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学习感想 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学习心得
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学习迄今已有六个礼拜,作为高中是理科出身的我来说,学习这门课程确实收获很多。
首先,很感谢老师在学习这门课的形式上的别出心裁,老师采用课本学习与学生独立思考探讨同步进行的教学方法既避免了思想政治课一贯的枯燥模式而且对学生联系实际、更加深入的理解知识有很大的帮助。特别的,对锻炼同学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提高演讲能力有积极地促进作用。比如对于我来说,虽然中学有过几次参加来说,虽然中学有过几次参加演讲比赛的经历,但进入大学发现山外山、人外人是如此之多,难以抑制的自卑心理使我变得远离人群和沉默寡言,毛概课上老师给予的积极的课程压力的激励下我克服了心理障碍、走向了讲台,讲出了自己的想法,相信这会是一个好的开始。相信有很多同学都能感受到类似的帮助。的确,大学生不仅仅应该具备杰出的学习能力,还要重视培养自己独立思考、大胆表现自己的能力。在完善自己知识和能力的同时还应该学会如何展现自己的才能,现在的大学本科学历已不再是绝对优势,如果你相信沉默地等待能等来伯乐的话,结果很可能等来的只是一抔黄土,这样的怀才不遇的悲剧能怨谁?只能怪自己当时没有毛遂自荐的勇气。
其次,在课程知识的学习方面也使我受益匪浅。通过半个多学期的学习和思考,我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得到了很大的启发。随着国内外一些事件的发生变化,以及相关理论的学习,我意识到在努力学习业务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因为在总结国内外的大事的经验和教训时,我深刻认识到政治思想的指导作用。
我们党所以赢得人民的拥护,是因为我们党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实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科学地概括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根本任务,集中反映了党的先进性和阶级性特征,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审时度势、治党治国、创造性运用唯物史观的重大成果,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对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与必然趋势的深刻和精辟的揭示,是对我们党的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三个代表是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体认,是对党的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三个代表的思想体现了对于社会发展
客观规律和必然趋势的深刻认识。三个代表是对于历史规律性与必然性的把握,而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归根到底是为了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
我们党从建立伊始就以中国社会的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人民利益代表的姿态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在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在政治上实行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和民主集中制,在经济上节制资本和平均地权,掌握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三大法宝,从而成为全民族的领导核心,掌握了革命的领导权。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党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提出了双百方针,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然而,由于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准备不足,又缺乏经验,使得我们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走了许多弯路,使人民的利益受到了损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恢复和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科学分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时代特点,科学的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提出并坚持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赢得广大人民的支持与拥护。历史的经验表明,只要我们党坚持和把握了三个代表,我们就能在前进的道路上取得胜利,什么时候我们背离了三个代表,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就会遭受挫折和失败。能否坚持三个代表,是关系到党能否保持先进性和领导核心地位的人问题,是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大问题。
学习本课程让我在初步了解我国的政策方针的基础上对政治历史产生了兴趣,并自觉地关注国家国情。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应该更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做到更深入地理解和把握学到的知识。
第二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学习参考书目
第一章阅读书目:
1.刘少奇《论党》,见:《刘少奇选集》(下),人民出版社1981年
2.邓小平《对起草〈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意见》,见:《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
3.《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见:《重要文献选编——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下),人民出版社1982年
4.江泽民《在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见:人民日报1993年12月27日
5.胡锦涛《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见:人民日报2003年12月27日
5.胡锦涛《在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见:人民日报2004年8月23日
6.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在中国共产党的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见:《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集
7.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见:人民日报2001年7月2日
8.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见:《中国共产党的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集》
9.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见:人民日报2003年7月2日
10.《邓小平理论学习纲要》
1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学习出版社2003年6月
第二章阅读书目:
1、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见《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
2、毛泽东:《实践论》;见《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
3、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见《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
4、毛泽东:《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见《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
5、毛泽东:《论政策》;见《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
6、刘少奇:《论党》;见《刘少奇选集》上,人民出版社
7、邓小平:《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见《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
8、邓小平:《坚持党的思想路线,改进工作方法》;见《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
9、陈云:《坚持实事求是的革命作风》;见《陈云文选》
10、陈云:《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见《陈云文选》
11、江泽民:《关于改进党的作风》
12、胡锦涛:《在纪念邓小平诞辰 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3、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
第三章 阅读书目:
1、毛泽东: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见《毛泽东选集》第1卷
2、毛泽东: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见《毛泽东选集》第1卷
3、毛泽东: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见《毛泽东选集》第1卷
4、毛泽东: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见《毛泽东选集》第1卷
5、毛泽东: 《反对本本主义》;见《毛泽东选集》第1卷
6、毛泽东: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见《毛泽东选集》第1卷
7、毛泽东: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见《毛泽东选集》第2卷
8、毛泽东: 《新民主主义论》;见《毛泽东选集》第2卷
9、毛泽东:《论联合政府》;见《毛泽东选集》第3卷
10、毛泽东: 《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见《毛泽东选集》第4卷
11、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讲话》;见《毛泽东选集》第4卷
12、毛泽东: 《论人民民主专政》;见《毛泽东选集》第4卷
第四章 阅读书目:
1、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见《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
2、毛泽东:《不要四面出击》;见《毛泽东文集》第5卷。
3、毛泽东:《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见《毛泽东文集》第7卷。
4、刘少奇:《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刘少奇选集》(下)。
5、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6、《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第五章 阅读书目:
1、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文选,第三卷,1993年版。
2、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的的谈话要点》,邓小平文选,第三卷,1993年版。
3、《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
第六章 阅读书目:
1、邓小平:《我们把改革当作一种革命》、《改革是中国生产力发展的必由之路》,《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2、党的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报告相关内容
3.《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第七章 阅读书目:
1、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见《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
2、邓小平:《对中国改革的两种评价》;见《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
3、江泽民:《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见《江泽民文选》第出版社2006年。
3卷,人民
第八章 阅读书目:
1、《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坚持按劳分配原则》,《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3、十四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4、《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第二、三部分),《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5、《论十大关系》,《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6、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 21 世纪》
(五),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7、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局面》(第三、四部分),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第九章阅读书目:
1、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选集》第4卷1991年版第1468-1482页。
2、邓小平:《关于政治体制改革问题》《邓小平文选》第3卷1993年版第176-180 页。
3、邓小平:《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邓小平文选》第3卷1993年版第 194-197页。
4、江泽民:《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第13、14部分)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2年 第298-337页。、中共中央宣传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提纲》(八、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学习出版社 2003年版 第56-63页。
第十章阅读书目
1.毛泽东: 《新民主主义论》, 《毛泽东选集》第 2 卷, 人民出版社 1991年版。2.邓小平: 《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 《邓小平文选》第 2 卷, 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
3.江泽民: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使命》, 《江泽民文选》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2006 年版。
4.《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 人民出版社 1986 年版。
5.《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 人民出版社 1996 年版。
6.《国家 “ 十一五 ” 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 《人民日报》 2006 年 9 月14 日。7.胡锦涛: 《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 《人民日报》 2006年11月11日。
第十一章阅读书目
1.毛泽东: 《论十大关系》, 《毛泽东文集》第 7 卷, 人民出版社 1999年版。2.毛泽东: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毛泽东文集》第 3卷, 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
3.邓小平: 《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 《邓小平文选》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
4.江泽民: 《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 《江泽民文选》第 1 卷, 人民出版社 2006 年版。
5.胡锦涛: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6 年版。6.《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人民出版社 2006 年版。
第十二章阅读书目
1.邓小平: 《一个国家, 两种制度》, 《邓小平文选》第 3 卷, 人民出版社1993 年版。
2.江泽民: 《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江泽民文选》第 1 卷, 人民出版社 2006 年版。
3.胡锦涛: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促进祖国统一大业》,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6 年版。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台湾问题与中国统一》白皮书, 《人民日报》 1993 年 9 月 1 日。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一个中国的原则与台湾问题》白皮书, 《人民日报》 2000 年 2 月 22 日。6.《反分裂国家法》, 《人民日报》 2005 年 3 月 15 日。
7.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问题外事人员读本》, 九州出版社 2006 年版。
第十三章阅读书目
1.毛泽东: 《关于三个世界划分问题》, 《毛泽东文集》第 8 卷, 人民出 版社 1999 年版。
2.邓小平: 《中国的对外政策》, 《邓小平文选》第 2 卷, 人民出版社1994 年版。3.邓小平: 《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 《邓小平文选》第 3卷, 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
4.江泽民: 《共同创造一个和平繁荣的新世纪》, 《江泽民文选》第 3卷, 人民出版社 2006 年版。
5.胡锦涛: 《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人民日报》2005 年 9 月 16 日。
第十四章阅读书目:
1.毛泽东:《<共产党人>发刊词》, 《毛泽东选集》第2 卷, 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2.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毛泽东选集》第3 卷, 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
3、邓小平:《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任务》,《邓小平文选》第2卷
4、邓小平:《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邓小平文选》第2卷
5、江泽民:《爱国主义和我国知识分子的使命》,《江泽民文选》第1卷
6、江泽民:《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跨世纪发展的战略目标》,《江泽民文选》第2卷
7、胡锦涛:《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第十五章阅读书目:
1.毛泽东:《<共产党人>发刊词》, 《毛泽东选集》第2 卷, 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2.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毛泽东选集》第3 卷, 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3.毛泽东: 《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 《毛泽东选集》第 1 卷, 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
4.邓小平: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邓小平文选》第 2 卷, 人民出版社1994 年版。
5.邓小平: 《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实现要靠组织路线来保证》, 《邓小平文选》第 2 卷, 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
6.江泽民: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江泽民文选》第 3 卷, 人民出版社 2006 年版。
7.胡锦涛: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五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 2006 年版。
8.《中共中央关于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 人民出版社 1994年版。
9.《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人民出版社 2004年版。
第三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论文格式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课程论文的基本规范
(一)基本要求
1.论文内容文本结构规范
论文必须有4个主要组成部分:(1)封面;(2)论文摘要(3)关键词(4)论文正文。若论文有参考文献,须将参考文献列出。
2.论文应立论正确,推理严谨,说明透彻,层次分明,数据可靠,文字简练。3.论文要求文理通顺,叙述简练,文图规范。文中引用的文献资料必须注明来源,使用的计量单位,绘图规范应符合国家标准。
(二)文本各项内容的要求
1.封面
封面采用老师编制的统一格式模板,封面上填写论文题目、专业、班级、作者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姓名等内容(见附件)。2.摘要
摘要是论文内容的简短陈述,体现设计或研究工作的核心思想。论文摘要应涉及本项设计或研究工作的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研究成果。论文摘要不超过300字。
3.关键词
关键词应为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汇,不得随意自造关键词。关键词一般为3-5个,各关键词之间空2个字距,且不加标点符号。4.论文正文
(1)正文规范要求
论文总字数3000字左右。(2)书写要求
①正文层次应有标题且应简短明确,以不超过15字为宜。②正文标题用黑体三号字,摘要和关键词几个字用黑体四号,摘要和关键词的内容用仿宋四号;一级标题用黑体小三,二级标题用宋体小三,正文用仿宋四号。行间距采用固定值20磅。5.参考文献
正文之后则应刊出参考文献,并列出只限于作者亲自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公开出版物上的文献。正文中按顺序在引用参考文献出处的文字右角上用[]标明,[]中序号应与“参考文献”中序号一致,一篇论著在论文中多次引用时,在参考文献中只应出现一次,序号以第一次出现的位置为准。引用参考文献格式示例如下:(1)期刊
[序号]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年份,卷号,期号(若期刊无卷号,则为: 年份,期号),起止页码
例如:[1]田长霖.21世纪高等教育的趋势与展望[J].高教研究与探索,2000,(3):6-7.(2)专著
[序号]作者,书名,版本(第一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如:[2][美]J.D.亨特著,安荻译.文化战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248.(3)报纸
[序号 ]作者.文章题目[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例如:[1] 刘微.流动人口子女到哪儿去读书?[N].中国教育报,1998-5-24.附件一(封面):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课程论文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指导老师:
完成时间:
****年**月**日
附件二(范文):
百色起义前后邓小平群众思想探析
覃蔚玲
摘要:百色起义前后,邓小平在发动群众参与革命的过程中,充分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加强对群众的宣传教育,一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通过各种方式建立和巩固党群关系,促进了革命运动的发起和革命成果的巩固。邓小平在百色起义前后的群众思想和实践,对当下做好群众工作、促进社会治理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关键词:百色起义
邓小平
群众路线
社会治理
邓小平群众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邓小平的群众思想,在他领导百色起义前后就产生并付诸实践,正是这样的实践,使百色起义能够成功发起并推动右江革命根据地建立和巩固,在祖国南疆竖立起工农武装割据的鲜艳旗帜。在邓小平诞辰110周年、百色起义85周年之际,需重温历史,吸取经验,启发思考,继承和发展邓小平理论及百色起义精神,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百色起义前后邓小平群众思想及实践
(一)尊重群众主体地位,重视发动群众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决定历史的是“行动着的群众”。邓小平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在革命过程中充分重视群众的主体地位,大力发动群众参加革命。
1、革命准备时充分肯定群众的作用,将群众因素作为革命的重要的条件。……。
2、实事求是,利用统一战线,放手发动群众。……李明瑞在邓小平的启发下,毅然拒绝了蒋介石的收买,决心投身革命,“我不干则已,干就要干好!”[1](P49)后来他为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发挥了重要作用。
3、吸收群众进入党的队伍中来。……。
(二)一切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抓好各方面矛盾
邓小平在论述党在工作中的群众路线时指出:党的全部任务就是全心全意地为人民群众服务。在百色起义过程中,他领导的革命实践,就是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的。
1、带领群众通过革命实现政治翻身。右江地区居住着壮、瑶、苗、彝、仡佬等少数民族,长期受到封建制度下的土司制度的残酷压迫和剥削,人民群众没有政治地位,生活极端贫困。红七军在起义之日,就公布了《中国红军第七军目前实施政纲》,其主体内容就是要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利益,如“3.推翻乡村豪绅地主的统治,乡村证券交乡村苏维埃”、“7.人民有言论、集会、结社、出版、罢免之自由”[2](P90),……。
2、开展土地革命,实现经济利益。邓小平深刻认识到经济利益才是人民群众最根本的利益,只有实现经济利益,也才能巩固政治利益,《中国红军第七军目前实施政纲》中就提出“5.实行减少工人工作时间,增加工资,并制定劳动保护法”“6.没收一切地主阶级土地归苏维埃,分给农民,凡没收之土地不准买卖” [2](P90)……。
3、……
(三)加强宣传教育,提升群众革命意识和素质
……
(四)惩恶扬善,建立并巩固党群关系
……
二、百色起义前后邓小平的群众思想对做好群众工作、促进社会治理的启示
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从“管理”到“治理”,意味着向多元交互共治的结构性转变,必然要求政府、非政府组织、市场、个人多主体协同共治,这本身就体现了走群众路线的理念,但在实践中如何推动和完善社会治理,还需要借鉴各方经验、汲取多面智慧。回顾历史,百色起义前后邓小平的群众路线思想和实践,对当下做好群众工作、促进社会治理具有深刻的启示。
(一)转变作风,在实践中坚持群众观点
由于受过去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的社会管理还存在高度集权的现象,…………其次,放下身段,拜民为师,问政于民,依靠群众,使政策措施更科学化人性化,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再次,拓宽沟通平台,促进施政过程与人民群众有机结合,调动群众积极性,集思广益,凝聚力量,减少社会矛盾,进而促进社会治理的现代化落到实处。
(二)统筹兼顾,多角度把握群众需要
……如面对不少地方老百姓在办事时常遇到“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问题,百色市2007年起实施“农事村办”举措,各县区定期组织县、乡职能部门集中到服务站与值班村干部一起办公,为群众办理社会、卫生、法律、文化等事务,与民方便,这就是对群众需要的具体把握和统筹解决,反响很好,是非常值得坚持和推广的。……。
(三)宣传教育,增强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信心和能力
……可以利用传统的传播媒介如报刊、广播、电视、书籍、宣传标语、公告栏等,还要利用新时代新工具如电脑网络、手机QQ、微博、微信等等;知识教育除了开展集训、讲座等方式,还应将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理念和相关知识融入义务教育当中。
(四)标本兼治,巩固群众基础,形成良性互动
……
参考文献: [1] 中共百色市委党史办公室.右江风雷——邓小平与百色起义[M].广西人民出版社,2004.[2] 左右江革命历史调查组.左右江革命史料汇编第二辑:革命文献[M],(送审稿)1978 [3] 梁明辉.邓小平百色起义故事[M].新华出版社 2004.
第四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小结
在2011-2012春季学期选了由卢国杰老师任教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B》。在这门课上,老师深入浅出地讲解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实事求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等各项政治知识点,并列举了大量事例予以佐证,不仅如此,卢老师还播放紧扣课题内容的新闻视频、纪录片等影视资料,以一种全新的第三人称的演讲方式弘扬毛泽东思想中的精髓与改革开放给社会人民生活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巨变。老师以传统的课堂讲解与视频教学相结合,在视觉、听觉两个方面共同作用,将原本抽象的政治理论知识物化,现实化,让我有更加直观和深刻的理解,不得不说是一个很新颖而成功的尝试,我很接受这种方式。
其实我原本以为《毛概》这门课不过和其他政治必修课一样,除了似“填鸭式”地给我们灌输些似懂非懂的政治理论知识之外,就是临近考试时的“埋头苦干”,完全就是一个“一言堂”的上课方式。然而当我上了第一节课后,我就完全推翻了原来的想法,在课堂上老师不但将课本知识点透彻而简练地给我们分析讲解,最让我为老师叫好的就是老师给予我们课堂发言谈论自己对某些现象的看法的机会,这让我觉得既是促使我们利用《毛概》知识结合现实问题进行思考又是给予我们充分的发言权利,说出自己或许还不够成熟的观点。让这些怀有不同见解的想法可以被展示,让这些观点相互碰撞,相互融合,在碰撞和融合中让真知发光。每当有这样或那样比较敏感的发言内容时,老师总怀抱着一种平和、豁达的心境来看待同学们的发言。让我颇为感动的是,卢老师总带以和蔼的笑容像朋友似与我们讨论与交流,并纠正一些同学有些偏颇或者说还不够成熟的想法,话语中肯、在理;毫无一种带行政强迫式的言语在其中,充分体现了一种自由学术的氛围,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身边的“言论自由”和“民主”。这让我们不但对知识点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又摈弃了原有的错误观点,在思想上有所提升,不得不说我确实在这门课中获益匪浅。如果要说对这门政治必修课有什么想法的话,那就是我觉得即使这门课不是必修课我也会去上,因为在这门课上我充分感受到了一种被平等对待、被赋予充分的言论自由,是一种学术的交流和收获,从心底我喜欢这门课。我希望的是老师可以一直将这种方式延续下去,让每届学生都可以沐浴这种如同“春风化雨”般的教学方式和毛泽东思想精髓,用带着这种思想走上社会,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添砖加瓦,为祖国越来越强大尽自己的一份力。
在最后,我还想给老师提点建议:课堂时间毕竟有限,不是所有同学都能有机会到讲台前去说出自己的看法,而且有些时间看到那么多同学想说,自己本身就有些犹豫的同学就不敢上台去说了,那么不知道可不可以这样:老师将每个主题发布之后,让愿意发言而又没有机会发言的同学可以交纸质版的演讲内容,如果发现其中又有写得比较好的观点,可以读出来让我们共勉,这样我觉得可以扩大一下交流的层面。最后不得不再次感谢老师给我们上出了如此精彩的政治必修课,让政治必修课不再是曾经的“恐慌”,谢谢!
第五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论文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课程论文
专业:
姓名:
学号:
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和当前社会问题及思考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但是由于改革开放打开了我国的门户,不可避免的产生了一些社会问题,本人就改革开放和当前的一些社会问题展开分析和描述,提出了个人观点。
关键字:改革开放、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平发展、经济建设、社会问题
正文:
一、改革开放
在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中国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走了不少的弯路,以至于中国没有找准正确的方向,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三十多年,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同心同德、锐意进取、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创造性活动的三十年。在建国以后取得的重大成就的基础上,我们取得了新的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我们的党探索和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道路,使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更加巩固。邓小平说过:“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68页)回过头来看,的确是这样。改革开放是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强大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从实践和历史的角度来看:改革开放,其意义绝不亚于民主革命时期找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改革开放我国取得了巨大的改变与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一)、政治成就
中国正在向民主、法制健全的社会迈进。以中国最高领导人更替为例:实行的是一党领导、全国选拔、长期培养、年龄限制、定期更替。2013年的十八大换届选举表明,中国的最高领导人更替制度日益完善,且具有的中国特色。
(二)、经济成就(以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为例)
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州委、州政府始终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的首位,千方百计增加农业投入,努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不断强化农业基础。1978年以来,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4.88万亩,新增“三田”35.14万亩,建成雨水集流水窖5.27万眼,增加可灌溉面积8.6万多亩。认真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大力推广以地膜覆盖种植、间套带、良种推广等为主的农业实用技术,涌现出了一批“双千田”、“吨粮田”,粮食生产稳定增长,粮食总产量先后于1988年、1993年、1996年分别登上了3.5亿公斤、4亿公斤和4.5亿公斤的硬台阶,1998年达到4.67亿公斤。大力发展林业和畜牧业,全州森林覆盖率达到16.29%,肉类总产量达到4.8万吨,畜牧业商品率达到71%。工业生产稳步增长。积极发展地方民族工业,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扶持工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引导支持群众大办地方工业,使全国工业从规模和数量上得到较快发展。1993年以来,工业总产值每年以29%的速度递增,1995年工业总产值首次超过农业总产值,国民经济结构逐步由传统的农业型向工业化方向转变。以加工业为主的乡镇企业从无到有,发展迅速,占据了农村经济的半壁江山,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1998年,全国乡镇企业23257户,总产值37.8亿元,比1978年增长182倍。商贸流通持续活跃。如:我甘肃省临夏各族人民特别是穆斯林群众,凭借临夏的地理优势和民族经商的传统优势,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或就地经商或异地贩运,当东西部商品交易的“二传手”,使临夏成为西北地区主要的商品集散地。临夏全州市场每年提供牛羊皮七百多万张,羊毛两万多吨,木材二十多万立方米,茶叶二百六十多万公斤,服装面料五百多万米,商业辐射面波及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近几年,全州新建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辐射城乡的综合市场和各类专业市场。全州集贸市场由原来的25个增加到138个,形成了批发、中转、零售三个层次配套、州内和州外相连的市场网络,促进了商贸流通的进一步活跃。1998年全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46亿元,集市贸易成交额8.58亿元。非公有制经济得到很大发展。州委、州政府从自治州人多地少、国有经济薄弱的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制定了一系列放开搞活、扶持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优惠政策和措施,使非公有制经济得到很大发展。截至1998年年底,全州注册登记的个体工商户24034 户,从业人员38970人,注册资金11194万元;私营企业502户,从业人员8762人,注册资金30722万元。1997年全州个体、私营经济实现国民生产总值4.35亿元,占全州国民生产总值的22.3%。非公有制经济在全州工业总产值和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的比重分别达到78.8%和64.9%。在促进商品生产、脱贫致富、扩大就业、增加财政收入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已成为临夏州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和新的经济增长点。身处我国内陆的甘肃省临夏在改革开放以来业已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其他沿海地区更是发展迅猛。
(三)、科技成就
改革开放至今,中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许多重大突破。神州系列飞船发射成功,实现了中国人千年以来的飞天梦想。航天员翟志刚向太空迈出的一小步,对于中国来说是一大步。与此同时,嫦娥系列探月卫星也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在这一领域已经跨入了世界领先的行列。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青藏铁路成功通车,中国第一条高速铁路也成功通车。
改革开放三十年使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由此也可以看出,改革开放是中国崛起的必由之路,是中国的强国之路。坚持改革开放,对于中国的未来至关重要。相信在未来的某一天,中国定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
二、当前社会问题及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发生巨大变化,生产力提高,经济发展,综合国力增强,文化繁荣,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改善与提高,中国人民的建设事业取得理想的成就。但是,我国现阶段的社会发展是不均衡的,人口众多,地域辽阔,东西南北、城市农村的经济、文化差异较大,在社会改革转型过程中,社会现象较复杂,我们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挑战与问题。我们遇到哪些问题?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我们所碰到的社会问题,是由于社会关系或社会环境失调,使社会全体或部分成员的共同生活受到不良影响,社会进步发生障碍的社会现象。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社会规范问题;社会平等问题;社会组织问题;公共安全问题;人口与生态环境问题。
具体来讲,近几年政府官员贪污腐败问题、政府在处理一些问题时用“拖”字诀,利用中国民众长期存在的凑热闹心理,企图让人忘却,以及食品安全问题、对未成年人的性侵问题、媒体肆意夸大、歪曲事实、虚假报道的职业道德问题、一些人频繁碰触道德底线、社会责任感严重缺失等问题频发。这些说明社会矛盾已经有所积累,需要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国民共同努力来减少和消除不良因素。把口号喊得响亮的年代已逝去,当前我们更需要脚踏实地,步步为营的去行动,来实现中国梦。
对于大多数人,当生活甚至生存都艰辛时,精神的妥协是必然的。再回到前面谈社会问题之当代青年人的生活压力。以上海现状为例,普通工薪阶层10年内买到房很困难。要组建一个温馨的家,有一栋属于自己的房子总是好的。所以当代青年生活压力较大。房价等问题使生活变为生存,社会矛盾容易爆发,致使有些人抱怨社会、觉得生活无望,他们已经不再相信。最可怕的是你已经不再相信正面的事、不再相信这个社会的公平还是存在的、不再相信社会还是光明的。我们需要减缓步伐,使精神能够跟上生活节奏。如果精神能够超前生活节奏,那将更怡人。
对于以上我国遇到的各种问题:我们必须能够挥洒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双刃剑,做到趋利避害,利用国际市场的各种资源条件,同时避免世界经济对我国经济的不良影响,成功地实现我国经济的快速持续增长和我国国民生活水平的稳定提高。我们必须全面认识和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与和谐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谢正才:《改革开放为中国带来的新变化》人民日报,2007-12-25(5).[2] 张召钟:《改革开放是必由之路》12-30.[3] 京大学学报,2003,10(1):1-8.[4] 樊新民:《当代中国社会问题》 2009,中国社会出版社.