识。
2、能初步翻译课文,大致读懂课文内容。
3、能筛选出韩愈在文中所表达的观点,明确其论证方法。
(三)课文内容梳理 初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作者认为老师的作用应该是什么?(默读课文第一段)传道、受业、解惑
2、在作者心中,什么样的人可以做他的老师?(默读课文第一段)
闻道先乎吾(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作者所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的具体表现有哪些?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默读第二段)今之众人耻学于师;爱其子,于其身;小学大遗;士大夫之族群居而笑之。(对比论证)
4、作者引用孔子从师的故事,所要阐述的观点是什么?(默读第三段)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二、合作探究:
5、请自读下列句子,根据对本文的理解,请思考作者下面几句话有什么用意:(小组讨论完成)(1)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地位的高低和年龄的大小并不能成为从师的标准,从师的关键在于从师对象是否能“传道、受业、解惑”
一、教学目标:
1、能借助课文注释或其他资料,读懂课文、翻译课文。
2、能结合生活,学习韩愈文中所体现的从师精神。
3、在了解背景知识和古文运动的基础上,深入理解课文内涵。
二、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翻译课文。
三、教学难点 深入理解课文内涵。
四、教学设计 课前预习:见学案。
第一课时:朗读课文,在朗读基础上梳理文意并翻译课文。
第二课时:读懂课文内容后,分析课文关键词句的内在含义,然后深入分析课文内涵。教学流程:
一、导入:
由古人尊师、拜师礼导入——尊师重教是我国的光荣传统,韩愈作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对于“从师”的理解也有他独到的见解,我们今天就从这篇《师说》中来学习一下韩愈的从师之道。(全班朗读全文,纠错正音)
二、问题反馈:
1、学生分小组展示学案课文内容梳理中四问,教师纠错、板书学生回答内容,并穿插翻译问题。
2、过渡问:从作者的三个观点来看,作者在文中强调的问题是什么?(要积极从师)
三、合作探究:(第二课时)(展示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理清了《师说》一文的大致内容,作者对当时耻于从师的社会风气进行了批判,同时也发表了自己对从师之道的理解。我们说,社会评论家在评论社会现象时,在客观评价的基础上都会或多或少地加入自己的个人见解甚至个人感情。请大家细读下面四句话,结合上下文的内容,思考一下作者这几句话中包含着作者哪些见解或感情,回答同时,我会追加问题,同时也有加分,请大家准备好挑战难度。(转第5题)追问:
这三作用中,作者的重点落在哪里?(解惑)(2)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作者认为真正的师应该具备传道、受业、解惑的能力,而不是仅仅局限于传授知识这个层面(德智双育)
(3)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讽刺士大夫之族不仅耻学于师,甚至“群聚而笑”的行为,也是对当时社会上这种怪现状的批判和否定。
(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师和弟子没有绝对的区别,师可以以弟子为师,弟子也可以将自己所长传于老师,师和弟子可以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6、作者所谓的“师”是否指的是学校的老师?他笔下的“师”应该是什么样的人?
作者所谓的师并不是专指学校里教授知识的老师,而是指在某方面有专长,能传道解惑之人。
三、课堂知识拓展: 附:课文背景:
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韩愈写《师说》的社会背景,可以从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的一段话里看出。柳宗元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作《师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
附:所谓“古文”,是对骈文而言的,先秦和汉
导入:
解惑在作者眼中有多重要?这四句话中哪一句能反映出来呢?(第二句)这句话反映出作者什么观点? 追问:
这句话说明作者在教育过程中更强调什么方面的教育?(道德教育)
追问:
这句话包含着什么样的语气? 讽刺、批判
导出:
老师也有犯错的时候,老师也不是全能冠军,学生身上总有老师值得学习的东西,所以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不应该是老师高高在上,不容学生反驳的关系。我上课也经常会出错,你们也常常给我指出错误,我们在学习过程中都在共同提高,我也需要感谢大家。我认为,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在尊师重教的基础上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关系。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是敢于在学生面前承认错误,并肯定学生所长甚至求教于学生的老师。
导入:
我们已经在课文内容层面上较全面地分析了韩愈在文中表达的思想见解。那么韩愈为何会专门用一大段文字来描述社会陋习,为何他会对士大夫之族如此的厌恶、嘲讽呢?接下来,我们梦回唐朝,通过下面的内容来深入剖析《师说》的内在意义。
——剖析越深入,真相越迷人。
请同学们认真自读下列材料(学生自读材料)
朝的散文,特点是质朴自由,以散行单句为主,不受格式拘束,有利于反映现实生活、表达思想。所谓“骈文”,是指六朝以来讲究排偶、辞藻、音律、典故的文体。自南北朝以来,文坛上盛行骈文,是始于汉朝,盛行于南北朝的文体。骈文中虽有优秀作品,但大量的是形式僵化、内容空虚的文章。流于对偶、声律、典故、词藻等形式,华而不实,不适于用。骈文作为一种文体,成了文学发展的障碍。
“古文”概念由韩愈最先提出。他把六朝以来讲求声律、辞藻、排偶的骈文视为俗下文字,认为自己的散文继承了先秦两汉文章的传统,所以称“古文”。韩愈提倡古文,目的在于恢复古代的儒学道统,将改革文风与复兴儒学变为相辅相成的运动。在提倡古文时,进一步强调要以文明道。除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外,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等人也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
1、通过对背景资料和韩愈“古文运动”的了解,请思考下列问题:(学生讨论)①为什么韩愈要以孔子从师作例?
孔子是圣人,他的事例具有代表性、权威性。以孔子为例也是对士大夫一族的反击。
②韩愈赞赏子蟠的原因有哪些?哪个是根本原因?(重点讨论)
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能行古道。根本原因:能行古道
2、回忆一下我们学习过的韩愈时代及之后时代的文章,将它们和魏晋之风的代表作《兰亭集序》、《桃花源记》相对比。你认为韩愈领导的古文运动有什么积极意义?(小组讨论后全班探讨)
(例文:《马说》、《陋室铭》、《岳阳楼记》、《醉翁亭记》、《赤壁赋》等)
魏晋之风的浮华、空泛直接制约了文学发展。古文运动扫除了浮夸风气,使文章创作更加贴近社会生活;古文运动的思想也直接导致了宋代散文的蓬勃发展。
问题引导:(请学生回答)
(1)请XX同学来为大家介绍下,当时的社会风气是怎样的?
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
(2)那么,韩愈在推行古文运动时,需要克服哪些不利条件呢?
陈旧的社会陋习,士大夫之族的攻击、诽谤。
那么,(接问题1)
问题引导:
那么韩愈提倡古文就仅仅是为了革新文风吗?他有没有其他的目的?(材料中找)
目的在于恢复古代的儒学道统,将改革文风与复兴儒学变为相辅相成的运动。在提倡古文时,进一步强调要以文明道。
小结:
这样说来,韩愈作此文就不仅仅是为了革新文风了,更是要改变社会风气,这篇《师说》既可以看成是他向社会陋习,向士大夫之族宣战的战斗檄文,更是他宣扬政治理想的文章。
问题引导:
那古文和骈文相比,优点有哪些?(材料中找)质朴自由,以散行单句为主,不受格式拘束,有利于反映现实生活、表达思想。
那么,这篇文章对后来的文人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呢?(接问题2)
总结:所以说,一个伟大的文人,是以社会为己任之人,一个伟大的老师,是须以传道解惑为职责的老师,在今后的生活中,请大家都以振兴社会为己任,积极从师。一起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传承下去!
四、巩固练习:
1、文学常识:
韩愈(768~824),字退之,汉族,唐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2、请总结一下,在从师问题上,作者总共表达了哪些观点?
3、文言字词知识: 通假字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通“授”,传授,讲授
2.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表否定
3.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读,通"逗”,阅读中的断句 一词多义
【师】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
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名词,作“专门技艺人”讲)
③吾师道也:(名词活用作动词,学习)
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从师)
⑤吾从而师之:(意动用法,以„„为师)
⑥则耻师:(动词 拜师)
⑦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动词 传授)
⑧十年春,齐师伐我:(名词 军队)
【之】
①择师而教之:(代词,指代人)
②郯子之徒:(指示代词,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些”、“那些”)
③古之学者:(结构助词,表示修饰或领属关系,译为“的”)
④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结构助词,用在定语和名词性的中心语之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不是“取消句子独立性”。因为“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之”是用在主谓之间的,即“之”后必是动词;而两个“所存”是“所词短语”,“所词短语”都是名词性的。)
⑤句读之不知:(结构助词,表示宾语前置)
⑥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助词,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
【其】
①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人称代词,他)
②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指示代词,那些)
③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人称代词,他们)
④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人称代词,他们的)
⑤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副词,表猜测,大概)
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人称代词,他们的)
⑦其可怪也欤:(语气副词,表感叹,多么)
【惑】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疑难问题)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形容词,糊涂)
【道】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道理)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名词,风尚)
③余嘉其能行古道:(名词,道路、途径)
【乎】
①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助词,表推测,吧)
②生乎吾前:(介词,表时间,在)
③固先乎吾:(介词,表比较,比)
【于】
①耻学于师:(介词,表示处所、方向,从、向)
②其皆出于此乎?(介词,表示处所、方向,从、在)
③于其身也:(介词,表示对象,对,对于)
④师不必贤于弟子:(介词,表示比较,比)
⑤不拘于时:(介词,表示被动,受,被)词类活用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惑,形容词作名词:疑惑的问题、糊涂的问题
2.吾从而师之:师,意动用法:以„„为师
3.吾师道也:师,名词活用作动词:学习
4.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下,名词活用作动词:不如
5.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愚,形容词作名词,圣:圣人,愚,笨拙的人
6.则耻师焉:耻,意动用法:以„„为耻
7.小学而大遗:小、大,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8.吾未见其明也:明,形容词作名词,高明。
9.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卑、盛,形容词作名词:卑:卑贱的人、低下的人
盛:势盛位高的人 古今异义
1.古之学者必有师---学者---古:求学的人 今:在学术上有所成就的人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所以---古:用来„„的 今: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3.吾从而师之---从而----古:跟随并且 今:表目的或结果,是连词
4.无贵无贱---无---古:不论;不分 今:没有
5.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道---古:风气 今:道理
6.句读之不知---读---古:句子中间需要停顿的地方,读dòu 今:看着文字发出声音,读dú
7.小学而大遗---小学----古:小的方面 今:泛指低等教育场所
8.圣人无常师---常---古:永久的;固定的 今:平常的
9.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不必---古:不一定 今:用不着、不需要
10.年十七,好古文---古文---古:秦汉的散文 今:“五·四”之前的文言文的统称
11.今之众人---众人---古:一般人,普通人 今:大多数人 特殊句式
宾语前置
句读之不知
惑之不解
介词结构后置
学于余
耻学于师
不必贤于弟子
判断句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其可怪也欤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人非生而知之者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①.则曰-省略句
②.不拘于时-被动
③.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所字结构
第五篇:《师说》教案
师 说
【教学目标】
1、掌握重要字词及文言现象,背诵全文。
2、领会课文正反对比、破立结合的论证方法。
3、学生通过探讨认识从师的重要意义。【教学重点】
1、理解文中的多义词,解释它们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
2、掌握文中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能解释具体语境中意动词的含义。
3、区分课文中的古今异义词,理解它们的古今义。【教学过程:】
一、导入
荀子的《劝学》,明确了学习的重要意义。通过学习,人们的修养与学问可以得到提高。那么,学习的最佳途径是什么呢?是自学,或是从师学习?————韩愈《师说》
二、作者及背景简介:
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文公,昌黎先生。韩愈和柳宗元一起大力提倡古文运动,主张文章应该象先秦散文一样言之有物,阐发孔孟之道,语言要新颖,“言贵创新,词必己出”。二人不论在理论上或是在在创作实践上,都有力地促进了古文运动的兴起、发展,并身体力行,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的浮艳的骈体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散文的基础。韩愈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在韩愈所处的中唐时代,虽然推行科举制度,但耻于从师的风气却很盛行,上层“士大夫之族”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所以他们不愿从师学习,而且他们也反对别人从师学习。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唯有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抗颜而为师”,并著《师说》千古佳文。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读,思考:
韩愈对从师持什么态度?当时人是什么态度?找出文中词句。
四、研读课文
1.本文的中心论点?
古之学者必有师。2.人为什么要从师?当以何人为师? 老师的重要作用: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从师的必要性:人非生而知之者„„终不解矣。
择师的标准: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2.第二段分论点是什么?是如何论证从师的重要性的?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本段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
纵比:
古之圣人,从师而问
今之众人,耻学于师。
自比:
对其子,择师而教
于其身,耻学于师
横比
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群聚而笑之
3.第三段核心句(论点)是什么?是怎样论证的?
圣人无常师。
援引例证。以备受推崇的圣人孔子的无可辩驳的言论和实践为例,说服力极强。4.李蟠好的是什么样的“古文”?他不愿被什么样的“时”所束缚?
李蟠“好”的正是韩愈倡导的“六艺经传”;当时社会风气不好,人们不肯从师而学,李蟠不受风气影响,拜韩愈为师。
五、总结
本文开头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从老师的重要作用和人的认识规律方面阐释从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第二段先提出师道之不复的观点,然后通过三组对比,批判了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风气;第三段以孔子事例,赞赏李蟠从师,从正面阐明从师道理,文章观点鲜明,思路清晰,围绕从师反复论证,又处处照应,结构严谨。
六、作业:1.背诵全文 2.《学海》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